CN101379593A - 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 - Google Patents

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9593A
CN101379593A CNA2007800041902A CN200780004190A CN101379593A CN 101379593 A CN101379593 A CN 101379593A CN A2007800041902 A CNA2007800041902 A CN A2007800041902A CN 200780004190 A CN200780004190 A CN 200780004190A CN 101379593 A CN101379593 A CN 1013795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lluminator
mask
optical system
light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41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重松幸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k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on Corp filed Critical Nik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795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95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216Mask projection systems
    • G03F7/70275Multiple projection paths, e.g. array of projection systems, microlens projection systems or tandem projec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216Mask projection systems
    • G03F7/70283Mask effects on the imaging proces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058Mask illumination systems
    • G03F7/70208Multiple illumination paths, e.g. radiation distribution devices, microlens illumination systems, multiplexers or demultiplexers for single or multiple projection system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25Imaging strategies, e.g. for increasing throughput or resolution, printing product fields larger than the image field or compensating lithography- or non-lithography errors, e.g. proximity correction, mix-and-match, stitching or double patterning
    • G03F7/70466Multiple exposures, e.g. combination of fine and coarse exposures, double patterning or multiple exposures for printing a single fe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FPHOTOMECHANICAL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FOR PRINTING, FOR PROCESSING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MATERIALS THEREFOR; ORIGINALS THEREF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00Photomechanical, e.g. photolithographic, production of textured or patterned surfaces, e.g. printing surfaces; Materials therefor, e.g. comprising photoresist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3F7/70Microphotolithographic exposure; Apparatus therefor
    • G03F7/70483Information management; Active and passive control; Testing; Wafer monitoring, e.g. pattern monitoring
    • G03F7/7055Exposure light control in all parts of the microlithographic apparatus, e.g. pulse length control or light interrup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posure And Positioning Against Photoresist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该双重曝光方式的曝光装置,可根据较精简的结构,例如将两种图案重叠曝光于感光性基板上的同一曝光照射区域,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该曝光装置包括:第1照明系统(ILa),对形成于第一掩模(Ma)上的图案区域中,沿Y方向而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第2照明系统(ILb),对形成于沿X方向与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第2掩模(Mb)上的图案区域中,沿Y方向而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以及投影光学系统(PL),使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第2区域的图案像沿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AXa)及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AXb),分别沿YZ平面而设定。

Description

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关于用以在光刻(lithography)步骤中制造半导体元件、摄影元件、液晶显示元件、薄膜磁头(thin film magnetic head)等元件的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用以制造半导体元件等的光刻(photolithography)步骤中,使用经由投影光学系统,将掩模(或中间掩模)的图案像投影曝光于感光性基板(涂布了光致抗蚀剂(photoresist)晶圆、玻璃板等)上的曝光装置。普通的曝光装置是将1种图案形成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曝光照射(shot)区域(单位曝光区域)上。
相对于此,为了使生产量(throughput)提高,提出将两种图案重叠曝光于感性基板上的同一曝光照射区域,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的双重曝光(double exposure)方式的曝光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0-21748号公报
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双重曝光方式的曝光装置中,必须具有两个照明系统,该些照明系统在所需的照明条件下,对例如彼此分开的两个掩模上的区域进行个别地照明。在此情形时,特别重要的是,考虑两个照明系统的布局(layout),避免装置的大型化,以实现精简的结构。
由此可见,现有的曝光装置在产品结构、制造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及方法又没有适切的结构及方法能够解决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现有的曝光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的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曝光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曝光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的双重曝光方式的曝光装置,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根据较精简的结构,例如将两种图案重叠曝光于感光性基板上的同一曝光照射区域,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
为解决问题,本发明第1形态提供一种曝光装置,该曝光装置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沿着该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本发明的第2形态提供一种曝光装置,该曝光装置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是沿着该第1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本发明的第3形态提供一种曝光装置,该曝光装置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第1掩模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沿着第1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第2掩模进行照明;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像与该第2掩模的图案像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与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地配置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平行于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平面而设定的。
本发明的第4形态提供一种元件制造方法,该元件制造方法的步骤包括
曝光步骤,使用第1形态、第2形态或第3形态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以及
显影步骤,使经过该曝光步骤之后的该感光性基板显影。
本发明第5形态提供一种曝光方法,该曝光方法中使用第1形态、第2形态或第3形态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面使该第1掩模、该第2掩模以及该感光性基板沿着该第2方向移动,一面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在该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
本发明第6形态提供一种曝光方法,该曝光方法中使用第1形态、第2形态或第3形态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面使该第1掩模、该第2掩模以及该感光性基板沿着该第2方向移动,一面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在该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且使该第2掩模的图案在沿着该第2方向,与该一个曝光区域空开间隔而配置的其他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
本发明第7形态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设置的。
本发明第8形态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沿着该第1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平行于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平面而设定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设置的。
本发明的第9形态提供一种元件制造方法,该元件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曝光步骤,使用第7形态或第8形态的照明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以及
显影步骤,使经过该曝光步骤之后的该感光性基板显影。
本发明中,沿着与各掩模上所形成的照明区域的长度方向即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分别设定了两个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在此情形时,例如在各照明系统的射出端附近,使光路弯曲的反射镜的有效反射区域易变大,但可使两个照明系统以精简的形态并排配置于投影光学系统及一对掩模上。因而,本发明的曝光装置可根据较精简的结构,例如将两种图案重叠曝光于感光性基板上的同一曝光照射区域,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而且可高产量地制造元件。
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的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图1的曝光装置中,一对照明系统并排配置的情况的图。
图3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4是概略地表示双头式(double head)投影光学系统与两个掩模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a)是表示分别形成于第1掩模及第2掩模上的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的图,图5(b)是表示经由投影光学系统而形成的第1掩模的图案像及第2掩模的图案像的图。
图6(a)是表示与本实施形态的布局不同的双形例中一对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的图,图6(b)是表示该变形例中经由投影光学系统所形成的一对图案像的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变形例中照明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变形例的曝光装置的情况的立体图。
图9是概略地表示包括折射系统与偏转镜的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10是概略地表示反射折射型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11是概略地表示使用分光镜的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的构成的图。
图12是表示获得半导体元件作为微型元件时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获得液晶显示元件作为微型元件时的方法的流程图。
1a、1b:光源                     2a、2b:第1光学系统
3a、3b:复眼透镜                 4a、4b:第2光学系统
4aa、4ba、7:光路弯曲反射镜      5a、5b:孔径光阑
6:光分割部(偏振分光镜)          ILa、ILb:照明系统
Ma、Mb:掩模                     PL:投影光学系统
W:晶圆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制造方法、步骤、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根据附图式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的构成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曝光装置中,一对照明系统并排配置的情况的图。图3是表示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的情况的立体图。图1中,将Z轴沿着感光性基板即晶圆(wafer)W的法线方向而设定,将Y轴设定于晶圆W的面内与图1的纸面平行的方向上,且将X轴设定于晶圆W的面内与图1的纸面垂直的方向上。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包括两个照明系统ILa及ILb,该等照明系统分别具有沿着YZ平面(与Y方向平行且与X方向垂直的平面)而设定的光轴AXa及AXb。以下,并排配置的第1照明系统ILa与第2照明系统ILb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因此将着眼于第1照明系统ILa来说明各照明系统的构成及作用,并且将所对应的第2照明系统的参照符号及其构成元件的参照符号表示在括弧内。
第1照明系统ILa(第2照明系统ILb)具备:用以供应曝光用光(照明光)的光源1a(1b);第1光学系统2a(2b);复眼透镜(Fly eyel ens)(或复眼微透镜)3a(3b);以及第2光学系统4a(4b)。光源1a(1b)可使用例如供应波长约为193nm的光的ArF准分子激光(excimer laser)光源,或者供应波长约为248nm的光的KrF准分子激光光源。
自光源1a(1b)射出的大致平行光束是经由第1光学系统2a(2b)而射入复眼透镜3a(3b)的。第1光学系统2a(2b)包括例如具有众所周知的结构的光束(beam)发送系统(未图示);及偏振状态可变部(未图示)等。光束发送系统具有如下功能,即一面将射入光束转换为截面具有适当大小及形状的光束,一面将该光束引向偏振状态可变部,并且积极地修正向偏振状态可变部射入的光束的位置变动及角度变动。
偏振状态可变部具有使射入复眼透镜3a(3b)的照明光的偏振状态变化的功能。具体而言,偏振状态可变部自光源侧起依序包括:例如由水晶形成的1/2波长板;由水晶形成的偏向棱镜(deviation prism)即水晶棱镜;由石英玻璃形成的偏向棱镜即石英棱镜。1/2波长板、水晶棱镜以及石英棱镜形成为可分别以光轴AXa(AXb)为中心进行旋转的结构。水晶棱镜有消偏振(depolarization)作用,石英棱镜具有修正因水晶棱镜的偏向作用而导致的光线弯曲的功能。
偏振状态可变部中,通过适当设定1/2波长板的结晶光学轴的方向及水晶棱镜的结晶光学轴的方向,而将自光束发送系统所射入的直线偏振光转换为振动方向不同的直线偏振,或将所射入的直线偏振光转换为非偏振光,或者不将所射入的直线偏振光进行转换,而是使其直接射出。由偏振状态可变部根据所需要进行偏振状态转换后的光束,将射入复眼透镜3a(3b)。
射入复眼透镜3a(3b)的光束藉由多个微小透镜元件进行二维分割,且在光射所射入的各微小透镜元件的背侧焦点面上分别形成小光源。以此方式,在复眼透镜3a(3b)的背侧焦点面上,形成了由多个小光源组成的实际上的面光源。来自复眼透镜3a(3b)的光束经由第2光学系统4a(4b)被引向第1掩模Ma(第2掩模Mb)。
第2光学系统4a(4b)包括例如具有众所周知的结构的聚光(condenser)光学系统(未图示)、掩模遮器(maskblind)(未图示)、成像光学系统(未图示)、作为偏向构件的光路弯曲反射镜4aa(4ba)等。在此情形时,来自复眼透镜3a(3b)的光束经由聚光光学系统之后,对掩模遮器进行重叠地照明。在作为照明视场光阑(visual fiel ddiaphragm)的掩模遮器上,形成了与构成复眼透镜3a(3b)的各微小透镜元件的形状相对应的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
通过掩模遮器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光透过部)的光束,经由成像光学系统及光路弯反射镜4aa(4ab),对第1掩模Ma(第2掩模Mb)进行重叠地照明。再者,在复眼透镜3a(3b)的射出面附近,配置着用以限制来自复眼透镜3a(3b)的光束的孔径光阑(aperture stop)5a(5b)。孔径光阑5a(5b)具有使复眼透镜3a(3b)的射出面附近即光瞳(pupil)上的光强度分布(以下,称为瞳强度分布)的大小及形状改变的功能。
透过第1掩模Ma的光束及透过第2掩模Mb的光束如图4所示,经由例如由折射系统与偏转镜(deflecting mirror)所组成的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PL,在晶圆(感光性基板)W上分别形成第1掩模Ma的图案像及第2掩模Mb的图案像。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PL具有彼此分开的两个有效视场与一个有效成像区域的光学系统。
本实施形态中,第1照明系统ILa如图5(a)的左侧所示,在第1掩模Ma上形成沿Y方向细长延伸的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IRa。又,第2照明系统ILb如图5(a)的右侧所示,在第2掩模Mb形成沿Y方向细长延伸的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IRb。第1照明区域IRa及第2照明区域IRb分别以例如第1照明系统ILa的光轴AXa及第2照明系统ILb的光轴AXb为中心而形成。
亦即,第1掩模Ma的图案区域PAa中,与第1照明区域IRa对应的图案,在由第1照明系统ILa中的偏振状态可变部而设定的偏振状态、及由孔径光阑5a而设定的瞳强度分布的大小及形状所规定的照明条件下,受到照明。又,沿X方向与第1掩模Ma空开间隔而配置的第2掩模Mb的图案区域PAb中,与第2照明区域IR2对应的图案,在由第2照明系统ILb中的偏振状态可变部而设定的偏振状态、及由孔径光阑5b而设定的瞳强度分布的大小及形状所规定的照明条件下,受到照明。如上所述,第1照明系统ILa中的偏振状态可变部及孔径光阑5a,构成将第1照明区域IRa设定为第1照明条件的第1设定部,第2照明系统ILb中的偏振状态可变部及孔径光阑5b,构成将第2照明区域IRb设定为第2照明条件的第2设定部。又,偏振状态可变部及孔径光阑5a、5b,构成使对第1照明区域IRa及第2照明区域IRb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的照明条件可变部。
如此而言,如图5(b)所示,在投影光学系统PL的有效成像区域ER内,在沿Y方向细长延伸的矩形形状的第1区域ERa中,形成了由第1照明区域IRa所照明的第1掩模Ma的图案像;在有效成像区域ER内,在具有同样沿Y方向细长延伸的矩形的外形形状且与第1区域ERa并排于X方向的第2区ERb中,形成了由第2照明区域IRb所照明的第2掩模Mb的图案像。进一步详细而言,沿着铅直方向即Z方向自正上方观察投影光学系统PL时,在由第1照明系统ILa所形成的第1照明区域IRa、及由第2照明系统ILb所形成的第2照明区域IRb之间的区域中,并排地形成了第1掩模Ma的第1照明区域IRa的图案像及第2掩模Mb的第2照明区域IRb的图案像。
在本实施形态中,一面使第1掩模Ma、第2掩模Mb以及晶圆W沿X方向相对于投影光学系统PL进行同步移动,一面在晶圆W上的一个曝光照射区域中,使第1掩模Ma的图案与第2掩模Mb的图案重叠而进行扫描曝光,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其后,一面使晶圆W沿XY平面相对于投影光学PL进行二维步进移动,一面重复进行重叠扫描曝光,藉此在晶圆W上的各曝光照射区域内,逐渐形成第1掩模Ma的图案及第2掩模Mb的图案的合成图案。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中,在沿着X方向空开间隔而配置的第1掩模Ma及第2掩模Mb上,形成了沿Y方向细长延伸的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IRa及IRb,第1掩模Ma的第1照明区域IRa的图案像及第2掩模Mb的第2照明区域IRb的图案像,沿着X方向并排地形成于晶圆W上。而且,并排地配置着两个照明系统ILa、ILb,该等照明系统具有沿着YZ平面彼此平行的光轴AXa、AXb,且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YZ平面与掩模Ma、Mb上所形成的照明区域IRa、IRb的长度方向即Y方向(第1方向)平行,且与X方向(第2方向)垂直的。
在此情形时,在照明系统ILa、ILb的射出端附近,使光路弯曲的反射镜4aa、4ba的有效反射区域易变大,而且光路弯曲反射镜4aa、4ba容易大型化,但可使两个照明系统ILa、ILb以精简的形态并排配置于投影光学系统PL及掩模Ma、Mb上。因而,本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可根据较精简的结构,将两种掩模图案重叠曝光于晶圆(感光性基板)W上的同一曝光照射区域,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
再者,实施形态中,沿着与第1掩模Ma及第2掩模Mb上所形成的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IRa、IRb的长度方向(Y方向)平行的平面(YZ平面),分别设定了两个照明系统ILa、ILb的光轴AXa、AXb,第1掩模Ma与第2掩模Mb沿着照明区域IRa、IRb的宽度方向(X方向)空开间隔。然而,并未限定于此,请参阅图6(a)所示,沿着设定了两个照明系统ILa、ILb的光轴AXa、AXb的YZ平面而具有短边的矩形形状的照明区域IRa、IRb,分别形成于掩模Ma、Mb上,掩模Ma与Mb的布局的变形例亦可为,沿着照明区域IRa、IRb的长度方向(X方向)空开间隔而配置。
图6所示的布局的变形例中,请参阅图6(b)所示,在矩形形状的第1区域ERa中,形成了由第1照明区域IRa所照明的第1掩模ERa的图案像,矩形形状的第1区域ERa在省略图示的投影光学系统PL的有效成像区域ER内,沿着X方向细长地延伸;在第2区域ERb中,形成了由第2照明区域IRb所照明的第2掩模Mb的图案像,第2区域ERb于有效成像区域ER内,具有同样沿X方向细长延伸的矩形的外形形状,且与第1区域ERa并排位于Y方向上。进一步详细而言,沿着铅直方向即Z方向自正上方观察投影光学系统PL时,在由第1照明系统所形成的第1照明区域IRa、及由第2照明系统ILb所形成的第2照明区域IRb之间的区域中,并排地形成了第1掩模Ma的第1照明区域IRa的图案像及第2掩模Mb的第2照明区域IRb的图案像。
在图6的变形例中,一面使第1掩模Ma、第2掩模Mb以及晶圆W沿Y方向相对于投影光学系统PL进行同步移动,一面在晶圆W上的一个曝光照射区域中,使第1掩模Ma的图案与第2掩模Mb的图案重叠而进行扫描曝光,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图6的变形例,与实施形态的情况相同,可使两个照明系统ILa、ILb以精简的形态并排配置于投影光学系统PL及掩模Ma、Mb上。又,在图6的变形例中,与实施形态的情况不同的是,沿着与掩模Ma、Mb上所形成的照明区域IRa、IRb的长度方向平行的YZ平面,设定照明系统ILa、ILb的光轴AXa、AXb,因此可使光路弯曲反射镜4aa、4ba比较小型化。
又,在实施形态及图6的变形例中,两个照明系统ILa与ILb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且第1照明系统ILa全系统的光轴AXa及第2照明系统ILb的全系统的光轴AXb,分别沿YZ平面而设定的。然而,并未限定于此,请参阅图7所示,第1照明系统及第2照明系统亦可为具有共同光源1及光分割部6的变形例,该分割部6将来自共同光源1的光分割成向第1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以及第2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图8是表示图7所示的变形例的曝光装置的情况的立体图。
在图7及图8的变形例中,例如自如ArF准分子激光光源或KrF准分子激光光源之类的共同光源1沿Y方向射出的大致平行光束,射入偏振分光镜(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的光分割部6。透过偏振分光镜6的P偏振光束,被引向第1照明系统的第1光学系统2a。另一方面,由偏振分光镜反射至-X方向的S偏振光束,由光路弯曲反射镜7反射至+Y方向后,被引向第2照明系统的第1光学系统2b。
如此而言,在图7及图8的变形例中,配置于光分割部6与第1掩模Ma之间的第1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ILa’的光轴AXa,以及配置于光分割部6与第2掩模Mb之间的第2照明系统的部分光系统ILb’的光轴AXb,分别沿着与Y方向平行的YZ平面而设定的。因而,在图7及图8的变形例中,与实施形态及6的变形例相同,可使两个照明系统以简单的形态并排配置于投影光学系统PL及掩模Ma、Mb上。
又,在实施形态及图6的变形例中,矩形形状的第1照明区域IRa及第2照明区域IRb,分别以第1照明系统ILa的光轴AXa及第2照明系统ILb的光轴Axb为中心而形成。然而,并未限定于此,照明区域IRa、IRb的外形形状、照明区域IRa、IRb相对应于光轴AXa、光轴AXb的位置关系等可具有各种形态。
又,在实施形态及图6的变形例中,联系一双重曝光来说明本发明,双重曝光是将两种图案重叠曝光于感光性基板(晶圆)上的同一曝光照射区域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然而,并未限定于此,对于将3种以上的图案重叠曝光于感光性基板上的同一曝光照射区域以形成一个合成图案的多重曝光,亦可同样应用本发明。
又,在实施形态及图6的变形例中,在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曝光照射区域,使第1图案与第2图案重叠而进行扫描曝光,藉此形成一个合成图案。然而,并未限定于此,亦可将第1图案于感光性基板上的第1曝光照射区域进行扫描曝光或整体曝光,且可将第2图案在感光性基板上的第2曝光照射区域进行扫描曝光或整体曝光。
又,在实施形态及图6的变形例中,第1掩模的第1照明区域的图案像与第2掩模的第2照明区域的图案像,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然而,并未限定于此,亦可使用下述投影光学系统,在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曝光照射区域,将第1图案与第2图案重叠而进行扫描曝光或整体曝光,藉此形成一个合成图案,该投影光学系统使第1掩模的第1照明区域的图案像与第2掩模的第2照明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
又,在图1的实施形态及图6的实施形态中,使用了包括折射系统与偏转镜的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然而,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可使用如图9所示包括折射系统与偏转镜的其他类型的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PL,或者可使用如图10所示的反射折射双头式的投影光学系统PL。又,作为使第1掩模的第1照明区域的图案像与第2掩模的第2照明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的投影光学系统,可采用如图11所示的使用分光镜的双头式投影光学系统PL。
再者,以上所说明的各实施形态中,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是光学积分器(optical integrator)的复眼透镜3a或孔径光阑5a的偏下游的光学系统(4a、4aa),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是光学积分器的复眼透镜3b或孔径光阑5b的偏下游的光学系统(4b,4ab)。而且,第1及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沿着第1掩模Ma及第2掩模Mb空开间隔而配置的X方向所正交的Y方向并排地邻接配置的,第1及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AXa,AXb),沿着与Y方向平行的平面(与YZ平面平行的平面),而分别配置的,该Y方向正交于第1掩模Ma及第2掩模Mb空开间隔而配置的X方向。藉由结构,可形成双重曝光的装置结构,而且可使第1及第2照明系统精简地集约配置。特别是通过将第1照明系统与第2照明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可使双重曝光装置的照明系统的结构更加精简。
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利用照明光学装置对掩模(中间掩模)进行照明(照明步骤),并使用投影光学系统使形成于掩模上的转印用的图案曝光于感光性基板上(曝光步骤),藉此可制造微型元件(半导体元件、摄影元件、液晶显示元件、薄膜磁头等)。以下,请参阅图12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于感光性基板的晶圆等上形成规定的电路图案,以此获得作为微型元件的半导体元件时的方法的一例。
首先,在图12的步骤301中,在一批晶圆上蒸镀金属膜。在下一步骤302中,在一批晶圆上的金属膜上涂布光致抗蚀剂。其后,在步骤303中,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将掩模上的图案像经由该曝光装置的投影光学系统,依序曝光转印至1批晶圆上的各曝光照射区域。其后,在步骤304中,使一批晶圆上的光致抗蚀剂显影之后,在步骤305中,在一批晶圆上以光致抗蚀剂图案为掩模进行蚀刻,藉此在各晶圆上的各曝光照射区域,形成与掩模上的图案对应的电路图案。
其后,进一步形成上层电路图案等,由此制造半导体元件等元件。根据半导体元件的制造方法,可高生产量地获得具有极微细电路图案的半导体元件。再者,在步骤301-步骤305中,在晶圆上蒸镀金属,再在该金属膜上涂布光致抗蚀剂,然后进行曝光、显影、蚀刻等各步骤,当然亦可在该些步骤之前,在晶圆上形成硅氧化膜之后,在该硅氧化膜上涂布光致抗蚀剂,然后进行曝光、显影、蚀刻等各步骤。
又,本实施例形态的曝光装置亦可在感光板(玻璃基板)上形成规定的图案(电路图案、电极图案等),由此获得作为微型元件的液晶显示元件。以下,参阅图13的流程图来说明此时的方法的一例。图13的图案形成步骤401中,使用本实施形态的曝光装置将掩模的图案转印曝光于感光性基板(涂布了光致抗蚀剂的玻璃基板等)上,即实行所谓的光刻步骤。通过此光刻步骤,在感光性基板上形成包含多个电极等的规定图案。其后,所曝光的基板经过显影步骤、蚀刻步骤、光致抗蚀剂剥离步骤等各步骤后,在基板上形成规定的图案,并进入下一彩色滤光片(color filter)形成步骤402。
继而,在彩色滤光片形成步骤402中形成彩色滤光片,该彩色滤光片是将与R(RED,红)G(GREEN,绿)B(BLUE,蓝)对应的3个点(dot)的组合排列成多个矩阵状,或者将R、G、B此3根条纹状滤光片的组合排列于多个水平扫描线方向上。其次,在彩色滤片形成步骤402之后,执行单元组装步骤403。在单元组装步骤403中,使用有图案形成步骤401中所获得的规定图案的基板、以及彩色滤光片形成步骤402中所获得的彩色滤光片等,来组装液晶面板(液晶单元)。
在单元组装步骤403中,例如,在具有图案形成步骤401中所获得的规定图案的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形成步骤402中所获得的彩色滤光片之间,注入液晶,以制造液晶面板(液晶单元)。其后,在模块组装步骤404中,安装使所组装的液晶面板(液晶单元)进行显示动作的电路、背光等各零件,以完成液晶显示元件。根据液晶显示元件的制造方法,可高生产量地获得具有极微细电路图案的液晶显示元件。
再者,在实施例中,是使用KrF准分子激光光源或ArF准分子激光光源作为光源的,但并未限定于此,例如对于采用了如F2激光光源的类的其他适当光源的曝光装置,亦可应用本发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揭示的方法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沿着第1面上的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区域,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该第1区域空开间隔而配置的该第1面上的区域;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区域的像与该第2区域的像沿着该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第2面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像与该第2区域的像一致而形成于该第2面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系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具有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与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将来自共用光源的光,分割为向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以及向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的光分割部;
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1区域之间的该第1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以及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2区域之间的该第2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
6.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沿着第1面上的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区域,沿着该第1方向,与该第1区域空开间隔而配置的该第1面上的区域;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区域的像与该第2区域的像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感第2面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像与该第2区域的像一致而形成于该第2面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具有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与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将来自共用光源的光,分割为向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以及向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的光分割部;
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1区域之间的该第1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以及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2区域之间的该第2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分别具有可改变对该第1区域及该第2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照明条件可变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照明条件可变部,配置于相较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入射侧;
该第2照明系统的照明条件可变部,配置于相较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入射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具有配置于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且将该第1区域设定为第1照明条件的第1设定部;
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配置于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且将该第2区域设定为第2照明条件的第2设定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设定部具有可改变该第1区域的照明条件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
该第2设定部具有可改变该第2区域的照明条件的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1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2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区域的像及该第2区域的像,具有沿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沿着铅直方向自正上方观察该投影光学系统时,在由该第1照明系统所形成的该第1区域与由该第2照明系统所形成的该第2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形成该第1区域的像及该第2区域的像。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且与该第2方向垂直的平面而设定。
19.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且与该第1方向垂直的平面而设定。
20.一种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光学系统;
在该第1区域照明配置于该第1面的第1图案,且在该第2区域照明配置于该第1面的第2图案;
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沿着该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配置在该第2面的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图案系形成于第1掩模上的图案区域,该第2图案形成于第2掩模上的图案区域。
22.一种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第1掩模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沿着第1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第2掩模进行照明;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像与该第2掩模的图案像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与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地配置;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平行于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平面而设定。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具有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在第1照明条件下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该第2照明系统在与该第1照明条件不同的第2照明条件下,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
25.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在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具有可改变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
该第2照明系统,在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具有可改变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在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具有设定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1设定部;
该第2照明系统,在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具有设定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2设定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设定部具有可改变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
该第2设定部具有可改变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1掩模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2掩模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29.根据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应光的光源,及将来自该光源的光分割为向该第1照明系统行进的光以及向该第2照明系统行进的光的光分割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2至2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光引向该第1照明系统的第1光源、以及将光引向该第2照明系统的第2光源。
31.根据权利要求22至3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与第2照明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
32.一种元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曝光步骤,使用权利要求21至3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以及
显影步骤,使经过该曝光步骤之后的该感光性基板显影。
33.一种曝光方法,使用权利要求21至3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其特征在于:
一面使该第1掩模、该第2掩模以及该感光性基板沿着该第2方向移动,一面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在该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
34.一种曝光方法,使用权利要求21至3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面使该第1掩模、该第2掩模以及该感光性基板沿着该第2方向移动,一面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在该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且使该第2掩模的图案在沿着该第2方向,与该一个曝光区域空开间隔而配置的另一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
35.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沿着第1面上的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以及
第2照明系统,对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区域,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该第1区域空开间隔而配置的该第1面上的区域;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
36.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沿着第1面上的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以及
第2照明系统,对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区域,沿着该第1方向,与该第1区域空开间隔而配置的该第1面上的区域;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平行于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平面而设定;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具有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具有配置于相较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入射侧,可改变对该第1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
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配置于相较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入射侧,可改变对该第1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的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
39.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具有配置于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且将该第1区域设定为第1照明条件的第1设定部;
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配置于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入射侧,且将该第2区域设定为第2照明条件的第2设定部。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设定部具有可改变该第1区域的照明条件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
该第2设定部具有可改变该第2区域的照明条件的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1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2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42.一种元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曝光步骤,使用权利要求35至41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将配置于该第1面的第1掩模的图案及配置于该第1面的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以及
显影步骤,使经过该曝光步骤之后的该感光性基板显影。

Claims (40)

1、一种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沿着该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包括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与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包括共同光源及光分割部,该光分割部将来自该共用光源的光,分割为向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以及向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1掩模之间的该第1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以及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2掩模之间的该第2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6.一种曝光装置,其特征在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的图案区域中,沿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沿着该第1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的。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包括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与该第2照明系统具有彼此相同的结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全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包括共同光源及光分割部,该光分割部将来自该共用光源的光,分割为向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以及向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路行进的光;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1掩模之间的该第1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以及配置于该光分割部与该第2掩模之间的该第2照明系统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分别包括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照明条件可变部使该第1区域及该第2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照明条件可变部,配置于相较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源侧;
该第2照明系统的照明条件可变部,配置于相较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源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包括第1设定部,该第1设定部配置于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且将该第1区域设定为第1照明条件该第2照明系统包括第2设定部,该第2设定部配置于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且将该第2区域设定为第2照明条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设定部包括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使该第1区域的照明条件可变;该第2设定部包括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使该第2区域的照明条件可变。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1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2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区域的图案像及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具有沿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形状。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沿着铅直方向自正上方观察该投影光学系统时,在由该第1照明系统所形成的该第1区域与由该第2照明系统所形成的该第2区域之间的区域中,形成了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及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且与该第2方向垂直的平面而设定的。
19.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2方向平行且与该第1方向垂直的平面而设定的。
20.一种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第1掩模进行照明;
第2照明系统,对沿着第1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第2掩模进行照明;以及
投影光学系统,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像与该第2掩模的图案像并排地形成于感光性基板上,或者使该第1区域的图案像与该第2区域的图案像一致而形成于该感光性基板上;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与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地配置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平行于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平面而设定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包括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在第1照明条件下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该第2照明系统在与该第1照明条件不同的第2照明条件下,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在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包括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使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该第2照明系统在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包括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使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在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包括第1设定部,该第1设定部设定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该第2照明系统在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包括第2设定部,该第2设定部设定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设定部包括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使对该第1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
该第2设定部包括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使对该第2掩模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1掩模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2掩模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2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供应光的光源及光分割部,该光分割部将来自该光源的光,分割为向该第1照明系统行进的光以及向该第2照明系统行进的光。
28.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将光引向该第1照明系统的第1光源、以及将光引向该第2照明系统的第2光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与第2照明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配置的。
30.一种元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曝光步骤,使用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以及
显影步骤,使经过该曝光步骤之后的该感光性基板显影。
31.一种曝光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面使该第1掩模、该第2掩模以及该感光性基板沿着该第2方向移动,一面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在该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
32.一种曝光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曝光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一面使该第1掩模、该第2掩模以及该感光性基板沿着该第2方向移动,一面使该第1掩模的图案在该感光性基板上的一个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且使该第2掩模的图案在沿着该第2方向,与该一个曝光区域空开间隔而配置的其他单位曝光区域内扫描曝光。
33.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以及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是沿着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分别沿着与该第1方向平行的平面而设定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设置的。
34.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第1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1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1区域进行照明;以及
第2照明系统,对形成于第2掩模上的图案区域中,沿着该第1方向细长延伸的第2区域进行照明,该第2掩模是沿着该第1方向,与该第1掩模空开间隔而配置的;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轴,是分别沿着平行于与该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平面而设定的;
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彼此邻接而并排设置的。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分别包括使光路偏向的偏向构件。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包括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配置于相较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源侧,使对该第1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该第2照明系统包括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配置于相较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更偏向光源侧,使对该第2区域进行照明的照明条件可变。
37.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系统包括第1设定部,该第1设定部配置于该第1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且将该第1区域设定为第1照明条件该第2照明系统包括第2设定部,该第2设定部配置于该第2照明系统的射出侧的部分光学系统的光源侧,且将该第2区域设定为第2照明条件。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设定部包括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使该第1区域的照明条件可变;该第2设定部包括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使该第2区域的照明条件可变。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第1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1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1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该第2照明条件可变部设定该第2区域中的偏振状态、以及该第2照明系统的光瞳上的光强度分布。
40.一种元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曝光步骤,使用申请专利范围第33至39项中任一项的照明装置,将该第1掩模的图案及该第2掩模的图案曝光于该感光性基板上;以及
显影步骤,使经过该曝光步骤之后的该感光性基板显影。
CNA2007800041902A 2006-04-14 2007-03-22 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 Pending CN1013795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2573/2006 2006-04-14
JP2006112573 2006-04-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9593A true CN101379593A (zh) 2009-03-04

Family

ID=3860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41902A Pending CN101379593A (zh) 2006-04-14 2007-03-22 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46932A1 (zh)
EP (1) EP2009677A4 (zh)
JP (1) JP4998803B2 (zh)
KR (1) KR20090007277A (zh)
CN (1) CN101379593A (zh)
TW (1) TW200741326A (zh)
WO (1) WO200711946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198A (zh) * 2019-10-15 2019-12-31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方法及装置、内窥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58439B2 (ja) * 2006-04-17 2013-03-06 株式会社ニコン 照明光学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WO2008080534A1 (en) 2006-12-28 2008-07-10 Carl Zeiss Smt Ag Catadioptric projection objective with tilted deflecting mirrors,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projection exposure method, and mirror
US8665418B2 (en) * 2007-04-18 2014-03-04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exposure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DE102007051669A1 (de) * 2007-10-26 2009-04-30 Carl Zeiss Smt Ag Abbildende Optik,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für die Mikrolithographie mit einer derartigen abbildenden Optik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mikrostrukturierten Bauteils mit einer derartigen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US20090305171A1 (en) * 2008-06-10 2009-12-10 Nik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scanning sites on a wafer along a short dimension of the sites
US8736813B2 (en) * 2008-08-26 2014-05-27 Nikon Corporation Exposure apparatus with an illumination system generating multiple illumination beams
US8705170B2 (en) * 2008-08-29 2014-04-22 Nikon Corporation High NA catadioptric imaging optics for imaging A reticle to a pair of imaging locations
US20100091257A1 (en) * 2008-10-10 2010-04-15 Nikon Corporation Optical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ing Up to Four Reticles to a Single Imaging Location
US20100123883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optical system, exposure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DE102011076752A1 (de) 2011-05-31 2012-12-06 Carl Zeiss Smt Gmbh Abbildende Optik
DE102012208521A1 (de) * 2012-05-22 2013-06-27 Carl Zeiss Smt Gmbh Beleuchtungssystem für eine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für die Projektionslithographi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56849A (en) * 1967-02-20 1972-04-18 Texas Instruments Inc Multiple image systems
US3718396A (en) * 1971-12-28 1973-02-27 Licentia Gmbh System for photographic production of semiconductor micro structures
US5298365A (en) * 1990-03-20 1994-03-29 Hitachi, Ltd. Process for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and exposing system and mask inspecting method to be used in the process
JP3164815B2 (ja) * 1990-09-19 2001-05-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US5357311A (en) * 1991-02-25 1994-10-18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type light exposure apparatus and light exposure method
JP3360319B2 (ja) * 1991-09-11 2002-12-24 株式会社ニコン 投影露光装置及び半導体素子の形成方法
US5530518A (en) * 1991-12-25 1996-06-25 Nikon Corporation Projection exposure apparatus
US5729331A (en) * 1993-06-30 1998-03-17 Nikon Corporation Exposure apparatus, optical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optical projection apparatus
JP3477838B2 (ja) * 1993-11-11 2003-12-10 株式会社ニコン 走査型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
JP3339149B2 (ja) * 1993-12-08 2002-10-28 株式会社ニコン 走査型露光装置ならびに露光方法
JP3564735B2 (ja) * 1994-06-16 2004-09-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走査型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
JP3770959B2 (ja) * 1996-05-10 2006-04-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投影型ステッパ露光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露光方法
DE19757074A1 (de) * 1997-12-20 1999-06-24 Zeiss Carl Fa Projektionsbelichtungsanlage und Belichtungsverfahren
JP2000021742A (ja) * 1998-06-30 2000-01-21 Canon Inc 露光方法および露光装置
JP2000021748A (ja) * 1998-06-30 2000-01-21 Canon Inc 露光方法および露光装置
JP3969855B2 (ja) * 1998-07-02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露光方法および露光装置
JP2001297976A (ja) * 2000-04-17 2001-10-26 Canon Inc 露光方法及び露光装置
JP2002141301A (ja) * 2000-11-02 2002-05-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レーザアニーリング用光学系とこれを用いたレーザアニーリング装置
KR100815222B1 (ko) * 2001-02-27 2008-03-19 에이에스엠엘 유에스, 인크. 리소그래피 장치 및 적어도 하나의 레티클 상에 형성된 적어도 두 개의 패턴으로부터의 이미지로 기판 스테이지 상의 필드를 노출시키는 방법
JP4211252B2 (ja) * 2001-11-05 2009-01-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パターン露光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6795168B2 (en) * 2002-04-08 2004-09-21 Numeric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posing a wafer using multiple masks during an integrated circuit manufacturing process
TW200412617A (en) * 2002-12-03 2004-07-16 Nikon Corp Optical illumination device, method for adjusting optical illumination device, exposure device and exposure method
JP4311713B2 (ja) * 2003-03-10 2009-08-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
KR20060039925A (ko) * 2003-07-24 2006-05-09 가부시키가이샤 니콘 조명 광학 장치, 노광 장치 및 노광 방법
JP4323903B2 (ja) * 2003-09-12 2009-09-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系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露光装置
TWI511182B (zh) * 2004-02-06 2015-12-01 尼康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照明裝置、曝光裝置、曝光方法以及元件製造方法
US7924406B2 (en) * 2005-07-13 2011-04-12 Asml Netherlands B.V. Stage apparatus, lithographic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having switch device for two illumination channels
KR100729263B1 (ko) * 2005-07-14 2007-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기판 노광 장치
JP4929762B2 (ja) * 2006-03-03 2012-05-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露光装置、露光方法、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6198A (zh) * 2019-10-15 2019-12-31 重庆金山医疗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方法及装置、内窥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09677A1 (en) 2008-12-31
WO2007119466A1 (ja) 2007-10-25
JPWO2007119466A1 (ja) 2009-08-27
KR20090007277A (ko) 2009-01-16
TW200741326A (en) 2007-11-01
EP2009677A4 (en) 2010-10-13
US20080246932A1 (en) 2008-10-09
JP4998803B2 (ja) 2012-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9593A (zh) 曝光装置、元件制造方法以及曝光方法
CN103777363B (zh) 照明光学设备、曝光设备、照明方法、曝光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
US7706072B2 (en) Optical integrator, illumination optical device, photolithograph, photolithography,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device
CN100536071C (zh) 照明光学装置、曝光装置和曝光方法
CN102253477B (zh) 反射折射投影光学系统、扫描曝光装置、微元件的制造方法
KR20090048541A (ko) 조명 광학 장치, 노광 장치 및 디바이스 제조 방법
WO2008007633A1 (fr) Appareil optique d'éclairage, appareil d'exposition,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 dispositif
CN102890425B (zh) 照明光学装置、曝光装置以及元件制造方法
CN103019040B (zh) 曝光装置、光掩模及微元件的制造方法及投影光学装置
TW201015245A (en) Exposure apparatus, exposure metho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device
US8223318B2 (en) Illuminating optical apparatus, exposure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WI305872B (en) Optical projection system, light-exposure apparatus and light-exposure method
JPWO2008001593A1 (ja) 露光方法、露光装置及び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US9122170B2 (en) Transmission optical system, illumination optical system, exposure apparatus, and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4311742A (ja) 光学系の調整方法、照明光学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露光方法
JP2005234120A (ja) 照明光学装置、露光装置及び露光方法
JP2022128509A (ja) 照明光学系、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5604813B2 (ja) 照明光学系、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08021767A (ja) 照明光学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JP2006066429A (ja) 照明光学装置、露光装置、および露光方法
JP2004207389A (ja) 照明光学装置、露光装置、露光方法、照明光学装置の調整方法、および露光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2023057A (ja) 投影光学系および該光学系を備えた露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