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7574B -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7574B
CN101377574B CN2007101212178A CN200710121217A CN101377574B CN 101377574 B CN101377574 B CN 101377574B CN 2007101212178 A CN2007101212178 A CN 2007101212178A CN 200710121217 A CN200710121217 A CN 200710121217A CN 101377574 B CN101377574 B CN 101377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panel
piston
reciprocator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2121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7574A (zh
Inventor
张培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2121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77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77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7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7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7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设备,该设备包括:纵向导轨;横向导轨,滑动搭设在纵向导轨上;滑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横向导轨上;往复运动装置,与滑动装置连接,由滑动装置带动在待检测液晶面板的上方移动;拍击装置,与往复运动装置连接,由往复运动装置驱动以设定频率、设定冲力拍击待检测液晶面板。本发明的液晶面板检测设备能够对检测中的拍击动作进行精确控制,可以控制拍击的位置、力量以及频率,使液晶面板上下基板形成相对位移的条件一致,减少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误差,进而提高判级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液晶面板在线品质检测中,检测因上下基板受力层移(touch mura)所导致的漏光问题的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原理主要是利用电场对液晶分子进行取向控制,液晶的折射率各向异性使透过率发生变化,从而进行显示。其主要结构是由阵列基板、彩膜基板、偏光片、背光源和液晶等几大部分组成。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工艺中最为重要的是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的成盒工艺。在成盒过程中首先在基板上涂敷取向膜材料并通过相应的取向工艺,使得液晶分子能够在基板上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排列,然后经真空对盒过程将两基板定型,盒厚通过隔垫物控制。目前,隔垫物根据形状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球状隔垫物(BallSpacer,以下简称BS)和柱状隔垫物(Post Spacer,以下简称PS)。BS通过喷洒方式散布在阵列基板或者彩膜基板上,由于BS散布过程的随机性很大,特别对于大基板的处理时,BS的密度均一性会很难控制,从而导致面板盒厚的均一性降低。另一方面,BS的随机散布导致面板制作完成后,BS有相当一部分存在于像素的开口区域,因此会对显示器的显示特性产生不良影响,如显示器的对比度会降低,由于BS移动导致亮点不良多发。 
为了改善BS隔垫技术的上述不足,越来越多的显示器采用了PS隔垫技术。PS是在彩膜制作过程中,通过光刻工艺形成的。因此,可以非常精确的控制PS在每个像素的位置,从而可以达到提高盒厚均一性、改善对比度等一 系列优异的显示特性。 
但是,在液晶面板表面受外界应力作用时,面板会发生形变,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会发生相对位移,由于PS的弹性要低于BS,并且该位移使得PS与阵列基板的接触情况发生变化,因此当外力撤销时,相对位移难以恢复。从而在位移较大的位置产生了漏光现象,这种外力作用下面板间发生漏光的现象被定义为基板受力层移(Touch Mura)。 
目前对于基板受力层移的判级标准主要采用的是人工定性的测量方法,生产人员在对液晶显示屏的判级过程中通过手拍击显示屏的表面,使液晶面板发生相对位移,形成漏光区域,然后目测漏光区域的大小来进行级别的判断。但是由于人手的拍击力量的确切大小以及拍击位置因人而异,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不可避免,因此很难精确控制,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即液晶面板之间形成的相对位移大小存在不稳定的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目测漏光区域面积大小的判断,最终使得判级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设备,解决人工检测液晶面板的过程中,形成相对位移时存在人为误差的问题,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人为因素对最终产品级别的影响。 
为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通过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包括: 
纵向导轨; 
横向导轨,滑动搭设在纵向导轨上; 
滑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横向导轨上; 
往复运动装置,与滑动装置连接,由滑动装置带动在待检测液晶面板的上方移动; 
拍击装置,为一平板,与往复运动装置连接,由往复运动装置驱动以设定频率、设定冲力拍击待检测液晶面板。 
其中,所述往复运动装置包括:缸体,竖直设置,与所述滑动装置相连; 中盖,固定设置在所述缸体中部,所述中盖上设有通孔,所述中盖朝向活塞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上;进气孔,设置在所述中盖上部的缸体壁上,与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相连;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中盖下方的缸体中;活塞杆,连接在所述活塞下方,滑动穿设在所述缸体的下端盖中,其穿设在所述缸体外的一端与拍击装置相连;第一泄气孔,设置在所述中盖下方、所述活塞上方的缸体壁上;第二泄气孔,设置在所述活塞下方的缸体壁上。 
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的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对液晶面板的拍击动作进行精确定位,并设定拍击力和拍击频率,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液晶面板形成相对位移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有利于减少人为因素对最终产品判级的影响,提高判级的准确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纵向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横向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往复运动装置初始状态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往复运动装置工作状态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往复运动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初始状态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中往复运动装置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是应用于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对基板受力层移判级的检测,该设备包 括:两条纵向导轨1,如图2A所示,其上设有滑槽,两条纵向导轨1之间的空隙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液晶面板2,即用于容纳传送液晶面板2的传送带在其间隔的空隙内通过;横向导轨3,如图2B所示,其上设有滑槽,横向导轨3搭设在两条纵向导轨1上,可沿纵向导轨1纵向滑动,且该横向导轨3位于待检测液晶面板2的上方;滑动装置4,设置在横向导轨3上,沿横向导轨3在待检测液晶面板2上方横向滑动;往复运动装置5,与该滑动装置4相连,由滑动装置4带动在待检测液晶面板的上方移动;拍击装置6,即一平板,连接在该往复运动装置的下端,由往复运动装置5驱动以设定频率和设定冲力拍击待检测液晶面板2。图1中所示的X方向即为纵向,Y方向为横向,Z方向为往复运动装置5的运动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该往复运动装置5为一气动冲击装置,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缸体51;中盖52固定设置在缸体51的中部,中盖52与缸体51上端盖之间的缸内空腔为储能腔60,中盖52上设有作为喷气嘴53的通孔;进气孔54设置在中盖52上部的缸体51壁上,往复运动装置5通过进气孔54与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5相连,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5用于通过进口孔54向储能腔60供给压缩空气;活塞56滑动设置在中盖52下方的缸体51中,与缸体51壁面贴合,活塞56与中盖52之间的缸内空腔为活塞腔61,在往复运动装置5处于初始状态时,活塞腔61的体积为零,活塞56与缸体51下端盖之间的缸内空腔为活塞杆腔62;活塞杆57连接在活塞56下方,滑动穿设在缸体51的下端盖上,其穿设在缸体51外的一端与拍击装置6相连;第一泄气孔58设置在中盖52下方、活塞55上方的缸体51壁上,用于连通活塞腔61与外界空气;第二泄气孔59设置在活塞56下方的缸体51壁上,用于连通活塞杆腔62与外界空气。 
本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是:首先通过横向导轨3在纵向导轨1上的滑动,以及检测执行部件在横向导轨3上的滑动对检测执行部件进行二维定位,使其运动到待检测的液晶面板2指定位置的上方;而后往复运动装置5执行 垂直的冲击运动,带动拍击装置6对液晶面板2进行拍击。往复运动装置5未工作时的初始状态如图3所示,活塞56抵顶在中盖52上,覆盖喷气嘴53,此时活塞杆腔62内的压力和储能腔60内的压力等于大气压力,使活塞56能够抵顶在中盖52上。在往复运动装置5开始工作时,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5向储能腔60供给压缩空气,开始阶段,由于储能腔60内气体作用在中盖52上的作用面积小,所以尚不足以克服活塞56向下运动的阻力,所以活塞56保持不动;在储能腔60内的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储能腔60内气体作用在中盖52上的作用力能够克服活塞56向下运动的阻力,活塞56一旦开始向下运动,其上表面离开中盖52的下表面,则储能腔60内的气体压力可作用在整个活塞56的上表面上,活塞56所受压力剧增,则快速向下冲击运动,完成拍击操作,如图4所示。在活塞56向下运动时,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5停止供给压缩空气,活塞56向下运动过程中,活塞腔61与储能腔60连通,其体积迅速增大,其内压力迅速下降,活塞杆腔62因体积减小,其内压力迅速增加,由于活塞56向下冲击速度较大,较小的第一泄气口58和第二泄气口59不能及时与外界空气进行换气。当活塞56完成拍击操作后,活塞腔61内的压力低于活塞杆腔62内的压力,所以活塞56在压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并回复到初始位置。在活塞56回复初始位置的过程中,活塞腔61通过第一泄气口58、活塞杆腔62通过第二泄气口59分别与外界交换空气,使储能腔60和活塞杆腔62内的压力与大气压力逐渐趋于一致,以保持活塞56停留在初始位置上,以备下一次冲击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往复运动装置5中的活塞56往复运动的具体实现方式还可以有其他方法,即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控制储能腔60和活塞杆腔62内的压力来完成拍击动作。如图6所示为往复运动装置5与气阀控制机构10相连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方案通过一个气阀控制机构实现储能腔60和活塞杆腔62的气路传动,气阀控制机构10具有两对,共四个控制气阀101、102、103和104,分别与进气孔54和第二泄气孔59通过管路开关相连,气阀控制 机构10可以通过弹簧装置左右移动,在活塞56向下运动前,向右移动到工作位置时,储能腔60通过进气孔54与管路105相连,即与控制气阀101导通,活塞杆腔62通过第二泄气孔59与管路106相连,即与控制气阀102导通,则通过管路105向进气孔54充气,即给储能腔60充气,而管路106处于开启状态,当储能腔60达到一定压力时,喷嘴口53打开,活塞56向下运动,管路106泄气。在活塞56向上运动前,气阀控制机构10向左移动到工作位置,储能腔60通过进气孔54与管路105相连,即与控制气阀103导通,活塞杆腔62通过第二泄气孔59与管路106相连,即与控制气阀104导通,则通过管路106向第二泄气孔59充气,即给活塞杆腔62充气,而管路105处于开启状态进行泄气,则可推动活塞56回复到初始状态的位置。采用气阀控制机构10来控制储能腔60和活塞杆腔62内的压力,能够进一步的提高控制的精度,使活塞56回复初始状态的动作更加迅速、可靠。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采用气动冲击装置作为往复运动装置,通过合理设计气动冲击装置的结构尺寸,并通过控制压缩空气供给装置55来控制进入储能腔60的气体,能够进而控制储能腔60内的压力大小、活塞杆57的行程距离以及活塞杆的冲击运动频率等,可以精确控制恒定冲击力量的拍击过程,从而有效避免了液晶面板2上相对位移形成过程中的人为误差因素,能够提高判级的准确性。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进一步改进中盖52的形状达到改进冲击过程的目的,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在中盖52朝向活塞56的一侧设置圆锥形凸台521,通孔即喷气嘴53设置在凸台521上,则当活塞56处于初始位置时,活塞腔61已具有一定的空间,如图5所示,活塞腔61在初始状态即具有一定的空间,更有利于泄气过程的实现,即对于气体的导出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凸台521的形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以满足活塞腔61具有一定初始空间为准。 
如图7所示为本发明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本 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往复运动装置5采用步进电机501作为驱动装置,该往复运动装置5具体包括:往复装置502,垂直滑动连接在滑动装置4上,该往复装置502与电机501相连,用于在电机501的驱动下上下往复运动,该往复装置502的下端与拍击装置6相连;压力传感器503,设置在拍击装置6的下方,用于检测拍击压力,并传递给电机控制装置来控制电机501的运转速度。 
本实施例中的往复运动装置5通过步进电机501驱动其上下运动,压力传感器503通过拍击装置6的形变来感知压力的大小,将反馈信号传递给步进电机501,控制电机的转速,进而控制往复装置502上下运动的冲击力、行程和冲击频率,实现对拍击过程的精确控制,进而减少拍击过程掺入的人为误差,提高液晶面板相对位移产生的客观性,从而提高检测判级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和二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增加位置控制装置,与横向导轨和滑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其位置,该位置控制装置可以为步进电机,精确控制检测执行部件所处的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3)

1.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包括:
纵向导轨;
横向导轨,滑动搭设在所述纵向导轨上;
滑动装置,滑动连接在所述横向导轨上;
往复运动装置,与所述滑动装置连接,由所述滑动装置带动在待检测液晶面板的上方移动;
拍击装置,为一平板,与所述往复运动装置连接,由所述往复运动装置驱动以设定频率、设定冲力拍击待检测液晶面板;
其中,所述往复运动装置包括:
缸体,竖直设置,与所述滑动装置相连;
中盖,固定设置在所述缸体中部,所述中盖上设有通孔,所述中盖朝向活塞的一侧设有凸台,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凸台上;
进气孔,设置在所述中盖上部的缸体壁上,与压缩空气供给装置相连;
活塞,滑动设置在所述中盖下方的缸体中;
活塞杆,连接在所述活塞下方,滑动穿设在所述缸体的下端盖中,其穿设在所述缸体外的一端与拍击装置相连;
第一泄气孔,设置在所述中盖下方、所述活塞上方的缸体壁上;
第二泄气孔,设置在所述活塞下方的缸体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设有气阀控制机构,所述气阀控制机构具有两对气阀,分别与所述进气孔和所述第二泄气孔通过管路开关相连,用于向进气孔充气时驱动所述活塞向下运动,及用于向第二泄气孔充气时驱动所述活塞向上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面板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置控制装置,与所述横向导轨和所述滑动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横向导轨和所述滑动装置的滑动。 
CN2007101212178A 2007-08-31 2007-08-31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Active CN101377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12178A CN101377574B (zh) 2007-08-31 2007-08-31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212178A CN101377574B (zh) 2007-08-31 2007-08-31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7574A CN101377574A (zh) 2009-03-04
CN101377574B true CN101377574B (zh) 2011-05-04

Family

ID=40421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212178A Active CN101377574B (zh) 2007-08-31 2007-08-31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7757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14887B (zh) * 2012-10-23 2015-03-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点检查装置
CN103091881B (zh) * 2013-02-05 2015-11-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液晶模组的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3901644B (zh) * 2014-03-27 2016-06-2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点灯治具及点灯测试方法
CN106950498A (zh) * 2017-04-14 2017-07-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可控测试纳米发电机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CN107463012A (zh) * 2017-09-01 2017-12-12 安徽省鸿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万能液晶显示器检测装置
CN107505742A (zh) * 2017-09-27 2017-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机构及其测试方法
CN109506781B (zh) * 2018-12-25 2020-10-13 武汉精立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色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204592U (zh) * 1988-04-16 1988-12-07 党治国 双阀高效气动冲击机构
CN1713365A (zh) * 2004-06-25 2005-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台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8204592U (zh) * 1988-04-16 1988-12-07 党治国 双阀高效气动冲击机构
CN1713365A (zh) * 2004-06-25 2005-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台架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7574A (zh)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7574B (zh) 液晶面板检测设备
CN103831779B (zh) 一种发动机活塞销卡环压装工装
CN104637427B (zh) 检测治具
CN1648083B (zh) 弯曲玻璃板的方法和设备
CN203811937U (zh) 一种测试治具
CN103157579A (zh) 粘结装置
CN117452317B (zh) 一种智能电表测试设备
CN207623479U (zh) 一种键盘生产线
CN109253713A (zh) 一种滑块返向孔位置测量设备
KR100648468B1 (ko) 다종 유리 기판 검사 장치 및 검사 방법
CN108037323A (zh) 一种电路板治具测试系统
CN205958877U (zh) 一种液晶面板检测装置
CN108489726B (zh) 用于燃气调压器膜片的耐用性检测装置
CN109443740B (zh) 一种检测效率高的全自动键帽拉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KR100762393B1 (ko) 평판디스플레이 패널용 검사/수정시스템
CN208721034U (zh) 一种滑块返向孔位置测量设备
CN114323930A (zh) 用于沥青混合料耐久性试验的装置
CN219736704U (zh) 一种橡胶手套气密性检验装置
CN206056944U (zh) 一种弹簧压力试验检测机
CN110646284A (zh) 一种多轴加载与饱水耦合式岩石三点弯实验装置及方法
CN113079644B (zh) 一种阴阳铜厚印制线路板的制造方法
CN214201034U (zh) 一种材料弯曲耐久性能测试装置
CN110823894A (zh) 一种探空气球低温爆破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109307525A (zh) 一种智能检测钉子装置
CN219472055U (zh) 一种封堵器送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JINGDONGF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08

Owner nam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Effective date: 201412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100176 DAXING, BEIJING TO: 100015 CHAOYANG, BEIJ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08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West Central Road, No. 8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Photoelectricit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215200 No. 1700, Wujia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uzhou, Jiangsu, Zhongshan North Road

Patentee after: Gaochuang (Suzhou) Electronics Co.,Ltd.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