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6418A -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6418A
CN101376418A CNA2008100874819A CN200810087481A CN101376418A CN 101376418 A CN101376418 A CN 101376418A CN A2008100874819 A CNA2008100874819 A CN A2008100874819A CN 200810087481 A CN200810087481 A CN 200810087481A CN 101376418 A CN101376418 A CN 101376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hain
wheel
plate member
installing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748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6418B (zh
Inventor
国泽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376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6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6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6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8Accessories, e.g. protec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04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 B62M9/06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2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of changeable ratio using a singl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involving different-sized wheels, e.g. rear sprocket chain wheels selectively engaged by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the chain, belt, or the like being laterally shiftable, e.g. using a rear derailleur
    • B62M9/121Rear derailleurs
    • B62M9/126Chain guides; Mount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9/00Transmiss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n endless chain, belt, or the like
    • B62M9/16Tensioning or adjust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belts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令设置在链条导件上的链条脱落防止部不易咬入链轮。自行车用后拨链器的链条导件(13)具有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12)上的外侧板部件、相对于外侧板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的内侧板部件(21)、在外侧板部件的一端侧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两板部件之间的引导轮(22)、配置在从引导轮离开的位置的张紧轮(23)、配置在引导轮和张紧轮之间并将内侧板部件的接近安装部件(10)侧的缘部(21e)弯折而形成的链条脱落防止部(35)。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拨链器,特别地涉及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并用于将链条择一地挂在安装于后轮轮毂轴的多个链轮中的某一个上。
背景技术
在自行车特别是运动型的公路赛车或山地自行车中,安装有构成外装变速装置的后拨链器。后拨链器具有安装在车架上的安装部件、一端安装在安装部件上的连杆机构(连结机构的一例)、安装在连杆机构的另一端并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相对移动的可动部件、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可动部件上的链条导件。链条导件令链条移动而使其挂在某一个后链轮上,并且对链条施加张力。链条导件具有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可动部件上的外侧板部件(第1板部件的一例)、与外侧板部件对置配置的内侧板部件(第2板部件的一例)、在两板部件的一端侧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两板部件之间并能够与链条啮合的引导轮、能够与链条啮合并在两板部件的另一端侧旋转自如地安装在两板部件之间的张紧轮。
在后拨链器中,有在安装部件中除了链条导件外还同时内置用于向链条施加张力的扭转螺旋弹簧等的施力部件的双张紧型后拨链器、和在安装部件中不内置施力部件的单张紧型后拨链器。在单张紧型的后拨链器中,链条导件成为向链条施加张力的唯一的部件。
在以往的后拨链器中,在两轮的支承部分之间,设置用于防止链条从引导轮脱落的链条脱落防止部。以往的链条脱落防止部将内侧板部件朝向外侧板部件弯折而形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往的链条脱落防止部配置在内侧板的远离安装部件侧的缘部。
[专利文献1]特开平5-69878号公报
在上述现有的结构中,若例如将链条挂在前后的最大径的链轮上,则从外侧观察链条导件绕逆时针方向较大地向前方摆动。若链条导件向前方较大地摆动,则设置在内侧板部件上的链条脱落防止部接近大径的链轮。特别是,若像山地自行车比赛那样地在凹凸较多的越野赛道上高速行进,则链条导件有时会在冲击的作用下瞬间地进一步绕逆时针方向旋转,链条脱落防止部会进入而咬入在链轮的齿之间。
若链轮在链条脱落防止部进入链轮的齿之间的状态下向行进方向旋转,则在双张紧型的后拨链器的情况下,链条脱落防止部会借助安装部件的摆动而从链轮的齿之间脱出。但是,在单张紧型的后拨链器的情况下,链条脱落防止部即内侧板部件有可能在链轮的作用下被强制地移动而使后拨链器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令设置在链条导件上的链条脱落防止部不易咬入链轮。
技术方案1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是能够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拨链器,具有安装部件、可动部件、连结机构、和链条导件。安装部件是能够安装在车架上的部件。可动部件是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相对移动的部件。连结机构是连结安装部件和可动部件的机构。链条导件是绕第1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上的部件。链条导件具有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上的第1板部件、相对于第1板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2板部件、在第1板部件的一端侧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两板部件之间的引导轮、配置在从引导轮离开的位置的张紧轮、配置在引导轮和张紧轮之间并将第1以及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的接近安装部件侧的缘部弯折而形成的链条脱落防止部。
该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变速时利用变速缆线或致动器等令连结机构移动。链条导件利用连结机构的移动而移动到与在轮毂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多个后链轮中的某一个对应的位置上,并将链条引导到某一个后链轮上。此时,链条导件绕第1轴心摆动。在链条挂在前后的最大径的链轮上时,链条导件摆动到最前方。结果,链条脱落防止部会接近最大径的后链轮的齿。
在此,链条脱落防止部是将第1或者第2板部件的接近安装部件侧的缘部弯折而形成的。因此,即便链条导件接近后链轮,与将远离安装部件侧的缘部弯折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的情况相比,链条脱落防止部配置在远离后链轮即不易咬入的位置。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
技术方案2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的拨链器中,链条脱落防止部以沿着挂在引导轮和张紧轮上的链条的方式弯折。该情况下,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沿着移动的链条配置,所以能够有效地防止链条的脱落。
技术方案3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或2的拨链器中,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安装部件侧,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引导轮以及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安装部件侧相切。此时,链条脱落防止部配置在比切线还远离后链轮的位置。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更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
技术方案4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链条脱落防止部从第2板部件弯折。此时,与连结到可动部件并起到将链条导引到某一个后链轮的作用的第1板部件相比强度低即可,通常将比第1板部件薄的第2板部件弯折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所以能够容易地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
技术方案5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至4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链条脱落防止部的宽度为10mm以上30mm以下。此时,由于通常使用的后链轮的两个齿之间的间隙为10mm左右,所以即便链条脱落防止部与后链轮接触,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的宽度比上述间隙大,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也不易咬入到后链轮的两个齿之间。此外,若超过30mm则重量增加而不优选。
技术方案6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是能够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拨链器,具有安装部件、可动部件、连结机构、和链条导件。安装部件是能够安装在车架上的部件。可动部件是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相对移动的部件。连结机构是连结安装部件和可动部件的机构。链条导件是绕第1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上的部件。链条导件具有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上的第1板部件、相对于第1板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2板部件、在第1板部件的一端侧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两板部件之间的引导轮、配置在从引导轮离开的位置的张紧轮、和配置在引导轮和张紧轮之间并从第1以及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延伸的轴状的链条脱落防止部,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安装部件侧,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引导轮以及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安装部件侧相切。
在该后拨链器中,在变速时利用变速缆线或致动器等令连结机构移动。链条导件利用连结机构的移动而移动到与在轮毂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多个后链轮中的某一个对应的位置上,并将链条引导到某一个后链轮上。此时,链条导件绕第1轴心摆动。在链条挂在前后的最大径的链轮上时,链条导件摆动到最前方。结果,链条脱落防止部会由于冲击而接近最大径的后链轮的齿。
在此,链条脱落防止部是从第1或者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延伸的轴状的部件。因此外周面上没有角部而变得平滑。此外,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安装部件侧,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引导轮以及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安装部件侧相切。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与连结两轮的切线相比配置在更内侧。
在此,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配置在比连结两轮的切线相更接近安装部件侧,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被配置在远离后链轮的不易咬入的位置。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更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而且,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为轴状,所以即便与齿之间接触,也不易咬入。因此,即便链条导件摆动到最前方,链条脱落防止部也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
技术方案7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6的拨链器中,链条脱落防止部是固定在第2板部件上的轴部件。该情况下,能够通过将与第2板部件分体而成的轴部件固定在第2板部件上而简单地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件。
技术方案8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是能够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拨链器,具有安装部件、可动部件、连结机构、和链条导件。安装部件是能够安装在车架上的部件。可动部件是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相对移动的部件。连结机构是连结安装部件和可动部件的机构。链条导件是绕第1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上的部件。链条导件具有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上的第1板部件、相对于第1板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2板部件、在第1板部件的一端侧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两板部件之间的引导轮、配置在从引导轮离开的位置的张紧轮、和配置在引导轮和张紧轮之间并从第1以及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延伸的链条脱落防止部,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安装部件侧,并以沿着挂在引导轮和张紧轮上的链条的方式配置,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引导轮以及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安装部件侧相切。
在该后拨链器中,在变速时利用变速缆线或致动器等令连结机构移动。链条导件利用连结机构的移动而移动到与在轮毂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多个后链轮的某一个对应的位置上,并将链条引导到某一个后链轮上。此时,链条导件绕第1轴心摆动。在链条挂在前后的最大径的链轮上时,链条导件摆动到最前方。结果,链条脱落防止部会在冲击等的作用下接近最大径的后链轮的齿。
在此,链条脱落防止部从第1或者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延伸,并整体配置在比与两个假想圆在远离安装部件侧相切的切线更接近安装部件侧。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安装部件侧,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引导轮以及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安装部件侧相切。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与连结两轮的切线相比配置在更靠内侧。此外,链条脱落防止部沿着挂在两个链轮上的链条配置。
在此,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配置在比连结两个轮的切线更靠近安装部件侧,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被配置在远离后链轮的不易咬入位置。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而且,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沿着挂在两轮上的链条配置,所以若链条有脱落趋势则以较广的范围与链条接触,能够有效地防止链条的脱落。
技术方案9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至8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链条脱落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下述第2直线更靠近引导轮侧,所述第2直线与连结引导轮的旋转中心与张紧轮的旋转中心的第1直线正交且距引导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50mm。此时,链条脱落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比距引导轮的旋转中心50mm的第2直线更靠近引导轮侧,所以即便是引导轮与张紧轮的间隔窄的短规格的链条导件,也可防止链条脱落防止部与张紧轮的干涉。
技术方案10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链条导件是对链条施加张力的唯一部件。此时,即便在由于仅通过链条导件的摆动来引导链条而与双张紧型的情况相比产生向后链轮的咬入时不易消除咬入的单张紧型的后拨链器中,也能够令链条脱落防止部不易咬入。
技术方案11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至10所述的拨链器中,安装部件具有能够固定在车架上的托架、和能够绕第2轴心摆动地连结到托架上的基座部件。此时,即便在链条脱落防止部由于特殊形状的车架而到达容易咬入到链轮中的位置的情况下,通过适当地仅改变托架的形状就可以将链条脱落防止部配置在不易咬入到链轮中的位置。
技术方案12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至11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引导轮的旋转中心与第1轴心一致。该情况下,由于链条导件的摆动中心与引导轮的旋转中心一致,所以能够通过同一部件将引导轮和链条导件支承在可动部件上,能够简化引导轮与链条导件的支承结构。
技术方案13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技术方案1至12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后拨链器中,引导轮与张紧轮的齿数都在13以下。该情况下,由于能够令两轮小径化,所以能够实现拨链器的轻量化,并且能够防止由于大径化导致的张紧轮与后链轮的接触。
根据本发明,将第1或者第2板部件的接近安装部件侧的缘部弯折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因此,即便链条导件接近后链轮,与将远离安装部件侧的缘部弯折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的情况相比,将链条脱落防止部被配置在远离后链轮的不易咬入的位置。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的技术方案,由于将链条脱落防止部配置在比连结两轮的切线更靠近安装部件侧,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被配置在远离后链轮的不易咬入的位置。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更不易咬入后链轮。而且,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为轴状,所以即便与齿之间接触也难以咬入。因此,即便链条导件摆动到最前方,链条脱落防止部也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了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自行车的整体图。
图2是表示该自行车的链轮的配置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后拨链器的左视图。
图5是链条导件的主视图。
图6是链条导件的右视图。
图7是内侧板部件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链条导件的动作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链条导件的动作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后拨链器的内侧板部件的与图7相对应的图。
图11是第2实施方式的长规格(long gauge)的后拨链器的内侧板部件的与图7相对应的图。
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短规格(short gauge)的后拨链器的内侧板部件的与图7相对应的图。
图13是第3实施方式的长规格的后拨链器的内侧板部件的与图7相对应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安装部件
11...连杆部件(连结机构的一例)
12...可动部件
13、113、213、313、413...链条导件
15...托架
15a...固定部
15b...支承部
16...基座部件
20...外侧板部件(第1板部件的一例)
21、121、221、321、421...内侧板部件(第2板部件的一例)
21e...缘部(接近安装部件侧的缘部的一例)
22...引导轮
23...张紧轮
35、135、235、335、435...链条脱落防止部
102b...后爪部(自行车的车架的一例)
C1、C2...假想圆
CL...切线
L1...第1直线
L2...第2直线
X1...第1轴心(引导轮的旋转中心)
X2...第2轴心
X3...第3轴心
X4...张紧轮的旋转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中,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自行车101是越野行进用的山地自行车,包括:具有前叉98的菱形的车架102、固定在前叉98上的车把部104、包括安装有链条95或踏板PD的曲柄96及前后的拨链器97f、97r及前后的链轮组99f、99r等构成的驱动部105、安装在前叉98以及车架102后部的前轮以及后轮106f、106r、前后的制动装置107f、107r、对前后的拨链器97f、97r进行变速操作的变速操作部110f、110r。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上下是指各部件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状态下的前后上下。
车把部104包括车把立111、在车把立111的上端处嵌合固定的车把杆112。车把立111嵌合固定在前叉98的上部。车把杆112具有左右一对的制动杆114f、114r。与该制动杆114f、114r接近地设置变速操作部110f、110r。变速操作部110f、110r经由变速缆线115f、115r与前后的拨链器97f、97r连结。
驱动部105如上所述地包括链条95、进行链条95的架挂切换的前后拨链器97f、97r、前后的链轮组99f、99r。前拨链器97f设置在车架102的座管102a上,利用变速操作部110f被定位在3个变速位置中的某一个上而引导链条95。后拨链器97r设置在车架102的后部的后爪部102b上,利用变速操作部110r被定位在9个变速位置中的某一个上而引导链条95。
前链轮组99f如图2所示,具有沿曲柄轴的轴方向并列配置的齿数不同的三个链轮F1、F2、F3。后链轮组99r具有在沿后轮的轮毂轴106a的轴方向上并列配置的齿数不同的9个链轮R1~R9。在此,在前链轮组99f中,从位于最内侧的低速的链轮F1开始,齿数依次变大,位于外侧的高速的链轮F3齿数最多。此外,在后链轮组99r中,从位于最内侧的低速的链轮R1开始齿数依次变少,位于最外侧的高速的链轮R9齿数最少。前后的拨链器97f、97r使链条95向多个链轮F1~F3、R1~R9中的某一个移动而进行变速动作。该变速操作由变速操作部110f、110r进行。
<后拨链器97r的结构>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拨链器97r安装在设置于自行车的车架102的后部的后爪部102b上,将链条95择一地挂到后链轮组99r的多个链轮R1~R9中的某一个上。后拨链器97r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有能够安装在后爪部(车架的一例)102b上的安装部件10、能够相对于安装部件10相对移动的可动部件12、连结安装部件10和可动部件12的连杆机构(连结机构的一例)11、绕第1轴心X1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12上的链条导件13。链条导件13是向链条95施加张力的唯一的部件。此外,链条导件13令链条95移动以将链条95挂到链轮R1~R9中的某一个上。
安装部件10具有托架15和基座部件16,所述托架15具有能够固定在车架102的后爪部102b上的固定部15a、以及在固定部15a固定在后爪部102b的状态下配置在固定部15a的后方的支承部15b,所述基座部件16能够绕与后轮106r的轮毂轴106a(图1)基本上平行的第2轴心X2摆动地连结在支承部15b上。
托架15是金属制的板状部件,固定部15a能够以支承部15b配置在后方的既定旋转相位固定在后爪部102b上。托架15被拧入到后爪部102b上并由具有与轮毂轴106a基本上平行的第3轴心X3的第1固定螺栓17固定。在支承部15b中,拧入具有第2轴心X2的第2固定螺栓18。
基座部件16如图3以及图4所示,具有利用第2固定螺栓18而能够绕第2轴心X2摆动地连结在支承部15b上的筒状的凸出部16a、和从凸出部16a沿径方向延伸的臂部16b。凸出部16a相对于支承部15b在既定的角度范围(例如90度)内旋转自如。在臂部16b的末端上形成有用于安装连杆机构11的连杆支承部16c。此外,在臂部16b的后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卡止变速缆线115r的外壳体的外卡止部16d。
连杆机构11是以可动部件12相对于基座部件16相对移动的方式将可动部件12连结在基座部件16上的四连杆机构。连杆机构11具有一端摆动自如地经由连杆支承部16c安装在基座部件16的下端处的外侧连杆部件11a以及内侧连杆部件11b。两连杆部件11a、11b的另一端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后述的可动部件12的连杆支承部12a上。在连杆机构11的内部收纳有螺旋弹簧14,螺旋弹簧14对链条导件13朝向高速即小径侧的链轮R9施力。在外侧连杆部件11a上设置有用于卡止变速缆线115r的内缆线的内卡止部11c。
可动部件12是绕与轮毂轴106a基本上平行的第1轴心X1摆动自如地连结链条导件13的部件。可动部件12具有摆动自如地安装有连杆机构11的两连杆部件11a、11b的连杆支承部12a。此外,具有摆动自如地安装有链条导件13的导件安装部12b。在导件安装部12b的内部安装有扭转螺旋弹簧(未图示),利用扭转螺旋弹簧向从外方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对链条导件13施力。由此,对链条95施加张力而使链条95不会从链轮R1~R9脱落。此外,在导件安装部12b上,安装轴12c(图5)朝向链条导件13突出。
链条导件13如图5~图7所示,具有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可动部件12上的外侧板部件(第1板部件的一例)20、相对于外侧板部件20隔开间隔配置的内侧板部件(第2板部件的一例)21、在两板部件20、21的一端侧在两板部件之间旋转自如地被支承且能够与链条95啮合的引导轮22、在两板部件20、21的另一端侧在两板部件20、21之间旋转自如地被支承并能够与链条95啮合的张紧轮23。
外侧板部件20如图5以及图6所示,是将例如铝合金等的轻质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形成的部件。外侧板部件20在令链条95升档(加速)变速时受力,所以厚度比内侧板部件21厚且强度比内侧板部件21高。另外,图5中,从外侧观察外侧板部件20,并利用假想线表示轮22、23。此外,图6是从前方观察链条导件13。在外侧板部件20的一端上,形成有绕第1轴心X1摆动自如地安装在可动部件12的安装轴12c上的摆动支承部20a。安装轴12c的末端铆接固定在外侧板部件20的内侧面上。该安装轴12c也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承引导轮22。因此,引导轮22的旋转中心在该实施方式中与第1轴心X1一致。
在外侧板部件20的另一端上,形成有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承张紧轮23的凸出部20b。在凸出部20b上,形成有支承张紧轮23的支承轴31所贯通的贯通孔20c。支承轴31是在末端具有螺纹部的螺栓部件,从外侧板部件20侧安装而螺纹固定在内侧板部件21上。
内侧板部件21如图6以及图7所示,是将例如铝合金等的轻质金属板冲压成形而形成的部件。另外,图7是从外侧观察内侧板部件21,并用假想线(虚线)表示轮22、23以及连结轮22、23的齿顶而成的假想圆(虚圆)C1、C2。在内侧板部件21的一端上形成配置在与外侧板部件20的摆动支承部20a对置的位置的第1凸出部21a。在第1凸出部21a上,形成有引导轮22的支承轴30所贯通的贯通孔21b。支承轴30从内侧板部件21侧安装而拧入到形成于可动部件12的安装轴12c的阴螺纹部中。在内侧板部件21的另一端上,形成有用于旋转自如地支承张紧轮23的第2凸出部21c。在第2凸出部21c上,形成用于使支承张紧轮23的螺栓部件形式的支承轴31拧入其中的阴螺纹部21d。第1凸出部21a与第2凸出部21c形成为配置在相同的平面上。
此外,链条导件13还具有配置在外侧板部件20和内侧板部件21之间的链条脱落防止部35。链条脱落防止部35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内侧板部件21的接近安装部件10侧的缘部21e朝向外侧板部件20弯折大致90度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35以沿着挂在引导轮22和张紧轮23上的链条95的方式弯折,配置为与链条95基本上平行。由此,即便链条95有脱落的趋势,链条脱落防止部35以更广的范围与链条95接触,能够有效地防止链条95的脱落。
链条脱落防止部35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CL更接近安装部件10侧(即将后拨链器97r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状态下的后方),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引导轮22以及张紧轮23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C1、C2在远离安装部件10侧(即安装时的前侧)相切。此外,链条脱落防止部3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下述第2直线L2更靠近引导轮22侧,所述第2直线与连结引导轮22的旋转中心X1和张紧轮23的旋转中心X4的第1直线L1正交且距引导轮22的旋转中心X1的距离为50mm。进而,在链条脱落防止部35中,最接近引导轮22的旋转中心X1的上端部分35a相对于第1直线L1配置在切线CL侧。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链条脱落防止部35整体相对于第1直线L1来说配置在切线CL侧。
链条脱落防止部35的宽度W优选在10mm以上30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9mm左右。在链条脱落防止部35的上端部分35a上形成有倾斜面35b。由于通常使用的后链轮的两个齿之间的间隙为10mm左右,所以即使链条脱落防止部35与后链轮接触,宽度比10mm长的链条脱落防止部35也不易咬入到后链轮的两个齿之间。此外,若超过30mm,则导致重量增加而不优选。
引导轮22以及张紧轮23的齿数在13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两轮22、23的齿数都是11。在本实施方式中,两轮22、23的齿数相同,但也可不同。若引导轮22以及张紧轮23的齿数超过14,则两轮22、23直径变大而导致重量增加。此外,在链条导件13向前方较大地摆动时,若张紧轮直径大则容易与链轮接触。
<后拨链器97r的动作>
在这样地构成的后拨链器97r中,若利用变速操作部110r的操作拉伸变速缆线115r的内缆线,则链条导件13在连杆机构11的作用下向作为内侧的低速侧即链轮R1侧移动,若释放变速缆线115r,则链条导件13向作为外侧的高速侧即链轮R9侧移动。
变速缆线115r的内缆线利用变速操作部110r的变速操作而移动,从而令连杆机构11移动。链条导件13利用连杆机构11的移动而向与沿轮毂轴方向并列配置的多个后链轮组中的某一个链轮R1~R9对应的位置移动,将链条95引导到某一个链轮上。此时,链条导件13绕第1轴心X1摆动。
在链条95挂在前后的最大径的链轮F3、R1上时,如图8所示,链条导件13摆动到最前方。结果,链条导件13会在例如凹凸明显的越野行进时由于冲击而进一步向图8逆时针方向旋转。
图9表示链条导件13从图8所示位置进一步向图8逆时针方向旋转的状态。该状态从链条95的轨道看也不是通常的行进状态,是链条导件13从图8的状态由于冲击而瞬间地进一步旋转的状态。即便链条导件13旋转到这样极端的位置,链条脱落防止部35也只是稍稍与链轮R9接触。如果将远离安装部件10侧的缘部21f弯折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35,则完全与链轮R9干涉。因此,即便在链条导件在配置在图8所示的最前方位置的状态下冲击起作用而使链条导件13摆动到图9所示的状态,链条脱落防止部35也不会咬入到后链轮R9中。
而且,通常使用的链轮的两个齿之间的间隙为10mm左右。在此,链条脱落防止部35的宽度W在10mm以上30mm以下,所以即便链条脱落防止部35的一端与最大径的后链轮R9的齿R9a的间隙暂时接触,另一端也不会咬入到齿R9a的间隙中。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a)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弯折内侧板部件21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35,但也可弯折外侧板部件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引导轮22与张紧轮23之间的距离较长的长规格的链条导件为例说明了本发明,但如图10所示,也可将本发明用于距离短的短规格的链条导件113。
链条导件13还具有配置在外侧板部件(未图示)和内侧板部件121之间的链条脱落防止部135。链条脱落防止部135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内侧板部件121的接近安装部件10侧的缘部121e朝向外侧板部件120弯折大致90度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135以沿着挂在引导轮22和张紧轮23上的链条95的方式被弯折,与链条95基本上平行地配置。
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同样地,链条脱落防止部135整体配置在比切线CL更靠近安装部件10侧(即在后拨链器97r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状态下的后方)。此外,链条脱落防止部13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第2直线L2靠引导轮22侧。进而,链条脱落防止部135中,最接近引导轮22的旋转中心X1的上端部分135a相对于第1直线L1来说配置在切线CL侧。
链条脱落防止部135的宽度W2优选为10mm以上30mm以下,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7mm左右。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将内侧板部件或者外侧板部件弯折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但也可由立设在两板部件的某一个上的例如轴状的部件来构成链条脱落防止部。在图11以及图12中,描述了长规格以及短规格的链条导件213、313。
在图11以及图12中,链条导件213、313具有虽然由例如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制成但外形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形状的外侧板部件(未图示)、和同样也是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制的内侧板部件221、321。因此,与金属制的链条导件不同,难以将某一个板部件弯折而形成链条脱落防止部。因此,利用固定在内侧板部件221、321上的轴部件来构成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
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通过铆接或者粘结或压入等的适宜的固定方法将直径(D)6mm左右的不锈钢制的轴部件固定在内侧板部件221、321上。
在第2实施方式中,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也整体配置在比切线CL更靠近安装部件10侧(即在后拨链器97r安装在自行车上的状态下的后方)。此外,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第2直线L2靠引导轮22侧。进而,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中,最接近引导轮22的旋转中心X1的上端部分235a、335a相对于第1直线L1来说配置在切线CL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整体配置在比第2直线L2更靠近引导轮22侧且相对于第1直线配置在切线CL侧。
在这样的第2实施方式中,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配置在比两轮22、23的假想圆C1、C2的切线CL更接近安装部件10侧,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被配置在比切线CL还远离后链轮的不易咬入的位置。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不易进一步咬入后链轮中。而且,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为轴状,所以即便与齿之间接触也不易咬入。因此,即便链条导件摆动到最前方,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也不易咬入后链轮。
<第2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c)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将链条脱落防止部235、335固定在内侧板部件221、321上,但也可在外侧板部件上固定链条脱落防止部。
(d)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c)中,将链条脱落防止部固定在两板部件的某一方上,但也可构成为通过链条脱落防止部来连结外侧板部件和内侧板部件。特别地,在由圆筒形的部件形成轴状的链条脱落防止部时,通过在其内周部中贯通插入螺栓部件或从两板部件的外侧面向内周部的两端拧入螺栓部件而连结两板部件。
<第3实施方式>
在第3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链条导件413的链条脱落防止部435沿着挂在两个轮22、23上的链条95而配置,并且整体配置在比切线CL更接近安装部件10侧。
具体而言,链条脱落防止部435包括第1轴部件435b、与第1轴部件435b相比配置在更远离引导轮22的位置的第2轴部件435c。第1轴部件435b和第2轴部件435c在沿着挂在两轮22、23上的链条95的方向上并列配置。两轴部件435b、435c的直径D相同,配置在比切线CL更接近安装部件10侧。此外,远离引导轮22的第2轴部件435c配置在比第2直线L2更靠近引导轮22侧。在此,两轴部件435b、435c固定在内侧板部件421上,从该处向外侧板部件延伸。
另外,也可将两轴部件固定在外侧板部件上而朝向内侧板部件延伸。此外,也可将一方的轴部件固定在内侧板部件421上,并将另一方的轴部件固定在外侧板部件上。
进而,也可像第1实施方式那样将某一方的板部件沿着链条95弯折而形成,也可将板状的部件以沿着链条95的方式固定在某一个板部件上。
在这样构成的第3实施方式中,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435配置在比连结两轮22、23的切线CL更靠近安装部件10侧,所以链条脱落防止部435被配置在远离后链轮的不易咬入的位置。因此,链条脱落防止部435不易咬入到后链轮中。而且,由于链条脱落防止部435沿着挂在两轮22、23上的链条95配置,所以即便链条95有脱落的趋势,链条脱落防止部435以更广的范围与链条95接触,能够有效地防止链条95脱落。
[其他的实施方式]
(e)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山地自行车的手动的后拨链器,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本发明只要是具有引导轮和张紧轮的后拨链器,则可为任意拨链器,也可以是由电动等的致动器驱动的拨链器。
(f)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令外侧板部件的摆动用轴心X1与引导轮22的旋转轴心一致,但也可令轴心X2与旋转轴心不一致而分别配置。
(g)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连结机构例示了连杆机构,但连结机构不限定为连杆机构,只要是螺纹机构或杆机构等能够令可动部件相对于基座部件移动的机构即可,可以为任意形式。
(h)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安装部件10包括托架15和基座部件16构成的后拨链器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例如将基座部件直接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的类型的后拨链器。此时,安装部件仅由基座部件构成。

Claims (13)

1.一种自行车用后拨链器,能够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
所述后拨链器包括:
能够安装在上述车架上的安装部件、
能够相对于上述安装部件相对移动的可动部件、
连结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可动部件的连结机构、
和绕第1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上述可动部件上的链条导件,
上述链条导件具有:
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上述可动部件上的第1板部件、
相对于上述第1板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2板部件、
在上述第1板部件的上述一端侧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上述两板部件之间的引导轮、
配置在从上述引导轮离开的位置的张紧轮、
配置在上述引导轮和上述张紧轮之间并将上述第1以及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的接近上述安装部件侧的缘部弯折而形成的链条脱落防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以沿着挂在上述引导轮和上述张紧轮上的链条的方式弯折。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上述安装部件侧,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上述引导轮以及上述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上述安装部件侧相切。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从上述第2板部件弯折。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的宽度为10mm以上30mm以下。
6.一种自行车用后拨链器,能够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
所述后拨链器包括:
能够安装在上述车架上的安装部件、
能够相对于上述安装部件相对移动的可动部件、
连结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可动部件的连结机构、
和绕第1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上述可动部件上的链条导件,
上述链条导件具有:
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上述可动部件上的第1板部件、
相对于上述第1板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2板部件、
在上述第1板部件的上述一端侧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上述两板部件之间的引导轮、
配置在从上述引导轮离开的位置的张紧轮、
和配置在上述引导轮和上述张紧轮之间并从上述第1以及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延伸的轴状的链条脱落防止部,
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上述安装部件侧,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上述引导轮以及上述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上述安装部件侧相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是固定在上述第2板部件上的轴部件。
8.一种自行车用后拨链器,能够安装在自行车的车架上,
所述后拨链器包括:
能够安装在上述车架上的安装部件、
能够相对于上述安装部件相对移动的可动部件、
连结上述安装部件和上述可动部件的连结机构、
和绕第1轴心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上述可动部件上的链条导件,
上述链条导件具有:
一端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上述可动部件上的第1板部件、
相对于上述第1板部件隔开间隔地配置的第2板部件、
在上述第1板部件的上述一端侧旋转自如地配置在上述两板部件之间的引导轮、
配置在从上述引导轮离开的位置的张紧轮、
和配置在上述引导轮和上述张紧轮之间并从上述第1以及第2板部件中的至少某一方延伸的链条脱落防止部,
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整体配置在比下述切线更接近上述安装部件侧,并以沿着挂在上述引导轮和上述张紧轮上的链条的方式配置,所述切线与分别连结上述引导轮以及上述张紧轮的齿顶而成的两个假想圆在远离上述安装部件侧相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链条脱落防止部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下述第2直线更靠近上述引导轮侧,所述第2直线与连结上述引导轮的旋转中心与上述张紧轮的旋转中心的第1直线正交且距上述引导轮的旋转中心的距离为50mm。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链条导件是对链条施加张力的唯一部件。
11.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安装部件具有能够固定在上述车架上的托架、和能够绕第2轴心摆动地连结在上述托架上的基座部件。
12.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引导轮的旋转中心与上述第1轴心一致。
13.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上述引导轮与上述张紧轮的齿数都在13以下。
CN2008100874819A 2007-08-31 2008-03-28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Active CN1013764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26714A JP2009056969A (ja) 2007-08-31 2007-08-31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JP2007226714 2007-08-31
JP2007-226714 2007-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6418A true CN101376418A (zh) 2009-03-04
CN101376418B CN101376418B (zh) 2012-04-18

Family

ID=39865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4819A Active CN101376418B (zh) 2007-08-31 2008-03-28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62045A1 (zh)
EP (1) EP2030889B1 (zh)
JP (1) JP2009056969A (zh)
CN (1) CN101376418B (zh)
DE (1) DE602008001340D1 (zh)
TW (1) TWI45314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8688A (zh) * 2012-07-09 2014-01-29 Sram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变速系统的后变速器及其导链轮
CN104340329A (zh) * 2013-07-26 2015-02-11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器
CN106608344A (zh) * 2015-10-23 2017-05-03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稳定链条功能的自行车后拨链器
CN107128434A (zh) * 2016-02-29 2017-09-05 株式会社岛野 电自行车拨链器控制系统
CN109421890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拨链器
CN110510053A (zh) * 2016-01-11 2019-11-29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导链器传感器和控制自行车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7792B2 (en) 2011-01-28 2016-05-03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9033833B2 (en) 2011-01-28 2015-05-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US10207772B2 (en) 2011-01-28 2019-02-19 Paha Designs, Llc Gear transmission and derailleur system
JP5615796B2 (ja) * 2011-12-20 2014-10-29 林昌慧 自転車用後変速機
US20140235388A1 (en) * 2013-02-21 2014-08-21 Wen-Pin Chang Mechanism for adjusting tension of belt of a bicycle
US20140358298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DWFritz Automation, Inc. Alignment tool
TWI600585B (zh) * 2016-06-24 2017-10-01 銘穗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自行車導輪組
TWI678318B (zh) * 2016-08-08 2019-12-01 日商島野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車用後撥鏈器
CN107416117B (zh) * 2017-07-10 2023-01-03 宁波优升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带挡链块的后拨链器
US11319021B2 (en) * 2017-08-23 2022-05-03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11697473B2 (en) * 2021-03-15 2023-07-11 Shimano Inc.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35391U (zh) * 1980-03-14 1981-10-14
US4612004A (en) * 1983-08-02 1986-09-16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Rear derailleur for a bicycle
JPH0569878A (ja) 1992-03-18 1993-03-23 Maeda Kogyo Kk 自転車用リヤデイレーラ
JPH07156855A (ja) * 1993-12-06 1995-06-20 Nobuo Ozaki 自転車用リヤディレーラおよびその取付け構造
US6203459B1 (en) * 1997-07-25 2001-03-20 John L. Calendrille, Jr. Bicycle derailleur system with integral flexible seal to protect moving parts from contaminants
JP3819396B2 (ja) * 2004-02-26 2006-09-06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JP4305457B2 (ja) 2006-02-27 2009-07-29 Sky株式会社 携帯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異常通知システム
JP2008195129A (ja) * 2007-02-09 2008-08-28 Shimano Inc 自転車用リアディレーラ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38688A (zh) * 2012-07-09 2014-01-29 Sram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变速系统的后变速器及其导链轮
CN103538688B (zh) * 2012-07-09 2017-05-03 Sram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变速系统的后变速器及其导链轮
CN104340329A (zh) * 2013-07-26 2015-02-11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变速器
CN106608344A (zh) * 2015-10-23 2017-05-03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稳定链条功能的自行车后拨链器
CN106608344B (zh) * 2015-10-23 2018-10-12 利奇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稳定链条功能的自行车后拨链器
CN110510053A (zh) * 2016-01-11 2019-11-29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导链器传感器和控制自行车的方法
CN110510053B (zh) * 2016-01-11 2021-06-04 什拉姆有限责任公司 导链器传感器和控制自行车的方法
CN107128434A (zh) * 2016-02-29 2017-09-05 株式会社岛野 电自行车拨链器控制系统
CN107128434B (zh) * 2016-02-29 2019-05-03 株式会社岛野 电自行车拨链器控制系统
CN109421890A (zh) * 2017-08-22 2019-03-05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拨链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6418B (zh) 2012-04-18
US20090062045A1 (en) 2009-03-05
TW200909295A (en) 2009-03-01
EP2030889B1 (en) 2010-05-26
TWI453144B (zh) 2014-09-21
JP2009056969A (ja) 2009-03-19
DE602008001340D1 (de) 2010-07-08
EP2030889A1 (en) 2009-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6418B (zh)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N101239645A (zh) 自行车用后拨链器
CN102139735B (zh) 自行车用制动及变速操作装置
EP1818254B1 (en) Bicycle front derailleur
JP4191757B2 (ja) 自転車用変速制御装置
EP2308750B1 (en) Shift operating device
EP2969731B1 (en) Single pivot front derailleur and dual-sided chain catcher
EP1568591A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EP1568592A2 (en) Bicycle rear derailleur
US8303443B2 (en) Six link front derailleur
EP1762482B1 (en) Front derailleur chain detachment prevention member
CN102826193A (zh)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CN102826194A (zh) 自行车变速操作设备
US7125354B2 (en) Bicycle derailleur with a chain guide disposed at an upper portion of a link mechanism
US20160236750A1 (en) Bicycle drive system
JP4314245B2 (ja) 自転車用フロントディレーラ
CN205034288U (zh) 自行车前拨链器
EP1373059B1 (en) A derailleur for bicycle gear shifters
CN101574994A (zh) 用于将拨链器定位于自行车车架上的装置
BE367877A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