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4376B - 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4376B
CN101374376B CN2008101316434A CN200810131643A CN101374376B CN 101374376 B CN101374376 B CN 101374376B CN 2008101316434 A CN2008101316434 A CN 2008101316434A CN 200810131643 A CN200810131643 A CN 200810131643A CN 101374376 B CN101374376 B CN 1013743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pring
spring element
heat block
housing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3164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4376A (zh
Inventor
弗朗茨·博伦德
米夏埃尔·尼德雷尔
米夏埃尔·策恩
赖纳·温施特尔
德特勒夫·斯特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tem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Catem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tem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Catem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01374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43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37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29For vehic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29For vehicles
    • F24H3/0435Structures comprising heat spreading elements in the form of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29For vehicles
    • F24H3/0441Interfaces between the electrodes of a resistive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power supply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29For vehicles
    • F24H3/0441Interfaces between the electrodes of a resistive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power supply means
    • F24H3/0447Forms of the electrode terminals, e.g. tongues or cli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29For vehicles
    • F24H3/0452Frame constructions
    • F24H3/0464Two-piece frames, e.g. two-shell frames, also including frames as a central body with two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29For vehicles
    • F24H3/0452Frame constructions
    • F24H3/0476Means for putting the electric heaters in the frame under strain, e.g. with sp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24H9/186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24H9/1872P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该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2),利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96)的预张紧力将加热块(8)保持在该壳体中,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在其安装后的位置中位于与所述加热块大致相同的高度处,并且,所述壳体限定了相对的壳体开口(16,18),在两个所述壳体开口之间暴露出所述加热块(8),其中所述加热块(8)被引入壳体部分(4)中并且所述加热块(8)被另一个壳体部分(6)封闭在所述壳体(2)中。为了简化装配,根据本发明提出对已知方法进一步改进:当所述壳体(2)闭合而封闭加热块(8)时,所述弹簧元件(96)被引入其装配后位置且被预张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

Description

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该电加热装置尤其用来作为机动车中的辅助加热器。该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利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预张紧力将加热块保持在该壳体中,其中在其安装后的位置中弹簧元件位于与加热块几乎相同的高度处。壳体还包括相对的壳体开口,在该开口之间暴露出加热块。
背景技术
例如,由EP 1 564 503公开了一种用于调节机动车的乘客舱中的空气情况的辅助加热器。在制造电加热装置的现有方法中,形成加热块的元件被引入到壳体部分中。此外,弹簧元件也被引入壳体部分。然后,通过将另一个壳体部分放置到第一壳体部分之上来闭合壳体。根据EP 1 564 503的教导,在壳体闭合之前弹簧元件没有被预压,预压是被另一个壳体部分上形成的并预压弹簧元件的位移元件所引起的。这些位移元件形成倾斜的平面,弹簧元件用其暴露的上翼滑过该平面并在处理中围绕第一壳体部分内的枢转地朝向加热块偏转,并最终被预压以生成压力。
这种电加热装置的加热块通常包括一些散热和热生成元件的平行层。加热块的热生成元件包括一些PTC加热元件,该PTC加热元件重叠地设置在一个平面内,并且被布置在通常由金属薄板带形成的印制导体之间。这些印制导体承载不同极性的电流。PTC元件可以紧附于这些印制导体。印制导体也可以在压力下与PTC加热元件接触。无论如何,为了获得由PTC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且为了输送电流,需要确保在印制导体和PTC加热元件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可以设置一个或更多的热生成元件作为加热块的部分。由热生成元件生成的热量通过散热元件散至诸如像空气等的、将要被加热的媒介。热量流经壳体,并经过容纳了扁平的加热块的框架开口。在此,框架开口通常彼此平行地位于基本上扁平的、框架型的壳体的相对两侧。考虑到最经济地制造该电加热装置的原因,散热元件一般由曲折地弯曲的薄板条形成,该薄板条形成波纹肋(corrugatedribs)。这些波纹肋在一侧或两侧接触散热元件。因此,加热块包括几个散热元件和热生成元件的层,其中,考虑到热辐射的原因,还需要确保散热装置与热生成元件具有良好的接触。还根据此方面,散热元件可以永久地与热生成元件接合和/或通过至少一个容纳在壳体中的弹簧元件在压力下接触热生成元件。
除了曲折的金属薄板带,散热元件还可以由挤压成形的铝制叶型形成,该叶型形成基本垂直于包括散热元件和热生成元件的层结构的层延伸的脊。这种类型的情况下,用于PTC加热元件的印制导体,即通常的扁平放置面可以形成在这种类型的挤压成形的铝制叶型的外侧表面上。通过波纹肋和挤压成形的叶型这两种选择,可以电导通地形成PTC加热元件的放置面,并且PTC加热元件被电连接至通常彼此绝缘地安装的接触点。在第一种情况下,接触点一般由金属薄板带的暴露的端部形成。
分层的加热块包括平行的散热元件和热生成元件,可选择地具有一个或更多平行于加热块延伸的附加弹簧元件,优选地,该加热块被安装在具有U型剖面的壳体中。当层结构受到弹簧的压力时,需要设计框架的尺寸使得即使在升高的温度下也能够持续保持弹簧力。在此,应当注意的是,部分由于经济性的原因,绝缘结构近来被制造为注塑部件。现今,通常的壳体包括壳体下部分和壳体上部分。在此,壳体下部分形成用于加热块的以及需要的弹簧元件的单独的元件的容座。加热块的单独的元件布置在此壳体下部分中。然后,通过接合壳体上部分和壳体下部分将加热块封闭在壳体中。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围绕框架开口的边缘可以部分地覆盖加热块,使得加热块被封闭在框架开口之间并安装在壳体内。然后,例如通过使用锁定连接将两个壳体部分接合在一起。
利用这种类型的装配的问题是,加热块的单独的层必须被设置在框架中的预定点处。因为不是每个热生成元件都被指定了其各自的接触点,在装配期间还需要考虑加热块内的电气环境。然而,为了使制造成本最小化,还需要尽可能标准化地形成加热块的部分,使得加热块的不同层可以使用统一的零件。
此外,考虑到经济地制造电加热装置的原因,框架本身应该能够被尽可能简单地制造。然而,在这里,当接合壳体部分时,加热块已经在框架中受到预加应力,使得需要抵抗此预加应力来进行接合,所以对框架中一个或更多弹簧元件的实际安装还需要遵循特殊的需求。
考虑到前面所讨论的问题,在EP 1 564 503中已经提出了普通类型的电加热装置,在该装置中,首先,包括了弹簧元件的加热块的层最初不受压力地安装在壳体下部分中。可以连接至壳体下部分的壳体上部分形成了延伸在弹簧元件的一端上的倾斜滑动表面,该弹簧元件从壳体下部分向上突出加热块的外侧。因此,当接合壳体上部分和壳体下部分时,弹簧元件在加热块的方向压紧并以预加应力接触加热块。
该现有方案在装配期间获得一定的简化,然而,这需要加热块的元件还有弹簧元件被引入壳体下部分中的正确位置。此外,随此电加热装置一起执行的框架具有不同倾斜的表面,在接合壳体部分时这些表面需要挤压和封闭弹簧元件。此外,弹簧元件的实施例不得不相对复杂地完成该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允许更简单地装配电加热装置的元件。此外,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用于实施该方法并可以更简单进而更廉价地制造的电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出了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该方法与现有技术的不同在于,当壳体闭合以封闭加热块时,弹簧元件被引入其装配后位置并且被预张紧。因此,弹簧元件最初不在其装配后位置。当壳体关闭时,即在两个壳体部分相对于彼此的运动期间,弹簧元件被拖动并引入其装配后位置。在此引入运动期间,弹簧元件张紧,以产生所需的预张紧力。因此,弹簧元件最初可被引至预备位置,在该位置中弹簧元件部分或完全从加热块和/或一个壳体部分中伸出。仅在与另一个壳体部分合作以封闭加热块时,弹簧元件移动至其装配后位置并被预压。弹簧元件在被推入加热块的平面内时受压。
根据优选的过程步骤,弹簧元件首先被引入壳体中,使得弹簧元件的一个纵向段从加热块所占据的平面上伸出。然而,在该开始位置中,弹簧元件的部分段已经优选地放置在与加热块相同的高度处,并且因此所处的位置对应于单独的平行散热和热生成元件的位置。在另一个壳体部分被放置在第一个壳体部分上之前,弹簧元件在壳体之内的位置已经基本预定,至少位于一个垂直于两个壳体部分的接合方向延伸的平面之内。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改进方案中,从加热块上伸出的纵向段不是被外部工具而是被另一壳体部分压入装配后位置内,并且在处理中另一壳体部分抵抗相应的纵向段,并在接合运动期间将弹簧元件推入其装配后位置。
为了简化壳体部分的接合运动并在弹簧元件被放置在加热块的平面中时更好地定位弹簧元件,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出,当壳体闭合时壳体部分彼此互相定位。设置在该端的两个壳体部分的定位元件在挤压弹簧元件使其进入装配后位置的力产生之前就接合。通过该力,通常还产生了弹簧的张紧力并且该张紧力仅当弹簧被引入加热块的平面中时才起作用。随着弹簧张紧力的增强,弹簧元件的重叠和因此的两个壳体部分的接合运动的安全引导也增加。此外,该方法允许以预定的方式将纵向段定位在另一壳体部分上,从而促进将弹簧元件被限定地引入壳体之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当弹簧元件被引入加热决的平面之内时,该实施例改善了弹簧元件的精确定位,在弹簧元件被引入壳体之内的期间,但在此弹簧元件预压加热块并产生相应的力之前,通过壳体元件将该弹簧元件定位在壳体部分的一个上,此壳体元件至少与弹簧元件的平坦区段线性地配合。此平坦的平面区通常平行于引入方向延伸。以同样的方式,壳体部分的相应的定位表面平行于引入方向延伸并抵靠弹簧元件的区段。然而,当弹簧被引入壳体部分中时,设计弹簧元件和弹簧元件的运动路径使得在弹簧力增加的情况下,弹簧元件被压向加热块并远离壳体元件至少足够远,使得弹簧元件能够通过区段和最初定位弹簧元件壳体元件之间的、本应当被禁止的相互作用而明显地弹性变形。通常,随着逐渐的引入运动,弹簧元件最终由加热块的外侧引导,其中弹簧元件抵靠该加热块进行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改进方案,在弹簧元件被引入壳体中时,弹簧元件的至少一个弹簧翼被一个壳体部分预张紧。然后,随着逐渐的引入运动,弹簧翼被另一个壳体部分预张紧。这提供了通过第一个参与的壳体部分而首先轻微地预压弹簧元件的可能性,还提供了由另一壳体部分生成最终的弹簧力以将张紧力施加在所有加热块上的可能性。由此,可以相应地采用在接触处理期间的壳体部分的运动路径、以及在弹簧元件被引入壳体部分期间弹簧元件的运动路径以及对壳体部分的尺寸的设计。特别地,最初参与的壳体部分可以具有相对薄的壁,并且同样不用非常坚固,而只是需要能够产生轻微的弹簧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在弹簧元件被引入其装配后位置之后,壳体部分以形状闭合的方式彼此互连。这提供了仅线性接合壳体部分并且在处理中的接合运动结束的同时带来壳体部件的连接的可能性。因此,另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尤其可允许对电加热装置的简单装配。
在权利要求8中给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独立方面提出的、可以解决装置相关问题的电加热装置。该加热装置与前述的已有种类的EP1564503的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弹簧元件包括至少一个弹簧翼,该翼为壳体部分中的一个的元件限定了倾斜滑动表面,当通过接合壳体部分而闭合壳体时,弹簧翼被壳体部分中的一个的支撑表面预压,其中该支撑表面平行于壳体部分的接合方向延伸。以通过喷射模塑的方法来简单地制造壳体部分的观点来看,这样的实施例是尤其是优选的,其中,包括那些形成一个或多个弹簧元件的支撑表面的功能性表面的壳体部分的功能性、轮廓和限定表面,均专有地平行于或垂直于注塑模具的模具连接方向延伸。这样的注塑模具即形成注塑模具的模穴的表面仅通过例如面铣等的铣削加工就可以制造,而放弃利用电火花加工表面形成模穴的复杂的注塑模具,并因此可以廉价地制造该装置并且不用特殊的制造方法。
在本发明中的弹簧元件,尤其是弹簧元件意味着使加热块的各个层彼此挤压,使得加热块的这些通常彼此良好连接的层彼此抵靠,以传导热量以及电流。该新的标准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种类型的电加热装置通常在工作电压为12V的机动车中运转,使得由于所需的几百瓦的加热功率(即使不是几千瓦),相当大量的电流在单独层的相界面上流过,这样,如果在没有牢固连接的部分的相界面上不存在增加后的过渡电阻,这仅仅不会导致磨损。至少一个弹簧元件必须解决此问题。这里,尤其对于在相界面上两个薄板金属带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PTC加热元件之间的可靠的电流传输是重要的。根据经验,弹簧需要提供例如大于200mm的长度,在500N至1000N的范围内的弹簧力。更高的弹簧力是可以的,但是以需要的热输出和电流输入的观点来看这通常是不必要的。
通过本发明,提供了电加热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单独的热生成元件的特殊实施例,通过在壳体侧上形成具有匹配装配元件容座的装配元件,预先为单个热生成元件指定在加热块中的特殊位置。当在壳体内预先确定某一热生成元件相对于装配元件的一个或者多个位置时,例如,散热元件可以分别具有相同的设计,优选地为以曲折的方式弯曲并具有横向于层结构的层的相同延伸的薄板金属条。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将装配件作为热生成元件的部分,这些装配件除了将这些热生成元件定位和/或安装在壳体中之外没有其它功能。例如,这种没有其它功能的装配件由位置元件形成,所述位置元件将PTC加热元件保持在热生成元件之内的预定位置上,所述位置元件尤其是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定位框架形成,该定位框架形成有在任何情况下用于至少一个PTC加热元件的相邻设置的容座。在这里,装配件尤其是由相应的定位框架的端部形成。为此,定位框架的一端或两端可能具有特殊形状的头,此头可以被引入壳体上相应形状的容座中。定位框架在其各个端面侧的端部上可以具有统一的装配件。然而,这也可以变化,并且事实上使每个热生成元件具有的装配件与所有其它的热生成元件的装配件不同。因此,在壳体上形成用于这些装配件的装配件容座,使得前述的在壳体中的热生成元件只可以被安装在壳体之内的预定位置。针对由定位框架形成的并且除了在壳体之内保持和定位热生成元件之外没有其它功能的装配件、形成印制导体的各个金属薄板带可以形成为装配件。
在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这个方面中可以提出,所述热生成元件包括金属薄板带,所述金属薄板带与PTC加热元件电接触,并且所述金属薄板带通过弯曲而在所述加热块的端面侧上从相应的热生成元件的平面引出并经过在所述壳体的端面侧中切出的槽,并且不同热生成元件的弯曲的金属薄板带和相关的槽形成为使得所述热生成元件不能在所述壳体中的任意位置插入。
通过此优选实施例,位于加热块中各个定位框架的上侧和下侧、并接触布置在各个定位框架中的PTC加热元件的选定的金属薄板带的一端被弯曲至加热块的端面侧的端部的一侧或双侧之上,使得金属薄板带离开在加热块之内的被相应的热生成元件所占据的平面。因此,在加热块的端部,金属薄板带通常垂直于加热块的层延伸,但是在一定长度之后,即沿此侧向偏移一定量之后,金属薄板带又弯回它们的原始排列并经过在壳体的端面侧上切出的槽,即,通常基本平行于层结构的层延伸。通过弯头的长度,即槽和相关的热生成元件之间的距离,可以实现将预定散热元件指定至壳体内预定位置,使得热生成元件不能插入壳体中的任意位置,而是位于特殊的、优选地明确的位置。
通过本发明以及前述的另一改进方案,可以防止在接合壳体部分之前、在壳体之内布置层结构的各个层时的装配错误。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电加热装置,加热块的各个元件仅能被安装在某一预定位置。由于装配件和装配件容座的布置和排列,使得完全不可能将热生成元件安装在设计中不允许的位置。装配件和相关的装配件容座被设计成可具有一定量的游隙,使得层结构的层可以被轻松插入而不管装配件在装配件容座中的强制互锁安装,并且通常被保持为可相对于加热块的层进行有限的运动。然而,公差不大,使得任意装配件容座恰好可以容纳任意装配件。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另一个改进方案,框架包括壳体下部分,该部分形成加热块的容座,和围绕容座的结构以及装配件容座;还包括壳体上部分,其连接至壳体下部分以封闭加热块。在这里,形成了装配件容座,使得装配件可以沿垂直于加热块延伸的平面的方向插入壳体下部分中。在加热装置的装配期间,加热块的各个层因此沿此壳体下部分上形成的框架开口的方向插入在一侧打开的壳体下部分中,直到这些层达到容座的底部。在此,沿插入方向打开的装配件容座指定了在加热块之内的相应的热生成元件的可简单识别的位置。为了实现根据此优选实施例的明确的指定,可以提出,不同的装配件容座沿热生成元件的纵向形成为不同的长度和/或沿热生成元件的横向形成为不同的宽度。
各个热生成元件的装配件可以被加宽为类似锤子头,但形成为相对较短。其它的装配件可以形成为相对长和窄的脊的形状。可以设置突出在热生成元件的一侧上的长的、宽的脊。可以接受非常不同的轮廓形状,而相应的轮廓形状被指定给装配件容座。例如,在平面视图中装配件可以被形成为在持续打开的壳体下部分之上的圆形、椭圆形、H或U型。之前讨论的可能的剖面形状通常是一整件地在定位框架上成型,并通常与将装配件连接至加热块的薄脊相接合。
为了进一步防止装配错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出,壳体上部分具有定位销,其从封闭加热块的壳体上部分的盖上突出,并与所述盖一起形成为一整件,并且与壳体下部分中切出的定位销槽对应地接合,其中定位销和定位销槽相对应地形成在两个壳体部分上,使得两个壳体部分只能以确定的对准接合在一起。该另一改进方案考虑到,尽管盖可被形成为非特定类型的盖,然而,考虑到加热块或弹簧装置的部将的准确布置,优选地、特定地形成壳体上部分,并将该上部分设置成用于封闭加热块的预定的布置,并形成壳体上部分,用于将盖改造从而用在加热块的元件设计,并将该壳体上部分明确地附至壳体下部分。
考虑到简单地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尤其考虑到使用注塑技术制造壳体,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方面,可以提出,形成容座和定位销槽的功能性区域以及给出外轮廓的壳体下部分的轮廓表面以及形成定位销的功能性区域和限制了盖的壳体下部分的限制表面均全部地形成为使得它们平行或垂直于封闭框架开口的平面。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在热塑的注塑过程期间,制造壳体下部分和壳体上部分的注塑模具不具有退刀槽,并且由于形成壳体部分的刀具表面的功能性,轮廓和限制表面,即整个注塑模具,可以使用面铣以简单的方式制造。不用电火花烧蚀表面的复杂注塑模具形成模腔,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加热装置的壳体所使用的注塑模具可以经济地生产而无需特殊知识。
为了该另一改进的目的,功能性表面被作为限制加热块容座、实现壳体部分的接合、和引导壳体部分为了接合而需要的相对运动的壳体部分的表面。为了该另一改进的目的,轮廓和限定边界表面作为限定壳体部分和框架整体的外轮廓的壳体部分的表面。相对窄的端面侧或两个平表面以直角相遇的边缘表面不被认为是适合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功能性、轮廓和限定表面。这些端面侧和边缘表面可以被修圆磨光或斜切成角。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壳体通常形成为直角零件,其封闭基本相似的矩形加热块容座,并且其两个外侧的每个都规定了基本相似的矩形壳体开口。
根据另一优选的改进方案,弹簧元件限定了平面接触表面,加热块利用其外侧放置在该表面上。本实施例的优势在于,在散热元件的类型为迂回式弯曲的波纹肋的实施例的情况下,弹簧元件可以同时形成用于波纹肋的弯曲端的接触表面。因此弹簧元件可以替换在现有技术的用于向加热块输送电流的已知的金属薄板带,但是其它情况下也可以专有地形成邻近的波纹肋元件的平面接触表面。利用该优选的另一改进方案,装配电加热装置需要的零件数量可以相应减少。此外,另一改进方案的优势在于,平面接触表面形成用于加热块的滑动表面,在弹簧元件被引入装配后位置时,该滑动表面可以引起加热块和弹簧元件之间的明确的滑动运动。
为了便于装配,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提出,弹簧元件包括金属薄板带,其基本在加热块的整体长度上延伸。为了便于通过冲压和弯曲来对弹簧元件进行的制造,在此金属薄板条上设置了整体形成在金属薄板带上的弹簧翼。在金属薄板带的纵向方向上连续地设置了一些弹簧翼。金属薄板条和引起预压弹簧力的单独的弹簧翼被相应地确定为统一的零件。
为了减小将弹簧元件引入其装配后位置所需要的力,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提出,设置两个弹簧翼作为弹簧元件的部分,该弹簧翼在接合方向上相继设置在相对两端。这两个弹簧元件相应地在接合方向上连续地产生作用。此外,根据本实施例,可以统一地提供在接合状态下施加在加热块上的弹簧力。在该优选实施例中,每个弹簧翼都限定了倾斜的滑动表面。
弹簧翼可以由支撑表面预压,该支撑表面是在壳体通过接合壳体部分而闭合时指定给单一壳体元件的。可选地,排列在彼此之上的弹簧翼还可以通过不同壳体部分的元件而互相合作。后一项可选方案提供了设计与刚度较小的倾斜的滑动表面合作的某一壳体部分的元件,并因此设计出总体加起来较轻的壳体部分的可能性。
在优选的另一改进方案中,两个弹簧翼也在接合方向上一个接一个地设置,这些弹簧翼优选地被一个壳体元件的支撑表面预压,其支撑表面在壳体通过接合壳体部分而闭合时在平行于接合处理期间的相对运动的方向上延伸。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示出,当壳体还没有完全闭合时,那些由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所产生的弹簧力还可以被更好的控制。这些弹簧力可以再次由引导壳体部分的导向运动的导向元件所支撑。在此范围内,没有严格沿平行于加热块的位置的方向施加的弹簧力的施加力的部件挤压加热块或其部件使其压出壳体之外的可能性降低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沿弹簧元件的纵向方向连续设置了一些弹簧翼。加热块通过一些平行于层设置的弹簧翼而被相应地预压,使得作用在一起的弹簧力被统一分配。此外,弹簧元件或弹簧翼可以被选定地设置在PTC加热元件所设置在加热块之内的位置,以引起特别在这些位置上的、输送电流到PTC加热元件的金属薄板带和PTC加热元件之间的高压力。这些弹簧翼通过还确定了金属薄板翼连接在一起的金属薄板条的充分平坦的区段而彼此连接。附近的弹簧翼和平坦区段因此形成了统一的零件。然而,平坦的区段不仅仅用于连接附近的弹簧翼。它们还可以允许弹簧元件在被引入壳体时进行选定的定位。至少一个壳体部分形成到此端的间隔件,这些间隔件从支撑表面伸出并形成与平坦区段的接触表面。这个表面首先由间隔件定位。此外,具有弹簧翼的弹簧的实施例仅被设置在金属薄板带的一侧并且设置在相对两侧的邻近的加热块元件的接触表面与间隔件的实施例在壳体上连接,使得弹簧仅可被安装在相对加热快的正确位置上,即,仅在平面接触表面位于加热块附近的情况下可以安装弹簧元件。通过对本发明本身来说重要的该实施例,以及弹簧引入加热块的方向或支撑表面相对于引入方向的方位的相互独立可以防止在电加热装置的装配中的错误。为此,间隔件是否确定平坦区段的定位表面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在纵向方向上,通过间隔件限定加热块的壳体的内表面实现了适合本实施例的弹簧元件的造型。向内伸的造型的间隔件对应于弹簧元件的平坦区段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弹簧元件具有一些平坦区段,例如,具有布置在其之间并从平坦区段的平面一侧伸出的弹簧翼的常规金属条的区段,此外,提供了在弹簧翼被冲压和弯曲之后将薄板材料缠绕在线圈上并以此方式供应或存储这些薄板材料的可能性。根据本发明的优选的加热装置的弹簧元件可以相应地从作为环带产品的条中获取并被切割成一定长度,这样,使用具有所需弹簧力或长度的弹簧将相对容易。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进一步细节和优点将在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中给出。附图示出了:
图1是电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侧视图;
图2是根据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安装了加热块的壳体下部分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图2的视图的放大细节;
图4是根据图1至3所示的实施例的立体侧视图;
图5是根据图1的电加热装置的壳体上部分的立体侧视图;
图6是根据图1的电加热装置的热生成元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7是根据图6中装配后的热生成元件所示的沿VII-VII线剖取的剖面图;
图8是用于预压紧图1至7中所示实施例的加热块的弹簧元件的立体侧视图;
图9是根据图1的示例在与壳体部分接合之前的一端的侧视图;
图10是根据图9中所示的沿X-X线剖取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0中细节A的放大详细视图;以及
图12a至12e是与根据图11的视图相似的在壳体部分接合期间的各种状态的放大详细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电加热装置的实施例的立体侧视图,该装置具有包括了壳体下部分4和壳体上部分6的壳体2。两个壳体部分4、6相对锁定地接合在一起,并且其中容纳了加热块8,该加热块包括布置在彼此平行的层中的一些热生成元件10和散热元件12。散热元件12是由曲折地弯曲的金属薄板条形成的波纹肋元件形成。
彼此叠置的五个接触片14沿横向突出壳体2的端面侧。接触片从切出槽15穿过壳体2,每一个切出槽都容纳一个接触片,并且该槽大部分由壳体下部分4形成,而余下的部分在端面侧上由壳体上部分6形成。
壳体2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框架开口,图1中只能看到形成在壳体上部分6上的框架开口16。由壳体下部分4形成的框架开口可以在图4中看到并且由参考标号18表示。框架开口16、18每个都散置着支杆20,该杆垂直于加热块8的层延伸,并将处于壳体下部分4和壳体上部分6上的彼此相对位置的纵向加强杆连接在一起。
图2示出了加热块8及其尤其容纳在壳体下部分4中的细节,并以平面视图示出了去除了壳体上部分之后的壳体下部分4。仅仅不完整地示出了在壳体下部分4的各个端面侧的端部的散热元件12。相应地,图2中所示的内容提供了可看到由壳体下部分4形成的框架开口18的视图。
如图所示,示出的实施例具有四个热生成元件10,这些元件在端面侧上是彼此隔离的,并且被容纳在壳体下部分4中的同时具有垂直于层结构(加热块8)的层的确定运动。壳体下部分4具有用于此目的装配件容座22,该装配件容座开向容座24,该容座基本上由壳体下部分4形成并可容纳加热块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壳体下部分4的每个端面侧上设置了两个不同种类的装配件容座22a、22b(还可参见图3)。热生成元件10在其端面侧的两端上具有与装配件容座22的几何形状一致的装配件26a、26b,这些装配件的每个都仅安装进入合适的、相应的装配件容座22a或22b中。这里,相应的装配件容座22与相应设置的装配件22相匹配,使得热生成元件10可以沿垂直于壳体2中的加热块8的层的纵向延伸方向移动几百微米。外侧的装配件26a形成为锤头的形状并与相应地形成的装配件容座22a接合。沿热生成元件10的纵向方向,22a基本短于设置在中心的第二装配件容座22b。指定给这些纵向装配件容座22b的装配件26b是长条形状,且比锤头形状的装配件26a窄。由于此独特的设计,在加热块上,位于中心的热生成元件10不可安装进入热生成元件10的外侧位置。以类似的方式,位于外侧的热生成元件不能被安排在加热块的中心,也就是说,外侧热生成元件不能插入壳体2之内。
尽管热生成元件10不能在壳体2中的任意位置插入,但散热的波纹肋元件12是非专门生产的,并且最初,该元件是纵切面为曲折地弯曲的金属薄板条,并然后由这种连续的材料剪切出一定长度。对于插入加热块8中的散热元件而言,每个单独的散热元件12可以被插入加热块8之内任何可用于散热元件的位置。
装配件26整体形成在定位框架28上,该定位框架可以在图6和7中看到,并且参考这些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定位框架28由绝缘材料组成,并用于定位PTC加热元件30。在这里,为每个单独的PTC加热元件30在定位框架28上切出了容座32,该容座呈圆周地保持并配置此PTC加热元件。在彼此邻近地布置在一个平面上的每个PTC加热元件30的两侧,金属薄板带34、36产生接触,该接触形成为PTC加热元件30供电的电印制导体,并且,由PTC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该接触而以热传导的方法传至散热元件12。这些接触直接位于金属薄板带34,36之上。
定位框架28的相对端通过装配件脊38而延伸至超出金属薄板带34、36的位置。在装配件脊38的外侧端,有定位框架28的各个装配件26。根据沿图6中画出的VII-VII线的剖面图所示(参见图7),定位框架28在宽度方向上的大部分范围都被各个金属薄板带34、36所占据。在剖视图中,在紧贴金属薄板带34、36的侧边,定位框架具有固定脊40,该固定脊紧靠金属薄板带34、36的侧边设置,并且突出于相应金属薄板带34,36的上表面,并在外部覆盖两金属带,优选地,该固定脊触及印制导体34、36并与它们接触。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固定脊40在注塑期间形成为单一部分,最初,其形成为沿垂直于定位框架28的主要延伸方向延伸的突出部。选定处于相对位置的两突出部之间的间隔,使得金属薄板带34或36可恰好安装在这些突出部之间。
然后,以此方法通过注塑制造的一个部分的零件安装了热生成元件10的主要部分,即,PTC加热元件30插入相应的容座32并且其两侧被金属薄板带34,36所包围。随后,凹入部被向内塑性地变形,全面地形成印制导体34、36。这里,通常采用热成型方法,在该方法中,形成固定脊40的材料在金属薄板带34、36的区域中被局部加热并因此变软。例如,在每个零件中采用的设备可以通过热气流或热传导来局部加热定位框架28。在使用热传导加热的情况下,优选地,引起发热的设备可由同时对固定脊40进行定型的工具形成。
固定脊40不是连续地沿热生成元件10的纵向形成,而是以区段40.1至40.5提供。在这些区段40.1至40.5之间留出了空的通道41,形成该通道41使得支杆22在每一个通道中沿宽度方向安装在段40.1;40.2;40.3;40.4或40.5之间。由通道41形成的区段相对于每一个固定脊40的外侧表面向内突出很多,使得支杆22的至少一半厚度安装在固定脊40之间,并被容纳在那里。
然而,支杆22和定位框架28之间的正向锁定接合(positivelocking engagement)在横向于加热块8的层的方向上失去,使得在也可被指定为第一支杆的壳体部分4、6的支杆22与可被指定为第二支杆43的固定脊40之间提供有横向于加热块8的层的运动。
热生成元件10形成为预先安装好的零件,并且可因此在装配期间操作而没有丢失插入定位框架28中的印制导体34、36或甚至是丢失PTC加热元件30的风险。然而,应当指出,通常固定脊只将金属薄板带34、36固定在定位框架中,但是没有可以顶住PTC加热元件30的接触压力来与金属薄板带接触,这样的接触才足够在操作中为PTC加热元件30可靠地供电。通过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对所述的实施例的讨论,在任何情况下,这都是由参考图8至10而更详细说明的弹簧元件所执行的。
然而,首先将要处理一些特征,以确保加热块8的各部分不能在壳体2之内的任意位置安装。
如图所示,尤其是由图3和图6所示,金属薄板带,即图6中示出的金属薄板带34被弯曲出热生成元件10的平面。因此,由于再次但方向相反的弯曲,在金属薄板带34与PTC加热元件30接触的平面和平行于前面第一次提及的金属薄板带的基本段延伸的自由端44之间产生了弯头42。如图3中可以看出,这个自由端44通过弯边元件46而机械和电地连接至指定的接触片14。
由图3中参考标号10.3和10.4所代表的上散热元件具有弯头42.3和42.4,该弯头从上金属薄板带34向上伸出。下热生成元件10.1具有向下伸出的弯头42.1。由参考标号10.2所代表的热生成元件10的金属薄板带34、36在两侧弯曲以形成弯头42.20或42.21,并为每个都设置了接触片14。由于这些差异,可以防止壳体2之内的热生成元件10.3和10.2的位置互换。在此情况下,由于接触片容座48的设计,本实施例允许两个中心热生成元件10.2和10.3的位置互换。也为两个外部热生成元件10.1和10.4提供了适当的互换性。
参考图1,前面所提及的槽15从壳体2的外侧向内延伸并直通到接触片容座48中,每个接触片容座都比槽15宽。在此接触片容座48之后依次形成限制槽50,该限制槽可以容纳由冲压而成型的、形成接触片14以及指定的金属薄板带34的自由端44的金属板件。
壳体下部分4可以以经济制造的注塑方法形成,因为所有对壳体有意义的表面都平行或垂直于壳体下部分4的框架开口18延伸。
因此,壳体下部分4具有第一结构表面52a-d,它们基本彼此垂直,呈圆周型地围绕加热块8并垂直于包括框架开口18的平面。在接触片14被引出的壳体下部分4的端面侧上,该侧对应的框架表面52b向外开出四个装配件容座54,该容座的基本壁也垂直于包括框架开口18的平面延伸。基本形成接触片容座48以及通向该接触片容座的槽15或50的那些功能性表面,以及限定装配件容座22并在图3中示出的壳体下部分4的那些壁具有适当的延伸。上述容座15、22、50和54限定在壳体下部分4的一侧的底面上,该底面平行于包括壳体下部分4的框架开口18的平面。这个容座底面由图4中的参考标号56代表。该底面56也形成支杆22的内表面,以及一方面用于下面将说明的弹簧元件的在边缘上的阻挡件58、60,以及另一方面位于两相对的纵向侧面之上的外侧散热元件12。这些阻挡件58或60依次平行于也包括框架开口18的平面。
在形成装配件容座22或接触片容座48的壁的相对侧端的端面侧上形成的壳体下部分4的内表面平行于此平面。在纵向的侧边上,其上边缘由伸出在结构表面52c上到达容座24的间隔件62形成,该间隔件的功能将在下面对弹簧元件的说明中叙述。在壳体下部分4的内表面的上平面之下存在壳体下部分4的两个纵向加强杆64、66的内表面63,然而,其伸出超过边缘上的阻挡件58、60很远,使得加热块8几乎完全呈圆周地被保持,即,其高度范围的70%以上被保持在壳体下部分4中。纵向加强杆64、66上散置了定位销槽68,70,72,其垂直于包括框架开口18的平面延伸。定位销槽68、70、72基本上分段地散置在纵向加强杆44、46的整个纵向范围。
在各个纵向加强杆64、66的中心有定位销槽70,其形成的长度相对短,并向位于壳体下部分4的外侧上的窗口74开口。
靠近此中心定位销槽70设置了定位销槽68,该槽的每一个的长度约为纵向加强杆64、66长度的1/3。在这些定位销68的外端,依此为如上所述的具有指定的窗口74的定位销槽70。在纵向加强杆64、66的端面侧端上还形成了相对小的定位销槽72,其从纵向加强杆64、66的内表面延伸至也包括框架开口18的壳体下部分的外表面。
形成或限定定位销槽68、70、72的功能性表面全都垂直于包括框架开口18的平面延伸。仅有相应的开口68至72的端面侧边缘被微微切成斜角或被磨圆以实现引入相应的壳体上部分6的定位销76至80。为了更轻松地接合壳体下部分4和壳体上部分6,此外,壁的自由端也被切成斜角或被磨圆,该自由端限定间隔件62以及在端部的容座22b、15、50、48,并形成间隔件62的上端。
在图5中示出的壳体上部分6的立体图也具有垂直或平行于相应的框架开口16排列的专有功能性或限定表面。尤其,设置可以被引入相应的定位销槽68、70、72的前述定位销76、78、80的定位区域作为功能性表面。定位销78被铸造成缺口销并形成锁定脊82,在上侧,缺口销78的加厚头突出于该脊,这形成了平行于也包括框架开口16的平面延伸的锁定表面86。锁定脊82从盖88的上面开始延伸,该盖88基本上形成为平板型零件,并且其上产生框架开口16,且还包括支杆20的外表面。形成结构型的盖88,使其作为壳体下部分4的盖。因此,定位销76至80从盖88的内表面延伸垂直延伸。为锁定脊82设置了凹入部90。在凹入部90的区域中,盖88的边缘表面被向内拉,使得锁定脊82的扁平的、甚至是侧表面平行于定位销76或80的引导表面延伸,但是位于这些定位销76、80的外侧引导表面之内。面对着加热块8的相应的定位销78至80的内表面仍然位于一个平面内。
在壳体上部分6的一个端面侧及盖88的内壁上,形成了对应于五个接触片容座48的五个凹入部,这些凹入部形成槽15的部分,并且在加热块装配于闭合的壳体中之后,还可以构成接触片14的上方空余的区域。在位于相对位置的端面侧上设置了另一个定位销92,其与在壳体下部分4上切出的相应的另一个定位容座进行相互作用,但不可安装进入装配件容座22或接触片容座48,这样使得可以保证壳体上部分6被放置于壳体下部分4之上,并且以预定的且明确的方式与壳体下部分接合。并且,包围另一个定位销槽94和形成定位销92的壁垂直于位于框架开口16或18上的平面延伸。
图8示出了弹簧元件96的立体侧视图,该弹簧元件接触加热块8的边缘,并位于其在加热块8同一高度的安装位置。图8中弹簧元件96的前侧形成平坦放置表面98,附近的、在图3中最高的散热元件的叶片与该表面接触。更准确地说,波纹肋带12的更多迂回叶片的端面侧弯曲端接触此扁平的放置面98。放置面98由最初扁平的金属薄板带形成,在该表面的两侧已由冲压形成垂直地突出的弹簧翼100,此弹簧翼最初位于放置面98的平面之内,而在冲压之后,通过弯曲而形成为可在图8、10、11、和12中看到的形状。两弹簧翼100o、100u沿宽度方向,即垂直于平坦放置面98的纵向范围及因此沿装配期间弹簧元件96的插入方向重叠。每个单独的弹簧翼100o、100u形成倾斜的滑动表面102a、102b、102c,每个表面与平坦放置面之间的夹角在35°至55°之间,优选地为45°。在沿弹簧元件96的纵向相继设置的弹簧翼对100之间有平坦段104,弹簧元件96在该处形成为矩形平坦金属薄板带。
图8中示出的弹簧元件96具有数对弹簧翼100o、100u,该弹簧翼的数量相应于纵向加强杆64上各个间隔件62之间的间距(参见图4)的数量。每一对弹簧翼100o、100u都位于在这些间隔件62之间的弹簧元件96的安装位置上。平坦段104跨过间隔件62的宽度并将附近的弹簧翼对100o、100u接合在一起。因此,根据此而相应地制造的弹簧可以作为一个部分的零件而被引入壳体2尤其是壳体下部分4中,这简化了电加热装置的制造。设置在靠近的间隔件62之间的结构表面42c的壁截面因此形成了各个弹簧翼对100的支撑表面106。由于实施例中弹簧元件100尤其是重叠弹簧翼100的各对之间的平坦段104的匹配,所以不可能将弹簧元件96以不正确的对准引入壳体下部分4中。然后,只有当平坦放置面98与加热块对准时,弹簧元件96才可被推入其安装位置,在该位置中弹簧元件被容纳在与壳体2中加热块8齐平的平面上。此外,加热块被间隔件62保持在与支撑表面106一定距离的地方,使得弹簧元件96在被引入壳体下部分4中的任何时间都可以接触这些支撑表面,而不会被加热块8所妨碍。
通过弹簧元件96沿加热块8的方向的持续的插入运动,即,通过将弹簧元件持续地插入加热块之中,来自下弹簧翼100u的弹簧力使弹簧元件96受到沿加热块8的方向的力,使得加热块的层10、12被压紧。平坦的放置面98和邻近的散热元件12已经具有了覆盖,使得通过持续的插入运动,弹簧元件96沿插入方向被充分导入加热块8和壳体下部分4之间。最终,通过连续的插入,下弹簧翼100u被弹性压紧。这里,在壳体侧上的反作用力由上边缘108形成,该上边缘108是由支撑表面106和纵向加强杆64的内表面的交点在两者之间形成的。此边缘108最初在引入弹簧元件96期间对下弹簧翼100u施压力使其向内。通过持续的引入运动,上弹簧翼100o最终受到向内呈斜角并弯曲的相应弹簧翼100o的自由端的相互作用而向内。
如图10,11,和12中所示,壳体2具有与弹簧元件96相互作用的另一个壳体元件。这另一个壳体元件在壳体上部分6的边缘110上形成,该边缘是在盖88的内表面和壳体上部分6的底面112之间形成,并且实际上,该壳体元件是在限定着壳体上部分的底面112的外边缘113与盖88的内表面的相交(joining)边缘上形成。在底面112和盖88的内表面之间的高度偏差是考虑到加热块8突出于由纵向加强杆64,66形成的表面63,并且实际上这个突出的长度与间隔件62突出于纵向加强杆64,66的内表面63的长度几乎相同。边缘110接触形成在上弹簧翼110o上的弹簧元件96的倾斜滑动表面102a。根据图10和12a中所示,弹簧元件96的上端与壳体上部分6的底面112有间隔,而处于基本上没有接触压力的状态。
下面参考图12a至12e对装配进行说明。首先,单独的层10、12被引入壳体下部分4中。然后弹簧元件96以手工方式部分地插入壳体下部分中,直到加热块8的各层都面对彼此放置,并且弹簧元件96放置到加热块8和结构表面52c之间的充分深的位置。
这个最初的引入运动将弹簧元件96引至间隔件62面对着与弹簧元件96的平坦段104相互作用的加热块8的端面侧表面之上,弹簧元件96基本上没有通过此运动将弹簧压力引入加热块8。由于弹簧元件96和间隔件62接触,弹簧元件96由其平行于加热块的层10、12的平坦放置面对准。在此第一装配步骤之后,弹簧元件96突出由加热块8所占据的平面一段纵向长度,这由图12a中的L所代表。然后,壳体上部分6被放置在壳体下部分4上。在这里,定位销76、78、80、92与对应的定位销槽68、70、72、94接合。在进行这一步骤时,弹簧元件96保持最初基本上没有应力(stress)。在此状态下已经实现了定位销和相应的凹进之间的充分覆盖,使得壳体部分4、6都仅可以沿直线方向相对彼此运动。然后,接下来是利用弹簧力而使壳体部分4,6接合。
首先,弹簧翼100o、100u被轻轻压紧,直到壳体上部分6的底面112遇到弹簧元件96的上端(参加图12b)。两个边缘108和100已经沿倾斜滑动表面102a和102b滑动了某一路程。上弹簧翼100o在这段路程中已经向内弹性弯曲了很多,使得随着持续的插入运动,向内朝着弹簧元件96的中心弯曲而形成另一倾斜滑动表面102c的弹簧翼100o的自由端能够可靠地经过边缘108。之后,在两个壳体部分4、6之间的持续的接合运动也导致了弹簧元件96随之变化。在这里,最初边缘108产生了下弹簧翼100u的另一个弹性压力。此下弹簧翼100u最终完全被容纳在支撑表面106和加热块8之间(图12c)。随着弹簧元件96继续插入壳体下部分4中,最终,上弹簧翼100o通过边缘108和此上弹簧翼100o的相互作用而向加热块8的方向发生弹性变形,并因此产生了弹簧力。此弹性弹簧力主要是由于边缘108滑下另一倾斜滑动表面102c而产生,并且使上弹簧翼100o沿加热块8的方向受力(图12c和图12d之间的中间步骤)。在两个壳体部分4、6彼此接触并同时它们的各个表面彼此对准时,弹簧元件96达到其最终位置。由于加热块8和结构表面52c之间的弹簧力,弹簧元件96受压并保持在此安装位置。如果有非故意的力从外部推动弹簧元件96,阻挡件58或壳体上部分6的底面112的每个都可防止弹簧元件96被推出壳体2之外。
在两个壳体部分4、6彼此接触之前的短时间内,被导入定位通道的头84由于其在定位销槽70中的锁定脊82的轻微的弹性弯曲而受力向外,使得其锁定表面86与锁定对应表面114接触,或者该锁定表面突出在对表面之外而具有轻微的活动,使得两壳体部分4、6相互牵制地固定在一起。
根据上述说明,在根据所讨论的实施例的电加热装置的制造期间,在通过接合壳体下部分和壳体上部分而闭合壳体时,弹簧元件被引入其安装位置,在该位置中弹簧元件与加热块位于同一高度,即,弹簧被布置在也被加热块所占据的平面中。此外,仅在引入弹簧元件和仅当通过将定位销76至80强制锁定地接合在相应的定位销槽68、70、72中而相对彼此定位两个壳体部分4、6时,弹簧元件才被置于弹簧压力之下。因此而得出的有建设性的改进提供了不使用压力(tension)就将加热块的零件引入在壳体2上形成的容座24中的可能性。仅在此后才跟随有弹簧压力,并且实际上这压力在发生接触时和壳体部分4、6被相对彼此限制在固定位置时才产生。如果随后,由于产生的弹簧压力,在接合壳体部分4、6时,发生了加热块8的元件位移或甚至是加热块8的元件被推出容座的情况,把加热块包围在壳体2中的壳体部分4、6的部分将保持上述部分,并且在接合壳体部分4、6时将其推回所需位置。
考虑到有建设性的改进,本发明不限制在所述实施例中。因此,例如,可以提供一种弹簧元件,其具有的弹簧翼在安装位置最初基本没有压力。此弹簧元件被引入时与容座24之内的加热块之间没有压力。弹簧元件具有弹簧翼并且该弹簧翼形成向外并向下朝着阻挡件58的方向倾斜的滑动表面,并且实际上是用于在弹簧压力之下的壳体上部分和壳体下部分的接合期间与弹簧元件相互作用并设置相应的弹簧翼的销,使得在弹簧压力之下弹簧元件完全接触加热块8。通过此实施例,弹簧元件最初没有压力地与加热块一起内容纳在壳体下部分中,并在产生弹簧压力时,依然相对于接合方向保持静止。弹簧元件加热块的平面中仅被轻微推动并接触加热块。此外,一个或多个弹簧翼转动以产生弹性压力。对热生成单元10的特殊改进实现了更简单的装配,因为第一和第二支杆20、43形成的网格排列不完全是壳体部分,相反,形成了具有定位框架28的第二支杆,并因此可靠地位于加热块8之内安放PTC加热元件30的位置。与网格排列完全由壳体部分形成的本领域中以前的情况相比,可以因此而制造相对简单形成的壳体部分。此外,可以容许更高的公差,因为不存在连接至壳体的一整体部分的支杆,这样的支杆平行于加热块8的层延伸并且必须准确设置在热生成单元10的位置。通过设计支杆20和通道41的尺寸,并尤其是支杆20插入固定脊40的两个截面之间的尺寸,仍然可以利用支杆和固定脊相对彼此的强制互锁来支撑第一和第二支杆20、43,并因此可以整体加固壳体。
因为散热元件12被准备为预先安装的单元,还可以通过装配件26和相关的容座22来确保热生成元件12能被安装在壳体2之内的确定的位置,电加热装置的生产,尤其是单独部分的装配也可以通过非熟练技术人员来进行。
本实施例的可靠的布置提供了电加热装置的不同零件的明确的配属。如果此明确的配属没有保持,电加热装置的零件不能被装配。
参考标号列表
2    壳体
4    壳体下部分
6    壳体上部分
8    加热块
10    热生成元件
12    散热元件
14    接触片
15    槽
16            框架开口,壳体上部分
18            框架开口,壳体下部分
20            支杆/第一支杆
22            装配件容座
24            加热块容座
26            装配件
28            定位框架
30            PTC加热元件
32            PTC加热元件容座
34            金属薄板带
36            金属薄板带
38            装配件脊
40            固定脊
40.1至40.5    固定脊段
41            通道
42            弯头
43            第二支杆
44            金属薄板带34的自由端
46            弯边元件
48            接触片容座
50            槽
52            框架表面
54            装配件(脊)容座
56    底面
58    弹簧元件的边缘阻挡件
60    散热元件的边缘阻挡件
62    间隔件
63    纵向加强杆的内表面
64    纵向加强杆
66    纵向加强杆
68    定位销槽
70    定位销槽
72    定位销槽
74    窗口
76    定位销
78    定位销
80    定位销
82    锁定脊
84    头
86    锁定表面
88    盖
90    凹入部
92    另一定位销
94    另一定位销槽
96    弹簧元件
98    平坦放置平面
100    弹簧翼
102    滑动表面
104    平坦段
106    支撑表面
108    边缘
110    边缘
112    壳体上部分的底面
113    底面112的外边缘
114    锁定对应表面
L      纵向段L。

Claims (17)

1.一种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该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2),利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96)的预张紧力将加热块(8)保持在该壳体中,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在其装配后位置中位于与所述加热块相同的高度处,并且,所述壳体限定了相对的壳体开口(16,18),在两个所述壳体开口之间暴露出所述加热块(8),其中所述加热块(8)被引入壳体部分(4)中并且所述加热块(8)被另一个壳体部分(6)封闭在所述壳体(2)中,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2)闭合而封闭加热块(8)时,所述弹簧元件(96)被引入其装配后位置且被预张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6)被引入壳体部分(4)中,使得首先所述弹簧元件(96)的纵向段(L)从所述加热块(8)占据的平面伸出,并且在另一壳体部分(6)完成将所述加热块(8)封闭到所述壳体(2)中时,所述弹簧元件(96)在其纵向段(L)上被压入其装配后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2)闭合时,所述壳体部分(4,6)互相定位,并且在将所述弹簧元件(96)压入其装配后位置的力产生之前,为此而设置的定位元件(68,70,72;76,78,80)相接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2)闭合时,所述壳体部分(4,6)在平行于所述壳体部分(4;6)中的一个的、保持弹簧元件的支撑表面(106)延伸的方向上互相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元件(96)被引入所述壳体并且由所述弹簧元件(96)产生预张紧所述加热块的力之前的期间,所述弹簧元件首先由壳体元件(62)定位在一个壳体部分(4)上,所述壳体元件与所述弹簧元件(96)的平坦区段(104)相互作用,随着逐渐地引入到所述壳体中,所述弹簧元件(96)通过增强的弹簧力压向所述加热块并远离所述壳体元件(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弹簧元件(96)被引入到所述壳体(2)中时,该弹簧元件的弹簧翼(100o)首先通过所述壳体部分(6,110)中的一个被预张紧,随着被进一步引入到所述壳体(4)中时,所述弹簧元件(96)的弹簧翼(100o)被所述壳体部分(4,108)中的另一个预张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弹簧元件(96)被引入其装配后位置之后,所述壳体部分(4,6)以形状闭合的方式彼此连接。
8.一种电加热装置,包括壳体(2),具有散热及热生成元件(10,12)的加热块(8)利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96)的预张紧力保持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弹簧元件在其装配后位置中位于与所述加热块相同的高度处,并且所述壳体限定了相对的壳体开口(16,18),在两个所述壳体开口之间暴露出所述加热块(8),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6)包括限定用于一个壳体部分(4)的元件(108,110)的倾斜滑动表面(102)的至少一个弹簧翼(100),当通过接合所述壳体部分(4,6)而闭合壳体时,所述弹簧翼被所述壳体部分(4,6)的一个的平行于壳体部分(4,6)的接合方向延伸的支撑表面(106)预张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6)限定有平的接触表面(98),所述加热块(8)利用其外侧抵靠该平的接触表面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6)包括平的金属薄板带(34,36),由弯曲波纹肋形成的散热元件(12)直接抵靠所述平的金属薄板带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6)包括基本在所述加热块(8)的整体长度上延伸金属薄板带,以及在所述金属薄板条的纵向上相继放置并通过冲压和弯曲而一体形成在金属薄板带上的多个弹簧翼(100)。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6)包括在接合方向上在相对端相继设置的至少两个弹簧翼(100o,100u),所述弹簧翼分别限定有用于一个壳体部分(4)的同一元件(108)的倾斜滑动表面(102b,102c)。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元件(96)包括在接合方向上在相对端相继设置的至少两个弹簧翼(100o,100u),所述弹簧翼分别限定有用于不同的壳体部分(4,6)的元件(108;110)的倾斜滑动表面(102a,102b)。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壳体(2)通过接合所述壳体部分(4,6)而闭合时,所述弹簧翼(100o,100u)由所述壳体元件中的一个的支撑表面(106)预张紧,所述支撑表面(106)在接合过程中平行于相对运动延伸。
15.根据到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弹簧翼(100o,100u)具有相同的设计并且在接合方向上相继设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或1 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些弹簧翼(100)在所述弹簧元件(96)的纵向上相继设置并且通过使这些弹簧翼(100)彼此连接的金属薄板带的基本平坦的区段(104)连接起来,并且所述壳体部分(4,6)中的一个限定有用于平坦区段(104)的间隔件(62),该间隔件设置在相邻的支撑表面(106)之间并朝着所述加热块(8)突出于所述支撑表面(106)。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当弹簧被初始地引入到加热块(8)中时,间隔件(62)限定有用于弹簧元件(96)的定位表面。
CN2008101316434A 2007-07-18 2008-07-18 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加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3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7014116.3A EP2017546B1 (de) 2007-07-18 2007-07-18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Heizvorrichtung sowie elektrischer Heizvorrichtungen
EP07014116.3 2007-07-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376A CN101374376A (zh) 2009-02-25
CN101374376B true CN101374376B (zh) 2012-05-30

Family

ID=38655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164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376B (zh) 2007-07-18 2008-07-18 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319158B2 (zh)
EP (1) EP2017546B1 (zh)
JP (1) JP4880648B2 (zh)
KR (1) KR100970032B1 (zh)
CN (1) CN1013743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76191B1 (ko) * 2008-12-05 2011-10-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피티씨 로드 조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피티씨 히터
KR101114583B1 (ko) * 2008-12-05 2012-03-0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피티씨 로드 조립체
CA2787877C (en) * 2009-02-24 2015-0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a removable heater unit and a heat exchanger
ATE533650T1 (de) * 2009-09-22 2011-12-15 Eberspaecher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DE102011017376A1 (de) * 2011-04-16 2012-10-18 Borgwarner Beru Systems Gmbh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US8927910B2 (en) * 2011-04-29 2015-01-06 Board Of Regents Of The Nevada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On Behalf Of The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High power-density plane-surface heating element
DE102012013770A1 (de) * 2012-07-11 2014-01-16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Wärme erzeugendes Element
DE102012109801B4 (de) * 2012-10-15 2015-02-05 Borgwarner Ludwigsburg Gmbh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US20140124494A1 (en) * 2012-11-05 2014-05-08 Betacera Inc. Car interior compartment heater
DE102013111987B4 (de) * 2013-10-30 2016-02-04 Borgwarner Ludwigsburg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Heizvorrichtung und Heizvorrichtung
JP6425525B2 (ja) * 2014-12-08 2018-11-21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電気式ヒータ
JP6568738B2 (ja) * 2015-07-22 2019-08-28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電気式ヒータ
CN105228275B (zh) * 2015-09-29 2019-03-26 安徽省宁国市天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管生产加工控制系统
JP6936575B2 (ja) 2016-12-13 2021-09-15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電気式ヒ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982390B2 (ja) * 2016-12-13 2021-12-17 株式会社日本クライメイトシステムズ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電気式ヒータの製造方法
DE102017121064A1 (de) * 2017-05-24 2018-11-29 Webasto SE Wasserheizgerät
DE102017221490A1 (de) * 2017-11-30 2019-06-06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DE102020201571A1 (de) * 2020-02-10 2021-08-12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CN116135438B (zh) * 2023-04-18 2023-06-16 福建坤华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ptc加热体自动装配设备及智能装配生产线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4241A (zh) * 2004-02-10 2005-08-17 凯特姆两合公司 用于低结构高度的电加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45965C2 (de) * 1978-10-21 1983-01-20 Fritz Eichenauer GmbH & Co KG, 6744 Kandel Elektrisches Widerstandsheizelement
DE3869773C5 (de) * 1988-07-15 2010-06-24 Dbk David + Baader Gmbh Radiator.
DE3902206A1 (de) * 1989-01-26 1990-08-02 Eichenauer Gmbh & Co Kg F Vorrichtung zum erhitzen von gasen
DE3902205A1 (de) * 1989-01-26 1990-08-02 Eichenauer Gmbh & Co Kg F Halteteil fuer ptc-elemente
US5256857A (en) * 1990-08-22 1993-10-26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Finned PTC air heater assembly for heating an automotive passenger compartment
US5471034A (en) * 1993-03-17 1995-11-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Heater apparatus and process for heating a fluid stream with PTC heating element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 series
US5377298A (en) * 1993-04-21 1994-12-27 Yang; Chiung-Hsiang Cassette PTC semiconductor heating apparatus
JPH07201454A (ja) * 1993-12-28 1995-08-0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正特性サーミスタ発熱体
DE4434613A1 (de) * 1994-09-28 1996-04-04 Behr Gmbh & Co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455822B1 (en) * 2000-10-11 2002-09-24 Mega Dynamics Ltd. Heat sink for a PTC heating element and a PTC heating member made thereof
FR2838599B1 (fr) * 2002-04-11 2004-08-06 Valeo Climatisation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electrique, notamment pour appareil de chauffage et ou climatisation de vehicule
DE10216157A1 (de) * 2002-04-12 2003-10-23 Behr Gmbh & Co Zu Heizzwecken dienender Wärmeübertrager mit elektrischer Heizeinrichtung
ES2263730T3 (es) 2002-12-19 2006-12-16 CATEM GMBH & CO.KG Dispositivo calefactor electrico con cuerpo envolvente.
ATE385470T1 (de) * 2003-03-13 2008-02-15 Behr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6828529B1 (en) * 2003-06-18 2004-12-07 Chia-Hsiung Wu Integrated form of cooling fin in heating body
EP1515587B1 (de) * 2003-09-11 2006-12-13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mit versiegeltem Heizelement
KR100445723B1 (ko) * 2003-11-18 2004-08-26 우리산업 주식회사 Ptc 소자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프리히터
PT1580495E (pt) * 2004-03-22 2011-12-15 Halla Climate Control Corp Aquecedor eléctrico
FR2868737B1 (fr) * 2004-04-13 2008-08-08 Valeo Climatisation Sa Ensemble de chauffage pour installation de chauffage, de ventilation et/ou d'air climatise d'un habitacle de vehicule
DE102004057530A1 (de) 2004-11-29 2006-06-01 Stego-Holding Gmbh Heizlüfter
EP1768458B1 (de) * 2005-09-23 2008-05-14 Catem GmbH & Co.KG Wärmeerzeugendes Element einer Heizvorrichtung
EP1768459B1 (de) * 2005-09-23 2008-05-21 Catem GmbH & Co. KG Wärmeerzeugendes Element einer Heizvorrichtung
EP1790916B1 (de) * 2005-11-23 2014-05-21 Eberspächer catem GmbH & Co. KG Elektrische Heizvorrichtung mit Toleranz-PTC-Heizelement
EP2053902A1 (en) * 2007-10-26 2009-04-29 Calsonic Kanse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heating apparatus,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heat generator unit and pressing jig for use in manufacturing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4241A (zh) * 2004-02-10 2005-08-17 凯特姆两合公司 用于低结构高度的电加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40401A (ja) 2009-02-26
US20090026191A1 (en) 2009-01-29
US8319158B2 (en) 2012-11-27
EP2017546B1 (de) 2016-04-13
KR100970032B1 (ko) 2010-07-16
KR20090009133A (ko) 2009-01-22
CN101374376A (zh) 2009-02-25
JP4880648B2 (ja) 2012-02-22
EP2017546A1 (de) 200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4376B (zh) 制造电加热装置的方法以及电加热装置
CN101349476B (zh) 电加热装置
CN101348067B (zh) 电加热器
CN100401851C (zh) 带有壳体的电加热器
CN101170844B (zh) 用于电加热装置的发热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US7667165B2 (en) Electric heating device for motor vehicles
TW583803B (en) Centralized power distribution unit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bus bars
CN102683963B (zh) 设备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A1096567A (en) Plasticizing and molding articles from polymer strip
US7600312B2 (en) Die assembly for manufacturing lamina stacks that include formed features
EP0313300A1 (en) Circuit board pin
CN109526236B (zh) 电平面导体设备和电平面导体设备的制造方法
CN112139359B (zh) 一种通过级进模生产输送链条的方法
KR101158519B1 (ko) 전기 가열 장치 제조 방법 및 전기 가열 장치
JP3060169B2 (ja) パネル構造体
CN116423745B (zh) 一种线束板连接器连续模结构及其生产方法
CN217086903U (zh) 一种稳压器接线端子及其稳压器
CN214818722U (zh) 带非切割构件的剃须刀头
CN217282621U (zh) 剪切压弯一体夹线器
JPH10208565A (ja) フラット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この製造方法で用いられる固定成形具及び、この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たフラット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