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7600A -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7600A
CN101367600A CNA2008101985397A CN200810198539A CN101367600A CN 101367600 A CN101367600 A CN 101367600A CN A2008101985397 A CNA2008101985397 A CN A2008101985397A CN 200810198539 A CN200810198539 A CN 200810198539A CN 101367600 A CN101367600 A CN 1013676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weight ratio
filter
sludge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9853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7600B (zh
Inventor
古耀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 Tao green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9853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67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67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7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7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76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包括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42%~2.07%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4.92%~10.18%的絮凝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5%-10%的助剂;助剂为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其优点是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重量比为60%以下。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污泥预处理;2)添加表面活性剂;3)添加絮凝剂:先加聚合氯化铝,先快搅再慢搅,调pH值;再加聚丙烯酰胺,先快搅再慢搅;4)添加助剂;5)污泥脱水:用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污泥注入压力递进式增加,递增至设定压力时停止进料并保压,然后再隔膜挤压;6)卸压放料。其优点是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重量比为60%以下。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由表面活性剂、絮凝剂和助剂组成的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背景技术
污泥处理的关键是污泥脱水,这类污泥一般含水高达80%左右。污泥中的水分按其存在状态共分为四种:1)间隙水,间隙水是污泥颗粒包围的游离水分,一般占污泥总含水量的70%左右;2)毛细水,毛细水是污泥颗粒之间或颗粒裂隙中由于毛细作用与污泥颗粒结合在一起的水分,占总水量的20%左右;3)吸附水,吸附水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吸附在污泥颗粒表面的水分,由于污泥颗粒小,具有极强的表面吸附力;4)结合水,结合水是包含在污泥中微生物细胞体内的水分,只有改变污泥颗粒的内部结构才能将结合水分离;结合水和吸附水一起占污泥中总含水量的10%左右。
间隙水理论上容易脱除,但是由于污泥是由絮状的胶体集合而成,颗粒很细而且很软。当施加外力时,胶状的微细颗粒就会堵塞形成滤桥,增大了过滤的比阻值;而且由于软颗粒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当外力增加时,颗粒会在过滤介质表面形成一层孔隙非常小的“膜”,从而使水很难通过,脱水也就显得异常困难。
单纯使用机械脱水,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在70%以上,是污泥特殊性质所决定的。污水污泥在含水55%至65%之间,形成一个称之为“粘胶相区”的区域,这时的污泥呈粘浆状,水分子被一层胶体包裹,一般机械挤压方法很难将污泥中的水释出。试验证明,这种现象在污泥含水60%至65%间尤为严重。如果污泥能脱水至含水率重量比为60%以下,甚至到55%以下,突破了污泥这个“粘胶相区”,污泥就有了较好的分散性,就为污泥的进一步处理或处置创造了好的条件。基于此,脱水剂大量适用于污泥脱水中。
在专利号为200610047281.1、名称为一种城市污水污泥减量化的处理方法的发明专利中,公开的添加剂包括季铵型阳离子聚合物和聚丙烯酰胺。季铵型阳离子聚合物的加入污水污泥中的添加量为1~1000mg/L,其加入量小于0.1%。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重量比为污水污泥的0.05%~3%。经本发明人不断反复研究表明,上述季铵型阳离子聚合物和聚丙烯酰胺配比的添加剂,特别是没有使用无机絮凝剂聚氯化铝,污泥比阻抗值较大,脱水后滤饼的含固率较低,其脱水性能很不理想。
现有的脱水方法,脱水时注入压力采取恒压的工作方式。过滤时,滤出液体体积与过滤压力成正比,采取恒压的工作方式,泥饼迅速形成,其密致度也迅速增加,滤饼在刚形成时就处于很密致的状态。因此恒压的工作方式,加大了过滤阻力,过滤阻力抵消了过滤压力,使过滤性能也迅速降低,最终脱水效果一般为70%左右。
专利号为200610047281.1的脱水方法中,脱水时注入压力采取恒压的工作方式,由于滤饼在刚形成时就处于很密致的状态,过滤阻力增大,过滤性能低,最终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重量比为65%~7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降低污泥比阻抗值、提高脱水后滤饼的含固率、脱水性能好、性价比高、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重量比为60%以下的添加剂。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时泥饼的密致度均匀增加,而不是在滤饼刚形成时就处于很密致的状态、减小过滤阻力、提高过滤性能、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重量比为60%以下的污泥脱水方法。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包括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42%~2.07%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4.92%~10.18%的絮凝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5%—10%的助剂;助剂为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添加剂中各种物质协调作用,提高脱水效果;添加剂中的每种物质的添加量使污泥的比阻抗值接近最低,脱水性能好,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重量比达到60%以下。
作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其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198539D00051
添加该种结构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其污泥比阻抗值均小于6.23×108cm/g,其滤饼的含固率高于0.18,脱水性能好,性价比高。当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添加量重量比小于污泥固含物的1.42%时,其比阻抗值迅速增大,滤饼含固率迅速减少,脱水性能显著降低;当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添加量重量比大于污泥固含物的2.07%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污泥的比阻抗值增大,滤饼的含固率减少。
作为改进,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组成,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4.38~5.33%。因为无机聚合氯化铝絮凝剂的主要作用是凝聚,而聚丙烯酰胺高分子絮凝剂的主要作用是絮凝,二者混合有很好的互补作用,能获得较好的絮凝效果。使用上述配比的絮凝剂后,污泥的比阻抗值接近最低,滤饼的含固率接近最高,脱水性能好,性价比高。
作为改进方案一,污水污泥为生活污水污泥,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9.45%,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0%,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重量比可达50%以下。
作为改进方案二,污水污泥为印染废水污泥,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2.0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11%,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重量比可达50%以下。
作为改进方案三,:污水污泥为造纸废水污泥或电镀废水污泥,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11%,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脱水后污泥含水率重量比可达50%以下。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泥预处理:将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0%—95%;
2)添加表面活性剂:加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反应5—12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聚合氯化铝,先快搅再慢搅;调污水污泥的pH值至6~8;再加聚丙烯酰胺,先快搅再慢搅;
4)添加助剂:加入助剂,充分搅拌6—10分钟;
5)污泥脱水:用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污泥脱水过程中,污泥注入压力递进式增加,即将调制完成的污水污泥以一定进泥压力注入压滤机时,过滤开始,此时即有滤液排出,注满时,滤液排出流量为V1;随着过滤时间增加,滤液排出流量逐渐减少,当滤液排出流量低于1/2V1时,将污泥注入压力提高一个档次,此时滤液排出流量会增大到V2;又当滤液排出流量低于1/2V2时,再将污泥注入压力提高一个档次,以此方式递增至设定压力,递增至设定压力时停止进料并保压,然后再隔膜挤压;
6)卸压放料。
上述脱水方法,絮凝剂投入水中后,在混合阶段快搅,使絮凝剂迅速、均匀地与水混凝并进行水解和缩聚反应,微絮粒也将形成。在絮凝阶段慢搅,使水流具有适宜的紊动性,以便絮粒进一步碰撞聚集,最后形成尺寸较大的絮凝体。
上述脱水方法,絮凝剂投入水中后,不会造成搅拌速度太小以及时间太短,使絮凝剂和固体颗粒能充分接触,利于絮凝剂捕集胶体颗粒,使絮凝剂的浓度分布均匀;也不会造成搅拌速度过大、时间过长,不会将大颗粒搅碎变成小颗粒,不会将能沉淀的颗粒搅碎成不易沉淀的颗粒,从而提高絮凝效果。
根据卡门过滤基本方程式,过滤时,滤出液体体积与过滤压力成正比,但是随着压力的增大,泥饼迅速形成,其密致度也不断增加。泥饼在滤室中是一层一层地加厚而形成的,注入压力采取递增施压的工作方式,泥饼的密致度均匀增加,而不是在滤饼刚形成时就处于很密致的状态,减小过滤阻力、提高过滤性能。
作为污泥脱水方法的改进:
1)加聚合氯化铝时,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聚丙烯酰胺时,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可进一步降低污泥比阻抗值,提高滤饼的含固率。
2)进泥压力为0.2MPa,过滤压力每提高一个档次提高0.2MPa,逐级升至1.6MPa时停止进料并保压10分钟,再以2.5MPa压力进行隔膜挤压20分钟;可进一步降低处理后污泥的含水率,效率也高。
作为污泥脱水方法的又一改进,将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3%。按照建设部关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规范,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水污泥含水率应在80%左右,这样浓度的污泥不经稀释是很难处理的,只有将污泥稀释到含水率90%左右,各种添加剂才能有效地与污泥结合起作用。过滤前污泥的含水率对污泥过滤有很大影响,含水率过低,添加剂无法很好与污泥反应,含水率过高,既增加了脱水时间,也会增加添加剂的投放量。经反复试验研究,加水调制至含水率93%时,同等试验,脱水效果最好。
作为污泥脱水方法的另一改进,污泥脱水中,板框压滤机的滤布采用单缕的丙纶纤维缎织而成,丙纶纤维的截面形状为方梯形;方梯形截面纤维编织滤布的滤孔为锥形孔,出滤液一侧的孔径为0.058mm,进滤液一侧的孔径为0.106mm,滤布进滤液一侧的规格相当于150目;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分配器的一个端面上沿径向方向设有将污泥导入滤板滤腔的导流槽;导流槽为螺旋状;板框压滤机的滤板为15%的聚丙烯玻纤复合增强材料一次成型而成;在滤板的正反两面设有滤腔,在滤腔的底面密布有凸起粒子,凸起粒子沿滤板中心通孔向外呈螺旋状辐射均匀分布。
采用丙纶/缎织/单缕/150目规格的滤布,其过滤性能与丙纶/缎织/单缕与锦纶/缎织/单缕的过滤性能基本相同,比涤纶/缎织/单缕优,而150目与300目差别不大,500目时过滤性能降低。因为丙纶比锦纶便宜,150目又比300目便宜,所以,采用丙纶/缎织/单缕/150目规格的滤布,过滤效果好,价格便宜。
利用纤维的梯形界面,编织出锥形的微细滤孔,滤孔进口大、出口小,使从滤孔中射出的污泥滤液产生拉法尔管效应。当污泥滤液在一定压力下进入滤孔后,滤液通过锥形滤孔被压缩后压力增大,滤液流速加快,有从小孔中“射出”的效果。这种效果大大减少了滤孔的堵塞现象,增加了滤布的疏水性,大大提高了污泥的过滤效果。
污泥在高压泵的作用下是以旋转方式注入压滤机的,旋转方式注入的污泥通过螺旋状的导流槽将污泥推入滤板滤腔,不会改变污泥注入的运动方向,既提高了污泥注入滤板的速度,也提高了污泥注入过滤滤板的均匀性,实现了滤饼厚薄均匀、滤饼含水率均匀分布的目的。
滤板选用15%的聚丙烯玻纤的复合增强材料一次成型制作,滤板刚性与韧性都较好,能够达到刚柔平衡,满足生产工况的需求。
污泥在高压泵的作用下是以旋转方式注入压滤机的,凸起粒子沿压滤机污泥注入通孔向外呈螺旋状辐射分布,这样就使进入滤腔的污泥可以顺着凸起胶粒的螺旋状“通道”流动,降低了凸起胶粒的阻力,增加了注入污泥在滤腔里的流动性,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了污泥在滤板里的均匀性。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板框压滤机的压滤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板框压滤机滤布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图2沿A-A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分配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板框压滤机的滤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板框压滤机的滤板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6沿B-B位置的剖示示意图。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包括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7%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9.45%的絮凝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10%的助剂。表面活性剂为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198539D00081
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组成,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为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80.4%的生活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3%,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3%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以下实施例同。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1.38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10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5.39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7;再加0.29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5.6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8分钟。
5)污泥脱水:用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污泥脱水过程中,污泥注入压力递进式增加即将调制完成的污水污泥以0.2MPa的压力注入压滤机时,过滤开始,此时即有滤液排出,注满时,滤液排出流量为V1;随着过滤时间增加,滤液排出流量逐渐减少,当滤液排出流量低于1/2V1时,将过滤压力提高0.2MPa,此时滤液排出流量会增大到V2;又当滤液排出流量低于1/2V2时,再将过滤压力提高0.2MPa,逐级升至1.6MPa时停止进料并保压10分钟,再以2.5MPa压力进行隔膜挤压20分钟。以下实施例同。
6)卸压放料。
以下为污泥脱水中板框压滤机的滤布、污泥分配器、滤板的结构。
如图1所示,一种板框压滤机的压滤装置,包括滤板5、滤布1和污泥分配器6。
如图2、图3所示,在滤布上密布有滤孔2,在滤布1的中心位置设有注入污泥的第一通孔3,编织滤布的纤维截面4为方梯形;利用单缕的方梯形截面纤维经纬线交织编织滤布的滤孔为方锥形孔。滤布规格为丙纶/缎织/单缕/150目,滤布出滤液一侧的孔径为0.058mm,而进滤液一侧的孔径为0.106mm。
如图1、图4所示,在污泥分配器6的中心位置设有注入污泥的第二通孔7,在污泥分配器的一个端面上沿径向方向设有将污泥从第二通孔7导入滤板滤腔的导流槽8;污泥分配器上的导流槽的两个侧壁9为螺旋状。
如图1、图5至图7所示,滤板5为15%的聚丙烯玻纤复合增强材料一次成型而成。在滤板5的正反两面设有容置污泥的滤腔10,在滤腔10的底面密布有凸起粒子11,在滤腔10的中心位置设有注入污泥的第三通孔12。滤腔10底面上的凸起粒子11沿压滤机污泥注入的第三通孔12向外呈螺旋状辐射均匀分布。在滤腔10的外周滤板5的四个转角位置分别设有流出滤液的流出通孔13,在每个流出通孔13和滤腔10间设有三个将滤腔10的滤液引入流出通孔13的连通孔14。在滤腔10的底面还均匀设有四个与滤板5正反面齐平的支撑柱15。在滤板上还设有用于隔膜挤压的空腔19。
如图1所示,滤布1覆盖在滤腔10上,滤孔2的孔径小的一侧朝向滤板5,滤布1置于污泥分配器6和滤板5间。污泥分配器6通过双头螺柱17和螺帽16、18分别安装在滤板正反两面滤腔10底面的中心位置。污泥分配器6的第二通孔7、滤布1上的第一通孔3和滤板5的第三通孔12连通。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49.2%。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42%;絮凝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4.92%,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4.38%;助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5%。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77.5%的生活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0%,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0%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1.42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5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4.71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6;再加0.21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5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6分钟
5)污泥脱水。
6)卸压放料。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54.9%。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65%;絮凝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9.05%,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4.55%;助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6%。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78.5%的生活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1%,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1%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1.49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6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7.78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6.4;再加0.37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5.4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7分钟
5)污泥脱水。
6)卸压放料。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54.6%。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8%;絮凝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6%,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4.7%;助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7%。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79.5%的生活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2%,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2%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1.44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8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4.57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6.8;再加0.23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7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7分钟
5)污泥脱水。
6)卸压放料。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52.5%。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絮凝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7.3%,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4.9%;助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81.2%的生活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5%,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5%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0.95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11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3.47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7.5;再加0.18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8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9分钟。
5)污泥脱水。
6)卸压放料。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51.7%。
实施例6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2.07%;絮凝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0.18%,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33%;助剂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9%。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82%的生活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3%,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3%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1.45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12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6.75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8;再加0.38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9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9分钟。
5)污泥脱水。
6)卸压放料。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49.4%。
实施例7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2.0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11%,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80%的生活印染废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3%,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3%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1.45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10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5.39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7;再加0.29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5.6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8分钟。
5)污泥脱水。
6)卸压放料。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49.5%。
实施例8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11%,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污水污泥预处理:取含水率重量比为80%的造纸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3%,取预处理后含水率重量比为93%的污水污泥1000公斤。
2)添加表面活性剂:添加1.45公斤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搅拌反应10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5.39公斤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入石灰粉,将污水污泥的pH值调至7;再加0.29公斤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4)添加助剂:添加5.6公斤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充分搅拌8分钟。
5)污泥脱水。
6)卸压放料。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49.6%。
实施例9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与实施例9相同。
一种使用上述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与实施例8不同的是,取含水率重量比为80%的电镀废水污泥,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重量比为49.7%。
试验数据
关于污泥脱水研究的试验均采用以下配套测试装置及仪器完成比阻抗的测定:
a:比阻抗值的测定装置之一由真空泵、稳压瓶、压力计、古氏漏斗、带刻度锥形瓶、胶塞、阀门、玻璃管等组成。以上装置为常规实验器皿及设备。
b:比阻抗值的测定装置之二由常州诺基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干燥箱(型号为101—3A)。
c:比阻抗值的测定装置之三由无锡市荣华电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落球法液体粘滞系数测定仪(型号RVM—B)。
除特别说明外,均采用恒压过滤测试污泥比阻抗值的方法进行。所有试验压力取真空度380汞柱(P=500g/cm2),过滤面积为78.54cm2(漏斗上口直径=10cm),过滤介质采用150目的滤布,孔径为0.106mm,搅拌10分钟,将污水污泥的含水率重量百分比为80%左右,并将其稀释至93%。所有的试验数据均经过20次以上试验的平均数值。
比阻抗值的求法:
r = 2 P A 2 b μC
式中:
r’——单位质量的污泥在一定压力下过滤时,在单位过滤面积上的阻力;(cm/g)
P:推动力,过滤时的压强降,(g/cm2);
A:过滤面积,(cm2);
b:斜率,(s/cm6);
μ:滤液黏度,[(g/cm2)·s)];
C:滤渣干重C的定义为滤过单体积滤液在过滤介质上截留下来的滤饼干固体质量,(g/cm3)。
在定压与定过滤面积的情况下,只要通过实验求出b、C及μ,即可以上式求得比阻抗值r。
原污泥的性质
试验首先对各种性质的污泥进行空白测试,过滤时不投放任何添加剂,测得各种污泥的比阻值pH值列表1。
Figure A200810198539D00151
该试验数据提示,在没有对污水污泥进行调节前,污泥比阻抗是很高的,全都超过1.0×109cm/g,属于难脱水的污泥。尤其是生活污水污泥,比阻抗达2.47×109cm/g,不经调理是很难脱水的。
表面活性剂类中不同品种的过滤效果对比
在本研究试验中,选择了羧酸盐类(RCOOM,下面简称BH-1)、磺酸盐类(RSO3M,下面简称BH-2)、季铵盐类(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下面简称BH-3)、聚乙二醇类(给出具体物质,下面简称BH-4)、季铵盐类(专利号为200610047281.1发明专利中的季铵型阳离子聚合物,它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季铵化后的单体和丙烯酰胺单体的共聚物,下面简称(BH-5)五种不同结构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对比试验。投放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典型试验结果如表2。
表2 表面活性剂类中不同品种的过滤效果对比
 
项目 BH-1 BH-2 BH-3 BH-4 BH-5
过滤前含固率G0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滤饼含固率G1 0.1813 0.1852 0.221 0.2017 0.2089
滤渣干重C(g/cm3) 0.1145 0.1130 0.1028 0.1076 0.1065
斜率b(s/cm6) 0.1817 0.128 0.113 0.125 0.121
粘度μ(s*g/cm2) 0.0112 0.0108 0.0104 0.0101 0.0106
比阻抗值r(cm/g)(*108) 8.735 6.466 6.514 7.090 6.612
从试验结果可知,磺酸盐类(BH-2)与季铵盐类(BH-3)的过滤效果较好,从比阻抗值的对比来看,磺酸盐类(BH-2)比季铵盐类(BH-3)的过滤效果还要略好些,但是,从滤布截留下来的泥饼含固率来看,季铵盐类(BH-3)比磺酸盐类(BH-2)要好很多。因为过滤的最终目的是要看泥饼含水率的,所以,可确定在试验的四类表面活性剂中,以季铵盐类(BH-3)的污泥脱水性能最好。
本发明人选择了羧酸盐类、磺酸盐类、季铵盐类、聚乙二醇类中的不同物质、不同百分比含量和不同试验条件进行了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均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BH-3)的泥饼含固率最高,其比阻抗值相对来说也是较低的,说明其脱水性能最好。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表面活性剂类添加剂不同投放量的过滤效果
不同添加剂投放量的过滤效果是不同的,对于筛选出来的添加剂还要对其最佳投放量进行试验。根据研究及经验,本发明为表面活性剂BH-3设定了从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0.5%到3%共6个投放量档次。其典型试验数据如表3。
Figure A200810198539D00161
本发明人在1%到2.5%之间以0.01%为间隔进行反复试验。经试验表明,当投放量小于1.42%时,污泥的比阻抗值为6.352,污泥含固率为0.1788,随着投放量的减少,污泥比阻抗值大幅度增加,污泥的含固率大幅度减小;投放量在1.97%时,污泥比阻抗值为6.1862,达到最小,污泥含固率为0.1821,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比阻抗值反而增加;投放量在2.07%时,污泥的比阻抗值为6.2236,污泥含固率为0.1898,污泥含固率达到最大,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含固率反而减少。以性价比的角度考虑,BH-3的投放量重量比应为污泥固含物的1.42%~2.07%。
本发明人选择不同的试验条件,其试验结果同上。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污泥过滤前不同含水率的过滤效果
本试验设计了将80%的污水污泥加水调制90%~95%,选6个档次的含水率进行试验。典型试验数据如表4。
表4 污泥过滤前不同含水率的过滤效果
 
过滤前含水率 95% 94% 93% 92% 91% 90%
过滤前含固率G0 0.0492 0.0604 0.0703 0.0796 0.0905 0.101
滤饼含固率G1 0.2482 0.2498 0.2523 0.2403 0.2375 0.2102
 
滤渣干重C(g/cm3) 0.0613 0.0796 0.0974 0.1190 0.1462 0.19441
斜率b(s/cm6) 0.0532 0.0653 0.0776 0.1064 0.1403 0.2234
粘度μ(sg/cm2)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比阻抗值r(cm/g)(*108) 4.951 4.681 4.548 5.105 5.480 6.563
试验数据表明,过滤前污泥含水率在93%左右污泥比阻抗值最低、污泥含固率最高,污泥脱水性能最好。
本发明人将78-82%的污水污泥每增加一个百分比分别加水调制至90%~95%,加水调制后污泥含水率每增加0.1%作为一组试验数据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为含水率在93%左右过滤效果最好。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絮凝剂类中不同品种的过滤效果对比
表中XN-1为聚合氯化铝,XN-2为聚丙烯酰胺,XN-4为淀粉磷酸酯,LY-1由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组成,聚丙烯酰胺为LY-1的5.06%。投放量为污泥固含物的9.92%。其典型试验数据如表5。
Figure A200810198539D00171
试验结果表明,LY-1絮凝剂污泥比阻抗值虽然比XN-1稍微高一点,但污泥含固率最高,远远高于XN-1,因此LY-1污泥脱水性能最好。
本发明人还选择了铁盐、其它铝盐和有机絮凝剂中的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乙烯胺、聚乙烯磺酸盐等不同物质、不同投放量和不同试验条件进行了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均为LY-1絮凝剂的污泥比阻抗值低、污泥含固率最高,污泥脱水性能最好。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絮凝剂添加剂不同投放量的过滤效果
根据各种资料及经验,我们为絮凝剂LY-1设定了从2%到12.5%共8个投放量档次,聚丙烯酰胺为LY-1的5.06%。其典型试验数据如表6。
 
投放量(%) 1.5 3 5.5 7 8.5 10 11.5 13
过滤前含固率G0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滤饼含固率G1 0.1669 0.1669 0.1742 0.1864 0.2218 0.2351 0.2348 0.2318
滤渣干重C(g/cm3) 0.1188 0.1182 0.1176 0.1126 0.1027 0.1001 0.1001 0.1007
斜率b(s/cm6) 0.1996 0.1936 0.1827 0.1706 0.1339 0.1138 0.1154 0.1188
粘度μ(sg/cm2)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比阻抗值r(cm/g)(*108) 9.508 9.269 8.793 8.573 7.378 6.435 6.522 6.677
本发明人在1.5%到13%之间以0.01%为间隔进行反复试验。经试验表明,当投放量等于4.92%时,比阻抗值为7.528,污泥的含固率为0.1852,投放量小于4.92%时,随着投放量的减少,污泥比阻抗值急剧增加,污泥的含固率也有减小;投放量在9.92%时,污泥比阻抗值为6.321,达到最小,污泥含固率为0.2347,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比阻抗值反而增加;投放量在10.18%时,污泥的比阻抗值为6.439,污泥含固率为0.2365,达到最大,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含固率反而减少。以性价比的角度考虑,LY-1的投放量重量比应为污泥固含物的4.92%~10.18%.
本发明人选择不同的试验条件,其试验结果同上。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絮凝剂中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不同投放量的过滤效果
由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组成的絮凝剂的投放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为聚丙烯酰胺设定了从重量比为絮凝剂的3%到6.5%共8个投放量档次。其典型试验数据如表7。
本发明人在4.0%到5.3%之间以0.01%为间隔进行反复试验。经试验表明,当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4.38%时,污泥的比阻抗值为7.528,污泥含固率为0.2188,当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小于4.38%时,随着投放量的减少,污泥比阻抗值急剧增加,污泥的含固率也有减小;当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5.06%时,污泥比阻抗值为6.287,达到最小,污泥的含固率为0.2345,达到最小,污泥含固率为0.2347,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比阻抗值反而增加;投放量在5.33%时,污泥的比阻抗值为6.489,污泥含固率为0.2358,达到最大,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含固率反而减少。以性价比的角度考虑,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4.38%~5.33%.
本发明人选择絮凝剂为污泥固含物的不同含量、不同的试验条件,其试验结果同上。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投放添加剂时不同搅拌速度与时间的过滤效果
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组成,絮凝剂的投放量为污泥固含物的10%,聚丙烯酰胺重量比为聚丙烯酰胺的5.06%。
根据有关资料与经验,并结合生产的实际,我们为添加剂的搅拌速度与时间设计了六种组合:
组合1:先加聚合氯化铝,再加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2分钟,然后15.0转/分慢搅8分钟;
组合2:先加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调污水污泥的pH值为6~8;再加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组合3:先加聚合氯化铝,再加聚丙烯酰胺,28.0转/分快搅3分钟,然后15.0转/分慢搅7分钟;
组合4:先加聚合氯化铝,再加聚丙烯酰胺,28.0转/分快搅3分钟,然后10.0转/分慢搅7分钟;
组合5:先加聚合氯化铝,再加聚丙烯酰胺,24.0转/分快搅4分钟,然后15.0转/分慢搅6分钟;
组合6:先加聚合氯化铝,再加聚丙烯酰胺,24.0转/分快搅4分钟,然后10.0转/分慢搅6分钟;
表8 投放絮凝剂LY-1时不同搅拌速度与时间的过滤效果
 
搅拌速度/时间 组合1 组合2 组合3 组合4 组合5 组合6
过滤前含固率G0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0.0702
滤饼含固率G1 0.2329 0.2347 0.2206 0.2295 0.2043 0.2188
 
滤渣干重C(g/cm3) 0.1004 0.1001 0.1029 0.1011 0.1069 0.1033
斜率b(s/cm6) 0.1049 0.1027 0.1138 0.1103 0.1456 0.1178
粘度μ(sg/cm2)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0.0109
比阻抗值r(cm/g)(*108) 5.907 5.802 6.254 6.172 7.704 6.449
试验结果表明,搅拌速度与时间以组合2(32.0转/分快搅2分钟,然后10.0转/分慢搅8分钟)为最好,组合5(24.0转/分快搅4分钟,然后15.0转/分慢搅6分钟)最差。说明快搅的时间不宜过长,这样会将已形成的矾花打碎,影响了胶体的聚沉。
本发明人为上述絮凝剂选择了不同的投放量,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不同的配比、不同的试验条件,其试验结果同上。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投放不同品种的助剂的过滤效果
本试验中,选中了不同的助剂,ZN-1为锯末,ZN-3为粉煤灰,ZN-4为硅藻土,LY-2为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投放量为污泥固含物的8%。
表9 投放不同品种的助剂的过滤效果
 
项目 ZN-1 LY-2 ZN-3 ZN-4
过滤前含固率G0 0.06891 0.06891 0.06891 0.06891
滤饼含固率G1 0.1832 0.2318 0.2246 0.1883
滤渣干重C(g/cm3) 0.1104 0.0980 0.0994 0.1086
斜率b(s/cm6) 0.1252 0.113 0.133 0.125
粘度μ(sg/cm2) 0.0109 0.011 0.0108 0.011
比阻抗值r(cm/g)(*108) 6.414 6.462 7.641 6.449
试验结果表明,LY-2的污泥脱水性能最好。
本发明人还选择了不同投放量和不同试验条件进行了上述试验,试验结果均为LY-2助剂的污泥脱水性能最好。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助剂LY-2不同投放量的过滤效果
根据各种资料及经验,我们为助剂LY-2设定了从4%到11%共8个投放量档次。其典型试验数据如表10。
表10 助剂LY-2不同投放量的过滤效果
 
投放量(%) 4        5 6 7 8 9 10 11
过滤前含固率G0 0.0865   0.0865 0.0865 0.0865 0.0865 0.0865 0.0865 0.0865
滤饼含固率G1 0.1686   0.1848 0.2015 0.2396 0.2245 0.2238 0.2279 0.2263
滤渣干重C(g/cm3) 0.1635   0.1626 0.1516 0.1354 0.1407 0.1410 0.1394 0.1377
斜率b(s/cm6) 0.1953   0.1832 0.1647 0.1239 0.0928 0.1021 0.1009 0.1007
粘度μ(sg/cm2)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0.0108
比阻抗值r(cm/g)(*108) 6.822    6.435 6.207 5.228 3.767 4.136 4.134 4.177
本发明人在5%到8%之间以0.1%为间隔进行反复试验。经试验表明,当LY-2的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时,污泥比阻抗值最小,污泥含固率最高,脱水性能最好。
经试验表明,当LY-2的重量比小于污泥固含物的5%时,随着投放量的减少,污泥比阻抗值急剧增加,污泥的含固率也有减小;当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8%时,污泥比阻抗值达到最小,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比阻抗值反而增加;投放量在10%时,污泥含固率为达到最大,随着投放量的增加,污泥含固率反而减少。以性价比的角度考虑,LY-2的投入量为污泥固含物的5%-10%。
本发明人为LY-2助剂选择了不同的试验条件,其试验结果同上。关于其试验数据,本发明人不再一一列出。
下面所有的试验条件为对于同种污泥等压力(500g/cm2)、等过滤面积(78.54cm2)、等原污泥量(50ml)、原污泥等含水率、等絮凝剂量、等搅拌条件、等过滤时间(30分钟),以各滤出的滤液体积进行评判优劣。显然滤出滤液越多,其过滤性能就越优胜。特别说明的除外。
滤布的纱型及织造结构对过滤性能有很大影响。滤布的纱型基本上分为定长纤维、复缕、单缕三种,各种纱型对过滤性能的影响如表11。
表11 各种纱型对过滤性能的影响
 
纱型 对颗粒的隔滤性能 过滤产率 滤饼含水量 卸料 寿命 堵塞 密封性能
定长纤维 最好 再次之 再次之 再次之 最长 再次之 最好
次之 次之 次之 次之 次之 次之 再次之
再次之 最好 最低 最易 再次之 不易 次之
滤布的织造结构基本上分为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种,各种织造结构与过滤操作的关系见表12。
表12 织造结构与过滤操作的关系
 
织造结构 对颗粒的隔滤性能 过滤产率 滤饼含水量 卸料 寿命 堵塞
平纹 最好 再次之 再次之 再次之 次之 再次之
斜纹 次之 次之 次之 次之 最长 次之
缎纹 再次之 最易 最低 最易 再次之 不易
我们用锦纶/缎织/单缕、涤纶/缎织/单缕、丙纶/缎织/单缕三种滤布,并各按150目(滤布孔径0.106mm)、300目(滤布孔径0.048mm)、500目(滤布孔径0.025mm)的渗孔密度共9种情况进行试验。试验方法是测量这些滤布在完全等同条件下滤出滤液的体积。
以下滤液体积分9个档次,从1到9滤液体积逐增,1表示滤出滤液体积最少,9表示滤出滤液体积最多。试验数据见表13。
表13 不同滤布等条件下滤出滤液体积对比
 
滤布类型 生活污水污泥         印染废水污泥     造纸废水污泥         电镀废水污泥        
锦纶/缎织/单缕/150目 4 6 最多 6
涤纶/缎织/单缕/150目 2 5 8 5
丙纶/缎织/单缕/150目 4 6 9 6
锦纶/缎织/单缕/300目 4 6 9 6
涤纶/缎织/单缕300目 2 5 7 5
丙纶/缎织/单缕/300目 4 6 9 6
锦纶/缎织/单缕/500目 2 4 7 4
涤纶/缎织/单缕/500目 最少 3 5 3
丙纶/缎织/单缕/500目 2 4 7 4
从表6的试验数据可以看出,丙纶/缎织/单缕与锦纶/缎织/单缕的过滤性能基本相同,比涤纶/缎织/单缕优,而150目与300目差别不大,500目时过滤性能降低。因为丙纶比锦纶便宜,150目又比300目便宜,所以,可以初步确定滤布采用丙纶/缎织/单缕/150目规格。
板框压滤机污泥进泥口辅助设施的改良
使用普通的板框压滤机,泥饼的含水率在65%左右,泥饼已呈固态,且形状完整。为分析压滤压力对滤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
试验方法:将污泥压滤后的脱水泥饼按九宫格分为九个部位,如表14。
表14
 
左上 右上
左下 右下
分别对泥饼的八个部位取样检测泥饼的含水率(中间格是进泥管孔)。列10次试验结果如表15:
表15 普通板框压滤泥饼各部位含水率(单位重量百分比:%)
 
取样部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67.5 65.5 75.3 71.1 65.9 72.3 62.2 75.4 70.3 77.2
68.3 68.5 70.7 73.9 73.8 64.0 73.7 68.0 67.8 63.7
78.3 67.9 78.2 66.1 70.1 68.9 67.1 77.2 66.0 65.9
62.5 66.3 77.9 73.6 78.2 67.4 69.4 73.8 76.3 69.9
左上 79.7 62.0 73.3 64.2 69.7 74.2 74.6 79.7 76.0 64.1
左下 78.3 73.8 69.2 72.8 74.5 66.2 70.5 74.1 76.9 63.7
右上 72.7 78.9 62.0 74.3 78.7 78.1 66.6 77.6 65.6 64.9
右下 69.4 67.5 69.6 69.4 73.8 69.6 75.2 76.9 76.0 62.3
均值 72.1 68.8 72.0 70.7 73.1 70.1 69.9 75.3 71.9 66.5
从上表分析可得:普通板框压滤泥饼各部位含水率极不均匀,且无规律。水分低的,低至62.3%,高的,高达79.7%。含水率不均匀导致滤板受力不均匀。本来,滤板的两面在受力均匀时,受到的仅是垂直正向压力,很多材质都能承受,但在泥饼含水率不均匀时,滤板承受的是作用在不同部位的剪切力,这是破坏性的,这也是高压力时产生“爆板”现象的主要原因。泥饼含水率的不均匀,是因为污泥在滤板滤腔中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污泥分布多的部位,泥饼含水率低,滤板承受的压力大。污泥分布少的部位,泥饼含水率高,滤板承受的压力小。由此可知,要提高板框压滤的工作压力,必须解决污泥在滤板滤腔里的均匀分布问题。
板框压滤机已采用污泥螺旋分配器、滤腔底部的凸起粒子沿中心孔螺旋分布的滤板、滤孔为梯形孔的滤布。试验数据如表16。
表16 改良了污泥压滤装置后的滤饼各部位含水率(单位重量百分比:%)
 
取样部位 1 2 3 4 5 6 7 8 9 10
62.3 66.4 64.2 67.1 63.0 67.2 65.1 67.8 64.6 67.9
62.0 62.0 62.4 65.5 64.9 66.6 63.2 67.8 65.7 66.6
66.7 67.6 65.6 67.1 62.8 62.6 67.7 62.7 65.2 64.3
65.5 64.5 62.0 63.8 67.6 66.8 63.1 67.3 62.3 67.7
左上 63.0 65.6 62.7 62.3 66.9 62.8 66.6 65.8 62.5 65.4
左下 65.9 64.0 67.3 62.2 62.3 63.5 67.3 63.4 66.5 65.0
右上 65.4 67.3 64.2 66.7 65.2 67.6 66.8 62.0 62.9 62.6
右下 63.9 67.6 63.5 62.2 65.5 64.5 64.0 65.1 62.8 66.9
均值 64.3 65.6 64.0 64.6 64.8 65.2 65.5 65.2 64.1 65.8
数据表明,改良了污泥注入装置与滤板后,污泥压滤泥饼各部位含水率的均匀度大大提高,泥饼的平均含水率也由70%左右降到了65%左右,污泥压滤脱水效率提高了5个百分点。
不同过滤压力施加方式的过滤效果
我们选择西班牙进口的TEFSA-PEH型压滤机,设计了六种过滤压力施加方式来进行试验。
取含水重量比为80%的城市生活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90%。添加剂为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5%的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表面活性剂;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的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铝絮凝剂,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8%的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助剂。
添加絮凝剂时,先加聚合氯化铝,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调污水污泥的pH值为6~8;再加聚丙烯酰胺,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板框压滤机已采用污泥螺旋分配器、滤腔底部的凸起粒子沿中心孔螺旋分布的滤板、滤孔为梯形孔的滤布。
方式(1)恒压式:以0.4MPa压力进料,以1.2MPa压力保压过滤;
方式(2)恒压式:以0.4MPa压力进料,以1.35MPa压力保压过滤;
方式(3)恒压式:以0.4MPa压力进料,以1.5MPa压力保压过滤;
方式(4)递进式:以0.4MPa压力进料后,以0.1MPa压力为间隔,逐级升至1.6MPa;
方式(5)递进式:以0.2MPa压力进料,以0.2MPa压力为间隔,逐级升至1.6MPa保压;
方式(6)递进式:以0.4MPa压力进料后,以0.3MPa压力为间隔,逐步升至1.6MPa;
该试验直接以过滤泥饼的含水率作为过滤性能的评判标准,试验结果如表17。
表17不同过滤压力施加方式的过滤效果
 
压力施加方式 方式1 方式2 方式3 方式4 方式5 方式6
泥饼含水率(%) 59.9 58.8 57.8 54.2 54.3 55.3
过滤完成时压力(Bar) - - - 12 12 13
过滤操作耗时(h) 3.7 3.5 3.4 3.5 3 3.2
试验结果表明,过滤压力施加方式以方式4泥饼含水率最低,但是过滤操作耗时要3.5小时,用时较长;方式5的过滤泥饼含水率虽次之,也在55%以内,用时却最少。从企业成本等各方面优化角度考虑,过滤压力施加方式以方式5为最好。递进式过滤压力施加方式,可以使泥饼的阻力不致急速增加,因此过滤效果会较好。
本发明人对添加剂采用了不同的配比,其试验结果均为方式5最好。
本发明中滤布的滤孔也可为圆锥形孔或其它锥形孔。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42%~2.07%的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4.92%~10.18%的絮凝剂、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5%—10%的助剂;助剂为食用菇采摘后的培养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其结构式为
Figure A200810198539C0002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絮凝剂由聚合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组成,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4.38~5.3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污水污泥为生活污水污泥,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9.45%,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0%。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污水污泥为印染废水污泥,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2.0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11%,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污水污泥为造纸废水污泥或电镀废水污泥,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1.97%;絮凝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11%,聚丙烯酰胺的重量比为絮凝剂的5.06%;助剂的添加量重量比为污泥固含物的8%。
7.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项所述的添加剂的污泥脱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污泥预处理:将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0%—95%;
2)添加表面活性剂:加入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反应5—12分钟;
3)添加絮凝剂:先加聚合氯化铝,先快搅再慢搅,调污水污泥的pH值至6~8;再加聚丙烯酰胺,先快搅再慢搅;
4)添加助剂:加入助剂,充分搅拌6—10分钟;
5)污泥脱水:用板框压滤机压滤脱水;污泥脱水过程中,污泥注入压力递进式增加,即将调制完成的污水污泥以一定进泥压力注入压滤机时,过滤开始,此时即有滤液排出,注满时,滤液排出流量为V1;随着过滤时间增加,滤液排出流量逐渐减少,当滤液排出流量低于1/2V1时,将污泥注入压力提高一个档次,此时滤液排出流量会增大到V2;又当滤液排出流量低于1/2V2时,再将污泥注入压力提高一个档次,以此方式递增至设定压力,递增至设定压力时停止进料并保压,然后再隔膜挤压;
6)卸压放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加聚合氯化铝时,32.0转/分快搅2分钟,10.0转/分慢搅3分钟;加聚丙烯酰胺时,32.0转/分快搅3分钟,10.0转/分慢搅7分钟;
2)进泥压力为0.2MPa,过滤压力每提高一个档次提高0.2MPa,逐级升至1.6MPa时停止进料并保压10分钟,再以2.5MPa压力进行隔膜挤压20分钟。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污水污泥加水调制至含水率重量比为9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污泥脱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污泥脱水中,板框压滤机的滤布采用单缕的丙纶纤维缎织而成,丙纶纤维的截面形状为方梯形;方梯形截面纤维编织滤布的滤孔为锥形孔,出滤液一侧的孔径为0.058mm,进滤液一侧的孔径为0.106mm,滤布进滤液一侧的规格相当于150目;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分配器的一个端面上沿径向方向设有将污泥导入滤板滤腔的导流槽;导流槽为螺旋状;板框压滤机的滤板为15%的聚丙烯玻纤复合增强材料一次成型而成;在滤板的正反两面设有滤腔,在滤腔的底面密布有凸起粒子,凸起粒子沿滤板中心通孔向外呈螺旋状辐射均匀分布。
CN2008101985397A 2008-09-17 2008-09-17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7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85397A CN101367600B (zh) 2008-09-17 2008-09-17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985397A CN101367600B (zh) 2008-09-17 2008-09-17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7600A true CN101367600A (zh) 2009-02-18
CN101367600B CN101367600B (zh) 2011-06-29

Family

ID=40411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9853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7600B (zh) 2008-09-17 2008-09-17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67600B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9999A (zh) * 2011-02-09 2011-08-03 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活性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2452785A (zh) * 2011-12-19 2012-05-1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造纸污泥高效脱水方法
CN102614714A (zh) * 2012-04-03 2012-08-01 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滤布
CN102627386A (zh) * 2012-04-10 2012-08-08 无锡国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的调理剂添加方法
CN102827661A (zh) * 2012-08-31 2012-12-19 燕山大学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燃料化处理工艺方法
CN103030255A (zh) * 2012-12-28 2013-04-10 江苏兆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污泥集中深度处理的预调制工艺
CN103193374A (zh) * 2013-05-03 2013-07-10 湖南品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调质剂及其污泥脱水的方法
CN103992017A (zh) * 2014-03-13 2014-08-20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方法
CN104058570A (zh) * 2014-06-19 2014-09-24 陕西九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隔膜压滤机用的污泥脱稳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71466A (zh) * 2014-07-11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浮渣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30123A (zh) * 2015-11-18 2016-02-17 浙江捷丰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高度脱水的配方及其操作方法
CN105366909A (zh) * 2015-11-11 2016-03-02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工艺
CN108726838A (zh) * 2018-05-23 2018-11-02 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板框脱水用污泥调理药剂的优化评价方法
CN110373953A (zh) * 2019-07-15 2019-10-25 上海永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栏杆的制造方法
CN111302601A (zh) * 2020-03-06 2020-06-19 河北亿环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型高效污泥脱水剂
CN111825181A (zh) * 2020-07-02 2020-10-27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危险废物处置装置
CN112358162A (zh) * 2020-12-29 2021-02-12 山东颖慧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9999B (zh) * 2011-02-09 2012-07-25 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活性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2139999A (zh) * 2011-02-09 2011-08-03 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活性污泥减量化及资源化处理方法
CN102452785A (zh) * 2011-12-19 2012-05-16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造纸污泥高效脱水方法
CN102614714A (zh) * 2012-04-03 2012-08-01 山东爱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滤布
CN102627386A (zh) * 2012-04-10 2012-08-08 无锡国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的调理剂添加方法
CN102827661A (zh) * 2012-08-31 2012-12-19 燕山大学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燃料化处理工艺方法
CN103030255A (zh) * 2012-12-28 2013-04-10 江苏兆盛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污泥集中深度处理的预调制工艺
CN103193374A (zh) * 2013-05-03 2013-07-10 湖南品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脱水调质剂及其污泥脱水的方法
CN103992017A (zh) * 2014-03-13 2014-08-20 浙江海洋学院 一种污泥脱水处理方法
CN104058570B (zh) * 2014-06-19 2016-04-20 陕西九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隔膜压滤机用的污泥脱稳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4058570A (zh) * 2014-06-19 2014-09-24 陕西九环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隔膜压滤机用的污泥脱稳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271466A (zh) * 2014-07-11 2016-01-27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油浮渣脱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66909A (zh) * 2015-11-11 2016-03-02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工艺
CN105366909B (zh) * 2015-11-11 2018-02-09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工艺
CN105330123A (zh) * 2015-11-18 2016-02-17 浙江捷丰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高度脱水的配方及其操作方法
CN108726838A (zh) * 2018-05-23 2018-11-02 北京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板框脱水用污泥调理药剂的优化评价方法
CN110373953A (zh) * 2019-07-15 2019-10-25 上海永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栏杆的制造方法
CN111302601A (zh) * 2020-03-06 2020-06-19 河北亿环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清洁型高效污泥脱水剂
CN111825181A (zh) * 2020-07-02 2020-10-27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危险废物处置装置
CN112358162A (zh) * 2020-12-29 2021-02-12 山东颖慧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7600B (zh) 201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7600B (zh) 一种用于污泥脱水的添加剂及污泥脱水方法
CN101367597B (zh) 一种污泥脱水的方法
CN101367599B (zh) 一种表面活性剂用于污泥脱水的应用及污泥脱水方法
CN101367598B (zh) 一种助剂用于污泥脱水的应用及污泥脱水方法
CN111018283B (zh) 一种河湖底泥板框压滤脱水方法
CN106587565B (zh) 一种泥浆与淤泥连续脱水固化一体化工艺
CN201353446Y (zh) 板框压滤机的滤布及压滤装置
CN104098250A (zh) 一种市政污泥化学调理强化初步机械脱水联合电渗透两级深度脱水方法
CN100465110C (zh) 焦化废水回用处理方法
CN104724898B (zh) 一种污泥预处理工艺
CN106517720B (zh) 一种基于多点进泥的污水污泥多级耦合板框压滤脱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1525209A (zh) 一种污泥机械脱水半干化系统
CN108298679A (zh) 一种低密度脱氮除磷填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8002B (zh) 一种污泥预处理设备
CN101293768A (zh) 一种生物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74491A (zh) 一种废弃泥浆脱水设备及工艺
CN106379989A (zh) 折流式生物膜反应器
CN103011549B (zh) 用于污泥深度脱水的高效无机环保调理剂
CN112456672A (zh) 一种矿井水处理方法及系统
CN207958042U (zh) 高负荷磁混凝沉淀装置
CN109399886A (zh) 一种带式压滤泥浆处理方法
CN201342275Y (zh) 板框压滤机的污泥分配器及压滤装置
CN209010280U (zh) 一种重力整流式离子交换法污水处理末端除氮设备
CN110498580A (zh) 建筑废弃泥浆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CN105523615A (zh) 一种多级强化催化氧化还原曝气内电解反应器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DONG LU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213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1466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1450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213

Address after: 511450, No. three, No. 101, No. 5, East Village Road, East Village, Tai Lung Street, Fu Tung Road, Fu Yi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Pany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LV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 District Hengli Town, Guangzho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1466 Hexing Road No. 56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90218

Assignee: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Assignor: GUANGDONG LV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Contract record no.: 201544000014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dditive for sludge dewatering and sludge dewatering metho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150520

LICC Enforcement, change and cancellation of record of contracts on the licence for exploitation of a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105

Address after: Nansha District Hengli Town, Guangzho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1466 Hexing Road No. 56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50, No. three, No. 101, No. 5, East Village Road, East Village, Tai Lung Street, Fu Tung Road, Fu Yi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Pany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LV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QUIPMENT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1466 56 Hing Hing Road, Hengli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Zhong Tao green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1466 56 Hing Hing Road, Hengli Town,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uyou Industrial Waste Recycl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