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5886A - 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尤其是线性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尤其是线性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65886A CN101365886A CNA2007800020751A CN200780002075A CN101365886A CN 101365886 A CN101365886 A CN 101365886A CN A2007800020751 A CNA2007800020751 A CN A2007800020751A CN 200780002075 A CN200780002075 A CN 200780002075A CN 101365886 A CN101365886 A CN 10136588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shpot
- piston
- linear unit
- sealing surface
- s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5/00—Fluid-actuated devices for displacing a member from one position to another; Gearing associated therewith
- F15B15/20—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 F15B15/22—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for accelerating or decelerating the stroke
- F15B15/222—Other details, e.g. assembly with regulating devices for accelerating or decelerating the stroke having a piston with a piston extension or piston recess which throttles the main fluid outlet as the piston approaches its en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它具有活塞(6),当活塞运动到其活塞终端位置的时候,活塞将流体从工作腔(5)挤压到控制通道(23)里面。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起到制动活塞(6)的作用并且包括密封环(33),它可以在密封面(35)上滑动。在密封面(35)中构成终结在背面前面的第一缓冲槽(42),以及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它与第一缓冲槽(42)沿轴向重叠并且一直延伸到密封面(35)的背面。通过这个缓冲槽(42,43)与密封环(33)的共同作用,实现与速度有关的缓冲特性。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fluidbetaetigteLineareinheit),其具有在外壳的工作腔中可沿直线移动地设置的活塞,并且具有用于活塞终端位置缓冲的机构,它们包括与活塞运动耦联的阻塞体(Absperrkoerper)和与阻塞体沿轴向对置的在外壳固定的封闭壁上通到工作腔里面的流体控制通道(fluidischerSteuerkanal),其中在封闭壁上或在阻塞体上设置与控制通道入口同轴的密封环,当阻塞体在活塞接近其活塞终端位置时浸入到控制通道里面时,密封环在在阻塞体外圆周上或在控制通道内圆周上构成的圆柱形密封面上密封地滑动,其中在密封面中加入多个在圆周方向上分布在圆周上的、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缓冲槽,它们从面对密封环的密封面前端部开始限定向着其背面至少总体上减小的凹槽横截面。
由EP1283958B1已知这种形式的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它设计成气动缸。现有的用于终端位置缓冲的机构负责减小碰撞强度,如果活塞移动到其活塞终端位置的时候,该终端位置通常通过与对置的外壳固定的封闭壁接触限定。终端位置缓冲机构在变化中包括从活塞突出来的具有环绕的密封面的阻塞体,在密封面中加入多个在密封面整个长度上延伸的减小凹槽横截面的缓冲槽。由活塞压缩的流体通过对置的控制通道可以排流到缓冲状态以外。在接近活塞终端位置时阻塞体浸入到控制通道里面,其中控制通道通过密封环透卡,它这样顶靠在密封面上,使流体现在可以穿过缓冲槽并因此以微小的通流率排出。这一点起到制动活塞的作用。
在EP1283958B1中描述的结构形式中密封面没有槽并且为了节流存在独立的节流部件,与该结构形式相比已知的线性单元更简单地制成。此外运动的活塞由于减小的凹槽横截面自动地越强烈地制动,活塞就越远地靠近活塞终端位置。
由DE9302454U1已知设计成液压碰撞缓冲器的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其中活塞的终端位置缓冲同样通过在横截面中减小的沿轴向槽起作用。对于沿轴向槽可以设想不同的横截面形状。如果通过从属的调节阀限制流量的时候,也可以存在具有一直恒定的横截面的槽。通过控制调节阀可以改变缓冲强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致种具有终端位置缓冲机构的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它对于不同的活塞速度无需改变阀门调整也可引起有效的终端位置缓冲。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规定,第一缓冲槽在背面沿轴向终结在密封面的称为终端位置的位置前面,当活塞已经达到活塞终端位置的时候,在密封面上密封地这样顶靠密封环,使得在活塞到达活塞终端位置之前,第一缓冲槽失去其作用,并且在密封面中除了第一缓冲槽还引入至少一个同样沿轴向延伸的第二缓冲槽,它与至少一个第一缓冲槽沿轴向重叠,并且它在背面向着某一区域打开,该区域这样沿轴向位于密封面的终端位置后面,使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能够实现在工作腔与控制通道之间直到活塞终端位置的流体转移。
有利地使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的凹槽横截面在整个槽长度上是恒定的。如果存在多个第二缓冲槽,这个横截面恒定至少适用于所有第二缓冲槽。
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实施形式能够在缓冲状态期间从其凹槽横截面逐渐减小的第一缓冲槽开始实现在工作腔与控制通道之间的流体转移。与上述现有技术一样,在此逐渐增加制动强度。但是与现有技术不同,在第一缓冲槽达到活塞终端位置之前,使第一缓冲槽失去其功能。在这里只有一个或多个第二缓冲槽的保留端部段起作用,它们沿轴向与一个或多个第一缓冲槽重叠至少一段距离,用于避免流体转移流的中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第一缓冲槽值尽可能快速的、在最短路径上产生制动,而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用于
“低速行程”形式,即有针对性地以非常微小的速度走过缓冲路径的最后的、优选地短的距离,同时保证没有碰撞危险地达到活塞终端位置。
如果活塞以高工作速度运动,则以刚才所述的方式,第一缓冲槽以及第二缓冲槽对于制动和对于缓冲过程是很重要的。由此提供相对长的制动行程供使用。而如果离开外壳的活塞速度相对微小,第一缓冲槽只非常微小或者甚至根本不以制动方式起作用,而至少主要的制动效应仅仅由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引起。
因此对于不同的活塞速度终端位置缓冲机构也起到有效地终端位置缓冲的作用,而无需在其间进行任何调整工作。
由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的有利改进方案。
如果只在活塞运动方向上期望终端位置缓冲,则只存在单一的用于终端位置缓冲的机构。例如在起到碰撞缓冲器功能的线性单元是这种情况。如果线性单元是流体操控的线性驱动装置,则通常存在双重终端位置缓冲机构,使得在两个运动方向上都起到终端位置缓冲的作用。
对于第一缓冲槽的横截面变化,已经证实凹槽横截面连续减小直到第一缓冲槽的背面是有利的。但是对于特殊的应用场合也可以设想其它的变化,尤其是非线性的形式。
总体上考虑,现有的多个第一缓冲槽限定向着背面减小的凹槽横截面,在原则上是足够的。在此至少一个第一缓冲槽理论上也可以具有一直恒定的横截面。但是特别有利的结构形式是,每个第一缓冲槽中具有向着其背面减小的横截面。在此可以使所有的第一缓冲槽尤其也一致地构成。
首先也有利地使第一缓冲槽相互间具有相同的长度。尽管原则上也可以具有多个第一缓冲槽,它们在整个长度或至少部分长度上具有恒定的凹槽横截面,但是长度不同,因此通过改变目前有效的第一缓冲槽的数量调节横截面变化。
实验已经证实,矩形的凹槽横截面对于第一缓冲槽是特别有利的。在这里通过相应的、在密封面圆周方向上测量的各第一缓冲槽的宽度提供相对较大的凹槽横截面供使用,尽管槽深度相对较小。通过存在许多第一缓冲槽可以实现相对较大的总凹槽横截面。,而无需使各第一缓冲槽过宽地构成。由此避免密封环太强烈地径向顶压到第一缓冲槽里面——这可能导致提前磨损。
第一缓冲槽均匀分布在密封面的确定圆周段上,是有利的通流特性。这个圆周段可以小于360°。
就第二缓冲槽而言已经证实,只使用唯一的第二缓冲槽起到最佳的效果。由此可以提供最小的凹槽横截面供使用,它允许以最低深度水平实现活塞运动,用于使活塞特别柔和地且没有碰撞危险地一直移动到活塞终端位置。
对于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其致力于获得特别小的凹槽横截面。这一点能够通过V形槽、即具有三角形横截面的槽特别好地实现。这样的槽也能够以减小的宽度更加简单地以比例如矩形槽相对更深的深度加工。在这个凹槽横截面形状中加工误差比在矩形槽中的影响小得多。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显而易见地,可以沿圆周方向设置多个第二槽。
如同已经证实的那样,在制动状态与上面称为“低速过程”的活塞移动最终状态之间调节特别柔和的过渡,如果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与第一缓冲槽一样一直延伸到密封面的前端部。由此就确定的供从工作腔流通到控制通道的流体使用的通流横截面而言,使第一和第二缓冲槽从开始就同时有效。
为了保证,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直到在活塞终端位置都能为通流的流体提供通流路径,最简单地选择有针对性的槽结构,使第二缓冲槽在密封面的背面端部上是端侧打开的。也可以选择使第二缓冲槽在背面的端部上呈端侧封闭,如果它具有足够的长度,这样保证,它在活塞终端位置不在其整个长度上穿过密封环。通流的流体可以径向进入或排出。
已经证实特别有利的是,在所有在密封面上构成的第一和第二缓冲槽之间,在沿密封面的圆周方向上,呈相同的距离。例如可以使唯一的第二缓冲槽与五个第一缓冲槽以均匀的60°角间距分布在密封面圆周上。
通过缓冲槽构成的密封面或者可以位于与活塞连接的阻塞体的外圆周上或者位于流体的控制通道的内圆周上,在控制通道中浸入阻塞体。密封环位于其它部件上,与控制通道的入口同轴地取向。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以纵向截面图显示了按照本发明的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的优选的第一实施例,
图2至图4以按照截切线II-II,III-III和IV-IV的横截面图显示了在密封面区域中的不同轴向位置上的图1中的线性单元,
图5和图6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2和3中局部标记V和VI的第一缓冲槽区域,
图7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4中局部标记VII的第二缓冲槽,
图8以纵向截面图显示了在图1中位于边缘框VIII里面的套状阻塞体的细节,其中显示了在终端位置与密封面处于密封接触的密封环,
图9显示了按照本发明的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纵向截面图,其中缓冲槽与图1至8的实施例不同,不在阻塞体上构成,而是在与阻塞体对置的流体控制通道里面构成,
图10至图12以按照截切线X-X,XI-XI和XII-XII的横截面图显示了在密封面区域中沿轴向相互间隔的位置上的线性单元,
图13和图14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10和11中局部标记XIII和XIV的第一缓冲槽的区域,
图15仍然以放大图显示了在图12中局部标记XV的第二缓冲槽的区域。
两个以其整体示出的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1设计成线性驱动装置,并且分别包括通过流体作用而可相对于外壳3作直线运动的工作单元2。负责所需的操纵力的流体尤其是压力空气,而且也可以使用其它气体或液压介质。
也可以将线性单元1设计成碰撞缓冲器(未详细示出)。工作单元2在这种情况下机械地通过作用于其上的外部执行力偏移。
工作单元2的可能的直线运动在下面称为工作运动并且在附图中以4通过双箭头表示。
外壳3限定长的工作单元5,在其中容纳有从属于工作单元2的活塞6,其在工作运动4的方向上可沿直线往复移动。通过活塞6使工作腔5在密封状态下沿轴向分成第一和第二分室7,8。密封通过由活塞6支承的密封装置12起作用,它可滑动地顶靠在由工作腔5的外壳面限定的活塞工作面13上。
例如外壳3包括限定活塞工作面13的外壳管14以及第一和第二封闭壁15,16,它们在密封状态下固定在外壳管14的两个端面上。这些部件共同地限制工作腔5。两个封闭壁15,16尤其是封盖,它们插到外壳管14里面并且与外壳管通过同轴连接17固定连接。但是同样可以实现其它形式的密封固定。
工作单元2包括与活塞6固定连接的活塞杆18,它在密封状态下可滑动穿过第一封闭壁15。在由此端面从外壳3突出来的活塞杆18的外端部段22上可以固定待运动的部件,例如设备部件。
在面对活塞6的两个封闭壁15,16的端面上第一或第二流体控制通道23,24通到连接的第一或第二分室7,8里面。控制通道23,24的入口25与工作单元2同轴地对准,其纵轴线以26表示。
每个控制通道23,24从附属的入口25沿轴向延伸到从属的封闭壁15,16里面并且通过其相反的端部、尤其是在封闭壁15,16的侧面外表面上在形成连接孔27的情况下通到环境中。连接孔27一般配有未详细示出的固定机构,它们形成流体管道的接头,流体管道在中间连接同样未示出的控制阀的条件下与压力源连接。
因此通过两个连接孔27交替地且沿相反方向地将流体馈入到两个分室7,8里面或者从这些分室7,8排出,用于对活塞6以流体操纵力加载,由操纵力引起工作运动4。
两个控制通道24的一个控制通道被活塞杆18穿过。因此其用于流体通流的通流横截面小于另一控制通道23的通流横截面。
从活塞6沿轴向向两个侧面分别伸出阻塞体28,29。它与对置的通道口25同轴地延伸并且在直径上小于这个通道口。
在工作运动4范围中工作单元2在由图1和图9示出的最大驶出的活塞杆18的活塞终端位置与未详细示出的最大驶入的活塞杆的第一活塞终端位置之间移动。两个活塞终端位置由此限定,活塞6或者顶靠在第二封闭壁16的端面上或者顶靠在第一封闭壁15的端面上。为了避免金属硬碰撞,可以在活塞6上和/或在对置的封闭壁15,16端面上设有橡胶缓冲机构。
阻塞体28,29短于工作单元2在两个活塞终端位置之间的可能的工作行程。当活塞6占据活塞终端位置时,使在另一活塞终端位置方向突出来的阻塞体28或29位于相关的分室7,8内部并且由对置的控制通道23,24中引出来。
当活塞6通过操纵工作单元2在两个活塞终端位置之间偏移时,在运动方向上目前超前的阻塞体28,29在确定的路段以后穿过对置的入口25浸入到附属的控制通道23或24里面。直到开始浸入过程走过的工作行程取决于工作腔5和活塞6的长度并且根据使用情况变化。
当活塞6沿轴向移动时,位于暂时变小的第一或第二分室7,8里面的流体穿过与相关的分室联通的控制通道23,24排出来。在需要时,示意性画出的节流装置30与控制通道23,24串联,通过节流装置能够给定流体的排流率并因此给定活塞6或工作单元2的速度。在此节流装置可以由速度调节阀构成。但是这些速度调节措施是可选择的。
为了在各种情况下配备线性单元1,具有用于活塞6终端位置缓冲的机构32,32a,在下面也称为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32a。这些机构32,32a的作用是,使活塞6和相关的工作单元2的速度在称为缓冲状态的行程状态期间通过建立流体反力相对于直到目前产生的速度强烈降低,用于在达到活塞终端位置时避免不期望地碰撞到位于前方的封闭壁15,16上。举例来说,存在用于工作单元2的行程方向的第一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和用于另一行程方向的第二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a。但是对于运动方向仅期望终端位置缓冲时,也能够只单一地配备终端位置缓冲机构。
第一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包括第一阻塞体28和与阻塞体沿轴向对置的第一控制通道23。第二阻塞体29和第二控制通道24相应地是第二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a的组成部分。
此外每个密封环33属于两个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32a,该密封环与各控制通道23,24的入口25同轴地设置。在图1至8的实施例中密封环最好在通道口25区域固定在封闭壁15,16上。其优选地由密封唇构成的环形密封段34沿径向向内突出。在工作运动4中,工作单元2相对于外壳固定的密封环33而偏移。
在按照图9至图15的实施例中该密封环33设置在阻塞体28,29上,其中其环形密封段34沿径向向外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密封环33直接一起参加工作运动4。
圆柱形密封面35分别属于第一和第二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32a,密封面可以与属于相同的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32a的密封环33密封地共同起作用。
在图1至8的实施例中密封面35位于从活塞6沿轴向伸出来的阻塞体28,29的外圆周上,而它在按照图9至15的实施例中位于连接在通道口25上的控制通道23,24的纵向段的内圆周上。
如果活塞6在工作运动4时接近其活塞终端位置,暂时超前的阻塞体28,29任何时候都浸入到对置的控制通道23,24里面。在此当阻塞体28,29这样深地浸入到控制通道23里面,使密封环33的密封段34在密封接触条件下包围密封面35的时候,开始上述的缓冲状态。缓冲状态的这个起始时刻在图8中以36表示。
从起始时刻开始缓冲状态一直持续到活塞6达到活塞终端位置。对于由活塞6或工作单元2走过的行程段、在下面称为缓冲路段37、参见图8,密封环33在保持密封接触的条件下在密封面35上滑动。缓冲状态通过达到活塞终端位置结束,其中密封环33通过其密封段34顶靠在密封面35的称为终端位置38的位置上。终端位置38可以标志密封面35的沿轴向端部。在本实施例中密封面35甚至还穿过终端位置38延伸。
进入到密封面35里面的、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和第二缓冲槽42,43可以防止,由于密封环33与密封面35之间的接触在容积瞬时减小的分室7,8与附属于分室的控制通道23,24之间的连接完全被封锁。第一和第二缓冲槽42,43的所有凹槽横截面总和用作通流横截面,用于在分室7,8的容积瞬时减小的状况中挤出的流体,横截面总和位于暂时由密封段34包围的密封面35的位置处。由图2至图4和图10至图12看到那些凹槽横截面,它们供通流横截面使用,当密封段34位于在图1和图9中通过从属的截切线限定的密封面35的位置上的时候。
因为只通过缓冲槽42,43而供使用的通流横截面小于通道口35的横截面,因此在缓冲状态期间产生挤入流体的通流率强烈减小。结果是在相关的分室7,8中产生反作用力,它在活塞6并因此在工作单元2上施加起到使其缓慢的制动力的作用。
由附图中看到的实施例是两个共同的,在密封面35中构成多个、例如五个第一缓冲槽42,它们在圆周方向分布在密封面35的圆周上。在此优选地在密封面35的圆轴段上出现均匀的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为240°。
第一缓冲槽42在面对密封环33的密封面35的前端部44上以有利的方式而端侧打开,其中它们在图1至8的实施例中向着背离活塞6的阻塞体28,29的前面排出,并且在图1至图15的实施例情况中处在包围通道口25的封闭壁15,16的方向上。
从这个端侧打开的前面45开始,所有的第一缓冲槽42优选地平行于纵轴线26在密封面35背面的方向上延伸,但是它们终结在上面限定的终端位置38前面。这意味着,当达到活塞终端位置的时候,并且也不在缓冲距离37的前面的轴向端部段37b期间,没有第一缓冲槽42被密封环33包围。换言之,工作单元2在第一缓冲槽42无效时走过缓冲状态的最后截段。
第一缓冲槽42至少总体上具有向着其背面46减小的凹槽横截面。这一点可以例如由图8以及由图2和图3与图10和图11的比较清楚地看出。每个第一缓冲槽42优选地具有从前向后减小的凹槽横截面,其中尤其会出现连续的、优选地线性的横截面减小。
此外有利的是,所有的第一缓冲槽42具有相同的长度,因此其背面46位于密封面35的相同沿轴向位置上。
优选地使所有的第一缓冲槽42相互间一致地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多个第一缓冲槽42之外,还存在唯一的第二缓冲槽43。这个缓冲槽尤其平行于第一缓冲槽42延伸,有利地在密封面35的整个长度上,其中密封面在其附属于密封面35的前端部44的前面47上优选地在端侧打开。在其相反的背面48上第二缓冲槽43向着某一区域52打开,该区域沿轴向位于上述终端位置38的后面。后者导致,第二缓冲槽43直到达到活塞终端位置与密封环33对应并且允许在相关的分室7,8与附属于分室的控制通道23,24之间的流体转移。尤其这样布置,使第二缓冲槽43在活塞终端位置也建立分室7,8与控制通道23,24之间的流体连接。
打开的区域52能够最简单地由此实现,使第二缓冲槽43在其背面48上端侧打开地构成。
对于第二缓冲槽43适用的是,使它有利地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凹槽横截面。通过横截面与密封环33共同作用供使用的通流横截面在整个缓冲状态期间也是相同的。
因此使缓冲状态分成使两种缓冲槽42,43同时有效的初始状态和紧接着的仅第二缓冲槽43有效的终端状态。
所有存在的缓冲槽42,43有利地在圆周方向上均匀地分布在密封面35上。在例如存在总共六个缓冲槽时相邻缓冲槽之间的角度间距分别为60°。
与该实施例不同,原则上也可以存在多个第二缓冲槽43,它们最好一致地构成。
不必一定要求,第二缓冲槽43一直延伸到密封面35的前端部44。它也可以较短地构成,但是为了保持不太急剧地过渡,应该出现至少一段与第一缓冲槽42的轴向重叠。因此使缓冲状态分成总共三个段,分成具有仅仅有效的第一缓冲槽42的起始段、紧接着的具有同时起作用的第一和第二缓冲槽42,43的中间段和衔接的具有仅仅有效的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的终端段。
第一缓冲槽42在其前面区域中限定尽可能大的凹槽横截面,用于尽可能柔和地形成正常的行程状态与缓冲状态之间的过渡。如同已经证实的那样,这一点有利地由此实现,使第一缓冲槽43配有矩形的凹槽横截面。在此槽宽度在整个槽长度上有利地恒定,仅仅改变深度,如同比较图5和图6以及图13和图14看到的那样。通过矩形槽尽管相当微小的深度但是也能够通过相应的宽度尺寸提供相对较大的凹槽横截面供使用。
第一缓冲槽42的任务是,限定缓冲状态的主制动状态,在其中活塞6或工作单元2一直制动到最低速度。
第二缓冲槽43的主要任务是,使已经制动的工作单元2以微小的速度水平达到活塞终端位置。在缓冲状态的这个终端段期间,工作单元2在较小的速度水平上还被继续轻微地制动。
为了保证这一点,第二缓冲槽43的凹槽横截面要尽可能微小。如图所示,这能够通过具有V形或三角形凹槽横截面的第二缓冲槽43而最好地实现。在此第二缓冲槽43以凹陷的形式形成。V形轮廓能够非常精确地加工,其中加工误差影响不大。
在图1至8的实施例中限定密封面35的、设置在活塞杆18一侧上的第二阻塞体29套状地构成并且同轴地插到活塞杆18上。如果活塞杆18在相反的活塞6一侧上至少一段距离地延续,可以相应地构成那里的第一阻塞体2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塞体28活塞式地构成并且在端面在活塞6上延长,其中第一阻塞体通过内螺纹53旋到穿过活塞6的、未详细示出的活塞杆18的螺纹段上。
在两种情况下都有利的是,使阻塞体28,29在前端部44处倾斜,用于保证毫无问题地浸入到密封环33里面。
在图9至图15的实施例中,第一阻塞体28与图1类似,由旋到活塞杆18螺纹段53上的活塞式部件组成,而第二阻塞体29直接由连接在活塞6上的活塞杆18的纵向段构成。密封环33可以固定在各阻塞体28,29的环槽54里面。
终端位置缓冲机构32,32a引起有效缓冲距离37长度的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缓冲槽42,43只有当通过它们与从属的密封环33连接时所提供的通流横截面小于供流体使用的最大阻塞体横截面时才有效,该横截面例如可以通过上述的可选择的节流装置30给定。对于较高的活塞速度充分利用整个缓冲距离37。在更低速度时只有当第一缓冲槽42已经穿过密封环33一段距离时才使用自身的缓冲作用。
Claims (22)
1.一种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其带有在外壳(1)的工作腔(5)中设置成可沿直线移动的活塞(6),并且带有用于所述活塞(6)的终端位置缓冲的机构(32,32a),它们包括与活塞(6)成动力学上的联接的阻塞体(28,29)和与所述阻塞体(28,29)沿轴向对置的、在外壳的封闭壁(15,16)上引入到工作腔(5)内的流体控制通道(23,24),其中,在所述封闭壁(15,16)上或在所述阻塞体(28,29)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通道(23,24)的入口(25)同轴的密封环(33),当所述阻塞体(28,29)在所述活塞(6)接近其活塞终端位置时进入到所述控制通道(23,24)里面时,所述密封环(33)在所述阻塞体(28,29)外圆周上或在所述控制通道(23,24)内圆周上构成的圆柱形密封面(35)上密封地滑动,其中,在所述密封面(35)中引入有多个沿圆周方向上分布在圆周上的、沿轴向延伸的第一缓冲槽(42),它们从面对所述密封环(33)的、所述密封面(35)的前端部(44)开始,限定向着其背面(46)至少在总体上减小的凹槽横截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42)沿轴向终结在所述密封面(35)的这样一个位置(终端位置(38))的前面,即,当所述活塞(6)到达其活塞终端位置时,所述密封环(33)密封地处于该位置上,且使得在所述活塞(6)到达所述活塞终端位置之前,所述第一缓冲槽(42)失去其作用,并且,在所述密封面(35)中除了所述第一缓冲槽(42)之外,还加入有同样沿轴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它与所述第一缓冲槽(42)中的至少一个沿轴向重叠,并且在背面向着某一区域(52)打开,所述区域沿轴向位于所述密封面(35)的所述终端位置(38)后面,使得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能够在一直到到达所述活塞终端位置时都可以实现在所述工作腔(5)与所述控制通道(23,24)之间的流体转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两套用于所述活塞(6)的终端位置缓冲的所述机构(32,32a),以在所述活塞(6)的两个可能运动方向上都引起终端位置缓冲。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第一缓冲槽(42)限定的所述凹槽横截面连续地减小。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缓冲槽(42)都具有向着其背面(46)减小的横截面。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42)相互间具有相同的长度。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缓冲槽(42)具有矩形的凹槽横截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有的所述第一缓冲槽(42)都具有矩形的凹槽横截面。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矩形横截面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缓冲槽(42)在其整个长度上具有恒定的宽度,其中,所述凹槽横截面的减小由减小的凹槽深度引起。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42)均匀分布在所述密封面(35)的圆周部分上。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缓冲槽(42,43)均匀地分布在所述密封面(35)的整个圆周上。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一直延伸到所述密封面(35)的前端部(44)。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二缓冲槽(43)在所述密封面(35)的所述前端部(44)上是端侧打开的。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在其背面(48)上是端侧打开的。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在所述密封面(35)的整个长度上延伸。
15.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具有在其整个长度上恒定的凹槽横截面。
16.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缓冲槽(43)具有三角形的凹槽横截面。
17.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密封面(35)中仅形成唯一的第二缓冲槽(43)。
18.如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槽(42)在其前端上是端侧打开的。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体(28,29)沿轴向从所述活塞(6)中突出。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所述缓冲槽(42,43)的所述阻塞体(28,29)构造成活塞状或套状。
21.如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一个实施形式是以压力空气驱动的气动线性单元(1)。
22.如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线性单元,其特征在于,一个实施形式是线性单元,其中,所述活塞(6)通过流体作用可以沿其活塞终端位置的方向而移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EP2007/000242 WO2008083717A1 (de) | 2007-01-12 | 2007-01-12 | Fluidbetätigte lineareinheit, insbesondere linearantrieb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65886A true CN101365886A (zh) | 2009-02-11 |
CN101365886B CN101365886B (zh) | 2012-04-25 |
Family
ID=38432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800020751A Active CN101365886B (zh) | 2007-01-12 | 2007-01-12 | 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尤其是线性驱动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047116B1 (zh) |
CN (1) | CN101365886B (zh) |
DE (1) | DE502007004411D1 (zh) |
WO (1) | WO2008083717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080A (zh) * | 2016-05-22 | 2016-07-27 | 蚌埠智达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油缸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455620B1 (de) | 2010-11-06 | 2014-05-07 | FESTO AG & Co. KG | Fluidbetätigter Linearantrieb mit Endlagendämpfungseinrichtung |
CN107250569B (zh) | 2014-11-18 | 2019-12-10 | 卡莫齐自动化股份公司 | 具有阻尼套筒的气压缸 |
DE102015002036A1 (de) | 2015-02-17 | 2016-08-18 | Festo Ag & Co. Kg | Fluidbetätigte Lineareinheit |
JP6649024B2 (ja) * | 2015-09-30 | 2020-02-19 | 住友精密工業株式会社 | 航空機の降着装置用油圧シリンダ |
EP3205892B1 (de) * | 2016-02-09 | 2018-09-05 | FESTO AG & Co. KG | Fluidbetätigte lineareinheit |
EP3205891A1 (de) | 2016-02-09 | 2017-08-16 | FESTO AG & Co. KG | Fluidbetätigte lineareinheit |
DE102020102288A1 (de) | 2020-01-30 | 2021-08-05 | Festo Se & Co. Kg | Dämpfungsvorrichtung für einen fluidbetätigbaren Arbeitszylinder |
JP7323103B2 (ja) | 2020-07-22 | 2023-08-08 | Smc株式会社 | 流体圧シリンダ |
WO2024039956A1 (en) * | 2022-08-18 | 2024-02-22 | Caterpillar Inc. | Hydraulic actuator for work machin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E8101054L (sv) * | 1981-02-17 | 1982-08-18 | Vaggeryds Mek Verk | Anordning vid endlegesdempning for rorelsen hos kolven med tillhorande kolvstang m fl komponenter i en hydraulcylinder |
DE9302454U1 (de) | 1993-02-19 | 1993-04-15 | Zimmer, Günter Stefan | Hydraulischer Stoßdämpfer |
DE29618186U1 (de) * | 1996-10-21 | 1998-02-19 | Robert Bosch Gmbh, 70469 Stuttgart | Druckmittelbetätigbarer Arbeitszylinder |
US20030140781A1 (en) | 2000-05-24 | 2003-07-31 | Johann Weiss | Pneumatic cylinder with damping in the end position |
CN2839689Y (zh) * | 2005-04-25 | 2006-11-22 | 何扬东 | 一种液压柱塞油缸缓冲装置 |
-
2007
- 2007-01-12 EP EP07702715A patent/EP2047116B1/de active Active
- 2007-01-12 WO PCT/EP2007/000242 patent/WO2008083717A1/de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7-01-12 DE DE502007004411T patent/DE502007004411D1/de active Active
- 2007-01-12 CN CN2007800020751A patent/CN101365886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805080A (zh) * | 2016-05-22 | 2016-07-27 | 蚌埠智达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油缸 |
CN105805080B (zh) * | 2016-05-22 | 2017-11-07 | 蚌埠智达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油缸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047116B1 (de) | 2010-07-14 |
CN101365886B (zh) | 2012-04-25 |
EP2047116A1 (de) | 2009-04-15 |
DE502007004411D1 (de) | 2010-08-26 |
WO2008083717A1 (de) | 2008-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65886B (zh) | 流体操控的线性单元、尤其是线性驱动装置 | |
US20070084687A1 (en) | Vibration damper with adjustable damping force | |
CN103062147B (zh) | 液控节流阀、平衡阀、控制卷扬机的液压系统和工程机械 | |
EP1987257A1 (de) | Pneumatisches antriebssystem | |
CA2298084A1 (en) | Cushion hydraulic cylinder | |
US11168714B2 (en) | Oscillation cylinder arrangement | |
JPS62147101A (ja) | 負荷を戻し通知される方向制御弁 | |
US9322270B2 (en) | Pneumatic drive | |
WO2018020642A1 (ja) | 流量制御弁 | |
JPH09512329A (ja) | 自己の媒体によって作動するバルブ | |
EP1847720B1 (de) | Linearantriebsvorrichtung | |
JP2011085104A (ja) | 液圧モータ駆動装置 | |
KR102591971B1 (ko) | 유체압 실린더 | |
CN102410278A (zh) | 多级单作用液压缸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 |
KR20160050882A (ko) | 공압을 이용한 밸브 개폐용 액츄에이터 | |
CN212177545U (zh) | 一种离心环境下阀芯摩擦力补偿的液压阀 | |
US4819541A (en) | Control of a double-action pneumatic drive | |
EP3020968B1 (en) | Hydraulic machine, in particular a hydraulic pressure exchanger | |
AU2013354562B2 (en) | Hydraulic cylinder with end position damping | |
CN111412190A (zh) | 比例换向阀 | |
US10774894B2 (en) | Hydraulic damping valve | |
US6994116B2 (en) | Distributing valve for the load-independent control of a hydraulic consumer in terms of direction and speed | |
EP2716945A1 (en) | Flow trim for a valve | |
KR20120005971A (ko) | 진폭 의존성 감쇠력을 갖는 진동 댐퍼 | |
CN102959168A (zh) | 闭门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after: FESTO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y Esslingen Patentee before: FESTO AG & CO. K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