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4071A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曝光头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曝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4071A
CN101364071A CNA2008101298084A CN200810129808A CN101364071A CN 101364071 A CN101364071 A CN 101364071A CN A2008101298084 A CNA2008101298084 A CN A2008101298084A CN 200810129808 A CN200810129808 A CN 200810129808A CN 101364071 A CN101364071 A CN 101364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ing optical
light
optical system
photoconductor drum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298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4071B (zh
Inventor
山口健司
井上望
野村雄二郎
井熊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64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4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40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inters Or Recording Devices Using Electromagnetic And Radiation Means (AREA)
  • Facsimile Heads (AREA)
  • Exposure Or Original Feeding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了画质的曝光头及使用了该曝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感光体鼓(150);和曝光头(100),其具有在上述第一方向及与上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上配置多个并且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104)、和配设有发出由一个上述成像光学系统(104)在上述感光体鼓(150)上成像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102)的发光元件基板(101),由在上述第二方向上配置的成像光学系统(104)成像的光,在上述感光体鼓(150)的上述第二方向的不同位置上成像。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曝光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了画质劣化的曝光头以及应用了该曝光头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光源,众所周知的是设置使用了LED的行头的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不缩小在发光体阵列的发光体的设置间距,提高析像度的技术。图17为表示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使用行头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略结构的说明图。图17(a)是自感光体11的断面方向看到的图,图17(b)是自感光体11的斜上方看到的图。
在基板1上排列n列(在该例中n=2)的发光体阵列31、32,与各发光体阵列以1:1对应而设置单眼透镜33、34。将各单眼透镜33、34的光轴与与来自发光体阵列31、32的光束的中心方向错开而设置。利用这种结构,使来自n列的发光体阵列的光在感光体11的同一线35上成像。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868175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例子中,相对于被设定的印刷速度或周期,感光体的驱动系统在其值的附近变动(振动)时产生振荡(banding)。例如在透过齿轮进行驱动时,对应齿轮的间距产生速度的变动,从而图像上因振荡而呈现条纹状的图像。因此,有画质发生劣化的问题。图18(a)为原图像,图18(b)表示形成发生振荡时的成像面的图像。
另外,在将安装有发光元件的行头安装在主体上时,有时将其固定在从安装的基准位置错位的位置。这被称之为偏斜抗蚀剂错位(スキユ—レジストずれ),而成为画质劣化的原因。图19(a)为这种偏斜抗蚀剂错位的说明图。安装有多个LED元件36的LED芯片35在感光体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呈直线状排列而构成行头,但是,该行头相对于基准位置倾斜地固定在主体上。C.L为基板的中心线。偏斜抗蚀剂错位也有时在使用有机EL元件作为发光元件时发生。
另外,在作为安装于行头上的发光元件使用LED的情况下,将上述各种LED芯片相对于基板弯曲安装,发生弯曲抗蚀剂错位。图19(b)为这种弯曲抗蚀剂错位的说明图。相对于基板的中心线C.L,除了LED芯片35外,弯曲安装各LED芯片35a~35g。
在行头上安装LED芯片时,上述偏斜抗蚀剂错位和弯曲抗蚀剂错位将复合发生。图19(c)为这种偏斜抗蚀剂错位和弯曲抗蚀剂错位将复合发生例子的说明图。这样,由于偏斜抗蚀剂错位和弯曲抗蚀剂错位复合,因此存在在感光体上发生潜像位置错位(曝光位置错位)并且画质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现有技术的这种问题点而构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振荡的影响,同时修正潜像位置错位并提高画质的行头及应用了该行头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感光体鼓;在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配置多个,并且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具有配设有发出由一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感光体鼓上成像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板的曝光头,利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的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在所述感光体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不同位置上成像。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的成像光学系统,使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在所述第一方向的不同的所述感光体鼓的位置上成像。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直线配置而形成成像光学系统行,同时设置多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行。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所述感光体鼓的驱动装置,将来自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到感光体鼓上的具有间距G的齿轮,且具有:所述多个成像光学系统行之间的宽度Da、和Da>(1/2)×G的关系。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设置在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上。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体鼓具有凸缘,所述齿轮固定并设置在所述凸缘上。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感光体鼓连接,同时具有第二旋转轴的连接部,所述齿轮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上。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成像光学系统行中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时刻不同,且在所述感光体鼓的第一方向上形成直线或大致直线的潜像的控制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由两个以上的透镜构成。
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有机EL发光元件。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第一方向上配置多个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在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多个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同时在第二方向与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不同的所述感光体鼓的位置进行成像的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行;发出由1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感光体鼓,该图像形成方法包括:使在所述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成像的光发光,并在所述感光体鼓上形成潜像的工序;由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形成潜像之后,使所述感光体鼓移动规定的时间的工序;使所述感光体鼓移动规定的时间之后,使在所述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行成像的光发光,在所述感光体鼓上形成潜像的工序。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曝光头,其特征在于,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多个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多个具有负值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同时在第二方向与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不同的位置上进行成像的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行;发出由1的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
另外,本发明的曝光头,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设置发出由一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
根据如上的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曝光头,由于振荡引起的灰白度在被形成的图像中分散开来,因此可以抑制由于振荡引起的画质低下。
另外,与本发明相关,确认了如下述的参考实施方式也是有效的结构。即、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行头其特征在于,具备:基板;在所述基板上沿着感光体轴方向(主扫描方向)排列设置多个发光元件而形成发光元件组行的发光体阵列;对应所述发光体阵列设置的成像透镜阵列,相对所述感光体的移动方向(副扫描方向)多行设置所述发光体阵列及成像透镜阵列,相对所述感光体在每行不同的位置上形成潜像。
另外,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行头,其特征在于,形成比所述感光体的驱动装置的齿轮间距的1/2还长的所述潜像的行间距。
另外,本发明的行头,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所述感光体的移动方向,在所述发光体阵列上形成多行的发光元件组行。
另外,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行头,其特征在于,对应所述成像透镜阵列的个别的成像透镜,所述发光体阵列的发光元件作为发光元件组被区分开来。
另外,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行头,其特征在于,由有机EL发光元件形成所述发光元件。
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两个以上的在图像载体的周围配置了带电装置、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行头、显影装置、转印装置的各图像形成用单元的图像形成位置,由于转印介质通过所述各图像形成位置,从而以串联(tandem)式进行图像的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行头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发光元件组的每行上,控制使发光元件的发光动作不同,防止所述潜像的位置错位的发生。
另外,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光元件组的每行上使发光元件的发光动作不同的控制是基于相对于基准动作的相对的时间的延时数据、或绝对的时刻的时刻数据的控制,设置有存储所述延时数据、或时刻数据的记忆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外部的控制器上。
另外,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行头上。
本发明的参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阶段构成:相对感光体,至少设置两个以上的利用前面任一项所述的行头形成潜像的图像形成位置、且在以串联式进行图像形成时,获得修正所述潜像形成位置的位置错位的修正数据的阶段;将所述修正数据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阶段;将所述修正数据从所述存储装置中读出、并在设置在所述行头上的发光元件组每行上控制使发光元件的发光动作不同的阶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框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未进行曝光位置错位修正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纵断侧面图;
图17是表示现有例子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现有例子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现有例子的说明图;
图20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3是说明齿轮间距的计算方法的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所产生的效果的说明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的说明图;
图27是说明利用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进行曝光的图。
符号说明
1 基板、2 发光元件、3 发光元件、4、5 成像透镜阵列、4a、5a、14a成像透镜、6 发光元件组、7 发光元件组行、11 感光体(潜像载体)、20、20a 控制部、21 打印控制器、22 机构控制器、23 头控制器、23a EEPROM 通信控制部、23b UART 控制部、24 驱动控制器、26 VideoI/F、27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8 头控制信号生成部、29 请求信号生成部、30 抗蚀剂传感器、35a~35gLED 芯片、37a~37g 存储器、38~40发光体阵列、41(Y、M、C、K)感光体、101(Y、M、C、K)行头、P 记录介质、Y、M、C、K图像形成终端、100 曝光头、101 发光元件基板、102 发光元件、103 发光元件组、104 成像光学系统、105 发光元件行、106 成像光学系统行、110 成像透镜、150 感光体鼓、151凸缘、152 感光体鼓侧联接器、155 旋转轴、160 齿轮、170 连接部件、171 第二旋转轴、172 连接部件侧联接器、173 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2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2(a)为在感光体11的轴方向断面看到的图,图2(b)为自斜上方看到的感光体11和行头(ラインヘツド)10的图。
行头10在基板1上将沿着感光体11的轴方向(主扫描方向)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体阵列38、39相对于感光体的移动方向(Y方向)排列配置两行。
4、5是由采用了光学倍率为负的微透镜的微透镜阵列(MLA)构成的成像透镜阵列。发光元件的输出光,透过成像透镜阵列4、5后在感光体11上的不同的位置12、13形成潜像。另外,作为成像透镜阵列4、5也可以使用SLA(自聚焦透镜阵列)。
图1为表示图2的发光体阵列38、39和成像透镜阵列4、5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图1中,在基板1上沿着感光体(潜像载体)11的轴方向排列设置多个发光元件2而形成有发光元件组行7。该发光元件组行7对应发光体阵列38、39。在图1的例子中,相对感光体的移动方向(Y)方向排列设置两行发光体阵列38、39。另外,感光体的移动方向可以看作是与感光体的轴方向成正交的方向(副扫描方向)。对应发光体阵列38、39排列设置有成像透镜阵列4、5。即,在感光体的移动方向上排列设置多行成像透镜阵列4、5。
成像透镜阵列4、5的各自的成像透镜4a、5a与将发光元件2按几个进行分组并区分的发光元件组6对应。另外,例如,发光体阵列39作为发光元件组行7与成像透镜阵列5对应。即,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相对感光体的移动方向排列设置多行的成像透镜阵列,使发光元件组与个别的成像透镜对应。另外,一行的发光体组行对应于在感光体的轴方向排列设置的一行的成像透镜阵列。另外,图1、图2的例子中,作为发光元件2使用有机EL元件。
图3为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3中,行头10在基板1上将发光体阵列38~40沿感光体11的轴方向排列设置成线状。4a、5a、14a为成像透镜。特性图的纵轴H表示由驱动感光体11的驱动装置的振荡(banding)引起的速度不均,横轴L表示与感光体11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距离。此时速度不均的特征T是以驱动感光体11的驱动装置的齿轮间距G为1周期而周期性地变动的。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如在图2中所说明,就透镜阵列的每行而言,感光体旋转方向的成像位置不同。因此,在感光体11上形成的轴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潜像列就蜿蜒行进。成像透镜4a、5a间的间距(副扫描方向的间距)Da相当于感光体上形成的潜像的行间距。当形成该间距Da长于上述驱动装置的齿轮间距G的1/2时,速度不均的特征T的高峰和低峰相互抵消,可以难以觉察振荡的影响。
图4为表示在感光体上形成的潜像列的例子的说明图。图4(a)为原图像,图4(b)为现有的潜像列,图4(c)~图4(e)为在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潜像列中改变成像透镜间的副扫描方向的间距Da的例子。如上所述,在本发明实施形态中主扫描方向的潜像列蜿蜒行进,因此,与现有的潜像列相比可以控制由于振荡引起的画质的劣化。另外,成像透镜间的副扫描方向的间距(潜像列的行间距)被设定在(c)<(d)<(e)。
图5为获取在图19的例子中说明的行头的位置错位的数据的例子的流程图,图6为其说明图。图5中,在制造行头时,测定LED芯片的弯曲错位量(S20)。在图6(a)中,测定来自基板的中心线C.L的各LED芯片35a~35g的弯曲错位量E。
下面,在图5中将行头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在图像形成装置出厂时,将各LED芯片的弯曲错位量预先存储在存储器中(S21)。该处理在图6(b)中是将各LED芯片的弯曲错位量E预先存储在存储器37中。该存储器37如后述可以使用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接着,在图5(c)中,印刷时读取LED芯片的错位量。该错位量为在弯曲错位量上加上了偏斜((skew))错位量(S23)。该处理相当于图6(c)的处理。另外,在图5、图6的例子中,说明作为发光元件使用LED的例子,但是作为发光元件使用有机EL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同样的处理。
图6(d)为根据LED芯片的错位量F,调节各LED芯片的印刷开始时刻的例子的说明图。关于发光元件的印刷开始时刻的调节,利用图7的说明图进行说明。图7(a)表示原图像的数据,即,表示为了进行印字处理而由外部的控制器等制成的图像数据Pa。LED芯片35a~35g在行头中如图7(c)所示被排列配置在从基准位置的LED芯片35c错开的位置上。图7(b)为模式地表示驱动各LED芯片的存储器。例如,自基准位置的LED芯片35c来看,LED芯片35a在感光体的旋转方向的Y方向上错开二行量而被排列设置。因此,LED芯片35a由两段重叠的存储器37a以比基准位置的LED芯片35c慢二行量的时刻进行驱动。
这样,通过利用存储器37,调节各LED芯片的相对于基准位置的副扫描方向的错位量所对应的印刷开始时刻,因此,可以抑制由于LED芯片的位置错位而引起的画质的劣化。图7(d)表示在感光体上形成的潜像Pb。如图7所示,在感光体上形成和原图像的数据相同的图像数据Pb。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的框图。在行头10上设置有:控制发光元件的驱动器IC24;和存储基于行头的弯曲错位而形成的延迟信息的EEPROM25。在控制部20中设置有印刷控制器21、机构控制器22、和头控制器23。
印刷控制器21具有图像处理部21a,机构控制器22具有运算处理部(CPU)22a。另外,头控制器23中设置有:EEPROM通信控制部23a;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Trnsmitter)控制部23b;VideoI/F26;具有存储器27a的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头控制信号生成部28;和请求信号生成部29。抗蚀剂传感器30的检测信息输入机构控制器22。
其次,就图8的控制顺序进行说明。另外,由于变换上的理由,加圆圈的数字表示为○1。当对打印机接通电源时,EEPROM通信控制部23a自EEPROM25读取迟延信息,并传输给UART通信控制部23b(○1)。延迟信息的获取方法在图9中进行后述。UART通信控制部23b将延迟信息传输给机构控制器22。
机构控制器22进行抗蚀图形的印刷。用抗蚀剂传感器30检测其印刷结果,计算出斜行信息(○3)。机构控制器22在斜行信息上加上延迟信息并计算出副扫描错位信息,输送给UART通信控制部23b(○4)。UART通信控制部23b将副扫描错位信息传输给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5)。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将接收到的副扫描错位信息存储在存储器27a的寄存器中。
印刷开始时,由机构控制器22检测纸端,将Vsync信号(视频同步信息)输送给请求信号生成部29(○6)。在请求信号生成部29中,生成Vreq信号(视频数据请求信号)和Hreq信号(行数据请求信号),输送给Video I/F部(○7)。同时Hreq信号也被输送给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和头控制信号生成部28,获得模块间的同步。Video I/F部26将Vreq信号和Hreq信号输送给印刷控制器(○8)。
印刷控制器21将接收到的Vreq信号和Hreq信号作为触发,将图像处理完毕的图像数据输送给Video I/F部26(○9)。此时,为了易实现配线成本降低及配线的卷绕,理想的是:将并行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串行的数据(并行→串行变换),以高速串行通信进行传输。Video I/F部26将图像数据进行串行→并行的变换,传输给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10)。
在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使用多个行存储器,以规定的主扫描分辨率修正潜像形成位置的副扫描错位,将修正完毕的图像数据传输给行头10(○11)。同时在头控制信号生成部28,生成各种头控制信号(时钟、启动信号、复位信号等)传输给行头10(○11)。在此,理想的是将副扫描错位修正的主扫描分辨率设为LED芯片单位(由一个驱动回路可以控制的规定个数的发光元件构成)、或者透镜单位(发光元件组单位)。由此,可以修正在LED芯片的接缝、或者透镜的接缝上发生的副扫描错位。
图9为表示将存储在上述图8的EEPROM25中的延迟信息进行获取的顺序的流程图。图9中,最初获取行头的弯曲信息(○1)。此处理为由光学传感器等测定行头的弯曲值(S1),并求出变换成行单位的弯曲信息(S2)。接着,计算出修正行数(○2)。此处理求出透镜行间的间距(S3)、感光体表面的速度(S4)、一行数据的传输时间(S5)。应用这些数值、和后述的式(1)、(2)而计算出MLA修正行数(S6)。下面的处理(○3)是加上弯曲信息和MLA修正行数而计算出延迟信息(S7)。
接着,进行下一步的处理。将延迟信息存储在EEPROM中(○4、S8)。在主扫描方向上印刷画出直线的图像(○5、S9)。用光学显微镜等测定印刷结果的透镜间的曝光时刻错位量(○6、S10)。接着,加上透镜间的曝光时刻错位量、和弯曲信息、和MLA修正行数(S11),再次计算出延迟信息(○7、S12)。最后,将延迟信息存储在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8、S13)。
图10为计算出上述MLA修正行数的例子的说明图。在结合透镜阵列38~40中,分别排列设置有单体的结合透镜4,5、14。另外,在结合透镜阵列38,发光元件组行7以对应方式被排列设置有。6是发光元件组。在其它的结合透镜阵列39、40中,发光元件组行也以对应的方式被排列设置。在以行单位(副扫描方向的分解率)修正MLA的各发光元件行的曝光位置错位时,修正行数Nhn可通过结合透镜行间间距Da、Db和感光体的表面速度Vopc用下式(1)、(2)求出。
在透镜间间距为Da时,发光元件行的曝光延迟时间Tdly为:
Tdly=Da/Vopc。    (1)
另外,将一行数据的传输时间设为Thr时,MLA修正行数Nhn为:
Mhn=Tdly/Thr    (2)
实际上行数Nhn以小数点以下四舍五入的方式而求出。
图11是在本发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控制部20a的框图。在和图8相同的部分上标记同样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在行头上,除驱动IC24、EEPROM25之外,还设有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该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如后面所述具有作为延迟电路的功能。印刷控制器21、机构控制器22的结构与图8中相同。在头控制器23中设有Video I/F26、头控制信号生成部28、请求信号生成部29。
接着,就图11的处理顺序进行说明。当对打印机接通电源时,自EEPROM读取预先存储的副扫描错位信息,将其传输给副扫描错位修正部(延迟电路)(○1)。关于副扫描错位信息的获取,在图12进行说明。印刷开始时,由机构控制器22检测纸端,将Vsync信号输送给请求信号生成部(○2)。请求信号生成部29生成Vreq信号(视频数据请求信号)和Hreq信号(行数据请求信号)并将其输送给Video I/F部(○3)。同时Hreq信号也输送给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和头控制信号生成部28,获得模块间的同步。
Video I/F部26将Vreq信号和Hreq信号输送给印刷控制器21(○4)。印刷控制器21将接收到的Vreq信号和Hreq信号作为触发,将图像处理完毕的图像数据输送给Video I/F部26(○5)。此时,为了易实现配线成本降低及配线的卷绕,理想的是:将并行的图像数据变换为串行的数据(串行→并行变换),以高速串行通信进行送信。
Video I/F部26将图像数据进行串行→并行的变换,传输给头的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6)。副扫描错位修正部27使用多个行存储器,以规定的主扫描分辨率修正副扫描错位,传输给行头的驱动IC(○7)。同时,头控制信号生成部28生成各种头控制信号(时钟、启动信号、复位信号等)并传输给行头的驱动IC(○7)。
图12为表示获取上述副扫描方向的潜像形成位置错位的信息的顺序的流程图。图12中,对与图9相同的处理标记相同的步骤(S)序号。另外,至○1~○6的处理内容与图9相同,因此省略该部分的带圆圈的数字的说明。
用光学传感器测定行头的弯曲值(S1),求出变换为行单位的弯曲信息(S2)。另外,使用透镜行间间距(S3)、感光体表面速度(S4)、1行数据的传输时间(S5)、和上述式(1)、(2)而计算出MLA修正行数。
接着,加上弯曲信息(S2)和MLA修正行数(S6)计算出延迟信息(S7),将延迟信息存储于EEPROM中(S8)。接着,在主扫描方向印刷画出直线的图像(S9),使用光学显微镜等测定印刷结果的透镜行间曝光时刻错位量(S10)。另外,印刷抗蚀图形(○7、S14),用抗蚀剂传感器等检测印刷结果,计算出斜行信息(○8、S15)。
在S17的处理中,加上透镜行间曝光时刻错位量(S10)、及斜行信息(S15)、弯曲信息(S2)、MLA修正行数,计算出副扫描错位量(○9、S18)。将该副扫描错位信息存储于EEPROM中(○10、S19)。
图13为表示未修正MLA的曝光位置错位时的潜像的说明图。图13中,Ta表示MLA的透镜行间曝光位置错位,Tb表示MLA的透镜内曝光位置错位。6a、6b、6c分别表示由透过了图10中说明的成像透镜阵列38、39、40的输出光在感光体上形成的潜像的图形。
图14为表示修正了MLA的曝光位置错位时的潜像的说明图。此时,潜像15利用透过了各ML的输出光如17a~17f般被形成于感光体。即,该潜像在感光体的轴方向(主扫描方向)上被形成为线状。因此,可以抑制图像的劣化。在进行该修正之时,将感光体的移动方向设为Y进行如下般处理。在图13的潜像的图形6a的部分的例子中,将潜像列k作为基准进行透镜内曝光位置错位的修正。即,以比潜像列k延迟一行的时刻形成潜像列m。另外,潜像列n以比潜像列k迟延两行的时刻形成。
潜像的图形6b、6c的部分也同样地将潜像列一行一行地延迟进行曝光位置错位修正。透镜行间曝光位置错位修正,将潜像的图形6a作为基准且将潜像的图形6b在Y方向延迟1定时,潜像的图形6c在Y方向延迟2定时。因此,实际的曝光位置错位修正,将潜像的图形6a的潜像列k作为基准,各线像列m~u是顺次地一行一行地在Y方向上延迟定时而形成。如此的延迟控制如图7(b)的模式图中所说明般可以以重叠存储器的结构而进行。
图15为表示潜像形成的其它例子的说明图。由于在MLA的透镜行间间距和感光体的直径上存在个体差,因此在透镜的行间间距Da和感光体的表面速度Vopc上产生误差。即,依据MLA和感光体的个体差,MLA的修正行数Nhn不同。因此,根据理想的透镜间间距和理想的感光体的表面速度而求出的MLA修正行数不同,所以,使用实际的图像形成装置在主扫描方向上画出直线潜像时,由于MLA和感光体的个体的差,在透镜的边缘处产生微小的阶梯差(透镜间曝光时刻错位)。图15表示在这样的MLA的曝光位置错位修正后由MLA和感光体的个别的差而在透镜的边缘处产生微小的阶梯差的潜像。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四个感光体中以四个行头进行曝光,同时形成四色图像,复制到一个环形状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介质),也就是串联式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行头作为对象。图16为表示作为发光元件使用有机EL元件的串联式图像形成装置之一例的纵断侧面图。该图像形成装置是将同样结构的四个行头101K、101C、101M、101Y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同样的结构即四个感光体(像载体)41K、41C、41M、41Y的曝光位置上。
如图16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设置有:驱动辊51、从动辊52、张紧辊53,且具备利用张紧辊53沿图示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循环驱动的中间转印带(中间转印介质)50。相对于该中间转印带50,以规定的间隔设置感光体41K、41C、41M、41Y。在上述符号后附加的K、C、M、Y分别意味着黑、蓝绿色、品红色、黄色。感光体41K~41Y与中间转印带50的驱动同步,沿图示的箭头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在各感光体41(K、C、M、Y)的周围设置有带电装置42(K、C、M、Y)、和行头101(K、C、M、Y)。
另外,具有在由行头101(K、C、M、Y)形成的静电潜像上附加显影剂即调色剂来作成可见图像的显影装置44(K、C、M、Y)、和一次转印辊45(K、C、M、Y)、和清洗装置46(K、C、M、Y)。设定各行头101(K、C、M、Y)的发光能量峰值波长、与感光体41(K、C、M、Y)的灵敏度峰值波长大致一致。
由这样的四色的单色调色剂图像形成终端(station)形成的黑、蓝绿色、品红色、黄色的各调色剂图像,通过在一次转印辊45(K、C、M、Y)所施加的一次转印偏压(bias)被顺次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50,在中间转印带50上顺次地重叠形成彩色的调色剂图像,由二次转印辊66被二次转印到用纸等的记录介质P,并通过定影部即定影辊对61在记录介质P上定影,并通过排纸辊对62,向在装置上部形成的排紙盘68上排出。
63为累积保持多张的记录介质P的供纸盒,64为自供纸盒63一张张地供给记录介质P的拾取辊,65为规定记录介质P向二次转印辊66的二次转印部供给的时刻的逻辑门(gate)辊对,66为在和中间转印带50之间形成二次转印部的作为二次转印装置的二次转印辊,67为除去在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50的表面的调色剂的清洗板。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体阵列的发光元件,可以使用LED、和有机EL、VCSEL(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垂直谐振器面发光激光器))等。另外,作为透镜阵列,可以使用SLA(Selfoc Lens Array)和MLA(Micro Lens Array)等。
接着,就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0为将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以曝光头和感光体鼓为中心的部位挑选出进行表示的图,图20(A)为自感光体鼓的旋转轴的第一方向观察该部位的图,图20(B)为自与第一方向成正交的方向上观察该部位的图。另外,图21为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头上的发光元件和成像光学系统等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20及图21中,100表示曝光头,101表示发光元件基板,102表示发光元件,103表示发光元件组,104表示成像光学系统,105表示发光元件行,106表示成像光学系统行,110表示成像透镜,150表示感光体鼓,155表示旋转轴,160表示齿轮。另外,曝光头100对应前面的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行头。
曝光头100按照沿着感光体鼓150的旋转轴155的方式呈长条形状,与感光体鼓150相对置设置。在此,在本说明书中,将感光体鼓150的旋转轴155的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在感光体鼓150的旋转轴155上设置齿轮160,自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经由齿轮160获得旋转驱动力,从而感光体鼓150开始旋转。另外,利用未图示的带电装置使感光体鼓150的表面带电,与此相对,成为曝光头100写入静电潜像的结构。
作为曝光头100的光源,多个发光元件102设置在发光元件基板101上,使发光元件102选择性地发光。而且,来自发光元件102的光通过成像光学系统104被聚光在感光体鼓150表面,由此在感光体鼓150的表面写入规定的静电潜像。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在发光元件基板101上设置的发光元件102而使用有机EL元件。使用这种有机EL元件时,在一张发光元件基板101上制作多个发光元件102是比较容易的,与必须使用多张发光元件基板制作曝光头的LED元件的情况相比,具有调节等简单的优点。但是,在本发明中,作为发光元件102使用LED元件也是当然可以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作为成像光学系统104使用一个成像透镜110的结构,但是作为成像光学系统104如果使用多个成像透镜,也可以提高光学精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通过二维地设置多个成像透镜110而构成一个元件的透镜阵列。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像光学系统104使用微透镜的阵列,成为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取代这种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即微透镜阵列(MLA),也可以使用具有正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即SLA(自聚焦透镜阵列)
如图21所示,就发光元件基板101的发光元件102而言,由七个形成一个发光元件组103,一个成像光学系统104承担属于该一个发光元件组103的全部的发光元件102的聚光。
另外,发光元件组103沿着第一方向设置多个就构成发光元件行105。而且,按照与沿着第一方向的发光元件组103对应的方式形成成像光学系统行106。在此,在本说明书中,在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将感光体鼓150表面移动的方向定义为第二方向。
在发光元件基板101上,在第二方向上发光元件行105为三行、且沿第一方向一点点地错开设置。另外,以对应此的形式,如图所示,成像光学系统行106也为三行、且沿第一方向一点点地错开设置。由于这种设置关系,由在第二方向上分别设置的光学系统行成像的光,不仅在感光体鼓150的第二方向的不同位置上成像,并且在第一方向的不同位置上成像。根据这种设置关系可以减轻由于振荡引起的画质的劣化。
根据如上的结构,由于振荡引起的浓淡被分散在形成的图像中,因此可以控制由振荡引起的画质的低下。
另外,在曝光头100中,发光元件行105成为如上的设置关系,因此,为了在感光体鼓150的第一方向上形成直线或大致直线的潜像,就可以进行按如下成像光学系统行单位使发光元件的发光时刻不同的控制,即,成像光学系统行单位:第一行的发光元件行105的发光→第二行的发光元件行105的发光→第三行的发光元件行105的发光。
图22为模式性表示曝光头100和感光体鼓150的图。如图22所示,曝光头100是在发光元件基板101上发光元件行105沿感光体鼓150的轴方向(第一方向)上呈线状排列设置的。成像透镜110为成像透镜,构成成像光学系统104。
图22中所示的特性图的纵轴H表示驱动感光体鼓150的驱动机构的振荡引起的速度不均,横轴L表示与感光体鼓150的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距离。此时的速度不均的特征T是以驱动感光体鼓150的驱动装置的齿轮间距G为1周期,进行周期性地变动的。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成像光学系统行106每行,感光体鼓旋转方向的成像位置不同。因此,假设使曝光头100的全部的发光元件同时发光一次,则在感光体鼓150上形成的轴方向(主扫描方向)的潜像与图21的发光元件的设置同样,蜿蜒行进。
成像透镜110间的间距(副扫描方向的间距)Da相当于在感光体鼓150上形成的潜像的行间距。当使该间距Da形成为比上述驱动装置的齿轮间距G的1/2更长时,速度不均的特征T的山峰值和谷低部相互抵消,可以使振荡的影响不易觉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说的齿轮间距G不是齿轮160自身的间距。在本实施方式中的齿轮间距G是将齿轮160自身的齿轮间距换算为在感光体鼓150表面的间距。
图23为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齿轮间距G的计算方法的图。图23中,Pg表示齿轮160的实际的齿轮间距,Dg表示齿轮160的间距圆直径,Dpc表示感光体鼓150的直径。此时,在本实施方式中的齿轮间距G根据G=Pg×(Dpc/Dg)计算得出。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按照设定传递到感光体鼓150的间距为G的齿轮160,成像光学系统行106之间的宽度为Da时,存在
Da>(1/2)×G
的关系的方式构成,由此可以使振荡的影响不易觉察。
图24为表示本发明带来的效果的图。图24(A)为表示完全不发生振荡的图像的图,图24(B)为表示目前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生振荡时的图像的图,图24(C)为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发生振荡时的图像的图。
图24(B)为现有的由仅沿着第一方向的一行设置有发光元件的曝光头形成的图像。与此相对,图24(C)为表示由本发明的曝光头形成的图像的图。另外,图24中都是表示作为数值例在间距G=1.2mm、间距Da=0.8mm时的图像。
在图24(B)的图像中,在纵向上周期性地发生由振荡引起的灰白度,因此,由振荡引起的图像劣化变为非常明显。与此相对,在图24(C)的图像中,由振荡引起的灰白度的发生之处,由于分散在图像中,由振荡引起的画质劣化不明显。
其次,就本发明的其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5是将以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头和感光体鼓为中心的部位挑选出进行表示的图,是自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该部位的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感光体鼓150上在其两端处设置凸缘151,成为在其一端的凸缘151上固定了齿轮160的结构。根据这种实施方式,也可以获得与前面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其次,就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26是将以其它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曝光头和感光体鼓为中心的部位挑选出进行表示的图,是自与第一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该部位的图。在图26中,152表示感光体鼓侧联接器、170表示连接部件、171表示第二旋转轴、172表示连接部件侧联接器、173表示齿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感光体鼓150的一端部设置有感光体鼓侧联接器152,该感光体鼓侧联接器152上卡合连接部件170的连接部件侧联接器172。连接部件170形成为在第二旋转轴171的一端部设置有齿轮173而在另一端处设置有连接部件侧联接器172的结构,来自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的旋转驱动力经由齿轮173传递给感光体鼓150。即使在经由这种连接部件170驱动感光体鼓150的情况下,构成为传动装置173的齿轮间距G、和成像光学系统行106间的宽度Da之间
Da>(1/2)×G
的关系成立,由此可以使形成的图像中的振荡的影响变为不易觉察。
接着,就具有负值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成像光学系统104使用微透镜阵列(MLA)。该微透镜阵列(MLA)为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图27为说明利用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的曝光的图。
在图27的曝光头100中,四个发光元件102之组按照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错开的方式设置两组,形成一个发光元件组体,对应该发光元件组体,设置一个成像透镜110。在此,如图所示,按照在每个发光元件上标上1~8的序号时,奇数序号的发光元件、和偶数序号的发光元件相互不同地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形成如图示那样的倒立像,当感光体鼓150表面沿图中R的方向移动时,为了在第一方向上描绘直线潜像,首先使奇数序号的发光元件在某时刻发光,在感光体鼓150的表面上形成奇数序号的成像光点。而且,在使感光体鼓150移动规定量后,接着使偶数序号的发光元件发光,在感光体鼓150的表面上形成偶数序号的成像光点。
如上所述,就本发明的行头及应用了该行头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基于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1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在第一方向上具有旋转轴的感光体鼓;和
曝光头,其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配置多个并且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和配设有发出由一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感光体鼓上成像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基板,
由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的成像光学系统所成像的光,在所述感光体鼓的所述第二方向的不同位置上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配置的成像光学系统,使来自所述发光元件的光在所述第一方向不同的所述感光体鼓的位置上成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被配置成直线而形成成像光学系统行,同时设置多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驱动所述感光体鼓的驱动装置;和
将来自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力传递到感光体鼓的具有间距G的齿轮,且
在所述多个成像光学系统行之间的宽度为Da时,具有:
Da>(1/2)×G
的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设置在感光体鼓的旋转轴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体鼓具有凸缘,所述齿轮固定并设置在所述凸缘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将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感光体鼓进行连接的同时包括第二旋转轴的连接部,所述齿轮设置于第二旋转轴。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成像光学系统行中使所述发光元件的发光时刻不同,且在所述感光体鼓的第一方向上形成直线或大致直线的潜像的控制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光学系统由两个以上的透镜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有机EL发光元件。
11.一种图像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有:
在第一方向上配置多个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
在所述第一方向设置多个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同时与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在第二方向不同的所述感光体鼓的位置进行成像的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行;
发出由1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和
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感光体鼓,
该图像形成方法包括:
发出由所述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成像的光,并在所述感光体鼓上形成潜像的工序;
由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形成潜像之后,使所述感光体鼓移动规定时间的工序;
使所述感光体鼓移动规定时间之后,发出由所述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行成像的光,且在所述感光体鼓上形成潜像的工序。
12.一种曝光头,其特征在于,具有:
在第一方向上设置多个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的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设置多个具有负的光学倍率的成像光学系统,同时与第一成像光学系统行在第二方向不同的位置上进行成像的第二成像光学系统行;和
发出由1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的多个发光元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曝光头,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设置有发出由一个所述成像光学系统成像的光的所述多个发光元件。
CN2008101298084A 2007-08-07 2008-08-0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曝光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4899 2007-08-07
JP2007204899 2007-08-07
JP2007-204899 2007-08-07
JP2008175397A JP2009056795A (ja) 2007-08-07 2008-07-04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露光ヘッド
JP2008175397 2008-07-04
JP2008-175397 2008-07-0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071A true CN101364071A (zh) 2009-02-11
CN101364071B CN101364071B (zh) 2011-12-28

Family

ID=40390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9808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64071B (zh) 2007-08-07 2008-08-07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曝光头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56795A (zh)
CN (1) CN1013640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513A (zh) * 2009-09-18 2011-04-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28123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14675515A (zh) * 2020-12-24 2022-06-2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9912B2 (en) 2010-10-20 2017-09-19 Medtronic Navigation, Inc. Gated image acquisition and patient model construction
US9807860B2 (en) 2010-10-20 2017-10-31 Medtronic Navigation, Inc. Gated image acquisition and patient model construction
US20120099768A1 (en) 2010-10-20 2012-04-26 Medtronic Navig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nstructing Image Projections
JP6024263B2 (ja) 2012-07-27 2016-11-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書き込み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光書き込み装置の制御方法
CA2986370C (en) * 2015-05-27 2022-11-01 Landa Labs (2012) Ltd. Imaging device
PT3302987T (pt) 2015-05-27 2020-12-15 Landa Labs 2012 Ltd Método e aparelho de impressão para revestir regiões selecionadas de um substrato com uma película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66175A (ja) * 1993-03-16 1994-09-22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868175B2 (ja) * 1993-03-25 1999-03-1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093656B2 (ja) * 1995-10-09 2000-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3318171B2 (ja) * 1995-11-10 2002-08-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発光ダイオードアレイおよび光書込装置
JP2000284218A (ja) * 1999-04-01 2000-10-13 Canon Inc 露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6456313B1 (en) * 1999-09-13 2002-09-24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writ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performing an accurate scanning
JP2001194621A (ja) * 2000-01-07 2001-07-19 Ricoh Co Ltd 光学装置
JP2003337300A (ja) * 2002-05-21 2003-11-28 Ricoh Co Ltd 結像光学系、光書き込み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37448A (ja) * 2003-07-15 2005-02-10 Ricoh Opt Ind Co Ltd ライン像結像光学系およびライン像書込み装置およびライン像読取装置
JP4637650B2 (ja) * 2005-05-31 2011-02-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露光装置および露光装置における階調補正方法
JP2007152611A (ja) * 2005-12-01 2007-06-21 Seiko Epson Corp ラインヘッド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ラインヘッド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3513A (zh) * 2009-09-18 2011-04-20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28123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CN114675515A (zh) * 2020-12-24 2022-06-28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4675515B (zh) * 2020-12-24 2024-06-04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头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4071B (zh) 2011-12-28
JP2009056795A (ja) 2009-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4071B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曝光头
CN10424662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06205682A (ja) Ledアレイ露光装置及びこれを使用す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98931B (zh) 光源控制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01339388B (zh)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699188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090041504A1 (en) Light Exposure Head and Image Form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834898B2 (en) Image form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exposure head
JP2009056796A (ja) 露光ヘッド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4011402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310514B2 (en) Line head control metho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16856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113204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該ラインヘッド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952600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for forming images of plural colors on an image carrier at once
JP2006035784A (ja) Ledアレイ露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75250A (ja) レーザ走査光学装置
JP2007065269A (ja) 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66907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39887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225871B2 (ja) Ledアレイ露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60917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US20090189969A1 (en) Line Head Controll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240556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37046A (ja) ラインヘッドの制御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107227B2 (ja) 露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28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