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397A - 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1397A
CN101361397A CNA2007800014750A CN200780001475A CN101361397A CN 101361397 A CN101361397 A CN 101361397A CN A2007800014750 A CNA2007800014750 A CN A2007800014750A CN 200780001475 A CN200780001475 A CN 200780001475A CN 101361397 A CN101361397 A CN 10136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
fixed station
packet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terminal
mobil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014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伊藤经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6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8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in-vehicle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固定台之间实现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在该系统中,固定台构成为: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情况下,尝试建立针对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移动通信终端构成为:当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通过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从固定台收到呼叫时,响应该呼叫,并在和固定台之间建立了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之后,切断和固定台之间的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大体上,本发明涉及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固定台之间实现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特别涉及无论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如何都维持线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众所周知有在通信台之间实现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通信系统(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和2)。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下述装置:当在利用因特网电话线路的通话中检测到语音质量下降时,通过将通信线路切换到公共电话网,来避免不能通话的情况。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有下述车载无线LAN系统:若由车载移动电话通信模块接收到了无线LAN启动请求信号,则启动车载无线LAN通信模块。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12229号公报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9019号公报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装置,由于不具备向公共电话网络的连接失败时的故障保护(fail-safe)功能,因此,可能产生下述情况:在利用因特网电话线路的通话中语音质量下降时,由于连接失败而导致不能将通信线路切换到公共电话网,在这种状态下却切断了因特网电话线路,因而哪个线路都不能进行通信。
另外,上述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以往系统,以无线LAN通信为主、仅在开始无线LAN通信时刻的调整中使用移动电话通信,而不具备在无线LAN通信中线路质量下降时切换到移动电话通信的功能。
例如,在如下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即,构成为在移动通信终端(移动台)和固定通信台之间,可利用分组交换型(或者无连接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或者连接型)通信连接的双方的无线通信系统,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中,例如在利用VoIP(Voice over InternetProtocol)等进行语音通话的过程中,移动台进入了电波状况比较恶劣的区域(弱电场区域)时,产生向能够期待更高线路质量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切换的需求,但是,对上述专利文献1和2所记载的以往的装置、系统来说,如上所述,有可能不能进行向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切换,而使语音通话不能继续被切断。
在移动台为搭载在车辆上的通信终端,并且语音通话是向中心报告发生事故或故障的高紧急性通话的情况下,发生这种线路切断,其影响特别重大。
换言之,人们正在追求具有如下功能的系统,即,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固定台之间实现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即使移动台进入了弱电场区域也不会切断重要的通信连接的故障保护(fail-safe)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论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如何都能维持线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无线通信系统,在移动通信终端(例如,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通信装置)和固定台(例如,中心)之间实现分组交换型(或者无连接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或者连接型)通信连接,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所述固定台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该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情况下,尝试建立针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构成为:当该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通过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从固定台收到呼叫的情况下,响应该呼叫,并在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之后,切断和所述固定台之间的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
在上述方式中,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例如,利用所述固定台监视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是否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
根据上述方式,例如,当由于作为移动台的所述移动通信终端进入弱电场区域等,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而向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切换的情况下,即使在不能平稳地切换到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也能利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来维持最低限的线路连接,因此,能够避免中途断开重要的通信的担心。
此外,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固定台最好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该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情况下,以预定次数尝试建立针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所述固定台也可以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该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并且正在进行预定内容的通话时,在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情况下,尝试建立针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管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如何,都维持线路连接的无线通信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概略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车载装置的概略构成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线路切换处理的流程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100:无线通信系统;101:车载装置;102:中心;201:无线通信部;202:分组交换通信模块;203:电路交换通信模块;204:扬声器;205:麦克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例举实施例,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并且,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电路交换型、分组交换型的无线通信以及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基础上的用于实现例如利用了VoIP等的语音通话的通信装置、系统本身的基本概念、主要的硬件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的控制方法等为已知技术,所以省略了详细说明。
另外,在下述的一实施例中,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以将本发明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应用于移动台和固定台之间的无线通信中,并且,移动台为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通信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整体的概略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由搭载在服务签约车辆V上的车载装置101和中心102构成,且该中心102例如由车辆制造商或汽车销售商和/或专业人员等服务实体管理、运营的通信台。
车载装置101和中心102,构成为可以利用无线通信,利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以两种形式进行通信。
此外,在图1中示例性地图示了车载装置101和中心102直接地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但是,本实施例涉及的车载装置101和中心102之间的通信连接,并不限于这种直接的连接,也可以为经由车车间通信、路车间通信和/或卫星通信的间接的通信连接。
另外,对于这种路车间通信的具体的情况,已经提出有各种通信方式和装置构成,对本领域人员来说是已知技术,因此在此省略详细说明。
车辆V的用户,可以利用该车载装置101,在与中心102之间进行语音通话,向在中心102的工作人员报告本车辆V发生的事故和故障,或者从中心102的操作员接受各种服务引导等。
并且,在图1中,为了方便仅图示有1台签约车辆V,当然,在本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中,中心102可以和多台签约车辆V建立通信连接。
图2是搭载在签约车辆V上的,和中心102进行通信的车载装置101的概略构成图。
车载装置101具有无线通信部201,且该无线通信部201用于利用无线通信在与中心102之间收发信息。关于无线通信部201所具有的天线的性能和形状以及通信中利用的方式和频带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以是任意的。具体而言,例如,可以考虑采用基于已有的移动电话和无线LAN等的通信标准的无线通信方式。
车载装置101还具有分组交换通信模块202,且该分组交换通信模块202通过无线通信部201,在与中心102之间建立分组交换型(无连接型)通信连接,并进行分组交换型的双向通信。在本实施例中,分组交换通信模块202构成为可以利用VoIP与中心102进行语音通信。
车载装置101还具有电路交换通信模块203,且该电路交换通信模块203通过无线通信部201,在与中心102之间建立电路交换型(连接型)通信连接,并进行电路交换型的双向语音通信。在本实施例中,设电路交换通信模块203,在分组交换通信模块202利用VoIP进行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处于可接收电路交换型通信的呼叫的待收状态。
车载装置101,还具有扬声器204,且该扬声器204向车辆乘坐人员输出所接收的通信对方即中心102的操作员的语音。扬声器204,可以是以便于车辆乘坐人员收听输出语音的方式安装在车室内的任意的扬声器,也可以和其他车载系统(例如,车辆导航系统(car navigationsystem)和视听系统(audiovisual system)等)的扬声器兼用。
车载装置101还具有麦克风205,且该麦克205用于输入车辆乘坐人员向通信对方即中心102的操作员发送的语音。麦克风205,可以是以便于车辆乘坐人员输入声音的方式安装在车室内的任意的麦克风,也可以和已有的其他的车载系统(例如,车辆导航系统和视听系统等)的麦克风兼用。
在这种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设在车辆V的用户在和中心102的操作员进行语音通话时,优先使用利用VoIP的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上的语音通话。这是因为,若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上实现了语音通话,则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相比,可以实现与利用数据量相应的计量制资费,并且可以有效利用网络资源。
但是,另一方面,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有可能由于通信流量的拥塞或移动台进入弱电场区域等外部因素而引起语音通话质量、线路连接质量的劣化。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设在利用VoIP,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基础上实施语音通话的过程中(图1的(1)),中心102监视该线路质量,当检测出线路质量劣化时(图1(2)),从中心102向车载装置101发出电路交换型通信的呼叫(图1(3)),建立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并将语音通信切换到电路交换型通信。
接下来,使用图3的流程图,对本实施例涉及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如上述那样的线路切换处理的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当车辆用户和中心102正利用VoIP,通过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进行语音通话时(S301的“是”),中心102对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进行监视,判定该线路质量例如是否是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了(S302)。
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基础上的线路质量比较良好的情况下(S302的“否”),继续通过利用了VoIP的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进行语音通信(S309)。
另一方面,当判定为在VoIP语音通话中,正在使用的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了预定水平以下时(S302的“是”),中心102在对计数器N进行了初始化并设N=0的基础上(S303),判定计数器N是否小于预定值NTH(S304)。
如果计数值N小于预定值NTH(S304的“是”),则中心102在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基础上向车载装置101发出呼叫(S305)。
车载装置101的电路交换通信模块203,在分组交换通信模块202进行VoIP语音通话过程中,待收利用电路交换型通信的呼叫(S306),在接收到了呼叫的情况下(S306的“是”),判断为中心102请求了电路交换型通信的连接,并且还根据来自中心102的呼叫无误地到达车载装置101的情况,判断出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为能够建立连接的足够良好的状态,响应该呼叫,并在与中心102之间建立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S308)。然后,将此前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基础上利用VoIP进行的语音通话,无缝切换到所建立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在切换结束后,切断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S308)。
另一方面,由于存在虽然可以建立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但却不能建立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区域/地域,所以也可能存在来自中心102的呼叫未无误地到达车载装置101的情况。因此,当在车载装置101中未从中心102收到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呼叫的情况下(S306的“否”),对计数器N加1(S307),返回S304。
即,利用计数器N,以预定次数(NTH次)尝试从中心102向车载装置101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下的呼叫。此时,虽然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线路质量已劣化,但却依然在保持连接不变的状态下维持。
当虽然尝试了预定次数(NTH次)的从中心102向车载装置101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下的呼叫,但在车载装置101中却依然未接收到呼叫的情况下(S304中的“否”),中心102就暂时取消从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向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切换,继续利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语音通话(S309)。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例如,在检测出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时,或从中心102进行了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呼叫时等时刻,不切断使用中的线路质量已劣化的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而是在建立了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并确认已经无误地将语音通话转移到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之后,切断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所以即使是不能建立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电波状况,由于维持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所以作为移动台的车载装置101和作为固定台的中心102之间的线路连接不会断开,并且也不需要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下的再连接建立动作,所以,不论移动台的位置如何都能保持线路连续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当在VoIP语音通话过程中检测到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下的线路质量劣化时,由于以预定次数尝试建立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所以,和仅呼叫一次的方式相比,能够提高可建立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概率。
并且,可以认为,不中断车载装置101和中心102之间的语音通话而维持线路连接的这一做法,在进行向中心102的操作员传达车辆V中已发生的事故和故障等的紧急通报时,特别有好处,因此,在上述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执行图3所示的电路连接切换处理,限定在作为紧急通报而使用了VoIP语音通话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一实施例中,设在VoIP语音通话过程中,对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中的线路质量进行监视,并判断是否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这些功能是中心102侧的功能,但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种形式,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当然也可以构成为在车载装置101侧监视线路质量,检测线路质量劣化。但是,在处理负荷容许量这一点上,从在中心102侧被认为是次之的降低车载装置101的处理负荷的观点来说,可以说最好如上述一实施例那样地,设置为中心102侧的功能。
同样,在上述一实施例中,设为,在VoIP语音通话过程中,检测到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中的线路质量劣化时,从中心102侧进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的呼叫,但是,关于这一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这种形式,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当然也可以构成为从车载装置101侧发出呼叫。但是,关于这一点也同样,在处理负荷容许量这一点上,从在中心102侧被认为是次之的降低车载装置101的处理负荷的观点来说,可以说最好如上述一实施例那样地,设置为中心102侧的功能。。
本发明可以利用在包括可以利用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相互进行通信的通信台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如上述一实施例那样,当移动台是车载通信装置的情况下,搭载有该通信装置的车辆的动力源类型、燃料类型、外观设计、重量、尺寸、行驶性能等都无限制。
本国际申请,主张基于2006年6月2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06-180177号的优先权,并且援用2006-180177号的全部内容。

Claims (5)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其在移动通信终端和固定台之间实现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和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台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情况下,尝试建立针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通过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从固定台收到呼叫的情况下,响应该呼叫,并在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之后,切断和所述固定台之间的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台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在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情况下,以预定次数尝试建立针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台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并且正在进行预定内容的通话时,在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的情况下,尝试建立针对所述移动通信终端的电路交换型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台构成为:当所述移动通信终端和所述固定台之间建立了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时,对该分组交换型通信连接的线路质量是否劣化到预定水平以下进行监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通信终端为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通信装置。
CNA2007800014750A 2006-06-29 2007-06-26 无线通信系统 Pending CN1013613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0177/2006 2006-06-29
JP2006180177A JP2008011239A (ja) 2006-06-29 2006-06-29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1397A true CN101361397A (zh) 2009-02-04

Family

ID=38845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800014750A Pending CN101361397A (zh) 2006-06-29 2007-06-26 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22788A1 (zh)
EP (1) EP2034766A1 (zh)
JP (1) JP2008011239A (zh)
CN (1) CN101361397A (zh)
WO (1) WO20080017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92821B2 (ja) * 2009-03-03 2014-01-22 Necアクセステクニカ株式会社 VoIP通信装置、VoIP通信装置の通信方法ならびに通信システム
JP5441166B2 (ja) 2010-02-24 2014-03-12 Necカシオモバイ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端末、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639134B2 (ja) * 2012-09-26 2014-12-10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停止状態の近距離通信デバイスと通信する方法、ipアドレスの取得方法および情報端末装置
JP6329746B2 (ja) * 2013-10-04 2018-05-2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アイティーラボラトリ 交通制御システム、交通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363617B2 (ja) * 2020-03-16 2023-10-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情報処理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37164B2 (ja) * 1997-04-17 1999-08-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回線切替方式
JP2000174694A (ja) * 1998-12-03 2000-06-23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JP2000312229A (ja) 1999-04-27 2000-11-07 Nec Corp 音声ゲートウェイ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6282192B1 (en) * 2000-01-27 2001-08-28 Cisco Technology, Inc. PSTN fallback using dial on demand routing scheme
GB2381706B (en) * 2000-07-03 2004-02-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ystem and methods for performing a handover between a circuit switched environment and a packet switched environment
JP4321069B2 (ja) * 2003-01-20 2009-08-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システム、該システムで用いられる携帯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US8437368B2 (en) * 2003-06-04 2013-05-07 Noki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call from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to a circuit-switched network
JP2005064687A (ja) * 2003-08-08 2005-03-10 Xanavi Informatics Corp 車載情報端末のデータ通信方法、車載情報端末
JP2006129019A (ja) 2004-10-28 2006-05-18 Denso Corp 車載無線lanシステム、車載移動電話通信機及び車載無線lan通信機
JP2006180177A (ja) 2004-12-22 2006-07-06 Toshiba Corp 通信経路探索の実行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端末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122788A1 (en) 2009-05-14
EP2034766A1 (en) 2009-03-11
WO2008001753A1 (fr) 2008-01-03
JP2008011239A (ja) 2008-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58274B (en) Bluetooth terminal
CN102291838B (zh) 直通模式下高优先业务发送、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01361397A (zh) 无线通信系统
CN100539494C (zh) 无线通信设备
JP2003204398A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内携帯電話中継システム
KR101428092B1 (ko) 차량 내 통화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H1155740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JP6115266B2 (ja) 通信装置
US7174192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hands free system, radio apparatus, and hands free apparatus
JP2001258070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CN101635879A (zh) 一种无线终端的远程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855844A (zh) 一种lte和dmr混合系统及呼叫优先级处理方法
JP3490082B2 (ja) 通信回線接続装置
JPH11308164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の簡易型基地局
JP3947312B2 (ja) データ通信処理装置
JP2000341752A (ja) 携帯電話システム及び携帯電話端末の通話方法
JP4578022B2 (ja) 移動局、これと通信する固定局、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移動無線通信方法
WO2007072936A1 (ja) 移動端末、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EP2091279A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3028936B2 (ja) デジタルコードレス電話システムとデジタル電話システム
JPH11251998A (ja) 通信装置
JP4452193B2 (ja) 端末機
JPH06245247A (ja) 移動体通信における障害通知方法および相互接続方法
JPH10164636A (ja) 無線呼出システム用自動回線バックアップシステ ム及びその無線呼出局と中央制御局
JP2002319889A (ja) 車両用ハンズフリ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