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232A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1232A
CN101361232A CNA2006800512889A CN200680051288A CN101361232A CN 101361232 A CN101361232 A CN 101361232A CN A2006800512889 A CNA2006800512889 A CN A2006800512889A CN 200680051288 A CN200680051288 A CN 200680051288A CN 101361232 A CN101361232 A CN 1013612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connector
recess
fixed part
bar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12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61232B (zh
Inventor
吉田则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361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61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壳体,该壳体具有多个端子容置腔。多个导电端子装设在端子容置腔中,每个端子都具有接触部、端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具有从其上突出的至少一个倒钩件,和延伸到其内的至少一个凹进部。凹进部与倒钩件相邻设置并沿着端子插入方向位于倒钩件的前部,从而在端子插入到端子容置腔时,被倒钩件置换的材料容纳在凹进部中。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电连接器安装在基板上,诸如印刷电路板,以用来将基板连接到其它电路或类似物(例如,参见日本实用新型公开No.H6-32769)。这种类型的连接器具有从连接器壳体凸伸出的多个端子。
图7是截面图,其示出传统连接器的一部分。
如图7所示,参考数字301标示用于连接器的箱形壳体,该连接器安装在电路基板(图未示)上,所述壳体由绝缘材料制成。此外,参考数字305标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端子,端子装设在壳体301和底板302上。随后,对接连接器(图未示)从图中上方适配到该连接器,从而与其电连接。
端子305包括本体部306;连接部307,其通过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相接触而与之电连接;插入部308,其是连接部307的根部,并适配到在壳体301的底板302上形成的端子通孔303中;焊接尾部312,其焊接到电路基板的接触焊盘(图未示)上;以及固定凸起310,其用于将端子305固定到壳体301上。此外,壳体301的底板302具有端子通孔303,端子305的插入部308适配到该通孔303中;和固定凹部304,固定凸起310插入到其内。随后,通过从底板302的下侧将插入部308插入到端子通孔303内以及将固定凸起310插入固定凹部304内,将端子305安装在壳体301中。在这种情况下,沿着插入部308的侧面形成的倒钩309与端子通孔303的内周壁相接合,沿着固定凸起310的侧面形成的凸形接合部311与固定凹部304的内周壁相接合。因此,端子305牢牢地安装在壳体301中,并且不会脱离壳体301。
然而,在传统连接器中,当端子305的插入部308插入到壳体301的端子通孔303内时,从底板302下方插入到端子通孔303内的插入部308的倒钩309将端子通孔303的内周壁的一部分推开,从而在某些情况下,在底板302的上表面围绕端子通孔303形成隆起313。特别是,当连接器以较小的尺寸设计时,底板302在厚度方面变得很薄(例如,小于1mm),那么倒钩309几乎到达底板302的上表面,因而很容易形成隆起3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传统连接器中的上述问题,并提供一种防止端子脱离壳体的连接器。这是通过在邻接倒钩上侧的位置上形成锚定凹部来实现的,该倒钩沿着端子插入部的侧面形成,位于壳体底板的上侧的端子通孔的外表面保持平滑。由于倒钩和锚定凹部的锚定效果,端子的插入部和端子通孔之间的保持力增加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连接器本体和端子,该连接器本体适配到对接连接器,端子固定在连接器本体中并电连接到对接连接器的端子上。连接器本体包括端子固定板,在该端子固定板上形成有端子通孔;所述端子包括插入部,其被插入到端子通孔内,和连接部,该连接部连接到沿着插入方向的插入部的前端并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该插入部包括从端子的侧面向外突出并插入端子通孔的侧壁的倒钩。该插入部还包括形成于倒钩的插入方向前侧的相邻位置上的向内凹进的锚定凹部。当端子完全固定在端子固定板上时,该锚定凹部不从端子固定板的前表面沿着插入方向暴露。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包括中空部和凸出部的端子通孔的侧壁,该中空部通过侧壁被倒钩推开而形成在倒钩插入方向的后侧上,该凸出部形成在倒钩插入方向的前侧上并进入锚定凹部。优选地,凸出部的体积与被倒钩推开的部分的体积相当。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端子固定板,该端子固定板包括形成在插入方向所述后侧的表面上的辅助凹部,端子包括本体部和辅助凸起,该本体部连接在插入部插入方向的后端,辅助凸起从本体部沿着插入方向延伸,该辅助凸起通过被插入到辅助凹部中而被钩住。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所述连接器中形成在某一位置上的锚定凹部,该位置与沿着端子的插入部的侧面形成的倒钩的上侧相邻。因此,位于壳体底板的上侧的端子通孔的外表面可以保持平滑,而且,由于倒钩和锚定凹部的锚定效果,端子的插入部和端子通孔之间的插入力也增加了,借此,端子将不会脱离壳体。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带有多个端子容置腔,用来容纳以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其内的端子。多个导电端子设置成每个端子装设在其中一个端子容置腔中。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端接部和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从其上突出的倒钩件,和至少一个延伸到其内的凹进部。凹进部的位置与倒钩件相邻并沿着端子插入方向位于倒钩件的前部,从而被倒钩件置换的材料在端子插入其端子容置腔时容纳在凹进部中。
导电端子可以包括辅助固定部,该辅助固定部从固定部相对端子插入方向横向偏移。壳体可以包括多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它们共同限定用于接收对接连接器的开口。这些端子容置腔可以形成在壳体的底壁上。每个端子的凹进部可以位于其中一个端子容置腔内部。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带有多个端子容置腔和多个以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端子容置腔内的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端接部和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从固定部突出的倒钩件,和至少一个延伸到固定部内的凹进部。凹进部的位置与倒钩件相邻并沿着所述插入方向位于倒钩件的前部。固定部还包括辅助固定部,该辅助固定部从固定部横向偏移并包括凸起,该凸起被插入到形成于绝缘壳体中的凹槽内。在端子插入端子容置腔的过程中,被倒钩件置换的材料容纳在凹进部中。
壳体可以包括多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它们共同限定用于接收对接连接器的开口。这些端子容置腔可以形成在壳体的底壁上。每个导电端子的凹进部可以嵌入到其中一个端子容置腔内部。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侧表面和将这些侧表面相互连接的底表面,这些侧表面和底表面形成用于容纳对接连接器的开口。该底表面具有贯穿它延伸的多个端子容置通道。多个导电端子以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端子容置通道内。每个导电端子包括接触部、端接部和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从其上突出的倒钩件,和至少一个延伸到其内的凹进部。该凹进部的位置与倒钩件相邻并相对所述插入方向位于倒钩件的前部,从而在插入到端子容置腔过程中被倒钩件置换的材料容纳在凹进部中。
每个导电端子可以包括辅助固定部,该辅助固定部从固定部沿着插入方向横向偏移。每个固定部的凹进部可以完全位于壳体的底壁内的其中一个端子容置腔内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由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而变得清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附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视图,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的正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的侧视图;
图6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插入部和端子通孔的侧壁相接合状态的示意图,该图是在图3中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7是显示现有连接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侧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附视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剖视图,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一个连接器端子的正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端子的侧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装设在电路基板(图未示)上,并适配于对接连接器(图未示),以将该电路基板电连接至与对接连接器连接的电缆或电路基板上。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关于方向的表达,诸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等,都是用来说明连接器10的每个部分的结构和运动,它们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当连接器10处于图3所示位置上时,这些表达是恰当的。然而,如果连接器10的位置改变,可以认为这些表达将根据连接器10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连接器10由绝缘材料形成,其包括壳体11和多个导电端子20,这些导电端子被如此安装以穿过形成于底壁16中的端子通孔17,底壁16作为壳体11内的端子固定板。在所示例子中,端子20(总共二十个)以1.0-mm的间距布置成两排。然而,端子20的数量、所述排的间距和数量可以任意改变。例如,这些端子20可以设置为一排或超过两排。另外,并不是所有端子通孔17都需要接纳有端子20。一些端子20可以根据需要省略,从而与对接连接器的布置相对应。
壳体11差不多是矩形平行六面体箱形。该壳体11包括侧壁和底壁16,它们形成如图3所示敞开的内部。与对接连接器适配的壳体11的侧面,也就是装配侧的端表面是敞开的,并作为对接连接器(图未示)适配进去的装配开口12。此外,在壳体11一侧的上端附近一体形成有接合凸出部14,该接合凸出部14作为通过与对接连接器的接合臂部接合来锁合对接连接器的锁合件。进一步,在接合凸出部14上形成有接合开口部14a,用来与接合臂部的接合凸起相接合。与接合凸出部14相对的侧壁13具有几乎平坦的表面。连接器10是所谓的“直型”或垂直安装连接器,其以直立状态安装在电路基板(图未示)上,换句话说,其以开口朝上的状态安装在电路基板上。
在这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导电金属板进行加工,诸如冲压,以图3-5所示的形状来形成端子20。端子20包括:连接部21,该连接部21从壳体11的底壁16向安装开口12延伸(图3中向上),从而通过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而电连接到对接连接器;插入部或安装部22,其是连接部21的根部或底部,并被插入到形成于底壁16的端子通孔17中;本体部23,其在底壁16的外侧(图3中向下)与底壁16平行延伸,从而被连接到插入部22的下端;包括固定凸起25的尾部24,其与靠近壳体11外侧的本体部23的端部连接,并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连接到电路基板(图未示)的接触焊盘上。一辅助凸起被插入到固定凹部18内,该固定凹部18作为形成于底壁16的外侧表面(图3中的下面)上的辅助凹部。该辅助凸起连接到靠近壳体11外侧的本体部23的端部上,以底壁16的方向延伸,换句话说,以插入部22的插入方向延伸。另外,在插入部22的两侧上形成有向外突出的倒钩26和邻接倒钩26上部(即插入方向的前部)的向内凹进的锚定凹部27。另外,向外突出的接合凸起部25a形成在固定凸起25的两侧上。
端子20以这样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1上,其中端子20从底壁16的下方相对壳体11移动,插入部22被插入到底壁16的端子通孔17中,而固定凸起25被插入到固定凹部18中。在完成安装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底部23的上端与底壁16的底表面相邻接,而连接部21穿过端子通孔17并伸入到壳体11中。此外,固定凸起25的接合凸起部25a与固定凹部18的侧壁相接合,从而插入其侧壁内。由此,固定凸起25被固定凹部18牢固地钩住,从而防止固定凸起25脱离固定凹部18。
另外,固定凸起22的倒钩26与端子通孔17的侧壁相接合,如果倒钩插入其侧壁的话。同时,被倒钩26推开的一部分侧壁被置换成倒钩或锚定凹部27,从而与锚定凹部27相接合。由此,插入部22牢牢地固定到端子通孔17,因而可以避免插入部22相对端子通孔17移位,还可以避免插入部22脱离端子通孔17。因此,当连接器10适配到对接连接器时,端子20将不会移位,即使端子20的连接部21经受通过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或类似物邻接而引起的外力。
尾部24的下端通过焊接或类似方式连接到电路基板的接触焊盘,并作为电连接至形成于电路基板上的导电迹线的基板连接部。而且,连接器10通过连接到接触焊盘的尾部24的下端被固定在电路基板上。
接下来,将详细说明端子20的插入部22和端子通孔17的侧壁之间的接合状态。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方式的端子的插入部和端子通孔的侧壁之间的接合状态,该图是在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在这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尽管在底壁16中形成的端子通孔17的宽度稍稍大于端子20的插入部22的宽度,端子通孔17的宽度和插入部22的宽度之间的关系可根据需要改变。此外,尽管端子20的连接部21的宽度几乎和插入部22的宽度相同,连接部21的宽度和插入部22的宽度之间的关系可根据需要改变。而且,一锥形部19形成于端子通孔17内的底壁16的底边缘部中,从而能够有助于端子20的连接部21和插入部22的插入。然而,根据需要可以省去锥形部19。
如上所述,由于底壁16是由绝缘材料制成,其比导电端子20柔软,当插入部22向上插入端子通孔17中时,从插入部22的两侧向外突出的倒钩26就引起绝缘材料塑性变形,即引起端子通孔17的侧壁塑性变形。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倒钩26向上移动,同时插入端子通孔17的侧壁中,位于倒钩26上方的部分侧壁被倒钩26推开并被向上推动。因此,在倒钩26已经通过部分侧壁之后,就形成了中空部17a,换句话说,通过倒钩26将侧壁推开,在倒钩26下方形成中空部17a。该中空部17a差不多与通过倒钩26向上移动同时插入端子通孔17的侧壁而形成的过路路径相对应。
另一方面,被推开的部分侧壁沿着移动方向在倒钩26的前部分积聚,该前部分即是位于倒钩26上方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适当位置形成了向内凹进的锚定凹部27,该位置与倒钩26的上部分相邻,由变形的侧壁引起的积聚部分进入到凹进部或锚定凹部27内,从而形成伸出侧壁一部分的突出部17b。因此,侧壁的积聚部分向上移动,从而防止形成如图7所示的隆起313,这在背景技术部分已经描述过。此外,正如上面所描述的,由于突出部17b进入凹进部27并与之接合,增加了插入部22牢牢固定到端子通孔17内的效果,即增加了锚定效果或保持力。
如图6所示,倒钩26和与倒钩26的上部分相邻的凹进部27形成在凹进部27没有从底壁16的插入方向的前表面暴露的位置上,即在凹进部27位于底壁16的上表面下方的位置上,处于端子20完全安装或嵌入到壳体11中的状态,即处于本体部23的上端邻接底壁16的下表面的状态。因此,在端子20完全安装到壳体11中的情形下,在底壁16的上表面上围绕端子20没有形成气体空间。因此,几乎不可能有外物进入底壁16和端子20之间的空间内,而且外观也不会有缺陷。此外,由于突出部17b的尺寸大得足以完全接合凹进部27,因而可以获得充分的锚定效果。
另外,凹进部27形成为足够大以容纳被倒钩26推开的部分侧壁。在这种情形下,被倒钩26推开的部分侧壁的量将是通过倒钩26插入端子通孔17的侧壁的量乘以倒钩26在端子通孔17内部移动的量所获得的数值。也就是,图6中所示的面积C等同于被倒钩26推开的部分侧壁的量。面积C表示被进入端子通孔17的倒钩26从端子通孔17的侧壁推开的那部分的量。该面积C等同于包括中空部17a和一部分倒钩26的面积量,该中空部17a通过推开上述部分侧壁而形成在倒钩26的下方。
另一方面,在邻接倒钩26上侧的位置上突出的那部分侧壁等同于图6所示的面积D。该突出的侧壁的量与通过倒钩26推开的部分侧壁的量相当,从而面积D的大小与面积C的大小相当。面积D表示由于倒钩26进入到端子通孔17内而从端子通孔17的侧壁突出的部分的体积。该面积D等同于突出部17b,还包括凹进部27。
在这一实施方式中,端子20包括插入到形成于壳体11的底壁16上的端子通孔17中的插入部22,和连接到插入部22的插入方向的前端并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接触的连接部21,该插入部22包括从端子20的两侧向外突出并插入或切入端子通孔17的侧壁内的倒钩26,和形成在与倒钩26插入方向的前部相邻的位置上的向内凹进的锚定凹部27,该凹进部27没有从底壁16的前表面暴露。
因此,位于壳体11的底壁16上侧的端子通孔17的外表面可以保持平滑,而且由于倒钩26和凹进部27的锚定效果,端子的插入部22和端子通孔17之间的插入力增加了,借此,端子20将不会脱离壳体11。而且,由于在底壁16的上表面上围绕端子20没有形成隆起,上述外观同样可以保持得很好。此外,因为在底壁16的上表面上围绕端子20没有形成气体空间,几乎不可能有外物进入底壁16和端子20之间的空间内,同样外观被得以很好地保持。
进一步,端子通孔17的侧壁包括中空部17a和突出部17b,该中空部17a通过所述侧壁被倒钩26推开而形成在倒钩26的插入方向的后侧上,突出部17b形成在倒钩26的插入方向的前侧上,并进入锚定凹部27。另外,突出部17b的体积与被倒钩26推开的部分的体积相当。
因此,突出部17b的尺寸大得足以完全与锚定凹部27相接合,并因而可以获得充分的锚定效果。
此外,底壁16包括形成于插入方向后侧表面上的固定凹部18,端子20包括本体部23,该本体部连接在插入部22的插入方向的后端处,固定凸起25沿着该插入方向从本体部23延伸,该固定凸起25被插入到固定凹部18内,从而被钩住。端子20牢牢地固定在底壁16上,从而当连接器10适配到对接连接器时,端子20将不会脱离底壁16或不会移位,即使端子20的连接部21受到通过与对接连接器的端子或类似物邻接而引起的外力。
请注意,如果不需要,可以省去固定凸起25和固定凹部18。
在此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的实施方式,而是可以在本发明的中心思想范围内做出不同的修改和变化。因而,这些修改和变化并不被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Claims (12)

1.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个绝缘壳体,该壳体包括多个端子容置腔,用来容纳以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其内的端子;
多个导电端子,每个所述端子都装设在其中一个所述端子容置腔中,每个导电端子都包括接触部、端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从其上突出的至少一个倒钩件,和延伸到其内的至少一个凹进部,凹进部与倒钩件相邻设置并沿着端子插入方向位于倒钩件的前部,其中在端子插入到所述壳体的端子容置腔时,被所述倒钩件置换的材料容纳在凹进部中。
2.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导电端子都包括辅助固定部,该辅助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相对端子插入方向横向偏移。
3.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它们共同限定用于接收对接连接器的开口。
4.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容置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
5.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端子的所述凹进部位于其中一个端子容置腔内部。
6.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个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多个端子容置腔;
多个导电端子,这些导电端子以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端子容置腔内,每个导电端子都包括接触部、端接部和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包括从固定部突出的至少一个倒钩件,和延伸进固定部的至少一个凹进部,所述凹进部与倒钩件相邻设置并沿着插入方向位于倒钩件的前部,所述固定部还包括辅助固定部,该辅助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横向偏移,该辅助固定部包括凸起,该凸起被插入到形成于所述绝缘壳体中的凹槽内;以及
其中,在所述端子插入所述壳体的所述端子容置腔的过程中,被所述倒钩件置换的材料容纳在所述凹进部中。
7.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多个侧壁和一个底壁,它们共同限定用于接收对接连接器的开口。
8.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端子容置腔形成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
9.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凹进部嵌入其中一个所述端子容置腔中。
10.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个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具有侧表面和将这些侧表面相互连接的底表面,这些侧表面和底表面限定用于容纳对接连接器的开口,该底表面包括贯穿它延伸的多个端子容置通道;
多个导电端子,这些导电端子以端子插入方向插入到端子容置通道内,每个导电端子都包括接触部、端接部和固定部,该固定部包括从其上突出的至少一个倒钩件,和延伸到其内的至少一个凹进部,该凹进部与倒钩件相邻设置并相对所述插入方向位于倒钩件的前部;以及
其中,在插入到所述端子容置腔的过程中被所述倒钩件置换的材料容纳在所述凹进部中。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辅助固定部,该辅助固定部从所述固定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横向偏移。
12.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每个所述固定部的所述凹进部完全位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内的其中一个所述端子容置腔内部。
CN2006800512889A 2005-11-17 2006-11-17 电连接器 Active CN1013612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32397/2005 2005-11-17
JP2005332397A JP4651512B2 (ja) 2005-11-17 2005-11-17 コネクタ
PCT/US2006/044554 WO2007059290A1 (en) 2005-11-17 2006-11-17 Electrical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1232A true CN101361232A (zh) 2009-02-04
CN101361232B CN101361232B (zh) 2012-05-30

Family

ID=37778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12889A Active CN101361232B (zh) 2005-11-17 2006-11-17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227148A1 (zh)
JP (1) JP4651512B2 (zh)
CN (1) CN101361232B (zh)
WO (1) WO200705929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1650A (zh) * 2014-06-06 2016-02-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旋转角度传感器的磁体固定装置
CN112074107A (zh) * 2019-06-10 2020-12-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3712B2 (en) 2010-11-10 2013-03-26 Hubbell Incorporated Barbed contact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receptacle
US9543703B2 (en) * 2012-07-11 2017-01-10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Ll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educed stack height
WO2018200904A1 (en) 2017-04-28 2018-11-01 Fci Usa Llc High frequency bga connector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4735A (en) * 1998-08-28 1999-11-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aterial displacement type retention mechanism for connector terminals
US6790098B1 (en) * 2003-04-04 2004-09-14 Hsien-Yu Chiu Conducting terminal structure
US20040219841A1 (en) * 2003-02-06 2004-11-0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nd a terminal fitt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204356A1 (de) * 1982-03-25 1983-11-23 Sondershausen Elektro Kontaktstift
US4464007A (en) * 1982-05-25 1984-08-07 Amp Incorporated Pin terminal mounting system
JPH0632769Y2 (ja) * 1988-06-24 1994-08-24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小型モータのターミナル
US6152781A (en) * 1999-08-12 2000-11-28 Hon Hai Precisd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6454575B1 (en) * 2001-09-14 2002-09-24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Power plug connector having press-fit contacts
KR100395897B1 (ko) * 2001-12-11 2003-08-27 한국몰렉스 주식회사 전기접속용 커넥터 핀 결합구조
JP2004047323A (ja) * 2002-07-12 2004-02-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基板用コネクタ
JP2004164932A (ja) * 2002-11-11 2004-06-10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ATE538513T1 (de) * 2002-11-13 2012-01-15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Steckverbindereinrichtung
DE102004011962B4 (de) * 2003-03-12 2008-11-20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Yokkaichi Verbinderanschluß, Verbinder und Montageverfahren
DE10321348B4 (de) * 2003-05-13 2006-11-23 Erni Elektroapparate Gmbh Steckverbinder
US6811149B1 (en) * 2003-10-27 2004-11-02 Daniel E. Johnson Fatigue and damage tolerant coil spring
TWM275576U (en) * 2004-10-29 2005-09-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JP2007103088A (ja) * 2005-09-30 2007-04-19 Yazaki Corp オンボード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84735A (en) * 1998-08-28 1999-11-1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aterial displacement type retention mechanism for connector terminals
US20040219841A1 (en) * 2003-02-06 2004-11-04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Connector and a terminal fitting
US6790098B1 (en) * 2003-04-04 2004-09-14 Hsien-Yu Chiu Conducting terminal structur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1650A (zh) * 2014-06-06 2016-02-10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旋转角度传感器的磁体固定装置
CN112074107A (zh) * 2019-06-10 2020-12-1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电连接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651512B2 (ja) 2011-03-16
US20090227148A1 (en) 2009-09-10
CN101361232B (zh) 2012-05-30
JP2007141592A (ja) 2007-06-07
WO2007059290A1 (en) 2007-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8873B2 (en) Connector mountable on a circuit board and connectable with a mating connector having a housing and rows of contacts with fixed portions extending into an opening of a housing
US7651381B2 (en) Contact terminal and electric connector using the same
US20100210124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grounding terminal having tail portion interconnected to metallic shell surrounding the connector
JP2006049260A (ja) ランドグリッドアレイ電気コネクタ
JPH04223071A (ja) 多ピン電気コネクタ
US7950929B2 (en) Electrical terminal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or with the electrical terminal
US8342890B2 (en)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rows of contacts
US758844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housing structure
JP3145348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1361232B (zh) 电连接器
CN201576788U (zh) 卡缘连接器
US810977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CN201927741U (zh) 卡缘连接器
EP1775796A2 (en) Board Connector
US810070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butting ribs against PCB
US764840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s
JP2009059671A (ja) コネクタ
US850048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metal shell with retaining tab for engaging with insulative housing
CN2891370Y (zh) 一种卡缘连接器
JP4944011B2 (ja) 高速レセプタクルコネクタ部品
CN100521406C (zh) 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US6340313B1 (en) Telephone transfer double-socket
US8282416B2 (en) Mounting board connector with reinforcing plate
CN209461684U (zh) 一种高速电连接器
JP3120995U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