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61070A -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 - Google Patents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61070A
CN101361070A CNA2006800516023A CN200680051602A CN101361070A CN 101361070 A CN101361070 A CN 101361070A CN A2006800516023 A CNA2006800516023 A CN A2006800516023A CN 200680051602 A CN200680051602 A CN 200680051602A CN 101361070 A CN101361070 A CN 1013610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ntent
service view
pages
p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5160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萨米·莱伊诺
阿尔瑞·波赫亚维瑞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NDANDSEE Oy
Original Assignee
SENDANDSEE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NDANDSEE Oy filed Critical SENDANDSEE Oy
Publication of CN1013610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610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5Retrieval from the web
    • G06F16/957Browsing optimisation, e.g. caching or content distillation
    • G06F16/9577Optimis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content, e.g. distillation of HTML docu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通讯系统中实施信息发布的解决方案。服务视图包含一个或多个页面,所述页面是包含内容数据和页面定义数据的组合的单独输出项,这样在输出所述页面时,所述的页面定义可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格式。服务器收集所述服务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将所述内容数据打包成服务包。页面定义数据存储在用户终端中,并与所述服务包中的内容数据相组合。之后,在用户终端处可以看到服务视图中所有的页面。

Description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系统,具体涉及依据各个独立要求中的前叙部分所述的方法、通讯系统、服务器、用户终端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电信通常指的是通过电磁信号进行的信息交换。电信系统的组成元素包括:将信息编码成电磁信号的发射机,设有将电磁信号还原成信息的解码机构的接收机,以及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传送电磁信号的媒介。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通常涉及使用媒介把音频、视频或者其他任何类型的信息传递给一个用户或多个用户,不期望这些用户能对信息作相当多的后期制作处理,而基本上是在当地消费该信息。
电信系统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方法以在电信系统中发布信息,这例如取决于端点间的可接受的延时和交互水平。流服务本质上涉及数据的同时传输和使用,其中数据的使用可在所有数据被传输到接收机之前就开始。用户通常喜欢流服务,因为信息总是当前的且现成的。另一方面,流服务的实现大量地占用了媒体,例如,在空中接口的无线资源是有限的移动系统中,其他发布形式就通常会更优选。
一种形式是将信息保留在一台或更多的在中央运行的计算机上且使该信息可通过网络到达电信系统中的用户那里。一种广泛接受而且实用的描述这种网络服务和对这些服务的用户步骤进行建模的方式就是客户-服务器架构。要发布的信息作为服务的一部分保留在服务器上,所述服务器本质上是一台为其他计算机提供服务并且可以使用电信网络访问的计算机。客户是计算机系统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进程,它可以访问服务器并请求服务器执行预定的任务。拉服务(pull service)涉及用户终端包含浏览器的实施方式,从而用户可用浏览器进行请求并直接获得搜索结果。推服务(push service)涉及的实施方式是向服务的用户终端设备发出信息而无需对单个传输提出单独请求。
信息发布的最熟知的现有技术方案包括网站。网站指的是网页的集合,这些网页通常在因特网的万维网上共有特定域名或次级域名。网站的网页可以从共同的根URL访问,并且通常放置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上。网页对应于基于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文件的可单独访问的信息实体,且可在用户的网络浏览器中再现出来。网页既可以是单个页面,也可以是由独立的框组成的框架集,其中每个框都包含一个HTML页面。
在用户终端那里,一个网页浏览器窗口一次显示一个网页。用户终端中的网页大小与网页浏览器窗口大小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实际上,网页经常高于浏览器窗口,因此在用户终端中需要垂直滚动。在某些情况下,页面右边还有其它的内容,这就需要水平滚动。然而这样的页面比较少见,因为大多数用户觉得需要在两个方向上同时移动的页面阅读起来十分不便。从一个页面转到另一个页面要求从服务器或用户终端的缓存下载一个新的HTML文件。
在移动通讯中,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之间的访问通常包括通过无线接口的传输,这就对用于下载网页文件的带宽强加了限制。移动用户终端还需大小紧凑以方便携带。专为手持设备设计的网页浏览器通常称为微浏览器。微浏览器要加以优化以便便携式设备的小型屏幕能有效显示网络内容,而且文件大小也要小,以便适应无线手持设备的低内存容量和低带宽。实质上,微浏览器是经简化的网页浏览器,并依然采用与上述机制相似的信息获取机制。
与这些现有技术方案相关的问题在于让一个或多个页面产生统一内容实体的服务中。在现有的技术方案中,构成内容的各部分的链接是通过自动交叉引用其它文档的方法来实现的,这种交叉引用称为超链接。选中超链接使计算机在很短的时间段内显示出所链接的文档。然而,当网络连接的质量低或只有有限的带宽可用时,用于下载下一页所需的时间段就变长了。另外,用户使用此服务的体验易受重复下载进程中所有负面事件的影响。这些特征会使服务的使用让人失望并使用户倾向于放弃使用该服务。
这些使用案例中的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移动新闻的发布。几个内容提供者,例如通讯社和广播公司提供因特网新闻服务。这是通过动态网站来实现的,所述网站包括频繁更换信息的网页。这些网站经常以一系列优化了的便于下载到手持设备的移动页面为补充。当网页服务器接收到给定网页的请求时,就在服务器中直接响应于页面请求而产生相应的页面并发送给提出请求的用户终端。该服务通常通过在用户终端上取回所述服务的主页而启动。主页包括从一个页面至另一个页面进行导航的超链接。
当运行在慢速连接中时,即运行于窄带宽的调制解调器或无线访问网络中时,请求下载下一页面的时间通常长得令人难以忍受,用户便转向其它的站点和服务。由于空中接口的脆弱性,在较差的覆盖区域中,由于线路断开、重复的再下载以及长时间的下载时间,所述的几个下载实例中的问题在移动新闻的发布中能很具体地体会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解决在电信系统中发布信息时出现的上述问题的方法。本发明的所述目的是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特征的方法和配置实现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书中加以公开。
本发明是基于创建至少一个服务视图的想法,所述服务视图包括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定义,从而创建服务的统一内容实体。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被收集并打包到一个可下载的服务包中。该服务包可以优选地通过任何类型的访问网络到达用户终端。此处页面指一个单独的输出项目,它至少由内容数据和定义数据来组成,所述定义数据用于控制输出页面时的内容数据的格式。在可视化输出中,页面对应于浏览器窗口中单独显示的实体。服务视图中的定义数据主要存储在用户终端中,当用户终端收到已下载页面的内容数据时,内容数据与定义数据组合到一起,从而服务中的统一的内容实体通过显示窗口中常用的滚屏操作浏览起来时会变得更加舒服。
根据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是用户可以用一个请求步骤访问统一的实体,之后,所有必要的信息都在用户终端中准备就绪。即使通过窄带宽的接连,也可以快速传送相当大的内容实体,这是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只有真实的有效载荷需要在服务器和用户终端间传输。然而,所发布的信息的动态性决不会打折扣,这是因为打包阶段允许信息的任何部分的立即更新。
附图说明
以下参照附图,将通过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图示了电信系统的功能架构;
图2图示了实施本实施例的逻辑元素;
图3图示了服务视图的例子;
图4图示了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性的示例;
图5图示了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性说明;
图6图示了用户设备的功能性的示例;
图7示出了用户设备的功能性描述;
图8图示了在实现图3的拉型新闻服务时的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可应用于任何电信系统,这些电信系统中的用户终端可以利用网络或互相联接的网络的组合来访问保持在其它网络元素中的信息。这种电信系统例如包括:如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的移动通信系统,对应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系统,如GSM 1800和PCS(个人通讯系统),以及任何基于GSM的系统,例如GSM 2+系统。其中,GSM 2+阶段的服务包括: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全球增强型数据提升率(EDGE)以及移动网络定制应用增强逻辑服务器(CAMEL)。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任何能够实现上述要求的固定电信系统。
以移动通讯系统为例来阐明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移动通讯系统通常指当用户在系统服务区内移动时,对系统的访问点(通常为无线访问)会变更的任何电信系统。本文中的访问应认为是一种将用户设备连接到访问点以用于用户设备和访问点间进行通讯的机制。举例来说,访问点可以是网络节点或另一个用户设备。然而,应当指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覆盖了包括移动网络、固定网络以及它们的组合的系统。
典型的移动通讯系统是公共陆地移动电话网(PLMN)。移动通讯网络通常是供用户无线访问外网、主机或者由专门服务供应商所提供的服务的访问网络。
移动通讯系统的开发不断进行,其主要目标之一是提供一种能实现现有以及未来服务的通用基础架构。接下来,借助于第三代(3G)移动通讯系统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技术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系统,而且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应被理解为局限于这个实施例所特有的术语和概念。
图1中的框图图示了电信系统的功能架构。系统的第一分支表示了经由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PRS)系统联接到核心网络(CN)105的移动台(MS)100的运行模式,GSM(全球移动通讯系统)系统担当着无线访问网络(RAN)的角色。通常,GSM网络的基本架构包含两部分:基站系统(BSS)110和网络子系统(NSS)。GSM的BSS通过无线接口Um 115经由无线连接与移动台(MS)100进行通讯。在基站系统BSS 110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收发机基站(BTS)120提供服务。基站120连接到基站控制器(BSC)125,BSC 125控制着基站所使用的射频和信道。基站控制器BSC125通过A接口130连接至移动交换中心(MSC)135,即作为GSM NSS的一部分连到系统的核心网络(CN)105上。
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140跟踪个人移动台的位置并执行安全功能和访问控制。SGSN 140通过Gb接口145连接到GSM基站系统。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150提供与分组数据网络的交互工作,并且通过基于IP的分组域PLMN中枢网络与SGSN连接。
为了利用GPRS业务,MS首先要通过执行GPRS接触以使其存在让网络知悉。这使得SMS可用于通过GPRS的SMS、通过SGSN进行的寻呼以及分组数据进入的通知。为了通过GPRS业务发送和接收分组数据,MS需激活它要使用的分组数据协议上下文。这个操作使在相应的GGSN中识别到MS,与数据网络的交互工作可以开始了。
应该指出的是,图1仅阐述了为理解本发明所需的基本的元素和单元。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清楚通讯系统通常包括图1中未示出的多个元素。
本实施例的第一种访问类型通过对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访问予以描述。IP多媒体子系统包括提供多媒体服务的CN元素。IP多媒体子系统IMS 133利用PS域传输多媒体信令和承载流量(bearer traffic)。IP多媒体核心网络子系统(IMCN子系统)包含核心网络元素以提供IP多媒体服务,例如在PS域上传送的音频、视频、文本、聊天等以及它们的组合。IP CN子系统会话中的会话流进程由呼叫会话控制功能(CSCF)控制,这个功能被分解成几个不同的角色。代理CSCF(P-CSCF)实质上是IP CN子系统中的第一接触点。P-CSCF就像代理服务器一样工作,从而接收请求并在内部为这些请求服务,或者将这些请求转发出去。咨询CSCF(I-CSCF)是运营商(operator)网络内的接触点,它用于至该网络运营商的用户的所有连接。服务CSCF(S-CSCF)对用户设备进行会话控制服务。它保持网络运营商所需的会话状态以支持服务。S-CSCF通常包含订户数据库,当用户终端注册到S-CSCF时,所需的订阅数据被下载到该订户数据库。在公开的电信标准中描述了上述这些IMS呼叫会话控制功能模块在实现IMS会话中的角色和工作原理,并且这些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熟知的。
用户设备(UE)可以是仅用于语音的简化终端,或者是用于多种服务的终端,其作为服务平台并支持下载和执行多种与服务相关的各种功能。用户设备(UE)包含实际的移动设备ME和可分离连接的识别卡片USIM,USIM也称为订户识别模块。在本文中,用户设备(UE)通常指由用户身份识别模块和实际移动设备组成的实体。订户识别模块USIM实质上是持有订户身份的智能卡,它执行鉴别算法,并存储鉴定和加密密钥以及移动站所需的其它用户信息。移动设备ME可以是任何能在移动通讯系统进行通讯的设备或几个设备的组合,例如是一台连接了卡式话机以提供移动连接的多媒体计算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改善了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信息发布接下来被具体化为移动新闻服务,但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明白,本发明可以涉及非移动和移动用户可用的几种其他信息发布服务类型。这些服务例如包括电信系统中的基本或附加服务、可通过电信系统访问的服务或最终独立于通讯系统的通讯服务。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个新闻服务,它包括多个以内容统一的服务视图形式存在的页面。图2中的框图图示了用以实施本实施例的逻辑元素。为清楚起见,只画出了理解本发明所必需的元素。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明白不同系统中逻辑元素可能会被分解或组合成不同的物理元素。
基于图1中所示的元素,图2画出了一个配置,通过基站子系统(BSS)22、分组交换核心网络(PS-CN)23、IP多媒体子系统(IMS-CN)24和IP网络25,提供了一个连接,最好是在应用服务器(AS)26和用户设备(UE)21之间的分组交换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应用服务器(AS)26是表示连接到用户设备UE 21的主要接触点的发布服务器。应用服务器(AS)26通过IP网络25连接到第一内容源CS127和第二内容源CS328,在此例中第一内容源27指的是实际的新闻服务的提供者,第二内容源28表示在实现新闻服务时用到的任何外部内容源。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明白IP网络25在此处表示多种不同类型的网络配置,并且该技术方案相应地适用于多种固定的用户设备29,为用户设备29可布置至应用服务器AS的访问。
在确定服务时,所述服务的运营商,此处即第一内容源CS1生成服务视图。图3所示为与本实施例相关的服务视图的一个例子。服务视图30对应于由多个页面P1到P6形成的内容实体,这些页面对支持该服务的用户有效。在已有的技术方案中,这些页面有多种多样的格式,以分离文件的形式加以存储,并可通过网络由用户访问。然而在本发明中,所述页面可通过服务视图加以访问,并具有该服务的所有页面P1到P6所共享的共同结构格式部分。这样服务视图30建立了一种结构定义DEF31,它包括元素f1、f2......等以控制着所述服务中的页面的共同结构格式部分。这些元素可以控制例如背景颜色、内容提供者的标准标志、字体等显示特征。服务视图30也建立了一个内容定义CONT 32,它包括内容元素CONT c11、c12、c13、c21、c22、c23等的定义,这些内容元素被包括在服务的页面中。于是,页面P3就是一个独立的输出项目,它可通过组合服务视图中的结构定义DEF31和内容元素c31、c32、c33而生成。
当所述服务视图已由服务提供者恰当建立后就被传送至应用服务器AS26。随后,当AS 26从用户设备UE 21接收到与服务视图相关的请求后,就启动编辑步骤以从第一内容源CS1和/或任何第二内容源CS2收集并找回该服务视图的内容元素CONT(c11,c12,...,c63),并将之打包到可下载的服务包(SP)中。服务包被下载到发请求的UE 21中。
当所述服务视图已被服务提供者恰当确立后,它可能被相应地传输到决定订阅此服务的用户设备21中。结构定义DEF 31处于用户设备中,当新服务包从AS 26下载过来时,该服务包的内容元素可与结构定义组合,这样所述服务的一个或多个页面可在UE21上输出。用户通过一次下载接收该服务的相关页面,并可随即快速浏览被设计为将通过该服务所发布的全部内容。图2配置元素中的所述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实施方式将在下文中详细公开。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在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中,多种元素的操作是单独讨论的,但是明显所有权和操作责任与本发明无关。相应地,虽然每个访问服务器AS和内容源CS1、CS2都被表示为单独元素,它们的物理实施方式与本发明是不相关的。所述元素可以仅通过一个物理元素实施,或者所公开的功能也可分散到几个物理元素中去,这取决于将来的应用情形。
图4中的流程图图示了结合图3论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性的例子。在步骤41中,作为发布服务器的应用服务器接收新闻服务的服务视图(SV)上的信息。该服务视图配置新闻服务以发布第一内容源CS1的新闻页面,此处第一内容源为每日杂志。信息可通过网络接收自作为第一内容源CS1的每日杂志的服务器。自然地,服务视图可替代地通过应用服务器上的用户界面加以配置。服务视图包括对页面P1到P6的一组内容元素的定义,这些页面处于服务视图中。内容元素被优选地定义成内容元素的标识和源文件的地址,其中内容元素的数据对应用服务器可用。优选地,服务视图也包括对触发服务的后续功能性的事件的定义。服务视图的接收启动新的服务并使能本发明的应用服务器的操作。
对每个服务来说,至少有一个,但通常是多个条件可以触发AS中可下载的服务包的生成。响应于任何接收自第一或第二内容源的新信息,或响应于来自于用户终端的请求,例如可以根据计时器预定的时间间隔生成新的服务包。在不偏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情况下还可利用几个其他的触发点。在步骤42中,AS检查是否遇到触发条件。如果没有,AS将待命并在预定的时间间隔后再次检查触发条件。如果遇到触发条件,AS阅读服务视图(步骤44)并开始编译可下载的服务包。
编译步骤45包含在服务视图中提及的资源文件的恢复。信息可能已经被内容源提供给应用服务器,这样所述恢复过程可由应用服务器的只存操作来实施。然而,信息可能也被保留在外部内容源中,并且首先需要通过应用服务器和相关内容源间的网络连接恢复至应用服务器。一种查找网络中的信息的优选方法是使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这是一种在不同系统、尤其是通过因特网联接的系统间便于数据共享的通用标记语言。XML以文本形式出现,其间穿插有标记,所述标记表示将字符数据、容器式元素(container-likeelements)及这些元素的属性分割为层级。借助于XML共享信息的方法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便不详加讨论了。
编译步骤也可包含与应用服务器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讯相关的一些附加属性的加入。这些属性可能包含有关于服务包的身份和/或定时的信息,例如用于补充或重写(override)所述服务的主结构定义的格式命令。
编译后的服务包的示例数据可以是如下所示:<c11><c12><c13><c21><c22><c23><c31><...><c61><c62><c63><edition><options>其中,<cij>指代包含多种类型的数据的内容元素,这些数据类型包括文本、图片、声音、脚本等。<edition>包括关于特定包的信息,例如数据和时间标记,<options>包括对显示器中所表示的选项键的定义。应该指出的是,以上只公开了用以说明本发明的必须元素。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应该明白在实际实施中,服务包可包含在此处未表示或者讨论的多个定义。
编译的最后阶段是压缩。在压缩过程中,通过利用数据的已知特征,数据被编码成一种紧凑形式,这样,原始信息可以通过解压缩予以恢复。压缩是一种旨在用来在传输至用户终端时最小化带宽使用的优选、但非强制的步骤。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存在一系列替代压缩方式,例如LZSS编码、LZW编码、霍夫曼(Huffman)编码、算术编码等。
编译完成后,服务包对服务订户中的用户终端可用(步骤46),提供信息的方式取决于预定的触发条件。例如,如果是响应于来自用户终端的请求而编译服务包时,服务包可直接把它发往提出请求的用户终端。相应地,如果是响应于其他通常是基于网络的条件时而编译服务包时,先前在应用服务器中已存储的包被丢弃且新编译的包被提供给AS下载。
参考图5来说明所以公开的本发明的应用服务器的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图5包括了应用服务器的功能性说明。网络节点包含处理装置51,它是一个包含了算术逻辑单元、多个专用寄存器和控制电路的单元。与处理装置连接的是存储装置52,所述存储装置是可以存放计算机可读的数据或程序或用户数据的数据媒介。存储装置通常包含可读写的存储单元(RAM)和只读的存储单元(ROM)。所述单元也包含具有输入装置54和输出装置55的接口模块53,输入装置54用来输入数据以用于所述单元的内部处理,输出装置55用于从单元的内部处理输出数据。所述输入装置的例子包括插入单元,它用作向外部连接点传递的信息的网关。为了能接收应用服务器的运营商上的信息,应用服务器AS也可包括键盘,或触摸屏、话筒等。所述输出装置的例子包括插入单元以向连接到外部连接点的线路提供信息。为向应用服务器AS的运营商输出信息,输出装置也可包含屏幕、触摸屏、扬声器等。处理装置51、存储装置52以及接口模块53通过电气互相连接,以便根据所述单元的预定且基本上经过编程的步骤对已接收和/或已存储的数据进行系统的执行操作。在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里,包含在应用服务器上实施所述操作的功能性操作如上所述。
图6的流程图表示了结合图3中论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的功能性范例。在服务的开始时,订户的用户终端设有一个终端应用程序,即便于服务的使用的服务专用浏览器。在步骤61中,用户终端收到与新闻服务的服务视图(SV)相关的浏览器。所述浏览器被布置用于实现终端的功能性以操作结合图3与图4论述的新闻服务。浏览器可通过网络在空中以消息传递。自然地,服务视图可替代地通过用户终端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配置。与服务视图相关的浏览器根据服务视图的结构定义进行工作,用户终端也可以根据视图的结构定义识别在服务包中收到的内容元素并把它们恰当地输出,例如在用户终端的显示器中输出。服务视图也可包含控制全部服务的实施的其他定义。
在步骤62中,用户终端检查是否有新服务包即将到来。当服务作为推服务实施时,新服务包的有效性可在接收新发出服务包时检测。当服务作为拉服务实施时,例如可以在对两个连续下载之间的间隔进行定时的定时器的期满时检测新服务包的有效性。用户终端可替代地接收有关服务器上新的更新包的有效性的通知。用户终端也可通过用户终端上的接口从用户接收给用户终端的显示器提供新服务包的命令。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存在着几种可能的方法用来检测和触发与新服务包相关的进程。
如果新服务包即将来到(步骤63),用户终端执行必要步骤以获得服务包(步骤64)。在推服务的情况下,新服务包已处于用户终端中,并且它只需被取回以用于进一步的处理。在拉服务的情况下,用户终端产生请求,将该请求送到应用服务器,并如前所述,作出响应以接收由应用服务器所编译的服务包。
在步骤65中,用户终端取回服务视图的结构定义,将所述结构定义与服务包中的内容项目组合(步骤66)并以规定的格式将之输出(步骤67)至用户终端的订户。用户通过仅仅一个空中下载步骤,就收到服务中的所有相关页面P1...P6,并可随后例如在用户终端的显示窗口中逐一浏览所述页面。
用户设备中的所述机制的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图7包含了用户设备UE的功能性说明。用户设备UE包含处理装置710,这是一个包含算术逻辑单元、多个专用寄存器和控制电路的元件。与处理装置相连的是存储装置715,它是可以存储计算机可读的数据或程序或用户数据的数据媒介。存储装置通常包含可读写的存储单元(RAM)以及只能读取内容的存储单元(ROM)。用户设备UE也包含具有输入装置725和输出装置730的用户接口模块720,输入装置725供用户输入数据以用于单元的内部处理,输出装置730用于从单元的内部处理中输出用户数据。所述输入装置的范例包括键盘、触摸屏、话筒等。所述输出装置包括屏幕、触摸屏、扬声器等。用户设备也包括配备有接收装置740和发射装置745的通讯单元735,接收装置740用于从无线接口接收信息并对其做出处理以输入至处理装置710,发射装置745用于从处理装置710接收信息并对其做出进一步处理以经由空中接口发送。该通讯单元的实施方案通常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知晓。处理装置710、存储装置715、用户接口模块720、通讯单元735通过电气互联以对已接收和/或已存储的数据根据所述单元的预定且基本上是经过编程的步骤进行系统的执行操作。在根据本发明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里,包含用户设备的功能性的操作如上所述。
另一个与信息的发布相关的问题是无法根据接收端,即服务的订户或附近的用户终端的要求灵活地定制服务。
例如,用户设备UE可以是仅有语言功能的简化终端,也可以是用于多种服务的终端,它用作服务平台并支持下载和执行多种与服务相关的功能。当启动新系统时,可以发现不同类型用户设备的功能性设置和显示特征相差很大,因此不能提供统一的服务,而应将之单独定制以适合不同类型的终端。这种定制需求使服务的实施过程变得相当地慢。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内容提供者对不同类型的用户终端提供了单独的可下载的页面。这增加了内容提供者方面实施的工作量并因此降低了服务的收益率。在用户方面,用户必须知道其用户设备的配置和版本,并找出正确的页面版本以下载。用户觉得这样的操作和要求很不舒服,并因此宁愿不用该服务也不愿花费时间来在其终端与应用服务器间调节得到合适的通讯。
另一方面,在常规网站或移动站点,内容提供者提供了许多页面以供下载,而订户仅仅选择是否下载页面。订户无法事先感受到其希望下载的内容。
这些问题在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得以解决,这个实施例实现了应用服务中的复杂定制。这个实施例通过图8中的流程图加以阐述。流程图中的步骤涉及图3中已经讨论过的实施拉型新闻服务时的应用服务的功能性。在步骤81中,应用服务器作为发布服务器接收新闻服务中服务视图(SV)上的信息。在步骤82中,应用服务器也接收来自于用户终端的请求,该请求用于请求已更新服务包的传输。应用服务器读取(步骤83)服务视图,该视图包含一组内容元素的定义,其中一个内容元素优选地被定义为内容元素组的身份和源文件的地址,其中,所述内容元素的数据对应用服务器是有效的。另外,应用服务器检查接收自用户终端的请求是否包含定制指示。此处的定制指示指的是包含在请求中的信息元素,例如是标签(tag)、位图或结构数据块的形式。如果这种定制指示出现(步骤84)在请求中,应用服务器解释此指示并根据定制指示从服务视图中的内容项目组里分离(步骤85)出相应的内容项目。之后,对所分离出的内容项目按照以上所述进行编译(步骤86),并传送(步骤87)到用户终端。如果请求中没有出现定制指示,程序直接转到编译步骤。
所图示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实践上消除一个服务视图版本必须依赖于终端的方法。服务专用浏览器,或者说用户终端中的终端应用程序可被布置为从服务的观点检测一组相关的终端容量细节。检测终端容量信息是移动通讯设备的标准功能,其通过用户终端的设备接口的实施方式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检测可被设为例如当终端被接通时和/或在使用终端的预定时间间隔时,安装终端应用程序的过程中发生。当产生一个请求,终端应用程序自动包括了一个或多个可在应用服务器中定制服务包内容的指示。这种指示例如是存储空间有限或无法显示彩色图片的指示,或者显示屏大小的指示。收到所述请求后,应用服务器可省去预定的内容项目或会增大服务包大小的整页内容。作为优选方式,应用服务器可因此产生终端专用的包,其中起初列在服务视图中的部分内容项目的部分根据内容的特征和终端的容量被包含或丢弃。例如,大内容项目或包含彩色图或宽图的内容项目会被排除。内容源可以一种统一的形式提供内容项目,服务提供者可以以一种统一的形式提供服务视图,并且特别定制的灵活终端设备仍然可行。
另外,所述的实施例的优点还在于提供了可以根据单个服务订户的意愿动态地定制服务的方式。终端应用程序可设置为通过用户终端的用户接口接收用户所偏好的内容的指示。相应地,内容提供者可以布置成给所有内容项目中的一些提供属性,所述属性与一项或多项指示相匹配。在这种情况下,应用服务器可以设置为在服务包里面仅包括这样的内容项目,即所述内容项目的属性对应于在用户终端的请求中所包括的一项指示或者多项指示。例如,内容项目可通过补充某一属性以将其连接到预定的新闻目录,如财经新闻、体育新闻、新闻快讯等。用户于是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仅仅下载当前让其感兴趣的新闻了。再一个例子就是,内容项目可以补充某一属性以将其连接到预定的层级。用户便能自由地仅仅下载层次超出请求中给定的限制的那些新闻的部分了。
而且,所述实施例的优点还在于它还提供了根据用户的位置动态地定制服务的方式。终端应用程序可能被设置为接收关于用户位置信息的指示。这种指示例如可以从终端设备内的集成定位装置自动传送而来,它可从网络或用户通过用户终端上的用户接口的输入中接收到。相应地,内容提供者可设置为给所有内容项目中的一些提供能与预定位置信息匹配的属性。这样,应用服务器可设置为在服务包中仅包含那些属性符合用户终端中请求的一项或多项位置指示的内容项目。这样,就可以给订户提供例如紧邻其当前位置的娱乐活动的广告。
需要指明的是,此处仅讨论了内容属性使用中的几个例子。本发明包括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能实现的许多其它实施方案。
常规信息发布系统所涉及的更进一步的问题是关于当信息传输并非免费时的收费问题。当点击超链接开始一个页面的下载时,订户通常不知道该页面包含多少信息。当该页面包含很多内容时,其下载要求传输大量数据,这样在按字节收费时就会花费更多费用。通常用户不喜欢这种情况,而是希望能控制因使用服务所导致的费用。另一方面,包月预定通常根据平均使用量来调整,这样也会使一些用户用得太多而另一些用得太少。最理想地,基于使用量的收费更受欢迎。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应用服务器在服务包中包括一个脚本,所述脚本使得用户终端产生并发送一个消息至电信系统的一个预定地址。发到此地址的消息被设置为产生与一个单个下载相关的收费相符合的额外收费票据。例如,服务视图第一页的一个内容项目可包含一个脚本,这个脚本产生一字符串并将此字符串作为文本信息发送至预定的单独的收费MSISDN号。这个实施例的优势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易于实现的方法可使服务按照使用量,即按下载服务包的数量收费。另外,对收费策略的动态调整也因此成为可能。
很明显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随着技术的进步,本发明的概念可以以多种方法实现。例如一项服务可定义一种以上服务视图。从而页面的一部分可以连接到一个服务视图上,而页面的另一部分可以连接到其他视图上,这样不同类型的新闻可以以稍微不同的面貌出现。从而,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文所述的几个例子,而是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有所变化。

Claims (18)

1.一种在通讯系统中实现信息发布服务的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服务器、用户设备以及供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访问网络,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创建所述信息发布服务的至少一个服务视图,其中所述服务视图由一个或多个页面组成,所述页面是包括内容数据和页面定义数据的组合的独立输出项,从而在输出页面时所述页面定义数据可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格式;
用编辑装置配置所述服务器,所述编辑装置用于收集每个所述服务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中的内容数据,并将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打包成服务包;
存储用户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其中所述定义数据设置为与所述服务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相组合;
用接收装置配置用户终端,所述接收装置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服务包,所述服务包包括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者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所述内容数据与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相组合;
用输出装置配置用户终端,所述输出装置用于组合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以及服务包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在所述用户终端上输出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
2.一种通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用户设备以及供所述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信息交换的访问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可创建信息发布服务的至少一个服务视图的装置,其中所述服务视图由一个或多个页面组成,所述页面是包含内容数据和页面定义数据的组合的独立输出项,从而所述页面定义数据可在输出页面时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格式;
包括编辑装置的服务器,所述编辑装置用于收集每个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将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打包成服务包;
用户终端,其包括:
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其中所述页面定义数据配置成与所述服务视图中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相组合;
接收装置,其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服务包,所述服务包包括与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相组合的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
输出装置,其用于组合所述服务视图中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以及服务包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输出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
3.一种服务器,其包括:
访问装置,其用于通过访问网络与用户设备交换信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讯装置,其用于接收信息发布服务的至少一个服务视图的页面定义,其中所述服务视图包括一个或多个页面,所述页面是包括内容数据和页面定义数据的组合的独立输出项,从而所述页面定义数据可在输出页面时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格式;以及
编辑装置,其用于收集每个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将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打包成服务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装置,其用于接收服务请求,并经调节以从所述请求中提取出选择指示;
所述编辑装置被设置为:
确定附加于所述内容项目的属性,并
仅仅将那些属性与选择指示相匹配的内容项目打包成服务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装置被设置为从所述内容项目的特征确定所述属性,所述特征与终端容量需求有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装置被设置为从所述内容元素所包括的标签中确定所述属性。
7.根据权利要求3到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辑装置被设置为所述服务包中包括脚本,所述脚本用于启动所述接收终端产生并发射信息到电信系统的预定地址。
8.一种用户终端,其包括:
访问装置,其用于通过访问网络访问服务器:
接收信息发布服务的至少一个服务视图的定义,其中所述服务视图包括一个或多个页面,所述页面是包含内容数据和页面定义数据的组合的独立输出项,从而所述页面定义数据可在输出页面时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格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装置,其用于存储所述用户终端中的至少一个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其中所述页面定义数据与所述服务视图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相组合;
接收装置,其用于从所述服务器接收服务包,所述服务包包括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所述内容数据与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相组合;
输出装置,其用于组合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和所述服务包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输出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装置包括对所述服务器启动服务包请求的请求装置,其中所述服务包包括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所述内容数据与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相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装置被设置为在请求中加入选择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与所需的终端容量有关。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与内容元素的分类有关。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被表示为代表所述内容的层级的数字。
14.根据权利要求8到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装置被配置为:
在服务包中接收脚本;并且
响应于所接收的服务包,产生并发射信息到电信系统中的预定地址。
15.一种管理电信系统的服务器中的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发布服务中的服务视图,其中所述服务视图包含一个或多个页面,所述页面是包含内容数据和页面定义数据的组合的独立输出项,从而所述页面定义数据可在输出页面时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格式;
根据所述服务视图中的内容数据定义收集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将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打包成服务包。
16.在通讯系统的用户终端中显示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信息发布服务中的至少一个服务视图,其中所述服务视图包括一个或多个页面,所述页面是包含内容数据和页面定义数据的组合的独立输出项,从而在输出页面时所述页面定义数据可控制所述内容数据的格式;
存储至少一个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其中所述定义数据被设置为与所述服务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相组合;
从服务器接收服务包,所述服务包包括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所述内容数据将与所述服务视图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相组合;
组合所述服务视图中的至少一个页面定义数据和所述服务包中的一个或多个页面的内容数据,并将所述服务视图的一个或多个页面输出在用户终端上。
17.一种在服务器中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所述服务器上的执行能使所述服务器执行权利要求15所述方法的步骤。
18.一种在用户终端中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服务器上的执行能使服务器执行权利要求16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CNA2006800516023A 2005-12-22 2006-12-21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 Pending CN10136107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20055693 2005-12-22
FI20055693A FI118666B (fi) 2005-12-22 2005-12-22 Informaation jakelu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iss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61070A true CN101361070A (zh) 2009-02-04

Family

ID=3551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516023A Pending CN101361070A (zh) 2005-12-22 2006-12-21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77098A1 (zh)
EP (1) EP1964000A4 (zh)
JP (1) JP2009521155A (zh)
CN (1) CN101361070A (zh)
AU (1) AU2006326972A1 (zh)
CA (1) CA2634905A1 (zh)
FI (1) FI118666B (zh)
MX (1) MX2008008188A (zh)
RU (1) RU2008130051A (zh)
WO (1) WO200707182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572A (zh) * 2009-11-17 2011-05-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移动浏览器、网关、浏览系统及互联网页面访问方法
CN101777068B (zh) * 2009-12-31 2015-07-22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设备终端的网页页面预读及整合浏览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12514A1 (de) * 2008-03-04 2009-09-17 Vodafone Holding Gmbh Verfahren und Clienteinrichtung zum Anzeigen von Inhalten an einem mobilen Endgerät
US9979774B2 (en) * 2014-09-23 2018-05-22 Flipboard, Inc. Debugging and formatting feeds for presentation based on elements and content i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35339A (en) * 1997-03-13 2000-03-07 At&T Corporation Network information delivery system for deliver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end user terminal requirements
US5946697A (en) * 1997-04-22 1999-08-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Rapid transfer of HTML files
DE69827638T2 (de) * 1997-08-06 2005-12-01 Tachyon, Inc., San Diego Verteiltes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objektvorabholen
US6226642B1 (en) * 1997-09-11 2001-05-0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ent modification of internet web pages for a television class display
US6101328A (en) * 1997-12-31 2000-08-0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for preventing multiple instances of the same dynamic executable module
US6148340A (en) * 1998-04-30 2000-11-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fferencing container files
US7035943B2 (en) * 1998-05-29 2006-04-25 Yahoo! Inc. Web server content replication
US6327593B1 (en) * 1998-12-23 2001-12-04 Unisys Corporation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pturing and managing user knowledge within a search system
US20040049737A1 (en) * 2000-04-26 2004-03-11 Novarr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information content with selective horizontal scrolling
US8578266B2 (en) * 2000-06-26 2013-11-05 Vertical Computer System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a framework for processing markup language documents
US6990633B1 (en) * 2000-07-28 2006-01-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network-based personalized newspaper with personalized content and layout
US6912591B2 (en) * 2001-05-02 2005-06-28 Science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tch enabled data transmissions
US6941310B2 (en) * 2002-07-17 2005-09-06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ching data for a mobile application
WO2005071572A1 (en) * 2004-01-20 2005-08-0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utomatic creation of e-books
EP1643358A1 (en) * 2004-10-01 2006-04-05 Nokia Corporation Pre-loading data
CA2513010A1 (en) * 2005-07-22 2007-01-2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A method for detecting state changes between data stored in a first computing device and data retrieved from a second computing device
GB0515941D0 (en) * 2005-08-03 2005-09-07 Refresh Mobile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elephon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5572A (zh) * 2009-11-17 2011-05-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移动浏览器、网关、浏览系统及互联网页面访问方法
CN101777068B (zh) * 2009-12-31 2015-07-22 优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通讯设备终端的网页页面预读及整合浏览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71827A1 (en) 2007-06-28
RU2008130051A (ru) 2010-01-27
AU2006326972A1 (en) 2007-06-28
JP2009521155A (ja) 2009-05-28
FI118666B (fi) 2008-01-31
EP1964000A4 (en) 2009-04-29
EP1964000A1 (en) 2008-09-03
US20090077098A1 (en) 2009-03-19
MX2008008188A (es) 2009-01-29
FI20055693A0 (fi) 2005-12-22
CA2634905A1 (en) 2007-06-28
FI20055693A (fi) 2007-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976270B1 (en) Data servic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1500039B (zh) 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skin界面
FI108592B (fi) Laskutus langatonta sovellusprotokollaa käyttävässä matkapuhelinjärjestelmässä
EP2334019A1 (en) Push-typ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ransfer device thereof
US2002002919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billing over a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gateway
CN101855646A (zh) 目标移动内容插入和/或替换
CN101084665A (zh) 用于递送内容给移动设备的系统和方法
US2009002970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and Analyzing User Information
CN103368826A (zh) 用于提供广告消息的系统和方法
EP2724262A1 (en) Caching support for visual search and augmented reality in mobile networks
CN101110839B (zh) 优化在推内容处理协议中传递的元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01361070A (zh) 电信系统中的信息发布
KR100436424B1 (ko) 무선 단말기에 대한 정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과, 이에적합한 정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메시징 에이전트 시스템
CN101232386B (zh) 一种统计彩信流量的方法
CN101079900B (zh) 用于对移动内容分段的系统和方法
JP3416647B2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上のWebコンテンツのデータ量を削減して中継転送するコンテンツ中継サービス装置
JP2001285527A (ja) 広告データサービス方法とサービスシステム
TWI222289B (en) System for returning rates back to content providers, gateway used for the system, and method of doing the same
KR100832605B1 (ko) 부가 정보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2202139A (zh) 一种互联网搜索方法、搜索设备及搜索系统
KR20030028667A (ko)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182047B1 (ko) 피드 쿼리를 이용한 atom 기반의 피드 리더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1325179A (ja) インターネットにおける課金情報生成システム
Hansmann et al. Portals and Access Services
KR20060106805A (ko) 단문 메시지 서비스를 이용한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