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8624A -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8624A
CN101358624A CNA2008101320586A CN200810132058A CN101358624A CN 101358624 A CN101358624 A CN 101358624A CN A2008101320586 A CNA2008101320586 A CN A2008101320586A CN 200810132058 A CN200810132058 A CN 200810132058A CN 101358624 A CN101358624 A CN 101358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force
rotatingshaft
transfer unit
cutting face
force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20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8624B (zh
Inventor
森本耕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8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8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8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86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6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 F16D1/08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 F16D1/0876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with axial keys and no other radial clam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6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 F16D1/08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 F16D1/0829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attachment of a member on a shaft or on a shaft-end with clamping hub; with hub and longitudinal key with radial loading of both hub and shaft by an intermediate ring or sleev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75Details relating to xerographic drum, band or plate, e.g. replacing, testing
    • G03G15/757Drive mechanisms for photosensitive medium, e.g. ge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转动轴,在其圆周面上具有沿轴向的切削面;轴承构件,支撑所述转动轴,并与该转动轴的圆周面滑动接触;以及衬套构件,安装在由所述轴承构件的内圆周面和所述转动轴的切削面所形成的间隙中。由此,可以抑制在圆周面上具有沿轴向的切削面的转动轴与支撑该转动轴的轴承之间的摩擦,并能抑制转动轴的晃动或位置错动。

Description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递转动驱动构件的驱动力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利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各种转动构件。为了使这些转动构件转动,需要从驱动电动机等驱动源向各转动构件传递驱动力。为此,要在与高速转动的驱动电动机连接的齿轮和各转动构件之间配置多级齿轮或同步带,以增加减速比,在驱动力到达各转动构件之前降低转动速度。
此外,除了使用步进式电动机等以少的减速级单独控制各转动构件的驱动转动的情况以外,一般是从单一的驱动电动机排列多级齿轮,在末端的转动构件的转动轴或驱动轴上设置电磁离合器等,来控制转动构件转动或停止转动。
作为所述转动轴,一般采用一端具有断面呈D形的切削面的转动轴,该断面呈D形的切削面通过铣削加工等形成。例如把转动轴一端的切削面与设置在电磁离合器的驱动力传递齿轮上的D形切削孔的平面卡合进行连接,把另一端的切削面与设置在转动构件的输入驱动齿轮上的D形切削孔的平面卡合进行连接,由此可以把驱动力通过电磁离合器传递给转动构件。
以往也提出了用于防止这种转动轴和转动轴所插入的构件之间的晃动和磨损的技术方案。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0-196671号公报中,公开了把转动轴和齿轮(驱动力输入齿轮)牢固固定,以提高齿轮的转动精度的技术。其中,使用具有锥形筒形部的衬套(bush;spacer),在该衬套的轴向上设置有槽。齿轮的内圆周面做成锥形,通过把衬套的筒形部压入该齿轮的内圆周面和转动轴的外圆周面之间,实现牢固地固定。此外,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34670号公报中,公开了在具有转动翼的树脂制输送棒的转动轴两端部上一体地设置转动滑动用套环(衬套),来防止调色剂进入回转轴与轴承的滑动面之间的技术。
可是,这些现有技术都是把覆盖圆柱形转动轴的外圆周面的衬套,插入到转动轴的外圆周面和齿轮或轴承的内圆周面之间。即,关于抑制切削成D形的转动轴和轴承的内圆周面之间的摩擦的方法,现有技术没有任何启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可以抑制在圆周面上具有沿轴向的切削面的转动轴与支撑该转动轴的轴承之间的摩擦,并能抑制转动轴的晃动或位置错动。
为了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转动轴,在其圆周面上具有沿轴向的切削面;轴承构件,支撑所述转动轴,并与该转动轴的圆周面滑动接触;以及衬套构件,安装在由所述轴承构件的内圆周面和所述转动轴的切削面所形成的间隙中。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转动构件,进行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动作;驱动源,产生驱动所述转动构件的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装置,把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转动构件。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
由此,可以抑制因轴承构件与转动轴的摩擦对轴承构件内圆周面造成的磨损,并能抑制转动轴的晃动和位置错动,防止产生转动不均。因此可以稳定地传递驱动力,可以使被转动构件稳定转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简图。
图2是表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的供纸辊和它的驱动部分的立体图。
图3A、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图3A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图3B是从供纸辊侧看的正视图。
图4A、4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衬套的图,图4A是从轴承侧看衬套的立体图,图4B是从图4A的背面看的立体图。
图5A、5B是表示把衬套安装在转动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中的状态的图,图5A是从供纸辊侧看的立体图,图5B是从电磁离合器侧看的立体图。
图6A、6B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衬套的图,图6A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图6B是从电磁离合器侧看的正视图。
图7A、7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衬套的图,图7A是从轴承侧看的立体图,图7B是从图7A的背面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转动轴的立体图。
图9A、9B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衬套和转动轴卡合状态的图,图9A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图9B是从供纸辊侧看的正视图。
图10是表示从供纸辊侧看的第四实施方式使用的衬套、转动轴和轴承的正视图。
图11是表示从供纸辊侧看的第五实施方式使用的衬套、转动轴和轴承的正视图。
图12A、12B是表示本发明的对比技术的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图12A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图12B是从供纸辊侧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0整体结构的简图。在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内,从输送方向上游侧(图1中的右侧)顺序配置四个图像形成部Pa、Pb、Pc和Pd。这些图像形成部Pa~Pd对应四种不同颜色(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图像而设置,分别通过带电、曝光、显影和转印各工序,顺序形成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图像。
在图像形成部Pa~Pd中,配置承载各种颜色的可视像(调色剂像)的感光鼓1a、1b、1c和1d,边使该感光鼓1a~1d绕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边对各感光鼓1a~1d进行图像形成。在这些感光鼓1a~1d上形成的调色剂像,顺序被转印到利用驱动机构(图中没有表示)绕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箭头方向)转动、并与各图像形成部Pa~Pd相邻移动的输送带50输送的纸P上。转印处理后的纸P经过定影部7,被实施对调色剂像的定影处理后,从装置主体排出。
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P装在装置下部的纸盒16内,通过供纸辊12a、供纸辊对12b、12c和对准辊对12d,向各图像形成部Pa~Pd被输送。作为输送带50采用绝缘(电介质)树脂制的薄片体,例如采用把端部边缘相互重叠连接成环形的带或没有接缝的(无缝的)带。此外,在从动辊10的上游位置配置清洁刮板19,用于清除附着在输送带50上的调色剂。
下面对图像形成部Pa~Pd进行说明。在转动自如配置的感光鼓1a~1d的周围和上方设置有:使感光鼓1a~1d带电的带电器2a、2b、2c和2d;在各感光鼓1a~1d上曝光图像信息的LED头4a、4b、4c和4d;在感光鼓1a~1d上形成调色剂像的显影单元3a、3b、3c和3d;以及清除残留在感光鼓1a~1d上的调色剂的清洁部5a、5b、5c和5d。
当用户输入开始形成图像的指示后,首先带电器2a~2d使感光鼓1a~1d的表面均匀带电,然后LED头4a~4d把光照射到感光鼓1a~1d上,由此在各感光鼓1a~1d上形成对应于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影。显影单元3a~3d具有与感光鼓1a~1d相对配置的显影辊,补给装置(图中没有表示)给该显影辊分别补给规定量的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各种颜色的调色剂。该调色剂通过显影单元3a~3d的显影辊,提供到感光鼓1a~1d上。调色剂静电附着在通过LED头4a~4d进行曝光来在感光鼓1a~1d表面上所形成的静电潜影上,形成调色剂像。
在处于被赋予规定的转印电压的状态的转印辊6a~6d把感光鼓1a~1d上的品红色、青色、黄色和黑色的调色剂像,顺序转印到被输送带50输送的纸P上。为了形成规定的全彩色图像,这四种颜色的图像具有预先确定的规定的位置关系。此后,为了继续形成新的静电潜影,用清洁部5a~5d清除残留在感光鼓1a~1d表面上的调色剂。
输送带50卷挂在从动辊10和驱动辊11上。当伴随由驱动电动机(图中没有表示)驱动的驱动辊11的转动,输送带50开始向逆时针方向转动后,纸P按规定的时刻从对准辊对12d向图像形成部Pa~Pd被输送。在各图像形成部Pa~Pd中,在转印辊6a~6d和输送带50之间的夹缝部中,顺序把图像转印到纸P上,形成全彩色图像。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P被送向定影部7。
被输送到定影部7的纸P,在通过定影辊对13的夹缝部时被加热和加压,全彩色图像被定影在纸P的表面上。此后,纸P通过排出辊15排出到出纸盘17上。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使用各种转动构件。例如所述的供纸辊12a、供纸辊对12b、12c、对准辊对12d、感光鼓1a~1d和显影辊等。为了使这些转动构件转动,需要把驱动力从驱动电动机(驱动源)传递给各转动构件。
图2是表示供纸辊对12c和对准辊对12d以及它们的驱动力传递机构的立体图。在该驱动力传递机构中包括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20。此外,图3A、3B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20的图,图3A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图3B是从供纸辊对12c侧看的正视图。在图3A中,为了方便用虚线表示驱动力传递装置20,用点线表示驱动力传递齿轮23。
供纸辊对12c包括供纸辊12ca和与该辊12ca相对配置的从动辊12cb。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的例子是,四个供纸辊12ca支撑在转动轴12cc,并且四个从动辊12cb与各供纸辊12ca相对配置。在转动轴12cc的一端周围(图中的右侧),具有电磁离合器21、通过转动轴12cc把驱动力传递给供纸辊12ca的驱动力传递齿轮23、转动轴24、轴承25、把驱动力输入转动轴12cc的驱动力输入齿轮29、连接驱动力传递齿轮23和驱动力输入齿轮29的两个从动齿轮30。
电磁离合器21接受来自驱动电动机(图中没有表示)的驱动力,利用连接在电磁离合器21上的驱动力传递轴22传递该驱动力。供纸辊12ca和电磁离合器21被安装板27隔开。在一端上连接有驱动力传递轴22的转动轴24,通过形成在安装板27上的贯通孔27a,在另一端上与驱动力传递齿轮23连接,把驱动力输入供纸辊12ca。
如图3A、3B所示,驱动力传递装置20具有转动轴24、轴承25、驱动力传递轴22(驱动力传递构件的一部分)、驱动力传递齿轮23(驱动力传递构件的一部分)和衬套31(衬套构件)。转动轴24的一端连接在驱动力传递轴22上,另一端连接在驱动力传递齿轮23上。轴承25安装在转动轴24的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之间。
转动轴24是在圆柱形构件的外圆周面的一部分上具有切削面24a的棒状构件,所述切削面24a的断面为D形。即,转动轴24具有切削面24a的部分与轴向垂直方向的断面形状为D形。在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上,分别形成有使转动轴24的端部插入的卡合孔(图中没有表示)。各卡合孔具有可以与转动轴24的切削面24a卡合的平面部分。
通过把转动轴24的两端插入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的各个卡合孔中,转动轴24、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被连接成可以传递动力。此外,也可以在转动轴24的驱动力传递轴22侧的端部形成销钉孔,在驱动力传递轴22的所述卡合孔中预先设置弹簧销,利用该弹簧销连接转动轴24和驱动力传递轴22。
在转动轴24的供纸辊12ca侧端部,在轴向不同的位置上设置有两个沿圆周方向的槽(图中没有表示)。在所述两个槽中分别嵌入定位环26。驱动力传递齿轮23配置在两个定位环26之间,通过该定位环26固定轴向的前后。
这样,通过连接转动轴24、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来自电磁离合器21的驱动力通过两个从动齿轮30、驱动力输入齿轮29以及转动轴12cc,输入供纸辊12ca。此外在转动轴24上,在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之间插入用于支撑转动轴24的轴承25。轴承25利用内圆周面部的断面呈圆形的管状构件制成。
配置轴承25的原因如下:在供纸辊12ca和电磁离合器21被安装板27隔开、由转动轴24通过贯通孔27a连接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的情况下,需要在转动轴24上形成切削面24a,该切削面24a要具有沿轴向连接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的长度。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转动轴24的轴向长度要长,有可能产生转动轴24的晃动或转动轴24的位置错动。
转动轴24的晃动或位置错动,使与转动轴24连接的驱动力传递齿轮23和与驱动力传递齿轮23直接连接的从动齿轮30啮合时产生齿轮错位等。齿轮错位引起纸输送时间延迟或卡纸,导致难以控制供纸。所以在转动轴24的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之间配置轴承25,防止转动轴24产生所述的不利情况。轴承25例如可以采用含油烧结的金属制轴承或由滚珠轴承构成的轴承,从成本上考虑,优选采用树脂制轴承25。
图12A、12B表示转动轴24插入轴承25的状态(没有安装衬套31)下的驱动力传递装置20′的图,图12A是从上方看的立体图,图12B是从供纸辊对12c侧看的正视图。
如上所述,如果轴承25是树脂制轴承,当转动轴24转动时,轴承25的内圆周面和切削面24a的棱边之间产生摩擦,轴承25有可能极度磨损,甚至破损。因此,如果是图12A、12B所示的驱动力传递装置20′,因轴承25的恶化造成转动轴24的晃动或位置错动等,产生转动不均。
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驱动力传递装置20中,在转动轴24的切削面24a和轴承25的内圆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中,安装有衬套31。通过安装该衬套31,抑制轴承25的内圆周面的磨损。
图4A是从轴承25侧看第一实施方式的衬套31的立体图,图4B是从背面看图4A的衬套31的立体图。此外,图5A是从供纸辊对12c侧看衬套31安装在转动轴24和轴承25之间的间隙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B是从电磁离合器21侧看的立体图。此外在图5A、5B中,为了方便仅表示了转动轴24、轴承25和衬套31。此外在图5A、5B中用附图标记28表示的部分是槽部,在图3A中转动轴24上的定位环26安装在此部分。
衬套31是弯曲片(圆弧片),在其外圆周面311上具有沿轴承25的内圆周面形状的曲面。外圆周面311的曲率半径与轴承25内圆周面的曲率半径大体相同。此外,衬套31的内圆周面312是与外圆周面311同心的曲面,但其曲率半径比外圆周面311小。衬套31圆周方向两端的端面313分别做成平面。
在衬套31安装在所述间隙中的状态下,外圆周面311与轴承25的内圆周面抵接,端面313与转动轴24的切削面24a抵接。即,从图3B或图5A可以看出,转动轴24因D形切削产生的圆周方向的缺口由衬套31填补,轴承25内圆周面的整个区域实际上都与转动轴24的圆周面或衬套31的外圆周面311接触。
在衬套31的轴向的一端的圆周方向中央部位,形成有凸缘部31a。凸缘部31a包括:切出部分32a(可弯曲部),通过形成两个切口314,呈沿轴向从衬套31的端部延伸到中央部位附近的细长形状;突起部32b,从切出部分32a的前端部表面向上突出。突起部32b的上端面做成沿轴向前端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如图5A、5B所示,在从供纸辊对12c侧,把衬套31从凸缘部31a开始顺序插入转动轴24和轴承25之间的间隙的情况下,突起部32b抵接在轴承25的内圆周面上,凸缘部31a沿着突起部32b的倾斜面向内侧弯曲。由此,可以把衬套31插入所述的间隙。并且,当突起部32b从轴承25的电磁离合器21侧的端部251出来时,所述的弯曲得到恢复,轴承25的端部251和突起部32b抵接,突起部32b与端部251卡合。这样衬套31难以脱离轴承25,可以抑制衬套31的位置错动或脱落,可以使供纸辊12ca的转动更稳定。
衬套31的材质例如可以采用聚缩醛(POM)、聚苯硫化物(PPS)等滑动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凸缘部31a位于电磁离合器21侧的状态下插入了衬套31,但也使凸缘部31a位于供纸辊12ca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断面为D形的转动轴24,因此,与例如具有双切削面的断面呈两端被切掉的圆形的转动轴等相比,可以增加转动轴24的圆周面积。因此,可以使转动轴24与轴承25之间的滑动摩擦性能良好,可以进一步防止转动轴24的转动产生晃动或转动不均。此外,由于转动轴24的切削面24a和轴承25的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只有一个,可以减少衬套31的数量,并且衬套31容易制作,能降低成本。
但转动轴24的断面不限定于D形,也可以呈两端被切掉的圆形。此外,也可以在转动轴24圆周面的不同位置上,沿轴向设置两个以上的切削面24a。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切削面24a和轴承25的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形状和数量,来安装衬套31即可。
下面对第二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衬套31A进行说明。图6A是从上方看衬套31A的立体图,图6B是从电磁离合器21侧看的正视图。第二实施方式的衬套31A实际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衬套31形状相同,但不同的是,与形成有凸缘部31a的一端相反一侧的端部,嵌入设置在驱动力传递齿轮23中心部位的凸台23a的内圆周面中,并被固定。此外,没有设置电磁离合器21侧的定位环26以及用于安装该定位环26的转动轴24的槽部28。
由于衬套31A一体固定在驱动力传递齿轮23上,衬套31A的安装可以随组装驱动力传递齿轮23、转动轴24和轴承25一起进行。首先,把轴承25安装在转动轴24上,并且把转动轴24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连接起来。通过把轴承25向驱动力传递齿轮23的凸台23a推,可以把衬套31A嵌入轴承25和转动轴24之间的间隙。
按照第二实施方式,可以省掉单独把衬套31A插入转动轴24和轴承25之间的工序,此外,可以避免衬套31安装时掉下来或散失,提高工作效率。此外,由于不设置定位环26和槽部28,可以减少构件数量。此外,衬套31对凸台23a的固定方法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把凸台23a和衬套31一体成形。另外,本实施方式是在设置于驱动力传递齿轮23上的凸台23a上配置衬套31,但也可以在设置于驱动力传递轴22上的凸台上配置衬套31。
下面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衬套31B和转动轴24B进行说明。图7A是从轴承25侧看衬套31B的立体图,图7B是从图7A的背面看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转动轴24B的立体图。图9A是从上方看使衬套31B和转动轴24B卡合状态的立体图,图9B是从供纸辊对12c侧看的正视图。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举出了具有使衬套31B与转动轴24B的切削面24a卡合的卡合结构的方式。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合突起部33(第一卡合突起部),从衬套31B的内圆周面312上突出;卡合槽34(第一卡合槽),设置在转动轴24B的切削面24a上。
卡合突起部33,从与形成有凸缘部31a的一端相反一侧的内圆周面312的圆周方向中央部位,沿衬套31B的轴向突出。卡合突起部33沿轴向延伸,断面大体为方形。卡合突起部33的突出的前端面位于端面313的下方。卡合槽34是可以与卡合突起部33卡合的卡合槽,沿轴向从供纸辊对12c侧的端部到安装轴承25的规定的位置连续形成。
如图9A、9B所示,通过使卡合突起部33与卡合槽34卡合,使衬套31B和转动轴24B成为卡合状态,可以把轴承25安装在其上。在该卡合状态下,衬套31B的端面313和切削面24a抵接。其他的结构完全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按照第三实施方式,可以使衬套31B难以从轴承25和转动轴24B之间的间隙脱落,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图10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衬套31C和转动轴24C,是从供纸辊对12c侧看的正视图。第四实施方式是表示衬套31C和切削面24a的卡合结构的其他方式。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合突起部35(第二卡合突起部),在转动轴24C的切削面24a上形成,断面大体为方形;以及在衬套31C上形成的卡合槽36(第二卡合槽)。
卡合突起部35是沿转动轴24C的轴向延伸的、断面为矩形的凸条。衬套31C除了凸缘部31a的部分以外,具有符合在轴承25的内圆周面和切削面24a之间的间隙的半月形,上侧的外圆周面314与轴承25的内圆周面抵接,并且下面315与切削面24a抵接。在下面315的中央部位,沿轴向形成有可以与卡合突起部35卡合的卡合槽36。
如图10所示,通过使卡合突起部35与卡合槽36卡合,使衬套31C和转动轴24C成为卡合状态,可以在其上安装轴承25。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按照第四实施方式,可以使衬套31C难以从轴承25和转动轴24C之间的间隙脱落,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图11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衬套31D和转动轴24D,是从供纸辊对12c侧看的正视图。第五实施方式也是表示衬套31D和切削面24a的卡合结构的其他方式。所述卡合结构包括:卡合槽37(第三卡合槽),与第四实施方式衬套31C所具有的卡合槽36相同,沿衬套31D的轴向凹陷;卡合槽38(第四卡合槽),设置在转动轴24D的切削面24a上与卡合槽37相对的位置上;键39(卡合构件),可以与卡合槽37和卡合槽38卡合。
在衬套31D与切削面24a相对配置的状态下,卡合槽37和卡合槽38相对,形成一个断面为方形的空间。键39可以插入该空间内。如图11所示,通过转动轴24D和衬套31D叠合,把键39插入所述空间中,使衬套31D和转动轴24D成为卡合状态,可以在其上安装轴承25。其他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完全相同,所以省略了说明。按照第五实施方式,可以使衬套31D难以从轴承25和转动轴24D之间的间隙脱落,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的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对供纸辊12ca的驱动力传递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不限定于在供纸单元12中配置的转动构件,除此以外,也可以适用于例如感光鼓1a~1d、显影辊等被转动构件的驱动力传递装置。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使用驱动力传递轴22和驱动力传递齿轮23作为驱动力传递构件,但除此以外也可以使用带轮等。
此外,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以电磁离合器21为起点的驱动力传递装置,除此以外,例如也可以适用于以驱动电动机为起点的驱动力传递装置,以及以连接在设置于转动轴24上的齿轮或带轮等上、把驱动力传递给其他被转动构件的齿轮或带轮等为起点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在所述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彩色印刷用直接转印方式的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但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的图像形成装置,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也可以适用于中间转印方式的串列式图像形成装置、彩色复印机、黑白打印用的黑白打印机或黑白复印机等。还可以适用于图像形成装置以外的精密设备、电子设备等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在所述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包括:转动轴,在其圆周面上具有沿轴向的切削面;轴承构件,支撑所述转动轴,并与该转动轴的圆周面滑动接触;以及衬套构件,安装在由所述轴承构件的内圆周面和所述转动轴的切削面所形成的间隙中。
按照该结构,通过安装衬套构件,在传递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时,可以抑制因轴承构件与转动轴的摩擦对轴承构件内圆周面造成的磨损。因此,可以抑制转动轴的晃动和位置错动,防止产生转动不均。由此可以稳定地传递驱动力,可以使被转动构件稳定转动。
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所述转动轴具有所述切削面的部分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断面形状为D形。
按照该结构,由于可以增加转动轴圆周面的面积,所以可以进一步提高转动轴与轴承的滑动摩擦性能,可以防止产生转动轴的晃动或转动不均。此外,转动轴的切削面和轴承构件的内圆周面之间的间隙只有一个,可以减少衬套构件的数量,并且衬套构件容易制作,可以降低成本。
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凸缘部,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至少一端上,可以与所述轴承构件轴向的一端卡合。按照该结构,可以抑制衬套构件的位置错动或脱落,可以使转动轴更稳定地转动。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还包括凸缘部,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至少一端上,可以与所述轴承构件轴向的一端卡合,所述衬套构件是弯曲片,具有沿所述轴承构件内圆周面形状的曲面;所述凸缘部包括:可弯曲部,通过形成沿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两个切口制成;以及突起部,从所述可弯曲部的前端突出。按照该结构,由于可弯曲部可以变形,所以可以提高衬套构件的安装性能。
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还包括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驱动力传递构件;其中,所述衬套构件固定在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上。按照该结构,可以更简单地把衬套构件插入所述的间隙。此外,可以防止衬套构件从所述间隙脱落,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可以减少构件数量。
在所述结构中优选的是:具有使所述衬套构件与所述切削面卡合的卡合结构。按照该结构,可以抑制衬套构件的脱落。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卡合突起部,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的与所述切削面相对的部位上;以及第一卡合槽,设置在所述切削面上,可以与所述第一卡合突起部卡合。按照该结构,通过使第一卡合突起部与第一卡合槽卡合,可以使衬套构件难以从所述间隙脱落,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衬套构件是弯曲片,具有沿所述轴承构件内圆周面形状的曲面;所述凸缘部包括:可弯曲部,通过形成沿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两个切口制成;以及突起部,从所述可弯曲部的前端突出;所述第一卡合突起部从所述弯曲片的背面突出。按照该结构,可以使衬套构件的安装性能良好,而且可以实现防止脱落。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第二卡合突起部,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切削面上;第二卡合槽,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的与所述切削面相对的部位上,可以与所述第二卡合突起部卡合。按照该结构,通过使第二卡合槽与第二卡合突起部卡合,衬套构件难以从所述间隙脱落,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第三卡合槽,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的与所述切削面相对的部位上;第四卡合槽,与所述第三卡合槽相对,设置在所述切削面上;以及卡合构件,与所述第三卡合槽和第四卡合槽卡合。按照该结构,把卡合构件插入由两个卡合槽形成的空间,使衬套构件和转动轴卡合,由此衬套构件难以从所述间隙脱落,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转动构件,进行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动作;驱动源,产生驱动所述转动构件的驱动力;以及驱动力传递装置,把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转动构件;其中,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具有以上所述的结构。
按照该结构,可以抑制把驱动力传递给转动构件的转动轴的晃动或轴的错动,防止产生转动不均。因此可以稳定地传递驱动力,使转动构件稳定转动,可以稳定地进行图像形成。
此外优选的是:所述转动构件至少是供纸辊、感光鼓和显影辊中的一个。

Claims (12)

1.一种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轴,在其圆周面上具有沿轴向的切削面;
轴承构件,支撑所述转动轴,并与该转动轴的圆周面滑动接触;以及
衬套构件,安装在由所述轴承构件的内圆周面和所述转动轴的切削面所形成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具有所述切削面的部分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断面形状为D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缘部,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至少一端上,可以与所述轴承构件轴向的一端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衬套构件是弯曲片,具有沿所述轴承构件内圆周面形状的曲面,
所述凸缘部包括:可弯曲部,通过形成沿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两个切口制成;以及突起部,从所述可弯曲部的前端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驱动力传递构件;其中,
所述衬套构件固定在所述驱动力传递构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所述衬套构件与所述切削面卡合的卡合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
第一卡合突起部,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的与所述切削面相对的部位上;以及
第一卡合槽,设置在所述切削面上,可以与所述第一卡合突起部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缘部,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至少一端上,可以与所述轴承构件轴向的一端卡合,
所述衬套构件是弯曲片,具有沿所述轴承构件内圆周面形状的曲面,
所述凸缘部包括:可弯曲部,通过形成沿所述衬套构件轴向的两个切口制成;以及突起部,从所述可弯曲部的前端突出;
所述第一卡合突起部从所述弯曲片的背面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
第二卡合突起部,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切削面上;以及
第二卡合槽,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的与所述切削面相对的部位上,可以与所述第二卡合突起部卡合。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合结构包括:
第三卡合槽,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设置在所述衬套构件的与所述切削面相对的部位上;
第四卡合槽,与所述第三卡合槽相对,设置在所述切削面上;以及
卡合构件,与所述第三卡合槽和第四卡合槽卡合。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动构件,进行与图像形成相关的动作;
驱动源,产生驱动所述转动构件的驱动力;以及
驱动力传递装置,把所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给所述转动构件;其中,
所述驱动力传递装置为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力传递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构件至少是供纸辊、感光鼓和显影辊中的一个。
CN2008101320586A 2007-07-31 2008-07-22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862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98984 2007-07-31
JP2007198984 2007-07-31
JP2007-198984 2007-07-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8624A true CN101358624A (zh) 2009-02-04
CN101358624B CN101358624B (zh) 2010-11-10

Family

ID=40331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205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8624B (zh) 2007-07-31 2008-07-22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233836B2 (zh)
JP (1) JP5230290B2 (zh)
CN (1) CN10135862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2953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轴承部件的安装构造、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632503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感光鼓单元和管套构件
CN107625530A (zh) * 2017-10-25 2018-01-26 练陈敏 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透视固定装置
CN112065880A (zh) * 2019-06-10 2020-12-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2384434A (zh) * 2018-07-19 2021-0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转向系统的转向传动装置
CN112631095A (zh) * 2015-02-06 2021-04-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52437B2 (ja) 2012-07-26 2015-01-1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GB2506196B (en) * 2012-09-25 2017-05-17 Greenwood David Locking device
JP6256793B2 (ja) * 2013-08-13 2018-01-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駆動力伝達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6896686B (zh) * 2015-12-17 2019-08-23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以及感光元件和处理盒
CN110488588A (zh) * 2018-01-27 2019-11-22 中山诚威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组件以及具有该控制组件的动力传递装置和处理盒
JP2023047670A (ja) * 2021-09-27 2023-04-06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歯車、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1337U (zh) * 1973-07-20 1975-04-07
US5585911A (en) * 1994-08-16 1996-12-17 Fuji Xerox Co., Ltd. Drive device for a rotary developing unit
JPH10196671A (ja) 1997-01-13 1998-07-31 Seiko Epson Corp 軸と歯車との固定構造およびこの構造を用いたプリンタ
JP2003029535A (ja) * 2001-07-13 2003-01-31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ローラ用のフランジ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ローラ、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並びに現像ローラのリサイクル方法
JP3793457B2 (ja) * 2001-12-27 2006-07-0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用の駆動機構
JP2005134670A (ja) 2003-10-30 2005-05-26 Ricoh Co Ltd 搬送棒、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の搬送棒を備えた現像装置ならびにこの現像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US7320549B2 (en) * 2005-05-16 2008-01-22 Sankyo Dilless Industry, (Usa) Corp. Self-lubricating bushings, bearings and bearing assemblies
JP2008267520A (ja) * 2007-04-23 2008-11-06 Ricoh Co Ltd 摩耗防止部材、回転機構、駆動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2953A (zh) * 2012-04-02 2013-10-23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轴承部件的安装构造、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362953B (zh) * 2012-04-02 2016-11-02 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轴承部件的安装构造、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2631095A (zh) * 2015-02-06 2021-04-09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显影盒
US11934113B2 (en) 2015-02-06 2024-03-19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protrusion positioned at outer surface of casing
CN106325030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具有感光鼓的图像形成装置、感光鼓单元和管套构件
CN107625530A (zh) * 2017-10-25 2018-01-26 练陈敏 一种影像科用婴幼儿透视固定装置
CN112384434A (zh) * 2018-07-19 2021-02-19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转向系统的转向传动装置
CN112065880A (zh) * 2019-06-10 2020-12-11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36221A1 (en) 2009-02-05
US8233836B2 (en) 2012-07-31
CN101358624B (zh) 2010-11-10
JP5230290B2 (ja) 2013-07-10
JP2009052738A (ja) 200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8624B (zh) 驱动力传递装置和使用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8600266B2 (en)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EP2568343B1 (en) Drive transmission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EP2647877A1 (en)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drive unit including the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drive unit, and installation method for planetary gear assembly
US929813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20050078891A (ko) 분리형 현상기 및 분리형 현상기의 구동장치
KR101639224B1 (ko) 회전체 및 베어링
JP7256983B2 (ja) 電磁クラッチまたは電磁ブレーキを備えた装置、駆動伝達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4545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3324055B (zh) 驱动单元和包括其的图像形成设备
US20220413416A1 (en) Toner transport device, an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oner transport device
JP516281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7870546A (zh) 防脱构件和具有该防脱构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701965B2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468924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207703B (zh) 驱动传递机构以及具有该驱动传递机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JP516789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80061240A (ko) 반송 장치 및 화상 형성 장치
JP3512307B2 (ja) 電子写真装置
US11579560B2 (e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2275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94347A (ja) 記録装置の駆動装置
JP200509973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19608B2 (ja) 感光体ドラム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08698A (ja) 中間転写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10

Termination date: 2017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