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5091A -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5091A
CN101355091A CNA200710136955XA CN200710136955A CN101355091A CN 101355091 A CN101355091 A CN 101355091A CN A200710136955X A CNA200710136955X A CN A200710136955XA CN 200710136955 A CN200710136955 A CN 200710136955A CN 101355091 A CN101355091 A CN 101355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solid
inner lead
lead portion
collection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695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5091B (zh
Inventor
前田光男
松见泰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55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5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5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509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lid State Image Pick-Up Element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Abstract

凹槽(2E)改善垂直于盒主体(2A)长度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Y、厚度方向Z)的刚性而抑制挠曲。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与凹槽(2E)之间介由树脂材料(2A1),该填充有树脂材料(2A1)的空间在制造时作为树脂压力释放场所发挥作用,抑制树脂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2DR)非本意的流动,从而实现高品质。制造后的树脂材料(2A1)还具有保护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的功能,减少与树脂露出面不连续的内部引线部的露出面积。这种不连续区域容易引起毛刺等,而在本发明中毛刺的产生等也得到减少。

Description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聚酯因分子为刚性而即使在熔融状态下也不会发生络合,形成具有液晶状态的多畴态,并显示如下行为:通过成形时的剪切,分子链在树脂流动方向上明显取向,所以一般被称为熔融液晶型(热致液晶)聚合物。液晶聚酯因该特异性的行为而熔融流动性优异,由于分子结构而具有很高的负荷挠曲温度、连续使用温度,即使浸渍于260℃以上的熔融焊锡中也不会发生变形和发泡。因此,在液晶聚酯中,填充有以玻璃纤维为代表的纤维状增强材料或以滑石为代表的无机填充材料等的树脂组合物是适用于薄壁部或复杂形状的电气·电子部件的材料。利用这种液晶聚酯的刚性,正在尝试制造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
在日本特开平10-11695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2742号公报、日本专利3554640号公报和日本专利3734225号公报所记载的装置中,都在盒主体的中央处设置凹部,在凹部内配置固体摄像元件等半导体芯片。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具有其刚性不够的问题。特别是使用在线型传感器等长形固体摄像元件时,盒主体在与其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容易挠曲。盒的变形引起由固体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的变形。因此,通过在内部导线部与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之间设置凹槽,可以改善其刚性,能够抑制上述垂直方向的挠曲。然而,树脂成型时的压力较高,所以进行树脂成型时,树脂从凹槽的侧壁等流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而产生品质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刚性且高品质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以及通过使用该盒来抑制图像变形的固体摄像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从树脂制盒主体内侧向外侧延伸的内部引线部,盒主体具有:内部配置有固体摄像元件的凹部、构成凹部底面的一部分并固定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位于该区域和内部导线部内侧根端部的凹槽;该根端部与凹槽之间存在有树脂材料。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与内部引线部的根端部之间存在凹槽,所以该凹槽改善了垂直于盒主体长度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厚度方向)的刚性,从而抑制挠曲。内部引线部的根端部与凹槽之间介由树脂材料,填充有该树脂材料的空间在制造时作为树脂压力释放场所发挥作用,而抑制树脂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非本意的流动,实现高品质化。而且,制造后的树脂材料还具有保护内部引线部根端部的功能,且减少与树脂露出面不连续的内部引线部的露出面积。这样的不连续区域容易引起毛刺(バリ)等,而在本发明中毛刺的产生等也得到减少。
进而,内部引线部的根端部被树脂材料固定,所以会减少内部引线部的脱落。而且,连接接合线(bonding wire)时,在使内部引线部与接合线接触的状态下,对该接合线施以超声波,进行接合(bonding)。在进行该接合的工序中,由于树脂材料与内部引线部接触,所以超声波难以逃逸,从而能够提高接合线对内部引线的固定强度。
特别是从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内部引线部的根端部与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尽量地接近。单纯设置凹槽,使内部引线部的根端部靠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则该根端部在凹槽内露出,但在根端部与凹槽之间介由树脂材料,所以即使根端部的前端位于规定凹槽最大宽度的两侧面间的区域内,根端部也会被充分地保护。
此外,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可以由导电性晶片焊垫(diepad)(孤岛)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晶片焊垫上固定固体摄像元件。
距离凹槽底面的树脂材料的高度H1和内部引线部的厚度H2优选满足关系式:0.5≤H1/H2≤2。
H1/H2为0.5以上时,制造时作为树脂压力释放场所发挥作用,在抑制树脂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非本意的流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H1/H2为2以下时,通过接合线可以容易地连接固体摄像元件与内部引线部的露出表面。
位于1个内部引线部内侧的根端部周围的树脂材料的宽度W1和上述根端部的宽度W2优选满足关系式:1.1≤W1/W2≤2.0。
W1/W2为1.1以上时,制造时作为树脂压力释放场所发挥作用,在抑制树脂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非本意的流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W1/W2为2.0以下时,在抑制树脂向晶片焊垫的露出面上和内部引线部的露出面上非本意的流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固体摄像装置的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上述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固定在凹部内的固体摄像元件、封闭凹部开口的透明板。通过透明板封闭凹部开口使内部形成气密状态而保护固体摄像元件,通过透明板入射的图像可以被固体摄像元件拍摄。从固体摄像元件输出的影像信号通过内部引线部输出到外部。
作为上述树脂材料,可以举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可以列举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等,优选使用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缩醛树脂、聚苯醚树脂、含氟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砜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醚酮树脂、液晶聚酯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优选使用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硫醚树脂、液晶聚酯树脂,从流动性、耐热性、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最优选使用液晶聚酯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上述树脂的概要记载在《高分子大辞典》(丸善株式会社发行、平成6年9月20日)及其引用的文献等中。
作为上述树脂材料,使用含有液晶聚酯树脂、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和炭黑的液晶聚酯组合物时,尤为确认实现了上述的高品质。
本发明涉及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准备引线框架的工序,该引线框架具有晶片焊垫和多个从该晶片焊垫周围隔离向外侧延伸的引线端子;在用相对的2个金属模夹持的空间内配置引线框架的工序;在该空间内注入树脂材料的工序;所述金属模中的一个具有与晶片焊垫和引线端子的内部引线部接触的凸部、设于凸部顶面上的晶片焊垫设置用区域、位于晶片焊垫设置用区域与内部引线部内侧的根端部之间的凸条;内部引线部在厚度方向上被双方的金属模夹持,而且,上述根端部与凸条之间存在填充树脂材料的空间。
在这种情况下,注入树脂时,内部引线部在厚度方向上被双方的金属模夹持,在内部引线部不接触金属模的区域上施加树脂压力。在此,流过内部引线部附近的树脂材料的一部分可以逃逸到上述空间内,所以可以抑制树脂从靠近内部引线部的凹槽侧壁等向晶片焊垫的露出面上和内部引线部的露出面上非本意的流动。
上述树脂材料是含有液晶聚酯树脂、纤维状元机填充材料和炭黑的液晶聚酯组合物,其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将优选在270℃~450℃的温度下熔融的液晶聚酯组合物注入到上述空间内的工序。使用这种材料时,尤为确认实现了上述的高品质。
本发明涉及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具有高刚性,而且为高品质。此外,通过本发明涉及的制造方法,可以提供这样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此外,本发明的固体摄像装置由于抑制盒及固体摄像元件的翘曲,因此可以进行抑制了图像变形的拍摄。
附图说明
图1是固体摄像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1沿II-II箭头的剖面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1沿III-III箭头的剖面图。
图4是固体摄像装置1的平面图。
图5是图4所示的内部引线部周围区域Q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表示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成型中使用的上下模的立体图。
图7是下模主要部M41的立体图。
图8是显示下模主要部M41的内部引线部设置区域周围的显微镜照片(嵌入引线框架20前的状态)的图。
图9是显示下模主要部M41的内部引线部设置区域周围的显微镜照片(嵌入引线框架20后的状态)的图。
图10是上模主要部M31的立体图。
图11是用于说明金属模行为的树脂成型装置的剖面图。
图12是用于说明金属模行为的树脂成型装置的剖面图。
图13是用于说明金属模行为的树脂成型装置的剖面图。
图14是用于说明金属模行为的树脂成型装置的剖面图。
图15是显示实施例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16是显示实施例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17是显示比较例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18是显示比较例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显微镜照片的图。
图19是改变内部引线部形状后的固体摄像装置1的平面图。
图20是图19所示的内部引线部周围区域Q的放大立体图。
图21是改变内部引线部形状后的固体摄像装置1的平面图。
图22是图19所示的内部引线部周围区域Q的放大立体图。
图23是变形例所述的内部引线部的部分平面图。
图24是变形例所述的内部引线部的部分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进行说明。在说明时,对同一要素使用同一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
图1是具有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的固体摄像装置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1沿II-II箭头的剖面图。图3是图1所示的固体摄像装置1沿III-III箭头的剖面图。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具有平面形状为四边形的树脂制盒主体2A。此外,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还具有多个从盒主体2A内侧向外侧延伸的引线端子2B。引线端子2B设于盒主体2A长度方向X的两端部。引线端子2B包括内部引线部2B1和外部引线部2B2
盒主体2A具有内部配置有固体摄像元件3的凹部2C。内部引线部2B1在凹部2C内露出表面,并从凹部2C内侧向外侧延伸。盒主体2A具有构成凹部2C底面2D的一部分、并固定有固体摄像元件3的区域2DR,位于该区域2DR与内部引线部2B1内侧的根端部2B10之间、并在X方向上延伸的凹槽2E。根端部2B10与凹槽2E之间介由树脂材料(树脂部)2A1
固体摄像装置1具有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固定于凹部2C内的固体摄像元件3和封闭凹部2C开口的透明板4。透明板4通过粘合剂10固定在盒主体2A上。通过透明板4封闭凹部2C的开口使内部形成气密状态而保护固体摄像元件3。通过透明板4入射的图像可以被固体摄像元件3拍摄。
固体摄像元件3和内部引线部2B1的露出表面通过接合线5连接。从固体摄像元件3输出的影像信号通过接合线5、内部引线部2B1和外部引线部2B2输出到外部。
盒主体2A的长度方向X、宽度方向Y、厚度方向Z构成正交坐标系。盒主体2A的长度方向X与宽度方向Y的纵横比(X/Y)为5以上。此外,固体摄像元件3的长度方向X与宽度方向Y的纵横比(X/Y)也为5以上。如此高纵横比的固体摄像装置的盒主体要求较高的刚性。
在盒主体2A的底面上、与盒主体2A一体地设有与X方向平行的2根棱2A5,从而抑制垂直于盒主体2A的X方向的翘曲。此外,与盒主体2A的XZ平面大致平行的外侧面还具有在X方向上延伸的增强用凸部2A2。在此,大致平行是指相对于平行含有10度以内的误差。与盒主体2A的XZ平面大致平行的外侧面还具有与YZ平面内的交线与Z轴所成角度为θ度的倾斜侧面2A3。θ为0.5~10度,相对的2个倾斜侧面2A3之间的宽度沿着凹部2C的深度方向变窄。由此,可以容易地拔出在制造时由金属模成型的树脂。
在盒主体2A的长度方向X的一个端部上设有在Z轴方向延伸的孔H。孔H的深度与凹部2C的深度、即从凹部2开口端面到内部引线部2B1的露出表面为止的距离相同。该孔H用于抑制注入树脂时的树脂流动。孔H具有梯形和加以接近于梯形下底长方形而成的开口形状,梯形的上底及下底在Y方向上平行。
此外,在凹部2C底面的长度方向X的中央设立中央突起部2F,中央突起部2F连接于导电性晶片焊垫(孤岛)2G的中央部而将在Y方向上延伸的摁压部2G1埋入到内部。需要说明的是,用于设置固体摄像装置的区域2DR由晶片焊垫2G构成。在晶片焊垫2G上固定有固体摄像元件3。需要说明的是,摁压部2G1的前端从盒主体2A的倾斜侧面2A3露出,增强用凸部2A2不位于摁压部2G1前端的上方,形成制造时摁压部2G1的易于截断的结构。
在盒主体2A的底板上形成在与凹部2C深度方向成反方向延伸的底孔2A4。底孔2A4是制造时的内部引线部摁压用金属模的痕迹。底孔2A4包括在X方向上延伸的长孔和多个从该长孔最深部延伸到各内部引线部2B1的底面为止的圆柱孔。即,在制造时,各内部引线部2B1的一面被位于底孔2A4内的金属模摁压。当然,在制造时,金属模也接触在各内部引线部2B1的另一面上金属模,在制造后,各内部引线部2B1的表面在凹部2C内露出。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在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2DR与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之间存在凹槽2E,所以该凹槽2E改善垂直于盒主体2A长度方向的方向(宽度方向Y、厚度度方向Z)的刚性而抑制挠曲。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与凹槽2E之间介由树脂材料2A1,该填充有树脂材料2A1的空间在制造时作为树脂压力释放场所发挥作用,抑制树脂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2DR非本意的流动,实现高品质。此外,制造后的树脂材料2A1还具有保护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的功能,还会减少与树脂露出面不连续的内部引线部的露出面积。这种不连续区域容易引起毛刺等,而在本发明中毛刺的产生等也得到减少。
进而,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被树脂材料2A1固定,所以减少了内部引线部2B1的脱落。此外,当连接图2所示的接合线5时,在使内部引线部2B1与接合线5接触的状态下,对该接合线5施以超声波,进行接合。在进行该接合的工序中,由于树脂材料2A1与内部引线部2B1接触,所以超声波难以逃逸,从而能够提高接合线5对内部引线2B1的固定强度。
图4是固体摄像装置1的平面图。应说明的是,盒主体2A用虚线表示。
制造时使用的引线框架具有晶片焊垫2G、和多个从晶片焊垫2G周围隔离向外侧延伸的引线端子2B。引线端子2B仅在盒主体2A的两端部上形成。如上所述,摁压部2G1沿着Y方向从晶片焊垫2G的中央部延伸。此外,在从晶片焊垫2G的X方向两端约四分之一的地方,形成在Y方向上延伸的狭缝S1、S2、S3、S4。狭缝S1与S2邻接,相互在反方向上延伸。狭缝S3与S4邻接,相互在反方向上延伸。这些狭缝S1、S2、S3、S4吸收伴随盒主体2A和晶片焊垫2G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变形,从而减少向固体摄像元件3传送的应力。
图5是图4所示的内部引线部周围区域Q的放大立体图。
从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优选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与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2DR(晶片焊垫2G)尽量地接近。单纯设置凹槽2E,使内部引线部2B1的根端部2B10靠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2DR,则该根端部2B10在凹槽2E内露出,但在根端部2B10与凹槽2E之间介由树脂材料(树脂部)2A1,所以即使根端部2B10的前端2B100位于规定凹槽2E最大宽度WMAX的两侧面P1、P2间的区域内,根端部2B10也会被充分地保护。此外,沿X方向邻接的树脂材料2A1之间形成沿Y方向延伸的狭缝S10,来吸收伴随盒主体2A热膨胀和热收缩的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在垂直于晶片焊垫2G的Y方向的2个侧面上,接触有突向X方向的位置决定部2A6,限制晶片焊垫2G在Y方向上的移动。
距离凹槽2E底面的树脂材料的高度H1和内部引线部2B1的厚度H2优选满足关系式:0.5≤H1/H2≤2。
H1/H2为0.5以上时,制造时作为树脂压力释放场所发挥作用,在抑制树脂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非本意的流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H1/H2为2以下时,通过接合线可以容易地连接固体摄像元件与内部引线部的露出表面。
位于1个内部引线部2B1内侧的根端部2B10周围的树脂材料2A1沿X方向的宽度W1和根端部2B10的宽度W2优选满足关系式:1.1≤W1/W2≤2.0。
W1/W2为1.1以上时,制造时作为树脂压力释放场所发挥作用,在抑制树脂向用于设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非本意的流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另一方面,W1/W2为2.0以下时,在抑制树脂向晶片焊垫的露出面上和内部引线部的露出面上非本意的流动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树脂成型时,在底孔2A4中插入底孔形成部2A4’。
接着,对上述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6是显示在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成型中使用的上下模的立体图。
首先,准备具有图4所示结构的引线框架20。1个引线框架20具有多个用于形成多个盒的区域。下模M4具有用于搬运引线框架20的凹槽MG,在下模M4的凹槽MG内设有下模主要部M41。在下模M4的上部配置有上模M3,上模主要部M31位于与下模主要部M41相对的位置。引线框架20搬运方向T的排出侧凹槽MG的深度较引线框架20的导入侧的深度深,即使是成型后的树脂也被设定为装在凹槽MG内。需要说明的是,在上模M3上,在位于比上模主要部M31更靠近引线框架排出侧上还形成有凹槽MG’。
详细地说,引线框架20中的1个树脂成型用区域位于金属模主要部M31、M41之间后,金属模主要部M31、M41与金属模M3、M4一起封闭。然后,将熔融的树脂通过设于上模主要部M31的树脂注入口(门)G填充到被金属模夹持金属模的空间内,进行成型。然后,上下模M3、M4打开,经成型的盒主体2A移动到凹槽MG深度大的一侧,接下来的成型用区域再次位于金属模主要部M31、M41间。
即,该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准备引线框架20的工序,在用相对的2个金属模(主要部)M31、M41夹持的空间内配置引线框架20的工序,在该空间内注入树脂材料的工序。
图7是下模主要部M41的立体图。
图8显示下模主要部M41的内部引线部设置区域周围的显微镜照片(嵌入引线框架20前的状态)。图9是下模主要部M41的内部引线部设置区域周围的显微镜照片(嵌入引线框架20后的状态)。
下模主要部M41具有与晶片焊垫2G和内部引线部2B1(参照图4)接触的凸部2C’,设于凸部2C’顶面上的晶片焊垫设置用区域2DR’,位于晶片焊垫设置用区域2DR’与引线端子2B的内部引线部2B1内侧根端部2B10之间并在X方向上延伸的一对凸条2E’。在配置于晶片焊垫设置用区域2DR’的晶片焊垫2G上固定有固定摄像元件3。内部引线部2B1在厚度方向Z上被金属模M41的凸部2C’和金属模M31的底孔形成部2A4’(参照图10)夹持,而且,根端部2B10与凸条2E’之间存在填充树脂材料2A1的空间2A1’。与凸部2C’对应地形成凹部2C。在凸部2C’的周围形成矩形环状槽2A”,通过在矩形环状槽2A”内填充树脂而将盒主体2A的侧壁成型。
在这种情况下,注入树脂时,内部引线部2B1(参照图5)在厚度方向Z上被双方金属模M31、M41夹持,在内部引线部2B1不与金属模接触的区域施加树脂的压力。在此,内部引线部2B1的附近如箭头F(参照图5)那样流动的树脂材料的一部分能够逃逸到上述空间2A1’内,所以能够抑制树脂从内部引线部2B1附近的凹槽2E的侧壁等向晶片焊垫2G的露出面上和内部引线部的露出面上非本意的流动F’(参照图5)。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模主要部M41上形成有用于形成狭缝S1、S2、S3、S4的狭缝形成用凸部S1’、S2’、S3’、S4’,用于形成树脂流控制用的孔H而从下模竖起的孔形成用凸部H’,用于形成中央突起部2F而凹陷的中央突起部形成用凹部2F’,用于形成摁压部2G1的凹部2G1’。
引线框架20的引线端子2B以在Z方向上弯曲的状态下被预先配置在下模主要部M41上。在外部引线部2B2(参照图4)的延长线上,形成载置外部引线部2B2延长部分的多个槽GG。槽GG形成于用于将盒主体2A的X方向两端部的倾斜侧面2A3(参照图2)成型的两端凸部GGM1上。此外,在下模主要部M41的周围设有位置对应或用于通过导钉的多个贯穿孔TH。此外,位于凸部2C’周围的矩形环状槽2A”底面的一部分构成多个顶针(ejector pin)EP的顶面。
图10是上模主要部M31的立体图。
上模主要部M31具有沿着X方向延伸的一对棱形成用凹槽2A5’,树脂注入口G,用于将盒主体2A的倾斜侧面2A3(参照图1)成型的凸部GGM2。上下模封闭时,凸部GGM2的矩形环状槽2A”(参照图7)侧的侧面与凸部GGM1的矩形环状槽2A”侧的侧面一致、连续。
图11~图14是用于说明金属模行为的树脂成型装置的剖面图。
在底座B3上载置基台B2、B1,它们用螺钉BL1固定。在上部的基台B1上,载置下模M4、上模M3。在上模M3内,形成与门G连接的树脂供给通路SL3。此外,在配置于上模M3上的下部树脂供给部件(金属模)M2及上部树脂供给部件(金属模)M1上,分别形成与树脂供给通路SL3连续的树脂供给通路SL2和树脂供给通路SL1。
首先,在所有的金属模M1~M4封闭的状态下,树脂材料通过树脂供给通路(短管(スプ-ル)或流道(ランナ-))SL1、SL2、SL3和门G被注入道上模M3与下模M4之间的空间内(图11)。
接着,金属模M1和金属模M2与导钉FT一起从金属模3离开,与门G连续的固化树脂(短管流道)SL从盒主体2A被截断(参照图12)。导钉FT在厚度方向上贯穿金属模M1、M2、M3、M4和基台B1、B2。在导钉FT贯穿的孔内设有用于促进导钉FT相对于金属模滑动的套管M22、M33、M44,导钉FT可以滑过套管M22、M33、M44的内面而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导钉FT的上端被固定在金属模M1上。
接着,上模M3从下模M4离开,构成盒主体2A的成型品残留在下模M4上(参照图13)。
接着,金属模M2从金属模M1离开,短管流道SL从金属模M1中被拉出(参照图14),可以容易地去除短管流道SL。然后,将成型机的推顶杆PP从贯通底座B3中的插入孔下方刺入,由此,推顶杆PP的前端将顶板SB的下面压到上方,顶板SB滑过基台B2的内面上升。在顶板SB上固定有在上方延伸的回位销RTP。回位销RTP通过基台B1的贯穿孔及金属模M4的贯穿孔,到达金属模M3的下面。顶板SB在上方滑过,如果顶到回位销RTP,则连接于回位销RTP、与该动作连动而在上方运动的顶针EP(参照图7)将构成盒主体2A的成型品顶出到上方。
封闭金属模M1~M4时,顶出的回位销RTP的前端通过上模M3的下面被压到下方,与此连动,顶针EP(参照图7)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顶针的前端在与上模M3接触的状态下不会被摁压,所以能够抑制其表面的劣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树脂成型装置可以设为横置,将上下方向的移动改为水平方向的移动。
接着,对上述树脂材料进行说明。
作为上述树脂材料,可以举出热固性树脂、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固性树脂,可列举酚醛树脂、尿素树脂、三聚氰胺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酯树脂、环氧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等,优选使用酚醛树脂、环氧树脂。
作为热塑性树脂,可列举聚苯乙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缩醛树脂、聚苯醚树脂、含氟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砜树脂、聚芳酯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醚砜树脂、聚醚酮树脂、液晶聚酯树脂、聚酰胺酰亚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优选使用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苯硫醚树脂、液晶聚酯树脂,从流动性、耐热性、刚性优异的观点出发,最优选使用液晶聚酯树脂。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
上述树脂的概要记载在《高分子大辞典》(丸善株式会社发行、平成6年9月20日)及其引用的文献等中。作为上述树脂材料,使用含有液晶聚酯树脂、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和炭黑的液晶聚酯组合物时,尤为确认实现了上述的高品质。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将优选在270℃~450℃的温度下熔融的液晶聚酯组合物注入到上模M3与下模M4之间的空间内。使用这样的材料时,尤为确认实现了上述的高品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能够使用的液晶聚酯树脂可列举如下,其在450℃以下的温度下形成各向异性熔融体:(1)含有1种或2种以上芳香族羟基羧酸的酯,(2)含有芳香族二羧酸与芳香族二醇的组合的酯,(3)含有芳香族羟基羧酸、芳香族二羧酸与芳香族二醇的组合的酯,(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与芳香族羟基羧酸反应而得的酯等。需要说明的是,代替这些芳香族二羧酸、芳香族二醇和芳香族羟基羧酸,还可以使用它们的成酯性衍生物,这些物质可以使用在日本特开2002-294038号公报中记载的公知材料。
该树脂是流动温度为270~450℃的液晶聚酯树脂,优选是流动温度为280~400℃的液晶聚酯树脂。液晶聚酯树脂的流动温度小于270℃时,耐热性变得不充分。而液晶聚酯树脂的流动温度大于450℃时,通过液晶聚酯树脂的热分解等难以成形加工,不能得到良好的成形品。
作为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可以列举例如硼酸铝须晶、钛酸钾须晶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物质。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2种以上。
须晶的平均纤维径R、平均纤维长L满足以下条件。
·R11≤R≤R12
·L11≤L≤L12
·R11:0.1μm
·R12:5μm
·L11:5μm
·L12:100μm
R小于R11时,提高目标流动性和耐热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而R大于R12时,提高力学强度和低挠曲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
L小于L11时,提高目标流动性、力学强度的效果变得不充分。而L大于L12时,提高低挠曲性的效果降低,成形品的外观、成形品中的均匀分散性变差。
此外,作为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可以使用玻璃纤维、二氧化硅氧化铝纤维、氧化铝纤维、碳纤维。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2种以上,优选与上述须晶混合使用。混合这些物质时,在减少液晶聚酯组合物的各向异性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这些无机纤维的平均纤维径R、平均纤维长L满足以下条件。
·R21≤R≤R22
·L21≤L≤L22
·R21:1μm
·R22:50μm
·L21:20μm
·L22:5000μm
R小于R21时,提高目标流动性和耐热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
R大于R22时,提高力学强度和低挠曲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
L小于L21时,提高目标流动性、力学强度的效果变得不充分。
L大于L22时,提高低挠曲性的效果降低,成形品的外观、成形品中的均匀分散性变差。
此外,作为可以混合的无机填充材料,可以列举例如滑石、云母、高岭土、白云石等,但并不局限于这些材料。其中,优选使用滑石、云母。这些物质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同时使用2种以上。
相对于液晶聚酯树脂100重量份,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的配合比例为10~200重量份,优选为30~150重量份。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的配合比例小于10重量份时,虽然有薄壁流动性的改良效果,但是提高低挠曲性和耐热性的效果变得不充分。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的配合比例大于200重量份时,除了薄壁流动性的改良效果变得不充分之外,成型机的料筒和金属模的磨耗增大。
图19是改变内部引线部形状后的固体摄像装置1的平面图。图20是图19所示内部引线部周围区域Q的放大立体图。本例的固体摄像装置与图4和图5所述的固体摄像装置相比,只有内部引线部2B1的形状不同。
内部引线部2B1具有凹凸部,由于树脂材料2A1进入到该凹凸部内,所以内部引线部2B1被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树脂材料2A1中。多个内部引线部2B1在从盒主体2A的中心轴(配置固体摄像元件3的位置)向外侧的方向上延伸,内部引线部2B1内侧的根端部2B10被加工成金属锤的头部形状。即,内部引线部2B1具有从沿着内部引线部2B1长度方向的两侧面向内部引线部2B1内侧延伸的狭缝2B1H。树脂材料2A1进入到狭缝2B1H内,内部引线部2B1被牢固地固定在树脂材料2A1中。
图21是改变内部引线部形状后的固体摄像装置1的平面图,图22是图21所示的内部引线部周围区域Q的放大立体图。
多个内部引线部2B1在从盒主体2A的中心轴向外侧的方向上延伸,内部引线部2B1内侧的根端部2B10具有向上述中心轴方向突出的凸部2B1p。凸部2B1p的周围粘合有树脂材料2A1,内部引线部2B1被更加牢固地固定在树脂材料2A1中。
图23是变形例所述的内部引线部的部分平面图。
该内部引线部2B1具有从沿着内部引线部2B1长度方向的一个侧面向内部引线部2B1内侧延伸的狭缝2B1s。狭缝2B1s位于根端部2B10。由于树脂材料进入到狭缝2B1s内,所以可以将内部引线部2B1牢固地固定在树脂材料中。
图24是变形例所述的内部引线部的部分平面图。
该内部引线部2B1具有开口2B1c。开口2B1c位于根端部2B10。由于树脂材料进入开口2B1c内,所以可以将内部引线部2B1牢固地固定在树脂材料中。作为开口2B1c的形状,除了圆、椭圆之外,还可以使用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
(实施例)
制造图1所示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2。在100重量份的液晶聚酯树脂(住友化学(株)制スミカス-パ-E6000)中混合87重量份硼酸铝的须晶(四国化成工业(株)制YS-3A、纤维径0.5μm~1μm、纤维长10~30μm)、37重量份玻璃纤维(Asahi Fiber Glass(株)制CS03JAPX-1、纤维径10μm、纤维长3,000μm)、25重量份滑石(NIH0NTALC(株)制X-50)和2.5重量份炭黑(三菱化学(株)制#45B),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株)池贝制PCM30型),在料筒的温度为340℃的条件下制粒,得到液晶聚酯组合物。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100重量份液晶聚酯树脂,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的配合比例为124重量份。应说明的是,
Figure A20071013695500181
使用注射成形机(日精树脂工业(株)制ES400型),在能够设置包围内部引线部根端部的树脂部(宽W1=0.6mm)的金属模中设置引线端子(内部引线部的宽W2=0.4mm、厚度为0.25mm)和晶片焊垫(孤岛:宽0.8mm、长38mm),在该金属模中对所得液晶聚酯组合物进行插入成型(成型温度360℃、注射速度100mm/sec、金属模温度80℃),从而内部引线部的根端部在露出构成凹部底面的区域的状态下,得到具有包围根端部侧面的树脂部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
图15和图16是显示实施例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显微镜照片的图。
在实施例中得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中,具有包围内部引线部根端部侧面的树脂部,如图15和图16所示,晶片焊垫(孤岛)和内部引线部的露出表面产生毛刺的现象得到抑制。内部导线部的抖动也小。
(比较例)
与实施例相同,制作没有包围内部引线部根端部的树脂部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图17和图18是显示比较例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显微镜照片的图。在比较例中得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晶片焊垫和内部引线部的露出表面产生毛刺,而且内部引线部的抖动也大。

Claims (9)

1.一种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具有多个从树脂制盒主体的内侧向外侧延伸的内部引线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主体具有:
内部配置固体摄像元件的凹部、
构成所述凹部底面的一部分并固定所述固体摄像元件的区域、
位于该区域与所述内部引线部内侧根端部之间的凹槽;
所述根端部与所述凹槽之间介由树脂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中,所述根端部的前端位于规定所述凹槽最大宽度的二侧面间的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中,所述区域由导电性晶片焊垫构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凹槽底面的所述树脂材料的高度H1和所述内部引线部的厚度H2满足以下的关系式:
0.5≤H1/H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位于1个所述内部引线部内侧的根端部周围的树脂材料的宽度W1和所述根端部的宽度W2满足以下的关系式:
1.1≤W1/W2≤2.0。
6.一种固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
固定在所述凹部内的所述固体摄像元件、
封闭所述凹部开口的透明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材料为含有液晶聚酯树脂、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和炭黑的液晶聚酯组合物。
8.一种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序:
准备引线框架的工序,该引线框架具有晶片焊垫、和多个从该晶片焊垫周围隔离向外侧延伸的引线端子;
在用相对的2个金属模夹持的空间内配置所述引线框架的工序;
在所述空间内注入树脂材料的工序;
所述金属模的一方具有与所述晶片焊垫和所述引线端子的内部引线部接触的凸部、设于所述凸部顶面上的晶片焊垫设置用区域、位于所述晶片焊垫设置用区域与所述内部引线部内侧的根端部之间的凸条;
所述内部引线部在厚度方向上被双方的所述金属模夹持,而且,所述根端部与所述凸条之间存在填充树脂材料的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树脂材料为含有液晶聚酯树脂、纤维状无机填充材料和炭黑的液晶聚酯组合物;
包括将熔融的所述液晶聚酯组合物注入到所述空间内的工序。
CN200710136955XA 2006-07-21 2007-07-23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5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199913 2006-07-21
JP2006-199913 2006-07-21
JP2006199913 2006-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5091A true CN101355091A (zh) 2009-01-28
CN101355091B CN101355091B (zh) 2011-08-03

Family

ID=39221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695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5091B (zh) 2006-07-21 2007-07-23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080009009A (zh)
CN (1) CN101355091B (zh)
TW (1) TW20082038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4789A (zh) * 2016-01-26 2018-12-2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木管乐器用簧片以及木管乐器用簧片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85123B1 (ko) * 2020-12-23 2023-01-06 주식회사 뷰웍스 이미지 센서 어셈블리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76553C (zh) * 2005-03-25 2009-12-3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固体摄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4789A (zh) * 2016-01-26 2018-12-21 雅马哈株式会社 木管乐器用簧片以及木管乐器用簧片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5091B (zh) 2011-08-03
TW200820386A (en) 2008-05-01
KR20080009009A (ko) 2008-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0601B1 (ko) Ic 카드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730307B2 (ja) 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の製造装置
JP4839150B2 (ja) 固体撮像素子収納用ケース、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CN102019662A (zh) 透镜阵列的母模及其制造方法
JP2009088352A (ja) 電子回路装置の製造方法および電子回路装置
CN101941272A (zh) 多色成型方法、多色成型装置及多色成型部件
CN101355091B (zh)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其制造方法及固体摄像装置
JP2008047878A (ja) 固体撮像素子収容用ケース、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CN110539561B (zh) 液体喷射头和制造所述液体喷射头的方法
JP2006303484A (ja) 固体撮像装置、固体撮像素子収納用ケース及び製造方法
US7514672B2 (en) Case for accommodating solid-state imaging device and solid-state imaging apparatus
CN111128765A (zh) 一种降低扇出型封装应力的方法及其应用的塑封模具
JP2771838B2 (ja) 電子部品の樹脂封止方法、樹脂封止用成形金型及び電子部品封止成形品
CN101630687B (zh) 固体摄像装置、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盒以及制造方法
JP4976703B2 (ja) 固体撮像素子収納用ケース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TWI699118B (zh) 攝像模組及其感光元件、電子設備、成型模具和製造方法
CN1838403B (zh) 固体摄像元件收纳用壳体以及固体摄像装置
JPH09216254A (ja) 電気・電子部品の樹脂封止成形方法
KR20070017923A (ko) 고체 촬상 소자 수납용 케이스, 그 제조 방법 및 고체 촬상장치
KR101307519B1 (ko) 내장형 안테나 제조방법
JP2003347447A (ja) 半導体素子収納用パッケージ
KR20060103244A (ko) 고체 촬상 장치, 고체 촬상 소자 수납용 케이스 및 제조방법
KR20240014187A (ko) 반도체 패키지
JP2008093916A (ja)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2006303483A (ja) 固体撮像素子収納用ケース及び固体撮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803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