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7999B - 四点式曲手机构 - Google Patents

四点式曲手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7999B
CN101347999B CN2008101209235A CN200810120923A CN101347999B CN 101347999 B CN101347999 B CN 101347999B CN 2008101209235 A CN2008101209235 A CN 2008101209235A CN 200810120923 A CN200810120923 A CN 200810120923A CN 101347999 B CN101347999 B CN 101347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culated section
groove
connecting rod
articulated
bearing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092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7999A (zh
Inventor
韩志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on Plastic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nion Plastic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on Plastic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Union Plastic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81012092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7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7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7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7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799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四点式曲手机构,包括下端与十字车壁铰接的小连杆、后端与机架铰接的肘曲手、前端与动模板铰接的大连杆,所述的小连杆的上端、肘曲手的前端、大连杆的后端共同铰接于同一销轴上;所述的小连杆的在销轴处的铰接部位只与肘曲手或大连杆之一相邻。本发明的优点是:力的放大倍数高、合模精度高、小连杆处的销轴抗剪切性好、使用寿命长。

Description

四点式曲手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曲手机构,尤其是用作注塑机的合模机构的曲手机构。
背景技术
习知的注塑机合模机构上的曲手机构都是五点式的,如图1所示,其中小连杆1`下端与十字车壁5`铰接、上端与肘曲手2`下部铰接,肘曲手2`上部铰接于车架7`,肘曲手2`的肘曲部与大连杆3`铰接,大连杆3`的另一端与模具6`铰接,作为合模和开模的作用端。
五点式曲手机构的优点是肘曲手与大连杆铰接处的轴4`的剪切力较小,轴的寿命较长。其缺点之一是力的放大比例较低,如图2所示,此缺点将在实施例中与本发明对比分析。缺点之二是肘曲手的肘曲部在合模时所受到的挤压力很大,容易变形、刚性不够,甚至失稳,影响合模的精确度。如图1所示,肘曲手2`的肘曲部受小连杆1`的顶推力的分力F1`和大连杆3`顶推力F2`的挤压。
目前有人试验的四点式曲手机构,其铰接部的结构如图3、4所示,在合模时,主要的剪切力发生在肘曲手2`和大连杆3`,小连杆1`被夹在两大剪切力发生部件之间,延长了剪切力的力臂,放大了剪切力,使得小连杆1`处的销轴4`非常容易被破坏。即便增大销轴的尺寸,也无济于事,原因在于合模时的销轴4`上的剪力太大了。因此,四点式结构虽然有人试验,却一直不能应用于生产实际。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注塑机的曲手机构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对力的放大比例大、合模精确度高的注塑机的四点式曲手机构。
本发明所述的四点式曲手机构,包括下端与十字车壁铰接的小连杆、后端与机架铰接的肘曲手、前端与动模板铰接的大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连杆的上端、肘曲手的前端、大连杆的后端共同铰接于同一销轴上;所述的小连杆的在销轴处的铰接部位只与肘曲手或大连杆之一相邻。
进一步,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关于中心凹槽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小连杆的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五铰接部和第六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六铰接部的内侧分别紧贴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的外侧。
或者,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小连杆的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中;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的内侧紧贴所述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外侧。
或者,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关于中心凹槽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小连杆通过第八铰接部、第九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八铰接部置于第一凹槽中,第九铰接部置于第二凹槽中;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五铰接部、第六铰接部、第七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七铰接部关于第六铰接部的中线对称,所述的第六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中,所述的第五铰接部与第六铰接部的内侧分别紧贴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外侧。
或者,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关于中心凹槽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五铰接部、第六铰接部、第七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七铰接部关于第六铰接部的中线对称;所述的第六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中,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七铰接部分别置于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的小连杆通过第八铰接部、第九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八铰接部的内侧紧贴第二铰接部的外侧,第九铰接部的内侧紧贴第三铰接部的外侧。
本发明比较五点式曲手机构具有较大的力的放大比例,如图2、6所示:
现欲对比曲手机构在离完全关模前S距离处,到向前移动S距离后,锁模油缸移动的距离哪个长?设四点式油缸移动S2,五点式移动S1。在锁模力都为F0的状态下,运动距离长的则做功多(W=F0*S0),由动模板移动距离为S,四点式和五点式力输出分别设F2和F1,则力放大后为:
F2=S2*F0/S
F1=S1*F0/S
现若证明S2>S1,则可说明F2>F1,即四点式放大倍率大于五点式。如上图,四点式中原曲手四点为PEMA,移动S距离后的图中四点距离为PCMA。
五点式中原曲手五点为P1E1T1D1A1,移动S后五点位置为P1C1M1DB1
然后连接AC,A1E1,A1C1,B1C1,由于曲手移动后CA=C1A1且与水平线AB和A1B1夹角相等为θ,另AE=A1E1=BC,设其长度为d,设CA=A1C1=a,设C1D=b,D1A1=c,B1C1=d1
在△ABC中得出:
Sinθ/d=Sinα/a=Sinβ/S2…………………①
在△A1B1C1中得出:
Sinθ/d1=Sinα1/a=Sinβ1/S1………………(②
在△A1D1E1和△B1DC1中可得出d>d1
由①/②可得:
Sinθ/dSinα/a   d 1 Sinα
Sinθ/d1 Sinα1/a   d  Sinα1
    =>Sinα<Sinα1=>α<α1
∵β=π-α-θ     β1=π-α1
∴β-β1=(π-α-θ)-(π-α1-θ)
      =α1
∵α<α1
∴β-β1>0    即β>β1
∴Sinβ>Sinβ1
由①②得:
S2=Sinβ*d/Sinθ
S1=Sinβ1*d1/Sinθ
∵Sinβ>Sinβ1   d>d1     Sinθ>0
∴S2>S1
故可证明F2>F1故四点式放大倍率大于五点式。
由于本发明中的小连杆的在销轴处的铰接部位只与肘曲手或大连杆之一相邻,避免了夹在两大剪力部件之间、延长剪力的力臂,因此在小连杆处的销轴上的剪力得以减小,剪切破坏得以避免。
本发明的四点式曲手结构由于避免了肘曲手上的肘曲部受挤压的情况,其提高合模精度的优点也是显然的。
本发明的优点是:力的放大倍数高、合模精度高、小连杆处的销轴抗剪切性好、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五点式曲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五点式曲手机构的运动分析图
图3是现有四点式曲手结构的铰接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是现有四点式曲手结构的铰接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运动分析图
图7是本发明的铰接部的结构形式之一
图8是本发明的铰接部的结构形式之二
图9是本发明的铰接部的结构形式之三
图10是本发明的铰接部的结构形式之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参照附图5、6、7:
本发明所述的四点式曲手机构,包括下端与十字车壁铰接5的小连杆1、后端与机架铰接的肘曲手2、前端与动模板铰接的大连杆3,所述的小连杆1的上端、肘曲手2的前端、大连杆3的后端共同铰接于同一销轴4上;所述的小连杆1的在销轴4处的铰接部位只与肘曲手2或大连杆3之一相邻。
所述的小连杆1、肘曲手2和大连杆3在销轴4处的具体的连接关系为:所述的肘曲手2通过第一铰接部211、第二铰接部212、第三铰接部213、第四铰接部214与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211与第二铰接部21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15,所述的第二铰接部212与第三铰接部213之间形成中心凹槽216,所述的第三铰接部213与第四铰接部214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17,所述的第一凹槽215和第二凹槽217关于中心凹槽216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小连杆1的铰接部111置于中心凹槽216中;所述的大连杆3通过第五铰接部311和第六铰接部312与所述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311和第六铰接部312的内侧分别紧贴第三铰接部213和第四铰接部214的外侧。
实施例二
参照附图5、6、8: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肘曲手2通过第一铰接部221、第二铰接部222与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221、第二铰接部222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铰接部221与第二铰接部222之间形成中心凹槽223,所述的小连杆1的铰接部121置于凹槽223中;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三铰接部321、第四铰接部322与所述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三铰接部321与第四铰接部322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三铰接部321与第四铰接部322的内侧紧贴所述的第一铰接部221和第二铰接部222的外侧。
实施例三
参照附图5、6、9: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肘曲手2通过第一铰接部231、第二铰接部232、第三铰接部233、第四铰接部234与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231与第二铰接部23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35,所述的第二铰接部232与第三铰接部233之间形成中心凹槽236,所述的第三铰接部233与第四铰接部234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37,所述的第一凹槽235和第二凹槽237关于中心凹槽236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小连杆1通过第八铰接部131、第九铰接部132与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八铰接部131的内侧紧贴第二铰接部232的外侧,第九铰接部132的内侧紧贴第三铰接部233的外侧;所述的大连杆3通过第五铰接部331、第六铰接部332、第七铰接部333与所述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331和第七铰接部333关于第六铰接部332的中线对称,所述的第六铰接部332置于中心凹槽236中,所述的第五铰接部331与第六铰接部332的内侧分别紧贴第一铰接部231和第二铰接部232的外侧。
实施例四
参照附图5、6、10:
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之处在于:所述的肘曲手2通过第一铰接部241、第二铰接部242、第三铰接部243、第四铰接部244与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241与第二铰接部242之间形成第一凹槽245,所述的第二铰接部242与第三铰接部243之间形成中心凹槽246,所述的第三铰接部243与第四铰接部244之间形成第二凹槽247,所述的第一凹槽245和第三凹槽247关于中心凹槽246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大连杆3通过第五铰接部341、第六铰接部342、第七铰接部343与所述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341和第七铰接部343关于第六铰接部342的中线对称,所述的第五铰接部341和第七铰接部343分别置于所述的第一凹槽245、第二凹槽247;所述的小连杆1通过第八铰接部141、第九铰接部142与所述销轴4连接,所述的第八铰接部141和第九铰接部142的内侧分别紧贴所述的第一铰接部241和第四铰接部244的外侧。
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发明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也及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Claims (5)

1.四点式曲手机构,包括下端与十字车壁铰接的小连杆、后端与机架铰接的肘曲手、前端与动模板铰接的大连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连杆的上端、肘曲手的前端、大连杆的后端共同铰接于同一销轴上;所述的小连杆的在销轴处的铰接部位只与肘曲手或大连杆之一相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式曲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关于中心凹槽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小连杆的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五铰接部和第六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六铰接部的内侧分别紧贴第三铰接部和第四铰接部的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式曲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小连杆的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中;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的内侧紧贴所述的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外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式曲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关于中心凹槽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小连杆通过第八铰接部、第九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八铰接部置于第一凹槽中,第九铰接部置于第二凹槽中;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五铰接部、第六铰接部、第七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七铰接部关于第六铰接部的中线对称,所述的第六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中,所述的第五铰接部与第六铰接部的内侧分别紧贴第一铰接部和第二铰接部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点式曲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肘曲手通过第一铰接部、第二铰接部、第三铰接部、第四铰接部与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一铰接部与第二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的第二铰接部与第三铰接部之间形成中心凹槽,所述的第三铰接部与第四铰接部之间形成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和第三凹槽关于中心凹槽的中线对称;所述的大连杆通过第五铰接部、第六铰接部、第七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七铰接部关于第六铰接部的中线对称;所述的第六铰接部置于中心凹槽中,所述的第五铰接部和第七铰接部分别置于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的小连杆通过第八铰接部、第九铰接部与所述销轴连接,所述的第八铰接部紧贴所述的第一铰接部的外侧,所述的第九铰接部的内侧紧贴第四铰接部的外侧。
CN2008101209235A 2008-09-05 2008-09-05 四点式曲手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7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09235A CN101347999B (zh) 2008-09-05 2008-09-05 四点式曲手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1209235A CN101347999B (zh) 2008-09-05 2008-09-05 四点式曲手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7999A CN101347999A (zh) 2009-01-21
CN101347999B true CN101347999B (zh) 2011-11-30

Family

ID=40267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0923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7999B (zh) 2008-09-05 2008-09-05 四点式曲手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79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6314A (zh) * 2010-03-20 2010-07-28 杭州捷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注塑机大销轴360°旋转结构
CN104494077A (zh) * 2014-12-16 2015-04-08 江苏宏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连杆机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5958A (zh) * 2003-06-30 2005-02-09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肘杆式模具夹紧装置
CN1657263A (zh) * 2004-02-17 2005-08-2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注模机的模具夹紧机构
CN201279902Y (zh) * 2008-09-05 2009-07-29 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 四点式曲手机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75958A (zh) * 2003-06-30 2005-02-09 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肘杆式模具夹紧装置
CN1657263A (zh) * 2004-02-17 2005-08-24 发那科株式会社 注模机的模具夹紧机构
CN201279902Y (zh) * 2008-09-05 2009-07-29 联塑(杭州)机械有限公司 四点式曲手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7999A (zh) 2009-0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244649Y (zh) 用机械锁定模具的金属闭塞锻造压力机
CN101347999B (zh) 四点式曲手机构
CN201153129Y (zh) 微位移放大装置
CN201279902Y (zh) 四点式曲手机构
CN202556698U (zh) 一种机铰直压锁模机构
CN103978184A (zh) 一种压缩机用涡旋盘的半固态四方向挤压铸造模具
CN201385059Y (zh) 一种卷取机的卷筒结构
CN116455264A (zh) 一种串并联组合式压电平动微夹钳及方法
CN101954752B (zh) 精密压力机自找正连接装置
CN213139065U (zh) 一种连杆锁紧装置
CN102642285B (zh) 一种机铰直压锁模机构
CN213647452U (zh) 动力总成升降夹紧装置
CN109604362A (zh) 一种预应力框架的静液挤压机结构
CN201472358U (zh) 一种助力制动系统
CN204123680U (zh) 小型化新型超薄侧开式缩管机
CN102451848A (zh) 一种用于卧式型材挤压机的反向挤压机构
CN101767441A (zh) 锁模机构
CN107282721B (zh) 一种夹紧模增力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827430B (zh) 平衡式无拉杆合模机构
CN210915165U (zh) 一种建筑施工升降机固定装置
CN110743998A (zh) 一种混合驱动冲压机
CN209190672U (zh) 一种轴承拆卸结构
CN220312537U (zh) 一种汽车轮毂轴承夹持装置
CN216710368U (zh) 一种滑轨式开合的人孔盖
CN213436951U (zh) 一种汽车副车架用定位销冷镦模具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U XIAOTING

Effective date: 20150408

Owner name: YINGJIE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LIANSU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4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311305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O: 310053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408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3 Binjiang District River Street Road 688 Building 2 shore B building six room 632

Patentee after: Shengguo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305 Zhejiang city in Ling'an Provinc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1 South

Patentee before: Union Plastic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Lu Xiaot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831

Address after: 1, building 3, building 2088, 311305 science Avenue, Qingshan Lake Street, Hangzhou, Zhejiang, Ling'an

Patentee after: Taiwan New Moon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0053 Binjiang District River Street Road 688 Building 2 shore B building six room 632

Patentee before: Shengguo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313

Address after: Ling'an City,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1305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o. 61 South

Patentee after: Union Plastic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 building 3, building 2088, 311305 science Avenue, Qingshan Lake Street, Hangzhou, Zhejiang, Ling'an

Patentee before: Taiwan New Moon (Hangzhou) Machiner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30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