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233B - 印刷品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品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233B
CN101346233B CN2005800524237A CN200580052423A CN101346233B CN 101346233 B CN101346233 B CN 101346233B CN 2005800524237 A CN2005800524237 A CN 2005800524237A CN 200580052423 A CN200580052423 A CN 200580052423A CN 101346233 B CN101346233 B CN 101346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ed matter
air
unit
fed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5242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6233A (zh
Inventor
青木孝典
松井真人
冰上好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c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c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c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c Enginee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46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6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036Devices for scanning or checking the printed matter for quality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3/00Indicating, counting, warning,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B41F33/04Tripping devices or stop-motions
    • B41F33/14Automatic control of tripping devices by feelers, photoelectric devices, pneumatic devices, or other de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进行印刷品的检查,提供一种在拍摄其图像时,抑制单张纸的晃动的印刷品检查装置。设置用来拍摄印刷品的被检查面的图像的拍摄单元,同时,在被拍摄的检查位置配备从输送方向的前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从输送方向的后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二吹气单元(5)、从被两个吹气单元夹着的所述检查位置的上方,吸入至少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5)排出的空气的吸气单元(6)。

Description

印刷品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拍摄单元拍摄被单张印刷的印刷品的图像,并在线实施该印刷品检查的印刷品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拍摄在单张印刷的最终的装置中所印刷的印刷品的图像,判断是否被正常印刷而没有弄脏或欠缺。为了判断好坏,当印刷品被输送至最终印刷装置的压印滚筒上时拍摄印刷品的图像,或者当印刷品从印刷的最后装置的压印滚筒被输送至排纸部之间所配备的链式输送路上时进行拍摄。
如上所述,在根据检查对象的印刷品的图像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必须正确拍摄印刷品的图像,但是,在压印滚筒上拍摄印刷品的情况下,当单张纸被夹在压印滚筒与橡胶滚筒之间时,该单张纸紧贴在压印滚筒上,但是,在该单张纸从压印滚筒与橡胶滚筒之间脱离的情况下,单张纸的后端部分变得自由而发生晃动等,从压印滚筒上脱离而无法拍摄正确的图像。
因此,对于压印滚筒上的单张纸,从输送方向的前方朝着后方吹出空气,从而使单张纸紧贴在压印滚筒上。
在从印刷的最后装置的压印滚筒至排纸部之间的链式输送路上,在拍摄单张纸的图像的情况下,在大致水平的状态下,在形成比单张纸的输送方向的长度更长的直线的位置拍摄该单张纸(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66557号公报
但是,在从输送方向的前方向在压印滚筒上被输送的单张纸吹气的情况下,当纸的厚度较厚时,即便用力吹气,有时也不能完全紧贴在压印滚筒上。另一方面、在使用纸的厚度较薄的用纸的情况下,因被吹向该用纸的空气的流动,在用纸上产生升力,或者由于通过该用纸上面的空气遇到橡胶滚筒,从该橡胶滚筒流入的空气进入用纸与压印滚筒之间等原因,有时不能抑制用纸后端部分的晃动,特别是不能拍摄后端部分的正确的图像。
在水平的输送路上拍摄单张纸的情况下,与拍摄压印滚筒上的用纸的情况相比,检查装置等的成本增加。另外,在高速印刷的情况下,由于单张纸的移动速度也变快,因此,在水平输送路上移动的情况下,也会发生后端部分的晃动,无法拍摄正确的图像。
而且,为了确保拍摄正确的图像,也需要照明效果好,并且,能够照明压印滚筒等滚筒上的印刷品的节省空间的照明装置。
发明内容
鉴于本发明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为了进行印刷品的检查,提供一种在拍摄该图像时抑制单张纸晃动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单张纸的晃动,并且照明效果好的印刷品检查装置。
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品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联机检查被单张印刷的印刷品检查装置中,设置拍摄印刷品的被检查面的图像的拍摄单元,同时,在被拍摄的检查位置配备从输送方向的前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一吹气单元、以及从输送方向的后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二吹气单元.
因此,利用从第一吹气单元与第二吹气单元吹出的空气,不仅能够将印刷品向下方压住,而且,被吹出的空气朝着印刷品的宽度方向以及上方流动,能够防止印刷品的晃动。
另外,也可配备从被两个吹气单元所夹着的所述检查位置的上方吸入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所排出的空气的吸气单元。因此,因利用在两个吹气单元之间所设的吸气单元吸入从第一吹气单元与第二吹气单元所排出的空气,故在检查位置以外的地方几乎不会产生气流,能够抑制因吹出的空气而引起的晃动。
所述第一吹气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也可以分别沿着印刷品的宽度方向配备若干喷嘴,并且沿着印刷品的宽度方向吹出均匀的空气。
另外,所述第一吹气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也可以向所述检查位置始终吹出空气,抑制印刷品的晃动。
配备控制单元以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吹气单元吹出空气的开始以及结束、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吹出空气的开始以及结束,所述控制单元在从所述印刷品的终端近前的规定部分被输送至所述检查位置时结束吹气,使空气不会从该印刷品的终端进入该印刷品的下面,从而抑制印刷品的晃动。
在所述检查位置的上方配备构成所述拍摄单元的摄像机,同时,在所述检查位置与所述摄像机之间的位置设置构成所述吸气单元的吸气口,并且,在所述吸气口配备用来确保所述检查位置与摄像机之间的光路的拍摄缝隙。
所述拍摄单元具备:至少由从所述印刷品的输送方向侧面观看截面形状形成为椭圆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反射镜以及在该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所设的光源构成的照明部、拍摄所述检查面的图像的摄像机,按照所述椭圆形的另一个焦点位于所述印刷品的被检查面上、或者位于该被检查面的上方或者下方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方式配置所述照明部。
连结所述椭圆形的两个焦点的直线与所述检查位置中的被检查面的法线相比朝着输送方向前方或者后方倾斜,由连结所述椭圆形的两个焦点的直线与所述被检查面的法线所形成的入射角、与由所述检查位置和所述摄像机之间的光路与所述被检查面的法线所形成的反射角基本相等,以此方式来配置所述摄像机。
所述拍摄单元也可以拍摄在胶印滚筒上被输送的印刷品。
发明的效果
如上述构成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品检查装置,能够利用从第一吹气单元与第二吹气单元吹出的空气向下压住印刷品,抑制印刷品的晃动,从而能够拍摄正确的图像。
由于从两个吹气单元吹出的空气从被设置在两个吹气单元之间的吸气单元吸气,因此,在检查位置附近以外的地方几乎不会产生气流,从而能够抑制吹出的空气所引起的晃动,拍摄正确的图像。
由于在第一吹气单元以及第二吹气单元上沿着印刷品的宽度方向设置若干喷嘴,因此,不仅能够在印刷品的宽度方向上大致均匀地吹气,能够更加确保印刷品紧紧贴在输送路或滚筒上。
由于从第一吹气单元与第二吹气单元始终吹出空气,因此,能够向下方压住印刷品抑制晃动,从而能够拍摄正确的图像。
由于可利用控制单元在印刷品被输送时开始吹气,在该印刷品的后端的近前的规定部分被输送至该检查位置时结束吹气,因此,不仅能够从上面下压主要发生晃动的部分,并且,由于在后端部分近前的规定部分结束吹气,因此,空气不会从印刷品的后端进入下面,这样就能在抑制晃动的状态下拍摄印刷品的正确图像。
通过在检查位置的上方设置摄像机,则能够拍摄印刷品的正确图像,同时,因在吸气口设置用来确保该摄像机与检查位置间的光路的拍摄缝隙,故能够从检查位置的大体正上方吸入空气,并且,能够减小检查装置的大小。
由于从设在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的光源发出的光被椭圆形的反射镜反射,并且照亮作为椭圆形的另一个焦点的检查位置(检查位置附近),因此,并非仅来自光源的直接光(正反射光),被反射镜反射的光(漫反射光)也照亮检查位置,故能够提高检查位置(检查位置附近)的照明效果。另外,由于能够提高照明效果,因此,也能减少(减小)光源,形成节省空间的印刷品检查装置。
因在反射镜中被反射的光从多个方向照亮检查位置(检查位置附近),故能够检查金箔或铝箔等金属箔等具有光泽的印刷品。
另外,因按照由连结所述椭圆形的两个焦点的直线与所述被检查面的法线所形成的入射角、和所述检查位置和所述摄像机之间的光路与所述被检查面的法线所形成的反射角基本相等的方式配置所述摄像机,故从光源发出的直接光(正反射光)在被检查面上按照与直接光的入射角基本相同的反射角反射并到达摄像机。即,摄像机能够捕捉从内部光源发出并且直接照亮被检查面的正反射光、以及被反射镜反射并且照明被检查面的漫反射光。
因在进行胶印的情况下,拍摄在压印滚筒等滚筒上被输送的印刷品,故与拍摄在水平输送路上被输送的印刷品的情况相比,能够在印刷机中配备成本低印刷品检查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配备印刷品检查装置的印刷机的概略图。
图2是从侧方观察印刷品检查装置的概略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印刷品检查装置说明图。
图4(a)是表示第一吹出喷嘴所吹出的空气吹出量及其时间的关系的图表,(b)是表示第二吹出喷嘴所吹出的空气吹出量及其时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5是具备呈椭圆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反射镜的印刷品检查装置的截面图。
图6是具备呈椭圆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反射镜的印刷品检查装置的截面图。
图7是具备呈椭圆缺少一部分的形状与矩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反射镜的印刷品检查装置的截面图。
图8是说明印刷品检查装置的概略的方块图。
符号说明
1印刷机    2印刷装置    3摄像机    4第一吹气单元
4a第一吹出喷嘴    5第二吹气单元    5a第二吹出喷嘴
6吸气单元    6a吸气口    6b吸气喷嘴    6c吸气部
7照明部    8链式输送部    9排纸部    10橡胶滚筒
11压印滚筒    12干燥机    13单张纸    13a被检查面
14法线    15拍摄缝隙    16反射镜    16a第二焦点
16b第一焦点    17内部光源    18第二缝隙
19透明部件    20光路确保部    21透明部件    22判断设备
23多色调区域图像生成部    24主图像存储部
25比较判断部    26控制单元    27反射镜    27a椭圆反射部
27b矩形反射部    28第二光源    29投光缝隙
A检查位置    B检查位置    C检查位置
J、L入射角    K、M反射角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来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印刷品检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印刷品检查装置被配置在单张印刷用的印刷机1中,并且检查在该印刷机1内的最终印刷装置2中所印刷的印刷品的装置。该印刷品检查装置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构成拍摄单元的摄像机3、从输送方向的前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一吹气单元4、从与该第一吹气单元4相反方向的输送方向的后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二吹气单元5、吸入从所述两个吹气单元4、5所排出的空气的吸气单元6、构成拍摄单元的照明部7(参照图2)、控制所述两个吹气单元4、5的控制单元26(参照图8)以及根据所述摄像机3所拍摄的图像判断印刷状态的判断设备22(参照图8)。
如图1所示,印刷机1是用于单张纸的胶印机,在印刷装置2中印刷从给纸部(图中未示)给纸的单张纸,在链式输送部8中输送期间,利用干燥机12使被转印在单张纸上的油墨干燥,并通过排纸部9排纸。在图1中,印刷装置2仅为一个,但是,在采用彩色印刷或双面印刷等模式多次印刷的情况下,配备若干印刷装置2进行印刷。另外,印刷装置2一般是用于胶印的印刷装置,它具有在单张纸上转印油墨的橡胶滚筒(也称作胶版滚筒或者橡皮布滚筒)10、和向该橡胶滚筒10输送单张纸并且将转印了油墨的单张纸送至所述链式输送部8的压印滚筒11以及印版滚筒(未图示)等。
另外,在链式输送部8中配备使在印刷装置2中所印刷的油墨干燥的干燥机12。如果所述油墨是紫外线硬化型油墨,则所述干燥机12在印刷面上照射紫外线,使该油墨定影在单张纸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使用所述摄像机3拍摄在最后的印刷装置2的压印滚筒11上被输送的单张纸(印刷品)13(参照图3)的图像,并判断其是否被正确印刷,但是,作为拍摄单张纸(印刷品)13的位置,并非局限于所述最后的印刷装置2的压印滚筒11上,也可以在从压印滚筒11上至所述排纸部9的输送路上,例如,拍摄在所述链式输送部8上被输送的单张纸13的图像,然后判断印刷是否存在异常.此外,也可以利用最后的印刷装置2以外的印刷装置进行检查.特别是在双面印刷的情况下,在各个装置中都设置检查装置,以能够在对印刷品的一个面(例如表面)进行印刷的装置2以及对另一个面(例如背面)进行印刷的装置2这两个装置中进行检查,从而在被输送至排纸部9时进行双面检查.另外,如图1所示,拍摄单张纸(印刷品)的位置并非局限于压印滚筒11上,也可以是橡皮布滚筒、传送滚筒、反转滚筒等的滚筒(滚筒)上.再者,拍摄的图像优选从印刷面的印刷全部结束之后再拍摄该图像,但是,当对印刷品的表面实施涂层处理时等,也可以拍摄该涂层处理前的图像,然后根据该图像进行检查.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印刷品,以纸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合成树脂板、或者金属板等所有能够用单张印刷机印刷的材料。
如图2所示,所述印刷品检查装置具备:在所述压印滚筒11上所设置的检查位置A的上方构成所述拍摄单元的摄像机3、以及对该检查位置A及其附近进行照明的照明部7。
再者,本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中的检查位置的上方并非指根据印刷机1的上下方向的上方,而是表示检查位置中的印刷品的被检查面一侧的方向(从被检查面朝向外侧的方向)。更为具体地来讲,如图2所示,从单张纸(印刷品)13的被检查面13a朝向摄像机3一侧的方向。例如,如图2所示,在检查位置A位于压印滚筒11等滚筒上的情况下,从该滚筒的轴心朝着直径方向的外侧方向便是检查位置的上方。另外,在检查位置位于图1所示的链式输送部8的情况下,当印刷品被输送至该链式输送部8的检查位置时,从该链式输送部8的检查位置的表面朝着拍摄该印刷品的摄像机3的方向便是检查位置的上方。
另外,如图2及图3等所示,本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中的输送方向表示印刷品被输送的方向。输送方向的前方(输送方向前方)表示从此处开始被输送的方向(一侧),输送方向的后方(输送方向后方)表示已经被输送后的方向(一侧)。印刷品的宽度方向表示与所述输送方向及印刷品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方向。
所述摄像机3可以根据印刷品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使用一台摄像机拍摄整个检查位置A,但是,也可以沿着所述宽度方向按照规定间隔设置若干台摄像机3、…、3,这些若干台摄像机3可以在每个一定区域拍摄图像,以拍摄检查位置A的整个宽度方向的图像。另外,摄像机3用来拍摄图像,也可以是在扫描仪等中所使用的线传感器。如图1、2等所示,特别是在拍摄被输送至压印滚筒上的印刷品的情况下,优选使用线传感器。
如果使用摄像机3拍摄印刷品,则根据从摄像机3输出的图像数据,判断设备22(参照图8)判断印刷是否有异常。所述判断设备22由以下部分构成:存储主图像的主图像存储部24;从所述摄像机3拍摄的线图像生成区域图像的多色调区域图像生成部23;对所述多色调区域图像的各个部分的浓度水平和对应该区域图像的主图像的区域图像的浓度水平进行比较,如果有两个图像的相应部分的浓度水平之差超出了被预先设定的容许值的部分,那么,判断该部分为缺陷处的比较判断部25。
所述照明部7具备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等光源,用来至少照明检查位置A。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是用来从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前方(输送方向)的斜上方朝着检查位置B附近吹出空气的设备,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按照大体相等的间隔配备若干第一吹出喷嘴4a。从该第一吹出喷嘴4a吹出压缩空气。
将从各个第一吹出喷嘴4a吹出的空气的流量在全部的喷嘴4a、……、4a中都控制在基本相同的流量,这样就能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大体均匀地吹出空气,并使单张纸13紧贴在压印滚筒11上.再者,也可以根据单张纸13的种类,增加向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吹出的空气流量,或者增加向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端部附近吹出的空气流量.另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按照与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度配备第一吹出喷嘴4a、……、4a,也可以按照比该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方式配备第一吹出喷嘴4a.再者,也可根据单张纸13的种类,缩短第一吹出喷嘴4a的长度,使其比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
从第一吹气单元4吹出的空气既可以不受单张纸13的输送位置的影响而始终吹出,也可以如后所述设置控制单元26(参照图8)来控制吹气的开始及结束。
如图2及图3所示,所述第二吹气单元5是用来从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后方(原输送方向)的斜上方朝着检查位置C附近吹出空气的设备,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按照大体相等的间隔配备若干第二吹出喷嘴5a。从该第二吹出喷嘴5a吹出压缩空气。
将从各个第二吹出喷嘴5a吹出的空气的流量在全部的喷嘴5a、……、5a中都控制在基本相同的流量,这样就能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大体均匀地吹出空气,使单张纸13紧贴在压印滚筒11上。再者,也可以根据单张纸13的种类,增加向宽度方向的中央附近吹出的空气流量,或者增加向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端部附近吹出的空气流量。另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按照与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基本相同的长度配备第二吹出喷嘴5a、……、5a,也可以按照比该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长的方式配备第二吹出喷嘴5a。再者,也可根据单张纸13的种类,缩短第二吹出喷嘴5a的长度,使其比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
从第二吹气单元5吹出的空气既可以不受单张纸13的输送位置的影响而始终吹出,也可以如后所述设置控制单元26(参照图8)来控制吹气的开始及结束。
所述吸气单元6是用来吸入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5吹出的空气的设备,如图2所示,它被夹在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5之间而配置。被该吸气单元6吸入的空气可以通过未图示的空气过滤器等而除去垃圾等,再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5向检查位置B、C吹出。再者,如果在所述检查位置A与所述摄像机3之间的位置配置所述吸气单元6,则在构成该吸气单元6的吸气口6a配备用来确保检查位置A与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的拍摄缝隙15。这样,摄像机3能够通过拍摄缝隙15拍摄检查位置A的图像,并且,能够在被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第二吹气单元5所夹着的位置配备吸气单元6,因此,能够有效地吸入从两个吹气单元吹出的空气。另外,不仅能够在检查位置A的上方配备吸气单元6以及摄像机3,而且也能在较小的空间设置这些装置(设备)。
再者,在印刷品装置中也可不必配备该吸气单元6。即,也可以使被第一吹气单元4与第二吹气单元5吹出的空气向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以及检查位置的上方(检查位置A的法线4的外侧)等自然排出。在印刷品检查装置中不配备吸气单元6,这样不仅能缩小该印刷品检查装置的体积,而且能够采用低成本的检查装置。
另一方面,如果设置吸气单元6,则从单张纸13的上方吸入被吹出的空气,这样就能控制气流,因此,能够用于各种单张纸,而且能够确保向下方压住该单张纸,从而能够拍摄正确的图像。
如果在印刷机1中配备用来控制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第二吹气单元5吹气的开始以及结束的控制单元26(参照图8),则根据该控制单元26的控制信号来控制两个吹气单元4、5.控制单元26根据成为检查位置的压印滚筒11的旋转速度、在该压印滚筒11上所配备的并且夹住单张纸13前端(输送方向的前端)的夹具(未图示)的位置、以及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长度等的信息进行运算处理,来控制吹气的开始以及结束.该控制单元26如图2所示进行控制,距离被输送的单张纸13的前端的结束该单张纸13的吹出的位置近前的规定部分移动至所述检查位置A时开始吹气,距离开始该吹气的规定部分的该单张纸13的后端(输送方向后端)近前的规定部分移动至该检查位置A时结束吹气.
图4(a)是表示从第一吹气单元4的第一吹出喷嘴4a吹出的空气的吹出量及其时间两者关系的图表,D点表示所述单张纸13的前端被输送至所述检查位置A的时间。E点表示该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的时间,G点表示该单张纸13的后端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的时间,H点表示该单张纸13的下一张进行检查的单张纸13的前端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的时间。即,如上所述,在第一吹气单元4(第一吹出喷嘴4a)从单张纸13的前端至中央部分之间不吹出空气(不吹出),从该中央部分至后端之间吹出空气(吹出),从该后端至下一张单张纸13的前端之间不吹出空气。
图4(b)是表示从第二吹出设备5的第二吹出喷嘴5a吹出的空气的吹出量及其时间两者关系的图表,D点表示所述单张纸13的前端被输送至所述检查位置A的时间。E点表示该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的时间,F点表示距离该单张纸13的后端的近前的规定部分(例如,距离后端40mm近前的位置)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的时间,H点表示该单张纸13的下一张将要检查的单张纸13的前端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的时间,G点表示该单张纸13的后端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即,如上所述,在第二吹气单元5(第二吹出喷嘴5a)从单张纸13的前端至中央部分之间不吹出空气(不吹出),从该中央部分至后端之间吹出空气(吹出),从该后端至下一张单张纸13的前端之间不吹出空气。
在图4(a)、(b)所示的图表中,在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分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时控制开始吹出,但是,可以在从中央部分到单张纸的前端一侧(夹具一侧)的部分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时控制开始吹出(吹送),也可以在从中央部分到单张纸的后端一侧(与夹具相反的一侧)的部分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时控制开始吹出。
另外,所述第一吹出设备4在单张纸13的后端部分被输送至检查位置A时被控制结束吹出(吹送),但是,也可以在距离后端部分的近前一侧(前端一侧)的规定位置被控制结束吹出(吹送)。另一方面,也可以以所述第二吹出设备5比所述第一吹出设备4的吹出结束早地结束吹出(吹送)的方式进行控制。
再者,在图4(a)所示的坐标图中,不在D~E、G~H之间吹出空气,但是,也可以在D~E、G~H之间吹出比E~G之间流量少的空气。同样,在图4(b)所示的图表中,不在D~E、F~H之间吹出空气,但是,也可以在D~E、F~H之间吹出比E~F之间流量少的空气。
再者,根据所述吸气口6a的设置位置,适当设定从所述第一吹出设备4吹出的空气的流量以及向检查位置B吹气的吹气角度(方向)、从所述第二吹出设备5吹出的空气的流量以及向检查位置C吹气的吹气角度(方向)。另外,根据单张纸13(印刷品)的种类(厚度、大小、材质等)适当设定吹出的空气流量、吹出的开始位置、吹出的结束位置等。
所述吸气单元6,不是如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第二吹气单元5那样控制吹气(吹送)的开始以及结束而是始终吸气,但是,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5的吹气对应,通过所述控制单元26控制吸气的开始以及结束.另外,吸气单元6的空气的吸气量既可以与所述两个吹气单元4、5吹出的空气总量基本相同,也可以比其少,根据印刷品(单张纸13)的种类(厚度、大小、材质等)适当设定.
如图2所示,配置两个吹气单元4、5与吸气单元6,如图4(a)、(b)所示,通过控制空气的吹送(吹出),如图3所示,从检查位置B至检查位置C所示的区域的单张纸13,被从上方按压而紧贴在压印滚筒11上。另外,由于所述两个吹气单元4、5分别从输送方向的前方与后方吹出空气,因此,碰到单张纸13的几乎全部空气朝着检查位置的上方(检查位置A的法线14向外)或者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流动,并且,向法线14上流动的空气从吸气口6a被吸入。因此,碰到橡胶滚筒10的空气不会进入单张纸13与压印滚筒11之间,能够抑制单张纸13的后端部的晃动。另外,第二吹气单元5结束吹气的时间比第一吹气单元4结束吹气的时间更早,因此,根据第二吹气单元5的吹气,不会向单张纸13的后端与压印滚筒11之间吹出空气,能够抑制晃动。
下面,对上述判断设备22判断印刷品的好坏进行说明。
如图8所示,判断设备22具备多色调区域图像生成部23、主图像存储部24、比较判断部25。主图像存储部24是用来存储作为判断印刷品的好坏标准的主图像数据。该主图像数据是多色调的区域图像。所述多色调区域图像生成部23接受摄像机(线传感器)拍摄的印刷品的线图像信号,依次存储该线图像的数据,根据该多色调线图像生成多色调区域图像(被检查图像)。比较判断部25比较所述多色调区域图像的各个部分的浓度水平以及与该区域图像对应的主图像的区域图像的浓度水平,如果有两个图像的相应部分的浓度水平之差超出预先设定容许值的部分,那么,即判断该部分为缺陷处。这样,因设定一定的容许范围来判断好坏,故能够容许实质上不会成为问题的微小的缺陷。另外,在比较所述多色调区域图像与主图像时,优选使其中一种或者两个在存储器上移动(旋转移动或平行移动),使两个图像重叠后进行比较。
下面,如图5及图6所示,对具有照明部的所述拍摄单元进行说明,该照明部至少由从在压印滚筒11上被输送的印刷品(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侧面观看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反射镜16、和在该椭圆形的一个焦点16a上设置的内部光源17构成。
所述反射镜16是从输送方向侧面观看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凹面镜.该凹面镜为玻璃制造,在其外表面实施镀银,但也并非局限于此,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成的凹面镜,或者是反射面被镜面研磨的金属.如图5及图6所示,该反射镜16的与单张纸13的被检查面13a相对面的下端面(下端侧)开口.在椭圆中存在两个焦点,但是,作为其中一个焦点的该反射镜16的接近压印滚筒11一侧具所有的第一焦点16b,基本位于作为在压印滚筒11上被输送的单张纸13的上面的被检查面13a上,以这种方式设置反射镜16.另外,在作为另一个焦点的第二焦点16a上设置内部光源17.该内部光源17是线状或者棒状的光源,例如,可以使用白色二极管排成一列的灯或者卤素灯、荧光灯等.白色二极管排成一列的灯作为点光源最佳,另外,荧光灯成本低,光源的分光分布广,适合多色印刷的印刷品的检查.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内部光源17使用荧光灯.该内部光源17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按照与单张纸13的被检查面13a平行的方式附设.在具有上述构造的反射镜16中,如图5及图6所示,从内部光源17发出并且被反射镜16所反射的光,在单张纸13的被检查面13a上的第一焦点16b上聚光,能够有效地照明检查位置.再者,在图5中,第一焦点16b位于单张纸13的被检查面13a上,但是,第一焦点16b也可以位于距被检查位置13a的上方或者下方的规定距离的位置.
另外,如图5所示,用来确保被检查面13a(检查位置A)与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的第二缝隙18被设在反射镜上。该第二缝隙18与所述内部光源17同样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延伸,它是与该内部光源17平行地设在反射镜16上的开口部。另外,用来确保被检查面13a与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的透明部件(拍摄缝隙)21与所述第二缝隙18同样,也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被配备在吸气部6c中。所述第二缝隙18是对反射镜16进行开口的部分,如后所述,被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第二吹气单元5吹向单张纸13的空气通过该第二缝隙18被吸气喷嘴6b所吸入。再者,所述透明部件21是采用玻璃、合成树脂等构成的透明的部件。如图5所示,为了能够从所述第二缝隙18吸入空气,从第二缝隙18的下方部分至反射镜16的顶部的部分被设在吸气部6c内。
图5所示的吸气单元6在反射镜16的内部吸入从第一吹气单元4以及第二吹气单元5吹出的空气,并使该空气通过第二缝隙18,然后,从吸气部6c通过吸气喷嘴6b,因此,单张纸13能够利用从两个吹气单元4、5吹出的空气而被压在压印滚筒11上。而且,按压单张纸13的空气在检查位置A附近相遇,该相遇的空气被吸到该检查位置A附近的大致上方,并从反射镜16的内部通过第二缝隙18,因此,在检查位置部分以外的地方不会产生气流,从而能够抑制因吹出的空气而引起的晃动。检查位置聚集从内部光源17发出的光,有效地照明检查位置。能够通过第二缝隙18及透明部件21拍摄位于被照明的检查位置的印刷品。另外,由于构成照明部的反射镜16也作为吸气单元6的一部分,因此,能够形成小型化的检查装置。在反射镜16中被反射的光从多个方向照明检查位置A(检查位置附近),因此,能够检查金箔或铝箔等金属箔等有光泽的印刷品。
在图6所示的检查装置中,所述反射镜16在与单张纸13的被检查面13a相对的下端面(下端侧)的开口部配备平面的透明部件19,该透明部件19使空气不会进入反射镜16的内部。另外,为了确保所述检查位置A与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在位于该光路上的反射镜16上具有采用透明部件构成的光路确保部(第二缝隙)20。该光路确保部20也可以通过在没有光路确保部20的反射镜16上粘接透明部件形成而构成为一体。另外,反射镜16在透明的玻璃或合成树脂的表面施以镀银等反射材料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光路确保部20上不施以镀银等反射材料,于是该光路确保部20变成透明。该透明部件19、光路确保部20是采用玻璃、合成树脂等构成的透明部件,以使空气不会进入所述反射镜16的内部。另外,在反射镜16的外侧配备用来吸入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4及第二吹气单元5吹出的空气的吸气部6c,为了使空气能够沿着反射镜16的外侧吸入,以整个反射镜16进入该吸气部6c内部的方式设置。另外,为了确保所述检查位置A与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在位于该光路上的吸气部6c设置透明部件21。即,在摄像机3拍摄检查位置A的图像时,从检查位置A(检查位置A附近)发出的光通过透明部件19、光路确保部20、透明部件21后到达摄像机3,从而能够拍摄图像。
图6所示的反射镜16如前所述,在位于远离压印滚筒11一侧的第二焦点16a处配备内部光源17,但是,连结该内部光源17所位于的第二焦点16a和另一个第一焦点16b的直线相对于第一焦点16b(检查位置A)处的被检查面13a上的法线(以下简称法线)14,朝着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前方倾斜.即,内部光源17所位于的反射镜16的第二焦点16a与法线14相比位于靠近输送方向前方的位置.另外,在反射镜16的顶部附近,在相对于法线14靠近输送方向的后方设有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与内部光源17平行的光路确保部20.在反射镜16的外部的上方,在相对于法线14靠近输送方向的后方配备摄像机3.通过设在吸气部6c中的透明部件21、设在反射镜16中的所述光路确保部20、设在反射镜16下端的开口部的透明部件19,能够看到单张纸13的被检查面13a上的第一焦点16b地设置摄像机13.按照由连结所述第二焦点16a与检查位置A(第一焦点16b)的直线与法线14形成的入射角J、以及由连结所述检查位置A(第一焦点16b)与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直线)与法线14形成的反射角K相等的方式配置摄像机3、内部光源17等.因此,如图6所示,摄像机3就能够捕捉从内部光源17发出并且直接照明被检查面13a的正反射光与被反射镜16反射并且照明被检查面13a的漫反射光.
另外,使所述内部光源17所位于的第二焦点16a相对法线14向单张纸13的输送方向的后方倾斜,在所述反射镜16的外部的上方,在从法线14靠近输送方向的前方配备摄像机3,而且,按照由连结所述第二焦点16a和检查位置A(第一焦点16b)的直线与法线14形成的入射角J、与由连结所述检查位置A(第一焦点16b)和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直线)与法线14形成的反射角K相等的方式进行配置,也能获得上述的效果。
如图6所示,在不通过反射镜的内部吸入空气而是从外部吸入空气的情况下,利用所述透明部件19来防止来自被所述两个吹气单元4、5吹出的单张纸13的灰尘或油墨等垃圾侵入反射镜16的内部。在灰尘或油墨等垃圾附着在该透明部件19上的情况下,通过擦拭就能够拍摄清晰的图像。
再者,如图5及图6所示,除了形成从输送方向侧面观看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反射镜16以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通过从输送方向侧面观看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椭圆反射部27a、以及从输送方向侧面观看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矩形反射部27b构成反射镜27。所述矩形反射部27b在所述椭圆反射部27a的顶部附近与该椭圆反射部27a形成一体,在椭圆反射部27a与矩形反射部27b之间,配备沿着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投光缝隙29。从沿着所述单张纸13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光源28发出的光,通过设在椭圆反射部27a与矩形反射部27b交界处的投光缝隙29照亮被检查面13a。位于第一焦点16b的内部光源17配置在所述法线14上。另外,按照由连结第二光源28的中心和检查位置A(第一焦点16b)的直线与法线14形成的入射角L、以及由连结所述检查位置A(第一焦点16b)和摄像机3之间的光路(直线)法线14形成的反射角M相等的方式配置摄像机3、第二光源28。通过采用上述方式进行配置,则能够使位于第二焦点16a的内部光源17专门用于产生被检查面13a的第一焦点16b处的摄像机3所捕捉的漫反射光。另一方面,能够使第二光源28专门用于产生被检查面13a的第一焦点16处的摄像机3所捕捉的正反射光。因此,通过调整内部光源17以及第二光源28的输出,就能够优化摄像机3所捕捉的正反射光与漫反射光的均衡。
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由于能够控制纸、布、合成树脂制造的片等片状物质的端部的晃动,因此,能够在各种片的检查装置上使用。

Claims (8)

1.一种印刷品检查装置,其联机检查被单张印刷的印刷品,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拍摄印刷品的被检查面的图像的拍摄单元,
并且包括:相对于被拍摄的检查位置,从输送方向的前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一吹气单元;
从输送方向的后斜上方吹出空气的第二吹气单元;以及
从被两个吹气单元所夹着的所述检查位置的上方吸入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排出的空气的吸气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沿着印刷品的宽度方向分别具有多个喷嘴。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气单元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始终向所述检查位置吹出空气。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用于分别控制所述第一吹气单元的空气吹出的开始和结束、以及所述第二吹气单元的空气吹出的开始和结束,
所述控制单元在所述印刷品的终端跟前的规定部分被输送至所述检查位置时结束吹气。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检查位置的上方设置有构成所述拍摄单元的摄像机,同时,在所述检查位置与所述摄像机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构成所述吸气单元的吸气口,并且,在所述吸气口具有用于确保所述检查位置与摄像机之间的光路的拍摄缝隙。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单元具备:至少由从所述印刷品的输送方向侧面观看的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缺少一部分的形状的反射镜和在该椭圆形的一个焦点上设置的光源构成的照明部;以及拍摄所述被检查面的图像的摄像机,
按照所述椭圆形的另一个焦点位于所述印刷品的被检查面上、或者隔开规定距离位于该被检查面的上方或下方的方式配置所述照明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连结所述椭圆形的两个焦点的直线相对于所述检查位置的被检查面的法线,向输送方向前方或者后方倾斜,
按照由连结所述椭圆形的两个焦点的直线与所述被检查面的法线所形成的入射角、与由所述检查位置和所述摄像机之间的光路与所述被检查面的法线所形成的反射角基本相等的方式来配置所述摄像机。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品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单元拍摄在胶印滚筒上被输送的印刷品。
CN2005800524237A 2005-12-28 2005-12-28 印刷品检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5/024041 WO2007077592A1 (ja) 2005-12-28 2005-12-28 印刷物検査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233A CN101346233A (zh) 2009-01-14
CN101346233B true CN101346233B (zh) 2010-05-12

Family

ID=38227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5242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233B (zh) 2005-12-28 2005-12-28 印刷品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6233B (zh)
WO (1) WO200707759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9571B (zh) * 2008-04-02 2011-02-16 Dac工程株式会社 制盒装置
EP2720015A4 (en) 2011-06-07 2015-03-18 Prosper Creative Co Ltd MEASURING DEVICE, MEASURING SYSTEM, MEASURING POS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ASURING POSITIONALIZATION PROGRAM
JP6842615B2 (ja) * 2016-07-13 2021-03-17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品質検査装置
CN106364156A (zh) * 2016-11-08 2017-02-01 北京华夏视科图像技术有限公司 印刷机
CN112248616A (zh) * 2020-11-12 2021-01-22 朗宇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的印刷材料稳固系统及方法
CN112721441B (zh) * 2020-12-23 2022-05-06 江苏省高淳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印刷质量检测装置
EP4043217A1 (de) 2021-02-11 2022-08-17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m fördern von bedruckstoff und mit einer kamera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25155A (zh) * 2003-02-07 2004-09-01 �ձ�������ʽ���� 已印刷纸张的检查方法和设备
CN1541163A (zh) * 2001-10-15 2004-10-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印刷物及印刷控制装置
CN1652938A (zh) * 2002-03-25 2005-08-10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控制伴随改变印刷速度的图像对准不良、切割对准不良和印刷密度波动的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58835A (ja) * 1991-06-05 1992-12-11 Kita Denshi:Kk 印刷物押え装置
JP3377628B2 (ja) * 1994-11-18 2003-02-1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品質検査装置の照明装置
JP2000296602A (ja) * 1999-04-15 2000-10-24 Kita Denshi Corp 印刷エラー検出装置
JP4805534B2 (ja) * 2003-12-24 2011-11-02 ダック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ワーク検査装置
JP4063254B2 (ja) * 2004-06-16 2008-03-19 ダック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印刷物検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41163A (zh) * 2001-10-15 2004-10-2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印刷方法、印刷物及印刷控制装置
CN1652938A (zh) * 2002-03-25 2005-08-10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能够控制伴随改变印刷速度的图像对准不良、切割对准不良和印刷密度波动的印刷机
CN1525155A (zh) * 2003-02-07 2004-09-01 �ձ�������ʽ���� 已印刷纸张的检查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233A (zh) 2009-01-14
WO2007077592A1 (ja) 2007-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233B (zh) 印刷品检查装置
US6111261A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processed material
JP5749945B2 (ja) 印字用紙の再利用可否判定装置、消去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印字用紙の再利用可否判定方法
US7686289B2 (en) Vertical collating machine
JP4377027B2 (ja) 異なる品質および状態の古紙を仕分けする方法と装置
JPH05254091A (ja) シート輪転印刷機で印刷されたシートをコントロールするための装置
JP4669819B2 (ja) 整列検査システム及び検査用照明装置
EP1445099A1 (en) Sensor
JP2004136585A (ja) 印刷物品質検査装置
JP2000221142A (ja) 品質検査装置
EP1231057B1 (en) Sheet-fed printing press
JP4063254B2 (ja) 印刷物検査装置
US8823953B2 (en) Optical position detection
US759261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 image of an edge of a moving object
US20190154589A1 (en) Quality control station for a sheet element processing machine and illumination unit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station
CN111727368B (zh) 检查装置、检查方法、片剂印刷装置以及片剂印刷方法
JP2006250882A (ja) 品質検査装置
CN101549571B (zh) 制盒装置
CN109211925B (zh) 一种凹印机在线双面检测装置
JP2000292368A (ja) 品質検査装置
JP2015145817A (ja) 光学検査装置、及び製函装置
JP5761499B2 (ja) 枚葉印刷物検査装置
JP2948482B2 (ja) 金属シートの印刷品質検査装置
JP7490846B2 (ja) 印刷機の照明装置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07309780A (ja) 印刷物の品質検査装置及びその品質検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