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4134A -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4134A
CN101344134A CNA2007101372853A CN200710137285A CN101344134A CN 101344134 A CN101344134 A CN 101344134A CN A2007101372853 A CNA2007101372853 A CN A2007101372853A CN 200710137285 A CN200710137285 A CN 200710137285A CN 101344134 A CN101344134 A CN 101344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piston
dissipating
absorbing
dissipat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72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建军
黄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7101372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41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4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41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包括高压管,活塞缸、活塞、吸能耗能体外套、吸能耗能体外套盖、吸能耗能体、施压杆、定位弹性元件、密封环、液压流体;所述活塞缸一端与高压管相连,另一端与吸能耗能体外套相连;所述的活塞置于活塞缸内并能活动,所述的吸能耗能体置于吸能耗能体外套内,所述的液压流体能驱动活塞及施压杆挤压吸能耗能体变形,达到吸能耗能目的。该装置可用于所有交通运输工具(如乘用车、商用车、机动车、三轮车、摩托车、火车、船舶、坦克、飞机、电梯、缆车等)的防撞,又可用于静止物体(如桥梁、轮船码头、车库、飞机库、房屋、立柱等)的防撞。

Description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体发生碰撞时所用的吸能耗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即可用于所有交通运输工具(如乘用车、商用车、机动车、三轮车、摩托车、火车、船舶、坦克、飞机、电梯、缆车等)的防撞,又可用于静止物体(如桥梁、轮船码头、车库、飞机库、房屋、立柱等)的防撞。
背景技术
机动车自1886年问世以来,给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道路交通事故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全世界死于机动车事故的累计人数已超过20世纪死于战争的人数,到2006年为止全球因车祸死亡人数累计超过3200万人,同时导致数亿人受伤或致残。目前全球正在行驶的机动车高达7.2亿辆,尽管广泛采用了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安全技术,每年仍有70多万人死于车祸,1000~1500万人受伤或致残,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5180亿美元。由于占人口优势的发展中国家的机动车总数在迅速增加,全世界每年死于机动车事故的总人数还将增加,预计到2010年全球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每年将达100万人,伤残人数超过1500万,全球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将超过7000亿美元。
有时在交通事故中尽管发生了正面撞击或追尾,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保护下,没有人员伤亡,但却造成了机动车受损,甚至需要大修、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机动车报废,给车主和保险公司带来巨大损失,这是机动车保险费居高不下的最主要原因。
机动车交通事故在带来死亡、伤残的同时,还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几乎所有的驾车人和乘车人都遇到过因交通事故导致交通瘫痪的局面,从而导致人们无法赶上飞机航班或火车,导致人们上班、开会及商务谈判迟到或耽误。
机动车安全性时刻牵动着政府、企业、保险公司、驾车人、乘车人及家人的心,如何提高机动车的安全性是摆在全人类面前的重大科研课题。
为了提高机动车、运动物体、静止物体的防撞性能,本申请人申请了一系列专利(专利号为200520131914.8;200710089275.7;200710089273.8;200710089917.3;200710089916.9;200710091293.9;200710135688.4;200710085185.0),这些专利可以使机动车、运动物体或静止物体在碰撞过程处于拉伸状态,巨大的撞击能量可由喷嘴式耗能器、活塞式耗能器来消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包括高压管、活塞缸、活塞、吸能耗能体外套、吸能耗能体、液压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管与活塞缸相连并连通,所述的活塞缸与吸能耗能体外套相连,所述的活塞置于活塞缸内,所述的吸能耗能体置于吸能耗能体外套内,一端与活塞的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吸能耗能体外套盖接触,所述的液压流体充满高压管和活塞缸的前部。
根据需要,可以在活塞与吸能耗能体之间安装施压杆,可以在活塞上增加密封环,可以在活塞缸内并与活塞前端接触的定位弹性元件。
当运动物体发生碰撞时,液压流体的压力将迅速上升,将推动活塞前进,活塞继而带动施压杆前进,从而致使吸能耗能体变形,从而达到消耗能量的目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1)将活塞缸一端与高压管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吸能耗能体外套固定相连
2)将活塞置于活塞缸内,一端安装施压杆,另一端与定位弹性元件接触。
3)将吸能耗能体置于吸能耗能体外套内,一端与施压杆紧密接触,另一端与吸能耗能体外套盖接触。
4)高压管、活塞缸的前部充满液压流体。
5)在活塞上安装密封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二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三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四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五实施方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六实施方式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高压管1、活塞缸2、定位弹性元件3、密封环4、活塞5、施压杆6、吸能耗能体外套7、第一吸能耗能体8、吸能耗能体外套盖9、第二吸能耗能体10。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示意图;活塞式耗能器包括高压管1、活塞缸2、定位弹性元件3、密封环4、活塞5、施压杆6、吸能耗能体外套7、第一吸能耗能体8、吸能耗能体外套盖9。
所述的活塞缸2一端与高压管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吸能耗能体外套7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5置于于活塞缸2内,一端与定位弹性元件3紧密接触,另一端与施压杆6固定连接;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外套盖9与吸能耗能体外套7连接;所述的第一吸能耗能体8置于吸能耗能体外套7内,一端与施压杆紧密接触,另一端与吸能耗能体外套盖9紧密接触;所述的定位弹性元件3置于活塞缸内,其作用就是使活塞5连同施压杆6与吸能耗能体8紧密接触。
当发生碰撞时,液压流体的压力将迅速上升,将推动活塞5连同施压杆6前进,施压杆6将压迫第一吸能耗能体8变形,从而达到消耗撞击能量的目的。
撞击结束后,打开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外套盖9,可更换吸能耗能体。
第二实施方式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是;第二实施方式取消了施压杆6,使活塞5直接接触第一吸能耗能体8。
第三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三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的变动,原来只用一个吸能耗能体,现在采用多个吸能耗能体(8、10)串联式地叠加在一起。
第四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四实施方式。第四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的变动,原来只用一个吸能耗能体,现在采用多个吸能耗能体(8、10)串联式地叠加在一起。
第五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五实施方式。第五实施方式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的变动,原来只用一个吸能耗能体,现在采用两个吸能耗能体(8、10)并联式地排列在一起。
第六实施方式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种活塞式耗能器第六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是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作的变动,原来只用一个吸能耗能体,现在采用两个吸能耗能体(8、10)并联式地排列在一起。
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实质,做出各种等同的修改和替换及不同组合,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

Claims (12)

1、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包括高压管,活塞缸、活塞、吸能耗能体外套、吸能耗能体、液压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管与活塞缸相连并连通,所述的活塞缸与吸能耗能体外套相连,所述的活塞置于活塞缸内,所述的吸能耗能体置于吸能耗能体外套内,一端与活塞的底部相接触,另一端与吸能耗能体外套盖相接触,所述的液压流体充满高压管和活塞缸的前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活塞缸内并与活塞前端接触的定位弹性元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活塞上的密封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活塞与吸能耗能体之间的施压杆。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流体能驱动活塞运动,活塞带动施压杆挤压吸能耗能体变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外套内可以放置至少1个吸能耗能体。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外套内可以并联式排列多个吸能耗能体。
8、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外套内可以串联式叠加多个吸能耗能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可以是空心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可以是实心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可以是塑性变形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塞式耗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能耗能体可以是弹性变形体。
CNA2007101372853A 2007-07-15 2007-07-15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Pending CN1013441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72853A CN101344134A (zh) 2007-07-15 2007-07-15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372853A CN101344134A (zh) 2007-07-15 2007-07-15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4134A true CN101344134A (zh) 2009-01-14

Family

ID=40246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372853A Pending CN101344134A (zh) 2007-07-15 2007-07-15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413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329A (zh) * 2017-08-24 2019-03-08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电池模块的电池托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49329A (zh) * 2017-08-24 2019-03-08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电池模块的电池托架
CN109449329B (zh) * 2017-08-24 2021-12-24 本特勒汽车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电池模块的电池托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24015B (zh) 液压式主动防撞装置
WO2018086483A1 (zh) 碰撞缓冲装置
KR101372567B1 (ko) 다단계 속도-시간 이력을 이용한 관성형과 비관성형이 결합된 복원형 충격흡수시설
CN201100357Y (zh)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CN101373010A (zh) 一种活塞喷嘴式耗能器
CN2918161Y (zh) 汽车碰撞缓冲装置
CN101344134A (zh) 一种活塞式耗能器
CN201046689Y (zh)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新型机动车车身
CN211006468U (zh) 一种交通安全防撞护栏
CN101344135A (zh) 一种喷嘴式耗能器
CN201009837Y (zh) 机动车碰撞时吸能耗能装置
CN201013825Y (zh) 一种运动物体的通用防撞装置
CN201100359Y (zh) 一种活塞喷嘴式耗能器
CN201100356Y (zh) 一种喷嘴式耗能器
CN201580339U (zh) 一种汽车安全装置
CN110053574A (zh) 一种汽车车身内板防撞机构
CN204475232U (zh) 高速路防护栏结构
CN2835003Y (zh) 机动车吸能耗能式防撞装置
CN1222432C (zh) 螺纹剪切式汽车碰撞吸能装置
CN203528407U (zh) 一种车辆安全用的反压自控防撞装置
CN101275616A (zh) 一种运动物体的通用防撞装置
CN2936847Y (zh) 汽车缓冲碰撞装置
CN201009838Y (zh) 改变机动车撞击过程中的受力状态的装置
CN102219006A (zh) 一种防小汽车钻撞装置
CN101264749A (zh) 一种带防撞装置的新型机动车车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