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9333A -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39333A CN101339333A CNA2008101306752A CN200810130675A CN101339333A CN 101339333 A CN101339333 A CN 101339333A CN A2008101306752 A CNA2008101306752 A CN A2008101306752A CN 200810130675 A CN200810130675 A CN 200810130675A CN 101339333 A CN101339333 A CN 1013393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optical compensatory
- compensatory element
- liquid crystal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显示对比度高的图像、适用于整体尺寸的减小的液晶装置。液晶装置包括:一对基板(10,20),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16,22);液晶(50),其被夹持于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取向膜而预倾的液晶分子(501)形成;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其具有正的单轴性,具有相对一对基板、沿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倾斜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211);以及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其具有正的单轴性,并且作为光轴,具有沿一对基板的第2光轴(221)。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装置和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比如,液晶光阀等的液晶装置以及具有该液晶装置的,比如液晶投影机等的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这种液晶装置中,为了防止由于在液晶层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或相位偏移)、导致对比度降低的情况,设置具有比如,相位差膜等的光学相位差补偿元件的装置。
就该光学相位差补偿元件来说,在比如,JP特开2006-11298号文献(在下面称为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下述的技术,其中,相对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元件,将包括无机电介质多层膜的光学各向异性元件对应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而倾斜地设置。
但是,在像比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那样,倾斜地设置光学各向异性元件的场合,必须确保用于设置光学各向异性元件的空间。由此,具有难以减小液晶装置本身或具有液晶装置的投影机的整体尺寸,并且妨碍布局的自由度的技术问题。
另外,由于对应于液晶分子的取向方向,使光学各向异性元件倾斜,故存在根据取向方向的不同,有可能使得使光学各向异性元件倾斜的机构变复杂、在装配步骤必须进行外加的调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比如,上述问题而提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比如,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的图像,并且适合于整体尺寸的减小的液晶装置,以及具有这样的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包括: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而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第1光学补偿元件,其具有正的单轴性,并且作为光轴,具有相对沿上述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具有正的单轴性,并且作为光轴,具有沿上述一个平面的第2光轴。
按照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一对基板相互对向地设置,在该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液晶。液晶作为典型方式,为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即VA(VerticalAlignment,垂直排列)型液晶。在一对基板的每个设置取向膜。取向膜相对构成液晶的液晶分子,提供在预定方位以预定角度立起的预倾。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在预定方位以预倾角倾斜而取向。在比如,液晶为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的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在预定方位按预倾角倾斜而取向。这样的取向膜作为典型方式,为在预定方位被进行研磨的有机取向膜。或者,取向膜也可为无机取向膜。在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投影光等的光射入该液晶装置,该液晶装置用作液晶光阀。
在本发明中,特别是,具有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设置于一对基板中的射入光的一侧或射出光的一侧。第1光学补偿元件具有正的单轴性,比如,包括正的单轴性晶体。作为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光轴(即,光学轴)的第1光学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即,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与液晶装置的非工作时的与取向膜接触的部位处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相互不同。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第1光轴作为典型方式,关于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对称的方向。第2光学补偿元件比如,包括正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A-plate),按照作为其光轴的第2光轴沿一对基板的方式,与该一对基板对向地设置。第2光轴作为典型方式,从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方向看,与第1光轴相互交叉。在比如,液晶为VA型的液晶的场合,第2光轴作为典型方式,从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方向看,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互交叉。
于是,比如,在用作液晶光阀的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因射入的光通过由相对一对基板而倾斜的液晶分子所形成的液晶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减小夹持于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该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可使表示液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接近球状。通过进行这样的补偿,可防止通过液晶后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在相位偏离了的状态下射入的情况。于是,比如,在射出侧的偏振板中,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减小,可防止对比度的下降、视场角的缩小。
此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不相对一对基板倾斜地设置,而可对在液晶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适用于该液晶装置等的尺寸的减小。
另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既可相对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换言之,相对液晶,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还可设置于光从一对基板射出的一侧。
此外,并不限于VA型液晶,通过适当地设定第1和第2光轴的关系,即使为TN型液晶、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双折射)型液晶等,仍可有效地进行补偿。
如果像以上描述的那样,采用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则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在液晶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的图像,并且适合于整体尺寸的减小。
在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的一个形态中,上述第1和第2光轴从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方向看,相互交叉。
按照该形态,与第1光轴和第2光轴从沿一个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方向看相互平行的场合相比较,可减小夹持于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该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
也可在上述第1和第2光轴相互交叉的形态中,按照上述第1和第2光轴从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方向看、相互垂直的方式构成。
在此场合,可更进一步减小夹持于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该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2液晶装置包括: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按照将上述一对基板夹于其间的方式设置的一对偏振板;第1光学补偿元件,其设置于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正的单轴性,并且作为光轴,具有相对沿上述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设置于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在从沿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的方向看时,具有滞相轴,并且按照能以沿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按照本发明的第2液晶装置,一对基板相互对向地设置,在该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液晶。液晶作为典型方式,为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即VA型液晶。在一对基板的每个设置取向膜。取向膜相对构成液晶的液晶分子,提供在预定方位以预定角度立起的预倾。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在预定方位以预倾角倾斜而取向。在比如,液晶为TN型的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在预定方位按预倾角倾斜而取向。这样的取向膜作为典型方式,为在预定方位被进行研磨的有机取向膜。或者,取向膜也可为无机取向膜。夹持液晶的一对基板按照被夹持于一对偏振板之间的方式设置。在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投影光等的光射入该液晶装置,该液晶装置用作液晶光阀。
在本发明中,特别是,具有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设置于一对偏振板之间。更具体地说,设置于一对偏振板中的一个偏振板与一对基板之间,或一对偏振板中的另一偏振板与一对基板之间。换言之,在一对偏振板之间,且设置于一对基板的射入光的一侧或射出光的一侧。第1光学补偿元件具有正的单轴性,包括比如正的单轴性晶体。作为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光轴(即,光学轴)的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即,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与液晶装置的非工作时的与取向膜接触的部位处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相互不同。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第1光轴作为典型方式,关于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对称的方向。第2光学补偿元件在从顺着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的方向看时具有滞相轴,比如,包括正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A-plate)、双轴板。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该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滞相轴沿一对基板的方式,与该一对基板对向地设置,另外,按照能以沿顺着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于是,比如,第2光学补偿元件能按照消除因液晶、第1光学补偿元件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或按照可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
于是,在比如,用作液晶光阀的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因已射入的光通过由相对一对基板倾斜了的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即,首先,相对由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设置具有沿不同于该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由此,表现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近似于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由此,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对由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倾斜而造成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另外,相对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设置具有沿上述一个平面的滞相轴、并且按照能以沿该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比如,消除因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可减小液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还兼有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
通过进行这样补偿,可防止通过了液晶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在相位偏离的状态下射入的情况。于是,在比如,射出侧的偏振板处,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减小,可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另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不相对一对基板倾斜地设置,就可对在液晶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适用于该液晶装置等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此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既可相对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入射的一侧(比如,相对液晶,设置于光入射的一侧),还可设置于光从一对基板射出的一侧。
还有,并不限于VA型液晶,通过适当设定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第1光轴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滞相轴的关系,即使在为TN型液晶、OCB型液晶等的情况下,仍可有效地进行补偿。
像上述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的第2液晶装置,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在液晶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的图像,并且可适用于整体尺寸的减小。
在本发明的第2液晶装置的一个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具有正的单轴性,并且作为光轴,具有沿上述一个平面的第2光轴。
按照该形态,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该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第2光轴沿一对基板的方式,与该一对基板对向而设置。另外,按照能以沿顺着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于是,比如,第2光学补偿元件可按照消除因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或能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方式,被旋转调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3液晶装置包括: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液晶,其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按照将上述一对基板夹于其间的方式设置的一对偏振板;第1光学补偿元件,其设置于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正的单轴性,并且作为光轴,具有相对沿上述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设置于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负的折射率椭圆体,并且按照因上述负的折射率椭圆体的折射率的主轴相对上述一个平面倾斜而产生的滞相轴能以沿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按照本发明的第3液晶装置,一对基板相互对向地设置,在该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液晶。液晶作为典型方式,为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即VA型液晶。在一对基板的每个设置取向膜。取向膜相对构成液晶的液晶分子,提供在预定方位以预定角度上升的预倾。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在预定方位以预倾角倾斜而取向。在比如,液晶为TN型的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在预定方位按预倾角倾斜而取向。这样的取向膜作为典型方式,为在预定方位被进行研磨的有机取向膜。或者,取向膜也可为无机取向膜。夹持液晶的一对基板按照被夹持于一对偏振板之间的方式设置。在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投影光等的光射入该液晶装置,该液晶装置用作液晶光阀。
在本发明中,特别是,具有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设置于一对偏振板之间。更具体地说,设置于一对偏振板中的一个偏振板与一对基板之间,或一对偏振板中的另一偏振板与一对基板之间。换言之,在一对偏振板之间,且设置于一对基板的射入光的一侧或射出光的一侧。第1光学补偿元件具有正的单轴性,包括比如,正的单轴性晶体。作为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光轴(即,光学轴)的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即,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与液晶装置的非工作时的与取向膜接触的部位处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相互不同。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第1光轴作为典型方式,关于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对称的方向。第2光学补偿元件具有负的折射率椭圆体,并且该负的折射率椭圆体(或负折射率椭圆体的主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此外,在第2光学补偿元件中,由于该负的折射率椭圆体倾斜,故产生滞相轴。在这里,本发明的滞相轴指的是,通过上述一个平面剖切以3维方式表示的光学各向异性(即,折射率椭圆体)的场合的折射率最大的方向(换言之,光的速度最小的方向)。另外,按照在第2光学补偿元件中产生的滞相轴能以沿顺着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于是,比如,第2光学补偿元件可按照消除因液晶、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或能够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
于是,在比如,用作液晶光阀的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由于射入的光通过由相对一对基板倾斜的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即,首先,相对由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设置具有按不同于该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由此,表现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近似于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由此,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对由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倾斜而造成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另外,按照由于负的折射率椭圆体(或负的折射率椭圆体的主轴)相对一个平面倾斜而产生的滞相轴能以沿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相对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而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比如,消除因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可减小液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还兼有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
通过进行这样的补偿,可防止通过了液晶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在相位偏离的状态下射入的情况。于是,比如,在射出侧的偏振板中,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变小,可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另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可在不相对一对基板倾斜而设置的情况下,对在液晶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适合于该液晶装置等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此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既可相对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换言之,相对液晶,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也可相对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
另外,并不限于VA型液晶,通过适当地设定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第1光轴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滞相轴的关系,即使为TN型液晶、OCB型液晶等,仍可有效地进行补偿。
像上面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的第3液晶装置,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在液晶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图像,并且适合于整体尺寸的减小。
在本发明的第3液晶装置的一个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包括(i)预定基板和(ii)无机膜,其形成于上述预定基板上,其通过相对上述预定基板的基板面从倾斜方向供给无机物的方式形成。
按照该形态,第2光学补偿元件包括(i)预定基板和(ii)无机膜,该无机膜形成于该预定基板上,通过相对该预定基板的基板面从倾斜的方向供给无机物的方式形成。该无机膜通过相对基板的基板面,从倾斜方向供给Ta2O5等的无机物的方式形成于基板的基板面上。更具体地说,作为无机膜的形成方法,可采用比如,斜向蒸镀法或沿倾斜方向按照原子级(level)供给无机物的溅射法。无机膜从微看,具有无机物沿倾斜方向生长的膜构成。根据这样的无机膜,相应于无机膜的膜构成,折射率产生各向异性,可对射入该相位差板的光的相位进行补偿。
由此,可有效地防止因光的照射、伴随它的温度的上升导致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性能劣化的情况,可构成可靠性优良的液晶装置。
在本发明的第3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具有作为上述负的折射率椭圆体的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
按照该形态,负的折射率椭圆体相对一个平面倾斜,由此,可适当而简便地形成滞相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4液晶装置包括: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按照将上述一对基板夹于其间的方式设置的一对偏振板;第1光学补偿元件,其设置于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正的单轴性,并且作为光轴,具有相对沿上述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设置于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按照滞相轴能以沿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按照本发明的第4液晶装置,一对基板相互对向地设置,在该一对基板之间夹持液晶。液晶作为典型方式,为垂直取向型的液晶,即VA型液晶。在一对基板的每个设置取向膜。取向膜相对构成液晶的液晶分子,提供在预定方位以预定角度立起的预倾。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在预定方位以预倾角倾斜而取向。在比如,液晶为TN型的液晶的场合,液晶分子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在预定方位按照预倾角倾斜而取向。这样的取向膜作为典型方式,为在预定方位被进行研磨的有机取向膜。或者,取向膜也可为无机取向膜。夹持液晶的一对基板按照被夹持于一对偏振板之间的方式设置。在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投影光等的光射入该液晶装置,该液晶装置用作液晶光阀。
在本发明中,特别是,具有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设置于一对偏振板之间。更具体地说,设置于一对偏振板中的一个偏振板与一对基板之间,或一对偏振板中的另一偏振板与一对基板之间。换言之,在一对偏振板之间,且设置于一对基板的射入光的一侧或射出光的一侧。第1光学补偿元件具有正的单轴性,包括比如,正的单轴性晶体。作为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光轴(即,光学轴)的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不同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即,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与液晶装置的非工作时的与取向膜接触的部位处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方向,相互不同。在比如,液晶为VA型液晶的场合,第1光轴作为典型方式,关于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沿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对称的方向。第2光学补偿元件具有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并且按照滞相轴能以沿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在这里,本发明的滞相轴指的是,一个平面中的折射率最大的方向(换言之,光的速度最小的方向)。于是,比如,第2光学补偿元件可按照消除因液晶、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或能够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
于是,在比如,用作液晶光阀的该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因已射入的光通过由相对一对基板倾斜的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即,首先,相对由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的液晶,设置具有按不同于该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由此,表现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近似于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由此,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对由于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倾斜而造成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另外,具有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按照滞相轴能以沿一个平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相对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而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比如,消除因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可减小液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还兼有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
通过进行这样的补偿,可防止通过液晶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在相位偏离了的状态下射入的情况。于是,比如,在射出侧的偏振板中,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变小,可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另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可在不相对一对基板倾斜而设置的情况下,对在液晶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适合于该液晶装置等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此外,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每个既可相对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换言之,相对液晶,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也可相对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
另外,并不限于VA型液晶,通过适当地设定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第1光轴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滞相轴的关系,即使为TN型液晶、OCB型液晶等,仍可有效地进行补偿。
像上面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对在液晶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图像,并且适合于整体尺寸的减小。
在本发明的第4液晶装置的一个形态中,上述折射率椭圆体中的3个主折射率中的最大的主折射率的方向,沿上述一个平面。
按照该形态,在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中,可使投影到一个平面的滞相轴的分量最大。由此,第2光学补偿元件比如,可更加有效地消除由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
在本发明的第4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通过产生双折射性的聚合物构成,为延伸的光学膜。
按照该形态,通过这样的光学膜,可简单地实现适当设定有滞相轴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
在本发明的第4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从下述的状态,调整从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一侧的偏振板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上述状态指的是,上述折射率椭圆体中的3个主折射率中的最大的主折射率的方向沿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任意一个偏振板的透射轴的状态。
按照该形态,首先,第2光学补偿元件处于该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最大的主折射率的方向沿入射侧或射出侧的偏振板的透射轴的状态,接着,第2光学补偿元件通过比如,设置于该液晶装置的外部的旋转调整机构,按照调整从入射侧的偏振板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于是,可通过第2光学补偿元件,调整光的偏振状态,可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以更加适合的偏振状态射入光。因此,可显示质量更高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液晶为垂直取向型的液晶。
按照该形态,液晶分子为垂直取向,设置于一对基板的每个的取向膜的两者,提供给液晶分子的预倾相同。于是,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有效地对由于通过2片取向膜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该一个平面的法线倾斜而造成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在上述液晶为垂直取向型的液晶的形态中,可按照下述方式构成,该方式为:上述第1光轴与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等于作为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与上述一个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夹角的预倾角。
在此场合,由于第1光轴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倾斜的角度(即,第1光轴和该法线之间的夹角的大小)等于预倾角,故可有效地对由于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该一个平面的法线倾斜而造成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在这里的“等于预倾角”指的是,由于液晶分子的长轴倾斜所造成的光的相位差在足以补偿到产品规格上允许的程度的范围内接近预倾角即可的含义,即,指的是包括按文字上等于预倾角的场合,以及实质上等于预倾角的场合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1光学补偿元件包括:具有正的单轴性晶体,并且按照光轴相对一表面倾斜地被研磨的方式形成的晶体板。
按照该形态,可将第1光学补偿元件较容易地构成为具有相对沿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倾斜的光轴的晶体板。于是,不必将第1光学补偿元件相对该一个平面倾斜而设置,可谋求该液晶装置的整体尺寸的减小。在这里本发明的“一表面”指具有2个主面的平板状晶体板的一个主面。另外,在作为正的单轴性晶体采用水晶的场合,与采用比如蓝宝石等的场合相比较,其成本较低,并且容易加工晶体板。于是,可谋求成本的削减。
光轴相对一表面而倾斜的晶体板比如,相对该晶体的光轴按照预定角度倾斜地切断晶体、按照使之形成为预定的厚度的方式进行研磨而形成即可。另外,最好,与一表面相反一侧的面按照与一表面平行的方式被研磨。
在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还包括第3光学补偿元件,其具有负的单轴性,并且包括作为光轴的沿上述一平面的法线的第3光轴。
按照该形态,第3光学补偿元件包括比如,负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C-plate),按照作为其的光轴的第3光轴沿顺着一对基板的一个平面的法线方向的方式,与该一对基板对向而设置。于是,可更加可靠地补偿由于通过液晶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换言之,可通过第1、第2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更进一步减小夹持于一对基板之间的液晶、该第1、第2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可使表现液晶、第1、第2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更进一步接近球状。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在具有上述第3光学补偿元件的形态中,上述第3光学补偿元件也可由无机材料形成。
在此场合,第3光学补偿元件采用比如蒸镀法等而由无机材料形成。于是,第3光学补偿元件几乎不或完全不产生由紫外线等造成的性能劣化。于是,可提高第3光学补偿元件的耐光性或耐久性,可减小或防止显示图像的伴随时间的品质的变差。
在具有上述第3光学补偿元件的形态中,还具有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的微型透镜阵列,上述第3光学补偿元件也可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
在此场合,由于可将第3光学补偿元件相对微型透镜阵列,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故可通过第3光学补偿元件,可靠地对由于通过微型透镜阵列弯曲的光通过液晶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基本或完全消除微型透镜阵列造成的相对光的相位偏离的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
按照该形态,由于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可比如,相对微型透镜阵列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故可通过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可靠地对由于通过微型透镜阵列弯曲的光通过液晶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基本或完全消除微型透镜阵列造成的相对于光的相位偏离的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的第2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消除由上述液晶和上述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
按照该形态,第2光学补偿元件通过比如,设置于该液晶装置的外部的旋转调整机构,按照消除因液晶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于是,可更进一步减小液晶、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
在本发明的第2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下述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该方式为:从上述滞相轴沿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任意一个偏振板的透射轴的状态,调整从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的偏振板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
按照该形态,首先,第2光学补偿元件处于该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滞相轴沿入射侧或射出侧的偏振板的透射轴的状态,接着,第2光学补偿元件通过设置于比如,该液晶装置的外部的旋转调整机构,按照调整从入射侧的偏振板射出的光的偏振状态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于是,可通过第2光学补偿元件,调整光的偏振状态,以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更适合的偏振状态射入光。于是,可显示更高质量的图像。
在本发明的第2液晶装置的其它形态中,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
按照该形态,在该液晶装置比如,作为光阀而设置于投影机的内部的场合,几乎不或完全不与其它的部件接触,可容易旋转调整第2光学补偿元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于具有上述本发明的第1液晶装置,故可补偿通过液晶层的光中产生的相位差,可实现高对比度。其结果是,可实现进行高品质的图像显示,并且适合于整体的尺寸的减小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电视机、便携电话机、电子记事本、文字处理器、取景器型或监视器直视型的磁带录像机、工作站、可视电话机、POS终端、触摸面板等的各种电子设备。
如果对照在下面简单说明的附图而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的下述的具体的说明,会更加明白本发明的性质、有用性和进一步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面板的俯视图;
图2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
图3为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第1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透视图;
图5为表示第1实施形态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形成方法的构思图;
图6为以示意方式表示将液晶层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合成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的构思图;
图7为第2实施形态的其主旨与图3相同的剖视图;
图8为第2实施形态的其主旨与图4相同的透视图;
图9为第1和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的测定结果的一个实例;
图10为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
图11为第3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和偏振板的透视图;
图12为第4实施形态的其主旨与图10相同的剖视图;
图13为第4实施形态的其主旨与图11相同的透视图;
图14为第5实施形态的其主旨与图3相同的剖视图;
图15为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征图(图15(a))、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征图(图15(b))、第1比较实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征图(图15(c))、第2比较实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征图(图15(d));
图16为第6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
图17为第6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和偏振板的透视图;
图18为以示意方式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即,XY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外观透视图(图18(a)),以及以示意方式表示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8(b));
图19为表示第6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构成的剖视图;
图20为第7实施形态的其主旨与图16相同的剖视图;
图21为第7实施形态的其主旨与图17相同的透视图;
图22为表示采用第7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场合以及采用比较实例的光学膜的场合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角度θ2与对应于角度θ2的对比度的变化之间的定量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3为表示第7实施形态的对比度与比较例的对比度之间的定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3(a))、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征图(图23(b))和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征图(图23(c));
图24为第8实施方式的其主旨与图3相同的剖视图;
图25为第9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
图26为第9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的透视图;
图27为以示意方式表示第9实施形态的双轴性的光学各向异性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即,XY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外观透视图(图27(a))、以示意方式表示双轴性的光学的各向异性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27(b))以及表示图27(b)中的剖切面H1-H1’的剖视图(图27(c));
图28为表示第9实施形态的对比度与比较例的对比度之间的定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8(a))、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28(b))和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28(c));
图29为表示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例的投影机的构成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第1实施形态)
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构成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液晶面板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为用于液晶投影机等的投影型显示装置的光阀的液晶装置。在这里,图1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面板的构成的俯视图,图2为沿图1中的II-II线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和图2中,未设置在后面将要具体描述的光学补偿元件,而仅仅示出液晶面板。
在图1和图2中,在构成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液晶面板100中,作为本发明的“一对基板”的一个实例的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对向地设置。在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之间,密封有液晶层50,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通过设置于位于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周围的密封区域的密封件52而相互粘接。
在图1中,与设置密封件52的密封区域的内侧并行,限定图像显示区域10a的边框区域的遮光性的边框遮光膜53设置于对向基板20侧。在周边区域中的、位于设置有密封件52的密封区域的外侧的区域,数据线驱动电路101和外部电路连接端子102沿TFT阵列基板10的一条边而设置。在沿该一条边的密封区域的内侧,采样电路7按照由边框遮光膜53覆盖的方式设置。扫描线驱动电路104在沿与该一条边相邻的2条边的密封区域的内侧,按照由边框遮光膜53覆盖的方式设置。在TFT阵列基板10上,在与对向基板20的4个角部对向的区域,设置用于通过上下导通件107连接两基板之间的上下导通端子106。通过它们,可在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之间,形成电导通。
在TFT阵列基板10上,形成用于将外部电路连接端子102,与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扫描线驱动电路104、上下导通端子106等电连接的引绕布线90。
在图2中,在TFT阵列基板10上形成制作有像素开关用的TFT(Thin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扫描线、数据线等的布线的叠层构成。在像素显示区域10a,在像素开关用TFT、扫描线、数据线等的布线的上层呈矩阵状设置像素电极9a。在像素电极9a上,形成取向膜16。另外,在对向基板20的与TFT阵列基板10对向的对向面上,形成遮光膜23。该遮光膜23由比如,遮光性金属膜等形成,在对向基板20上的图像显示区域10a的内部,比如,呈格子状等进行构图。接着,在遮光膜23上,由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等的透明材料形成的对向电极21与多个像素电极9a对向,呈布满状而形成。在对向电极21上形成取向膜22。液晶层50包含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负的液晶分子。于是,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为按照垂直取向(VA)模式控制液晶分子的取向的液晶装置。另外,本发明的液晶装置并不限于具有介电常数各向异性为负的液晶分子的液晶装置,也可为例如包含一种或混合有多种向列液晶的液晶,在该一对取向膜16和22之间,取预定的取向状态的液晶装置。
在对向基板20中的与液晶层50对向的一侧相反一侧的面(即,射入入射光的一侧的面),设置参照图3而后述的微型透镜阵列400,虽然关于这一点,在这里未在图中示出。
另外,在TFT阵列基板10上,除了形成数据线驱动电路101、扫描线驱动电路104等之外,还可以设置用于检查制造中途、出厂时的该液晶装置的品质、缺陷等的检查电路、检查用图形等,虽然关于这一点,在这里未在图中示出。
接下来,参照图3~图6,对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具备的第1及第2光学补偿元件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3,对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3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构成和入射光的入射方向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另外,在以后的图中,关于图1和图2所示的液晶面板100的具体的部件适当省略,仅仅示出直接关联的部件。此外,图3为了便于说明按照上下颠倒的方式表示图2所示的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
在图3中,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被夹持于偏振板300a和300b之间的方式设置。
微型透镜阵列400为形成有与液晶面板100的各像素相对应的微型透镜的微型透镜阵列板,设置于入射侧的偏振板300a和液晶面板100之间。可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以像素为单位,将入射光会聚,可提高液晶面板100的实质的开口率。即,可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提高液晶面板100的光的利用效率和亮度、色纯度。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设置于射出侧的偏振板300b和液晶面板100之间。按照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顺序,将它们贴附于TFT阵列基板10。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中的每个还可独立于TFT阵列基板10而设置支持体,与该支持体成一体地构成。
下面参照图4和图5,对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4为本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透视图,图5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形成方法的构思图。另外,在图4中,以示意方式表示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以及未外加电压的状态的液晶面板100的液晶分子的状态。另外,在图4中,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大于实际情况的方式,图示角度α和角度θ1。
在图4中,在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1,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下,通过取向膜22和16(参照图2),在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面内按预定方位(图4中为沿X方向的方位的,且为沿取向膜22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即,取向膜16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的方位),被提供从该面内按照预定角度立起的预倾,相对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按照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包括由比如,水晶等的正的单轴性晶体形成的晶体板。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相对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即,如果比如,在相对TFT阵列基板10,沿倾斜方向10r而相垂直的一个平面内看,则光轴211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即,Z轴),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以角度θ1倾斜。于是,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12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以角度θ1倾斜。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滞相轴213沿取向膜16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即,取向膜22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或X方向)。更具体地说,第1光轴211,关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沿与预倾的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对称的方向,角度θ1按照与预倾角α基本或实际上完全相等的方式设定。
像图5(a)所示的那样,在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将正的单轴性晶体2b、以相对光轴L按角度θ2(在这里,角度θ2为90度和角度θ1之间的差)倾斜的切断线q1和q2切断,按照形成为预定的厚度d的方式研磨,由此,形成图5(b)所示的那样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按照这样的形成方法,比如,在角度θ2设定为85度的场合,容易形成角度θ1为5度(即,基本等于预倾角α的角度)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另外,研磨可采用比如,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学机械研磨)等的各种研磨技术。
再次在图4中,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由用作正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A-plate)的比如膜状的有机化合物形成。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光轴221沿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从该对向的面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看,相对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比如,成80~90度的角度而相互交叉。换言之,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光轴221沿XY平面,从Z方向看,相对预倾的液晶分子510的长轴,比如,成80度~90度的角度而相互交叉。于是,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22也沿XY平面,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滞相轴223从Z方向看,相对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滞相轴213,比如,成80度~90度的角度而相互交叉。
下面参照图3和图4,还参照图6,对具有像上述那样构成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液晶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在这里,图6为以示意方式表示将液晶层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合成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的构思图。
在图3中,在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入射光首先,射入入射侧的偏振板300a。在偏振板300a中,仅仅相对预定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场合,为对向基板20所具有的取向膜22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即,X方向),理想为按45°的角度方向振动的光可通过。即,射入光通过偏振板300a,由此,成为直线偏振光。通过偏振板300a的入射光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和对向基板20,射入液晶层50。
在图4中,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01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在沿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按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于是,像图6所示的那样,表示液晶层5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在沿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按预倾角α倾斜。于是,如果什么对策都不采取,则射入液晶层50中的光因液晶层50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按预倾角α倾斜,产生相位差,通过液晶层50的光在相位偏离了的状态下射入出射侧的偏振板300b。另外,偏振板300b可仅仅使沿与偏振板300a的偏振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振动的光通过。
但是,在图4和图6中,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由于具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故可对因入射光通过具有以预倾角α倾斜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的液晶层50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可使表示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接近球状。
即,相对具有按预倾角α倾斜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的液晶层50,设置具有按照角度θ1向与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相反的一侧倾斜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12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由此,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整体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92近似于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由此,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由于比如沿倾斜方向10r(或20r)射入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另外,通过相对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设置具有从Z方向看与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和212相交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22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近似于球状的折射率椭圆体。于是,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通过进行这样的补偿,可防止通过液晶层50后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00b,在相位偏离了的状态下射入的情况。于是,比如,在射出侧的偏振板300b中,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减小,可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此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在不相对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倾斜地设置的状态下,对由液晶层5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适用于该液晶装置等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还有,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Δn·d)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在此场合,可更进一步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但是,即使在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并非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时,仍可对应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与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的差值,相应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即,比如,在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为250nm的场合,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程差为250nm,但是,比如,只要在150nm~300nm的范围内,则能可靠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
在图4中,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光轴221从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看,比如,成80~90度的角度,相互交叉。于是,与光轴211和光轴221从Z方向看相互平行的场合相比较,可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另外,最好,光轴211和光轴221从Z方向看,相互垂直。在此场合,可更进一步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与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即,Z轴)所形成的角度θ1基本或实际上完全等于预倾的液晶分子501的长轴与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所形成的预倾角α。于是,可有效地对因液晶分子501的长轴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按照预倾角α倾斜而造成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即,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微型透镜阵列4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于是,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靠地对由于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弯曲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基本或完全消除微型透镜阵列400造成的对光的相位差的不利影响。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也可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换言之,相对液晶层5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同样在此场合,可获得对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
像上面描述的那样,如果采用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则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位的图像,并且可适用于尺寸的减小。
(第2实施形态)
参照图7和图8,对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7为其主旨与第1实施形态的图3相同的剖视图。图8为其主旨与第1实施形态的图4相同的透视图。另外,在图7和图8中,对与图1~图6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构成元件相同的构成元件采用同一标号,将它们的说明适当省略。
在图7中,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在还包括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方面,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不同,其它的方面按照与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基本相同的方式构成。
在图7中,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与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按照被夹持于偏振板300a和300b之间的方式设置。
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设置于射出侧的偏振板300b和液晶面板100之间(更具体地说,为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之间)。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与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按照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顺序,贴附于TFT阵列基板10。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与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也可按照其它的顺序(比如,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顺序),贴附于TFT阵列基板10。此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与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也可独立于TFT阵列基板10而设置支持体,与该支持体成一体构成。
在图8中,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包括负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C-plate)。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光轴231沿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或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于是,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32也沿该法线方向(即,Z方向)。
可通过像这样构成的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更加可靠地对因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可更进一步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可使表示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更进一步接近球状。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采用比如,蒸镀法等,由无机材料形成。于是,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几乎或完全不产生紫外线等引起的性能劣化。于是,可提高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耐光性或耐久性,可减小或防止显示图像的伴随时间的推移的品质的劣化。
下面参照图9,对通过上述第1和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显示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即,对比度比)的测定结果的一个实例进行说明。在这里,图9为第1和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的测定结果的一个实例。另外,在图9中,将第1和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的测定结果的一个实例,与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的测定结果的一个实例一起表示。此外,在本测定中,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由作为正的单轴性晶体的水晶形成。
在图9中,数据D0a表示由液晶面板100单体构成的液晶装置(即,相对液晶面板1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中的任意一个均未设置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数据D0b表示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中的任意一个均未设置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另外,在本测定中,将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厚度d作为参数,使其变为25、30和35μm。数据D1a表示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中的任意一个均未设置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数据D1b表示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而未设置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液晶装置,即,表示上述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数据D2a表示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而未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数据D2b表示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与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液晶装置,即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显示图像的对比度。
在图9中,在数据D0b所示的、相对液晶面板100仅仅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场合,与数据D0a所示的液晶面板100单体的场合相比较,对比度低。但是,在数据D1b所示的、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场合,即,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场合,与数据D0a所表示的液晶面板100单体的场合相比较,对比度较高。另外,在数据D1b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场合,与数据D1a所示的相对液晶面板100仅仅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场合相比较,对比度较高。于是,通过相对液晶面板100,不是仅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而是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这两者,可有效地提高对比度。即,像数据D1b所示的那样,按照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可显示对比度高的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在图9中,在数据D2a所示的、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场合,与数据D1a所示的、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场合相比较,对比度基本相同。即,通过针对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液晶装置,设置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几乎不会提高对比度。但是,在数据D2b所示的、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场合,即,在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场合,与数据D1a所示的、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场合相比较,对比度高。于是,相对液晶面板100,不是仅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而是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这3个光学补偿元件,这样,可更进一步有效地提高对比度。即,像数据D2b所示的那样,按照第2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可显示对比度高的高质量的图像。
(第3实施形态)
参照图10~图11,对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0,对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所具有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的偏置位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0是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构成和入射光的入射方向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另外,在之后的图中,关于图1和图2所示的液晶面板100的具体部件适当省略,仅仅示出直接相关的部件。此外,图10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将图2所示的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上下颠倒的方式表示。
在图10中,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偏振板310和320。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被夹持于偏振板310和320之间的方式设置。
微型透镜阵列400为制作有与液晶面板100中的各像素相对应的微型透镜的微型透镜阵列板,设置于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设置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贴附于TFT阵列基板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在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之间,通过独立于TFT阵列基板10而设置的支持体而支持,按照能以沿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下面参照图11,对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和偏振板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1为本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和偏振板的透视图。另外,在图11中,以示意方式表示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以及未外加电压的状态的液晶面板100的液晶分子的状态。另外,在图11中,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大于实际尺寸的方式表示角度α和角度θ1。
在图11中,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1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通过取向膜22和16(参照图2),在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面内沿预定方位(图11中作为沿X方向的方位的,沿取向膜22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即,取向膜16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的方位),被提供从该面内按预定角度立起的预倾,相对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按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
偏振板310和320中的每个为具有比如:由PVA等形成的限定光的偏振的偏振膜,与设置于该偏振膜的两面的每面的由TAC等形成的保护层的偏振板。偏振板310相对液晶面板100处于光入射的一侧,按照与对向基板20对向的方式设置,偏振板320相对液晶面板100处于光出射的一侧,按照与TFT阵列基板10对向的方式设置。偏振板310和320按照偏振板310的透射轴311和偏振板320的透射轴321相互垂直的方式进行正交尼科耳设置。透射轴311和321中的每个沿相对取向膜22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偏离约45度的方向。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01的取向像上述那样,按照VA模式被进行控制,由此,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在不对液晶层50外加电压的状态,按照在图像显示区域10a(参照图1)显示黑的常黑模式,显示图像。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包括通过比如,水晶等的正的单轴性晶体形成的晶体板。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相对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而倾斜。即,如果从比如,相对TFT阵列基板10沿倾斜方向10r而垂直的一个平面内看,则光轴211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即,Z轴),按照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按角度θ1倾斜。于是,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12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按角度θ1倾斜。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滞相轴213沿取向膜16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
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可通过下述方式形成,该方式为:像参照图5而在上面描述的那样,以相对光轴按预定角度倾斜的2根切断线将正的单轴性晶体切断,按照形成为预定的厚度的方式进行研磨。
再次返回到图11,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包括正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A-plate)。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其光轴221沿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即,XY平面)的方式,对向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而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能以沿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消除由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旋转调整,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具体说明。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还具备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以及图6,对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图10中,在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入射光首先射入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在偏振板310中,仅仅按沿透射轴311的方向振动的光可通过。即,入射光通过偏振板310而形成直线偏振光。通过偏振板310的入射光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和对向基板20,射入液晶层50中。
在图11中,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1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在沿着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按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于是,像图13所示的那样,表示液晶层5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在沿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按预倾角α倾斜。于是,如果任何的措施都不采取,则射入液晶层50中的光因液晶层50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按预倾角α倾斜而产生相位差,通过液晶层50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在相位偏离了的状态下射入。另外,存在入射光还因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偏振板310和320而产生相位差的可能性。由此,在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中,存在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但是,在图11和图6中,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由于具有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故可对因入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首先,相对具有按预倾角α倾斜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的液晶层50,设置具有按照角度θ1、向与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相反的一侧倾斜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12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由此,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整体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92与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近似。由此,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可对因液晶层50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501e按预倾角α倾斜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消除因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可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各向异性。换言之,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比如,使得在不外加电压的状态,光几乎不或完全不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射出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能可靠地对因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通过进行这样的补偿,可防止通过液晶层50后的光在相位偏离了的状态下射入射出侧的偏振板320的情况。另外,由于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还具有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故可在最适合的偏振状态下使光射入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于是,比如,在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中,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变小,可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此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以在不相对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倾斜地设置的状态下,补偿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于是,可适用于该液晶装置等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还有,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Δn·d)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在此场合,可更进一步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但是,即使在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并非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的情况下,仍能对应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与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的差,相应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即,比如,在液晶层5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为450nm的场合,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程差为450nm,但是,只要在比如,300nm~500nm的范围内,也能可靠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另外,最好,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在比如,10nm~100nm的范围内。在该场合,可通过被旋转调整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靠地获得对通过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于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即,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于微型透镜阵列4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于是,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靠地对由于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弯曲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基本或完全消除微型透镜阵列400对光的相位差的不利影响。此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也可相对于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换言之,相对于液晶层5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同样在该场合,可获得补偿光的相位差的效果。
像上面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的图像,可适合于整体尺寸的减小。
(第4实施形态)
关于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参照图12和图13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2为其主旨与第3实施形态的图10相同的剖视图。图13为其主旨与第3实施形态的图11相同的透视图。另外,在图12和图13中,对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3实施形态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同一标号,将它们的说明适当地省略。
在图12中,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还包括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这一点与上述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不同,其它的方面按照与上述的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基本相同的方式构成。
在图12中,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偏振板310和320。
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设置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从接近液晶面板100的一侧,按照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顺序而设置。
在图13中,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包括负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C-plate)。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光轴231沿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或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于是,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32也沿该法线方向(即,Z方向)。
可通过像这样构成的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更加可靠地对因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更进一步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可使表示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更进一步接近球状。于是,可更加可靠地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采用比如,蒸镀法等,由无机材料形成。于是,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几乎不或完全不产生紫外线等造成的性能劣化。于是,可提高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耐光性或耐久性,可减小或防止显示图像的伴随时间的品质的劣化。
(第5实施形态)
参照图14,对第5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4为其主旨与第3实施形态的图10相同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4中,对与图10和图11所示的第3实施形态的构成部件以及与图12和图13所示的第4实施形态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同一标号,将它们的说明适当省略。
在图14中,第5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在代替上述第4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而具有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的方面,与上述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不同,关于其它的方面,按照与上述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基本相同的方式构成。
在图14中,第5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偏振板310和320。
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设置于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更具体地说,设置于偏振板310和微型透镜阵列400之间),此方面与上述第4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不同,关于其它的方面,按照与上述第4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基本相同的方式构成。
于是,本液晶装置比如,在作为光阀而设置于投影机的内部时,几乎不或完全不与其它的部件接触,可容易旋转调整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
下面参照图15,对上述的第3和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5为通过模拟获得的视场角特性图的一个实例。图15(a)为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15(b)为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15(c)为第1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15(d)为第2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
在本模拟中,液晶面板100包括作为液晶层50的,预倾角α为5度,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Δn·d)为420nm的液晶层。另外,在本模拟中,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倾斜的角度θ1为5度(即,等于预倾角α的角度)。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为300nm。此外,在本模拟中,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正面相位差为20nm,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为-300nm。
在图15(a)~图15(d)中,对比度,在各方位角,针对每个极角(即,液晶面板的显示画面的法线与测定或观察方向所成的角度)而计算,对比度,在各方位角,按每个极角被映射(mapping)。另外,同种的区域表示同一范围的对比度,表明色越浓的区域对比度越高。另外,沿从视场角特性图的中心向外缘的方向的位置表示同一方位角的极角的值。像图15(a)~图15(d)所示的那样,对比度与方位角和极角的每个都相关。
图15(a)所示的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即,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液晶装置)的较高对比度的区域(即,色较浓的区域)700a,与图15(c)所示的表示第1比较例的液晶装置(即,由液晶面板100单体构成的液晶装置)中的较高对比度的区域700c(即,表示与图15(a)所示的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区域700a所表示的对比度相同的范围的对比度的区域)相比,并非较宽。但是,区域700a与区域700c相比较,特别是在将液晶装置用作投影机的液晶光阀的场合、要求较高的对比度的极角仅限于0~15度的范围内(在图中,由虚线表示的圆C的内侧区域)而观看时,较宽,即,视场角较宽。于是,像图15(a)所示的那样,按照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与比如,图15(c)所示的第1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相比较,可提高投影显示时的对比度。
另外,图15(d)所示的表示第2比较例的液晶装置(即,相对液晶面板100仅仅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d(即,表示与图15(a)所示的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区域700a所示的对比度相同的范围的对比度的区域),与图15(c)所示的表示第1比较例的液晶装置(即,由液晶面板100单体构成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c相比较窄。于是,相对液晶面板100,不是仅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而是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这两者,可有效地提高对比度。
图15(b)所示的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b(即,表示与图15(a)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区域700a所示的对比度相同的范围的对比度的区域),比表示图15(c)所示的第1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c宽。于是,像图15(b)所示的那样,按照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比如,与图15(c)所示的第1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相比较,可扩大视场角。
另外,图15(b)所示的表示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b,比图15(a)所示的表示第3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较高对比度的区域700a宽。于是,像图15(b)所示的那样,按照第4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可更进一步扩大视场角。
(第6实施形态)
参照图16~图19,对第6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6,对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所具有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和偏振板的配置位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6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构成和入射光的入射方向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另外,在之后的附图中,适当省略图1和图2所示的、液晶面板100的具体部件,仅仅示出直接相关的部件。此外,图16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将图2所示的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上下颠倒的方式示出。另外,图16,以及后述的图17、图18、图20、图21和图24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在本实施形态的整体中是相同的,Z方向表示光的行进方向,X方向与Z方向相垂直,Y方向与Z方向和X方向相垂直,由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方向表示偏振玻璃、液晶面板的平面方向。另外,在表示X方向、Y方向或Z方向时,以在圆圈符号的中心设置×的方向表示朝向纸面的进深侧的方向,以在圆圈符号的中心设置黑圈的方向表示朝向纸面的跟前侧的方向。
在图16中,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偏振板310和320。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被夹于偏振板310和320之间的方式设置。
微型透镜阵列400为制作有与液晶面板100的各像素相对应的微型透镜的微型透镜阵列板,设置于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可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以像素为单位,将入射光聚光,可提高液晶面板100的实质的开口率。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设置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贴附于TFT阵列基板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在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之间,通过独立于TFT阵列基板10而设置的支持体而支持,按照能以沿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下面参照图17,对第6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7为本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和偏振板的透视图。另外,在图17中,以示意方式表示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以及未外加电压的状态的液晶面板100的液晶分子的状态。另外,在图17中,为了便于说明,角度α和角度θ1按照大于实际的值的方式图示。
在图17中,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1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下,通过取向膜22和16(参照图2),在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面内,沿预定方位(图17中为沿X方向的方位的,沿取向膜22的边界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即,取向膜16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的方位),被提供从该面内按照预定角度立起的预倾,相对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按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
偏振板310和320中的每个具有比如,由PVA等形成的、限定光的偏振的偏振膜,与设置于该偏振膜的两面的每面的由TAC等形成的保护层。偏振板310按照与对向基板20对向的方式相对于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偏振板320按照与TFT阵列基板10对向的方式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偏振板310和320按照偏振板310的透射轴311和偏振板320的透射轴321相互垂直的方式进行正交尼科耳设置。透射轴311与321的每个,沿相对取向膜22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即,取向膜16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偏离约45度的方向。由于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01像上述那样,按照VA模式而被进行取向控制,故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在未对液晶层50外加电压的状态,按照在图像显示区域10a(参照图1)中显示黑的常黑模式显示图像。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包括比如,由作为水晶等的正的单轴性晶体形成的晶体板。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相对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即,如果从比如,相对TFT阵列基板10、沿倾斜方向10r相垂直的一个平面内看,则光轴211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即,Z轴),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按照角度θ1倾斜。于是,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12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按照角度θ1倾斜。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滞相轴213沿取向膜16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即,取向膜22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或X方向)。更具体地说,第1光轴211,关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沿与预倾的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对称的方向,角度θ1按照基本或在实际上完全等于预倾角α的方式设定。
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像参照图5而在上面描述的那样,通过以相对光轴以预定角度倾斜的2根切断线,将正的单轴性晶体切断,按照形成为预定的厚度的方式研磨的方式形成。
下面参照图18和图19以及上述图17,对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18为以示意方式表示本实施形态的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即,XY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外观透视图(图18(a)),以及以示意方式表示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18(b))。图19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构成的剖视图。
在上述图17和图18中,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具有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并且沿该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的主轴ncz的方向的轴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即,XY平面)倾斜。另外,该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的折射率满足下述的条件式(1)。
(折射率ncx)>(折射率ncy)>(折射率ncz) ......(1)
另外,在该条件式(1)中,折射率ncx和折射率ncy也可基本相等。
此外,在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中,由于该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的主轴ncz倾斜,产生滞相轴。在这里,本实施形态的滞相轴指的是,通过预定平面将采用折射率椭圆体以三维方式表现的光学各向异性切断的场合的折射率最大的方向。另外,在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中产生的滞相轴按照能以沿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作为典型方式,可使滞相轴的延伸方向与偏振板的透射轴平行。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向地设置。
对作为典型方式,像图18(a)所示的那样,将上述的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即,XY平面),以折射率ncx为轴而使之倾斜的场合进行说明。在该场合,像图18(b)所示的俯视图所示的那样,在通过与XY平面平行的预定平面,将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切断的场合,折射率ncx的方向包括于该预定平面中,由此,折射率ncx投影于预定平面时的值未变化。相对该情况,由于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的折射率ncy的方向相对该预定平面倾斜,故可使该折射率ncy投影于预定平面时的值进一步小于折射率ncx的绝对值“|ncx|”。另外,图18(b)中的虚线的圆表示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不倾斜的场合被投影的折射率ncx和折射率ncy的值。
作为典型方式,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像图19所示的那样,包括预定基板221和蒸镀膜223。该蒸镀膜223按照保持上述折射率椭圆体222、并且使该折射率椭圆体222的光轴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即,XY平面)倾斜的方式被斜向蒸镀于预定基板上。具体来说,像图19所示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包括:由透明玻璃基板等构成的预定基板221,和形成于预定基板221上的无机膜223。无机膜223,通过从相对预定基板221而倾斜的方向的蒸镀方向D向预定基板221蒸镀Ta2O5等的无机物而形成于预定基板221上。在这里,像图19所示的那样,无机膜223从微观上看,具有包含形成有无机物沿蒸镀方向D生长的柱状(column)结构的部分的膜结构。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无机膜223因该微细结构而变大、变小,产生相位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所具有的无机膜223从剖面上,从微看,具有从预定基板221沿无机物的蒸镀方向D延伸的柱状部分223a。作为典型方式,最好,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所具有的无机膜223包含无机材料。由此,可有效防止因光的照射、伴随它的温度的上升,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性能劣化的情况,可构成可靠性优良的液晶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消除通过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虽然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具体描述。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还包括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
下面参照图16和图17以及图6,对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图16中,在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入射光首先射入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在偏振板310中,仅仅按沿透射轴311的方向振动的光可通过。即,入射光借助通过偏振板310而形成为直线偏振光。通过偏振板310的入射光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和对向基板20,射入液晶层50中。
在图17中,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1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下,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在沿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按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于是,像图6所示的那样,表示液晶层5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在沿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按预倾角α倾斜。于是,如果任何的措施都不采取,则射入液晶层50中的光,因液晶层50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按预倾角α倾斜而产生相位差,通过液晶层50后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在相位偏离的状态下射入。另外,存在入射光还由于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偏振板310和320而产生相位差的可能性。由此,在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中,存在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但是,在上述图17和图6中,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由于具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故可对因入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首先,相对具有按照预倾角α倾斜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的液晶层50,设置具有按照角度θ1向与折射率椭圆体501e相反的一侧倾斜的折射率椭圆体212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由此,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整体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92近似于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由此,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由于液晶层50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按预倾角α倾斜而造成的相位差进行补偿。进而,具有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即,具有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并且该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的主轴(或光轴)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即,XY平面)倾斜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消除由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可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换言之,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比如,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光几乎不或完全不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射出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能可靠地对通过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通过进行这样的补偿,可防止通过液晶层50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在相位偏离的状态下射入的情况。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还具有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由此,可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以更适合的偏振状态射入光。于是,比如,在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中,本来不应当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变小,可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此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以在不相对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倾斜地设置的状态下,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适用于该液晶装置等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另外,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Δn·d)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在此场合,可更进一步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但是,即使在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并非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的情况下,仍可对应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与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的差,相应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即,比如,在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为450nm的场合,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程差为450nm,但是,比如,只要在300nm~500nm的范围内,则也能可靠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另外,最好,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在比如,10~100nm的范围内。在此场合,可通过被旋转调整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靠地获得对因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即,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微型透镜阵列4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于是,能可靠地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对由于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弯曲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基本或完全消除微型透镜阵列400造成的对光的相位差的不利影响。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也可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换言之,相对液晶层5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同样在该场合,可获得对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
像上面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的图像,并且可适用于整体尺寸的减小。
(第7实施形态)
参照图20和图21,对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20为其主旨与第6实施形态的图16相同的剖视图。图21为其主旨与第6实施形态的图17相同的透视图。在图20和图21中,对于与图16和图17所示的第6实施形态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同一标号,对它们的说明适当省略。
在图20中,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在还包括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方面与上述第6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不同,其它的方面按照与上述第6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基本相同的方式构成。
在图20中,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偏振板310和320。
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设置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更具体地说,设置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之间)。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按照从接近液晶面板100的一侧起,以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顺序设置。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还可按照其它的顺序(比如,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顺序),从接近液晶面板100的一侧起设置。另外,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既可贴附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或TFT阵列基板10,也可独立于TFT阵列基板10而设置支持体、与该支持体成一体地构成。
在图21中,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包括负的单轴性的相位差板(即,C-plate)。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光轴231沿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或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于是,折射率椭圆体232也沿该法线方向(即,Z方向)。
通过像这样构成的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可更加可靠地对由于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进一步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
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采用比如,蒸镀法等,由无机材料形成。于是,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几乎不或完全不出现由紫外线等造成的性能劣化。
下面参照图22,对采用第7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场合以及代替第2光学补偿元件而采用光学膜的比较实例的场合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角度θ2与相应于角度θ2的对比度的变化的定量的关系进行说明。在这里,图22为表示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场合以及采用比较例的光学膜的场合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角度θ2与对应于角度θ2的对比度的变化的定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另外,图22的纵轴表示对比度的值,横轴表示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角度θ2。另外,图22中的2种柱状曲线图中的以涂黑部表示的柱状曲线图,与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场合相对应,图22中的2种柱状曲线图中的以斜线形成影线的柱状曲线图,与代替第2光学补偿元件而采用光学膜的比较例的场合相对应。
特别是,在图22中,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正面相位差为20nm(nanometer),并且比较例的光学膜的正面相位差也基本相同,为20nm。此外,在图22中,在本实施形态和比较例中,满足下述的3个相同的条件。即,该3个相同的条件指的是,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膜厚为35μm;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Δn·d)为300nm;以及液晶面板100的预倾角α为5度。
按照本申请的发明人的研究判明:像通过图22的涂黑部的柱状曲线图和斜线的柱状曲线图表示其中的一个实例的那样,第1光学补偿元件的角度θ2在“0度”~“8度”的范围内,在任意的角度的场合,在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时的对比度都高于采用比较例的光学膜的场合。此外,由于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作为典型方式,具有包含无机材料的无机膜223,故可有效防止因光的照射、伴随它的温度的上升而使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性能劣化的情况,可构成可靠性优良的液晶装置。
下面参照图23,着眼于采用第7实施形态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场合与未采用该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比较例的场合的对比度的改善的程度和视场角,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在这里,图23为表示第7实施形态的对比度与比较例的对比度的定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3(a))、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23(b))和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23(c))。此外,图23(a)的纵轴表示对比度的值。另外,图23(a)中的2种的柱状曲线图中的以涂黑部表示的柱状曲线图与第7实施形态相对应,由斜线形成的影线的柱状曲线图与比较例相对应。
在本模拟的场合,液晶面板100包括液晶层50的预倾角α为5度,双折射(所谓的Δn)为0.14,且液晶层50的厚度,即所谓的GAP为2.7μm的液晶层。另外,在本模拟的场合,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倾斜的角度θ1为5度(即,等于预倾角α的角度),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膜厚为35μm。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为300nm。此外,在本模拟的场合,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正面相位差为20nm。
根据本模拟而判明,像通过由图23(a)的涂黑部的柱状曲线图和由斜线形成的影线的柱状曲线图表示其的一个实例的那样,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与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相比,对比度较大。具体而言,判明了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对比度大于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对比度,对比度约为其的3倍(=3728/1291)。于是,通过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3个元件,可有效地提高对比度。
在图23(b)和图23(c)中,对比度针对在各方位角中的极角(即,液晶面板的显示画面的法线和测定或观察方向之间的夹角)的每个而计算,对比度针对各方位角中的极角的每个角度而映射。另外,同种的区域表示同一范围的对比度。图23(b)和图23(c)表明,伴随接近图中的具有同一半径的圆C和圆C’,对比度增加。另外,沿着从视场角特征图的中心朝向外缘的方向的位置表示同一方位角中的极角的值。像图23(b)和图23(c)所示的那样,对比度与方位角和极角的每个相关。
图23(c)所示的表示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即,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有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和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的液晶装置)的较高对比度的区域700a,比图23(b)所示的表示比较例的液晶装置(即,由液晶面板100单体形成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c(即,表示与图23(c)所示的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区域700a所表示的对比度相同的范围的对比度的区域)宽。此外,区域700a与区域700c相比较,特别是在液晶装置用作投影机的液晶光阀的场合、要求较高的对比度的极角仅限于0~15度的范围内(在图中,由虚线表示的圆C和圆C’的内侧区域)而看的场合,较宽,即,视场角宽。于是,像图23(c)所示的那样,按照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比如,与图23(b)所示的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相比较,可提高进行投影显示时的对比度。
(第8实施形态)
参照图24,对第8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24为第8实施形态的与图16相同主旨的剖视图。另外,在图24中,对与图16~图19所示的第6实施形态的构成部件和图20和图21所示的第7实施形态的构成部件相同的构成部件采用同一标号,将它们的说明适当省略。
在图24中,第8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在代替上述第7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而设置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的方面,与上述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不同,关于其它的方面按照与上述第7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基本相同的方式构成。
在图24中,第8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第3光学补偿元件230、偏振板310和320。
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在设置于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更具体地说,为偏振板310和微型透镜阵列400之间)的方面,与上述第7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不同,关于其它的方面按照与上述第7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基本相同的方式构成。
于是,该液晶装置在比如,作为光阀而设置于投影机的内部时,几乎不或完全不与其它的部件接触,可容易旋转调整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c。
(第9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图25~图28,对第9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25,对第9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所具有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和偏振板的设置位置进行说明。在这里,图25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构成和入射光的入射方向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剖视图。另外,在之后的图中,适当省略图1和图2所示的液晶面板100的具体部件,仅仅示出直接关联的部件。此外,图25为了便于说明,按照将图2所示的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上下颠倒的方式图示。此外,图25以及后述的图26、图27等的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在本实施形态的整体中是相同的,Z方向表示光的行进方向,X方向与Z方向相垂直,Y方向与Z方向和X方向相垂直,通过X方向和Y方向形成的平面方向表示偏振玻璃、液晶面板的平面方向。另外,在表示X方向、Y方向或Z方向时,在圆的符号的中心处设置×的方向表示朝向纸面的进深侧的方向,在圆的符号的中心设置黑圆的方向表示朝向纸面的跟前侧的方向。
在图25中,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包括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偏振板310和320。液晶面板100、微型透镜阵列40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被夹持于偏振板310和320之间的方式设置。
微型透镜阵列400为形成有与液晶面板100的各像素相对应的微型透镜的微型透镜阵列板,设置于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可以像素为单元将入射光会聚,可提高液晶面板100的实质的开口率。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设置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和液晶面板100之间。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贴附于TFT阵列基板10。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在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之间,通过独立于TFT阵列基板10而设置的支持体支持,按照能以沿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的法线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下面参照图26,对本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26为本实施形态的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的透视图。另外,在图26中,以示意方式示出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与偏振板以及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下的液晶面板100的液晶分子的状态。此外,在图26中,为了便于说明,角度α和角度θ1按照大于实际值的方式示出。
在图26中,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1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通过取向膜22和16(参照图2),在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面内沿预定方位(图26中的沿X方向的方位的,沿取向膜22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即,取向膜16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的方位),被提供从该面按预定角度立起的预倾,相对对向基板20(或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按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
偏振板310和320的每个为包括:比如,由PVA等形成的限定光的偏振的偏振膜;和设置于该偏振膜的两面的每个面的由TAC等形成的保护层的偏振板。偏振板310相对液晶面板100在光射入的一侧,按照与对向基板20对向的方式设置,偏振板320相对液晶面板100在光射出的一侧,按照与TFT阵列基板10对向的方式设置。偏振板310和320按照偏振板310的透射轴311与偏振板320的透射轴321相互垂直的方式进行正交尼科耳设置。透射轴311和321的每个相对取向膜22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即,取向膜16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沿按约45度偏离的方向。液晶层50的液晶分子501像上述那样,按照VA模式被进行取向控制,由此,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在未对液晶层50外加电压的状态下,按照在图像显示区域10a(参照图1)显示黑的常黑模式,显示图像。
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比如,包括通过作为晶体等的正的单轴性晶体形成的晶体板。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相对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倾斜。即,比如,如果从相对TFT阵列基板10沿倾斜方向10r相垂直的一个平面内看,则光轴211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即,Z轴),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按角度θ1倾斜。于是,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12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沿不同于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倾斜的方向的方向按照角度θ1倾斜。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滞相轴213沿取向膜16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10r(即,取向膜22的界面附近的液晶的倾斜方向20r或X方向)。更具体地说,第1光轴211,关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与液晶面板100对向的面(即,XY平面),沿与预倾的液晶分子501的长轴对称的方向,角度θ1按照基本或实际上完全与预倾角α相等的方式设定。
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可像参照图5而在上面描述的那样,可以通过以相对光轴按预定角度倾斜的2根切断线切断正的单轴性晶体,按照使之形成为预定厚度的方式研磨的方式形成。
下面参照图27和图28以及上述的图26,对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27为以示意方式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即,XY平面)的位置关系的外观透视图(图27(a)),以示意方式表示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与TFT阵列基板的基板面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图27(b)),以及表示图27(b)的剖切面H1-H1’的剖视图(图27(c))。图28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的构成的剖视图。
在上述图26和图27中,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具有双轴性的光学各向异性222,并且该双轴性的光学各向异性222的折射率满足下述的条件式(1)。
(折射率ncx)>(折射率ncy)>(折射率ncz) ......(1)
由此,在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中,通过该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的主折射率的轴ncx,产生滞相轴。在这里,本实施形态的滞相轴指的是,在一个平面,折射率最大的方向(换言之,光的速度最小的方向)。另外,在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中产生的滞相轴,按照能以沿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作为典型方式,能使滞相轴延伸的方向与偏振板的透射轴平行。另外,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向地设置。
对作为典型方式的,像图27(a)所示的那样,上述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的最大的折射率的折射率ncx沿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即,XY平面)而设置的场合进行说明。在此场合,像图27(b)的俯视图所示的那样,能使作为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中的最大的折射率的折射率ncx的方向与偏振板的透射轴平行。另外,图27(c)表示使得沿折射率ncx的平面为剖切面H1-H1’的场合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同样在图27(c)中,示出作为最大的折射率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
作为典型方式,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以是由产生双折射性的化合物或聚合物(所谓的“Polymer”)构成,并且被进行了延伸处理的光学膜、高分子膜。通过这样的光学膜等,可简单地实现适当设定了滞相轴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构成该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产生双折射性的材料,可为包括具有将作为液晶性高分子的液晶原(mesogen)成分而多采用的联苯、三联苯、苯甲酸苯酯、偶氮苯等的取代基,与肉桂酸基(或,其衍生物基)等的感光性基连接而形成的构成的侧链;主链包括烃、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酸酰亚胺、硅氧烷等的构成的聚合物(所谓“Polymer”)。聚合物还可为同一反复单元形成的单一聚合物,或具有构成不同的侧链的单元的共聚物,也可将包括不具有感光性基的侧链的单元共聚。
此外,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消除由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进行具体说明。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还具有微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
下面参照图25和图26与图6,对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工作进行说明。
在图25中,在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工作时,入射光首先射入入射侧的偏振板310。在偏振板310中,仅仅按沿透射轴311的方向振动的光可通过。即,入射光通过偏振板310,由此,形成为直线偏振光。通过偏振板310的入射光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和对向基板20,射入液晶层50中。
在图26中,液晶层50中的液晶分子501在不外加电压的状态,在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沿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按预倾角α倾斜而取向。于是,像图26所示的那样,表示液晶层5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也相对TFT阵列基板10的法线方向(即,Z方向),在沿倾斜方向10r的一个方位(即,X轴的正的方位)以预倾角α倾斜。于是,如果任何措施都不采取,则射入液晶层50中的光因液晶层50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按预倾角α倾斜而产生相位差,通过液晶层50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在相位偏离的状态下射入。另外,还存在由于入射光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偏振板310和320而产生相位差的可能性。由此,在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中,存在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
但是,在上述图26和图6中,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由于具有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故可对由于入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即,首先,相对具有按照预倾角α倾斜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的液晶层50,设置具有按角度θ1向与折射率椭圆体501e相反一侧倾斜的折射率椭圆体212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由此,使得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整体的假想折射率椭圆体292近似于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由此,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对由于液晶层50的折射率椭圆体501e按预倾角α倾斜而造成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另外,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即,具有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222、并且滞相轴沿TFT阵列基板10的基板面(即,XY平面)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消除由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可减小液晶层50、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整体的折射率的各向异性。换言之,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按照比如,在未外加电压的状态、从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几乎不或完全不射出光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由此,能可靠地对由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
可通过进行这样的补偿,防止通过液晶层50的光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20,在相位偏离的状态下射入的情况。另外,由于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还具有调整光的偏振状态的功能,故可相对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以最佳的偏振状态射入光。于是,在比如,射出侧的偏振板320中,本来不应通过的光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减小,可防止对比度的降低、视场角的缩小。
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以在不相对TFT阵列基板10和对向基板20倾斜地设置的状态下,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适用于该液晶装置等的整体尺寸的减小。
此外,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Δn·d)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在此场合,可更进一步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但是,即使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并非基本或完全等于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的情况下,仍可对应于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与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的差,相应地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即,在比如,液晶层5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为300nm的场合,最好,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程差为300nm,但是,只要比如,在200~400nm的范围内,也能可靠提高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另外,最好,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相对Z方向的光程差在比如,100~200nm的范围内。最好,正面相位差在20~50nm的范围。在此场合,可通过被旋转调整的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靠地获得对由液晶层50和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产生的光的相位差进行补偿的效果。
还有,在本实施形态中,特别是,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即,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相对微型透镜阵列400,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于是,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靠地对由于通过微型透镜阵列400弯曲的光通过液晶层50而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换言之,可基本或完全消除微型透镜阵列400造成的对光的相位差的不利影响。另外,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也可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换言之,相对液晶层50,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同样此场合,可获得补偿光的相位差的效果。
像上面描述的那样,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可通过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对在液晶层50中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于是,可显示对比度较高的高品质的图像,并且适合于整体尺寸的减小。
下面参照图28,着眼于采用本实施形态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场合与未采用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比较例的场合的对比度的改善程度和视场角,对其效果进行分析。在这里,图28为:表示本实施形态的对比度与比较例的对比度的定量的关系的曲线图(图28(a)),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28(b))和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视场角特性图(图28(c))。另外,图28(a)的纵轴表示对比度的值。另外,图28(a)中的2种柱状曲线图中的以涂黑部表示的柱状曲线图对应于本实施形态,由斜线形成的影线的柱状曲线图与比较例相对应。
在本模拟的场合,液晶面板100包括:作为液晶层50的,预倾角α为5度,双折射(Δn)为0.14,并且液晶层50的厚度,即所谓的GAP为2.7μm的液晶层。另外,在本模拟中,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光轴211倾斜的角度θ1为5度(即,等于预倾角α的角度),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的膜厚为35μm。此外,在本模拟中,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正面相位差为50nm,并且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的相位差为200nm。
按照本模拟而判定,像通过图28(a)的涂黑部的柱状曲线图和由斜线形成的影线的柱状曲线图表示其的一个实例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与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相比较,对比度增加。具体来说,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对比度与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的对比度相比较大,约为其的3倍(=3068/1291)。于是,通过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可有效地提高对比度。
在图28(b)和图28(c)中,对比度针对各方位角的极角(即,液晶面板的显示画面的法线和测定或观察方向之间的夹角)的每个而计算,对比度针对各方位角的极角的每个被映射。另外,同种的区域表示同一范围的对比度。图28(b)和图28(c)表明,伴随接近图中的具有同一半径的圆C和圆C’,对比度增加。另外,沿从视场角特征图的中心朝向外缘的方向的位置,表示同一方位角的极角的值。像图28(b)和图28(c)所示的那样,对比度与方位角和极角的每个相关。
图28(c)所示的表示第9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即,相对液晶面板100,设置有第9实施形态的第1光学补偿元件210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220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a,比图28(b)所示的表示比较例的液晶装置(即,由液晶面板100单体构成的液晶装置)的较高的对比度的区域700c(即,表示与图28(c)所示的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的区域700a所示的对比度相同的范围的对比度的区域)宽。此外,区域700a与区域700c相比较,特别是在液晶装置用作投影机的液晶光阀的场合、要求较高的对比度的极角仅限于0~15度的范围内(在图中,由虚线表示的圆C以及圆C’的内侧区域)而看时,较宽,即,视场角较宽。于是,像图28(c)所示的那样,按照本实施形态的液晶装置,与比如,图28(b)所示的比较例的液晶装置相比较,可提高投影显示时的对比度。
(电子设备)
下面参照图29,对采用上述液晶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例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的电子设备为将上述液晶装置用作光阀的投影机。
图29为表示投影机的构成实例的俯视图。像图29所示的那样,在投影机1100的内部,设置由卤素灯等的白色光源形成的灯组件1102。从该灯组件1102射出的投影光通过设置于光导向构件1104的内部的4个反射镜1106和2个分色镜1108,分离为RGB的3原色,射入与各原色相对应的作为光阀的液晶面板1110R、1110B和1110G。
液晶面板1110R、1110B和1110G的构成具有与上述液晶装置相同的构成,分别通过从图像信号处理电路供给的R、G、B的原色信号而驱动。另外,通过这些液晶面板调制的光相对分色棱镜1112,从3个方向射入。在该分色棱镜1112中,R和B的光按照90度弯折,另一方面,G的光直线前进。于是,将各色的图像合成,将其结果,经由投影透镜1114,在屏幕等上投影彩色图像。
在这里,如果着眼于各液晶面板1110R、1110B和1110G的显示图像,则液晶面板1110R、1110B的显示图像必须相对液晶面板1110G的显示图像,进行左右翻转。
另外,由于在液晶面板1110R、1110B和1110G中,通过分色镜1108,射入与R、G、B的各原色相对应的光,故不必设置滤色器。
由于这样的投影机具有上述液晶装置,故能对在通过液晶层的光所产生的相位差进行补偿,可显示高对比度的图像,另外,可减小整体尺寸。
此外,不但可为参照图29而说明的电子设备,而且还可列举有便携式的个人计算机、便携电话机、液晶电视机、取景器型或监视器直视型的磁带录像机、汽车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计算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机、POS终端、具备触摸面板的装置等。另外,显然可适用于这些各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也可在不脱离其精神和基本的特征的情况下,通过其它的特定的形态而具体实现。于是,本实施形态在所有的方面被视为例证,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说明表示,而是由后附的技术方案的范围表示。等效于技术方案的范围的含义和范围内的变更全部包括在本发明中。
Claims (23)
1.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
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而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
第1光学补偿元件,其具有正的单轴性,具有相对上述一对基板、沿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倾斜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
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具有正的单轴性,具有沿上述一对基板的第2光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光轴从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看,相互交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光轴从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看,相互垂直。
4.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
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而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
按照夹着上述一对基板的方式设置的一对偏振板;
第1光学补偿元件,其在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正的单轴性,具有相对上述一对基板、沿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倾斜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
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在从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看时具有滞相轴,并且按照能以上述法线方向的轴为中心而旋转的方式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具有正的单轴性,具有沿上述一对基板的笫2光轴。
6.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
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而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
按照夹着上述一对基板的方式设置的一对偏振板;
笫1光学补偿元件,其在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正的单轴性,具有相对上述一对基板、沿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倾斜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
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构成为,具有负的折射率椭圆体,并且由于上述负的折射率椭圆体的折射率的主轴相对上述一对基板倾斜而产生的滞相轴,能以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的轴为中心而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包括预定基板和无机膜,该无机膜形成于上述预定基板上,通过相对上述预定基板的基板面从倾斜方向供给无机物的方式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具有作为上述负的折射率椭圆体的、负的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
9.一种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基板,其相互对向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取向膜;
液晶,其被夹持于上述一对基板之间,由通过上述取向膜而预倾的液晶分子形成;
按照夹着上述一对基板的方式设置的一对偏振板;
第1光学补偿元件,其在上述一对偏振板之间,具有正的单轴性,具有相对上述一对基板、沿与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所倾斜的方向不同的方向倾斜的第1光轴;以及
第2光学补偿元件,其构成为,具有双轴性的折射率椭圆体,滞相轴能以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的轴为中心而旋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射率椭圆体的3个主折射率中的最大的主折射率的方向,沿上述一对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通过产生双折射性的聚合物构成,并且为延伸的光学膜。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下述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该方式为:从上述折射率椭圆体的3个主折射率中的最大的主折射率的方向沿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任意一个偏振板的透射轴的状态,调整从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一侧的偏振板射出来的光的偏振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液晶为垂直取向型的液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轴相对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与作为上述预倾的液晶分子的长轴相对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所成的角度的预倾角相等。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光学补偿元件包括晶体板,该晶体板包含正的单轴性晶体,并且通过光轴相对一表面倾斜地被研磨的方式形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3光学补偿元件,其具有负的单轴性,并且沿上述一对基板的法线方向具有第3光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3光学补偿元件由无机材料形成。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的微型透镜阵列;
上述第3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和第2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出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消除由上述液晶和上述第1光学补偿元件所产生的光的相位差的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
2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按照下述方式被进行旋转调整,该方式为:从上述滞相轴沿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任意一个偏振板的透射轴的状态,调整从上述一对偏振板中的、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的偏振板射出来的光的偏振状态。
2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光学补偿元件相对上述一对基板,设置于光射入的一侧。
2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73701/2007 | 2007-07-02 | ||
JP2007173701A JP5018276B2 (ja) | 2007-07-02 | 2007-07-02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7180808A JP4962177B2 (ja) | 2007-07-10 | 2007-07-10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180808/2007 | 2007-07-10 | ||
JP084512/2008 | 2008-03-27 | ||
JP2008084526A JP2009237348A (ja) | 2008-03-27 | 2008-03-27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084526/2008 | 2008-03-27 | ||
JP2008084512A JP2009237346A (ja) | 2008-03-27 | 2008-03-27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39333A true CN101339333A (zh) | 2009-01-07 |
CN101339333B CN101339333B (zh) | 2012-07-04 |
Family
ID=40213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3067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39333B (zh) | 2007-07-02 | 2008-07-02 |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018276B2 (zh) |
CN (1) | CN10133933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7634A1 (zh) * | 2018-10-30 | 2020-05-0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复合膜层、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36100B2 (ja) * | 1993-12-28 | 2002-10-2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視角補償板、楕円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3596756B2 (ja) * | 1999-08-06 | 2004-12-0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EP1160617B1 (en) * | 2000-05-31 | 2004-10-13 | Sony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rojector with improved contrast |
JP3863446B2 (ja) * | 2002-03-08 | 2006-12-2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864929B2 (ja) * | 2003-04-15 | 2007-01-10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画像表示装置 |
JP2006011298A (ja) * | 2004-06-29 | 2006-01-12 | Sony Corp | 液晶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
-
2007
- 2007-07-02 JP JP2007173701A patent/JP501827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7-02 CN CN2008101306752A patent/CN10133933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0087634A1 (zh) * | 2018-10-30 | 2020-05-07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学复合膜层、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9014804A (ja) | 2009-01-22 |
CN101339333B (zh) | 2012-07-04 |
JP5018276B2 (ja) | 2012-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662996B (zh) | 显示装置 | |
CN194934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KR100680101B1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 |
TWI390306B (zh) | 穿透型液晶顯示裝置 | |
CN101030007B (zh) | 垂直排列型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3713423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7180561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7499126B2 (en) | Polarizing film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US20060290854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303461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20090284689A1 (en) | Transmiss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120194765A1 (en) | Integrated o film for improving viewing angle of tn-lcd, and polarizer plate and tn-lcd including the same | |
US20130258256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CN100407002C (zh) | 透反射型液晶显示设备 | |
US20090009702A1 (en) |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339979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4396625B2 (ja) | 液晶装置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 |
US7394512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JP470875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CN101339333B (zh) |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 |
Hong et al. | Novel nematic liquid crystal device associated with hybrid alignment controlled by fringe field | |
CN101263416A (zh) | 液晶显示元件 | |
JP359917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KR20050000958A (ko) | 횡전계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101113782B1 (ko) | 액정표시장치용 광보상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 Termination date: 20200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