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4817B - 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4817B
CN101324817B CN2008101254387A CN200810125438A CN101324817B CN 101324817 B CN101324817 B CN 101324817B CN 2008101254387 A CN2008101254387 A CN 2008101254387A CN 200810125438 A CN200810125438 A CN 200810125438A CN 101324817 B CN101324817 B CN 1013248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buffering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
input
movin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543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4817A (zh
Inventor
立畠直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248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48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48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48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06F3/021Arrangements integrating additional peripherals in a keyboard, e.g. card or barcode reader, optical scanner
    • G06F3/0213Arrangements providing an integrated pointing device in a keyboard, e.g. trackball, mini-joysti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2Input arrangements using manually operated switches, e.g. using keyboards or dials
    • G06F3/02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8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 H01H13/807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acts or the contact si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patial arrangement of the contact sites, e.g. superimposed si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2003/0293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with an integrated touch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5/00Movable contacts
    • H01H2205/016Separate bridge contac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7/00Connections
    • H01H2207/01Connections from bottom to top lay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7/00Connections
    • H01H2207/012Connections via underside of substrate
    • H01H2207/014Plated through h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15/00Tactile feedback
    • H01H2215/034Separate snap action
    • H01H2215/036Metallic dis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5/00Switch site location
    • H01H2225/002Switch site location superimpos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5/00Switch site location
    • H01H2225/03Different type of switch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39/00Miscellaneous
    • H01H2239/006Containing a capacitive switch or usable as su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入装置,其含有具备固定触点的配线基板和配设在配线基板之上的模块制品。模块制品以一体化方式形成操作键部、可动触点、缓冲用部件和突起部。可动触点配设在操作键部的下方位置,通过来自操作键部的按压输入操作而可动。缓冲用部件是操作键部的下面和具有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保持部的上面之间在按压输入操作时能够收缩并在非操作状态下高度尺寸一致的部件。突起部按压可动触点的中心位置之上。本发明的输入装置通过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来构成开关部,通过来自操作键部的按压输入操作来使开关部动作。另外,操作键部也可以是通过由操作者手指的移动而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形成坐标输入的坐标输入操作部。

Description

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构成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的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例如手提电话等中,多使用设有压扣式的输入机构的输入装置,通过对该输入装置进行操作而能够进行电话号码输入等操作。
另外,近年来,网络连接环境得以完备,手提电话也能够进行频繁的网络浏览器的阅览,需要使显示器上的光标自如地移动。
为了进行这些操作,考虑使用这样的输入装置,即移动显示器上的光标的坐标输入装置和输入电话号码等的按压式输入装置的混合结构。
关于这样的以往的输入装置,参照图12进行说明。图12是使用以往的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表示电子设备终端101。
图12中,操作者对电子设备终端101用坐标输入装置102进行坐标输入操作。另外,在该坐标输入装置102的下方位置、筐体的凹部104底面的规定位置配设多个作为按压型的输入装置构成的压下操作式的开关105。操作者从坐标输入装置102之上进行按压输入操作而使上述各开关105动作。
作为上述的坐标输入操作,操作者在坐标输入装置102之上用手指水平进行描写。作为坐标输入装置102的检测元件,使用在绝缘膜上以规定图案形成电极而构成的静电电容传感器(未图示)。操作者用手指在坐标输入装置102上描写,则由于手指具有导电性,所以坐标输入装置102内的静电电容传感器的静电电容基于手指的位置而变化。其结果是,该静电电容的变化信息由控制部(未图示)检测到,通过进行规定处理而检测出坐标位置。
另外,作为上述按压输入操作,从设于坐标输入装置102的作为主表面的上面侧的数字等的指示显示103上进行按压输入操作。进行该按压输入操作,则坐标输入装置102以操作的指示显示103位置为中心局部向下弯曲。由此,其下方位置配设的对应的开关105的拱部被压入,开关105内的至少两个导电部(未图示)间被电连接。
并且,通过这些坐标输入操作和按压输入操作,而在显示器106上完成与上述各操作对应的数据显示等。
另外,作为这样的以往技术相关的在先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日本特许出愿特开2002-123363号公报(JP2002-123363)。
但是,上述以往的这种输入装置中,通过从坐标输入装置102上进行按压输入操作来使各开关105动作。因此,需要在坐标输入装置102的下方留有规定的空隙。并且,由于有这样的空隙,所以在坐标输入装置102上用手指描写,则在这样的描写操作中,对于操作位置的坐标输入装置102的表面会多少向下方弯曲。这样的操作状态则会使坐标输入装置102和手指的接触状态变化,静电电容也变化。其结果是,出现以静电电容变化为基础被检测的坐标位置的检测精度变差的问题。
另外,形成具有以往的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时,要得到对开关105按压操作时的良好操作触感,必须可靠地压住开关105的拱部的中心。因此,必须使指示显示103的中心位置相对于配设在筐体的凹部104底面的多个开关105对准而进行组合。另外,近年来小型化的电子设备中,作为开关105也要求小型薄膜化,随着其外形的变小,操作时得到规定的操作触感的按压区域也变小,其组合操作也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含有如下结构。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含有具备固定触点的配线基板和配设在配线基板之上的模块制品。
模块制品以一体化方式形成操作键部、可动触点、缓冲用部件和突起部。可动触点配设在操作键部的下方位置,通过来自操作键部的按压输入操作而可动。缓冲用部件是操作键部的下面和具有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保持部的上面之间在按压输入操作时能够收缩,并在非操作状态下高度尺寸一致的部件。突起部按压可动触点的中心位置上。本发明的输入装置通过可动触点和固定触点来构成开关部,通过来自操作键部的按压输入操作来使开关部动作。
另外,操作键部也可以是通过由操作者手指的移动而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形成坐标输入的坐标输入操作部。
通过该结构,在按压操作时,可动触点的中心位置经由突起部而被可靠地按压的输入装置,仅通过相对于配线基板组装模块制品就能够实现,能够实现组装工时的降低。
另外,在模块制品中,坐标输入操作部和可动触点保持部之间由缓冲用部件一体化。因此,在坐标输入操作部上的描写操作时,坐标输入操作部由缓冲用部件支承而减轻向下弯曲的现象。其结果是,能够提供以稳定的高精度检测坐标位置的输入装置。
另外,用于制造作为本发明的输入装置的构成部件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具有以下步骤。即,准备静电电容传感器和可动触点体,在其中的一侧的部件上以缓冲用部件的配设图案来印刷混合有发泡剂的树脂膏的步骤。另外,还含有隔开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来在印刷后的所述一侧的部件的位置上相对配置另一侧的部件的步骤。另外,还含有通过使树脂膏发泡而固化,从而在由另一侧的部件限制而使高度尺寸一致的状态下,形成粘接于另一侧的部件上的缓冲用部件的步骤。
根据该制造方法,能够以较少的工时制造具有缓冲用部件的装置,所述缓冲用部件在相对于作为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构成部件而构成的静电电容传感器和可动触点体而高度尺寸一致的状态下,其上下面分别粘接在对应的各部件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作为要部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剖面图。
图3是含有图2所示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和配线基板的完成状态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作为要部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剖面图。
图5是含有图4所示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和配线基板的完成状态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7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8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0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1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使用以往的输入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作为要部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剖面图,图3是含有图2所示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和配线基板的完成状态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使用图1~图3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80的主要结构。
模块制品35以一体化方式形成操作键部1、可动触点14、缓冲用部件30和突起部3A。可动触点14配设在操作键部1的下方位置,通过来自操作键部1的按压输入操作而可动。缓冲用部件30是操作键部1的下面和具有可动触点14的可动触点保持部14A的上面之间在按压输入操作时能够收缩并在非操作状态下高度尺寸一致的海绵状物体。突起部3A按压可动触点14的中心位置上。另外,输入装置80通过可动触点14和固定触点22而构成开关部24,通过来自操作键部1的按压输入操作而使开关部24动作。
接着,使用图1~图3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
首先,图1中,多个操作键部1以规定的排列状态并列形成在由橡胶等构成的具有弹性的键垫3的上面。各操作键部1其各上面进行数字等指示显示,这没有进行图示。
另外,操作键部1和键垫3,除了如图2中也表示的那样由具有弹性的塑料、橡胶等一体形成以外,还可以是将操作键部1作为由聚碳酸酯等塑料构成的另设的结构而粘接在键垫3上等结构。
键垫3之下,粘接并重叠配有与控制器IC等控制部(未图示)连接的静电电容传感器5。作为该静电电容传感器5,使用对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等绝缘膜用银或炭等图案形成规定形状的电极的结构。
并且,如图2和3所示,在与每个操作键部1对应的各键垫3下面位置上一体设有以小径大致圆柱状等形状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3A。这些各突起部3A插通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对应的各位置形成的各贯通孔5A而向下方突出。各突起部3A的各下端与后述的可动触点体10对应的凸部12A的中央上面位置接触。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中,带操作键部1的键垫3上贴合静电电容传感器5后的结构构成坐标输入操作部。
即,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中,形成含有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结构。更具体地,操作键部1通过贴合静电电容传感器5而形成坐标输入操作部,通过由操作键部1上的操作者的手指移动而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完成坐标输入。
并且,可动触点体10由片体12和可动触点14构成。片体12由一张PET或TPU(热塑性聚胺酯树脂)等绝缘膜构成。可动触点14由外形为圆形或大致小判(日本古币)形状、中央部为拱状向上方突出形成的弹性金属薄膜构成。
各可动触点14的配设位置的片体12部分形成沿各可动触点14的拱形形成的形状的各凸部12A。该各凸部12A内,各可动触点14其中心位置与各凸部12A的中心位置吻合,各凸部12A内面形成的粘接剂层上粘接保持上面而被定位。该片体12构成可动触点保持部14A。并且,构成可动触点保持部14A的片体12不是仅延伸到沿各可动触点14的拱形而形成的各凸部12A部分,而是延伸到各可动触点14的周边。换言之,作为片体12的可动触点保持部14A具有可动触点14。
并且,可动触点体10定位配设在配线基板20上。配线基板20上具有与各可动触点14各自分别对应的独立的至少2个的固定触点22(22A、22B)。通过各可动触点14和与其对应的各固定触点22构成单体的按压操作型的开关部24,作为整体形成平面多处配设开关部24的所谓面板开关。另外,各固定触点22A、22B经由各通孔而从形成于配线基板20下面的配线图案而被引出。
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中,操作键1含有静电电容传感器5,但是该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下面(即操作键1的下面)和可动触点体10的片体12的上面(即可动触点保持部14A的上面)之间介有海绵状的缓冲用部件30。在对开关部24进行按压输入操作时,缓冲用部件30因该压力而能够收缩。这样,缓冲用部件30由于使缓冲用部件30的上面与静电电容传感器5下面粘接,使缓冲用部件30的下面与片体12上面粘接,所以静电电容传感器5形成从下方由缓冲用部件30支承而维持水平状态的结构。
另外,作为缓冲用部件30的压缩可能量,设定为比可动触点14的行程大。通过进行这样的设定,能够减少给以对开关部24的按压输入操作的影响,使按压输入操作时的可动触点14的动作顺畅,使操作感觉优良。
作为这样的缓冲用部件30的配置位置设为:可动触点14的除了作为配设位置的凸部12A外的位置、即可动触点14的周围位置。另外,如上所述,将上述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高度尺寸形成一致,以保持其水平状态。
另外,使缓冲用部件30的高度尺寸一致而与静电电容传感器5、片体12粘接的方法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准备高度尺寸一致的单片的缓冲用部件,将它们用粘接带粘接,但是该方法中制造工时和管理工时等大。没有这样的问题而将缓冲用部件30以粘接在静电电容传感器5、片体12上的状态形成的制造方法在后面叙述。
并且,缓冲用部件30的配置位置是任意的,但是除了凸部12A外,以包围凸部12A的方式在相对于凸部12A的中心对称的位置上呈点状配置则形成薄型的结构,并且缓冲用部件30整个的压缩力也能变小。由此,对按压输入操作时的操作触感等的影响也减少,所以是理想的。例如,缓冲用部件30形成为柱状的形状,其以相对于凸部12A的中心等距离、等角度的规则90°节距或120°节距的周围位置进行配置,则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开关部24上的位置由多个缓冲用部件30均等支承。由此,也能够期待这样的效果:按压输入操作时的倾斜按压状态等能够得以缓解。另外,若采用共用在连接相邻的凸部12A的中心彼此的中间位置上以柱状设置的一个缓冲用部件30的结构,则既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也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除配线基板20的部分以一体的方式形成。即,这样的模块制品35的实施方式是:将各部件、包括静电电容传感器5和可动触点体10以及具有用于按压配设在该可动触点体10上的可动触点14的突起部3A的键垫3经由缓冲用部件30直接或间接粘固而一体化。因此,形成稳定的结构体,提高安装性能,例如作为手提电话等电子设备的输入装置被组装时也能够容易进行上述模块制品35的组装。因此,与一边将各部件分别安装而定位一边组装的情况相比,其组装工时和管理工时等能够大幅度降低。另外,形成了键垫3的突起部3A事先与可动触点体10的凸部12A的中心位置吻合而一体化的模块制品35。因此,仅通过将上述模块制品35定位配设在配线基板20上,就能够使以往那样组装各部件时容易产生的相对于可动触点的操作位置偏差等情况也消除。其结果是,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能够形成为具备可得到稳定良好的按压操作触感的开关部24的结构。
另外,上述那样作为模块制品35的实施方式,要形成进一步薄型的结构,优选使用静电电容传感器5作为坐标输入操作的检测机构,但是不特别限定于此。另外,若是上述说明的结构,则由于不是直接接触静电电容传感器5之上而进行操作,所以也能够得到这样的效果:防止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裂化和污染等,可靠性高,对使用寿命也有利。
接着,说明如上所述那样由模块制品35和与其对应的配线基板20构成的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的动作。
首先,对图3所示的输入装置80进行坐标输入操作,即操作者用手指在操作键部1上描写的动作,则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静电电容因手指的位置而变化。通过由控制部(未图示)检测出该静电电容的信息而进行规定处理,从而检测出坐标位置。在该描写操作时,操作键部1中心位置由突起部3A从下方支承,另外,单体的开关部24构成的特别12A周围位置上由缓冲用部件30支承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下面。因此,描写操作中不希望产生的向下方的弯曲等也难以产生,能够防止操作键部1上的手指和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距离的较大变化。因此,能够以稳定的高精度进行坐标位置检测,提高坐标位置的检测精度。
另一方面,按压操作所希望的操作键部1,则该操作键部1向下方移动,键垫3和静电电容传感器5以与该操作键部1对应的位置为中心局部向下弯曲。随之设于凸部12A的周围位置上的缓冲用部件30也被压缩,同时对应的突起部3A从凸部12A向可动触点14施加按压力。并且,若该力超过规定的大小,则可动触点14会有节制地进行弹性反转,使配于配线基板20上的一对固定触点22A、22B间导通,形成开关导通状态。
这时,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经由缓冲用部件30使保持可动触点14的片体12和静电电容传感器5一体化,另外用上述静电电容传感器5上粘接固定键垫3的模块制品35构成。另外,在模块制品35中,键垫3的突起部3A下端事先进行调整而能够按压可动触点14的中心位置上从而接触配置在凸部12A上。因此,该输入装置中,与对设备的组装作业等无关,能够在按压输入操作时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等。
并且,除了上述按压操作力外,可动触点14弹性恢复原来的上方凸形状,返回原来的开关断开状态,并经由片体12压回突起部3A,缓冲用部件30、键垫3、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恢复力也施加在它上,返回图3所示的非操作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形成由缓冲用部件30支承静电电容传感器5,并采用包括突起部3A而一体化的模块制品35的结构。通过该结构,能够通过缓冲用部件30的作用防止描写操作时的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不希望的弯曲,能够实现坐标位置检测的精度提高,按压操作时也能够具有良好的操作性的装置。
另外,由于能够提供对设备组装时,也能够仅通过使模块制品35定位配置在所对应的配线基板20上,来利用对同一操作部的操作而进行按压输入操作和坐标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所以组装作业工时等也能够减少。
另外,作为上述变形例,也可以采用通过缓冲用部件30将配线基板20上和静电电容传感器5下面之间结合的输入装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中,操作键部1将静电电容传感器5贴合而构成坐标输入操作部,但是操作键部1也可以是用于输入坐标输入以外的数据的操作键部。
(实施方式2)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的作为要部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剖面图,图5是含有图4所示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和配线基板的完成状态的输入装置的剖面图。
本实施方式2的输入装置85,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80一样,仅通过对配线基板20配置事先一体化的模块制品40而构成。本实施方式2的输入装置85与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80相比,形成模块制品40的键垫43、静电电容传感器45、可动触点体50的详细结构部分不同。以该不同的部分为主进行说明,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其详细说明省略。
本实施方式2的输入装置85的作为要部的模块制品40不同于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80,如图4和图5所示,采用没有形成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的平板状的键垫43。另外,操作键部41上面与本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80的操作键部1同样进行数字等的指示显示。在键垫43的下面重叠并粘接配设未形成贯通孔的静电电容传感器45。
并且,在静电电容传感器45的下方位置配设可动触点体50。静电电容传感器45下面粘接在缓冲用部件60的上面。另外,可动触点体50的片体12上面粘接在缓冲用部件60的下面。这样,静电电容传感器45和可动触点体50经由缓冲用部件60一体化。
作为可动触点体50,在由绝缘膜构成的片体12的规定的下面位置粘接保持可动触点14的情况、以及该片体12的可动触点14的保持位置形成在与可动触点14形状对应的凸部12A上的情况与本实施方式1相同。但是作为可动触点体50,采用在各凸部12A上的中心位置上设置突起部55的结构。另外,该突起部55以小径且大致圆柱状的形状通过粘接等固着在凸部12A上,其平坦的上端与静电电容传感器45的下面接触。该接触位置与操作键部41的各自的指示显示位置的中心吻合。
作为静电电容传感器45,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采用PET膜上形成规定图案的电极,但是由于没有贯通孔,因此具有静电电容检测时没有贯通孔的影响而不需要修正处理等优点。
另外,缓冲用部件60与实施方式1一样,在包围凸部12A的周围位置将高度尺寸一致而设置,保持静电电容传感器45的水平状态而从下方支承静电电容传感器45。这时,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优选缓冲用部件60形成柱状结构,以相对于凸部12A的中心对称的状态包围凸部12A进行点状配置。
并且,通过采用如上所述事先一体化形成的本实施方式2的模块制品40,从而形成能够仅通过将模块制品40定位配设在配线基板20上而利用对同一操作键部41进行操作来进行按压输入操作和坐标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85。
接着,说明采用模块制品40而构成的输入装置85的动作等。
首先,作为描写操作状态,与实施方式1几乎相同地,在键垫43上进行描写操作。这时,与键垫43重叠配置的静电电容传感器45由突起部55从下方支承形成有开关部24的凸部12A的中心位置,该凸部12A周围位置由缓冲用部件60从下方支承。因此,描写操作部位的不需要的向下弯曲等也不容易产生,能够得到稳定的高精度进行坐标位置检测。
并且,将操作键部41的指示显示位置向下压下,则键垫43以及与其贴合的静电电容传感器45的操作位置以操作位置为中心向下降,缓冲用部件60被压缩,同时对突起部55施加按压力。并且,该按压力经由突起部55和片体12施加到可动触点14上,该力超过规定的力,则可动触点14有节制地反转,变为固定触点22(固定触点22A、22B间)导通的开关导通状态。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2的模块制品40,也与实施方式1一样,经由缓冲用部件60等各部件包括突起部55事先进行一体化,所以不涉及到对设备的组装作业等。其结果是,输入装置85中,可动触点14的中心位置通过突起部55可靠地被按压,能够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并且,当解除上述按压操作力,则可动触点14弹性复原到原来的形状,返回原来的开关断开状态,并且缓冲用部件60、键垫43和静电电容传感器45的恢复力也进行施加,输入装置85返回原来的非操作状态。
使用模块制品40构成的输入装置85在可动触点体50上设置突起部55,所以该突起部55厚度尺寸形成得薄,能够比实施方式1还要薄型化。
另外,在上面说明了包括键垫43而一体化的例子。在模块制品40的结构中,作为可动触点体50采用具有突起部55的结构,将可动触点体50经由缓冲用部件60与静电电容传感器45一体化,所以仅用这些部件也能够解决以往的课题,根据需要也可以将键垫43一体化。
(实施方式3)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7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8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采用本实施方式3说明用于构成上述实施方式1说明的输入装置80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35的制造方法。
首先,作为用于构成输入装置80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35的制造方法的主要步骤有以下步骤。
具有准备静电电容传感器5和可动触点体10,在其中的一侧的部件上以缓冲用部件30的配设图案来印刷混合有发泡剂的树脂膏的步骤。具有隔开缓冲用部件30所设定的高度尺寸,来在印刷后的所述一侧的部件的位置上相对配置另一侧的部件的步骤。具有通过使树脂膏发泡而固化,从而在由另一侧的部件限制而使高度尺寸一致的状态下,形成粘接于另一侧的部件的缓冲用部件30的步骤。
接着,进一步详细说明用于构成输入装置80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35的制造方法。
在该制造方法中,特别是通过缓冲用部件30使静电电容传感器5和可动触点体10一体化的方法中具有特征,所以以该部分为主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静电电容传感器5、可动触点体10,并且准备用于形成缓冲用部件30的树脂膏70,所述树脂膏70通过将偶氮化合物、碳酸氢钠等通过烧结产生气体的物质作为发泡剂进行混合而成。
接着,将静电电容传感器5翻过来,搭载在台体等上,相对于朝着其上侧的表面,通过网板印刷等印刷形成树脂膏70,形成图6所示的状态。作为其印刷图案,例如该图所示,在避开与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贯通孔5A和可动触点体10的凸部12A相对的位置后的它们的周围位置,以点状图案印刷上述树脂膏70,以使缓冲用部件30形成柱状。
接着,如图7所示,在没有印刷形成树脂膏70的静电电容传感器5上的位置搭载与所希望的缓冲用部件30相同高度尺寸的高度调节部件75,在该高度调节部件75之上反转搭载可动触点体10。这时,在印刷形成后的树脂膏70上以与相对于缓冲用部件30粘覆的粘覆位置相对的方式定位配置可动触点体10是重要的。另外,这时,在配置高度调节部件75的基础上,也可以在可动触点体10之上配置限制部件,可动触点体10由该限制部件和高度调节部件75夹入。通过配置这样的高度调节部件75,可靠地使缓冲用部件30的高度一致。
接着,通过烧结图7所示的半成品而使树脂膏70发泡,在该烧结后或与烧结同时使树脂膏70固化,从而如图8所示形成为缓冲用部件30。之后,揭掉高度调节部件75。如以上那样形成缓冲用部件30,则缓冲用部件30形成时同时确定其高度尺寸,得到一致的高度尺寸,并且能够得到不但在静电电容传感器5侧,而且在可动触点体10的片体12上也能够粘接缓冲用部件30的状态,使作业工时等减少。
接着,通过在静电电容传感器5的与可动触点体10结合的面的相反面侧对位并贴合键垫3,从而形成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35。
另外,上面说明了静电电容传感器5上印刷形成树脂膏70而形成为缓冲用部件30的情况。但是,与此相反,可以以规定图案在可动触点体10的片体12上印刷形成树脂膏70,一边用静电电容传感器5限制缓冲用部件30的形成高度位置,一边粘接在静电电容传感器5上。另外,其详细内容由于与上面的内容重复所以省略说明。
另外,以上情况的任一种,都可以将可动触点体10事先贴合在与其对应的配线基板20上。另外,也可以同样将缓冲用部件30形成在配线基板20和静电电容传感器5之间而构成输入装置。
并且,作为树脂膏70,可以采用热固型的树脂。这种情况下,可以同时进行用于使发泡剂发泡的加热和用于使树脂膏70固化的加热,但是由于发泡中也进行固化所以固化后的高度不一致的情况也在考虑之内。因此,该树脂膏70的情况下可以事先将用于发泡的温度设定得比树脂膏70的固化温度低,在发泡和固化的两个阶段进行加热。
另外,树脂膏70也可以采用UV(紫外线)固化型的树脂。这种情况下,为了使发泡剂发泡而进行加热后,进行UV照射而使其固化,所以能够更稳定地使其发泡,使缓冲用部件30的尺寸稳定,也能可靠地粘接在可动触点体10的片体12上。
另外,通过采用了氨酯类等柔软树脂材料的树脂膏70来形成缓冲用部件30,则缓冲用部件30按压操作时容易收缩,按压操作的动作能够顺利进行,得到良好的操作感。
以上作为树脂膏70能够适用各种材料,但优选其规格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设定,也可以采用以上之外的材料。
(实施方式4)
图9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10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11是上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采用本实施方式4说明用于构成上述实施方式2说明的输入装置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并且,该制造方法中,特别是用缓冲用部件60使静电电容传感器45、可动触点体50一体化时的方法有特征,所以以该部分为主进行说明。
首先,准备静电电容传感器45、可动触点体50,并准备用于形成缓冲用部件60的上述树脂膏70。
接着,将静电电容传感器45反转搭载于台体上,对朝向其上侧的表面通过网板印刷等以上形成树脂膏70,形成图9所示的状态。作为该印刷图案,在可动触点体50的离开与凸部12A相对的位置后的周围位置上以上述缓冲用部件60能够形成柱状的图案等进行印刷。
接着,如图10所示,在形成为上述配置状态的静电电容传感器45之上反转搭载可动触点体50。在此,可动触点体50在凸部12A上事先固着突起部55,该突起部55的前端与静电电容传感器45的朝向上侧的表面粘接并搭载其上。这时,作为可动触点体50的配置状态,在印刷形成后的树脂膏70上以与相对于缓冲用部件60粘覆的粘覆位置相对的方式定位配置可动触点体50是重要的。另外,作为可动触点体50,若在多处设置带有突起部55的凸部12A,则形成上述配置状态时,整体稳定,形成自立状态,并且凸部12A间的上述被覆位置也以同样高度设置,所以优选。
接着,通过烧结形成上述状态的半成品而使树脂膏70发泡,在该烧结后或与烧结同时使树脂膏70固化,从而形成为缓冲用部件60,如图11所示。以上那样形成缓冲用部件60,则缓冲用部件60形成时同时确定其高度尺寸,得到一致的高度尺寸,并且能够以较少作业工时得到不但在静电电容传感器5侧,在可动触点体50的片体12上也能够粘接缓冲用部件60的结合状态。另外,该制造方法利用可动触点体50本身的高度尺寸,形成被其限定而使缓冲用部件60的高度尺寸一致为相同高度尺寸的结构,所以能够制得该结构的模块制品40的最薄型结构。另外,实施方式4的制造方法不使用高度调节部件75等,所以不需要这样的专用工具的制作费用,作业工时等的降低也得以实现,得以合理化。另外,键垫43之后根据需要可粘接在静电电容传感器45的与可动触点体50结合的面的相反面侧上。
并且,上面以在静电电容传感器45上印刷形成树脂膏70而进行制作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在可动触点体50的片体12上印刷形成树脂膏70,一边用静电电容传感器45限制缓冲用部件60的形成高度位置,一边粘接在静电电容传感器45上。另外,以上情况的任一种,也都可以将可动触点体50事先贴合在与其对应的配线基板20上,进而也可以将缓冲用部件60同样地形成在配线基板20和静电电容传感器45之间而形成输入装置。
另外,本实施方式4的制造思想在制造实施方式1的结构时也能够适用。即,实施方式1的缓冲用部件30的高度尺寸与凸部12A的高度相同的情况下,经由与上述相同的步骤而能够制造对应的模块制品。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例如能够通过对同一操作部的操作来进行坐标输入操作和按压输入操作。并且,得到向设备内的组装容易、能够以稳定的高精度检测坐标位置、且按压操作时的操作触感良好等有利效果,在构成各种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时是有用的。
如上所述明确可知,根据本发明,在通过对同一操作部的操作来进行按压输入操作和坐标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中,容易向设备内进行组装。另外,能够得到如下的有利效果:能够以稳定的高精度检测坐标位置且按压操作时的操作触感也良好的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得以实现。
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缓冲用部件在距开关部的中心等距离等角度的规则位置构成为柱状,能够得到简化的结构,缓冲用部件的综合压缩力也能够降低。因此,能够得到如下的效果:不影响开关部的操作感触等,另外,按压输入操作时对开关部的倾斜按压状态等能够得以缓解。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缓冲用部件在连接相邻的开关部的各自中心的中间位置构成为柱状,能够实现更简化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坐标输入操作部的检测元件是在PET膜上印刷电极而形成的片状的静电电容传感器,可动触点保持部是在片体下面保持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体的上述片体,能够形成薄型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在隔开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来在印刷后的一侧的部件的上方位置上以相对状态配置另一侧的部件的步骤中,在静电电容传感器和可动触点体之间夹入与所述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吻合形成的高度调节部件,这样,通过采用高度调节部件,从而能够可靠地使缓冲用部件的高度尺寸一致。
另外,在本发明的输入装置中,在隔开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来在印刷后的一侧的部件的上方位置上以相对状态配置另一侧的部件的步骤中,使形成在可动触点体上的多个凸部的顶点部或设置于该顶点部上的突起部接触并搭载于所述一侧的部件上,以与它们吻合的高度尺寸形成所述缓冲用部件,这样,利用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构成部件本身的高度尺寸,来限定缓冲用部件的高度尺寸,从而能够制造薄型结构。

Claims (8)

1.一种输入装置,其含有具备固定触点的配线基板和配设在所述配线基板之上的模块制品,所述模块制品形成有:
操作键部,其通过贴合静电电容传感器而构成坐标输入操作部,通过所述操作键部上的由操作者的手指的移动而产生的静电电容的变化来形成坐标输入;
可动触点,其配设在所述操作键部的下方位置,通过来自所述操作键部的按压输入操作而可动;
缓冲用部件,其是所述操作键部的下面和具有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保持部的上面之间在所述按压输入操作时能够收缩,并在非操作状态下高度尺寸一致的部件;以及
突起部,其用于按压所述可动触点的中心位置上,
所述输入装置中,
由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固定触点构成开关部,
通过来自所述操作键部的所述按压输入操作而使所述开关部动作,
所述缓冲用部件的上面与所述操作键部粘接,所述缓冲用部件的下面与所述可动触点保持部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突起部与所述操作键部一体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用部件在距所述开关部的中心等距离、等角度的规则位置构成为柱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缓冲用部件构成在连接相邻的所述开关部的各自中心的中间位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坐标输入操作部的所述静电电容传感器是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上印刷电极而形成的片状的检测元件,
所述可动触点保持部是在下面保持了所述可动触点的可动触点体的片体,且所述可动触点体由所述可动触点和所述片体构成。
6.一种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该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用于构成输入装置,所述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具有:
准备静电电容传感器和可动触点体,在其中的一侧的部件上以缓冲用部件的配设图案来印刷混合有发泡剂的树脂膏的步骤;
隔开所述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在印刷后的所述一侧的部件的位置上相对配置另一侧的部件的步骤;
通过使所述树脂膏发泡而固化,从而在由所述另一侧的部件限制而使高度尺寸一致的状态下,形成粘接于所述另一侧的部件上的所述缓冲用部件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隔开所述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在印刷后的所述一侧的部件的位置上相对配置另一侧的部件的步骤中,
在所述静电电容传感器和所述可动触点体之间夹入与所述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吻合形成的高度调节部件。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隔开所述缓冲用部件所设定的高度尺寸,在印刷后的所述一侧的部件的位置上相对配置另一侧的部件的步骤中,
使形成在所述可动触点体上的多个凸部的顶点部或设置于该顶点部上的突起部接触并搭载于所述一侧的部件上,以与它们吻合的高度尺寸形成所述缓冲用部件。
CN2008101254387A 2007-06-14 2008-06-13 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48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57214A JP2008310556A (ja) 2007-06-14 2007-06-14 入力装置およびその入力装置用モジュール品の製造方法
JP2007157214 2007-06-14
JP2007-157214 2007-06-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4817A CN101324817A (zh) 2008-12-17
CN101324817B true CN101324817B (zh) 2011-12-14

Family

ID=40131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543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24817B (zh) 2007-06-14 2008-06-13 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309638A1 (zh)
JP (1) JP2008310556A (zh)
CN (1) CN1013248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0334B1 (ko) * 2009-07-31 2011-11-04 (주)비스로 차량용 도어 잠금 해제 장치
CN102025814A (zh) * 2009-09-11 2011-04-20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
KR101094244B1 (ko) 2010-04-08 2011-12-19 주식회사 아이레보 전자식 문 잠금장치 및 문 잠금장치의 입력부 제조방법
EP2755117B1 (en) * 2010-07-21 2017-05-31 BlackBerry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waterproof keypad
US8446264B2 (en) * 2010-07-21 2013-05-2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a waterproof keypad
JP2015038809A (ja) * 2011-02-01 2015-02-26 株式会社マルサン・ネーム シート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61854A (ja) * 2011-09-14 2013-04-04 Alps Electric Co Ltd キーボード装置およびこのキーボード装置を用いた情報処理装置
US20130068512A1 (en) * 2011-09-20 2013-03-21 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hermoformable polymer thick film silver conductor and its use in capacitive switch circuits
US8692131B2 (en) * 2011-09-20 2014-04-08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Thermoformable polymer thick film silver conductor and its use in capacitive switch circuits
CN102890584A (zh) * 2012-09-29 2013-01-23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触摸面板
JP6106468B2 (ja) * 2013-03-01 2017-03-29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センサーの製造方法
US9323344B2 (en) 2013-08-16 2016-04-26 Blackberry Limited Double pre-loaded deflection webs for keypad
US9086734B2 (en) * 2013-08-16 2015-07-21 Blackberry Limited Double pre-loaded deflection webs for keypad
US9652057B2 (en) * 2014-12-31 2017-05-16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op mount clickpad module for bi-level basin
US10262816B2 (en) * 2015-12-18 2019-04-16 Casio Computer Co., Ltd. Key input apparatus sensing touch and pressur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6596150B2 (ja) * 2016-03-29 2019-10-23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荷重検知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シート装置
TWI661248B (zh) * 2016-10-04 2019-06-01 日商阿爾卑斯阿爾派股份有限公司 輸入裝置之製造方法
WO2019198371A1 (ja) * 2018-04-11 2019-10-17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多方向入力装置
GB2591841B (en) * 2019-11-15 2022-06-22 Clevetura Llc Keyboard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9804A (en) * 1986-04-28 1990-03-20 Douglas Sr Herman Child's toilet training pants
JPS63254624A (ja) * 1987-04-10 1988-10-21 株式会社 石井表記 メンブレン、パネルスイツチの製造方法
JPH0935571A (ja) * 1995-07-14 1997-0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光式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US5917906A (en) * 1997-10-01 1999-06-29 Ericsson Inc. Touch pad with tactile feature
JP4038265B2 (ja) * 1998-02-17 2008-01-23 セイコープレシジョン株式会社 El付きシートスイッチ
US6388218B1 (en) * 1998-12-22 2002-05-14 Shin-Etsu Polymer Co. Ltd. Push button switch cov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7151528B2 (en) * 1999-06-22 2006-12-19 Cirque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isposing a proximity sensitive touchpad behind a mobile phone keypad
JP2002025374A (ja) * 2000-07-07 2002-01-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El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スイッチ
JP3943876B2 (ja) * 2000-08-11 2007-07-11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EP1179767B1 (en) * 2000-08-11 2010-05-12 Alps Electric Co., Ltd. Input device which allows button input operation and coordinate input operation
GB2367530B (en) * 2000-10-03 2003-07-23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User interface device
JP2003280800A (ja) * 2002-01-21 2003-10-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JP2003280810A (ja) * 2002-03-22 2003-10-02 Alps Electric Co Ltd 座標入力装置
JP2005316931A (ja) * 2003-06-12 2005-11-10 Alps Electric Co Ltd 入力方法および入力装置
JP2005150034A (ja) * 2003-11-19 2005-06-09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ユニット
KR100563970B1 (ko) * 2004-05-03 2006-03-30 이엘코리아 주식회사 플렉시블 무기 el 돔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렉시블 무기 el 돔시트 키패드
JP4245512B2 (ja) * 2004-05-24 2009-03-2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WO2006070854A1 (ja) * 2004-12-28 2006-07-06 Sunarrow Limited 薄型キーシート及び該薄型キーシートを組み込んだ薄型キーユニット
US7649525B2 (en) * 2005-01-04 2010-01-19 Tpo Displays Corp. Display systems with multifunctional digitizer module boar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310556A (ja) 2008-12-25
US20080309638A1 (en) 2008-12-18
CN101324817A (zh) 2008-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4817B (zh) 输入装置及其输入装置用模块制品的制造方法
JP4899963B2 (ja) 入力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EP1400891B1 (en) Hand-controlled input device
CN101449230B (zh) 输入装置
CN110896008B (zh) 柔性稳定的按钮输入设备
US9201105B2 (en) Sensor unit,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6704005B2 (en) Input device which allows button input operation and coordinate input operation to be performed in the same operation plane
EP2273350A1 (en) User interface device
US20130161179A1 (en) Operation switch device
US11372457B1 (en) Touch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using same
US10921865B2 (en) Input touchpad module and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a touch member with improved swinging stability
US8599141B2 (en) Input device having coordinate-inputting unit and switching unit
US8339368B2 (en) Input device
EP2101338B1 (en) Pressure sensitive conductive sheet and panel switch using the same
CN101930866A (zh) 具有触控功能的机械键盘
US20040240924A1 (en) Keyless keyboard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reof
EP3033759B1 (en) Double pre-loaded deflection webs for keypad
US6479775B2 (en) Flat input device having push switches
EP3033832B1 (en) Double pre-loaded deflection webs for keypad
WO2011145400A1 (ja) スイッチモジュール
CN219997560U (zh) 触控板及电子设备
CN216719076U (zh) 触控板、压力触控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61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