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6926A - 用于分化干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牙病治疗中的用途 - Google Patents

用于分化干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牙病治疗中的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6926A
CN101316926A CNA2006800449090A CN200680044909A CN101316926A CN 101316926 A CN101316926 A CN 101316926A CN A2006800449090 A CNA2006800449090 A CN A2006800449090A CN 200680044909 A CN200680044909 A CN 200680044909A CN 101316926 A CN101316926 A CN 1013169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eriodontal
periodontal ligament
pdl
tiss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49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欧瑟
C·克劳森
K·R·派德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PYGENE AS
Original Assignee
COPYGENE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PYGENE AS filed Critical COPYGENE AS
Publication of CN101316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69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52Cells of 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s; Mesenchym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52Cells of 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s; Mesenchyme
    • C12N5/0654Osteocytes, Osteoblasts, Odontocytes; Bones, Tee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6/00Preparations for dentis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alimentary tract or the digestive system
    • A61P1/02Stomatological preparations, e.g. drugs for caries, aphtae, periodontit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5/00Undifferentiated human, animal or plant cells, e.g. cell lines; Tissues; Cultivation or maintenance thereof;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5/06Animal cells or tissues; Human cells or tissues
    • C12N5/0602Vertebrate cells
    • C12N5/0652Cells of skeletal and connective tissues; Mesenchyme
    • C12N5/0662Stem cells
    • C12N5/0664Dental pulp stem cells, Dental follicle stem ce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5/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materials or reaction products thereof with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 A61K35/12Materials from mamma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specified tissues or cell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non-embryonic stem cells; Genetically modified cel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Zo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繁殖和/或分化哺乳动物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哺乳动物细胞暴露于或与一种或多种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从而获得具有PDL特征并达到至少一种下列状况的细胞:i)显示出通过Von Kossa方法所证明的牙周特征,在该方法中磷酸钙沉积物被染成棕色至黑色,ii)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同时减少的骨唾液蛋白(骨唾液蛋白II或BSP),iii)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iv)能够通过朝向牙齿的龈线的愈合来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和v)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Description

用于分化干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牙病治疗中的用途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产生分化的哺乳动物细胞的新概念和方法,所述分化的哺乳动物细胞可被植入以修复牙周炎和其他牙病,其中这些细胞具有与分化的牙周韧带干细胞(例如,PDLC)或牙周韧带细胞(PDL)相同的特征和行为。PDL将根部牙骨质与牙槽骨相连接,并且对于牙周伤口愈合是重要的。
发明背景
骨髓被认为是“干细胞储备”的主库(predominant pool),其不仅包含造血干细胞(HSC)而且还包含内皮和间充质干细胞(ESC,MSC)。本发明包括的一个目标领域是获得待分化成合适的自体细胞和/或合适的同种异体细胞的合适细胞材料,所述细胞已转化成能够被移植入受者中而不被排斥或引起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细胞类型。
例如可以想象的是,除了别的可通过例如转分化(例如通过共培养,例如将细胞与牙周韧带组织或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因子共培养)而转化的细胞类型外,尤其是任何间充质成骨细胞或者甚至成骨细胞或成纤维细胞谱系的前体细胞和祖细胞可用于产生PDL细胞。
先前已公开了造血细胞的方法、组合物和用途。造血细胞是当与成骨细胞共培养时可分化成成熟血细胞的细胞。特别地,通过将细胞与成骨细胞共培养来繁殖造血细胞并保持其未成熟形态的方法公开于美国专利#5733541。
成骨细胞提供了繁殖造血细胞并保持其未成熟形态的细胞因子和/或微环境。造血细胞可用于治疗某些血液相关病症和可用于治疗需要造血细胞的患者。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实际上不是保持造血细胞的未成熟形态,而是例如通过暴露于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或来自牙周韧带组织的因子共培养来转分化间充质干细胞(例如来自脐带或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相似谱系的细胞,以获得具有例如下列特征的间充质干细胞:显示出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的表达增加,同时显示出骨唾液蛋白(BSP)的表达减少,从而导致与PDL细胞类似或相似的细胞群。这在除了牙周韧带细胞或牙周韧带干细胞以外的任何其他间充质细胞中是非常罕见的。
多能成体祖细胞的注射
在将单种多能成体祖细胞注射入早期胚泡后,发现所述细胞贡献了来自所有3个胚层的大部分体细胞类型。此外,骨髓来源的造血前体细胞似乎存在于非造血组织中,例如由McKinney-Freeman等人(McKinney-Freeman SL,Jackson,KA,等人,PNAS USA(2002)99:1341)描述的肌肉组织。
已在基质层(stromal layer)内观察到成骨细胞样细胞,所述细胞与基质细胞系共有几种表型特征(Benayahu D等人,Calcif TissueInt.(1992),51:195-201;Benayahu D等人,Calcif Tissue Int.(1991),49:202-207;Mathieu E等人,Calcif Tissue Int.(1992),50:362-371)。例如,鼠类骨髓基质细胞系BMS2共有许多成骨细胞标记物,包括高碱性磷酸酶、胶原(I)和骨桥蛋白,以及骨唾液蛋白(BSP)的增加,这不是牙周韧带干细胞或牙周韧带细胞的特征。此外,在也显示出骨唾液蛋白(也称为骨唾液蛋白II pr(BSP))的表达增加的BMS2细胞(一种鼠类基质细胞系)中也检测到骨钙蛋白(一种成骨细胞特异性蛋白)的mRNA(Dorheim MA等人,J Cell Physiol.(1993)154:317-328);根据Dorheim等人,甚至前脂肪细胞和脂肪细胞可展示出这些成骨细胞特征。
在使用几种基质细胞系的系列实验中,Benayhu等人发现,被检查的所有细胞类型(MBA-1:成纤维细胞,MBA-2内皮样细胞,MBA-13纤维内皮细胞(fibroendothelial),13F1.1克隆的前脂肪细胞,MBA-15成骨细胞)具有一些成骨细胞特征,但在表达的程度上不同(Benayahu D等人,Calcif Tissue Int.(1992),51:195-201;Benayahu D等人,Calcif Tissue Int.(1991),49:202-207)。已发现,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W-20-17鼠类基质细胞系中诱导成骨细胞分化;异位骨髓移植实验清楚地证明,新形成的骨髓基质和骨来源于供体,而血细胞是宿主来源的(Reddi AH,Coll Relat Res.(1981)1:209-226;Kataoka H,Urist MR,Clin Orthop Relat Res.(1993),286:262-270)。
骨祖细胞来源于骨髓这样的观察结果为造血祖细胞和成骨细胞之间的功能关联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几位研究者已说明,原代和转化的骨髓基质细胞可以获得成骨细胞表型,因为在将这些细胞植入扩散盒后在体内观察到骨形成(Grigoriadis等人J Cell Biol.(1988)106:2139-51)。非粘着低密度骨髓细胞在无血清条件中的体外温育也可发育成成骨细胞样细胞,这些细胞可矿化它们的细胞外基质(Long等人,1990;和Campbell等人,1987)。
上述文献基本上将成骨细胞描述为通过产生可能在造血谱系的特定刺激方面有所帮助的细胞因子和其他因子来刺激细胞的来源。
然而,本发明的范围是形成主要可用于修复牙疾病(例如牙周炎)的细胞类型,例如PDL细胞或具有PDL特征的细胞,所述细胞可以为同种异体来源的、成熟或未成熟的,但优选在谱系中不比脐带或脐带血的水平更低。事实上涉及可以例如通过共培养人牙周韧带干细胞和来源于脐带或来源于骨髓的干细胞的组合来转分化的任何间充质细胞。备选地,可从来自臼齿或来自智牙的牙周韧带中分离和培养用于用作PDL或PDLC这一目的的任何间充质细胞或干细胞。
发明概述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方法,所述方法用于繁殖直接从牙齿收获的PDL细胞以例如用于自体使用,或理想地繁殖间充质细胞,所述间充质细胞当植入口腔,更特别地植入牙周区域和更加特别地植入牙齿区域以固定和/或修复牙齿以及牙齿的牙周区域时不被排斥,尤其是使用间充质类型的细胞和更特别地PDL或PDLC样的细胞或转化成PDL或PDLC的细胞。该方法可通过下列方式来起始:将来源于牙周韧带的干细胞或前体细胞与来自脐带和/或来自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并且从某些蛋白质的表达的观点上看,导致产生具有与蛋白质的表达相关的能力的间充质细胞,例如至少HLA-DR阳性(HLA-DR+)、CD-34阴性(CD-34-)、Lin阳性(Lin+)、Thy-1阳性(Thy-1+)、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还可能CD146/MUC 18阳性(CD146/MUC 18+)的细胞。这些干细胞或祖细胞可能由于它们也是来源于脐带或脐带血的多能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或祖细胞而对于受者具有较弱的免疫原性。
本发明的公开内容
本发明涉及用于获得具有PDL细胞的特征的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系的新概念和方法。获得的细胞是并且将持续是HLA-DR阳性(HLA-DR+)、CD-34阴性(CD-34-)、Lin-1阳性(Lin-1+)、Thy-1阳性(Thy-1+)、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还可能CD146/MUC 18阳性(CD146/MUC 18+)的。这些细胞优选是牙周韧带细胞,或者未成熟的牙周韧带干细胞类型或优选人牙周韧带干细胞(hPDLC)类型,或者来自脐带血或优选来自人脐带血的未成熟基质或间充质细胞,所述细胞例如通过共培养,例如与牙周韧带组织或来自牙周韧带组织的因子一起共培养而获得。细胞也可以具有生骨性细胞来源,其当暴露于或在牙周韧带组织或来自该组织的因子中培养时,显示出PDL细胞的特征。在理论上,牙周韧带细胞和/或牙周韧带干细胞的特征在于骨钙蛋白和骨桥蛋白的表达,和最可能在于骨唾液蛋白的表达减少或甚至缺乏表达,而这种表达在成骨细胞培养物和成软骨细胞培养物中通常观察到。
具有PDL特征的细胞适合用于修复或治疗牙病症,特别是牙周炎。
为了获得可预测的牙周再生,PDL细胞的选择性粘着和增殖是必需的。这些类型的细胞可修复受损的牙周韧带(例如,牙周炎和相似的病症)以及同时例如产生将纤维组织与骨连接起来的牙骨质,并且可以能够治疗牙周缺损,从而重建由于牙周炎而处于丧失危险中的牙齿粘着。
根据本发明,这些PDL细胞(其中首先是特化的细胞)是可用于上述修复(例如牙周炎等的修复)的细胞培养物的起始材料。当然,如果这些细胞是自体的,则是优选的,这意味着其是在将牙齿拨出的同时从牙齿例如智齿收获的,因而可在拨出之时立即收获细胞,或者可将拔出的牙齿在运输培养液中在例如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然后可收获PDL细胞,并且立即进行培养或在液氮罐中深度冷冻以待以后使用。
其他细胞也可能用于相同的目的,例如从患者的颌骨或其他骨结构收获的自体或同种异体的成骨细胞。这些间充质前体细胞或祖细胞,也可用于修复牙周炎等的目的。可来源于源自脐带或脐带血的多能间充质干细胞的另外一组细胞也可以作为自体细胞(取自贮存的脐带血,并后来在生命中用于修复在出生时提供了他/她的脐带血的患者的牙周炎)而得到。或者,来自其他个体的脐带的这些多能间充质干细胞可能在具有免疫原性方面显示出较低的倾向,从而可用作“供体”细胞以修复牙周炎等。当使用此类细胞时,它们已经历共培养过程,其中将细胞暴露于或与一种或多种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一起共培养以获得PDL特征。
将适合用作PDL细胞或PDLC的细胞与其他哺乳动物间充质前体细胞(例如,任何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例如成体间充质前体细胞)共培养,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根据本发明,也可能将PDL细胞例如与多能间充质干细胞(例如来源于脐带或脐带血的此类干细胞)共培养,这样,可获得适合用于修复牙周炎等的经共培养的细胞。
为了获得牙周韧带干细胞群,可将间充质干细胞与牙周韧带组织、来自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在牙周细胞含量存在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共培养,或者更确切地说可以通过首先在经收获以待加入至培养基中的牙周韧带组织中消除存在的活细胞,在所述培养基中将会培养间充质细胞以分化或转分化成PDL细胞。预期培养可从将细胞短时间暴露于牙周韧带组织或蛋白质,变化至将细胞培养物在至少包含牙周韧带组织、其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的培养基中完全扩展并持续数周直至获得足够量的细胞。这种细胞培养方法可用于来源于脐带和/或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因此,来自脐带或来自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与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其的牙周韧带蛋白质和/或因子一起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以获得牙周韧带样特征,从而可在用于修复和再生牙周组织的临床应用中用作具有或不具有支架的细胞植入体。
起始材料-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
通过将这些细胞暴露于和/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或来源于牙周韧带的因子共培养可将PDL细胞以及任何上述组合的间充质干细胞或前体细胞分化成PDL或PDLC,所述牙周韧带组织或来源于牙周韧带的因子可诱导前体细胞,或者阻止诸如PDL的细胞去分化。
因此,应当理解并且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是:上述细胞类型在当暴露于牙周韧带组织或来源于牙周韧带的因子、与其共培养和/或由其诱导时,可分化或转分化成PDL或PDLC,或者如果它们一开始实际上就是PDL时,这些细胞将不进行去分化。当在培养基中使用时,当使用该培养基共培养来自脐带的间充质干细胞时,相同的收获的牙周韧带组织或来源于该组织的因子可导致产生PDL或具有与PDL相同能力的细胞,从而使得能够使用它们来治疗牙周炎等。
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可使本发明者能够培养成骨细胞或生骨性细胞(osteogenic cells)的祖细胞(例如通过来自哺乳动物(例如来自骨,尤其是从患者获得的骨结构)的活检组织的外植而获得的)以发展成PDL或具有PDL行为的细胞,以便后来在患者的生命中治疗牙周炎,这意味着当人们无法获得PDL的原代培养物时,可以以这种方式采用自体细胞植入方法。
在细胞培养基中用作PDL的诱导剂的牙周韧带组织。
牙周韧带组织的来源
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的牙周韧带蛋白质和/或因子的来源可以是自体、同种异体或异种来源的(例如,拨出的或撕脱的猪牙齿)。然而,预期来自牙周韧带的细胞、牙周韧带或因子的处理必须在当组织仍然具有活力并且没有经历任何必需组分的分解时进行收获和处理,所述必需组分是对于获得和可能对于保持培养的细胞如PDL或PDLC或者将其本身表现为PDL或PDLC的细胞所需要的。在“牙周组织的收获和保存”中描述了关于操作牙周组织的建议。
例如可从臼齿或从智齿收获牙周韧带,其在培养基中使用以在所述培养的细胞中诱导“PDL效应”。这样,可将牙周韧带与已整合入在牙周韧带中的PDL细胞一起收集,或者牙周韧带组织被除尽了这些细胞,并且由牙周韧带组织组成,或甚至为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因子,以便将来用于PDL细胞培养或用于尝试将上述的其他间充质细胞转分化成PDL。
根据本发明,所述“牙周韧带组织”可定义为加入至PDL细胞培养物或间充质细胞培养物(希望被用作PDL细胞)中的诱导性混合物。可将其进行深度冷冻(例如在液氮罐中)贮存,或进行使用,在使用时,可将其直接与合适的生长介质(培养基)混合在一起,在所述生长介质中,培养细胞以防止PDL细胞去分化成其他非PDL细胞,以及分化或转分化其他所选择的细胞从而变成PDL或PDLC或者与PDL或PDLC相似。因此,包含牙周韧带组织或来自牙周韧带的因子的所述培养基组合物可用作生长培养基,该培养基可保持PDL细胞,从而避免去分化或细胞“漂移(drifting)”。
如先前所描述的,也可收获、表征和汇集该牙周韧带组织(例如被除尽了细胞),以便与培养基一起用于培养间充质细胞以诱导PDL细胞特征,从而产生可表征为牙周韧带细胞或所述类型的前体细胞的所述细胞群。例如通过借助于牙周韧带组织的诱导用途从间充质细胞进行分化而获得的PDL细胞特征可通过显示出下列状态来证明:所述PDL或PDL样细胞将显示出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的表达增加以及骨唾液蛋白(也称为骨唾液蛋白II)的表达减少(减少的BSP表达)。
牙周组织的收获和保存
为了以对于诱导、转分化或转化间充质细胞以产生牙周韧带细胞或行为与牙周韧带细胞类似的细胞来说所需要的量使用牙周组织,可能必需准备后勤系统(logistic system)以使拨出的牙齿(例如,从各种牙科诊所收集的拨出的智齿)的细胞保持存活以及阻止来自拨出的牙齿的牙周组织分解,这很可能意味着使拨出的牙齿保持存活并且保持在无菌条件下以防止微生物污染(可以通过使用尽可能无菌的方法和加入足够量的在运输介质或用于贮存的培养基中存在的抗生素和抗真菌剂来使微生物污染保持在最低限度)。Sigalas等人最近已测试了使撕脱的牙齿的细胞保持存活的方法。已检查了作为用于撕脱的牙齿的可能贮存培养基的许多溶液。Sigalas等人最近报导,在室温下和在冰上将人牙周韧带(PDL)细胞暴露于培养基、牛奶、Hanks平衡盐溶液(HBSS)、Soft Wear、Opti Free和Solo Care接触镜溶液、Gatorade和自来水1小时。在暴露后即刻(0小时)以及在第24和第48小时使用台盼蓝排除技术计数活细胞的数目,在处理后测试细胞的增殖能力(Sigalas E,Regan JD等人Dent.Traumatol.(2004)20:21-28)。本研究显示,发现Hanks平衡盐溶液HBSS对于撕脱的牙齿来说是最佳的贮存介质。可以想象许多其他类型的培养基,其加入或不加入从一始就存在和最可能包含血清蛋白的牙周韧带组织。可将牙齿、牙周韧带相关细胞或牙周韧带组织在液氮罐中深度冷冻。
用于确定细胞未分化成PDL或PDL细胞已去分化或飘移的方法表明骨唾液蛋白(也称为骨唾液蛋白II或BSP)将增加,从而实际上证明经培养的细胞事实上是成骨细胞而肯定不是PDL细胞。实际上,当骨唾液蛋白II或BSP可以被鉴定(或显示增加)时,可意识到该PDL细胞培养物已变成了生骨性细胞(例如,成骨细胞和非PDL-或非PDLC-分化的间充质细胞)(Fisher LW,McBride OW,等人J.Biol.Chemistry(1990),265:2347-2351)。由该基因编码的BSP蛋白是骨基质的主要结构蛋白。其在人骨中构成了大约12%的非胶原性蛋白,并由骨骼相关细胞类型(包括肥大软骨细胞、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合成。该蛋白质通过其酸性氨基酸簇结合钙和羟磷灰石,并且通过识别玻连蛋白受体的RGD序列来介导细胞附着。BSP基因也被鉴定为基因ID:3381,并且表达结合整联蛋白的唾液蛋白(骨唾液蛋白,也称为骨唾液蛋白II,缩写为IBSP)。我们先前通过AffymetrixGene Chip分析已发现,在来自骨关节炎患者和非-O.A.患者的软骨细胞中也存在玻连蛋白受体的表达(自己的观察)。然而,该表达至今仍未在PDL或PDLC中测试到。
以下也在本领域的范围内:被植入以用于牙周修复和/或牙修复的细胞可以是自体间充质干细胞、前体细胞或祖细胞(例如从牙周区域或牙周韧带中作为干细胞或前体细胞而收获的),或者甚至来源于颌骨活检组织的间充质细胞在当暴露于牙周韧带组织时也可向PDL分化。因此,在理论上和实际在实践中,我们可使用外植体培养技术来扩展间充质细胞或者更确切地成骨细胞或其前体以产生PDL细胞。然后,可将这些PDL细胞用于植入患者中,以修复牙周炎等。
可以期望这些细胞进一步分化成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这可能包括在相当复杂的过程中),从而产生与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系相似的细胞身份(cell identity),这种身份可通过继续地表现为至少HLA-DR阳性(HLA-DR+)、CD-34阴性(CD-34-)、Lin-1阳性(Lin-1+)、Thy-1阳性(Thy-1+)和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可能地对于另一种蛋白质CD146/MUC18是阳性的,但对于CD31(造血细胞标记物)是阴性的来鉴定。
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是获得一种或几种哺乳动物细胞类型,所述细胞类型可移植入哺乳动物(包括人)中而不引起移植的或植入的细胞的排斥或者产生“移植物抗宿主”(GVH)排斥,既不发生细胞凋亡也不诱导细胞凋亡,或当被移植时,不会转变成永生化细胞系。
当使用胚胎间充质干细胞进行例如关节中的植入,以试图发展用于软骨或O.A.修复的方法时,此类使用胚胎间充质干细胞的植入已显示,这些细胞可在实验中在分化成混合的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细胞期间保持转化的功能,所述细胞在显著量的SCID小鼠中具有表现为畸胎瘤的永生化行为,其中所述胚胎干细胞实际上诱导了这些永生化的畸胎瘤(Wakitani S,Takaoka K,Hattori T,Miyazawa N,IwanagaT,Takeda S,Watanabe TK和Tanigami A,Rheumatology(2003),42:162-165),这表明当例如为了产生牙周韧带细胞而使用成熟度更低的细胞时,为了该目的可能更可取的是使用来自脐带或来自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而不使用胚胎干细胞,因为此类转分化可能实际上产生肿瘤,例如畸胎瘤。
增加人脐带血(UCB)在成体同种异体移植中的应用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只可收集和输注少量的祖细胞。UCB的离体扩展可能有助于克服该限制。UCB细胞的培养是否也可导致污染性母细胞的共扩展,从而改变导致细胞排斥出现率增加的移植物特征,这一点到目前为止仍未明了,但当使用来自脐带血的间充质干细胞时应当考虑这一点。
这可例如通过在包含干细胞因子(SCF)、flt-3L、Il-3、IL-6、EPO和G-CSF的标准培养基中起始UCB单核细胞(MNC)的培养,通过探测分离间充质干细胞(例如UCB细胞)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为了解决污染性母细胞的问题,可同时进行X和Y染色体的所谓分裂间期FISH分析。可在第0天和在培养期间的几个时间点上就雌性(XX)细胞来检查雄性(XY)脐带血样品。
获得PDL细胞的方法
将哺乳动物细胞,例如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同种异体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包括UC或UCB细胞)、自体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自体哺乳动物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祖细胞与一种或多种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一起培养。使用经缀合的抗CD13、CD44、CD90、CD73和CD31的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查和分析这些细胞。标记物例如CD13、CD44、CD90、CD73全都被认为是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而CD31是造血细胞标记物。hPDLC被证明对于所有4种干细胞标记物都是阳性的,而对于CD31是阴性的。
如果使用牙周韧带组织,首先要使用例如本说明书的实施例1或6中所描述的合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组织。在整个培养期期间定期例如每1至5天,例如每3至4天更换生长培养基。在一段时间(通常8至11天)后,细胞(hPDLC)从牙周韧带中迁移出来,并且在当达到足够的汇合时,例如使用酶处理(如胰蛋白酶/EDTA处理)来收获细胞。
在37℃和5%CO2下,在合适的培养皿中培养哺乳动物细胞和hPDLC细胞并饲以生长培养基(例如DMEM/F12,其包含16%FCS、抗坏血酸、庆大霉素和两性霉素)。在整个培养期期间每3至4天更换生长培养基。
在8至11天后,细胞(称为hPDLC)通常开始从牙周韧带的小碎片中迁移出来。当培养达到70-80%的汇合(大约3周)时,使用胰蛋白酶/EDTA处理来脱离细胞,并将其用于下面描述的实验。
备选地,可在合适的培养皿中在包含FCS和其他上述成分的上述DMEM/F12中培养哺乳动物细胞,在整个细胞培养期期间每3至4天更换培养基,在11天或更长的时间后,可将此类因子例如牙周韧带蛋白质作为诱导剂加入细胞中,其中人们试图将这些细胞转分化成PDL。
支架
当在移植或植入期间允许它们粘附时,培养在各种生物可降解的支架上的骨细胞或生骨性细胞可在支架和细胞之间产生相互作用。这尤其可以通过使用各种生物可降解的聚合物例如PLGA支架来实现。
将可预期,可测试几种类型的支架,并且所述支架可以能够成功地用于牙周韧带细胞和/或牙周韧带干细胞或间充质干细胞,其已被诱导以用作牙周韧带组织。
可将待植入的细胞与支架例如羟基磷灰石载体一起植入,所述支架可以增强牙周韧带和甚至牙骨质,以及产生插入牙骨质和骨中并同时使牙齿保持在原位的纤维结构(例如与沙比纤维(Sharpey’s fiber)相似的纤维结构)。
移植的或植入的细胞用于治疗牙周炎的用途
使用分化的或转分化的细胞的一个目的是发展出可用于例如治疗被损坏的牙周组织(其尤其是由于“牙周炎”而引起的)的细胞或组织材料。称为牙周炎的口腔病症通常作为例如在龈线中由微生物(例如,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的感染而开始,该感染被诊断为龈炎或急性龈炎。这种类型的感染最初似乎是无害的,但在一段时间内该感染可导致对于口腔来说必需的组织,特别是将牙齿与牙槽骨结合(与牙骨质一起)的牙周韧带的坏死。该坏死尤其是由于组织破坏酶(tissue-destructive enzyme)(例如胶原酶)的合成增加以及由破骨细胞导致的骨组织腐蚀的激活而引起的。这些方法能够破坏那些通常使牙齿锚定在上颌和下颌的骨中的组织结构(参见图1)。
这些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将牙周炎的治疗改变成细胞植入修复(可能与支架一起)。
牙根精确地安装在健康牙周组织中的骨结构(牙槽骨)中的“口袋”中(参见图1)。牙齿通过牙周韧带保持在原位。
在牙周炎期间,实际上是牙周韧带受影响并最终导致牙齿松动,如图2中所显示的。
因此,细胞治疗基于例如细胞(例如PDL和/PDLC)的离体细胞培养,所述细胞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例如如上所述通过暴露于或与牙周韧带或其衍生物共培养而获得,或者通过将间充质干细胞群(例如祖细胞或前体细胞)与骨细胞合并来产生,并且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间充质细胞如例如也可以与间充质干细胞(例如来自间充质多能干细胞(例如来源于来自脐带或来自脐带血的细胞))相合并的PDL和/或PDLC,所述间充质细胞可以是具有较小的产生反应例如细胞排斥的倾向的同种异体细胞,或可以是自体来源的,从而不显示排斥的迹象。自体间充质细胞可以是生骨性细胞来源的或甚至成纤维细胞来源的,或者甚至为可从分化性间充质细胞获得的细胞类型中的任一类型。
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是:将待植入的细胞与合适的支架相组合,从而可以塑造希望用于特定的应用区域的产品的形状并使之与所述区域适配,以及甚至覆盖移植的细胞以保持它们的功能,保护它们免受感染和甚至限制细胞生长入口腔内的不希望的区域中。
附图说明
图1.位于其齿窝中的牙齿的图。
图2.牙周炎,牙龈的慢性感染,其特征在于牙齿和颌骨之间的附着的丧失始于称为龈炎的更温和的形式(参见“1”)。
图3.显示了hPDLC的亚汇合培养。当细胞达到70%汇合时,用胰蛋白酶处理它们。
图4.在Beckman Coulter Epics XL流式细胞仪上分析样品。通过前向和侧向散射门控从分析中排除死细胞和碎片。
图5.使用特定的染色方案就碱性磷酸酶活性对细胞进行染色和研究,并且成骨分化显示于该图中。
在下列非限定性实施例中举例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hPDLC培养
将人第三磨牙置于皮氏培养皿中,将2ml生长培养基(包含16%FCS、庆大霉素、抗坏血酸和两性霉素的DMEM/F12)施加至所述磨牙。
用无菌解剖刀轻轻地从牙根表面分离出牙周韧带,并将组织转移至新的皮氏培养皿中。
将2ml生长培养基施加至所述牙周韧带组织,并用无菌解剖刀产生小的外植体。
将来自牙周韧带组织的外植体转移至包含生长培养基的75cm2培养瓶中,并在37℃下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分离在来自原代细胞培养物的集落形成单位中的由外植体产生的细胞培养物。
实施例2
表面标记物的表达
使用经缀合的抗CD13、CD44、CD90、CD73和CD31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术来分析来自原代培养物(E1P0)(定义为还未传代的主要从外植体长出的细胞的初始CFU)的hPDLC。
CD13、CD44、CD90、CD73全都被认为是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而CD31是造血细胞标记物。
hPDLC被证明对于所有4种干细胞标记物都是阳性的,而对于CD31是阴性的。
这表明,hPDLC群体由间充质祖细胞组成。
实施例3
成骨分化(基因表达)
将hPDLC接种在6孔板中,并通过将培养基从正常生长培养基改变成成骨培养基(包含10%FCS、抗坏血酸、10-7M地塞米松、8mM β-磷酸甘油的DMEM/F12)而诱导其沿着成骨途径分化。
作为对照,将hPDLC培养在包含10%FCS的正常生长培养基中。
在培养14天后,在PBS中洗涤hPDLC,并从经诱导的培养物和对照培养物中分离RNA。
通过使用RT-PCR,评估碱性磷酸酶(ALP)、I型胶原(Coll)和骨钙蛋白(OC)的表达。
实施例4
成骨分化(组织化学分析)
将hPDLC接种在6孔板中,并通过将培养基从正常生长培养基改变成成骨培养基(包含10%FCS、抗坏血酸、10-7M地塞米松、8mM-磷酸甘油的DMEM/F12)而诱导其沿着成骨途径分化。作为对照,将hPDLC培养在包含10%FCS的正常生长培养基中。
在培养14天后,在PBS中洗涤hPDLC一次。然后,就ALP活性或钙沉积物的存在对经诱导的培养物和对照培养物进行染色(Von Kossa染色)。
对于经诱导的培养物,证明了ALP活性增加和钙沉积增加,这支持了基因表达的结果。
所有三个标记物在经诱导的培养物中上调;这证明hPDLC能够沿着成骨途径分化,表明该细胞群由未成熟间充质干细胞组成。
实施例5
hPDLC的冷冻
用胰蛋白酶处理hPDLC,并通过70μm无菌滤器进行过滤,之后进行离心。将粒状沉淀重悬浮于冷冻培养基(FCS+10%DMSO)中,然后将细胞转移至冷冻管。
开始进行渐进的冷冻过程,开始时于4℃进行1小时,-20℃下进行4小时,-80℃下过夜,最后进入液体N2
实施例6
在从3个个体拨出后立即收集正常人第三磨牙。轻轻地将牙周韧带从牙根表面分离,然后将它们切碎成小块。然后将它们转移至T-75培养瓶内,并用生长培养基(DMEM/F12,包含16%FCS、抗坏血酸、庆大霉素和两性霉素)在37℃和5%CO2下进行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每3至4天更换生长培养基。
在8至11天后,细胞(称为hPDLC)开始从牙周韧带的小碎片中迁移出来。当培养物达到70-80%汇合(大约3周)时,使用胰蛋白酶/EDTA处理来脱离细胞,并将其用于下面描述的实验。
hPDLC的亚汇合培养显示于图3中。
流式细胞术分析
为了研究hPDLC的干细胞性质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
将hPDLC的单细胞悬浮液在室温下与缀合有FITC的抗CD73、CD90(已知为间充质干细胞标记物)单克隆抗体一起温育。在温育后,在Beckman Coulter Epics XL流式细胞仪上分析样品。通过前向和侧向散射门控从分析中排除死细胞和碎片。
结果显示于图4中。
成骨分化
以0.5×104个细胞/cm2接种细胞,并在生长培养基中培养过夜。通过将细胞从生长培养基转换至骨诱导性培养基(OIM)(由DMEMF12组成,其中含10%FBS、85□g/mL L-抗坏血酸2-磷酸、10-7M地塞米松和8mM β-磷酸甘油)中来诱导成骨分化3周。在包含10%FBS的SCM中培养无分化刺激物的对照培养物。每周更换培养基2次。
可通过Von Kossa方法来检测细胞外基质(ECM)的钙化,在所述方法中,将磷酸钙沉积物染成棕色至黑色。以0.5×104个细胞/cm2的密度将细胞接种在6孔板中,并在OIM中培养21天。此外,使用特定的染色方案来研究碱性磷酸酶活性。
成骨分化的结果显示于图5中。
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得出结论:培养在上述生长培养基中的hPDLC能够沿着成骨途径分化。
此外,该细胞群展示出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来说特征性的两种表面标记物。
本发明的特定实施方案
1.用于繁殖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的方法,所述细胞已暴露于和/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并被这些因子所诱导以
a.获得牙周特征,
b.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减少的骨唾液蛋白(也称为骨唾液蛋白II或BSP),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2.用于繁殖同种异体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的方法,所述细胞来源于脐带和/或脐带血,并且已暴露于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并被这些因子所诱导以
a.获得牙周特征,
b.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减少的骨唾液蛋白,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3.用于繁殖自体间充质细胞的方法,所述细胞已暴露于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并被这些因子所诱导以
a.获得牙周特征,
b.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减少的骨唾液蛋白,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4.用于繁殖自体成骨细胞或前体/祖细胞的方法,所述细胞已暴露于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并被这些因子所诱导以
a.获得牙周特征,
b.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减少的骨唾液蛋白,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5.用于繁殖第1至4项中所述的细胞的方法,所述细胞被直接向下注射至剩余的牙周韧带。
6.用于繁殖自体间充质细胞的方法,所述细胞被直接原位注射入牙周韧带中,从而能够原位转分化。
7.用于繁殖哺乳动物细胞并保持其未成熟形态的方法,所述未成熟形态被定义为HLA-DR阳性(HLA-DR+)、Lin阳性(Lin+)、Thy-1阳性(Thy-1+)、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可能地CD146/MUC 18阳性,应当是
a.能够与来自脐带的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b.能够与来自脐带血的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8.用于繁殖哺乳动物细胞并保持其未成熟形态的方法,所述未成熟形态被定义为HLA-DR阳性(HLA-DR+)、CD-34阴性(CD-34-)、Lin阳性(Lin+)、Thy-1阳性(Thy-1+)、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可能地CD146/MUC18阳性,应当是
a.能够与来自脐带的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b.能够与来自脐带血的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9.能够与来源于来自自体或同种异体供体的骨髓细胞或其集落的哺乳动物细胞共培养,暴露于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并被这些因子所诱导以
a.获得牙周特征,
b.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减少的骨唾液蛋白,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e.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f.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10.用于繁殖哺乳动物细胞并保持其未成熟形态的方法,所述未成熟形态被定义为HLA-DR阳性(HLA-DR+)、Lin阳性(Lin+)、Thy-1阳性(Thy-1+)、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可能地CD146/MUC 18阳性,所述方法包括鉴定哺乳动物牙周韧带细胞的部分,可以是
a.能够与来自脐带的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b.能够与来自脐带血的哺乳动物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11.所得到的如第1和2项中所述进行处理的群体,被定义为HLA-DR阳性(HLA-DR+)、Lin阳性(Lin+)、Thy-1阳性(Thy-1+)和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可能地CD146/MUC 18阳性,应当可被移植入哺乳动物中
a.进入它们的口腔而不被排斥,
b.进入牙周区域而不被排斥,
c.进入牙缺损而不被排斥。
12.所得到的如第1和2项中所述进行处理的群体,被定义为HLA-DR阳性(HLA-DR+)、Lin阳性(Lin+)、Thy-1阳性(Thy-1+)和Stro-1阳性(Stro-1+)、CD-13阳性、CD-44阳性、CD-90阳性、CD-73阳性和可能地CD146/MUC 18阳性,应当可被移植入哺乳动物中
a.进入它们的口腔而不被排斥,
b.进入牙周区域而不被排斥,
c.进入牙缺损而不被排斥。
13.使用细胞和支架的组合来植入第1至11项中所描述的细胞的方法。
14.用于繁殖哺乳动物自体牙周韧带阳性细胞(干细胞)的方法,所述细胞可被移植
a.进入口腔而不被排斥,
b.进入牙周区域而不被排斥,
c.进入牙缺损而不被排斥。
15.使用细胞和支架的组合来植入上述权利要求中所描述的细胞的方法。
16.来自自体、同种异体和/或异种来源的牙周韧带或其提取物用于使得细胞能够分化的用途。
17.来自自体、同种异体和/或异种来源的牙周韧带或其提取物用于使得细胞能够分化成牙周细胞、牙周干细胞和/或表现出牙周行为的细胞的用途。

Claims (11)

1.用于繁殖和/或分化哺乳动物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哺乳动物细胞暴露于或与一种或多种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从而获得具有PDL特征并达到至少一种下列状况的细胞:
i)显示出通过Von Kossa方法所证明的牙周特征,在该方法中磷酸钙沉积物被染成棕色至黑色,
ii)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同时减少的骨唾液蛋白(骨唾液蛋白II或BSP),
iii)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iv)能够通过朝向牙齿的龈线的愈合来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或齿根骨膜炎,和
v)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哺乳动物细胞在生长培养基中繁殖,然后通过将生长培养基变换为分化培养基例如骨诱导性培养基而被诱导分化,由此收获具有获得的PDL特征的细胞。
3.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哺乳动物细胞是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来源于脐带和/或脐带血的同种异体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自体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自体哺乳动物成骨细胞或成骨细胞的前体细胞/祖细胞,其中这些细胞通过暴露于牙周韧带蛋白将分化成PDL细胞。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进行繁殖的哺乳动物间充质细胞是自体间充质细胞,并且所获得的细胞能够原位转分化成PDL细胞或显示出PDL特征的细胞。
5.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获得的具有PDL特征的细胞是HLA-DR阳性的(HLA-DR+)、Lin阳性的(Lin+)、Thy-1阳性的(Thy-1+)、Stro-1阳性的(Stro-1+)、CD-13阳性的、CD-44阳性的、CD-90阳性的、CD-73阳性的,和可能CD146/MUC 18阳性的,但对于CD 31是阴性的。
6.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所获得的具有PDL特征的细胞是CD-34阴性的。
7.具有PDL特征并且通过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描述的方法可获得的细胞群。
8.用于治疗牙周组织中的病症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通过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定义的方法而获得的细胞直接向下注射至牙周韧带,从而导致所述细胞与周围牙根管的粘着。
9.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细胞的植入采用细胞和支架的组合。
10.主要由能够诱导PDL细胞特征的牙周韧带蛋白质组成的组织组合物,该组合物可通过下列方式而获得:在培养基中培养牙周韧带外植体以获得细胞的迁移,并收获这些细胞。
11.在权利要求10中描述的细胞,所述细胞能够与来源于来自自体或同种异体供体的骨髓细胞或其集落的哺乳动物细胞共培养,暴露于或与牙周韧带组织、来源于牙周韧带组织的牙周韧带蛋白质或因子共培养,并通过这些因子进行诱导以
a.获得牙周特征,其显示出增加的骨桥蛋白和骨钙蛋白以及减少的骨唾液蛋白,
b.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c.能够被植入以修复和/或再生牙周组织,
d.能够修复病症,例如牙周炎,也称为牙周病,
e.被宿主接受而无显著的免疫反应或细胞排斥。
CNA2006800449090A 2005-09-30 2006-09-28 用于分化干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牙病治疗中的用途 Pending CN10131692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2232105P 2005-09-30 2005-09-30
US60/722,321 2005-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6926A true CN101316926A (zh) 2008-12-03

Family

ID=374613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449090A Pending CN101316926A (zh) 2005-09-30 2006-09-28 用于分化干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牙病治疗中的用途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53999A1 (zh)
EP (1) EP1934332B1 (zh)
JP (1) JP2009509512A (zh)
KR (1) KR20080056280A (zh)
CN (1) CN101316926A (zh)
AT (1) ATE499435T1 (zh)
BR (1) BRPI0616708A2 (zh)
DE (1) DE602006020303D1 (zh)
RU (1) RU2008117147A (zh)
WO (1) WO200703623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193A (zh) * 2009-07-03 2012-05-23 阿姆布鲁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牙科修复的骨移植物以及复合生物材料
CN103402558A (zh) * 2011-02-28 2013-11-20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 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根管充填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牙组织再生方法
CN103585177A (zh) * 2012-08-13 2014-02-1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间充质干细胞和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用途
CN103966158A (zh) * 2014-05-28 2014-08-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牙周组织特异性细胞外基质ecm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51053A (zh) * 2015-09-23 2016-01-20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牙周组织修复的细胞复合体及其用途
RU2665137C1 (ru) * 2017-12-15 2018-08-2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авматологии и ортопедии им. Я.Л. Цивьяна"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У "ННИИТО им. Я.Л. Цивьяна"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деструктивных форм периодонтита
CN111110922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3d生物打印的牙周生物模块及构建方法及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20183B2 (ja) * 2008-06-26 2013-10-23 国立大学法人 岡山大学 顎顔面インプラント治療のための骨質検査方法
JP6338214B2 (ja) * 2014-03-28 2018-06-06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国立長寿医療研究センター インプラント体
KR101957034B1 (ko) * 2017-08-24 2019-03-11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인간유래 유도만능줄기세포에서 치계상피줄기세포로의 분화방법 및 이의 용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33610B1 (fr) * 2001-12-14 2007-01-26 Natural Implant Construits cellulaires cultives in vitro, preparation et utilisation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0193A (zh) * 2009-07-03 2012-05-23 阿姆布鲁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牙科修复的骨移植物以及复合生物材料
CN102470193B (zh) * 2009-07-03 2016-01-20 阿姆布鲁斯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牙科修复的骨移植物以及复合生物材料
CN103402558A (zh) * 2011-02-28 2013-11-20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 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根管充填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牙组织再生方法
CN103402558B (zh) * 2011-02-28 2015-10-14 独立行政法人国立长寿医疗研究中心 含有间充质干细胞的根管充填材料及使用该材料的牙组织再生方法
CN103585177A (zh) * 2012-08-13 2014-02-1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间充质干细胞和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用途
CN103966158A (zh) * 2014-05-28 2014-08-0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牙周组织特异性细胞外基质ecm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966158B (zh) * 2014-05-28 2016-09-21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牙周组织特异性细胞外基质ecm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5251053A (zh) * 2015-09-23 2016-01-20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牙周组织修复的细胞复合体及其用途
RU2665137C1 (ru) * 2017-12-15 2018-08-28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травматологии и ортопедии им. Я.Л. Цивьяна" Министерства здравоохран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ФГБУ "ННИИТО им. Я.Л. Цивьяна" Минздрава России Способ лечения деструктивных форм периодонтита
CN111110922A (zh) * 2019-12-25 2020-05-08 四川大学 一种用于3d生物打印的牙周生物模块及构建方法及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616708A2 (pt) 2011-06-28
DE602006020303D1 (de) 2011-04-07
ATE499435T1 (de) 2011-03-15
JP2009509512A (ja) 2009-03-12
EP1934332B1 (en) 2011-02-23
EP1934332A1 (en) 2008-06-25
KR20080056280A (ko) 2008-06-20
US20080253999A1 (en) 2008-10-16
WO2007036232A1 (en) 2007-04-05
RU2008117147A (ru) 2009-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6926A (zh) 用于分化干细胞的方法及其在牙病治疗中的用途
CN102127522B (zh)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Bianco et al. Postnatal skeletal stem cells
CN104204193B (zh) 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
Rouwkema et al. The use of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for prevascularize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CN102449141B (zh) 人脐带血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
Kaigler et al. Angiogenic and osteogenic potential of bone repair cells for craniofacial regeneration
JP6687757B2 (ja) 3d軟骨オルガノイドブロックを調製するための方法
CA2743869A1 (en) Allografts combined with tissue derived stem cells for bone healing
CN102391981A (zh) 多能扩增间充质前体细胞子代(memp)及其应用
JP2004531256A (ja) 前駆細胞集団、その増殖、及びそれからの非造血細胞種及び組織の成長
CN108486050B (zh) 从犬的脐带制备间充质干细胞的方法
CN108456657A (zh) 犬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冻存方法
CN101945993A (zh) 使用生长因子组合的骨髓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之骨生成分化
CN110475855A (zh) 用于从牙髓组织衍生的细胞制备牙髓干细胞的方法
CN1778905B (zh) 一种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Lee et al. Isol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from the mandibular marrow aspirates
Oubenyahya Stem Cells from Dental Pulp of Human Exfoliated Teeth: Current Understanding and Future Challenges in Dental Tissue Engineering.
Yamachika et al. Bone regeneration from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nd compact bone-derived MSCs as an animal model
Roman et al. In vitro characterization of multipotent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isolated from palatal subepithelial tissue grafts
CN108728408B (zh) 犬胎膜间充质干细胞及制备方法和使用的培养基
Esposito et al. Culture conditions allow selection of different mesenchymal progenitors from adult mouse bone marrow
Dannan Dental-derived stem cells and whole tooth regeneration: an overview
CN100475956C (zh) 制备用于移植的细胞的方法
Maxson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s of conditioned media and hydrostatic pressure 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