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5174A - 灯用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灯用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15174A CN101315174A CNA2008101085660A CN200810108566A CN101315174A CN 101315174 A CN101315174 A CN 101315174A CN A2008101085660 A CNA2008101085660 A CN A2008101085660A CN 200810108566 A CN200810108566 A CN 200810108566A CN 101315174 A CN101315174 A CN 1013151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mp
- maintaining part
- connector
- connector body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05—Two-pole devices
- H01R33/06—Two-pole devices with two current-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having their axes parallel to each oth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2/00—Systems of lighting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F21S4/00 - F21S10/00 or F21S19/00, e.g. of modular constr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3/00—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pparatus and having one part acting as a holder providing support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via a counterpart which i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apparatus, e.g. lamp holders; Separate parts thereof
- H01R33/97—Holders with separate means to prevent loosening of the coupling or unauthorised removal of apparatus held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Connecting Device With Hold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靠性高的灯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器主体(2)并列配置保持灯(1)的保持部(6)及与从该灯(1)突出的引线部(5)接触的连接部(7),所述保持部(6)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2)具有可弯曲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灯用连接器,该灯用连接器适用于例如配置在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后方的背光等,尤其涉及即使有振动或冲击等也能够可靠地维持灯和连接器的连接的灯用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该种的灯插座,已在日本特许第3118699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提出。
图17~图19是用于说明通过该专利文献1提出的灯插座的图,图17是灯插座的立体图,图18是该灯插座的俯视图,图19是图18D-D线上的剖面图。该灯插座101由左右一对的接触点102和斗形的内部绝缘体103及外部绝缘体104构成。
所述接触点102如图19所示由一片板簧构成,其具有:与背光金属盖电极(未图示)接触的电极连接部105、在所述内部绝缘体103的里面固定的固定部106、在所述内部绝缘体103和外部绝缘体104之间配置的连接部107、在所述外部绝缘体104的里面固定的固定部108、以及与液晶用电路基板(未图示)连接的基板连接部109。所述内部绝缘体103相对于外部绝缘体104成为独立的构造。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118699号公报
然而该现有的灯插座,在从外部绝缘体104独立的内部绝缘体103上固定有接触点102的电极连接部105。因此,在因振动或冲击等内部绝缘体103摇晃时,伴随于此,接触点102的电极连接部105也摇晃,因为相对于背光金属盖电极的接触压力发生变动,所以在工作可靠性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用连接器,该灯用连接器解决这样的现有技术的缺点,且可靠性高。
为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特征在于,连接器主体并列配置保持灯的保持部及与从该灯突出的引线部接触的连接部,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可弯曲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案中,所述连接部相比于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灯的轴向外侧隔开间隔而并列配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或者第二方案中,所述保持部具有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对的一对弹性片,在该弹性片的内表面形成有所述灯端部的防脱落突起。
本发明的第四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三的任一个方案中,在所述保持部的两侧侧面上隔开空隙地形成有外壁部。
本发明的第五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四的任一个方案中,所述保持部隔开空隙地以悬臂梁状被支承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地被支承。
本发明的第六方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至第五的任一个方案中,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安装了所述灯的状态下,阻止所述引线部从所述连接部脱落的锁止部一体形成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
发明效果
本发明如上所述构成,保持部和连接部分别分开配置,并且因为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可弯曲性,所以即使在灯上产生振动或冲击,在可靠地维持引线部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的状态下,利用保持部的可弯曲性能够应对振动或冲击,可以提供可靠性高的灯用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左侧观察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体的单体的立体图;
图2是从右侧观察的该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3是从左侧观察的表示在该连接器主体上插入了灯端部的锁止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从右侧观察的该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5是从左侧观察的表示在该连接器主体上安装灯端部并锁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从右侧观察的该连接器主体的立体图;
图7是在安装板上安装的连接器主体的侧视图;
图8是图2A-A线上的放大剖面图;
图9是图8B-B线上的放大剖面图;
图10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灯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1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连接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12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13是该安装板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14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印刷配线基板的立体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单元的侧视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背光的立体图;
图17是现有提案的灯插座的立体图;
图18是该灯插座的俯视图;
图19是图18D-D线上的剖面图。
图中
1-冷阴极荧光灯;2-连接器主体;3-安装板;4-印刷配线基板;5-基板安装部;6-保持部;7-连接部;8-锁止部;9-插入槽;10-卡止爪;11-限位面;12-连接端子;13-端子收容部;14-灯的端部;15-引线部;16-端部收容部;17-固定保持部;18-可动保持部;18a、18b-弹性片;19-外壁部;20-空隙;21-空隙;22-支承部;23-防脱落突起;24-夹持片;25-引线部收容部;26-第一锁止部;27-第二锁止部;28-限制部;29-第一重合部;30-凸部;31-第二重合部;32-凹部;33-空隙;34-限制面;35-连接器单元;36-安装卡止片;37-下端倾斜部;38-台阶部;39-接收部;40-插入孔;41-嵌合凹部;42-缺口部;43-导电图案;44-嵌入卡合部;45-开口;46-基部;47-倾斜面;48-突出部;49-垂直端面;50-端缘;51-基板连接部;52-定位卡合部;53-前端收容凹部;54-前端保持部;55-嵌合爪部;56-电容器;X-灯的插入方向;Y、Z-可动保持部的移动方向;W1-保持部的横向宽度;W2-连接部的横向宽度;W3、W4-插入孔的横向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其次,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背光的构成)
首先,结合图16关于配置在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对象的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后方的背光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该图所示,在同一平面上平行排列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冷阴极荧光灯(以下,略记为灯)1,各灯1的两端部被安装保持在连接器主体2上,各连接器主体2在呈一列保持在安装板3上的状态下,与印刷配线基板4电连接,从而构成了背光。并且,在面积宽广的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组合多个该背光进行配置。
(连接器主体的构成)
其次,对于连接器主体2的构成进行说明。图1及图2是从左侧及右侧观察的连接器主体2的单体的立体图,图3及图4是从左侧及右侧观察的表示在连接器主体2上插入了灯1的端部的锁止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及图6是从左侧及右侧观察的表示在连接器主体2上安装灯1的端部并进行锁止的状态的立体图;图7是在安装板3上安装的连接器主体2的侧视图。
例如图1及图7所示,连接器主体2具有基板安装部5以及在该基板安装部5上设立的保持部6、连接部7和锁止部8,所述保持部6、连接部7和锁止部8沿着安装的灯1的轴线方向从灯1一侧朝向灯1的外侧顺次配置。基板安装部5、保持部6和锁止部8通过具有电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成形为一体,连接部7通过金属的冲压加工件构成。
在基板安装部5的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上,从一方的侧端面到中间的位置,在水平方向上形成插入槽9,该插入槽9中插入所述印刷配线基板4的一方的侧端部(参照图15),插入槽9的最里面成为限位面11。插入槽9的中间被切断,在该被切断的位置上设置有上下相对的具有弹性的一对卡止爪10。
在基板安装部5的下面中央部上,形成有从下方压入连接部7的插入孔(未图示)以及与该插入孔相连并收容连接部7的连接端子12的凹状的端子收容部13。
图8是图2A-A线上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图8B-B线上的放大剖面图,图10是灯1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如图10所示,在灯1的端部14上,由金属棒或者金属线形成的引线部15沿灯1的轴向向外侧突出。保持部6用于保持该灯1的端部14,在保持部6的内侧形成端部收容部16,以面对该端部收容部16的方式设置有固定保持部17和可动保持部18。如图10所示,固定保持部17和可动保持部18沿灯1的轴向分开设置,使得固定保持部17保持灯1的靠近引线部15的端部14,也使得可动保持部18保持其内侧的端部14,因此可动保持部18与所述连接部7也分开。
这样,通过将与灯1的引线部15接触的连接部7和保持灯1的端部14的可动保持部18分开设置,在此作用下,即使在灯1上产生振动或冲击,在可靠地维持引线部15和连接部7之间的连接的状态下,利用可动保持部18的可弯曲性能够应对所述振动或冲击。
固定保持部17和可动保持部18向上方打开,使得如图1的箭头X所示能够从上侧插入灯1,在内侧形成插入灯1的端部14的半圆部,整体的形状大致为U字形。
在固定保持部17和可动保持部18的两侧侧面上,形成有高度与两保持部17、18大致相同的外壁部19。固定保持部18与外壁部19一体形成而处于固定状态,可动保持部18如图8所示在与外壁部19之间设置有空隙20。
由于该外壁部19的存在,保护了固定保持部17和可动保持部18,并且能够提供使用者抓握连接器的地方。在无外壁部19的情况下,使用者直接抓握固定保持部17、可动保持部18或者锁止部8,有时会对灯的保持带来不良影响。
此外,如图9所示,在支承部22的前端部一体成形该可动保持部18,在支承部22和所述保持部6之间设置空隙21,支承部22的基端部与保持部6一体成形。因此,可动保持部18是被保持部6支承为悬臂梁的构造,所述空隙20和空隙21(参照图8)连通。这样,在可动保持部18的周围形成空隙20、21并支承为悬臂梁,由此,可动保持部18可以在图8中箭头Y方向(左右方向)及箭头Z方向(上下方向)上移动,能够有效地吸收对安装的灯1施加的纵、横、斜方向的振动或冲击等。
例如图8所示,可动保持部18具有一对弹性片18a、18b,该一对弹性片18a、18b保持规定的间隔以相对的方式立起设置,在该弹性片18a、18b的里面的规定位置上相对地形成灯1的防脱落突起23,可动保持部18(弹性片18a、18b)沿箭头Y方向可以弹性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只在可动保持部18设置了防脱落突起23,但是也可以在固定保持部17设置防脱落突起23。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固定保持部17和可动保持部18这双方,但是也可以仅使用可动保持部18。
图11是连接部7的放大立体图。连接部7向上方打开,使得如该图的箭头X所示,能够从上侧插入灯1的引线部15(未图示),设置一对夹持片24,该一对夹持片24从左右两侧弹性地对插入连接部7上端部的引线部15进行夹持,在夹持片24的内侧形成有引线部收容部25,其具有以引线部15的直径尺寸为基准的膨胀部。在连接部7的下端部,上下成对地形成具有弹性的所述连接端子12,且所述连接端子12大致在水平方向上延伸设置。
从所述基板安装部5的下方压入该连接部7,如图1所示,所述夹持片24显露到上侧,将连接端子12收容到基板安装部5的端子收容部13(参照图2)。通过一对嵌合爪部55深入基板安装部5的内侧,连接部7稳定地安装在基板安装部5的内侧,在该安装结束状态下如图7所示,连接端子12的中间的山部向在基板安装部5上形成的插入槽9的内侧稍微突出而能够看见。
锁止部8在连接器主体2上安装了灯1的端部14的状态下,具有防止在稍微的振动或冲击下灯1的引线部15从连接部7偏离,即防止向上方脱落的功能。
该锁止部8例如图1所示,具有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及限制部28,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例如图1及图7所示,以相对的方式立起设置,并在之间配置至少连接部7的夹持片24。
第一锁止部26的侧面形状是大致呈逆L字状的扁平状,其基部与基板安装部5形成一体,在其前端部形成向第二锁止部27侧延伸的第一重合部29,在该第一重合部29的上面设置有爪状的凸部30。
第二锁止部27的侧面形状也是大致呈逆L字状的扁平状,其基部与基板安装部5形成一体,在其前端部形成向第一锁止部26侧延伸的第二重合部31,在该第二重合部31上设置由在上下方向上贯通的孔形成的凹部32。
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的基部侧相比于其前端部侧壁更厚,能充分地耐住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的反复引起的弹性变形(后述)。
限制部28的侧面形状大致为T字状,限制部28在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之间,且在连接部7的外侧(在图1中近前侧)上从基板安装部5一体地立起设置。在限制部28的上部与所述第一锁止部26及第二锁止部27的里面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为限制面34。该限制部28形成为即使被第一锁止部26、第二锁止部27按压也不变形的厚度。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使用了侧面形状大致为T字状的限制部28,但也可以是立方体状的限制部2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的双方具有可弯曲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使一方的锁止部、例如使第一锁止部26具有可弯曲性,将第一锁止部26倒向第二锁止部27侧来结合两者。
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之间设置了另外的限制部28,但是也可以在一方的锁止部或者双方的锁止部上一体地设置限制部,可以防止锁止部的过度的倒入。
(灯的安装)
其次,关于灯1的安装顺序进行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在灯1的非安装状态下,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向上方展开成末端稍微扩大的形状,第一重合部29和第二重合部31不重合且分开,形成灯1的引线部15插通的空隙33(参照图1)。在该空隙33的下方,在打开的状态下配置连接部7的夹持片24。
在该状态下,在将灯1从连接器主体2的上方插入时,灯1的端部14(参照图10)被嵌入保持部6的固定保持部17及可动保持部18的内侧。在灯1的端部14越过在可动保持部18上设置的防脱落突起23时,因为在两侧形成有空隙20,所以可动保持部18向外侧稍微扩大,最终灯1的端部14被弹性保持在可动保持部18的内侧。
另一方面,灯1的引线部15通过第一重合部29和第二重合部31之间的空隙33,并被压入连接部7的夹持片24之间,引线部15在夹持片24的作用下被弹性地夹持。这样的状态如图3和图4所示。
接着,装配操作者通过用指尖或者夹具(都未图示)向限制部28一侧将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互相按窄,由此,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重合部29和第二重合部31互相重合。在该重合的作用下,在第一重合部29上形成的凸部30嵌入且结合在第二重合部31上形成的凹部32中,第一重合部29和第二重合部31连接从而保持两者的重合状态。
该第一重合部29和第二重合部31的重合部分,因为在连接部7的夹持片24的正上方,所以即使受到振动或冲击等,也能够机械性地可靠阻止灯1的引线部15从夹持片24脱落。由此灯1的安装到此结束。
并且,在使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向限制部28一侧弹性变形时,对第一锁止部26或(及)第二锁止部27施加过度的按压力,因此存在连接部7的夹持片24被压溃而变形的顾虑。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在第一重合部29和第二重合部31之间设置限制部28,即使对第一锁止部26或(及)第二锁止部27施加过度的按压力,由于在所述限制面34挡住,所以第一锁止部26或(及)第二锁止部27不会与夹持片24直接接触,由此防止夹持片24的变形。
如上所述,通过使第一重合部29和第二重合部31重合且卡合,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互相靠向内侧,它们的内面在与连接部7的夹持片24接近的位置停住。
在该状态下,在灯1上产生了横摇的振动的情况下,该振动也传达到夹持片24上,但是因为在夹持片24的附近有第一锁止部26及第二锁止部27的内面,所以通过该内面抑制了夹持片24的过度的横摇,防止夹持片24的变形。因为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互相由重合部29、31机械地连结在一起,所以对于第一锁止部26和第二锁止部27的横摇的抵抗力变大,因此对防止夹持片24的变形有作用。
(连接器单元的装配)
其次,关于连接器单元的装配顺序进行说明。
如图16所示,连接器单元35将多个连接器主体2安装在安装板3上,通过将其与印刷配线基板4相组合而构成。
为了将连接器主体2安装在安装板3上,在连接器主体2的两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卡止片36。该安装卡止片36的设置位置如图7所示,在从侧面看连接器主体2的情况下,与保持部6、连接部7和锁止部8的集合体部分的中心位置(点划线C所示的位置)相比更偏向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保持部6一侧)。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保持部6的横向宽度W1被设计成比连接部8的横向宽度W2宽(W1>W2)。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安装卡止片36在保持部6的两侧面上沿上下方向设置,侧面形状大致呈山形,安装卡止片36的两端部与保持部6一体接合且形成两端保持梁状,中间部从保持部6的侧面浮起而形成为中空状,由此付与安装卡止片36以规定的弹性力。例如图7所示,在安装卡止片36的下端倾斜部37的外面,形成有多个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微小的台阶部38。
此外,如图2或图7所示,基板安装部5从所述保持部6、连接部7和锁止部8的集合体部分突出,从而形成水平的接收部39,所述下端倾斜部37(台阶部38)在与该接收部39的水平面正交的方向上延伸。
图12是安装板3的立体图,图13是安装板3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如图12所示,安装板3呈长条状,在其长度方向上以规定的间距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插入孔40。安装板3由合成树脂制成,由于在变形等作用下存在插入孔40的间距精度变差、或得不到足够的机械强度等的顾虑,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很高地维持插入孔40的间距精度,并且因为机械强度优良,所以使用金属板制的安装板3。
插入孔40的平面形状大致为长方形,如图13所示,在插入孔40的两侧边缘上连设有嵌合凹部41,该嵌合凹部41对在连接器主体2上突出设置的安装卡止片36进行嵌入卡止。如上所述,因为安装卡止片36被设置在从保持部6、连接部7和锁止部8的集合体部分的中心错开的位置上,所以与此相对应,嵌合凹部41的位置也偏离安装板3的中心,如图13所示,从插入孔40的一方的端缘至嵌合凹部41的距离L1和从插入孔40的另一方的端缘至嵌合凹部41的距离L2不相等(L1≠L2)。
如图13所示,插入孔40的近前侧的横向宽度W3比连接器主体2的保持部6的横向宽度W1(参照图2)稍长,使得可以插入,插入孔40的里侧的横向宽度W4比连接器主体2的连接部8的横向宽度W2(参照图1)稍长,使得可以插入,因此,横向宽度W3与横向宽度W4相比变长(W3>W4)。
连接器主体2从安装板3的下方插入插入孔40,但由于使该插入孔40处于W3(W1)>W4(W2)、L1≠L2的尺寸关系,也就是说使在连接器主体2和安装板3之间设置的卡合部在前后(本实施方式)或者左右上非对称,防止对安装板3的误插入,从而能够在适当的方向插入连接器主体2。
在将连接器主体2插入安装板3的插入孔40的过程中,在连接器主体2的侧面突出设置的安装卡止片36与嵌合凹部41的端缘抵接,且在稍微向内侧产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通过嵌合凹部41。并且,设置在连接器主体2上的接收部39与安装板3的下面抵接,从而连接器主体2的插入停止,安装卡止片36在其复原力的作用下与嵌合凹部41的端缘弹性接触,在安装卡止片36的下端倾斜部37上设置的台阶部38与该嵌合凹部41的端缘边部相卡止。
因此,该台阶部38作为防滑部其作用,在该台阶部38与所述接收部39之间形成夹持安装板3的形态,连接器主体2以稳定的状态安装在安装板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平面状的接收部39,但即使是肋等连续状或者不连续状的接收部39也可以。
该状态如图7所示,通过安装板3和接收部39的抵接及台阶部38向嵌合凹部41的端缘边部的卡止,连接器主体2以稳定的状态安装在安装板3上。
图14是电源供给用的印刷配线基板4的立体图。如该图所示,印刷配线基板4也呈长条状,从其一方的侧端缘朝向内侧形成缺口部42,该缺口部42沿印刷配线基板4的长度方向以规定的间距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0个),在该缺口部42的内侧设置有端子连接用的导电图案43。该导电图案43设置在印刷配线基板4的上下两面。进而,在所述缺口部42的两侧的规定位置上形成有角孔状的嵌入卡合部44。
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了角孔状的嵌入卡合部44,但即使是从缺口部42的侧端稍微切入印刷配线基板4长度方向的切入状的嵌入卡合部44也可以。
如上所述,相对于在安装板3上安装的连接器主体2的列,插入印刷配线基板4。如图7所示,因为连接器主体2的插入槽9在一方的端面开放,所以该插入槽9的开口45形成沿安装板3的长度方向排成一列的状态,朝向该开口45的列,以在印刷配线基板4上的所述缺口部42的开放侧的端缘50为前端插入,端缘50与插入槽9相对,缺口部42与连接端子12相对。
在插入槽9的中间,上下相对地设置有卡止爪10。该卡止爪10整体具有弹性,并具有:沿印刷配线基板4的插入方向延伸的基部46;从该基部46的前端慢慢朝向插入槽9内侧倾斜的倾斜面47;在该倾斜面47的前端设置并向插入槽9内侧突出的突出部48;以及在该突出部48的前端设置的垂直端面49。
当某种程度插入印刷配线基板4时,其端缘50碰撞卡止爪10的倾斜面47,并且在印刷配线基板4上形成的导电图案43靠近到连接端子12的附近。
进而,在插入印刷配线基板4时,通过端缘50,上侧的卡止爪10向上侧弯曲,下侧的卡止爪10向下侧弯曲,在上下的卡止爪10上产生斥力。另一方面,上下形成了导电图案43的印刷配线基板4的部分被压入呈山形的上下的连接端子12之间,上下的连接端子12被按压变形而产生斥力。这样,在上下的卡止爪10和上下的连接端子12的作用下,印刷配线基板4被弹性地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在该稳定的状态下继续进行印刷配线基板4的插入,在其间使连接端子12在导电图案43上滑动接触,从而进行导电图案43的自清洁。
图15是表示印刷配线基板4的插入结束了的状态的连接器单元35的侧视图。如该图所示,在印刷配线基板4的端缘50与位于插入槽9最内侧的限位面11抵接或者靠近时,大致与此同时,卡止爪10失去印刷配线基板4的支承,卡止爪10的突出部48从上下嵌入在印刷配线基板4上形成的角孔状的嵌入卡合部44中。此外,在此时,连接端子12到达与导电图案43的正规的连接位置。
在图15的装配连接器单元35的状态下,即使对印刷配线基板4作用拉拔方向的力,因为在印刷配线基板4上形成的角孔状的嵌入卡合部44的内面与卡止爪10的垂直端面49抵接,所以印刷配线基板4的拔出也被阻止。
如图15所示,连接器主体2和印刷配线基板4因为分别在如下三个位置卡合,即:第一个位置是连接端子12与导电图案43弹性接触的基板连接部51,第二个位置是卡止爪10的突出部48在嵌入卡合部44上卡合的定位卡合部52,第三个位置是印刷配线基板4的端缘50嵌入插入槽9的内部的具有限位面10的前端收容凹部53之中的前端保持部54,因此,连接器主体2和印刷配线基板4两者的连接、连结极其稳定。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因为在连接器主体2的两侧形成有基板连接部51、定位卡合部52及前端保持部54,所以连接、连结进一步稳定。
此外,因为该基板连接部51、定位卡合部52及前端保持部54在各个连接器主体2上形成,所以即使从连接器单元整体来看,各连接器主体2相对于印刷配线基板4的连接、连结也及其稳定。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沿印刷配线基板4相对于连接器主体2的插入方向,顺次形成了基板连接部51、定位卡合部52及前端保持部54,但是通过改变构造,也可以以定位卡合部52、基板连接部51及前端保持部54的顺序形成。
并且,在图15及图16中,符号56为电容器,被搭载在装入连接器单元35前的印刷配线基板4上,与所述导电图案43电连接。
如图15所示,在组合了连接器主体2和印刷配线基板4的状态下,因为安装板3和印刷配线基板4以规定的间隔分开,所以如上所述能够使用金属制的安装板3。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具有基板安装部、保持部、连接部及锁止部等的连接器主体本身作为连接器,但是在该连接器主体上也可以进一步附加其他的部件从而形成连接器。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将灯用连接器用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用于车内用灯或者室内用灯等其他的技术领域的灯用连接器。
Claims (6)
1.一种灯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连接器主体并列配置保持灯的保持部及与从该灯突出的引线部接触的连接部,
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可弯曲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相比于所述保持部在所述灯的轴向外侧隔开间隔而并列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具有隔开规定的间隔而相对的一对弹性片,在该弹性片的内表面形成有所述灯端部的防脱落突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保持部的两侧侧面上隔开空隙地形成有外壁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保持部隔开空隙地以悬臂梁状被支承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所述保持部相对于所述连接器主体可以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地被支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用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安装了所述灯的状态下,阻止所述引线部从所述连接部脱落的锁止部一体形成在所述连接器主体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43930A JP2008300146A (ja) | 2007-05-30 | 2007-05-30 | ランプ用コネクタ |
JP2007143930 | 2007-05-30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5174A true CN101315174A (zh) | 2008-12-03 |
Family
ID=40106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8101085660A Pending CN101315174A (zh) | 2007-05-30 | 2008-05-27 | 灯用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8300146A (zh) |
KR (1) | KR20080106096A (zh) |
CN (1) | CN101315174A (zh) |
TW (1) | TW200913406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7105A (zh) * | 2009-04-17 | 2010-10-20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接触器和连接器 |
CN103081255A (zh) * | 2010-09-27 | 2013-05-01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插座及照明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75507B2 (ja) * | 2008-07-01 | 2010-11-04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CN102341648A (zh) * | 2009-03-13 | 2012-02-01 | 夏普株式会社 | 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
2007
- 2007-05-30 JP JP2007143930A patent/JP2008300146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8
- 2008-04-24 TW TW097115133A patent/TW200913406A/zh unknown
- 2008-05-27 CN CNA2008101085660A patent/CN101315174A/zh active Pending
- 2008-05-30 KR KR1020080050910A patent/KR20080106096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67105A (zh) * | 2009-04-17 | 2010-10-20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接触器和连接器 |
CN101867105B (zh) * | 2009-04-17 | 2013-04-17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接触器和连接器 |
CN103081255A (zh) * | 2010-09-27 | 2013-05-01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插座及照明装置 |
CN103081255B (zh) * | 2010-09-27 | 2015-06-24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插座及照明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913406A (en) | 2009-03-16 |
KR20080106096A (ko) | 2008-12-04 |
JP2008300146A (ja) | 2008-1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932655B2 (en) |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
CN101359793B (zh) | 具有可弹性变形连接检测装置的连接器 | |
CN104425936B (zh) | 连接器 | |
CN101604809B (zh) | 插入式连接器和用于将导电体连接到插入式连接器的方法 | |
CN104795655B (zh) | 同轴连接器插头 | |
JP2019071215A (ja) | コネクタ | |
JP2009230943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02394205B (zh) | 缓冲件、适配器以及安装有缓冲件或适配器的连接装置 | |
JP6241712B2 (ja) |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 |
CN103339801A (zh) | 保持配件、连接器连接体及连接器 | |
CN103339800A (zh) | 连接器 | |
CN101419244B (zh) | 触头及使用该触头的电气连接装置 | |
CN101315174A (zh) | 灯用连接器 | |
AU2008258375B2 (en) | Terminal block and contact element for telecommunications and data systems | |
US20190109396A1 (en) | Connector | |
CN102237231A (zh) | 用于容纳熔断器的装置和开关设备 | |
CN101181106A (zh) | 片材安装器具 | |
CN101465495A (zh) | 端子压入构造及电连接器 | |
JP6128435B2 (ja) | コネクタおよび当該コネクタに用いられるヘッダならびにソケット | |
CN102832477A (zh) | 连接器 | |
CN102449859B (zh) | 用于低轮廓保险丝的连接器 | |
CN201054449Y (zh) | 电连接器 | |
JP4558406B2 (ja) | 印刷回路基板用プラグコンタクト | |
CN111769394A (zh) | 一种Type-c插座及其制造工艺 | |
CN108134226B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Open date: 20081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