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1784B - 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1784B
CN101311784B CN2008100985879A CN200810098587A CN101311784B CN 101311784 B CN101311784 B CN 101311784B CN 2008100985879 A CN2008100985879 A CN 2008100985879A CN 200810098587 A CN200810098587 A CN 200810098587A CN 101311784 B CN101311784 B CN 101311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optical sensor
testing result
light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85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1784A (zh
Inventor
野泽陵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Technology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1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1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1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1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用于判别对显示面板(100)的触摸操作。像素(110)中的光传感器(130R)使来自驾驶座侧的光入射,光传感器(130L)使来自副驾驶座侧的光入射。在手指之类的被检测物触摸显示面板(100)时,由光传感器(130R)检测出的R像和由光传感器(130L)检测出的L像仅移位视差量,但几乎重叠。R像和L像如果小于考虑视差之后预先设定的阈值,则判别为触摸操作。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光量检测对被检测物是否触摸显示画面等进行检测的技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开发了在液晶面板之类的显示装置的像素内配置光传感器并能通过光从显示画面输入信息的技术。该显示装置的像素内的光传感器,构成为:具有例如光电二极管和电容器,根据光电二极管的受光量改变电容器的电荷量,通过检测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人体检测出该光传感器的受光量。 
在这样的构成中,为了提高对手指是否触摸显示画面的判别精度、或坐标位置的计算精度,提出了在检测出所拍摄的图像的边缘的同时,使用该边缘图像判别物体是否触摸显示画面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44446号公报 
但是,在上述技术中,当触摸面板面时检测出手指鼓起的状态,判别为已完成触摸操作,所以无法判别手指以外的没有弹力性的被检测物的触摸。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发明,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可以检测出没有弹力性的被检测物是否触摸显示画面的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显示像素,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图像;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与上述显示像素对应设置并分别检测入射光量;光学构件,其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不入射至上述第一光传感器,而使来自与上述第二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的光入射至上述第一光传感器,并使来自上述第一方向的光不入射至上述 第二光传感器,而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入射至上述第二光传感器;存储电路,其对使用上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在第一期间检测出的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进行存储;比较电路,其在上述第一期间之后的第二期间,使用上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出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然后将上述第三检测结果与上述第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将上述第四检测结果与上述第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别电路,其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别被检测物是否触摸显示画面;上述判别电路,在由上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上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判别为被检测物已触摸显示画面。通过本发明,根据第一以及第二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判别被检测物已触摸显示画面。 
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遮光构件或透镜层作为光学构件。在这里,在使用遮光构件作为光学构件的情况下,该光学构件优选为遮挡从上述第二方向入射到上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光、并且遮挡从上述第一方向入射到上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光的结构。进而,上述遮光构件的结构可以为具有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邻接边界开口的开口部,特别优选的结构是在上述显示像素的视觉辨识或从背面方向观察时,上述遮光构件的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对应的开口部的中心线与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邻接边界线一致。 
另外,在本发明中,可以构成为具有对上述多个显示像素之间进行遮光的黑矩阵且上述黑矩阵兼用作上述遮光构件。 
另一方面,当使用透镜层作为光学构件时,优选的结构是该透镜层被设置在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入射侧,是向上述入射侧凸起的透镜层。由此,可以提高光传感器的检测精度。 
其中,本发明并不仅仅可以是显示装置,作为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也可以进行概括。在概括为检测方法的情况下,是由上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和由上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接近的情况,当像的移动速度不同时,可以判别被检测物正从对移动速度更小的像进行检测的光传感器的入射方向接近,当由上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和由上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相比减小时,可以判别被检测物已触摸显示画面。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该显示装置的像素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该显示装置中像素和遮光构件的配置的图。 
图4是表示该显示装置中光学路径的图。 
图5是表示该显示装置中的操作检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该显示装置中的操作检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该显示装置中的操作检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该显示装置中的操作检测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该显示装置中光传感器和透镜层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中:10-控制电路,12、16-Y驱动器,14-X驱动器,18-读出电路,20-判别电路,110-像素,112-扫描线,114-数据线,120-显示系统,124-液晶元件,130R、130L-光传感器,134-光电二极管,142、143-控制线,144R、144L-读出线,150-遮光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例如是汽车导航系统的显示部分,配置在车辆的仪表板的中央。其中,在该说明中,就驾驶座侧以及副驾驶座侧而言,将朝向车辆的前进方向以右侧为驾驶座侧(左侧为副驾驶座侧)的右舵车为基准。为此,如果反过来从显示装置进行观察,则左侧成为驾驶座侧(右侧成为副驾驶座侧)。 
图1是表示该显示装置1的结构的图。其中,关于汽车导航系统中显示和输入以外的结构,因为与本发明没有直接关系,所以省略。 
如该图所示,显示装置1具有控制电路10、Y驱动器12、X驱动器14、Y驱动器16、读出电路18、判别电路12以及显示面板100。 
其中,在显示板100中,像素110排列成矩阵状。 
在这里,参照图2说明像素110。 
像素110实际上如图1所示排列成矩阵状,从排列成矩阵状的像素中选出任意一个像素并将其示于图2。 
其中,在矩阵状的排列中,扫描线112在X方向上延伸并由一行的像 素110共用,数据线114在Y方向上延伸并由一列像素共用。同样地,控制线142、143在X方向上延伸并由一行像素共用,读出线144R、144L的对在Y方向上延伸并由一列像素共用。 
如图2所示,像素110分成显示系统120、和光传感器130R、130L。 
其中,显示系统(显示像素)120具有n沟道型的晶体管122、液晶元件124和存储电容126。晶体管122的栅电极与扫描线112连接,源电极与数据线114连接,漏电极与作为液晶元件124的一端的像素电极和存储电容126的一端共同连接。液晶元件124的另一端是被保持成电压Vcom且在各像素110共用连接的公共电极128。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便是存储电容126的另一端,对于各像素都保持成电压Vcom,所以从电学的角度来看是与公共电极128共用连接。 
液晶元件124为透过型,众所周知,通过与晶体管122的漏电极连接的像素电极和在各像素110中共用的公共电极夹持液晶,成为与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所保持的电压的有效值相对应的透过率。 
在这样的液晶元件124中,如果扫描线112成为与阈值以上的电压相当的H电平,则晶体管122成为导通状态,提供给数据线114的电压被施加到像素电极。为此,当扫描线112成为H电平时,若使数据线114为与灰度对应的电压,则向液晶元件124写入与该灰度对应的电压和电压Vcom的差电压。另外,如果扫描线112成为L电平,则晶体管122截止,但写入到液晶元件124的差电压是由液晶元件124自身的电压保持性以及并联存储电容126所保持,所以液晶元件124成为与所保持的差电压相对应的透过率。 
光传感器130R、130L的电学结构是相互共用的。为此,以光传感器130R为例进行说明,该光传感器130R具有晶体管131、132、133、pin型的光电二极管134、和传感器电容135。晶体管131是使传感器电容135进行电压预充电的元件,其栅电极与控制线142连接,其源电极与供给电压Pre的供电线连接,其漏电极分别与光电二极管134的阴极、传感器电容135的一端以及晶体管132的栅电极连接。光电二极管134与传感器电容135在晶体管131的漏电极(晶体管132的栅电极)和电压基准的接地电位Gnd之间并联。晶体管132的源电极被接地到电位Gnd,其漏电极与 用于读出的晶体管133的源电极连接。晶体管133的栅电极与控制线143连接,其漏电极与读出线144R连接。 
在这里,光电二极管134的受光层是由与晶体管122、131、132、133的有源层相同的层形成。详细地说,光电二极管134具有由p层、i层、n层构成的pin结构,但这些层由与晶体管122、131、132、133的有源层相同的层形成。由此,通过晶体管122的形成工序,晶体管131、132、133以及光电二极管134也可以同时形成。 
在光传感器130R中,首先,控制线142成为H电平,此时晶体管131导通,所以传感器电容135被预充电电压Pre。当控制线142成为L电平而晶体管131截止时,在光电二极管134中,随着入射光量的增多而在反偏压方向有大量漏电流流过,所以传感器电容135的保持电压从预充电电压Pre开始减少。详细地说,就传感器电容135的一端而言,如果光电二极管134的漏电流减少,则大致维持预充电电压Pre,随着漏电流的增多而接近电压零。 
此时,在将读出线144R预充电至规定电压之后,如果使控制线143为H电平,则晶体管133导通,所以晶体管132的漏电极与读出线144R连接。向光电二极管134的入射光量少,只要传感器电容135的一端被大致保持成预充电电压Pre,则晶体管132大致成为导通状态,所以读出线144R从预充电电压向电压零急剧变化。另一方面,向光电二极管134的入射光量多,只要传感器电容135的一端通过漏电流而大致为电压零,则晶体管132大致成为截止状态,所以读出线144R几乎从预充电电压没有变化。 
因此,使控制线142从H电平为L电平,随后使控制线142为H电平,此时根据读出线144R是否从预充电电压发生变化,可以判别向与控制线142(143)和读出线144R的交叉对应的光传感器130R的入射光量是多还是少。 
其中,在这里对光传感器130R进行了说明,但对于光传感器130L也是一样的。即,使控制线142从H电平为L电平,随后使控制线143为H电平,此时根据读出线144L是否从预充电电压发生变化,可以判别向与控制线142(143)和读出线144L的交叉对应的光传感器130L的入射光 量是多还是少。 
在图2中,对扫描线112、控制线142、143均不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可以兼用一部分。同样地,对数据线114、电压Pre的供电线均不相同的情况进行说明,但可以兼用一部分。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个显示系统而言采取具有一组的光传感器130R、130L的构成,但可以按照例如相对于四个显示系统120而言具有一组光传感器130R、130L的方式,例如相对于多个显示系统而言具有一组,另外,可以相对于两个显示系统120而言设置一组光传感器130R、130L。 
说明返回至图1,控制电路10是对Y驱动器12、X驱动器14、Y驱动器16以及读出电路18进行控制的电路。 
Y驱动器12按照基于控制电路10的控制,顺次选择显示面板100中的扫描线112,使所选择的扫描线为H电平,使未选择的扫描线为L电平。X驱动器14将与位于所选择的扫描线的像素110的灰度相对应的电压施加给数据线114。 
其中,X驱动器14从省略图示的主控制电路接受应显示的图像信号的供给,将其变换成适于显示的电压并提供给数据线。 
Y驱动器16按照基于控制电路10的控制,使显示面板100中控制线142从H电平成为L电平,然后按照像素110的一行一行的顺序执行使成对的控制线143成为L电平的动作。 
兼用作检测电路的读出电路18在将各列的读出线144R、144L预充电之后读出电压,检测出已读出的电压是否从预充电电压变化。详细地说,就读出电路18而言,如果读出线的电压从预充电电压向电压零变化,则检测为向由该读出线的列和Y驱动器16中成为控制对象的行所规定的像素的光传感器的入射光量多,如果读出线的电压未从预充电电压变化,则检测为向由该读出线的列和成为控制对象的行所规定的像素的光传感器的入射光量少。 
因此,在顺次选择扫描线112,并且将与位于所选择的像素的灰度对应的电压施加给数据线114,由此可以使显示系统120的液晶元件124保持与该灰度对应的电压。 
另一方面,顺次控制每一对(行)控制线142、143,并且在每次进行各行的控制时判别各列的读出线144R、144L的电压变化,由此可以对所有像素检测向光传感器的入射光量的大小。 
其中,将从第一行至最后一行对控制线142、143进行控制所需的期间称为传感器帧期间。在该实施方式中,使扫描线112、控制线142·143相互独立,所以传感器帧期间与显示图像所需的垂直扫描期间没有关系。 
判别电路20是对光传感器130R、130L的检测结果的所有像素量以几帧的期间量进行存储,并且从该存储内容判别按照后述的步骤向显示面板100的操作状态。因此,判别电路20也兼具存储电路、比较电路的功能。 
图3是表示以显示面板100的上方向为纸面上方向而从背面方向(观察方向的相反侧)观察时遮光构件(黑矩阵)相对于像素110的矩阵排列的配置的俯视图。在该图中,由于是从显示面板100的背面方向(即后述的图6的下侧)观察,所以左侧成为驾驶座侧,右侧成为副驾驶座侧。其中,当从观察侧进行观察时,则图3中左右颠倒。 
如图1或图3所示,像素110成为在纵、横方向上连续配置的矩阵排列。 
在此,与一个像素110对应的显示系统120为矩形,再有,一组光传感器130R、130L在显示系统120的下方沿横向排列。 
遮光构件150按照图3中附加的影线的方式进行配置。即,遮光构件150具有与显示系统120的形状一致的开口部152、和与光传感器130R、130L一致的矩形形状的开口部154。在图3中,光传感器130R、130L交替配置。此外,在从图3的左侧按照光传感器130R、130L的顺序排列的场所,以跨过光传感器130R和130L的方式设置有遮光构件150。另一方面,在从图3的左侧按照光传感器130L、130R的顺序排列的场所,以跨过光传感器130L和130R的方式设置有开口部154。在这里,如图3所示,按照使相同像素110中的光传感器130R、130L的边界与遮光构件150中的矩形形状的中心线138一致的方式设置遮光构件150。另外,遮光构件150可以构成为具有以包含相同像素110中所含的光传感器130R、130L的边界线的方式开口的开口部154,对相邻的像素110中的光传感器130L、130R的边界进行遮光。 
图4是以显示面板100的上方向为纸面近前方向来表示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结构的图。遮光构件150如该图所示被设置得比光传感器130R、130L更靠近观察侧,所以光传感器130R朝向驾驶座侧开口,对朝向副驾驶座侧的方向进行遮光,相反地,光传感器130L朝向副驾驶座侧开口,对朝向驾驶座侧的方向进行遮光。为此,光传感器130R不入射来自副驾驶座侧方向的光而入射来自驾驶座侧方向的光,光传感器130L不入射来自驾驶座侧方向的光而入射来自副驾驶座侧方向的光。 
其中,为了使向光传感器130R的入射光线的延长线集中在驾驶座,使向光传感器130L的入射光线的延长线集中在副驾驶座,可以使光传感器130R、130L的间距p、或遮光构件150的与光传感器对应的开口部的宽度W,自显示面板100的中央向两端发生变化。 
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使液晶元件124为透过型的情况下或在使其为半透过半反射型的情况下,由背光灯照射的光透过液晶元件124。此时,为了使基于背光灯的照射光不会入射到晶体管124的有源层以及光电二极管134的受光层,与上述遮光构件150不同的层所形成的遮光膜被设置在有源层(受光层)和背光灯之间。 
接着,对使用这样的光传感器130R、130L检测对显示面板100的操作的原理进行说明。图6是当从显示面板100的上面观察时以手指之类的被检测物为球体表示其接近的图,图7是表示其接近的光量变化的图。 
首先,在外部比较亮的状态下,当从显示面板100至驾驶座侧·副驾驶座侧存在手指之类的被检测物时,该被检测物有影子,即相对于背景出现变暗的部分,由光传感器130R、130L检测出。另一方面,在夜间或隧道行进等外部比较暗的情况下,基于背光灯(省略图示)的照射光由被检测物反射,入射到光传感器130R、130L,所以被检测物的像与背景相反而变亮。 
为此,无论是在外部明亮的情况下,还是在外部昏暗的情况下,光量与背景部分相比减少或增加的部分当中,可以将由光传感器130R确定的像作为R像、将由光传感器130L确定的像作为L像进行处理。 
接着,如图6所示,在被检测物从副驾驶座侧接近显示面板100的情况下,认为该手指经过地点(a)、(b)、(c)。此时,认为由光传感器130R 确定的R像以及由光传感器130R确定的L像成为图7的(a)、(b)、(c)中所示的像。 
即,随着被检测物向显示面板100的接近,R像和L像相互接近,当达到被检测物触摸显示面板100的状态时,认为R像和L像大致重叠。 
在这里,只要是被检测物从副驾驶座侧接近显示面板100的情况,当对R像和L像的移动速度进行比较时,就认为R像的移动速度大于L像的移动速度。相反地,虽未图示,但在被检测物从驾驶座侧像显示面板100接近时,当对R像和L像的移动速度进行比较时,认为L像的移动速度大于R像的移动速度。 
另外,如图6(b)~(d)所示,当被检测物在相对于显示面板100保持等距离的状态下平行移动时,如图8所示,R像、L像也移动,但认为R像和L像的距离保持恒值而没有变化。 
其中,光传感器130R、130L所检测的光的入射方向互不相同,另外,遮光构件150和光传感器130R、130L的距离,与遮光构件150和显示面板100的表面(触摸面)的距离相比极小。为此,在光传感器130R、130L中产生一定的视差,即便是在被检测物触摸显示面板100的状态下,R像和L像也不会完全重叠。 
例如,在实际的显示面板100中,当使像素110的排列间距为40μm时,光传感器130R、130L的间距p成为20μm。此时,如图4所示,当使液晶层的厚度(光传感器和遮光构件的距离)d为5μm、使观察侧基板的厚度d为其100倍即500μm时,被检测物位于面板表面时的R像和L像的视差q成为传感器间距p的100倍即2000μm。 
为此,即便R像和L像错位,只要其差在2000μm左右以内,就可以判别为处于被检测物触摸显示面板100的状态。 
图5是具体表示该检测步骤的流程图。 
就判别电路20而言,首先,在获得所有像素的来自光传感器130R、130L的检测结果时,在步骤Sa1中,存储该检测结果以便在执行下一次的步骤Sa1时进行比较,并且读出在1个传感器帧期间之前取得的检测结果,比较这一次和前一次,判别是否发生状态变化。其中,对所有像素取得光传感器130R、130L的检测结果,但可以不是所有的像素。 
在首先执行步骤Sa1的情况下,由于不曾存储在1个传感器帧期间之前取得的结果,所以在存储1传感器帧量之后进行上述判别。 
如果判别其没有变化,则成为“否”,准备经过了1传感器帧期间时的下一次。另一方面,如果判别其有变化,则成为“Yes”,处理步骤移行至步骤Sa2。 
其中,该步骤Sa1的执行时间为取得所有像素的来自的光传感器130R、130L的检测结果时。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传感器帧的期间周期来执行步骤Sa1。 
判别电路20对步骤Sa1中判别的状态变化是否是R像或L像的移动进行判别(步骤Sa2)。 
在这里,状态变化如果不是R像或L像的移动,则其是手指等被检测物的移动以外的因素引起的状态变化。为此,判别电路20将判别结果设为“否”,准备经过了1传感器帧期间时的下一次。 
另一方面,在步骤Sa2中状态变化是R像或L像的移动时,判别电路20将判别结果设为“是”,判别R像和L像之间的距离与上一次相比是否发生变化(步骤Sa3)。 
如果R像和L像之间的距离没有变化,即如果是恒定的,则如图8(b)~(d)所示,其是手指在相对于显示面板100保持等距离的状态下平行移动时的动作,所以判别电路20将判别结果设为“否”,准备经过了1传感器帧期间时的下一次。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a3中判别R像和L像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判别电路20进而判别该距离的变化是否是缩小方向(步骤Sa4)。 
如果该距离的变化不是缩小方向,即是增大,则其是手指(被检测物)远离显示面板100的动作。为此,判别电路20将步骤Sa4中的结果为“否”,在步骤Sa6中判别为被检测物远离显示面板100的动作,然后,准备经过了1传感器帧期间时的下一次。 
另一方面,如果该距离的变化是缩小方向,则其是手指接近显示面板100的动作。为此,判别电路20将步骤Sa4中的结果为“是”,在步骤Sa5中判别为被检测物接近显示面板100的动作,进而,在步骤Sa7中,对L像的移动距离是否小于R像的移动距离进行判别。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判别为手指远离显示面板100的动作时(步骤Sa6)或者判别为手指接近显示面板100的动作时,仅为该判别,而未进行任何控制,但例如可以执行对显示画面进行变更之类的控制。 
如果L像的移动距离小于R像的移动距离,则其表示被检测物正从副驾驶座侧接近。为此,判别电路20将判别结果设为“是”,在步骤Sa8中判别为被检测物是从副驾驶座侧接近。 
另一方面,如果L像的移动距离不比R像的移动距离小,则其表示被检测物正从驾驶座侧接近。为此,判别电路20将判别结果设为“否”,在步骤Sa9中判别为被检测物是从驾驶座侧接近。 
此外,在步骤Sa8或Sa9之后,判别电路20对如图7(c)所示的R像和L像的距离n是否小于考虑视差而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判别(步骤Sa10)。如果R像和L像的距离小于阈值,则判别电路20在步骤Sa11中判别为被检测物已触摸显示面板100,执行规定的控制。例如,在判别电路20判别为例如已触摸时,以R像的重心和L像的重心的中间坐标为触摸中心坐标计算出来,将该坐标和已触摸操作的意思通知给汽车导航系统的主控制电路。由此,执行与该触摸操作一致的处理。其中,作为与该触摸操作一致的处理,例如考虑为对显示画面进行切换、对映像·无线电等的控制、如果已完成触摸操作的坐标与图符显示位置一致而执行与该图符相对应的处理等。在步骤Sa11之后,处理顺序返回到步骤Sa1,准备经过了传感器帧期间时的下一次判别。 
另一方面,如果R像和L像的距离为阈值以上,则意味着尽管被检测物接近显示面板100,但并未触摸显示面板。为此,判别电路20准备经过了1传感器帧期间时的下一次。 
如此,判别电路20在每当取得所有像素的来自光传感器130R、130L的检测结果时,反复执行步骤Sa1~Sa11的处理。 
在这样的步骤Sa1~Sa11的处理中,如果就坐于驾驶座侧和副驾驶座侧的人使手指接近显示面板100,则步骤Sa1~Sa4的判别结果均为“是”。进而,如果是从副驾驶座侧的接近,则步骤Sa7的判别结果为“是”,如果是从驾驶座侧的接近,则步骤Sa7的判别结果为“否”。此外,如果手指等接近至触摸显示面板100的程度,则步骤Sa10的判别结果为“是”, 如果没有接近,则步骤Sa10的判别结果为“否”。 
其中,如果没有进行任何动作,或者如果停止接近或远离动作等,相对于1传感器帧之前没有状态变化,步骤Sa1的判别结果为“否”。另外,即使进行任何动作,但当在相对于显示面板100保持等距离的状态下使手指等相对于面板面平行移动时,步骤Sa3的判别结果为“否”。 
进而,即便有状态变化,如果R像和L像的距离向增大的方向变化,判别为手指等远离显示面板100的动作(步骤Sa5)。 
另外,在这里,使R像、L像的距离变化为判别对象,但该距离变化是在与1传感器帧之前的比较中求得的变化,所以与检测出R像、L像的移动距离基本相等。因此,可以直接求出R像、L像的移动速度作为比较对象。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基于光传感器130R的R像和基于光传感器130L的L像的时间变化,检测出手指等从何方向接近·远离。进而,当R像和L像的距离小于阈值时,判别为已完成触摸操作,所以不需要被检测物的弹性。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对基于硬质的触摸笔等的触摸操作进行判别。 
其中,在本实施方式中,在1个像素中设置一组光传感器130R、130L,但触摸时图像的边缘的扩展是没有关系的,所以并不如此要求光传感器的排列密度。为此,如上所述,可以相对于多个像素以一组的比例设置光传感器130R、130L,另外,在1传感器帧中,仅对一部分像素取得光传感器130R、130L的检测结果。 
另外,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不仅可以检测出手指等的接近·远离,还可以检测出在相对于显示面板100保持等距离状态下的平行移动。详细地说,上述步骤Sa3中的判别结果成为“否”,在该状态仅以规定的传感器帧数连续时,可以检测出手指等在相对于显示面板100保持等距离的状态下的平行移动。进而,求出该L像、R像的移动方向、移动量,还可以检测出手指等的平行移动方向、移动量。 
为此,对于所显示的图像,可以根据检测出的平行移动的操作以及平行移动量,进行变更控制,例如对地图图像或菜单画面的卷动方向、卷动量进行控制。 
在实施方式中,作为实现如下所述功能的光学构件的一例,例示了遮光构件150,所述功能是相对于光传感器130R,阻断来自朝向副驾驶座侧的方向的光,使来自驾驶座侧的方向的光入射;相对于光传感器130L,阻断来自驾驶座侧的方向的光,使来自副驾驶座侧的方向的光入射。对于同样的功能,即便是遮光构件150以外的构件也能实现。例如,即使如图9所示使用透镜层160来代替遮光构件150也能够实现。在这里,透镜层160含有:将在图中向上凸起且在纸面垂直方向延伸存在的横截面为半圆柱形状的透镜配置在每一列光传感器130R、130L上的双凸透镜160a、和层部分160b。在这里,在各透镜中最应该突出的部分形成为平面状,该平面部分触摸构成显示面板100的观察侧的透明基板102。其中,透明基板102的触摸面中与双凸透镜160a的间隙是层部分160b,其折射率被设定成低于构成双凸透镜160a的材质的折射率。 
通过这样的透镜层160,在双凸透镜160a中应突出的部分形成为平面状,所以可以减小层的厚度,在此基础上相对于光传感器130R而言,可以使来自驾驶座侧的方向的光更多地入射到光传感器130,相对于光传感器130L而言使来自副驾驶座侧的方向的光更多地入射,因此也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 
其中,如图9所示,图3中与开口部154对应的部分没有必要形成为透镜形状,可以为平坦部。即,在图9中,光传感器130R、130L交替配置。此外,在从图9的左侧按照光传感器130R、130L的顺序排列的场所,设置成透镜形状。另一方面,在从图9的左侧按照光传感器130R、130L的顺序排列的场所,以跨过光传感器130L和130R的方式设置有平坦部。根据光传感器130R或光传感器130L的位置关系入射到与该平坦部对应的场所的光,该光的方向被限制。另外,在从图9的左侧按照光传感器130R、130L的顺序排列的场所,通过透镜限制光的方向。 
关于实施方式中的光电二极管134的受光层,可以由非晶硅层形成。详细地说,用与晶体管131等的源·漏电极相同的层形成光电二极管的第一电极,用在第一电极上设置的非晶硅层形成光电二极管的受光层,用与像素电极相同的层形成光电二极管的第二电极,可以沿着纵向方向(基板垂直方向)设置第一电极、受光层、第二电极。这样的光电二极管可以仅 通过追加成为受光层的非晶硅层而形成。 
在实施方式中,关于遮光构件150,其构成为兼用作黑矩阵,但在液晶元件124为透过型或半透过半反射型的情况下,可以使反射层形成图案后使用。 
进而,仅使显示系统120为一种,但准备仅在驾驶座侧方向显示例如导航图像的显示系统和仅在副驾驶座侧方向显示其他图像的显示系统这两种显示系统,可以分别显示各不相同的图像。 
在这里,当显示在驾驶座侧方向和副驾驶座侧方向不相同的图像时,优选如下所示的结构,即当判别为从副驾驶座侧已完成触摸操作时,禁止驾驶座侧方向的图像的变更,仅变更副驾驶座侧方向的图像,相反地,当判别为从驾驶座侧完成触摸操作时,禁止副驾驶座侧方向的图像的变更,仅变更驾驶座侧方向的图像。通过这样的结构,仅变更控制向已完成触摸操作者的图像。可以防止已完成触摸操作的方向和进行变更控制的图像的交错。 
另外,像素的排列在所谓一行中作为仅移位半个像素的嵌镶排列,可以改善显示分辨率。 
其中,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能与手指等已触摸显示面板100的状态视为等同的情况下,虽判别为已完成触摸操作,但可以使阈值增大若干,在达到最近距离至某种程度的阶段,即在检测出来自任意方向的手指等已接近的阶段,判断为已完成触摸操作。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显示面板100为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但在其他的显示装置例如有机EL装置或等离子显示装置等中,通过向各像素中装入同样的光传感器130R、130L,同样可以检测出接近方向以及触摸操作。 
作为已应用了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上述的汽车导航系统之外,还可以举出如移动电话机、数码相机、电视机、取景器型、监视器直视型的磁带录像机、汽车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笔记本、台式电子计算器、文字处理器、工作站、电视电话、POS终端等那样需要检测出触摸操作的设备等。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具备:
多个显示像素,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图像;
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像素对应设置并分别检测入射光量;
光学构件,其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不入射至所述第一光传感器,而使来自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并使来自所述第一方向的光不入射至所述第二光传感器,而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二光传感器;
存储电路,其对使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在第一期间检测出的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进行存储;
比较电路,其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的第二期间,使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出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然后将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将所述第四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
判别电路,其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别被检测物是否触摸显示画面,
所述判别电路,在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判别为被检测物已触摸显示画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构件是遮挡从所述第二方向入射到所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光、并且遮挡从所述第一方向入射到所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光的遮光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构件具有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邻接边界开口的开口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像素的视觉辨识或从背面方向观察时,所述遮光构件的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对应的开口部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邻接边界线一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显示装置还具有对所述多个显示像素之间进行遮光的黑矩阵,
所述黑矩阵兼用作所述遮光构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构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的入射侧,是向所述入射侧凸起的透镜层。
7.一种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多个显示像素,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图像;
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像素对应设置并分别检测入射光量;和
光学构件,其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不入射至所述第一光传感器,而使来自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并使来自所述第一方向的光不入射至所述第二光传感器,而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二光传感器,
该检测方法包括:
对使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在第一期间检测出的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进行存储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的第二期间,使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出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然后将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将所述第四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步骤;
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别被检测物是否已触摸显示画面的步骤,在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判别为被检测物已触摸显示画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根据所述第一乃至第四检测结果判断为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和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正在接近的情况下,
当将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与第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时,求出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移动速度,
当将所述第四检测结果与第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时,求出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移动速度,
在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移动速度时,判别为被检测物正从第一方向接近,
在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移动速度小于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移动速度时,判别为被检测物正从第二方向接近。
9.一种显示装置的检测方法,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多个显示像素,在显示画面上显示图像;
第一以及第二光传感器,与所述显示像素对应设置并分别检测入射光量;和
光学构件,其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不入射至所述第一光传感器,而使来自与所述第二方向不同的第一方向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一光传感器,并使来自所述第一方向的光不入射至所述第二光传感器,而使来自第二方向的光入射至所述第二光传感器,
该检测方法包括:
对使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在第一期间检测出的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进行存储的步骤;
在所述第一期间之后的第二期间,使用所述第一传感器以及第二传感器分别检测出第三检测结果和第四检测结果,然后将所述第三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一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将所述第四检测结果与所述第二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的步骤;
根据该比较结果判别被检测物的接近、远离、或平行移动中的任意一种,在所述第二期间中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期间中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时,判别为被检测物的接近,
在所述第二期间中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期间中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时,判别为被检测物的远离,
在所述第二期间中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和所述第一期间中由所述第一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与由所述第二光传感器检测出的像的距离相比,没有变化时,判别为被检测物的平行移动的步骤。
CN2008100985879A 2007-05-25 2008-05-22 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Active CN1013117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8886 2007-05-25
JP2007138886 2007-05-25
JP2007-138886 2007-05-25
JP2008-097167 2008-04-03
JP2008097167 2008-04-03
JP2008097167A JP5181792B2 (ja) 2007-05-25 2008-04-03 表示装置および検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1784A CN101311784A (zh) 2008-11-26
CN101311784B true CN101311784B (zh) 2012-01-04

Family

ID=40100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85879A Active CN101311784B (zh) 2007-05-25 2008-05-22 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81792B2 (zh)
CN (1) CN101311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72442B2 (en) * 2010-02-09 2011-12-06 Sharp Kabushiki Kaisha Electrically switchable field of view for embedded light sensor
US20120200531A1 (en) * 2010-02-17 2012-08-09 Mikio Araki Touch panel device
CN105786268B (zh) * 2010-02-19 2019-03-12 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WO2012018092A1 (ja) * 2010-08-05 2012-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エリアセンサ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2018090A1 (ja) * 2010-08-05 2012-02-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エリアセンサ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120050258A1 (en) * 2010-08-27 2012-03-01 Andrew Kay Method for obtaining 3d position information, computer program, data processor, and display panel incorporating the same
JP6097670B2 (ja) * 2013-10-24 2017-03-15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入力装置
JP6247121B2 (ja) * 2014-03-17 2017-12-13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
JP2016159882A (ja) * 2015-03-05 2016-09-05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操作入力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215A (zh) * 2004-06-10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52344A (ja) * 1991-09-30 1993-09-28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読み取り/表示装置
JP3195677B2 (ja) * 1993-02-03 2001-08-06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角度依存多重化入出力方法
JP3436629B2 (ja) * 1996-01-08 2003-08-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および撮像のための装置
JP4377365B2 (ja) * 2004-10-27 2009-12-02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GB2428153A (en) * 2005-07-08 2007-01-17 Sharp Kk Interactive multiple view display
JP4957177B2 (ja) * 2006-01-20 2012-06-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装置
JP5106784B2 (ja) * 2006-03-16 2012-12-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2215A (zh) * 2004-06-10 2006-01-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244446A 2006.09.14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09098A (ja) 2009-01-15
CN101311784A (zh) 2008-11-26
JP5181792B2 (ja) 2013-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1784B (zh) 显示装置和检测方法
KR101464751B1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검출 방법
JP2653014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950745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01937298B (zh) 触摸传感器和显示设备
CN101937659B (zh) 显示设备和驱动方法
JP4834482B2 (ja) 表示装置
CN101251780B (zh) 具有屏幕输入功能的图像显示装置
US20060012575A1 (en) Touch sensitive active matrix display and method for touch sensing
US8427436B2 (en) Touch sensor using capacitance detect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KR101122233B1 (ko) 감지 소자를 내장한 표시 장치
US9110531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display apparatus
US8928599B2 (en) Touch sensor using capacitance detection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KR101427196B1 (ko) 검출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1630081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2298473A (zh) 具有内置触摸传感器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和制造方法
US20100001970A1 (en) Active matrix display apparatus with touch sensing function
US20120268356A1 (en) Display apparatus
WO2012063788A1 (ja) 表示装置
JPH0320817A (ja) 入力表示一体型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JP2017027576A (ja) 表示装置
JPH03294919A (ja) タブレット機能付き表示装置
Lee et al. 58.2: In‐Cell Type Adaptive Touch for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JPH06314165A (ja) 表示一体型タブレット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23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523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