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0102A -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0102A
CN101310102A CNA2006800311339A CN200680031133A CN101310102A CN 101310102 A CN101310102 A CN 101310102A CN A2006800311339 A CNA2006800311339 A CN A2006800311339A CN 200680031133 A CN200680031133 A CN 200680031133A CN 101310102 A CN101310102 A CN 1013101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erence resistance
power supply
control
piezo actuator
impe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11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0102B (zh
Inventor
M·格岑贝尔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VDO Automotiv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DO Automotive AG filed Critical VDO Automotive AG
Publication of CN1013101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01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01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01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0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 F02D41/2096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for controlling piezoelectric inj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0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N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2N2/00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 H02N2/02Electric machines in general using piezoelectric effect, electrostriction or magnetostriction producing linear motion, e.g. actuators; Linear positioners ; Linear motors
    • H02N2/06Drive circuits; Control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 H02N2/065Large signal circuits, e.g. final stages
    • H02N2/067Large signal circuits, e.g. final stages generating drive puls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41/00Electrical control of supply of combustible mixture or its constituents
    • F02D41/20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 F02D2041/202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circuit
    • F02D2041/2058Output circuits, e.g. for controlling currents in command c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trol of the circuit using information of the actual current val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el-In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该电源具有第一开关元件(T1),该第一开关元件具有控制输入端(54)并且被构造,使得能够根据其控制输入端(54)上的控制信号对输出电流(I_A)进行调整。所述电源还具有基准电阻(R_S),该基准电阻与第一开关元件(T1)电耦合,使得输出电流(I_A)流经基准电阻(R_S)。基准电阻(R_S)具有串联的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R6),并且具有与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并联的二极管(D1)。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的阻抗高于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6)。设置有调节元件(52),将预定的基准电位(U_REF)作为额定值提供给该调节元件,且该调节元件的调整信号是第一开关元件(T1)的控制信号。第二开关元件(T2)被构造用来将实际值施加给调节元件(52),所述实际值包括在第一开关位置中在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R6)上的电压降以及在第二开关位置中在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6)上的电压降。

Description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一种控制装置以及一种用于运行所述控制装置的方法,尤其是用于压电执行器。
背景技术
关于布置在机动车内的内燃机的允许的有害物质排放的、越来越严厉的法律规定使得有必要采取各种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来降低有害物质排放。在此情况下出发点在于:降低在空气/燃料混合物的燃烧过程期间所产生的有害物质排放。尤其是炭烟的形成大大取决于内燃机的相应气缸内的空气/燃料混合物的制备。为了实现非常好的混合物制备,越来越多地在非常高的压力下分配燃料。在柴油内燃机的情况下燃料压力高达2000巴。具有作为执行机构的压电执行器的喷射阀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这样的应用。压电执行器的特点是响应时间极短。这样的喷射阀因此必要时适合于在内燃机的气缸的工作循环之内多次分配燃料。
当在主喷射之前进行一次或多次预喷射(也称作引燃喷射)时,能够实现特别好的混合物制备,其中针对单次预喷射,必要时应分配极少的燃料量。尤其对于这些情况来说喷射阀的精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结合喷射阀的精确控制,压电执行器的充电与放电承担重要的作用。为此,通常设置有功率输出级,然而该功率输出级在放电过程期间并不能够使压电执行器完全放电。关于这一点,为了完全放电,于是设置有开关元件,该开关元件能够承担这一任务,然而同时承受热负荷。
发明内容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简单的电源,借助该电源能够设置两种不同的输出电流。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以及一种用于运行该控制装置的方法,借助该控制装置或该方法能够简单地设置两种不同的输出电流。
该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加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表明。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电源,该电源具有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一开关元件具有控制输入端并且被构造,使得根据其控制输入端上的控制信号能够在该电源的输出侧调整输出电流。所述电源还具有基准电阻,该基准电阻与第一开关元件电耦合,使得输出电流流经该基准电阻。该基准电阻具有串联的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此外,一个二极管与第一基准电阻并联,且更确切地说,在对应于基准电阻的按照规定的电流方向的导通方向上被连接。第一单个基准电阻的阻抗高于第二单个基准电阻。所述电源还包括调节元件,将预定的基准电位作为额定值提供给该调节元件,且该调节元件的调整信号是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信号。所述电源还具有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被构造和布置用于将作为额定值的第一电位差和作为额定值的第二电位差施加给调节元件,第一电位差代表在第一开关位置中在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上的电压降,第二电位差则代表在第二开关位置中在第二单个基准电阻上的电压降。这具有以下优点:仅需一个基准电位来实现电源的两个不同的输出电流。因此,尤其与设置用来实现两个不同基准电位的电路装置相比,出现低的电路技术花费。
除此之外,基准电阻的特点在于:视第一和第二基准电阻上的电压降而定,基准电阻具有不同的电阻值。通过将二极管与第一单个基准电阻并联,特别简单地实现这一点。通过使第一单个基准电阻的阻抗大于第二单个基准电阻,能够在电源中设置明显不同的输出电流,并且更确切地说,即使调节元件的调整信号存在偏差,也分别以高的精度来设置。除此之外,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可以被构造为分别具有适合于相应输出电流的小的容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调节元件和第二开关元件被布置于集成电路中,而基准电阻和第一开关元件被布置于该集成电路的外部。这具有以下优点:需要集成电路的少量的输入或输出端来实现电源。此外,该集成电路也可以针对在相应应用中所期望的输出电流独立地被使用,并且可以通过适当的单个基准电阻和相应地适当的第一开关元件针对相应的应用进行适配。总而言之,能够以低成本制造电源。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第一调节参数路径将调节元件在输出侧与以电气方式被布置在第一开关元件和基准电阻之间的第一节点电耦合。第一调节参数路径具有可预定的阻抗。因此能针对被分配给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开关位置的第一输出电流以简单的方式对调节特性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设置有第二调节参数路径,该第二调节参数路径将调节元件在输出侧与以电气方式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之间的第二节点电耦合。第二调节参数路径具有可预定的阻抗。以这样的方式能够针对被分配给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开关位置的第二输出电流以简单的方式对调节特性进行调整。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第一和/或者第二调节参数路径中的可预定的阻抗被构造,使得构成比例积分调节特性。这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
根据第一方面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第二调节参数路径的预定的阻抗大约至少比第一调节参数路径的可预定的阻抗小一个数量级。这具有以下优点:调节特性在第一或第二输出电流的调整方面可以几乎相互独立地被调整。
根据第二方面,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种具有电源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设置用来对压电执行器进行控制,其中该电源能够与该压电执行器耦合,使得该电源能够对该压电执行器进行放电。
该控制装置具有以电气方式与电源并联布置的功率输出级,用来对压电执行器进行充电和放电。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优点及其有利的实施方案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优点及其有利的实施方案对应。
根据第三方面,设置有用于运行控制装置的方法,其中控制功率输出级以便对压电执行器进行放电,接着控制第二开关元件进入其第二开关位置,以便对功率输出级进一步放电,由此出现第一输出电流。在功率输出级的故障情况下,控制第二开关元件进入其第一开关位置,以便对压电执行器进行放电,其中出现第二输出电流。这具有以下优点:可以选择适当高的输出电流并且更确切地说第二输出电流,以便对压电执行器进行迅速的完全的剩余放电,而不会对第一开关元件形成热损害。此外,如果由输出级支持的放电不能实现或者变得困难,则可以设置适当低的输出电流并且更确切地说第一输出电流,以便不会使第一开关元件热过载并且同时也能将压电执行器完全放电,尤其是也以便在某些故障状态或者输出级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建立可靠的状态。因此能够使想要更换调节装置的人员得到良好保护。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示意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解释。
图1示出具有控制装置的喷射阀,以及
图2示出根据图1的控制装置的部件的详图。
在所有图中,构造或功能相同的元件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明。
具体实施方式
喷射阀(图1)具有喷射器壳体1,该喷射器壳体具有凹槽,与传送器6耦合的压电执行器PAKT1(即压电执行机构)被装入该凹槽中。传送器6被布置在泄漏空间8之中。优选地被构造为伺服阀的开关阀10被布置,使得该开关阀根据其开关位置来控制泄漏液体,该泄漏液体在该实施形式中优选地是燃料。开关阀通过传送器6与压电执行器PAKT1耦合,并且由该压电执行器驱动,也就是说,利用压电执行器PAKT1来调整开关阀10的开关位置。必要时,压电执行器PAKT1也可以在没有中间连接传送器6的情况下作用于开关阀10。开关阀10被布置在阀板12之中。该开关阀10包括阀元件,该阀元件的位置可以利用压电执行器PAKT1来调整,且该阀元件在某一开关位置中与阀板接触,从而阻止控制燃料进入泄漏空间。在另一个开关位置中,阀元件与阀板12的壁相间隔,从而能够控制燃料进入泄漏空间8。压电执行器包括压电元件堆栈。例如,该压电元件堆栈包含大约200个彼此重叠分层的压电元件。该压电元件堆栈优选地被管状弹簧包围,该管状弹簧将该压电元件堆栈张紧在传送器6和封闭元件之间。
喷射阀还包括针导体14和喷嘴体16。阀板12、针导体14以及喷嘴体16构成喷嘴组件,利用喷嘴夹紧螺母18将该喷嘴组件固定于喷射器壳体1上。
针导体14具有凹槽,此凹槽在喷嘴体16之中作为喷嘴体16的凹槽延伸,并且在该凹槽中布置有喷嘴针24。喷嘴针24在针导体14内被引导。喷嘴弹簧26将喷嘴针24预紧到闭合位置之中,在该闭合位置中该喷嘴针24阻止燃料流通过喷射孔28。
在喷嘴针24的朝向阀板12的轴向末端上构造有控制室30,该控制室通过进口节流阀31与高压孔32液压耦合。如果开关阀10处在其闭合位置中,则控制室30与泄漏空间8液压解耦。这导致在开关阀10闭合之后控制室30内的压力基本上等于高压孔32内的压力。在内燃机中采用喷射阀的情况下,高压孔32与燃料高压存储器液压耦合,从而在例如高达2000巴的压力下被供应燃料。
由于控制室30内的流体压力,因此通过控制室30在喷嘴针24的闭合方向上对喷嘴针24的端面施加力。喷嘴针24还具有与其端面轴向间隔的阶梯部(Absatz),该阶梯部被施加流过高压孔32的流体,使得开启力作用于喷嘴针24,即与闭合方向相反。喷嘴针24在其闭合位置中阻止燃料流通过喷油嘴28。如果喷嘴针24从其闭合位置出发移动进入控制室30之中,则喷嘴针尤其在其开启位置中允许燃料流通过喷油嘴28,在该开启位置中喷嘴针与控制室30的壁的由阀板12所构成的区域接触。
喷嘴针24是否处在其开启位置或者闭合位置中,取决于在喷嘴针24的阶梯部上由在那里存在的流体的压力所引起的力是否大于或小于由喷嘴弹簧26以及作用在喷嘴针24的端面上的压力所引起的力。
如果开关阀10处在其开启位置中,则流体从控制室30经过开关阀10流入泄漏空间8之中。在进口节流阀的适当的大小确定的情况下,控制室30内的压力于是下降,这最终导致喷嘴针移动到其开启位置中。泄漏空间8内的流体的压力明显小于高压孔内的流体的压力。
喷射阀被分配控制装置38。控制装置38被构造用来产生喷射阀的压电执行器PAKT1的调整信号SG。控制装置38优选地还被构造用来产生被分配给其它喷射阀的压电执行器PAKT2-4的调整信号。
调整信号SG优选地是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优选地经过脉冲高度调制。以充电过程LV的开始为出发点,优选地以预定的持续时间和周期产生预定数量的脉冲(例如20个),直至充电过程结束。
通过相应脉冲的高度来调整要在充电过程期间供应给压电执行器PAKT1的电能。根据运行参数确定要在充电过程LV期间供应给压电执行器PAKT1的能量。供应给压电执行器PAKT1的能量影响其轴向行程,因此也影响控制室30内的压力的变化。
控制装置40还被构造用来执行压电执行器PAKT1的放电过程。优选地为此以预定的持续时间和周期产生预定数量的放电脉冲(例如20个)。通过相应放电脉冲的高度来调整在放电过程期间从压电执行器PAKT1提取的电能。从执行器提取的能量影响其轴向行程减小。
借助图2示出控制装置38的一部分。控制装置38包括电压放大器,该电压放大器也被称作DC/DC转换器并且与车载电网(Bordnetz)40电耦合,该车载电网被构造用于给电压放大器42供应规定电压并且因此构成电压源。车载电网包括例如车辆用蓄电池。
电压放大器42与功率输出级46电耦合。优选地中间连接电容器44,并且更确切地说,使得可以在各个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的放电过程中将电能暂存在电容器44之中,并且可将该电能用于将来的充电过程。
控制装置38的功率输出级46与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电耦合,这些压电执行器与控制装置38分开被构造并且更确切地说被构造在喷射阀内。由于成本原因,功率输出级46优选地被分配给多个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优选地通过选择开关元件TSEL1~TSEL4来选择分别要充电或放电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
在由功率输出级46控制的放电过程中,在预定数量的放电脉冲之后,在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中还留有剩余电荷。如果该剩余电荷也应从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排除,则激活控制装置38的电源48,该电源是为这一目的而设置的。
电源48包括也被称作ASIC的专用集成电路。在ASIC 50中构造有调节元件52,该调节元件优选地包括运算放大器。调节元件52在输出侧与第一开关元件T1的控制输入端54导电耦合。在运行过程中,调节元件52在其输出端上产生调整信号,该调整信号是第一开关元件T1的控制信号。
第一开关元件T1被构造和布置,使得可以根据控制信号在电源的输出侧对输出电流I_A进行调整。输出电流I_A在所示出的电流方向上是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的放电电流。
此外,电源48还包括基准电阻R_S,该基准电阻R_S与第一开关元件T1电耦合,使得输出电流I_A流经基准电阻R_S。基准电阻R_S具有串联的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Einzel-Referenz-Widerstand)R5、R6以及二极管D1,该二极管与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并联,并且更确切地说,在对应于基准电阻R_S的按照规定的电流方向的导通方向上被连接。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的阻抗高于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6。视要调整的输入电流I_A而定,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R6之间的比例例如大致为50。
此外,在ASIC 50中构造有第二开关元件T2,该第二开关元件T2被构造和布置,使得将第一电位差U1和第二电位差U2作为实际值施加给调节元件52,第一电位差代表在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开关位置中在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和R6上的电压降,第二电位差代表在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开关位置中在第二基准电阻R6上的电压降。在调节元件52的另一个输入端上可以向该调节元件施加基准电位U_REF。
此外,电源48优选地具有第一调节参数路径56,通过该第一调节参数路径使调节元件52在输出侧与第一节点58电耦合。第一节点58以电气方式被布置在第一开关元件T1和基准电阻R_S之间。第一调节参数路径46具有可预定的阻抗。
此外,优选地设置有使调节元件52在输出侧与第二节点62电耦合的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第二节点62以电气方式被布置在第一和第二基准电阻R5、R6之间。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同样具有可预定的阻抗。
第一调节参数路径56具有优选地被构造为具有电容C1的串联电路中的电阻R1的第一阻抗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此外,第一调节参数路径56有利地具有优选地被构造为电阻R3的第二阻抗。
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同样优选地具有优选地被构造为由电阻R2和电容C2组成的串联电路的第三阻抗。此外,在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中优选地设置有优选地被构造为电阻R4的第四阻抗。通过第一和第二阻抗对在第二开关元件T2的第一开关位置中有效的用来调整输出电流I_A的调节参数进行调整,该输出电流对于该开关位置来说被称为第一输出电流。
通过第三和第四阻抗可以对与在第二开关元件T2的第二开关位置中调整输出电流I_A相关的调节参数进行调整。对于这种情况,输出电流I_A被称为第二输出电流。
通过适当地选择第一和第二或者第三和第四阻抗,可以调整任意的调节特性、例如P调节特性、PI调节特性或PID调节特性,以便调整输出电流I_A。构造第一和第二阻抗或者第三和第四阻抗,使得获得比例积分调节特性(PI),已被证明是特别适合的。为了该目的,于是根据图2中所示的具有电阻R2、R3、R4以及电容C1和C2的电路装置来构造第一和第二阻抗或者第三和第四阻抗。
此外,已被证明是非常有利的是,明显不同地构造通过第一调节参数路径的第一和第二阻抗的阻抗值或者通过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的第三和第四阻抗的阻抗值确定的调节参数,并且更确切地说,优选地构造这些调节参数,使得被分配给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的调节参数优选地比被分配给第一调节参数路径56的那些调节参数至少小一个数量级。因此第三和第四阻抗优选地小于第一和第二阻抗。以这种方式可以几乎相互独立地对用来调整第一或第二输出电流的调整特性进行调整。
在故障情况下,例如当在功率输出级46中存在故障时,这种电源适合于排除在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之中所储存的全部电能,该电能例如可以在70和100mJ之间。为了这一目的,将基准电位U_REF作为额定值提供给调节元件52,并且控制第二开关元件T2进入第一开关位置,在此第一开关位置中将第一电位差U1作为额定值提供给调节元件52。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调节元件的调整信号取决于基准电位U_REF和第一电位差U1之间的差值。与基准电阻R_S并且在此尤其是与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合作,适当地构造基准电位U_REF,使得第一输出电流采取所期望的值,且在该范围内二极管D1还未在导通方向上工作,也就是说,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上的电压降还小于二极管D1的导通电压。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6被构造为阻抗明显低于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这导致在第二开关元件T2的第一开关位置中只有非常小的电压落在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6上。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电阻R3以及基准电位差UREF的大小确定影响第一输出电流。
因此然后可以在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开关位置中设置第一输出电流的所期望的小的值,并且因此例如在功率输出级出现故障时通过电源48将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完全放电,而不会使第一开关元件T1承受太大的热负荷。
优选地对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一开关位置的调节参数进行调整,使得也能够实现输出电流I_A的相对猛烈的开关。
在控制装置的正常运行中,为了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的放电,首先根据上面已经叙述的处理方式对功率输出级46进行控制。接着将基准电位U_REF作为额定值提供给调节元件52,以便去除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之中的残留的剩余电荷。控制第二开关元件进入其第二开关位置,在此第二开关位置中调节元件52在输入侧被施加作为实际值的第二电位差U2。这于是导致在调节元件52的输出侧产生调整信号,使得第一开关元件T1将输出电流I_A调整为第二输出电流。第一开关元件T1优选地被构造为自阻断N-MOSFET晶体管并且在夹断区中工作。因此当第一开关元件T1的控制输入端上的控制信号保持相同时,在该区域内确保几乎恒定的输出电流I_A,而与下降到基准电位的电位差无关。然而,通过将第一电位差U1或者在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开关位置中将第二电位差U2反馈给调节元件52,也可以对干扰影响、例如第一开关元件T1的与温度相关的开关特性或者第一开关元件T1的制造方差进行补偿。在此情况下已被证明是特别有利的是,对在第二开关元件T2的第二开关位置中有效的调节参数进行调整,使得输出电流I_A不跳跃式变化,也即不过于猛烈地被开关。调节参数的特殊的最适合的特性基本上取决于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的相应的特性。
典型地,第二输出电流具有明显高于第一输出电流的值。例如,第二输出电流可以大致为5A,而第一输出电流可以大致为100mA。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因此被构造为具有高阻抗,使得在第二输出电流的情况下该第一单个基准电阻通过二极管D1被桥接,从而电阻R5上的电压降几乎是恒定的,而与第二输出电流的偏差无关。
通过适当地确定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R6与电阻R4以及基准电压U_REF的大小,可在第二开关元件T2的第二开关位置中保证,二极管D1在导通区中工作,且决定性地通过被构造为具有适当低的阻抗的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来确定基准电阻R_S在该状态下的电阻特性。这样于是能够以与第一输出电流相同的基准电压U_REF非常精确地设置尤其是非常高的第二输出电流。
总共要通过功率输出级46和电源48从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排除的电能例如在70和100mJ之间。典型地,在正常运行中,通过电源仅从相应的压电执行器1去除大约最后的十分之一的电能。
由于例如为5A的高的第二输出电流,因此剩余放电可以通过第一开关元件T1的非常短的相应的导通来进行,并且因此随着第一开关元件的高的热负荷而出现,然而该热负荷只持续非常短的时间,并且因此在第一开关元件的适当的热容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第一开关元件遭到热破坏。然而,与此相反,当在故障情况下在相应的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内储存的电能的排除在第二开关元件的第二开关位置中、也就是利用第二输出电流来进行时,该电能的排除与第一开关元件的非常高的热负荷相关联,并且因此必要时可能导致其遭到热破坏,或者另一方面将造成第一开关元件T1的尺寸被确定得非常大,这导致高的空间需求并且因此导致更高的成本。通过对第二输出电流进行调整的可能性,可以使第一开关元件T1的尺寸紧凑。

Claims (9)

1.一种电源,具有:
-第一开关元件(T1),该第一开关元件具有控制输入端(54)并且被构造和布置,使得能够根据其控制输入端(54)上的控制信号在电源(48)的输出侧对输出电流(I_A)进行调整,
-基准电阻(R_S),该基准电阻(R_S)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电耦合,使得所述输出电流(I_A)流经该基准电阻(R_S),且该基准电阻具有串联的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R6)并且具有二极管(D1),该二极管与所述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并联,并且更确切地说,该二极管在对应于所述基准电阻(R_S)的按照规定的电流方向的导通方向上被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单个基准电阻(R5)的阻抗高于所述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6),
-调节元件(52),预定的基准电位(U_REF)作为额定值被提供给该调节元件,且该调节元件的调整信号是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的控制信号,
-第二开关元件(T2),该第二开关元件被构造并且被布置用于将作为实际值的第一电位差(U1)和作为实际值的第二电位差(U2)施加给所述调节元件(52),该第一电位差代表在第一开关位置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R6)上的电压降,该第二电位差代表在第二开关位置中在所述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6)上的电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调节元件(52)和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被布置于集成电路之中,且所述基准电阻(R_S)和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被布置于该集成电路的外部。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源,其中,第一调节参数路径(56)将所述调节元件(52)在输出侧与第一节点(58)电耦合,该第一节点以电气方式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T1)和所述基准电阻(R_S)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路径具有可预定的阻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路径(56)中的可预定的阻抗被构造,使得构成比例积分调节特性。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源,其中,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将所述调节元件(52)在输出侧与第二节点(62)电耦合,该第二节点以电气方式被布置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单个基准电阻(R5,R6)之间,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具有可预定的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中的可预定的阻抗被构造,使得构成比例积分调节特性。
7.根据权利要求3~6之一所述的电源,其中,所述第二调节参数路径(60)的可预定的阻抗比所述第一调节参数路径(56)的可预定的阻抗大约至少小一个数量级。
8.具有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电源(48)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被设置用于对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进行控制,其中所述电源(48)能够与所述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耦合,使得所述电源能够对所述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进行放电,且其中所述电源具有用于对所述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进行充电和放电的功率输出级(46),该功率输出级以电气方式与所述电源(48)并联布置。
9.用于运行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功率输出级以便对所述压电执行器进行放电,接着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进入其第二开关位置,以便对所述功率输出级(46)进行进一步放电,且其中在所述功率输出级(46)的故障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T2)进入其第一开关位置,以便对所述压电执行器(PAKT1~PAKT4)进行放电。
CN2006800311339A 2005-08-26 2006-08-22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方法 Active CN10131010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5040531A DE102005040531A1 (de) 2005-08-26 2005-08-26 Stromquelle, Steu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Steuervorrichtung
DE102005040531.2 2005-08-26
PCT/EP2006/065548 WO2007023159A1 (de) 2005-08-26 2006-08-22 Stromquelle, steuer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der steuer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0102A true CN101310102A (zh) 2008-11-19
CN101310102B CN101310102B (zh) 2011-04-13

Family

ID=37398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11339A Active CN101310102B (zh) 2005-08-26 2006-08-22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732946B2 (zh)
EP (1) EP1917433A1 (zh)
KR (1) KR101248987B1 (zh)
CN (1) CN101310102B (zh)
DE (1) DE102005040531A1 (zh)
WO (1) WO200702315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4257A (zh) * 2013-05-20 2014-12-03 株式会社东芝 二氧化碳分离和捕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04662B3 (de) * 2008-01-16 2009-07-09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chaltungs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Aufladen und Entladen einer kapazitiven Last
DE102008061586B4 (de) 2008-12-11 2015-08-20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Festkörperaktuators
KR102038102B1 (ko) * 2013-03-07 2019-10-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압착 품질 검사용 저항 측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측정 방법
DE102016213522B4 (de) 2016-07-22 2023-10-12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steuerung eines Piezoaktors eines Einspritzventils eines Kraftfahrzeug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58262B4 (de) * 1999-12-03 2007-03-22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ufladen eines piezoelektrischen Aktors
DE10025579A1 (de) * 2000-05-24 2001-12-06 Siemen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steuern eines kapazitiven Stellgliedes
DE10114421B4 (de) * 2001-03-23 2009-04-09 Conti Temic Microelectronic Gmbh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s kapazitiven Stellglieds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FR2847743B1 (fr) * 2002-11-22 2005-02-11 Renault Sa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un actuateur piezo-electrique ultrasonore et procede de mise en oeuvre
DE102004028516B3 (de) * 2004-06-11 2006-02-23 Siemens Ag Steuergerät für Piezo-Aktoren von Kraftstoff-Einspritzventilen
DE102005033708B3 (de) * 2005-07-19 2007-02-08 Siemens Ag Vorrichtung zum Laden und Entladen wenigstens eines Piezoaktors für ein Einspritzventil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2005040532B4 (de) * 2005-08-26 2009-09-03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Stromquelle und Steuervorrichtung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4257A (zh) * 2013-05-20 2014-12-03 株式会社东芝 二氧化碳分离和捕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9248397B2 (en) 2013-05-20 2016-02-02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Carbon dioxide separating and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CN104174257B (zh) * 2013-05-20 2016-09-07 株式会社东芝 二氧化碳分离和捕获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5040531A1 (de) 2007-03-22
KR101248987B1 (ko) 2013-03-29
KR20080082598A (ko) 2008-09-11
US7732946B2 (en) 2010-06-08
EP1917433A1 (de) 2008-05-07
US20080238199A1 (en) 2008-10-02
CN101310102B (zh) 2011-04-13
WO2007023159A1 (de) 2007-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0102B (zh) 电源、控制装置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方法
EP0947001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steuern wenigstens eines kapazitiven stellgliedes
DE102004009373A1 (de) Piezobetätigungsglied-Antriebsschaltung
DE19734895C2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Ansteuern wenigstens eines kapazitiven Stellgliedes
JP4787407B2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容量性アクチュエータを制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EP1154140A2 (de) Ansteuerschaltung zur Ansteuerung wenigstens eines Magnetventils für die Kraftstoffzumessung in einer Brennkraftmaschine
DE10151421A1 (de) Piezobetätigungsgliedantriebsschaltung und Kraftstoffeinspritzgerät
WO2003028196A2 (de) Wandlerschaltung
EP1917568B1 (de) Stromquelle und steuervorrichtung
DE10245135A1 (de) Piezobetätigungsglied-Antriebsschaltung
DE102004040073A1 (de)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etrieb eines Piezoaktors
US684998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a piezoelectric element
DE60018897T2 (de) Steuerung der Polarization der piezoelektrischen Elemente vor jeder ersten Einspritzung zur Erreichung von optimalen Startbedingungen
DE1033105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Einstellen eines Leerhubs eines piezoelektrischen Aktors
EP1429445B1 (de)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m Ansteuern eines piezoelektrischen Aktors
DE102004029906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Steuern eines Einspritzventils und Computerprogramm
EP1400675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Steuerung wenigstens zweier Piezoaktoren
DE102005010435A1 (de)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r Strom- und Ladungsregelung eines piezoelektrischen Kraftstoff-Injektors
DE102008018011B4 (de)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etreiben einer kapazitiven Last sowie Verwendung einer derartigen Schaltungsanordnung
DE102005050551A1 (de) Energieversorgungseinheit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Energieversorgungseinheit
GB2273836A (en) Fuel injector control circuit with voltage boost
DE102008029798B4 (de)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Laden eines Piezoaktors
DE102014210552A1 (de) Verfahren und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Entladen wenigstens einer induktiven Last
DE102008018012B3 (de) Schaltungsanordnung zum Betreiben einer kapazitiven Last sowie Verwendung einer derartigen Schaltungsanordnung
DE102007035701A1 (de) Vorrichtung zur Regelung eines Kraftfahrzeuggenera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IEMENS VDO AUTOMOTIVE AG

Effective date: 2010121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REGENSBURG, GERMANY TO: HANNOVER, GERMANY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1216

Address after: Hannover

Applicant after: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ddress before: Regensburg, Germany

Applicant before: SIEMENS VDO AUTOMOTIVE AG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Hannover

Patentee after: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12

Address after: Regensburg, Germany

Patentee after: WeiPa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Hannover

Patentee before: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