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6709A -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6709A
CN101306709A CNA2008100699805A CN200810069980A CN101306709A CN 101306709 A CN101306709 A CN 101306709A CN A2008100699805 A CNA2008100699805 A CN A2008100699805A CN 200810069980 A CN200810069980 A CN 200810069980A CN 101306709 A CN101306709 A CN 101306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tical shaft
clutch
supporting vertical
shaft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699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06709B (zh
Inventor
舒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699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06709B/zh
Publication of CN101306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6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06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67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它垂直地连接在一个被支承在车架前部的左右支承板上的转轴中部,在它与左右支承板之间,分别安装有一对同轴地套在转轴外的离合器。离合器中有作用在其动半部侧面的复位弹簧和与该复位弹簧的作用力相反的钢球,这些钢球通过带有对应凹坑的离合操纵管的转动来进行操作。该支承立轴是由上半立轴套住下半立轴的组合轴,由弹性爪夹紧螺母机构锁紧。当需要调节转向操作盘与驾乘者之间的距离时,转动离合操纵管以让离合器分离;当需要转向操作盘的高矮时,松动夹紧螺母以让弹性爪张开。调节完后还原。本发明具有调节方便、结果准确、稳定可靠以及刚性较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代步车,尤其涉及驱动轮差速转向的电动代步车中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背景技术
电动代步车是一种单人乘坐的代步工具(或曰交通工具),由于环保、结构简单、操作简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给老年人或残障人士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在电动代步车中,有通过机械传动、最终驱使转向轮的摆动来实现转向的机械传动转向系统;也有通过左右驱动轮的转速差来实现转向的电控转向系统。对于后者而言,通常是左右驱动轮各配一个驱动电机。从操作角度看,这两个驱动电机各自的转速或它们之间的转速差,均集中在电动代步车前部的转向操作盘上来进行操作与控制。该转向操作盘又有两类:一类的转向操作盘是固定不动的,在该转向操作盘与驾乘者的左右手对应的部位上,分别设置有控制左右驱动电机及其左右驱动轮的左右两个操作手柄。当驾乘者把两个操作手柄推到对应的相同位置时,电动代步车直线前进或后退;当驾乘者把两个操作手柄分别推到不同位置时,电动代步车就转向。另一类的转向操作盘在与支承它的立轴的连接处装有转角传感器,该转向操作盘像机械传动的转向操作盘(习称方向盘)那样左右转动操作。当驾乘者转动该转向操作盘时,转角传感器把相应的转角数据传给中央处理系统处理,然后由中央控制单元分别控制、调节左右两个驱动轮的转速差,通过这转速差即实现转向——该方式仅仅控制、调节左右两个驱动转速差,其电动代步车直行的动力与速度通过另外的机构控制。显然,在这两类均通过左右驱动轮的转速差来实现转向的电动代步车中,安装在车架前端的、对应于机械传动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轴的那一根轴,其本身或者其内部没有机械传动机构,该轴仅仅起到把转向操作盘安装在其上端的支承作用,所以在本发明中,称它为支承立轴。同样显然的是,转向操作盘与驾乘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是由该支承立柱的长短、它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之间的夹角所确定的。在现有技术中,该支承立轴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之间的夹角主要通过两大类机构来进行调节。一类是以公告号为CN 2487640Y、名称为《一种带把手角度调节装置的电动代步车》为代表的机构。这类机构是通过数量有限的几个调节槽口(或调节孔)来进行调节的。显然,这种调节的结果,基本上是不准确的。对于自己能够轻松自如地在座椅上挪动位置的驾乘者来讲,可通过挪动一下位置来适应。然而,目前电动代步车的主要使用对象是老年人或残障人士(尤其是下肢残疾的人士),要让他们也用在座椅上挪动位置的方法来适应,显然就相当困难了;让他们自己来反复调节,也几乎不可能。于是,当他们长时间驾乘现有的这种电动代步车时,不但会产生明显的不舒适感觉,更会产生疲劳。另一类是以公告号为CN 2626841Y和CN 2671945Y、名称均为《电动代步车的手把调整定位装置》为代表的机构,该类机构是可以无级(也就是任意角度)调节的。因为,它们实际上是一种平行四边形状的四连杆机构(也称四杆机构)。把此类调节机构用在基本无外力摇动它的台灯支架中,是比较通行的,效果也比较好。而把它作为手把调整定位装置(即本案所说的调节支承立轴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之间的夹角),就存在有比较严重的刚性不足的问题了,尤其是在该四连杆机构的机架上的两个铰接点处,使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被摇松——因为在电动代步车加速、减速/转弯之时,骑行者扶住手把(即本案所说的转向操作盘)的手实际上是在摇动它,而这两个铰接点距手把之间的力臂又相当长。
在现有技术中,其支承立轴的长短,多是通过分为间隙配合地套在一起的上下两段支承立轴上的位置不同的调节孔和插入其中一对调节孔中的锁销来实现的。这种调节也相当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在驱动轮差速转向的电动代步车上的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该支承立轴不但能够任意方便地调节它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之间的夹角,而且该支承立轴不能保持比较好的刚性。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在实现第一发明目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还能够准确、任意地调节其长短的支承立轴。
为实现第一发明目的,提供这样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方面是,该支承立轴的下端垂直地连接在一个转轴的中部,该转轴的两端被支承在固联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前部的左右支承板上。其改进之处是,本发明中支承立轴为圆形管状轴。在该支承立轴的下端与两侧的左右支承板之间,分别安装有一对同轴地套在转轴外的离合器,该离合器包括不动的静半部与作离合移动的动半部。两对离合器中的静半部与左右支承板固定连接、其动半部以仅能作离合移动的状态与支承立轴连接,或者,两对离合器中的静半部与支承立轴固定连接、其动半部以仅能作离合移动的状态与左右支承板连接。驱动每一离合器中的动半部作离合移动的,是作用在其动半部侧面的复位弹簧和与该复位弹簧的作用力相反的两个钢球——这两个钢球位于该转轴上下两侧、并设置在一个限位座的两个导向孔之内。两个限位座间隙配合地套在转轴上并在支承立轴的两侧与其固定连接。在仅由复位弹簧作用于该动半部的状态下,该钢球背离该动半部的一端,凸出在该支承立轴的内管壁之内。在该支承立轴的管内,以轴向限位的状态间隙配合地套有一根同时穿过转轴的离合操纵管,该离合操纵管下部与四个钢球对应的部位上各有一个能通容纳下对应钢球凸出端部分的凹坑。该离合操纵管的上端安装有从侧面伸出到支承立轴之外的转动操作手柄,搬动该转动操作手柄致使该凹坑边沿与钢球抵触处,有把该钢球推向动半部的斜面。也就是说,搬动该转动操作手柄而把离合操纵管转动一定角度后,这四个钢球就可以部分地落入凹坑或被推出凹坑。显然,四个钢球的凸出端部分全部落入凹坑后,就是仅由复位弹簧作用于该动半部的状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根据具体设计时的要求、条件乃至设计理念上的差别,在仅由复位弹簧作用于该动半部的状态下,既可以把离合器的静半部和动半部设计成处于相互接合的位置、也可以设计成静半部和动半部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把四个钢球推出凹坑、或者让四个钢球的凸出端部分全部落入凹坑后,静半部和动半部的相互位置关系就改变到相反状态。
当需要调节转向操作盘与驾乘者之间的距离(即支承立轴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之间的夹角)时,搬动该转动操作手柄以让离合器中的静半部和动半部处于相互分离的位置,然后,握着转向操作盘或前或后地搬动支承立轴。调节合适位置后,反向搬动转动操作手柄以让离合器中的静半部和动半部处于相互接合的位置。此后,转向操作盘与驾乘者之间的距离就被可靠地固定下来了。
为实现第二发明目的,在实现第一发明目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对其改进。改进后的技术方案是:支承立轴是由上半立轴和下半立轴组成的组合轴。该上半立轴的下部呈间隙配合状态套在该下半立轴上部,在该下半立轴的上部侧面安装有一限位销,该上半立轴有与该限位销匹配的平行于支承立轴轴线的导向槽。该上半立轴的下端有弹性爪夹紧螺母机构。离合操纵管是由离合操纵上半管和离合操纵下半管组成的组合管。该离合操纵下半管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其导向孔的轴线与该离合操纵管同轴的导向孔板。该导向孔为其孔壁上有滑键槽的圆孔,对应的离合操纵上半管为固定有滑键的呈间隙配合状态插入该圆孔内的圆管;或者,该导向孔为矩形孔,对应的离合操纵上半管为呈间隙配合状态插入该矩形孔内的矩形管。
当需要调节转向操作盘的高矮(即支承立轴的长短)时,松开弹性爪夹紧螺母机构中的夹紧螺母、以让对应的弹性爪张开,然后,握着转向操作盘或上或下地调节支承立轴的长短。调节到合适高度后,拧紧夹紧螺母、以让对应的弹性爪收拢夹紧下半立轴。转向操作盘高度就被可靠地固定下来了。
从实现第一、第二发明目的之方案及其调节过程中可以看出,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调节转向操作盘与驾乘者之间的距离、调节转向操作盘的高矮方面,具有调节方便、任意角度与位置均能定位的优点,为包括老年人或残障人士在内的驾乘者提供一个最舒适的操作环境。尤其是由于没有四连杆机构那样的交接点,所以,本发明还有比较好的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安装在电动代步车机架前部的示意图(双点划线表示转向操作盘作前后调节后的使用状态)
图2是图1的后视图(双点划线表示调节转向操作盘作高矮调节后的使用状态)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放大)图
图4是图3中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4中的B-B剖视(放大)图
图6是图5中的内、外锥摩擦环处于脱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A向的(旋转)展开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种结构(相当于图3中的I区域局部放大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的内、外齿圈处于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3中I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3中III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12是图11中的转动操作手柄位于可调节状态位置图
图13是图11中的C-C剖面(放大)图
图14是图11中B向的局部放大图(省略操纵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参考图1、2、3、4、5、6、8、9)。该支承立轴的下端垂直地连接在一个转轴6的中部,该转轴6的两端被支承在固联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81前部的左右支承板8上——本发明涉及的电动代步车,其转向系统由左右驱动轮的转速差来实现转向的电控转向系统。图3中,示意地绘制出了通过转角传感器2来实现转向控制的此类转向系统中一种,该转角传感器2安装在转向操作盘1与支承它的支承立轴3的连接处(由于显见,另外的电控转向系统省略未画)。在本发明中,支承立轴3为圆形管状轴。在该支承立轴3的下端与两侧的左右支承板8之间,分别安装有一对同轴地套在转轴6外的离合器(7或7′),该离合器(7或7′)包括不动的静半部与作离合移动的动半部。两对离合器(7或7′)中的静半部与左右支承板8固定连接、其动半部以仅能作离合移动的状态与支承立轴3连接;或者,两对离合器(7或7′)中的静半部与支承立轴3固定连接、其动半部以仅能作离合移动的状态与左右支承板8连接。驱动每一离合器(7或7′)中的动半部作离合移动的,是作用在其动半部侧面的复位弹簧72和与该复位弹簧72的作用力相反的两个钢球9——这两个钢球9位于该转轴6上下两侧、并设置在一个限位座91的两个导向孔之内。两个限位座91间隙配合地套在该转轴6上并在该支承立轴3的两侧与其固定连接。在仅由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动半部的状态下,该钢球9背离该动半部的一端,凸出在该支承立轴3的内管壁之内。在该支承立轴3的管内,以轴向限位的状态间隙配合地套有一根同时穿过转轴6的离合操纵管4。该离合操纵管4下部与四个钢球9对应的部位上各有一个能通容纳下对应钢球凸出端部分的凹坑,该离合操纵管4的上端安装有从侧面伸出到该支承立轴3之外的转动操作手柄51,搬动该转动操作手柄51致使该凹坑边沿与钢球9抵触处,有把该钢球9推向动半部的斜面44。
需特别指出的是,为了降低钢球9与凹坑在准确对位方面的精度要求、减小对凹坑的加工难度,可以以计算出的凹坑中点为中心、沿离合操纵管4的周向朝其中心两侧加工出一条宽度小于钢球9短槽,然后,再对该短槽的两侧进行倒角加工(以确保让钢球的凸出端部分能够全部落入这种“凹坑”中),并加工出所述斜面44(参考图5、图7)。
进一步的改进是,本发明的支承立轴3是由上半立轴3a和下半立轴3b组成的组合轴(参考图3、图10)。该上半立轴3a的下部呈间隙配合状态套在该下半立轴3b上部,在该下半立轴3b的上部侧面安装有一限位销43,该上半立轴3a有与该限位销43匹配的平行于支承立轴3轴线的导向槽33。该上半立轴3a的下端有弹性爪31夹紧螺母32机构。离合操纵管4是由离合操纵上半管4a和离合操纵下半管4b组成的组合管。该离合操纵下半管4b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其导向孔的轴线与该离合操纵管4同轴的导向孔板42。该导向孔为其孔壁上有滑键槽的圆孔,对应的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为固定有滑键41的呈间隙配合状态插入该圆孔内的圆管;或者,该导向孔为矩形孔,对应的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为呈间隙配合状态插入该矩形孔内的矩形管。图3与图10均仅绘制出了“该导向孔为其孔壁上有滑键槽的圆孔”及其对应结构。由于矩形孔本身就具有导向作用、且非常容易理解,因此,仅在图13中用虚线和双点划线围出了一个表示其结构的矩形。显然,如图13所示,该矩形孔及其对应的矩形管以正方形孔对应正方形管为最佳。
披露至此,并结合“发明内容”中调节过程的介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已完全能够实现本发明了,即能够根据不同的要求、条件乃至不同设计理念,设计出在实质上与本发明相同的各种具体的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来。因此,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也是以下各例的总述,在以下各例中,与本总述相同的内容不赘述。
实施例1(参考图3、4、5、6):
本例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对其中离合器及其相应结构的举例。本例中的离合器是锥盘式摩擦离合器7。其中,该锥盘式摩擦离合器7中的内锥摩擦环7a(或称大圆摩擦环)是其静半部,两个内锥摩擦环7a与左右支承板8固定在一起(本例通过螺钉固定它们);该锥盘式摩擦离合器7中的外锥摩擦环7b(或称小圆摩擦环)是其动半部,两个外锥摩擦环7b通过平行于转轴6的滑销71及其滑销孔与支承立轴3连接——该滑销71固定于与支承立轴3固联在一起的限位座91上,该外锥摩擦环7b有与该滑销71对应的呈间隙配合状态的滑销孔,或者,该滑销71固定在该外锥摩擦环7b上,在与支承立轴3固联在一起的限位座91上有与滑销71对应的呈间隙配合状态的滑销孔(由于显见,图3、4中仅按照前者绘制)。在钢球9与外锥摩擦环7b之间,依次安装有直接与该钢球9接触的平衡传力垫92、和在该平衡传力垫92与外锥摩擦环7b之间的补偿弹簧73,在仅有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外锥摩擦环7b的状态下,该复位弹簧72的弹力足以压缩该补偿弹簧73而使外锥摩擦环7b与内锥摩擦环7a分离。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本例中的外锥摩擦环7b与内锥摩擦环7a,是在钢球9的作用下相互接合的(即在仅有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外锥摩擦环7b的状态下,它们相互分离)。为确保外锥摩擦环7b与内锥摩擦环7a在接合时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且又不致顶坏内锥摩擦环7a及其与之连接的构件,于是,在平衡传力垫92与外锥摩擦环7b之间,就要增加在补偿弹簧73。平衡传力垫92的作用十分显然,在不赘述。
本发明中的复位弹簧72和补偿弹簧73均为碟形弹簧。
实施例2(参考图8、图9):
本例也是在总述部分的基础上,对其中离合器及其相应结构的举例。本例中的离合器是牙嵌式离合器7′。该牙嵌式离合器7′中的动半部是属直齿圆柱齿的盘状的外齿圈7b′(或称小齿圈),其静半部是与该外齿圈7b′匹配的盘状的内齿圈7a′(或称大齿圈)。其中,该内齿圈7a′通过限位座91与支承立轴3固定连接;该外齿圈7b′上或者与该外齿圈7b′固联在一起的过渡盘7b1上,有平行于转轴6的滑柱71′(由于显见,在图8、图9均仅绘制出了外齿圈7b′与过渡盘7b1固联在一起的结构);在左右支承板8上有与该滑柱71′对应的呈间隙配合状态的滑柱孔——两个外齿圈7b′通过该滑柱71′及其滑柱孔与左右支承板8连接。在钢球9与该外齿圈7b′之间安装有平衡传力垫92,在仅有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外齿圈7b′的状态下,该外齿圈7b′与内齿圈7a′啮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看出,本例中的外齿圈7b′和内齿圈7a′,在钢球9的作用下是相互分离的(即在仅有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外齿圈7b′的状态下,它们相互啮合)。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十分清楚,本发明中的离合器,还可以是另外的具体结构。例如:实施例1中的锥盘式摩擦离合器7,就可以把其锥形摩擦面改成锥齿面;实施例2中的牙嵌式离合器7′可以用符合其安装条件和结构规则的锥盘式摩擦离合器来替代等等。
实施例3(参考图11、12、13、14):
本例是在总述部分、实施例1或者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其中转动操作手柄51进行优化的举例。本例中,离合操纵管4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其转动操作手柄51的手柄座5,该转动操作手柄51以被夹持状态绞接地安装在该手柄座5上,其绞接轴52的轴线与支承立轴3的内壁圆相离、与其外壁圆相割。在支承立轴3的管壁上,以同时与绞接轴52的轴线和该支承立轴3的轴线正交的一条参考线所穿过的一点为交点,开一个横卧T字槽。该横卧T字槽中的纵向槽,是离合器中的静半部与动半部处于啮合状态时把该转动操作手柄51折下进而卡在其中的卡槽;该横卧T字槽中的横向槽,是把该转动操作手柄51搬到可转动操作的位置时让其转动离合操纵管4的导槽。
显然,在支承立轴3由上半立轴3a和下半立轴3b组成为组合轴的情况下,本例中的手柄座5是固定安装在离合操纵上半管4a的上端的,其绞接轴52的轴线与该上半立轴3a的内壁圆相离、与其外壁圆相割;其中的横卧T字槽是开在上半立轴3a的管壁上的。
在实施例1为基础的情况下,由于仅让复位弹簧72作用于外锥摩擦环7b,即:钢球9的凸出端部分全部落入凹坑的情况下,外锥摩擦环7b与内锥摩擦环7a是相互分离的。而要把钢球9从凹坑中推出、以让外锥摩擦环7b与内锥摩擦环7a是相互接合,转动操作手柄51朝任何一方搬动均可。因此,该横卧T字槽中的横向槽(导槽)就朝向两边的任何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该横卧T字槽中的纵向槽(卡槽)的中心线为轴线,对称开槽,显示出的结果就是一个十字槽了(见图14中用双点划线补充出的十字形)。
在实施例2为基础的情况下,由于在钢球9的作用下,外齿圈7b′和内齿圈7a′是相互分离的,即:要仅让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外齿圈7b′而使其与内齿圈7a′啮合,只能让钢球9的凸出端部分全部落入凹坑。因此,该横卧T字槽中的横向槽(导槽)就只能朝着一个能够搬动转动操作手柄51的方向——除非结构尺寸允许在另一方向加工出对称的凹坑。
从本例中可以看出,当需要调节时(参考图12),把转动操作手柄51搬起、让其被引导部分对正该横卧T字槽中的横向槽(导槽),再搬动转动操作手柄51以最终让离合器中的静半部与动半部分离。调节结束后(参考图11),折下转动操作手柄51,让其卡在横卧T字槽中的纵向槽(卡槽)中,以防止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人们的误操作。为便于同时通过手感确认转动操作手柄51是否准确对位,在该转动操作手柄51与手柄座5之间始终相互遮挡住的对应位置上,可以安装弹簧碰珠53、并设置对应的碰珠凹54(参考图11、12)。
实施例4(参考图11、12、13):
本例是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对其中手柄座5及其相应结构进行优化的举例。本例中,手柄座5由通过螺钉5a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一起的绞接座板5b和固定地套在离合操纵管4上端的定位座5c组成。该绞接座板5b上与转动操作手柄51相背的一侧有一个限位舌5b1,该限位舌5b1以上下两侧与支承立轴3管壁上的一条导向限位槽35呈间隙配合的状态而插入该导向限位槽35中。该定位座5c的外周与支承立轴3的内壁呈间隙配合状态,在该离合操纵管4上端面与绞接座板5b之间安装有调节垫5d。
经过上述优化后,不仅降低了手柄座5的加工难度,而且提高的各构件之间的安装精度。
显然,在支承立轴3由上半立轴3a和下半立轴3b组成为组合轴的情况下,本例中的定位座5c是固定地套在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上端的,它的外周与上半立轴3a的内壁呈间隙配合状态;导向限位槽35开在上半立轴3a管壁上,调节垫5d是垫该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上端面与绞接座板5b之间安装的。
进一步讲,在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为矩形管的情况下,定位座可以由两个对称的其横截面为弓形的定位块5c′组成。此时,调节垫就是夹在两个弓形定位块5c′之间的条状调节垫5d′。更进一步地讲,这种条状调节垫5d′的两端有与上半立轴3a的内壁呈间隙配合的圆弧面(在图13中,用两条双点划线把这两个弓形定位块5c′和夹它们之间的条状调节垫5d′表示出来。中间再与两条虚线一道围成的正方形,表示为矩形管的离合操纵上半管4a的外轮廓)。
在本发明可以调节转向操作盘1的高矮(即支承立轴3的长短)的结构中,其夹紧螺母32不限于是图3和图10绘制出的六角螺母,更可以是用钩头搬手来搬动它的圆螺母。
本发明中,安装在左右支承板8上的转轴6的两个伸出端,既可以如图3、图4那样,通过垫圈、螺母对其轴向限位;也可以如图8、图9那样,通过翻边来对其轴向限位。

Claims (10)

1、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该支承立轴的下端垂直地连接在一个转轴(6)的中部,该转轴(6)的两端被支承在固联于电动代步车的车架(81)前部的左右支承板(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立轴(3)为圆形管状轴,在该支承立轴(3)的下端与两侧的左右支承板(8)之间分别安装有一对同轴地套在所述转轴(6)外的离合器(7或7′),该离合器(7或7′)包括不动的静半部与作离合移动的动半部;两对离合器(7或7′)中的静半部与左右支承板(8)固定连接、其动半部以仅能作离合移动的状态与支承立轴(3)连接,或者两对离合器(7或7′)中的静半部与支承立轴(3)固定连接、其动半部以仅能作离合移动的状态与左右支承板(8)连接;驱动每一离合器(7或7′)中的动半部作离合移动的,是作用在其动半部侧面的复位弹簧(72)和与该复位弹簧(72)的作用力相反的两个钢球(9),这两个钢球(9)位于该转轴(6)上下两侧、并设置在一个限位座(91)的两个导向孔之内;两个限位座(91)间隙配合地套在该转轴(6)上并在该支承立轴(3)的两侧与其固定连接;在仅由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动半部的状态下,该钢球(9)背离该动半部的一端,凸出在该支承立轴(3)的内管壁之内;在该支承立轴(3)的管内,以轴向限位的状态间隙配合地套有一根同时穿过所述转轴(6)的离合操纵管(4),该离合操纵管(4)下部与四个钢球(9)对应的部位上各有一个能通容纳下对应钢球凸出端部分的凹坑,该离合操纵管(4)的上端安装有从侧面伸出到该支承立轴(3)之外的转动操作手柄(51),搬动该转动操作手柄(51)致使该凹坑边沿与钢球(9)抵触处,有把该钢球(9)推向所述动半部的斜面(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是锥盘式摩擦离合器(7);其中,该锥盘式摩擦离合器(7)中的内锥摩擦环(7a)是其静半部,两个内锥摩擦环(7a)与所述左右支承板(8)固定在一起;该锥盘式摩擦离合器(7)中的外锥摩擦环(7b)是其动半部,两个外锥摩擦环(7b)通过平行于所述转轴(6)的滑销(71)及其滑销孔与所述支承立轴(3)连接;该滑销(71)固定于与支承立轴(3)固联在一起的限位座(91)上,该外锥摩擦环(7b)有与该滑销(71)对应的呈间隙配合状态的滑销孔,或者,该滑销(71)固定在该外锥摩擦环(7b)上,在与支承立轴(3)固联在一起的限位座(91)上有与滑销(71)对应的呈间隙配合状态的滑销孔;在所述钢球(9)与外锥摩擦环(7b)之间,依次安装有直接与该钢球(9)接触的平衡传力垫(92)、和在该平衡传力垫(92)与外锥摩擦环(7b)之间的补偿弹簧(73),在仅有所述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外锥摩擦环(7b)的状态下,该复位弹簧(72)的弹力足以压缩该补偿弹簧(73)而使外锥摩擦环(7b)与内锥摩擦环(7a)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是牙嵌式离合器(7′),该牙嵌式离合器(7′)中的动半部是属直齿圆柱齿的盘状的外齿圈(7b′),其静半部是与该外齿圈(7b′)匹配的盘状的内齿圈(7a′);其中,该内齿圈(7a′)通过所述限位座(91)与支承立轴(3)固定连接;该外齿圈(7b′)上或者与该外齿圈(7b′)固联在一起的过渡盘(7b1)上,有平行于所述转轴(6)的滑柱(71′);在所述左右支承板(8)上有与该滑柱(71′)对应的呈间隙配合状态的滑柱孔,两个外齿圈(7b′)通过该滑柱(71′)及其滑柱孔与左右支承板(8)连接;在所述钢球(9)与该外齿圈(7b′)之间安装有平衡传力垫(92),在仅有所述复位弹簧(72)作用于该外齿圈(7b′)的状态下,该外齿圈(7b′)与内齿圈(7a′)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立轴(3)是由上半立轴(3a)和下半立轴(3b)组成的组合轴,该上半立轴(3a)的下部呈间隙配合状态套在该下半立轴(3b)上部,在该下半立轴(3b)的上部侧面安装有一限位销(43),该上半立轴(3a)有与该限位销(43)匹配的平行于支承立轴(3)轴线的导向槽(33);该上半立轴(3a)的下端有弹性爪(31)夹紧螺母(32)机构;所述离合操纵管(4)是由离合操纵上半管(4a)和离合操纵下半管(4b)组成的组合管,该离合操纵下半管(4b)的上端固定有一个其导向孔的轴线与该离合操纵管(4)同轴的导向孔板(42);该导向孔为其孔壁上有滑键槽的圆孔,对应的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为固定有滑键(41)的呈间隙配合状态插入该圆孔内的圆管;或者,该导向孔为矩形孔,对应的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为呈间隙配合状态插入该矩形孔内的矩形管。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操纵管(4)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其转动操作手柄(51)的手柄座(5),该转动操作手柄(51)以被夹持状态绞接地安装在该手柄座(5)上,其绞接轴(52)的轴线与所述支承立轴(3)的内壁圆相离、与其外壁圆相割;在所述支承立轴(3)的管壁上,以同时与绞接轴(52)的轴线和该支承立轴(3)的轴线正交的一条参考线所穿过的一点为交点,开一个横卧T字槽;该横卧T字槽中的纵向槽,是所述离合器中的静半部与动半部处于啮合状态时把该转动操作手柄(51)折下进而卡在其中的卡槽;该横卧T字槽中的横向槽,是把该转动操作手柄(51)搬到可转动操作的位置时让其转动所述离合操纵管(4)的导槽。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操纵管(4)的离合操纵上半管(4a)的上端固定有安装其转动操作手柄(51)的手柄座(5),该转动操作手柄(51)以被夹持状态绞接地安装在该手柄座(5)上,其绞接轴(52)的轴线与所述支承立轴(3)的上半立轴(3a)的内壁圆相离、与其外壁圆相割;在所述上半立轴(3a)的管壁上,以同时与绞接轴(52)的轴线和该上半立轴(3a)的轴线正交的一条参考线所穿过的一点为交点,开一个横卧T字槽;该横卧T字槽中的纵向槽,是所述离合器中的静半部与动半部处于啮合状态时把该转动操作手柄(51)折下进而卡在其中的卡槽;该横卧T字槽中的横向槽,是把该转动操作手柄(51)搬到可转动操作的位置时让其转动所述离合操纵管(4)组合的导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座(5)由通过螺钉(5a)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一起的绞接座板(5b)和固定地套在所述离合操纵管(4)上端的定位座(5c)组成;该绞接座板(5b)上与所述转动操作手柄(51)相背的一侧有一个限位舌(5b1),该限位舌(5b1)以上下两侧与所述支承立轴(3)管壁上的一条导向限位槽(35)呈间隙配合的状态而插入该导向限位槽(35)中;该定位座(5c)的外周与支承立轴(3)的内壁呈间隙配合状态;在该离合操纵管(4)上端面与绞接座板(5b)之间安装有调节垫(5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座(5)由通过螺钉(5a)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在一起的绞接座板(5b)和固定地套在所述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上端的定位座(5c)组成;该绞接座板(5b)上与所述转动操作手柄(51)相背的一侧有一个限位舌(5b1),该限位舌(5b1)以上下两侧与所述上半立轴(3a)管壁上的一条导向限位槽(35)呈间隙配合的状态而插入该导向限位槽(35)中;该定位座(5c)的外周与上半立轴(3a)的内壁呈间隙配合状态;在该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上端面与绞接座板(5b)之间安装有调节垫(5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离合操纵上半管(4a)为矩形管的情况下,所述定位座可以由两个对称的其横截面为弓形的定位块(5c′)组成;此时,所述调节垫就是夹在两个弓形定位块(5c′)之间的条状调节垫(5d′)。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调节垫(5d′)的两端有与所述上半立轴(3a)的内壁呈间隙配合的圆弧面。
CN2008100699805A 2008-07-15 2008-07-15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67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99805A CN101306709B (zh) 2008-07-15 2008-07-15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699805A CN101306709B (zh) 2008-07-15 2008-07-15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6709A true CN101306709A (zh) 2008-11-19
CN101306709B CN101306709B (zh) 2010-06-02

Family

ID=40123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69980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06709B (zh) 2008-07-15 2008-07-15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670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113A (zh) * 2012-09-28 2012-12-19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复位机构及其自平衡电动两轮机器人转向装置
CN104129462A (zh) * 2014-07-24 2014-11-05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转动杆转动复位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320338B1 (it) * 2000-05-09 2003-11-26 Campagnolo Srl Gruppo di sterzo per una bicicletta.
FR2829989B1 (fr) * 2001-09-26 2003-12-12 Look Cycle Int Jeu de direction de bicyclette, et adaptateur pour un tel jeu de direction
CN2815852Y (zh) * 2005-07-18 2006-09-13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摩托车转向装置
JP4685580B2 (ja) * 2005-09-30 2011-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ステアリングシャフト支持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26113A (zh) * 2012-09-28 2012-12-19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复位机构及其自平衡电动两轮机器人转向装置
CN104129462A (zh) * 2014-07-24 2014-11-05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转动杆转动复位机构
CN104129462B (zh) * 2014-07-24 2016-03-16 上海新世纪机器人有限公司 转动杆转动复位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6709B (zh) 2010-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20815A (en) Self-propelled, steerable wheelchair
US8016310B2 (en) Wheelchair retrofit assembly with multiple dimensions of adjustment
JP4373950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ハンドルの位置調整装置
CN101306709B (zh) 一种电动代步车转向操作盘的支承立轴
JP6116469B2 (ja) 作業車
CN100443360C (zh) 悬架调节致动装置
KR100931524B1 (ko) 삼륜 자전거
EP3274147B1 (de) Führungswagen für eine wandsäge
JP2009298298A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JP2000108045A (ja) トルク依存解除クラッチ付き動力駆動ドライバ
JPH0843266A (ja) 車両の自動運転装置
US7412911B2 (en) Steering column apparatus
CN101380681A (zh) 钻床
JP3365960B2 (ja) 手動操舵式ハンドガイドローラ
CN201091929Y (zh) 钻床
JP4573448B2 (ja) 自動二輪車のドライブチェーン緊張調整具
JP5076383B2 (ja) 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201023137Y (zh) 两级夹紧钻夹头
JP2005112105A (ja) ステアリングコラム装置
JP5163925B2 (ja) 自動車運転補助ペダル
US7013938B2 (en) Shiftable rolling feed device for a wood planing machine
CN204567746U (zh) 四轮全地形车方向盘角度调节机构
KR200346174Y1 (ko) 전동 스쿠터의 핸들 고정구 어셈블리
CN103192431A (zh) 台式工具
JPS6310888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0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