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5900A - 电动弯曲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电动弯曲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5900A
CN101305900A CN200810096542.8A CN200810096542A CN101305900A CN 101305900 A CN101305900 A CN 101305900A CN 200810096542 A CN200810096542 A CN 200810096542A CN 101305900 A CN101305900 A CN 1013059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portion
unit
insertion section
installation portion
tracking b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654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达玄贵
小板桥正信
天野正一
泽井贵司
伊藤诚悟
小川敦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059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59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39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 A61B1/0004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input arrangements for the user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0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modular constru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47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 A61B1/0016Holding or positioning arrangements using motor drive unit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弯曲内窥镜,其能够减轻进行插入部的扭转操作时右手的疲劳,能够提高插入部在插入时的上下方向的识别性,能够提高操作的操作性。所述电动弯曲内窥镜设置有:脱出限制构件(72),其限制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中脱出;以及操作部卡定构件(71),在操作部单元(12)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30)上时的操作部安装部(30)和装卸部(63)的连接时,该操作部卡定构件将装卸部(63)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定在操作部安装部(30)上,通过联动驱动构件(73),联动地驱动操作部卡定构件(71)和脱出限制构件(72)。

Description

电动弯曲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操作部的电动弯曲内窥镜,该操作部使用跟踪球作为操作电动式的弯曲部的操作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已开发出这样的电动弯曲内窥镜装置:通过电动机的驱动力来弯曲驱动设置在内窥镜插入部上的弯曲部。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操作部的电动弯曲内窥镜装置,该操作部使用跟踪球来作为操作该弯曲部的操作输入设备。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有如下结构的电动弯曲内窥镜装置:在插入部的基端部上,可装卸地连接有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中装配有对弯曲部进行电动驱动的驱动电动机。这里,设置遥控式的操作部,并使该操作部与插入部分体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516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88751号公报
专利文献1中的装置,由于没有公开相对于操作部的主体可旋转地卡定跟踪球的具体结构,因此并不明确。在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可旋转地卡定跟踪球的情况下,相对于操作部主体,必须设置跟踪球的卡定构件。并且,当相对于操作部主体进行装卸跟踪球的作业时,需要进行操作跟踪球卡定构件的作业。
如专利文献2中的装置所示,在设置了遥控式操作部的情况下,由于插入部和操作部分离,因此,当进行插入部的扭转操作时,用现有内窥镜那样把持操作部的左手无法支援插入部的扭转操作。因此,在进行插入部的扭转操作的情况下,由于仅用右手扭转插入部,因此,存在操作者的操作内窥镜的右手疲劳增加的趋势。此外,在遥控式操作部中,由于插入部和操作部分离,所以,仅用右手把持插入部。因此,当进行插入插入部的操作时,由于插入部的上下方向在感觉上很难辨别,因此,存在插入插入部的操作的操作性降低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弯曲内窥镜,其能够减轻进行插入部的扭转操作时的右手的疲劳,能够提高插入部在插入时的上下方向的识别性,可以提高操作的操作性。
第1方面的发明是一种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弯曲内窥镜具有:操作部安装部,其设置在具有电动式弯曲部的插入部的基端部上;和操作部单元,其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并具有操作内窥镜的操作输入部,所述操作部单元具有:跟踪球安装部,所述跟踪球是用于指示所述弯曲部的操作的指示部;跟踪球,其可旋转而且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跟踪球安装部上;脱出限制构件,其限制安装在所述跟踪球安装部上的所述跟踪球从所述跟踪球安装部脱出;装卸部,在将所述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时,该装卸部可装卸地与所述操作部安装部连接;操作部卡定构件,当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与所述装卸部连接时,该操作部卡定构件将所述装卸部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定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以及联动驱动构件,其与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和所述脱出限制构件连接,并联动地驱动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和所述脱出限制构件。
并且,在本第1方面的发明中,在插入部的基端部的操作部安装部上,可装卸地安装操作部单元。由此,能够减轻进行插入部的扭转操作时的右手的疲劳,能够提高插入部插入时的上下方向的识别性,提高操作的操作性。并且,通过在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装卸操作部单元的作业时操作联动驱动构件,操作部卡定构件和脱出限制构件被联动地驱动。此时,在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时,通过操作部卡定构件,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定操作部单元的装卸部,通过脱出限制构件限制了安装在跟踪球安装部上的跟踪球从跟踪球安装部的脱出。由此,能够对可从操作部安装部卸下的操作部单元、以及可从操作部单元卸下的跟踪球一次性地进行止脱操作,使操作变得简便。
第2方面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具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可装卸地连接在动力单元上,所述动力单元具有用于对所述插入部供给动力的动力源,所述操作部单元进行所述动力源的动作指示。
并且,在本第2方面的发明中,通过使插入部的基端部的连接部件可装卸地连接到动力单元上,并且由操作部单元进行动力单元的动力源的动作指示,来控制用于对插入部供给动力的动力源。
第3方面的发明在第2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安装部具有:卡合部,其可卡合和松脱地与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装卸部卡合;和引导构件,其将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装卸部引导至所述卡合部的位置,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引导所述操作部单元,所述引导部的第1引导方向设定为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相对于所述动力单元进行装卸的装卸方向不同的方向,所述引导部的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与所述第1引导方向不同的方向。
并且,在本第3方面的的发明中,在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进行装卸操作部单元的作业时,沿引导构件将操作部单元的装卸部引导至卡合部的位置。此时,通过引导构件的引导部,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即第1引导方向和第2引导方向上引导操作部单元,所述第1引导方向设定为与插入部的基端部相对于动力单元进行装卸的装卸方向不同的方向,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与第1引导方向不同的方向。
第4方面的发明在第3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抵抗上述插入部绕中心轴的扭转的方向。
并且,在本第4方面的发明中,当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时,通过将操作部单元的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抵抗插入部绕中心轴的扭转的方向,操作部相对于转动轴成为偏移的形态,因此,扭转操作变得容易。
第5方面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单元在操作部单元主体的表面侧配设有所述跟踪球安装部,在背面侧配设有所述装卸部,所述跟踪球安装部具有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操作部单元上,并用于安装所述跟踪球,所述脱出限制构件具有止脱销,该止脱销伴随所述联动驱动构件的操作而可在所述凹部内进退。
并且,在本第5方面的发明中,当跟踪球安装在操作部单元主体的表面侧的跟踪球安装部的凹部内时,伴随联动驱动构件的操作,在凹部内进退驱动脱出限制构件的止脱销,通过止脱销卡定了跟踪球,从而限制了跟踪球从跟踪球安装部的凹部脱落。
第6方面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单元中,成为把持时的把持中心的第1中心轴和作为所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的第2中心轴偏心地配置。
并且,在本第6方面的发明中,通过将成为把持操作部单元时的把持中心的第1中心轴和作为插入部的中心轴第2中心轴偏心地配置,当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时,操作部相对于转动轴成为偏移的形态,因此,扭转操作变得容易。
第7方面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输入部具有:弯曲操作输入设备;送气送水开关;抽吸开关;和镜体开关。
并且,在本第7方面的发明中,操作部单元的操作输入部可对弯曲操作输入设备、送气送水开关、抽吸开关、和镜体开关进行操作。
第8方面的发明在第3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安装部具有:第1引导部,其在所述第1引导方向上引导所述操作部单元;和第2引导部,其在所述第2引导方向上引导所述操作部单元,在所述操作部单元移动到了所述第2引导部的终端位置的位置上,使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进行动作。
并且,在本第8方面的发明中,当将操作部单元安装到操作部安装部上时,通过操作部安装部的第1引导部在第1引导方向上引导操作部单元,然后,通过第2引导部在第2引导方向上引导操作部单元。此时,在操作部单元移动到了第2引导部的终端位置的位置上,使操作部卡定构件动作。
第9方面的发明在第1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驱动构件具有:第1操作部,其操作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第2操作部,其操作所述脱出限制构件;和转动杆,其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所述转动杆在一端侧具有杆操作部,在另一端侧具有所述第1操作部,在所述转动杆移动到转动范围的终端位置时,使所述第1操作部动作,在所述转动杆移动到所述转动范围的中途位置时,使所述第2操作部动作。
并且,在本第9方面的发明中,当将操作部单元安装到操作部安装部上时,对转动杆的一端侧的杆操作部进行操作,使转动杆以转动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由此,通过联动驱动构件的第1操作部对操作部卡定构件进行操作,并且通过第2操作部对脱出限制构件进行操作。此时,在转动杆的转动范围的终端位置使第1操作部动作,在转动范围的中途位置使所述第2操作部动作,由此,当从操作部安装部卸下操作部单元时,对应于杆的操作角度,从操作部安装部卸下操作部单元的时期,与从操作部单元卸下球的时期不同,当旋转45度时,使操作部单元被卸下,当旋转90度时,使跟踪球被卸下。
第10方面的发明在第9方面的发明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突出设置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通过在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装卸部移动到了所述第2引导部的终端位置的位置上,使所述转动杆移动到所述转动范围的终端位置,来使所述第1操作部卡定在所述卡定部上,从而限制所述操作部单元沿所述第2引导部移动。
并且,在本第10方面的发明中,当将操作部单元安装到操作部安装部上时,通过在操作部单元的装卸部移动到了第2引导部的终端位置的位置上,使转动杆移动到转动范围的终端位置,来使第1操作部卡定在操作部安装部的卡定部上,从而限制操作部单元沿第2引导部移动。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轻进行插入部的扭转操作时右手的疲劳,能够提高插入部在插入时的上下方向的识别性,提高插入插入部的操作的操作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装置的系统整体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装置的概略方框图。
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装置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基端部与动力单元的连接状态的、将动力单元的一部分剖开的侧视图。
图4是表示拆下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动力单元与其它器具的连接部分后的状态的分解图。
图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装置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基端部与动力单元连接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插入部的概略结构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插入部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插入部连接器的正视图。
图9(A)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医疗装置的内窥镜用臂上设置的内窥镜保持部的C型环上,安装有动力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B)是表示C型环的可动部移动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从操作部安装部卸下的状态下,表示插入部连接器的操作部安装部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1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从操作部安装部卸下的状态下,表示操作部单元的装卸部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从操作部安装部卸下的状态下,表示插入部连接器的操作部安装部的部分与操作部单元的装卸部的部分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从操作部安装部卸下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的装卸部的俯视图。
图15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的滑动肋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安装部的第1、第2导轨构成部件和固定肋的立体图。
图17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卡定构件和脱出限制构件的联动驱动构件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8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装卸操作杆和联动驱动构件的连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装卸操作杆的转动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将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联动驱动构件的支架组装起来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1(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跟踪球的止脱销移动向跟踪球的卡定解除方向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该状态的侧视图。
图22(A)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跟踪球的止脱销移动向跟踪球的卡定方向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该状态的侧视图。
图23是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联动驱动构件整体的立体图。
图24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装卸操作杆的转动轴的卡合槽中卡合有板簧的前端部的卡合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5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保持在解锁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保持在解锁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7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保持在解锁位置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28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保持在解锁位置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29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中间锁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0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中间锁定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1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中间锁定位置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2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锁定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3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锁定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4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中间锁定位置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35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锁定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纵剖视图。
图36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装卸操作杆转动到锁定位置的状态的纵剖视图。
图37是表示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中的跟踪球安装部的凹部中安装有跟踪球的状态的横剖视图。
图38是在第1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上的状态下,表示固定肋与操作部单元的装卸部之间的间隙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
10:插入部;12:操作部单元;30:操作部安装部;45:跟踪球;50:固定肋(卡定部);51a、51b:第1、第2导轨(引导部);52a、52b:第1、第2导轨(引导部);63:装卸部;65:装卸操作杆(转动杆);70:跟踪球安装部71:操作部卡定构件;72:脱出限制构件;73:联动驱动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38进行说明。图1表示医疗装置的系统整体的概略结构。在医疗装置中,在患者用床1的附近位置配置有手推车7,该手推车7上装有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系统。作为医疗装置的电动弯曲内窥镜装置主要具有:电动弯曲内窥镜2;光源装置3;视频处理器4;泵单元5;以及系统电源6(参照图2)。
如图2所示,在手推车7上,为了在地板上自由移动,在例如具有脚轮等的底盘7a上以层叠状态安装有:光源装置3;视频处理器4;泵单元5;和系统电源6。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系统具有监视器8,该监视器8接收来自视频处理器4的影像信号,并显示预定的内窥镜图像。监视器8以竖立设置在患者用床1的侧部的状态安装。
另外,手推车7具有内窥镜用臂9,该内窥镜用臂9由将电动弯曲内窥镜2保持成可以自由移动的多个可动臂部等构成。内窥镜用臂9具有:大致L字状的支承臂101,其竖立设置在手推车7上;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第1~第3)水平动臂102a、102b、102c;以及一个铅直动臂103。第1水平动臂102a的一端部连接在支承臂101的上端部,并且能够以沿铅直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在第1水平动臂102a的另一端部,连接有第2水平动臂102b的一端部,该第2水平动臂102b的一端部能够以沿铅直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在第2水平动臂102b的另一端部,连接有第3水平动臂102c的一端部,该第3水平动臂102c的一端部能够以沿铅垂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在第3水平动臂102c的另一端部,连接有铅直动臂103的基端部,该铅直动臂103的基端部能够以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转动轴为中心转动。另外,在铅直动臂103的前端部配设有内窥镜保持部104。
内窥镜用臂9的内窥镜保持部104如图5所示,具有形成为大致C字状的C型环107。C型环107具有:大致C字状的内圈部107a;和大致C字状的外圈部107b。内圈部107a沿外圈部107b可转动地连接起来,并且,被支承成可在任意的旋转位置固定。
此外,在第1水平动臂102a与第2水平动臂102b的连接部上,连接有在铅直方向上竖立设置的第1支承杆105a,在第2水平动臂102b与第3水平动臂102c的连接部上,连接有在铅直方向上竖立设置的第2支承杆105b。在第1支承杆105a和第2支承杆105b的上端部,分别固定有环状的线束护圈106。
电动弯曲内窥镜2主要由以下部分构成:插入到体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10;动力单元11,其可自由装卸地连接在该插入部10的基端部上;管道连接器32,其可装卸地连接在该动力单元11上;和操作部单元12。
如图6所示,插入部10具有:细长的挠性管部13;弯曲部14,其基端部与该挠性管部13的前端连接;以及前端硬性部15,其基端部与该弯曲部14的前端连接。在前端硬性部15的前端面上配设有:照明光学系统的照明透镜16;观察光学系统的观察透镜17;图2所示的处置器具贯穿插入通道的前端开口部18;送气送水用喷嘴19;以及前方送水用开口部20等。
在照明透镜16的后方,配设有光导21的前端部,光导21由对照明光进行导光的光纤形成。在观察透镜17的后方配设有:用于对通过该观察透镜17成像的图像进行光电转换的CCD(电荷耦合器件)22等摄像元件;和驱动该CCD22的CCD驱动器23。
此外,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弯曲部14中,大致环状的多个弯曲块沿插入部10的轴向并列设置,它们分别通过铆钉等转动销可转动地连接在一起。另外,在弯曲部14上连接有弯曲操作用的4根线的前端侧,4根线对该弯曲部14向例如上下左右4个方向进行弯曲操作。各线的基端部侧延伸到插入部10的基端部侧。并且,线受到来自动力单元11的驱动力而被牵引驱动。从而,弯曲部14可从笔直伸展的弯曲角度为0°的通常直线状态(非弯曲状态)弯曲到向上下左右方向被弯曲操作成任意弯曲角度的弯曲形状。
在插入部10的内部具有与外部设备可装卸地连接起来的多个内置物,例如作为流体管道的第1内置物111,和第2内置物112,该第2内置物由传送动力、光、信号等的传送路径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内置物111由前方送水管道24、送气管道25a、送水管道25b、以及兼用作抽吸管道的处置工具贯穿插入管道26形成。第2内置物112例如由如下部分形成:弯曲操作用(动力传送用)的未图示的4根线,它们对弯曲部14例如向上下左右4个方向进行弯曲操作;光传送用的光导21;以及连接在CCD驱动器23上的信号传送用的电路配线113。
前方送水管道24的前端部与前方送水用开口部20连接。另外,在送水管道25b的前端部连接有送气管道25a的前端部。并且,在送水管道25b与送气管道25a的连接部的前端侧形成有送气送水管道25。该送气送水管道25的前端部与送气送水用喷嘴19连接。处置工具贯穿插入管道26的前端部与前端开口部18连接。
如图6所示,在插入部10的基端部设置有插入部连接器114,插入部连接器114具有比挠性管部13粗的外径。该插入部连接器114具有:沿轴向配置的3个区段,即第1区段114a、第2区段114b、和第3区段114c。第1区段114a具有:在最靠近挠性管部13侧配置的圆锥形状部114a1;和圆筒形状部114a2。第2区段114b是配置在中央位置的最大型的区段。第3区段114c是配置在插入部10的基端部的终端部分的区段。另外,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3区段114c的部分相对于动力单元11,沿插入部10的插入方向进行插拔,并可装卸地进行连接。
此外,插入部连接器114具有第1连接器部115和第2连接器部116。在第1连接器部115上设置有:前方送水接口117a;送水接口117b;送气接口117c;以及漏水检测接口117d。这些接口117a~117d如图7所示,在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2区段114b与第3区段114c之间的、第2区段114b的端面114b1上,朝向后端侧突出地设置。在前方送水接口117a上连接有前方送水管道24的基端部。同样地,在送水接口117b上连接有送水管道25b的基端部,在送气接口117c上连接有送气管道25a的基端部。并且,上述接口117a~117c例如由金属等硬质材料制的内接口(malemouthpiece)形成。
在第2连接器部116上设置有:光连接部118a、电连接部118b、和驱动力传递用的驱动力传递部118c。此处,电连接部118b由电接点120形成,电接点120并列设置在圆筒部件119的外周面上,该圆筒部件119突出设置在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3区段114c的后端部上。光连接部118a由光导21的连接端部21a形成,该光导21配置在第3区段114c的后端部的圆筒部件119的轴心部。驱动力传递部118c由一对联结器(coupling)部121a、121b形成,在图7、图8中,一对联结器部121a、121b配置在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3区段114c的上方和下方。
此外,在插入部连接器114的圆筒形状部114a2的外周面上,突出设置有处置工具贯穿插入部28。在处置工具贯穿插入部28中安装有未图示的带抽吸管的钳子旋塞。并且,穿过带抽吸管的钳子旋塞从处置工具贯穿插入部28插入的钳子等处置工具,可以贯穿插入到处置工具贯穿插入管道26中,并从插入部10的前端侧前表面的前端开口部18突出出来。
并且,在带抽吸管的钳子旋塞上,连接有分体的抽吸管的一端部。并且,处置工具贯穿插入管道26通过处置工具贯穿插入部28的带抽吸管的钳子旋塞,连接在分体的抽吸管上。由此,处置工具贯穿插入管道26还作为进行抽吸时的抽吸物的通道进行使用。并且,能够使抽吸物从处置工具贯穿插入管道26,经由处置工具贯穿插入部28的带抽吸管的钳子旋塞被抽吸到抽吸管中。
动力单元11具有例如大致圆筒状或大致圆柱状的单元主体11a。在该单元主体11a的一端部(与插入部10的连接端部),形成有安装部11b,安装部11b用于安装到内窥镜用臂9的内窥镜保持部104的内圈部107a上。该安装部11b形成为与C型环107的内圈部107a对应的形状。并且,动力单元11的安装部11b,在安装在内窥镜用臂9的C型环107的内圈部107a中的状态下被固定。由此,通过内窥镜用臂9,内窥镜2被支承为可在预定的范围内移动。
动力单元11具有:驱动力产生部11A,其具有作为对弯曲部14进行电动驱动的驱动源的电动机(弯曲驱动构件)35;光传送部11B,其利用光导125传送照明光;以及电信号传送部11C,其传送CCD22的电信号。
驱动力产生部11A由以下等部分构成:电动机控制部36,其进行包括电动机35的动力单元11的总控制;编码器37,其将电动机35的旋转速度和旋转量等动作状态数据化;减速齿轮38,其使电动机35的旋转动力减速;电磁离合器40,其与该减速齿轮38连接,将电动机35的旋转动力传递到插入部10侧的动力连接部39;作为旋转位置检测构件的电位差计41;离合器动作检测开关42,其检测电磁离合器40的动作;以及装卸状态检测开关43,其检测插入部10与动力单元11的卡合状态。
并且,在单元主体11a上,在安装部11b侧的端面上形成有容纳室11c的开口部11d,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3区段114c的部分可插拔地插入到该容纳室11c中。
在单元主体11a的容纳室11c的内部,如图4所示,设置有:光连接用的光导连接部122,其形成光传送部11B;电连接用的电接点123,其形成电信号传送部11C;以及动力传递用的联结器部124。这些光导连接部122、电接点123、联结器部124分别配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当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3区段114c的部分可插拔地插入在单元主体11a的容纳室11c的内部时,在插入部连接器114插入到容纳室11c的终端位置的时刻,分别与插入部连接器114的光导21的连接端部21a、电接点120、联结器部121a、121b连接。并且,通过这些光导连接部122、电接点123、联结器部124,形成了与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2连接器部116可装卸地连接的第2外部设备连接器。
此外,在单元主体11a的后端部,连接有通用接缆33的一端部。在通用接缆33内配设有:光导125;以及CCD22的电信号传送用的电路配线126。在通用接缆33的前端部,连接有光连接器部127,光连接器部127与光源装置3连接。在该光连接器部127的侧部,通过电缆128连接有电连接器部129。该电连接器部129与视频处理器4连接。
如图5和图9(A)、(B)所示,在单元主体11a上,形成有平板状的切口部130,其通过将圆形形状的外周面的一部分切除而形成。在该切口部130上,在与插入部10的连接端部侧,设置有管道连接器安装部131。在该管道连接器安装部131上可装卸地安装管道连接器32。
管道连接器32如图9(A)所示,具有块状的连接器主体132,连接器主体132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在该连接器主体132上形成有流体管道连接用的3个(第1、第2、第3)连接孔部133a、133b、133c。在第1连接孔部133a上连接有前方送水管134a的一端部;在第2连接孔部133b上连接有送水管134b的一端部;在第3连接孔部133c上连接有送气管134c的一端部。
管道连接器32的第1、第2、第3连接孔部133a、133b、133c,由分别插到作为3个内接口的前方送水接口117a、送水接口117b、送气接口117c上的外接口(female mouthpiece)形成,前方送水接口117a、送水接口117b、送气接口117c突出设置在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1连接器部115上。这里,第1、第2、第3连接孔部133a、133b、133c具有:未图示的间隙配合用的配合孔,其具有比作为内接口的接口117a~117c的外径更大的直径;和密封用的凸部,其朝向内侧地突出设置在该配合孔的内周面上。凸部沿配合孔的内周面的整个周向延伸设置。该凸部的内径设定为比作为内接口的接口117a~117c的外径更小的内径。因此,当在配合孔内插入了作为内接口的接口117a~117c的情况下,通过接口117a~117c,凸部的部分在被压紧的状态下产生弹性变形,在接口117a~117c与配合孔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被密封为水密状态。
此外,在管道连接器32的连接器主体132的下部,突出设置有向连接器主体132的两侧突出的凸部155。这些凸部155,如图9(A)、(B)所示,与倒L字状的卡合凸部156卡合,其中该卡合凸部156在动力单元11的管道连接器安装部131的底面上向上突出设置。从而,防止了安装在动力单元11的管道连接器安装部131上的管道连接器32被向图9(A)中的上侧(与插入部10的拔出方向垂直的方向)拔出。
并且,在管道连接器32的连接器主体132的上部,突出设置管类保持器157。在该管类保持器157上形成有2个管类保持槽158。在各管类保持槽158中,在上侧形成有开槽状的狭缝部158a。管或线等管类可从该狭缝部158a相对于管类保持槽158进行插拔。
并且,在将插入部10的插入部连接器114连接到动力单元11上之前,管道连接器32预先安装在动力单元11的管道连接器安装部131上。在连接该动力单元11与管道连接器32时,管道连接器32的前方送水管134a、送水管134b、送气管134c的各自另一端部,分别与泵单元5连接。此时,通用接缆33、管道连接器32的前方送水管134a、送水管134b、送气管134c、以及抽吸管161,与未图示的抽吸管一起,可分别沿轴向移动地、并且还可绕轴转动/旋转地贯穿插入在第1支承杆105a和第2支承杆105b的各线束护圈106内。
在泵单元5上,可装卸地安装有流体控制盒5a。该流体控制盒5a具有流量调整机构,流量调整机构具有与送气、送水、以及抽吸有关的阀体。泵单元5驱动流体控制盒5a的流量调整机构。
此外,在管道连接器32被安装在动力单元11的管道连接器安装部131上之后,如图3所示,将插入部10的插入部连接器114连接到动力单元11上。此时,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2连接器部116的光连接部118a、电连接部118b、驱动力传递用的驱动力传递部118c,分别与动力单元11的作为第2外部设备连接器的光导连接部122、电接点123、联结器部124连接。由此,插入部10的光传送用的光导21、电信号传送用的电路配线113、动力传递用的联结器部121a、121b,分别与动力单元11的光导125、电路配线126、以及联结器部124连接。
同时,将插入部10的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1连接器部115连接到管道连接器32上。此时,第1连接器部115的前方送水接口117a、送水接口117b、送气接口117c,分别连接在管道连接器32的第1、第2、第3连接孔部133a、133b、133c上。由此,插入部10侧的前方送水管道24、送气管道25a、送水管道25b,分别与管道连接器32侧的前方送水管134a、送水管134b、送气管134c连接。
如图10所示,在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2区段114b的一个侧面114b2上,形成有操作部安装部30。在该操作部安装部30上具有:卡合部31,其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合操作部单元12;引导构件34,其将操作部单元12引导至卡合部31的位置;以及固定肋(卡定部)50,其用于将操作部单元12固定在卡合部31的位置上。
引导构件34具有2个(第1、第2)导轨构成部件51、52,导轨构成部件51、52突出设置在第2区段114b的一个侧面114b2上。第1导轨构成部件51具有弯曲成大致L字状而成的2根(第1、第2)导轨(引导部)51a、51b。第1导轨51a沿着与插入部10的基端部相对于动力单元11装卸的装卸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第2导轨51b连接在第1导轨51a的终端位置上,并沿着与第1导轨51a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例如与第1导轨51a的延伸设置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
第2导轨构成部件52具有:弯曲成大致L字状而成的2根(第1、第2)导轨(引导部)52a、52b;以及1个终端固定部52c。第1导轨52a与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平行地延伸设置。第2导轨52b与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平行地延伸设置。并且,在第1导轨52a的终端位置上,连接着第2导轨52b的一个端部,在第2导轨52b的另一端部上,连接着终端固定部52c。通过该终端固定部52c,构成了操作部单元12的卡合部31。
在将操作部单元12安装到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情况下,通过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1导轨52a,对操作部单元12在第1引导方向上进行引导,然后通过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在第2引导方向上进行引导,将操作部单元12引导至终端固定部52c的位置。由此,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引导操作部单元12。另外,由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引导的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抵抗插入部10绕中心轴的扭转的方向。
操作部单元12在安装在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状态(参照图3),或者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状态(参照图1、图2)中的至少一个状态下使用。图10~图13表示将操作部单元12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后的状态。
操作部单元12具有操作部单元主体61。如图10所示,在操作部单元主体61的表面61a上,配设有作为弯曲操作输入设备的跟踪球45。在操作部单元主体61的背面61b上,如图11所示,设置有:可由操作者把持的把手部(把持部)62;用于相对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装卸的装卸部63。
并且,在操作部单元12上设置有:操作内窥镜2的操作输入部64;和装卸操作杆(转动杆)65。操作输入部64如图2所示具有:上述跟踪球45;进行送气送水操作指示的送气送水开关46;进行抽吸操作指示的抽吸开关47等各种操作部件;以及镜体开关48,其是遥控操作视频摄影等视频处理器4的各种功能的各种视频开关。在操作部单元主体61上,设置有与这些操作输入部64电连接的AD转换器49等。并且,在操作部单元12上连接有电缆44的一端。电缆44的另一端与泵单元5连接。另外,AD转换器49接收从操作视频摄影等的各种镜体开关48产生的电信号,并进行使其成为预定的操作指示信号的AD转换处理。在操作部单元12的多个镜体开关48中,能够对每个开关分配例如定格(静止图像)指示,释放等开关功能。并且,通过进行镜体开关48的开关操作,来进行与所分配的功能对应的信号处理、例如将静止图像输出到监视器8的显示画面上的动作。
此外,关于通过操作操作部单元12的各种操作部件而产生的各种指示信号,从AD转换器49朝向各设备输出用于进行与适当指示信号对应的控制的控制信号。由此,进行动力单元11的驱动控制,并且对光源装置3、视频处理器4和泵单元5等总体地进行控制。
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具有平板状的块部66,块部66如图14、15所示突出设置在操作部单元主体61的背面61b上。在块部66的周缘部位,分别在与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第2导轨51a、51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槽状的第1、第2滑动肋67a、67b。同样地,在块部66的周缘部位中的、分别与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1、第2导轨52a、52b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槽状的第1、第2滑动肋68a、68b。
在进行将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安装到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作业时,装卸部63的第1滑动肋67a、68a分别沿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1导轨52a移动,然后,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68b分别沿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移动。接着,装卸部63的第1滑动肋68a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合到操作部安装部30的卡合部31中。此时,如图38所示,在固定肋50与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之间,形成有间隙C。由此,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68b,能够分别沿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移动。
此外,在操作部单元主体61的表面61a上,形成有跟踪球安装部70,跟踪球安装部70具有安装跟踪球45的凹部69。跟踪球45可旋转且可装卸地安装在跟踪球安装部70中。
此外,在操作部单元主体61上,如图17所示,设置有:操作部卡定构件71;脱出限制构件72;以及联动驱动构件73。在操作部单元12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30上时,操作部卡定构件71将操作部单元12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定在操作部安装部30上。脱出限制构件72限制安装在跟踪球安装部70中的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中脱出。联动驱动构件73与操作部卡定构件71和脱出限制构件72连接,并联动驱动操作部卡定构件71和脱出限制构件72。
操作部卡定构件71具有板状部件74,板状部件74配置在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操作杆65的一个端部上。装卸操作杆65形成为大致L字状。在L字状的装卸操作杆65的一端部上设置有板状部件74,在另一端部上设置有操作捏手75。
在装卸操作杆65的L字状的弯曲部位,固定有转动轴76的上端部。如图27所示,转动轴76可自由旋转地插入在轴孔77内,该轴孔77形成于操作部单元主体61的端面上。并且,装卸操作杆65被支承成能够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
并且,当操作部单元12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30上时,在装卸部63的第1滑动肋68a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合在操作部安装部30的卡合部31上的状态下,通过使装卸操作杆65以转动轴76为中心转动,如图38所示,以使装卸操作杆65的板状部件74插入在形成于固定肋50与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之间的间隙C的部分中的状态,使板状部件74卡定在固定肋50上。由此,操作部单元12能够限制:在间隙C的范围内,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68b,沿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移动、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移动。
此外,脱出限制构件72具有止脱销78,止脱销78伴随联动驱动构件73的操作而可在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进退。并且,通过由止脱销78卡定跟踪球45,能够防止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拔出而脱落。
图17表示联动驱动构件73的结构。联动驱动构件73具有支架79,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配合插入在该支架79中。在支架79的上表面具有:上轴支承部件80;和下轴支承部件81。在支架79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垂直方向槽79a、以及水平方向槽79b。垂直方向槽79a由沿着与转动轴76的轴向相同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孔形成。水平方向槽79b由沿着与垂直方向槽79a正交的方向延伸设置的长孔形成。
如图27所示,在支架79的内部设置有:轮82;以及螺旋弹簧83。轮82通过螺钉与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紧固在一起而成为一体。在轮82的外周面上,沿周向延伸设置有轮槽84,并且在轮槽84的一个端部突出设置有凸部85。该凸部85插入在支架79的水平方向槽79b内。
此外,在支架79的垂直方向槽79a中插入有连接轴86,其中连接轴86以可沿着垂直方向槽79a在图17中的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插入。在连接轴86的外端部突出设置有外侧销86a。在连接轴86的内端部,突出设置有内侧销86b。外侧销86a固定在止脱销78上。内侧销86b插入在轮82的轮槽84的内部。
并且,在轮82的上表面,形成有弹簧支承用的凹部87。在该凹部87内容纳有螺旋弹簧83的下端部。螺旋弹簧83的上端部与支架79的上表面板79c抵接。由此,止脱销78通过与装卸操作杆65联动的轮82,从螺旋弹簧83始终向卡定跟踪球45的方向承受载荷,从而抑制了跟踪球45的脱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止脱销78的前端形状为仿形跟踪球45的球面R的形状。但是,止脱销78的前端形状只要是在几何学上可阻止跟踪球45的形状,则可以是任何形状。
此外,止脱销78通过连接轴86被支承为可沿支架79的垂直方向槽79a移动。此外,连接轴86的内侧销86b被支承为可沿轮82的轮槽84移动。由此,限制了止脱销78在上下方向上的移动。
此外,如图24所示,在转动轴76的下端部,形成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卡合槽88a、88b、88c。这3个卡合槽88a、88b、88c沿转动轴76的周向以45°间隔进行配置。
并且,在支架79的下端部,在与转动轴76的下端部对应的位置上,安装有板簧89。在板簧89的前端部固定有卡合销90。该卡合销90相对于转动轴76的3个卡合槽88a、88b、88c,有选择地可卡合和松脱地进行卡合。由此,当转动轴76旋转时,通过板簧89的前端的卡合销90与卡合槽88a、88b、88c的卡合和松脱动作,可产生咔哒感,并且,通过0°的旋转位置(图25~图28所示的解锁状态)、45°的旋转位置(图29~图31所示的中间锁定位置)、以及90°的旋转位置(图32~图36所示的锁定位置),将转动轴76的旋转约束为一定量的旋转。由此,可以将装卸操作杆65保持在90°的旋转位置(锁定位置)上。并且,装卸操作杆65的保持方法并不限于此。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7所示,在操作部单元主体61的跟踪球安装部70的一部分上,设置有玻璃窗91,玻璃窗91用于使跟踪球45的扫描用激光装置的激光透射。该玻璃窗91配置在与通过跟踪球45的中心的直线正交的方向上。并且,该玻璃窗91通过粘接部92,水密地粘接在跟踪球安装部70的周壁部上。
下面,对上述结构的作用进行说明。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系统时,进行相对于动力单元11装卸(安装/拆卸)管道连接器32和插入部10的作业。此时,首先,将管道连接器32连接到动力单元11的管道连接器安装部131上。然后,进行将插入部10连接到动力单元11上的作业。
在该作业时,从动力单元11的安装部11b侧的端面的开口部11d,将插入部10的插入部连接器114插入到容纳室11c内。此时,插入部连接器114的第2连接器部116的光连接部118a、电连接部118b、以及驱动力传递用的驱动力传递部118c,分别与动力单元11的作为第2外部设备连接器的光导连接部122、电接点123、以及联结器部124连接。由此,插入部10的光传送用的光导21、电信号传送用的电路配线113、以及动力传送用的联结器部121a、121b,分别与动力单元11的光导125、电路配线126、以及联结器部124连接起来。
当连接好动力单元11与插入部10时,大致同时地将管道连接器32与插入部10的第1连接器部115的前方送水接口117a、送水接口117b、送气接口117c连接起来。此时,第1连接器部115的前方送水接口117a、送水接口117b、送气接口117c,分别与管道连接器32的第1、第2、第3连接孔部133a、133b、133c连接。由此,插入部10侧的前方送水管道24、送气管道25a、送水管道25b,分别与管道连接器32侧的前方送水管134a、送水管134b、送气管134c连接起来。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单元12除了如图1、图2所示,可在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单独状态下进行使用之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在安装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并且,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将操作部单元12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单独状态、或者将操作部单元12安装在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状态中的任一状态进行使用。
在将操作部单元12安装到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情况下,进行如下的操作。首先,将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设定在0°的旋转位置(图25~图28所示的解锁状态)。这里,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在0°的旋转位置(图25~图28所示的解锁状态)上时,止脱销78保持在与装卸操作杆65联动地可上下(连接轴86沿垂直方向槽79a移动的方向)移动的状态下。此时,止脱销78通过轮82从螺旋弹簧83始终向着将跟踪球45卡定在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的方向承受载荷。因此,只要不使止脱销78移动,就能够抑制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脱落。
此外,当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在0°的旋转位置时,通过克服螺旋弹簧83的弹簧力拔出跟踪球45,或者上拉装卸操作杆65,能够使止脱销78朝向从卡定在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的卡定位置离开的方向移动,从而将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卸下。
然后,使装卸操作杆65向锁定方向旋转,使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移动到45°的旋转位置(图29~图31所示的中间锁定位置)。此时,通过使与装卸操作杆65联动的轮82的凸部85插入到支架79的水平方向槽79b中,限制了止脱销78在上下方向(连接轴86沿垂直方向槽79a移动的方向)上的移动。由此,能够抑制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脱落。
然后,进行将操作部单元12安装到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作业。在该作业时,首先,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第1滑动肋67a、68a,分别沿着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1导轨52a移动(操作部单元12在第1引导方向上被引导)。在该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移动时,在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51a的终端位置处,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碰到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
在该位置,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移动方向弯曲大致90°。然后,使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68b,分别沿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移动(操作部单元12在第2引导方向上被引导)。由此,操作部单元12在不同的2个方向上被引导。
在该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移动方向弯曲时,在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的终端位置,装卸部63的第1滑动肋68a可卡合和松脱卡合到操作部安装部30的卡合部31上。此时,如图38所示,在固定肋50与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之间,形成了间隙C。
在此状态下,进一步使装卸操作杆65向锁定方向旋转。然后,使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移动到90°的旋转位置(图32~图36所示的锁定位置),这样,当使装卸操作杆65移动到90°的旋转位置时,装卸操作杆65的板状部件74,插入并卡定在操作部安装部30的固定肋50之下。由此,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68b,沿着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在第2引导方向上的移动动作被限制。其结果为,通过将操作部单元12固定在卡合部31的位置上,完成将操作部单元12安装到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作业。
此外,在将安装在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操作部单元12,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情况下,进行以下的操作。首先,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操作杆65向解锁方向旋转。此时,当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从90°的旋转位置旋转到45°的旋转位置时,装卸操作杆65的板状部件74从操作部安装部30的固定肋50下拔出。从而,装卸操作杆65的板状部件74与操作部安装部30的固定肋50之间的卡合被解除。在此状态下,如图38所示,在固定肋50与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之间的间隙C的范围内,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68b,就可沿着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在第2引导方向上移动。
在此状态下,通过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向固定肋50的方向移动,操作部单元12从与卡合部31的卡合位置拉离。然后,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第2滑动肋67b、68b,沿着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在第2引导方向上移动。接着,在装卸部63的第1滑动肋67a,与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抵接的时刻,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移动方向弯曲大致90°。
继而,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第1滑动肋67a、68a,分别沿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1导轨52a在第1引导方向上移动。然后,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从操作部安装部30的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1导轨52a的始端部,移动到操作部安装部30之外,由此,将操作部单元12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此时,由于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操作杆65保持在45°的旋转位置,因此,止脱销78的移动还保持在被限制的状态下。由此,可以防止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脱落。
此外,在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操作部单元12之后,通过使装卸操作杆65旋转到90°的旋转位置,能够将操作部单元12在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单独状态下进行使用。并且,在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操作部单元12之后,在使装卸操作杆65旋转到0°的旋转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使止脱销78向离开跟踪球45的卡定位置的方向移动,可以将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卸下。
因此,关于上述结构可以达成如下效果。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操作部单元12可装卸地安装在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插入部10的基端部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因此,操作部单元12除了能够如图1、图2所示在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单独状态下进行使用之外,也可以如图3所示,在安装于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的状态下进行使用。
并且,在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进行装卸操作部单元12的作业时,通过操作联动驱动构件73的装卸操作杆65,能够联动驱动操作部卡定构件71和脱出限制构件72。此时,在操作部单元12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30上时,通过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操作,能够通过操作部卡定构件71,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定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并且,能够通过脱出限制构件72,限制安装在跟踪球安装部70中的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脱出。因此,能够通过对1个装卸操作杆65进行转动操作,在一次中操作以下2个操作: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定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操作;以及对安装在跟踪球安装部70中的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脱出进行限制的脱出限制构件72的操作,因此操作变得简便。
此外,能够通过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操作,在一次中进行如下操作:切换到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状态的操作;以及切换到使跟踪球45从操作部单元12的跟踪球安装部70卸下的状态的操作。因此,具有使操作变得简便的效果。
并且,根据装卸操作杆65的操作角度,切换到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状态的操作,以及切换到使跟踪球45从操作部单元12的跟踪球安装部70卸下的状态的操作,两者的时期不同。即,当使装卸操作杆65从90°的旋转位置(锁定位置)旋转45°而到达45°的旋转位置时,能够切换到使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的状态,当从45°的旋转位置进一步旋转到0°的旋转位置(装卸操作杆65从90°的旋转位置旋转90°后的状态)时,能够切换到使跟踪球45从操作部单元12的跟踪球安装部70卸下的状态。因此,在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情况下,不能从操作部单元12的跟踪球安装部70卸下跟踪球45。从而,在相对于操作部安装部30卸下了操作部单元12的装卸部63的时候,能够可靠地防止操作部单元12的跟踪球45被卸下。
此外,以45°的间隔,将3个卡合槽88a、88b、88c配置在装卸操作杆65的转动轴76的下端部,并且在支架79的下端部安装板簧89,使板簧89前端部的卡合销90相对于转动轴76的3个卡合槽88a、88b、88c,有选择地、可卡合和松脱地进行卡合。由此,当转动轴76转动时,通过板簧89的前端的卡合销90与卡合槽88a、88b、88c之间的卡合和松脱动作,能够产生咔哒感。
并且,通过0°的旋转位置(图25~图28所示的解锁状态)、45°的旋转位置(图29~图31所示的中间锁定位置)、以及90°的旋转位置(图32~图36所示的锁定位置),可以将转动轴76的旋转约束为一定量的旋转。从而,具有能够将装卸操作杆65,保持在90°的旋转位置(锁定位置)上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操作部单元12安装到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情况下,通过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1导轨51a,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1导轨52a,在第1引导方向上引导操作部单元12之后,通过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在第2引导方向上进行引导,将操作部单元12引导至终端固定部52c的位置。此时,由于将第1引导方向设定为与插入部10的基端部相对于动力单元11装卸的装卸方向正交的方向,因此,可以减小与插入部10的基端部相对于动力单元11装卸的装卸操作相关联的操作部单元12脱落的危险。并且,由于在2个不同的方向上对操作部单元12进行引导,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小操作部单元12脱落的危险。
另外,由第1导轨构成部件51的第2导轨51b、以及第2导轨构成部件52的第2导轨52b进行引导的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抵抗插入部10绕中心轴的扭转的方向。从而,能够成为对插入部10的扭转动作抵抗性强的结构,因此,在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使用中,具有可以使插入部10在绕轴方向上适当扭转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3所示,将成为把持操作部单元12时的把手部62的把持中心的第1中心轴O1、与作为插入部10的中心轴的第2中心轴O2偏心地进行配置。由此,当操作部单元12安装在操作部安装部30上时,相对于插入部10的转动轴O2,操作部单元12成为偏离的形态,因此,扭转操作变得容易。因此,在选择安装在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状态使用操作部单元12的情况下,能够减轻进行插入部10的扭转操作时的右手的疲劳。
并且,通过将操作部单元12在安装到插入部10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状态下进行使用,可以防止在感觉上不能分辨插入部10的上下方向,可以提高插入部10的插入时的上下方向的识别性,可以提高操作的操作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跟踪球45的脱出限制构件72中设置有止脱销78,止脱销78伴随联动驱动构件73的操作而可在跟踪球安装部70的凹部69内进退。通过由该止脱销78卡定跟踪球45,成为了可以防止跟踪球45从跟踪球安装部70拔出脱落的结构。因此,当扭转操作部单元12进行扭转等操作时,或在医院内搬运操作部单元12时,可以防止跟踪球45从操作部单元12脱落。并且,在再处理(reprocess)时,可以容易地从操作部单元12卸下跟踪球45。其结果为,具有能够同时实现跟踪球45的脱落防止以及操作部单元12的再处理性提高的效果。
再有,通过形成操作部单元12可装卸地安装在电动弯曲内窥镜2的插入部10的基端部的操作部安装部30上的结构,在希望得到分体时的优点的情况下,可以分开设置,在希望得到一体时的优点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为一体。因此,就可以共享两者的优点。
并且,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实施各种变形。
下面,对本发明申请的其它特征的技术事项提出如下附记。
(附记项1)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内窥镜具有:操作部,其安装有跟踪球来作为用于指示预定的操作的指示部;第1卡定部,其将上述跟踪球相对于上述操作部可转动地卡定;基部,其与根据上述操作部的指示进行动作的插入部连接;第2卡定部,其将上述操作部相对于上述基部卡定;以及控制部件,其同时控制上述第1卡定部和上述第2卡定部的卡定动作。
(附记项2)根据附记项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卡定部具有销部件;上述基部具有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基端部;上述第2卡定部具有固定用钩;上述控制部件具有转动杆。
(附记项3)根据附记项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内窥镜具有连接部件,上述基部相对于该连接部件可以装卸,并且,该连接部件具有用于对上述插入部供给动力的动力源;上述操作部进行上述动力源的动作指示。
(附记项4)根据附记项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基部上设有卡合部,该卡合部与上述操作部卡合,并且向不同的方向分两个阶段地引导上述操作部;第1阶段的引导方向与上述基部的装卸方向不同;第2阶段的引导方向与上述第1阶段的引导方向不同。
(附记项5)根据附记项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卡合部具有滑轨;上述第1阶段的引导方向为上述第1滑轨的槽方向,上述第2阶段的引导方向为上述第2滑轨的槽方向。
(附记项6)根据附记项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引导方向为抵抗上述插入部的扭转的方向。
(附记项7)根据附记项5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滑轨的槽方向与第2滑轨的槽方向成直角。
(附记项8)根据附记项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安装上述跟踪球的凹部设置在上述操作部上,上述第2卡定部伴随上述控制部件的操作而可在上述凹部内进退。
(附记项9)根据附记项1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操作部中成为把持时的把持中心的第1中心轴、与作为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的第2中心轴偏心。
(附记项10)一种电动弯曲内窥镜,其具有操作部,该操作部具有弯曲操作输入设备、送气送水开关、抽吸开关、镜体开关等操作输入部,在该电动弯曲内窥镜中,构成为操作部相对于插入部基端部可以装卸的结构,插入部基端部和操作部的装卸结构具有:一对第1滑轨;和一对第2滑轨,它们沿与第1滑轨不同的方向滑动,并且一端与第1滑轨连通,在一方第2滑轨的另一端具有抵靠部;在操作部上可自由转动地设置有钩,当插入部基端部和操作部通过上述抵靠部而抵靠的状态下,该钩禁止操作部相对于插入部基端部移动。
(附记项11)根据附记项10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在一个转动杆上连接有:操作部的相对于上述插入部基端部的固定用钩;可转动的操作杆;以及操作部中的进退的销部件,该销部件由可对应于操作杆的转动而相对于操作部的跟踪球设置用凹部进退的销部件构成。
本发明在插入部分离式的内窥镜等医疗装置的领域、以及制造和使用该医疗装置的技术领域中非常有效,其中上述的插入部分离式的内窥镜具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上可装卸地连接有电动弯曲内窥镜的插入部、动力单元、以及管道连接器。

Claims (10)

1.一种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弯曲内窥镜具有:
操作部安装部,其设置在具有电动式弯曲部的插入部的基端部上;和
操作部单元,其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并具有操作内窥镜的操作输入部,
所述操作部单元具有:
跟踪球安装部,所述跟踪球是用于指示所述弯曲部的操作的指示部;
跟踪球,其可旋转而且可装卸地安装在所述跟踪球安装部上;
脱出限制构件,其限制安装在所述跟踪球安装部上的所述跟踪球从所述跟踪球安装部脱出;
装卸部,在将所述操作部单元安装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时,该装卸部可装卸地与所述操作部安装部连接;
操作部卡定构件,当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与所述装卸部连接时,该操作部卡定构件将所述装卸部可卡合和松脱地卡定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以及
联动驱动构件,其与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和所述脱出限制构件连接,并联动地驱动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和所述脱出限制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具有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可装卸地连接在动力单元上,所述动力单元具有用于对所述插入部供给动力的动力源,
所述操作部单元进行所述动力源的动作指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安装部具有:
卡合部,其可卡合和松脱地与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装卸部卡合;和
引导构件,其将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装卸部引导至所述卡合部的位置,
所述引导构件具有引导部,该引导部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引导所述操作部单元,
所述引导部的第1引导方向设定为与所述插入部的基端部相对于所述动力单元进行装卸的装卸方向不同的方向,
所述引导部的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与所述第1引导方向不同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引导方向设定为抵抗所述插入部绕中心轴的扭转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单元在操作部单元主体的表面侧配设有所述跟踪球安装部,在背面侧配设有所述装卸部,
所述跟踪球安装部具有凹部,该凹部形成在所述操作部单元上,并用于安装所述跟踪球,
所述脱出限制构件具有止脱销,该止脱销伴随所述联动驱动构件的操作而可在所述凹部内进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单元中,成为把持时的把持中心的第1中心轴和作为所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的第2中心轴偏心地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输入部具有:弯曲操作输入设备;送气送水开关;抽吸开关;和镜体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安装部具有:
第1引导部,其在所述第1引导方向上引导所述操作部单元;和
第2引导部,其在所述第2引导方向上引导所述操作部单元,
在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装卸部移动到了所述第2引导部的终端位置的位置上,使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进行动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联动驱动构件具有:
第1操作部,其操作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
第2操作部,其操作所述脱出限制构件;和
转动杆,其以转动轴为中心转动,
所述转动杆在一端侧具有杆操作部,在另一端侧具有所述第1操作部,
在所述转动杆移动到转动范围的终端位置时,使所述第1操作部动作,在所述转动杆移动到所述转动范围的中途位置时,使所述第2操作部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动弯曲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部卡定构件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突出设置在所述操作部安装部上,
通过在所述操作部单元的所述装卸部移动到了所述第2引导部的终端位置的位置上,使所述转动杆移动到所述转动范围的终端位置,来使所述第1操作部卡定在所述卡定部上,从而限制所述操作部单元沿所述第2引导部移动。
CN200810096542.8A 2007-05-17 2008-05-16 电动弯曲内窥镜 Pending CN1013059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31861 2007-05-17
JP2007131861A JP5047689B2 (ja) 2007-05-17 2007-05-17 電動湾曲内視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5900A true CN101305900A (zh) 2008-11-19

Family

ID=397126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6542.8A Pending CN101305900A (zh) 2007-05-17 2008-05-16 电动弯曲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80287738A1 (zh)
EP (1) EP1992272A1 (zh)
JP (1) JP5047689B2 (zh)
CN (1) CN10130590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6773A (zh) * 2015-10-09 2016-02-0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结肠镜单手操作手柄
CN110944568A (zh) * 2017-05-31 2020-03-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0218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Medrobotics Articulating surgical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of deploying the same
WO2015142787A1 (en) * 2014-03-17 2015-09-24 Intuitive Surgical Operations, Inc. Multi-stage instrument connector
JP6725815B2 (ja) * 2016-10-26 2020-07-22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内視鏡の固定手段
US20190374095A1 (en) * 2018-06-08 2019-12-12 Pristine Surgical, Llc Endoscope with Disposable Camera Shaft and Reuseable Handle
EP3932623A4 (en) * 2019-02-27 2023-03-08 Korea University Research and Business Foundation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DRIVING A ROBOT JOINT
CN110367907B (zh) * 2019-08-07 2024-04-12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的手持端
US12076505B2 (en) * 2020-08-06 2024-09-03 Canon U.S.A., Inc. Magnetic connector for steerable medical device
US12070196B2 (en) * 2020-11-23 2024-08-27 Medos International Sarl Arthroscopic medical implements and assemblies
CA3213332A1 (en) * 2021-03-25 2022-09-29 Kazuo Iijima Endoscope
DE102023106457A1 (de) 2023-03-15 2024-09-19 Konstantin Bob Endoskopsystem mit einem Einweg- und einem Mehrwegte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24572B2 (ja) * 2001-01-30 2011-02-0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938700B2 (ja) 2002-03-22 2007-06-2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電動湾曲内視鏡装置
US7179223B2 (en) * 2002-08-06 2007-02-20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having an internal channel
US7128709B2 (en) * 2002-09-11 2006-10-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apparatus
US7578786B2 (en) * 2003-04-01 2009-08-25 Boston Scientific Scimed, Inc. Video endoscope
WO2005110189A1 (ja) * 2004-05-14 2005-11-24 Olympus Corporation 内視鏡
JP2006288751A (ja) 2005-04-11 2006-10-26 Olympus Corp 電動湾曲内視鏡装置
JP5121132B2 (ja) * 2005-11-02 2013-01-16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及び内視鏡用操作補助装置
US8523764B2 (en) * 2005-12-07 2013-09-03 Siemens Energy, Inc. Remote viewing apparatu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6773A (zh) * 2015-10-09 2016-02-03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结肠镜单手操作手柄
CN110944568A (zh) * 2017-05-31 2020-03-3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插入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87738A1 (en) 2008-11-20
JP5047689B2 (ja) 2012-10-10
EP1992272A1 (en) 2008-11-19
JP2008284156A (ja) 2008-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05900A (zh) 电动弯曲内窥镜
CN102355846B (zh) 处理用内窥镜
US7828723B2 (en) Power driven bending endoscope with detachable insertion portion
US8303487B2 (en) Power driven bending endoscope device with detachable insertion portion
EP2721992B1 (en) Detachable shaft flexible endoscope
CN100531666C (zh) 内窥镜
EP1927313B1 (en) Endoscope device
CN200939122Y (zh) 内窥镜
CN101292856B (zh) 医疗装置
US20120016191A1 (en) Cover-adapted treatment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cover
CN105473048A (zh) 可安装内窥镜的可视化装置和手柄
US20060195016A1 (en) Endoscope apparatus
CN101370419A (zh) 内窥镜以及旋转自行式内窥镜
JP2003061900A (ja) 内視鏡装置
CN104736040B (zh) 插入装置
WO2006095245A2 (en) Dual-scope colonoscopy system with separate secondary colonoscope tool
CN209153586U (zh) 电子内窥镜的插入部件及电子内窥镜
CN110384466A (zh) 电子内窥镜的插入部件及电子内窥镜
US20170143299A1 (en) Ultrasound endoscope
US9775493B2 (en)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system provided with the endoscope
CN116076982A (zh) 内窥镜、内窥镜系统、机械臂及医疗设备
CN114391951A (zh) 一种内窥镜辅助装置和内窥镜机器人
JP2011200400A (ja) 接続アダプタ
JP2004290568A (ja) 内視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