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00133A - 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夹层玻璃 - Google Patents

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夹层玻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00133A
CN101300133A CNA2006800405355A CN200680040535A CN101300133A CN 101300133 A CN101300133 A CN 101300133A CN A2006800405355 A CNA2006800405355 A CN A2006800405355A CN 200680040535 A CN200680040535 A CN 200680040535A CN 101300133 A CN101300133 A CN 1013001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ed glass
resin film
plate
intermediate coat
ethyl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05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八田文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001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001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Glass To Oth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和夹层玻璃。在具有轻量性优点的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过程中,通过采用以下制造方法,可以得到翘曲量小,几乎没有透视变形、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通过中间膜的粘接性良好,以及透明性优异的新型夹层玻璃。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一面贴有第一中间膜的塑料板与一面贴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介由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层压在一起。

Description

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夹层玻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汽车、铁路车辆、船舶、建筑物的窗户的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及该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当将无机玻璃板用作汽车、铁路车辆、船舶、建筑物的窗材时,为了提高这些窗户的耐冲击性、及防止玻璃被冲撞物击穿,使用了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包括一对玻璃板和夹在玻璃板之间的增塑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聚氨酯树脂膜等中间膜。
但是,使用上述无机玻璃板形成的夹层玻璃存在下述问题:重量大、在受到冲击时无机玻璃板会发生破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用了具有诸如塑料板/中间膜/无机玻璃板的结构的夹层玻璃,其在夹层玻璃的结构的一部分中使用聚碳酸酯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这样的不易裂开的塑料板来代替无机玻璃板。
在上述使用塑料板的夹层玻璃中,当将增塑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用作中间膜时,有些情况下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增塑剂的影响,塑料板变色或透明性降低。为了避免该问题,可以选用不使用增塑剂也可容易地成型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聚氨酯树脂膜等作为中间膜。
此外,作为上述使用塑料板的夹层玻璃,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无机玻璃/中间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碳酸酯的结构的夹层玻璃。
然而,在介由前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或聚氨酯树脂膜将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粘接在一起的步骤中,一般需要采用真空囊法、热压法、辊压法(press-rolling)或高压釜法在超过80℃的温度下实施加热加压处理,而由于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不同,当热压(heating-pressuring)处理后的夹层玻璃恢复室温时,其会发生翘曲。
当夹层玻璃发生翘曲时,存在的问题是:夹层玻璃会出现很大的透视变形(perspective distortion),透过夹层玻璃看到的对象物的形状会有变形。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353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在轻量性方面具有优势的“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方面提供下述的新型夹层玻璃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夹层玻璃的翘曲量小、基本上无透视变形、夹持中间膜的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的接合性好、而且透明性优良。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等为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对上述问题的解决而言,下述三套方案是有效的。
作为第一方案,我们发现:当采用“将一面贴有第一中间膜的塑料板与一面贴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介由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层压在一起”的方法来制造夹层玻璃时,可以获得无翘曲且一举解决了上述现有问题的夹层玻璃。我们还发现:在该方案中,将所述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均控制在10μm以下,可以改善透明性。
此外,作为第二方案,我们发现:通过将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然后将经加热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60℃,可以获得翘曲小、无透视变形的夹层玻璃。
进一步,作为第三方案,我们发现:通过将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厚度大于2.0mm且小于5.0mm的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下进行热压,可以获得翘曲量小、基本上无透视变形且夹持中间膜的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的粘接性及透明性均良好的夹层玻璃。
本发明人等对上述认识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涉及:
1.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一面贴有第一中间膜的塑料板与一面贴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介由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层压在一起;
2.上述1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中间膜及第二中间膜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均在10μm以下;
3.上述1或2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实施层压步骤;
4.上述1~3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一面涂有硅烷偶联剂的无机玻璃板与第二中间膜介由硅烷偶联剂粘接在一起,形成一面贴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
5.上述1~4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均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6.上述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7.上述6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构成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中,基于JIS K 6730“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测定方法”测定的乙酸乙烯酯含量为20~40重量%;
8.上述6或7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含有硅烷偶联剂0.01~4重量份;
9.上述6~8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含有增粘剂1~40重量份;
10.上述6~9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含有成核剂(nucleating agent)0.01~4重量份;
11.上述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
12.上述11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为选自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膜及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膜中的一种;
13.上述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任选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
14.上述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增塑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膜;
15.上述1~14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塑料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5×10-5cm/cm·℃~10×10-5cm/cm·℃;
16.上述1~14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塑料板为聚碳酸酯板,且该聚碳酸酯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5×10-5cm/cm·℃~8×10-5cm/cm·℃;
17.上述1~14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塑料板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且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5×10-5cm/cm·℃~10×10-5cm/cm·℃;
18.上述1~17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无机玻璃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0.01×10-6cm/cm·℃~100×10-6cm/cm·℃;以及
19.采用上述1~18任一项的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
此外,本发明涉及:
20.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将通过热压而加热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60℃;
21.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将通过热压加热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50℃;
22.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将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将通过热压加热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40℃;
23.上述20~22任一项的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其中,中间膜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24.上述23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是平均膜厚大于2.0mm且小于5.0mm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25.上述23或24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26.上述2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在下述温度范围内以5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对通过热压而加热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进行冷却,所述温度范围是比采用JIS K 7121(1987)测定的中间膜树脂的外推结晶终止温度(extrapolated end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高10℃的温度至比采用JIS K 7121(1987)测定的中间膜树脂的外推结晶开始温度(extrapolated onset temperature of crystallization)低10℃的温度;
27.上述23或24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
28.上述23或24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以及
29.采用项20~28任一项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
此外,本发明涉及:
30.一种夹层玻璃,其通过将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并采用热压进行层压而形成,其中,所述中间膜的平均膜厚为大于2.0mm且小于5.0mm,而且所述热压温度为大于80℃且小于150℃的温度;
31.上述30的夹层玻璃,其中,中间膜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32.上述31的夹层玻璃,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33.上述31的夹层玻璃,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以及
34.上述31的夹层玻璃,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提供一种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轻质夹层玻璃,其翘曲小,基本上无透视变形,并具有良好可见性(visibility),同时,夹持中间膜的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的透明性良好,故透明性更加优异。
通过本发明获得的夹层玻璃可用于安装在建筑物、汽车、铁路车辆、航空器、船舶等的窗玻璃,特别适用于建筑物的窗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在本发明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中,就具备下述步骤的制造方法(以下有时称“第一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将一面贴有第一中间膜的塑料板与一面贴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介由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层压在一起。
在第一制造方法中,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质只要在它们的界面上可以获得良好的粘接性,则可以是由相同材质构成的中间膜也可以是由不同材质构成的中间膜,但当它们为由相同材质构成的中间膜时,其热处理时的热行为(thermal behavior)一致,因此在流动性大小方面不会出现差异,操作容易。
作为在塑料板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的方法,可以采用在橡胶制的真空囊内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的真空囊法、热压法、辊压法、高压釜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
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时的温度优选为50℃~150℃的温度范围。温度低于50℃,则有些情况下第一中间膜与塑料板的粘接力不够。温度高于150℃,则塑料板易变形或者中间膜的流动性过大,有些情况下中间膜的尺寸稳定性会变差。
关于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时的压力,优选对在塑料板上叠合了第一中间膜的叠层体的两面均匀地施加1kgf/cm2~100kgf/cm2的压力,但当采用真空囊法时另当别论。压力低于1kgf/cm2时,塑料板与第一中间膜的粘接力可能劣化。此外,当第一中间膜的表面设置有压花(embossedpattern)时,有时会残留压花痕迹。当压力大于100kgf/cm2时,有时塑料板会变形。
作为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贴合第二中间膜的方法,可以采用在橡胶制的真空囊内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的真空囊法、热压法、辊压法、高压釜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
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贴合第二中间膜时的温度优选为80℃~150℃。温度低于80℃,有时无机玻璃板与第二中间膜的粘接力不够。温度高于150℃,则中间膜的流动性变大,有时中间膜的尺寸安定性变差。
关于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贴合第二中间膜时的压力,优选对在无机玻璃板上叠合了第二中间膜的叠层体的两面均匀地施加1kgf/cm2~100kgf/cm2的压力,但当采用真空囊法时另当别论。压力低于1kgf/cm2,有时无机玻璃板与第二中间膜的粘接力不够。此外,当在第二中间膜的表面设置压花时,有时会残留压花痕迹。压力高于100kgf/cm2时,有时无机玻璃会发生龟裂或断裂。
作为将一面贴合有第一中间膜的塑料板与一面贴合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介由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贴合在一起的方法,可以采用在橡胶制的真空囊内进行加热加压处理的真空囊法、热压法、辊压法、高压釜法等以往公知的方法。
贴合时的温度优选不高于80℃,更优选室温(约20℃)至80℃。当超过80℃时,得到的夹层玻璃的翘曲量有变大的倾向。更优选温度为室温至50℃,最优选温度为室温至40℃。
关于层压时的压力,优选对夹层玻璃的两面均匀施加1kgf/cm2~100kgf/cm2的压力,但采用真空囊法时另当别论。压力低于1kgf/cm2,有时第一中间膜与第二中间膜的粘接力会劣化。此外,在第一中间膜及/或第二中间膜的表面设置压花时,有时会残留压花痕迹。压力高于100kgf/cm2时,有时会引起塑料板变形或无机玻璃龟裂、断裂。
夹层玻璃的结构不限于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这样的结构,还可以将无机玻璃板设置为两个最外层,诸如无机玻璃板/中间膜层/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的结构。通过将无机玻璃板设置在最外层,可以获得良好的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耐湿性。
当采用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这样的结构时,对于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中的哪一个设置在室内侧、哪一个设置在室外侧没有限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选择。
此外,除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之外,还可以再设置1层以上的层。作为这样的层包括例如加强无机玻璃与中间膜之间的粘接力的底涂层(primer layer)、加强塑料板与中间膜之间的粘接力的底涂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线吸收层、防止夹层玻璃燃烧的阻燃层、印刷有各种图案的装饰层、红外线(热线)反射层、提高耐击穿性的聚酯膜层等,这些层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设置在希望的位置即塑料板上、中间膜层上或无机玻璃板上。
此外,作为加强无机玻璃板和中间膜的粘接力的底涂层,可以适宜地采用公知成分,这其中使用硅烷偶联剂是优选的。作为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3-(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这些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或者,用有机溶剂稀释后使用。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可以列举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增塑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膜。
对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进行贴合时,不必整个第一中间膜或整个第二中间膜都具有流动性,但是其具有的流动性必须保证可以在两者相接的界面附近获得良好的粘接性。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中间膜及/或第二中间膜,为了提高其操作性,可以在其表面设置压花,然而在其表面设置压花时,甚至当第一中间膜及/或第二中间膜的表面具有起伏的形状时,有些情况下,会残留起伏的山峰部分,导致获得的夹层玻璃的透明性下降。因此,在本发明的第一中间膜及第二中间膜中,优选贴合有它们的那一面的表面粗糙度以基于JIS B0601测定的十点平均粗糙度表示为10μm以下。
如果贴合时的表面粗糙度大于10μm,有些情况下在层压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的步骤中不能获得充分的粘着性,夹层玻璃的透明性会下降。
如果表面粗糙度为10μm以下,则即使在常温至80℃的低温下进行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的贴合,或者以增塑聚乙烯基缩醛树脂作为中间膜树脂时,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也可以切实地粘着,夹层玻璃的透明性提高。更优选表面粗糙度为5μm以下、尤其优选3μm以下。
此外,为了提高操作性,在第一中间膜的表面及第二中间膜形成表面粗糙度大的压花时,可以在中间膜表面叠层具有平滑表面形状的脱模PET等,然后通过热加压处理使中间膜表面变得平滑。
作为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可以是非交联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或者也可以是高温交联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乙烯-乙酸乙烯酯水解物这样的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
关于构成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优选其乙酸乙烯酯含量为20~40重量%(基于JIS K 6730“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测试方法”测定)。乙酸乙烯酯含量低于20重量%时,获得的中间膜变得过硬,存在如下倾向:中间膜与玻璃间的粘接性或夹层玻璃的耐击穿性下降。此外,乙酸乙烯酯含量大于40重量%,则存在获得的中间膜的断裂强度不足的倾向,有些情况下夹层玻璃的耐冲击性不够。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粘接力调整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作为粘接力调整剂,使用硅烷偶联剂是合适的。作为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3-(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这些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粘接力调整剂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0.01~4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少于0.01重量份,则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多于4重量份,则存在中间膜强度下降的倾向。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增粘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作为增粘剂,没有特殊限制,适合使用例如木松香(woodrosin)、脂松香(gum rosin)、浮油松香(tall oil rosin)、氢化松香、歧化松香(disproportionated rosin)、歧化氢化松香、酯化松香、金属氯化松香(rosin metalchloride)、聚合松香、脂肪族石油树脂、芳香族石油树脂、脂环式石油树脂、共聚类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纯单体类石油树脂。这些增粘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增粘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1~40重量份。增粘剂的添加量低于1重量份,则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增粘剂的添加量多于40重量份,存在中间膜透明性降低的倾向。
出于提高中间膜透明性的目的,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成核剂。作为成核剂,没有特殊限制,适合使用例如二苄叉山梨醇、二苄叉木糖醇、二苄叉卫矛醇、二苄叉基甘露醇、杯芳烃。这些成核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成核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0.01~4重量份。成核剂的添加量少于0.01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成核剂的添加量多于4重量份,则有时成核剂会在中间膜内析出。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染料、红外线(热线)吸收剂、耐湿性改进剂、防粘连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作为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公知方法,例如可以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以指定量配合上述的各种添加剂,将其均匀混炼后,采用压延辊法(calender roll process)、挤出片流延法(extrusion sheet casting process)、吹塑管法(inflation tube process)等形成树脂膜。
由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构成的中间膜的厚度,可以根据用途适宜地确定,一般优选为0.2~2mm。
由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构成的中间膜的厚度小于0.2mm,则有时所得的夹层玻璃的耐冲击性及耐冲击物击穿性不够。此外,厚度大于2mm,则存在获得的夹层玻璃透明性降低的倾向。
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出于提高其与无机玻璃板的粘接力的目的,可以通过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在表面引入极性基团。
作为上述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可以使用乙烯-丙烯酸甲酯共重合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膜等。而且,上述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中,可以与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一样含有公知的添加剂。
作为上述任选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可以列举出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或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作为所述含有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可以列举出例如使多异氰酸酯和多硫醇及/或含硫多元醇聚合得到的含硫聚氨酯树脂膜等。而且,在所述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中,与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一样,可以含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作为上述增塑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膜,可以列举出采用公知的增塑剂按常规方法对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进行增塑而得的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膜。作为该聚乙烯醇缩醛树脂,没有特殊限制,可以使用传统上用作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用树脂的制品,适合使用例如缩醛化度60~75摩尔%、聚合度800~3000的制品。聚合度小于800,则有时树脂膜的强度变得过弱,得到的夹层玻璃的耐击穿性降低;聚合度大于3000,则有时树脂膜成型困难、树脂膜的强度变得过强,得到的夹层玻璃的冲击吸收性下降。这其中,使用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是合适的,因为其具有合适的对玻璃的粘接力,并且透明性、耐气候性良好。
上述聚乙烯醇缩醛树脂可以通过用醛对聚乙烯醇进行缩醛化来获得。上述聚乙烯醇通常通过聚乙酸乙烯酯的皂化获得,一般使用皂化度80~99.8摩尔%的聚乙烯醇。
上述聚乙烯醇树脂的粘均聚合度优选为200~3000。如果小于200,则有时获得的夹层玻璃的耐击穿性降低;如果大于3000,则有时树脂膜的成型性变差,树脂膜的刚性变得过大,加工性变差。更优选为500~2000。而且,聚乙烯醇树脂的粘均聚合度和皂化度可以按照例如JIS K 6726“聚乙烯醇测试方法”进行测定。
作为上述醛,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使用碳原子数为1~10的醛,例如正丁醛、异丁醛、正戊醛、2-乙基丁醛、正己醛、正辛醛、正壬醛、正癸醛、甲醛、乙醛、苯甲醛等。这其中,使用正丁醛、正己醛、正戊醛是合适的。特别优选使用碳原子数为4的丁醛。
作为上述增塑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其通常在聚乙烯醇缩醛树脂中使用即可,作为中间膜用增塑剂,可以使用一般使用的公知的增塑剂,例如、一元有机酸酯、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类增塑剂;有机磷酸类、有机亚磷酸类等磷酸类增塑剂等。这些增塑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考虑到与树脂的相溶性等,应根据聚乙烯醇缩醛树脂的种类区别使用。
作为上述一元有机酸酯系增塑剂,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通过二醇(三乙二醇、四乙二醇或三丙二醇等)与一元有机酸(丁酸、异丁酸、己酸、2-乙基丁酸、庚酸、正辛酸、2-乙基己酸、天竺葵酸(正壬酸)或癸酸等)的反应获得的二醇类酯。这其中,使用三乙二醇二己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正辛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等三乙二醇的一元有机酸酯是合适的。
作为上述多元有机酸酯类增塑剂,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己二酸、癸二酸或壬二酸等多元有机酸与碳原子数4~8的直链或支链醇的酯等。其中,适合使用二丁基癸二酸酯(例如三乙二醇二丁基癸二酸酯等)、二辛基壬二酸酯、二丁基卡必醇己二酸酯等。
作为上述有机磷酸类增塑剂,没有特殊限制、例如可以列举出三丁氧基乙基磷酸酯、异癸基苯基磷酸酯、三异丙基磷酸酯等。
作为上述增塑剂,其中使用三乙二醇-二-2-乙基丁酸酯、三乙二醇-二-2-乙基己酸酯、三乙二醇-二-丁基癸二酸酯等是合适的。
上述增塑剂的配合量优选相对于聚乙烯基缩醛树脂100重量份为20~60重量份。少于20重量份,则有时获得的中间膜、夹层玻璃的冲击吸收性不充分;多于60重量份,则有时增塑剂流出(渗出),获得的中间膜、夹层玻璃的光学偏差变大,会损害透明性或玻璃与中间膜间的粘接性等。更优选为30~50重量份。
在上述增塑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膜中,优选还含有磷酸酯。
作为上述磷酸酯,可以列举出例如三烷基磷酸酯、三烷氧基烷基磷酸酯、三烯丙基磷酸酯、烷基·烯丙基磷酸酯等。
作为上述磷酸酯的含量,对于聚乙烯醇缩醛树脂100重量份,优选的下限为0.005重量份,优选的上限为2重量份。少于0.005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耐湿性提升效果;多于3重量份,存在其与玻璃的贴合性降低的倾向。更优选的下限为0.01重量份,更优选的上限为2重量份。
本发明中使用的中间膜,可以是单层结构,还可以是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
上述中间膜中,还可以含有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粘接力调整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染料、红外线(热线)吸收剂、耐湿性改进剂、防粘连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在上述中间膜中,出于提高其与无机玻璃板间的粘接力的目的,可以采用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在其表面引入极性基团。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机玻璃板,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用于通常的夹层玻璃的浮法玻璃板、钢化玻璃(tempered glass)、热钢化玻璃(heat-strenghened glass)、抛光玻璃板、型玻璃板(figured glass)、嵌网玻璃板、嵌线玻璃板、着色玻璃板、紫外线吸收玻璃板、红外线(热线)反射玻璃板、红外线(热线)吸收玻璃板等。此外,无机玻璃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地选择,没有特殊限制。而且,本发明中使用的无机玻璃的线热膨胀系数通常为0.01×10-6cm/cm·℃~100×10-6cm/cm·℃。
作为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塑料板,可以列举出聚碳酸酯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板、聚酯板、含氟树脂板、聚氯乙烯板、氯化聚氯乙烯板、聚丙烯板、聚苯乙烯板、聚砜板、环氧树脂板、酚醛树脂板、不饱和聚酯树脂板、聚酰亚胺树脂板等。
上述塑料板中的聚碳酸酯板由于透明性、耐冲击性、耐燃烧性良好,因而适合使用。
出于提高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等目的,可以在聚碳酸酯板的表面设置聚硅氧烷类硬涂层等表面保护层。此外,聚碳酸酯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此外,因上述聚碳酸酯板有吸湿性,往往在加热时会使吸附的水变成气泡,会影响夹层玻璃的透明性或外观,因此希望在贴合到第一中间膜之前,将聚碳酸酯板在80℃~125℃干燥处理1~10小时左右,以除去聚碳酸酯板中的水分。
此外,作为塑料板,适合使用透明性高,耐气候性、力学性质良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
出于提高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等目的,可以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表面设置表面保护层。此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此外,上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有吸湿性,往往在加热时会使吸附的水变成气泡,影响夹层玻璃的透明性或外观,因此希望在贴合到第一中间膜之前,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在80℃~125℃干燥处理1~10小时左右,以除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中的水分。
而且,上述塑料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优选为5×10-5cm/cm·℃~10×10-5cm/cm·℃。更具体地,当塑料板是聚碳酸酯板时,该聚碳酸酯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优选为5×10-5cm/cm·℃~8×10-5cm/cm·℃。此外,当塑料板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时,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优选为5×10-5cm/cm·℃~10×10-5cm/cm·℃。
按照前面说明的第一制造方法,可以获得“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透明夹层玻璃”,其翘曲小,具有良好的可见性,且粘接性良好。此外,采用这样的第一制造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也是本发明之一。
下面,对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中具备下述步骤的制造方法(以下有时称“第二制造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将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大于80℃且小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将通过热压而加热的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60℃。
在第二制造方法中,将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大于80℃且小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然后进行冷却,并使得由处理时的最高到达温度降至60℃的平均冷却速度为30℃/分钟~500℃/分钟。
作为贴合塑料板、中间膜、无机玻璃板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制造夹层玻璃时通常采用的真空囊法、热压法、辊压法、高压釜法等公知的方法。
在第二制造方法中,夹层玻璃的热压所必需的温度为高于80℃且低于150℃。80℃以下的低温进行热压时,中间膜与无机玻璃间的粘接力劣化,夹层玻璃会发生剥离。此外,为防止由中间膜自粘着所引起的粘连而在表面上设置的压花,由于未充分平滑化而残留,其结果,获得的夹层玻璃的透明性劣化。当温度在150℃以上时,获得的夹层玻璃的翘曲量变大,出现大的透视变形。此外,中间膜的流动性变得过大,中间膜的尺寸稳定性变差。更优选的温度范围为90℃~140℃。
在第二制造方法中,对夹层玻璃进行热压后将其降至60℃的平均冷却速度为30℃/分钟~500℃/分钟。平均冷却速度小于30℃/分钟,则恢复到室温的夹层玻璃的翘曲变大,获得的夹层玻璃的透视变形变大。平均冷却速度大于500℃/分钟,则有时在中间膜与无机玻璃的界面上会发生剥离。此外,本发明中,对夹层玻璃进行热压后,优选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降至50℃,更优选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降至40℃。
而且,当中间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时,有时在冷却夹层玻璃的过程中会引起乙烯部分的结晶化,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透明性下降而雾度上升。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优选在下述温度区间以5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温度、优选以10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比中间膜树脂的外推结晶终止温度(Tec)高10℃的温度至比中间膜树脂的外推结晶开始温度(Tic)低10℃的温度。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外推结晶终止温度(Tec)及外推结晶开始温度(Tic)是指按照JIS K 7121(1987)“塑料的转变温度测定方法”,使用差示扫描热量测定(DSC)装置以5℃/分钟的冷却速度进行冷却时,以发热峰值形成观测到的基于乙烯部分的结晶化的温度。
上述平均冷却速度是指:从某一时刻t1到时刻t2期间内,温度由T1下降至T2时,按下式算出的值。但是,在特定的温度下保持的情况除外。
平均冷却速度=-(T2-T1)/(t2-t1)
作为将平均冷却速度控制在希望范围内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公知的温度调节均是适合采用的。作为简便的方法,例如在采用真空囊法成形时,可以采用将真空囊浸于液体中的方法、将冷却材料按压在真空囊上的方法。当然可以使用带冷却部件的成形装置。
夹层玻璃的构成不限于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这样的结构,还可以将无机玻璃板设置在两最外层,诸如无机玻璃板/中间膜层/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的结构。通过将无机玻璃板设置在最外层,可以获得良好的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耐湿性。
当采用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这样的结构时,对于将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中的哪一个设置在室内侧、哪一个设置在室外侧没有限制,可以根据用途做出适宜选择。
此外,除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之外,还可以再设置1层以上的层。作为这样的层包括例如加强无机玻璃与中间膜之间的粘接力的底涂层、加强塑料板与中间膜之间的粘接力的底涂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线吸收层、防止夹层玻璃燃烧的阻燃层、印刷有各种图案的装饰层、红外线(热线)反射层、提高耐击穿性的聚酯膜层等。这些层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设置在希望的位置即塑料板上、中间膜层上或无机玻璃板上。
此外,作为加强无机玻璃板和中间膜的粘接力的底涂层的成分,可以适宜地采用公知成分,但这其中使用硅烷偶联剂是合适的。作为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3-(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这些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或者,通过有机溶剂稀释后使用。
作为第二制造方法中使用的中间膜,可以列举出具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质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或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
第二制造方法中使用的中间膜的平均膜厚优选为0.1mm以上且不超过5.0mm。平均膜厚不足0.1mm,则有时在超过80℃的高温实施热压处理时,获得的夹层玻璃的翘曲有变大的倾向,会产生大的透视变形。此外,有些情况下,为防止由中间膜自粘着所引起的粘连而在表面上设置的压花,因未充分平滑化而残留,其结果,获得的夹层玻璃的透明性劣化。中间膜的平均膜厚在5.0mm以上时,获得的夹层玻璃透明性有降低的倾向。更优选的范围为2.0mm以上且不超过5.0mm。
作为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可以是非交联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也可以是高温交联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乙烯-乙酸乙烯酯水解物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膜。
关于组成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优选其乙酸乙烯酯含量为20~40重量%(基于JIS K6730“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测试方法”测定)。乙酸乙烯酯含量低于20重量%,则获得的中间膜变得过硬,存在如下倾向:中间膜与玻璃之间的粘接性或夹层玻璃的耐击穿性下降。此外,乙酸乙烯酯含量大于40重量%,则存在获得的中间膜的断裂强度不足的倾向,有些情况下夹层玻璃的耐冲击性不够。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粘接力调整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作为粘接力调整剂,使用硅烷偶联剂是合适的。作为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3-(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这些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粘接力调整剂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0.01~4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少于0.01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多于4重量份,中间膜强度有下降的倾向。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增粘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作为增粘剂,没有特殊限制,适合使用例如木松香、脂松香、浮油松香、氢化松香、歧化松香、歧化氢化松香、酯化松香、金属氯化松香、聚合松香、脂肪族石油树脂、芳香族石油树脂、脂环式石油树脂、共聚类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纯单体类石油树脂。这些增粘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增粘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1~40重量份。增粘剂的添加量低于1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增粘剂的添加量多于40重量份,存在中间膜透明性降低的倾向。
出于提高中间膜透明性的目的,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成核剂。作为成核剂,没有特殊限制,适合使用例如二苄叉山梨醇、二苄叉木糖醇、二苄叉卫矛醇、二苄叉甘露醇、杯芳烃。这些成核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成核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0.01~4重量份。成核剂的添加量少于0.01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成核剂的添加量多于4重量份,则有时成核剂会在中间膜内析出。
作为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公知方法,例如可以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以指定量配合诸如上述的各种添加剂,将其均匀混炼后,采用压延辊法、挤出片流延法、吹塑管法等形成树脂膜。
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出于提高其与无机玻璃板的粘接力的目的,可以通过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在表面引入极性基团。
作为上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膜,可以使用乙烯-丙烯酸甲酯共重合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膜等。而且,上述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中,可以与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一样含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作为上述任选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可以列举出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或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作为所述含有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可以列举出例如使多异氰酸酯和多硫醇及/或含硫多元醇聚合而得到的含硫聚氨酯树脂膜等。而且,在所述任选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中,与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一样,可以含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在第二制造方法中所使用的中间膜中,可以含有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染料、红外线(热线)吸收剂、耐湿性改进剂、防粘连剂、阻燃剂、抗静电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作为第二制造方法中使用的无机玻璃板,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通常用于夹层玻璃的浮法玻璃板、钢化玻璃、热钢化玻璃、抛光玻璃板、型玻璃板、嵌网玻璃板、嵌线玻璃板、着色玻璃板、紫外线吸收玻璃板、红外线(热线)反射玻璃板、红外线(热线)吸收玻璃板等。此外,无机玻璃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地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作为在第二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塑料板,可以列举出聚碳酸酯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板、聚酯板、含氟树脂板、聚氯乙烯板、氯化聚氯乙烯板、聚丙烯板、聚苯乙烯板、聚砜板、环氧树脂板、酚醛树脂板、不饱和聚酯树脂板、聚酰亚胺树脂板等。
上述塑料板中的聚碳酸酯板由于透明性、耐冲击性、耐燃烧性良好,因而适合使用。
出于提高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等目的,可以在聚碳酸酯板的表面设置聚硅氧烷类硬涂层等表面保护层。此外,聚碳酸酯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此外,因上述聚碳酸酯板有吸湿性,有时在加热时会使吸附的水变成气泡,影响夹层玻璃的透明性或外观,因此希望在贴合到中间膜之前,将聚碳酸酯板在80℃~125℃干燥处理1~10小时左右,以除去聚碳酸酯板中的水分。
此外,作为塑料板,适合使用透明性高,耐气候性、力学性质良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
出于提高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等目的,可以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表面设置表面保护层。此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此外,上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有吸湿性,有时在加热时会使吸附的水变成气泡,影响夹层玻璃的透明性或外观,因此希望在贴合到中间膜之前,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在80℃~125℃干燥处理1~10小时左右,以除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中的水分。
通过以上说明的第二制造方法,可以获得翘曲少、具有良好可见性且粘接性良好的“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透明夹层玻璃”。此外,采用这样的第二制造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也是本发明之一。
下面,对本发明中的下述夹层玻璃(以下有时称「第三夹层玻璃」):所述夹层玻璃是由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通过热压贴合而制成的夹层玻璃,其中,所述中间膜的平均膜厚大于2.0mm且小于5.0mm,并且所述热压温度高于80℃且低于150℃。
本发明的第三夹层玻璃是如下述获得的:将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平均膜厚大于2.0mm且小于5.0mm的中间膜而叠层,然后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
第三夹层玻璃的结构不限于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这样的结构,还可以将无机玻璃板设置在两个最外层,诸如无机玻璃板/中间膜层/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的结构。通过将无机玻璃板设置在最外层,可以获得良好的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耐湿性。
当采用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这样的构成时,对于将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中的哪一个设置在室内侧、哪一个设置在室外侧没有限制,可以根据用途做出适宜选择。
此外,除塑料板、中间膜层、无机玻璃板之外,还可以再设置1层以上的层。作为这样的层包括例如加强无机玻璃与中间膜之间的粘接力的底涂层、加强塑料板与中间膜之间的粘接力的底涂层、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紫外线吸收层、防止夹层玻璃燃烧的阻燃层、印刷有各种图案的装饰层、红外线(热线)反射层、提高耐击穿透的聚酯膜层等。这些层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设置在希望的位置即塑料板上、中间膜层上或无机玻璃板上。
此外,作为加强无机玻璃和中间膜的粘接力的底涂层的成分,可以适宜地采用公知成分,其中,使用硅烷偶联剂是合适的。作为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例如3-(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这些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以上组合使用。或者,通过有机溶剂稀释后使用。
作为第三夹层玻璃中使用的中间膜,可以列举出具有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质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或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
第三夹层玻璃中使用的中间膜的平均膜厚(用膜厚剂测定)优选为大于2.0mm且小于5.0mm。平均膜厚为2.0mm以下,则有时在超过80℃的高温实施热压处理时,获得的夹层玻璃的翘曲有变大的倾向,会产生大的透视变形。此外,有些情况下,为防止由中间膜自粘着所引起的粘连而在表面上设置的压花因未充分平滑化而残留,其结果,获得的夹层玻璃的透明性劣化。中间膜的平均膜厚在5.0mm以上时,存在获得的夹层玻璃透明性降低的倾向。
作为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可以是非交联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也可以是高温交联型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物、乙烯-乙酸乙烯酯水解物等改性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膜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关于组成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优选其乙酸乙烯酯含量为20~40重量%(基于JIS K6730“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测试方法”测定)。乙酸乙烯酯含量低于20重量%,则获得的中间膜变得过硬,存在如下倾向:中间膜与玻璃间的粘接性或夹层玻璃的耐击穿性下降。此外,乙酸乙烯酯含量大于40重量%,则存在获得的中间膜的断裂强度不足的倾向,有些情况下夹层玻璃的耐冲击性不够。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粘接力调整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作为粘接力调整剂,使用硅烷偶联剂是合适的。作为硅烷偶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3-(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3,4-环氧环己基)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等。这些硅烷偶联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粘接力调整剂中使用的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0.01~4重量份。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少于0.01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多于4重量份,则存在中间膜强度下降的倾向。
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增粘剂,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作为增粘剂,没有特殊限制,适合使用例如木松香、脂松香、浮油松香、氢化松香、歧化松香、歧化氢化松香、酯化松香、金属氯化松香、聚合松香、脂肪族石油树脂、芳香族石油树脂、脂环式石油树脂、共聚类石油树脂、氢化石油树脂、纯单体类石油树脂。这些增粘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增粘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1~40重量份。增粘剂的添加量低于1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增粘剂的添加量多于40重量份,存在中间膜透明性降低的倾向。
出于提高中间膜透明性的目的,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成核剂。作为成核剂,没有特殊限制,适合使用例如二苄叉山梨醇、二苄叉木糖醇、二苄叉卫矛醇、二苄叉甘露醇、杯芳烃。这些成核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2种以上混合使用。
上述成核剂的添加量优选相对于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100重量份为0.01~4重量份。成核剂的添加量少于0.01重量份,则有时无法获得充分的效果。此外,成核剂的添加量多于4重量份,则有时成核剂会在中间膜内析出。
在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可以含有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颜料、染料、红外线(热线)吸收剂、耐湿性改进剂、防粘连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只要其不妨害本发明的效果即可。
作为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制造方法,可以采用公知方法,例如可以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中以指定量配合诸如上述的各种添加剂,将其均匀混炼后,采用压延辊法、挤出片流延法、吹塑管法等形成树脂膜。
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中,出于提高其与无机玻璃板的贴合力的目的,可以通过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在表面引入极性基团。
作为上述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可以使用乙烯-丙烯酸甲酯共重合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膜等。而且,上述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中,可以与上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一样含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作为上述任选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可以列举出热聚氨酯树脂膜或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作为所述含有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可以列举出例如使多异氰酸酯和多硫醇及/或含硫多元醇聚合而得到的含硫聚氨酯树脂膜等。而且,在所述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中,与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一样,可以含有公知的各种添加剂。
作为第三夹层玻璃中的无机玻璃板,没有特殊限制,可以列举出例如通常用于夹层玻璃的浮法玻璃板、钢化玻璃、热钢化玻璃、抛光玻璃板、型玻璃板、嵌网玻璃板、嵌线玻璃板、着色玻璃板、紫外线吸收玻璃板、红外线(热线)反射玻璃板、红外线(热线)吸收玻璃板等。此外,无机玻璃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地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作为第三夹层玻璃中的塑料板,可以列举出聚碳酸酯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板、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板、聚酯板、含氟树脂板、聚氯乙烯板、氯化聚氯乙烯板、聚丙烯板、聚苯乙烯板、聚砜板、环氧树脂板、酚醛树脂板、不饱和聚酯树脂板、聚酰亚胺树脂板等。
上述塑料板中的聚碳酸酯板由于透明性、耐冲击性、耐燃烧性良好,因而适合使用。
出于提高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等目的,可以在聚碳酸酯板的表面设置聚硅氧烷类硬涂层等表面保护层。此外,聚碳酸酯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此外,因上述聚碳酸酯板有吸湿性,有时在加热时吸附的水变成气泡,影响夹层玻璃的透明性或外观,因此希望在贴合到中间膜之前,将聚碳酸酯板在80℃~125℃干燥处理1~10小时左右,以除去聚碳酸酯板中的水分。
此外,作为塑料板,适合使用透明性高,耐气候性、力学性质良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
出于提高耐磨损性、耐擦伤性、耐化学品性、耐光性等目的,可以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表面设置表面保护层。此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厚度及形状可以根据用途适宜选择,没有特殊限制。
此外,上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有吸湿性,有时在加热时会使吸附的水变成气泡,影响夹层玻璃的透明性或外观,因此希望在使用前,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在80℃~125℃下干燥处理1~10小时左右,以除去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中的水分。
在制造上述第三夹层玻璃时,作为将塑料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通过热压贴合在一起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通常在制造夹层玻璃时使用的真空囊法、热压法、辊压法、高压釜法等以往公知方法。
为获得第三夹层玻璃,对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进行热压时的热压温度为高于80℃且低于150℃。热压温度在80℃以下,则有时中间膜与塑料板间的界面粘接力或者中间膜与无机玻璃板间的界面粘接力不充分,夹层玻璃会发生剥离。此外,当在中间膜表面设置压花,有时会残留有压花痕迹。热压温度在150℃以上,则夹层玻璃的翘曲量变大,透视变形变大。更优选的范围为90℃~140℃,进一步优选的范围为100℃~120℃。
上述说明的第三夹层玻璃是“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透明夹层玻璃”,其翘曲少,具有良好的可见性,且粘接性良好。
实施例
以下给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说明。
首先,给出关于第一制造方法及采用该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的实施例(实施例1~16)和比较例(比较例1~34)。而且,在这些实施例中,采用下述任意方法将第一中间膜粘接在塑料板的一面,并采用下述任意方法将第二中间膜粘接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只是在实施例11及12中采用了部分不同的方法。
(将第一中间膜粘接在塑料板的一面的方法1)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300mm×300mm×2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37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脱模PET膜(30mm×3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没有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vacuum laminator)(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胶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PET膜,这样就得到了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称为“构件PC-EVA”。
(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的方法2)
按顺序叠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300mm×300mm×2mm、NipponTestpanel Co.,Ltd.制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脱模PET膜(30mm×3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与制作构件PC-EVA时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PET膜,得到了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称为“构件PMMA-EVA”。
(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的方法3)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300mm×300mm×2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聚氨酯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61mm、Morton公司制造)、脱模PET膜(30mm×3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PET膜,得到了一面贴有聚氨酯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聚氨酯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称为“构件PC-PU”。
(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的方法4)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300mm×300mm×2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6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脱模PET膜(300mm×30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PET膜,得到了一面贴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称为“构件PC-PVB”。
(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的方法5)
按顺序叠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300mm×300mm×2mm、NipponTestpanel Co.,Ltd.制造)、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脱模PET膜(300mm×30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与制造构件PC-PVB时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除去脱模PET膜,得到了一面贴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称为“构件PMMA-PVB”。
(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粘接第二中间膜的方法1)
按顺序叠层无机玻璃板(300mm×300mm×2.5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脱模PET膜(300mm×30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与制作构件PC-EVA时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PET膜,得到了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称为“构件G-EVA”。
(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粘接第二中间膜的方法2)
按顺序叠层无机玻璃板(300mm×300mm×2.5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聚氨酯树脂膜、脱模PET膜(300mm×30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氨酯树脂膜与制作构件PC-PU时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除去脱模PET膜,得到了一面贴有聚氨酯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聚氨酯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称为“构件G-PU”。
(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粘接第二中间膜的方法3)
按顺序叠层无机玻璃板(300mm×300mm×2.5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脱模PET膜(300mm×300mm×0.02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与制作构件PC-PVB时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获得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PET膜,得到了一面贴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将得到的一面贴有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称为“构件G-PVB”。
(实施例1)
将构件PC-EVA和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30℃,温度到达3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而且,第一中间膜及第二中间膜各自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如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构件PC-EVA与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3)
将构件PC-EVA与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用板状重物(weight)(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3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5分钟,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4)
将构件PC-EVA与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用板状重物(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4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5分钟,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1)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连续2层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无机玻璃板,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碳酸酯板、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无机玻璃板与实施例1种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并使得聚碳酸酯板在无机玻璃板之下,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30℃,温度到达3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2)
按与比较例1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3)
按与实施例1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4)
按与比较例1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7mm、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连续2层的平均厚度为0.37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5)
按与比较例4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6)
按与比较例4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7)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连续2层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无机玻璃板,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聚碳酸酯板、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无机玻璃板与比较例1种使用的相同。
接着,用板状重物(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3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5分钟,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8)
按与比较例7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液压机的加热温度为40℃。
(比较例9)
按与比较例7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液压机的加热温度为100℃。
(比较例10)
按与比较例7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7mm、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连续2层的平均厚度为0.37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11)
按与比较例8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7mm、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两片平均厚度为0.37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12)
按与比较例9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7mm、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两片平均厚度为0.37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实施例5)
将构件PMMA-EVA与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30℃,温度到达3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6)
将构件PMMA-EVA与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用板状重物(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3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1分钟,得到了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7)
将构件PMMA-EVA与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8)
将构件PMMA-EVA与构件G-EVA叠层在一起,使得两构件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用板状重物(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4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1分钟,得到了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13)
按顺序叠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连续2层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无机玻璃板,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无机玻璃板与实施例5中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并使聚碳酸酯板在无机玻璃板之下,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30℃,温度到达3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14)
按与比较例13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15)
按与比较例13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16)
按与比较例13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7mm、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两片平均厚度为0.37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17)
按与比较例14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7mm、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两片平均厚度为0.37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18)
按与比较例15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77mm、Sekisui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两片平均厚度为0.37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实施例9)
将构件PC-PU与构件G-PU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聚氨酯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60℃,温度到达6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氨酯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10)
将构件PC-PU与构件G-PU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聚氨酯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用板状重物(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6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1分钟,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氨酯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19)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连续2层的聚氨酯树脂膜、无机玻璃板,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碳酸酯板、聚氨酯树脂膜、无机玻璃板与实施例9中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并使得聚碳酸酯板位于无机玻璃板的下面,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60℃,温度到达6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氨酯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20)
按与比较例19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21)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连续2层的聚氨酯树脂膜、无机玻璃板,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碳酸酯板、聚氨酯树脂膜、无机玻璃板与实施例9中使用的相同。
接着,用板状重物(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6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1分钟,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氨酯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22)
按与比较例21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液压机的温度为100℃。
(实施例11)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300mm×300mm×2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37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脱模纸(30mm×30mm×0.02mm,其表面凹凸比“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的方法1”中使用的脱模PET膜更大),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接着,将其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从得到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纸,得到了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
按顺序叠层无机玻璃板(300mm×300mm×2.5mm、Nippon TestpanelCo.,Ltd.制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脱模纸(300mm×300mm×0.02mm,其表面凹凸比“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贴合第二中间膜的方法1”中使用的脱模PET膜更大),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由得到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纸,得到了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
将上述制作的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和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叠层在一起,并使两者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30℃,温度到达3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12)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300mm×300mm×2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0.37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脱模纸(30mm×30mm×0.02mm,其表面凹凸比“在塑料板的一面粘接第一中间膜的方法1”中使用的脱模PET膜更大),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接着,将其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由得到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纸,得到了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
按顺序叠层无机玻璃板(300mm×300mm×2.5mm、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脱模纸(300mm×300mm×0.02mm,其表面凹凸比“在无机玻璃板的一面粘接第二中间膜的方法1”中使用的脱模PET膜更大),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取出叠层体。由得到的叠层体上除去脱模纸,得到了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
将上述制作的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聚碳酸酯板和一面贴有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无机玻璃板叠层在一起,使得两者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接着,用板状重物(330mm×330mm×2.5mm、2kg)从上下两侧夹持得到的叠层体,用液压机在30℃的温度下施加15kgf/cm2的压力5分钟,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13)
将构件PC-PVB与构件G-PVB叠层在一起,使得两构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14)
将构件PC-PVB和构件G-PVB叠层在一起,使得两构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50℃,温度到达5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23)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连续2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无机玻璃板,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碳酸酯板、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无机玻璃板与实施例13中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使得聚碳酸酯板位于无机玻璃板下面,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将聚碳酸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24)
按与比较例23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50℃,温度达到5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25)
按与比较例23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26)
按与比较例23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1.5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连续2层平均厚度为0.76mm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
(比较例27)
按与比较例26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50℃,温度达到5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28)
按与比较例26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0分钟。
(实施例15)
将构件PMMA-PVB与构件G-PVB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了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实施例16)
将构件PMMA-PVB与构件G-PVB叠层在一起,并使两构件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面彼此粘贴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在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50℃,温度到达5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与无机玻璃板介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29)
按顺序叠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连续2层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无机玻璃板,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而且,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无机玻璃板与实施例15中使用的相同。
接着,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设置得到的叠层体,并使聚碳酸酯板位于无机玻璃板下面,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40℃,温度到达40℃后保持1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已通过自然冷却降至25℃,将压力恢复至常压,从而得到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贴合在一起而成的夹层玻璃。
(比较例30)
按与比较例29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50℃,温度达到5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31)
按与比较例29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达到100℃后保持10分钟。
(比较例32)
按与比较例29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张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1.5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连续2层的平均厚度为0.76mm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
(比较例33)
按与比较例30类似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1.5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连续2层平均厚度为0.76mm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
(比较例34)
按与比较例31相同的方法获得了夹层玻璃,不同的是:使用一片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300mm×300mm、平均厚度1.5mm、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代替两片平均厚度为0.76mm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膜。
(测试例1)
对于实施例1~16及比较例1~34中获得的夹层玻璃,按照下述评价方法对(1)夹层玻璃的翘曲量、(2)中间膜与塑料板的界面上是否有剥离、(3)中间膜与无机玻璃板的界面上是否有剥离,进行了评价。而且,对于实施例1~16的夹层玻璃,还按照下述评价方法对(4)第一中间膜及第二中间膜的表面粗糙度(十点平均粗糙度)和(5)第一中间膜与第二中间膜的界面上是否有剥离,进行了评价。
(评价方法)
(夹层玻璃翘曲量的评价方法)
将夹层玻璃在20℃、相对湿度50%的恒温恒湿室中保存24小时,然后基于JIS R 3202,将翘曲成弓形的夹层玻璃竖直地立在平滑钢板上,在其上水平放置尺子,用量隙规(clearance gauge)测定翘曲量。
(贴合性评价)
目测观察界面上有无剥离。
(表面粗糙度的测定)
将叠层体在20℃、相对湿度50%的高温高湿室中保存24小时,然后用小坂研究所制造的“触针式表面粗糙度测定器Surfcorder SE-40D”对第一中间膜及第二中间膜的十点平均粗糙度进行测定,基于JIS B 0611进行计算,标准长度取8mm。
(夹层玻璃的雾度测试)
将夹层玻璃样品在23℃、相对湿度50%的高温高湿暗室中静置48小时。然后,使用雾度计(Tokyo Denshoku Co.,Ltd.,TC-H3PP型),按照JIS K7015(1981)“塑料光学特性测试方法”,测定夹层玻璃的雾度。而且,测试是在23℃、相对湿度50%的高温高湿室中进行的。
实施例1~4的结果示于表1,比较例1~12的结果示于表2,实施例5~8的结果示于表3,比较例13~18的结果示于表4。实施例9及10的结果示于表5,比较例19~22的结果示于表6,实施例11及12的结果示于表7。此外,实施例13及14的结果示于表8,比较例23~28的结果示于表9。实施例15及16的结果示于表10,比较例29~34的结果示于表11。
表1
Figure A20068004053500431
Figure A20068004053500441
表3
Figure A20068004053500451
Figure A20068004053500461
表5
Figure A20068004053500471
表6
Figure A20068004053500472
表7
Figure A20068004053500473
表8
Figure A20068004053500481
表9
表10
表11
Figure A20068004053500491
由表1~11可知:上述实施例的夹层玻璃无翘曲、透明性高,且中间膜与塑料板、中间膜与无机玻璃板间的粘接性良好,其优于上述比较例。
接下来,给出涉及第二制造方法及采用此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的实施例17~20及其比较例即比较例35~38。
(实施例17)
(夹层玻璃的热压)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制造,300mm×300mm×2mm)、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Sekisui ChemicalCo.,Ltd.制造,ENfilm、平均膜厚2.4mm)和透明无机玻璃板(Nippon TestpanelCo.,Ltd.制造,300mm×300mm×2.5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接着,将得到的叠层体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聚碳酸酯板外面的温度达到100℃后保持20分钟。
(热压后的冷却方法)
进行上述热压后,切断用于加热的电源,开始冷却处理。将装有冰水的聚乙烯袋贴在真空囊的上面和下面,以此迅速冷却真空囊,制造夹层玻璃。
而且,从冷却处理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聚碳酸酯板及透明无机玻璃板的温度如表12所示。
(实施例18)
按与实施例17类似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在热压步骤中,最高到达温度为120℃,而不是100℃。
(比较例35)
(热压后的冷却方法)
采用与实施例17类似的操作进行热压后,切断用于加热的电源,开始冷却处理。将真空层压机的真空囊暴露于常温大气中,以冷却真空囊,制造了夹层玻璃。
而且,从冷却处理开始后经过一定时间后的聚碳酸酯板及透明无机玻璃板的温度如表13所示。
(比较例36)
(热压后的冷却方法)
采用与实施例17类似的操作进行热压后,切断用于加热的电源,开始冷却处理。不开启设置在真空层压机上的门,以尽量延缓向装置外释放热量。通过这样的方法,耗费充分的时间进行夹层玻璃的冷却。确认无机玻璃表面温度低于40℃后,将压力恢复为常压,从真空囊中取出夹层玻璃。
(实施例19)
按与实施例17类似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聚氨酯树脂膜(Morton公司制造,平均膜厚0.61mm)代替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37)
按与比较例35类似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聚氨酯树脂膜(Morton公司制造,平均膜厚0.61mm)代替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实施例20)
(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的制造)
用辊磨(roll mill)处理甲基丙烯酸酯含量为20重量%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Sumitomo Chemical Co.,Ltd.,Acryft WH202)100重量份与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isso Corp.,制造Sila-Ace S310)0.2重量份,在15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混合,得到了辊轧片(roll sheet)。然后,用100μm的脱模PET膜将其挟持,在其周围设置了隔板的状态下,于150℃施加100kgf/cm2的负重,进行30分钟的加压成形,其后除去脱模PET膜,从而得到了平均膜厚为2.1mm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
(夹层玻璃的制造)
按与实施例17类似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通过上述方法制作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代替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38)
按与比较例35相同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按实施例20所述操作制作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代替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测试例2)
按照下述评价方法测定了实施例17~20及比较例35~38中聚碳酸酯板及无机玻璃板在冷却处理时的温度。结果示于表12。
此外,按照下述评价方法测定了实施例17、18及比较例35、36中作为中间膜使用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外推结晶终止温度(Tec)及结晶开始温度(Tic)。结果示于表12。
此外,按照下述评价方法测定了实施例17~20及比较例35~38中获得的夹层玻璃翘曲量、透视变形和雾度。结果示于表12及13。
(评价方法)
(聚碳酸酯板及无机玻璃板在冷却处理时的温度的测定方法)
如下测定实施例17~20及比较例35~38中聚碳酸酯板及无机玻璃板在冷却处理时的温度:用耐热带将热电偶贴在贴有中间膜的面的反面。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结晶温度的测定方法)
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薄片在23℃、相对湿度50%的高温高湿室中进行48小时的状态调整。接着,使用差示扫描量热计(RigakuCorporation制造,DSC8230),在20ml氮气流量下按照JIS K 7121(1987)“塑料的转变测定方法”,在5℃/分钟的冷却速度下,测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外推结晶终止温度(Tec)和结晶开始温度(Tic)。
(夹层玻璃翘曲量的评价方法)
将夹层玻璃在20℃、相对湿度50%的恒温恒湿室中保存24小时,然后基于JIS R 3213(1998年),将翘曲成弓形的夹层玻璃竖直地立在平滑钢板上,在其上水平放置尺子,用量隙规测定翘曲量。
(夹层玻璃的透视变形测定)
采用JIS R 3213(1998年)的方法,使用数字测径仪测定投影在屏幕上的圆形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小变形量。以45°的倾斜角度设置夹层玻璃样品,以除去距夹层玻璃的一端为50mm的部分所得的区域为测定区域。依据JIS R3212(1998年)中的下式由测得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小变形量计算出透视变形的最大值。
Δ(α)=Δd/(0.29×R2),R2=4
Δ(α)为透视变形(分)
Δd为最大变形量(mm)
R2为夹层玻璃样品与屏幕之间的距离(m)
(夹层玻璃的雾度测试)
将夹层玻璃样品在23℃、相对湿度50%的高温高湿暗室中静置48小时。然后,基于JIS K 7015(1981)“塑料的光学特性测试方法”,用雾度计(Tokyo Denshoku Co.,Ltd.,TC-H3PP型)测定夹层玻璃的雾度。而且,测试是在23℃、相对湿度50%的高温高湿室中进行的。
表12
Figure A20068004053500531
表13
Figure A20068004053500541
由表12及13可知:与比较例35~38的制品相比,通过实施例17~20的本发明方法获得的夹层玻璃翘曲量少、基本无透视变形,且雾度值低。
接下来,给出涉及第三夹层玻璃的实施例即实施例21~26,以及其比较例即比较例39~44。
(实施例21)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mm)、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Sekisui Chemical Co.,Ltd.,EN film,平均膜厚2.4mm)和透明无机玻璃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5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将得到的叠层体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2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通过自然冷却降至30℃,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得到了夹层玻璃。
(实施例22)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mm)、6张叠在一起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Sekisui Chemical Co.,Ltd.,EN film,平均膜厚0.37mm)、透明无机玻璃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5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将得到的叠层体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2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通过自然冷却降至30℃,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得到了夹层玻璃。
(实施例23)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mm)、4张叠在一起的聚氨酯树脂膜(Morton公司、每张的平均膜厚0.61mm)、透明无机玻璃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5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将得到的叠层体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2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通过自然冷却降至30℃,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得到了夹层玻璃。
(实施例24)
(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的制造)
用辊磨机处理甲基丙烯酸酯含量为20重量%的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Sumitomo Chemical Co.,Ltd.,Acryft WH202)100重量份与N-(2-氨基乙基)3-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Chisso Corp.,Sila-Ace S310)0.2重量份,在150℃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混合,得到了辊轧片。然后,用100μm的脱模PET膜将其挟持,在其周围设置有隔板的状态下,于150℃施加100kgf/cm2的压力,进行30分钟的加压成形,其后除去脱模PET膜,从而得到了平均膜厚为2.1mm的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
(夹层玻璃的制造)
将获得的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夹在聚碳酸酯板(Nippon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mm)与透明无机玻璃板(Nippon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5mm)之间,并将它们叠层在一起,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将得到的叠层体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00℃,温度到达100℃后保持2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通过自然冷却降至30℃,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得到了夹层玻璃。
(实施例25)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mm)、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Sekisui Chemical Co.,Ltd.,EN film,平均膜厚2.4mm)、透明无机玻璃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5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将得到的叠层体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30℃,温度到达130℃后保持2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通过自然冷却降至30℃,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得到了夹层玻璃。
(实施例26)
按顺序叠层聚碳酸酯板(Nippon Testpanel Co.,Ltd.制造,300mm×300mm×2mm)、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Sekisui ChemicalCo.,Ltd.制造,EN film、平均膜厚4.3mm)和透明无机玻璃板(Nippon TestpanelCo.,Ltd.制造,300mm×300mm×2.5mm),用耐热带固定,使其不会发生错位。
接着,将得到的叠层体设置在真空层压机(Hi-Tech Engineering Co.,Ltd.制造)的橡皮袋内,常温下以70cmHg的真空度对橡皮袋内进行10分钟的排气。接下来,维持脱气状态并将真空囊加热至130℃,温度到达130℃后保持20分钟。然后,确认真空囊的温度通过自然冷却降至30℃,将压力恢复为常压,得到了夹层玻璃。
(比较例39)
按与实施例21类似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平均膜厚为0.4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EN film)代替平均膜厚为2.4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40)
按与实施例21相同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平均膜厚为0.8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Sekisui Chemical Co.,Ltd.制造,EN film)代替平均膜厚为2.4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41)
按与实施例21类似的方法制造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平均膜厚为0.61mm的聚氨酯树脂膜(Morton公司制造的EN)代替平均膜厚为2.4mm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42)
按与实施例4记载的方法类似的方法,得到了平均膜厚为0.8mm的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树脂膜。按与实施例24类似的方法得到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使用了所得的厚0.8mm的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
(比较例43)
按与比较例40类似的方法得到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热压温度为130℃。
(比较例44)
按与比较例42类似的方法得到了夹层玻璃,所不同的是:热压温度为130℃
(测试例3)
对于实施例21~26及比较例39~44的夹层玻璃,按照下述评价方法评价了夹层玻璃翘曲量和透视变形。
(评价方法)
(夹层玻璃翘曲量的评价方法)
将夹层玻璃在20℃、相对湿度50%的恒温恒湿室中静置24小时,然后基于JIS R 3213(1998年),将翘曲成弓形的夹层玻璃铅直地立在平滑钢板上,在其上水平放置尺子,用量隙规测定翘曲量。
(夹层玻璃的透视变形测定)
采用基于JIS R 3213(1998年)的方法,使用数字测径仪测定投影在屏幕上的圆形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小变形量。以45°的倾斜角度设置夹层玻璃样品,测定区域为除去距夹层玻璃的一端50mm的部分后得到的区域。依据JIS R 3212(1998年)中的下式由测得的最大变形量和最小变形量计算出透视变形的最大值。
Δ(α)=Δd/(0.29×R2),R2=4
Δ(α)为透视变形(分)
Δd为最大变形量(mm)
R2为夹层玻璃样品与屏幕之间的距离(m)
关于实施例21~26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4,关于比较例39~44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5。
表14
Figure A20068004053500581
表15
Figure A20068004053500591
由表14及15可知:与比较例39~44的夹层玻璃相比,实施例21~26的本发明的夹层玻璃翘曲量小,基本无透视变形。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其可用作安装在建筑物、汽车、铁路车辆、航空器、船舶等的窗户玻璃。

Claims (34)

1.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使一面贴有第一中间膜的塑料板与一面贴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介由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层压在一起。
2.权利要求1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均在10μm以下。
3.权利要求1或2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在不超过80℃的温度下实施层压步骤。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将一面涂有硅烷偶联剂的无机玻璃板与第二中间膜通过硅烷偶联剂粘接在一起,形成一面贴有第二中间膜的无机玻璃板。
5.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第一中间膜和第二中间膜均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6.权利要求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7.权利要求6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构成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的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中,基于JIS K 6730“乙烯-乙酸乙烯酯树脂测定方法”测定的乙酸乙烯酯含量为20~40重量%。
8.权利要求6或7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含有0.01~4重量份硅烷偶联剂。
9.权利要求6~8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含有1~40重量份增粘剂。
10.权利要求6~9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含有0.01~4重量份成核剂。
11.权利要求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
12.权利要求11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为选自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树脂膜、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树脂膜及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树脂膜中的一种。
13.权利要求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任选含硫元素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膜。
14.权利要求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增塑聚乙烯醇缩醛树脂膜。
15.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塑料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5×10-5cm/cm·℃~10×10-5cm/cm·℃。
16.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塑料板为聚碳酸酯板,且该聚碳酸酯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5×10-5cm/cm·℃~8×10-5cm/cm·℃。
17.权利要求1~14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塑料板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且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5×10-5cm/cm·℃~10×10-5cm/cm·℃。
18.权利要求1~17任一项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无机玻璃板的线热膨胀系数为0.01×10-6cm/cm·℃~100×10-6cm/cm·℃。
19.采用权利要求1~18任一项的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
20.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使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以及
将通过热压加热后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60℃。
21.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使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以及
将通过热压加热后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50℃。
22.一种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使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在高于80℃且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压;以及
将通过热压加热后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至40℃。
23.权利要求20~22任一项的夹层玻璃制造方法,其中,中间膜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24.权利要求23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是平均膜厚大于2.0mm且小于5.0mm的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25.权利要求23或24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26.权利要求25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以3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的步骤包括:在下述温度范围内以50℃/分钟~500℃/分钟的平均冷却速度对通过热压加热后的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进行冷却;
所述温度范围是,比按照JIS K 7121(1987)测定的中间膜树脂的外推结晶终止温度高10℃的温度~比按照JIS K 7121(1987)测定的中间膜树脂的外推结晶开始温度低10℃的温度。
27.权利要求23或24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
28.权利要求23或24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
29.采用权利要求20~28任一项的制造方法制造的夹层玻璃。
30.一种夹层玻璃,其通过使塑料板和无机玻璃板介由中间膜并采用热压进行层压而形成,其中,所述中间膜的平均膜厚为大于2.0mm且小于5.0mm,而且所述热压温度为大于80℃且小于150℃的温度。
31.权利要求30的夹层玻璃,其中,中间膜为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
32.权利要求31的夹层玻璃,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树脂膜。
33.权利要求31的夹层玻璃,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乙烯-丙烯酸类共聚物树脂膜。
34.权利要求31的夹层玻璃,其中,热塑性弹性体树脂膜为任选含硫元素的聚氨酯树脂膜。
CNA2006800405355A 2005-09-01 2006-08-28 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夹层玻璃 Pending CN1013001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53726/2005 2005-09-01
JP253735/2005 2005-09-01
JP2005253722 2005-09-01
JP253722/2005 2005-09-01
JP253732/2005 2005-09-0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00133A true CN101300133A (zh) 2008-11-05

Family

ID=40079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405355A Pending CN101300133A (zh) 2005-09-01 2006-08-28 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夹层玻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00133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743A (zh) * 2009-10-09 2011-07-20 株式会社微龙技术研究所 柔性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柔性玻璃基板
CN101698366B (zh) * 2009-11-05 2012-07-04 广州市奥吉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隔音防爆膜及其应用
CN10280672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洋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与玻璃复合体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CN105473527A (zh) * 2013-08-01 2016-04-06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及层合玻璃
CN107000387A (zh) * 2014-12-11 2017-08-01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厚聚合物材料片材和薄玻璃片材的层压板
CN107406317A (zh) * 2015-04-15 2017-11-2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CN111902509A (zh) * 2018-03-29 2020-11-06 琳得科株式会社 接合用层叠体、接合2个被粘物的方法、以及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113631384A (zh) * 2019-07-23 2021-11-09 Skc株式会社 接合用薄膜及包括其的透光层叠体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743A (zh) * 2009-10-09 2011-07-20 株式会社微龙技术研究所 柔性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以及柔性玻璃基板
CN101698366B (zh) * 2009-11-05 2012-07-04 广州市奥吉斯新材料有限公司 隔音防爆膜及其应用
CN102806726A (zh) * 2011-05-31 2012-12-05 洋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与玻璃复合体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CN102806726B (zh) * 2011-05-31 2015-03-11 洋盟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塑料与玻璃复合体的成型方法及其成品
CN113858713A (zh) * 2013-08-01 2021-12-31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及层合玻璃
CN105473527A (zh) * 2013-08-01 2016-04-06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及层合玻璃
US10870254B2 (en) 2013-08-01 2020-12-22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Interlayer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CN113858713B (zh) * 2013-08-01 2023-10-13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层合玻璃用中间膜及层合玻璃
CN107000387A (zh) * 2014-12-11 2017-08-01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厚聚合物材料片材和薄玻璃片材的层压板
CN107000387B (zh) * 2014-12-11 2020-06-30 法国圣戈班玻璃厂 厚聚合物材料片材和薄玻璃片材的层压板
CN107406317A (zh) * 2015-04-15 2017-11-28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CN111902509A (zh) * 2018-03-29 2020-11-06 琳得科株式会社 接合用层叠体、接合2个被粘物的方法、以及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CN111902509B (zh) * 2018-03-29 2022-05-31 琳得科株式会社 接合用层叠体、接合2个被粘物的方法、以及接合结构体的制造方法
TWI811324B (zh) * 2018-03-29 2023-08-11 日商琳得科股份有限公司 接合用積層體、接合2個被黏附體的接合方法及接合構造體的製造方法
CN113631384B (zh) * 2019-07-23 2022-03-22 Skc株式会社 接合用薄膜、包括其的透光层叠体以及交通工具
CN113631384A (zh) * 2019-07-23 2021-11-09 Skc株式会社 接合用薄膜及包括其的透光层叠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51515B2 (ja) 一部がプラスチック板からなる合わせ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合わせガラス
CN101300133A (zh) 部分由塑料板构成的夹层玻璃的制造方法及夹层玻璃
JP7362616B2 (ja) 透明領域が埋め込まれたオブスキュレーション領域を有する合わせガラス
CN102164872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及夹层玻璃
US8790784B2 (en) Intermediate film for laminated glass and laminated glass
US7445683B2 (en)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s suitable for use in laminated safety glass
CN111362595B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夹层玻璃和夹层玻璃用中间膜的制造方法
EP3029001A1 (en) Laminated glass interlayer and laminated glass
US9962910B2 (en) High flow polymer interlayers for laminated glass
TWI749041B (zh) 著色之層合玻璃用中間膜及著色之層合玻璃
JP6680674B2 (ja) 多層ポリマー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から製造される軽量ラミネート
CN105358502A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CN101208196A (zh) 包含聚(对苯二甲酸环己二甲酯-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共聚酯的聚合物夹层
CN105636779A (zh) 具有降低的边缘缺陷率的改进的多层面板
JP5412603B1 (ja) 透明性、熱割れ現象抑制に優れるポリビニルアセタールフィルム
US20110186042A1 (en) Mirror For Solar Thermal Power Plants, Comprising Plasticizer-Containing Polyvinyl Acetal Films
WO2017171041A1 (ja) ポリビニルアセタールアイオノマー樹脂材、ポリビニルアセタールアイオノマー樹脂フィルム及び合わせガラス
US20220063249A1 (en) Resin layer, laminating interlayer, light transmitting laminate and vehicle
KR20230082035A (ko) 차광 영역을 갖는 복합 필름
KR20220057668A (ko) 접합 유리용 중간막 및 접합 유리
TW201843125A (zh) 層合玻璃
US20050084687A1 (en) Laminated glass
MX2008002827A (es) Proceso para la produccion de vidrio compuesto parcialmente de hoja de plastico, y vidrio laminado.
CN115315416A (zh)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和夹层玻璃
WO2004037532A1 (en) Laminated gla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