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9575B - 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9575B
CN101299575B CN2008100741041A CN200810074104A CN101299575B CN 101299575 B CN101299575 B CN 101299575B CN 2008100741041 A CN2008100741041 A CN 2008100741041A CN 200810074104 A CN200810074104 A CN 200810074104A CN 101299575 B CN101299575 B CN 1012995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witch
transformer
circuit
contro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7410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9575A (zh
Inventor
金振河
权重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9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5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95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95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0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the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flyback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2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2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2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 H02M3/32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33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33561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to produce the intermediate ac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a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having more than one ouput with independent control

Abstract

一种具有多个输出、变压器、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一输出电压的第一输出电路和产生用于控制提供给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输出控制器的电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二输出电路,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二输出电压;第二输出控制器,控制第二输出电压的输出,其中,第二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对第二输出电路的电流流动执行切换操作,第二输出控制器通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断开第二开关或者将第二输出电压反馈到第二开关来控制第二开关的切换操作。

Description

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
本申请要求于2007年4月30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2007-42191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所有利益,该申请通过引用包含于此,以资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各方面涉及一种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能够使用简单结构单独控制多个输出电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诸如计算机、成像设备(如打印机或复印机)、监视器或通信终端的设备需要有效的电源系统,该电源系统具有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源的简单结构和小尺寸。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已被广泛用作有效的电源系统。
图1是用于解释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基本操作的电路图。众所周知,图1所示的电路是一种反激式转换器,而且是一种DC/DC转换器。
参照图1,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包括:变压器T,具有预定的匝数比;初级电路10,连接至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即,连接至输入侧线圈);次级电路20,连接至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即,连接至输出侧线圈)。这里,初级电路10和次级电路20可通过变压器T彼此隔离(insulate)。
初级电路10包括串联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和接地端之间的控制开关S。这里,控制开关S响应于输出电压控制器30所施加的控制信号对输入电压执行切换操作,以控制变压器T的能量充入(charging)操作或传送(transferring)操作。
次级电路20包括用于对从变压器T传输的电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器21。整流器21包括连接至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和电容器C的二极管D。这里,输出端被设置在电容器C的两端。因此,外部负载可以并联到电容器C的两端。此外,尽管图1中未示出,但是次级电路20还可包括用于滤掉高频噪声和电磁干扰(EMI)的滤波器以及输出电压控制电路。
当初级电路10所包括的控制开关S接通时,在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极性与初级线圈的电压的极性相反的电压,从而整流器21的二极管D处于反向偏压状态。因此,流入次级电路20的电流被阻止。同时,变压器T的磁感应被充入能量。更具体地讲,当控制开关S处于“接通”状态时,变压器T的电流传送不发生,提供给初级线圈的能量被充入到变压器T的磁感应。
另一方面,当控制开关S断开时,在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中感应出极性与“接通”状态下电压的极性相反的电压,从而次级电路20的二极管D处于“导通”状态。因此,充入变压器T的磁感应的电流被传输给次级电路20,通过整流器21整流的DC电压被输出到输出端。
次级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至输出电压控制器30。输出电压控制器30将次级电路的输出电压反馈到控制开关S,以向控制开关S提供控制信号。这里,控制信号是用于控制控制开关S的占空比的信号。因此,通过控制控制开关S的操作,能够控制输出电压。
如上所述,当在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20中接通包括在初级电路10中的控制开关S时,变压器T的磁感应分量用作升压感应器(boost inductor),以充入变压器T的磁感应。相反,在断开控制开关S时充入的磁感应的电流被传输给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同时,变压器T的磁感应分量用于提供被整流的DC输出电压。
因此,变压器T用作周期性地提供电流的次级电路20的电流源。结果,图1所示的采用这种原理的电源设备是公知的一种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除了上述反激式转换器,根据初级电路的另外的电路结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可以是各种类型。
与其他类型的电源设备相比,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次级电路的整流器的结构简单,而且所包括的部件少。因此,所述次级电路可有利于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使用多输出结构。更具体地讲,对于多输出而言,对应于每个输出的次级电路必须被设置为:次级电路的简单结构会使整个设备的尺寸减小。由于这一优点,已经引入具有多个输出的各种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
然而,具有多个输出的传统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使用多个变压器,并且为了控制从每个次级电路输出的电压而包括会导致严重损耗的多个调整器(regulator)芯片,或者具有每个次级电路的输出电压反馈电路被连接至初级电路的复杂结构。结果,不能有效地应用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上述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一种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该设备能够在变压器的次级侧具有多个输出电路,能够单独控制每个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通过减少功率损失提高效率,并具有简单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外的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被阐述,部分地通过该描述变得清楚,或者可通过实施本发明而得知。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输出、变压器、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一输出电压的第一输出电路和产生用于控制提供给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输出控制器的电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二输出电路,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二输出电压;第二输出控制器,控制第二输出电压的输出,其中,第二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对第二输出电路的电流流动执行切换操作,第二输出控制器通过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断开第二开关或者将第二输出电压反馈到第二开关来控制第二开关的切换操作。
所述设备的第二输出控制器可响应于外部施加的第二控制信号断开第二开关。
所述第二输出电路可包括连接至第二开关的电容器,其中,第二开关与变压器的次级侧串联,用于输出第二输出电压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形成在所述电容器的一个或多个端。
所述第二开关可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该MOSFET的栅极端连接至第二输出控制器的输出端。
所述第二开关可包括双极结晶体管(BJT)。
第二输出控制器可包括:输出电压检测器,检测第二输出电压;误差检测器,将输出电压检测器所检测的第二输出电压与预定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输出误差值;脉冲宽度调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切换操作的切换控制信号。
脉冲宽度调制器可响应于外部施加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切换控制信号。
输出电压检测器可以是分压电路。
所述参考电压由连接在预定的电压源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器或齐纳二极管产生。
第二输出控制器还可包括:补偿电路单元,使用负反馈提供补偿电路,其中,补偿电路单元并联到误差检测器的输出端和被施加第二输出电压的误差检测器的输入端,并可包括串联的电阻器和电容器。
变压器的初级电路可包括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该开关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执行切换操作。
所述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可以是反激式电路、有源箝位反激式电路、半桥反激式电路和串联谐振式电路之一。
所述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还可包括用于防止变压器的漏电感的缓冲电路。
第一输出电路可包括用于对从变压器传送的电源进行整流的整流器。
整流器可以是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之一。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变压器并单独控制多个输出电压的电源设备,该设备包括:初级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初级侧,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执行能量充入操作和传送操作之一,所述传送操作将电源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第一输出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次级侧,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一输出电压;第二输出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次级侧,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二输出电压;第一输出控制器,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将第一输出电压反馈到变压器的初级侧以将第一控制信号施加给初级电路;第二输出控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输出电压的输出。
除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和方面之外,通过参照附图并通过学习下面的描述,另外的方面和实施例将是清楚的。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的详细描述,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将变得清楚,所有附图构成本发明公开的一部分。尽管下面所写的和所示出的公开集中于公开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该清楚地理解,示例性实施例仅仅作为示例,本发明不限于此。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限定。以下是附图的简要描述,其中:
图1是用于解释传统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基本操作的电路图;
图2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第二输出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图6是示出可应用于图5所示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另一构造的电路图;
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图8是示出可应用于图7所示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另一构造的电路图;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部件。以下参照附图来描述实施例以解释本发明。
图2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所述电源设备包括两个输出。然而,应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所述电源设备可被构造为输出N个输出电压,其中,N是自然数。当输出的数量为N时,变压器包括N个次级线圈,所述N个次级线圈中的每个可被连接至每个次级输出电路。
如图2所示,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包括具有初级线圈L1和两个次级线圈(即,第一线圈L2和第二线圈L3)的变压器T。此外,每个次级线圈L2和L3与初级线圈L1具有预定的匝数比。
初级线圈L1连接至初级电路210,次级侧的第一线圈L2连接至第一输出电路220,次级侧的第二线圈L3连接至第二输出电路240。这里,初级电路210通过变压器T与次级侧的第一输出电路220和第二输出电路240隔离。
初级电路210包括连接至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1的电源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211。在这种情况下,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211响应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施加的第一控制信号执行切换操作,以控制变压器T的能量充入操作或传送操作。第一控制信号可通过光电耦合器250被施加给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211。光电耦合器250将初级电路210与次级侧的第一输出电路220隔离,光电耦合器250包括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所述光发射元件可以是发光二极管(LED),所述光接收元件可以是光敏晶体管。
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211可包括连接在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L1和接地端之间的第一开关S1。当第一开关S1接通时,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L2和L3感应出极性与初级线圈L1的电压的极性相反的电压。因此,包括在第一输出电路220中的二极管D1处于反向偏压状态,流向第一输出电路220的电流被阻止。
第一输出控制器230根据第一输出电路220产生的第一输出电压来控制变压器T的初级侧中提供的电源。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将第一输出电压Vo1反馈到第一开关S1,以向第一开关S1施加第一控制信号。这里,第一控制信号可以控制第一开关S1的占空比。
当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第一开关S1的接通状态时,第二输出控制器260产生用于使第二开关S2断开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以向第二开关S2施加切换控制信号Ctrl。因此,当第一开关S1接通时,流向第二输出电路240的电流被阻止。
如上所述,当第一开关S1接通时,流向第一输出电路220和第二输出电路240的电流被阻止,同时,变压器T的磁感应被充入能量。具体地讲,当第一开关S1处于接通状态时,变压器T不执行电流传送,变压器T的磁感应被充入提供给初级线圈L1的能量。
相反,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感应出极性与第一开关S1处于接通状态时的电压的极性相反的电压。因此,第一输出电路220的二极管D1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向变压器T充入的磁感应电流被传送给第一输出电路220。
第一输出电路220对发送给变压器T的次级侧的电源进行整流,以产生第一输出电压Vo1。为此,第一输出电路220包括用于对电源整流的整流器221。整流器221可包括在变压器T的次级侧中与第一线圈L2串联的电容器C1和二极管D1。此外,第一输出电压Vo1的第一输出端可被设置在电容器C1的两端。图2所示的整流器221是半波整流器。然而,应该理解,根据其他方面的第一输出电路220可采用全波整流器。
第二输出电路240对从变压器T传送的电流整流,以产生第二输出电压Vo2。为此,第二输出电路140包括第二电容器C2和响应于第二输出控制器260施加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来执行切换操作的第二开关S2。
如上所述,当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第一开关S1的接通状态时,第二输出控制器260产生并施加用于断开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然而,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即,当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断开第一开关S1时),第二输出控制器260反馈第二输出电压Vo2以产生切换控制信号Ctrl。当第二输出控制器260向第二开关S2施加切换控制信号Ctrl时,切换控制信号Ctrl控制第二开关S2,以使得第二输出控制器260可单独控制第二输出电压Vo2。
第二开关S2被实现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或双极结晶体管(BJT),MOSFET的栅极端连接至第二输出控制器260的输出端。当采用MOSFET时,第二开关S2通过栅极端接收切换控制信号Ctrl并执行切换操作。
如上所述,当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第一开关S1的接通状态时(即,当第一开关S1接通时),提供给初级线圈L1的能量被充入变压器T的磁感应,并且在次级线圈L3中感应出极性与初级线圈的电压的极性相反的电压。此外,当第一开关S1接通时,第二开关S2断开,从而从变压器T传输的电流被整流以产生第二输出电压Vo2。此外,当第一开关S1断开并且感应出极性与接通状态的电压的极性相反的电压时,由通过对第二输出源电压Vo2执行反馈处理而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来控制第二开关S2。因此,可单独控制第二输出电压Vo2。
此外,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第二输出控制器260接收与第二输出电压的电源关闭对应的第二控制信号,并可响应于该第二控制信号产生用于断开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这里,当包括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系统(例如,成像设备)需要处于休眠模式或待机模式时,第二控制信号可从用于控制成像设备的操作的中央处理单元(CPU)输入。当假设第二输出电路240提供主电源而第一输出电路220提供辅助电源时,该结构可用作用于在成像设备的休眠模式下断开主电源的单元。如上所述,在休眠模式下,通过断开包括在用于提供主电源的输出电路中的开关,在用于提供主电源的输出电路中不消耗功率。结果,可减少整个系统中所消耗的功率。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当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第一开关S1的接通状态时,第二输出控制器260产生用于断开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此外,当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断开第一开关S1时,第二输出控制器260反馈第二输出电压Vo2以产生用于控制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然而,应该理解,根据初级电路210中所包括的电流源类型的电路单元的类型,可以改变由第二输出控制器260基于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
更具体地讲,当根据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使能量被提供给初级线圈L1并且反向偏压被相应地施加给第二开关S2时,产生切换控制信号Ctrl以断开第二开关S2。结果,提供给初级线圈L1的能量根据从第一输出控制器230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被阻止,偏压被相应地施加给第二开关S2,第二输出电压Vo2被反馈以产生用于控制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第二开关S2可被二极管或与该二极管串联的开关取代,所述二极管与第二电容器C2可对从变压器T传送的电源整流,所述开关控制第二输出电压Vo2。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二极管的压降而发生功率损失,并可降低整个电源电路的效率。此外,由于添加的二极管而导致成本增加。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不使用二极管,根据第二输出控制器260的切换控制信号来控制第二开关S2的操作(如上所述)。因此,可对从变压器T发送的电流进行整流,并可同时单独控制第二输出电压Vo2。因此,减少了第二输出电路240的功率损失,提高了效率,可实现简单的电路结构,并可减少成本。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第二输出控制器260的电路图。参照图3,第二输出控制器260包括输出电压检测器261、误差检测器262、比较电路单元263和脉冲宽度调制器(PWM)264。
输出电压检测器261检测第二输出电压Vo2作为预定的电压比,以将其提供给误差检测器262。输出电压检测器261可包括连接至输出端的两个电阻器(即,输出电压检测器261可被构造为包括第一电阻器R1和第二电阻器R2的分压电路)。
误差检测器262将从输出电压检测器261提供的检测电压与预定的参考电压Vref进行比较,放大二者之间的误差值,并输出该误差值。误差检测器262可以是比较器。
预定的参考电压Vref(例如,2.5V的电压)被输入到误差检测器262的第一输入端。这里,可通过连接在电压源Vc与接地端之间的第三电阻器R3和齐纳二极管DZ来产生参考电压Vref。此外,从输出电压检测器261提供的检测电压被输入到误差检测器262的第二输入端。
补偿电路单元263提供使用负反馈的补偿电路,以稳定第二输出控制器260的电路。补偿电路单元263并联到误差检测器262的输出端和第二输入端,并且可包括串联的第四电阻器R4和电容器Cp。
PWM 264基于从第一输出控制器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产生用于选择性地断开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或者根据误差检测器262的输出信号产生用于控制第二开关S2接通或断开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PWM 264向第二开关S2施加产生的信号Ctrl。例如,当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第一开关S1的接通状态时,PWM 264产生用于断开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或者,当第一控制信号代表第一开关S1的断开状态时,PWM 264根据误差检测器262的输出信号产生用于控制第二开关S2的接通或断开状态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
当根据误差检测器262的输出信号产生用于控制第二开关S2的接通或断开状态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时,根据从误差检测器262提供的误差值来控制切换控制信号Ctrl的接通区间和断开区间的宽度。如上所述,第二输出信号Vo2被反馈,根据第二输出电压Vo2的幅值来控制流经第二开关S2的电流的接通状态。结果,可控制提供给第二输出电路端的电流量,并可将第二输出电压Vo2的幅值控制为具有期望的值。
如上所述,当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第二输出控制器260接收对应于第二输出电压的断开状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PWM 264响应于第二控制信号产生用于断开第二开关S2的切换控制信号Ctrl。
图4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参照图4,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611被构造为具有有源箝位反激式电路。
图4所示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610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611另外包括用于防止由于变压器T的漏电感(leakage inductance)而导致的切换损失的有源缓冲(snubber)电路。具体地讲,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611并联到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两端,并且包括串联的电容器Cc和第三开关S3。这里,第三开关S3和第一开关S1互补,并且具有短的死区时间(deadtime)。
图4所示的第二输出控制器260与参照图2所述的第二输出控制器260相同。因此,这里略掉其详细描述。
当第一开关S1接通时,能量被存储在变压器T中。然后,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存储在变压器T中的能量被传送给次级电路220和240。变压器T的漏电感和存储在磁感应中的能量使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能够执行零电压切换操作。此外,在电流流经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同时,与第三开关S3串联的电容器Cc与变压器T的漏电感谐振(resonate)。
图5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参照图5,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被构造为具有半桥反激式电路。
图5所示的第二输出控制器260与参照图2所述的第二输出控制器260相同。因此,这里略掉其详细描述。
图5所示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510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511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这里,第一开关S1与第三开关S3互补,并且具有短的死区时间。当第一开关S1接通时,能量被存储在变压器T中。然后,当第一开关S1断开时,存储在变压器T中的能量被传送给次级电路220和240。
此外,与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串联的电容器Cb根据流经变压器T的初级线圈的电流的方向存储或释放能量,并且在电流流经变压器T的次级线圈的同时与变压器T的漏电感谐振。
图6是示出可应用于图5所示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另一构造的电路图。图6所示的初级电路510′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511′与图5所示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511的操作相同。因而,将略掉其详细描述。
图7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在图7中,示出了串联谐振型的电路。
参照图7,初级电路710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711包括第一开关S1和第三开关S3。这里,第一开关S1与第三开关S3互补,并且具有短的死区时间。此外,初级电路还包括与电容器Ce串联的用于防止变压器T的漏电感的电感器Lr或另外添加到变压器T的电感器。
当第一开关S1处于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时,电容器Ce和电感器Lr彼此谐振,能量通过作为电流源操作的变压器T被传送给次级电路。
图8是示出可应用于图7所示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的另一构造的电路图。图8所示的初级电路710′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711′与图7所示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711的操作相同。因而,将略掉其详细描述。
图9是用于解释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电路图。参照图9,第一输出电路920包括执行全波整流操作的全波整流器921。
图9所示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910的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911可以是图2以及图4至图8所示的类型之一。
第一输出电路920包括用于对从变压器T传送的电流执行全波整流操作的两个电流路径。二极管D1和D1′被分别提供给两个路径。因此,根据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911执行的切换操作,两个路径之一被重复接通,以使得两个路径交替执行整流操作。结果,输出全波整流的第一输出电压Vo1′。
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该设备通过使用具有简单结构的第二至第N输出控制器可单独控制次级侧的多个输出电路。在根据本发明各方面的构造中,与传统的电流源类型的电源设备相比,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的尺寸可被减小。因此,如上述示例性实施例所示出的,电路的大小被显著减小,并且实现了输出电压的单独控制。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各方面,多个输出电路被设置到变压器T的次级侧,每个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被单独控制。此外,功率损失减小,效率提高,可实现简单的构造,并可实现多个输出的输出电压的稳定控制。
根据上述实施例,作为示例描述了两个次级输出电路包括在电源设备中的情况。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可以实现可被单独控制的任何数量的次级多输出电路。
尽管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随着技术的发展,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等同物可以替换本发明的元件。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多种修改、置换、添加和子组合,以将本发明的教导应用于特定情形。例如,多于两个的次级输出电路可以包括在电源设备中,第一输出控制器和第二输出控制器可以组合为一个输出控制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19)

1.一种具有多个输出、变压器、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一输出电压的第一输出电路和产生用于控制提供给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源的第一控制信号的第一输出控制器的电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二输出电路,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二输出电压;
第二输出控制器,控制第二输出电压的输出,
其中,第二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开关,对第二输出电路的电流流动执行切换操作,第二输出控制器通过根据第一输出控制器产生的第一控制信号断开第二开关或者将第二输出电压反馈到第二开关来控制第二开关的切换操作,
其中,第二输出控制器还包括:脉冲宽度调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输出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切换控制信号,
其中,当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提供给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源的接通状态时,脉冲宽度调制器输出用于断开第二开关的切换控制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二输出控制器根据外部施加的第二控制信号断开第二开关。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
第二输出电路包括连接至第二开关的电容器,
第二开关与变压器的次级侧串联,
用于输出第二输出电压的一个或多个输出端被设置在所述电容器的一个或多个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二开关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端连接至第二输出控制器的输出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二开关包括双极结晶体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二输出控制器包括:
输出电压检测器,检测第二输出电压;
误差检测器,将输出电压检测器所检测的第二输出电压与预定的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并根据第二输出电压与所述预定的参考电压的比较结果输出误差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脉冲宽度调制器响应于外部施加的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用于断开第二开关的切换控制信号。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脉冲宽度调制器根据误差检测器输出的误差值输出用于控制第二开关的切换控制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脉冲宽度调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和误差检测器输出的误差值输出用于接通第二开关的切换控制信号。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输出电压检测器是分压电路。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参考电压由连接在预定的电压源和接地端之间的电阻器或齐纳二极管产生。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二输出控制器还包括:补偿电路单元,使用负反馈提供补偿电路,补偿电路单元并联到误差检测器的输出端和被施加第二输出电压的误差检测器的输入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其中,补偿电路单元包括串联的电阻器和电容器。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变压器的初级电路包括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该开关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开关,响应于用于控制变压器的能量充入操作和/或传送操作的第一控制信号执行切换操作。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是反激式电路、有源箝位反激式电路、半桥反激式电路和串联谐振式电路之一。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电流源类型的开关电路单元还包括用于防止变压器的漏电感的缓冲电路。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第一输出电路包括用于对从变压器传送的电源进行整流的整流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整流器是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之一。
19.一种具有变压器并单独控制多个输出电压的电源设备,该设备包括:
初级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初级侧,响应于第一控制信号执行能量充入操作和传送操作之一,所述传送操作将电源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
第一输出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次级侧,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一输出电压;
第二输出电路,设置在变压器的次级侧,根据传送给变压器的次级侧的电源产生第二输出电压;
第一输出控制器,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并将第一输出电压反馈到变压器的初级侧以将第一控制信号施加给初级电路;
第二输出控制器,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控制第二输出电压的输出,
其中,第二输出控制器包括:脉冲宽度调制器,当第一控制信号对应于提供给变压器的初级侧的电源的接通状态时,所述脉冲宽度调制器输出用于断开第二输出电压的输出的切换控制信号。
CN2008100741041A 2007-04-30 2008-02-14 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95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7-0042191 2007-04-30
KR1020070042191A KR101129388B1 (ko) 2007-04-30 2007-04-30 다중 출력을 갖는 전원공급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9575A CN101299575A (zh) 2008-11-05
CN101299575B true CN101299575B (zh) 2013-03-20

Family

ID=39683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74104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99575B (zh) 2007-04-30 2008-02-14 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52641B2 (zh)
EP (1) EP1988625B1 (zh)
KR (1) KR101129388B1 (zh)
CN (1) CN1012995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90730A1 (en) * 2004-04-13 2008-11-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lyback Converter
DE102007029767B3 (de) * 2007-06-22 2008-12-24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Wechselrichter
US8378695B2 (en) * 2009-06-17 2013-02-1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Determining the dead time in driving a half-bridge
KR101663834B1 (ko) * 2010-07-23 2016-10-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Led 전원 장치
KR20120030742A (ko) * 2010-09-20 2012-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전원회로장치
US8427848B2 (en) 2010-12-22 2013-04-23 Power Integrations, Inc. Variable time clamp for a power supply controller
US8587152B2 (en) * 2011-03-27 2013-11-19 The Boeing Company Sequential shunt regulator with analog fill control
JP2012216766A (ja) * 2011-03-30 2012-11-08 Sanken Electric Co Ltd Led駆動装置及びled照明装置
KR20130046196A (ko) * 2011-10-27 2013-05-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 출력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3116392A (zh) * 2011-11-16 2013-05-22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显示器集中供电系统
US20130214607A1 (en) * 2012-02-17 2013-08-22 Enphase Energy, Inc.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ancelling during power conversion
KR200464464Y1 (ko) 2012-06-29 2013-01-21 김효종 매트형 자동온열마사져의 다출력 전원 장치
KR101388766B1 (ko) * 2012-12-10 2014-04-25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다중 출력 전원 공급 장치
CN104410278B (zh) * 2014-12-26 2017-02-2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cdc变换器
EP3076550A1 (en) * 2015-03-30 2016-10-05 ALSTOM Technology Ltd Circuit and a method for the galvanically isolated control of a semiconductor switch
KR102343010B1 (ko) * 2017-09-22 2021-12-23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전원 회로 및 어댑터
CN108237943B (zh) * 2018-01-17 2019-05-17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输出端口充电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68178B (zh) * 2018-06-14 2020-01-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宽电压输入的llc谐振半桥电路
CN108683339B (zh) * 2018-06-14 2020-01-1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提高llc谐振电路电压输入范围的方法
TWI666674B (zh) * 2018-07-12 2019-07-21 康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電子斷路器的電源供應設備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26174B (zh) * 2021-07-29 2024-03-22 矽力杰半导体技术(杭州)有限公司 控制电路及应用其的谐振变换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657A (zh) * 2003-07-09 2004-04-07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多路输出电路
CN1905342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电压电源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19403A (en) * 1992-07-24 1997-04-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ulti-output power supply apparatus
JP3563816B2 (ja) * 1995-03-08 2004-09-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6069804A (en) * 1998-07-28 2000-05-30 Condor D.C. Power Supplies, Inc. Bi-directional dc-to-dc power converter
JP2000217356A (ja) * 1999-01-25 2000-08-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多出力dc/dcコンバ―タ
US6330169B2 (en) * 2000-02-25 2001-12-11 Condor D.C. Power Supplies Inc. Converter output regulation via channel resistance modulation of synchronous rectifiers
JP4605532B2 (ja) * 2000-10-24 2011-01-05 サンケン電気株式会社 多出力型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6950950B2 (en) * 2001-12-28 2005-09-2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echnique for conveying overload conditions from an AC adapter to a load powered by the adapter
JP2003319649A (ja) * 2002-02-22 2003-11-07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の電源回路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電源制御方法
ITTO20020545A1 (it) * 2002-06-21 2003-12-22 St Microelectronics Srl Circuito di controllo in modalita' pwm per la post-regolazione di alimentatori a commutazione a molte uscite
US7515442B2 (en) * 2005-05-27 2009-04-07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Industries, L.L.C. Secondary side controller and method therefor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7657A (zh) * 2003-07-09 2004-04-07 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多路输出电路
CN1905342A (zh) * 2005-07-26 2007-01-3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多电压电源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136141A 2002.05.1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52641B2 (en) 2010-12-14
US20080266910A1 (en) 2008-10-30
KR20080097067A (ko) 2008-11-04
KR101129388B1 (ko) 2012-03-26
CN101299575A (zh) 2008-11-05
EP1988625A3 (en) 2015-12-30
EP1988625A2 (en) 2008-11-05
EP1988625B1 (en) 2018-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9575B (zh) 具有多个输出的电源设备
CN103178719B (zh) 多电压电源
US8508157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for driv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US8860317B2 (en) Multi power supply apparatus for driv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20110025289A1 (en) Two-stage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8300440B2 (en) AC-DC converter and AC-DC conversion method
US20110032731A1 (en) Multiple independently regulated parameters using a single magnetic circuit element
CN101997435B (zh) 具有在次级侧上的主控制器和在初级侧上的从控制器的隔离式ac-dc转换器及其操作方法
US7915757B2 (en) Multi-output DC/DC converter
CN102570803A (zh) 多电压电源和包括其的电子装置
JP2010528580A (ja) 多出力同期フライバック・コンバータ
KR20070121827A (ko) 1차측 표유 에너지의 복귀를 갖는 스위칭된 모드 전원을동작시키는 방법
US8953343B2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having multiple outputs
KR101025987B1 (ko) 전력 변환용 스위치에 부가 전류를 공급하는 전원 장치
US20230155510A1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US20120163034A1 (en)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y having multiple output
KR100997545B1 (ko) 전력 공급 장치
JP2011139587A (ja) 多重電流共振型コンバータ、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4568041A (zh) 反激式转换器及其操作方法
CN216959689U (zh) 一种电源供应系统
US11658581B1 (en) Power converter with adjustable output voltage
CN108574415B (zh) 双边电压调制方法及转换器
US20240006989A1 (en) Resonance power supply circuit
US20150003126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CN114499237A (zh) 一种电源供应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3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Lingtong District South Korea Suwon Mei Tan 3 hole 416

Patentee before: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after: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Aisi Printing Solutions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15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L.P.

Address before: Gyeonggi Do Korea Suwon

Patentee before: S-PRINTING SOLUTIO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