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91530B - 不同系统间转交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不同系统间转交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91530B
CN101291530B CN2008100048236A CN200810004823A CN101291530B CN 101291530 B CN101291530 B CN 101291530B CN 2008100048236 A CN2008100048236 A CN 2008100048236A CN 200810004823 A CN200810004823 A CN 200810004823A CN 101291530 B CN101291530 B CN 1012915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ntioned
terminal
swi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48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91530A (zh
Inventor
叶山雅夫
白石浩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PA Frohwitt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915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5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91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915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measured or perceived resource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04W36/3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by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不同系统间转交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的目的是在这样存在多个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区域中,使无线终端能够选择具有适当的服务区域的无线系统,并且通过利用所选择的无线系统能够得到更高的吞吐量。在存在服务区域不同的多个无线系统的情况下,具备用来根据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选择连接的无线系统的机构,以平均移动速度越过某个阈值为契机而开始不同的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目的地选择处理。此外,在转交切换目的地的选择时,将当前的吞吐量与转交切换目的地的推测吞吐量比较,在预见到吞吐量的改善的情况下进行转交切换的处理。无线终端内装有多个通信装置,一边与当前的无线系统进行通信一边进行转交切换目的地的选择处理。

Description

不同系统间转交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转交切换技术,特别涉及在存在使用多个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区域中、在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的技术。
背景技术
在同一无线通信系统内进行扇区间的转交切换的情况下,在从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的候补的其他扇区发送的Pilot信号的功率强度超过某个阈值而被无线终端接收的情况下,或者来自当前连接的扇区的Pilot信号的功率强度低于某个阈值而被无线终端接收到的情况下,无线终端以此为契机,向连接中的无线基站通知其他扇区的接收功率比当前的扇区的接收功率强的情况。经由该无线基站发送的信息被进行呼叫处理的控制装置处理,由控制装置决定向哪个扇区转交切换后,向无线终端指示转交切换的处理。
另一方面,在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两个无线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的情况下,与同一无线系统内的技术同样,有在无线终端中将由其他无线系统发送的Pilot信号的接收功率与当前无线系统的比较、请求转交切换处理的无线终端主导的方法、和因为通信品质的劣化或为了向更高品质的无线系统升级而从呼叫控制装置请求转交切换处理的接入网络主导的方法。在同一无线系统内和不同无线系统间的两种转交切换中,在无线终端主导而向控制装置通知转交切换的契机的情况下,基本上是以来自基站的Pilot信号的接收强度等电波环境的劣化为契机进行的。作为转交切换的契机,除了上述Pilot信号的接收强度以外,还有吞吐量的降低及Packet Error的增加。
此外,除了上述通信品质的劣化以外还有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带来的转交切换。根据日本特开2003-87848,记载有在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两个无线系统间以移动速度的阈值为契机实施转交切换的方法。
特许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1468号公报
优选地根据用户的使用形态或移动状态而与最适合的无线通信方式连接,在使用两个以上的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间需要进行转交切换的方法。各无线系统的无线基站发挥各自的无线通信方式的特征而以不同的功率发送或设置无线基站,并不一定与无线基站覆盖的服务区域完全重合。例如,在仅对处于建筑物内的顾客进行无线通信的服务的情况下,不需要使服务区域大,所以使用虽然服务区域较小但平均吞吐量高的微小区的无线通信方式。一般,在小区半径较小的无线系统中,基站与终端的距离变近,所以不易受到噪音等的干涉的影响,接收功率也变高,能够使用多电平调制方式,所以能够提高吞吐量。
此外,在建筑物内通过不同的无线系统进行服务的情况下,几乎都处于使用考虑到高速移动的服务区域较大的宏小区的无线方式的无线系统的服务区域内。在此情况下,在建筑物之外开始通信,即使该无线终端移动到建筑物内也不能向更高速的仅在建筑物内服务的无线系统连接,根据情况,有可能因为进入到建筑物内而与当前无线系统的电波状态恶化、或吞吐量降低、或呼叫切断等。这样在多个无线系统的服务区域重叠的情况下,优选地根据无线终端所处的场所选择吞吐量变高的无线系统而进行转交切换。但是,在无线终端以高速移动的情况下,如果向服务区域小的无线系统连接,则会频繁地发生转交切换,根据无线系统,会不能追随移动终端的移动速度而相反使品质劣化。此外,如果单纯地向服务区域小而在无线通信方式上吞吐量高的无线系统转交切换,则在某个无线系统中无线终端的连接数增加,结果使每1台的吞吐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这样存在多个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区域中,使无线终端能够选择具有适当的服务区域的无线系统,并且通过利用所选择的无线系统能够得到更高的吞吐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中,提供一种不同系统间的转交切换方法,在具有:无线通信终端,具有:多个通信处理部,对应于被预先划分等级多个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域及吞吐量不同;至少两个天线;至少两个无线通信部,用来通过该天线以上述任一个通信处理部的通信系统收发电波;转换部,进行上述多个通信处理部与上述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切换;控制部,控制各部;以及终端状态检测部;基站,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呼叫控制装置,与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连接,具有在上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处理的系统间转交切换处理单元;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上述终端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选择对应于该条件的等级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该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品质的判断,在改善该通信品质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及上述天线向上述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发送转交切换判断请求;在接收上述转交切换判断请求时,上述呼叫控制装置进行转交切换处理的可否判断,将转交切换可否判断结果发送给上述无线通信终端;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上述可否判断结果,在可以的情况下执行转交切换,在否的情况下再选择下个等级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述选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当前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及上述天线发送转交切换判断请求。
更详细地讲,在本发明中,在多个无线系统的服务区域重叠的状态下,即使在当前通信的无线系统的Pilot信号的强度足够的状态下,也考虑无线终端的移动状态来选择无线系统,以使吞吐量变高。但是,如果总是监视其他无线系统的通信品质,则无线终端的消耗功率变高。所以,在本发明中,无线终端并不总是监视其他无线系统的Pilot信号,而以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减少、降低过某个阈值为契机,开始向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的选择处理,在判断转交切换目的地的通信品质比转交切换源的通信品质好的情况下进行转交切换。
此外,根据无线终端的移动状态,有防止向具有较大的服务区域的无线系统转交切换会更频繁地发生的同一无线系统内的转交切换带来的通信品质的劣化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也以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增加而上升过某个阈值为契机开始向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的选择处理,在判断转交切换目的地的品质比转交切换源的通信品质好的情况下进行转交切换。
此外,是否实际上实施向其他无线系统转交切换是将转交切换源与转交切换目的地的吞吐量比较来进行的。此时,在无线终端通过上载那样的以上行为中心的应用而使用上行的无线线路的情况下,即使通过下行的通信品质判断向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也并不一定在转交切换目的地能够改善上行的通信品质。由此,在进行向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的情况下,对于上行和下行的线路分别根据无线终端的数据通信量,以上行下行的任一个的通信品质为基准进行转交切换。
此外,对于各无线系统,根据服务区域的大小和平均吞吐量进行等级划分,在无线终端在由平均移动速度的阈值定义的等级的无线系统中没有预见到通信品质的改善的情况下,依次选择等级较低的无线系统,向处于各个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无线系统中的呼叫控制装置进行是否预见到通信品质的改善的询问。在平均移动速度减少而降低过阈值时等、以最初的转交切换契机选择的无线系统的等级比当前的无线系统的等级高的情况下,依次降低等级确认在对应等级中的无线系统中是否预见到通信品质的改善,直到变为与当前的无线系统的等级相同。反之,在平均移动速度增加而上升过阈值时等、以最初的转交切换契机选择的无线系统的等级比当前的无线系统的等级低的情况下,依次降低等级确认在对应等级中的无线系统中是否预见到通信品质的改善,直到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而选择的最低等级。不论哪一种,在没有预见到通过转交切换会有通信品质的改善的情况下都不进行向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根据需要而进行向当前的无线系统内的其他扇区的转交切换。
此外,由于在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服务区域之间进行通信,所以无线终端不仅有对应于各个无线通信方式的通信装置,而且为了一边与当前的无线系统进行通信一边向不同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实施转交切换目的地的选择处理而内装有对应于这些无线方式的多个无线装置。此外,为了测量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和位置,在无线终端中内装有GPS接收机和速度传感器。此外,通过除了对应于平均移动速度的转交切换以外还添加根据Pilot信号的强度进行的转交切换,能够补救处于服务区域不连续的服务区域边界的终端。在此情况下,在无线终端中的Pilot信号的接收强度降低过某个阈值的情况下,开始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选择处理。
由于考虑无线终端的移动状态而总是选择吞吐量较高的无线系统,所以能够提高每个用户的吞吐量。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应用了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结构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呼叫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无线终端的结构的图。
图4是说明在横轴上取时间轴的情况下的、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与转交切换判断阈值的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无线终端保持的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6是表示无线基站保持的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7是无线终端定期地进行的转交切换目的地选择处理的流程。
图8是无线终端选择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到发送转交切换处理请求为止的流程。
图9是在转交切换目的地选择处理中选择了当前无线系统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
图10是说明呼叫控制装置中的转交切换判断处理的图。
图11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推测吞吐量系数曲线的一例的图。
图12是无线终端接收到转交切换判断结果时的处理流程。
图13是不同系统间的转交切换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作为1例而表示使用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服务区域。
系统1(例如1xEVDO)、系统2(例如PHS)和系统3(例如无线LAN)是使用不同的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分别具有不同尺寸的服务区域,这些服务区域有相互重叠的部分。系统1由用来与无线终端进行通信的无线基站340、控制该无线基站340的基站控制装置330、控制呼叫连接或同一无线系统内的转交切换等的呼叫处理及无线系统间的转交切换的呼叫控制装置360、向无线终端传送该无线终端目的地的包的HA370(Home Agent)、进行无线终端的连接认证或计费的认证装置380、保存统计信息、维护信息或用户信息的DB350、和由将这些装置连接的切换部或传送路径构成的Core Network1、和用来将系统1与公众网连接的GW390构成。同样,系统2由无线基站341、基站控制装置331、呼叫控制装置361、HA371、认证装置381、DB351、Core Network2、和GW391构成,系统3由无线基站342、基站控制装置332、呼叫控制装置362、HA372、认证装置382、DB352、Core Network3、和GW392构成。
在图1的例子中,以无线终端100最初经由系统1和公众网与应用服务器等的通信目的地300进行通信为前提。无线终端100在系统1的服务区域中经由系统1进行通信,在能够与系统1、系统2和系统3的全部连接的区域中以某种速度移动。如果该无线终端100的平均移动速度低于某个阈值Th1,则无线终端100通过报告信息的扫描来检索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系统2,对系统1的呼叫控制装置360发送向该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的请求。接收到该请求的呼叫控制装置360与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系统2的呼叫控制装置361开始转交切换处理。接着,如果由转交切换目的地无线系统的呼叫控制装置361判断为预计在转交切换后会改善通信品质,则对呼叫控制装置360发送转交切换的许可,呼叫控制装置360将转交切换被许可的情况以转交切换应答通知给无线终端100。然后,以来自无线终端100的转交切换处理请求为契机,在系统1与系统2之间实施呼叫信息交换等的无线终端100的切换处理,无线终端100与系统2开始通信。
过一段时间,如果该无线终端100的平均移动速度低于某个阈值Th2,则无线终端100检索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系统3,对系统2的呼叫控制装置361发送向该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判断请求。接收到该请求的呼叫控制装置361向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系统3的呼叫控制装置362发送转交切换判断请求,由呼叫控制装置361实施转交切换判断。接着,如果由转交切换目的地无线系统的呼叫控制装置362判断为预计在转交切换后会改善通信品质,则将转交切换的许可通过转交切换判断结果对呼叫控制装置361发送,呼叫控制装置361将转交切换被许可的情况通过转交切换判断结果通知给无线终端100。然后,以来自无线终端100的转交切换处理请求为契机,在系统2与系统3之间实施呼叫信息交换等的无线终端100的切换处理,无线终端100与系统3开始通信。在这些跨越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中一般使用Mobile IP,Home Agent进行包的传送处理。在本发明中,提供根据无线终端移动的速度执行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选择、在转交切换目的地中预计能够比当前的通信品质改善的情况下进行转交切换处理的方法。
以下说明该转交切换的实现方法。
图2是呼叫控制装置的功能框图的一例。
呼叫控制装置是管理控制无线系统内的无线终端的呼叫连接、或进行用来进行与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的控制的装置,设置在各无线系统中,由1个或多个硬件构成。通信控制装置200具备用来与基站控制装置和连接在Core Network上的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和接口。装置控制部201是分配用来执行呼叫控制装置内的各功能的资源、或进行命令的执行指示的功能,与各功能块连接。呼叫处理部202是管理无线终端的连接状态、或进行用来与系统内的其他无线基站连接的转交切换处理、或终端为休眠状态下的Paging处理、收集对应于各呼叫的统计信息等的功能。呼叫信息管理部203是管理呼叫处理所需要的会话或对无线终端分配的参数信息等的功能。系统间转交切换处理部205是进行无线终端用来向具有不同的Core Network的其他无线系统移动的转交切换处理的功能。认证处理部206是认证无线终端是否被连接许可的功能,通过与认证装置通信而对照登录信息进行控制,以使得仅能够连接被连接许可的无线终端。维护控制部204是监视控制本呼叫控制装置的状态或故障、对无线系统的维护终端通知状态变化的功能。数据保存部207是管理在呼叫控制装置的动作中需要的程序、或保存控制在呼叫控制中需要的数据或有关无线基站等的装置的设定信息的功能。无线终端中的呼叫处理由于被本装置控制,所以各无线系统间的转交切换通过在本呼叫控制装置之间交换呼叫信息及控制信号能够实现。此外,系统间转交切换处理部在多个无线系统的服务由相同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情况下,也可以不是由各无线系统的呼叫控制装置具有,而是使综合地监视全部这些无线系统的上一级装置具有。
图3是无线终端100的结构图。
为了在无线系统间实现转交切换处理,在本无线终端100中,对每个支持的无线系统设置通信装置,为了在通过某个无线系统通信中进行向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处理而具备两个无线装置。如果无线装置为两个以上,则能够与多个无线系统同时通信。无线终端100具有用来与无线基站进行通信的天线101、天线102、无线装置110、和无线装置120,能够分别以不同的频率同时与两个无线系统通信。这些无线装置连接在切换部130上,能够与两个以上的通信装置切换连接。通信装置140、通信装置150和通信装置160是对应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方式的无线系统的装置,主要进行信号的调制解调及编码解码。控制装置170是进行无线终端内部的控制或启动需要的应用而执行处理等的运算装置。存储装置180是保存无线终端中使用的称作应用的程序或参数、或保持通信状态的用户数据的装置。
无线终端的用户通过使用键盘、液晶面板、扬声器、或麦克风的输入输出装置190,能够对无线终端进行指示并确认该指示的结果。此外,本发明由于通过平均移动速度产生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选择契机,所以为了测量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在无线终端中内装有GPS接收机200和天线103。通过由GPS接收机200定期地测量无线终端的位置,能够根据从前次的测量经过的时间和距离计算移动速度。此外,在图中的例子中,除了GPS接收机200以外还内装有检测终端的移动速度的速度传感器210,但并不一定需要将速度传感器210内装在无线终端中。
接着。利用图4对使用移动速度的转交切换选择处理的实施方法进行说明。
本图表示平均移动速度和根据该平均移动速度与哪个无线系统进行通信。这里,存在即使是服务区域最大、移动速度快的无线终端,也保持通信品质的系统1、接着的服务区域大的系统2、和服务区域最小但在通信方式上吞吐量最高的系统3,无线终端根据移动速度而向不同的无线系统连接。无线终端最初以某种移动速度与系统1通信,作为一例而假设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直线地减少。这里,在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越过某个阈值Th1而降低的情况下,无线终端选择服务区域较小但通信方式上的吞吐量比较高的系统2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如果判断为比当前的系统1能够改善通信品质,则进行转交切换的处理。在与系统2连接的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进一步减小而越过阈值Th2而降低的情况下,如果判断为在转交切换目的地能够改善通信品质,则向系统3进行转交切换。
这里,假设通过系统3进行通信的无线终端开始移动、平均移动速度直线地增加的情况进行说明。该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逐渐增加,在越过阈值Th2而上升的情况下向接着区域大的系统2进行转交切换。移动速度增加如果通过较小的服务区域的无线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则频繁地发生同一无线系统内的转交切换,因包错误的增加而通信品质会劣化,所以使其在移动速度增加的情况下向具有较大的服务区域的无线系统进行转交切换。同样,在连接在系统2上的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进一步增加而超过阈值Th1的情况下,向服务区域更大的系统1进行转交切换。这样,通过根据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在无线通信方式不同的无线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能够通过该平均移动速度选择最适当的无线系统来改善吞吐量。
在图4的例子中,在从服务区域大的无线系统向小的无线系统转交切换、和从服务区域小的无线系统向大的无线系统转交切换的情况下使用相同的阈值,但这些阈值也可以设定为分别不同。此外,为了计算平均移动速度,作为一例而使用移动平均。无线终端定期地计算自己的移动速度,根据该移动速度,通过移动平均来计算平均移动速度。通过不是使用移动速度的瞬间值、而使用移动平均,即使发生急剧的速度变化也能够防止不必要地向其他无线系统转交切换。例如,如果使表示追溯到何种程度的过去而取平均的平均化时间常数的值较大,则对于急剧的速度变化能够平滑地推移。反之,通过使平均化时间常数较小,能够以接近于当前的速度开始转交切换的处理。
图5是无线终端为了在无线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选择而保持的表。
为了与其他无线系统进行转交切换,需要具有在图4中说明的阈值。无线终端根据其移动速度计算平均移动速度,定期地进行确认该结果是否越过了对每个无线系统定义的阈值。为此,无线终端具有按照每个无线系统定义的阈值的信息,该信息在配置时或报告信息的发送时被从无线基站通知,被保持在无线终端的存储装置中。所谓的阈值(Down),是当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减小时作为判断平均移动速度是否越过而降低的阈值使用的值。
所谓的阈值(Up),是当平均移动速度增加时作为判断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是否越过而上升的阈值使用的值。此外,无线终端对每个无线系统具有等级信息,根据通信方式上的吞吐量或服务区域而赋予不同的等级号码。所谓的应用Flag,是在存在多个无线系统的服务区域中,表示用户或服务提供者在哪个无线系统间容许转交切换的Flag。例如,在图5中,在某服务区域中存在系统1、系统2和系统3,是相互能够转交切换的状态。但是,在对于某个用户只想与系统1和系统3之间进行通信的情况下,对于系统2将该应用Flag设为0。
此外,在仅容许同一无线系统内的转交切换的情况下,只要仅某一个无线系统将应用Flag设为1就可以。通过这样设置应用Flag,能够根据用户的合同形态及无线终端支持的无线系统选择通信的无线系统。处于图5的下方的表是无线终端选择了转交切换目的地时保持的数据。如果无线终端的平均移动速度越过阈值,则开始转交切换的处理,而在开始该转交切换处理时,通过将该表所示的数据向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呼叫控制装置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呼叫控制装置发送,在后面所述的转交切换实施判断的处理中使用。纬度、经度、高度的信息从GPS接收机取得,扇区识别码通过来自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无线基站的报告信息取得。此外,Pilot强度是无线终端捕捉到来自无线基站的Pilot信号时的接收功率强度,所谓的统计信息,是无线终端管理的上行和下行的吞吐量信息。
图6是为了实施本转交切换而由无线基站保持的数据。
可以考虑到这些信息由数据库保持的情况、和由数据库与某无线基站管理的情况。并且,这些信息对每个无线系统以无线基站单位或扇区单位管理。在信息中,有无线基站的纬度·经度·高度、用来进行是否实施转交切换的判断的从无线基站到无线终端的距离阈值、以及同样用来进行是否实施转交切换的判断的对应于被无线终端通知的接收功率的接收功率阈值。这些纬度·经度·高度信息通过与由被无线终端通知的GPS接收机取得的纬度·经度·高度信息比较,能够计算无线基站与无线终端的距离。通过将该计算结果与距离阈值比较,对于比该阈值更远的终端能够拒绝转交切换。这些阈值由服务提供者设定。
以后,对用来进行转交切换处理的无线终端与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呼叫控制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7表示无线终端定期地进行的转交切换目的地选择处理流程。
处于圆之中的″S″意味着流程的开始,在有数值的情况下意味着接着处于其他图中的流程的开始。这里,以无线终端能够将应用标记Flag被设定为″1″的无线系统适当地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选择处理为前提。无线终端为了进行转交切换,需要定期地根据无线终端的移动速度计算平均移动速度、确认其结果是否越过了阈值。为了实施该处理,无线终端进行从内置的GPS接收机或速度传感器的移动速度信息的取得(FL400),根据该取得信息进行平均移动速度的计算(FL401)。在平均移动速度的计算中,可以使用前面所述的移动平均。计算出的平均移动速度进行与前次的平均移动速度的比较(FL402),判断平均移动速度是减少还是增加(FL405),与图5中所述的无线终端保持的阈值比较,比较该平均移动速度是否越过了由阈值(Down)和阈值(Up)定义的值(FL407,FL408)。在判断为该平均移动速度越过了阈值的情况下,在其降低过阈值的情况下选择高1个等级的应用Flag被设定为″1″的无线系统(FL410),在其平均移动速度上升过阈值的情况下选择低1个等级的应用Flag被设定为″1″的无线系统(FL409)。
在本说明中,以图5中所述的等级为基础,较高的等级意味着吞吐量较高。由此,平均移动速度降低过阈值意味着它变得比阈值(Down)低,选择等级较高的无线系统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反之,平均移动速度上升过阈值意味着它变得比阈值(Up)高,选择等级较低的无线系统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在平均移动速度哪个阈值都没有越过的情况下,为了判断是否需要在同一无线系统内转交切换而推测从无线基站发送的Pilot信号的接收强度(FL403)。这例如在无线终端以相同的移动速度远离无线基站时成为转交切换的开始契机。在该Pilot信号的接收强度降低过阈值的情况下意味着与该无线基站的通信品质劣化,所以选择当前无线系统的其他基站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FL406)。如果Pilot信号的接收强度为阈值以上,则即使与该无线基站继续通信也没有问题,所以重复实施本图所述的定期处理。
图8记载了到无线终端选择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而向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呼叫控制装置发送转交切换处理请求为止的流程。以在前面所示的流程中无线终端选择了转交切换目的地无线系统为前提。无线终端实施选择无线系统的扫描,确定选择的无线系统是否在该区域中进行服务(FL500)。如图3所示,由于在无线终端中有两个以上无线装置,所以能够在维持着与当前无线系统的通信的状态下实施转交切换请求处理。无线终端进行从选择无线系统的无线基站发送的Pilot信号的扫描,在确认Pilot信号的存在而判断为在该区域中能够与选择系统进行通信的情况下(FL501),根据该Pilot信号与报告信息,将有关服务扇区的信息保存到无线终端的存储装置中(FL502)。这里所谓的有关服务扇区的信息,作为一例是用来区别何处的无线基站的扇区识别码。如果该扇区信息的保存结束,则无线终端从GPS接收机取得位置信息,将该数据保存在存储装置中(FL503)。接着,无线终端取得目前为止在通信中测量并保存的数据统计信息(FL504)。
该数据统计信息是无线终端管理的统计信息,作为一例有数据量或吞吐量、包错误率等。统计信息由于数值被定期地更新,所以根据例如从5分钟前的过去决定的时间到选择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期间中测量的统计信息的大小,无线终端判断是以下行方向的通信为中心使用、还是以上行方向的通信为中心使用(FL505)。这依存于使用无线终端的用户正在使用怎样的应用,但在如下载那样从无线基站向无线终端的下行方向的数据量较多的情况下可认为以下行方向为中心使用,反之,在上载那样的应用的情况下可认为以上行方向为中心使用。无线终端根据该统计信息的值,能够判断用于以下行方向或上行方向的哪一个为中心使用。在此情况下,在判断为下行方向是中心的情况下将下行的统计信息保存在存储装置中(FL506),在判断为上行方向是中心的情况下将上行的统计信息保存在存储装置中(FL511)。接着,无线终端将这些保存的信息与转交切换判断请求一起发送(FL507)。
另外,在选择无线系统的扫描中判断为不存在选择无线系统的情况下,根据图5所示的数据判断能否选择低1个等级的无线系统(FL508)。在此时已经选择了等级最低的无线系统的情况下呼叫切断、或者通信品质变差而有可能呼叫切断,但原样维持着与当前无线系统通信的状态,所以回到图7的定期处理。在能够选择1个等级较低的无线系统的情况下选择该无线系统(FL509)。选择低1个等级的无线系统是通过图7的FL410等选择了更高等级的无线系统作为转交切换候补的情况下,有选择与当前无线系统相同的无线系统的可能性,但考虑到如建筑物内的无线LAN那样当前无线系统以单小区服务等而不存在相邻的无线基站的服务区域时,除了当前无线系统是否被选择以外、还通过其他流程判断在当前无线系统内是否有转交切换目的地(FL510)。
接着,对当前无线系统被选择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9是当前无线系统被选择的情况下的处理流程。这里,考虑如建筑物内的无线LAN那样当前无线系统以单小区服务等而不存在相邻的无线基站的服务区域的时候。首先,在当前无线系统被选择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情况下,无线终端在同一无线系统中判断是否有转交切换目的地(FL550)。这按照各无线系统采用的转交切换方法进行。作为判断进行是否有转交切换目的地的方法,例如在无线终端从某个扇区向其他扇区移动的情况下,由于从当前通信的无线基站远离,所以Pilot接收强度减少,而由于向相邻的无线基站接近,所以Pilot接收强度增加,所以考虑是否能够确认相邻扇区的Pilot信号。反之,在不能检测到相邻扇区的Pilot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判断为没有转交切换目的地。在当前无线系统内判断为能够进行转交切换的情况下,通过由当前无线系统支持的方法进行转交切换(FL551)。在转交切换后,在转交切换目的地扇区中执行图7的定期处理。在判断在当前无线系统中没有转交切换目的地的情况下,无线终端判断是否能够选择低1个等级的无线系统(FL552)。在存在能够选择的无线系统的情况下,为了确认在该无线终端所处的区域中能否进行服务,从图8中的选择无线系统的扫描处理开始(FL553)。此外,在不存在更低的无线系统而不能选择的情况下,虽然会呼叫切断、或者通信品质变差而有可能呼叫切断,但原样维持与当前无线系统通信的状态,所以回到图7的定期处理。
接着,使用图10对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呼叫控制装置中的转交切换判断处理进行说明。
在本图中,以经由当前通信中的无线系统从无线终端发送转交切换判断请求为前提。
呼叫控制装置如果接收到从无线终端发送的转交切换判断请求(FL600),则呼叫控制装置首先判断无线终端中的通过选择无线系统的扫描得到的Pilot接收强度是否为阈值以上、或者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的距离是否为阈值以下(FL601)。在Pilot接收强度的判断中,可以通过从无线终端通知的Pilot接收强度和对每个无线系统设定的阈值比较来实现,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的距离可以通过根据从无线终端通知的位置信息和扇区识别码取得对应扇区的位置信息、根据各个位置信息比较距离是否为阈值以下来实现。如果无线终端的Pilot接收强度为某个阈值以下,则意味着在该区域中选择无线系统的电波较弱,所以呼叫控制装置拒绝进行转交切换处理。此外,在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的距离为某个阈值以上的情况下,意味着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的距离较远,即使向选择无线系统进行转交切换也不能预见到通信品质的改善,所以呼叫控制装置拒绝进行转交切换处理。
并且,在该选择无线系统的Pilot接收强度足够大或者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的距离比某个阈值小的情况下,呼叫控制装置预见到无线终端所处的服务区域从电波环境的观点来看会有通信品质的改善,所以接着确认选择无线系统是否是拥挤状态(FL602)。这里的拥挤状态由服务提供者定义,是指用户数超过一定的基准、或在无线系统内的各种装置中CPU或存储器的使用率上升过某个阈值。在这样的状态下,不能新地转交切换本无线终端,所以如果选择无线系统是拥挤状态,则进行拒绝转交切换处理。在选择无线系统不是拥挤状态的情况下,呼叫控制装置取得用来计算推测吞吐量的参数信息(FL635)。这里的参数信息是指定期地取得的吞吐量等的统计信息或装置固有的无线系统参数信息。呼叫控制装置基于这里取得的参数信息,判断保存在来自无线终端的转交切换判断请求中的通知吞吐量的上行下行(FL604),进行推测吞吐量的计算(FL605,FL606)。该推测吞吐量作为比较无线终端选择的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通信品质后的指标使用。另外,如果无线终端选择的无线系统不是尽力而为(Besteffort)型、而是保证型,则由于吞吐量被保证,所以推测吞吐量被设定为该被保证的值。
接着,如果计算或设定了推测吞吐量,则确认从无线终端通知的吞吐量信息是否比推测吞吐量低(FL607)。这里,如果判断为推测吞吐量比当前的吞吐量高,则预见到通信品质的改善,所以呼叫控制装置对无线终端许可转交切换处理(FL609)。反之,在推测吞吐量比当前的吞吐量低的情况下,不能实现通信品质的改善,所以拒绝转交切换处理(FL608)。该转交切换判断结果被向无线终端发送(FL610)。在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是尽力而为型的情况下,作为一例,推测吞吐量根据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的距离和在对应的扇区中连接的无线终端的数量计算。作为前提条件,处于扇区中的无线终端并不偏向某个场所,而是均等地分散。通过该条件,如以下这样计算推测吞吐量。
推测吞吐量=最大吞吐量×(1÷(AT数+1))×(X)
所谓的最大吞吐量,是该无线方式支持的每扇区的最大速率,所谓的AT数,是无线终端选择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扇区中存在的台数,根据统计信息取得,X如图11的曲线所示那样根据((小区半径-距离)÷小区半径)的值取得。小区半径通过各无线系统内的系统参数取得,距离是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的距离,可以通过从无线终端发送的位置信息和无线基站的位置信息取得。此外,在使用功率控制等吞吐量不依存于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使该曲线的X与横轴平行而设为固定值来实现。通过这样对每个无线系统准备适当的曲线,能够使用考虑到地理条件或每个无线系统的特征的推测吞吐量的计算式。
图12是无线终端接收到转交切换判断处理时的处理流程。
在图10中说明的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呼叫控制装置的处理结果被经由当前使用中的无线系统通知给无线终端(FL700),接收到它的无线终端进行是否许可转交切换的处理的判断(FL701)。在由呼叫控制装置许可了转交切换的情况下,无线终端实施用来通过当前无线系统与呼叫控制装置进行与转交切换目的地无线系统的呼叫连接处理的转交切换处理(FL702)。由此,无线终端开始向其他无线系统的转交切换处理。处于圆之中的″HO″意味着该转交切换处理开始。在转交切换被拒绝的情况下,无线终端判断是否能够选择低1个等级的无线系统(FL703),如果有能够选择的无线系统则选择(FL704)。这样,通过选择比最初无线终端选择的无线系统低1级的无线系统,能够选择多个无线系统作为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向其中改善了通信品质的无线系统切换。这里,如果判断选择无线系统与当前无线系统相同,则向能否实施相同无线系统内的转交切换的判断流程转移,如果判断为不同的无线系统,则向从选择无线系统的扫描开始的流程转移(FL705)。
图13是用来在本发明的不同无线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的时序图。
在图中,以两个无线系统为例说明时序,在系统1中存在无线基站1和呼叫控制装置1,在系统2中存在无线基站2和呼叫控制装置2。处于流程中的四方形意味着实施前面所述的流程。这里,以最初无线终端经由无线基站1和呼叫控制装置1与通信对象进行通信为前提。在该无线基站中此前所述的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选择与选择无线系统的扫描结束,如果判断为有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则对无线基站1发送HO判断请求(SQ700)。在该转交切换判断请求中,保存有用来由转交切换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判断是否进行转交切换的信息,其内容有记载在图5中的无线终端的位置信息或统计信息、转交切换目的地候补的扇区识别码或Pilot接收强度。接收到该HO判断请求的无线基站1将其向呼叫控制装置1传送(SQ701)。接收到它的呼叫控制装置1为了判断是否在不同无线系统间实施转交切换,向呼叫控制装置2传送HO判断请求(SQ702)。呼叫控制装置2根据这里接收到的信息实施图10中所示的转交切换判断处理。接着,为了将其结果向无线终端通知,对呼叫控制装置1发送HO判断结果(SQ703)。接收到它的呼叫控制装置1将该HO判断结果向无线基站1发送(SQ704),无线基站1将其向无线终端通知(SQ705)。接收到该HO判断结果的无线终端执行按照图12所述的流程执行转交切换的处理。在HO的判断结果中接收到转交切换的许可的情况下,无线终端将HO处理请求向当前连接的系统1的无线基站发送(SQ706)。接收到它的无线基站1将其向呼叫控制装置1传送(SQ707),呼叫控制装置1进行转交切换处理的准备。接着,呼叫控制装置1将该HO处理请求向呼叫控制装置2发送(SQ708)。呼叫控制装置2将对前面接收到的HO处理请求的HO处理应答向系统1的呼叫控制装置1发送(SQ709)。接收到它的系统1的呼叫控制装置1与系统2的呼叫控制装置2进行通信,传送在转交切换或呼叫连接的维持中需要的呼叫处理信息,进行呼叫处理信息的交换。在呼叫处理信息的交换结束后,呼叫控制装置1为了将无线终端的通信目的地从系统1向系统2切换,向呼叫控制装置2发送资源释放通知(SQ710),对无线基站1发送资源的释放指示(SQ711)。接收到资源释放通知的呼叫控制装置2为了在无线终端与无线基站2之间确保无线资源而发送资源分配指示(SQ712)。如果在无线基站2中能够确保用来进行与无线终端的通信的无线资源,则将在该通信中需要的无线资源的信息在与无线终端之间交换,确认无线信道。确认了无线信道后,无线终端通过系统2,使用无线基站2和呼叫控制装置2进行通信。通过以上,无线终端在两个无线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由此,能够根据其移动速度选择通信品质较高的无线系统而进行转交切换。

Claims (9)

1.一种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个通信处理部,对应于服务区域及吞吐量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
至少两个天线;
至少两个无线通信部,用来通过该天线以上述任一个通信处理部的通信系统发送和接收电波;
转换部,进行上述多个通信处理部与上述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切换;
控制部,控制各部;以及
终端状态检测部;
该无线通信终端具备速度传感器作为上述终端状态检测部,通过该速度传感器来计算终端的移动速度,在计算出的终端的移动速度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选择对应于该条件的无线通信系统,判断所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否存在,在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情况下,进行该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品质的判断,在改善该通信品质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及上述天线向上述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发送转交切换判断请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无线通信系统根据服务区域的大小和平均吞吐量被预先划分等级,在即使选择了由上述移动速度的阈值定义的无线通信系统也没有改善通信品质的希望的情况下,再依次选择低等级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通信品质的判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品质的判断分别对上行线路、下行线路进行,根据无线终端的通信量,以上行线路或下行线路的任一个的通信品质为基准,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选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计算作为上述终端的移动速度的指标的平均移动速度,将计算出的平均移动速度与前次的平均移动速度比较,判断平均移动速度的减少、增加,与阈值进行比较。
5.一种不同系统间的转交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具有:
无线通信终端,具有:多个通信处理部,对应于被预先划分等级多个无线通信系统,所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域及吞吐量不同;至少两个天线;至少两个无线通信部,用来通过该天线以上述任一个通信处理部的通信系统收发电波;转换部,进行上述多个通信处理部与上述无线通信部的连接切换;控制部,控制各部;以及终端状态检测部;
基站,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以及
呼叫控制装置,与分别对应于上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的基站连接,具有在上述多个无线通信系统间进行转交切换处理的系统间转交切换处理单元;
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在上述终端状态检测部检测到的终端的状态满足预先设定的条件的情况下,上述控制部选择对应于该条件的等级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该无线通信系统的通信品质的判断,在改善该通信品质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及上述天线向上述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发送转交切换判断请求;
在接收上述转交切换判断请求时,上述呼叫控制装置进行转交切换处理的可否判断,将转交切换可否判断结果发送给上述无线通信终端;
上述无线通信终端基于上述可否判断结果,在可以的情况下执行转交切换,在否的情况下再选择下个等级的无线通信系统,在上述选的无线通信系统是当前选择的无线通信系统以外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及上述天线发送转交切换判断请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系统间的转交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具备作为上述终端状态检测部的速度传感器,计算作为终端的状态的终端的移动速度,选择由终端的移动速度的阈值定义的无线通信系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同系统间的转交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等级划分根据无线通信系统的服务区域的大小和平均吞吐量而预先决定,在即使选择了由上述移动速度的阈值定义的无线通信系统也没有改善通信品质的希望的情况下,再依次选择低等级的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通信品质的判断。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同系统间的转交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信品质的判断分别对上行线路、下行线路进行,根据无线终端的通信量,以上行线路或下行线路的任一个的通信品质为基准,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选择。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同系统间的转交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
计算作为上述终端的移动速度的指标的平均移动速度,将计算出的平均移动速度与前次的平均移动速度比较,判断平均移动速度的减少、增加,与阈值进行比较。
CN2008100048236A 2007-04-18 2008-02-04 不同系统间转交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Active CN1012915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8808A JP4835499B2 (ja) 2007-04-18 2007-04-18 異システム間ハンドオフ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端末
JP108808/2007 2007-04-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91530A CN101291530A (zh) 2008-10-22
CN101291530B true CN101291530B (zh) 2012-07-11

Family

ID=39872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48236A Active CN101291530B (zh) 2007-04-18 2008-02-04 不同系统间转交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20080261597A1 (zh)
JP (1) JP4835499B2 (zh)
CN (1) CN101291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48621B2 (en) * 2008-06-11 2014-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ell-based highly detectable pilot multiplexing
US8270981B2 (en) * 2008-12-03 2012-09-18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handoff of portable terminal betwee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US8326319B2 (en) 2009-01-23 2012-12-04 At&T Mobility Ii Llc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s of wireless signals
JP5550295B2 (ja) * 2009-09-28 2014-07-1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サーバ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9053513B2 (en) 2010-02-25 2015-06-09 At&T Mobility Ii Llc Fraud analysis for a location aware transaction
US9196157B2 (en) 2010-02-25 2015-11-24 AT&T Mobolity II LLC Transportation analytics employ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9008684B2 (en) 2010-02-25 2015-04-14 At&T Mobility Ii Llc Shar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JP5171879B2 (ja) * 2010-05-06 2013-03-2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端末及び再接続方法
JP2011259202A (ja) * 2010-06-09 2011-12-22 Kyocera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基地局、無線端末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JP2012034057A (ja) * 2010-07-28 2012-02-16 Kyocera Corp 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549564B1 (en) 2010-08-30 2013-10-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video uplink system that wirelessly broadcasts a network access provider identifier
US20120120816A1 (en) * 2010-11-15 2012-05-17 Qualcomm Innovation Center, Inc. Location and network based mobile device power management
JP5692234B2 (ja) * 2010-11-19 2015-04-0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基地局装置における無線通信方法
US9009629B2 (en) 2010-12-01 2015-04-14 At&T Mobility Ii Llc Motion-based user interface feature subsets
US9060328B2 (en) * 2011-04-13 2015-06-1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mall cell discovery in heterogeneous networks
KR101760424B1 (ko) * 2011-05-20 2017-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US9462497B2 (en) 2011-07-01 2016-10-04 At&T Mobility Ii Llc Subscriber data analysis and graphical rendering
US8761799B2 (en) 2011-07-21 2014-06-24 At&T Mobility Ii Llc Location analytics employing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on information
US8897802B2 (en) 2011-07-21 2014-11-25 At&T Mobility Ii Llc Selection of a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based on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esource historical information
US9519043B2 (en) 2011-07-21 2016-12-13 At&T Mobility Ii Llc Estimating network based locating error in wireless networks
US8811187B2 (en) * 2011-08-17 2014-08-1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Radio access network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based on application type
US8923134B2 (en) 2011-08-29 2014-12-30 At&T Mobility Ii Llc Prioritizing network failure tickets using mobile location data
US8762048B2 (en) 2011-10-28 2014-06-24 At&T Mobility Ii Llc Automatic travel time and routing determination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909247B2 (en) 2011-11-08 2014-12-09 At&T Mobility Ii Llc Location based sharing of a network access credential
US9026133B2 (en) 2011-11-28 2015-05-05 At&T Mobility Ii Llc Handset agent calibration for timing based locating systems
US8970432B2 (en) 2011-11-28 2015-03-03 At&T Mobility Ii Llc Femtocell calibration for timing based locating systems
CN102572990B (zh) 2012-02-28 2016-08-0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多模切换的方法及多模终端
US8925104B2 (en) 2012-04-13 2014-12-30 At&T Mobility Ii Llc Event driven permissive sharing of information
US9094929B2 (en) 2012-06-12 2015-07-28 At&T Mobility Ii Llc Event tagging for mobile networks
US9046592B2 (en) 2012-06-13 2015-06-02 At&T Mobility Ii Llc Timed fingerprint locating at user equipment
US9326263B2 (en) 2012-06-13 2016-04-26 At&T Mobility Ii Llc Site loca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crowd sourced propagation delay and location data
US8938258B2 (en) 2012-06-14 2015-01-20 At&T Mobility Ii Llc Reference based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wireless network
US8897805B2 (en) 2012-06-15 2014-11-2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Geographic redundancy determination for time based location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radio network
US9408174B2 (en) 2012-06-19 2016-08-02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on of timed fingerprint mobile device locating
US8892054B2 (en) 2012-07-17 2014-11-18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on of delay error correction in timing-based location systems
US9351223B2 (en) 2012-07-25 2016-05-24 At&T Mobility Ii Llc Assignment of hierarchical cell structures employing geolocation techniques
US10342905B2 (en) * 2012-09-13 2019-07-09 Circulite, Inc. Blood flow system with variable speed control
JP2014082756A (ja) * 2012-09-25 2014-05-08 Toshiba Corp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CN103974275B (zh) * 2013-01-25 2018-09-25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
US9930592B2 (en) * 2013-02-19 2018-03-27 Mimosa Network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recting mobile device connectivity
US9179336B2 (en) 2013-02-19 2015-11-03 Mimosa Networks, Inc. WiFi management interface for microwave radio and reset to factory defaults
WO2014137370A1 (en) 2013-03-06 2014-09-12 Mimosa Networks, Inc. Waterproof apparatus for cables and cable interfaces
WO2014138292A1 (en) 2013-03-06 2014-09-12 Mimosa Networks, Inc. Enclosure for radio, parabolic dish antenna, and side lobe shields
US10742275B2 (en) 2013-03-07 2020-08-11 Mimosa Networks, Inc. Quad-sector antenna using circular polarization
US9191081B2 (en) 2013-03-08 2015-11-17 Mimos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band backhaul radio
JP2014204159A (ja) * 2013-04-01 2014-10-27 ソフトバンクモバイル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の基地局パラメータの設定方法及び基地局
US9414301B2 (en) * 2013-04-26 2016-08-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ccess selection between access networks
US9295103B2 (en) 2013-05-30 2016-03-22 Mimosa Networks, Inc. Wireless access points providing hybrid 802.11 and scheduled priority access communications
US10938110B2 (en) 2013-06-28 2021-03-02 Mimosa Networks, Inc. Ellipticity reduction in circularly polarized array antennas
CN111385852A (zh) 2013-08-09 2020-07-07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移动终端
CN104427513B (zh) * 2013-08-30 2018-04-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识别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网络系统
US9307018B2 (en) * 2013-09-11 2016-04-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Workload deployment with real-time consideration of global network congestion
US9020126B1 (en) 2013-12-23 2015-04-28 Tata Communications (America) Inc. Capacity allocation of call-handling devices across call destinations
US9001689B1 (en) 2014-01-24 2015-04-07 Mimosa Networks, Inc. Channel optimization in half duplex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9780892B2 (en) 2014-03-05 2017-10-03 Mimos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radio using an automated audio guide
US9998246B2 (en) 2014-03-13 2018-06-12 Mimosa Networks, Inc.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n shared channel
US10958332B2 (en) 2014-09-08 2021-03-23 Mimosa Networks, Inc. Wi-Fi hotspot repeater
JP6550746B2 (ja) 2014-12-19 2019-07-3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及び無線アクセス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US9351111B1 (en) 2015-03-06 2016-05-24 At&T Mobility Ii Llc Access to mobile loc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US9565625B1 (en) * 2015-09-09 2017-02-0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ultiprotocol vehicle communications
CN105491634A (zh) * 2016-01-05 2016-04-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及终端切换网络的方法
WO2017123558A1 (en) 2016-01-11 2017-07-20 Mimosa Networks, Inc.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antenna and waveguide interface
JP6654937B2 (ja) 2016-03-11 2020-02-26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装置
WO2018022526A1 (en) 2016-07-29 2018-02-01 Mimosa Networks, Inc. Multi-band access point antenna array
CN106302215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发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JP6501828B2 (ja) * 2017-06-27 2019-04-17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基地局、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US11382018B2 (en) * 2017-07-27 2022-07-05 T-Mobile Usa, Inc. Wireless handovers based on device movement
WO2019043762A1 (ja) * 2017-08-28 2019-03-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10511074B2 (en) 2018-01-05 2019-12-17 Mimosa Networks, Inc. Higher signal isolation solutions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mounted antenna and waveguide interface
WO2019168800A1 (en) 2018-03-02 2019-09-06 Mimosa Networks, Inc. Omni-directional orthogonally-polarized antenna system for mimo applications
US10516972B1 (en) 2018-06-01 2019-12-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Employing an alternate identifier for subscription access to mobile location information
US11289821B2 (en) 2018-09-11 2022-03-29 Air Span Ip Holdco Llc Sector antenna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high gain and high side-lobe rejec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2882B2 (en) * 2001-03-09 2006-11-28 Schmidt Dominik J Single chi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CN1929384A (zh) * 2005-09-06 2007-03-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自组织网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44917A (ja) * 1989-03-17 1990-09-2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移動通信回線制御方式
US6978144B1 (en) * 2001-04-19 2005-12-2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eal-time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444149B2 (en) * 2002-06-13 2008-10-28 Ntt Docomo, Inc. Proactive deployment of decision mechanisms for optimal handover
US7379739B2 (en) * 2002-11-14 2008-05-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handoff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JP4080950B2 (ja) * 2003-05-30 2008-04-23 京セラ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
US7251491B2 (en) * 2003-07-31 2007-07-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of and method for us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direction of motion estimates to support handover decisions
JP4803955B2 (ja) * 2003-08-28 2011-10-2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装置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JP2006020270A (ja) * 2004-06-04 2006-01-19 Ntt Docomo Inc 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装置、無線リソース管理装置、ネットワークリソース管理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ハンドオーバー制御方法
KR100601886B1 (ko) * 2004-07-12 2006-07-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종 네트워크 간 핸드오버 제어방법
JP4427415B2 (ja) * 2004-08-05 2010-03-10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ハンドオフ制御方法、無線制御局及び無線基地局
JP2006121468A (ja) * 2004-10-22 2006-05-11 Hitachi Ltd 移動端末および無線方式切り替え制御方法
US7551586B1 (en) * 2005-03-28 2009-06-23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rate based vertical handof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42882B2 (en) * 2001-03-09 2006-11-28 Schmidt Dominik J Single chip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grated circuit
CN1929384A (zh) * 2005-09-06 2007-03-1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自组织网络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3-87848A 2003.03.20
JP特开2006-121468A 2006.05.1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70990A (ja) 2008-11-06
JP4835499B2 (ja) 2011-12-14
US20080261597A1 (en) 2008-10-23
CN101291530A (zh) 2008-10-22
US20110256874A1 (en) 2011-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1530B (zh) 不同系统间转交切换方法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06714270B (zh) 业务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JP4720977B2 (ja) 基地局制御装置、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近隣セルリストフィルタリング方法
CN1333603C (zh) 优化无线电系统中的资源的方法以及无线电系统
EP1327374B1 (en) Service priorities in multi-cell network
US9380508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network device connectivity on heterogenous networks
US849454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bile station-assisted load balancing in wireless packet data networks
US809911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mobile station loca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20090023050A (ko) 광대역 통신시스템에서 부하균등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11014200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in advance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1138346A1 (en) Method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for deactivating or activating a cell in such a network
CA2765347C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90149184A1 (en) Load balancing by terminal tying
CN103024801A (zh) 基于信令的立即mdt配置信息传递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2067667A (zh) 在无线电接入网络之间的切换过程
GB2427788A (en) Inter-mode handover
EP1153523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hard and soft handoffs i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893715A (zh) 一种移动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中优化通信质量的方法及装置
KR100600606B1 (ko) 휴대 인터넷 망에서의 핸드오프 셀 선택 장치 및 방법
EP2805550B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energy sav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943760B1 (ko) 서비스 측정 관리를 통한 핸드오버 결정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552869B1 (ko) 5g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 lte 및 nr 액세스간 트래픽 경로 제어를 위한 기구 및 방법
Hamad A New Proposal of Handover Algorithm between Cellular Mobile and Mobile WiMAX Systems
KR20090032518A (ko) 광대역 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시 부하균등을 위한 방법및 장치
KR101469242B1 (ko) 단말의 다중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단말의 다중 네트워크 접속을 관리하는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수행하는 관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HITACH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Effective date: 2010032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00323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Hitachi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EIPA FULUO WEI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ITACHI,LTD.

Effective date: 2014121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1211

Address after: German Glen Wald

Patentee after: Fipa Frohwitter IP AG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