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4896B -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4896B
CN101284896B CN2007103046971A CN200710304697A CN101284896B CN 101284896 B CN101284896 B CN 101284896B CN 2007103046971 A CN2007103046971 A CN 2007103046971A CN 200710304697 A CN200710304697 A CN 200710304697A CN 101284896 B CN101284896 B CN 10128489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yptophane
reactant
poly
graft copolymer
be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46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4896A (zh
Inventor
相艳
司江菊
张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7103046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489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48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8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489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489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yam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及其均相合成方法,该均相合成方法通过在水/乙酸乙酯体系中,利用壳寡糖分子上的自由氨基引发N-羧基-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开环聚合,将聚L-色氨酸接枝到壳寡糖的侧链,制备了多糖/多肽杂化材料。制得的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可用作荧光材料、人造骨骼支撑材料。

Description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及其均相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甲壳素(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目前数量上仅次于纤维素的地球第二大天然再生资源,其脱乙酰基的产物壳聚糖(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简写为CS)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和多样的衍生化反应而受人瞩目,成为一种新型的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生物大分子材料。近年来,对壳聚糖的研究及应用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已遍及食品、医药、日用化学、纺织工业、功能材料、生态建材和环境保护等多个行业。但由于其溶解性能不佳限制了它的更为广泛的应用。聚合度小于20的壳聚糖称之为壳寡糖,除了与聚合度高的壳聚糖所具有的普遍性能以外,在常温下可溶解于水,此良好的溶解性能为此后更广泛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同时它特殊的光学、电化学行为也引起了科学界的关注。在壳寡糖上接入色氨酸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功能材料,为两者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该共聚物化学式为:
Figure G2007103046971D00021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出一种制备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该均相合成方法通过在水/乙酸乙酯体系中,利用壳寡糖分子上的自由氨基引发N-羧基-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开环聚合,将聚L-色氨酸接枝到壳寡糖的侧链,制备了多糖/多肽杂化材料。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合成
(A)将L-色氨酸、无水四氢呋喃经送料口7放入到反应容器5中,调节水浴槽6的水温至0℃,调节磁力搅拌器4的搅拌棒转速为500~7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0~30min后制得第一反应物;
所述L-色氨酸与所述无水四氢呋喃的用量为1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2~10g的L-色氨酸;
(B)通过送料口7加入三聚光气,在磁力搅拌器4的搅拌棒转速为500~75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10~30min后,调节水浴槽6的温度至40℃,升温速率2~4℃/min,搅拌反应20~40min后制得第二反应物;所述第二反应物为澄清液;通过右接口2充入氮气10~30min,以除去L-色氨酸与三聚光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并驱散部分的无水四氢呋喃,使澄清液浓缩,同时用碱吸收装置(安装在左接口3上)吸收这些在L-色氨酸与三聚光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后,制得第三反应物;
(C)在第三反应物中加入无水正己烷中进行沉淀,静置3~10min后有白色针状晶体析出,制得第四反应物;
(D)将第四反应物放置在-20~0℃的环境中静置10~12h后制得第五反应物,所述第五反应物为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晶体和正己烷的混合物;
(E)将第五反应物倒入布氏漏斗中通过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后,得到第六反应物,所述第六反应物为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粗产物;
(F)用乙酸乙酯对第六反应物进行重结晶,再用正己烷洗涤3~5次后,在2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制得第七反应物,所述第七反应物为白色针状晶体的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
第二步: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A)将分子量<10000、脱乙酰度为75.1%的食品级壳寡糖、蒸馏水加入至反应容器5中;然后将磁力搅拌器4安装在反应容器5内;
(B)将第一步制得的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用无水乙酸乙酯溶解,制得第三反应液;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与无水乙酸乙酯的用量为10ml无水乙酸乙酯中加入1~10g 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
(C)调节水浴槽6的温度至0℃时,将第三反应液通过送料口7滴入壳寡糖溶液中,通过磁力搅拌器4在500~750r/min搅拌1~2h后生成灰白色絮状物沉淀,即第四反应液;采用滤纸对第四反应液进行过滤处理,获得第五产物;所述第五产物是留在滤纸上的产物;
(D)将第五产物依次用四氢呋喃、蒸馏水冲洗3~5次以除去残余的L-色氨酸NCA和壳寡糖;然后在2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12~24h后得到灰白色固体粉末,即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
本发明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优点在于:(1)由于引入了色氨酸上的吲哚环使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具有荧光特性,故可以当作荧光材料;(2)由于引入了刚性的吲哚环使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具有较高的热分解温度360~365℃,故可以当作耐热材料;(3)壳寡糖接枝上聚L-色氨酸侧链后刚性和硬度得到增强,故可以当作人造骨骼等的一些支撑材料。
附图说明
图1是反应容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制得的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红外光谱曲线图。
图中:  1.法兰盘  2.右接口  3.左接口  4.磁力搅拌器5.反应容器  6.水浴槽  7.送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该共聚物化学式见说明书第8页,式中,m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脱乙酰糖环的个数,n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未脱乙酰糖环的个数,p表示每个脱乙酰氨基上连接的色氨酸分子的个数。
本发明制备所需的合成用设备由反应容器5、磁力搅拌器4和水浴槽6构成,参见图1所示;反应容器5的瓶口处设有法兰盘1,法兰盘1上开有送料口7,送料口7的进料端上安装有A阀门(A阀门用于控制合成材料的进入);反应容器5的左右容器体上设有左接口3、右接口2,左接口3处通过C阀门连接有碱吸收装置(C阀门开启时用于吸走L-色氨酸与三聚光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C阀门一般为关闭状态);右接口2处通过B阀门连接有氮气源(B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氮气源);磁力搅拌器4通过法兰盘1上的中心通孔装配在反应容器5内,然后将反应容器5置入水浴槽6中,且反应容器5置入水浴槽6中的深度为反应容器5的瓶体的2/3。水浴槽6为上海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DC-2006型低温恒温水浴槽,能提供的温度范围为-21~95℃。
本发明的一种制备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合成
(A)将L-色氨酸、无水四氢呋喃经送料口7放入到反应容器5中,调节水浴槽6的水温至0℃,调节磁力搅拌器4的搅拌棒转速为500~7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0~30min后制得第一反应物;
所述L-色氨酸与所述无水四氢呋喃的用量为1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2~10g的L-色氨酸;
(B)通过送料口7加入三聚光气,在磁力搅拌器4的搅拌棒转速为500~75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10~30min后,调节水浴槽6的温度至40℃,升温速率2~4℃/min,搅拌反应20~40min后制得第二反应物;所述第二反应物为澄清液;通过右接口2充入氮气10~30min,同时用碱吸收装置(安装在左接口3上)吸取在L-色氨酸与三聚光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后,制得第三反应物;
在本发明中,此步骤是为了除去L-色氨酸与三聚光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同时驱散部分的无水四氢呋喃,使澄清液浓缩。
(C)在第三反应物中加入无水正己烷中进行沉淀,静置3~10min后有白色针状晶体析出,制得第四反应物;
(D)将第四反应物放置在-20~0℃的环境中静置10~12h后制得第五反应物,所述第五反应物为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晶体和正己烷的混合物;
(E)将第五反应物倒入布氏漏斗中通过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后,得到第六反应物,所述第六反应物为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粗产物;
(F)用乙酸乙酯对第六反应物进行重结晶,再用正己烷洗涤3~5次后,用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在2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制得第七反应物,所述第七反应物为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
在本发明中,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合成表达式见说明书第9页。
第二步: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A)将分子量<10000、脱乙酰度为75.1%的食品级壳寡糖、蒸馏水加入至反应容器5中;然后将磁力搅拌器4安装在反应容器5内;
(B)将第一步制得的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用无水乙酸乙酯溶解,制得第三反应液;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与无水乙酸乙酯的用量为10ml无水乙酸乙酯中加入1~10g 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精制产物;
(C)调节水浴槽6的温度至0℃时,将第三反应液通过送料口7滴入壳寡糖溶液中,通过磁力搅拌器4在500~750r/min搅拌1~2h后生成灰白色絮状物沉淀,即第四反应液;采用滤纸对第四反应液进行过滤处理,获得第五产物;所述第五产物是留在滤纸上的产物;
(D)将第五产物依次用四氢呋喃、蒸馏水冲洗3~5次以除去残余的L-色氨酸NCA和壳寡糖;然后在2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12~24h后得到灰白色固体粉末,即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
在本发明中,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化学表达式见说明书第10页,式中,m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脱乙酰糖环的个数,n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未脱乙酰糖环的个数,p表示每个脱乙酰氨基上连接的色氨酸分子的个数。
实施例1:
(一)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合成
原料的前处理:该反应中所需的有机溶剂四氢呋喃、正己烷、乙酸乙酯均采用4
Figure G2007103046971D00061
分子筛进行除水处理,L-色氨酸和三聚光气需在室温下真空干燥24h后存于干燥器中待用。反应式见说明书第10页。
称取5.0g的L-色氨酸加入到250mL的连接氮气、磁力搅拌器(搅拌速度720r/min)和碱吸收装置的三口瓶反应容器5中,在0℃时加入1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溶剂形成混浊液,搅拌30min,然后加入3.5g的三聚光气,继续搅拌30min后,缓慢升温至40℃。搅拌反应30min后混浊液变澄清,静置反应1h。充氮气30min,以除去反应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然后将反应液浓缩,倒入过量的无水正己烷中沉淀,静置片刻有针状晶体析出,在-20℃低温放置12h,使其充分结晶。过滤后,用乙酸乙酯重结晶,再用正己烷洗涤4次,真空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熔点258℃,产率60%。
(二)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反应式见说明书第10页。
取0.1g分子量<10000、脱乙酰度为75.1%的食品级壳寡糖于三口瓶反应容器5中溶于30mL蒸馏水中,调节低温水浴槽6的温度,当恒定在0℃时,将6mL溶有1.826g的L-色氨酸NCA的乙酸乙酯溶液滴入壳寡糖溶液中,磁力搅拌器在搅拌速度为650r/min条件下搅拌2h。反应生成灰白色絮状沉淀,将混合物过滤,留在滤纸上的固体为得到的粗产物,依次用四氢呋喃和大量的蒸馏水冲洗以除去残余的L-色氨酸NCA和壳寡糖,真空干燥24h得到灰白色固体粉末,经红外测试发现所合成的共聚物的聚L-色氨酸侧链以β-折叠结构为主。
(三)结果表征
采用KBr压片法,用Nicolet 2000 FT-IR红外光谱仪进行测定,结果如下图2所示。图中虚线表示壳寡糖的红外光谱,实线表示壳寡糖-L-色氨酸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在波数为742.20cm-1处的吸收峰是有四个相邻氢的吲哚环上的C-H键面外弯曲振动的特征吸收峰;在波数为1635.48cm-1处的吸收峰是吲哚环中芳香共轭双键的特征吸收和酰胺I带的特征吸收峰的重叠;在波数为1522.15cm-1是酰胺II带的吸收峰,并且在波数为1635.48cm-1的酰胺I和1522.15cm-1处酰胺II带的吸收峰也证实了接枝共聚物具有β-折叠结构的聚L-色氨酸侧链。同时,在波数为3408.37cm-1附近的宽峰是壳寡糖上伯胺N-H伸缩振动的特征吸收峰,此峰在壳寡糖-L-色氨酸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中变得尖锐;在波数1087.12cm-1附近的吸收峰是壳寡糖中吡喃糖环的特征吸收,该处吸收峰的强度减弱并与聚L-色氨酸链段上其他基团的吸收发生重叠。本发明合成的产物为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其化学式见说明书第8页。
将制得的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采用SHIMADZU RF-5301PC荧光光谱仪上进行扫描,激发波长为300nm,扫描范围为300~600nm,测得其在λ=360nm处出现了色氨酸吲哚环的特征荧光发射光谱,说明该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具有荧光特性。
将制得的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采用Rheometric Scientific DSCSP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其的DSC曲线。温度测试范围为0~500℃,在N2气氛下,升温速率为10℃/min,测得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热分解温度为364.5℃,故具有耐热特性。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化学式为:
Figure G2007103046971D00081
L-色氨酸环内酸酐(NCA)的合成表达式为:
Figure G2007103046971D00091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化学表达式为:
Figure G2007103046971D00101

Claims (3)

1.一种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有下列步骤:
第一步:L-色氨酸环内酸酐的合成
(A)将L-色氨酸、无水四氢呋喃经送料口(7)放入到反应容器(5)中,调节水浴槽(6)的水温至0℃,调节磁力搅拌器(4)的搅拌棒转速为500~750r/min的条件下,搅拌反应10~30min后制得第一反应物;
所述L-色氨酸与所述无水四氢呋喃的用量为100ml的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2~10g的L-色氨酸;
(B)通过送料口(7)加入三聚光气,在磁力搅拌器(4)的搅拌棒转速为500~750r/min条件下搅拌反应10~30min后,调节水浴槽(6)的温度至40℃,升温速率2~4℃/min,搅拌反应20~40min后制得第二反应物;通过右接口(2)充入氮气10~30min,以除去L-色氨酸与三聚光气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并驱散部分的无水四氢呋喃,使第二反应物浓缩;同时用碱吸收装置吸收这些在L-色氨酸与三聚光气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氯化氢及多余的光气后,制得第三反应物;
(C)在第三反应物中加入无水正己烷中进行沉淀,静置3~10min后有白色针状晶体析出,制得第四反应物;
(D)将第四反应物放置在-20~0℃的环境中静置10~12h后制得第五反应物,所述第五反应物为L-色氨酸环内酸酐晶体和正己烷的混合物;
(E)将第五反应物倒入布氏漏斗中通过真空泵进行减压抽滤后,得到第六反应物,所述第六反应物为L-色氨酸环内酸酐的粗产物;
(F)用乙酸乙酯对第六反应物进行重结晶,再用正己烷洗涤3~5次后,在2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制得第七反应物,所述第七反应物为白色针状晶体的L-色氨酸环内酸酐的精制产物;
第二步: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
(A)将分子量<10000、脱乙酰度为75.1%的食品级壳寡糖、蒸馏水加入至反应容器(5)中,然后将磁力搅拌器(4)安装在反应容器(5)内;
(B)将第一步制得的L-色氨酸环内酸酐的精制产物用无水乙酸乙酯溶解,制得第三反应液;L-色氨酸环内酸酐的精制产物与无水乙酸乙酯的用量为10ml无水乙酸乙酯中加入1~10g L-色氨酸环内酸酐的精制产物;
(C)调节水浴槽(6)的温度至0℃时,将第三反应液通过送料口(7)滴入壳寡糖溶液中,通过磁力搅拌器(4)在500~750r/min搅拌1~2h后生成灰白色絮状物沉淀,即第四反应液;采用滤纸对第四反应液进行过滤处理,获得第五产物;所述第五产物是留在滤纸上的产物;
(D)将第五产物依次用四氢呋喃、蒸馏水冲洗3~5次以除去残余的L-色氨酸和壳寡糖;然后在20~50℃的条件下真空干燥12~24h后得到灰白色固体粉末,即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
该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化学式为:
Figure F2007103046971C00021
式中,m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脱乙酰糖环的个数,n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未脱乙酰糖环的个数,p表示每个脱乙酰氨基上连接的色氨酸分子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L-色氨酸环内酸酐的合成表达式为:
Figure F2007103046971C000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化学表达式为:
Figure F2007103046971C00041
式中,m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脱乙酰糖环的个数,n表示每个壳寡糖分子中未脱乙酰糖环的个数,p表示每个脱乙酰氨基上连接的色氨酸分子的个数。
CN2007103046971A 2007-12-28 2007-12-28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489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46971A CN101284896B (zh) 2007-12-28 2007-12-28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3046971A CN101284896B (zh) 2007-12-28 2007-12-28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896A CN101284896A (zh) 2008-10-15
CN101284896B true CN101284896B (zh) 2010-06-02

Family

ID=40057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469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4896B (zh) 2007-12-28 2007-12-28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4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5772B (zh) * 2011-05-20 2013-01-16 西北工业大学 单甲氧基聚乙二醇-聚 l-色氨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载药胶束溶液的制备方法
CN106866249A (zh) * 2017-03-10 2017-06-20 烟台固特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色氨酸接枝共聚物作物营养液的制备方法
EP4321179A1 (en) * 2021-05-07 2024-02-14 Peking University Method for initiating polymerization of amino acid n-carboxyanhydrides in aqueous phas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8234A1 (de) * 1992-07-02 1995-04-19 Chemische Fabrik Stockhausen GmbH Pfropf-copolymerisate von ungesättigten monomeren und zuckern, verhaf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371921A (zh) * 2002-03-21 2002-10-02 上海交通大学 甲壳素或壳聚糖接枝丙交酯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911998A (zh) * 2006-08-31 2007-02-14 陕西师范大学 聚乙烯醇与糖的共聚物及其制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648234A1 (de) * 1992-07-02 1995-04-19 Chemische Fabrik Stockhausen GmbH Pfropf-copolymerisate von ungesättigten monomeren und zuckern, verhaf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CN1371921A (zh) * 2002-03-21 2002-10-02 上海交通大学 甲壳素或壳聚糖接枝丙交酯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911998A (zh) * 2006-08-31 2007-02-14 陕西师范大学 聚乙烯醇与糖的共聚物及其制备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许峰,马建标,李燕鸿,王亦农.甲壳素-g-聚-l-亮氨酸共聚物的制备及表征.功能高分子学报16卷.2003,16卷137-14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4896A (zh)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02145C (en) Extracting biopolymers from a biomass using ionic liquids
CN101284896B (zh) 壳寡糖-聚l-色氨酸接枝共聚物的均相合成方法
CN104629045B (zh) 一种开环聚合制备ε-聚赖氨酸的方法
CN103059291A (zh) 聚(γ-寡聚乙二醇单甲醚-L-谷氨酸酯)-聚氨基酸两嵌段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6365A (zh) 聚乳酸纤维的生产方法
CN101341165A (zh) 作为制造卤化蔗糖的中间体的蔗糖-6-酯的酶促生产
CN102924724A (zh) 一种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接枝的葡聚糖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75020B (zh) 一种多取代色原酮并吡咯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CN105461646B (zh) 含大环多胺[12]aneN3的阳离子脂质、转基因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264892C (zh) 高分子量聚l-谷氨酸的合成方法
CN102516568A (zh) 壳聚糖基光交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BR112015015884B1 (pt) dispositivo para produção de uma solução de açúcar e método para produção de uma solução de açúcar
CN88102448A (zh) 新颖的含氮化合物
Zamora et al. Stereoregular copolyamides derived from D-xylose and L-arabinose
CN113234113B (zh) 一种构建1,2-顺式-2-硝基-葡萄糖苷和半乳糖糖苷的方法
CN106008750B (zh) 一种低分子量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DE2833902A1 (de) Isocyanoderivate von polymeren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101492413B (zh) 卡洛芬的精制方法
CN1066773C (zh) L-苯丙氨酸甲酯和n-苄氧羰基-天冬氨酸的酶催偶合
CN104163877B (zh) 硫酸软骨素的制备方法
CN102604130A (zh) 环境响应的基因载体材料及合成方法
CN107417561A (zh) 一种n‑月桂酰‑l‑赖氨酸的制备方法
CN102432491B (zh) 一种基于酪氨酸衍生物的胶凝剂及其应用
CN102432616B (zh) 一种制备l-脯氨酰胺及其中间体的方法
CN101914199B (zh) 聚酯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0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