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3677B -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3677B
CN101283677B CN2008100711756A CN200810071175A CN101283677B CN 101283677 B CN101283677 B CN 101283677B CN 2008100711756 A CN2008100711756 A CN 2008100711756A CN 200810071175 A CN200810071175 A CN 200810071175A CN 101283677 B CN101283677 B CN 101283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roodstock
spawning
pool
inse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711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3677A (zh
Inventor
毛勇
苏永全
王军
谢仰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m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8100711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3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3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3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3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367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涉及一种鱼类的人工授精。提供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亲鱼的同池强化培育:将用于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进行标记,与生产性的亲鱼同池培养和营养强化;配置自然产卵催产池,在远离自然产卵催产池2~200m的地方,配置人工授精催产池,使人工授精的亲鱼能感应到自然产卵池中亲鱼的叫声与震动;挑选成熟的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和生产性的亲鱼同时进行催产素注射,随后将催产后成熟的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和生产性的亲鱼分别放入自然产卵催产池和人工授精催产池中;在自然产卵开始前2h与自然产卵后5h之间的时间内,根据腹围的大小,选取人工授精催产池中临产状态最好的雌鱼作为采卵雌鱼,进行授精。

Description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的人工授精,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背景技术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是我国海水养殖产量最大的鱼类,也是我国最具优势的六大出口养殖水产品之一。近年来,运用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和构建家系等多种育种技术,开展了旨在以提高肌肉品质、生长率和抗病力等为目的的大黄鱼遗传改良技术的研究。其中,稳定的人工授精操作是重要的基础技术之一。目前,在大黄鱼遗传育种研究的现场操作中普遍存在着卵子难于授精或授精孵化率偏低的现象,结果不仅浪费了珍贵的育种材料,错失了一年一度的生殖季节,也延长了实验周期,高效的人工授精成为大黄鱼遗传育种研究现场操作的主要技术难点之一。可见,大黄鱼遗传育种研究中人工授精的高稳定性和高授精率非常重要。
目前,大黄鱼人工授精的通常作法是:(1)在繁殖季节,挑选10~30尾成熟的亲鱼置于网箱或室内水泥池中,同时进行人工催产,一般在催产素注射后的34~84h的催产效应时间内,需技术员轮流值班,观察产卵行为。一旦发现求偶追逐的亲鱼,及时捞出亲鱼进行人工授精。(2)设计“催产素效应时间梯度组”,对多组亲鱼分别在不同的时间进行催产素注射催产,但同时采卵进行人工授精。上述方法都是因为无法精确预知最佳的人工授精操作时间,而被动采用“时间梯度”或“跟踪观察”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费时费力,效果有限,更重要的是人为的取材干扰会严重地影响后续的人工授精效果或自然产卵行为。
公开号为CN101167443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银鲳人工授精及孵化方法,利用海上捕捞的银鲳,按设定雌雄比例进行人工授精、按设定海水盐度、水温进行人工孵化,其特征是银鲳人工授精雌雄比例为1∶1,用干法授精,授精5~10min后用过滤海水漂洗授精卵,直到多余精液和污物洗净,授精卵漂洗后装袋充氧,每袋装250~350g授精卵,授精卵运回岸放入孵化桶中停气20min,排去底部死卵后进行孵化,孵化水温14~18℃,盐度28~33‰,溶氧大于6ppm,光照低于500lx,28~36h即孵化出初孵仔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大黄鱼人工授精技术稳定性差和授精孵化率偏低等问题,提供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借助大群体的生殖信号诱导群体以外大黄鱼的求偶催产行为,从而将生产性大群体的自然产卵时间与群体外遗传育种实验的人工授精的操作时机“偶联”起来,实现由已知的可观察的生产性自然产卵的时间,推算确定未知的大黄鱼人工授精的适宜时机,从而解决“群体生殖信号不足”和“人工授精时机不明”的两大难题,减少人工授精操作的盲动性,提高人工授精的稳定性和授精效果。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亲鱼的同池强化培育:将用于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进行标记,与生产性的亲鱼同池培养和营养强化;
2)催产环境的“偶联”:配置自然产卵催产池,在远离自然产卵催产池2~200m的地方,配置人工授精催产池(或催产桶),使人工授精的亲鱼能感应到自然产卵池中亲鱼的叫声与震动;
3)催产素催产:挑选成熟的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和生产性的亲鱼同时进行催产素注射,随后将催产后成熟的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和生产性的亲鱼分别放入自然产卵催产池和人工授精催产池中;
4)授精操作时机的“偶联”:在自然产卵开始前2h与自然产卵后5h之间的时间内,根据腹围的大小,选取人工授精催产池中临产状态最好的雌鱼作为采卵雌鱼,进行授精。
催产素可采用LRH-A3催产素。自然产卵催产池的亲鱼最好为超过200条的大群体,人工授精催产池中的亲鱼数目与自然产卵催产池的亲鱼的比例最好为1∶20。自然产卵催产池与人工授精催产池之间最好设有视觉隔离装置,视觉隔离装置可为隔离板。
授精可采用干法授精或湿法授精。
由于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大黄鱼产卵时集群特征明显,人工催产时的群体生殖信号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时机是影响人工授精效果的关键因素。本发明将大黄鱼的人工授精与大群体的自然产卵在催产环境和授精时间上进行双重“偶联”,使用于人工授精的试验鱼能共享大群体生产过程中强烈的群体生殖信号,并利用大群体的自然产卵时间,准确确定人工授精时机。“偶联法”人工授精技术提高了传统人工授精技术的稳定性,避免了人工授精操作的盲动性,省时、省力、高效地提高了操作的成功率,人工授精的效果达到或超过业已成熟的生产性自然产卵的效果。因此本发明能大幅度提高大黄鱼人工授精的稳定性和授精卵的孵化率,有利于本发明的产业化,特别适用于遗传育种。
试验证明,利用大黄鱼的集群特征,采用数百上千尾的亲鱼进行生产性人工育苗技术已十分成熟,育苗场每个生殖季节的采卵量可达数百公斤。但是在遗传育种研究中,由于育种材料的限制和研究的需要,特别是在建家系研究中,通常以每组1对亲鱼进行人工授精操作,因缺乏群体生殖信号的诱导而使亲鱼之间很难出现大群体亲鱼的求偶追逐及临产催情效应,人工授精操作中雌、雄亲鱼性腺成熟不同步,严重影响了对最佳授精时间的判断,导致人工授精失败。
综上所述,与现有的大黄鱼人工授精方法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亲鱼的同池培育能使实施人工授精的亲鱼与自然产卵亲鱼群体的性腺成熟同步;
2)人工授精催产环境与自然产卵环境视觉隔离,但生殖信号的“偶联”能使人工授精的亲鱼感受到自然产卵亲鱼群体所发出的强烈生殖信号,但后续的人工授精操作不影响自然产卵群体的生殖行为。
3)人工授精操作时机与自然产卵行为的“偶联”能准确掌握人工授精操作时间,明显提高人工授精成功率。
4)在自然产卵催产池中,所产的卵通常代表池中产卵雌鱼的平均产卵水平;而人工授精中,由于雌鱼选优,其卵质高于自然产卵雌鱼的平均水平,所以在催产环境相似、群体的生殖信号(声音和震动信号)共享、人工授精时机准确的前提下,人工授精可以获得比自然产卵更高的授精孵化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亲鱼的同池强化培育:亲鱼提前一个月从海区移到室内进行营养强化,其中自然产卵的亲鱼数量为600尾,用于人工授精的亲鱼为18尾并剪胸鳍作为标记,雌雄比例均为2∶1。雌鱼的体重327~453g;雄鱼的体重280~358g。亲鱼培育池面积35m2,水深1.2m。投喂足量的鯷鱼或牡蛎,水温20~22℃,盐度1.019~1.021,光照300~500lux,日换水120%。
2、催产环境的“偶联”:将远离自然产卵催产池10m处的一个约1m3的圆形水泥池作为人工授精催产池,用黑色塑料纸将自然产卵催产池围隔以保证视觉隔离,避免人工授精操作对自然产卵亲鱼的干扰。
3、挑选腹部柔软、卵核偏位的雌鱼(其性成熟期可视为IV期)和可挤出精液的雄鱼进行人工催产。挑选出成熟的亲鱼504尾放入自然产卵催产池中,雌雄比为2∶1,主要进行生产性育苗;挑选出成熟的剪过胸鳍的亲鱼12尾放入人工授精催产池中,雌雄比为2∶1。
4、催产素注射:用丁香酚麻醉后,注射宁波市催产素制品厂生产的LRH-A3进行人工催产。采用两次注射法,第一次仅雌鱼注射LRH-A3,剂量为1μg/kg;24h后雌鱼按5μg/kg的剂量注射,雄鱼减半。
5、授精操作时机的“偶联”:预计第二次催产素注射后的10h开始自然产卵,因此选定第11h查看自然产卵的情况,发现水面已有零星的授精卵漂浮,开始实施人工授精。在人工授精催产池中选取腹部最膨大的雌鱼一条和可挤出精液的雄鱼一条进行干法授精,授精卵孵化,统计授精率与孵化率。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亲鱼同池培育时的人工催产的亲鱼标记方式,如剪腹鳍、剪尾鳍或电子标记等。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自然产卵催产池与人工授精催产池的距离,范围在2~200m内。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开始人工授精的时间,可选择在开始自然授精的前2h和后5h之间的时间内进行。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采用其它水产动物,例如美国红鱼等。
实施例6
与实施例1类似,其区别在于适用于其它的遗传育种领域所涉及的人工授精操作,如家系构建、杂交育种,多倍体诱导、雌核发育、精子冷冻复苏后的采卵授精等涉及的环境“偶联”与时间“偶联”的人工授精技术环节。

Claims (7)

1.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亲鱼的同池强化培育:将用于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进行标记,与生产性的亲鱼同池培养和营养强化;
2)配置自然产卵催产池,在远离自然产卵催产池2~200m的地方,配置人工授精催产池,使人工授精的亲鱼能感应到自然产卵池中亲鱼的叫声与震动;
3)挑选成熟的用于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和用于生产性育苗的亲鱼同时进行催产素注射,随后将催产后用于生产性育苗的亲鱼放入自然产卵催产池中;将催产后用于人工授精的育种亲鱼放入人工授精催产池中;
4)在自然产卵开始前2h与自然产卵后5h之间的时间内,根据腹围的大小,选取人工授精催产池中临产状态最好的雌鱼作为采卵雌鱼,进行授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催产素为LRH-A3催产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产卵催产池的亲鱼为超过200条的大群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人工授精催产池中的亲鱼数目与自然产卵催产池的亲鱼的比例为1∶2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产卵催产池与人工授精催产池之间设有视觉隔离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视觉隔离装置为隔离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其特征在于授精为干法授精或湿法授精。
CN2008100711756A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3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711756A CN101283677B (zh)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711756A CN101283677B (zh)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3677A CN101283677A (zh) 2008-10-15
CN101283677B true CN101283677B (zh) 2010-12-08

Family

ID=400562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711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83677B (zh) 2008-06-04 2008-06-04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3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802B (zh) * 2010-12-31 2012-09-05 烟台大学 六线鱼亲鱼培育及孵化方法
CN102440204B (zh) * 2011-09-30 2013-07-10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黄姑鱼和大黄鱼混合育苗的方法
CN103098735A (zh) * 2013-02-04 2013-05-15 宁德市登月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大黄鱼养殖方法
CN104160995B (zh) * 2014-08-25 2016-08-17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一种大黄鱼的内陆养殖方法
CN104904636B (zh) * 2015-06-10 2018-06-19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一种小黄鱼的人工催产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1855A (en) * 1976-06-23 1977-06-28 Ralston Purina Compan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shrimp
CN101032231A (zh) * 2006-03-09 2007-09-12 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养殖暗纹东方鲀的全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CN101167443A (zh) * 2006-10-27 2008-04-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银鲳人工授精及孵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31855A (en) * 1976-06-23 1977-06-28 Ralston Purina Company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shrimp
CN101032231A (zh) * 2006-03-09 2007-09-12 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养殖暗纹东方鲀的全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技术
CN101167443A (zh) * 2006-10-27 2008-04-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银鲳人工授精及孵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倪梦麟等.舟山近海野生岱衢族大黄鱼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4(1),22-26. *
谢晓燕.大黄鱼的人工养殖技术.农牧产品开发.2000,(2),32-34. *
郑春静等.大黄鱼亲鱼培育与人工授精技术研究.中国水产.2006,(7),86-8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3677A (zh) 2008-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96177C (zh) 沙塘鳢人工繁殖方法及其孵化装置
CN102763615B (zh) 一种褐毛鲿全人工育苗方法
CN103109767A (zh) 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
CN104273091B (zh) 一种大鲵仿生态繁殖方法
CN103931525B (zh) 新疆裸重唇鱼的人工繁殖和鱼苗培育方法
CN106577388B (zh) 一种改良生长性状的黄优1号黄颡鱼的杂交繁育方法
CN101103706B (zh) 一种美国鲥鱼人工养殖亲鱼的繁殖方法
CN107549059B (zh) 一种施氏鲟雌鱼和匙吻鲟雄鱼杂交育苗方法
CN101283677B (zh) 一种大黄鱼的人工授精方法
CN104221952B (zh) 一种卡拉白鱼人工繁殖方法
CN103548725A (zh) 线纹海马人工繁育方法
CN104322408A (zh) 一种翘嘴鳜多倍体的诱导方法
CN102106282B (zh) 一种高粘性鱼卵人工受精与孵化方法
CN101595847B (zh) 体内诱导刺参产卵的方法
CN102599094B (zh) 一种金沙鲈鲤的人工孵化方法
CN106719185A (zh) 一种利用高温期进行岩牡蛎生态育苗的方法
CN101401555A (zh) 一种鮸状黄姑鱼工厂化苗种培育方法及其专用亲鱼强化剂
CN101965816B (zh) 江鳕全人工生态控制自然繁育方法
CN104872036B (zh) 克氏原螯虾在同一池塘中一年三季繁养方法
CN109287533B (zh) 杂交扇贝苗种规模化繁育方法及设备
CN111248119A (zh) 一种斑头鱼人工授精装置及人工授精方法
CN101987196A (zh) 体内诱导刺参产卵的催产剂
CN102283158A (zh) 一种构建三角帆蚌大规模家系的亲蚌繁育配组设施及方法
CN105028262B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半同胞家系构建方法
CN104067972B (zh) 黄海大头鳕亲本培育及其受精卵孵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