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708A - 光信息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1708A
CN101271708A CNA2008100850852A CN200810085085A CN101271708A CN 101271708 A CN101271708 A CN 101271708A CN A2008100850852 A CNA2008100850852 A CN A2008100850852A CN 200810085085 A CN200810085085 A CN 200810085085A CN 101271708 A CN101271708 A CN 1012717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layer
laser
optical recording
record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50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平拓郎
松田勋
大津毅
原风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Instruments Inc
Taiyo Yu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yo Yu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o Yu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yo Yu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17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7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Record Carriers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Thermal Transfer Or Thermal Recor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记录、再生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此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基板上具有由沟槽所形成的引导槽等轨道、及以有机色素材料为主原料的光记录层,可以通过从所述光记录层侧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记录信息,且可以在记录所述信息后,读取短波长激光的反射光的变化来再生所述信息,此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极性为LTH型,所述光记录层的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为1.2~2.1的范围,衰减系数k为0.01~0.7的范围,且n+k为1.4~2.1的范围,此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通过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记录及再生。

Description

光信息记录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以通过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记录、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背景技术
将有机色素用作记录材料的光信息记录媒体,有所谓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是使用所谓的红色激光来记录信息,并对已记录的信息进行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红色激光是照射波长为750~830nm的半导体激光。并且,首先开发出了记录容量为650MB或700MB的可记录型CD(Compact disk,光盘)(所谓的CD-R(Compact disk-Recordable))。接着开发出了可记录型DVD(digitalversatile disc,数字通用光盘)(所谓的DVD-R/+R),其使用640~680nm的波长更短的短波长红色激光,且记录容量是4.7GB。而且,所述CD-R及DVD-R/+R已经广泛普及。所述CD-R及DVD-R/+R的记录极性是High to Low(高到低)型(以下称为“HTL型”)。具体而言,所述High to Low型是指未记录状态下的凹坑预形成部分的反射率高,而记录后所形成的凹坑部分的反射率变低的类型。
作为容量更大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目前正在开发一种可以使用所谓的蓝紫色激光来进行记录及再生的光盘,所述蓝紫色激光是波长比以往的红色激光的波长短,为350~500nm左右(例如405nm左右)的激光。在2006年,有机HD(High Definition,高清晰度)DVD-R已商品化,其使用波长为405nm的激光来进行记录及再生,且在单层记录容量为15GB的光记录层中使用了有机色素。另外,可记录型无机蓝光光盘(所谓的无机BD-R(Blu-ray Disc-Recordable))也已商品化,其使用波长405nm的激光来进行记录及再生,且在可以进一步增大单层的记录容量的光记录层中使用了无机材料。所述有机HD DVD-R、无机BD-R与DVD-R/+R同样地是沿着沟槽进行记录的。并且,有机HD DVD-R的记录极性是Low to High(低到高)型(以下称为“LTH型”)。具体而言,所述Low to High型是指未记录状态下的凹坑预形成部分的反射率低,而记录后所形成的凹坑部分的反射率变高的类型。对此,可记录型无机蓝光光盘的记录极性与DVD-R/+R同为HTL型。
如图1所示,已经商品化的HD DVD-R使用了圆盘状的基板2,此基板2在其中一个主面上形成了作为引导槽的沟槽7。所述基板2的沟槽7与沟槽7之间的部分被称为岸台8。在形成了沟槽的圆盘状基板2的上表面依次形成着光记录层3、光反射层4。在光反射层4的上表面,隔着粘着层5而层压着兼作保护层的虚设基板6。以所述方法获得的HD DVD-R光盘1中,沿着螺旋状地形成在基板2上且作为引导槽的沟槽7向光记录层3照射激光9,由此进行记录。沿着沟槽7而进行记录的HD DVD-R光盘1的再生方法如下:沿着沟槽7而照射激光9,并从所述激光9的反射光中读取记录信号。即,记录、再生都是沿着沟槽进行的。所述HD DVD-R光盘1的类型是未记录状态下的凹坑预形成部分的反射率低(Low),而记录后的凹坑部分的反射率变高(High)的LTH型。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着:为了实现在光记录层中使用有机色素,且短波长激光的波段中的记录再生品质高的HD DVD-R,使用一种有机色素来形成所述光记录层,所述有机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区域与照射到所述光记录层上的短波长激光的波长相比处在长波长侧,且所述有机色素具有阴离子部与阳离子部。
[专利文献i]日本专利特开2005-297406号公报
图2表示在光记录层中使用了有机色素的可记录型有机蓝光光盘(以下称为“有机BD-R”)。有机BD-R11中,在圆盘状基板2的形成有引导槽一侧的上表面上,依次形成着光反射层4、光记录层3、及保护层5。而且,在保护层5的上表面,隔着粘着层6a而贴附着覆盖层6b。在此种有机BD-R11中,螺旋状地形成在基板2上的引导槽即为沟槽7′,而形成在沟槽7′与沟槽7′之间的部分为岸台8′。通过向沟槽7′内的光记录层3(从激光照射侧观察是岸台)、或者岸台8′上的光记录层3(从激光照射侧观察是沟槽)照射激光9来进行记录。沿着沟槽7′而进行记录的有机BD-R光盘11的再生方法如下:沿着沟槽7′来照射激光9,并从所述激光9的反射光中读取记录信号。例如揭示了如下发明的专利文献2已为人所知:为了实现在光记录层中使用有机色素,且短波长激光的波段中的记录再生品质高的有机BD-R,规定光记录层的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以及记录前后的n与k的变化量、即Δn与Δk的范围。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30344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2的有机BD-R的记录极性,是未记录时的凹坑预形成部分的反射率高,而记录后的凹坑部分的反射率变低的HTL型。对于在光记录层中使用了有机色素的有机BD-R而言,为了提高记录灵敏度而增大光记录层的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这样可以吸收较多的激光,因此较为有利。但是,应改善无法增大所述光记录层的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的问题。
本发明者等人认为理想的是:与专利文献2中将记录极性设为HTL型相比,与有机HD DVD-R同样地将记录极性设为LTH型,则有利于改善特性,同时进行可以增大色素膜厚体积并增大吸收效率的岸台记录,即,从激光照射侧观察是岸台记录,而从基板侧观察则是沟槽记录。
根据所述见解对新型有机BD-R进一步进行开发而完成了本发明。所述有机BD-R使用岸台记录且记录极性为LTH型。因此,与以往的记录极性为HTL型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不同。因此,必需通过与以往不同的记录材料设计及光盘形状设计来确保性能。
以往的有机BD-R采用HTL型记录方式,当在记录后进行再生时,再生信号的反射率降低。另一方面,在采用LTH型记录方式的情况下,当在记录后进行再生时,再生信号的反射率增加,因此,在寻轨时无法进行追随的情况增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使用了有机色素且具有LTH型的记录极性的有机BD-R等新型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记录极性为LTH型,且在再生用激光对含引导槽的轨道进行寻轨时不会无法追随的有机BD-R等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记录时的记录灵敏度并降低记录功率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善了信号品质变差、即调制度变差的问题的有机BD-R等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所述信号品质用来表示记录信号的再生精度。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最终可以通过照射短波长激光来高速、大容量且高精度地进行记录、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本发明者等人的开发重点在于岸台记录时的LTH型的记录极性,而不是以往的HTL型的记录极性。并且,本发明者等人经过专心开发后发现:通过使与光记录层的折射率(n)、衰减系数(k)相关的n+k等于或小于2.1,可以避免调制度降低,并且也可以避免在岸台记录的LTH型记录极性下,因反射率增加而容易引起的无法寻轨的问题,最终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第1技术方法是一种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在圆盘状基板的其中一个面上形成着螺旋状或环状的槽,并在此槽的上表面侧形成着以有机色素材料为主原料的光记录层,通过从此光记录层的上表面侧沿着所述沟槽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记录信息,在记录所述信息后,可以读取短波长激光的反射光的变化来再生所述信息,记录极性为LTH型,光记录层在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为1.2~2.1的范围,衰减系数k为0.01~0.7的范围,且n+k为1.4~2.1的范围,通过所述结构来实现所述目的。
根据第1技术方法,可提供一种有机BD-R等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对于光记录层的折射率n、衰减系数k,使n+k等于或小于2.1,使n为1.2~2.1的范围,使k为0.01~0.7的范围,因此,可以使再生激光准确地对经记录的轨道进行追随,寻轨良好,且在通过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记录后,通过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再生。
特别地,使光记录层具有适当的有机色素的光学膜厚,由此,能够使折射率n小于2.1,并将n+k限制在1.4~2.1的范围。结果,可以良好地确保寻轨。
通过使光记录层的折射率n等于或小于2.1,可以使光记录层具有适当的光学膜厚。通过使折射率n等于或大于1.2,也可以使光记录层具有适当的光学膜厚。
光记录层的衰减系数k可以等于或大于0.01,光记录层可以吸收充分的激光量,从而可以提高记录时的记录灵敏度,并降低记录功率。另外,通过使衰减系数k等于或小于0.7,光记录层不会过度地吸收激光,从而可以不使检测器中的光强度降低。
并且,如所述第1技术方法,本发明的第2技术方法更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所述光记录层含有机色素材料膜,且所述光记录层在吸收最大波长时的光学密度(OD(optical density)值)等于或小于0.3。由此实现所述目的。
根据第2技术方法,将光记录层在吸收最大波长时的光学密度(OD值)调整得等于或小于0.3,由此,可以使光记录层具有适当的光学膜厚。结合第1技术方法来设定光记录层的适当的光学膜厚,由此,可以提供一种有机BD-R等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再生激光可以准确地对经记录的轨道进行追随,不存在无法寻轨的情况,并且在通过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记录后,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再生。
并且,如所述第1或第2技术方法,本发明的第3技术方法更提供一种光信息记录媒体,其中记录、再生信息的短波长激光是波长为350~500nm的激光。由此实现所述目的。
根据第3技术方法,可以提供一种可以通过短波长激光来高速、大容量且高精度地进行记录、再生的光信息记录媒体。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HD DVD-R的截面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截面说明图。
图3(a)-图3(c)是简略地说明使用短波长激光来进行寻轨的原理的说明图。
图4(d)-图4(e)是所述图3(a)-图3(c)的后续说明图。
图5是表示未记录n+k与未记录PP振幅的关系的图表。
[符号的说明]
1:HD DVD-R光盘
11本发明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有机BD-R)
2基板
3光记录层(光吸收层)
4光反射层
5保护层或粘着层
6虚设基板
6a粘着剂层
6b覆盖层
7沟槽
8岸台
7′沟槽
8′岸台
9激光(记录光、再生光)
S光点
D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2来说明本发明的结构概要。本发明的有机BD-R11中,在厚度为1.1mm的圆盘状基板2的其中一个面上形成着螺旋状引导槽,在形成着此引导槽一侧的上表面上,依次形成着光反射层4、光记录层3、及保护层5。而且,在保护层5的上表面上,隔着使用了粘着剂的粘着层6a而贴附着覆盖层6b。在此种有机BD-R11中,螺旋状地形成在基板2上的引导槽为沟槽7′,而形成在沟槽7′与沟槽7′之间的部分为岸台8′。通过向沟槽7′内的光记录层3(从激光照射侧观察是岸台)、或者岸台8′上的光记录层3(从激光照射侧观察是沟槽)照射激光9来进行记录。
通过使光记录层3上的被激光9照射的部分高温发热而进行记录。由于所述部分发热,利用此发热部分周边的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而使光反射率产生变化。以所述方式变化的部分形成凹坑。并且,通过激光9的照射控制技术来控制凹坑的形状,由此,可以记录必要的信号。所述方法是众所周知的事项,因此省略其他说明。沿着沟槽7′而进行记录的有机BD-R光盘11的再生方法如下:沿着沟槽7′来照射激光9,并从所述激光9的反射光中读取记录信号。
针对所述结构的光信息记录媒体,使用图3及图4来说明利用短波长激光进行追随的原理。图3(a)是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示意截面图,图3(b)是表示对准图3(a)的示意图并从光信息记录媒体的上表面观察到的沟槽7′与激光的光点直径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另外,在图3(b)中表示了对因照射激光而产生的反射光进行检测的检测器D。图3(c)是表示由对准图3(b)的激光的光点位置的检测器D检测出的推挽(PP,pushpull)信号的概要图。
首先,如图3(a)所示,在基板2的形成有作为引导槽的沟槽7′一侧的上表面上形成着光记录层。在形成了沟槽7′的两侧的基板表面上形成着岸台8′。在关闭寻轨的状态下,向所述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未记录的光记录层3照射短波长激光。使用读写头的检测器D,来检测因所述照射而在岸台8′与沟槽7′之间往返照射的短波长激光的反射光,同时对此反射光进行光电转换,并使用示波器来测定推挽(PP)信号。进行所述测定后,检测图3(c)所示的推挽(PP)信号作为电压。当获得像正弦波这样的波形时,可以正常地利用短波长激光来对轨道进行追随。即,在图3(b)的状态下开启寻轨,使激光的光点S向沟槽7′(从激光照射侧观察是岸台)上追随时,来自将检测器D分为两个半圆而成的A、B的反射光的运算值、即PP=A-B=0。
根据图4的振幅电平的概要图来说明所述状态,如图4(d)所示,当未记录RF(RadioFreqency,射频)振幅的值较小时,可以正常地发挥功能。使实际的PP信号正常化,以进行电路处理。
使所述PP信号与RF信号正常化的运算式如下所示。NPPb表示未记录的正常化NPP信号,NPPa表示记录后的正常化NPP信号。
NPPb=PP振幅V1〔V〕/未记录RF振幅V2/2〔V〕
NPPa=PP振幅V1〔V〕/记录后RF振幅V3/2〔V〕
对于图4(d)中由未记录状态下关闭寻轨时的用于再生的RF信号所规范的PP值(NPPb)而言,因为RF信号的振幅值小,所以运算后的NPPb值变大,如上所述可以正常地发挥功能,但对光记录层3进行记录时,图4(e)中关闭寻轨时的用于对记录部分进行再生的RF信号的反射率上升,NPPa的值小于NPPb的值,因此无法进行寻轨。即,在图3(b)的状态下开启寻轨,使激光的光点S在沟槽7′上进行追随时,来自将检测器D分为两个半圆而成的A、B的反射光的运算操作为PP=A-B≠0,无法正常地发挥功能,所以无法进行寻轨。
为了避免所述无法进行追随的情况,本发明者等人发现:使再生功率为0.25mW的短波长激光通过30kHz的低通滤波器后,PP振幅V1等于或大于0.2〔V〕,即V1〔V〕≥0.2〔V〕即可。因此,本发明者等人了解到:较为适当的是使用于形成光记录层的色素膜在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处于1.2~2.1的范围内,使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处于0.01~0.7的范围内。
而且,本发明者等人了解到:优选利用有机色素材料来形成光记录层,使得包含有机色素薄膜的光记录层对波长为405nm的短波长激光在吸收最大波长时的光学密度(OD值)(吸光度)等于或小于0.3。
再者,本发明中所使用的色素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偶氮及其金属络合物、次甲基及其金属络合物、偶氮甲碱及其金属络合物、其他金属络合物、花青、部花青、方酸、苯乙烯基、香豆素、酞菁、亚酞菁、卟啉、吡咯甲川、氧喏(Oxonol)、以及用于形成互变异构体的色素等。
针对包含下述的实施例的实测值的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衰减系数k,尝试探索无法寻轨(无法进行伺服追随)的可能性非常小的区域。表1表示其结果。表1中,化1~化8是下述的〔化1〕~〔化8〕,对于“记录后的寻轨”,以“○”表示可以进行所述寻轨追随,以“×”表示无法进行所述寻轨追随。其他则如上所述。根据所述表1,未记录时的n+k的值小于2.04且未记录时的PP振幅V1〔V〕的值大于0.21〔V〕,则可以进行寻轨追随,即表示为“○”。将此关系制成图表后,如图5所示。
根据表1、图5得知:为了使“记录后的寻轨”为“○”,即为了在记录后能够进行寻轨,理想的是使未记录时的PP振幅标准值V0等于或大于0.20〔V〕,即,优选设定成V0〔V〕≥0.20〔V〕的n+k<2.1的范围。
而且,从确保记录灵敏度及调制度的方面考虑,优选使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处在1.2~2.1的范围内,使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处在0.01~0.7的范围内。这样也可以使n+k≥1.21。
n>1.2,且包含有机色素膜的光记录层的厚度d<55nm,根据图5,优选V0〔V〕>0.25〔V〕,n+k<2.0或1.95。由于来自岸台部与沟槽部的反射光的干扰而在检测器D中所产生的光强度变化及光强度分布依赖于岸台部与沟槽部的光程差,因此,需要将光记录层的光学膜厚(Optical Thickness)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即,需要将nd设定在适当的范围内,此nd是用于形成光记录层的色素在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与光记录层的薄厚d的积。
[表1]
Figure A20081008508500101
[化1]
Figure A20081008508500102
(花青的一例)
[化2]
Figure A20081008508500111
(偶氮金属螯合物的一例)
[化3]
Figure A20081008508500112
(香豆素的一例)
[化4]
Figure A20081008508500113
(方酸的一例)
[化5]
Figure A20081008508500121
(偶氮的一例)
[化6]
Figure A20081008508500122
(花青的一例)
[化7]
Figure A20081008508500123
(香豆素的一例)
[化8]
Figure A20081008508500131
(偶氮金属螯合物的一例)
所述透光性基板2是由对于激光的折射率例如在1.5~1.7的范围的高透明度的材料形成的,且主要是由耐冲击性优良的树脂形成的,优选使用例如聚碳酸酯板、丙烯酸板、环氧树脂板等树脂板。另外,也可以使用玻璃板。
而且,光记录层3优选是由形成在基板2上的含色素材料的色素膜所形成的厚度为15nm~120nm的层。并且,例如通过照射激光9来改变所述色素的分子结构,由此,根据有机色素对于激光9的折射率n、衰减系数k的变化Δn、Δk,在照射激光9前的折射率n、衰减系数k之间进行调制,从而可以利用激光来进行再生。
本发明的光记录层是以有机色素材料为主原料的有机色素薄膜,且作为光学薄膜而起作用。所述薄膜的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以及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较为重要。当并非混合单独的色素而是混合多种色素来形成所述有机色素薄膜时,与使用单独色素来构成所述有机色素薄膜的情况相同,也可以使用光记录层的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以及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
将有机色素材料及其他视需要而添加的添加剂加入到溶剂中以制备混合溶液,例如使用旋涂法来将所述混合溶液涂布到厚度为1.1mm的环型圆盘状基板的形成着螺旋状引导槽一侧的上表面上,从而形成光记录层3。
溶剂优选2,2,3,3-四氟-1-丙醇等氟化醇,但也可以在不侵蚀基板的程度下,单独或者并用三氯甲烷、二氯乙烷、丁酮、二甲基甲酰胺、甲醇、甲苯、环己酮、乙酰丙酮、双丙酮、甲基溶纤剂等溶纤剂类、以及二氧杂环己烷等,而且,也可以与单个或多个氟化醇并用。
光反射层4是热导率及光反射率高的金属膜,例如,通过蒸镀法、溅射法等方法来对金、银、铜、铝、或包含这些金属的合金等金属材料进行蒸镀或溅射等,由此形成所述光反射层4。
保护层5包含透明的无机材料,且例如通过溅射法而形成膜。
覆盖层6b是例如厚度为0.1mm的透光性树脂。并且,隔着由透明粘着剂形成的粘着层6a来贴合所述覆盖层6b,由此,确保光盘达到约为1.2mm的规定厚度。
再者,在有机BD-R11中设置了光记录层3、光反射层4、及保护层5各1层,但也可以设置多层所述各层而形成所谓的多层型光盘,从而可以更高密度、更大容量地进行记录。
[实施例]
接着,根据图2~图5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外径为120mm、厚度为1.1mm的圆盘状的聚碳酸酯制的基板2上,形成间距为0.32μm的螺旋状引导槽。随着用于对寻轨进行引导的软件等的改变,所述引导槽也可以使用环状槽。在所述基板2的形成着引导槽一侧的上表面上,通过溅射法来形成包含Ag合金的反射层4,从基板侧观察,在光反射层上形成深度为45nm、宽度为160nm的与引导槽相对应的轨道。
在形成着所述光反射层的所述基板2的上表面上,通过旋涂法来涂布将所述〔化1〕的化合物(花青色素)溶解到2,2,3,3-四氟-1-丙醇(TFP(tetrafluoropropanol))中而获得的色素溶液,以80℃的温度干燥30分钟后,形成沟槽7′的膜厚(从激光照射侧观察到的岸台上的膜厚)为35nm、岸台8′的膜厚(从激光照射侧观察到的沟槽上的膜厚)为15nm的光记录层3,并使所述光记录层3在吸收最大波长(λmax)时的光学密度(OD值)为0.3。然后,再在光记录层3的上表面上,溅射厚度为20nm的包含ZnS-SiO2材料的透明保护层5。然后,隔着包含透明粘着剂的粘着层6a,将0.1mm的包含聚碳酸酯制薄板的覆盖层(透光层)6b贴合在保护层5的表面上,由此获得有机BD-R11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的样品。
在外径为120mm、厚度为1.1mm的圆盘状聚碳酸酯制的两面平坦的基板的上表面上,通过旋涂法来涂布将所述〔化1〕的化合物溶解到TFP中而获得的色素溶液,并以80℃的温度干燥30分钟后,形成膜厚为40nm的色素薄膜,使用n与k的测量装置(STEAGETA-Optik GmbH公司制造的ETA-RT/UV),来测定以所述方式获得的有机BD-R11中的光记录层3的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与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后,n为1.28,k为0.41。而且,主光束再生功率为0.25mW的3束短波长激光通过30kHz的低通滤波器后,未记录时的PP振幅V1〔V〕为0.31〔V〕。
再者,对于〔化1〕的化合物(花青色素)以外的化合物〔化2〕、〔化3〕、〔化4〕、〔化5〕、〔化6〕、〔化7〕及〔化8〕,制作同样的样品,并同样地使用测量装置(STEAGETA-Optik GmbH公司制造的ETA-RT/UV)来测定未记录时的n与k。表1表示其测量值。
接着,使用市售的记录再生装置(Pulstec公司制造的DDU-1000),并在数值孔径NA为0.85、记录功率为5.0mW、线速度为4.92m/秒的条件下,使用波长为405nm的短波长激光来进行记录,使用波长为405nm的短波长激光对再生特性进行评价,结果是可以进行寻轨追随,主光束再生功率为0.3mW的3束短波长激光通过30kHz的低通滤波器后,记录后的PP振幅V2〔V〕为0.23〔V〕,而调制度为0.47。
因此,相对于未记录时的n、k满足n+k=1.69,未记录时的PP振幅V1〔V〕为0.31〔V〕,满足所述使V0〔V〕≥0.20〔V〕的n+k<2.1的关系。表1的化1的一栏表示所述结果。
实施例2、3、4、5
将实施例1中的〔化1〕的化合物分别替换为所述〔化2〕、〔化3〕、〔化4〕、〔化5〕的化合物,除此以外,以相同的方法获得有机BD-R11。与实施例1相同地进行测定而获得的结果如表1中的化2~化5的各栏所述,均可以进行寻轨。
相对于各个未记录时的n、k分别满足n+k=1.54、1.70、1.95、2.04,未记录时的PP振幅V1〔V〕分别为0.34〔V〕、0.30〔V〕、0.27〔V〕、0.21〔V〕,均满足所述使V0〔V〕≥0.20〔V〕的n+k<2.1的关系。而且,调制度分别为0.40、0.41、0.43、0.40。
比较例1、2、3
将实施例1中的〔化1〕的化合物分别替换为所述〔化6〕、〔化7〕、〔化8〕的化合物,除此以外,以相同方法获得有机BD-R1。与实施例1相同地进行测定而获得的结果如表1中的化7的一栏所示,无法进行寻轨追随。
相对于未记录时的n、k满足n+k=2.11、2.23、2.15,PP振幅V1〔V〕为0.19〔V〕、0.14〔V〕、0.18〔V〕,无法满足所述使V0〔V〕≥0.20〔V〕的n+k<2.1的关系。而且,调制度分别为0.44、0.42、0.45。
再者,本发明的结构及操作并不受到所述各说明的限定,并且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内可以添加各种变更。

Claims (3)

1.一种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其在圆盘状基板的其中一个面形成着螺旋状或环状的引导槽,并在所述引导槽的上表面侧形成着有机色素材料系的光记录层,通过从所述光记录层的上表面侧沿着所述引导槽照射短波长激光来记录信息,在记录所述信息后,可以读取短波长激光的反射光的变化来再生所述信息,所述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的特征在于:
记录极性为LTH型,
所述光记录层在未记录时的折射率n为1.2~2.1的范围,未记录时的衰减系数k为0.01~0.7的范围,且n+k为1.4~2.1的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记录层含有机色素材料膜,且光记录层在吸收最大波长时的光学密度(OD值)等于或小于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记录型光信息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再生信息的短波长激光是波长为350~500nm的激光。
CNA2008100850852A 2007-03-20 2008-03-17 光信息记录媒体 Pending CN1012717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72520 2007-03-20
JP2007072520 2007-03-20
JP2008-027142 2008-02-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708A true CN101271708A (zh) 2008-09-24

Family

ID=3998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850852A Pending CN101271708A (zh) 2007-03-20 2008-03-17 光信息记录媒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62671A (zh)
CN (1) CN101271708A (zh)
TW (1) TW2009056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017B (zh) * 2009-04-28 2011-06-01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判别盘片种类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2017B (zh) * 2009-04-28 2011-06-01 凌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判别盘片种类的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262671A (ja) 2008-10-30
TW200905671A (en) 2009-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5504649A (ja) 光記録媒体
KR101235104B1 (ko) 광 정보 기록 매체용 색소 및 광 정보 기록 매체
EP1246177A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and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US7755995B2 (en)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for dye-based recordable DVD mediu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TWI427630B (zh)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with color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a
JP2002301870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CN101271708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
US7981494B2 (en) Optical informaton recording medium
CN101379560B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以及其制造方法及记录方法
JP5283573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用色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
EP1653452A1 (en)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its recorder/reproducer
KR100509621B1 (ko) 광정보 기록매체
US7457229B2 (en)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4810453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EP1835495A1 (en) Optical recording apparatus
JPH05120727A (ja) 光記録媒体及び該媒体に情報を記録または再生する方法
JP2004303401A (ja)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光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408851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
US5448541A (en) Method of use for an optical recording disk with a dye-containing recording layer and a tracking guide groove
JP5205521B2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用色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
JP3141998B2 (ja) 情報記録媒体
JP2003170664A (ja) 情報記録媒体
CN100382177C (zh) 光记录介质
JP2011183580A (ja) 光情報記録媒体用色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媒体
JP4481943B2 (ja) 色素系追記型dvd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及びその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924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2015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