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67901B - 轴-毂联接件的制造 - Google Patents

轴-毂联接件的制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67901B
CN101267901B CN200580051589.7A CN200580051589A CN101267901B CN 101267901 B CN101267901 B CN 101267901B CN 200580051589 A CN200580051589 A CN 200580051589A CN 101267901 B CN101267901 B CN 101267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th
parts
shaped region
drawing die
gear hobb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8005158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67901A (zh
Inventor
W·贝冈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filed Critical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Priority to CN20121011528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44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67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67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67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28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 B21K1/3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with gear-tee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HMAKING PARTICULAR METAL OBJECTS BY ROLLING, e.g. SCREWS, WHEELS, RINGS, BARRELS, BALLS
    • B21H5/00Making gear wheels, racks, spline shafts or worms
    • B21H5/02Making gear wheels, racks, spline shafts or worms with cylindrical outline, e.g. by means of die rolls
    • B21H5/027Making gear wheels, racks, spline shafts or worms with cylindrical outline, e.g. by means of die rolls by rolling using reciprocating flat dies, e.g. rac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62Gear making
    • Y10T29/49467Gear shaping
    • Y10T29/49471Roll form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62Gear making
    • Y10T29/49467Gear shaping
    • Y10T29/49474Die-press sha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ars, Cams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位于轴-毂联接件的部件上的齿的方法,其中,该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中,同时它在该夹具中接受至少两级齿的成形。还可以用特定的拉拔模来执行该方法,其中,带第一高度的第一齿成形区域和带有至少一个第二高度的紧随的至少一个第二齿成形区域设置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并且第一高度构造成比第二高度略低。

Description

轴-毂联接件的制造
本发明涉及一种方法、一种拉拔模(Ziehmatrize)和一种滚齿刀具(Verzahnungswalzwerkzeug),其用于制造在轴-毂联接件(Welle-Naben-Verbindung)的部件上的齿,本发明也涉及轴-毂联接件的部件。
已经知道,轴/毂单元具有齿(Verzahnung)。这可以从文献DE19722917C1中可以看出。其中齿之间相互协调,使得可以传递尽可能大的扭矩。为此,轴身上的齿与毂上的齿相配合,反之亦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轴-毂联接件的力传递和所属齿的质量,其中特别是制造过程还需要简化。
该目的是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所述特征的方法、具有权利要求7所述特征并且用于执行该方法的拉拔模、具有权利要求22所述特征的滚齿刀具和具有权利要求26所述特征的轴-毂联接件的部件来实现的。有利的改进在各自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详细说明。
用于制造位于轴-毂联接件的部件上的齿的方法规定该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Aufspannung)中,同时,在夹具中接受(erhalten)至少两级齿的成形。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避免了在两个加工步骤之间由于夹紧的变化而产生的加工误差。另一方面,在齿制造中,部件的长期夹紧优选地使得可以实现单级运行过程,以制造至少两级的齿。例如,至少两级的齿可利用单一刀具制造。该刀具具有对于待制造的齿来说所必需的相应加工表面。这些加工表面特别地彼此隔开地沿着刀具设置。尤其是这样设置,沿着刀具加工方向,在一次加工行程中,在部件的不同区域可以实现对彼此隔离的单个加工表面的接合。为此,优选地设置成部件和刀具之间可以执行平行的相对移动。根据另一种方法,刀具和部件设置彼此之间可以执行相对的旋转运动。根据另一个方法,优选地,一对轧棒(Walzbalkenpaar)设置成相对于彼此平移运动,设置在其间的可旋转地安装的轴执行旋转运动,同时刻出了多级齿。
根据改进方案,在部件上制造出至少两级的外齿。为此,特别地,部件被保持在夹具内,使得其可以通过例如拉拔模被引导通过,该拉拔模在齿的制造过程中持久地固定设置。例如在制造外齿时,将使用空心部件,使得也可以实现从该部件的内部对该部件进行夹紧。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夹紧实现在部件的外部区域,该区域不在与齿刀具接合的范围内。为此,该部件(例如)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夹紧表面。根据改进方案,设置了用于夹紧的突出边缘。该突出边缘允许在夹紧时力特别均匀地分布,也允许夹紧部件与夹紧保持器本身之间的按所限定的形状配合。根据另一个改进方案,轴-毂联接件的部件同时在一个夹具中设置有多个齿。为此,可以(例如)在轴的两端都设置齿。然而,还可以在设置于彼此相对而置的端部之间的、轴的至少一个区域上设置有多级齿。也可以制造三级或更多级的齿。例如,文献DE4313712和FR2178741介绍了在轴上同时制造齿的方法,所作的参考在公开框架的范围内。也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除了轴和/或毂上的外齿和/或内齿作为多级齿而同时制造之外,还制造有至少一个同级齿。它可以与多级齿分开或同时制造。
根据另一个改进方案,在部件上制造出至少一个两级内齿。其中,部件(例如)可以被保持在夹具中的外表面上。该部件自身具有中空区域。该中空区域与齿刀具接合。这优选地通过平移运动来实现。然而同样也可以在部件和齿刀具之间执行旋转运动。
在至少两级齿制造过程中的添加润滑剂被证明是有利的。润滑剂可以(例如)在两级齿的实际制造之前,添加到齿刀具和/或待加工部件的表面上。还可以进行定量的润滑剂添加。此外,可以在齿刀具指定区域能够施加特定量的润滑剂。此外还可以进行连续或不连续的润滑剂添加。润滑剂本身可以作为乳状剂和油剂而添加。添加可以以流体流的形式来实现。同样存在可能性,把润滑剂以雾状喷射或者以其它的方式供给。优选地,使用的润滑剂是水溶性的。这样使得用水清洗刀具或部件成为可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思想,使用拉拔模来执行在轴-毂联接件的部件上制造齿的方法,其中,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中,同时它在夹具内接受至少两级齿。拉拔模具有第一端面(Stirnseite)和与之相对而置的第二端面。带第一高度的第一齿成形区域和带有至少一个第二高度的紧随的至少一个第二齿成形区域设置在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之间。其中第一高度构造为比第二高度略低。根据第一改进方案,通过将部件导入拉拔模第一端面表面,第一高度可以首先与该部件接触,在将部件进一步导入拉拔模的过程中,该部件的第一接触区域接着与拉拔模齿成形区域的第二高度接触。通过第一高度实现材料移除(Materialverdr
Figure 2005800515897_0
ngung),直到第一区域。通过第二高度在第一移除区域之后进行进一步的移除。在第二高度之后可以有第三或更多的高度,其分别优选地比各自的前一拉拔模的相应的齿成形区域的高度要高。
根据改进方案,至少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存在拉拔模的齿形成部分的区域,其高度比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要低。优选地,该区域设计成使得部件的被移除材料可以获得一定的松弛,而在此之前它可以通过第二齿形成区的接合而获得超过第一移除的第二移除。通过这种方式,拉拔模内的摩擦减小,而施加的成形力也因此而减小。进一步地,较低高度的区域形成润滑剂蓄积,其在第二成形阶段之前在部件表面上重新涂上了润滑剂,因此就增加了刀具尤其是拉拔模的使用寿命。
根据另一改进方案,拉拔模具有带第一高度的第一齿成形区域,对于该第一齿成形区域,设置有带至少一个第二高度的至少一个第二齿成形区域,它不仅在拉拔模的平移方向上而且在其圆周方向上都发生偏移。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第一端面的部件能够再次在一开始与第一齿成形区域相接触。与此相反,设置在后面的第二齿成形区域不是沿着平移运动直接设置在第一齿成形区域之后,而是偏移设置在其后。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一个操作过程中通过拉拔模使不同的齿在部件上执行完成。特别地,在第一和第二齿成形区域偏移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不同的齿模块。
优选地,拉拔模的目的在于,使在单个工作行程中可以在部件上形成出至少两级的齿。为此根据改进方案,可以将部件完全地或至少部分地引入拉拔模的第一端面。紧接着,在对部件进行第一和第二齿成形区域的制模后,优选地后者被再次导回,并且保持部件的夹紧不会因此而必须改变。如果该部件有必要再次被导入,为此就应该保持夹紧不变。优选地,拉拔模设置在一个装置内,其可以再次和用于部件的夹具相联接。优选地,夹具沿着预定的轨道移动,尤其地,该轨迹通过滑道或类似的引导件来确保。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制造。优选地,通过使用拉拔模而制造出的带有至少两级齿的部件具有了最终外形,且不必进一步加工就可以获得尺寸精度。优选地,根据标准ANSIB29.1及DIN3962,该最终外形具有至少6级公差或者更好。
根据另一改进方案,拉拔模至少在一个区域中包括近似无限数量的小阶梯,其包迹(Einhüllen)一到十度的平面角度之内。拉拔模在这种情况下具有齿成形区域,其作为大量小阶梯的彼此连接区域。然而,一个或多个较低高度的拉伸区域可以设置在在这些阶梯之间。在这些区域上,所导入部件的材料获得松弛。
优选地,齿成形区域的材料去除倾角具有在5°到30°之间的角度。如果存在多个这样前后设置的倾角,它们可以一致或也可以彼此有所偏差。
进一步地,拉拔模的齿成形区域是外部区域,而不是在第一和第二端面之间通过纵向孔的内部表面。
优选地,部件的内齿可以利用心轴(Dorn)来制造。可以将心轴导入部件的中空区域内,或者把部件的中空部分安装到心轴上。在此心轴可能在竖直线上竖直延伸。带有中空区域的部件从上面滑动到心轴上,其中,压力通过夹具而施加。心轴通过支撑优选地固定在底部区域上,只要可以产生与压力相应的阻力,其中,为了制造出齿通过齿成形区域沿着心轴进行材料移除。然而相反的动作也是可以的。在另一改进方案中,心轴具有非圆的、例如带角的几何形状。这种非圆的几何形状指的是心轴截面的基本形状。这种基本形状可以是矩形、正方形,也可以是多边形和/或椭圆形或多角形。
为了简化心轴和部件或者说部件和拉拔模的导入,优选地,同心区域设置在成型方向(Umformrichtung)上、齿的前面。该同心区域允许部件在导入拉拔模过程中或相反的相对运动过程中优选地对齐。特别地,可以设置成,只有当至少部件的一部分通过或离开中心区域之后,拉拔模和部件之间的定位才能被固定地校准。优选地,中心区域具有不变的截面,例如圆柱形。然而,中心区域也可以构造成圆锥形。中心区域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域为坡道形状。特别地,中心区域也可设置成倒角的形状。中心区域也可以设置成至少部分是斜面形状而部分具有恒定的直径。其它的外形设置也是可能的。
已经证明,如果拉拔模配备了减少磨损的涂层,那么对与它的长期抵抗能力来说是有利的。该磨损减少涂层可以(例如)通过电镀而形成。特别地,该涂层具有比被其覆盖的材料更小的摩擦系数。
根据第一改进方案,拉拔模自身至少部分地由烧结材料制成。例如,拉拔模可以由多部分构成。第一区域例如由烧结材料制成。而第二区域由钢组成。特别地可以设置成,拉拔模至少具有可更换地设置的齿成形区域。根据改进方案,即使多个齿成形区域也能分别彼此独立更换。为此,拉拔模具有(例如)基体,而齿成形区域(例如)以圆盘或类似的形式设置在该基体中。进一步地,也存在可能性,即,整个拉拔模是由烧结材料制成的。拉拔模也可以由工具钢或硬金属制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思想,介绍了用于执行在轴-毂联接件部件上制造齿方法的滚齿刀具,其中,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中,同时其在夹具中接受至少两级齿的成形。滚齿刀具具有带第一高度的第一齿成形区域和带第二高度的至少一个第二齿成形区域,第二区域设置在第一区域之后,其中第一高度构造成比第二高度略低。通过滚动,滚齿刀具能够移除部件的材料,也可以压缩部件的材料,其中,齿成形区域产生了材料移除,在该过程终了时,得到带有完工的齿的部件。根据第一改进方案,滚齿刀具至少可以实现为带有多级齿的轧轮(Wlzrad)。然而,轧轮也可以具有齿,其中,从圆周方向上看,第一齿成形区域从第二齿成形区域转移出来设置在轧轮中。
根据另一改进方案,使用带多级齿的轧杆(Walzstange)作为滚齿刀具。其中,齿成形区域也可以偏移。优选地,在轧轮和轧杆上也使用耐磨涂层。
滚齿刀具优选地由两个轧棒或带有相反运动方向的两个轧轮组成。
根据本发明另一个思想,介绍了带有至少两级齿的轴-毂联接件的部件,其中,大量齿的表面各自带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各自带有不同的高度),而这些齿各自具有形式统一的连续排列的加工线(Bearbeitungslinie),其到区域的各个表面分别具有相同的距离。在制造齿中,通过将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中而进行部件制造,有可能制造出形状特别精确的带多级齿的部件。除了齿本身的质量,尤其在一个加工过程中对齿的制造使特别高的形状精度和齿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之间定位精度成为可能。其中,所形成的加工线显示了部件和刀具之间发生的相对平移运动的方向。在旋转运动中,各自与一条线对齐的第一和第二区域相对于彼此丝毫没有任何偏移,从而获得了几何精度。特别地,部件具有数值为6及更小的质量特征。有关轴-毂联接件和其元件的可行改进方案将在下文参考文献DE19722917C1而描述,并在相关的公开框架内进行完全参考。
还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在部件和齿刀具的平移运动和旋转相对运动的叠加中,能够产生螺旋或者说螺纹几何形状以及螺线形几何形状的齿。为此当刀具具有相应的几何形状,部件允许弹性扭曲(扭转)或者工件保持器设计成可旋转时,就足够了。
另一有利的改进和进一步的发展将在以下附图中作详细的描述。然而,各个示意说明的特征并不局限于单个的实施例。相反,这些可以和其它附图中描述的特征以及上面的一般描述相联系,以形成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用于制造带齿的轴-毂联接件的部件的第一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制造带齿的轴-毂联接件的部件的第二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穿过拉拔模的截面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拉拔模第一端面的俯视图;
图5是拉拔模齿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另一拉拔模的示意图;
图7是齿成形区域的示意图;
图8是齿成形区域的进一步的示意图;
图9是齿成形区域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齿成形区域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1是齿成形区域的另一实施例,例如拉拔模;
图12是作为齿刀具用于制造多级齿的轧杆的示意图;以及
图13是用于制造多级齿的两个轧轮的示意图,而部件设置在轧轮之间。
图1是用于在轴-毂联接件的部件2上制造齿的的第一种装置1的示意图,其中,该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3中,同时在夹具3中接受至少两级齿的成形。为此,部件2移入拉拔模4中。为此,拉拔模4在第一端面5中具有开口,在该开口中,齿成形区域纵向延伸至第二端面6。为了推动部件2运动,夹具3优选地联接到引导装置26、例如滑块上。各种引导装置、夹具、操作方法、参数和其它用于制造齿的装置都可以被使用。在这点上,在公开框架范围内做出的参考,例如文献DE4313712和文献FR2178741中的内容被完全地结合到该描述内。引导装置26和拉拔模4相对可调整地设置,并且允许部件2的可调整对齐。优选地,其通过表面7变得可能。该表面同时作为使拉拔模4、夹具3和部件2之间相互对齐的表面起作用。如箭头所示,部件2被导入拉拔模4中,其中,在该过程之前和/或过程中,通过润滑剂供应器(Schmiermittelzuführung)8借助于施加润滑剂而将齿范成(aufprgen)到该部件上。部件2可以具有初步形状,其至少在一个区域内与后来生产的齿预先配合。
相同的参考标号在以下应用于相同或类似的元件,而并不限制每个由此推导出来的被使用的概念。图2是第二装置的示意图。其中,拉拔模4竖直定向。部件2在其夹具3内通过导轨(没有详细描述)而竖直移动,并被夹紧到拉拔模中。其中,润滑剂可以通过润滑供应器8直接作用到齿成形区域上,其用虚线显示在图4中。除了其中设置有齿成形区域的拉拔模4外,还示例性地显示了心轴10。心轴10在其表面11上具有齿成形区域。部件2带有内部中空区域12,用虚线标识该区域并能够通过心轴10而引导并压装其上。带有齿成形区域的心轴表面11移除设置在中空区域12内的材料,这样就形成了齿。
图3是拉拔模4第一实施例的示例性视图。在第一端面5上设置了中心区域13。该区域优选地构造成凹槽,并具有比部件齿形加工区域更大的直径。在拉拔模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齿成形区域14和第二齿成形区域15。在这两者之间具有类似于斜坡的坡道16,其从第一齿成形区域14转移到第二齿成形区域15上。同样优选地,斜坡17排在第一齿成形区域14之前。从第一端面5到第二端面6,拉拔模4构造成完整的空心体。优选地,长度L1相对于齿节距圆的直径D的比值选取在1.5<D/L1<60之间,而长度L2对节距圆直径D的比值在1.0<D/L2<20之间是有利的,并且优选地,长度L3和齿节距圆直径D的比值设置在1.0<D/L3<60之间。根据有利的改进方案,长度L4与齿节距圆直径D的比值在0.5<D/L4<70范围内。第二齿成形区域可以具有长度L5,齿在其中进入沉孔18。这种情况下,下沉区域用虚线显示。沉孔(例如)可以构造成底切。沉孔和第二齿成形区域15之间的角度W1的大小优选地设置成能够形成拉拔模的间隙角。当部件处于固定的位置而拉拔模相对于部件可被相对地引导移动时,这是尤其有利的。当第二齿成形区域15直接结合到第二端面6时,优选地设置有角度W2。优选地,沉孔18直接经过第二端面6。与所显示的相反,沉孔18也可以设置成这种方式,即齿底部同样也是下沉的。优选地,第二齿成形区域15的长度L4设计在以上给出的限制范围内,并且长度L5比长度L4大,并且区域L5(通过虚线作为沉孔18和齿底部19而显示)朝着第二端面6方向延伸。以这种方式可以增加从第一端面5到第二端面6的内部直径。伴随着这种增加,部件的受压缩材料的压力可能减缓。因此存在这种可能性,即,依据对部件材料行为特性的知识,将产生比根据部件齿加工尺寸所需的更多材料移除。第一和/或第二齿成形区域各自设计成,部件上的齿经过拉拔模加工后没有必要再进行精加工。
图4是拉拔模4的第一端面5的示意图。其示例性地显示了各种第一和第二齿成形区域14、15的分布在内部圆周上的不同可能性。为了看得更清楚,第一齿成形区域14的表面被注入了圆点。第一区域I具有带齿轮廓的第一齿成形区域14,该轮廓与第二齿成形区域15相对应。在第二区域II内,齿成形区域基本上具有一致的形状,但是宽度和高度不同。在第三区域III内,齿基本上具有一致的侧面,但是各自高度不同。第一区域的高度位于齿节距圆的直径以下,并且等高线平行于齿的节距圆。在第四区域IV内,齿在较低区域中同样具有基本上一致的侧面。其中,第一区域的高度位于齿节距圆直径以上,等高线位于齿中央,同样平行于齿的节距圆。侧面和高度之间以圆形过渡。第五区域V和第六区域VI显示了,也可以设置在部件上没有齿的部分。为此可以(例如)如区域V所示那样形成自由表面,或者如区域VI所显示的那样形成完全表面。还可以构造各自不同的高度并设置不同的侧面坡度和/或不同的最大宽度。例如,第一齿成形区域具有比紧随的第二齿区域更小的最大宽度。除了第一区域内很短的侧面外,侧面可以被拉得很长,使得在紧随的区域中,只有很短的区域突起于其上。第一和第二齿成形区域也可以沿着其伸展方向变宽。这样部件材料的移除不仅发生在竖直方向,也发生在水平方向。
图5显示了刀具20的一部分,其中(例如)心轴或拉拔模可被作为刀具使用。其中,第二齿成形区域15概括为近似于点状的凸起。
图6显示的是拉拔模4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其具有封闭的第二端面6。为此,拉拔模4可以包括多个组件。特别地,齿成形区域14、15也可以由其它材料组成而作为覆盖物21。例如,齿成形区域14、15可更换地插入覆盖物21内。
图7显示了带有第一齿区域14和第二齿区域15的某一部分,其中,如虚线显示,使用圆形来取代直线延伸的斜坡。第一齿成形区域14的长度L2优选地至少比第二齿成形区域15的长度L4长1.5倍。
图8进一步显示了齿成形区域的某一部分。其中,斜坡17以及斜坡16各自可以设置成圆形几何体。已经证明,当圆形轮廓至少部分地按照圆半径构造时是有利的。
图9显示了带有齿成形区域的实施例,其中,凹陷处22设置在第一齿成形区域14和第二齿成形区域之间。该凹陷处22的深度允许部件的被移除材料在接合第二齿成形区域15之前得到压力减缓。优选地,凹陷处22的长度比第一齿成形区域14的长度短。如图所示,各个坡度和沉孔可以至少部分地设计成直线的、弯的或圆的形状。
图10显示了带有大量彼此前后设置的齿成形区域的某一部分。其中,齿成形区域之间存在不同垂直度的侧面,其可以是直线形,圆形或是弯曲的。也可至少部分地来设置凹陷处。它们通过虚线表示。
图11显示了某一部分,其中,第一齿成形区域14和第二齿成形区域15通过底切23而隔离开。齿成形区域通过各自类似斜坡的几何形状而形成,其各自设置有一致的坡度或者彼此存在偏差的坡度。而坡度也可以沿着区域连续地变化。
图12是滚齿刀具的示意图,其形式是带两个齿成形区域14、15的轧杆24。区域14、15具有(例如)耐磨涂层。轧杆在部件上滚动同时移除材料。根据进一步的改进,两根轧杆可以相对地平行设置。通过两根轧杆之间的相对运动,设置在它们之间的部件可以获得它的齿。
图13是部件2的示意图,其设置在第一滚齿刀具和第二滚齿刀具之间,辊刀各自以轧轮27为形式设置有多级齿。通过轧轮27的旋转和两个轧轮27中的至少一个相对于部件2的推进运动,可以产生齿形。根据另一个改进方案,滚齿刀具的齿高在圆周上连续增大。通过旋转运动,增加的齿高范成到部件2上。增加的齿高有利地分布在几乎整个圆周上。也就是说,通过360°的旋转,齿高一直在增加。其示例性地以虚线表示。根据进一步的改进,并不在整个圆周上设置有不断增加的齿高。取而代之的是,在一个或多个区域中并不设置增加的齿高,而是设置至少保持不变的齿高。优选地,也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区域设置齿高的减少。
图14是用于在轴的两端形成齿的装置的示意图。例如,可以在轴的每个端面上制造外齿,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夹具中,尤其是在同一个加工工程中同时完成两个外齿的制造。对于空心轴的情况,(例如)两个内齿或一个内部和一个外齿可以同时而制造(或者稍有时间偏差)。进一步地,(例如)在轴上设置有提升区域,在其上同样设置有齿(例如通过图示的带有两个轧轮的辊刀)。该齿可以是多级齿,也可以是均匀齿。
图15是成齿刀具的示意图,其形式是辊刀,基本上包括作为轧棒的第一轧杆100和第二轧杆101,轧杆各自带有这样的齿高,即,其从至少第一齿成形区域和第二齿成形区域处反向于轧杆的运动方向而增加。轧杆100、101具有相对彼此而相反的运动方向。特别地,轧杆具有纵向延伸部和宽度上的延伸部,轴102通过齿刀具而在旋转中偏移,而齿通过增加的进给形成在轴的表面上。其中,轴102通过中心装置(没有详细显示)固定在其位置上。除了对轴的单独加工之外,也可以将多根轴彼此紧邻设置并对其进行加工。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执行在轴-毂联接件的部件上制造齿的方法的滚齿刀具,其中,所述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中,同时在夹具中接受至少两级齿的在一个过程内的成形,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齿刀具在齿长度方向具有带第一高度的齿成形第一区域和带第二高度的至少一个齿成形第二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之后,而所述第一高度低于所述至少第二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齿刀具是带有多级齿的至少一个轧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齿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滚齿刀具是带有多级齿的至少一个轧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齿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具有耐磨涂层。
5.一种用于在轴-毂联接件的部件上制造齿的方法,其中,所述部件持久地保持在夹具中,同时在夹具中接受至少两级齿的成形,其中,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滚齿刀具作为工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齿通过单个刀具生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级齿在一个加工过程内制造。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级的外齿在所述部件上制造。
9.根据上述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级的内齿在所述部件上制造。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5-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添加润滑剂的情况下进行。
CN200580051589.7A 2005-07-21 2005-07-21 轴-毂联接件的制造 Active CN101267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5286.9A CN102744280B (zh) 2005-07-21 2005-07-21 轴-毂联接件的部件和用于在其上制造齿的方法、拉拔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5/007940 WO2007009476A1 (de) 2005-07-21 2005-07-21 Herstellung einer welle-naben-verbindung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5286.9A Division CN102744280B (zh) 2005-07-21 2005-07-21 轴-毂联接件的部件和用于在其上制造齿的方法、拉拔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67901A CN101267901A (zh) 2008-09-17
CN101267901B true CN101267901B (zh) 2012-10-03

Family

ID=36010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51589.7A Active CN101267901B (zh) 2005-07-21 2005-07-21 轴-毂联接件的制造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453484B2 (zh)
CN (1) CN101267901B (zh)
DE (1) DE112005003630B4 (zh)
WO (1) WO20070094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45728C5 (de) * 2008-09-04 2019-10-24 Mag Ias Gmbh Walzstange
AT508990B1 (de) * 2009-11-10 2012-04-15 Miba Sinter Austria Gmbh Walzwerkzeug
DE102018217822B3 (de) * 2018-10-18 2020-02-13 Universität Stuttgart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mindestens einer Verzahnung an einem Bauteil und Werkzeu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CN114008340A (zh) 2019-06-14 2022-02-01 Gkn 动力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齿轮-齿系统的方法和轴/毂连接件的构件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3999B1 (en) * 1997-07-31 2001-05-22 Unipr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roning spline teeth in pressed stepped sheetmetal and sheetmetal clutch drum formed by same
WO2005015040A1 (ja) * 2003-08-07 2005-02-17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13909A (en) * 1971-11-18 1974-06-04 Peugeot & Renault Methods of extruding helical gear blanks
FR2178741A1 (en) * 1972-04-05 1973-11-16 Aikoku Kogyo Kk Hydraulic machine tool - for splined shaft mfr
US3982415A (en) * 1975-01-02 1976-09-28 Anderson-Cook, Inc. Forming method and machine for splining power transmission members
US4485657A (en) * 1982-02-10 1984-12-04 Ex-Cell-O Corporation Tooth forming tool and method for splining tubular elements
US4610154A (en) * 1982-02-10 1986-09-09 Ex-Cell-O Corporation Tooth forming tool with toothless clamping section for splining tubular elements
US4506537A (en) * 1982-12-06 1985-03-26 Anderson-Cook, Inc. Die for splining thin-wall power transmitting members
US4716751A (en) * 1986-05-22 1988-01-05 Colt Industries Operating Corp. Non-slip thread rolling dies
US4876876A (en) 1987-10-27 1989-10-3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Dies for forging gear-shaped part made of sheet metal
DE4302726C2 (de) 1992-02-11 2002-02-07 Volkswagen Ag Zahnwellenverbind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Zahnwellenverbindung
DE4306742A1 (de) * 1993-03-04 1994-09-08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r spanlosen Herstellung der Außenverzahnung von Getrieberädern
DE4313712C2 (de) 1993-04-27 1997-03-27 Gkn Automotive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nbringung einer Profilverzahnung auf einer Welle
JPH09141354A (ja) 1995-11-20 1997-06-03 Aisin Seiki Co Ltd 中空シャフトの高歯たけスプライン製造方法および高歯たけスプラインを備えた中空シャフト
DE19722917C1 (de) 1997-05-31 1998-08-13 Gkn Automotive Ag Wellen-Naben-Einheit
DE19929639B4 (de) 1999-06-28 2004-02-12 GKN Löbro GmbH Welle-Nabe-Verbindung mit umgeformten Anschlagschrägen in Wellenverzahnung
US6250123B1 (en) * 1999-09-20 2001-06-26 Utica Enterprises, Inc. Method, apparatus and rack for making power transmission member
JP3377974B2 (ja) * 2000-01-12 2003-02-17 サムテック株式会社 外歯を有する成形品の成形方法
US6598453B2 (en) * 2000-10-13 2003-07-29 Nachi-Fujikoshi Corp. Tooth rolling flat die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eeth
FR2828419B1 (fr) * 2001-08-07 2003-10-24 Escofier Tech Sa Outil, machine et procede de formage a froid, perfectionnes
DE10212256A1 (de) * 2002-03-20 2003-05-15 Daimler Chrysler Ag Werkzeug zur Herstellung von Zahnprofile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3999B1 (en) * 1997-07-31 2001-05-22 Unipres Corporation Method for ironing spline teeth in pressed stepped sheetmetal and sheetmetal clutch drum formed by same
WO2005015040A1 (ja) * 2003-08-07 2005-02-17 Honda Motor Co., Ltd. シャフト及びハブの動力伝達機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09476A1 (de) 2007-01-25
US20080201950A1 (en) 2008-08-28
DE112005003630A5 (de) 2008-05-21
CN101267901A (zh) 2008-09-17
DE112005003630B4 (de) 2013-04-11
US8453484B2 (en) 2013-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1706C (zh) 滚珠丝杠螺母及其制法、直线导向装置和转向用滚珠丝杠
CN101267901B (zh) 轴-毂联接件的制造
EP2024111B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profilkörpern
EP2722194B1 (de) Werkzeug zum Bearbeiten von Werkstücken, insbesondere Blechen
DE102005019160A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Kugelnaben für Gleichlaufgelenke
EP2654986A1 (de) Bearbeitungsverfahren und bearbeitungswerkzeug zum bearbeiten einer gekrümmten werkstückoberfläche sowie werkstück
RU2006138688A (ru) Мультилобулярная инструментальная оснастка из порошкового металл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CN102753282B (zh) 用于制造鼓形齿部的辊轧工具和方法
DE102012211074A1 (de) Werkzeuge und Verfahren zum mechanischen Aufrauen
DE602004009864T2 (de) Drehbares Biegewerkzeug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T502101B1 (de) Verfahren zur bearbeitung von laufflächen von wintersportgeräten sowie wintersportgerät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belägen
DE102011079757A1 (de) Bearbeitungsverfahren und Bearbeitungswerkzeug zum Bearbeiten einer gekrümmten Werkstückoberfläche sowie Werkstück
CN102744280A (zh) 轴-毂联接件的部件和用于在其上制造齿的方法、拉拔模
JP6049659B2 (ja) 金属管表面の凹溝形成方法および金属管表面の凹溝形成装置
EP3271097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rotationssymmetrischer, nicht zylindrischer bohrungen mit einem honwerkzeug
EP0865847B1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ohrers
KR100525265B1 (ko) 차동장치의 피니언샤프트 제조방법과 피니언샤프트 치수교정용 금형
CN1305639C (zh) 轿车差速器直齿锥齿轮内孔及球面加工工艺
DE2439420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rollen von verzahnungen
EP2085164B1 (de) Verfahren zum Umformen eines Blechteils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DE10256591B4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Oberflächenkonturieren von Rohren als Rohlinge von Zylinderlaufbuchsen
CN100464939C (zh) 改进的滑座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CN114700876A (zh) 一种三维针雕结构的超硬砂轮及其成型方法
DE102013106707B4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Kraftfahrzeuglenkers mit Kugelgelenk
RU2115503C1 (ru) Способ прокатки изделий переменного профил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