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7037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7037A
CN101257037A CNA2008100815011A CN200810081501A CN101257037A CN 101257037 A CN101257037 A CN 101257037A CN A2008100815011 A CNA2008100815011 A CN A2008100815011A CN 200810081501 A CN200810081501 A CN 200810081501A CN 101257037 A CN101257037 A CN 101257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component
layer
electrode layer
transpar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8150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7037B (zh
Inventor
小林英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57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7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7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7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2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 H05B33/14Light sources with substantially two-dimensional radiating surfa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or physical composition o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or by the simultaneous addition of the electroluminescent material in or onto the light sourc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7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 H01L21/0271Making masks on semiconductor bodies for further photolithographic processing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H01L21/18 or H01L21/34 comprising organ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2Details
    • H01L31/0224Electrodes
    • H01L31/022466Electrodes made of transparent conductive layers, e.g. TCO, ITO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30/81Electrodes
    • H10K30/82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indium tin oxide [ITO]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0/852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6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a resonant cavity structure, e.g. Bragg reflector pai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13Aluminum [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28Nickel [Ni]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78Platinum [P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1Chemical elements
    • H01L2924/01079Gold [Au]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S428/917Electroluminesc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显示装置,按照由发光元件(12)的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特定色光基于干涉被加强、并从对置电极层(22)射出的方式,设定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的距离。发光元件(12)至少具有使蓝色光被加强的发光元件(12B)和使红色光被加强的发光元件(12R)。在使蓝色光被加强的发光元件(12B)和使红色光被加强的发光元件(12R)中,公用反射层(14)侧的像素电极层(18)(18B、18R),还公用反射层(14)和发光元件(12)之间的绝缘性透明层(16)。从而,可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色纯度,而且容易制造,并具有顶部发射方式构造的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仔细研究了利用光的谐振作用来从单层的发光层取出多种颜色的发光的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公开了通过简单的构造能够实现彩色显示装置的内容。但是,由于按每种不同发光色的像素需要改变透明电极的膜厚,所以,会增加例如蚀刻那样的制造工序,从而无法避免制造成本的上升。
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在利用谐振器构造的基础上,使谐振光路长与发光元件的各种颜色的中心波长的最小公倍数对应的技术。在该技术中,实现了谐振器构造的效果,即光的色纯度及取出效率的提高。而且,在该技术中,由于能将构成谐振器构造的多个层在任意颜色的发光元件中公用,所以,可简化制造工序。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79788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111398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构造是以底部发光(bottom emission)方式为前提的。在底部发光方式中,由于穿过基板放出光,所以,所放出的光的亮度容易降低。而且,由于在基板与发光元件之间配置有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薄膜晶体管或布线,所以,与顶部发射方式相比,在底部发光方式中难以确保大的数值孔径。
另外,该构造通过在发光层与基板之间配置由金属薄膜构成的半透明半反射膜,使光在负极层与半透明半反射膜之间往复,可以提高光的色纯度。但是,难以按照同样地获得所期望的透明特性及所期望的反射特性的方式制造半透明半反射膜,在使光的色纯度的提高特性仅依赖于半透明半反射膜的方法中,会使得实际的产品存在特性不稳定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仅可以提高色纯度,而且制造容易,并采用了具有顶部发射方式的构造的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及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基板;形成于所述基板的多个发光元件;和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对由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层;所述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反射层相接的透明层;配置在该透明层上面的发光层;和隔着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的相反侧并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对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每一个而言,按照由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特定的色光基于干涉被加强、并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射出的方式,设定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距离,所述发光元件至少具有使由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蓝色和红色的光同时被加强后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射出的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
在上述说明中,“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是指:使入射的光透过的透明电极层、或使入射光的至少一部分透过并使入射光的至少一部分反射的半透明半反射电极层。例如包括透过率为60%以上的透明电极层、和透过率小于60%的具有半透明半反射性的电极层双方。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由于具有顶部发射方式的构造,所以,容易确保大的数值孔径。对于各发光元件而言,由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特定色光基于干涉被加强,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射出。其中,对于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而言,发光层所发出的光中与蓝色和红色相当的波长的光同时被加强,提高了蓝色和红色的纯度。因此,能够在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中公用透明层,使得这些发光元件的透明层易于制造。
优选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形成的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取光侧,配置仅透过蓝光的滤色器,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形成的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取光侧,配置仅透过红光的滤色器。如上所述,对于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而言,相当于蓝色和红色的波长的光同时被加强,但通过配置滤色器,可以使蓝色和红色任意一方的光透过,提高了色纯度。
而且,优选所述发光元件还具有第三发光元件,使由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绿色光被加强后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射出,形成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反射层与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距离,按照绿色光被加强的方式设定。该情况下,对于第三发光元件而言,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相当于绿色的波长的光被加强,提高了的绿色的纯度。
并且,优选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中形成的所述透明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及第二发光元件形成的所述透明层的厚度相同。通过使透明层的厚度在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中相同,可容易使透明层的制造容易。
优选在形成于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取光侧,配置仅透过绿光的滤色器。通过配置这样的滤色器,可以透过绿色的光,提高色纯度。
优选所述透明层由透明电极和绝缘性透明层构成,光谐振长度可通过透明电极的厚度调整。即,在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中使绝缘性透明层的厚度相同,如果使第一及第二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的厚度与第三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的厚度不同,则可以使第一及第二发光元件的光谐振长度与第三发光元件的光谐振长度不同。该情况下,由于可以在所有的发光元件中公用绝缘性透明层的厚度,所以该层的制造变得容易。
优选所述透明层由透明电极和绝缘性透明层构成,光谐振长度可通过绝缘性透明层的厚度调整。即,在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中使透明电极的厚度相同,如果使第一及第二发光元件的绝缘性透明层的厚度与第三发光元件的绝缘性透明层的厚度不同,则可以使第一及第二发光元件的光谐振长度与第三发光元件的光谐振长度不同。该情况下,由于可以在所有的发光元件中公用透明电极的厚度,所以透明电极的制造变得容易。
优选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中形成的透明电极的厚度相同。该情况下,能够由相同的工序制造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的透明电极。
而且,优选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元件中形成的透明层之中,以公用的方式形成绝缘性透明层。该情况下,由于在所有的发光元件中都可以公用绝缘性透明层的厚度,所以,该层的制造变得容易。
优选所述反射层及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之间形成的有机层,在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元件中公用。在本发明中,对于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元件的每一个而言,由于特定的色光基于干涉而被加强,所以,在利用这种公共的有机层的发光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蓝色、红色、绿色像素的显示装置。
对于所述反射层及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之间形成的有机层而言,在第一发光元件中含有蓝色发光材料,在第二发光元件中含有红色发光材料,在第三发光元件中含有绿色发光材料。在本发明中,对于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元件的每一个而言,由于特定的色光基于干涉而被加强,所以,针对各发光元件可以提高蓝色、红色、绿色任意一个的纯度。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例如具备上述任意一个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表示假设发光层发出等能量白色光,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4是表示实际存在的双峰值白色发光层的发光光谱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图4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6是表示实际存在的三峰值白色发光层的发光光谱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图6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9是表示假设发光层发出等能量白色光,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中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0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图4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图6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光的光谱进行调查后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实施例中的测定结果的总结。
图17是表示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各种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中:10-基板,12(12R、12G、12B)-发光元件,14-反射层,16-绝缘性透明层(透明层),18(18R、18G、18B)-像素电极层(作为透明层的一部分的透明电极),20-发光功能层,22-对置电极层(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24-隔壁,26-保护层,28-粘接剂,30-滤光器面板,32-黑矩阵,34(34R、34G、34B)-滤色器,120(120R、120G、120B)-发光功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各部的尺寸比例在附图中与实际的比例适当地有所不同。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full color)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该显示装置例如具备:由玻璃或树脂等形成的平板基板10;和以矩阵状配置在该基板10上的多个发光元件12R、12G、12B(图中仅表示了一组发光元件12R、12G、12B)。后缀R、G、B分别表示红、绿、蓝,与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在从发光元件出射之前被加强的颜色的成分对应。发光元件12是有机场致发光(有机EL)元件,即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diode)元件。
在基板10与发光元件12之间配置有使发光元件12所发出的光反射的反射层14。反射层14由反射率高的金属例如铝、镍、金、铂等形成。虽未图示,但在基板10中配置有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薄膜晶体管或布线。
在反射层14上配置有绝缘性透明层(透明层)16。绝缘性透明层16例如由氮化硅、氧化硅、氧氮化硅、ZnO2或Al2O3等透明材料形成。由于这些材料是气体透过率低的无机材料,所以,绝缘性透明层16作为保护上述薄膜晶体管、反射层14或布线不因氧化而劣化的保护层(钝化(passivation)层)而发挥功能。
各个发光元件12具有:作为第一电极层的透明像素电极层(作为透明层的一部分的透明电极)18、发光功能层20及作为第二电极层并具有透明性的对置电极层(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22。在附图中,根据与像素电极层对应的发光元件12R、12G、12B,对表示该像素电极层的标记18赋予后缀R、G、B。像素电极层18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阳极,例如由ITO(indium tin oxide)、Indium Zinc Oxide或Indium Germanium Oxide那样的透明材料形成。这些透明材料例如可通过如离子镀敷那样的制膜法形成在绝缘性透明层16上。
发光功能层20例如是具有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未图示)的有机材料层。其中,发光功能层20不必具有所有的这些层,只要至少具备发光层即可。另外,发光功能层20还可以具有防止空穴或电子从发光层漏出的空穴阻塞(block)层或电子阻塞层。构成发光功能层20的层例如可以通过如蒸镀那样的制膜法形成。
对置电极层2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阴极,虽未图示,但具有两个层。第一层由功函数低的材料、例如钙以极薄的厚度形成,第二层由先前举例说明的如ITO那样的透明材料形成。它们作为辅助阴极而形成,但在像素周边部由铝等导电性高的金属形成了辅助阴极的情况下,不需要形成第二层。第一层与发光功能层20相接,第二层隔着第一层配置在发光功能层20的相反侧。上述第一层及第二层例如都可以通过如蒸镀那样的堆积法形成。在由钙形成第一层的情况下,通过在钙薄膜(第一层)上继续形成第二层,可以利用第二层所含有的氧使钙氧化,对置电极层22成为透过率为90%以上且电子注入性出色的阴极。作为第二层,只要将反射率高的金属、例如银或镁和银的合金等在具有半透明性的范围内进行制膜即可。
发光元件12被绝缘材料所形成的围堰(bank)、即隔壁24划分。隔壁24例如可由如二氧化硅那样的无机材料或如聚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树脂那样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形成。隔壁24按照覆盖发光元件12的像素电极层18的外缘的方式形成在绝缘性透明层16上。
在该实施方式中,虽然像素电极层18是按每个发光元件12形成的独立电极,但发光功能层20被多个发光元件12公用。发光功能层20覆盖隔壁24,并且,与多个发光元件12的像素电极层18中未被隔壁24覆盖的中央区域(像素开口)相接。另外,对置电极层22是多个发光元件12公用的公共电极。对置电极层22覆盖这样的发光功能层20。
按照覆盖对置电极层22的方式形成有透明的保护层(钝化层)26。保护层26例如由氮化硅或氧化硅等气体透过率低的透明无机材料形成为例如厚200nm左右。由于这些材料是气体透过率低的无机材料,所以,保护层26可防止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或其他的层不因氧化等而劣化。
滤光器面板(filter panel)30通过透明的粘接剂28被接合到上述的构造中。滤光器面板30具有:例如由玻璃或树脂等透明材料形成的平板状基板、形成在该基板上的黑矩阵32、和形成在该基板上的多个滤色器34。滤色器34分别重叠于发光元件12,大量透过特定波长区域的光,并大量吸收其他波长区域的光。图中,对应该滤光器透过的波长区域,对表示滤色器的标记34添加后缀R、G、B。例如,滤色器34R大量透过红色波长区域(620nm附近)的光,大量吸收其他波长区域的光。这样,通过使滤色器34重叠于发光元件,可以提高对比度及色纯度。
多个发光元件12所公用的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发白色光。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一部分透过对置电极层22及保护层26。另一方面,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另一部分透过绝缘性透明层16后被反射层14反射。在该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发光元件,按照由发光层发出的白色光中特定颜色的光基于干涉而被加强后从对置电极层22射出的方式,来设定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的距离。即,对于发光元件12B而言,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相当于蓝色的波长的光被加强,提高了蓝色的纯度。对于发光元件12G而言,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相当于绿色的波长的光被加强,削弱了其他波长的光,而提高了绿色的纯度。另外,对于发光元件12R而言,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相当于红色的波长的光被加强,使得红色的纯度提高。
这样,使得具有特定波长被加强的光成分的光透过与发光元件12重叠的滤色器34,进而提高了色纯度后从滤色器34射出。
如图1所示,与发光元件12B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G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R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其中,虽然像素电极层18R、18B具有相同的厚度,但像素电极层18G具有与像素电极层18R、18B不同的厚度。具体的厚度的数值及材料将在后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中阐述。
由于对于每个发光元件12R、12G、12B而言,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都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B的材料及厚度相同,所以,针对发光元件12R的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与针对发光元件12B的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大致相等(其中,由于折射率中存在波长依赖性,所以,关于蓝色波长和红色波长,光学距离稍微不同)。由于发光元件12R、12B中由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发出的白色光都因反射层14反射的红色及蓝色的光成分而受到增加的干涉,并从对置电极层22射出,所以,对于发光元件12R、12B而言,红色和蓝色波长的光被加强。因此,从发光元件12R、12B双方发出的光呈相同的光谱。通过透过滤色器34R或34B,可以使这些光中红色或蓝色的光的纯度被提高后放出这些光。
该实施方式中,在发光元件12B和发光元件12R中,公用反射层14侧的像素电极层18R、18B,反射层14和发光元件之间的绝缘性透明层16也公用。因此,容易制造这些发光元件的层。而且,由于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在任意一个发光元件12R、12G、12B中也公用,所以,容易制造绝缘性透明层16。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2中,为了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而使用了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该变形例中,任意一个发光元件12R、12G、12B的像素电极层18R、18B、18G都由相同材料形成为相同的厚度。对于发光元件12R、12G、12B的每一个而言,绝缘性透明层16都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其中,与发光元件12R、12B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具有相同的厚度,但与发光元件12G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具有和重叠于发光元件12R、12B的绝缘性透明层16不同的厚度。
对于发光元件12R、12B而言,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的材料及厚度相同,因此,针对发光元件12R的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与针对发光元件12B的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大致相等(其中,由于折射率中存在波长依赖性,所以,关于蓝色波长和红色波长,光学距离稍微不同)。由于发光元件12R、12B中由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发出的白色光都因反射层14反射的红色及蓝色的光成分而受到增加的干涉,并从对置电极层22射出,所以,对于发光元件12R、12B而言,红色和蓝色波长的光被加强。因此,从发光元件12R、12B双方发出的光呈相同的光谱。通过透过滤色器34R或34B,可以使这些光中红色或蓝色的光的纯度被提高后放出这些光。
该变形例中,在发光元件12B和发光元件12R中,反射层14侧的像素电极层18R、18B公用,反射层14和发光元件之间的绝缘性透明层16也在公用。因此,容易制造这些发光元件的层。而且,由于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的材料及厚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制造变得容易。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
通过模拟实验,对具有图1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显示装置调查光学特性。
模拟实验的条件如下所述。绝缘性透明层16由氮化硅均匀地形成为厚50nm。发光元件12G的像素电极层18G由ITO形成为厚60nm。发光元件12R、12B的像素电极层18R、18B由ITO形成为厚130nm。对置电极层22为透明的(下面,将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的情况称作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half mirror)的实施例)。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考虑由镁和银的合金形成对置电极层22的第二层来作为半透明半反射膜(半透明反射镜),且其他条件与上述相同的显示装置。该情况下,对置电极层22使由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一部分朝向发光层反射,使另一部分透过。在该实施例中,对置电极层22的透过率小于60%(下面,将对置电极层22作为半透明半反射膜的情况称作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
图3表示假设发光层发出等能量白色光(在可见光频带内发光强度没有波长依赖性的白色光,即,可见光波长频带内的各波长的强度相同的假想白色光),在上述条件的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和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了透过保护层26但不透过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的结果。图3中,曲线Ga表示在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通过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的光的光谱。曲线Gb表示在对置电极层22中设置了上述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通过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反射层14的反射、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的光的光谱。曲线BRa表示在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的实施例中,通过发光元件12B或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的光的光谱。曲线BRb表示在对置电极层22中设置了上述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通过发光元件12B或12R的发光、反射层14的反射、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的光的光谱。
由图3可知,无论是在对置电极层22中设置半透明反射镜还是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下,对于发光元件12G而言,绿色波长的光的纯度都提高,对于发光元件12B、12R而言,蓝色及红色波长的光的纯度也都提高。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与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相比,虽然峰值的强度变差,但所期望波长区域的光比其他波长区域充分变高。因此,基于实际的发光层的材料,即使在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下,也可提高所期望波长区域的光的取出效率。
在与上述相同的模拟实验条件下,利用图4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了调查。如图4所示,该发光层是在蓝色和橙色的波长中具有强度峰值的实际存在的双峰值白色发光层。
图5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图4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调查的结果。图5表示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的结果。
在图5中,曲线G1表示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保护层26但未透过滤色器34G的光的光谱。曲线G2表示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进而透过了滤色器34G的光的光谱。曲线BR1表示由发光元件12B或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保护层26但未透过滤色器34B或34R的光的光谱。曲线B2表示由发光元件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进而透过了滤色器34B的光的光谱。曲线R2表示由发光元件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进而透过了滤色器34R的光的光谱。
在图5中由曲线B2、G2、R2可知,对于透过了滤色器34B、34G、34R的光而言,各自蓝色、绿色、红色波长区域的光比其他波长区域的光增强。因此,可以使用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蓝色、绿色、红色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在使用该实施例的双峰值白色发光层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由于在原来发光层的发光光谱中,550nm附近的波长下的强度弱,所以,优选按照靠近550nm的、原来强度高的500nm附近的波长下的强度增强的方式,设定像素电极层18G及绝缘性透明层16的厚度。将像素电极层18G由ITO形成为厚60nm正是因为该原因。
在不设置该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152,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292,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046。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为68%。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亮度衰减到初始亮度的80%为止的期间)为200小时。
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146,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37,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043。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为89%。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为230小时。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
利用图6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了调查。如图6所示,该发光层是在蓝色、绿色和红色波长中具有强度峰值的实际存在的三峰值白色发光层。
图7表示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利用图6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调查的结果。图7表示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的结果。
模拟实验的条件如下所述。绝缘性透明层16由氮化硅均匀地形成为厚50nm。发光元件12G的像素电极层18G由ITO形成为厚70nm。发光元件12R、12B的像素电极层18R、18B由ITO形成为厚130nm。对置电极层22为透明的。因此,该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像素电极层18G的厚度。
在图7中,曲线G1、G2、BR1、B2、R2的意思与图5的相同。图7中由曲线B2、G2、R2可知,对于透过了滤色器34B、34G、34R的光而言,各自蓝色、绿色、红色波长区域的光比其他波长区域的光增强。因此,可以使用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蓝色、绿色、红色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152,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516,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052。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为85%。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为2500小时。
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121,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69,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049。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为102%。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为2000小时。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在图8中,为了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而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它们的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与发光元件12B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G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R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像素电极层18R、18G、18B具有相同的厚度。具体厚度的数值及材料将在后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中阐述。
由于对于每个发光元件12R、12G、12B而言,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都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的材料及厚度相同,所以,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在任意一个发光元件12R、12G、12B中也都大致相等(其中,由于折射率中存在波长依赖性,所以,光学距离按蓝色波长、绿色波长和红色波长而稍微不同)。由于发光元件12R、12G、12B中由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发出的白色光都因反射层14反射的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光成分而受到增加的干涉,并从对置电极层22射出,所以,对于发光元件12R、12G、12B每一个而言,红色、绿色及蓝色波长的光都被加强。因此,从发光元件12R、12G、12B发出的光呈相同的光谱。通过透过滤色器34R、34G或34B,可以使这些光中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光的纯度被提高后放出这些光。
该实施方式中,在发光元件12B、发光元件12G和发光元件12R中,反射层14侧的像素电极层18R、18G、18B公用,反射层14和发光元件之间的绝缘性透明层16也公用。因此,容易制造这些发光元件的层。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
通过模拟实验,对具有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显示装置调查了光学特性。
模拟实验的条件如下所述。绝缘性透明层16由氮化硅均匀地形成为厚570nm。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由ITO形成为厚100nm。对置电极层22为透明的(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
作为其他的实施例,考虑由镁和银的合金形成对置电极层22的第二层来作为半透明半反射膜(半透明反射镜),且其他条件与上述相同的显示装置。该情况下,对置电极层22使由发光功能层20的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一部分朝向发光层反射,使另一部分透过。在该实施例中,对置电极层22的透过率小于60%(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
图9表示假设发光层发出等能量白色光,在上述条件的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和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通过模拟实验得到了透过保护层26但未透过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的结果。图9中,曲线RGBa表示在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由发光元件12R、12G或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的光的光谱。曲线RGBb表示在对置电极层22中设置了上述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由发光元件12R、12G或12B的发光、反射层14的反射、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的光的光谱。
由图9可知,无论是在对置电极层22中设置半透明反射镜还是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下,对于任意一个发光元件而言,红色、绿色及蓝色波长的光的纯度都提高。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与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相比,虽然峰值的强度变差,但由于各峰值波长的半值宽度宽,所以可预想功率几乎不改变。因此,基于实际的发光层的材料,即使在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情况下,也可提高所期望波长区域的光的取出效率。
在与上述相同的模拟实验条件下,利用图4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双峰值白色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了调查。
图10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图4中表示发光光谱的双峰值白色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调查的结果。图10表示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的结果。
在图10中,曲线RGB1表示由发光元件12R、12G或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保护层26但未透过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曲线R2表示由发光元件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进而透过了滤色器34R的光的光谱。曲线G2表示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进而透过了滤色器34G的光的光谱。曲线B2表示由发光元件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进而透过了滤色器34B的光的光谱。
在图10中由曲线B2、G2、R2可知,对于透过了滤色器34B、34G、34R的光而言,各自蓝色、绿色、红色波长区域的光比其他波长区域的光增强。因此,可以使用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蓝色、绿色、红色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
其中,由于本实施例中所组合的滤色器具有朝向液晶的透过特性,所以,由各像素掌管的发光颜色以外的波长的光会透过滤色器。即便如此,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也达到了80%。
在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134,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157,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075。绿色光的取出效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实施例相比十分低。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为1040小时。
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123,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155,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074。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为80%。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为1000小时。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其寿命长。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例>
利用图6中表示发光光谱的三峰值白色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了调查。
图11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利用图6中表示发光光谱的三峰值白色发光层,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及透过了滤色器34的光的光谱进行调查的结果。图11表示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的结果。其中,模拟实验的条件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相同。
在图11中,曲线RGB1、B2、G2、R2的意思与图10的相同。图11中由曲线B2、G2、R2可知,对于透过了滤色器34B、34G、34R的光而言,各自蓝色、绿色、红色波长区域的光比其他波长区域的光增强。因此,可以使用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蓝色、绿色、红色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
在不设置该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083,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361,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103。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例相比,绿和蓝的效率十分良好。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为75%。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为1300小时。
另一方面,在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透过了滤色器34R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红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1,透过了滤色器34G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绿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389,透过了滤色器34B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该白色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蓝色成分的亮度的比例为0.122。该实施例的透过滤色器之后的光的NTSC比为80%。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为1600小时。
如果在任意一个实施例中都对滤色器采取措施,则能够进一步扩大显示颜色的范围。
<第三实施方式>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在图12中,为了表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而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它们的详细说明。
相对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了多个发光元件12公用的发白色光的发光功能层20,在本实施方式中,按每个发光元件12设置了独立的发光功能层120。各发光功能层120被配置在设置于隔壁24的开口内。图中发光功能层120的后缀R、G、B分别表示红、绿、蓝,与发光功能层120的发光层所发出的光的颜色成分相对应。例如,发光功能层120R的发光层发红色的光。发光功能层120例如是具有空穴注入层、空穴输送层、发光层、电子输送层、电子注入层(未图示)的有机材料层。不过,发光功能层120不必具有所有的这些层,只要至少具有发光层即可。另外,发光功能层120还可以具有防止空穴或电子从发光层漏出的空穴阻塞层或电子阻塞层。
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一部分透过对置电极层22及保护层26。另一方面,由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另一部分透过绝缘性透明层16、被反射层14反射。在该实施方式中,针对每个发光元件,按照由发光层发出的色光基于干涉被加强、从对置电极层22射出的方式,来设定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的距离。即,对于发光元件12B而言,由发光层发出的相当于蓝色的波长的光被加强,提高了蓝色的纯度。对于发光元件12G而言,由发光层发出的相当于绿色的波长的光被加强,削弱了其他波长的光,而提高了绿色的纯度。另外,对于发光元件12R而言,由发光层发出的相当于红色的波长的光被加强,使得红色的纯度提高。
如图12所示,与发光元件12B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G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R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其中,虽然像素电极层18R、18B具有相同的厚度,但像素电极层18G具有与像素电极层18R、18B不同的厚度。具体厚度的数值及材料将在后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中阐述。
由于对于每个发光元件12R、12G、12B而言,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都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B的材料及厚度相同,所以,发光元件12R的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与发光元件12B的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大致相等(其中,由于折射率中存在波长依赖性,所以,蓝色波长和红色波长的光学距离稍微不同)。虽然发光元件12R、12B中由发光功能层120R、120B的发光层发出的光都因反射层14反射的红色及蓝色的光成分而受到增加的干涉,但由于原本发光功能层120R发红色的光,发光功能层120B发蓝色的光,所以,发光元件12R呈红色,发光元件12B呈蓝色。
该实施方式中,在发光元件12B和发光元件12R中,反射层14侧的像素电极层18R、18B公用,反射层14和发光元件之间的绝缘性透明层16也公用。因此,容易制造这些发光元件的层。而且,由于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在任意一个发光元件12R、12G、12B中也公用,所以,容易制造绝缘性透明层16。
作为变形例,可以将发光元件12R、12G、12B的像素电极层18R、18B、18G都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为相同的厚度,与发光元件12R、12B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由相同的材料形成为相同的厚度,并使与发光元件12G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形成为和重叠于发光元件12R、12B的绝缘性透明层16不同的厚度。该变形例中,在发光元件12B和发光元件12R中,反射层14侧的像素电极层18R、18B公用,反射层14和发光元件之间的绝缘性透明层16也公用。因此,容易制造这些发光元件的层。而且,由于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的材料及厚度相同,所以,它们的制造变得容易。
<第三实施方式的实施例>
通过模拟实验,对具有图12所示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显示装置调查了光学特性。
模拟实验的条件如下所述。绝缘性透明层16由氮化硅均匀地形成为厚50nm。发光元件12G的像素电极层18G由ITO形成为厚50nm。发光元件12R、12B的像素电极层18R、18B由ITO形成为厚130nm。对置电极层22为透明的(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
图13表示在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进行调查的结果。图13表示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方式的结果。
在图13中,曲线R表示由发光元件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曲线G表示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曲线B表示由发光元件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
在图13中由曲线R、G、B可知,即使不使用滤色器也能够实现出色的光谱。该实施例的光的NTSC比为70.53%。
在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由发光元件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红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452,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绿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1.096,由发光元件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蓝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0.32。对应于不使用滤色器,效率大幅增高。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平均为3654小时。
另一方面,在由镁和银的合金形成对置电极层22的第二层来作为半透明半反射膜(半透明反射镜),且其他的条件与上述相同的实施例(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由发光元件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和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红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605,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和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绿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0.924,由发光元件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和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蓝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0.199。该实施例中的光的NTSC比为95%。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平均为3386小时。
<第四实施方式>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全彩型顶部发射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在图14中,为了表示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的构成要素而使用了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了它们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与发光元件12B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G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与发光元件12R重叠的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由相同的材料形成。并且,像素电极层18R、18G、18B具有相同的厚度。具体厚度的数值及材料将在后述的实施例的说明中阐述。
由于对于每个发光元件12R、12G、12B而言,绝缘性透明层16的材料及厚度都相同,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的材料及厚度相同,所以,反射层14与对置电极层22之间的光学距离在任意一个发光元件12R、12G、12B中也都大致相等(其中,由于折射率中存在波长依赖性,所以,光学距离按蓝色波长、绿色波长和红色波长而稍微不同)。虽然发光元件12R、12G、12B中由发光功能层120的发光层发出的光都因反射层14反射的红色、绿色及蓝色的光成分而受到增加的干涉,但由于原本发光功能层120R、120G、120B发不同的色光,所以,发光元件12R呈红色,发光元件12G呈绿色,发光元件12B呈蓝色。
该实施方式中,在发光元件12B、发光元件12G和发光元件12R中,反射层14侧的像素电极层18R、18G、18B公用,反射层14和发光元件之间的绝缘性透明层16也公用。因此,容易制造这些发光元件的层。
<第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
通过模拟实验,对具有图14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构造的显示装置调查了光学特性。
模拟实验的条件如下所述。绝缘性透明层16由氮化硅均匀地形成为厚580nm。像素电极层18R、18G、18B由ITO形成为厚100nm。对置电极层22为透明的(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
图15表示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通过模拟实验对透过了保护层26的光的光谱进行调查的结果。图15表示使对置电极层22透明、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的结果。
在图15中,曲线R、G、B的意思与图13相同。在图15中由曲线R、G、B可知,即使不使用滤色器也能够使用该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作为具有蓝色、绿色、红色像素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实施例的光的NTSC比为68.9%。
在不设置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由发光元件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红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353,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绿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0.727,由发光元件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蓝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0.61。对应于不使用滤色器,效率大幅增高。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平均为2100小时。
另一方面,在由镁和银的合金形成对置电极层22的第二层来作为半透明半反射膜(半透明反射镜),且其他的条件与上述相同的实施例(设置了半透明反射镜的实施例)中,由发光元件12R的发光及反射层14和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红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红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取出效率)为0.267,由发光元件12G的发光及反射层14和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绿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绿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0.785,由发光元件12B的发光及反射层14和对置电极层22的反射而得到、透过了保护层26的蓝色光的亮度,相对于通常的底部发射构造的具有发出蓝色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的亮度的比例为0.634。该实施例中的光的NTSC比为77.2%。而且,该实施例中的发光元件的20%衰减寿命平均为2010小时。
<总结>
图16表示以上实施例中的测定结果的总结。
<其他>
作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对有机EL装置进行了举例说明,但无机EL装置也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电子设备>
接着,参照图17,对具备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各种设备进行说明。图17(a)是表示移动电话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17(a)中,符号600表示移动电话主体,符号601表示利用了上述任意一个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图17(b)是表示文字处理器、个人计算机等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7(b)中,符号700表示信息处理装置,符号701表示键盘等输入部,符号703表示信息处理装置主体,符号702表示利用了上述任意一个显示装置的显示部。图17(c)是表示手表型电子设备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7(c)中,符号800表示手表主体,符号801表示利用了上述任意一个显示装置的显示部。
由于图17(a)~(c)所示的各个电子设备具备上述任意一种显示装置作为显示部,所以,能够实现色纯度高的显示。
作为可采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除了图17所示的之外,还可举出:信息便携终端(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数字静态照相机、电视、摄像机、车辆导航装置、寻呼机、电子记事本、电子纸、电脑、文字处理器、工作站、可视电话、POS终端、视频播放器、具备触摸屏的设备等具有图像显示装置的设备。

Claims (12)

1、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具备:
基板;
形成于所述基板的多个发光元件;和
配置在所述基板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对由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进行反射的反射层;
所述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具有:与所述反射层相接的透明层;配置在该透明层上面的发光层;和隔着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反射层的相反侧并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
对于所述发光元件的每一个而言,按照由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特定色的光基于干涉而被加强、并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射出的方式,设定所述反射层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距离,
所述发光元件至少具有第一和第二发光元件,使由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蓝色和红色的光同时被加强后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中形成的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取光侧,配置仅透过蓝光的滤色器,
在所述第二发光元件中形成的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取光侧,配置仅透过红光的滤色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元件还具有第三发光元件,使由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中的绿色的光被加强后从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射出,
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中形成的、反射层与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距离,按照绿色的光被加强的方式设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中形成的所述透明层的厚度,与所述第一发光元件及第二发光元件中形成的所述透明层的厚度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三发光元件中形成的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的取光侧,配置有仅透过绿光的滤色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层由透明电极和绝缘性透明层构成,光谐振长度可通过透明电极的厚度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明层由透明电极和绝缘性透明层构成,光谐振长度可通过绝缘性透明层的厚度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发光元件和第二发光元件中形成的透明电极的厚度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元件中形成的透明层内,以公用的方式形成绝缘性透明层。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层及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之间形成的有机层,在第一、第二及第三发光元件中公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反射层及所述具有透明性的电极层之间形成的有机层而言,在第一发光元件中含有蓝色发光材料,在第二发光元件中含有红色发光材料,在第三发光元件中含有绿色发光材料。
12、一种电子设备,具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08100815011A 2007-02-28 2008-02-26 显示装置 Active CN10125703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48628 2007-02-28
JP2007048628 2007-02-28
JP2007048628A JP4899929B2 (ja) 2007-02-28 2007-02-28 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7037A true CN101257037A (zh) 2008-09-03
CN101257037B CN101257037B (zh) 2012-11-28

Family

ID=3971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15011A Active CN101257037B (zh) 2007-02-28 2008-02-26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022620B2 (zh)
JP (1) JP4899929B2 (zh)
KR (1) KR101431107B1 (zh)
CN (1) CN10125703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4938A (zh) * 2009-09-29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以及使用该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
US8405299B2 (en) 2008-12-19 2013-03-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8987450A (zh) * 2018-07-27 2018-12-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49063A (zh) * 2018-06-27 2020-01-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5171530A (zh) * 2022-06-30 2022-10-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04546B1 (ko) * 2007-11-05 2014-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499234B1 (ko) * 2008-06-27 2015-03-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사용되는섀도우 마스크
KR101518740B1 (ko) * 2008-08-04 2015-05-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574130B1 (ko) * 2008-09-01 2015-12-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EP2172990A1 (en) * 2008-10-03 2010-04-07 Thomson Licensing OLED or group of adjacent OLEDs with a light-extraction enhancement layer efficient over a large range of wavelengths
EP2373122A4 (en) * 2008-11-27 2012-10-03 Panasonic Corp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WITH FILTER AND METHOD FOR REPAIRING SAME
US8269212B2 (en) * 2009-04-29 2012-09-18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OLED display with a common anod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1094298B1 (ko) 2009-08-18 2011-12-1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1321878B1 (ko) * 2009-09-25 2013-10-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JP5683094B2 (ja) * 2009-11-17 2015-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多色表示装置
JP5607654B2 (ja) 2010-01-08 2014-10-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有機elパネル、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el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KR101241131B1 (ko) * 2010-08-03 2013-03-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 발광소자
US8916862B2 (en) * 2010-11-24 2014-12-23 Panasonic Corporation Organic EL pane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rganic EL panel
US8476622B2 (en) * 2011-01-05 2013-07-0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JP2012199231A (ja) 2011-03-04 2012-10-18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 Co Ltd 表示装置
US8883531B2 (en) * 2012-08-28 2014-11-11 L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6111643B2 (ja) * 2012-12-17 2017-04-1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4132522A (ja) * 2013-01-04 2014-07-17 Japan Display Inc 有機el表示装置
KR102227480B1 (ko) 2014-09-12 2021-03-1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90889B1 (ko) * 2016-02-29 2023-01-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JP7034584B2 (ja) * 2016-10-21 2022-03-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撮像装置
US10554961B2 (en) * 2016-11-08 2020-02-04 Kevin Vora Three-dimensional volumetric display using photoluminescent materials
JP7112383B2 (ja) * 2017-02-17 2022-08-0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パネルの作製方法
US10529780B2 (en) 2017-02-28 2020-01-07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421576B1 (ko) 2017-03-10 2022-07-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CN108133673A (zh) * 2017-12-26 2018-06-08 黄星群 一种用于大型电子显示器的led发光体
KR102597673B1 (ko) * 2018-05-16 2023-11-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JP2021072282A (ja) * 2019-10-28 2021-05-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有機デバイス、その製造方法、表示装置、光電変換装置、電子機器、照明装置および移動体
US11031577B1 (en) * 2019-11-26 2021-06-08 OLEDWorks LLC Multimodal microcavity OLED with multiple blue emitting lay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74527B2 (ja) * 1992-09-22 2002-04-1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有機発光素子とその基板
JP2797883B2 (ja) * 1993-03-18 1998-09-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多色発光素子とその基板
KR100875097B1 (ko) * 2002-09-18 2008-12-1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광학 공진 효과를 이용한 유기 전계발광 소자
US6737800B1 (en) * 2003-02-18 2004-05-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White-emitti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with color filters and reflective layer for causing colored light constructive interference
KR100527187B1 (ko) * 2003-05-01 2005-11-08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고효율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5197009A (ja) * 2003-12-26 2005-07-21 Sanyo Electric Co Ltd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US7129634B2 (en) * 2004-04-07 2006-10-31 Eastman Kodak Company Color OLED with added color gamut pixels
KR100721554B1 (ko) 2004-07-22 2007-05-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 발광 소자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TW200642524A (en) 2005-02-28 2006-12-01 Sanyo Electric Co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JP2006244712A (ja) 2005-02-28 2006-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ト素子
JP4742639B2 (ja) * 2005-03-25 2011-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
JP2007011063A (ja) 2005-06-30 2007-01-18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US8102111B2 (en) 2005-07-15 2012-01-2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548253B2 (ja) * 2005-07-15 2010-09-2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及び有機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装置の製造方法
US7816677B2 (en) * 2008-02-12 2010-10-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evice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5299B2 (en) 2008-12-19 2013-03-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 source apparatus
CN102474938A (zh) * 2009-09-29 2012-05-2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发光元件以及使用该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
US8779453B2 (en) 2009-09-29 2014-07-15 Panasonic Corporation Light-emitting element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CN102474938B (zh) * 2009-09-29 2015-09-09 株式会社日本有机雷特显示器 发光元件以及使用该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
CN110649063A (zh) * 2018-06-27 2020-01-03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CN110649063B (zh) * 2018-06-27 2022-11-25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US11882746B2 (en) 2018-06-27 2024-01-23 Lg Display Co., Ltd.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vehicle-mounted display device
CN108987450A (zh) * 2018-07-27 2018-12-11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987450B (zh) * 2018-07-27 2021-02-09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171530A (zh) * 2022-06-30 2022-10-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99929B2 (ja) 2012-03-21
US20080203898A1 (en) 2008-08-28
KR101431107B1 (ko) 2014-08-18
JP2008210740A (ja) 2008-09-11
KR20080079993A (ko) 2008-09-02
CN101257037B (zh) 2012-11-28
US8022620B2 (en) 2011-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7037B (zh) 显示装置
CN101582440B (zh)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0527470C (zh) 显示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US7872412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000921B (zh) 发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4967423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990312B1 (ko) 유기전계발광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20120262943A1 (en) Display unit
US7132791B2 (en)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CN101000922A (zh) 发光装置和电子机器
US7554259B2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excellent color reproducibility
US8033675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054936A (zh)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50212414A1 (en)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pparatus with slight color shifting
CN101394697B (zh) 发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60069627A (ko)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2195001A (zh) 发光器件、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CN10844789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090039608A (ko) 발광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TW200950582A (en) Organic E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1785130A (zh) 显示装置
JP2005142002A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CN101006586A (zh) 显示器
CN101425529B (zh) 有机电激发光显示装置
JP2013058446A (ja) 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