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4624A - 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活动构件的传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活动构件的传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4624A
CN101244624A CNA2008100056694A CN200810005669A CN101244624A CN 101244624 A CN101244624 A CN 101244624A CN A2008100056694 A CNA2008100056694 A CN A2008100056694A CN 200810005669 A CN200810005669 A CN 200810005669A CN 101244624 A CN101244624 A CN 1012446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hamber
piston
hydraulic piston
acting surfac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56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丹特尔格拉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bert Bosch GmbH
Original Assignee
Robert Bosch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bert Bosch GmbH filed Critical Robert Bosch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1244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46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8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o-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7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 B29C45/67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aulic using hydraulically connectable chambers of the clamping cylinder during the mould opening and closing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6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 B29C45/47Means for plasticising or homogeni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or forcing it into the mould using screws
    • B29C45/50Axially movable screw
    • B29C45/5008Drive means therefor
    • B29C2045/506Drive means therefor using a hydraulic transmission between drive motor and the axially movable scre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8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o-mechanical
    • B29C2045/685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hydro-mechanical using mechanical drive means for mould closing to obtain the hydraulic clamping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5/82Hydraulic or pneumatic circuits
    • B29C2045/824Accumul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Actuator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的可活动构件,包括输出元件、第一活塞缸体单元、第二活塞缸体单元、第三活塞缸体单元、阀门,通过该阀门可控制第二缸体腔和第一缸体腔之间的流体连接,其中对于可活动构件的调整行程,在阀门打开时压力流体从第二缸体腔和第三缸体腔排挤到第一缸体腔里,而对于将大的力施加在可活动构件上(做功行程),在阀门关闭时压力流体只是从第三缸体腔排挤到第一缸体腔里。根据本发明,设置有压力流体平衡容器;并通过阀门可控制第二缸体腔和压力流体平衡容器(59;60)之间的流体连接。从而第二液压活塞能够直接地在没有离合器装置的情况下被带动,并可以实现坚固的摩损较小的结构型式。

Description

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活动构件的传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装置,它尤其是要应用于使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的构件运动,并且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
背景技术
传动装置例如在塑料注塑机的闭合单元之内使机器的可活动的成型压板运动。这种传动装置必须满足两个重要的不同的要求。一方面,它应该尽可能迅速地移动成型压板,用于关闭和用于打开模型,以便使制造成型件的周期时间可以较小。另一方面,它应该能够用大的力保持成型压板以及整个模型,以克服大的喷注压力。也就是说一方面要实现具有高速的调整运动,另一方面没有较大运动时可以施加大的力。这样的要求除了存在于闭合单元中之外,也存在于塑料注塑机的顶出器或者注入单元中。例如在将塑料注入模型里时,使增塑蜗杆以相对高的速度在向着模型的方向运动,直至模型完全装满塑料。如果接着使位于模型里的塑料熔化物承受所谓的后压(Nachudruck),那么传动装置必须施加大的力,而增塑螺旋并无大的运动。对于吹塑机来说,也可以实现快速行程里的运动和做功行程。
由DE 101 35 516 A1已知了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传动装置。在这种传动装置中,第一活塞缸体单元中构造成差动活塞的液压活塞与可活动的构件机械相连。第一液压活塞用第一作用面界定出充有压力流体的第一缸体腔。还设有第二活塞缸体单元,它具有同样也构造成差动活塞的第二液压活塞,此液压活塞用第二作用面界定出充有压力流体的第二缸体腔。最后还有第三活塞缸体单元,它具有同样也构造成差动活塞的第三液压活塞,该液压活塞用第三作用面界定出充有压力流体的第三缸体腔。第三作用面远远小于在第一液压活塞上的第一作用面。用2/2换向阀可以控制在第二缸体腔和第一缸体腔之间的流体连接。
对于所要移动的构件的快速运动,2/2换向阀是开通的。第二和第三液压活塞被电动机推动,使得压力流体从第二缸体腔和从第三缸体腔排挤到第一缸体腔里。其中第二液压活塞则由电动机通过离合器运动,该离合器构造成在第二液压活塞和随同件元件之间加紧的弹簧,或者构造成可以操纵的电磁离合器。对于在可活动的构件上较大的力来说,使2/2换向阀关闭。在第二液压活塞和电动机之间的运动耦合被释放。这只是还使第三液压活塞继续移动,其中在第一缸体腔里和第三缸体腔里可以建立起较高的压力。当行程减速时实现力转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改进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传动装置,使第二液压活塞能够直接地在没有离合器装置的情况下被带动,并因此可以实现坚固的摩损较小的结构型式。
所设定的任务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完成:按照本发明,传动装置除了具有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中所述特征之外,也具有特征部分中所述的特征。在这种传动装置中,使第二液压活塞不仅在快速行程中,而且也在做功行程中随同运动。设有压力流体平衡容器和阀门,用此阀门可以控制第二缸体腔和压力流体平衡容器之间的流体连接。在快速行程中该阀门关闭,而第二缸体腔和第一缸体腔之间的阀门开通。从第二缸体腔里挤出的压力流体与从第三缸体腔里挤出的压力流体一起进入第一缸体腔里,因此使第一液压活塞以高速运动。对于可活动构件的调整运动来说通常只需要较小的力,因此第二液压活塞的作用面可以在第一液压活塞的作用面大小的范围里,或者甚至可以更大,而电动的驱动单元的输出元件在调整运动时所经过的行程距离大致相当于可活动构件的行程。为了施加大的力,使第二缸体腔与第一缸体腔流体隔离,并与压力流体平衡容器连接。高的压力只是建立在第一和第三缸体腔里,因此这种高的压力并不能作用于第二液压活塞上,并因此也不能作用于电动的驱动装置的输出元件上。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在权利要求中虽然提到了液压活塞的运动,但对此总是指一种在液压活塞和对应的缸体外壳之间的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也可以通过使液压活塞相对于机架位置固定地布置,并使缸体外壳相对于机架运动来实现。
此外还应该指出:第三活塞缸体单元可以是这样的,即它与第一活塞缸体单元显而易见是不同的。然而第一和第三活塞缸体单元也可以尽可能地相互集成。因此第三液压活塞作为柱塞伸入到第一缸体腔里。它于是也看作为第三缸体腔。第一缸体外壳的用于导引和密封第三液压活塞的部分可以被看作为第三缸体外壳。
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有利构造方案可以见从属权利要求。
每个活塞缸体单元可以由多个机械方式或流体方式相互平行布置的子单元组成。
活塞缸体单元按照权利要求3和4更有利地是差动单元,也就是说具有液压活塞,该液压活塞作为差动活塞,具有不同大小的相互对置的作用面并且尤其是只具有一个活塞杆。活塞缸体单元因此可以是双作用的,也用于拉回可运动构件。根据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积比值,那么第一活塞缸体单元可以采用加紧运行。在采用加紧的运行中提高了缸体腔里的压力水平,而且传动机构的刚度更高。
按照权利要求,环形的第二缸体腔更为有利地可以通过阀门与压力流体平衡容器相连接。当阀门关闭时,因此可以与压力流体平衡容器里的压力无关地在环形的第二缸体腔里存在不同压力,并且也在第一和第三缸体腔里存在不同压力。
按照权利要求7,第二缸体腔可以通过阀门与第一压力流体平衡容器相连接,而环形的第二缸体腔可以通过阀门与第二压力流体平衡容器连接。
正如在权利要求8中所述,存在的压力流体平衡容器优选地构造成液压蓄能器。传动装置的液压部件则构成封闭的系统。按照权利要求7,多个存在的并构造成液压蓄能器的压力流体平衡容器可以加载不同的压力,这样对于差动单元来在加紧情况下可简单地运行。
按照权利要求9,更为有利地在环形的第一缸体腔和环形的第二缸体腔之间设有阀门,用此阀门可以使两个缸体腔相互闭塞。阀门在做功行程时关闭,因此在环形的第一缸体腔里可以形成与在环形的第二缸体腔里不同的压力。
如果按照权利要求10,通过2/2换向阀来控制至少一部分的流体连接,那么这些流体连接可以相互完全独立无关地并且灵活地在所希望的运行过程之后进行控制。
对于将液压活塞构造为双作用的液压活塞的结构方案,液压活塞两侧的缸体腔里就出现不同的压力。因此通过液压活塞就有泄漏。对于带有加紧的运行并将液压活塞构造成差动活塞的运行,可以平均地在活塞杆侧的缸体腔里产生高的压力。这会形成进入到活塞杆反面侧的缸体腔里的内泄漏。因此第二和第三液压活塞在运行期间会沿着使活塞杆侧的缸体腔的逐渐变小的方向进行漂移。为了又能够平衡由于内泄漏造成的漂移,按照权利要求11,可以通过阀门装置使在第二液压活塞两侧的两个缸体腔和在第三液压活塞两侧的两个缸体腔相互流体连接。为此除了已提到的阀门之外,还只需要一个阀门,通过该阀门可以使第一活塞缸体单元的两个缸体腔相互连接起来。
根据泄漏大小的不同,可以在机器投入运行之前例如每天一次或者一周一次对机器进行调整。为此将所要运动的构件带到特征的位置上,优选一直移动顶着机械的止挡。接着使阀门装置进入这样的状态,在此状态下,第二和第三液压活塞两侧的缸体腔相互连接。那么可以使这些液压活塞进入到对应于所要运动的构件所处的特征位置的位置上。然后又使阀门装置接到其闭塞位置上。
附图说明
按照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实施例表示于附图中。按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附图所示为:
图1  第一实施例,其中第一液压活塞、第二液压活塞和第三液压活塞构造成具有活塞杆的差动活塞,而且三个活塞缸体单元的活塞杆侧的环形的缸体腔持久地流体相互连接;
图2  第二实施例,其中在第一液压活塞的活塞杆侧的缸体腔和第二液压活塞的活塞杆侧的缸体腔之间设有阀门;
图3  第三实施例,其中活塞杆反面侧的缸体腔在第一液压蓄能器上,而活塞杆侧的环形的缸体腔在第二活塞缸体单元上。
具体实施方式
按照附图所示的传动装置具有第一活塞缸体单元10、第二活塞缸体单元11和第三活塞缸体单元12。这些活塞缸体单元具有共同的壳体13,它固定在机架上。活塞缸体单元10配属有第一液压活塞14,它具有从壳体里伸出来的活塞杆15,该活塞杆例如固定在吹塑机的可移动的成型板(Formtragplatte)上。液压活塞14,也就是说差动活塞,它将壳体里13里的第一圆柱形空腔分成在活塞杆反面侧的、横截面为圆柱形的缸体腔16,以及在活塞那侧的(活塞杆侧)的环形的缸体腔17。液压活塞14用圆盘状的作用面18邻接缸体腔16,并用环形的作用面19邻接缸体腔17。两个缸体腔都装有压力介质。为了使成型板10在闭合模型的方向上移动,将流体压力介质,例如矿物油,输送给缸体腔16,以及为了使成型板10在打开的方向上移动,将流体压力介质输送给缸体腔17,并将流体压力介质从相应另一个缸体腔排出。
压力介质的输入和排出由两个另外的活塞缸体单元执行,也就是第二活塞缸体单元11和第三活塞缸体单元12。活塞缸体单元11具有构造成差动活塞的第二液压活塞25,它可以在壳体13的第二空腔里轴向运动,这个液压活塞连接有从壳体13里密封地伸出的活塞杆26,而且该活塞将第二空腔的内部密封地分成横截面为圆柱形的缸体腔27和位于活塞杆26那侧的环形的缸体腔28。液压活塞25用圆盘状的作用面29邻接缸体腔27,并用环形的作用面30邻接缸体腔28。第二空腔、第二液压活塞25的和活塞杆26的中轴线垂直于第一液压活塞的中轴线。
第三活塞缸体单元12由两个子单元12a和12b组成,它们针对活塞缸体单元12在直径方向上对置着布置。每个子单元具有一个构造成差动活塞的第三液压活塞35a、35b,该液压活塞可以在壳体13的相应第三子空腔里轴向运动,该液压活塞连接有从壳体13里密封地伸出去的活塞杆36a、36b,而且上述液压活塞将第三子空腔的内部密封地分成横截面为圆柱形的缸体腔37a、37b,以及位于活塞杆36a、36b那侧的环形的缸体腔38a、38b。
以下将液压活塞35a、35b、活塞杆36a、36b和缸体腔37a、37b以及38a、38b分别视为如同唯一的液压活塞35、唯一的活塞杆36和唯一的缸体腔37和唯一的缸体腔38。
液压活塞35用圆盘形的作用面39邻接缸体腔37,并用环形的作用面40邻接于缸体腔38。第三空腔、第三液压活塞35的和活塞杆36的中轴线平行于第二活塞缸体单元的中轴线延伸。第三液压活塞35的作用面39远小于第一液压活塞14的作用面18。作用面40同样也远小于作用面19。第二液压活塞25的作用面29大致如同液压活塞14的作用面18那样大,或者显著比它大。作用面330同样也大致如同作用面19那样大,或者显著比它大。
这些作用面的大小这样相互协调匹配,即第一液压活塞14上作用面18与作用面19的比值,等于第二液压活塞25上的作用面29同第三液压活塞35上的作用面39之和与第二和第三液压活塞上的作用面30和40之和的比值,并等于第三液压活塞35上作用面39与作用面40的比值。
活塞杆26和36以其端部在壳体13之外固定在共同的板42上,并因此其相对位置是不动的。第二液压活塞25和第三液压活塞35也就是说总是一起移动相同的行程。
为此使用了电动的驱动单元45,它包括有伺服电动机46和螺纹传动机构,其中伺服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可以反过来,而且其转速是可以变化的,而螺纹传动机构具有滚珠丝杠47和丝杆螺母48。电动机46在侧面固定在壳体13上,其中其轴线平行于活塞杆26和36。在电动机的轴上抗转动地设有驱动小齿轮49,由其通过齿带50驱动从动小齿轮51,该从动小齿轮固定设于滚珠丝杠47的端部。滚珠丝杠正好位于第二液压活塞25的轴线上,并伸入到构造为中空的第二活塞杆26里。在此滚珠丝杠穿过丝杆螺母48,该丝杆螺母防转动地固定在板42的中心孔里。从动小齿轮51和连同该从动小齿轮的滚珠丝杠47在轴向方向上通过滚动轴承52来支承,并固定在其轴向位置上。若使滚珠丝杠旋转,于是通过液压活塞35a、35b和活塞杆36a、36b来防止转动的丝杆螺母48在轴向方向上运动,并同时带动液压活塞25和35。
在所有这三个实施例中,一方面缸体腔37和缸体腔16在流体上相互开通,另一方面第三活塞缸体单元12的缸体腔38和第一活塞缸体单元的缸体腔17在流体上相互开通,因此在它们之间在每个运行阶段都可以不受阻碍地产生压力流体的交换。在活塞缸体单元10和11的缸体腔16和27和缸体腔17和28之间,压力流体也可以来回地流动。当然在所有三个实施例中,在缸体腔16和27之间的流动路径中接入2/2换向阀55,用此换向阀可以使缸体腔16和27之间的连接闭塞住。在按照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缸体腔17和28之间的流体连接在每个运行阶段上都是开通的,因此这里三个活塞缸体单元的三个环形的缸体腔17、28和38总是构成唯一的压力腔。在按照图2和3的实施例中,缸体腔17和28可以通过2/2换向阀56相对闭塞,因此这里只有环形的缸体腔17和38总是相互连接起来。
在所有三个实施例中,都设有另外两个2/2换向阀57和58,其中2/2换向阀57通过接头连接在第二活塞缸体单元11的缸体腔27上。2/2换向阀58通过接头连接在第二活塞缸体单元11的缸体腔28上。在按图1和2的实施例中,换向阀57可以将缸体腔27、换向阀58可以将缸体腔28向着液压蓄能器59闭塞住或者与其连接。
在按照图3的实施例中,设有两个液压蓄能器60和61,在这两个液压蓄能器中,只是液压蓄能器60可以通过换向阀57与第二活塞缸体单元11的缸体腔27相连,并且只是液压蓄能器61通过换向阀58与第二活塞缸体单元11的缸体腔28相连。
在所有三个实施例中,第一活塞缸体单元10的两个缸体腔16和17通过2/2换向阀65可以流体相互连接。在该换向阀的静止位置上,两个缸体腔相互闭塞住。借助于该换向阀以及另外设有的换向阀55或55和56,可以使活塞缸体单元11和12的活塞杆侧的缸体腔28和38与活塞杆反面侧的缸体腔27和37相互连接,以平衡平衡由于内泄漏引起的液压活塞的漂移。
在图1中所示的用于成型板的传动装置处于这样的状态,在此状态下吹塑机的模型是打开的。若要使模型在快速行程里闭合,那就这样控制电动机46,使从动小齿轮51和滚珠丝杠47旋转,从而丝杆螺母移动离开从动小齿轮。换向阀55是打开的,换向阀57和58则关闭着。液压活塞25和35移动,使得缸体腔27和37变小并将压力流体通过开通的阀门55排出到第一活塞缸体单元10的缸体腔16里。活塞杆15伸出。从环形的缸体腔17里挤出的压力流体量被缸体腔28和38接收,由于所述的作用面积比值,这两个缸体腔28和38所增大的体积量就等于缸体腔17所减小的体积量。反作用于成型板运动的阻力较小,因此尽管总作用面29、39较大,而缸体腔16、27和37里的压力和螺纹传动机构的载荷仍较小。
为使保持住模型或者为了轧出过程,必须在液压活塞14上施加较大的力。在做功行程中,液压活塞14或许在其中只是走过一段小的行程,此时阀门57和58是开通的,阀门55关闭着。在缸体腔17、27、28里现在存在有低的压力,该压力取决于液压蓄能器59的状态,即低压蓄能器的状态。因此当板42在做功行程中继续移动时,除了液压活塞35之外也带动了液压活塞25。然而在缸体腔27中并没有建立起高压。高压只是作用在液压活塞35的作用面39上,在那里只是产生相对小的力,而且因此并未过度加载螺纹传动机构。
为将成型板拉回,使电动机46的旋转方向反向。在减压阶段之后使换向阀57和58关闭,并使换向阀55打开。从缸体腔28和38里挤出的压力流体被输入到缸体腔17里。从缸体腔16里被挤出的压力流体被缸体腔27和37接收。
因为在单个运行阶段里,在活塞杆侧的和活塞杆反面侧的缸体腔之间存在压差,因此通过液压活塞就有泄漏,因此液压活塞25和35相对于液压活塞14发生漂移。在其中液压活塞14没有液压加紧而被移动的实施例中,漂移可以根据压差的大小和单个运行阶段的长度而转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这种内泄漏有时必须加以平衡,为此在换向阀55打开时和换向阀57和58闭塞时,首先使液压活塞14通过液压活塞25和35的移动到达特征位置,在此位置上液压活塞14优选贴靠着止挡。然后使换向阀57和58开启,并接着在液压活塞14处于停顿时,使液压活塞25和35移动到对应于液压活塞14所处位置的位置。同时根据以前的漂移发生在什么方向上,而将压力流体输入液压蓄能器59里或者从液压蓄能器里取出。
在按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换向阀65对于泄漏平衡本身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图2所示的传动装置同样也在这样的状态中示出,在此状态时,吹塑机的模型打开着。与图1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这里的运行在液压加紧下进行。这就是说,即使没有外力的作用,在缸体腔里也有一定的压力。其中在活塞杆侧的缸体腔里的压力大于在活塞杆反面侧的缸体腔里的压力。这是由于液压活塞上不同大小的作用面以及在没有外载荷时在液压活塞上对力平衡的要求而形成的。举例来说,作用面18、29和39之和为作用面19、30和40之和的两倍那样大(面积比2∶1),那么在活塞杆侧的缸体腔里的压力为另外的缸体腔里压力的两倍那样大,例如在一个缸体腔里为20bar,在另外的缸体腔里则为40bar。液压蓄能器应该加载活塞杆相反侧的加紧压力。
在快速行程中,换向阀55和56打开,而换向阀57和58则闭塞住。液压活塞25和35一起将压力流体从缸体腔27和37输送到缸体腔16里。缸体腔之间的压差相对于用来移动成型板所必需的较小的力稍有增大。在做功行程中,换向阀55和56闭塞,而换向阀57和58开启。现在只是还有液压活塞39将压力流体输入到缸体腔16里。液压活塞25将其缸体腔27和28之间的差值量输入液压蓄能器59。其中在缸体腔16和37里的压力升高到较高的值。在活塞杆侧的缸体腔里的压力下降,这是因为液压活塞39为了压缩缸体腔16和37里的压力流体,只需要走过一段随着缸体腔的加大而随之产生的行程。
为使成型板返回,使电动机46的转向反向。在减压阶段中,换向阀55和56还关闭着,而换向阀57和58还开着。在减压阶段结束时,在缸体腔里作用有加紧压力而没有外载荷,也就是如上所述20bar和40bar。现在首先使换向阀58关闭,从而使缸体腔28封闭。在紧接着在“活塞杆26伸出”的方向上移动时,缸体腔变小,从而使其中的压力升高。压力流体从液压蓄能器59里补充流入缸体腔27里。若在缸体腔28里达到40bar,那就使换向阀57闭塞。换向阀55和56被开启。接着进行在快速行程中的返回行程并具有加紧。
在一种按图2所示的加紧系统中,随着时间变化出现泄漏,这种泄露从活塞杆侧的缸体腔经过液压活塞进入到活塞杆反向侧的缸体腔里,从使活塞杆26和36逐渐地向外漂移。为了平衡泄漏,在换向阀55和56开启时和换向阀57和58关闭时,使液压活塞14移动顶着止挡。然后使换向阀65打开。液压活塞25和35在“活塞杆移回”的方向上运动,直至到达对应液压活塞14所处位置的位置上。液压活塞25和35的位置被直接在电动机上通过安装的绝对值传感器检测。
在按照图3的实施例中,液压蓄能器60加载低的加紧压力20bar,液压蓄能器61加载高的加紧压力61bar。
在按照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快速行程中换向阀55和56也开着,而换向阀57和58则闭塞。液压活塞25和35一起将压力流体从缸体腔27和37输送入缸体腔16里。其中缸体腔之间的压差相对于用来移动成型板所必需的较小的力稍微增大。在做功行程之前成型板固定住时,又在缸体腔里产生加紧压力20bar和40bar。如果对于做功行程,使换向阀55和56闭塞并使换向阀57和58开启,那么首先还没有压力介质在缸体腔27和28和液压蓄能器60和61之间流动用于压缩或减压。在接着的做功行程中,只是还有液压活塞39将压力流体输入到缸体腔16里。液压活塞25将压力流体从其缸体腔27输入液压蓄能器60里,而压力流体从液压蓄能器61流向缸体腔28。
为使成型板返回,使电动机46的旋转方向反向。在减压阶段里,换向阀55和56还关闭着,而换向阀57和58还开通着。在减压阶段结束时,在所有的缸体腔里都作用有加紧压力而没有外载荷,也就是如上所述的20bar和40bar。现在使换向阀57和58闭塞,并使换向阀55和56开启。接着在快速行程中进行返回行程并带有加紧。
为了平衡泄漏,也在按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也使液压活塞14在换向阀55和56开启时和换向阀57和58关闭时移动顶着止挡。然后附带地使换向阀57和58和换向阀65打开。液压活塞25和35在“活塞杆移回”的方向上移动,直至达到对应于液压活塞14所处位置的位置。液压活塞25和35的位置直接在电动机上通过装入的绝对值传感器来检测。
此外所示类型的液压传动装置尤其是具有以下优点:它具有很好的作用效率。它相比于用液压泵进行液压的力传递来说噪音小,这是因为并没有发生控制转换过程。磨损较小,这是因为与液压泵相比只有较小的相对速度。可以容易地用水作为压力流体进行运行,因为并没有应用液压泵,而液压泵则要求流体具有良好的润滑性能。由于压力流体相比于金属具有更高的弹性,使高频振动(冲击)得以衰减,并因此延长了机械装置(齿条、螺纹传动机构等等)的寿命。
可以用一种模块化结构,因为通过应用许多相同类型的不同输入活塞,可以获得输出活塞的不同的期望速度。

Claims (11)

1.传动装置,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的可活动构件,包括:
-尤其是电动的驱动单元(45)的可直线运动的输出元件(47),
-第一活塞缸体单元(10),该活塞缸体单元具有第一液压活塞(14),该第一液压活塞通过第一作用面(18)界定出充有压力流体的第一缸体腔(16),并处于输出元件(47)和可活动构件之间的传动链中,
-第二活塞缸体单元(11),它具有第二液压活塞(25),该第二液压活塞通过第二作用面(29)界定出充有压力流体的第二缸体腔(27),
-第三活塞缸体单元(12),它具有第三液压活塞(35),该第三液压活塞通过第三作用面(39)界定充有压力流体的第三缸体腔(37)并且其作用面(39)远小于第一作用面(18),
-阀门(55),通过该阀门可以控制第二缸体腔(27)和第一缸体腔(16)之间的流体连接,
其中对于可活动构件的调整行程,在阀门(55)打开的情况下,压力流体从第二缸体腔(27)和第三缸体腔(37)排挤到第一缸体腔(16)里,而对于将大的力施加在可活动构件上(做功行程),在阀门(55)关闭的情况下,压力流体只是从第三缸体腔(37)排挤到第一缸体腔(16)里,
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压力流体平衡容器(59;60);并且通过阀门(57)可以控制第二缸体腔(27)和压力流体平衡容器(59;60)之间的流体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缸体单元(12)由多个相互平行地布置的子单元构成。
3.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活塞(14)是在第一作用面(18)反面具有环形第一缸体腔(17)的差动活塞,而第二液压活塞(25)是在第二作用面(29)反面具有环形第二缸体腔(28)的差动活塞。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液压活塞(35)是在第三作用面(39)反面具有环形第三缸体腔(38)的差动活塞;而环形的第三缸体腔(38)朝着环形第一缸体腔(17)是流体开通的。
5.按权利要求3和4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活塞(14)的第一作用面(18)与邻接于环形第一缸体腔(17)的作用面(19)的比值,等于第二作用面(29)和第三作用面(39)之和与邻接于环形的第二和第三缸体腔(28,38)的作用面(30,40)之和的比值,并且等于第三作用面(39)与邻接于环形第三缸体腔(38)的作用面(40)比值。
6.按权利要求3、4或5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的第二缸体腔(28)可以通过阀门(58)与压力流体平衡容器(59;61)连接。
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缸体腔(27)可以通过阀门(57)与第一压力流体平衡容器(60)连接,而环形的第二缸体腔(28)则可以通过阀门(58)与第二压力流体平衡容器(61)连接。
8.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在的压力流体平衡容器(59;60,61)构造成液压蓄能器。
9.按上述的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环形的第一缸体腔(17)和环形的第二缸体腔(28)之间设有阀门(56),通过该阀门可以使两个缸体腔(17,28)相互闭塞。
10.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流体连接的至少一部分通过2/2换向阀(55,56,57,58)来控制。
11.按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阀门装置(55,56,65)可以将第二液压活塞(25)两侧的两个缸体腔(27,28)流体上相互连接,并将第三液压活塞(35)两侧的两个缸体腔(37,38)流体上相互连接。
CNA2008100056694A 2007-02-14 2008-02-14 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活动构件的传动装置 Pending CN1012446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7007288.2 2007-02-14
DE200710007288 DE102007007288A1 (de) 2007-02-14 2007-02-14 Antrieb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ein bewegbares Bauteil an einer Kunststoffspritzgieß- oder einer Blasformmaschin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4624A true CN101244624A (zh) 2008-08-20

Family

ID=394725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56694A Pending CN101244624A (zh) 2007-02-14 2008-02-14 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活动构件的传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1958754A1 (zh)
CN (1) CN101244624A (zh)
DE (1) DE10200700728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680A (zh) * 2011-10-19 2014-06-2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注射装置
CN106182656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注吹机锁模机构
CN107471570A (zh) * 2017-06-24 2017-12-15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
CN109808151A (zh) * 2019-01-29 2019-05-28 包宇峰 一种用于塑料桶制造的自动化吹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55536A1 (de) * 2008-12-17 2010-07-01 Bühler Druckguss AG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ntriebskolbens einer Druckgiessmaschine und Vorrichtung zur Durchführung des Verfahrens
AT520173B1 (de) * 2018-01-18 2019-02-15 Engel Austria Gmbh Formgebungs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50101671D1 (de) 2000-08-08 2004-04-15 Bosch Rexroth Ag Antriebsvorrichtung, insbesondere für die schliesseinheit, die einspritzeinheit oder die auswerfer einer kunststoffspritzgiessmaschine
DE10354955A1 (de) * 2003-11-25 2005-06-30 Bosch Rexroth Ag Antriebseinheit
DE102004027279B4 (de) * 2004-06-04 2012-10-04 Bosch Rexroth Ag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 Spritzgieß- oder Spritzprägemaschin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89680A (zh) * 2011-10-19 2014-06-25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注射装置
CN103889680B (zh) * 2011-10-19 2015-10-14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注射装置
CN106182656A (zh) * 2016-08-30 2016-12-07 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注吹机锁模机构
CN106182656B (zh) * 2016-08-30 2018-06-26 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注吹机锁模机构
CN107471570A (zh) * 2017-06-24 2017-12-15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
CN107471570B (zh) * 2017-06-24 2023-09-29 广东乐善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放大多倍驱动力的混合动力驱动缸
CN109808151A (zh) * 2019-01-29 2019-05-28 包宇峰 一种用于塑料桶制造的自动化吹塑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07007288A1 (de) 2008-08-21
EP1958754A1 (de) 2008-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4624A (zh) 尤其用于塑料注塑机或吹塑机上活动构件的传动装置
US9889621B2 (en) Press and method for pressing workpieces
CN106471262B (zh) 液压系统
US6935111B2 (en) Drive device, in particular for the locking unit, the injection unit or the ejector of an injection-moulding machine for plastics
CN1980783A (zh) 注射成型机
JP4266595B2 (ja) 単一のモータ射出スクリュー駆動ハイブリッド・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00040485A1 (en) High Pressure Dual-Action Hydraulic Pump
EP1785257A2 (de) Schließvorrichtung für eine Spritzgießmaschine
US7373777B2 (en) Die drive unit of molding machine
CN105484384A (zh) 双齿条驱动转动式方形内槽齿轮铅阻尼器
CA2658784C (en) Injection unit mount
US7010912B2 (en) Drive mechanism, particularly for a moveable part of a closing unit or the injection unit of a plastic injection moulding machine
CA2658685C (en) Fluid distributor and translatable drive apparatus for a molding machine
KR101965966B1 (ko) 전기유압하이브리드 액츄에이터의 자동유량보상밸브
CN219452563U (zh) 用于电液执行器的旋转角度双向可调的摆动液压缸
CN111516230B (zh) 用于成型机的驱动装置和具有驱动装置的成型机
CN111516229B (zh) 用于成型机的驱动装置和具有驱动装置的成型机
JP2006192573A (ja) 電動射出成形機の液圧駆動装置
US7003953B2 (en) Drive device, particularly for the closing unit, the injection unit or the ejectors of a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CN215039695U (zh) 一种注塑机用油缸结构
CN116241426B (zh) 液压系统的油压电控机构及变量泵
JP3950306B2 (ja) ボールねじ装置及び同装置を備えた射出成形機
WO2024069384A1 (en) Device for moving moulds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14771651A (zh) 一种基于工程机械电控系统的液压转向器
SU264088A1 (ru)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привода силовогомеханизм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