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0300A -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 Google Patents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0300A
CN101240300A CNA2008100467761A CN200810046776A CN101240300A CN 101240300 A CN101240300 A CN 101240300A CN A2008100467761 A CNA2008100467761 A CN A2008100467761A CN 200810046776 A CN200810046776 A CN 200810046776A CN 101240300 A CN101240300 A CN 1012403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etone
fermentation
stalk
sweet
stra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467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0300B (zh
Inventor
李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8100467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403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403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03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0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030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By Using Micro-Organisms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利用甜高粱秸秆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生产步骤包括: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榨汁,汁液含糖量稀释到10%~6%;加入磷酸盐、钙盐、氮源和微量生长因子,在121℃以上灭菌,冷却到32℃~37℃,得发酵培养基;将丙酮-丁醇生产菌株,接种于玉米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在37℃下厌氧培养,得种子液;按发酵培养基体积比2%~5%将种子液接入发酵培养基中,32℃~37℃厌氧发酵,发酵采用分批发酵或者连续发酵,得丙酮和丁醇发酵液;检测丙酮、丁醇含量。本发明的特点:一是合理利用秸秆。二是可利用含糖量较低的不同地区、不同季节栽培的不同品种甜高粱秸秆和甜玉米秸秆。解决了大规模发酵生产鲜秸秆不好保藏的问题。

Description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农业废弃物秸秆进行微生物转化生成化工产品的方法,特别涉及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丙酮(Acetone)、丁醇(butanol)是重要的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喷漆、炸药、塑料、制药、植物抽提取及有机玻璃、合成橡胶等工业,其中又以丁醇价值更高。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化学合成的原料来自石油,近年来石油价格大幅上涨,其资源不可再生,化学合成法终将被发酵法所取代。微生物发酵法可利用农副产品为原料,工艺设备简单,投资较小,原料价廉,来源广泛。用玉米等粮食作原料进行丙酮-丁醇发酵已有成熟的工艺,但粮食资源十分宝贵,世界各国大力倡导利用农副产品即非粮原料进行生物转化得到人类所需的物资。这对当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甜高粱(sweet sorghum)也叫芦栗甜秆或糖高粱,为食用高粱的一个变种,其秸秆具有较高生物产量和糖含量。甜高粱籽粒的产量一般为2250~7500kg/hm2,同时产60000~75000kg/hm2的富含糖份的秸秆。利用甜高粱秸秆汁(sweet sorghum stalkjuice)生产燃料乙醇,在国内外已有广泛报道,但利用甜高粱秸秆汁发酵生产丙酮、丁醇尚未有报道。甜高粱秸杆出汁率为60%左右,其汁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微量矿质元素等物质。甜高粱秸杆汁中含有糖度为10~21°Brix(白利糖度)的可溶性糖,主要由蔗糖、葡萄糖、果糖以及少量其它糖类组成。
鲜食甜玉米从美国、台湾等地引进,品种很多,甜玉米收获后还可产3000~4000kg/hm2的秸秆,甜玉米秸秆出汁率40%左右,甜玉米秸秆汁的成份与甜高粱秸秆汁类似,但甜玉米秸秆汁总固形物含量低于甜高粱秸秆汁,含有6°Brix~14°Brix的可溶性糖,其糖含量依其品种和收获期而有所不同。
若用于乙醇发酵工业生产,秸秆汁中糖含量应高于17°Brix,糖含量低的品种则不适宜。丙酮-丁醇溶剂发酵特点之一是培养基浓度较低,秸秆汁糖度只须在8°Brix左右即可满足发酵生产,可以利用不同品种和不同产地的甜高粱,也可利用糖分含量相对较低的玉米秸秆,且丁醇市场价高于乙醇4倍左右,与甜高粱秸秆汁发酵乙醇相比成本更低,而产品附加值更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丙酮-丁醇的发酵生产提供一种廉价的农副产品原料作培养基,用以取代玉米以及其它来源于粮食的淀粉类原料培养基。本发明所指的农副产品原料是甜高粱秸秆和甜玉米秸秆。
所述的甜高粱秸秆是高粱收获后所剩下含有糖分的茎秆部分,可以是用作饲料的也可以是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甜高粱秸秆,品种不限,压榨取汁后其汁液中的糖度在10%至21%,所含糖的主要成分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所述的甜玉米秸秆是甜玉米收获后所剩下含有糖分的茎秆部分,品种不限,压榨取汁后其汁液中的糖度在6%至14%,所含糖的主要成分为蔗糖、果糖和葡萄糖。
甜高粱成熟期秸秆中的糖分可达10%至21%,秸秆各部位含糖量不一样,榨汁后为其平均值。甜玉米成熟收获后,大田中的玉米秸秆仍进行新陈代谢,含糖量进一步升高,高可达14%。选择秸秆含糖量高的时机收割,将甜高粱秸秆或甜玉米秸秆榨汁,可以得到含可溶性糖较高的秸秆汁。将含糖量10%以上的秸秆汁稀释到10%~6%,以此为基本培养基加入磷酸盐、钙盐、氮源和微量生长因子等,进行优化发酵。所选磷酸盐是磷酸二氢钾;所选钙盐是碳酸钙;所选氮源是硫酸铵;所选微量生长因子是玉米浆,玉米浆也提供部分氮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其生产步骤包括:
1)、用甜高粱秸秆和甜玉米秸秆榨取汁液,汁液糖度调整到10%~6%,作基本培养基;
2)、在基本培养基中按质量/体积比加入磷酸盐、钙盐、氮源和微量生长因子,用NaOH调节至pH6.7~6.9,配得培养基,在121℃高温灭菌,冷却到32℃~37℃,得发酵培养基,所述的氮源是(NH4)2SO4,加入比例是0.5%~1.0%-;所述的微量生长因子是玉米浆,加入比例是0.3%~0.6%,玉米浆既作氮源也提供微量生长因子;所述的磷酸盐是KH2PO4,加入比例是0.02%~0.06%;所述的钙盐是CaCO3,加入比例是0.8%~1.0%;
3)、培养种子液,采用菌种保藏机构提供的常规方法培养种子液:菌种保藏机构购买的丙酮-丁醇生产菌株,接种于玉米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2分钟,在37℃下厌氧培养至固形物上浮,培养液显浑,即得到种子液;
4)、步骤2)得到的发酵培养基,按其体积量的2%-5%接种种子液,32℃~37℃之间进行厌氧发酵,培养基中无气泡产生时即可结束发酵,即得到丙酮、丁醇发酵液,控制较低的培养温度有利于丁醇的积累,得到丁醇含量较高的发酵液;
5)检测丙酮、丁醇含量。
所述的丙酮-丁醇菌株是下述菌株中任一种或两种同时接种混用,以便更充分的利用秸秆汁中不同的糖份,丙酮-丁醇菌株:糖丁酸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acetobutylicum)、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丙酮丁醇杆菌(Bacillus acetobutylicum)、巴氏芽孢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三硝基苯甲基硝胺梭菌(Clostridium tetryl)。
上述丙酮-丁醇发酵菌株在美国典型菌种保藏中心(ATCC),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CCCCM)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等机构可以通过购买的方式获取。
所述的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其发酵在玻璃容器中厌氧条件下进行,或者在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方式采用分批发酵工艺或者采用连续发酵的工艺。
玉米培养基的配制:市售玉米磨粉过80目筛,按5%的玉米粉调成粉浆,100℃糊化,121℃灭菌30分钟,作为种子培养基。
本发明的特点:
1、利用农业副产物秸秆进行微生物转化,解决大量秸秆不能被合理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甜高粱秸秆和甜玉米秸秆取汁发酵利用后,所剩秸秆渣还可用于压制复合板作建筑材料或装饰材料。
2、本发明与甜高粱秸秆汁发酵生产乙醇相比,本发明的丙酮丁醇发酵是低浓度发酵,可以利用含糖量较低的不同品种甜高粱秸秆,也可利用含糖量更低的甜玉米秸秆。秸秆含糖量受品种、季节和栽培地区的影响,秸秆含糖量要求不高,品种则适宜于不同地区栽培,也可以在不同季节栽培,可以使秸秆的收获季节分散,这样就解决了秸秆收获季节太集中,大规模发酵生产鲜秸秆不好保藏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用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1、生产步骤包括:
甜高粱秸秆榨汁: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提供的甜高粱秸秆18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9000ml,糖度17.0°Brix,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部分秸秆汁稀释得到7.0°Brix糖度的秸秆汁,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3%,CaCO3 0.8%,(NH4)2SO4 0.5%,KH2PO40.02%,用氢氧化钠调节pH6.7,分装于15只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
市售玉米磨粉过80目筛,按5%的玉米粉调成粉浆,100℃糊化,分装于15只试管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种子培养基。
丙酮丁醇产生菌菌种Clostridium saccharo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4)、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8)、Bacillus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9)、Clostridium pasteurian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17)、Clostridium tetryl(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20)冻干管在无菌室打管后将种子接于上述15只试管种子培养基中,每个菌种接三只试管,5个菌种共接15只,分别在100℃下热激活约2分钟,迅速冷却至37℃,在厌氧条件下于37℃培养至试管中固形物上浮,中间出现云带即为种子液。
4、接种发酵:
在无菌室中将15只试管种子液接于15个三角瓶发酵培养基中,每一种菌株接种三个三角瓶,于37℃下厌氧培养至不产气泡为止。
5、溶剂检测:
丙酮、丁醇等溶剂含量的测定采用湖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VARIAN3900气相色谱仪,以外标法对5种菌的15只只三角瓶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取丙酮、丁醇产量平均值如下表:
  菌种   丙酮产量(g/L)   丁醇产量(g/L)
  Clostridium saccharoacetobutylicum(8004)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8008)Bacillus acetobutylicum(8009)Clostridium pasteurianum(8017)Clostridium tetryl(8020)   1.0g/L2.1g/L2.5g/L1.2g/L0.5g/L   3.9g/L7.8g/L8.3g/L2.8g/L2.7g/L
实施例2
用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1、生产步骤包括:
甜高粱秸秆榨汁: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提供的甜高粱秸秆18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9000ml,糖度17.0°Brix,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部分秸秆汁稀释得到7.0°Brix糖度的秸秆汁,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6%,CaCO3 1.0%,(NH4)2SO4 1.0%,KH2PO40.06%,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分装于15只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同实施例1。
4、接种发酵:同实施例1。
5、溶剂检测:
丙酮、丁醇等溶剂含量的测定采用湖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VARIAN3900气相色谱仪,以外标法对5种菌的15只只三角瓶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取丙酮、丁醇产量平均值如下表:
  菌种    丙酮产量(g/L)  丁醇产量(g/L)
  Clostridium saccharoacetobutylicum(8004)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8008)Bacillus acetobutylicum(8009)Clostridium pasteurianum(8017)Clostridium tetryl(8020)    0.9g/L2.0g/L2.3g/L1.1g/L0.4g/L  4.0g/L7.7g/L8.1g/L2.5g/L2.6g/L
实施例3
用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1、生产步骤包括:
甜高粱秸秆榨汁: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提供的甜高粱秸秆18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9000ml,糖度17.0°Brix,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部分秸秆汁稀释得到7.0°Brix糖度的秸秆汁,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5%,CaCO3 1.0%,(NH4)2SO4 0.8%,KH2PO40.04%,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分装于15只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同实施例1。
4、接种发酵:同实施例1。
5、溶剂检测:
丙酮、丁醇等溶剂含量的测定采用湖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VARIAN3900气相色谱仪,以外标法对5种菌的15只只三角瓶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取丙酮、丁醇产量平均值如下表:
  菌种    丙酮产量(g/L)   丁醇产量(g/L)
  Clostridjum saccharoacetobutylicum(8004)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8008)Bacillus acetobutylicum(8009)Clostridium pasteurianum(8017)Clostridium tetryl(8020)    1.1g/L2.2g/L2.9g/L1.3g/L0.6g/L   4.3g/L8.0g/L8.7g/L3.1g/L3.2g/L
实施例4
用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生产步骤包括:
1、甜高粱秸秆榨汁: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提供的甜高粱秸秆1.6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0.8L,糖度17.0°Brix,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部分秸秆汁稀释得到9.0°Brix糖度的秸秆汁1.5L,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5%,CaCO3 1.0%,(NH4)2SO4 0.8%,KH2PO40.04%,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分装于3只500ml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
市售玉米磨粉过80目筛,按5%的玉米粉调成粉浆,100℃糊化,分装于试管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种子培养基。
丙酮丁醇产生菌菌种Bacillus 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9)。冻干管在无菌室打管后将种子接于上述种子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约2分钟,迅速冷却至37℃,在厌氧条件下于37℃培养至试管中固形物上浮,中间出现云带即为种子液。
4、接种发酵:
在无菌室中将种子液以5%的接种量接于三角瓶发酵培养基中,于37℃~32℃下厌氧培养至不产气泡为止。
5、溶剂检测:
丙酮、丁醇等溶剂含量的测定采用湖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VARIAN3900气相色谱仪,以外标法对3只三角瓶样品进行定量分析,得丙酮产量平均值为4.3g/L,丁醇产量平均值为11.9g/L。
实施例5
用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生产步骤包括:
1、甜高粱秸秆榨汁: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提供的甜高粱秸秆10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4.76L,糖度17.0°Brix,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部分秸秆汁稀释得到9.0°Brix糖度的秸秆汁,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5%,CaCO3 1.0%,(NH4)2SO4 0.8%,KH2PO40.04%,总体积8.0L,置入总容积10L的发酵罐中,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
市售玉米磨粉过80目筛,按5%的玉米粉调成粉浆,100℃糊化,分装于试管和500ml的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种子培养基。
丙酮丁醇产生菌菌种Bacillus 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9)。冻干管在无菌室打管后将种子接于上述种子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约2分钟,迅速冷却至37℃,在厌氧条件下于37℃培养至试管中固形物上浮,中间出现云带即为第一级种子液。将一级种子接于三角瓶种子培养基中,厌氧培养至培养基上浮,即为第二级种子。
4、接种发酵:
在无菌条件下将二级种子液以5%的接种量接于发酵培养基中,于37℃~32℃下厌氧培养至不产气泡为止。
5、溶剂检测:
丙酮、丁醇等溶剂含量的测定采用湖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VARIAN3900气相色谱仪,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得丙酮产量为4.9g/L,丁醇产量为11.2g/L。
实施例6
用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生产步骤包括:
1、甜玉米秸秆榨汁:武汉市汉南区玉米地,甜玉米收获后的秸秆200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80L,糖度14.0°Brix,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部分甜玉米秸秆汁稀释得到8.5°Brix糖度的秸秆汁,量取其中85L,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5%,CaCO3 1.0%,(NH4)2SO40.8%,KH2PO40.04%,置入总容积100L的发酵罐中,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
市售玉米磨粉过80目筛,按5%的玉米粉调成粉浆5L,100℃糊化,分装于5只试管和5只1000ml的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种子培养基。
丙酮丁醇产生菌菌种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8)。冻干管在无菌室打管后将种子接于上述5只试管种子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约2分钟,迅速冷却至37℃,在厌氧条件下于37℃培养至试管中固形物上浮,中间出现云带,即为第一级种子液。将试管中的第一级种子液在无菌室中分别接于上述三角瓶培养基中,培养至培养基上浮即为第二级种子液。
4、接种发酵:
在无菌条件下将二级种子液全部接于上述85L甜玉米秸秆汁发酵培养基中,于37℃~32℃下厌氧培养至不产气泡为止。
5、溶剂检测:检测方法同实施例1,检测结果为:丙酮产量3.6%g/L,丁醇产量为10.7g/L。
实施例7
用甜高粱秸秆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生产步骤包括:
1、甜高粱秸秆榨汁: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提供的甜高粱秸秆4.5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2.5L,糖度17.0°Brix,稀释后得糖度10.0°Brix的秸秆汁4.25L。甜玉米秸秆汁:武汉市汉南区玉米地甜玉米秸秆6.5kg,压榨得秸秆汁2.6L,稀释到8.0°Brix,得稀释秸秆汁4.5L。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10.0°Brix的甜高粱秸秆汁4.25L与上述8.0°Brix甜玉米秸秆汁4.5L均匀混合,得8.75L混合液,糖度9.0°Brix。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5%,CaCO3 1.0%,(NH4)2SO4 0.8%,KH2PO40.04%,置入总容积10L的发酵罐中,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
市售玉米磨粉过80目筛,按5%的玉米粉调成粉浆,100℃糊化,分装于试管和500ml的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种子培养基。
丙酮丁醇产生菌菌种Bacillus 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9)。冻干管在无菌室打管后将种子接于上述种子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约2分钟,迅速冷却至37℃,在厌氧条件下于37℃培养至试管中固形物上浮,中间出现云带即为第一级种子液。将一级种子接于三角瓶种子培养基中,厌氧培养至培养基上浮,即为第二级种子。
4、接种发酵:
在无菌条件下将二级种子液以5%的接种量接于上述8.75L发酵培养基中,于37℃~32℃下厌氧培养至不产气泡为止。
5、溶剂检测:
丙酮、丁醇等溶剂含量的测定采用湖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VARIAN3900气相色谱仪,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得丙酮产量为2.44g/L,丁醇产量为11.5g/L。
实施例8
用甜高粱秸秆发酵生产丙酮和丁醇
生产步骤包括:
1、甜高粱秸秆榨汁:湖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所提供的甜高粱秸秆9kg,WY-807小型榨汁机压榨,得秸秆汁5.4L,糖锤度15.0°Brix,
2、发酵培养基制备:将上述部分秸秆汁稀释得到9.0°Brix糖度的秸秆汁,按(质量/体积百分比)比例加入下述物质:玉米浆0.5%,CaCO3 1.0%,(NH4)2SO4 0.8%,KH2PO40.04%,总体积9.0L,置入总容积10L的发酵罐中,用氢氧化钠调节pH6.8,121℃灭菌30分钟,作为发酵培养基备用。
3、种子制备:
市售玉米磨粉过80目筛,按5%的玉米粉调成粉浆,100℃糊化,分装于试管和500ml的三角瓶中121℃灭菌30分钟,作为种子培养基。
丙酮丁醇产生菌菌种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8)。丙酮丁醇产生菌菌种Bacillus acetobutylicum(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目录编号8009)冻干管在无菌室打管后将两菌的种子分别接于上述种子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约2分钟,迅速冷却至37℃,在厌氧条件下于37℃培养至试管中固形物上浮,中间出现云带即为第一级种子液。将两种菌的一级种子分别接于三角瓶种子培养基中,厌氧培养至培养基上浮,即为第二级种子。
4、接种发酵:
在无菌条件下将上述两种菌的二级种子液混合以5%的接种量接于上述9L发酵培养基中,于37℃~32℃下混菌厌氧培养至不产气泡为止。
5溶剂检测:
丙酮、丁醇等溶剂含量的测定采用湖北工业大学分析测试中心VARIAN3900气相色谱仪,以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得丙酮产量为2.9g/L,丁醇产量为10.3g/L。

Claims (3)

1、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其特征是,生产步骤包括:
1)、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榨取汁液,汁液糖度调整到10%~6%,作基本培养基;
2)、在基本培养基中按质量/体积比加入磷酸盐、钙盐、氮源和微量生长因子,用NaOH调节至pH6.7~6.9,配得培养基,在121℃高温灭菌,冷却到32℃~37℃,得发酵培养基,所述的氮源是(NH4)2SO4,加入比例是0.5%~1.0%;所述的微量生长因子是玉米浆,加入比例是0.3%~0.6%,玉米浆既作氮源也提供微量生长因子;所述的磷酸盐是KH2PO4,加入比例是0.02%~0.06%;所述的钙盐是CaCO3,加入比例是0.8%~1.0%;
3)、培养种子液:菌种保藏机构购买的丙酮-丁醇生产菌株,接种于玉米培养基中,在100℃下热激活2分钟,在37℃下厌氧培养至固形物上浮,培养液显浑,即得到种子液;
4)、步骤2)得到的发酵培养基,按其体积量的2%-5%接种种子液,32℃~37℃之间进行厌氧发酵,培养基中无气泡产生时即可结束发酵,即得到丙酮、丁醇发酵液,控制较低的培养温度有利于丁醇的积累,得到丁醇含量较高的发酵液;
5)检测丙酮、丁醇含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丙酮-丁醇菌株是下述菌株中任一种或者两种混合:糖丁酸梭菌(Clostridium saccharoacetobutylicum)、丙酮丁醇梭菌(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丙酮丁醇杆菌(Bacillus acetobutylicum)、巴氏芽孢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三硝基苯甲基硝胺梭菌(Clostridium tetry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其特征是,发酵在玻璃容器中厌氧条件下进行,或者在发酵罐中进行,发酵方式采用分批发酵工艺或者采用连续发酵的工艺。
CN2008100467761A 2008-01-24 2008-01-24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0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67761A CN101240300B (zh) 2008-01-24 2008-01-24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467761A CN101240300B (zh) 2008-01-24 2008-01-24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300A true CN101240300A (zh) 2008-08-13
CN101240300B CN101240300B (zh) 2010-12-08

Family

ID=39932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4677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40300B (zh) 2008-01-24 2008-01-24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0300B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74597A (zh) * 2011-03-17 2011-09-07 广东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枣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
CN101363031B (zh) * 2008-09-05 2012-01-11 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玉米皮原料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
CN102344945A (zh) * 2010-07-22 2012-02-08 公维龙 甜高粱茎杆汁液与玉米混合发酵生产酒精
CN101429527B (zh) * 2008-10-31 2012-05-23 清华大学 一种微生物间歇供氧补料发酵生产丁醇的工艺
CN102925495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糖质原料连续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
CN103571893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一种用于甜高粱糖汁发酵产溶剂的工业培养基
CN103936575A (zh) * 2013-12-30 2014-07-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从生物质一步法获得丙酮的方法
CN105219666A (zh) * 2014-06-18 2016-01-06 清华大学 用于在微氧条件下生产丁醇的共生菌体系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0585A (zh) * 2005-11-08 2006-09-13 新疆大学 甜高粱秸秆的综合加工方法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63031B (zh) * 2008-09-05 2012-01-11 上海天之冠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玉米皮原料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
CN101429527B (zh) * 2008-10-31 2012-05-23 清华大学 一种微生物间歇供氧补料发酵生产丁醇的工艺
CN102344945A (zh) * 2010-07-22 2012-02-08 公维龙 甜高粱茎杆汁液与玉米混合发酵生产酒精
CN102174597A (zh) * 2011-03-17 2011-09-07 广东中科天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枣发酵生产丙酮丁醇的方法
CN103571893A (zh) * 2012-08-09 2014-02-12 上海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 一种用于甜高粱糖汁发酵产溶剂的工业培养基
CN102925495A (zh) * 2012-11-20 2013-02-13 江南大学 一种利用糖质原料连续发酵生产丁醇的方法
CN103936575A (zh) * 2013-12-30 2014-07-23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从生物质一步法获得丙酮的方法
CN105219666A (zh) * 2014-06-18 2016-01-06 清华大学 用于在微氧条件下生产丁醇的共生菌体系和方法
CN105219666B (zh) * 2014-06-18 2021-03-26 清华大学 用于在微氧条件下生产丁醇的共生菌体系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0300B (zh) 2010-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40300B (zh) 利用甜高粱秸秆或/和甜玉米秸秆发酵生产丙酮、丁醇
CN105950503B (zh) 枯草芽孢杆菌se201412及富有机硒菌剂
CN104212746B (zh) 一种耐盐的餐厨垃圾处理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20090068715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bio-ethanol
CN108220071A (zh) 一种羊肚菌黄酒的制备方法
CN109628321B (zh) 一种利用甜叶菊渣固体发酵木霉菌种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9151A (zh) 乙醇或乳酸的制备方法
CN111349656A (zh) 酵素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5441360A (zh) 一种有机肥发酵菌剂
CN103444981A (zh) 米曲霉降解食用药用真菌菌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3194410A (zh) 一种胶冻样类芽孢杆菌以及利用其生产复合微生物菌剂的方法
CN101886042A (zh) 一种腐解玉米秸秆的复合菌系的构建方法
CN105441343A (zh) 一株酿酒酵母及其酿酒酵母培养物
CN103289937A (zh) 一种高密度固体发酵生产侧孢芽孢杆菌活菌的方法
CN102399702B (zh) 一种黑曲霉及其应用及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
CN101717309A (zh) 一种草腐食用菌固体菌种的培养基以及固体菌种的制备方法
CN102533570B (zh) 一种黑曲霉及其应用及发酵制备柠檬酸的方法
CN105176870B (zh) 一种固体发酵生产饲用凝结芽孢杆菌的方法
Samah et al. Production of Ethanol from Cocoa Pod Hydrolysate.
CN102178038B (zh) 一种发酵型高赖氨酸高蛋白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98512A (zh) 一种双微生物发酵制备γ-聚谷氨酸有机肥的方法
CN103756914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发酵剂
Gómez-Camacho et al. Repurposing tempeh fermentation: A promising protein source using food residues and edible filamentous fungi
CN104341235A (zh) 一种生物性肥料菌粒剂的制造方法
CN108531404B (zh) 一株层出镰孢菌的培养方法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