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6935B -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6935B
CN101236935B CN2008100831616A CN200810083161A CN101236935B CN 101236935 B CN101236935 B CN 101236935B CN 2008100831616 A CN2008100831616 A CN 2008100831616A CN 200810083161 A CN200810083161 A CN 200810083161A CN 101236935 B CN101236935 B CN 1012369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arrier
hole
composite bed
embe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316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6935A (zh
Inventor
王永辉
欧英德
洪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Original Assignee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filed Critical Advanced 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Inc
Priority to CN20081008316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6935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69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9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69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69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该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包含基板及至少一嵌入元件,该基板具有至少一槽孔及第一复合层,该嵌入元件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槽孔,该第一复合层具有排气结构、至少一第一贯穿孔及至少一第一固定件,该排气结构对应该槽孔,该第一贯穿孔显露该嵌入元件,该第一固定件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且该第一固定件可接触该嵌入元件。本发明利用该排气结构使处在高温环境下的该承载器内部的水气能顺利向外排出,且通过该第一固定件接触该嵌入元件,可增加该嵌入元件与该基板的结合强度。

Description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已知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10主要包含基板11及至少一嵌入元件12,该基板11具有开孔111、至少一线路层112、至少一介电层113及粘胶层114,该嵌入元件12设置于该基板11的该开孔111,该线路层112覆盖该介电层113,而该粘胶层114设于该嵌入元件12与该开孔111及该介电层113之间,用以固设该嵌入元件12于该基板11,惟,已知的该介电层113与该粘胶层114的材料特性较容易吸湿或受潮,因此在高温工艺(如压合工艺、烘烤工艺或回焊工艺)中,该介电层113与该粘胶层114所吸收的水分会形成水气,又,因该承载器10的该线路层112为不透气的金属层,并且又覆盖该介电层113,使得该承载器10内部的水气无法顺利向外排出,而导致该承载器10内部形成气孔或发生材料界面脱层现象(delamination),严重影响该承载器10的可靠度,此外,已知的该嵌入元件12与该基板11之间的结合强度亦不佳,一旦遭遇外力冲击或温度循环测试,该嵌入元件12与该基板11之间容易出现缝隙或裂痕,其可能影响该嵌入元件12与该基板11之间的电性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该承载器包含基板及至少一嵌入元件,该基板具有至少一槽孔及第一复合层,该嵌入元件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槽孔,该第一复合层具有排气结构(De-gassingstructure)、至少一第一贯穿孔及至少一第一固定件,该排气结构对应该槽孔,该第一贯穿孔显露该嵌入元件,该第一固定件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且该第一固定件可接触该嵌入元件,本发明利用该排气结构使处在高温环境下的该承载器内部的水气能顺利向外排出,且通过该第一固定件接触该嵌入元件,可增加该嵌入元件与该基板的结合强度。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其包含基板及至少一嵌入元件,该基板具有至少一槽孔及第一复合层,该嵌入元件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槽孔,该第一复合层具有排气结构(De-gassing structure),该排气结构对应该槽孔。
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其包含提供基板,该基板具有至少一槽孔;设置至少一嵌入元件于该基板的该槽孔;以及形成第一复合层于该基板上,该第一复合层具有排气结构(De-gassing structure),该排气结构对应该槽孔。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结构图。
图3为沿图2的3-3线的该承载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结构图。
图5为沿图4的5-5线的该承载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具体实施例的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结构图。
图7为沿图6的7-7线的该承载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具体实施例的承载器具有粘胶层及防焊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10E为依据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承载器             11基板
111开孔              112线路层
113介电层            114粘胶层
12嵌入元件           20承载器
21基板                 21a第一表面
21b第二表面            211槽孔
22嵌入元件             23第一复合层
231第一线路层          232排气结构
232a排气孔             232b排气槽
233第一贯穿孔          234第一固定件
235第一介电层          235a显露面
24第二复合层           241第二线路层
242导通孔              243第二贯穿孔
244第二固定件          245第二介电层
25粘胶层               26防焊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及图3,其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20包含基板21及至少一嵌入元件22,该基板21可为核心层(CoreLayer),该基板21具有第一表面21a、第二表面21b、至少一槽孔211、第一复合层23及第二复合层24,该槽孔211设于该基板21的该第二表面21b,该嵌入元件22设置于该基板21的该槽孔211,在本实施例中,该槽孔211连通该第一表面21a与该第二表面21b,该第一复合层23形成于该基板21的该第一表面21a,该第一复合层23具有第一线路层231、排气结构232、至少一第一贯穿孔233、至少一第一固定件234及第一介电层235,该排气结构232对应该基板21的该槽孔211,该第一贯穿孔233贯穿该第一复合层23,且该第一贯穿孔233显露该嵌入元件22,该第一固定件234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233,且该第一固定件234可接触该嵌入元件22,以增加该嵌入元件22与该基板21的结合强度,优选地,该第一固定件234为金属镀层,该第一介电层235形成于该第一线路层231与该基板21的该第一表面21a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线路层231与该排气结构232可一体形成,且该排气结构232呈网格状,以显露该第一介电层235的多个显露面235a,而该承载器20内部的水气可经由该第一介电层235的该显露面235a顺利向外排出,或者,请参阅图4及图5,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排气结构232具有多个排气孔232a,该排气孔232a贯穿该第一复合层23的该第一线路层231,以使该承载器20内部的水气能经由该排气孔232a顺利向外排出,且该排气孔232a可呈圆形状、环形状、方形状或其它几何形状,又或者,请参阅图6及图7,在又一实施例中,该排气结构232具有排气槽232b,该排气槽232b对应该嵌入元件22,且该排气槽232b显露该第一介电层235,该排气槽232b可提供较大的排气面积,以增加排气效率。
请再参阅图2,该第二复合层24形成于该基板21的该第二表面21b,该第二复合层24具有第二线路层241、多个导通孔242、至少一第二贯穿孔243、至少一第二固定件244及第二介电层245,该导通孔242对应该嵌入元件22,该第二贯穿孔243贯穿该第二复合层24,且该第二贯穿孔243显露该嵌入元件22,该第二固定件244形成于该第二贯穿孔243,且该第二固定件244可接触该嵌入元件22,以增加该嵌入元件22与该基板21的结合强度,优选地,该第二固定件244为金属镀层,该第二介电层245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层241与该基板21的该第二表面21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导通孔242电性连接该嵌入元件22,且该嵌入元件22为无源元件,如电阻、电容或电感,或者,请参阅图8,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嵌入元件22可为有源元件,如半导体芯片或IC。
请参阅图9,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基板21另具有粘胶层25及防焊层26,该粘胶层25形成于该嵌入元件22与该槽孔211之间,优选地,该粘胶层25亦形成于该嵌入元件22与该第一复合层23之间,且该第一贯穿孔233贯穿该粘胶层25,以使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233的该第一固定件234可接触于该嵌入元件22,此外,该防焊层26覆盖该第一复合层23的该排气结构232,以防止环境中的污染物(如灰尘)污染该排气结构232,在本实施例中,该防焊层26本身的材料亦可让该承载器20内部的水气顺利向外排出。
关于本发明的该承载器20的制作方法,请参阅图10A至10D所示。首先,请参阅图10A,提供基板21,该基板21可为核心层(Core Layer),该基板21具有第一表面21a、第二表面21b及至少一槽孔211,该槽孔211凹设于该基板21的该第二表面21b,在本实施例中,该槽孔211连通该第一表面21a与该第二表面21b;接着,请参阅图10B,设置至少一嵌入元件22于该基板21的该槽孔211,在本实施例中,该嵌入元件22可为无源元件或有源元件;之后,请参阅图10C,形成第一复合层23于该基板21的该第一表面21a及形成第二复合层24于该基板21的该第二表面21b,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复合层23具有第一线路层231、排气结构232、至少一第一贯穿孔233、至少一第一固定件234及第一介电层235,该排气结构232对应该基板21的该槽孔211,该第一贯穿孔233贯穿该第一复合层23,且该第一贯穿孔233显露该嵌入元件22,该第一固定件234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233,且该第一固定件234可接触该嵌入元件22,以增加该嵌入元件22与该基板21的结合强度,该第一介电层235形成于该第一线路层231与该基板21的该第一表面21a之间,优选地,该第一线路层231与该排气结构232一体形成,且该排气结构232呈网格状,以显露该第一介电层235的多个显露面235a,而该承载器20内部的水气可经由该第一介电层235的该显露面235a顺利向外排出。
请再参阅图10C,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复合层24具有第二线路层241、多个导通孔242、至少一第二贯穿孔243、至少一第二固定件244及第二介电层245,该导通孔242对应该嵌入元件22,该第二贯穿孔243贯穿该第二复合层24,且该第二贯穿孔243显露该嵌入元件22,该第二固定件244形成于该第二贯穿孔243,且该第二固定件244可接触该嵌入元件22,以增加该嵌入元件22与该基板21的结合强度,该第二介电层245形成于该第二线路层241与该基板21的该第二表面21b之间,在本实施例中,该导通孔242电性连接该嵌入元件22,此外,该第一复合层23的该第一贯穿孔233与该第二复合层24的该第二贯穿孔243可以激光钻孔(Laser Drilling)、机械钻孔(Machine Drilling)或光刻技术(Photography)方式形成,且该第一固定件234与该第二固定件244可以电镀或无电镀方式形成。
另外,请参阅图10D,在另一实施例中,其另包含形成粘胶层25于该嵌入元件22与该槽孔211之间,优选地,该粘胶层25亦形成于该嵌入元件22与该第一复合层23之间,且该第一贯穿孔233贯穿该粘胶层25,以使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233的该第一固定件234能顺利可接触该嵌入元件22。请参阅第10E图,在又一实施例中,其另包含形成防焊层26,该防焊层26覆盖该第一复合层23的该排气结构232,以防止环境中的污染物(如灰尘)污染该排气结构232,在本实施例中,该防焊层26本身的材料亦可让该承载器20内部的水气顺利向外排出。另一方面,为了增加该第一固定件234或该第二固定件244与该嵌入元件22的接合强度,可另包含进行表面处理步骤,其是对该嵌入元件22进行表面处理,以增加该嵌入元件22的表面粗糙度,在本实施例中,表面处理的方法可为物理性表面处理或化学性表面处理,优选地,表面处理的方法为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嵌入元件22无需电性连接的部分电极区域,可进行棕化处理,以增加该粘胶层25与该嵌入元件22的接着强度。
本发明利用该排气结构232使处在高温环境下的该承载器20内部的水气能顺利向外排出,且通过该第一固定件234及该第二固定件244可接触该嵌入元件,可增加该嵌入元件22与该基板21的结合强度。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任何变化与修改,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其包含:
基板,其具有至少一槽孔及第一复合层,该第一复合层具有排气结构及至少一第一贯穿孔,该排气结构对应该槽孔;以及
至少一嵌入元件,其设置于该基板的该槽孔,且该第一贯穿孔显露该嵌入元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其中该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复合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其中该第一复合层具有第一线路层,该第一线路层与该排气结构一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其中该第一复合层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其中该基板具有粘胶层,该粘胶层形成于该嵌入元件与该第一复合层之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其中该基板具有第二表面,该槽孔凹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
7.一种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其包含:
提供基板,该基板具有至少一槽孔;
设置至少一嵌入元件于该基板的该槽孔;以及
形成第一复合层于该基板上,该第一复合层具有排气结构及至少一第一贯穿孔,该排气结构对应该槽孔,该第一贯穿孔显露该嵌入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基板具有第一表面,该第一复合层形成于该基板的该第一表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一复合层具有第一线路层,该第一线路层与该排气结构一体形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一贯穿孔可以激光钻孔、机械钻孔或光刻技术方式形成。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第一复合层具有至少一第一固定件,该第一固定件形成于该第一贯穿孔。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另包含形成粘胶层于该嵌入元件与该第一复合层之间。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的制作方法,其中该基板具有第二表面,该槽孔凹设于该基板的该第二表面。
CN2008100831616A 2008-03-07 2008-03-07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012369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31616A CN101236935B (zh) 2008-03-07 2008-03-07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8100831616A CN101236935B (zh) 2008-03-07 2008-03-07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6935A CN101236935A (zh) 2008-08-06
CN101236935B true CN101236935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920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31616A Active CN101236935B (zh) 2008-03-07 2008-03-07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69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76575B (zh) * 2013-10-10 2017-12-19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封装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18283A (zh) * 2013-11-22 2014-03-05 安徽昌南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过电流保护装置
CN107889343A (zh) * 2017-11-08 2018-04-06 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性pcb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83015A (zh) * 2017-11-08 2018-02-09 生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性pcb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19361A (zh) * 2018-05-15 2018-08-17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 埋铜块印制电路板及其制作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3067A (en) * 1981-09-11 1984-11-20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dentification card and an identification manufactured, for example, by this method
CN1409391A (zh) * 2001-09-21 2003-04-09 伊斯曼柯达公司 利用通气孔和间隙的高湿敏性电子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419286A (zh) * 2001-11-12 2003-05-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引线架、树脂密封模型及使用它们的半导体
CN1698197A (zh) * 2001-11-07 2005-11-16 先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倒装芯片半导体封装的方法和设备及用于制造倒装芯片半导体封装用的基底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83067A (en) * 1981-09-11 1984-11-20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dentification card and an identification manufactured, for example, by this method
CN1409391A (zh) * 2001-09-21 2003-04-09 伊斯曼柯达公司 利用通气孔和间隙的高湿敏性电子器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698197A (zh) * 2001-11-07 2005-11-16 先进系统自动化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倒装芯片半导体封装的方法和设备及用于制造倒装芯片半导体封装用的基底的方法
CN1419286A (zh) * 2001-11-12 2003-05-21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引线架、树脂密封模型及使用它们的半导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6935A (zh) 2008-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5541B (zh) 多層配線板
CN101236935B (zh) 具嵌入元件的承载器及其制作方法
TWI489918B (zh) 封裝載板
JP5535765B2 (ja) 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5524715B2 (ja) セラミックコンデンサ、配線基板
CN102573280B (zh) 多层布线基板及制造多层布线基板的方法
US8000107B2 (en) Carrier with embedded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JP2007535156A (ja) 埋込み構成要素からの熱伝導
JP2016086024A (ja) プリント配線板
EP1592061A3 (en) Multilayer substrate including components therein
CN104883807B (zh) 嵌入式板及其制造方法
TW200509333A (en)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rmally enhanced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1276761A (zh) 制造配线基板的方法、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及配线基板
EP1906436A3 (en) Semiconductor-embedded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W200950604A (en) Printed wiring board
JP2012244166A (ja) パッケージ構造とその製造方法
TW200802772A (en) Semiconductor package having embedded passive element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W200727499A (en) Multi-chip build-up package of an optoelectronic chip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04854966A (zh) 布线基板及其制造方法
JP2008016844A (ja) プリント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10690716B2 (en) Multilayer wiring board for inspection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US6800815B1 (e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 for a high reliability bga connection between LTCC and PB boards
KR20160043357A (ko) 임베디드 기판 및 임베디드 기판의 제조 방법
JP2015076599A (ja) 電子部品内蔵印刷回路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294330A (ja) チップ内蔵基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