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31411A -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31411A
CN101231411A CNA2007100731191A CN200710073119A CN101231411A CN 101231411 A CN101231411 A CN 101231411A CN A2007100731191 A CNA2007100731191 A CN A2007100731191A CN 200710073119 A CN200710073119 A CN 200710073119A CN 101231411 A CN101231411 A CN 101231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 cap
light source
source assembly
blank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7311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31411B (zh
Inventor
李刚
范蓉
臧运胜
王长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Fangda Guok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FANGDA GUOKE OPTIC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FANGDA GUOKE OPTIC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FANGDA GUOKE OPTIC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7311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31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31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1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31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3141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及串联背光模组。该方法包括S1:制备槽状外壳坯料;S2:制备片状端盖;S3:制备利用导线串联连接的多组光源组件;S4:依次放入端盖、光源组件、端盖、垫块等,直至到达外壳坯料的另一端;S5:在每一光源组件上灌入封装胶,将光源组件以及其两侧的端盖粘合成一个整体;S6:将外壳坯料在垫块的位置处割断,形成一串由导线连接的背光模组。通过上述方法制得本发明的串联背光模组。通过端盖来定位光源组件在一长条的外壳坯料上,再按需要进行割断,在光源组件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依次在外壳坯料上装入端盖、电路基板、端盖、垫块即可,无需重新设计开模,具有用场合更广、使用灵活、大大降低成本的优点。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背光模组,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些背光模组,特别是应用到广告灯饰、广告字上的背光模组,大多是采用霓虹灯作为光源。然而霓虹灯存在寿命短、发热量大等缺点,其保养维修的周期短、工作量大,而且霓虹灯的发光控制困难,无法适应需求。
随着LED光源的发展,在背光模组中LED光源逐渐的替代了霓虹灯光源。现有的LED的背光模组通常包括船形外壳、以及使用封装胶封装在外壳内的光源组件。该光源组件包括电路基板、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LED灯、以及连接在电路基板两端引入电源的导线。组装时,首先将电路基板放置在船形外壳内,并且将导线从船形外壳的上部引出,以供与外界连接;然后,灌入封装胶,将电路基板封装在船形外壳内,起到固定、密封、防水的作用。然而这种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至少存在一下缺陷:1、由于外壳的形状为船形,因此其长度是固定的,当需要增长或缩短电路基板的长度,以满足增加或减少LED的数量时,需要重新设计外壳,其适应性差,不利于灵活应用。2、船形的外壳通常是利用压铸模成型,当需要修改外壳的尺寸时,必须重新设计模具,重新开模,不利于生产,而且增加了成本。3、由于模具以及外壳的形状的限制,导线需要从外壳的上方开口绕出,增加了整个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高度,不美观;因此在一些现有产品的外壳的两端开设让位槽,便于导线的引出,然而也存在让位槽无法与外壳一次成型,需要在外壳成型后再进行加工得到,增加了工序,不利于生产。
另外,通常这样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需要固定在其他的物件上,例如广告灯箱内、广告字内等,因此,需要在外壳的两侧伸出带有安装孔的安装耳。由于安装耳是突出于外壳的两侧,因此,在使用或者运输的过程中,很容易碰掉或者撞毁,而使整个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无法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背光组件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不同的长度光源组件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背光组件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不同的长度光源组件的串联背光模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槽状外壳坯料;
S2:制备片状端盖;
S3:制备利用导线串联连接的多组光源组件;
S4:将第一个端盖定位在外壳坯料的一端,然后插入一组光源组件到达第一个端盖的位置,然后再使用第二个端盖压住光源组件,然后放入垫块,再放入第三个端盖,所述垫块设置在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之间;然后再依次放入下一组光源组件、下一个端盖以及下一个垫块,直至到达外壳坯料的另一端;
S5:在每一组光源组件的两侧的端盖之间,并于每一光源组件上灌入封装胶,将光源组件以及其两侧的端盖粘合成一个整体;
S6:将外壳坯料在垫块的位置处割断,取下垫块,形成一串由导线连接的背光模组。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1中,通过拉伸模拉出外壳坯料,并且在外壳坯料的内壁形成导槽或导轨。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2中,通过拉伸模拉出端盖坯料,并且在端盖坯料的侧壁形成与所述外壳坯料的导槽或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或导槽;然后,按照一定厚度切割所述端盖坯料,形成所述片状端盖。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2中,拉出的端盖坯料中形成走线槽孔。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3中,光源组件包括电路基板、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LED灯、以及连接在电路基板两端的导线,相邻的光源组件使用导线相串联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端盖的走线槽孔。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端盖利用导轨与导槽的配合滑入到外壳坯料上;而所述光源组件的电路基板滑入到所述外壳坯料的导槽内或者搁置在所述外壳坯料的导轨上。
在本发明的方法的所述步骤S6中,首先所述外壳坯料的底板在每一所述端盖的外侧开设紧固孔,然后再进行所述割断动作。
本发明解决其另一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串联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背光模组单元,所述每一背光模组单元包括外壳、封装在所述外壳上的光源组件、以及插入在所述外壳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两侧,并且所述光源组件、端盖以及外壳之间设有将三者粘合成一个整体的封装胶。
在本发明的串联背光模组中,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电路基板、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LED灯、以及连接在所述电路基板两端引入电源的导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组件通过相邻的导线串联连接。
在本发明的串联背光模组中,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所述引线穿出的走线槽孔;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有导入所述端盖的滑动导向结构。
实施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端盖来定位光源组件在一长条的外壳坯料上,再按需要进行割断,形成串联的背光模组,在光源组件的长度发生变化时,只需要依次在外壳坯料上装入端盖、电路基板、端盖、垫块即可,无需重新设计开模,即可满足需求,具有用场合更广、使用灵活、大大降低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外壳坯料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外壳坯料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端盖坯料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端盖坯料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装入光源组件的组装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割断外壳坯料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装入光源组件的背面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串联背光模组的一个背光模组单元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是本发明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的第一个实施例。首先,制备槽状外壳坯料1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拉伸模拉出一定长度的槽状外壳坯料10,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坯料10包括两侧壁11以及连接两侧壁11的底板12,在侧壁11上还设有导槽13。所述外壳坯料10可以选择塑料,如PC、ABS、亚克力等,也可以根据散热需要选择良导热材料做成,如铜、铝等。在成型时,首先将材料加热软化,然后通过拉伸模拉出成型,然后再冷却固化,形成具有要求形状的外壳坯料10。外壳坯料10的形状由拉伸模来决定;而其长度则可以根据需要做成1米、1.5米或其他任意的长度。外壳坯料10的截面形状如图2所示。
然后,制备片状端盖,如图3、图4所示。通过拉伸模拉出端盖坯料20,如图3所示,并且在端盖坯料20的侧壁形成与所述外壳坯料10的导槽13相配合的导轨21;然后,按照一定厚度(如图3的虚线所示)切割所述端盖坯料20,形成所述片状端盖。所述端盖所选用的材料可以与所述外壳坯料10采用的材料相匹配。进一步的,可以在拉出的端盖坯料20的适当位置形成走线槽孔22,以方便光源组件30的导线33的引出。端盖坯料20的截面形状如图4所示。
然后,制备利用导线33串联连接的多组光源组件30。光源组件30包括电路基板31、安装在电路基板31上的LED灯32、以及连接在电路基板31两端的导线33,相邻的光源组件30使用导线33相串联连接;所述导线33穿过所述端盖的走线槽孔22。所述电路基板31可以选择PCB电路板、或者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基板,例如铝合金基板、铜基板等。所述LED灯32固定安装在电路基板31上,可以选用大功率的LED灯、食人鱼LED灯、草帽型LED灯等各种LED灯。而导线33则接入电源,为LED灯32提供工作电源。当需用的LED灯的功率较大时,可以选择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良导热基板,而外壳坯料10也可以使用具有良好导热性能的材料制成。为了进一步加强散热性能,还可以在外壳坯料10成型的过程中,在其底板内侧拉伸出散热筋条(图未示),增加散热面积。在本实施例中,在使用导线33连接相邻的两个电路基板31时,首先在导线33上加入两个端盖,以便随后的组装形成串接的背光模组。
当然,外壳坯料10、端盖以及光源组件30的制备顺序可以任意调整。
在完成外壳坯料10、端盖以及光源组件30的制备后,将第一个端盖定位在外壳坯料10的一端,例如使用端头顶住第一个端盖的外侧,定位。然后插入一组光源组件30到达第一个端盖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将电路基板插入到外壳坯料10的导槽13内,并且使得电路基板31一端的导线33穿出第一端盖的走线槽孔22。然后再使用第二个端盖压住光源组件30的电路基板31,然后放入垫块40,再放入第三个端盖,所述垫块40设置在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之间,使得相邻的两组光源组件30形成一定的间距。然后再依次放入下一组光源组件30、下一个端盖以及下一个垫块40,直至到达外壳坯料10的另一端,从而完成将端盖、光源组件30放入外壳坯料10内的动作,如图5所示。
然后,在每一组光源组件30的两侧的端盖之间,并于每一光源组件30上灌入封装胶,将光源组件30以及其两侧的端盖粘合成一个整体,完成对每一组光源组件30的封装。
然后,将外壳坯料10在垫块40的位置处割断,取下垫块40,形成一串由导线连接的背光模组,如图6所示。在外壳坯料10割断之前,还可以先在外壳坯料10的底板在每一所述端盖的外侧开设紧固孔14,如图7所示,从而便于使用螺钉、螺栓固定割断后的背光模组。
可以理解的,外壳坯料的侧壁内的导槽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一个或多个,分别用来与端盖的导轨或者光源组件的电路基板配合导向。另外,导槽与导轨的位置可以互换,也就是说,导槽在端盖坯料的侧壁形成,而导轨则在外壳坯料的侧壁内形成,此时,光源组件的电路基板直接搁置在外壳坯料的导轨上即可。而导槽和导轨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成三角形、矩形、半圆形、或者楔形等等。
如图6所示,是本发明的串联背光模组的示意图,其包括多个使用导线串联连接的背光模组单元,可以利用本发明上述的方法生产制造成型。如图8所示,每一背光模组单元包括外壳81、封装在所述外壳81上的光源组件、以及插入在所述外壳81两端的端盖82;所述端盖82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两侧,并且所述光源组件、端盖82以及外壳81之间设有将三者粘合成一个整体的封装胶83。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电路基板84、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84上的LED灯85、以及连接在所述电路基板84两端引入电源的导线86;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组件通过相邻的导线86串联连接。所述端盖82上设有供所述导线86穿出的走线槽孔87;所述端盖82与所述外壳81内壁之间设有导入所述端盖82的滑动导向结构。所述滑动导向结构可以为设置在外壳内壁的导槽和设置端盖的侧壁上的导轨;或者为设置在外壳内壁的导轨和设置在端盖的侧壁上的导槽。通过滑动导向结构的作用,将电路基板和端盖滑入到外壳中,从而在电路基板的尺寸变化是,可以通过调整端盖的距离来适应,而无需重新设计模具,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扩展了应用场合。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槽状外壳坯料;
S2:制备片状端盖;
S3:制备利用导线串联连接的多组光源组件;
S4:将第一个端盖定位在外壳坯料的一端,然后插入一组光源组件到达第一个端盖的位置,然后再使用第二个端盖压住光源组件,然后放入垫块,再放入第三个端盖,所述垫块设置在第二端盖和第三端盖之间;然后再依次放入下一组光源组件、下一个端盖以及下一个垫块,直至到达外壳坯料的另一端;
S5:在每一组光源组件的两侧的端盖之间,并于每一光源组件上灌入封装胶,将光源组件以及其两侧的端盖粘合成一个整体;
S6:将外壳坯料在垫块的位置处割断,取下垫块,形成一串由导线连接的背光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中,通过拉伸模拉出外壳坯料,并且在外壳坯料的内壁形成导槽或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通过拉伸模拉出端盖坯料,并且在端盖坯料的侧壁形成与所述外壳坯料的导槽或导轨相配合的导轨或导槽;然后,按照一定厚度切割所述端盖坯料,形成所述片状端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中,拉出的端盖坯料中形成走线槽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3中,光源组件包括电路基板、安装在电路基板上的LED灯、以及连接在电路基板两端的导线,相邻的光源组件使用导线相串联连接;所述导线穿过所述端盖的走线槽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端盖利用导轨与导槽的配合滑入到外壳坯料上;而所述光源组件的电路基板滑入到所述外壳坯料的导槽内或者搁置在所述外壳坯料的导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6中,首先所述外壳坯料的底板在每一所述端盖的外侧开设紧固孔,然后再进行所述割断动作。
8.一种串联背光模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背光模组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背光模组单元包括外壳、封装在所述外壳上的光源组件、以及插入在所述外壳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光源组件的两侧,并且所述光源组件、端盖以及外壳之间设有将三者粘合成一个整体的封装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串联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包括电路基板、安装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LED灯、以及连接在所述电路基板两端引入电源的导线;相邻的两个所述光源组件通过相邻的导线串联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串联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上设有供所述引线穿出的走线槽孔;所述端盖与所述外壳内壁之间设有导入所述端盖的滑动导向结构。
CN2007100731191A 2007-01-26 2007-01-26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1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31191A CN101231411B (zh) 2007-01-26 2007-01-26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731191A CN101231411B (zh) 2007-01-26 2007-01-26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1411A true CN101231411A (zh) 2008-07-30
CN101231411B CN101231411B (zh) 2011-05-11

Family

ID=39898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7311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31411B (zh) 2007-01-26 2007-01-26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3141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408B (zh) * 2007-01-26 2011-05-11 深圳市方大国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式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0818Y (zh) * 2002-03-07 2003-07-16 成都佳禾光电有限公司 组合发光二极管条形灯具
CN1766405A (zh) * 2004-10-26 2006-05-03 蔡金文 一种led组合灯具
CN2787996Y (zh) * 2005-02-02 2006-06-14 谢波 发光二极管线形照明灯
CN2859190Y (zh) * 2005-09-30 2007-01-17 丁会杰 Led灯条和采用该灯条的户外led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31408B (zh) * 2007-01-26 2011-05-11 深圳市方大国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式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31411B (zh) 201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66575U (zh) 一种led日光灯
CN101364585A (zh) 一种支架、具有支架的芯片封装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76866B (zh) 大功率led支架及利用该支架制造的大功率led
CN101308272A (zh) 背光模块框架及其组装方法
CN101231411B (zh) 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CN206515578U (zh) 显示器背板及显示器
CN101231408B (zh) 组合式背光模组的生产方法以及串联背光模组
CN208477265U (zh) 一种条形液晶显示屏背光模组
CN102364219A (zh) 一种塑封led模组灯串和它的制作工艺
CN101319763A (zh) 多面发光模条、串联发光模条及多面发光模条的制作方法
CN109065524A (zh) Led模组、柔性灯丝、光源及led模组制造方法
CN201237101Y (zh) 一种均匀照度的散热led光源结构
CN201069070Y (zh) 多面发光模条及串联发光模条
CN2574224Y (zh) 一种用于制造功率型led的支架
CN102185051B (zh) Led户外产品芯片集成封装出光、散热及布线工艺
CN201662030U (zh) 穿孔网格led路灯
CN106313424A (zh) 一体成型注塑的led灯的注塑工艺方法
CN200989563Y (zh) 背光模组
CN201162999Y (zh) 三面背光模组
CN102646369B (zh) 一种led显示屏导热垫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04350U (zh) 一种朗伯型大功率led封装结构
CN200989564Y (zh) 组合式背光模组
CN209569625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led模组
CN201429032Y (zh) 一种新型led并联模组的封装结构
CN107023779A (zh) 一体挤压成型超薄led平板灯及制作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ENYANG FANGDA SEMICONDUCTOR LIGHTING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FANGDA GUOKE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1090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55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110168 SHENYANG, LIAONI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908

Address after: 110168 Shenyang Hunnan New District Wende Street No. 6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Fangda Guoke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055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Longjing Fangd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Fangda Guoke Optic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1

Termination date: 201301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