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6301A - 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6301A
CN101226301A CNA2008100040484A CN200810004048A CN101226301A CN 101226301 A CN101226301 A CN 101226301A CN A2008100040484 A CNA2008100040484 A CN A2008100040484A CN 200810004048 A CN200810004048 A CN 200810004048A CN 101226301 A CN101226301 A CN 1012263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olarizer
pixel
imag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40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6301B (zh
Inventor
杉山伸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Technology HK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263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63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63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63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 G02F1/13471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all the liquid crystal cells or layers remain transparent, e.g. FLC, ECB, DAP, HAN, TN, STN, SBE-LC cel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6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7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autostereoscopic type involving lenticular arr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1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with a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retardation valu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02F1/133638Waveplates, i.e. plates with a retardation value of lambd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2013/40Privacy aspects, i.e. devices showing different images to different viewers, the images not being viewpoints of the same scene
    • H04N2013/405Privacy aspects, i.e. devices showing different images to different viewers, the images not being viewpoints of the same scene the images being stereoscopic or three dimensio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光学装置。液晶显示装置(1),具备:具有将像素(α)和像素(β)交替排列的多个像素列与偏光板(62)的液晶面板(2)、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控制用液晶装置(3)、和偏光板(63)。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具有区域(A)和区域(B),其中区域(A)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区域(B)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之间的相对角为45度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根据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定向状态,区域(A)或者区域(B)中的任一方被遮光,形成视差遮障。像素(α)和像素(β),根据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定向状态的切换,显示第一图像或者第二图像。

Description

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在不同方向显示同时显示两种不同图像的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公知在电光学装置的表面,将形成了具有开口部的遮障层(视差遮障(parallax barrier))的遮障模板(barrier mask)基板隔着一定的距离重叠,从而能够在不同的方向同时显示两个图像。这是利用改变视角时因视差遮障而将不同的像素遮光的原理。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采用在不同的方向显示的两个图像能够进行立体显示的三维图像显示装置。
另外,通过使显示像素与视差遮障之间的距离缩短,从而能够使上述两个图像的显示方向更加大不相同。由此,还能够使其结构为例如不同的观察者从斜向左右方向分别能够观看该两个图像。
然而,如果采用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在某个视角因视差遮障而遮蔽的像素不利于在该视角的显示,因此显示在不同方向的两个图像的分辨率比原本电光学装置具有的显示的分辨率降低。
专利文献1:特许第28574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形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本发明所实现的效果之一,不会使分辨率降低,且能够在不同的方向同时显示不同的图像。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是一种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时显示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光学面板,其具有将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交替排列的多个像素列和第一偏光板,通过上述第一偏光板射出显示光;相位差板,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偏光板的显示侧;液晶装置,其配置在上述相位差板的显示侧,具有可在第一定向状态与第二定向状态之间切换定向状态的液晶层,其中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是相对于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没有赋予相位差的状态,而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是相对于上述直线偏光赋予λ/2的相位差的状态;和第二偏光板,其配置在上述液晶装置的显示侧,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透射轴;上述相位差板,具有区域A和区域B,其中上述区域A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上述区域B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之间的相对角为45度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从上述电光学面板的法线方向看,沿着上述像素列交替排列成以上述第一像素以及上述第二像素的配置间距的一半的间距所偏离的状态,上述第一像素,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一图像,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二图像,上述第二像素,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二图像,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一图像。
上述电光学装置,在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与第二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时,因相位板、液晶层、以及第二偏光板的作用而按照如下方式动作。首先,当液晶层处于第一定向状态时,透射第一偏光板的光,在与区域A对应的部位透射第二偏光板,在与区域B对应的部位被第二偏光板遮光。这时,如果从电光学面板的法线方向在沿着像素列的方向倾斜视角,则在向某个方向倾斜时,采用第一像素显示的第一图像被看到,当向与之相反的方向倾斜时,采用第二像素显示的第二图像被看到。另一方面,当液晶层处于第二定向状态时,透射第一偏光板的光,在与区域A对应的部位被第二偏光板遮光,在与区域B对应的部位透射第二偏光板。这时,当向上述某个方向倾斜视角时,采用第二像素显示的第一图像被看到,当向与之相反的方向倾斜视角时,采用第一像素显示的第二图像被看到。这样,根据液晶层的定向状态,区域A或者区域B中的任一方作为视差遮障发挥功能,在任一情况下,如果将视角向某个方向倾斜则第一图像被看到,如果向相反方向倾斜则第二图像被看到。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对第一图像的显示以及第二图像的显示中的任一方都有用,因此不会使分辨率降低,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显示不同的图像。另外,当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与第二偏光板的透射轴垂直时,透射区域与遮光区域逆转。这种情况下,因与上述同样的作用,不会使分辨率降低,能够在不同的方向显示不同的图像。
在上述电光学装置中,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也可以在与上述像素列正交的方向上交替排列。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区域A以及区域B按照形成横长的方格条纹(mosaic pattern,镶嵌状)的方式排列。从而,根据液晶层的定向状态,能够在相位差板的位置形成镶嵌状的视差遮障(step barrier,阶式遮障)。从而,在液晶层取某个定向状态时,能够抑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以及第二图像的显示的分辨率的降低。因此,即使在液晶层的定向状态的切换频率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在上述电光学装置中,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在与上述像素列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一个连接。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区域A以及区域B成为排列成条纹状(stripe)。因此,相位差板中区域A或者区域B形成一个连接的区域的面积变大,因此能够降低在同一区域内相位差值的偏差。另外,能够抑制在区域A与区域B之间的边界附近的相位差值的变动。从而,能够进行更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在上述电光学装置中,上述电光学面板,具备第一基板、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板的显示侧的第二基板、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光学物质,优选上述第一偏光板,配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上述电光学物质侧的面。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缩短电光学面板的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与上述相位差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看到第一图像的视角与看到第二图像的视角之间的相对角更大,能够得到可视性高的电光学装置。
在上述电光学装置中,优选上述相位差板,配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与上述第一偏光板之间。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进一步缩短电光学面板的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与上述相位差板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使看到第一图像的视角与看到第二图像的视角之间的相对角更大,能够得到可视性更高的电光学装置。另外,第二基板是兼作用于形成相位差板的基板的,因此可抑制基板数量,可降低电光学装置的厚度。
本发明的电子机器,其特征在于,显示部具备上述电光学装置。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能够得到不会使分辨率降低、且可同时在不同的方向显示不同的图像的电子机器。
本发明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时显示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该电光学装置具备:电光学面板,其具有将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交替排列的多个像素列和第一偏光板,通过上述第一偏光板射出显示光;相位差板,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偏光板的显示侧;液晶装置,其配置在上述相位差板的显示侧,具有可在第一定向状态与第二定向状态之间变更定向状态的液晶层,其中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是相对于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没有赋予相位差的状态,而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是相对于上述直线偏光赋予λ/2的相位差;和第二偏光板,其配置在上述液晶装置的显示侧,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透射轴;上述相位差板,具有区域A和区域B,其中上述区域A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上述区域B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之间的相对角为45度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从上述电光学面板的法线方向看,沿着上述像素列交替排列成以上述第一像素以及上述第二像素的配置间距的一半的间距所偏离的状态,上述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以一定的频率重复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上述第一状态是将上述液晶层设为第一定向状态,并且由上述第一像素显示上述第一图像,由上述第二像素显示上述第二图像,上述第二状态是将上述液晶层设为第二定向状态,并且由上述第一像素显示上述第二图像,由上述第二像素显示上述第一图像。
上述电光学装置,在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与第二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时,因相位板、液晶层、以及第二偏光板的作用而按照如下方式动作。首先,在第一状态下,液晶层处于第一定向状态,透射第一偏光板的光,在与区域A对应的部位透射第二偏光板,在与区域B对应的部位被第二偏光板遮光。这时,如果从电光学面板的法线方向在沿着像素列的方向倾斜视角,则在向某个方向倾斜时,采用第一像素显示的第一图像被看到,当向与之相反的方向倾斜时,采用第二像素显示的第二图像被看到。另一方面,当液晶层处于第二定向状态时,透射第一偏光板的光,在与区域A对应的部位被第二偏光板遮光,在与区域B对应的部位透射第二偏光板。这时,当向上述某个方向倾斜视角时,采用第二像素显示的第一图像被看到,当向与之相反的方向倾斜视角时,采用第一像素显示的第二图像被看到。这样,根据液晶层的定向状态,区域A或者区域B中的任一方作为视差遮障发挥功能,在任一情况下,如果将视角向某个方向倾斜则第一图像被看到,如果向相反方向倾斜则第二图像被看到。然后,通过以一定的频率重复这两个状态、即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则观察者,将图像看成在将视角向某个方向倾斜时按照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都显示第一图像,并且将图像看成在将视角向相反的方向倾斜时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都显示第二图像。从而,如果采用上述驱动方法,则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对于第一图像的显示以及第二图像的显示都是有用的,因此不会使分辨率降低,且可在不同的方向同时显示不同的图像。另外,当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与第二偏光板的透射轴垂直时,透射区域和遮光区域相反。这种情况下,也因与上述同样的作用,不会使分辨率降低,且可在不同的方向同时显示不同的图像。
在上述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中,上述频率优选是由上述电光学装置进行上述第一图像以及上述第二图像的显示中的表观帧频率的2倍。如果采用这样的方法,则能够一边保证电光学装置的显示的帧频率,同时不会使分辨率降低,且可在不同的方向同时显示不同的图像。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作为电光学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2(a)为从显示侧观察液晶面板时的平面图,(b)为从显示侧观察区域分割相位差板的平面图。
图3为表示液晶面板的电结构的示意图。
图4(a)为表示在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N状态时透射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的区域A、区域B对应的部位的显示光的偏光状态的示意图,(b)为在区域分割相位差板的位置形成的视差遮障的形状的图。
图5(a)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FF状态时,透射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的区域A、区域B对应的部位的显示光的偏光状态的示意图,(b)为在区域分割相位差板的位置所形成的视差遮障的形状的图。
图6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N状态时有关采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为将视角左右倾斜时观察者看到的显示的图,(c)为进行有关显示的原理的剖视图。
图7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FF状态时有关采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为将视角左右倾斜时观察者看到的显示的图,(c)为进行有关显示的原理的剖视图。
图8(a)以及(b)为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时看到的显示的图。
图9为表示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间图。
图10(a)为从显示侧观察液晶面板时的平面图,(b)为从显示侧观察区域分割相位差板时的平面图。
图11为在区域分割相位差板的位置所形成的视差遮障的形状的图,(a)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N状态时的形状的图,(b)为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FF状态时的形状的图。
图12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N状态时的采用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为将视角左右倾斜时观察者所看到的显示的图。
图13为在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FF状态时有关采用液晶显示装置进行的显示的示意图,(a)为平面图,(b)为将视角左右倾斜时观察者所看到的显示的图。
图14(a)以及(b)为将控制用液晶装置切换时所看到的显示的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6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图18为表示透射与区域A、区域B对应的部位的显示光的偏光状态的示意图,(a)为表示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N状态时的偏光状态的图,(b)为控制用液晶装置为OFF状态时的偏光状态的图
图19为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的时间图。
图20为汽车导航系统用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1、1A、1B、1C-作为电光学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2-作为电光学面板的液晶面板,3-作为液晶装置的控制用液晶装置,4-遮障模板,5-像素、6-像素列、10-元件基板、11-作为第一基板的玻璃基板,20-对置基板,21-作为第二基板的玻璃基板,22-滤色器,23-遮光层,30-相位差基板,32-作为相位差板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60-背光灯,61-偏光板,62-作为第一偏光板的偏光板,63-作为第二偏光板的偏光板,64,65-液晶层,100-作为电子机器的显示装置,110-显示部,α-第一像素,β-第二像素,L1、L2-第一图像,R1、R2-第二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各图中,由于各构成要素为与附图上能够识别的程度大小,因此各构成要素的尺寸或比例与实际适当有所不同。
(第一实施方式)
(A.电光学装置)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作为电光学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剖视图。液晶显示装置1,具有:将背光灯60、作为电光学面板的液晶面板2、相位差基板30、作为液晶装置的控制用装置3、作为第二偏光板的偏光板63按照该顺序层叠的结构。采用相位差基板30、控制用液晶装置3、以及偏光板63构成遮障模板4。以下,依次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背光灯60,是采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等构成的面状光源,主要向图中的+Z方向照射光。观察者,通过来自背光灯60的光中、透射液晶面板2以及遮障模板4的光看到显示。以下,将某个构成要素的+Z方向侧称作显示侧,将-Z方向侧称作背面侧。
液晶面板2,具有相互对置配置的元件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在元件基板10和对置基板20之间,封入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模式的液晶层64。液晶层64,与本发明的电光学物质对应。分别在元件基板10的背面侧配置偏光板61,另外在对置基板20的显示侧配置作为第一偏光板的偏光板62。
图2(a)是从显示侧观察液晶面板2时的平面图。液晶面板2,具有像素5r、5g、5b(以下统称为“像素5”)。像素5r、5g、5b,分别具有红、绿、蓝的滤色器22r、22g、22b(以下统称为“滤色器22”),进行红、绿、蓝的显示。像素5r、5g、5b,在图中的Y轴方向按照该顺序重复配置,关于X轴方向,按照将与同一颜色对应的像素5排列成一列条纹状的方式配置。在邻接的像素5之间,形成由黑色树脂构成的遮光成23。
各像素5,被分类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像素的像素α、或者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像素的像素β中的任一个。像素α和像素β,按照在X轴方向交替并列的方式排列。将有关像素5在X轴方向的列称作像素列6。在本实施方式中,像素α和像素β,是按照在Y轴方向也交替并列的方式排列的。因此,像素α和像素β,是按照构成横长的方格花纹的方式(镶嵌状)排列的。
返回图1,针对元件基板10以及对置基板20的结构进行说明。元件基板10,是所谓的TFT元件基板,其包含:在玻璃基板11上按每个像素5形成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元件12、以及与TFT元件12连接的扫描线71(图3)、数据线16、以及像素电极19等。玻璃基板11,与本发明中的第一基板对应。在玻璃基板11的液晶层64侧表面,层叠有从第一层至第四层为止的构成要素。另外,为了防止这些各层之间的构成要素短路,因此分别在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形成层间绝缘层13,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形成层间绝缘层14、在第三层与第四层之间形成层间绝缘层15。另外,作为开关元件,代替三个端子的TFT元件12,也可以采用两个端子的TFD(Thin Film Diode,薄膜二极管)元件等。
在设置于玻璃基板11表面的第一层,形成TFT元件12的栅电极12g。在第一层上,夹持由SiO2等构成的层间绝缘层13而形成第二层。在第二层上,与栅电极12g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由非晶硅构成的半导体层12a。另外,在半导体层12a的源区域在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形成有源电极12s,并且在漏区域在一部分重叠的状态下形成有漏电极12d。源电极12s,与数据线16连接,漏电极12d,与像素电极19连接。通过半导体层12a、源电极12s、漏电极12d、栅电极12g,构成TFT元件12。
在第二层上,夹持由SiO2等构成的层间绝缘层14而形成第三层。在第三层形成有数据线16。在第三层上,夹持由SiO2等构成的层间绝缘层15而形成第四层。在第四层形成有由具有透光性的ITO(Indium Tin Oxide)构成的像素电极19。像素电极19,经由贯穿层间绝缘层14、15而形成的接触孔(contact hole)而与TFT元件12的漏电极12d连接。在第四层的表层,形成有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定向膜(未图示)。
另一方面,对置基板20,是一种在玻璃基板21上形成了滤色器22等的所谓滤色器基板。玻璃基板21,与本发明的第二基板对应。在滤色器基板21的液晶层64侧表面,分别对应像素5r、5g、5b,形成红、绿、蓝的滤色器22r、22g、22b(图2)。滤色器22,是对所入射的光中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的树脂,通过滤色器22能够将透射光变成规定的颜色(例如红、绿或蓝)。另外,在邻接的像素5之间的区域,形成由具有遮光性的黑色树脂构成的遮光层23。在滤色器22以及遮光层23的表层,形成由ITO构成的对置电极29。在对置电极29上,形成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定向膜(未图示)。另外,也可以在滤色器22以及遮光层23上,层叠由具有透光性的树脂构成的外敷层(overcoat),并在其上形成对置电极29以及定向膜。
另外,玻璃基板21,通过化学蚀刻(Chemical Etching)或者CMP(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化学机械抛光)等被研磨加工成大约50μm的厚度。通过该加工,对实质射出显示光的滤色器22与后述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
图3为表示液晶面板2的电结构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在像素区域,按照多根扫描线71与多根数据线16交叉的方式布线。在由多根扫描线71与多根数据线16划分的区域,将像素电极19配置成矩阵状。然后,对应扫描线71与数据线16之间的各交叉部分设置TFT元件12,该TFT元件12与像素电极19连接。
TFT元件12,因从扫描线71供给的扫描信号G1、G2、…Gm所包含的ON信号而变成导通,并将这时向数据线16供给的图像信号S1、S2、…、Sn向像素电极19供给。该像素电极19与对置电极29(图1)之间的电压施加给液晶层64。另外,与像素电极19并列在与电容线72之间设置蓄电容70。通过该蓄电容70,像素电极19的电压,在比施加图像信号的时间还要长例如3个数量级的时间期间被保持。如果按照这样来改善电压保持特性,则显示的对比度提高。
如果在像素电极19与对置电极29之间施加驱动电压,则液晶层64中会产生电场。液晶层64的液晶分子,因该电场而改变定向方向。液晶面板2,基于与液晶层64所包含的液晶分子的定向方向相应的偏光变换功能而进行显示的装置,显示光通过偏光板62而向显示侧射出。
另外,在图3中,虽然扫描线71在左右方向延伸,数据线16在上下方向延伸,但在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1时,图1中也可以是沿着X轴配置扫描线71,并且沿着Y轴配置数据线16的结构,还可以是沿着Y轴配置扫描线71,并且沿着X轴配置数据线16的结构。
返回图1,在液晶面板2的显示侧,配置相位差基板30。相位差基板30,由玻璃基板31、和形成在玻璃基板31的背面侧的、作为本发明的相位差板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构成。
图2(b)是从显示侧观察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时的平面图,将从显示侧看与图2(a)重叠的部分切除而显示的图。如该图所示,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从液晶面板2的法线方向(+Z方向)看,具有沿着像素列6交替排列的区域A和区域B。区域A以及区域B,呈与像素5相同大小的矩形,按照在Y轴方向与像素列6刚好重叠的方式配置。另一方面,在X轴方向,在以像素α与像素β的配置间距的一半的间距所偏离的状态下交替排列。更详细来说,区域A,按照与像素α的右半部以及像素β的左半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区域B,按照与像素β的右半部以及像素α的左半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区域A以及区域B,与像素α与像素β同样,不仅在X轴方向,还在Y轴方向也以交替并列的方式排列。即,区域A和区域B,按照构成横长的方格花纹(镶嵌状)的方式排列。
另外,图2(b)中的箭头,表示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迟滞相位轴。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的迟滞相位轴,且按照迟滞为λ/2的方式设定。另外,区域B,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之间的相对角为45度的这样迟滞相位轴,且按照迟滞为λ/2的方式设定。作为具有这样的区域A以及区域B的分布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可以采用按照例如在区域A以及区域B中定向轴不同的方式使液晶聚合物排列并固化的液晶膜。
返回图1,在相位差基板30的显示侧,配置控制用液晶装置3。控制用液晶装置3,具有相互对置而配置的背面侧基板40和显示侧基板50。背面侧基板40将玻璃基板41作为基体,显示侧基板50将玻璃基板51作为基体。在背面侧基板40与显示侧基板50之间配置液晶层65。在背面侧基板40以及显示侧基板50的液晶层65侧的一面,分别大约整个面形成由ITO构成的电极49、59。通过在电极49、59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使液晶层65产生电场以驱动液晶层65。在电极49、59的液晶层65侧表面,形成由聚酰亚胺构成的定向膜(未图示)。
在本实施方式中,液晶层65呈水平定向(homogeneous alignment),在无电压施加时液晶分子相对基板面是平行并列的。液晶层65,在该状态下,按照对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赋予λ/2的相位差的方式,设置定向轴以及迟滞。该定向状态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定向状态对应。以下,将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这样的状态也称作OFF状态。
另外,在经由电极49、59对液晶层65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分子相对基板面垂直上升,变成相对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没有赋予相位差的状态。该定向状态,与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定向状态对应。以下,将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这样的状态也称作ON状态。
按照以上方式,控制用液晶装置3,通过对驱动电压的施加、无施加进行切换,从而在第一定向状态与第二定向状态之间切换液晶层65的定向状态。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迟滞为λ/2、或者赋予λ/2的相位差这样的记载,严格来说不仅包含对入射光赋予λ/2的相位差,还包含对可视光区域的任一波长(λ)的光赋予λ/2的相位差。
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显示侧,配置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的透射轴的偏光板63。
(B.电光学装置的动作以及驱动方法)
接着,针对作为以上说明的电光学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动作以及驱动方法采用图4至图9进行说明。液晶显示装置1,是一种通过采用遮障模板4的功能对从液晶面板2射出的显示光的一部分进行遮光,从而可实现在不同的方向同时显示不同的图像(双画面显示)的显示装置。以下,针对采用遮障模板4的遮光原理与通过该遮光实现双画面显示的原理进行说明。
图4(a)是表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透射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区域B对应的部位的显示光的偏光状态的示意图。更详细来说,分别表示显示光透射了偏光板62、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液晶层65、偏光板63之后的偏光状态。该图中的偏光轴以及光学轴,是从图1中的+Z方向看的轴,分别用双线的箭头表示显示光的偏光轴,用单线箭头表示各构成要素的光学轴。
向与区域A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入射向偏光板62,仅透射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的偏光成分,成为直线偏光。该直线偏光,接着透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在此,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由于迟滞相位轴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因此所入射的直线偏光没有赋予相位差。从而,入射光没有改变偏光轴仍然作为直线偏光透射。该直线偏光接着透射液晶层65。当前,由于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因此液晶层65相对基板面垂直定向,所入射的直线偏光没有被液晶层65赋予相位差。从而,入射光没有改变偏光轴而仍然作为直线偏光透射。该直线偏光最终向偏光板63入射。由于偏光板63的透射轴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因此所入射的直线偏光没有被吸收而是透射。因此,向与区域A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透射遮障模板4而被观察者看到。
另一方面,向与区域B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入射向偏光板62,与上述同样地透射直线偏光。该直线偏光,接着透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在此,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B的迟滞相位轴相对偏光板62的透射轴倾斜45度,所入射的直线偏光被赋予λ/2的相位差,因而被变换成具有与入射时的偏光轴正交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而透射。该直线偏光,接着透射液晶层65。当前,由于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因此所入射的直线偏光没有因液晶层65而赋予相位差,没有改变偏光轴而仍然作为直线偏光透射。该直线偏光最后入射向偏光板63。这时,由于入射光的偏光轴与偏光板63的透射轴正交,因此入射光被偏光板62吸收。因此,向与区域B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被遮障模板4遮挡,观察者没有看到。
按照这样,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仅透射区域B的显示光被遮挡,结果为,观察者看成在遮障模板4中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位置形成图4(b)所示的形状的视差遮障。即,看成已形成与区域B的分布对应的横长的方格花纹的视差遮障(阶式遮障)。
接着,采用图5针对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的遮光情形进行说明。图5(a)是表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透射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区域B对应的部分的显示光的偏光状态的示意图。
向与区域A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入射向偏光板62,与上述同样透射直线偏光。该直线偏光,接着入射向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如上述那样,没有改变偏光轴仍然作为直线偏光透射。该直线偏光,接着透射液晶层65。当前,由于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因此液晶层65相对基板面水平定向,所入射的直线偏光通过液晶层65而赋予λ/2的相位差。从而,入射光,被变换成具有与入射时的偏光轴正交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而透射。该直线偏光最终向偏光板63入射。这时,由于入射光的偏光轴与偏光板63的透射轴正交,因此入射光被偏光板62吸收。因而,向与区域A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被遮障模板4遮光,观察者无法看到。
另一方面,向与区域B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入射向偏光板62,与上述同样透射直线偏光。该直线偏光,接着入射向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B,如上述那样,赋予λ/2的相位差,被变换成具有与入射时的偏光轴正交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后透射。该直线偏光接着透射液晶层65。当前,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所入射的直线偏光通过液晶层65而赋予λ/2的相位差。从而,入射光再次被变换成具有与向液晶层65入射时的偏光轴正交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并透射。即,变成具有与最初的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并透射。该直线偏光,最终入射偏光板63。偏光板63的透射轴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因此所入射的直线偏光没有被吸收而是透射。因而,向与区域B对应的部分入射的显示光,透射遮障模板4而被观察者看到。
按照上述,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仅透射区域A的显示光被遮光,其结果为,观察者看成在遮障模板4中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位置形成如图5(b)所示形状的视差遮障。即,看成已形成与区域A的分布对应的横长的方格条纹的视差遮障(阶式遮障)。
按照以上,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区域B被遮光,或者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区域A被遮光。从而,如果比较图4(b)和图5(b)便可知,通过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从而便能够使在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位置形成的视差遮障翻转。在此,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的状态,与本发明的第一状态对应,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的状态,与本发明的第二状态对应。
接着,针对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或者OFF状态时的采用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的显示进行说明。图6、图7分别为表示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OFF状态时的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的显示的示意图。
图6(a)为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图1)时的平面图。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在液晶面板2的像素α中进行图像L1的显示,或者在像素β中进行图像R1的显示。在此,图像L1、图像R1,分别与本发明的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对应。当前,像素α的右半部以及像素β的左半部被在区域B形成的视差遮障遮光,因此如果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则采用像素α的左半部进行的图像L1的显示和采用像素β的右半部进行的图像R1的显示被看到。
图6(b)为表示在该状态下将视角左右倾斜时观察者所看到的显示的图,图6(c)为表示进行该显示的原理的剖视图。如果将视角向左(即-X方向)倾斜,则如图6(c)所示,采用像素β对图像R1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没有被看到,仅采用像素α对图像L1的显示被看到。另一方面,如果将视角向右(即+X方向)倾斜,则采用像素α对图像L1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没有被看到,而仅采用像素β对图像R1的显示被看到。从而,如果将视角向左倾斜,则如图6(b)的左侧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α对图像L1的显示。同样,如果将视角向右倾斜,则如图6(b)的右侧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β对图像R1的显示。
另外,有关调节按照上述切换被遮光的像素的视角,只要根据像素α、像素β在X轴方向的配置间距对实质上射出显示光的滤色器22(图1)与形成视差遮障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之间的距离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像素α、像素β在X轴方向的配置间距为大约200μm,滤色器22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之间的距离为大约190μm(玻璃基板21的厚度为大约50μm,偏光板62的厚度为大约140μm)。为了使切换被遮光的像素的角度变大,只要使滤色器22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之间的距离变短即可,相反要使该角度变小,则只要使该距离变长即可。
另一方面,图7(a)是表示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图1)时的平面图。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在液晶面板2的像素α进行图像R2的显示,或者在像素β进行图像L2的显示。在此,图像L2、图像R2分别是与上述的图像L1、图像R1相同的图像,与本发明的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对应。当前,像素α的左半部以及像素β的右半部,因在区域A形成的视差遮障而被遮光,因此如果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则看到采用像素α的右半部对图像R2的显示和采用像素β的左半部对图像L2的显示。
图7(b)为表示在该状态下左右倾斜视角时观察者所看到的显示的图,图7(c)为表示进行该显示的原理的剖视图。如果将视角向左倾斜,则如图7(c)所示,采用像素α对图像R2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而没有被看到,而仅看到采用像素β对图像L2的显示。另一方面,如果将视角向右倾斜,则采用像素β对图像L2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没有被看到,而仅看到采用像素α对图像R2的显示。因此,如果将视角向左倾斜,则如图7(b)的左侧的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β对图像L2的显示。同样,如果将视角向右倾斜,则如图7(b)的右侧的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α对图像R2的显示。
在液晶显示装置1中,通过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从而能够切换如图6所示的状态与如图7所示的显示状态。图8为表示在对控制用液晶装置3进行切换时看到的显示的图。
观察者,在从向左倾斜的视角进行观察时,看到如图8(a)所示这样的显示。即,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α对图像L1的彩色显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β对图像L2的彩色显示。然后,通过高速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从而在重叠的状态下看到这些显示(图8(a)中的下段的图),看成通过所有的像素α、像素β显示图像L1以及图像L2(即本发明的第一图像)。
另一方面,观察者,在从向右倾斜的视角观察时,看到如图8(b)所示这样的显示。即,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β对图像R1的彩色显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α对图像R2的彩色显示。然后,通过高速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从而在重叠的状态下看到这些显示(图8(b)中的下段的图),看成采用所有的像素α、像素β显示图像R1以及图像R2(即本发明的第二图像)。
按照这样,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则能够同时在左方向的视角显示第一图像,并且在右方向的视角显示第二图像。并且,在各瞬间,虽然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因视差遮障而被遮光,然而通过一边高速翻转该视差遮障,一边与之相应地使采用像素α、像素β的显示图像翻转,从而便能够使所有的像素α、像素β贡献于左右各个图像的显示。因此,不会产生因视差遮障而导致分辨率的降低,且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图9为表示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1的驱动方法的时间图。在该图中,在期间T1,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在期间T2,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区域A、区域B一栏的“○”“×”,与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连动,“○”表示使显示光透射,“×”表示将显示光遮光。另外,像素α、像素β根据期间T1、T2的切换、即根据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如上述那样适当显示图像L1、L2、R1、R2。在对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驱动时,以一定的频率重复期间T1和期间T2。
然后,将上述期间T1、T2组合所成的期间,与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中的表观(apparent)帧周期对应。因此,期间T1、T2的重复频率,相当于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的显示时表观帧频率的2倍。在各个表观帧期间1、2、3、…,像素α以及像素β都是进行第一图像(图像L1或者图像L2)的期间,因此所有的像素都贡献于第一图像的显示。同样,在各个表观帧期间1、2、3、…,还具有像素α以及像素β都是进行第二图像(图像R1或者图像R2)的显示的期间,因此所有的像素都贡献于第二图像的显示。
例如,当液晶显示装置1的显示中表观帧频率为每秒30帧时,将期间T1、T2的重复频率设定为每秒60次。按照这样通过高速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从而观察者看成在各个帧周期,采用所有的像素α以及像素β进行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的显示。因此,所有的像素α以及像素β都贡献于左右各自的图像显示,不会产生因视差遮障而导致分辨率降低,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A以及区域B被排列成镶嵌状,因此在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位置形成镶嵌状的视差遮障(阶式遮障)。从而,即使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OFF状态中的任一种状态的情况下,与条纹遮障方式相比,也能够抑制第一图像的显示以及第二图像的显示的分辨率的降低。因此,即使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的切换频率很低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针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第二实施方式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1中,将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区域B从镶嵌状变更成条纹状。以下,主要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差异进行说明,而针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内容,省略说明。
图10(a)是表示从显示侧观察液晶面板2时的平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像素α和像素β,按照在X轴方向交替并列的方式排列,另一方面,在Y轴方向,相同种类的像素排列成一列。即,像素α和像素β排列成条纹状。
图10(b)为从显示侧观察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时的平面图,表示从+Z方向看与图10(a)重叠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A以及区域B,也是在Y轴方向按照与像素列6刚好重叠的方式配置,在X轴方向以相对像素α和像素β的配置间距的一半的间距所偏离的状态交替排列。更详细来说,区域A,按照与像素α的右半部和像素β的左半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区域B按照与像素β的右半部和像素α的左半部重叠的方式配置。因此,区域A以及区域B,按照在X轴方向交替并列的方式排列,在Y轴方向排列成条纹状。
区域A以及区域B,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根据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将透射入射光的状态与遮光的状态切换,并作为视差遮障发挥功能。图11为表示在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位置形成的视差遮障的形状的图,(a)为表示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的形状的图,(b)为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的形状的图。即,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如图11(a)所示,将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中的区域B遮光,仅透射向区域A入射的显示光。同样,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如图11(b)所示,区域A被遮光,仅透射向区域B入射的显示光。在本实施方式中,区域A、区域B被配置成条纹状,因此所形成的视差遮障也是条纹状。另外,比较图11(a)和图11(b)便可知,通过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便能够使在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位置形成的视差遮障翻转。
接着,针对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或者OFF状态时的采用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的显示进行说明。图12、图13分别为针对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OFF状态时采用液晶显示装置1进行的显示所示出的示意图。
图12(a)为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图1)时的平面图。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在液晶面板2的像素α中进行图像L1的显示,并且在像素β中进行图像R1的显示。在此,图像L1、图像R1分别与本发明的第一图像、第二图像对应。当前,像素α的右半部以及像素β的左半部,被形成于区域B的视差遮障而遮光,因此如果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则采用像素α的左半部进行的图像L1的显示以及采用像素β的右半部进行的图像R1的显示被看到。
图12(b)为表示在该状态下将视角左右倾斜时观察者所看到的显示的图。如果将视角向左倾斜,则如图6(c)中所示,采用像素β对图像R1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而没有看到,仅看到采用像素α对图像L1的显示。另一方面,如果将视角向右倾斜,则采用像素α对图像L1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而没有看到,仅看到采用像素β对图像R1的显示。从而,如果将视角向左倾斜,则如图12(b)的左侧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α对图像L1的条纹状显示。同样,如果将视角向右倾斜,则如图12(b)的右侧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β对图像R1的条纹状显示。
另一方面,图13(a)是表示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时的平面图。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在液晶面板2的像素α中进行图像R2的显示,或者在像素β进行图像L2的显示。当前,像素α的左半部以及像素β的右半部,因在区域B形成的视差遮障而被遮光,因此如果从正面观察液晶显示装置1,则看到采用像素α的右半部对图像R2的显示和采用像素β的左半部对图像L2的显示。
图13(b)为表示在该状态下左右倾斜视角时观察者所看到的显示的图。如果将视角向左倾斜,则如图7(c)所示,采用像素α对图像R2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而没有被看到,而仅看到采用像素β对图像L2的显示。另一方面,如果将视角向右倾斜,则采用像素β对图像L2的显示被视差遮障遮光没有被看到,而仅看到采用像素α对图像R2的显示。因此,如果将视角向左倾斜,则如图13(b)的左侧的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β对图像L2的显示。同样,如果将视角向右倾斜,则如图13(b)的右侧的图所示,从视差遮障的间隙部分看到采用像素α对图像R2的条纹状显示。
即使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便能够对图12所示的显示状态和图13所示的显示状态进行切换。图14为表示在对控制用液晶装置3进行切换时所看到的显示的图。
观察者,在从向左倾斜的视角进行观察时,看到如图14(a)所示这样的显示。即,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α对图像L1的彩色显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β对图像L2的彩色显示。然后,通过高速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从而在重叠的状态下看到这些显示(图14(a)的最下段的图),看成采用所有的像素α、像素β显示图像L1以及图像L2(即本发明的第一图像)。
另一方面,观察者,在从向右倾斜的视角观察时,看到如图14(b)所示这样的显示。即,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β对图像R1的彩色显示,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看到采用包含像素5r、5g、5b的像素α对图像R2的彩色显示。然后,通过高速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从而在重叠的状态下看到这些显示(图14(b)的下段的图),看成通过所有的像素α、像素β显示图像R1以及图像R2(即本发明的第二图像)。
按照这样,即使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也能够同时在左方向的视角显示第一图像,并且在右方向的视角显示第二图像。并且,在各瞬间,虽然显示图像的一部分因视差遮障而被遮光,然而通过一边高速翻转该视差遮障,一边与之相应地使采用像素α、像素β的显示图像翻转,从而便能够使所有的像素α、像素β贡献于左右各个图像的显示。因此,不会产生因视差遮障而导致分辨率的降低,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区域B形成条纹状。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与将区域A、区域B形成镶嵌状的情况相比,由于形成一个连接的区域的面积更大,因此能够降低在同一区域内的相位差值的偏差,并且能够抑制在区域A与区域B的边界附近相位差值的变动。从而,能够进行更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搭载于电子机器中的搭载例)
上述液晶显示装置1,可以搭载在例如作为图20所示的电子机器的汽车导航系统用的显示装置100中使用。该显示装置100,通过安装到显示部110的液晶显示装置1便能够同时在不同的方向显示两个图像。例如,在驾驶座侧显示地图的图像,在副驾驶座侧显示视频图像。这时,不会产生因视差遮障而导致分辨率的降低,能够进行高品质的显示。
另外,应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1,除上述显示装置100之外,还可以用于便携式计算机、便携式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车载机器、音频机器等各种电子机器中。
以上虽然针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说明,但对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还可以加以各种变形。作为变形例,例如考虑如下。
(变形例1)
代替上述各实施方式的结构,还可以是将偏光板62内置于液晶面板2的对置基板20。更详细来说,还可以在玻璃基板21的液晶层64侧的一面形成偏光板62。图15为这样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A的剖视图。作为偏光板62,可以采用例如将多个细微的金属膜狭缝并排的线栅(wire grid)型偏光子。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便能够降低偏光板62的厚度。因此,能够缩短实质射出显示光的滤色器22与形成视差遮障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之间的距离。由此,便能够取显示第一图像的角度与显示第二图像的角度之间的相对角很大。或者,由于将该相对角保持一定,从而可使像素5在X轴方向的宽度变窄,因此可以使例如像素5为在Y轴方向长的矩形形状。
在该结构中,也可以进一步在玻璃基板21与偏光板62之间形成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即,在玻璃基板21的液晶层64侧的面,将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偏光板62按照该顺序形成。图16为这样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1B的剖视图。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不需要另外采用用于形成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玻璃基板31,因此能够使液晶显示装置1B更薄。另外,由于是在实质射出显示光的滤色器22与形成视差遮障的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之间不存在玻璃基板的结构,因此不需要用于调整该距离的玻璃基板的研磨工序,能够使制造工序简化。另外,如果将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以及偏光板62均内置于对置基板20,则存在滤色器22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之间的距离过小的情况,因此优选在偏光板62与滤色器22之间层叠具有透光性的树脂24来调整上述距离。
(变形例2)
上述各实施方式,虽然是在玻璃基板31的表面形成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来制作相位差基板30,并将该相位差基板30配置在液晶面板2与控制用液晶装置3之间的结构,但代替该结构,也可以是在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背面侧基板40的表面形成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结构。更详细来说,在与构成背面侧基板40的玻璃基板41的与液晶层65相反侧的面形成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图17为这样结构的液晶显示装置IC的剖视图。如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则不需要另外采用用于形成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玻璃基板31,因此能够使液晶显示装置IC变薄。
(变形例3)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虽然偏光板63的透射轴,是按照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的方式构成的,取而代之,也可以是偏光板63的透射轴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垂直这样的结构。图18为表示这样的结构中的透射与区域分割相位差板32的区域A、区域B对应的部分的显示光的偏光状态的示意图,(a)表示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的偏光状态,(b)表示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的偏光状态。
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状态时,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显示光透射区域A,在区域B中被遮光(图4(a)),在本变形例中,偏光板63的透射轴旋转90度,因此在区域A被遮光,透射区域B(图18(a))。同样,当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状态时,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显示光在区域A被遮光,透射区域B(图5(a)),但在本实施例中,偏光板63的透射轴旋转90度,因此透射区域A,在区域B被遮光(图18(b))。即,在本变形例中,区域A、区域B中透射显示光的区域和遮光的区域相对上述各实施方式始终是相反的。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也能够通过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ON/OFF的切换来切换遮光部位,因此通过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不会因视差遮障而导致的分辨率降低,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变形例4)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区域A的迟滞相位轴,是按照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的方式构成的,但也可以是按照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垂直的方式构成。即使采用这样的结构,由于显示光执行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动作,因此也不会产生因视差遮障而导致的分辨率降低,能够进行高品质的双画面显示。
(变形例5)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的驱动方法,代替上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是如图19的时间图所示的驱动方法,即按每个表观帧周期切换期间T1(第一状态、即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N的状态)、与期间T2(第二状态、即控制用液晶装置3为OFF的状态)之间的顺序。即,若在某个帧期间将控制用液晶装置3从ON状态向OFF状态切换并驱动,则在接下来的帧期间从OFF状态向ON状态切换。按照这样,不需要在切换帧期间时切换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定向状态,因此能够将控制用液晶装置3的切换频率降低为上述实施方式的一半。
(变形例6)
液晶面板2所包含的液晶层64的模式并非限于TN模式,还可以采用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定向)、IPS(In Plain Switching)、FFS(FringeField Switching)、STN(Super Twisted Nematic)等各种模式。在这些模式中,优选得到广视角的VA、IPS、FFS。如果将液晶层64设为得到广视角的模式,则在从正面向左右倾斜的视角下,能够高亮度且高品质地显示所看到的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
另外,控制用液晶装置3所包含的液晶层65,并非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水平定向。液晶层65,只要是在第一定向状态与第二定向状态之间切换定向状态的模式,则即可是任意模式,例如TN/VA等各种模式,其中该第一定向状态为相对具有与偏光板62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没有赋予相位差的状态,该第二定向状态为相对该直线偏光赋予λ/2的相位差。
(变形例7)
上述实施方式,虽然采用液晶面板2作为本发明中的电光学面板,但主旨并非限定于此。作为本发明的电光学面板,只要是具有将相当于像素α和像素β的像素交替排列的多个像素列,且穿过相当于偏光板62的偏光板射出显示光的电光学面板,则可以是任意面板,例如可以采用有机EL装置、等离子显示面板、CRT显示器等。

Claims (8)

1.一种电光学装置,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时显示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包括:
电光学面板,其具有将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交替排列的多个像素列和第一偏光板,通过上述第一偏光板射出显示光;
相位差板,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偏光板的显示侧;
液晶装置,其配置在上述相位差板的显示侧,具有可在第一定向状态与第二定向状态之间切换定向状态的液晶层,其中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是相对于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没有赋予相位差的状态,而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是相对于上述直线偏光赋予λ/2的相位差的状态;和
第二偏光板,其配置在上述液晶装置的显示侧,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透射轴;
上述相位差板,具有区域A和区域B,其中上述区域A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上述区域B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之间的相对角为45度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
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从上述电光学面板的法线方向看,沿着上述像素列交替排列成以上述第一像素以及上述第二像素的配置间距的一半的间距所偏离的状态,
上述第一像素,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一图像,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二图像,
上述第二像素,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二图像,当上述液晶层处于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时,显示上述第一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在与上述像素列正交的方向上交替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在与上述像素列正交的方向上形成一个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光学面板,具备第一基板、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板的显示侧的第二基板、配置在上述第一基板与上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电光学物质,
上述第一偏光板,配置在上述第二基板的上述电光学物质侧的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相位差板,配置在上述第二基板与上述第一偏光板之间。
6.一种电子机器,显示部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光学装置。
7.一种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该方法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同时显示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该电光学装置具备:电光学面板,其具有将第一像素与第二像素交替排列的多个像素列和第一偏光板,通过上述第一偏光板射出显示光;相位差板,其配置在上述第一偏光板的显示侧;液晶装置,其配置在上述相位差板的显示侧,具有可在第一定向状态与第二定向状态之间变更定向状态的液晶层,其中上述第一定向状态是相对于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偏光轴的直线偏光没有赋予相位差的状态,而上述第二定向状态是相对于上述直线偏光赋予λ/2的相位差;和
第二偏光板,其配置在上述液晶装置的显示侧,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透射轴;
上述相位差板,具有区域A和区域B,其中上述区域A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平行或者垂直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上述区域B具有与上述第一偏光板的透射轴之间的相对角为45度的迟滞相位轴,且迟滞为λ/2,
上述区域A以及上述区域B,从上述电光学面板的法线方向看,沿着上述像素列交替排列成以上述第一像素以及上述第二像素的配置间距的一半的间距所偏离的状态,
上述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以一定的频率重复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上述第一状态是将上述液晶层设为第一定向状态,并且由上述第一像素显示上述第一图像,由上述第二像素显示上述第二图像,上述第二状态是将上述液晶层设为第二定向状态,并且由上述第一像素显示上述第二图像,由上述第二像素显示上述第一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频率是由上述电光学装置进行上述第一图像以及上述第二图像的显示中的表观帧频率的2倍。
CN2008100040484A 2007-01-16 2008-01-16 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Active CN1012263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06675A JP4259579B2 (ja) 2007-01-16 2007-01-16 電気光学装置、電子機器、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7-006675 2007-01-16
JP2007006675 2007-01-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6301A true CN101226301A (zh) 2008-07-23
CN101226301B CN101226301B (zh) 2012-03-21

Family

ID=3927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40484A Active CN101226301B (zh) 2007-01-16 2008-01-16 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89810B2 (zh)
EP (1) EP1947503A3 (zh)
JP (1) JP4259579B2 (zh)
KR (1) KR20080067582A (zh)
CN (1) CN10122630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6231A (zh) * 2011-02-24 2011-06-15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具有可改变视差屏障图案的立体显示器
TWI575341B (zh) * 2010-12-22 2017-03-21 Seereal Tech S A Light modulation device
CN109983397A (zh) * 2016-11-24 2019-07-05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WO2010007787A1 (ja) * 2008-07-15 2012-01-05 吉田 健治 裸眼立体映像表示システム、裸眼立体映像表示装置、遊技ゲーム機、パララックスバリアシート
JP2010039028A (ja) * 2008-08-01 2010-02-18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表示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TWI392910B (zh) * 2008-08-14 2013-04-11 Au Optronics Corp 雙影像平面顯示裝置
US8379158B2 (en) * 2010-03-08 2013-02-19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nd display method thereof
US8456580B2 (en) * 2010-03-08 2013-06-04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Three-dimensional display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JP5648361B2 (ja) * 2010-08-10 2015-01-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KR101253206B1 (ko) 2010-08-20 2013-04-16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복합 기능성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용 광학 필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JP5915533B2 (ja) * 2010-10-18 2016-05-11 Jsr株式会社 液晶セル、液晶表示素子、液晶セルの製造方法及び位相差膜用光配向剤
TWI465769B (zh) * 2011-03-18 2014-12-21 Au Optronics Corp 立體顯示器
JP2013088775A (ja) * 2011-10-21 2013-05-13 Sony Corp 表示装置、スペーサ、および電子機器
JP5532075B2 (ja) * 2012-04-18 2014-06-2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2707450B (zh) * 2012-05-23 2014-10-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102017203B1 (ko) 2012-05-25 2019-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US9800862B2 (en) * 2012-06-12 2017-10-2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ystem and methods for visualizing information
CN103217841A (zh) * 2013-04-02 2013-07-24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3d液晶面板、3d液晶电视及3d液晶电视的显示方法
CN103941493B (zh) * 2014-04-09 2017-03-08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多重显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2161620B1 (ko) * 2014-09-30 2020-10-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제어 유닛
CN104635373B (zh) * 2015-02-13 2018-03-1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180196293A1 (en) * 2015-07-29 2018-07-1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5404051B (zh) * 2016-01-04 2019-04-0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7199973A1 (ja) 2016-05-20 2017-11-2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視野角スイッチング用偏光板、視野角スイッチ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
KR20180064784A (ko) * 2016-12-06 2018-06-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널 장치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918863B (zh) * 2017-05-12 2019-09-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位膜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57429B2 (ja) 1989-10-02 1999-02-17 日本放送協会 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US5646713A (en) * 1995-06-13 1997-07-08 Eastman Kodak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posing data characters onto a strip region of moving photosensitive media
US6055103A (en) * 1997-06-28 2000-04-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ssive polarisation modulating optical el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such an element
US7199845B2 (en) * 2002-09-26 2007-04-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2D/3D swit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2D/3D selec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7557871B2 (en) * 2002-09-26 2009-07-07 Sharp Kabushiki Kaisha Patterning phase difference plate, production method for patterning phase difference plate, 2D/3D switching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2D/3D switching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nit
JP3865762B2 (ja) * 2002-10-15 2007-01-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パララックスバリア素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1087568B1 (ko) * 2004-12-30 2011-11-2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용 패러랙스 베리어 액정패널 및 그제조방법
JP4003791B2 (ja) * 2005-10-19 2007-11-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プロジェク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5341B (zh) * 2010-12-22 2017-03-21 Seereal Tech S A Light modulation device
CN102096231A (zh) * 2011-02-24 2011-06-15 华映视讯(吴江)有限公司 具有可改变视差屏障图案的立体显示器
CN109983397A (zh) * 2016-11-24 2019-07-05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CN109983397B (zh) * 2016-11-24 2022-07-01 松下液晶显示器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67582A (ko) 2008-07-21
JP2008175857A (ja) 2008-07-31
CN101226301B (zh) 2012-03-21
JP4259579B2 (ja) 2009-04-30
EP1947503A3 (en) 2010-05-19
US7589810B2 (en) 2009-09-15
EP1947503A2 (en) 2008-07-23
US20080170183A1 (en) 2008-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26301B (zh) 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KR10105928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1140375B (zh) 电光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US7868952B2 (en)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a parallax barrier device
KR10135734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01187753B (zh) 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US805424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789860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50070607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apparatus
US9497444B2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KR20130046116A (ko) 2차원/3차원 전환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160261859A1 (en) Stereoscopic display device
JP2013195994A (ja) 製造装置、製造方法、光学素子、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US7599036B2 (en) In-plane switching active matrix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US786898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1812870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6842649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08064918A (ja) 電気光学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1389467B1 (ko) 멀티뷰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166578B1 (ko) 수평전계방식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722033A (zh) 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系统
CN1138352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707493B (zh) 三维显示装置及三维显示系统
US20220210394A1 (en) Switchable barrier and 3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reof
KR10071388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3

Address after: 100015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No. 10, No.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603

Address after: Hongkong, China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Hongkong)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