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5248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5248B
CN113835248B CN202111182798.2A CN202111182798A CN113835248B CN 113835248 B CN113835248 B CN 113835248B CN 202111182798 A CN202111182798 A CN 202111182798A CN 113835248 B CN113835248 B CN 1138352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sub
display area
display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279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5248A (zh
Inventor
邓佩琴
吴玲
苏冰淋
方丽婷
沈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8279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52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52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2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52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2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以及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的液晶层和电极层,以及第二偏振片和液晶层之间的相位补偿膜,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具有不同的支电极,使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液晶畴,从而利用相同的相位补偿膜可以实现对不同显示区域的差异性补偿,被补偿的第一显示区域的黑态漏光得到更有效的一致,斜视对比度提高,因此使各个显示区域的视角能力不同,对比度不同,利于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无辐射、轻薄和省电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信息、通讯、消费性电子产品中,随着显示设备的发展,液晶显示逐渐多元化。然而在大尺寸显示面板中,仍然采用均一化视角设计,使各个区域视角能力相当,目前对显示面板需要满足的特殊视角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样的显示面板并不能满足显示面板的一些应用场景。
举例来说,车载显示为大屏设计,可以包括主驾驶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和副驾驶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大屏显示中有太多显示内容,副驾驶位置的显示内容往往也会进入驾驶员的视野,这会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要设计不同显示区域视角能力不同的显示面板,以满足特殊场景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同一显示屏不同位置视角能力差异化设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包括:
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相交;
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液晶层和电极层;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极,所述第一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电极,所述第二支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偏振片所在平面;
所述第二偏振片和所述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相位补偿膜,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0°且≤9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且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的液晶层和电极层、第二偏振片和液晶层之间的相位补偿膜,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相交,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极,第一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使第一显示区域具有第一液晶畴,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电极,第二支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使第二显示区域具有第二液晶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第一偏振片所在平面,使第一液晶畴不同于第二液晶畴,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0°且≤9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具有不同的支电极,使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液晶畴,利用相位补偿膜进行补偿,由于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相位补偿膜与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因此对具有第一方向的第一支电极所在区域的补偿作用,强于对具有第二方向的第二支电极所在区域的补偿作用,即对第一显示区域的补偿效果强于对第二显示区域的补偿作用,从而利用相同的相位补偿膜可以实现对不同显示区域的差异性补偿,得到补偿的第一显示区域内的黑态漏光得到更有效的抑制,对比度得到提高,因此在第一显示区域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使各个显示区域的视角能力不同,对比度不同,利于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态显示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态漏光显示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对比度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场景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显示面板沿AA'向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角度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9示出了图18中的显示面板沿BB'向的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本申请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申请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现有大尺寸显示面板中,仍然采用均一化视角设计,使各个区域视角能力相当,目前一些应用场景对显示面板有特殊的视角要求,现有的显示面板设计并不能满足这些特殊需求。举例来说,车载显示为大屏显示,可以包括主驾驶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和副驾驶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不同显示区域在倾斜视角下的对比度要求不同,这是因为大屏中有太多显示内容,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需要避免从主驾驶位置观看到显示面板中其他位置的显示内容,很明显,均一化视角设计的显示面板不能满足该场景的实际需求。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且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的液晶层和电极层、第二偏振片和液晶层之间的相位补偿膜,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相交,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极,第一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使第一显示区域具有第一液晶畴,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电极,第二支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使第二显示区域具有第二液晶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第一偏振片所在平面,使第一液晶畴不同于第二液晶畴,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0°且≤9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具有不同的支电极,使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液晶畴,利用相位补偿膜进行补偿,由于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相位补偿膜与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因此对具有第一方向的第一支电极所在区域的补偿作用,强于对具有第二方向的第二支电极所在区域的补偿作用,即对第一显示区域的补偿效果强于对第二显示区域的补偿作用,从而利用相同的相位补偿膜可以实现对不同显示区域的差异性补偿,得到补偿的第一显示区域内的黑态漏光得到更有效的抑制,对比度得到提高,因此在第一显示区域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使各个显示区域的视角能力不同,对比度不同,利于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40,液晶层4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的方向相交。以上第一偏振片10可以为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上偏振片,也可以为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下偏振片,相对的,第二偏振片70可以为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下偏振片,也可以为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上偏振片。
其中,第一偏振片10用于透过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垂直的光,第二偏振片70用于透过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的光。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包括偏光子,如碘分子I,以及偏光子附着的高分子链,如聚乙烯醇(polyvinylalcohol,PVA)。
液晶层40也可以称为液晶盒,液晶层40中具有多个液晶分子,液晶分子具有双折射特性,根据光在液晶分子中的折射特性,可以将光分为寻常光(o光)和非常光(e光),ne表示e光折射率,no表示o光折射率,在常态下液晶分子杂乱排布,液晶层40不具有旋光效应,而在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会发生旋转而呈现规则排布,使液晶层40具有旋光效应,利用液晶层40的旋光效应可以在光透过液晶层40时改变其偏振方向,通过调整液晶层40的厚度可以调整光的偏振方向的改变程度。其中正性液晶中no小于ne,液晶分子的旋转趋向于使长轴(e光主轴,该方向上折射率为ne)平行于电场方向旋转,负性液晶中no大于ne的,液晶分子的旋转趋向于使长轴(o光主轴,该方向上折射率为no)垂直于电场的方向旋转。
可选的,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的方向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的方向相垂直。以第二偏振片70为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上偏振片为例,常态下,透过第一偏振片10的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垂直,透过无旋光效应的液晶层40后,光的偏振方向并未发生改变,则该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平行,因此不能透过第二偏振片70,从而使显示面板呈现为黑态;在电场作用下的液晶层40具有旋光效应,则通过第一偏振片10的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依旧垂直,然而透过具有旋光效应的液晶层40后,光的偏振方向得到改变,则偏振方向发生改变的光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不再平行,因此可以透过第二偏振片70,使显示面板呈现为亮态。
然而这种结构容易出现黑态漏光的问题。参考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示意图,当从正视角观察时,上下偏振片的吸收轴的方向处于正交(即相互垂直),经过一个偏光片的光线可以被另一个偏光片吸收,在正视角观察时体现为黑态,参考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态显示示意图,此时黑画面亮度低,对比度(白画面亮度/黑画面亮度)较优。其中,正视视角指的是沿垂直显示面板的方向上观察。
参考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偏振片吸收轴方向示意图,在倾斜视角下,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的方向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的方向不垂直(夹角大于90°),会出现黑态漏光的情况,进而造成倾斜视角下的对比度较低,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参考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黑态漏光显示示意图,此时对比度明显减弱,同时会出现色调变化等显示困难的现象。其中,倾斜视角指的是与垂直于显示平面的方向倾斜的方向观察。
目前可以在第一偏振片10和液晶盒之间设置相位补偿膜60,或在第二偏振片70和液晶盒之间设置相位补偿膜60,则可以抑制暗态漏光,提高对比度。
参考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对比度示意图,其中图6A为设置有相位补偿膜60的显示面板的对比度示意图,图6B为未设置相位补偿膜60的显示面板的对比度示意图,未设置有相位补偿膜60的显示面板的黑态漏光比较严重,尤其对于方位角45°、方位角135°、方位角225°以及方位角315°的视角处,对比度较差,黑态漏光比较严重。而设置有相位补偿膜60的显示面板,在倾斜视角下的对比度得以提升,即在倾斜视角下的黑态漏光得以改善。尤其对于方位角45°、方位角135°、方位角225°以及方位角315°的视角处,对比度上升,黑态漏光得到改善。
然而目前的显示面板中相位补偿膜60用于对显示面板的各个显示区域均进行补偿,使各个区域视角能力相当,目前对显示面板需要满足的特殊视角要求也不尽相同,这样的显示面板并不能满足显示面板的一些应用场景。
参考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场景示意图,两条虚线将显示面板分为三个显示区域,其中主驾驶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可以称为驾驶显示区域,驾驶显示区域是驾驶员能够正视的显示区域,可以用于显示集群(cluster)消息,例如导航信息、车辆行驶数据等,副驾驶位置对应的显示区域可以称为副驾显示区域,副驾显示区域是驾驶员需要驾驶员斜视观看的显示区域,可以用于显示娱乐信息,在驾驶显示区域和副驾显示区域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中间区域,中间区域是需要驾驶员小角度斜视观看的显示区域,可以用于显示中控信息。实际应用中,副驾显示区域的显示内容是容易对驾驶员产生干扰的区域,因此可以选择性的降低副驾显示区域的斜视对比度。
举例来说,在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辆显示屏时,车辆显示屏包括驾驶显示区域、中间区域和副驾显示区域,其中,副驾显示区域可以为无需增加对比度的显示区域,从而降低副驾显示区域对驾驶员的影响,中间区域可以被驾驶员观看到,便于驾驶员掌握中控信息,可以增加中间区域的斜视对比度,驾驶显示区域正对驾驶员位置,则该区域可以增加对比度,也可以不增加对比度。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下面将以一个第一显示区域AA1和一个第二显示区域AA2,以及一个第一显示区域AA1和两个第二显示区域AA2进行举例说明。
参考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两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8可以为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具有显示功能,非显示区NA不用于显示,可以设置电路元件、走线等结构。
显示区AA包括一个第一显示区域AA1和一个第二显示区域AA2,在倾斜视角下对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显示要求低于在倾斜视角下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显示要求,进一步的,显示面板中,在倾斜视角下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对比度要求低于在倾斜视角下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对比度要求,此时,仅提高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对比度不会影响对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要求。
示例性的,当显示面板用于车载显示时,显示面板中的第二显示区域AA2与副驾驶位置相对应,为了驾驶的安全性,尽量避免从主驾驶位置可观看到显示面板中与副驾驶位置相对应的区域(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显示内容,即从倾斜视角(主驾驶位置)观看显示面板中的第二显示区域AA2时,无需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时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对比度。
具体的,第一显示区域AA1可以包括中间区域和驾驶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AA2可以包括副驾显示区域,对第一显示区域AA1进行补偿,对第二显示区域AA2的补偿效果较弱,使第二显示区域AA2视角差,对驾驶位干扰少。
参考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9A为图8A中的显示面板沿AA'向的剖视图,图9B为图8B中的显示面板沿AA'向的剖视图,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40,液晶层4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分别位于液晶盒的两侧,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方向相交。可选的,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的方向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的方向相垂直。
在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之间还可以设置相位补偿膜60,用于改善倾斜视角下显示面板出现黑态漏光的情况,从而增大在倾斜视角观看显示面板时的对比度,提高在倾斜视角观看时的显示效果。具体的,相位补偿膜60可以设置在第二偏振片70和液晶层40之间,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可以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从而提供相位补偿作用,从而使偏振方向平行于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中的下偏振片、且传播方向不垂直上偏振片的光,能够经过补偿作用后被上偏振片吸收,从而减少斜视漏光。相位补偿膜60位于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用于根据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的液晶状态对第一显示区域和/或第二显示区域进行相位补偿。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还包括粘着层,粘着层位于第一偏光层或第二偏振片70靠近液晶盒的一侧,通过粘着层将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贴附于液晶盒的两侧。相位补偿膜60位于第二偏光层和粘着层之间,相位补偿膜60和第二偏振片70可以相贴合。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相位补偿膜60可以为正A膜(nz=ny<nx)、正C膜(nz>nx=ny)、正B膜(nz<ny<nx)、负B膜(nz>nx>ny)、Z膜(nx>nz>ny)等,其中,nx,ny、nz分别为补偿膜在三维坐标系内的折射率,即x轴的折射率为nx、y轴的折射率为ny,z轴的折射率为nz。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相位补偿膜60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补偿膜,本发明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令第一显示区域AA1具有第一液晶畴,第二显示区域AA2具有第二液晶畴,通过对补偿膜、第一液晶畴、第二液晶畴的设置,使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在斜视对比度得到改善,而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斜视对比度不得到改善或改善效果较弱,则可以使两个显示区域的斜视对比度不同,实现同一显示面板的视角能力差异化设计,以适应更多场景。其中液晶畴为对应的液晶方向在电场的作用下旋转方向都相同的最小区域,即在第一液晶畴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均向一个方向旋转,第二液晶畴对应区域的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均向一个方向旋转,对应到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则在显示面板通电后,液晶层40中位于同一显示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旋转方向,位于不同显示区域内的液晶分子具有不同的旋转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偏振片10可以为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上偏振片,相对的,第二偏振片70可以为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下偏振片,参考图9A所示,第一偏振片10为下偏振片,液晶层40位于第一偏振片10上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液晶层40具有第一液晶畴,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液晶层40具有第二液晶畴,相位补偿膜60位于液晶层40上方,第二偏振片70位于相位补偿膜60上方,相位补偿膜60用于对第一显示区域AA1进行补偿。
可选的,参考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液晶层40两侧可以设置有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平行设置,且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为透明基板,第一偏振片10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20的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第二偏振片70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50的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即第一基板20可以作为下基板,第二基板50可以作为上基板。在下偏振片的下方可以设置背光板,则第二偏振片7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第一偏振片10可以设置在第一基板20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且第一偏振片10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可以设置背光板。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偏振片10可以为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下偏振片,相对的,第二偏振片70可以为远离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的上偏振片,参考图9B所示,第二偏振片70为下偏振片,相位补偿膜60位于第二偏振片70上方,液晶层40位于相位补偿膜60上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液晶层40具有第一液晶畴,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液晶层40具有第二液晶畴,第一偏振片10位于液晶层40上方,相位补偿膜60用于对第一显示区域AA1进行补偿。
可选的,参考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在液晶层40两侧可以设置有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平行设置,且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50为透明基板,第一偏振片10可以设置于第一基板20的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第二偏振片70可以设置于第二基板50的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即第一基板20可以作为上基板,第二基板50可以作为下基板。在下偏振片的下方可以设置背光板,则第一偏振片10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第二偏振片70可以设置在第二基板50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且第二偏振片70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可以设置背光板。
为了实现不同区域的不同液晶畴,可以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电极,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之间还设置有电极层30,参考图10和图11所示,电极层30可以设置在下基板上,电极层30体现为下基板上的布线层,电极层30的材料为透明氧化物,例如可以为氧化铟锡(ITO)。
具体的,参考图12和1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显示区域AA1中的电极层3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51,第一电极5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极,第一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显示区域AA2中的电极层3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52,第二电极5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电极,第二支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第一偏振片10所在平面。也就是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平行,则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不同,使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在通电时具有不同的电场方向,因此液晶层40具有不同的液晶畴。
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用于为液晶分子提供电场,以使液晶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旋转,显示面板中的提供电场的电极可以分为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对应设置,二者施加不同电位以形成电场。像素电极与信号线D连接,信号线D用于传输驱动信号。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均为像素电极,或者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均为公共电极。
具体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可以设置在同一层,从而形成平面转换(In-PlaneSwitching,IPS)架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可以嵌套设置,液晶层40内的液晶分子可以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形成的平面电场作用下进行旋转,实现预定画面的显示;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可以设置在液晶层40的同一侧的不同层中,像素电极为条状结构,公共电极可以为面状结构,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具有重叠区域,从而形成边缘场开关(Fringe FieldSwitching,FFS)架构,液晶层40内的液晶分子可以在像素电极和公共电极之前形成的边缘电场作用下旋转,实现预定画面的显示。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可以具有夹角,将二者之间≥0°且≤90°的夹角作为第一夹角∠a,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与第二方向之间可以具有夹角,将二者之间≥0°且≤90°的夹角作为第二夹角∠b,第一夹角∠a小于第二夹角∠b,结合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与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则相位补偿膜60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补偿作用强于对第二显示区域AA2的补偿作用。参考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角度示意图,其中13A中,第一方向和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之间的夹角∠a为锐角,第二方向和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之间的夹角∠b为锐角,且∠a<∠b。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方向可以平行,参考图13b所示,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则在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时,第二方向和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方向平行,这样,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即与第一偏振片10的第一吸收轴平行,且与第一方向平行,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和第一方向的夹角为0°,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与第二方向垂直,其夹角∠b为90°,相位补偿膜60设置在液晶层40和第二偏振片70之间,对第一显示区域AA1进行补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沿行方向X和列方向Y呈阵列排布,则第一方向可以为列方向Y且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则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像素电极为竖畴设计,相应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也为列方向Y,即第一显示区域AA1中液晶分子的长轴沿列方向Y,即90°,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电极为横畴设计,相应的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为行方向X,即第二显示区域AA2中液晶分子的长轴沿行方向X,即0°,参考图8A、图9A和图10所示,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方向沿列方向Y,即90°,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方向沿行方向X,即0°,相位补偿膜60的慢轴(补偿轴)方向沿列方向Y,即90°,从而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光线进行相位补偿,使光线能够被出光面一侧的偏振片吸收,从而通过相位补偿膜60改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斜视视角下的黑态漏光情况。
在设置下偏振片的吸收轴的角度为90°时,第一偏振片10为下偏振片,在第一偏振片10远离液晶层40的一侧可以设置背光板,相位补偿膜60设置在液晶层40的上方,第二偏振片70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作为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具体实施时,第一电极5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第一电极5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也就是说,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的尺寸相同,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阵列均匀排布。参考图12所示,其中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多个第一子像素区域P1和多个第一电极51的形状类似,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多个第二子像素区域P2和多个第二电极52的形状类似,第一子像素区域P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子像素区域P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第一子像素区域P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子像素区域P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
其中,第一支电极可以呈弯曲的条状,包括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接触,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第一方向为列方向Y、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时,参考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电极51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4A所示,第一电极包括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一支电极,多个第一支电极沿行方向X排布,多个第一支电极之间互相电连接,每个第一支电极包括一个第一子电极511和一个第二子电极512,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之间具有夹角,第一子电极511为第一支电极的上部分,第二子电极512为第一支电极的下部分,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行方向X。
其中,多个第一支电极可以分为第三电极组513和第四电极组514,第三电极组513和第四电极组514平行设置,第三电极组513中的多个第一支电极平行设置,第四电极组514中的第一支电极和第三电极组513中的第一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在第一方向为列方向Y、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时,参考图14B所示,第一支电极分为左侧的第三电极组513和右侧的第四电极组514,第三电极组513中的第一支电极平行设置,且沿行方向X排布,第四电极组514中的第一支电极平行设置,且沿行方向X依次排布,多个第一支电极之间互相电连接,第三电极组513中的第一支电极和第四电极组514中的第一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列方向Y。
其中,第二支电极可以呈弯曲的条状,包括第三子电极521和第四子电极522,第三子电极521和第四子电极522接触,第三子电极521和第四子电极522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第一方向为列方向Y、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时,参考图1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5A中,第二电极52包括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多个第二支电极沿列方向Y排布,多个第二支电极之间互相电连接,每个第二支电极包括一个第三子电极521和一个第四子电极522,第三子电极521和第四子电极522之间具有夹角,第三子电极521为第二支电极的左部分,第四子电极522为第二支电极的右部分,第三子电极521和第四子电极522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列方向Y。
其中,多个第二支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组523和第二电极组524,第一电极组523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二电极组524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一电极组523中的第二支电极和第二电极组524中的第二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在第一方向为列方向Y、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时,参考图15B所示,第二电极52包括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多个第二支电极沿列方向Y排布,多个第二支电极之间互相电连接,多个第二支电极可以分为第一电极组523和第二电极组524,第一电极组523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二电极组524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一电极组523可以为第二电极的上部分,第二电极组524可以为第二电极52的下部分,第一电极组523中的第二支电极和第二电极组524中的第二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沿行方向X。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使第一电极51为竖畴结构,第二电极52为横畴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的第一电极51和两种第二电极52中,第一电极5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第一电极5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此外,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均为像素电极,也可以均为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与信号线D连接,信号线D用于传输驱动信号。
在第一显示区域AA1中,信号线D可以沿行方向X延伸,也可以沿列方向Y延伸,在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可以沿行方向X延伸,也可以沿列方向Y延伸,具体的,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的方向沿同一方向延伸更利于显示区域之外的电路设计,因此可以设置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均沿列方向Y延伸。
具体的,参考图12所示,显示面板中包括多条扫描线G和信号线D,在同一显示区域中,扫描线G的延伸方向和信号线D的延伸方向相交,可选的,扫描线G的延伸方向和信号线D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中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的扫描线G均沿行方向X,信号线D均沿列方向Y。多条扫描线G和多条信号线D绝缘交叉限定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区域P,每个子像素区域P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像素电极。扫描线G用于向控制像素电极40的像素电路提供驱动信号以控制像素电路的导通或关断,信号线D用于向像素电极40提供数据信号,连接信号线D的集成电路(IC)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的同一侧的非显示区域。
具体实施时,第一电极5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第一电极5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也就是说,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的尺寸可以不同,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阵列不均匀排布。参考图16所示,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多个第一子像素区域P1和多个第一电极51的形状类似,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多个第二子像素区域P2和多个第二电极52的形状类似,第一子像素区域P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子像素区域P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第一子像素区域P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子像素区域P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
其中,第一支电极可以呈弯曲的条状,包括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接触,第一子电极511和第二子电极512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在第一方向为列方向Y、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时,参考图14A所示。
其中,多个第一支电极可以分为第三电极组513和第四电极组514,第三电极组513和第四电极组514平行设置,第三电极组513中的多个第一支电极平行设置,第四电极组514中的第一支电极和第三电极组513中的第一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在第一方向为列方向Y、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时,参考图14B所示。
其中,第二支电极可以呈弯曲的条状,包括第五子电极525和第六子电极526,第五子电极525和第六子电极526接触,第五子电极525和第六子电极526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第一方向为列方向Y、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时,参考图1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第二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7A中,第二电极52包括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多个第二支电极沿列方向Y排布,多个第二支电极之间互相电连接,每个第二支电极包括一个第五子电极525和一个第六子电极526,第五子电极525和第六子电极526之间具有夹角,第五子电极525为第二支电极的左部分,第六子电极526为第二支电极的右部分,第五子电极525和第六子电极526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沿列方向Y。
其中,多个第二支电极可以包括第五电极组527和第六电极组528,第五电极组527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六电极组528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五电极组527中的第二支电极和第六电极组528中的第二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平行。在图17B中,第二电极52包括依次排布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多个第二支电极沿列方向Y排布,多个第二支电极之间互相电连接,多个第二支电极可以分为第五电极组527和第六电极组528,第五电极组527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六电极组528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第五电极组527可以为第二电极52的上部分,第六电极组528可以为第二电极52的下部分,第五电极组527中的第二支电极和第六电极组528中的第二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沿行方向X。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使第一电极51为竖畴结构,第二电极52为横畴结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的第一电极51和两种第二电极52中,第一电极5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第一电极5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此外,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均为像素电极,也可以均为公共电极,像素电极与信号线D连接,信号线D用于传输驱动信号。
在第一显示区域AA1中,信号线D可以沿行方向X延伸,也可以沿列方向Y延伸,在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可以沿行方向X延伸,也可以沿列方向Y延伸,具体的,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的方向沿不同方向延伸更利于显示区域内部的电路设计,因此可以设置第一显示区域AA1的信号线D沿列方向Y延伸,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沿行方向X延伸。
具体的,参考图16所示,显示面板中包括多条扫描线G和信号线D,在同一显示区域中,扫描线G的延伸方向和信号线D的延伸方向相交,可选的,扫描线G的延伸方向和信号线D的延伸方向垂直,其中第一显示区域AA1中的扫描线G沿行方向X,信号线D沿列方向Y,第二显示区域AA2中的扫描线G沿列方向Y,信号线D沿行方向X,这样第一显示区域AA1在旋转90°后与第二显示区域AA2的结构类似。多条扫描线G和多条信号线D绝缘交叉限定阵列排布的多个子像素区域P,每个子像素区域P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像素电极。扫描线G用于向控制像素电极40的像素电路提供驱动信号以控制像素电路的导通或关断,信号线D用于向像素电极40提供数据信号,连接信号线D的集成电路(IC)可以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不同侧的非显示区域,这样对于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而言,集成电路相对于子像素区域P的长边的位置均一致,利于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的布线和像素设置。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沿行方向X和列方向Y呈阵列排布,使液晶分子的排布类似于图8B、9B和图11的结构,则第一方向可以为行方向X且第二方向为列方向Y,则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像素电极为横畴设计,相应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也为行方向X,即第一显示区域AA1中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沿行方向X,即0°,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电极为竖畴设计,相应的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为列方向Y,即第二显示区域AA2中液晶分子的长轴沿列方向Y,即90°,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沿行方向X,即0°,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沿列方向Y,即90°,相位补偿膜60的慢轴(补偿轴)方向沿行方向X,即0°,从而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光线进行相位补偿,使光线能够被出光面一侧的偏振片吸收,从而通过相位补偿膜60改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斜视视角下的黑态漏光情况。
在设置下偏振片的吸收轴的角度为90°时,第二偏振片70为下偏振片,在第二偏振片70远离液晶层40的一侧可以设置背光板,相位补偿膜60设置在第二偏振片70和液晶层40之间,即液晶层40下方,第一偏振片10背离液晶层40的一侧作为显示面板的出光侧。
在第一电极51为横畴设计时,其特征可以参考前述为横畴设计的第二电极52的描述,在第二电极52为竖畴设计时,其特征可以参考前述为竖畴设计的第一电极51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具体实施时,第一电极5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第一电极5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也就是说,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的尺寸相同,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阵列均匀排布。具体实施时,第一电极51沿行方向X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列方向Y的尺寸相同,第一电极51沿列方向Y的尺寸与第二电极52沿行方向X的尺寸相同,也就是说,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的尺寸可以不同,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阵列不均匀排布。
在第一显示区域AA1中,信号线D可以沿行方向X延伸,也可以沿列方向Y延伸,在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可以沿行方向X延伸,也可以沿列方向Y延伸,具体的,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的方向沿同一方向延伸更利于显示区域之外的电路设计,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信号线D的方向沿不同方向延伸更利于显示区域内部的电路设计。第一显示区域AA1中的第一子像素区域P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中的第二子像素区域P2可以参考前述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针对竖畴设计的第二电极52的信号线D可以参考竖畴设计的第一电极51的描述,针对横畴设计的第一电极51的信号线D可以参考横畴设计的第二电极52的描述,在此不做赘述。
类似于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本申请还提供了又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8所示,图18为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具有显示功能,非显示区NA不用于显示,可以设置电路元件、走线等结构。
显示区AA包括一个第一显示区域AA1和两个第二显示区域AA2,在倾斜视角下对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显示要求低于在倾斜视角下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显示要求,进一步的,显示面板中,在倾斜视角下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对比度要求低于在倾斜视角下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对比度要求,此时,仅提高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对比度不会影响对整个显示面板的显示要求。
示例性的,当显示面板用于车载显示时,显示面板中的两个第二显示区域AA2分别与主驾驶位置和副驾驶位置相对应,第一显示区域AA1与中控台位置相对应。为了驾驶的安全性,避免从主驾驶位置可观看到显示面板中与副驾驶位置相对应的区域的显示内容,即从倾斜视角(主驾驶位置)观看显示面板中与副驾驶位置相对应的区域时,无需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时该区域显示画面的对比度。从副驾驶位置无需观看到显示面板中与主驾驶位置相对应的区域的显示内容,即从倾斜视角(副驾驶位置)观看显示面板中与主驾驶位置相对应的区域时,无需提升显示面板显示时该区域显示画面的对比度。
具体的,第一显示区域AA1可以包括中间区域,两个第二显示区域AA2可以包括驾驶显示区域和副驾显示区域,对第一显示区域AA1进行补偿,对第二显示区域AA2的补偿效果较弱,使第二显示区域AA2视角差,对驾驶位干扰少。补偿后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对比度可以参考图6A所示,未经补偿的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对比度可以参考图6B所示。
参考图1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9为图18中的显示面板沿BB'向的剖视图,显示面板包括液晶层40,液晶层4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偏振片10和第二偏振片70分别位于液晶盒的两侧,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方向相交。可选的,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的方向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的方向相垂直。相位补偿膜60可以设置在第二偏振片70和液晶层40之间,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可以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令第一显示区域AA1具有第一液晶畴,第二显示区域AA2具有第二液晶畴,具体的,第一显示区域AA1中的电极层3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51,第一电极5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极,第一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显示区域AA2中的电极层3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52,第二电极5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电极,第二支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第一偏振片10所在平面。也就是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不平行,则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不同,使第一显示区域AA1和第二显示区域AA2在通电时具有不同的电场方向,因此液晶层40具有不同的液晶畴。
本申请实施例中,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可以具有夹角,将二者之间≥0°且≤90°的夹角作为第一夹角,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与第二方向之间可以具有夹角,将二者之间≥0°且≤90°的夹角作为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小于第二夹角,结合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与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则相位补偿膜60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补偿作用强于对第二显示区域AA2的补偿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与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方向可以平行,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垂直,则在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时,第二方向和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方向平行,这样,相位补偿膜60的补偿轴和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垂直,即与第一偏振片10的第一吸收轴平行,与第一方向平行,其夹角为0°,与第二方向垂直,其夹角为90°,相位补偿膜60设置在液晶层40和第二偏振片70之间,对第一显示区域AA1进行补偿。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参考图19所示,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沿行方向X和列方向Y呈阵列排布,则第一方向可以为列方向Y且第二方向为行方向X,则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像素电极为竖畴设计,相应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也为列方向Y,即第一显示区域AA1中液晶分子的长轴沿列方向Y,即90°,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电极为横畴设计,相应的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为行方向X,即第二显示区域AA2中液晶分子的长轴沿行方向X,即0°,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方向沿列方向Y,即90°,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方向沿行方向X,即0°,相位补偿膜60的慢轴(补偿轴)方向沿列方向Y,即90°,从而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光线进行相位补偿,使光线能够被出光面一侧的偏振片吸收,从而通过相位补偿膜60改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斜视视角下的黑态漏光情况。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电极51和第二电极52可以沿行方向X和列方向Y呈阵列排布,则第一方向可以为行方向X且第二方向为列方向Y,则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像素电极为横畴设计,相应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也为行方向X,即第一显示区域AA1中的液晶分子的长轴沿行方向X,即0°,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像素电极为竖畴设计,相应的第二显示区域AA2的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为列方向Y,即第二显示区域AA2中液晶分子的长轴沿列方向Y,即90°,第一偏振片10的吸收轴沿行方向X,即0°,第二偏振片70的吸收轴沿列方向Y,即90°,相位补偿膜60的慢轴(补偿轴)方向沿行方向X,即0°,从而对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光线进行相位补偿,使光线能够被出光面一侧的偏振片吸收,从而通过相位补偿膜60改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斜视视角下的黑态漏光情况。
以上的竖畴设计和横畴设计可以参考前述说明,在此不再赘述。补偿后的第一显示区域AA1的对比度可以参考图6A所示,未经补偿的第二显示区域AA2的对比度可以参考图6B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且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之间的液晶层和电极层、第二偏振片和液晶层之间的相位补偿膜,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相交,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极,第一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使第一显示区域具有第一液晶畴,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电极,第二支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使第二显示区域具有第二液晶畴,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第一偏振片所在平面,使第一液晶畴不同于第二液晶畴,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均≥0°且≤90°。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具有不同的支电极,使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具有不同的液晶畴,利用相位补偿膜进行补偿,由于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相位补偿膜与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因此对具有第一方向的第一支电极所在区域的补偿作用,强于对具有第二方向的第二支电极所在区域的补偿作用,即对第一显示区域的补偿效果强于对第二显示区域的补偿作用,从而利用相同的相位补偿膜可以实现对不同显示区域的差异性补偿,得到补偿的第一显示区域内的黑态漏光得到更有效的抑制,对比度得到提高,因此在第一显示区域分别设置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使各个显示区域的视角能力不同,对比度不同,利于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0,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图20实施例仅以车载显示装置为例,对显示装置10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还可以是电脑、电视、手机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1000,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000,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面板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的元件时,冠词“一”、“一个”、“这个”和“所述”都意图表示有一个或多个元件。词语“包括”、“包含”和“具有”都是包括性的并意味着除了列出的元件之外,还可以有其它元件。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申请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的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包括:
第一偏振片和第二偏振片;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相交;
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液晶层和电极层;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支电极,所述第一支电极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中的电极层包括阵列排布的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支电极,所述第二支电极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所述第一偏振片所在平面;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延伸方向不同;
所述第二偏振片和所述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相位补偿膜,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垂直;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轴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均≥0°且≤90°;所述相位补偿膜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应用于车辆显示屏,所述车辆显示屏包括驾驶显示区域、中间区域和副驾显示区域,所述中间区域位于所述驾驶显示区域和所述副驾显示区域之间;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包括中间区域,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包括副驾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或所述第二显示区域还包括驾驶显示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呈阵列排布,则所述第一方向为列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为行方向,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沿列方向,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沿行方向,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方向沿列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振片背离所述第二偏振片的一侧设置有背光板,所述第二偏振片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偏振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行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电极沿行方向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电极沿列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电极沿列方向的尺寸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电极呈弯折的条状,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接触,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支电极呈弯折的条状,包括第三子电极和第四子电极,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接触,所述第三子电极和所述第四子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或多个所述第二支电极包括第一电极组和第二电极组,所述第一电极组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组中的多个第二支电极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组中的第二支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组中的第二支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像素电极,像素电极与信号线连接,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驱动信号;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沿行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电极沿列方向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电极沿列方向的尺寸与所述第二电极沿行方向的尺寸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电极呈弯折的条状,包括第一子电极和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接触,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支电极呈弯折的条状,包括第五子电极和第六子电极,所述第五子电极和所述第六子电极接触,所述第五子电极和所述第六子电极之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为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与信号线连接,所述信号线用于传输驱动信号;
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所述信号线沿列方向延伸;在所述第二显示区域,所述信号线沿行方向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沿行方向和列方向呈阵列排布,则所述第一方向为行方向且所述第二方向为列方向,所述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沿行方向,所述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方向沿列方向,所述相位补偿膜的补偿方向沿行方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偏振片背离所述第一偏振片的一侧设置有背光板,所述第一偏振片为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一侧的偏振片。
15.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182798.2A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8352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2798.2A CN113835248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2798.2A CN113835248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5248A CN113835248A (zh) 2021-12-24
CN113835248B true CN113835248B (zh) 2023-06-30

Family

ID=7896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2798.2A Active CN113835248B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524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20315A (ja) * 2007-07-12 2009-01-29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3485042A (zh) * 2021-06-30 2021-10-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20315A (ja) * 2007-07-12 2009-01-29 Epson Imaging Devices Corp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3485042A (zh) * 2021-06-30 2021-10-08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5248A (zh) 2021-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73996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0424569C (zh) 液晶显示器
US7843541B2 (en)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having first and second electrodes each with first and second branch electrodes
CN1841155B (zh) 液晶显示装置
KR101059287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789860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03135293A (zh) 横向电场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26301A (zh) 电光学装置、电子机器、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
WO2007138731A1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412792B (zh) 透射和镜面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车辆后视镜
CN102944955A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应用的显示装置
WO2019103012A1 (ja) 表示装置
CN101609223B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9980079873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CN215813614U (zh) 宽窄视角可切换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1681063B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868980B2 (en) Display apparatus
CN112327544A (zh) 像素单元、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83524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3485042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02600308U (zh) 一种液晶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TW200832305A (en)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1420070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0380199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具备该装置的显示装置
KR20120044811A (ko) 액정표시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