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3714B - 移动电话机、通知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话机、通知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3714B
CN101223714B CN2006800263458A CN200680026345A CN101223714B CN 101223714 B CN101223714 B CN 101223714B CN 2006800263458 A CN2006800263458 A CN 2006800263458A CN 200680026345 A CN200680026345 A CN 200680026345A CN 101223714 B CN101223714 B CN 101223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obile phone
listener
communicator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63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23714A (zh
Inventor
神井敏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23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23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37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3/00Automatic or semi-automatic exchanges
    • H04M3/42Systems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or facilities to subscribers
    • H04M3/5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several subscribers to a common circuit, i.e. affording conference facilities
    • H04M3/563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 H04M3/566User guidance or feature selection relating to a participants right to spea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30Resource management for broadcast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07/00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 H04M2207/18Type of exchange or network, i.e. telephonic medium, in which the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takes place wireless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移动电话机,经由服务器向不具有发言权的一个以上的收听者的通信装置发送由发言者输入到具有发言权的通信装置的声音,由此进行通信,上述移动电话机具备:发送机构,其在由用户进行了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向上述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发言权的取得的请求信号(步骤S104);接收机构,其接收许可信号和从上述服务器发送的表示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的数量信息(步骤S101、S106),该许可信号是响应上述请求信号而从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对发言权的取得进行许可的信号;和通知控制机构,其当上述接收机构接收到上述许可信号时,根据上述数量信息所表示的数量进行不同的通知控制(步骤S107~S109)。

Description

移动电话机、通知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多个成员间可进行组群(group)通信的移动电话机。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由多个用户来形成组群(group),并且在多个用户间可进行组群通信的移动电话机。尤其,近年来尝试了利用VoIP(Voice OverInternet Protocol),经由分组交换网通过声音进行组群通信。其中之一是被称为PTT(Push To Talk)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具有PTT功能的无线电话机和PTT系统。
在此,简单地说明PTT。
在PTT中将服务器配置在网络上,该服务器对由多个用户构成的组群进行管理,并且进行用户间的通信控制。
具体而言,首先,最初想要成为发言者(speaker)的用户选择一个以上的通信对方,并经由服务器向通信对方发送通信请求。如果通信对方响应通信请求,则该响应的通信对方成为收听者(listener),从而形成由发言者和收听者构成的组群,开始组群通信。在该组群通信的开始时,从服务器向发言者和收听者的各移动电话机,发送表示收听者为一个人还是多个人的信息,并且当各移动电话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LCD:Liquid CrystalDisplay)等显示部时,在该显示部例如进行如图15所示的显示。即,当发言者以外的收听者为一个人时,进行如图15(a)所示的图标显示,当发言者以外的收听者为多个人时,进行如图15(b)所示的图标显示。这样,在PTT通信开始后,只有具有发言权的发言者才能发言,而收听者想要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必须当前的发言者结束发言并释放发言权之后,收听者重新向服务器请求发言权的取得。如果收到请求的服务器许可,则该收听者取得发言权并成为新的发言者,能够进行发言。
这样,在服务器的管理下多个移动电话机交替地取得发言权,由此进行发言者与收听者的交替,进而实现组群通信。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将收听者为一个人时的通信称为“一对一”通信,将收听者为多个人时的通信称为“一对多”通信。
专利文献1:特许公表2002-536928号公报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移动电话机中,由于能够进行“一对一”通信和“一对多”通信,因此收听者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有可能发生不利情况。
即,由于在组群通信中只能听到一名发言者的声音,所以,在听到发言者(假设为用户A)的发言后自己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尽管实际除了用户A以外还存在收听者,但是以为只有用户A一个人,讲出除了用户A以外不想给其他人听的发言、例如极其私人的内容的谈话或者其他用户的闲话。
尤其在最初与用户A一人进行“一对一”通信,但在进行通信的中途其他的用户(假设为用户B)加入到组群,从而从“一对一”通信变为“一对多”通信,在组群通信中引起收听者的人数的变化时,在发言者进行发言时难以对该问题进行应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PTT等组群通信中发言者发言时能够容易地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的技术。另外,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技术能够顺利地进行组群通信的移动电话机、以及能够使移动电话机执行用于顺利地进行组群通信的处理的程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电话机经由服务器向不具有发言权的一个以上的收听者的通信装置发送由发言者输入到具有发言权的通信装置的声音,由此进行通信,上述移动电话机具备:接收机构,其接收从上述服务器发送的表示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状况的状况信息;和通知控制机构,其按照在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以成为声音的鸣动次数、在听觉上可识别成不同的声音的音色、声音的长度、或者静音或放音的样式中的第1样式进行通知,并且,当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以与第1样式不同的第2样式进行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在此,状况信息是指例如正在参加通信中的收听者的列表、或者将收 听者和发言者的人数数值化后的数值数据等可确认收听者参加通信的状况的信息。
在此,根据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而以不同的样式通知的通知控制是指,例如,如果是由扬声器进行的通知,则根据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改变音色、改变声音的长度等听觉上被识别成不同的声音的以互不相同的样式放音的方式,进行的控制。
另外,除扬声器的放音以外,还可考虑振动器的振动或者发光体的发光等。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构成,利用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电话机,进行根据自己进行的发言的收听者的人数而以不同的样式进行通知的通知控制,所以,能够瞬间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从而,能够大幅降低招致无用的不利情况的机会。
例如,起初与特定的对方进行了一对一通信,但是通信途中因其他收听者参加而由一对一通信变为一对多通信的情况下,用户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以与一对一通信时不同的样式进行通知,所以用户能够瞬间识别出是一对多通信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仅在由用户进行了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才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仅在用户成为发言者而即将进行发言之前等用户想要确认收听者的人数时,用户可主动确认。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具备发送机构,其在由用户进行了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向上述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发言权的取得的请求信号;上述接收机构也可接收许可信号,该许可信号是响应上述请求信号而从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对发言的取得进行许可的信号;也可当上述接收机构接收到上述许可信号时,上述通知控制机构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当用户为了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而从服务器取得发言权时,用户能够确认收听者的人数。因此,用户在开始讲话之前能够确认用户的收听者的人数。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上述状况信息也可是表示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的数量信息;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按照根据上述数量信息所表示的数量以不同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通过交换收听者的数量这样的用于确认人数的最小限度的信息,由此能够减小所处理的数据。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还具备扬声器;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按照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由上述扬声器以不同的放音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当用户成为发言者取得发言权时,根据自己进行的发言的收听者的人数以不同的放音样式进行放音,所以,该用户能够在瞬间以听觉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按照当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一个时,以第一样式通知,并且,当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以第二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当用户成为发言者取得发言权时,根据自己进行的发言的收听者是一个人(一对一通信)还是两个人以上(一对多通信)以互不相同的样式进行通知,所以,成为发言者的用户能够可靠地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还具备扬声器;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按照将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作为次数由上述扬声器以该次数放音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当用户成为发言者取得发言权时,例如当收听者为一个人时进行一次通知,当收听者为四个人时进行四次通知,因此成为发言者的用户不仅能够掌握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还能正确地掌握收听者的人数。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还具备存储机构,其对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进行存储;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按照当接收到上述许可信号和上述状况信息时,对该接收到的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与上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上 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进行比较,并且,当上述接收到的状况信息所表示的数量一方比上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数量多时,以规定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上述存储机构,也可在用上述通知控制机构进行上述比较后,对接收到的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进行存储,由此更新状况信息。
由此,即使在组群通信的途中因参加了新的收听者而收听者的人数增加的情况下,由于用户成为收听者取得发言权时该旨意被通知,所以,该用户能够识别出收听者增加后进行发言。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还具备振动器;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按照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由上述振动器以不同的振动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当用户成为发言者取得发言权时,由于根据自己进行的发言的收听者的人数使振动器振动,所以,该用户能够以压觉或感觉来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还具备发光体;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也可按照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而由上述发光体以不同的发光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当用户成为发言者取得发言权时,由于根据自己进行的发言的收听者的人数而使发光体发光,所以,例如用户位于较暗的室内时,该用户能够以视觉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具备:经由联结机构可彼此重叠地联结的两个壳体;显示机构,其被配备在该两个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的壳体中的、使该两个壳体彼此重叠时无法从外部目视识别的面上;和壳体检测机构,其对上述两个壳体彼此重叠的情况进行检测,上述通知控制机构,按照仅在上述壳体检测机构检测出上述两个壳体彼此重叠的情况时,才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而以不同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即使移动电话机是如折叠式移动电话机等那样具有彼此重叠的两个壳体并在该两个壳体重叠的面具备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部的类型,用户也能够在自己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 通信。即,即使在使两个壳体彼此重叠的状态下显示部被隐藏而无法目视识别出显示在该显示部的图标的情况下,用户也能够在自己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另外,在两个壳体未彼此重叠而能够目视识别出显示部的状态下,不进行通知控制,所以,还具有减少耗电的效果。
另外,在上述移动电话机中,也可还具备:连接机构,其与可接收来自上述移动电话机的输出信号的外部装置连接;和连接检测机构,其对经由上述连接机构,与上述外部装置连接的情况进行检测;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仅在上述连接检测机构检测出与上述外部装置的连接时,才控制向上述外部装置输出的信号,由此经由该外部装置进行通知控制。
由此,即使在将移动电话机本体收容在用户的衣服的口袋或鞋中并以免提的方式进行组群通信时,用户也能够在自己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即,当进行免提通信时,作为外部装置所提供的免提通信用的头戴式耳机和送话器连接到组群通信装置,使用该头戴式耳机和送话器所具备的话筒和扬声器来进行通信,因此,将组群通信装置主体收容在鞋中等而放置在用户的手以外的地方并进行通信的情况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假如在移动电话机的显示部上用图标等来显示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则虽然放置在用户的手以外的地方时无法目视识别显示部,但是通过从头戴式耳机和送话器进行通知,用户能够不依赖于显示部而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再有,外部装置不限于头戴式耳机和送话器,也可为汽车的控制台所具备的免提通信用的车载通信装置,在该情况下,通过车内所具备的扬声器或话筒以免提方式进行组群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现PTT通信的PTT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外观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移动电话机100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模块图。
图4是表示服务器400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模块图。
图5是表示服务器400的存储部403所管理的成员列表的数据结构的 概略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服务器400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服务器400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变形例中的与移动电话机100连接的外部装置700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模块图。
图15是表示现有的移动电话机中的画面显示例的图。
图中:100-移动电话机;101-第一壳体;102-第二壳体;103-联结部;104-天线;105-扬声器;106-显示部;107-话筒;108-操作部;109-LED发光部;110-PTT操作部;111-振动器;112-USB连接部;113-无线通信部;114-存储部;115-控制部;200-基站;400-服务器;700-外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组群通信的一例采用PTT通信,参照附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
(1.系统)
首先,对用于实现PTT通信的PTT系统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实现PTT通信的PTT系统的主要部分的概略图。
移动电话机100A~100C是分别可进行PTT通信的移动电话机,各移动电话机经由基站200A~200C与网络300连接。服务器400是用于进行PTT通信的通信控制的服务器,其与移动电话机100A~100C同样地与网络300连接。通过这样的方式,移动电话机100A~100C的每一个与服务器400经由网络300连接,经由服务器400,各移动电话机可彼此进行PTT通信。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假设各移动电话机具有同一构成,并且用移动电话机100来表示移动电话机100A~100C的每一个。另外,同样地假设各基站具有同一构成,并且用基站200来表示基站200A~200C。
(2.构成)
现在开始对移动电话机100的构成和服务器400的构成进行说明。
(2-1.移动电话机100的构成)
图2是表示移动电话机100的外观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移动电话机100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模块图。
如图2所示,移动电话机100是将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经由联结部103来联结,并且使两个壳体101与102彼此重叠并可折叠的所谓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
第一壳体101具备天线104、扬声器105、显示部106和LED发光部109。
天线104收发用于进行无线通信的载波。
扬声器105将声音信号变换为声音并放音,例如,当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时,放出通信对方所发出的声音,或者放出用于通知移动电话机100有来电的振铃(ringtone)。
LED发光部109是将LED(Light Emitting Diode)作为发光元件的发光部,例如为了通知移动电话机100有来电而间歇发光。
显示部106是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构成的显示装置,对使用移动电话机100时所需的各种信息进行显示。
另外,第二壳体102具备话筒107、操作部108、PTT操作部110和USB连接部112。
话筒107将声音集中后变换为声音信号,例如,当与其他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时,集中由移动电话机100的用户所发出的声音。
操作部108是由印刷有英文数字或汉字等的可按压的按键组构成的输入装置,使用于用户对移动电话机100的操作。
PTT操作部110是可按压的按键,当在PTT通信中移动电话机100成为发言者对其他通信对方进行发言时,用户所操作的按键。
USB连接部112是基于USB(Universal Serial Bus)标准的接口,用于连接移动电话机100与作为该移动电话机100的外围设备所提供的外部装置。
另外,如图3所示,在移动电话机100的内部具备无线通信部113、存储部114、振动器111和控制部115。
无线通信部113是移动电话机100用于进行与基站200的无线通信的通信部,包括发送部113a和接收部113b。发送部113a对成为发送对象的数据进行编码并调制后,向天线104送出。接收部113b对从天线104所输入的信号进行解调并解码后,取得成为接收对象的数据。
储存部114是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根据用户的操作或移动电话机100的各种功能的处理,存储数据。
振动器111是在轴具备了用于发生振动的锤的电动机,例如,用于发生用于通知移动电话机100有来电的振动。
控制部15,与移动电话机100所具备的各构成部分104~114连接,是控制各构成部分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尤其,控制部115包括PTT通信控制部115a、通知控制部115b、壳体检测部115c和连接检测部115d。
PTT通信控制部115a执行用于进行PTT通信的通信处理,尤其,根据PTT操作部110的按压,生成请求信号,该请求信号在PTT通信中请 求用于向其他通信对方进行发言的发言权的取得。
通知控制部115b进行扬声器105的通知动作的控制。壳体检测部115c检测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重叠的情况。
连接检测部115d检测USB连接部112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情况。
(2-2.服务器400的构成)
图4是表示服务器400的主要部分的功能模块图。
服务器400是用于管理移动电话机100所进行的PTT通信的PC(Personal Computer)等计算机,具备网络接口401、通信部402、存储部403和控制部404。
网络接口401是例如基于以太网(注册商标)标准的接口,对服务器400与网络300进行有线连接。
通信部402对作为发送对象的数据进行编码后向网络接口401送出。另外,对从网络接口401所输入的信号进行解码,来取得作为接收对象的数据。
存储部403是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易失性存储器构成的存储部,根据用户的操作或服务器400的各种功能的处理,存储数据。尤其,在存储部403中存储用于对进行PTT通信的移动电话机100进行管理的成员列表500。此外,对成员列表500将会后面详细叙述。
控制部404是与服务器400所具备的各构成部401~403连接、并且对各构成部进行控制的CPU。尤其,控制部404包括用计算机程序所实现的数量信息生成部404a和PTT通信控制部404b。
数量信息生成部404a基于存储部403中所存储的成员列表500,生成正在进行PTT通信的移动电话机的台数相关的数量信息600(后面叙述)。
PTT通信控制部404b收到从移动电话机100发送的发言权取得请求,判断是否许可对该移动电话机100的发言权,当许可的情况下,将通知该旨意的许可信号向通信部402送出。
(3.成员列表的数据结构)
接下来,对服务器400的存储部403中所管理的成员列表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存储部403所管理的成员列表的数据结构的概略图。
此外,图5(a)表示两个用户正在参加组群通信时的成员列表,图5(b)表示三个用户正在参加组群通信时的成员列表。
如图5(a)和(b)所示,成员列表500由表格构成,在各列中具有发言权501、姓名502和地址503的条目。姓名502是表示正在参加PTT通信中的移动电话机100的用户名。地址503表示分配给与姓名502所表示的用户对应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在网络上的标识符即IP(InternetProtocol)地址。另外,发言权501将姓名502所表示的用户中许可发言权的用户的移动电话机100表示为“1”,将发言权未被许可的其他移动电话机100表示为“0”。
此外,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对姓名502所表示的用户与图1所示的移动电话机100A~100C以如下的方式建立对应后进行说明。
(A)移动电话机100A…T_Suzuki;
(B)移动电话机100B…H_Yamada;
(C)移动电话机100C…K_Takahashi。
(4.处理动作)
(4-1.移动电话机100的动作处理)
接下来,对移动电话机100经由服务器400进行PTT通信时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在此,表示移动电话机100首先最初作为收听者进行PTT通信时的情况。
图6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移动电话机100如果经由服务器400从PTT通信的发起者即其他用户的移动电话机接收PTT通信请求,则响应该PTT通信请求(步骤S100)。
接下来,由于从服务器400发送来成员列表500和表示成员中的收听者人数的数量信息600(后面叙述),因此移动电话机100将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存储到存储部114(步骤S101)。
通过步骤S100和S101开始PTT通信,移动电话机100执行作为收 听者的受话处理(步骤S102)。在受话处理中,用接收部113b接收从发言者即发起者的移动电话机发送的声音信号,并从扬声器105放出对声音信号进行解调后获得的声音。
这样,在移动电话机100与发起者的移动电话机间开始PTT通信。
其后,当PTT通信中收听者想要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用户按压PTT操作部110(步骤S103:是),由此移动电话机100向服务器400发送发言权取得请求(步骤S104)。此外,只要没有按压PTT操作部110,则受话处理就会继续执行(步骤S103:否)。
当发言权的取得被许可时,从服务器400接收许可信号(步骤S105:是),未被许可时(步骤S105:否),通过从扬声器105放出规定的报错音,来进行通知(步骤S113)。
在此,如果发言权的取得被许可而从服务器400接收到许可信号(步骤S105:是),则移动电话机100参照存储部114中所存储的数量信息600(步骤S106),判断在自己进行发言时收听者为几个人(步骤S107)。当判断收听者为一个人时(步骤S107:否),通过用扬声器105以第一样式放音,来进行通知(步骤S108),当判断收听者为两个人以上时(步骤S107:是),通过用扬声器105以第二样式放音,来进行通知(步骤S109)。在此,样式是指,声音的鸣动次数或在听觉上可识别成不同的声音的音色或声音的长度,例如,在第一样式下以“滴”来鸣动,在第二样式下以“滴滴”来鸣动即可。或者,具有互不相同的音色的声音数据预先存储到存储部114,在步骤S108中再生一方的声音数据,在S109中再生另一方的声音数据也可。另外,这里所指的样式中由于还包括不发出任何声音并设为静音的情况,所以也可将第一样式和第二样式中的任一方设为静音。
如果在步骤S108或S109中进行通知,则作为发言者执行发话处理(步骤S110)。在发话处理中,用发送部113a对由用户输入到话筒107的发言的声音信号进行调制,并经由天线104向服务器400发送。
其后,只要用户没有停止PTT操作部110的按压以使PTT操作部110不成为断开(OFF),则发话处理继续进行(步骤S111:否,步骤S208:否)。另一方面,如果PTT操作部110成为断开(步骤S111:是),则再次返回到受话处理(步骤S112)。
(4-2.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
接下来,对于服务器400为了执行PTT通信而在与移动电话机100间进行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如果服务器400从PTT通信的发起者即用户的移动电话机接收到针对移动电话机100的PTT通信请求,则将该PTT通信请求传输到移动电话机100(步骤S200)。
接下来,如果移动电话机100响应了PTT通信请求,则由于PTT通信的成员确定,所以将成员列表500存储到存储部403,并且由数量信息生成部404a根据成员列表500来生成表示收听者的人数的数量信息600(后面叙述)。并且,将包含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的数据帧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步骤S201)。
由此进行PTT通信的准备完成,因此服务器400由PTT通信控制部404b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进行受话处理的方式进行PTT通信的控制(步骤S202)。即,将从发言者即发起者的移动电话机发送的声音信号传输到移动电话机100。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移动电话机100与发起者的移动电话机之间开始PTT通信。
其后,如果从移动电话机100接收到发言权取得请求(步骤S203:是),则判断是否许可移动电话机100取得发言权(步骤S204),并且,当可许可时(步骤S204:是),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表示能够对发言权的取得进行许可的旨意的许可信号(步骤S205)。
此外,当未从移动电话机100接收到发言权取得请求时(步骤S203:否),继续进行步骤S202中开始的PTT通信的控制。另外,当对移动电话机100无法许可发言权的取得时(步骤S204:否),也会向移动电话机100进行表示不可对发言权的取得进行许可的旨意的报错通知(步骤S206)后,继续进行步骤S202中开始的PTT通信的控制。
当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许可信号后,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成为发 言者进行发话处理的方式进行PTT通信的控制(步骤207)。即,将从移动电话机100发送的声音信号传输到发起者的移动电话机。
以后,只要移动电话机100的PTT操作部110的按压未停止而没有成为断开(OFF),则服务器400就会继续进行步骤S207中开始的PTT通信的控制(步骤S208:否)。另一方面,如果PTT操作部110成为断开(OFF),则由PTT通信控制部404b再次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成为收听者进行受话处理的方式,进行PTT通信控制(步骤S209)。
(4-3.具体例)
接着,说明作为上述的移动电话机100与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的具体例,对T_Suzuki成为发起者而与H_Yamada开始了PTT通信的情况(情形1)和与H_Yamada和K_Takahashi开始了PTT通信的情况(情形2)进行对比,在各情形下H_Yamada的移动电话机100B和服务器400所进行的处理动作。
图8是表示伴随着PTT通信的开始,服务器400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的概略图。
在情形1下,由于PTT通信的发起者即T_Suzuki和H_Yamada这两个人成为成员,所以,服务器400在存储部403中存储图5(a)所示的成员列表500,另一方面,在情形2下,由于T_Suzuki、H_Yamada和K_Takahashi这三个人成为成员,所以,服务器400存储图5(b)所示的成员列表500。
另外,由于在情形1下成员全体的人数为“2”,因而收听者的人数为“ 1”,所以,如图8(a)所示,服务器400生成表示“1”的6位2二进制数“000001”的数量信息600,与成员列表500一起发送给移动电话机100A和100B。另一方面,由于在情形2下收听者的人数为“2”,所以,如图8(b)所示,服务器400生成表示“2”的6位2二进制数“000010”的数量信息600,与成员列表500一起发送给移动电话机100A~100C。
其后,如上所述,移动电话机100B将数量信息600存储到存储部114中(步骤S101),作为收听者进行受话处理(步骤S102),并且,服务器400将移动电话机100B作为收听者进行PTT通信的控制(步骤S202), 由此进行PTT通信。
在此,移动电话机100B将发言权取得请求向服务器400发送(步骤S104),当发言权的取得被许可而从服务器400接收到许可信号时(步骤S105:是),通过根据存储部114所存储的数量信息600所表示的数量,以不同的放音样式从扬声器105放音,由此进行通知(步骤S107~S109)。
即,当情形1下,由于数量信息600表示“1”,因此以第一样式放音(步骤S108)。另一方面,在情形2下,由于数量信息表示“2”,因此以第二样式放音(步骤S109)。
S110以后,如上所述,移动电话机100执行发话处理直到使PTT操作部110成为断开(OFF)(步骤S110),如果使PTT操作部110成为断开(OFF),则返回到受话处理(步骤S112)。
如上所述,基于存储部114中所保持的数量信息600,根据收听者为一个人还是两个人以上,以不同的样式进行通知,所以,取得发言权成为发言者的用户在进行发言之前,能够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即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表示移动电话机100最初作为收听者进行PTT通信的情况。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移动电话机100、服务器400、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与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分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其处理动作上存在不同点。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假设伴随着PTT通信的开始,参照步骤S101中接收并存储的数量信息600来进行通知控制,但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电话机100每次取得发言权时参照从服务器400发来的最新的数量信息来进行通知控制。此外,在处理动作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顺序赋予同样的符号来表示,对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和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而言,仅仅详述各自不同点。
(1.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如果移动电话机100响应从PTT通信的发起者即其他用户的移动电话机接收到的PTT通信请求(步骤S100),则开始PTT通信进行受话处理(步骤S102)。
其后,移动电话机100向服务器400发送发言权取得请求(步骤S105),如果该请求被许可,则移动电话机100从服务器400接收许可信号和包含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的数据帧(步骤S105:是)。
在此,移动电话机100参照所接收的许可信号中附加的数量信息600(步骤S114),当收听者为一个人时(步骤S107:否),通过以第一样式从扬声器105放音,来进行通知,当收听者为两个人以上时(步骤S107:是),通过以第二样式从扬声器105放音,来进行通知(步骤S109)。
以后,只要没有使PTT操作部110成为断开(OFF),则就会进行发话处理,如果使PTT操作部100成为断开(OFF),则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返回到受话处理(步骤S110~S112)。
(2.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
接下来,对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服务器400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的数据的数据帧的概略图。
首先,如果服务器400将从PTT通信的作为发起者的用户的移动电话机送来的PTT通信请求传输到移动电话机100(步骤S200),并且移动电话机100响应该请求,则按照使该移动电话机100进行受话处理的方式,进行PTT通信的控制(步骤S2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正在进行PTT通信的控制中,因其他用户新参加PTT通信而成员的人数增加的情况、或者相反地因用户退出PTT通信而成员的人数减少的情况等在成员的人数上发生了变更时(步骤S210:是), 服务器400对存储部403中所存储的成员列表500进行更新(步骤S211)。
其后,当对从移动电话机100接收到的发言权取得请求进行许可时(步骤S204:是),基于存储部403中所存储的成员列表500来生成数量信息600,如图11所示,将许可信号和包含成员列表500和所生成的数量信息600的数据帧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步骤212)。此外,图11(a)表示收听者为一个人的情况,图11(b)表示收听者为两个人的情况。
以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只要PTT操作部110没有成为断开(OFF),则就会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进行发话处理的方式继续进行PTT通信的控制,如果PTT操作部100成为断开,则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进行受话处理的方式进行PTT通信的控制(步骤S207~S209)。
如上所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移动电话机100其发言权的取得被许可而成为发言者时,由服务器400基于生成的数量信息600进行通知控制,所以,当用户进行发言时能够可靠地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例如,即使假设最初以一对一开始了PTT通信,但是在长时间进行受话处理的期间因参加新用户使收听者的人数增加而成为一对多通信的情况下,用户在自己成为发言者进行发言时也能够正确地识别出是一对多通信的情况。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下,对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即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表示移动电话机100最初作为收听者进行PTT通信的情况。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由于移动电话机100、服务器400、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与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过的部分同样,因此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相比,在处理动作上存在不同点。即,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根据从服务器400发来的数量信息600所表示的数量是单个还是多个,来进行通知控制,但是,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用户进行发言时,与前一次发言时相比收听者的人数增大的情况下,进行该旨意的通知。此外,在处理动作中对与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 顺序赋予同样的符号来表示,对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和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而言,仅仅详述各自不同点。
(1.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如果移动电话机100响应从PTT通信的发起者即其他用户的移动电话机接收到的PTT通信请求(步骤S100),则从服务器400接收包含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的数据帧并将它们存储到存储部114(步骤S101)。开始PTT通信进行受话处理(步骤S102)。
其后,移动电话机100向服务器400发送发言权取得请求(步骤S105),如果该请求被许可,则移动电话机100从服务器400接收许可信号和包含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的数据帧(步骤S105:是)。
在此,移动电话机100对所接收的数据帧中所包含的数量信息600所表示的数量、与存储部114中所存储的数量信息600所表示的数量进行比较,当所接收的数量信息600所表示的数量更大时(步骤S115:是),通过以规定的样式从扬声器105放音,来进行通知(步骤S116)。
而且,将在步骤S115:“是”中所接收的数量信息600存储到存储部114,由此更新存储部114内的数量信息600(步骤S117)。
以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只要没有使PTT操作部110成为断开(OFF),则就会进行发话处理,如果使PTT操作部100成为断开(OFF),则返回到受话处理(步骤S110~S112)。
(2.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
接下来,对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中的进行PTT通信时的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首先,服务器400将从PTT通信的作为发起者的用户移动电话机发来的PTT通信请求传输到移动电话机100(步骤S200),如果移动电话机100响应该请求,则将包含成员列表500和数量信息600的数据帧向移动电话 机100发送(步骤S201)。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进行受话处理的方式进行PTT通信的控制(步骤S202)。
其后,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当正在进行PTT通信的控制中,在成员的人数上发生了变更时(步骤S210:是),对存储部403中所存储的成员列表500进行更新(步骤S211)。
其后,当对从移动电话机100接收到的发言权取得请求进行许可时(步骤S204:是),基于存储部403中所存储的成员列表500来生成数量信息600,如图11所示,将许可信号和包含成员列表500和所生成的数量信息600的数据帧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步骤212)。
以后,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只要PTT操作部110没有成为断开(OFF),则就会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进行发话处理的方式继续进行PTT通信的控制,如果PTT操作部100成为断开(OFF),则按照使移动电话机100进行受话处理的方式进行PTT通信的控制(步骤S207~S209)。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因移动电话机100作为收听者执行受话处理的期间新用户参加PTT通信而成员的人数增加的情况下,移动电话机100其发言权的取得被许可而成为发言者时进行通知,所以,用户在进行发言时能够可靠地识别收听者增加的情况。另外,由于每当移动电话机100取得发言权时,对数量信息600进行更新,所以,用户每当进行发言时能够可靠地识别收听者的人数是否比上一次发言时增多。
(补充)
以上,基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相关的移动电话机100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构成,也可变形为如下。
(1)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通过从移动电话机100本身所具备的扬声器105放音,来进行通知,但是也可构成为与外部扬声器连接,从该外部的扬声器放音。
图14表示连接移动电话机100与外部装置700,从外部装置700所具备的扬声器进行放音的例子。
具体而言,外部装置700是作为移动电话机100的外围设备所提供的 头戴式耳机和送话器(headset)、或者汽车的控制台中内置的与移动电话机100可连接的车载免提工具(hand free kit)等,具备USB连接部701、扬声器702、话筒703和控制部704。
移动电话机100构成为:经由USB连接部112,与外部装置700连接,通过由通知控制部115b对向外部装置700输出的输出信号进行控制,能够从扬声器702放音。
因此,当在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表示的步骤S108或者步骤S109中放音时、或者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表示的步骤S116中放音时,移动电话机100不驱动自己的扬声器105,而可从外部装置700的扬声器702放音。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在将外部装置700与移动电话机100连接,不使用扬声器105和话筒107,而使用扬声器702和话筒703来进行PTT通信的状况下,用户也能够明确地听到放出的声音。
(2)作为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构成为:仅限于移动电话机100的壳体检测部115c检测出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重叠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步骤S108和步骤S109、或步骤S116中的通知控制。
通过这样的构成,未折叠移动电话机100而打开使用并能够目视识别显示部106中所显示的图标时,由于不进行基于扬声器105的放音的通知,因此能够降低耗电。
(3)作为第一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构成为在步骤S108和步骤S109中,根据收听者的人数来通知分类。
即,在步骤S107中判断收听者的人数,根据收听者的人数来决定放音次数。例如,当收听者为一个人时,由扬声器105进行一次放音,当收听者为两个人时进行两次放音,另外,当收听者为四个人时进行四次放音。
通过这样的构成,用户在进行发言时,不仅获知收听者的人数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还能具体地获知收听者的人数。
(4)作为第一~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在步骤S108和步骤S109、以及步骤S116中,取代由扬声器105进行的放音,也可通过使移动电话机100所具备的振动器111振动来进行通知。在该情况下,样式是指在用户的压觉或感觉上被识别成不同的振动的振动次数或振动时间等。
另外,也可通过使移动电话机100所具备的LED发光部109发光,来进行通知。在该情况下,样式是指在视觉上被识别成不同的发光模式的发光次数或发光时间等。
(5)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LED发光部109被配置在第一壳体101上的扬声器105附近,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配置在第一壳体101的背面或侧面,以使折叠了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的情况下也能够目视识别。
(6)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发光体示出了采用LED的LED发光部109,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为采用了氙气管的闪烁体。
(7)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连接移动电话机100与外部装置的接口,示出了基于USB标准的USB连接部112,但是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也可采用基于Bluetooth(注册商标)或IrDA(Infrared DataAssociation)的可进行无线连接的连接部。
(8)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移动电话机100,示出了由联结部103联结了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的折叠式移动电话机,但是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也可为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沿着与彼此对置的面垂直的轴线可旋转的旋转式移动电话机、或者第一壳体101与第二壳体102在与彼此对置的面水平的方向上可滑行移动的滑盖式移动电话机、或者由一个壳体构成的直板式移动电话机。
(9)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按照可识别最多64名用户的方式以6位(bit)比特串示出了数量信息600,但是不限于此,能够进行各种变形。
例如,如果为8位则能够可识别最多256名用户,对位数而言,只要适当地决定即可。
(10)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服务器400生成表示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的数量信息600并向移动电话机100发送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
即,服务器400也可仅仅将表示正在参加组群通信的成员的状况的成 员列表500,作为状况信息进行发送。
在该情况下,移动电话机100只要通过参照图5所示的成员列表内的“发言权”栏,对没有发言权的成员进行计数,由此识别收听者的数量即可。
如果具体地说明动作,则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服务器400在步骤S201中仅仅发送成员列表500。移动电话机100在步骤S101中仅仅存储成员列表,在步骤S106中参照成员列表500来识别收听者的人数。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服务器400在步骤S212中发送许可信号和成员列表500。移动电话机100在步骤S114中参照成员列表500来识别收听者的人数。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服务器400在步骤S201中仅仅发送成员列表500,在步骤S212中发送许可信号和成员列表500。移动电话机100在步骤S101中仅仅存储成员列表,在步骤S114中参照成员列表500。在步骤S115中对参照存储部内的成员列表500所计算出的收听者的人数、与参照所接收的成员列表500所计算出的收听者的人数进行比较,在步骤S117中对存储部内的成员列表500进行更新。
(11)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示出以用户进行了向服务器400请求发言权的操作(步骤S104)为契机,进行通知控制(步骤S108、S109)的例子,但是不限于此。
即,只要以用户由操作部108进行了一些规定的操作为契机,进行通知控制即可。
(12)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作为组群通信的一例,以PTT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本发明例如可适用于在移动电话机上进行的电视会议等在多个成员间进行组群通信的各种通信形态中。
(13)此外,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图6、图9和图12所示的移动电话机100的处理动作而言,只要用程序语言来描述、并且使移动电话机执行即可,另外,对图7、图10和图13所示的服务器400的处理动作而言,只要用程序语言来描述、并且是服务器400执行即可。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移动电话机是经由服务器向不具有发言权的一个以上的收听者的通信装置发送由发言者输入到具有发言权的通信装置中的声音,由此能够广泛地适用于进行通信的移动电话机,是发言者在进行发言时能够识别出是“一对一”通信还是“一对多”通信的这一点上有用的技术。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电话机,经由服务器向不具有发言权的一个以上的收听者的通信装置发送由发言者输入到具有发言权的通信装置的声音,由此进行通信,
上述移动电话机具备:
接收机构,其接收从上述服务器发送的表示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状况的状况信息;和
通知控制机构,其按照在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以成为声音的鸣动次数、在听觉上可识别成不同的声音的音色、声音的长度、或者静音或放音的样式中的第1样式进行通知,并且,当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以与第1样式不同的第2样式进行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仅在由用户进行了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才进行通知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发送机构,其在由用户进行了规定的操作的情况下,向上述服务器发送用于请求发言权的取得的请求信号,
上述接收机构接收响应上述请求信号后从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对发言的取得进行许可的许可信号,
当上述接收机构接收到上述许可信号时,上述通知控制机构进行通知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状况信息是表示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的数量信息,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按照根据上述数量信息所表示的数量而以不同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电话机还具备扬声器,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按照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而由上述扬声器以不同的放音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电话机还具备扬声器,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通过将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作为次数而由上述扬声器以该次数放音,来进行通知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电话机还具备对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进行存储的存储机构,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按照当接收到上述许可信号和上述状况信息时,对该接收到的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与上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进行比较,并且,当上述接收到的状况信息所表示的数量一方比上述存储机构中所存储的数量多时,以规定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上述存储机构,在用上述通知控制机构进行上述比较后,对接收到的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进行存储,由此更新状况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电话机还具备振动器,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按照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而由上述振动器以不同的振动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电话机还具备发光体,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按照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而由上述发光体以不同的发光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电话机具备:
经由联结机构可彼此重叠地联结的两个壳体;
显示机构,其被配备在该两个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的壳体中的、使该两个壳体彼此重叠时无法从外部目视识别的面上;和
壳体检测机构,其对上述两个壳体彼此重叠的情况进行检测,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按照仅在上述壳体检测机构检测出上述两个壳体彼此重叠的情况时,才根据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而以不同的样式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话机,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电话机还具备:
连接机构,其与可接收来自上述移动电话机的输出信号的外部装置连接;和
连接检测机构,其对经由上述连接机构,与上述外部装置连接的情况进行检测,
上述通知控制机构,仅在上述连接检测机构检测出与上述外部装置的连接时,才控制向上述外部装置输出的信号,由此经由该外部装置进行通知控制。
12.一种移动电话机中的通知方法,上述移动电话机经由服务器向不具有发言权的一个以上的收听者的通信装置发送由发言者输入到具有发言权的通信装置的声音,由此进行通信,
上述通知方法包括:
状况信息接收步骤,接收从上述服务器发送的表示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状况的状况信息;和
通知控制步骤,根据在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以成为声音的鸣动次数、在听觉上可识别成不同的声音的音色、声音的长度、或者静音或放音的样式中的第1样式进行通知,并且,当上述状况信息所表示的上述收听者的通信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时,以与上述第1样式不同的第2样式进行通知的方式,进行通知控制。
CN2006800263458A 2005-07-20 2006-07-19 移动电话机、通知方法以及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3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9897/2005 2005-07-20
JP2005209897 2005-07-20
PCT/JP2006/314248 WO2007010929A1 (ja) 2005-07-20 2006-07-19 携帯電話機、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3714A CN101223714A (zh) 2008-07-16
CN101223714B true CN101223714B (zh) 2011-10-26

Family

ID=3766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6345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23714B (zh) 2005-07-20 2006-07-19 移动电话机、通知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8208912B2 (zh)
JP (1) JP4791470B2 (zh)
KR (1) KR101165125B1 (zh)
CN (1) CN101223714B (zh)
WO (1) WO200701092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5730A (zh) * 2015-07-03 2017-01-11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678A (zh) * 2001-07-19 2004-09-29 ����ɭ�绰�ɷ����޹�˾ 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即按即讲和即按即会议
CN159242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蜂窝集群系统中反向业务信道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2882A (en) 1996-02-01 1999-06-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priv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a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US5802512A (en) * 1996-03-12 1998-09-01 Oracle Corporation Storage, replay and error detection of user-defined queries
US6360093B1 (en) 1999-02-05 2002-03-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push-to-talk internet broadcast
JP2002335344A (ja) * 2001-03-07 2002-11-22 Casio Comput Co Ltd 接続ユニット、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接続ユニットの制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20133611A1 (en) * 2001-03-16 2002-09-19 Eddy Gorsu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eal-time, multi-point communications over an electronic network
JP2003271301A (ja) * 2002-03-15 2003-09-26 Hitachi Ltd 携帯端末装置
US7657224B2 (en) * 2002-05-06 2010-02-02 Syncronation, Inc. Localized audio networks and associated digital accessories
US20040186690A1 (en) * 2003-03-21 2004-09-23 Alcatel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engineering changes relating to a circuit card
JP2004320637A (ja) 2003-04-18 2004-11-11 Fujitsu Ltd 通信装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4131229B2 (ja) * 2003-11-25 2008-08-1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及び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のロック解除方法
US20090172658A1 (en) * 2004-09-08 2009-07-02 Steven Wood Application installation
WO2006057580A1 (en) * 2004-11-24 2006-06-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60154674A1 (en) * 2005-01-11 2006-07-13 Agere Systems Incorporated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geographical device setting control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20060172752A1 (en) * 2005-02-03 2006-08-03 Harris John 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alk permit notification for a PTT call
JP4994594B2 (ja) 2005-02-14 2012-08-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Ptt通話システム
US7542980B2 (en) * 2005-04-22 2009-06-02 Sap Ag Methods of comparing and merging business process configurations
US20070281725A1 (en) * 2006-05-30 2007-12-06 Hyatt Edward C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lent push-to-talk call pac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33678A (zh) * 2001-07-19 2004-09-29 ����ɭ�绰�ɷ����޹�˾ Cdma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即按即讲和即按即会议
CN1592429A (zh) * 2003-08-27 2005-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蜂窝集群系统中反向业务信道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37708B2 (en) 2013-05-07
JP4791470B2 (ja) 2011-10-12
WO2007010929A1 (ja) 2007-01-25
CN101223714A (zh) 2008-07-16
KR20080032153A (ko) 2008-04-14
JPWO2007010929A1 (ja) 2009-01-29
KR101165125B1 (ko) 2012-07-12
US20090093239A1 (en) 2009-04-09
US8208912B2 (en) 2012-06-26
US20120238223A1 (en) 2012-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79223C (zh) 基于网际协议提供双向通信网络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CN101390371B (zh) 通信设备、服务器设备以及通信控制方法
CN1664872A (zh) 紧急呼叫系统以及其控制方法
JP2006229884A (ja) 電話機
CN101778245A (zh) 用于移动电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36768A (zh) 基于社交情景选择移动站警报
JP6122190B1 (ja) 電話営業用ctiシステムおよび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CN1879310A (zh) 无线网络上的同时语音与数据通信
JP2006191563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の通話グループを変更する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JP2008182612A (ja) 携帯端末
WO2007013614A1 (ja) 通信方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端末
CN1578323A (zh) 通信终端和通信系统
CN101223714B (zh) 移动电话机、通知方法以及程序
JP200621147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
JP3757153B2 (ja) 通信端末、通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701364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
JP4614127B2 (ja) PoC/W通信システム、PoCサーバ、PoC/W通信方法及びPoC/W通信プログラム
KR10038770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의 상대단말 상태정보 제공장치 및 방법
KR20050107205A (ko) 푸시투토크형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로그온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TW201406182A (zh) 行動通訊端定位及轉接之方法
KR100851307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착신호 처리방법
KR20050034175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화번호 변경 알림 방법
KR100667341B1 (ko) 양방향 그룹 메시지 서비스 방법 및 장치
KR20030073972A (ko) 이동통신단말기에서 캐릭터 이미지를 이용한 발신자 표시장치 및 방법
JP200721483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TO CERAM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82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828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Applicant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026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