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9699B - 手动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手动滑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19699B CN101219699B CN2008100260747A CN200810026074A CN101219699B CN 101219699 B CN101219699 B CN 101219699B CN 2008100260747 A CN2008100260747 A CN 2008100260747A CN 200810026074 A CN200810026074 A CN 200810026074A CN 101219699 B CN101219699 B CN 1012196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bevel gear
- finishing bevel
- gear cuter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动滑板车,该手动滑板车可单独采用手动作为动力,增添了操作者的运动乐趣。本发明包括车头(1)、踏板(200)、转动架(201)、手动动力装置、主轴(2)、蓄能传动装置、弹簧蓄能装置、离合装置、驱动轮(3),所述主轴(2)的底端设有中间锥齿轮(40),所述驱动轮(3)包括轮轴(31),所述车头(1)与所述转动架(201)相连接,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位于所述车头(1)内,所述弹簧蓄能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轮(3)上,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依次通过所述主轴(2)、所述中间锥齿轮(40)、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弹簧蓄能装置,所述离合装置与所述弹簧蓄能装置相适配进行蓄能或放能驱动所述驱动轮(3)。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器械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手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一种简单的省力运动机械,其速度可以达到20公里/小时,它来源于日本,是继滑板之后的又一类运动型新产品。玩滑板车必须有高度的悟性和胆量,这正符合想象力丰富、喜欢挑战的青少年的口味,如今滑板车已成为青少年新一代的潮流运动产品。滑板车的整体构造取用自行车的上半身(车头),下半身取用滑板,不过它只有两个车轮。按动力来源分类,目前滑板车有电动滑板车、汽动滑板车、脚动滑板车,但是,目前还没有采用手动作为动力的滑板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动滑板车,该手动滑板车可单独采用手动作为动力,增添了操作者的运动乐趣。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车头、踏板,所述手动滑板车还包括转动架、手动动力装置、主轴、蓄能传动装置、弹簧蓄能装置、离合装置、至少一个驱动轮,所述主轴的底端设有中间锥齿轮,所述驱动轮包括轮轴,所述车头与所述转动架相连接,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位于所述车头内,所述弹簧蓄能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轮上,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依次通过所述主轴、所述中间锥齿轮、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弹簧蓄能装置,所述离合装置与所述弹簧蓄能装置相适配进行蓄能或放能驱动所述驱动轮。
所述手动动力装置包括左手动把手、左齿条、左第一齿轮、左第二齿轮、左第三齿轮、左第四齿轮、右手动把手、右齿条、右第一齿轮、右第二齿轮、右第三齿轮、右第四齿轮、中间齿轮;所述左齿条与所述左手动把手相固连并与所述左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左第一齿轮与所述左第二齿轮同轴固连,所述左第二齿轮与所述左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左第三齿轮上固定连接第一构件,所述第一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棘爪,所述第一棘爪与所述左第四齿轮的内侧面构成内啮合式第一单向棘轮机构,所述左第四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相传动连接;所述右齿条与所述右手动把手相固连并与所述右第一齿轮相啮合,所述右第一齿轮与所述右第二齿轮同轴固连,所述右第二齿轮与所述右第三齿轮相啮合,所述右第三齿轮上固定连接第二构件,所述第二构件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棘爪,所述第二棘爪与所述右第四齿轮的内侧面构成内啮合式第二单向棘轮机构,所述右第四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相传动连接;所述左手动把手与所述右手动把手在按下时,所述左第一齿轮与所述右第一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主轴的顶端与所述中间齿轮相固连。
所述左第四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之间及所述右第四齿轮与所述中间齿轮之间分别各设有至少一个过渡齿轮。
所述驱动轮还包括内轮、外轮,所述内轮通过两个内轴承与所述轮轴相转动连接,所述外轮通过两个外轴承与所述内轮相转动连接;所述弹簧蓄能装置包括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轮轴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的内侧面相固定连接;所述内轮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三棘爪,所述第三棘爪通过转轴及复位弹簧与所述内轮相连接,所述外轮的内侧面均布设有若干单向轮齿,所述第三棘爪、所述复位弹簧、所述单向轮齿构成内啮合式第三单向棘轮机构;所述扭转弹簧的扭紧方向与所述第三单向棘轮机构的传动方向相反。
所述驱动轮包括一个前轮;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所述中间锥齿轮与所述主轴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连接, 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轮轴相固连,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中间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共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轮的两侧。
或者,所述驱动轮包括两个共轴的前轮;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包括第四锥齿轮,所述中间锥齿轮与所述主轴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轮轴相固连,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中间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驱动轮还包括至少一个后轮;所述主轴的底部还设有中间过渡锥齿轮,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与所述主轴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蓄能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第六锥齿轮同轴固连,所述第七锥齿轮与所述第八锥齿轮同轴固连,所述第五锥齿轮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与所述第七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与位于后轮处的所述驱动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锥齿轮或所述第四锥齿轮相啮合。
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开关、复位弹簧、离合线、过渡轮复位弹簧、过渡轮离合线,所述中间锥齿轮、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分别与所述主轴的底端在轴向相滑动连接,所述离合开关位于所述车头上并分别通过所述离合线、所述过渡轮离合线与所述中间锥齿轮、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所述过渡轮复位弹簧的一端均固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间锥齿轮、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发明包括转动架、手动动力装置、主轴、蓄能传动装置、弹簧蓄能装置、离合装置、至少一个驱动轮,所述主轴的底端设有中间锥齿轮,所述驱动轮包括轮轴,所述车头与所述转动架相连接,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位于所述车头内,所述弹簧蓄能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轮上,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依次通过所述主轴、所述中间锥齿轮、所述蓄能传动装置 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弹簧蓄能装置,所述离合装置与所述弹簧蓄能装置相适配进行蓄能或放能驱动所述驱动轮,在驾驶滑板车之前,通过所述手动动力装置,将手动按压的力通过所述蓄能传动装置传动到所述弹簧蓄能装置,在所述弹簧蓄能装置蓄积势能,在需要滑板车开始运动时,通过所述离合装置将蓄积的势能转化为动能,使滑板车自动运行,不断按压所述手动动力装置,手按压的力就会不断转化成滑板车运动的动能,故本发明可单独采用手动作为动力,增添了操作者的运动乐趣,还可作为学生或上班一族的代步工具,娱乐又实用,弥补了现有滑板车不能采用手动作为动力来源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车头的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车头的C-C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驱动轮的D-D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实施例二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实施例三的E-E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实施例四的F-F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车头1、踏板200、转动架201、手动动力装 置、主轴2、蓄能传动装置、弹簧蓄能装置、离合装置、一个驱动轮3、一个从动轮5,所述车轮3为前轮,所述从动轮5为后轮,当然所述从动轮5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所述主轴2的底端设有中间锥齿轮40,所述车头1与所述转动架201相连接以便控制滑板车的方向,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位于所述车头1内,所述弹簧蓄能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轮3上,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依次通过所述主轴2、所述中间锥齿轮40、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弹簧蓄能装置,所述离合装置与所述弹簧蓄能装置相适配进行蓄能或放能驱动所述驱动轮3。
所述手动动力装置包括左手动把手11、左齿条110、左第一齿轮140、左第二齿轮141、左第三齿轮150、左第四齿轮151、右手动把手12、右齿条120、右第一齿轮170、右第二齿轮171、右第三齿轮160、右第四齿轮161、中间齿轮19;所述左齿条110与所述左手动把手11相固连并与所述左第一齿轮140相啮合,所述左第一齿轮140与所述左第二齿轮141同轴固连,所述左第二齿轮141与所述左第三齿轮150相啮合,所述左第三齿轮150上固定连接第一构件153,所述第一构件153上设有两个第一棘爪152,所述第一棘爪152与所述左第四齿轮151的内侧面构成内啮合式第一单向棘轮机构,所述左第四齿轮151与所述中间齿轮19相传动连接;所述右齿条120与所述右手动把手12相固连并与所述右第一齿轮170相啮合,所述右第一齿轮170与所述右第二齿轮171同轴固连,所述右第二齿轮171与所述右第三齿轮160相啮合,所述右第三齿轮160上固定连接第二构件163,所述第二构件163上设有两个第二棘爪162,所述第二棘爪162与所述右第四齿轮161的内侧面构成内啮合式第二单向棘轮机构,所述右第四齿轮161与所述中间齿轮19相传动连接;所述左手动把手11与所述右手动把手12在按下时,所述左第一齿轮140与所述右第一齿轮170的转动方向相同,以使两手同时按压所述左手动把手11与所述右手动把手12时,能够叠加传动到所述主轴2上的能量,避免两侧的传动发生干涉;所述主轴2的顶端与所述中间齿轮19相固连, 所述左第四齿轮151与所述中间齿轮19之间及所述右第四齿轮161与所述中间齿轮19之间分别各设有一个过渡齿轮180、181,以适应所述车头1的宽度及根据需要调整传动比,当然,过渡齿轮的数量可以有多个。
所述驱动轮3包括轮轴31、内轮32、外轮33,所述内轮32通过两个内轴承36与所述轮轴31相转动连接,所述外轮33通过两个外轴承37与所述内轮32相转动连接;所述弹簧蓄能装置包括扭转弹簧38,所述扭转弹簧38的一端与所述轮轴31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32的内侧面相固定连接;所述内轮32的外侧面设有三个第三棘爪34,所述第三棘爪34通过转轴及复位弹簧35与所述内轮32相连接,所述外轮33的内侧面均布设有若干单向轮齿331,所述第三棘爪34、所述复位弹簧35、所述单向轮齿331构成内啮合式第三单向棘轮机构;所述扭转弹簧38的扭紧方向与所述第三单向棘轮机构的传动方向相反,以便将能量蓄积到所述扭转弹簧38。
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第三锥齿轮43,所述中间锥齿轮40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4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43与所述轮轴31相固连,所述第一锥齿轮41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42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3相啮合,所述第一锥齿轮41、所述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三锥齿轮43共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轮3的两侧,以便所述驱动轮3受力均匀。
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开关13、复位弹簧51、离合线52,所述中间锥齿轮40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轴向相滑动连接,所述离合开关13位于所述车头1上并通过所述离合线52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连接。在所述开关13关闭的情况下,所述离合线52松弛,所述复位弹簧51带动所述中间锥齿轮40靠近所述第一锥齿轮41并呈啮合状态,相当于离合器的闭合状态,可以蓄能;在所述开关13打开的情况下,所述离合线52被拉紧,拉动所述中间锥齿轮40 远离所述第一锥齿轮41并脱离而不再啮合,相当于离合器的断开状态,所述扭转弹簧38蓄积的扭转势能得以释放,所述第三单向棘轮机构使得所述内轮32带动所述外轮33转动,从而提供滑板车运动的动力;在所述开关13关闭时,不断按压两个所述手动把手11、12对所述扭转弹簧38蓄能,在所述开关13打开时,提供滑板车运动的动能,不断如此循环往复,便可完全通过手动提供滑板车运动的能量。
实施例二:
如图1、图3~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轮3为两个共轴的前轮;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包括第四锥齿轮44,所述第四锥齿轮44与所述轮轴31相固连,所述第四锥齿轮44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啮合,此时两个所述驱动轮3上的所述扭转弹簧38相并联,可以增加整个滑板车的蓄能总量,同时滑板车的平衡及稳定性也较强。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图1、图3~图6、图8、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轮3还包括一个后轮,而没有从动轮,即本实施例共有前后两个轮且均为驱动轮;所述主轴2的底部还设有中间过渡锥齿轮60,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与所述主轴2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蓄能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五锥齿轮61、第六锥齿轮62、第七锥齿轮63、第八锥齿轮64,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第六锥齿轮62同轴固连,所述第七锥齿轮63与所述第八锥齿轮64同轴固连,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62与所述第七锥齿轮63相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64与位于后轮处的所述驱动轮3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过渡轮复位弹簧53、过渡轮离合线54,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分别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轴向相滑动连接,所述离合开关13通过所述过渡轮离合线 54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连接,所述过渡轮复位弹簧5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连接,即所述离合装置亦可控制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与所述第五锥齿轮61的啮合或分离状态,以便蓄能或释放能量驱动后轮。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如图1、图3~图6、图10、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驱动轮3还包括两个后轮,而没有从动轮,即本实施例共有前后两组四个轮且均为驱动轮;所述主轴2的底部还设有中间过渡锥齿轮60,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与所述主轴2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蓄能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五锥齿轮61、第六锥齿轮62、第七锥齿轮63、第八锥齿轮64,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第六锥齿轮62同轴固连,所述第七锥齿轮63与所述第八锥齿轮64同轴固连,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62与所述第七锥齿轮63相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64与位于后轮处的所述驱动轮3相对应的所述第四锥齿轮44相啮合;所述离合装置还包括过渡轮复位弹簧53、过渡轮离合线54,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分别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轴向相滑动连接,所述离合开关13通过所述过渡轮离合线54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连接,所述过渡轮复位弹簧53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连接,即所述离合装置亦可控制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与所述第五锥齿轮61的啮合或分离状态,以便蓄能或释放能量驱动后轮。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同实施例二。
以上实施例中均可以增加刹车装置,以便更好的驾驶并增强安全性,其结构和现有刹车装置相同。
本发明通过按压所述左手动把手11与所述右手动把手12并通过所述离 合装置的控制,将按压的力通过所述蓄能传动装置传动到所述弹簧蓄能装置,在所述弹簧蓄能装置内蓄积势能,并将蓄积的势能转化为动能,使滑板车自动运行,不断按压所述左手动把手11与所述右手动把手12,手按压的力就会不断转化成滑板车运动的动能,实现了单独采用手动作为动力,增添了操作者的运动乐趣,还可作为学生或上班一族的代步工具,娱乐又实用,弥补了现有滑板车不能采用手动作为动力来源的不足。
本发明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器械领域。
以上实施例仅是举例说明,其驱动方式和车轮的数量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凡应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及所做的各种等效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手动滑板车,包括车头(1)、踏板(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滑板车还包括转动架(201)、手动动力装置、主轴(2)、蓄能传动装置、弹簧蓄能装置、离合装置、至少一个驱动轮(3),所述主轴(2)的底端设有中间锥齿轮(40),所述驱动轮(3)包括轮轴(31),所述车头(1)与所述转动架(201)相连接,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位于所述车头(1)内,所述弹簧蓄能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轮(3)上,所述手动动力装置依次通过所述主轴(2)、所述中间锥齿轮(40)、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将动力传递到所述弹簧蓄能装置,所述离合装置与所述弹簧蓄能装置相适配进行蓄能或放能驱动所述驱动轮(3);所述手动动力装置包括左手动把手(11)、左齿条(110)、左第一齿轮(140)、左第二齿轮(141)、左第三齿轮(150)、左第四齿轮(151)、右手动把手(12)、右齿条(120)、右第一齿轮(170)、右第二齿轮(171)、右第三齿轮(160)、右第四齿轮(161)、中间齿轮(19);所述左齿条(110)与所述左手动把手(11)相固连并与所述左第一齿轮(140)相啮合,所述左第一齿轮(140)与所述左第二齿轮(141)同轴固连,所述左第二齿轮(141)与所述左第三齿轮(150)相啮合,所述左第三齿轮(150)上固定连接第一构件(153),所述第一构件(153)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棘爪(152),所述第一棘爪(152)与所述左第四齿轮(151)的内侧面构成内啮合式第一单向棘轮机构,所述左第四齿轮(151)与所述中间齿轮(19)相传动连接;所述右齿条(120)与所述右手动把手(12)相固连并与所述右第一齿轮(170)相啮合,所述右第一齿轮(170)与所述右第二齿轮(171)同轴固连,所述右第二齿轮(171)与所述右第三齿轮(160)相啮合,所述右第三齿轮(160)上固定连接第二构件(163),所述第二构件(163)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二棘爪(162),所述第二棘爪(162)与所述右第四齿轮(161)的内侧面构成内啮合式第二单向棘轮机构,所述右第四齿轮(161)与所述中间齿轮(19)相传动连接;所述左手动把手(11)与所述右手动把手(12)在按下时,所述左第一齿轮(140)与 所述右第一齿轮(170)的转动方向相同;所述主轴(2)的顶端与所述中间齿轮(19)相固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第四齿轮(151)与所述中间齿轮(19)之间及所述右第四齿轮(161)与所述中间齿轮(19)之间分别各设有至少一个过渡齿轮(180、18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还包括内轮(32)、外轮(33),所述内轮(32)通过两个内轴承(36)与所述轮轴(31)相转动连接,所述外轮(33)通过两个外轴承(37)与所述内轮(32)相转动连接;所述弹簧蓄能装置包括扭转弹簧(38),所述扭转弹簧(38)的一端与所述轮轴(31)相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轮(32)的内侧面相固定连接;所述内轮(32)的外侧面设有至少两个第三棘爪(34),所述第三棘爪(34)通过转轴及复位弹簧(35)与所述内轮(32)相连接,所述外轮(33)的内侧面均布设有若干单向轮齿(331),所述第三棘爪(34)、所述复位弹簧(35)、所述单向轮齿(331)构成内啮合式第三单向棘轮机构;所述扭转弹簧(38)的扭紧方向与所述第三单向棘轮机构的传动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开关(13)、复位弹簧(51)、离合线(52),所述中间锥齿轮(40)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轴向相滑动连接,所述离合开关(13)位于所述车头(1)上并通过所述离合线(52)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包括一个前轮;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41)、第二锥齿轮(42)、第三锥齿轮(43),所述中间锥齿轮(40)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第一锥齿轮(41)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2)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锥齿轮(43)与所述轮轴(31)相固连,所述第一锥齿轮(41)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42)与所述第三锥齿轮(43)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41)、所述第二锥齿轮(42)、所述第三锥齿轮(43)共有两组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驱动轮(3)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包括两个共轴的前轮;所述蓄能传动装置包括第四锥齿轮(44),所述中间锥齿轮(40)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第四锥齿轮(44)与所述轮轴(31)相固连,所述第四锥齿轮(44)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还包括至少一个后轮;所述主轴(2)的底部还设有中间过渡锥齿轮(60),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与所述主轴(2)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蓄能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五锥齿轮(61)、第六锥齿轮(62)、第七锥齿轮(63)、第八锥齿轮(64),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第六锥齿轮(62)同轴固连,所述第七锥齿轮(63)与所述第八锥齿轮(64)同轴固连,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62)与所述第七锥齿轮(63)相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64)与位于后轮处的所述驱动轮(3)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锥齿轮(41)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还包括至少一个后轮;所述主轴(2)的底部还设有中间过渡锥齿轮(60),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与所述主轴(2)在周向相定位连接;所述蓄能传动装置还包括第五锥齿轮(61)、第六锥齿轮(62)、第七锥齿轮(63)、第八锥齿轮(64),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第六锥齿轮(62)同轴 固连,所述第七锥齿轮(63)与所述第八锥齿轮(64)同轴固连,所述第五锥齿轮(61)与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啮合,所述第六锥齿轮(62)与所述第七锥齿轮(63)相啮合,所述第八锥齿轮(64)与位于后轮处的所述驱动轮(3)相对应的所述第四锥齿轮(44)相啮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手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开关(13)、复位弹簧(51)、离合线(52)、过渡轮复位弹簧(53)、过渡轮离合线(54),所述中间锥齿轮(40)、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分别与所述主轴(2)的底端在轴向相滑动连接,所述离合开关(13)位于所述车头(1)上并分别通过所述离合线(52)、所述过渡轮离合线(54)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连接,所述复位弹簧(51)、所述过渡轮复位弹簧(53)的一端均固定、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中间锥齿轮(40)、所述中间过渡锥齿轮(60)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260747A CN101219699B (zh) | 2008-01-28 | 2008-01-28 | 手动滑板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8100260747A CN101219699B (zh) | 2008-01-28 | 2008-01-28 | 手动滑板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9699A CN101219699A (zh) | 2008-07-16 |
CN101219699B true CN101219699B (zh) | 2011-01-19 |
Family
ID=39629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26074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9699B (zh) | 2008-01-28 | 2008-01-28 | 手动滑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219699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51081Y (zh) * | 1993-04-09 | 1993-12-29 | 刘小亮 | 滑板车 |
CN2316237Y (zh) * | 1997-11-14 | 1999-04-28 | 刘小亮 | 一种滑板车 |
CN1240742A (zh) * | 1998-07-03 | 2000-01-12 | 居永明 | 人力车的蓄能助力装置 |
CN201165311Y (zh) * | 2008-01-28 | 2008-12-17 | 吕王华 | 手动滑板车 |
-
2008
- 2008-01-28 CN CN2008100260747A patent/CN10121969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51081Y (zh) * | 1993-04-09 | 1993-12-29 | 刘小亮 | 滑板车 |
CN2316237Y (zh) * | 1997-11-14 | 1999-04-28 | 刘小亮 | 一种滑板车 |
CN1240742A (zh) * | 1998-07-03 | 2000-01-12 | 居永明 | 人力车的蓄能助力装置 |
CN201165311Y (zh) * | 2008-01-28 | 2008-12-17 | 吕王华 | 手动滑板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19699A (zh) | 2008-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140251709A1 (en) | Vehicle having a pedal drive and a reverse gear mechanism | |
CN202175158U (zh) | 高续航能力的电动助力自行车 | |
TWM507387U (zh) | 能增加滑板車前進動能之傳動機構 | |
CN201165311Y (zh) | 手动滑板车 | |
CN101219699B (zh) | 手动滑板车 | |
CN102180221A (zh) | 一种变速踏板车 | |
WO2023197589A1 (zh) | 自动内变速器及自行车 | |
CN207000723U (zh) | 交替踩踏式省力自行车传动装置 | |
CN102069887A (zh) | 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 | |
CN104276249A (zh) | 智能匀力脚踏助力车 | |
CN201261527Y (zh) | 一种拉引式微型跑车 | |
CN107284596B (zh) | 交替踩踏式省力自行车传动装置 | |
CN209719828U (zh) | 一种可驱动分离的前后轮双驱动自行车 | |
CN204184538U (zh) | 一种脚踏车 | |
CN107323582B (zh) | 一种座椅控制同步带传动转向的多档位手摇自行车 | |
CN202765208U (zh) | 一种户外健身自行车 | |
CN203078701U (zh) | 一种带跑步机的自行车 | |
CN206704441U (zh) | 一种发条自行车 | |
CN201834096U (zh) | 一种新型自行车定车器 | |
CN206885271U (zh) | 一种变速器及自行车 | |
CN202011460U (zh) | 一种变速踏板车 | |
CN202264858U (zh) | 摩托车指拨式加速器 | |
CN201721585U (zh) | 一种两用保健自行车 | |
CN201037026Y (zh) | 变速式动力滑板车 | |
CN205440736U (zh) | 脚踏滑板车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