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9597A -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 Google Patents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9597A
CN101219597A CNA2007100037222A CN200710003722A CN101219597A CN 101219597 A CN101219597 A CN 101219597A CN A2007100037222 A CNA2007100037222 A CN A2007100037222A CN 200710003722 A CN200710003722 A CN 200710003722A CN 101219597 A CN101219597 A CN 101219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element
circuit
ink
signal
pri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37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9597B (zh
Inventor
欧享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j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037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19597B/zh
Priority to BRPI0705398A priority patent/BRPI0705398B1/pt
Publication of CN101219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95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95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95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rticle Formation And Scattering Control In Inkjet Prin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设置于喷墨头结构内部的加热芯片,其包含加热器以及六个开关电路,并接收电源信号、打印数据信号、加热控制信号以及预热控制信号,当打印数据信号及加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使该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该喷墨孔,当打印数据信号为低电位信号且预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控制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及该喷墨头进行预热,使其喷墨头预热温度容易控制且预热效率提高。

Description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一种喷墨驱动电路,尤指一种适用于喷墨头的加热芯片且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与网际网络的快速发展,喷墨打印机已成为非常普遍的辅助设备,广泛地应用于家庭、个人工作室、甚至是各行各业。喷墨打印机的主要优点为价格低廉、操作时噪音低以及优良的打印品质,并且可打印于各种媒体,例如一般纸张、特殊喷墨打印纸张、相片纸及专用投影片等。
众所周知,影响喷墨打印机打印品质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墨水的组成,纸张的选择以及墨水匣的供墨方式等等,然而墨水匣对于任何喷墨打印机而言,为不可或缺的元件,而墨水匣的好坏更攸关喷墨打印机的打印品质,为追求更完美的品质,相关研发者已投入大量时间与心力于墨水匣储墨与供墨方式设计,以期能符合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高储墨能力以及高打印品质等要求。
喷墨打印技术发展至今,控制喷墨头释出墨滴至喷墨媒体的方式可大致分为压电式(micro piezo-electric type)及热气泡式(thermal bubble type)两大类。以热气泡式喷墨头为例,其操作原理是利用加热电阻器加热使部分墨水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喷射至喷墨媒体上。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加热芯片中控制单一个加热电阻器运作的喷墨驱动电路示意图,如图所示,其是包括:加热电阻器11、驱动晶体管(Driver MOS)12及两个输入端点D(Print-Data)、P(power)以及一个共接端点(COM),其中加热电阻器11一端连接于驱动晶体管12的漏极端(Drain),另一端连接于输入端点P,至于共接端点与输入端点D分别连接于驱动晶体管12的源极端(Source)以及栅极端(Gate),而该共接端点与接地端相连接,当打印机控制系统(未图示)欲执行喷墨动作时,会由输入端点D传送一致能信号(Enable signal),控制驱动晶体管12导通,同时输入端点P会传送一打印电压至加热电阻器11,如此一来,加热电阻器11的温度将升高,进而将墨水加热以产生气泡,使墨水喷至喷墨媒体上。
然而现有喷墨驱动电为了因应不断增加的喷墨墨头喷墨孔数问,其控制方式由传统的二维控制转变成序列传输控制,其好处是可以大幅减少控制喷墨头芯片的接触点(pad)数目,且可以加快打印速度,一般会将输入端点D所传送的打印电压分成预热脉冲电压(warming pulse)以及加热脉冲电压(firing pulse)两种,主要先利用预热脉冲电压控制喷墨驱动电路的加热电阻器11加热,进而使部分墨水及喷墨头加热到一特定温度,接着再由加热脉冲电压控制喷墨驱动电路的加热电阻器11加热,使加热电阻器11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一喷墨孔。
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输入端点P、D的电压以及加热电阻器两端电压Vr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时间ta1到ta2之间输入端点D为高电位,表示有打印数据欲打印,此时,打印机控制系统执行喷墨动作,并于输入端点P分别传送一预热脉冲电压P1以及一加热脉冲电压P2,通过预热脉冲电压P1先将部份墨水及喷墨头预热,再利用加热脉冲电压P2将部份墨水加热,使的产生气泡而将墨水喷至对应的喷墨媒体上,所以预热脉冲电压P1及加热脉冲电压P2会使加热电阻器11的两端电压Vr在时间ta1到ta2之间分别产生两个高电位,但是,在时间ta3到ta4之间由于输入端点D为低电位,即没有打印数据欲打印,因此,输入端点P所传送的第二个预热脉冲电压P1,即时间tp5到tp6之间并不会对部份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使得加热电阻器11的两端电压Vr在时间ta3到ta4之间一直维持为低电位。
众所皆知单一喷墨头中具有复数个喷墨孔及喷墨驱动电路,现有技术只有在将进行列数据打印的喷墨驱动电路才会对部份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因此若打印数据不多时,相对的会进行预热的喷墨驱动电路数目就变少,由于喷墨头的温度是整体而不是仅针对单一个喷墨孔,因此仅少数喷墨孔进行预热的热量很快就会被整个加热芯片带走,如此将会造成喷墨头预热温度不足,进而影响打印品质。
因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改善上述现有技术缺失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是通过当打印数据信号及该加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使该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该喷墨孔,反的当打印数据信号为低电位信号且预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控制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及该喷墨头进行预热,使其喷墨头预热温度容易控制且预热效率提高,以解决现有技术只有在将进行列数据打印的喷墨驱动电路才会对部份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造成喷墨头预热温度不足,进而影响打印品质等缺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丨较广义实施态样为提供一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是适用于喷墨头的加热芯片,其是接收电源信号、打印数据信号、反相打印数据信号、预热控制信号、反相预热控制信号、加热控制信号、反相加热控制信号且与共接端点相连接,用以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或是将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加热芯片的一喷墨孔,其是包含:第一开关电路接收电源信号且与加热器连接,第二开关电路接收电源信号且与加热器及第一开关电路连接,第三开关电路接收加热控制信号及打印数据信号,且与共端点、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接,第四开关电路接收预热控制信号及反相打印数据信号,且与共接端点、第一开关电路及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接,第五开关电路接收反相加热控制信号及打印料信号,且与共接端点、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及加热器相连接,第六开关电路接收反相预热控制信号及反相打印数据信号,且与共接端点、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及加热器相连接;当打印数据信号为低电位信号且预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及第四开关电路导通运作,通过第二组开关电路将电源信号传送到加热器,使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预热;当打印数据信号及加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及第三开关电路导通运作,通过第二开关电路将电源信号传送到加热器,使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加热芯片的喷墨孔。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加热器包含加热电阻器以及驱动晶体管。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加热器具有加热器控制端点,且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二开关电路、第五开关电路以及第六开关电路连接,通过加热控制端点控制加热器是否加热或预热。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一开关电路是包含第一开关元件,第一开关元件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源极接收电源信号,漏极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栅极连接于加热器控制端点,并通过栅极控制第一开关元件是否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二开关电路是包含第二开关元件,第二开关元件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第二开关元件的源极接收电源信号,第二开关元件的漏极连接于加热器控制端点,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的漏极,并通过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控制第二开关元件是否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三开关电路是包含第三开关元件及第四开关元件串联组成,第三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加热控制信号,通过加热控制信号控制第三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四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打印数据信号,通过打印数据信号控制第四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三开关元件的漏极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的漏极,第三开关元件的源极连接于第四开关元件的漏极,第四开关元件的源极连接于共端点。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四开关电路是包含第五开关元件及第六开关元件串联组成,第五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预热控制信号,通过预热控制信号控制第五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六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反相打印数据信号,通过反相打印数据信号控制第六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五开关元件的漏极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的漏极,第五开关元件的源极连接于第六开关元件的漏极,第六开关元件的源极连接于共端点。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五开关电路是包含第七开关元件及第八开关元件串联组成,第七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反相加热控制信号,通过反相加热控制信号控制第七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八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打印料信号,通过打印料信号控制第八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七开关元件的漏极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的漏极,第七开关元件的源极连接于第八开关元件的漏极,第八开关元件的源极连接于共接端点。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六开关电路是包含第九开关元件及第十开关元件串联组成,第九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反相预热控制信号,通过反相预热控制信号控制第九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十开关元件的栅极接收反相打印数据信号,通过反相打印数据信号控制第十开关元件是否导通,第九开关元件的漏极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的漏极,第九开关元件的源极连接于第十开关元件的漏极,第十开关元件的源极连于共接端点。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当第二开关电路及该第四开关电路导通运作时,其他组开关电路不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当第二开关电路及该第三开关电路导通运作时,其他组开关电路不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一开关电路更包含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端点,其是与加热器、第二开关电路、第五开关电路以及第六开关电路连接,当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端点为低电位时,第一开关电路导通。
根据本发明的构想,其中第二开关电路更包含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其是与第一开关电路、第三开关电路以及第四开关电路连接,当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为低电位时,第二开关电路导通。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加热芯片中控制单一个加热电阻器运作的喷墨驱动电路示意图。
图2为现有输入端点P、D的电压以及加热电阻器两端电压Vr的波形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喷墨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打印数据信号PD、加热控制信号MF、预热控制信号PF及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一般而言,设置于喷墨头结构内部的加热芯片具有多个喷墨孔,此多个喷墨孔排列于加热芯片上,而每一个喷墨孔各有一个喷墨驱动电路控制该喷墨孔是否喷墨,由于喷墨头具有多个喷墨孔需要控制,所以加热芯片上就需要有多个喷墨驱动电路,以下将以单一个喷墨驱动电路为例加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3,其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喷墨驱动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喷墨驱动电路3主要适用于喷墨头的加热芯片(未图示),且接收电源信号、打印数据信号PD、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预热控制信号PF、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加热控制信号MF、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且与共接端点COM相连接,用以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或是将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一喷墨孔。
其中,打印数据信号PD与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互为反相关系,预热控制信号PF与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互为反相关系,加热控制信号MF与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互为反相关系。于一些实施例中,可分别通过三个反相器(未图示)将打印数据信号PD、预热控制信号PF以及加热控制信号MF反相为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以及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
本发明的喷墨驱动电路3主要由第一开关电路31、第二开关电路32、第三开关电路33、第四开关电路34、第五开关电路35、第六开关电路36以及加热器37所组成,其中加热器37可包含加热电阻器371以及驱动晶体管372,且具有加热器控制端点H,主要通过加热控制端点H控制加热器37是否加热或预热,当加热器控制端点H为高电位时,将控制驱动晶体管372导通,而加热电阻器371将接收电源端点P的电源信号,以进行加热或预热。
第二开关电路32可连接于电源端点P与加热控制端点H之间,其是由第二开关元件M2所构成,可为MOS晶体管或BJT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可由多个开关元件并联组成,且具有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主要通过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控制第二开关电路32是否导通,当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为低电位时,第二开关电路32导通,并将电源端点P的电源信号传导到加热控制端点H。
第二开关元件M2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源极接收电源信号,漏极连接于加热器控制端点H,栅极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
第一开关电路31可连接于电源端点P与一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之间,其是由第一开关元件M1组成,可为MOS晶体管或BJT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也可由多个开关元件并联成,且具有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1与加热器控制端点H连接,主要通过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1控制第一开关电路31是否导通,当第一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1为低电位时,第一开关电路31导通,并将电源端点P的电源信号传导到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
第一开关元件M1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第一开关元件M1的源极接收电源信号,第一开关元件M1的漏极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的栅极,第一开关元件M1的栅极连接于加热器控制端点H。
第三开关电路33可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与共接端点COM之间,其是由第三开关元件M3及第四开关元件M4串联组成且分别接收加热控制信号MF及打印数据信号PD,可通过打印数据信号PD及加热控制信号MF控制第三开关电路33是否导通,,当打印数据信号PD及加热控制信号MF为高电位时,第三开关电路33导通。
第三开关元件M3及第四开关元件M4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第三开关元件M3的栅极接收加热控制信号MF,通过加热控制信号MF控制第三开关元件M3是否导通,第四开关元件M4的栅极接收打印数据信号PD,通过打印数据信号PD控制第四开关元件M4是否导通,第三开关元件M3的漏极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M1的漏极,第三开关元件M3的源极连接于第四开关元件M4的漏极,第四开关元件M4的源极连接于共端点COM。
第四开关电路34同样连接于第二开关电路控制端点H2与共接端点COM之间,其是由第五开关元件M5及第六开关元件M6串联组成且分别接收预热控制信号PF及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主要通过预热控制信号PF及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控制第四开关电路34是否导通当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及预热控制信号PF为高电位时,第四开关电路34导通。
第五开关元件M5及第六开关元件M6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第五开关元件M5的栅极接收预热控制信号PF,通过该预热控制信号PF控制第五开关元件M5是否导通,第六开关元件M6的栅极接收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通过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控制第六开关元件M6是否导通,第五开关元件M5的漏极连接于第一开关元件M1的漏极,第五开关元件M5的源极连接于第六开关元件M6的漏极,第六开关元件M6的源极连接于共端点COM。
第五开关电路35则连接于加热器控制端点H与共接端点COM之间,其是由第七开关元件M7及第八开关元件M8串联组成且分别接收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及印数据信号PD,主要通过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及打印数据信号PD控制第五开关电路35是否导通,当打印数据信号PD及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为高电位时,第五开关电路35导通。
第七开关元件M7及第八开关元件M8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第七开关元件M7的栅极接收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通过反相加热控制信号MF-N控制第七开关元件M7是否导通,第八开关元件M8的栅极接收打印数据信号PD,通过打印数据信号PD控制第八开关元件M8是否导通,第七开关元件M7的漏极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M2的漏极,第七开关元件M7的源极连接于第八开关元件M8的漏极,第八开关元件M8的源极连接于共接端点COM。
第六开关电路36同样连接于加热器控制端点H与共接端点COM之间,其是由第九开关元件M9及第十开关元件M10串联组成且分别接收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及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主要通过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及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控制第六开关电路34是否导通,,当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及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为高电位时,第六开关电路36导通。
第九开关元件M9及第十开关元件M10具有栅极、漏极以及源极,第九开关元件M9的栅极接收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通过反相预热控制信号PF-N控制第九开关元件M9是否导通,第十开关元件M10的栅极接收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通过反相打印数据信号PD-N控制第十开关元件M10是否导通,第九开关元件M9的漏极连接于第二开关元件M2的漏极,第九开关元件M9的源极连接于第十开关元件M10的漏极,第十开关元件M10的源极连于共接端点COM。
当然,上述第三开关元件M3至第十开关元件M10可以是MOS晶体管或BJT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任何可达到相同目地及功效的电子元件均为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当打印机控制系统(未图示)欲执行喷墨动作时,会通过传送电源信号、打印数据信号PD、加热控制信号MF以及预热控制信号PF至喷墨驱动电路3来控制加热器37进行加热或预热,至于上述信号之间的作动关系如下表一所示:
Figure A20071000372200131
表一
请参阅表一所示并配合图4,其中图4为打印数据信号PD、加热控制信号MF、预热控制信号PF、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波形图,如表及图所示,当打印数据信号PD为高电位信号时,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高低由加热控制信号MF控制,以控制加热器37加热,相反的,当打印数据信号PD为低电位信号时,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高低则改由预热控制信号PF控制,以控制加热器37预热,也就是说,当打印机控制系统执行喷墨动作时,若有打印数据,即打印数据信号PD为高电位时,打印机控制系统会通过加热控制信号MF使加热器37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加热芯片的喷墨孔,反之,若没有打印数据,即打印数据信号PD为低电位时,打印机控制系统会通过打印数据信号PD控制加热器37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进行预热。
请配合参阅表一、图3以及图4,当打印数据信号PD及加热控制信号MF为高电位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32及第三开关电路33将导通运作,至于其他的开关电路则不导通,可通过第二开关电路32将电源信号传送到加热器控制端点H,即如图4所示,在时间tb1到tb6之间打印数据信号PD为高电位,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高低由加热控制信号MF控制,所以当加热控制信号MF在时间tb2到tb5之间为高电位的加热脉冲电压P2时,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为高电位,使该加热器37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该喷墨孔。
当打印数据信号PD为高电位且加热控制信号MF为低电位信号时,第一开关电路31及第五开关电路35将导通运作,而其他的开关电路不导通,可通过第五开关电路35将加热器控制端点H电位下拉为低电位,使该加热器37停止加热,即如图4所示,在加热器控点端点H于时间tb1到tb2,及tb5到tb6之间的电压波形。
反之,当打印数据信号PD为低电位信号且预热控制信号PF为高电位信号时,第二开关电路32及第四开关电路34同样将导通运作,而其他的开关电路不导通,可通过第二组开关电路32将电源信号传送到加热器37,即如图4所示,在时间tb6到tb11之间打印数据信号PD为低电位,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高低由预热控制信号PF控制,所以当预热控制信号PF在时间tb8到tb9之间为高电位的预热脉冲电压P1时,加热器控制端点H的电压信号也是高电位,使加热器37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预热。
当打印数据信号PD及预热控制信号PF为低电位信号时,第一开关电路31及第六开关电路36导通运作,其他的开关电路不导通,通过第六组开关电路36将加热器控制端点H电位下拉为低电位,使该加热器停止预热,即如图4所示,在加热器控制端点H于时间tb6到tb8,及tb9到tb11之间的电压波形。
请再参阅图4,在打印机控制系统执行喷墨动作时,预热控制信号PF以及加热控制信号MF分别会有预热脉冲电压P1及加热脉冲电压P2,分别用以控制加热器37进行预热或加热,这两个信号会随着打印机控制系统执行喷墨动作时持续传送,其中预热脉冲电压P1的时间长度t1以及加热脉冲电压P2的时间长度t2,会依不同的打印机型号而有所不同。
打印机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即打印数据信号PD、加热控制信号MF以及预热控制信号PF的电压大小会依不同的打印机型号而有所以不同,于一些实施例中约为3.3~5V,而驱动晶体管372所使用的电源信号的电压,于一些实施例中约8~16V,但不以此为限。
请再参阅图3,驱动晶体管372是通过第二开关电路32将电源信号传送到加热器控制端点H,再利用电源信号控制驱动晶体管372导通,所以本发明可以使用较小电压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驱动晶体管372,可让控制方式更有效与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设置于喷墨头结构内部的加热芯片,用以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该喷墨孔,在没有打印数据时,可以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预热,若打印数据不多时,其对部分墨水及喷墨头预热的效果也不会受到影响,更不会造成喷墨头预热温度不足,进而影响打印品质的问题,喷墨头预热温度控制效率是高,相对可以使打印速度提高。因此本发明技术极具产业的价值。

Claims (9)

1.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适用于一喷墨头的一加热芯片,其是接收一电源信号、一打印数据信号、一反相打印数据信号、一预热控制信号、一反相预热控制信号、一加热控制信号、一反相加热控制信号且与一共接端点相连接,用以对部分墨水及该喷墨头进行预热,或是将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一喷墨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驱动电路包含:
一加热器,其接收该电源信号且与该共接端点相连接;
一第一开关电路,其接收该电源信号且与该加热器连接;
一第二开关电路,其接收该电源信号且与该加热器及该第一开关电路连接;
一第三开关电路,其接收该加热控制信号及该打印数据信号,且与该共端点、该第一开关电路及该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接;
一第四开关电路,其接收该预热控制信号及该反相打印数据信号,且与该共接端点、该第一开关电路及该第二开关电路相连接;
一第五开关电路,其接收该反相加热控制信号及该打印数据信号,且与该共接端点、该第一开关电路、该第二开关电路及该加热器相连接;以及
一第六开关电路,其是接收该反相预热控制信号及该反相打印数据信号,且与该共接端点、该第一开关电路、该第二开关电路及该加热器相连接;
其中,当该打印数据信号为低电位信号且该预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该第二开关电路及该第四开关电路导通运作,通过该第二组开关电路将该电源信号传送到该加热器,使该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及该喷墨头预热;
当该打印数据信号及该加热控制信号为高电位信号时,该第二开关电路及该第三开关电路导通运作,通过该第二开关电路将该电源信号传送到该加热器,使该加热器对部分墨水加热并产生气泡,进而将墨水推挤出该加热芯片的该喷墨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包含一加热电阻器以及一驱动晶体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加热器具有一加热器控制端点,且与该第一开关电路、该第二开关电路、该第五开关电路以及该第六开关电路连接,通过该加热控制端点控制该加热器是否加热或预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开关电路包含一第一开关元件,该第一开关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漏极以及一源极,该源极接收该电源信号,该漏极连接于该第二开关电路,该栅极连接于该加热器控制端点,并通过该栅极控制该第一开关元件是否导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开关电路包含一第二开关元件,该第二开关元件具有一栅极、一漏极以及一源极,该源极接收该电源信号,该漏极连接于该加热器控制端点,该栅极连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的该漏极,并通过该栅极控制该第二开关元件是否导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开关电路包含一第三开关元件及一第四开关元件串联组成,该第三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加热控制信号,通过该加热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三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四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打印数据信号,通过该打印数据信号控制该第四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三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连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的该漏极,该第三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接于该第四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该第四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接于该共端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四开关电路包含一第五开关元件及一第六开关元件串联组成,该第五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预热控制信号,通过该预热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五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六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反相打印数据信号,通过该反相打印数据信号控制该第六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五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连接于该第一开关元件的该漏极,该第五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接于该第六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该第六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接于该共端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五开关电路包含一第七开关元件及一第八开关元件串联组成,该第七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反相加热控制信号,通过该反相加热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七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八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打印数据信号,通过该打印数据信号控制该第八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七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连接于该第二开关元件的该漏极,该第七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接于该第八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该第八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接于该共接端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六开关电路包含一第九开关元件及一第十开关元件串联组成,该第九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反相预热控制信号,通过该反相预热控制信号控制该第九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十开关元件的一栅极接收该反相打印数据信号,通过该反相打印数据信号控制该第十开关元件是否导通,该第九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连接于该第二开关元件的该漏极,该第九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接于该第十开关元件的一漏极,该第十开关元件的一源极连于该共接端点。
CN200710003722A 2007-01-08 2007-01-08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Active CN1012195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3722A CN101219597B (zh) 2007-01-08 2007-01-08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BRPI0705398A BRPI0705398B1 (pt) 2007-01-08 2007-12-28 circuito de acionamento de ejeção de tinta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03722A CN101219597B (zh) 2007-01-08 2007-01-08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9597A true CN101219597A (zh) 2008-07-16
CN101219597B CN101219597B (zh) 2010-05-19

Family

ID=39629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03722A Active CN101219597B (zh) 2007-01-08 2007-01-08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19597B (zh)
BR (1) BRPI0705398B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7244A (zh) * 2012-08-13 2014-02-19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控制电路
CN106853716A (zh) * 2015-12-07 2017-06-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液匣结构
CN106965556A (zh) * 2016-01-14 2017-07-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控制电路
JP2019038213A (ja) * 2017-08-28 2019-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86924B1 (en) * 1999-09-14 2001-09-11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eating ink jet printhead
CN1179848C (zh) * 2000-12-08 2004-12-15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驱动打印装置中喷墨头的控制电路
CN1219641C (zh) * 2002-09-04 2005-09-2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独立预热及热维持驱动电路的喷墨打印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7244A (zh) * 2012-08-13 2014-02-19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控制电路
CN106853716A (zh) * 2015-12-07 2017-06-16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液匣结构
CN106965556A (zh) * 2016-01-14 2017-07-21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控制电路
CN106965556B (zh) * 2016-01-14 2019-04-09 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喷墨控制电路
JP2019038213A (ja) * 2017-08-28 2019-03-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JP7006021B2 (ja) 2017-08-28 2022-0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705398B1 (pt) 2018-12-04
BRPI0705398A (pt) 2008-08-26
CN101219597B (zh) 201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02858B2 (en) Element board for printhead, printhead and printhead control method
EP1733884B1 (en) Element body for recording head and recording head having element body
US6471324B1 (en) Printhead with malfunction prevention function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it
CN101219597B (zh) 具有预热功能的喷墨驱动电路
US7581805B2 (en) Recording head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JP4859213B2 (ja) 記録ヘッドの素子基体、記録ヘッド、記録装置
US6824237B2 (en) Printhead, head cartridge having said printhead,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said printhead and printhead element substrate
KR100500870B1 (ko) 기록 헤드용 기판, 기록 헤드 및 기록 장치
CN103587244A (zh) 喷墨控制电路
US7267429B2 (en) Ink-jet printhead substrate, driving control method, ink-jet print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JP5063314B2 (ja) 素子基板、記録ヘッド、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CN104085189B (zh) 加热保护电路
CN104085193B (zh) 喷头保护电路及喷头控制板
JPH1034898A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00246900A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3327791B2 (ja) 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記録ヘッド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JP2023148839A (ja) 記憶装置、液体吐出ヘッドおよび液体吐出装置
CN101190603B (zh) 三维式喷墨驱动电路及喷墨驱动矩阵电路
US10391788B2 (en) Element substrate, printhea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190602B (zh) 适用于加热芯片的喷墨控制电路及其驱动电压控制电路
TWI321529B (en) Driving circuit with preheat function for inkjet printhead
CN104228347B (zh) 喷墨头芯片
TWI487627B (zh) 噴墨晶片
JP2001246751A (ja) 記録ヘッド、該記録ヘッドを備えた記録装置および記録ヘッドの駆動方法
JP4636737B2 (ja) 記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