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4508B -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4508B
CN101204508B CN2006101676534A CN200610167653A CN101204508B CN 101204508 B CN101204508 B CN 101204508B CN 2006101676534 A CN2006101676534 A CN 2006101676534A CN 200610167653 A CN200610167653 A CN 200610167653A CN 101204508 B CN101204508 B CN 101204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capsule
liquid
thick paste
menthol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1676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4508A (zh
Inventor
杨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6101676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04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04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4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4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45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中药活性组分和医学上可接受的量的药用辅料,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Q)渗漉,渗漉液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成稠膏,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甘草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与上述稠膏混匀,加入适量乙醇溶解的薄荷脑及杏仁水,混合均匀,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量的药用辅料制备成液体胶囊。本发明制得的中药液体胶囊具有疗效显著、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的优点,可用于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等病症。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中药液体胶囊,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的中药液体胶囊,本发明也涉及该中药液体胶囊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一种常见病,发病原因很多。传统医学认为: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久病咳喘,不但肺肾俱虚,而且中焦脾气被困,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因为咳嗽多见痰多,胸膈满闷等症。目前市场上有多种止咳药物,西医药学认为咳嗽是呼吸道受刺激,如细菌、病毒、支原体及霉菌等微生物,气候骤变、寒冷、干燥、过热等气象因素,花粉、毛发、异种蛋白等致敏因素的刺激后,发出冲动传入延髓咳嗽中枢引起的一种病理生理反射。西药治疗该类咳嗽,主要运用抗生素并配合使用具有镇咳作用的药物,价格昂贵,而且毒副作用也较高。
国内的中药有“百合固金汤”、“薄荷连翘汤”、“润肺止咳合剂”、“蝉蜕散风汤”、“沙麦桔梗汤”等,其中“百合固金汤”以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为主,主要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之症,但该方以滋养内伤之肺肾滋阴为主。“薄荷连翘汤”主治肺卫燥热之症,但方中无养肺阴之剂。“润肺止咳合剂”主含制百部、生地、麦冬、桔红、黄芪、杏仁等,以养阴润肺止咳为主,主治肺肾虚咳嗽。“蝉蜕散风汤”主含蝉蜕、荆芥、防风、僵蚕、桑叶、银花、桔梗、麻黄、甘草等,主治咽痒、咳嗽、呛咳、少痰。“沙参桔梗汤”清养肺胃、生津润燥,治燥伤肺胃,津液亏损,但收敛止咳作用欠佳。上述汤剂药物的疗效成分的组成不固定,药物剂量因人而异,且受煎煮时间、煎煮方法等影响,故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易于被患者接受的用于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的中药液体胶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液体胶囊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验及创造性的劳动设计出一种用于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的中药液体胶囊,包括囊壳和囊液,所述的囊液包括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中药提取物6-15    分散剂12-16    助悬剂0.4~0.7;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加工制备而成:
西洋参10-45    川贝母15-50    枇杷叶40-100    北沙参10-40
桔梗10-60      苦杏仁5-50     甘草2-20        薄荷脑0.1-1.0
杏仁水5-20。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
西洋参10-25    川贝母20-40    枇杷叶40-80  北沙参20-40
桔梗15-45      苦杏仁15-30    甘草5-15     薄荷脑0.3-0.8
杏仁水5-15。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
西洋参12-20  川贝母25-35   枇杷叶55-70   北沙参20-35
桔梗20-35    苦杏仁15-25   甘草5-15      薄荷脑0.3-0.8
杏仁水8-12。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类或植物油;所述的助悬剂为蜂蜡、卵磷脂、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植物油为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或其他食用性植物油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囊液中含有常规量的防腐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所述的防腐剂为尼泊金类或单硬脂酸甘油;所述的表面活性及为吐温或司盘。
一种制备所述的中药液体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用体积百分比为50-9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48-90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2-5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混合均匀,加入分散剂和助悬剂,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充填于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所述的囊液中还加入防腐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本发明的中药液体胶囊的中药提取物是发明人经过大量试验从原料药优选出来的,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等症。为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使患者易于接受,发明人对制剂的剂型及所用辅料的选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对制剂的成型工艺进行了创造性的劳动,最终确定选用液体胶囊制剂。
液体胶囊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囊液的制备,为保证囊液的均匀稳定,一般囊液是由药物、分散剂和助悬剂组成。如何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和助悬剂,需做创造性的研究。
一、分散剂的选择:药物分散剂的选择是研制液体胶囊的关键之一,它应能保证含量的准确性和制剂的稳定性,从而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性。目前常用分散剂有食用性植物油和聚乙二醇-400(PEG-400),发明人通过实验对以上二者的用量做了筛选。
取三份中药提取物,分别加入足量的大豆油、花生油和聚乙二醇-400,充分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30分钟,置2000转/分钟的离心机中离心20分钟,观察两混合液的沉淀情况,结果见表1。
表1不同分散剂沉降情况试验结果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41
由试验结果可知,两种食用性植物油与聚乙二醇-400均可作为本处方的分散剂。但研究发现,聚乙二醇-400对囊壳有硬化作用,需加入丙二醇加以调节;另外,以聚乙二醇-400为分散剂时干燥过程比较快,必须恰当掌握干燥时间,时间过长会使囊壳破裂,时间太短,由于液体胶囊内液体含水,则导致贮存期内液体胶囊渗漏;以植物油作为分散剂则不存在上述缺点。所以,植物油是最优选择,为保证液体胶囊制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处方制剂选用食用性植物油作为分散剂。经实验证实,所用植物油还可以是芝麻油、菜籽油及其他可食用的植物油,均能取得基本相同的效果。
二、分散剂比例的选择:分散剂的用量直接影响到液体胶囊的成品率以及装量。分散剂比例过低,稳定性好,但流动性差,不易压丸,成品率低;分散剂比例过大,触变值低,流动性好,但装量大且易于渗漏。因此筛选不同比例的分散剂,从而确定最佳比例。取三份等量的药粉,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植物油,充分混合后经胶体磨研磨30分钟,观察其状态,结果见表2。
表2分散剂比例的选择试验结果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51
由表中结果可知,当分散剂和药粉的比例为1.5∶1时,药液的流动性可以满足液体胶囊压制法的要求。在进一步试验后确定,在比例为1.2∶1~1.6∶1时,均有较好效果,以1.4∶1时最好。
三、助悬剂的选择: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发现,单纯用药粉与植物油混悬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故需选择适宜的助悬剂是很必要的,加入助悬剂后制成的液体胶囊其中药物是以分子状态分散于油中,在体内油相经淋巴进入血液,不受首过效应的影响,因而产生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助悬剂的种类很多如蜂蜡、卵磷脂、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助悬剂可以是上述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由于蜂蜡成本最低且易得,故发明人优先选择蜂蜡作为助悬剂进行试验,以不同的蜂蜡比例作为助悬剂,进行助悬剂用量的筛选,结果见表3。
表3助悬剂比例的选择试验结果
由上表可以看出,助悬剂的用量为药粉的5%时,对于本处方适合,药液均匀,且易于压制液体胶囊。再进一步试验后,发现蜂蜡用量为药粉量的4%~7%范围内均可发挥稳定的效果,最佳量为6%。发明人还分别对其他几种助悬剂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助悬剂用量为药粉是的4%~7%时,能够起到稳定助悬的效果。最终发明人还是选择蜂蜡为最佳助悬剂。
为了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稳定,也可在囊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防腐剂,如尼泊金类、单硬脂酸甘油脂等,根据情况不同,加入量也不同,一般在药液量的0.3%左右,只要达到抑菌效果即可。还可以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如吐温类司盘,加入量视情况而定,一般不超过1%,以能使囊液混合均匀、稳定为佳。
本发明制备的液体胶囊可掩盖药物内容物的味道,改变令人或令部分人难以服用的问题,并使其整洁、美观、容易吞服;相对用药剂量准确,精确度较高,可以达到毫克/粒计量;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相对而言,胶囊剂与片剂、丸剂不同,制备时不需要加粘合剂和压力,又基本属于溶解或细微粉分散于内容物中,一旦崩解就一同释放,所以呈效迅速,比丸剂、片剂明显快并吸收要好;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的原因,达到相同药效所需要的血液浓度,液体胶囊的单位用药量就相对可以减少而达到与相同目的的片剂等的疗效。试验表明,本发明的液体胶囊剂与片剂分别一次口服100mg,6例服液体胶囊剂者,平均在1.5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为6g/ml;另6例服片剂者,平均在2.5h血中浓度才达到高峰,且只有3.5μg/ml。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对光敏感的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容易氧化等的药物,由于其相对封闭成囊,所以可制备成添加遮光剂的液体胶囊,防护药物受湿和空气中氧、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本发明的中药提取物中含有大量木馏油,不易制成丸、片剂,而制成的液体胶囊制剂具有消化道吸收效果好、疗效高、稳定性好、用药量准确的优点,携带轻巧,使用方便。
药效学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药物能非常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非常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及减少咳嗽次数,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非常显著增加小鼠气管粘膜酚红的分泌量,即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能非常显著增加小鼠的免疫作用,对免疫早期的脾脏抗原结合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效果优于养阴清肺膏。从而为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等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药效学试验研究
本发明的药物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能,用于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等。
本研究采用小白鼠进行抗炎、镇咳、祛痰和免疫功能四方面的药效学实验,以验证本发明药物的药效作用。
1 实验材料
动物:小白鼠,昆明种,一级合格,雌雄各半,体重18-21g,由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药品与试剂:试验组所用制剂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8制备的液体胶囊(西洋参15g,川贝母30g,枇杷叶60g,北沙参30g,桔梗30g,苦杏仁20g,甘草10g,薄荷脑0.5g,杏仁水10ml),即小试药物,由江西药都仁和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60513。对照药物:养阴清肺膏,国药准字Z11020376,批号20060217,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酚红,批号20060129,由军事医学科学院生产。
仪器:岛津UV-260分光光度计。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抗炎试验
选取昆明种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给养阴清肺膏所配制溶液0.4mL/20g,即1g/kg,液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不同浓度的小试药物所配溶液0.4mL/20g,即0.8g/kg、0.4g/kg、0.2g/kg;空白对照组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0.4mL/20g。每天1次,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静脉注射0.5%的伊文思兰0.2ml/20g小鼠,随即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2ml/只,20分钟后处死,腹腔注射6ml生理盐水/只,洗涤腹腔,搜集洗涤液,静置后取上清液用岛津UV-260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90nm处测吸收度值。实验结果见表4。
表4 对小鼠的抗炎作用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71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72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4结果表明,液体胶囊的中、高剂量组均能非常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效果与养阴清肺膏相同,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镇咳试验
选取昆明种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给养阴清肺膏所配制溶液0.4mL/20g,即1g/kg,液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不同浓度的小试药物所配溶液0.4mL/20g,即0.8g/kg、0.4g/kg、0.2g/kg;空白对照组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0.4mL/20g。每天1次,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1小时后,定量喷雾浓氨水,观察小鼠的咳嗽反应,记录咳嗽潜伏期及1分钟内的咳嗽次数。实验结果见表5。
表5 对小鼠的止咳作用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81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82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5结果表明,液体胶囊的低、中及高剂量组均能非常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及减少咳嗽次数,具有一定的止咳作用;效果与养阴清肺膏相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祛痰试验
选取昆明种小鼠5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给养阴清肺膏所配制溶液0.4mL/20g,即1g/kg,液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不同浓度的小试药物所配溶液0.4mL/20g,即0.8g/kg、0.4g/kg、0.2g/kg;空白对照组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0.4mL/20g。每天1次,连续给药3天,于末次给药30分钟后,腹腔注射0.2ml/20g酚红溶液,30分钟后处死动物,剥离气管周围组织,剪下自甲状软骨下至气管分枝处的一段气管,放入盛有2ml生理盐水的试管中,再加入0.2ml的1mol/L氢氧化钠,用岛津UV-260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6nm处测吸收度值。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对小鼠的祛痰作用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83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
表6结果可见,液体胶囊的低、中和高剂量组均能非常显著增加小鼠气管粘膜酚红的分泌量,即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效果与养阴清肺膏相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免疫功能试验
选取昆明种小鼠10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两大组,即免疫正常大组和免疫抑制大组,每个大组再分为5个小组,阳性药物对照组灌胃给养阴清肺膏所配制溶液0.4mL/20g,即1g/kg,液体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不同浓度的小试药物所配溶液0.4mL/20g,即0.8g/kg、0.4g/kg、0.2g/kg;空白对照组组灌胃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0.4mL/20g。每天1次,连续给药7天。其中免疫抑制大组在第一天给药20min后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0.05mg/10g,连续3天。第七天后,小鼠尾静脉注射2%的印度墨汁,于注射2min及20min后从动物眼眶取血20ul,以0.1%NaHCO3定容至2.0ml,用岛津UV-260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56nm处测吸收度值A2及A20。最后将动物肝、脾取出称重。参数为吞噬系数α:
吞噬系数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92
结果如表7。
表7 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Figure GSB00000447959100094
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P<0.05。
表7结果可见,从吞噬系数显示,免疫正常组均较免疫抑制组大。液体胶囊的低、中和高剂量组均能非常显著增加小鼠的免疫作用,对免疫早期的脾脏抗原结合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效果优于养阴清肺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通过药效学的实验研究表明,本发明的药物能非常显著抑制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非常显著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时间及减少咳嗽次数,具有一定的镇咳作用;非常显著增加小鼠气管粘膜酚红的分泌量,即有一定的祛痰作用;能非常显著增加小鼠的免疫作用,对免疫早期的脾脏抗原结合细胞有促进增生作用,效果优于养阴清肺膏。从而为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等提供了药效学依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囊液:中药提取物10kg、大豆油12kg、蜂蜡0.4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西洋参10kg、川贝母20kg、枇杷叶95kg、北沙参40kg、桔梗50kg、苦杏仁5kg、甘草12kg、薄荷脑0.3kg、杏仁水18L加工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Q),用体积百分比为6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48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5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40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分别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2、4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混合均匀,得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组合物10kg加入分散剂大豆油和助悬剂蜂蜡,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二
囊液:中药提取物12kg、花生油16kg、卵磷脂0.7kg、吐温-80 0.1kg;
囊壳:明胶100kg、甘油30kg、水120kg、羟苯乙脂8kg、氧化铁黑3.0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12kg、川贝母45kg、枇杷叶40kg、北沙参18kg、桔梗20kg、苦杏仁50kg、甘草6kg、薄荷脑0.6kg、杏仁水8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Q),用体积百分比为9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60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分别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5、3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混合均匀,得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组合物12kg加入分散剂花生油、助悬剂卵磷脂和表面活性剂吐温-8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三
囊液:中药提取物14kg、聚乙二醇-200 13kg、单硬脂酸铝0.2kg、丙二醇0.4kg、尼泊金乙酯0.1kg、吐温-20 0.1kg;
囊壳:明胶105kg、甘油45kg、水85kg、羟苯乙脂12kg、氧化铁红2.5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25kg、川贝母15kg、枇杷叶75kg、北沙参10kg、桔梗55kg、苦杏仁35kg、甘草18kg、薄荷脑0.1kg、杏仁水15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Q),用体积百分比为5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72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分别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3、4、5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混合均匀,得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组合物14kg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200、助悬剂单硬脂酸铝和乙基纤维素、防腐剂尼泊金乙酯、表面活性剂吐温-2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四
囊液:中药提取物6kg、菜籽油15kg、单硬脂酸铝0.5kg、单硬脂酸甘油0.1kg、吐温-60 0.1kg;
囊壳:明胶120kg、甘油40kg、水80kg、羟苯乙脂10kg、氧化铁黑5.0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45kg、川贝母25kg、枇杷叶100kg、北沙参15kg、桔梗10kg、苦杏仁40kg、甘草16kg、薄荷脑0.9kg、杏仁水20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Q),用体积百分比为7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90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40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分别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5、4、2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混合均匀,得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组合物6kg加入分散剂菜籽油、助悬剂单硬脂酸铝、防腐剂单硬脂酸甘油、表面活性剂吐温-6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五
囊液:中药提取物8kg、聚乙二醇-400 13kg、蜂蜡0.3kg、卵磷脂0.2kg、尼泊金乙酯0.1kg、吐温-20 0.1kg;
囊壳:明胶90kg、甘油35kg、水90kg、羟苯乙脂13kg、氧化铁红1.0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35kg、川贝母40kg、枇杷叶55kg、北沙参25kg、桔梗60kg、苦杏仁28kg、甘草2kg、薄荷脑1.0kg、杏仁水7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IQ),用体积百分比为8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90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40的稠膏A;
步骤②、③ ④同实施例四;
取中药组合物8kg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400、助悬剂蜂蜡和卵磷脂、防腐剂尼泊金乙酯、表面活性剂吐温-2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采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六
囊液:中药提取物15kg、芝麻油14kg、乙基纤维素0.6kg、单硬脂酸甘油0.1kg、司盘-60 0.1kg;
囊壳:明胶80kg、甘油60kg、水110kg、羟苯乙脂16kg、氧化铁红0.5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18kg、川贝母35kg、枇杷叶45kg、北沙参35kg、桔梗15kg、苦杏仁12kg、甘草20kg、薄荷脑0.8kg、杏仁水5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①同实施例四;
步骤②、③、④同实施例三;
取中药组合物15kg加入分散剂芝麻油、助悬剂乙基纤维素、防腐剂单硬脂酸甘油、表面活性剂司盘-6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七
囊液:中药提取物9kg、菜籽油14.5kg、单硬脂酸铝0.5kg、乙基纤维素0.1kg、单硬脂酸甘油0.1kg、吐温-40 0.15kg;
囊壳:明胶85kg、甘油43kg、水92kg、羟苯乙脂13.5kg、氧化铁黑2.5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40kg、川贝母18kg、枇杷叶85kg、北沙参20kg、桔梗40kg、苦杏仁15kg、甘草14kg、薄荷脑0.7kg、杏仁水12L制备而成的;
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①同实施例二;
步骤②、③、④同实施例三;
取中药组合物9kg加入分散剂菜籽油、助悬剂单硬脂酸铝和乙基纤维素、防腐剂单硬脂酸甘油、表面活性剂司盘-4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采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八
囊液:中药提取物12.5kg、聚乙二醇-600 13kg、丙二醇0.55kg、尼泊金乙酯0.1kg、吐温-40 0.12kg
囊壳:明胶85kg、甘油57kg、水95kg、羟苯乙脂10kg、氧化铁黑3.2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20kg、川贝母22kg、枇杷叶80kg、北沙参22kg、桔梗25kg、苦杏仁45kg、甘草4kg、薄荷脑0.2kg、杏仁水16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①同实施例二;
步骤②、③、④同实施例三;;
取中药组合物12.5kg加入分散剂聚乙二醇-600、助悬剂丙二醇、防腐剂单尼泊金乙酯、表面活性剂吐温-4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九
囊液:中药提取物7.5kg、大豆油15.5kg、蜂蜡0.45kg、单尼泊金乙酯0.1kg、吐温-40 0.12kg
囊壳:明胶115kg、甘油35kg、水105kg、羟苯乙脂10kg、氧化铁红3.2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30kg、川贝母28kg、枇杷叶50kg、北沙参38kg、桔梗12kg、苦杏仁38kg、甘草8kg、薄荷脑0.4kg、杏仁水14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用体积百分比为55%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80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之50℃时测相对密度为1.30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35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5、3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得中药提取物;
取中药组合物7.5kg加入分散剂大豆油、助悬剂蜂蜡、防腐剂单尼泊金乙酯、表面活性剂吐温-4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采用滴制法填充入囊壳,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十
囊液:中药提取物10.5kg、芝麻油12.5kg、乙基纤维素0.65kg、单尼泊金乙酯0.1kg、吐温-40 0.12kg
囊壳:明胶119kg、甘油33kg、水118kg、羟苯乙脂11kg、氧化铁黑1.5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38kg、川贝母42kg、枇杷叶70kg、北沙参28kg、桔梗45kg、苦杏仁18kg、甘草9kg、薄荷脑0.6kg、杏仁水19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①、②、③、④同实施例二;
取中药组合物10.5kg加入分散剂芝麻油、助悬剂乙基纤维素、防腐剂单尼泊金乙酯、表面活性剂吐温-4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实施例十一
囊液:中药提取物14.5kg、花生油14.3kg、卵磷脂0.48kg、单尼泊金乙酯0.1kg、吐温-40 0.12kg
囊壳:明胶112kg、甘油52kg、水101kg、羟苯乙脂13.5kg、氧化铁红1.5kg;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是由西洋参15kg、川贝母30kg、枇杷叶60kg、北沙参30kg、桔梗30kg、苦杏仁20kg、甘草10kg、薄荷脑0.5kg、杏仁水10L制备而成;
制备方法:
其中步骤①、②、③、④同实施例三;
取中药组合物14.5kg加入分散剂花生油、助悬剂卵磷脂、防腐剂单尼泊金乙酯、表面活性剂吐温-40,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充填于1号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Claims (7)

1.一种用于治疗阴虚咳嗽、咽干咽痛、痰少而粘、舌红少苔的中药液体胶囊,包括囊壳和囊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液为下述重量份的组分:
中药提取物6-15    分散剂12-16    助悬剂0.4~0.7;
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加工制备而成:
西洋参10-45    川贝母15-50    枇杷叶40-100    北沙参10-40
桔梗10-60      苦杏仁5-50     甘草2-20        薄荷脑0.1-1.0
杏仁水5-20;
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用体积百分比为50-9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48-90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2-5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混合均匀,加入分散剂和助悬剂,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充填于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所述的分散剂为聚乙二醇或植物油;所述的助悬剂为蜂蜡、卵磷脂、单硬脂酸铝、乙基纤维素、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
西洋参10-25    川贝母20-40    枇杷叶40-80    北沙参20-40
桔梗15-45      苦杏仁15-30    甘草5-15       薄荷脑0.3-0.8
杏仁水5-15。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提取物由下列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
西洋参12-20    川贝母25-35    枇杷叶55-70    北沙参20-35
桔梗20-35      苦杏仁15-25    甘草5-15       薄荷脑0.3-0.8
杏仁水8-12。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油为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菜籽油或其他食用性植物油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液体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液中还有常规量的防腐剂和/或表面活性剂;所述的防腐剂为尼泊金或单硬脂酸甘油;所述的表面活性及为吐温或司盘。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药液体胶囊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①将西洋参、川贝母粉碎成粗粉,混合均匀,用体积百分比为50-90%乙醇溶液做溶剂,分别浸渍48-90小时后渗漉,收集渗漉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A;
②将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加水煎煮2-3次,每次1-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50℃时测相对密度为1.20-1.40的稠膏B;其中加水量为枇杷叶、北沙参、桔梗、苦杏仁和甘草总重量的2-5倍;
③将薄荷脑溶解于乙醇,得薄荷脑乙醇溶液;
④合并稠膏A和稠膏B,混合均匀,加入薄荷脑乙醇溶液和杏仁水,混合均匀,加入分散剂和助悬剂,胶体磨研磨至混合均匀,得囊液,充填于胶囊囊壳,制备成液体胶囊。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囊液中还加入防腐剂和/或表面活性剂。
CN2006101676534A 2006-12-21 2006-12-21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4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76534A CN101204508B (zh) 2006-12-21 2006-12-21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676534A CN101204508B (zh) 2006-12-21 2006-12-21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4508A CN101204508A (zh) 2008-06-25
CN101204508B true CN101204508B (zh) 2011-05-18

Family

ID=39565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676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4508B (zh) 2006-12-21 2006-12-21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04508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885A (zh) * 2001-12-06 2002-06-12 邓刚 保健糖果
CN1814224A (zh) * 2005-12-02 2006-08-09 杨文龙 治疗咳嗽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885A (zh) * 2001-12-06 2002-06-12 邓刚 保健糖果
CN1814224A (zh) * 2005-12-02 2006-08-09 杨文龙 治疗咳嗽的中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4508A (zh) 2008-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3942B (zh) 一种治疗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6924374A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降血糖和/或降血脂的产品中的应用
CN102266452A (zh) 一种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04509B (zh) 一种中药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07044B (zh) 一种治疗溃疡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219200B (zh) 一种中药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961366A (zh) 马兰草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1849950A (zh) 救必应酸在制备调血脂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04352624A (zh) 蒙药芯芭正丁醇提取物在制备防治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CN10389336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06122454A1 (fr) Composition pharmaceutique pour le traitement du diabete et son procede de preparation
CN114177244B (zh) 一种治疗甲状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7340113B2 (ja) 漢方薬組成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使用
CN104825821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19201B (zh)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04508B (zh) 一种中药液体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939499B (zh) 吉祥草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和用途
CN107625852A (zh) 一种清热利湿化瘀止带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1204510A (zh) 一种中药制剂、其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CN103432420A (zh) 一种治疗糖尿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CN102727627B (zh) 一种治疗心力衰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0484536C (zh) 一种治疗肠炎痢疾的胶囊及其制备工艺
CN101543574A (zh) 一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中药组合物
CN105535070B (zh) 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152294B (zh) 一种中药软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5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2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