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4286B - 加热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04286B
CN101204286B CN2007101599496A CN200710159949A CN101204286B CN 101204286 B CN101204286 B CN 101204286B CN 2007101599496 A CN2007101599496 A CN 2007101599496A CN 200710159949 A CN200710159949 A CN 200710159949A CN 101204286 B CN101204286 B CN 1012042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reservation
cooking
combustion gas
preservation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9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04286A (zh
Inventor
李大来
柳廷玩
梁大奉
柳尚旻
郑容奇
金映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7000710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809746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042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42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042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0428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1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provisions for circulation of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8Mounting of hot plate on worktop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4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with heat produced wholly or partly by a radiant body, e.g. by a perforated plate
    • F24C3/047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0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 F24C3/08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burner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kers (AREA)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加热烹饪器具。加热烹饪器具包括外壳、板、燃烧器系统和保温区导板。板覆盖外壳的顶部。燃烧器系统设置在板的下面,并在板上限定加热区域。加热区域加热食物。通过将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在燃烧燃气排放期间从燃烧器系统所产生的燃烧燃气,保温区导板在板上限定保温区区域。

Description

加热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加热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加热烹饪器具是一种加热和烹饪食物的装置。本公开特别提出一种通过燃气燃烧产生热量以加热和烹饪食物的燃气烹饪炉灶。利用热板(也指“铁架”)的这种烹饪炉灶获得了日益增加的普及。
烹饪炉灶包括燃烧器系统,其中燃气燃烧并且被加热的空气用于加热热板。热板放射的热量烹饪热板顶上的容器中的食物。
但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加热烹饪器具仅具有高温加热食物的加热功能,并不结合有保持食物温度的保温功能。不同于在炉顶下面设置有电热屉以保持食物温度的烤箱,现有技术的加热烹饪器具缺乏这种便利的功能。
发明内容
实施例提供一种设置有通过加热板在加热烹饪器具上保存食物的功能的加热烹饪器具。在一个实施例中,加热烹饪器具包括:外壳;覆盖外壳的顶部的板;设置在板的下面并在板上限定加热食物的加热区域的燃烧器系统;以及通过将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燃烧燃气排放期间燃烧器系统所产生的燃烧燃气在板上限定保温区区域的保温区导板。
结合下面的附图和说明书,描述一个或更多实施例的细节。从说明书和附图以及权利要求中其他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烹饪器具的透视图;
图2示出图1中移开陶瓷板的加热烹饪器具的透视图;
图3示出图1中加热烹饪器具的分解透视图;
图4示出图1中加热烹饪器具的平面图;
图5示出沿直线I-I’截取的加热烹饪器具的截面图;
图6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系统的透视图;
图7示出图6中燃烧器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图8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在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时,横向于排气通道的陶瓷板的温度分布测量的曲线图;
图10是示出在不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时,横向于排气通道的陶瓷板的温度分布测量的曲线图;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绝缘器的透视图;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穿过燃烧器罐的空气的进口和出口的平面图;
图13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图14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图15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考本公开的实施例,本公开的例子在附图中示出。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烹饪器具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移开陶瓷板的加热烹饪器具的透视图,以及图3是图1中加热烹饪器具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1至图3,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加热烹饪器具包括:形成器具下部外观并具有敞开的上面的外壳2,安装在外壳2上面的陶瓷板1,以及覆盖陶瓷板1的外围部分的顶部框架3。
并且,加热烹饪器具的附加的外部特征包括:形成在烹饪器具的后部用于排放已燃烧的燃气的排气格栅50,以及形成在陶瓷板1的大约前沿部分用于燃气燃烧的开/关控制的开关51。
尽管排气格栅50和开关51的位置和形状在构造和类型上可变化,但是用于排放已燃烧的燃气的排气装置和用于执行已燃烧燃气的开/关控制的开关当然是需要的。
由外壳2和陶瓷板1限定的内部空间具有多个用于执行燃气燃烧和排放以及烹饪器具的控制的组件。将给出内部构造的描述。
首先,三个燃烧器罐4设置在内部空间中,以充分地混合燃气和空气以允许以后均匀的燃烧。混合管单元6设置在每个燃烧器罐4的侧面上,以通过燃烧器罐4的侧面供应燃气混合物。
并且,喷嘴单元5设置为离混合管单元6相同的距离,并朝向混合管单元6的进口排出燃气。
燃烧器框架11设置在燃烧器罐4的顶部上。燃烧器框架11支撑燃烧器罐4的位置,并提供排气通道111,用于排出在发热板12上燃烧的废气。此处,燃烧器框架11仅隔开排气通道111的下部。设置单独的保温区导板14,以限定排气通道111的顶面的至少一个部分。保温区导板14在陶瓷板1的区域内,即相应于开口16的区域内执行保温区功能。为了精确地标明陶瓷板1的执行保温区功能的区域,保温区指示器15可以预定的方式显示在与开口16垂直排列的陶瓷板1的区域上。保温区功能低于适合于加热和烹饪的温度,并保持陶瓷板1在适合于保存和保温食物的温度。
用于向外部排放废气的排气单元10设置在燃烧器框架11的后面,并且排气格栅51设置排气单元10的上面。
发热板12设置在燃烧器罐4的敞开的上面上,并且发热板12以空气燃气混合物的燃烧所产生的高温加热。当加热发热板12时,放射相应于发热板12的物理属性的频率范围内的辐射能。
发热板12的辐射能至少包括可见光频率,以便用户通过可见光能够察觉根据本公开的加热烹饪器具在运行。当然,发热板12还用于加热食物,并且加热陶瓷板1,该陶瓷板也加热食物。
热绝缘器13设置在燃烧器罐4的下面以同时地支撑每个燃烧器罐4并防止燃气混合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燃烧热量传递到外部。热绝缘器13将结合附图描述。
将给出用于供应燃气给喷嘴单元5的结构的描述。
来自外部的燃气通过主燃气供应管线8供应到加热烹饪器具,并且通过燃气阀7(其由开关51控制)调节燃气供应到每个燃烧器罐。穿过燃气阀7之后,燃气穿过相应的分支燃气供应管线9至每个喷嘴单元5。
此处,为了使燃烧器系统供应和燃烧燃气混合物,它可以至少包括喷嘴单元5、混合管单元6、燃烧器罐4和发热板12。
图4是图1中加热烹饪器具的平面图。
参考图4,在外壳2两边设置有两个比较大的燃烧器罐4,以及在两个较大的燃烧器罐4的之间设置有较小的燃烧器罐4。因此,相应的加热尺寸的食物容器放置在相应的燃烧器罐4上以在容器内加热食物。
在外壳2中心中的较小尺寸燃烧器罐4从前向后供应燃气空气混合物,并且空气和燃气的混合物在第二阶段在燃烧器罐内充分混合。当燃气混合物在发热板12上燃烧后,废气通过后面的排气单元10排放。
另一方面,外壳2两边的两个比较大的燃烧器罐4从后向前供应燃气。当燃气混合物在第二阶段在燃烧器罐内混合后,混合物在发热板12上燃烧,然后朝向燃烧器罐4的后面排放。
燃烧器罐4的上述布置旨在最优地构造加热燃烧系统。并且,图4为加热烹饪器具的每个部件的内部布置提供简单直观的通道。
已燃烧的燃气通过限定在保温区导板14和燃烧器框架11之间的间隙的排气通道111向后排放。但是,因为穿过排气通道111已经用于加热食物的已燃烧的燃气仍是几百度的高温,与排气通道111垂直对准的陶瓷板1也被加热到几百度。根据测试,当缺少保温区导板14时,陶瓷板1达到200℃。
当与排气通道111垂直对准的陶瓷板1的区域达到该高温时,相信仅发热板12的区域会是热的的用户可能接触陶瓷板的其他区域——即,与排气通道111垂直对准的区域——并遭受烫伤。
保温区导板14能够防止这种对安全的危害。
因此,保温区导板14执行的主要功能是保持陶瓷板1的指定区域(例如保温区区域)在适合保温食物的温度,并且第二个功能是防止穿过排气通道111的热量传递到陶瓷板1,以便增加用户的安全裕度。
图5是图1中沿直线I-I’截取的燃烧器系统的截面图。
参考图5,燃烧器罐4设置在外壳2的顶部。混合管单元6设置在燃烧器罐4的侧面。喷嘴单元5设置在离混合管单元6预定的距离以靠近混合管单元6的进口。发热板12设置在燃烧器罐4的上面,并且用于排放已燃烧的燃气的排气通道111设置在发热板12的后面。排气通道111是限定在燃烧器框架11和保温区导板14之间的空间。
此处,混合管单元6与燃烧器罐4的开口42对齐。而且,因为设置在混合管单元6上的混合管61和开口42互相设置多个以分别对齐,因此与燃气一起进入的空气的量增多。混合管单元6和开口42的对齐将在下面描述。
从混合管的进口的末端开始,混合管61开始设置成直径逐渐狭窄的喷嘴形状,然后采用从直径最窄点向外扩张成圆锥形的扩散器形状。
在混合管61的扩散器部分和开口42的直径增大部分之间的连续部分可以用于减少气流阻力。即,空气的扩散角度和混合管61可以相同。
将给出燃烧器系统的效果的描述。
从喷嘴单元5排放的燃气以高速进入混合管单元6。此处,因为燃气以高速穿过混合管单元6的进口,因此根据柏努利定理,混合管单元6开口的邻近区域的压力会变低。因此,外部的空气也进入混合管61,并且穿过混合管61的蒸汽变成燃气和空气的混合物。穿过混合管单元6的燃气混合物穿过开口42并进入燃烧器罐4的内部,之后它被第二次混合以在发热板12上燃烧。
并且,来自燃气混合物的燃烧热量加热发热板12以使发热板12发出红光并产生辐射热。
此处,大量的小孔形成在发热板12上,燃气混合物穿过这些小孔并燃烧,并且废气通过排气通道111排放并导入排气单元10。
如上面已经描述的,当穿过排气通道111的已燃烧的燃气是几百摄氏度时,当来自燃烧燃气的热量传递到陶瓷板1时,可能危及用户的安全。因此,保温区导板14设置在陶瓷板1的下面。此处,开口16限定在保温区导板14的预定部分中,并且已燃烧的燃气穿过开口16以加热暴露于排气通道111的陶瓷板1的底面,从而保持均匀的温度。
如此,通过保温区导板14,能够防止传递到陶瓷板的热量传导到其他地方,并且仅陶瓷板的确定区域能够保温到适合保温食物的温度,以便保温食物。
为了允许保温区导板14正确地运行,保温区导板14可以由高导热性的金属材料制成。
图6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燃烧器系统的透视图。
参考图6,如已经描述的,混合管单元6联接到燃烧器罐4的一侧。多个混合管61设置在混合管单元6上,并且多个与混合管61对齐的开口42形成在燃烧器罐4中。并且,喷嘴单元5设置在离混合管单元6的进口预定的距离处。
因为形成在混合管单元6上的多个进口排列成直线,因此喷嘴单元5成直线地形成,而不像圆形的燃烧器罐4。因此,燃烧器系统的布置可变得更为紧凑。
因此,因为多个混合管61设置成水平地与混合管单元6对齐,所以与从喷嘴单元5排放的燃气一起进入的空气的数量或空气比可能增大。
换句话说,通过安装多个混合管61,大量空气与燃气一起被吸入到每个混合管61中。在上述大量空气的吸入和通过单混合管61吸入燃气之间的区别变得容易明白。
例如,在燃气通过单混合管吸入的情况下,仅单混合管周围的大气是低压的,因此附近的空气被吸入;但是,当燃气通过多个混合管吸入时,空气从其进入的总容积增加,使得通过所有混合管吸入的空气的组合量变大。
混合管单元6的混合管61成一列地设置在相同高度处。当然,排列的中心可以轻微地偏移,但是它们基本上保持对齐。同样地,通过设置对齐的混合管61,进入燃烧器罐4内部的燃气混合物共同碰撞产生更大的旋涡,进一步混合空气和燃气,从而提高燃气的燃烧效率。因为混合管61能够设置的高度受到开口42如何形成的限制,因此对混合管61的高度差施加了限制。
混合管61延伸的方向可以是相同的方向。即,混合管61的延伸线可以不相互交叉。因此,如上面所描述的,从不同的混合管进入燃烧器罐4的燃气混合物能够促进旋涡的产生,使得混合管单元6的生产过程得以简化,并且与混合管单元6对齐的喷嘴单元5的生产过程也变得简单容易。
此外,如图所示,设置在混合管单元6上的混合管61的数量是五个。在上述情况下,混合管的构造可以是混合管61对齐并横跨燃烧器罐的直径均匀地划分,并且最外的混合管61基本上设置在燃烧器罐直径的末端,以便改善进入燃烧器罐4的燃气混合物的混合效率。这是因为便于在燃烧器罐内旋涡的形成。
图7是图6中燃烧器系统的分解透视图。
参考图7,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燃烧器系统包括设置有圆形凹入部分用于彻底地混合通过混合管单元6吸入的空气和燃气的燃烧器罐4,以及联接在燃烧器罐4一侧的混合管单元6。五个混合管设置在混合管单元6上。
因此,因为混合管单元6一体地形成,因此当它一旦固定到燃烧器罐4时,五个混合管同时对齐。因此,没有这种可能,即混合管61与开口42未对齐,混合管61与喷嘴单元5未对齐,并且混合管61的相应进口和喷嘴单元5之间的距离变得不同,使得进入相应的混合管61的燃气和空气的数量变得不同。与可视地将固定到喷嘴单元5的多个混合管中的每个对齐到相应的开口相比,上述实施例更加精确。
上述一体地形成混合管单元6的效果是,即使当喷嘴单元5上用于排放燃气的排放孔的中心和混合管61的进口之间有轻微的偏移时,也基本上没有这种可能,即排放孔的离混合管的进口中心的较大偏移致使低压区域减少,其导致进入进口的空气的效率的急剧减少。
通过将混合管单元6固定到燃烧器罐4上,能够实现生产和装配效率,能够改良在混合管单元6和燃烧器罐4之间的密封,并且能够降低缺陷率和材料成本。
将每个混合管61固定到混合管单元6的上述方法可使用将多个混合管61固定到支撑在预定夹具上的混合管单元6的方法,或者替代的提供从开始就一体地在混合管单元6上的多个混合管61。
因为当使用预定夹具将混合管61固定到混合管单元6时,多个混合管61的进口能够对齐,所以喷嘴单元5和多个混合管61的进口之间的距离能够比较均匀。
图8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参考图8,保温区导板14包括上壁141,左壁143,右壁142和下壁145。此处,上壁141的功能是通过在第一阶段阻碍已燃烧的燃气来防止来自已燃烧的燃气的热量直接传递到陶瓷板1。左壁143和右壁142通过接触燃烧器框架11在预定高度支撑上壁141。当然,左壁143和右壁142也能够吸收来自上壁141的热量以传导热量到燃烧器框架11和其他邻近的区域。
为了增加保温区导板14的热量传递效率并均匀地支撑保温区导板14,下壁145在尺寸上可以大一些。如果保温区导板14的导热性是充分的,则下壁145可以省略。
开口16限定在保温区导板14的上壁141上。燃烧燃气通过开口16直接地接触陶瓷板1的底面。因此,与开口16对齐的陶瓷板1的区域被燃烧燃气加热并限定了保温区区域。
为了保持保温区导板14的整体强度,多个加强部分144设置在上壁141上。
保温区导板14的前端形成为与燃烧器罐4的形状相应的弯曲形状。保温区导板14的其他部分设置为与燃烧器框架11的形状相应的形状。
横向地经过陶瓷板1获得的温度分布曲线将在下面对通过保温区导板14形成的保温区的描述中被参考。
图9是示出当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时,横向于排气通道的陶瓷板的温度分布测量的曲线图;并且图10是示出当不使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时,横向于排气通道的陶瓷板的温度分布测量的曲线图。
参考图9和图10,当没有安装保温区导板14时,燃烧燃气直接地加热整个陶瓷板1,使得陶瓷板1的表面温度大约是200℃。在这样的高温条件下,用户如果身体部分与陶瓷板1接触,则将遭受烫伤。因为与排气通道11垂直对齐的陶瓷板1的整个区域是热的,因此遭受烫伤的危险将增加。此外,因为热量传导到陶瓷板1的边缘,因此热量可以从顶部框架3传导到厨房的家具,使家具脱色甚至燃烧。
相反地,当使用保温区导板14时,燃烧燃气仅通过开口16接触陶瓷板1。因此,与开口16对齐的保温区区域即图1中的保温区指示器15具有直接被加热的宽度(W),同时剩余区域的温度沿从保温区区域向外的方向急剧地下降。
此处,当需要燃烧燃气直接地保温陶瓷板1的开口16区域时,在开口16处的陶瓷板1的温度能够保持在大约60℃。这是因为热量迅速地通过陶瓷板1的内部材料消散到其他区域。
直接接触保温区导板14的来自燃烧燃气的热量通过左壁143,右壁142和下壁145消散到其他区域,使得热量不用于加热陶瓷板1。当然,上壁141的热量可以通过辐射被传递到陶瓷板1的下面。但是,因为热量通过辐射(并不是直接地通过传导)被传递到陶瓷板1,因此它或者从陶瓷板1被传递到外部,或者在陶瓷板1和上壁141之间的间隙中冷却到一定程度,使得它在陶瓷板1上不具有大的热效应。
如此,当使用根据本公开的保温区导板14时,因为陶瓷板1的保温仅发生在确定区域,因此陶瓷板1的不直接加热食物的剩余区域保持在安全的温度。当然,食物和烹饪用具能够放置在确定的保温区区域以恒温地保持食物,使得给予用户更高水平的便利。
图1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热绝缘器的透视图。
参考图2和图11,根据本实施例的热绝缘器13单独地设置在加热烹饪器具之内,并且同时地支撑外壳2中的每个燃烧器罐4,喷嘴单元5,混合管单元6,以及燃烧器框架11。
详细来说,热绝缘器13可包括用于阻碍在燃烧器系统中从已燃烧的燃气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壳2外部的陶瓷材料。热绝缘器13可通过模制形成或通过其他手段形成。
热绝缘器13的全部厚度可在一定范围内,其允许燃烧器系统被安装在热绝缘器13上而不使燃烧器系统的顶部突出到外壳2的外部。
为了将燃烧器罐4、喷嘴单元5、混合管单元6以及燃烧器框架11安装在热绝缘器13上,罐底座131、喷嘴单元底座132、混合管单元底座133以及框架底座134相应地形成在热绝缘器13中。
特别地,当燃烧器系统安装在相应的底座中的情况下,燃烧器系统在除了顶面的各面上被热绝缘器13围住。因此,能够同时地防止从燃烧系统的相应的部件所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部。此外,能够阻碍燃烧系统的相应的部件之间的热传递。
此处,每个底座相应于燃烧系统的部件而形成。即,关于沿加热烹饪器具的从后向前方向的接收燃气混合物的两个较大的燃烧器罐4,混合管单元底座133和喷嘴单元底座132从罐底座131向后按顺序地形成。
另一方面,关于中间较小尺寸的燃烧器罐4,燃气混合物沿加热烹饪器具的从前向后方向供应,使得混合管单元底座133和喷嘴单元底座132从罐底座131向前形成。
此处,燃烧器框架11从燃烧器罐4向后延伸,并且框架底座134相应地形成在热绝缘器13的后面以安装每个燃烧器框架11。
燃气供应管线9所插入的管插入槽135形成在热绝缘器13中以对应燃气供应管线9的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热绝缘器13能够进一步阻碍热量沿燃气供应管线9传递。
为了在上述构造中安装热绝缘器13,首先将热绝缘器13放置在外壳2中。然后,在热绝缘器13上放置燃烧器罐4和混合管单元6,并且同时安装喷嘴单元5和与喷嘴单元联接的燃气供应管线9,以完成安装。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燃烧器系统由热绝缘器13支撑,使得不需要用于支撑燃烧器系统并固定其位置的单独的支撑构件。
热绝缘器13被构造成通过简单地在外壳2上放置热绝缘器13以阻碍热量。因此,能够便利生产过程中的装配,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够急剧削减用于热绝缘器13的安装时间,减少整个生产时间。
此处本实施例中,在所有燃烧器系统上可以放置单一的热绝缘器以阻碍热量;替代地,以相应于燃烧器系统的数量的数量设置相应的热绝缘器。在这种情况下,每个热绝缘器安装在外壳中,并且相应的燃烧器系统位于相应的热绝缘器上,使得不需要单独的支撑构件并且能够减少产品的生产时间。
同样地,热绝缘器特别地阻碍燃烧热量向外壳2的传递,并且保温区导板14防止燃烧热量向陶瓷板1的传递。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穿过燃烧器罐的空气的进口和出口的平面图。
参考图12,在位于加热烹饪器具的每侧的燃烧器系统中,当燃气混合物通过前面进入之后,燃气混合物在第一阶段在燃烧器罐4内充分地混合。然后,燃气混合物通过发热板12向上移动并燃烧,此后向后排放废气。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这种燃烧器系统中,燃气混合物中间充分的碰撞发生在燃烧器罐4内以产生充分的湍流。因此,最初地向前移动的燃气混合物的移动速度分量无效,并且在整个燃烧器罐4内部发生空气和燃气的混合。然后,当燃气混合物通过发热板12上升时发生燃气燃烧,此处正在燃烧的燃气均匀移动地通过那里。
因此,在上述加热烹饪器具的每侧具有燃烧器的燃烧器系统中,不论相对于燃烧器系统的中心相反的流入和排放的燃气的流动方向,燃气总能够流动而没有任何流动阻力。
本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烹饪炉灶型加热烹饪器具的食物保存功能,并且加热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可以多样化以给用户提供便利。
并且,在不附加其他复杂的部件的情况下,仅使用设置在排气通道上的保温区导板能够执行食物保温,以充分地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防止除加热区域和保温区域以外的陶瓷板的区域的过热,有助于用户的安全并防止邻近的厨房家具的脱色或燃烧。
此外,因为在热绝缘器上支撑燃烧器系统,该热绝缘器阻碍燃烧热量向外部的传递,所以不需要单独的支撑构件以支撑燃烧器系统。
更进一步,因为单一的热绝缘器设置在外壳内并且燃烧器系统位于热绝缘器上,因此减少了热绝缘器自身成本,并且减少了安装热绝缘器所花费的时间,减少产品的整个生产时间。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除限定不同形状的保温区区域的开口以外,所有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的相同。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有关的描述覆盖未提出的方面。
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参考图13,本实施例中的开口161是沿一个方向拉长的矩形形状。通过设置为矩形形状,能够有效地保温大尺寸的容器中的食物。
当然,开口161可以设置为其他形状。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除限定被改变的保温区区域的开口以外,所有部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有关的描述覆盖未提出的方面。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参考图14,在本实施例中,蓄热器162设置在保温区导板14上相应于陶瓷板的保温区指示器的区域中。这种蓄热器162的使用将实现长持续时间的食物保温功能。
例如,加热烹饪器具运行时,陶瓷板上的加热区域可以用于加热食物,并且保温区区域可以用于保温食物。但是,当加热烹饪器具不运行时,因为如果不打开加热烹饪器具就不能使用保温区区域,当用户想要在关掉加热烹饪器具之后在一定持续时间内保温食物时,加热烹饪器具必须在一定持续时间内持续地运行。
为了克服这些局限,为了使加热烹饪器具能够在关掉器具之后在保温区区域中在一定持续时间内保持温度,单独的蓄热器162安装在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口中。在这些条件下,在不需要保温区区域时的加热烹饪器具的运行阶段,保温区区域的温度逐渐增加,并且在关掉加热烹饪器具之后并需要保温区区域后,剩余的热量逐渐辐射,从而加热烹饪器具的保温特征能够更有效率地运行。当然,这还能够减少燃料消耗。蓄热器可以相应地设置在保温区导板的顶部和底部。
第四实施例
第四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除被改变的保温区导板以外,所有部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第一实施例中有关的描述覆盖未提出的方面。
图15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的透视图。
参考图15,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温区导板163与燃烧器框架11一体地形成。
特别地,保温区导板163从燃烧器框架11的上端水平地延伸。保温区导板163限定排气通道111的顶面。保温区导板163限定指定保温区区域的开口164。
本实施例不局限于上述内容,并可以包括下面的实施例。
第一,虽然排气通道已经描述为向后延伸,但它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沿相对于陶瓷板的任何方向直接排放。此外,保温区区域可以设置在相应于排气通道的位置的任何区域。
并且,为了更有效率地热密封由排气通道形成的区域,保温区导板可以更厚些地形成或包括额外的绝缘材料。
左壁143和右壁142被描述为保温区导板14的与燃烧器框架接触的仅有部分;但是,为了快速地从上壁141传递热量到其他区域,保温区导板14可以在加热烹饪器具内暴露于其他部件(并且如果需要甚至使之接触其他部件),并可以接触暴露在外部的预定形状的散热器。
保温区区域的温度可以通过在保温区导板的上壁和陶瓷板的底面之间插入热绝缘器来控制,使得来自上壁的热量不直接地传导到陶瓷板,或通过防止燃烧燃气进入陶瓷板和保温区导板之间的间隙。
此外,可以不设置根据本实施例的保温区的开口。在这种情况下,传递到陶瓷板的热量消散到外部,以便降低陶瓷板的温度。此处,保温区导板可称为热量阻止构件。
虽然参照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实施例,但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设计很多其他修改和实施例,这些修改和实施例将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特别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装置的组成部件和/或装置进行各种变型和修改。除了组成部件和/或装置的变型和修改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会清楚替代性使用。

Claims (8)

1.一种加热烹饪器具,包括:
外壳;
覆盖所述外壳的顶部的板;
燃烧器系统,所述燃烧器系统设置在所述板的下面,并包括燃烧器罐和用于排出燃烧燃气的燃烧器框架;以及
安装在所述燃烧器框架上的保温区导板,所述保温区导板具有在燃烧燃气排放期间将所述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燃烧燃气的开口,其中与所述开口完全相对的所述部分是保温区区域,所述下表面的与所述燃烧器罐相对的部分是加热区域,
其中所述保温区区域与所述加热区域间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具,其中所述板包括指示所述保温区区域的保温区指示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具,其中所述保温区导板包括安装在其上的蓄热器。
4.一种加热烹饪器具,包括:
外壳;
覆盖所述外壳的顶部的板;
设置在所述板的下面的燃烧器系统;
燃烧器框架,所述燃烧器框架引导在所述燃烧器系统中燃烧的燃烧燃气;
热绝缘器,所述热绝缘器阻止热量从所述燃烧器系统传递到外部;以及
热量阻止构件,所述热量阻止构件设置在用于从所述燃烧器框架的一端流向所述燃烧器框架的另一端的燃烧燃气的排气通道上,所述热量阻止构件阻止热量从所述燃烧燃气传递到所述板,
其中所述热量阻止构件包括在燃烧燃气排放期间将所述板的下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所述燃烧燃气的开口,其中与所述开口完全相对的所述部分是保温区区域,所述下表面的与燃烧器罐相对的部分是加热区域,其中所述保温区区域与所述加热区域间隔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热量阻止构件至少部分地插在所述燃烧器框架和所述板的下表面之间,并且限定所述排气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燃烧器系统安装在所述热绝缘器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具,其中设置多个所述燃烧器系统,并且所述热绝缘器同时热绝缘所述燃烧器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热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热绝缘器同时围住所述燃烧器系统。
CN2007101599496A 2006-12-20 2007-12-20 加热烹饪器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42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130611 2006-12-20
KR1020060130611 2006-12-20
KR1020060130611A KR100826700B1 (ko) 2006-12-20 2006-12-20 가열조리기기 및 가열조리기기의 웜존 기구
KR10-2007-0007104 2007-01-23
KR1020070007104 2007-01-23
KR1020070007104A KR100809746B1 (ko) 2007-01-23 2007-01-23 가열조리기기 및 그 조립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04286A CN101204286A (zh) 2008-06-25
CN101204286B true CN101204286B (zh) 2011-01-26

Family

ID=39564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9949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04286B (zh) 2006-12-20 2007-12-20 加热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0826700B1 (zh)
CN (1) CN1012042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85092B2 (en) * 2011-10-05 2015-03-24 W.C. Bradley Co. Cooking grill and burner having V-shaped firebox
KR101867176B1 (ko) * 2016-09-29 2018-06-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123Y2 (ja) 1979-12-18 1984-01-13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プレ−ト式調理器
JPS608561Y2 (ja) 1979-12-18 1985-03-27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プレ−ト式調理器
EP0124022B1 (de) 1983-04-30 1989-06-07 Schott Glaswerke Kochfeld mit gasbeheizten Brennstellen und einer durchgehenden Kochfläche aus Glaskeramik oder vergleichbarem Material
DE4227672C2 (de) * 1992-08-21 1995-09-14 Schott Glaswerke Gaskochgerät mit einer Platte aus einem für Wärmestrahlung durchlässigen Material
JP2002181341A (ja) 2000-12-11 2002-06-26 Rinnai Corp コンロ
JP2005077071A (ja) 2003-09-03 2005-03-24 Rinnai Corp ガスコン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826700B1 (ko) 2008-04-30
CN101204286A (zh) 2008-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98156C2 (ru) Газовая горелка
EP2399072B1 (en) Gas burner
US9021942B2 (en) Cooker
CA2712227C (en) Open loop gas burner
US8065997B2 (en) Heating cooking appliance
US9080774B2 (en) Cooker
US9702564B2 (en) Cooker
CN101230992B (zh) 加热炊具及其控制方法
US8764437B2 (en) Burner and cooker including the burner
US9188343B2 (en) Oven appliance and a gas burner assembly for the same
CN101641554B (zh) 加热烹饪器具
CN204534587U (zh) 燃气灶具用的隔热内火盖及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101204286B (zh) 加热烹饪器具
JP5753360B2 (ja) 連続炊飯装置
US10408460B2 (en) Gas cooker and valve assembly for gas cooker
US20140261384A1 (en) Steam cooker
KR100751417B1 (ko) 가스 버너 및 이를 이용한 히팅장치
US20090283090A1 (en) Hot Top With Dual Burners
CN101641555B (zh) 加热烹饪器具
US20200370747A1 (en) Multi-level gas burner having ultra low simmer
KR100751418B1 (ko) 가스 버너 및 이를 이용한 히팅장치
US20120266861A1 (en) Burner and cooker including the burner
CN215175034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及燃烧器、燃气灶
CN210688226U (zh) 分气盘和燃烧器和家用燃气用具
KR100809746B1 (ko) 가열조리기기 및 그 조립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