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4432A -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环境中用于共享天线操作的设备、模块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环境中用于共享天线操作的设备、模块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4432A
CN101194432A CNA2005800499714A CN200580049971A CN101194432A CN 101194432 A CN101194432 A CN 101194432A CN A2005800499714 A CNA2005800499714 A CN A2005800499714A CN 200580049971 A CN200580049971 A CN 200580049971A CN 101194432 A CN101194432 A CN 101194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mory module
smart memory
rfid technology
signal
telecommunication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997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4432B (zh
Inventor
M·萨阿里萨洛
J·雅尔卡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Oyj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Oyj filed Critical Nokia Oyj
Publication of CN101194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44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44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44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8Transceiv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23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 G06K19/0724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the record carrier comprising an arrangement for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ircuits on transponder cards, non-contact smart cards or RFIDs the arrangement being a circuit for communicating at a plurality of frequencies, e.g. for managing time multiplexed communication over at least two antennas of different typ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3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circuits, e.g. for protecting identification code in memory
    • G06K19/07309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reading or writing from or onto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7345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reading or writing from or onto record carriers by activating or deactivating at least a part of the circuit on the record carrier, e.g. ON/OFF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 G06K19/077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 G06K19/07749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mounting of circuits in the carrier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non-contact communication,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antenna of a non-contact smart card
    • G06K19/07773Antenna details
    • G06K19/07786Antenna details the antenna being of the HF type, such as a dipo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3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reader and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selectively switching between reader and record carrier appearance, e.g.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s where the NFC device may function as an RFID reader or as an RFID ta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4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ear-field transmission
    • H04B5/45Transpon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5/0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5/70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B5/77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e.g. inductive or capacitive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interrog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大体涉及一种系统。系统主要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天线电路、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和射频信号开关。天线电路设置为向/从配备相应对等接口的任何对等设备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设置为当智能存储器模块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处时与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连接。射频信号开关操作性地连接到天线电路。射频信号开关还适于将天线电路切换为与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以及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一操作性地连接。为了控制射频信号开关的操作,提供了用于产生切换信号的装置。基于至少智能存储器模块是否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处的判据,产生切换信号。

Description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环境中用于共享天线操作的设备、模块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数据通信领域。本发明尤其涉及支持近程通信的可拆卸存储器模块的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地,本发明针对本地通信技术领域,如涉及电磁/静电耦合技术和光短程通信技术的短程通信技术,即特别是近程通信技术(NFC)。在RFID通信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电磁和/或静电耦合实现在电磁谱的射频(RF)部分中,使用例如射频识别(RFID)技术,其主要包括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transponder),为简单起见指定为射频(RFID)标签,以及射频识别应答器读卡器,为简单起见指定为射频(RFID)读卡器。
通常,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广泛用于给物体加标签,以建立人的身份以及识别具有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的物体。基本上,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包括具有数据存储能力的电子电路以及射频(RF)接口和高频(HF)接口,分别将天线耦合到电子电路。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通常容纳在小容器中。根据部署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的需要(即数据传输速率、询问的能量、传输范围等),为不同射频上的数据供应和传输提供不同类型,例如分别在从若干10-100kHz到几个GHz的范围中,(例如134kHz,13.56MHz,860-928MHz,2.4GHz等;仅用于说明)。
可以区分两个主要的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种类,即有源和无源应答器。无源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由产生询问信号的射频识别(RFID)读卡器激活和供电,所述信号是例如在一个或多个预定的确定频率的一个或多个射频(RF)信号。所以,换言之,无源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不需要自己的电源用于通信。有源射频识别(RFID)应答器包含其自己的电源如电池或用于供电的蓄电池。设想大量基于RFID通信的应用包括例如为物品加标签、电子物品和产品监视和管理、保健、制药、零售物流、电子票务和支付应用等等。例如,Philips Electronics的MIFARE标准是RFID通信标准的一个示例,其在公共运输系统服务中提供电子票务应用。
已经开发了RFID通信的评价,其公知为近程通信(NFC)标准,包括近程通信(NFC)接口和协议(NFCIP-1/NFCIP-2)的标准,使用操作于13.56MHz中心频率的感应耦合设备用于基于处理器的(外围)设备的互连。该标准定义了近程通信接口和协议(NFCIP-1/NFCIP-2)的有源和无源通信模式两者,以针对联网的产品以及消费者设备使用支持近程通信的设备实现通信网络。具体地,NFC标准规定调制机制、编码、传输速率以及RF接口的帧格式,以及初始化机制和初始化过程中数据冲突控制所需的条件。此外,NFC标准定义了包括协议激活和数据交换方法的传输协议。系统问信息互换至少还需要互换各方在互换代码和数据结构上的一致。NFC通信标准的更多信息可从例如NFC Forum,Wakefield,MA01880,USA(www.nfc-forum.org)中找到。
由于RFID通信和特别是包括近程通信的相关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便携CE设备,特别是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将进入市场,该便携CE设备能遵循RFID通信和/或相关通信标准。这种便携CE设备优选地配备能用作应答器设备和/或读卡器设备的通信设备,使所述设备能根据包括近程通信(NFC)标准的任何RFID通信标准和/或相关的任何本地RF通信标准,提供、感测、捕获、读和/或写数字信息。
参考电子票务/支付解决方案,机密信息必须被处理且服务提供商将实施其自身特定的安全和验证实现。原则上,例如基于支持NFC的便携CE设备的电子票务/支付解决方案的实现是可能的,但是将需要复杂和耗时的标准化。而且,电子票务/支付解决方案的服务提供商,包括例如公共运输服务提供商、信用卡提供商等,是否会愿意在共同标准上实现似乎是令人怀疑的。相反,希望电子票务/支付解决方案将基于电子票务/支付服务提供商发行的各个RFID应答器而建立。设想的方案基于可拆卸(智能)存储器模块,优选地带有安全的存储器和加密的元件,具有其自己的用于无线数据通信的射频接口。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多个视频实现的存在既不需要也无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将几个基于RFID的通信应答器更经济地集成在支持RFID/NFC通信的便携CE设备中。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附于便携CE设备的基于RFID的通信应答器可操作的基于RFID的通信的用户可控性。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所附的独立权利要求限定的主题解决。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包括天线电路、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以及射频信号开关。所述天线电路设置为向/从配备有相应对等接口的任何对等设备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设置为当智能存储器模块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时与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连接。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所述射频信号开关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所述射频信号开关还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切换为与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一操作性地连接。为了控制射频信号开关的操作,提供用于产生切换信号的装置。基于至少智能存储器模块是否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的判据,产生所述切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用于产生切换信号的装置还至少考虑包括一组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判据,该组内容包括接通智能存储器模块、激活智能存储器模块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接收终端设备可操作的应用发布的命令、在终端设备的用户输入时接收命令、来自对等设备的指示、以及终端设备可用的上下文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可操作性地连接通过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射频信号开关适于可选择地在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一个和多个匹配电路插入由在天线电路与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一之间的射频信号开关建立的射频信号路径中。匹配电路设置为调节在天线电路和切换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间的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射频信号开关的切换在接收到确认时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恢复射频信号开关的原始切换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可操作为RFID应答器模块和/或RFID读卡器模块和/或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可按照近程通信(NFC)标准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可拆卸地连接到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天线电路以及设置为当智能存储器模块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时与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连接的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天线电路设置为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至少基于智能存储器模块是否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处的判据,产生切换信号,以控制射频信号开关的操作。通过射频信号开关,切换天线电路,以与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一操作性地连接。射频信号开关操作性地连接到天线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切换信号的产生是基于包括一组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判据,该组内容包括接通智能存储器模块、激活智能存储器模块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接收终端设备可操作的应用发布的命令、在终端设备的用户输入时接收命令、来自对等设备的指示、以及终端设备可用的上下文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操作性地连接通过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射频信号开关可选择地在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间切换。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在由射频信号开关建立的射频信号路径中插入的一个和多个匹配电路,调节在天线电路和切换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间的(电)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射频信号开关的切换在收到确认时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恢复射频信号开关的切换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可操作为RFID应答器模块和/或RFID读卡器模块;和/或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按照近程通信标准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可拆卸地与终端设备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天线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之间的射频信号路径是响应于将智能存储器(智能卡)模块连接到终端设备而建立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控制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当所述程序运行在计算机、终端、网络设备、移动终端、支持移动通信的终端或专用集成电路上时,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的程序代码部分。可选地,专用集成电路(ASIC)可执行适于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上述步骤的一个或多个指令,即等同于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代码部分,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运行在计算机、终端、网络设备、移动终端、或支持移动通信的终端上时,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包含在载波中并表示指令的计算机数据信号,当其被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被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智能存储器模块,其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设置为可与移动终端设备的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进行连接。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天线电路、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和射频信号开关。所述天线电路设置为向/从配备有相应对等接口的任何对等设备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设置为当智能存储器模块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时与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开关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所述射频信号开关还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切换为与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一操作性地连接。为了控制射频信号开关的操作,提供用于产生切换信号的装置。至少基于智能存储器模块是否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的判据,产生所述切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匹配电路。匹配电路设置为调节在终端设备的天线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间的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用于存储秘密数据的保护的数据存储。保护的数据存储优选地通过适于满足安全需求的智能卡或智能卡模块进行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可拆卸地与终端设备的智能存储器接口进行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设置为提供:射频信号连接器,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的天线供给和/或接收射频信号;到终端设备的存在信号;到终端设备的切换信号;用于与移动终端设备交换数据和/或指令的数据连接器;和/或用于接收电源电压的功率连接器。优选地,智能存储器模块设置为适合于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的、用于容纳智能存储器模块的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的连接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系统,其包括移动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天线电路、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和射频信号开关。所述天线电路设置为向/从配备有相应对等接口的任何对等设备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设置为当智能存储器模块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时与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连接。所述射频信号开关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所述射频信号开关还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切换为与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一操作性地连接。为了控制射频信号开关的操作,提供用于产生切换信号的装置。基于至少智能存储器模块是否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的判据,产生所述切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移动终端设备的模块。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天线电路、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和射频信号开关。所述天线电路设置为向/从配备有相应对等接口的任何对等设备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设置为当智能存储器模块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时与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连接。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所述射频信号开关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所述射频信号开关还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切换为与终端设备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和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之一操作性地连接。为了控制射频信号开关的操作,提供用于产生切换信号的装置,其由用于控制的模块包含。基于至少智能存储器模块是否出现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的判据,产生所述切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移动终端设备是根据本发明的任一上述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设备和/或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是根据本发明的任一上述实施例的智能存储器模块。
附图说明
附图提供了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理解并被结合在其中组成此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意框图;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3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操作状态的示意框图;
图3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另一操作状态的示意框图;
图4a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操作状态的示意框图;
图4b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另一操作状态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框图;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的操作序列的示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当参考本发明的实施例阅读详细说明时,本发明的读者将明白本发明的优点,基于这些实施例,本发明的构思易于理解。在详细说明和附图中,为了清楚,相同或相似组件、单元或设备将用相同参考标号表示。
应注意,名称:终端设备、便携设备、移动设备和便携消费者电子(CE)设备在说明书中的使用是同义的。
参考图1,将给出可实现在根据本发明构思的实施例的便携消费者电子(CE)设备100中的功能和结构组件的介绍并详细说明。
图1基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消费者电子(CE)设备100的实现示意地示出了示例用户终端。图1的框图以图解的形式示出了蜂窝终端的主要结构设计。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图1所示的示例性便携CE设备100。反而,应理解本发明可以用于任何类型的便携用户终端尤其包括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类似的用户终端。
所示的便携CE设备100通常包括:中央或移动处理单元(CPU)510、数据和应用存储520(优选为内部的)、包括音频输入/输出(I/O)装置的输入/输出装置550、带有输入控制器(Ctrl)的小键盘560和带有显示控制器(Ctrl)的显示器570。
便携CE设备100的操作通常由中央处理单元(CPU)/移动处理单元(MPU)510控制,通常是基于操作系统或任何基本的控制应用,其通过向用户提供其功能性来控制CE设备100的功能、特征和功能性。数据和应用存储520,优选设置在便携CE设备100的内部,用于存储和提供操作系统、一个或多个应用、应用数据以及包括例如配置/设置数据、联系信息、消息信息、日历信息、多媒体数据等的用户数据。数据和应用存储520实现为ROM(只读存储器)和/或RAM(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基于已知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显示器和显示控制器(Ctrl)570通常由中央/移动处理单元(CPU/MPU)510控制并为用户提供信息,尤其包括(图形)用户界面(UI),使得用户能使用CE设备100的功能、特征和功能性。提供小键盘和小键盘控制器(Ctrl)560使得用户能输入信息。通过小键盘输入的信息通常是由小键盘控制器(Ctrl)提供给处理单元(CPU/MPU)510,其通常根据输入信息被命令和/或控制。音频输入/输出(I/O)装置550包括例如用于回放音频信号的扬声器和/或用于记录音频信号的麦克风。处理单元(CPU/MPU)510可控制将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输出信号以及将音频输入信号转换成音频数据,其中例如音频数据具有适合传输和存储的格式。数字音频到音频信号的音频信号转换以及反向转换通常由例如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未示出)实现的数字-模拟以及模拟-数字电路支持。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CE设备100可包括耦合到蜂窝天线并可与相应的用户标识模块(SIM)540操作的蜂窝接口(I/F)580。蜂窝接口(I/F)580设置为蜂窝收发器以从蜂窝天线接收信号、对信号解码、解调信号并将它们减少到基带频率。蜂窝接口580提供空中接口,它和用户标识模块(SIM)540一起用于与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相应的无线接入网络(RAN)进行蜂窝通信。蜂窝接口(I/F)580的输出则由可能需要中央处理单元(CPU)510进一步处理的数据流组成。蜂窝接口(I/F)580设置为蜂窝收发器,还从中央处理单元(CPU)510接收数据,这些数据将要通过空中接口传输到无线接入网络(RAN)。因此,蜂窝接口(I/F)580将信号编码、调制并转换到将被使用的射频。然后蜂窝天线将生成的射频信号传输到相应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的无线接入网络(RAN)。蜂窝接口580优选地支持第二代数字蜂窝网络如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其能用于GPRS(通用分组无线业务)和/或EDGE(增强数据GSM演进)、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或任何类似或相关的用于蜂窝电话标准的标准。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便携CE设备100还包括本地数据接口(I/F)300和数据接口(I/F)590,优选地适于根据存储器控制器功能性与一个或多个与之相连的存储器模块交换数据和/或指令。但是,应注意在智能卡模块集成在某些模块中的实施例中,需要直接链接到本地数据接口(I/F)300以保证交易的时间需求。
实现的无线短程数据接口(I/F)300或无线短程收发器使得便携CE设备100能与任何相应的对等网络、基站或对等接收器或收发器进行本地无线数据通信。本地数据接口(I/F)300优选地基于低功率射频(LPRF)收发器而实现,特别是分别包括任何已知的或未来的RFID通信标准和近程通信(NFC)标准的射频识别(RFID)技术。
此外,提供内部(可拆卸的或集成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和/或外部可拆卸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数据接口(I/F)590用于在可拆卸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和便携CE设备100之间,即可拆卸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和控制其操作的便携CE设备100的CPU/MPU 510之间,接口连接数据和指令通信。数据接口(I/F)590可以由任何适当的硬件和/或软件接口建立,这在本领域当前或将来可得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优选地根据MMC(多媒体卡)、SD(安全数据)或任何兼容的存储器模块标准而实现。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实现。
另外,除了上述蜂窝接口580或作为其替换,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口可实现在示例性便携CE设备100中。目前有大量可用的无线网络通信标准。例如,便携CE设备100可包括根据任何IEEE 802.xx标准、WLAN(无线局域网)标准、UWB(超宽带)标准、Wi-Fi标准、任何蓝牙标准(1.0,1.1,1.2,2.0 ER)、ZigBee(用于无线个人局域网络(WPAN))、红外数据接入(IRDA)、任何其他当前可用的标准和/或任何未来的无线数据通信标准操作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网络接口。而且,实现在示例性便携CE设备100中的网络接口(也)可支持有线网络,如以太网LAN(局域网)、PSTN(公共交换电话网络)、DSL(数字用户线)和/或其他当前可用的以及未来的标准。
此外,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便携CE设备100可包括广播接收器接口(未示出),其使得便携CE设备100能访问广播传输服务,包括数字视频广播(DVB-T,DVB-H)、数字音频广播(DAB)、世界数字广播(DRM)、集成业务陆地数字广播(ISDB-T)、先进电视系统委员会(ATSC)和数字多媒体广播(DMB-T)技术,这仅是几个示例。
上述参考图1示出并描述的便携CE设备100代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示例实施例,基于该电子设备,本发明构思可实现。总之,任何电子设备,特别包括蜂窝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袖珍个人计算机、便携个人计算机、通信终端或任何其他具有处理能力的(便携)消费者电子(CE)、可用RFID技术操作的适当的本地无线通信模块300以及可连接到消费者电子(CE)的适当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根据本发明是可应用的。
图1所示的组件和模块可在便携CE设备100中集成为分开的、单独的模块,或其任意组合。优选地,便携CE设备1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和模块可与中央/移动处理单元(CPU/MPU)集成在一起形成片上系统(SoC)。该片上系统(SoC)优选地将计算机系统的所有组件集成到单个芯片中。片上系统(SoC)可包含数字、模拟、混合信号,以及通常还有射频功能。典型的应用是在嵌入系统和便携系统领域,其特别针对尺寸和功耗严格限制。这种片上系统(SoC)通常由许多执行不同任务的集成电路(IC)组成。这些可包括一个或多个组件,其包括微处理器(CPU/MPU)、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一个或多个UART(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一个或多个串行/并行/网络端口、DMA(直接存储器存取)控制器芯片、GPU(图形处理单元)、DSP(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半导体技术的最新发展已经使VLSI(超大规模集成)集成电路复杂度增加,使得可能将系统的所有组件集成在单个芯片中。
以下实施例将示出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实施例以及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和本地无线通信接口300的协作。
参考图2a和图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示意框图。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优选地由控制电路控制,即μC(微控制器)601,其连接到数据存储602。该数据存储提供用于存储数字信息、数据、数据记录等。该数据存储可以是能读和写访问的FLASH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只能读访问的只读存储器。总之,数据存储602可根据任何当前或未来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技术人员会理解数据存储的实现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一方面,数据存储可通过数据接口(I/F)连接器612被访问用于数据读和/或数据写,该连接器优选地将智能存储器模块600连接到便携CE设备100的数据接口(I/F)590的相应连接器。另一方面,数据存储还可分别通过RFID电路和RFID逻辑被访问用于数据读和/或数据写。读和/或写访问可根据任何当前的或任何RFID技术标准而进行。
有关RFID逻辑和RFID传输协议的实现细节超出本发明的范围。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任何具体的RFID技术和/或传输协议。
RFID逻辑603产生的射频信号通过天线连接器615供应给便携CE设备100。下面将参考附图结合下述实施例详细说明天线信号。参考图2a,RFID逻辑603产生的射频信号直接供应给天线连接器615,而参考图2b,RFID逻辑603产生的射频信号通过匹配电路604供应给天线连接器615。下面将参考附图结合下述实施例详细说明匹配电路的操作。
原则上,RFID逻辑603设置用于从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μC 601接收数据信号,该数据信号代表从数据存储602读出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信号嵌入射频基带频率,其导致通过天线连接器615提供调制过的射频信号用于通过射频天线进行发送。基于数据存储602的实现,RFID逻辑603还可设置用于通过天线连接器615接收调制过的射频信号用于解调,这产生一个或多个数据信号。这些数据信号被供应给μC 601。被接收并被解调的数据信号可代表用于命令μC601的指令和/或被写入数据存储602的数据信息。μC 601和RFID逻辑603操作分别所需的时钟信号可由时钟发生器605提供或可从供应给RFID逻辑603的射频信号产生。RFID逻辑可设置为具有依据任何已知或未来的RFID技术的应答器功能性的RFID应答器模块、具有依据任何已知或未来的RFID技术的读卡器功能性的RFID读卡器模块、或具有依据任何已知或未来的RFID技术的应答器和读卡器功能性的RFID模块。
提供电源连接器611为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供电。电源连接器611优选地连接到便携CE设备的电源,即电池和/或可充电蓄电池。应注意,根据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功率是从外部的源提供的。在此实施例中,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在便携CE设备不被供电的情况下也可操作。而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存在信号连接器613和/或切换信号连接器614可设置用于向便携CE设备提供存在信号以及天线切换信号。下面将参考附图结合下述实施例详细说明存在信号和天线切换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数据存储602或至少其一部分可以是安全的/保护的存储器。这种保护的存储器通常设置用于分别存储秘密数据和信息。典型的秘密信息是允许数字支付交易的信息或数字票务信息。基于数据存储602实现的保护的存储器或其保护的存储器部分特别适于满足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必须要考虑以保证与存储在其中的秘密数字信息有关的安全和隐私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处理秘密数字信息如上述数字票务数据和数字支付数据是从用户角度以及从服务提供商角度针对安全和隐私方面,其中服务提供商涉及所讨论的数字信息的发布机构和接受机构两者。安全需求可通过能加密和/或解密存储在数据存储602的保护的存储器或保护的存储器部分中的数据的任何加密技术来达到。而且,安全需求也可通过访问控制机制来实现,例如通过可利用公钥技术操作的验证。应注意,以上简要说明的保护的存储器的设置在本领域是公知的且在本发明范围之外。本发明不应被理解为限于数据存储602的任何具体实施例。
通过包括在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中的智能卡模块606可以提供保护的存储器。智能卡模块606优选地满足上述必须坚持的安全需求,以允许存储交易相关的数据如信用卡数据、货币卡数据、电子票数据等。因此智能卡模块606可包括密码逻辑、验证机制等,据此满足安全需求。包括在智能卡模块606中的安全机制可基于专有的或标准化的安全技术。每个服务提供商(例如信用卡交易服务提供商、银行、票务服务提供商、公共运输服务提供商等)可根据其自己的规范实现智能卡模块606。应注意,关于这种智能卡模块606或智能卡的详细实现和需求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且本发明不限于其任何具体的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提供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组件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不限于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任何具体实现。特别地,μC(微控制器)601、时钟发生器605、数据存储602、智能卡模块606和/或RFID逻辑可基于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实现。对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操作的控制同样可通过设计用于相应地控制和操作智能存储器模块的任何控制电路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优选地可拆卸地连接到手持移动电话,其中安全需求通过用户需要输入个人识别号(PIN)以激活手持移动电话来实现。开机所需的该PIN,是与手持移动电话的SIM唯一相关的。因此,当移动电话关机或例如当从屏保模式激活电话时,PIN输入防止未经授权使用该移动电话和其所附组件。
参考图3a和图3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带有用于容纳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的便携CE设备100的示意框图,以及具有插入相应接口700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便携CE设备100的示意框图。为了简单起见,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和实施例,图3a和图3b中的框图简化为组件和子组件。
参考图3a,参考图1所述的无线接口(I/F)300体现为包括控制器/接口组件304的子组件,其优选地通过数据总线从便携CE设备100的CPU/MPU 510接收数据。收到的数据被调制到基带频率上并被近程通信(NFC)电路和逻辑305分别供应给相应的天线310,用于在空中发送给对等无线接口。而且,通过天线310接收的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被供给NFC逻辑305和控制器/接口304用于解调和提供嵌入在通过接口304收到的RF信号中的数据,以由便携CE设备100的CPU/MPU 510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控制器/接口304和NFC逻辑305可由图1的无线接口300包含。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基于以下说明,此处所示的NFC逻辑305仅是示例性的。应将该NFC逻辑理解为根据任何已知的或未来的RFID技术代表任何基于RFID技术的能进行数据通信的逻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NFC逻辑305和天线310之间插入天线信号切换模块320(为了简单起见,指定为在下面的天线开关320)。根据天线切换信号S4,天线开关320能在NFC逻辑305和天线310之间以及在设置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中的天线连接器和天线310之间建立信号连接。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的天线连接器与插入接口700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天线连接器615一起操作。换言之,这表示天线开关320允许在便携CE设备的NFC逻辑305与便携CE设备100的天线310之间以及在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RFID逻辑603与便携CE设备100的天线310之间选择性的信号连接。
参考图3b,智能卡模块600插入接口700以及响应于在接口700处检测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存在所产生的天线切换信号S4,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由智能卡模块600(即,其μC 601)产生并供给天线开关320用于根据上述说明操作天线开关320的切换位置。天线切换信号S4的产生可根据由智能卡模块600通过数据接口连接器612从便携CE设备590的数据接口(I/F)590接收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控制或可由智能卡模块600(即,其μC 601)自发地产生。天线开关320的切换操作将参考图7的流程图详细说明,其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天线开关320的操作序列。
大体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提供一个或多个连接器,其与参考图2a和图2b的上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连接器一起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存储器模块接口700设计为用于容纳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插槽。应注意本发明不限于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的任何具体的机械设计,其机械设计可特别包括任何插槽布置、任何支架/支撑布置、任何插头和插座连接、任何电缆接合布置等。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优选地连接到特别具有用于与便携CE设备100交换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器控制器能力的数据接口590。
参考图4a和图4b,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了具有用于容纳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的便携CE设备100的示意框图,以及具有插入相应接口700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便携CE设备100的示意框图。为了简单起见,图4a和图4b中所示框图简化为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和实施例的组件和子组件。
参考图4a,参考图1所述的无线接口(I/F)300体现为子组件,包括控制器/接口组件304,其优选地通过数据总线从便携CE设备100的CPU/MPU 510接收数据。收到的数据被调制到基带频率上并被近程通信(NFC)电路和逻辑305分别供应给相应的天线310,用于在空中发送给对等无线接口。而且,通过天线310接收的承载接收的射频(RF)信号被供给NFC逻辑305和控制器/接口304用于解调和提供嵌入在通过接口304收到的RF信号中的数据,以由便携CE设备100的CPU/MPU 510处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控制器/接口304和NFC逻辑305可由图1的无线接口300包含。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NFC逻辑305和天线310之间插入天线信号切换模块320(为了简单起见,指定为在下面的天线开关320)。根据天线切换信号S4*,天线开关320能在NFC逻辑305和天线310之间以及在设置在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中的天线连接器和天线310之间建立信号连接。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的天线连接器与插入接口700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天线连接器615一起操作。这表示天线开关320允许在便携CE设备的NFC逻辑305与便携CE设备100的天线310之间以及在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RFID逻辑603与便携CE设备100的天线310之间选择性的信号连接。
参考图4b,智能卡模块600插入接口700以及由便携CE设备100的控制器/接口304产生的天线切换信号S4*被供给天线开关320用于根据上述说明操作天线开关320的切换位置。天线切换信号S4*的产生通常由便携CE设备590的CPU/MPU 510控制或可由无线接口300的控制器接口304自发地产生。控制器接口304被提供存在信号S3,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其指示具有RFID逻辑和功能性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存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存在信号S3可由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产生并通过其相应的存在信号连接器612从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接收。天线切换信号S4*优选地依据来自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存在信号S3由便携CE设备100的控制器/接口304产生。天线开关320的切换操作将参考图7的流程图详细说明,该流程图示出了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操作天线开关320的操作序列。
参考图5和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匹配电路的不同布置的示意框图。提供匹配电路以调节电特征(电特征值、电参数),例如电阻抗、波阻抗、感应率和/或其他电的值,以尽可能获得RFID逻辑603和天线310以及NFC逻辑305和天线310的特征的最佳调节。匹配电路306获得的特征调节考虑插入在天线310和RFID逻辑603以及NFC逻辑305之间的天线开关320的特征。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匹配电路603的操作可以通过调节参数可控制。根据逻辑(305、603)、天线开关320和天线310各自的特征,调节参数被提供给匹配电路603。
大体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匹配电路的特征调节能解决下列组中的至少一个,包括:改善的信噪比(SNR)、改善的RF信号接收灵敏度以及改善的传输强度。信号路径(包括连接器)的差异以及逻辑的布局将通过一个或多个匹配电路被补偿。
参考图5,匹配电路306分别插入在天线开关320与RFID逻辑603以及NFC逻辑305之间的RF信号的每一信号路径中。第一匹配电路306用于RFID逻辑603和天线310之间的特征调节。优选地根据图2a所示的实施例布置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并参考它详细说明。
参考图6,公共匹配电路306插入在天线开关320和天线310之间的RF信号的信号路径中。公共匹配电路306用于RFID逻辑603和天线310之间以及NFC逻辑305和天线310之间的特征调节。优选地根据图2b所示的实施例布置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并参考它详细说明。
通过一个或多个调节参数,匹配电路306的可配置性可使用在参考图5和图6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调节参数可由NFC逻辑305、控制器/接口304、RFID逻辑603和/或μC 601提供。调节参数优选地基于例如在生产测试过程中执行的校准测量而确定。
参考图7,说明了示意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操作序列。
操作序列开始以及在第一操作中,根据上述实施例之一,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存在被检查到。在操作S100中,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存在被检测到。检测可通过接收存在信号S3而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存在信号S3指示存在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在操作S110中,取回的存在信号S3的状态得以检查。如果不存在任何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操作序列返回到取回存在信号S3的操作。否则,操作序列继续。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没有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时,天线开关的切换状态设置为耦合天线310和NFC逻辑305。
在操作S120中,检查是否必须产生天线切换信号S4、S4*。切换信号S4或S4*的产生可通过用户交互由便携CE设备100、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对等设备、RFID逻辑603和/或NFC逻辑305所指令、执行或发起,该对等设备例如传输可由便携CE设备翻译的作为指示切换的信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明白所列举的产生天线切换信号的事件或判据并不完整且只是提供本发明的一些示例性实施例。
结合用户交互,响应于用户输入,生成在可能的切换状态之一中切换天线开关320的天线切换信号S4、S4*。用户能限定天线开关320的切换状态,使得RFID逻辑603或NFC逻辑305能和天线310一起操作。优选地,限定天线开关320的切换状态的功能性通过(图形)用户界面可操作,该用户界面向用户提供相应的输入用于切换。
参考对等设备,天线开关的切换以及因此切换信号S4、S4*的产生由对等设备请求、指示或指令。例如柜员机、销售点、售票机等的对等设备优选地向便携CE设备100发布消息。该消息可通过用于在对等设备和便携CE设备100之间数据交换的任何数据接口或数据连接来发送,收到该消息时,便携CE设备100被告知该请求或指令以产生切换信号S4、S4*,以便切换到对等设备指示的切换状态。例如销售点的对等设备通过NFC连接、蓝牙连接、蜂窝通信连接等发送例如消息到便携CE设备100。应注意可采用参考图1所述的任何数据通信接口。收到消息并解析后,便携CE设备100产生切换天线开关320的切换信号S4、S4*,以在天线310和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之间建立RF信号路径,其包含交易相关信息如信用卡数据和货币卡数据。建立RF信号路径之后,销售点向RFID逻辑603发送询问信号以取回交易相关信息。
参考便携CE设备,天线开关320的切换状态分别由便携CE设备100以及与便携CE设备100一起操作的一个或多个应用自发地操作。例如,激活的应用可控制天线开关3 20的切换状态以采用NFC逻辑305或RFID逻辑603从任何对等设备取回数据、向任何对等设备发送数据或为任何对等设备的取回而提供数据。依据将要使用哪一逻辑,切换状态可被激活的应用控制。
参考智能存储器模块,天线切换信号S4、S4*由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或其任何组件产生。例如,天线开关320的切换可通过将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插入便携CE设备100的相应接口700而实现。而且,当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或其任何组件开始操作或激活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任何组件时,天线开关320的切换可由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或其任何组件发起。例如,通过将智能存储器模块600连接到便携CE设备100的数据接口590接收一个或多个指令,可激活RFID组件603或智能卡606。所述一个或多个指令可包括有关验证和/或访问控制的序列以便激活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特别是RFID组件603或智能卡606。激活之后,智能存储器模块产生天线切换信号S4以在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和便携CE设备100的天线310之间建立信号路径。
参考NFC逻辑,例如当通过天线310接收RF信号时产生切换信号S4、S4*,该RF信号原来打算被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RFID逻辑603接收。该RF信号可被频率、调制结构、嵌入的数据、嵌入的指令等所指定,接收了这个RF信号时,NFC逻辑305和/或控制器/接口304开始产生天线切换信号S4、S4*以在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和便携CE设备100的天线310之间建立信号路径。
参考RFID逻辑,例如当通过天线310接收RF信号时产生切换信号S4、S4*,该RF信号原来打算被便携CE设备100的NFC逻辑305接收。该RF信号可被频率、调制结构、嵌入的数据、嵌入的指令等所指定,接收了这个RF信号时,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开始产生天线切换信号S4、S4*以在NFC逻辑305和便携CE设备100的天线310之间建立信号路径。
参考上下文信息,任何上下文信息可以对便携CE设备可用,其中上下文信息包括例如位置/定位相关信息,指示便携CE终端的用户当前在商店、购物中心、银行大厅、电影院里,在柜员机、售票机、销售点附近等等。不管上下文信息的来源和上下文信息的发送/接收方式,便携CE终端可操作的应用可基于上下文信息而确定,这对用户产生天线切换信号S4、S4*以建立应用限定的信号路径是有益的。
总之,天线开关320的切换可基于智能存储器模块的存在、用户发起的功能性/应用选择(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一个或多个UI命令)和/或基于提供给便携CE设备的上下文信息的自动功能性/应用选择。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以上给出的示例可以按任何方式组合以使能天线开关320的适应情况的切换。天线切换可以是响应于由便携CE设备、其组件、智能存储器模块和/或其任何组件检测的切换判据/事件所指定的判据/事件驱动的切换。
存在产生的天线切换信号S4、S4*,天线开关按照操作S140操作。在切换之前,便携CE设备100的用户可被告知预期的切换例如通过通知显示,其要求用户接受或者拒绝预期的切换。通知后,允许用户释放或拒绝该切换操作。
在操作S150和S160,天线开关320的切换被释放,并且在NFC逻辑305和天线310之间建立信号路径。否则,天线开关320的切换被释放,并且在天线310和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以及其RFID逻辑603之间建立信号路径。因此,NFC逻辑305和RFID逻辑603分别可操作于数据/信号交换。
结合信号路径的建立,可调节通过建立的信号路径耦合的天线和逻辑的电特征。该调节应获得具有(特定布局)基本特征的天线和每个也具有(特定设计)基本特征的逻辑之间的互操作。特征的调节或匹配应尽可能最佳。特征的调节可通过插入在信号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匹配电路而获得。通常提供固定的匹配电路以匹配一个逻辑和一个天线的特征。可选地,这种匹配电路可以根据确定匹配电路的匹配/调节操作的调节参数可配置。调节参数可存储在使逻辑与适合匹配的调节参数相关的表格中。调节参数可以预定义,由逻辑提供,或通过测试信号产生和分析而获得。
完成数据交换操作之后,在操作S190,天线开关320可返回缺省切换状态。在操作S200,操作序列或者返回操作S100重复执行操作序列或者结束。
本领域技术人员会明白基于以上给出的说明,本发明构思不限于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便携CE设备的智能存储器模块。可设置天线开关320用于将多于两个RF信号终端切换到连接到便携CE设备的公共天线310的公共天线终端。而且,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基于便携CE设备100包含的NFC逻辑和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包含的RFID逻辑而实现。NFC逻辑和RFID逻辑代表基于RFID技术支持数据通信的通信逻辑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根据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可通过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包含的和CE设备100包含的任何基于RFID技术的逻辑来实现。
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随着技术进步,本发明构思能以更广泛的方式实现。因此本发明及其实施例不限于上述示例和具体实施例但是可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变化。

Claims (35)

1.一种移动终端设备(100),包括:
天线电路(310),设置为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
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设置为当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时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接口连接,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包含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以及
射频信号开关(320),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310)并且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310)切换为与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以及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一操作性地连接;
装置,用于至少基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是否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的判据,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的操作的切换信号(S4、S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用于产生所述切换信号(S4、S4*)的装置还基于包括一组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判据,该组内容包括:接通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激活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可操作的应用发布的命令、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输入时接收命令、来自对等设备的指示、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上下文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可操作性地连接通过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
4.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适于可选择地在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和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间切换。
5.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
一个和多个匹配电路,插入在天线电路(310)与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和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一之间由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建立的射频信号路径中;
所述匹配电路设置为依靠所述建立的射频信号路径调节在所述天线电路(310)和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603)之间的特征。
6.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的切换在接收到确认时执行。
7.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的原始切换状态被恢复。
8.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
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可操作为RFID应答器模块和/或RFID读卡器模块和/或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可按照近程通信(NFC)标准操作。
9.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的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
10.根据以上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设备,还包括:
用于控制所述切换的装置(304)。
11.一种控制移动终端设备的方法,所述移动终端设备包括:天线电路(310),其配置用于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以及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设置为当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时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接口连接,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包含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是否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的判据,产生(S120)用于控制射频信号开关(320)的操作的切换信号(S4、S4*);以及
通过射频信号开关(320)切换所述天线电路(310),以与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和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一操作性地连接,
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31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信号(S4、S4*)基于包括一组内容中的至少一个的判据而产生,该组内容包括:接通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激活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的一个或多个组件、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可操作的应用发布的命令、在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输入时接收命令、来自对等设备的指示、以及所述终端设备可用的上下文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可操作性地连接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通过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
14.根据权利要求11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可选择地在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和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间切换。
15.根据权利要求11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通过在由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建立的射频信号路径中插入的一个和多个匹配电路(604、306),调节在所述天线电路(310)和所述切换的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603)之间的特征。
16.根据权利要求11到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收到确认时切换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
17.根据权利要求11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恢复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的切换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1到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可操作为RFID应答器模块和/或RFID读卡器模块;和/或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可按照近程通信标准操作。
19.根据权利要求11到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可拆卸地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
20.根据权利要求11到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线电路(310)和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之间的所述射频信号路径是响应于将所述智能存储器(智能卡)模块连接到所述终端设备而建立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1到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射频信号路径可选择地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所述用户输入而建立,所述输入可通过用户界面操作。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程序代码部分,用于当所述程序运行在基于处理器的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便携终端、消费者电子设备或支持移动通信的终端上时,执行权利要求11到21中任一项的操作。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上的程序代码部分,用于当所述程序产品运行在基于处理器的设备、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便携终端、消费者电子设备或支持移动通信的终端上时,执行权利要求11到21中任一项的操作。
24.一种包含在载波中并表示指令的数据信号,当其由处理器执行时导致权利要求11到21中任一项的操作得以执行。
25.一种智能存储器模块,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
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设置为与移动终端设备(100)的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可连接;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
天线电路(310),设置为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
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设置为当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时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接口连接;
射频信号开关(320),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310)并且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310)切换为与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以及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一操作性地连接;以及
装置,用于至少基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是否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的判据,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的操作的切换信号(S4、S4*)。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智能存储器模块,还包括:
匹配电路(603),设置为调节在移动终端设备(100)的天线电路(310)和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间的特征。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智能存储器模块,还包括:
保护的数据存储(602、606),用于存储秘密数据,优选地设置为通过智能卡(606)。
28.根据权利要求25到27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存储器模块,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可拆卸地与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智能存储器接口(700)可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5到28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存储器模块,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设置为提供:
射频信号连接器,用于通过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天线发送和/或接收射频信号;
到所述终端设备(100)的存在信号;
到所述终端设备的切换信号;
数据连接器,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设备交换数据和/或指令;和/或
功率连接器,用于接收电源电压。
30.一种系统,包括移动终端设备(100)和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600);
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包括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
天线电路(310),设置为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
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设置为当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时与所述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接口连接;
射频信号开关(320),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310)并且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310)切换为与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以及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一操作性地连接;以及
装置,用于至少基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是否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的判据,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的操作的切换信号(S4、S4*)。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是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的移动终端设备(100)。
32.根据权利要求31或3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是根据权利要求25到29中任一项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
33.一种用于控制移动终端设备(100)的模块,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
天线电路(310),设置为发送和接收承载数据的射频(RF)信号;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
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设置为当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时与所述至少一个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接口连接;以及
射频信号开关(320),操作性地连接到所述天线电路(310)并且适于将所述天线电路(310)切换为与所述终端设备(1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305)以及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的所述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电路(603)之一操作性地连接;
其中所述用于控制的模块(304)包括:
装置,用于至少基于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是否出现在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接口(700)处的判据,产生用于控制所述射频信号开关(320)的操作的切换信号(S4、S4*)。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模块,其中所述移动终端设备(100)是根据权利要求1到11中任一项的移动终端设备(100)。
35.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所述的模块,其中所述智能存储器模块(600)是根据权利要求25到29中任一项的智能存储器模块(600)。
CN2005800499714A 2005-06-30 2005-06-30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环境中用于共享天线操作的设备、模块和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44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IB2005/001869 WO2007003978A1 (en) 2005-06-30 2005-06-30 Device, module and method for shared antenna operation in a rfid technology base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4432A true CN101194432A (zh) 2008-06-04
CN101194432B CN101194432B (zh) 2012-09-05

Family

ID=376041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80049971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94432B (zh) 2005-06-30 2005-06-30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环境中用于共享天线操作的设备、模块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9098787B2 (zh)
EP (1) EP1897231B1 (zh)
KR (1) KR101002042B1 (zh)
CN (1) CN101194432B (zh)
AT (1) ATE443379T1 (zh)
DE (1) DE602005016730D1 (zh)
WO (1) WO2007003978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7940C (zh) * 2005-09-22 2009-10-07 株式会社泛泰 包括rfid阅读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3093161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成都高新区尼玛电子产品外观设计工作室 Rfid天线信号同源双功能系统
CN101778492B (zh) * 2009-12-29 2013-08-07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射频识别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4077617A (zh) * 2013-03-28 2014-10-01 西门子公司 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4766105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662851A (zh) * 2014-06-18 2017-05-1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可参数化的自动化技术装置
CN108880572A (zh) * 2018-07-06 2018-11-23 漳州高新区远见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nfc和rfid二合一天线控制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92212A1 (fr) * 2005-10-17 2007-04-20 St Microelectronics Sa Lecteur nfc ayant un mode de fonctionnement passif a faible consommation electrique
KR100736051B1 (ko) * 2005-10-17 200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가적인 디지털 멀티미디어 방송 기능을 제공하는 장치 및방법
US20070218837A1 (en) * 2006-03-14 2007-09-20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ata communication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7702282B2 (en) * 2006-07-13 2010-04-20 Sony Ericso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Conveying commands to a mobile terminal through body actions
US8018913B2 (en) * 2006-09-29 2011-09-13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haring components in a time division multiplex wireless system
US8116678B2 (en) * 2007-06-08 2012-02-14 Vivotech,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interacting with ISO 14443-4 and MIFARE® applications on the same wireless smart device during a common transaction
GB0713614D0 (en) * 2007-07-12 2007-08-22 Icera Inc Smart card module
TW200906151A (en) * 2007-07-31 2009-02-01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Electronic wallet Combi-SIM card architecture combining mobile device non-contact transceiver
KR100930821B1 (ko) * 2007-11-14 2009-12-10 (주)애니쿼터스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rf공유 연결모듈 및 이를 이용한 rf통신방법
US8083140B1 (en) 2008-02-05 2011-12-27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over-the-air provisioning
TWI363511B (en) * 2008-02-26 2012-05-01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KR20090100497A (ko) 2008-03-20 2009-09-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공회전 제어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8662401B2 (en) * 2008-07-25 2014-03-04 First Data Corporation Mobile payment adoption by adding a dedicated payment button to mobile device form factors
CN101354739B (zh) * 2008-08-25 2010-12-29 国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借助标签识别控制射频sim卡通信距离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US8086269B2 (en) * 2008-09-12 2011-12-27 A-Me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odular structure to expand and enhanc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card functionality
US8706588B1 (en) * 2008-10-20 2014-04-22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sioning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via a mobile device
US9008575B2 (en) * 2008-12-12 2015-04-14 Nxp B.V. Portable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US8060449B1 (en) 2009-01-05 2011-11-15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Partially delegated over-the-air provisioning of a secure element
US8682261B2 (en) 2009-02-13 2014-03-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tenna sharing for wirelessly powered devices
US8768845B1 (en) 2009-02-16 2014-07-0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Electronic wallet removal from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s
FR2942582B1 (fr) * 2009-02-24 2011-03-11 Neowave Dispositif portable, notamment du type cle usb, pourvu de plusieurs interfaces de communication sans contact selectionnables
US20100274713A1 (en) * 2009-04-24 2010-10-28 Tun-Ping Wang Wireless Trading System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FR2945694B1 (fr) * 2009-05-13 2011-07-29 Oberthur Technologies Entite electronique apte a un fonctionnement en mode lecteur carte a microcircuit et procede associes
US20110059692A1 (en) * 2009-09-08 2011-03-1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ing near field
KR101090476B1 (ko) 2010-04-21 2011-12-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전기기 및 그 동작방법
US8068011B1 (en) 2010-08-27 2011-11-29 Q Street,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user-directed interfacing between handheld devices and RFID media
US9402278B2 (en) * 2010-11-26 2016-07-26 Wireless Dynamics, Inc.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mobile phone
US8533266B2 (en) * 2012-02-14 2013-09-10 Google Inc. User presence detection and event discovery
US8510381B1 (en) 2012-02-14 2013-08-13 Google Inc. Sharing electronic resources with users of nearby devices
US9520638B2 (en) 2013-01-15 2016-12-13 Fitbit, Inc. Hybrid radio frequency / inductive loop antenna
TWI608436B (zh) * 2014-01-09 2017-12-11 紅米國際旅館有限公司 服務管理方法及其電腦系統
US9196964B2 (en) 2014-03-05 2015-11-24 Fitbit, Inc. Hybrid piezoelectric device / radio frequency antenna
JP6305289B2 (ja) * 2014-09-12 2018-04-04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端末
US10819395B1 (en) 2014-09-24 2020-10-2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Inductance powered packaging to configure a device
CN106326967B (zh) * 2015-06-29 2023-05-05 四川谦泰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带互动开关输入端口的rfid芯片
US10057642B2 (en) * 2015-10-06 2018-08-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rolling the provision of power to one or more devices
CN106228101A (zh) * 2016-08-04 2016-12-14 邦奇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nfc/rfid智能设备快速配置系统及方法
US10997483B2 (en) 2019-06-12 2021-05-04 Stmicroelectronics, Inc NFC antenna switch
CN113989962B (zh) * 2021-10-27 2023-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门禁识别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319939B (zh) 1993-12-13 1997-11-11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US5988510A (en) * 1997-02-13 1999-11-23 Micron Communications, Inc. Tamper resistant smart card and method of protecting data in a smart card
WO2002029702A1 (en) * 2000-10-04 2002-04-11 American Express Travel Related Services Compan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feedback in an interactive payment system
DE60142178D1 (de) * 2000-10-11 2010-07-01 Mann Alfred E Found Scient Res Verbesserte antenne für eine implantierte medizinische miniatureinrichtung
JP2004005678A (ja) * 2002-05-20 2004-01-08 Quadnovation Inc コンタクトレストランザクションカード及びそのアダプター
JP4047715B2 (ja) * 2002-12-11 2008-02-1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セキュリティシステム用携帯機
JP2004215225A (ja) * 2002-12-17 2004-07-29 Sony Corp 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方法、並びにデータ処理装置
KR100514685B1 (ko) * 2003-05-13 2005-09-13 주식회사 팬택앤큐리텔 타임 시프트 기능 구현 단말기 및 방법
JP4218463B2 (ja) 2003-08-11 2009-02-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584328B1 (ko) * 2003-10-07 2006-05-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주파수 식별 태그가 결합된 이동 단말 회로 및 그이동 단말기에서의 무선 식별 방법
KR100548411B1 (ko) * 2003-10-08 2006-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정합 특성 개선 장치 및 방법
US7421244B2 (en) * 2004-12-13 2008-09-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bile receiver antenna architecture for handling various digital video broadcast channels
US20060203757A1 (en) * 2005-03-11 2006-09-14 Spotwave Wireless Inc. Adaptive repeater system
KR20060112301A (ko) 2005-04-25 2006-10-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문자 메시지를 이용한 보안 방법 및 장치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47940C (zh) * 2005-09-22 2009-10-07 株式会社泛泰 包括rfid阅读器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1778492B (zh) * 2009-12-29 2013-08-07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终端射频识别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3093161A (zh) * 2011-10-28 2013-05-08 成都高新区尼玛电子产品外观设计工作室 Rfid天线信号同源双功能系统
CN104077617A (zh) * 2013-03-28 2014-10-01 西门子公司 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4766105A (zh) * 2014-01-06 2015-07-08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4766105B (zh) * 2014-01-06 2018-04-24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6662851A (zh) * 2014-06-18 2017-05-10 菲尼克斯电气公司 可参数化的自动化技术装置
US10289091B2 (en) 2014-06-18 2019-05-1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Parameterizable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vice
CN108880572A (zh) * 2018-07-06 2018-11-23 漳州高新区远见产业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nfc和rfid二合一天线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443379T1 (de) 2009-10-15
US9098787B2 (en) 2015-08-04
EP1897231A1 (en) 2008-03-12
KR20080025698A (ko) 2008-03-21
CN101194432B (zh) 2012-09-05
US20090093272A1 (en) 2009-04-09
EP1897231B1 (en) 2009-09-16
KR101002042B1 (ko) 2010-12-17
WO2007003978A1 (en) 2007-01-11
DE602005016730D1 (de) 200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94432B (zh) 基于rfid技术的通信环境中用于共享天线操作的设备、模块和方法
US9002263B2 (en)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coupling modes
US9231662B2 (en) Secure communications via NFC device
US9634727B2 (en) NFC architecture
CN104253634B (zh) 双频多协议多功能近场通信集成系统和应用方法
EP1763199B1 (en) Secur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090144456A1 (en) Interface Device for Securely Extending Computer Functionality
US20130217325A1 (en) Securing of a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equipped with a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module
KR20080049050A (ko) 무선 주파수 식별 디바이스를 위한 방법, 시스템 및 컴퓨터판독가능 매체
KR20150072138A (ko) 차량의 무선충전 송신 모듈
Suparta Application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mobile airline ticketing
EP3058792B1 (en) Wireless protocol message convers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
EP2355368B1 (en) Telecommunication component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oupling a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n NFC terminal
Arslan et al. A public transport fare collection system with smart phone based NFC interface
Kumar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06295731A (zh) 一种基于智能通讯终端的感应式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EP2360987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n NFC terminal
CN204517885U (zh)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
CN111222864A (zh) 车联网安全支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WO201109228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to an nfc terminal
CN101394194A (zh) 具有识别外接天线功能的电子装置及应用外接式天线模块
Walko A ticket to ride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
CN111225357A (zh)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CN111225373A (zh) 基于车机的号码共享方法、系统、介质及车机
CN111065050A (zh) 自动切换接听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15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Technology Co., Ltd. of Nokia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Oyj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Termination date: 202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