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5357A -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 Google Patents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225357A CN111225357A CN201811404966.6A CN201811404966A CN111225357A CN 111225357 A CN111225357 A CN 111225357A CN 201811404966 A CN201811404966 A CN 201811404966A CN 111225357 A CN111225357 A CN 1112253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card
- intelligent terminal
- mobile intelligent
- intern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包括:车机与至少一个具有一卡多号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本发明解决了在车联网的应用过程中,车机需要“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号码而导致的不便捷性的问题。并创造性的运用了近距离通信技术和互信机制的建立使得车机在车联网的应用过程中自动便捷的“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的号码从而实现车联网的一卡多号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背景技术
在车联网的应用过程中,车机需要“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号码,从而可以实现车机能够获得多个通信运营商的网络支持运用。
但是,在目前的车联网过程中,车机在于移动终端设备进行“联号烧号”的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热点或者使用WIFI连接上述移动终端设备才能进行。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捷性,以及较差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车机需要“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号码而导致的不便捷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包括:车机与至少一个具有一卡多号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相连包括:通过NFC技术通信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互信机制的建立包括:近距离接触和/或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开启车门信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所述车机上设有互信感应点;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碰撞感应;所述碰撞感应包括:无接触式和接触式;启动并建立互信机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接触;所述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NFC技术;下载所述通信卡信息使得具备所述通信卡相关通信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向车机发送实时通信数据;一车机,与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所述车机上设有互信感应点;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碰撞感应;所述碰撞感应包括:无接触式和接触式;启动并建立互信机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接触;所述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NFC技术;下载所述通信卡信息使得车机具备所述通信卡相关通信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本发明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机,与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相连,所述车机包括: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实时通信数据;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解决了在车联网的应用过程中,车机需要“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号码而导致的不便捷性的问题。并创造性的运用了近距离通信技术和互信机制的建立使得车机在车联网的应用过程中自动便捷的“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的号码从而实现车联网的一卡多号功能。
附图说明
图1A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的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B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的又一种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车机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20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
21 车机
22 移动智能终端
31 通信模块
32 处理器
S101~S203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请参阅图1A和1B,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包括:
S101、车机与至少一个具有一卡多号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
S102、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
S103、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相连包括:通过NFC技术通信相连。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互信机制的建立包括:近距离接触和/或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开启车门信号。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S201、所述车机上设有互信感应点;
S202、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碰撞感应;所述碰撞感应包括:无接触式和接触式;
S203、启动并建立互信机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接触;所述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NFC技术。
下载所述通信卡信息使得具备所述通信卡相关通信功能。
——更具体的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以下情形,①、车联网应用上,车辆需要支持多个通讯运营商的网络。②、运营商的网络的号码,有时候需要同时支持,比如一个网络不佳时候,可以切换另外一个一个网络,一个手机号码支持可靠的无延迟的连接,一个号码支持在线听歌。如何区分不同的账号应用和网络,需要不同的号码来标识用户身份?③、有时候需要支持车辆的号码可以和用户手机号码是同一个号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更具体的解决过程为,用户场景:1、用户买车时候,给车联网设备一个中国电信4G的号码和流量套餐;2、用户觉得太少,也想把自己手机号码和流量套餐,共享车联网上使用,用户无需通过热点方式使用Wifi连接手机,这样非常不方便;3、用户通过车机NFC连接车机,认证这个过程,然后运营商通过空中烧录到车辆上使用,这样车辆就可以实现一张卡多个手机号码。实现原理:①、eSim卡的逻辑如下图,可以存放多个用户身份凭证,Sim(Subscrible Identify Model),同时运营商支持一号多卡的运营;②、手机APP,通过输入用户身份证等流程,开通办理一号多卡业务;③、手机APP通过和车机NFC近距离接触,把eSim卡信息安全传输到车机上,如下图(手机目前实现方法是通过蓝牙通讯连接智能穿戴设备,传输eSim卡信息);我们方案无需蓝牙连接,直接通过NFC端到端技术传输eSim信息④、这种方式,比较可靠的实现空中烧号的方法,因为烧号的时候,车机的网络功能已经不工作。
——关于eSIM技术,即Embedded-SIM,嵌入式SIM卡。eSIM卡的概念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加入设备中,用户无需插入物理SIM卡,如同早年的小灵通。这一做法将允许用户更加灵活的选择运营商套餐,或者在无需解锁设备、购买新设备的前提下随时更换运营商。未来通用的eSIM标准建立将为普通消费者、企业用户节省更多移动设备使用成本,并带来更多的便利、安全性。由于不再需要为设备设置一个独立的SIM卡槽,未来采用eSIM设计的设备将拥有更轻、更薄的机身,消费者则可以出于成本和运营商优势的考虑随时切换运营商。对于那些拥有多个手机号码的用户来说,eSIM卡的设计则更具吸引力,因为他们不再需要多部手机来进行切换,企业级用户也可以大大减少自己的设备购买成本。由于消费者可以更加轻松的切换运营商,因此那些传统的计费方式和长期合约已经开始从市面中消失了。坊间甚至还有消息称,已经有公司在开发一款可以根据资费和网络速度帮助消费者自动切换运营商网络的应用程序。移动设备用户在今后出国旅行的时候无需再花费时间选择目的地运营商了,因为eSIM的设置完全可以帮助用户避免天价流量账单的出现。举例来说,当设备检测到用户正处于另一个国家的时候,其内置的eSIM便会自动切换运营商网络。对于那些经常需要出国旅行和出差的大型企业用户来说,这一设计不仅十分便利,同时还大大减少了自己和企业之间的通讯成本。由于手机不再需要实体SIM卡,因此今后黑客想办法破解被盗手机已经变得没有必要。对于企业来说,他们完全可以通过eSIM卡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来允许访问企业网络,并在雇员设备丢失的情况下通过“移动设备管理解决方案”(Mobile Device Management solutions)对设备数据进行远程删除。更为重要的是,eSIM卡的普及将促使移动运营商更加注重自己的信息和隐私数据保护工作,因为今后的消费者将可以非常轻松的切换运营商,所以后者势必需要在实时信息保护和隐私保障方面花费更多功夫。简单来说,eSIM和现在用的手机SIM卡功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手机SIM卡是一张实体的卡片,使用时插入到终端的卡槽中;而eSIM是一种电子化的SIM卡,通过网络下载安装到终端里。任何需要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终端设备,都可以使用eSIM。eSIM在手机上也有应用,很多手机上实现的国际漫游功能,未来eSIM还可以用在各种各种的物联网终端上,比如智能仪表、智能家居、工业设备、农业设备、无人机等等。对于很多新型的终端来说,插拔式的SIM卡并不合适。比如智能手表,终端本身提及非常有限,SIM卡的卡槽占了很大的空间,对产品设计限制很大,电池盒续航都会受到影响。使用eSIM,能使手表的厚度减少2毫米左右,这是很大大进步。再比如车载设备,运行在高温、低温、高振动的环境中,插拔卡非常容易损坏,eSIM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相比SIM卡,eSIM使移动用户开户互联网化了,像互联网应用一样,只需要在线自主操作,很短时间内就能注册开通一个账号。eSIM智能手表方案,用户使用手机APP全自助开户,只需五分钟就能实现手表入网。
——关于NFC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新兴的技术,使用了NFC技术的设备(比如手机)可以在彼此靠近的情况下进行数据交换,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及互连互通技术整合演变而来,通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感应式读卡器、感应式卡片和点对点通信的功能,利用移动终端实现移动支付、电子票务、门禁、移动身份识别、防伪等应用。近场通信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免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Kbit/秒、212Kbit/秒或者424Kbit/秒三种。近场通信业务结合了近场通信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了电子支付、身份认证、票务、数据交换、防伪、广告等多种功能,是移动通信领域的一种新型业务。近场通信业务改变了用户使用移动电话的方式,使用户的消费行为逐步走向电子化,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用户消费和业务模式。近场通信(NFC)技术应用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的电信运营商、手机厂商等不同角色纷纷开展应用试点,一些国际性协会组织也积极进行标准化促进工作。据业内相关机构预测,基于近场通信技术的手机应用将会成为移动增值业务的下一个杀手级应用。近场通信是基于RFID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RFID一样,近场通信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近场通信的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0~1m,但由于近场通信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近场通信具有成本低、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近场通信技术主要特征如下:(1)用于近距离(10cm以内)安全通信的无线通信技术。近场通信技术是由Nokia,Philips,Sony合作制定的标准,在ISO 18092,ECMA 340和ETSI TS 102 190框架下推动标准化,同时也兼容应用广泛的ISO 14443、Type-A、ISO 15693、B以及Felica标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基础架构。通过ISO/IEC(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机构的审核而成为国际标准,由ECMA(European Computer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认定为欧洲标准,已通过的标准编列有ISO/IEC 18092(NFCIP-1)、ECMA-340、ECMA-352、ECMA-356、ECMA-362、ISO/IEC 21481(NFCIP-2)。近场通信标准详细规定近场通信设备的调制方案、编码、传输速度与RF接口的帧格式,以及主动与被动近场通信模式初始化过程中数据冲突控制所需的初始化方案和条件,此外还定义了传输协议,包括协议启动和数据交换方法等。射频频率:13.56MHz。射频兼容:ISO 14443,ISO15693,Felica标准。数据传输速度:106kbit/s,212kbit/s,424kbit/s。近场通信的技术原理非常简单,它可以通过主动与被动两种模式交换数据。在被动模式下,启动近场通信的设备,也称为发起设备(主设备),在整个通信过程中提供射频场(RF-field)。它可以选择106kbps、212kbps或424kbps其中一种传输速度,将数据发送到另一台设备。另一台设备称为目标设备(从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使用负载调制(load modulation)技术,以相同的速度将数据传回发起设备。而在主动模式下,发起设备和目标设备都要产生自己的射频场,以进行通信。那么,我们如何使用近场通信呢?其实从该技术的特征上我们就很容易得出结论:近场通信的传输距离极短,建立连接速度快。因此近场通信技术通常作为芯片内置在设备中,或者整合在手机的SIM卡或microSD卡中,当设备进行应用时,通过简单的碰一碰即可以建立连接。例如在用于门禁管制或检票之类的应用时,用户只需将储存有票证或门禁代码的设备靠近阅读器即可;在移动付费之类的应用中,用户将设备靠近后,输入密码确认交易,或者接受交易即可;在数据传输时,用户将两台支持近场通信的设备靠近,即可建立连接,进行下载音乐、交换图像或同步处理通信录等操作。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广泛,NFC应用可以分为四个基本类型:接触、完成。诸如门禁管制或交通/活动检票之类的应用,用户只需将储存有票证或门禁代码的设备靠近阅读器即可。还可用于简单的数据撷取应用,例如从海报上的智能标签读取网址。接触、确认。移动付费之类的应用,用户必须输入密码确认交易,或者仅接受交易。接触、连接。将两台支持NFC的设备链接,即可进行点对点网络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交换图像或同步处理通信录等。接触、探索。NFC设备可能提供不止一种功能,消费者可以探索了解设备的功能,找出NFC设备潜在的功能与服务。NFC的一般应用模式NFC采用了双向的识别和连接,NFC手机具有三种功能模式:NFC手机作为识读设备(读写器)、NFC手机作为被读设备(卡模拟)、NFC手机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应用。近场通信有3种不同的使用方法:与手机完全整合:近场通信,尤其在较新的设备上,可以完全与手机整合。这意味着近场通信控制器(负责实际通信的构件)和安全构件(与近场通信控制器连接的安全数据区域)都整合进了手机本身。完全整合了近场通信的手机的一个实例就是Google和三星合作发布的Google Nexus S。整合到SIM卡上:另外,近场通信还可以整合进SIM卡上——可以在运营商的蜂窝网络上识别手机订阅者的卡。整合到microSD卡上:近场通信技术也能被整合进microSD卡,microSD卡是一种使用闪存的移动存储卡。很多手机用户使用microSD卡储存图片、视频、应用和其他文件,以节省手机本身上的储存空间。对于没有microSD卡槽的手机,可用手机套配件代替使用。例如,Visa专门就为iPhone推出了一个手机套,装有microSD卡,从而将近场通信技术带给了iPhone用户。在仿信用卡模式中,近场通信设备可以作为信用卡、借记卡、标识卡或门票使用。放信用卡模式可以实现“移动钱包”功能。在读机模式中,近场通信设备可以读取标签。这与如今的条形码扫描工作原理最类似。例如,你可以使用手机上的应用程序扫描条形码获取其他信息。最终,近场通信将会取代条形码阅读变成更为普及的技术。在P2P模式中,近场通信设备之间可以交换信息。例如,两个有近场通信功能的手机可以交换联系方式,这和iPhone和Android手机上Bump之类的应用交换联系方式的方式类似,但是他们采用的技术不同。支持SWP协议,利用SIM卡上当前没有被使用的C6管脚进行SWP的通讯。支持多线程操作模式:用户可以使用多个近场通信业务,要求卡片上的多个应用应允许同时处于激活状态。支持GP框架:为保证卡上交易应用的安全性以及交易应用的空中下载,要求按照Global Platform 2.1.1要求实现用户卡的应用管理架构。支持Java卡标准:为保证行业应用提供商及可信任的第三方能够独立开发交易应用,用户卡应同时支持Java卡标准,以保证卡片及应用互操作性,要求支持Javacard 2.2.1。支持BIP功能:为了使运营商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动态服务,需要保证高速的数据传输,移动台与非接触式用户卡之间要满足对BIP(Bearer Independent Protocol)功能支持。移动台要求集成近场通信控制芯片及天线,支持单线协议,保证近场通信控制芯片与用户卡之间的数据通信和处理。集成近场通信芯片及天线以支持SWP协议。将近场通信芯片与用户卡的第六管脚相连,以保证近场通信芯片与用户卡的通讯。支持HCI协议并实现手机主控芯片与近场通信芯片的通讯。实现BIP协议以支持用户卡通过TCP/IP通道与远端服务器进行通讯。业务管理平台由卡片发行商管理平台和应用提供商管理平台组成,卡片发行商管理平台由卡片管理系统、应用管理系统(用于自有应用)、密钥管理系统、证书管理系统组成。应用提供方管理平台由应用管理系统、密钥管理系统、证书管理系统组成。其中,证书管理系统仅在非对称密钥情况下使用,在对称密钥情况下不使用。这些设备可以合设在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各自成为一个单独物理实体。现时大部份有内置NFC的设备皆以移动电话为主。该模式就是将具有NFC功能的设备模拟成一张非接触卡,如门禁卡、银行卡等。卡模拟模式主要用于商场、交通等非接触移动支付应用中,用户只要将手机靠近读卡器,并输入密码确认交易或者直接接收交易即可。此种方式下,卡片通过非接触读卡器的RF域来供电,即便是NFC设备没电也可以工作。在该应用模式中,NFC识读设备从具备TAG能力的NFC手机中采集数据,然后将数据传送到应用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基于该模式的典型应用包括本地支付、门禁控制、电子票应用等等。在andriod4.4之后,可以支持HCE(host card emulation)的方式,通过手机端软件模拟卡实现卡模式,而不象以前一样仅仅由SE控制卡模式。即作为非接触读卡器使用,比如从海报或者展览信息电子标签上读取相关信息。在该模式中,具备读写功能的NFC手机可从TAG中采集数据,然后根据应用的要求进行处理。有些应用可以直接在本地完成,而有些应用则需要通过与网络交互才能完成。基于该模型的典型应用包括电子广告读取和车票、电影院门票售卖等。比如,如果在电影海报或展览信息背后贴有TAG标签,用户可以利用支持NFC协议的手机获得有关详细信息,或是立即联机使用信用卡购票。读卡器模式还能够用于简单的数据获取应用,比如公交车站站点信息、公园地图等信息的获取等。即将两个具备NFC功能的设备链接,实现点对点数据传输。基于该模式,多个具有NFC功能的数字相机、PDA计算机、手机之间,都可以进行无线互联,实现数据交换,后续的关联应用,既可以是本地应用,也可以是网络应用。该模式的典型应用有协助快速建立蓝牙连接、交换手机名片和数据通信等。NFC设备已被很多手机厂商应用,NFC技术在手机上应用主要有以下五类。接触通过(Touch and Go),如门禁管理、车票和门票等,用户将储存着票证或门控密码的设备靠近读卡器即可,也可用于物流管理。接触支付(Touch and Pay),如非接触式移动支付,用户将设备靠近嵌有NFC模块的POS机可进行支付,并确认交易。接触连接(Touch andConnect),如把两个NFC设备相连接(如图1中手机和笔记本电脑),进行点对点(Peer-to-Peer)数据传输,例如下载音乐、图片互传和交换通讯录等。接触浏览(Touch andExplore),用户可将NFC手机接靠近街头有NFC功能的智能公用电话或海报,来浏览交通信息等。下载接触(Load and Touch),用户可通过GPRS网络接收或下载信息,用于支付或门禁等功能,如前述,用户可发送特定格式的短信至家政服务员的手机来控制家政服务员进出住宅的权限。除以上几种情况,一些其他的应用也同样使用方便。不过,手机卡和一卡通虽然合二为一,却仍然分属两个账户。NFC手机用于公交支付属首次。上一代手机刷公交采用的是SIMPass技术,即在原来的SIM卡上增加外置感应天线,具有非接触和接触式的双界面卡。接触式界面可以实现SIM应用,完成手机卡的通信功能;非接触式界面可以支持各种非接触应用。手机与刷卡机之间的感应就是通过这个装置来完成的。和传统的近距通讯相比,近场通讯(NFC)就有天然的安全性,以及连接建立的快速性,具体对比如下表:721kbps115kbps2.1Mbps~1.0Mbps建立时间<0.1s6s0.5s安全性具备,硬件实现具备,软件实现不具备,使用IRFM时除外通信模式主动-主动/被动主动-主动主动-主动成本低中低。一种近场耦合天线,由于13.56Mhz波长很长,且读写距离很短,合适的耦合方式是磁场耦合,线圈是合适的耦合方式。业界在手机中通常采用磁性薄膜(如TDK等公司生产)贴合FPC方式来做天线。一种新技术是磁性薄膜与FPC合一,也即磁性FPC。NFC手机的出现是一种改进。“NFC是近场通信,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
本发明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步骤执行顺序,凡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做的现有技术的步骤增减、步骤替换所实现的方案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但本发明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的实现装置包括但不限于本实施例列举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的结构,凡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做的现有技术的结构变形和替换,都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2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20,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20包括:
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22,向车机21发送实时通信数据;
一车机21,与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22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22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22的通信卡信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22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所述车机21上设有互信感应点;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22的碰撞感应;所述碰撞感应包括:无接触式和接触式;
启动并建立互信机制。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移动智能终端22的通信卡信息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移动智能终端22的接触;所述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NFC技术。
下载所述通信卡信息使得车机21具备所述通信卡相关通信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x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x模块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x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31(Digital Sin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等。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简称SOC)的形式实现。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如本发明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请参阅图3所示,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机,与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相连,所述车机包括:
通信模块31,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实时通信数据;
处理器32,与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更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车机,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通信接口或/和系统总线;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系统总线与处理器和收发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上述提到的系统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系统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数据库访问装置与其他设备(如客户端、读写库和只读库)之间的通信。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创造性的运用了近距离通信技术和互信机制的建立使得车机在车联网的应用过程中自动便捷的“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的号码从而实现车联网的一卡多号功能。
本发明解决了在车联网的应用过程中,车机需要“烧号”多个通信运营商号码而导致的不便捷性的问题,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包括:
车机与至少一个具有一卡多号功能的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
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相连包括:通过NFC技术通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信机制的建立包括:近距离接触和/或接收到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开启车门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所述车机上设有互信感应点;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碰撞感应;所述碰撞感应包括:无接触式和接触式;
启动并建立互信机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接触;所述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NFC技术;
下载所述通信卡信息使得具备所述通信卡相关通信功能。
6.一种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向车机发送实时通信数据;
一车机,与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所述车机上设有互信感应点;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碰撞感应;所述碰撞感应包括:无接触式和接触式;
启动并建立互信机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的一种实现过程包括:
通过近距离通信技术获取移动智能终端的接触;所述近距离通信技术包括:NFC技术;
下载所述通信卡信息使得车机具备所述通信卡相关通信功能。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
10.一种车机,与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机包括:
通信模块,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发送的实时通信数据;
处理器,与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通信相连,接收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感应并启动互信机制,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移动智能终端的通信卡信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04966.6A CN111225357A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404966.6A CN111225357A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225357A true CN111225357A (zh) | 2020-06-02 |
Family
ID=70827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404966.6A Pending CN111225357A (zh) | 2018-11-23 | 2018-11-23 |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225357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54687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设备的联网工作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
CN105848136A (zh) * | 2016-04-22 | 2016-08-1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5872948A (zh) * | 2016-03-25 | 2016-08-1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sim卡实现装置和方法 |
CN105933888A (zh) * | 2016-06-28 | 2016-09-0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FC的eSIM卡烧录方法及装置 |
CN107040870A (zh) * | 2015-12-30 | 2017-08-11 | 连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nfc功能的加密无线装置 |
US20180027603A1 (en) * | 2016-07-19 | 2018-0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2018
- 2018-11-23 CN CN201811404966.6A patent/CN11122535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54687A (zh) * | 2015-12-14 | 2016-05-04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设备的联网工作方法、装置及智能设备 |
CN107040870A (zh) * | 2015-12-30 | 2017-08-11 | 连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具nfc功能的加密无线装置 |
CN105872948A (zh) * | 2016-03-25 | 2016-08-17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虚拟sim卡实现装置和方法 |
CN105848136A (zh) * | 2016-04-22 | 2016-08-1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获取方法和装置 |
CN105933888A (zh) * | 2016-06-28 | 2016-09-0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NFC的eSIM卡烧录方法及装置 |
US20180027603A1 (en) * | 2016-07-19 | 2018-01-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13077B2 (en) | Switching between multiple coupling modes | |
CN102404025B (zh) | 一种终端和处理支付业务的方法 | |
US10750340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of generating NFC-transaction remotely | |
CN101868953A (zh) | 事务处理认证 | |
CN102257507A (zh) | 用于访问远程安全元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01867396A (zh) | 基于nfc的电子凭证的传输方法和系统、pos机和nfc终端 | |
CN103366140A (zh) | 一种基于nfc的写卡方法和写卡装置 | |
CN102832976A (zh) | Nfc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4240080A (zh) | 移动支付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 |
Arslan et al. | A public transport fare collection system with smart phone based NFC interface | |
CN104008481A (zh) | 基于非接触式移动支付手机终端的空中圈存系统及方法 | |
US20150065038A1 (en) | Method for updating network connection parameters | |
EP2582062A1 (en) | System, method and readable media for mobile distribution and transaction applied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service | |
CN111222864A (zh) | 车联网安全支付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 |
CN106295731A (zh) | 一种基于智能通讯终端的感应式信息传输系统及方法 | |
CN112150140B (zh) |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11225357A (zh) | 车联网一卡多号实现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 |
WO2015161558A1 (zh) | 近距离通信识别芯片的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1493879A (zh) | 手机无线射频识别装置 | |
CN111065050A (zh) | 自动切换接听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车机 | |
CN111225373A (zh) | 基于车机的号码共享方法、系统、介质及车机 | |
CN204517885U (zh) | 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设备和电子设备 | |
CN205847259U (zh) | 一种蓝牙设备和蓝牙系统 | |
CN103617409A (zh) | 一种新型nfc设备及其通讯方法 | |
CN103383761A (zh) | 手机蓝牙配件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