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94060B - 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94060B
CN101194060B CN200680020771.0A CN200680020771A CN101194060B CN 101194060 B CN101194060 B CN 101194060B CN 200680020771 A CN200680020771 A CN 200680020771A CN 101194060 B CN101194060 B CN 1011940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nitted fabric
carrier
cam
thread
compressing tab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2077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94060A (zh
Inventor
久保充生
由井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 Seiki Mfg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ma Seiki Mf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 Seiki Mfg Ltd filed Critical Shima Seiki Mfg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940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40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940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940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38Devices for supplying, feeding, or guiding threads to needles
    • D04B15/54Thread guides
    • D04B15/56Thread guide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88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 D04B15/90Take-up or draw-off devices for knitting products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94Driving-gea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15/96Driving-gea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将针织物压片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时,仅在与用于喂纱的部件发生干涉的情况下避免干涉而防止编织中发生障碍。导纱器(28b)在编织端(22a)附近的针织物(22)的编织宽度的外侧待机。导纱器(28b)的待机位置存储在存储部(36)。如果没有导纱器(28b),三角座滑架(25)从针织物(22)的编织端(22a)脱出至编织宽度的外侧后立即进行将压针片(21)从设置位置切换到复位位置的复位动作,同时减速,停止后反转移动方向而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由于在编织端(22a)附近存在导纱器(28b)时,存在与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因而使直到三角座滑架(25)反转方向的移动行程延长而避免干涉。

Description

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如下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针织物压片与三角座滑架一起移动,能够将突指切换为推压针织物的设置位置或不推压针织物的复位位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将在横机的齿口进行编织期间的针织物2如图8B所示地推压而使用如图8A所示的压针片1(例如,参照特公平3-66415号公报和特开平6-158485号公报)。压针片1也被称作针织物压片,大致呈L字形,用在图8A中横向延伸而表示的突指1a,如图8B所示地推压针织物2而防止针织物浮起。在突指1a的基端侧,设有在图8A中为纵方向的臂1b。
在工业用横机中,如图8B所示,前后的针床4a、4b夹着齿口3而大致以逆V字形相对。这种横机也被称作V针床横机,前侧的针床4a及后侧的针床4b向与纸面垂直的方向延伸,沿着该长度方向可分别相对齿口3进退地设有多个织针5a、5b。在各针床4a、4b上,在织针5a、5b之间还设有沉降片6a、6b。织针5a、5b向齿口3进入,在前端的针钩上接受针织纱时,向针床4a、4b引入针织纱而形成线圈中的针编弧。沉降片6a、6b形成针编弧之间的沉降弧。针编弧和沉降弧交替地相连,每次一个线圈横列地形成线圈列的同时,在齿口3的下方编织出针织物7。
图9A及图9B表示V针床横机的齿口3附近的基本结构。图9A放大表示齿口的上方,图9B表示齿口3附近的整体结构。如图9A所示,在齿口3的上方,通常沿着针床4a、4b的长度方向架设有多个导纱轨7a、7b、7c。在各导纱轨7a、7b、7c上,形成有1个或多个能够使1个或二个以上导纱器8a、8b、8c、8d、8e、8f移动的轨道,所述导纱器8a、8b、8c、8d、8e、8f供给用于编织针织物2的针织纱。导纱器8a、8b、8c、8d、8e、8f也被称作纱线供给机。在各导纱器8a、8b、8c、8d、8e、8f的下侧,分别设有用于向织针5a、5b供给针织纱的喂纱口9a、9b、9c、9d、9e、9f。如图9B所示,各喂纱口9a、9b、9c、9d、9e、9f集中在齿口3的中央附近,以能够向从前后针床4a、4b进入齿口3的织针5a、5b中的任一织针供给针织纱。在不同的轨道移动的导纱器8a、8b、8c、8d、8e、8f之间,为了避免喂纱口9a、9b、9c、9d、9e、9f干涉而阻碍移动,各轨道的导纱器8a、8b、8c、8d、8e、8f配置在相互不接触的位置。
三角座滑架10a、10b相对于前后的各针床4a、4b分别沿着长度方向进行往复移动。在三角座滑架10a、10b上,搭载有选择性地对织针5a、5b进行驱动而使其相对于齿口3进退的选针机构和三角机构。选针机构和三角机构作为选择性地对织针5a、5b进行驱动的系统,大多搭载多组。前后针床4a、4b的三角座滑架10a、10b,由跨越导纱轨7a、7b、7c的桥形杆11连接,在包含针织物2的编织宽度的范围内往复移动。在桥形杆11上设有使导纱器8a、8b、8c、8d、8e、8f选择性地连动的机构。在工业用横机中,三角座滑架10a、10b以及织针5a、5b的动作实现自动化,根据预定的编织数据进行。还公开有根据编织数据等对三角座滑架10a、10b移动的行程进行最优化的横机(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第2627522号公报)。
压针片1搭载于三角座滑架10a、10b的任一方上。压针片1的突指1a,在齿口3的相比喂纱口9a、9b、9c、9d、9e、9f的更下方,如图8B所示地推压形成于前后针床4a、4b的织针5a、5b之间的针织物2。在三角座滑架10a、10b上,设有压针片1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对臂1b进行驱动而切换突指1a的位置。用设在压针片1上的突指1a推压的针织物2,由于是搭载于三角座滑架10a、10b上的系统选择性地对织针5a、5b进行驱动而进行编织动作的部分以及其附近,因而压针片1对应每个系统设置。由于在前后针床4a、4b上移动的三角座滑架10a、10b上,在前后对应的位置搭载有系统,因而压针片1搭载于前后三角座滑架10a、10b的一方即可。但是,如图8A所示的压针片1具有方向性,要使图中成右侧的突指1a的前端侧成为移动的后方,使臂1b侧成为移动的前方。因此,为了能够在三角座滑架10a、10b的往复移动的任意过程中都可以使用压针片1,需要在前后三角座滑架10a、10b上,搭载不同方向的压针片1。另外,在特开平6-158485号公报中,在1个三角座滑架上搭载有用于前进的压针片和用于后退的压针片。
如在特公平3-66415号公报和特开平6-158485号公报中记载的压针片1,在搭载于三角座滑架10a、10b上的驱动机构上设有马达等驱动源,能够以任意时序在推压针织物2的设置位置和不推压针织物2的复位位置之间移动。反方向的压针片1保持在复位位置。正方向的压针片1保持在设置位置上,可在针织物2的推压中使用。正方向的压针片1也可以保持在复位位置而不使用。但是,在保持在设置位置后使用的情况下,在三角座滑架10a、10b向相反方向反转移动方向时,必须要退避至复位位置。并且,如要在三角座滑架10a、10b向反方向移动时使用压针片1,必须要使那时保持在复位位置上的反方向的压针片1移动至设置位置。这种压针片1的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的切换,可在三角座滑架10a、10b脱出至针织物2的编织宽度的外部并反转移动方向时进行。
图10,为说明的方便将特开平6-158485号公报中作为图13表示的2个压针片的移动轨迹,改变参照符号、追加齿口3的中心线3a来表示。用12a、12b、12c、12d、12e表示一个方向的压针片的突指1a的轨迹,用13a、13b、13c、13d、13e表示另一个方向的压针片1的突指1a的轨迹。2个压针片1在齿口3内推压针织物2时的突指1a的设置位置12e、13e相同,但复位位置12a、13a相互不同。移动中的突指1a的轨迹被设定为不会相互干涉。并且移动轨迹被设定为不会与针床4a、4b的沉降片6a、6b接触。并且,臂1b配置成不会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与图9A及图9B所示的喂纱口9a、9b、9c、9d、9e、9f接触。另外,在一对三角座滑架10a、10b上分别搭载不同方向的压针片1的情况下,由于夹着齿口3的中心线3a而成为大致对称的移动轨迹,且移动轨迹的差异变大,因而如果改变移动的时序就能够避免干涉。另外,中心线3a为便于说明使其倾斜,但在实际横机中基本上成为铅垂方向。
在横机中使用二个以上导纱器8a、8b、8c、8d、8e、8f的目的在于,为了能够切换不同的针织纱。在如通过设在桥形杆11上的选择机构选择所使用的导纱器8a、8b、8c、8d、8e、8f的结构中,从缩短三角座滑架10a、10b的移动行程的观点出发,优选预定使用的导纱器8a、8b、8c、8d、8e、8f即使在针织物2的编织宽度的外部待机的情况下也尽量靠近。其原因在于,如果三角座滑架10a、10b的移动行程变长,则耗费时间,并降低生产率。
如在特公平3-66415号公报中公开的压针片1,能够与在针织物的编织中使用的三角座滑架10a、10b的系统对应地,使三角座滑架10a、10b中移动方向为正方向的三角座滑架在进入编织端之前移动至设置位置,并保持设置位置。在三角座滑架10a、10b连续地往复移动而编织针织物2时,不考虑编织端上的导纱器8a、8b、8c、8d、8e、8f的停止位置,而在脱出编织端时开始进行使位于设置位置的压针片1向复位位置移动的复位动作。复位动作结束后,开始进行使位于复位位置的压针片1向设置位置移动的设置动作,在三角座滑架10a、10b反转移动方向而重新从编织端向针织物2的编织宽度内移动时,压针片1被保持在设置位置。
如图10所示的压针片1的移动轨迹,在设置位置12e、13e和复位位置12a、13a之间的中间,不能避免与导纱器8a、8b、8c、8d、8e、8f的喂纱口9a、9b、9c、9d、9e、9f等位置重复或接近。喂纱口9a、9b、9c、9d、9e、9f等在沿着导纱轨7a、7b、7c的方向上位于分离的位置时就不会发生机械干涉,但如在针织物2的编织端待机的情况下,进行压针片1的设置动作或复位动作时,存在导纱器8a、8b、8c、8d、8e、8f的喂纱口9a、9b、9c、9d、9e、9f进入突指1a的移动轨迹内,使突指1a成为卡挂在喂纱口9a、9b、9c、9d、9e、9f的状态的可能性。这样存在如下的担忧:在相比单独的导纱器8a、8b、8c、8d、8e、8f有二个以上导纱器8a、8b、8c、8d、8e、8f接近的情况下,导纱器的喂纱口9a、9b、9c、9d、9e、9f彼此抵接,导纱器8a、8b、8c、8d、8e、8f的喂纱口9a、9b、9c、9d、9e、9f进入突指1a的移动轨迹内的可能性变高,在突指1a卡挂在喂纱口9a、9b、9c、9d、9e、9f的状态下,三角座滑架10a、10b反转移动方向。即使三角座滑架10a、10b反转移动方向,如果形成喂纱口9a、9b、9c、9d、9e、9f等卡挂在进行复位动作的压针片1的突指1a上的状态,就有可能使压针片1破损,或即使不至于破损也可能使突指1a弯曲。
二个以上导纱器8a、8b、8c、8d、8e、8f在针织物2的编织端待机的状态,容易在使用二个以上导纱器8a、8b、8c、8d、8e、8f的嵌花编织等中产生。至于压针片1的突指1a是否卡挂在喂纱口9a、9b、9c、9d、9e、9f,设置检测突指1a的变形的传感器就能够进行检测。其中,在横机的织针5a、5b的排列间距较小的细机号时等情况下,压针片1的突指1a使用细且容易弹性卷曲的突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传感器检测出压针片1结束复位动作,实际突指1a有时也处于卡挂在导纱器8a、8b、8c、8d、8e、8f的喂纱口9a、9b、9c、9d、9e、9f等上的状态。并且,即使不固定,由于较细的突指与喂纱口9a、9b、9c、9d、9e、9f接触,也有使突指1a弯曲的可能性。突指1a弯曲或破损时,不能发挥推压针织物2的功能,从而使针织物2或针织纱受损伤、或对编织产生阻碍。并且,即使突指1a不与喂纱口9a、9b、9c、9d、9e、9f接触,如果处于针织纱从喂纱口9a、9b、9c、9d、9e、9f至针织物2的中途过渡的状态,突指1a还有可能缠绕在该过渡纱上。
为了避免这种压针片1和导纱器8a、8b、8c、8d、8e、8f、过渡纱之间机械干涉引起的破损等,有对编织数据进行修正而进行三角座滑架10a、10b的行程校正的方法。在该方法中,通过使行程比普通三角座滑架反转位置大规定量,即使在复位动作中压针片1的突指1a卡挂在导纱器8a、8b、8c、8d、8e、8f的喂纱口9a、9b、9c、9d、9e、9f上,也能够使三角座滑架10a、10b移动至突指1a确实脱出的位置后使方向反转,使卡挂在喂纱口9a、9b、9c、9d、9e、9f上的突指1a返回到复位位置。但是,使三角座滑架10a、10b的移动行程在全部的反转时刻增大的话,会降低编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将针织物压片在设置位置至复位位置之间切换时,能够仅在与用于喂纱的部件、过渡纱等发生干涉的情况下避免干涉而在编织中不发生障碍。
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其中,所述针织物压片搭载于在沿着针床往复移动的同时使织针进行选择性编织动作的三角座滑架上,能够使可推压所编织的针织物的突指,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中切换到推压针织物的设置位置或不推压针织物的复位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针织物压片的突指的至少从设置位置至复位位置之间的移动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和
控制单元,其是根据针织物的编织数据对三角座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如果由判断单元判断为,在三角座滑架脱出至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外侧时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针织物压片的突指时,存在相对于突指的移动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则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使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延长而避免干涉。
并且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变为不存在干涉的可能性之后,进行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针织物压片的突指的动作,
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延长所述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直到该动作结束。
并且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
在脱出至所述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外侧的位置开始进行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针织物压片的突指的动作,
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延长所述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直到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变为不存在干涉的可能性。
并且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干涉可能性的对象是导纱器,所述导纱器能够选择性地与三角座滑架连动,在连动时从喂纱口向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供给针织纱。
并且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
使用二个以上所述导纱器,
所述判断单元,针对该二个以上导纱器中的所述喂纱口位于距其他导纱器的喂纱口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导纱器判断有无干涉。
进而,本发明是一种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横机中,所述针织物压片搭载于在沿着针床往复移动的同时使织针进行选择性编织动作的三角座滑架上,能够使可推压所编织的针织物的突指,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中切换到推压针织物的设置位置或不推压针织物的复位位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针织物的编织数据,判断在三角座滑架脱出至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外侧时使针织物压片的突指至少从设置位置至复位位置之间移动时,有无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如果判断结果为存在干涉,则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延长用于针织物压片位置切换的移动行程而避免干涉。
通过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能够明确本发明的目的,特色及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20的简要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检索在图1的压针片21移动时有干涉可能性的导纱器等的位置的区间详情的图。
图3是表示在图1中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28的条件的图。
图4是表示在图1中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和导纱器28存在干涉的可能性时避免干涉的构想的图。
图5是简要表示包含如图4的干涉避免的控制装置35进行的三角座滑架25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避免干涉的构想的图。
图7是简要表示包含如图6的干涉避免的控制装置35进行的三角座滑架25的控制顺序的流程图。
图8A及图8B是现有的压针片1的主视图以及表示压针片1的使用状态的侧面剖视图。
图9A及图9B表示现有的V针床横机的齿口3附近的基本结构的侧面剖视图。
图10是表示压针片1的移动轨迹的例子的部分侧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20的简要结构。作为针织物压片的压针片21,被设定在设置位置,在齿口23的下方编织针织物22时推压而防止针织物22浮起。针织物22的编织,使三角座滑架25对在齿口23相对的前后针床24沿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同时进行。在三角座滑架25上搭载有选择驱动针床24的织针的三角机构等系统26。在齿口23的上方,架设有多个导纱轨27。1个或二个以上导纱器28a、28b可沿着各导纱轨27与三角座滑架25连动而移动。在各导纱器28a、28b上分别设有喂纱口29,向由系统26的选择性驱动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供给针织纱30a、30b。就导纱器28a、28b的选择而言,在桥形杆31上设置选择机构来进行,所述桥形杆31连接分别设在前后针床24上的三角座滑架25之间。从锥形筒32通过上部弹簧(天ばね)机构33及侧张力机构34向各导纱器28a、28b供给针织纱30a、30b。针织纱30a、30b的选择,由引入各针织纱30a、30b的导纱器28a、28b中的哪一个与三角座滑架25连动来决定。三角座滑架25对导纱器28a、28b的选择,根据赋予控制装置35的编织数据进行。编织数据存储在控制装置35内的存储部36中。
在图1中,表示三角座滑架25与导纱器28a连动的同时向针织物22的左侧的编织端22a左行的中途过程。即使在该线圈横列中不被选择,在此之前被选择或从此将被选择的导纱器28b在编织端22a附近的针织物22的编织宽度的外侧待机。导纱器28b的待机位置是使导纱器28b与三角座滑架25连动后、从连动释放的位置附近,其存储在存储部36中。如果没有导纱器28b,三角座滑架25从针织物22的编织端22a脱出至编织宽度的外侧后,立即进行将压针片21从设置位置切换到复位位置的复位动作,同时减速,停止后反转移动方向而进行下一个线圈横列的编织。由于在编织端22a附近存在导纱器28b时,存在与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因而使直到三角座滑架25反转方向的移动行程延长而避免干涉。
图2表示检索在压针片21移动时有干涉可能性的导纱器等的位置的区间详情。动作开始位置是压针片21的突指21a的后端从图1的编织端22a脱出的位置。在图1中表示搭载于三角座滑架25上的系统26为1组,多数情况下是2~3组。对应每个系统26设有压针片21,以各系统26的中心位置作为基准的各压针片21的位置,特别是突指21a和臂21b的位置以及三角座滑架25上的各系统26的中心的位置等,作为数据而预先存储在存储部36中。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例如为100ms左右,在该时间内完成复位动作。在其间三角座滑架25以最高速度移动,由此设定动作开始位置至动作结束位置的导纱器检索区间。其中,导纱器检索区间,在动作开始位置至动作结束位置的区间上加上从压针片21的突指21a的后端至臂21b的长度而得到。
图3表示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的条件。例如,在图1中,仅有单独的导纱器28b停止时,即使与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下的移动轨迹产生干涉,压针片21的突指21a也会弯曲而避免与导纱器28b的喂纱口29b的干涉,如果压针片21通过则恢复原状的可能性较高。喂纱口29a与在附近停止的导纱器28b的喂纱口29b重叠时,导纱器28a、28b的喂纱口29a、29b进入突指21a的移动轨迹内的可能性变高。此时,突指21a不能避免导纱器28a、28b的喂纱口29a、29b,成为突指21a卡挂在喂纱口29a、29b上的状态,从而有可能向压针片21侧产生较大的反作用力。
因此,将距喂纱口29a的中心D[mm]的范围设为重叠条件的设定区间,在其前后设定停止误差ΔD的区间。ΔD为3mm左右。相对于喂纱口29a,在针床24的长度方向上相对于中心±(D+ΔD)的范围内停止有另一喂纱口29b时,两个导纱器就重叠,判断为存在与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产生干涉的可能性。
图4表示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和导纱器28存在干涉的可能性时避免干涉的构想。不存在干涉时,脱出图1的编织端22a这样的编织宽度端部的位置成为动作开始位置。但是,判断为在将该动作开始位置作为基准的导纱器检索范围内存在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28时,从动作开始位置继续进行三角座滑架25的移动直至不存在与导纱器28产生干涉可能性的位置,然后开始进行复位动作。即,使动作开始位置移动。通过动作开始位置时,三角座滑架25也减速,停止后反转移动方向。关于该反转位置,与动作开始位置为编织端22a的情况相比,移动行程被延长,但控制装置35可从控制三角座滑架25的移动时的减速曲线中求出该反转位置,能够实现行程的最优化。在动作开始位置,由于超过突指21a的前端与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28的喂纱口29可能干涉的位置,因而即使三角座滑架25不是以最高速度,而以低速移动后立即停止,也不会发生压针片21与导纱器28之间的干涉。
根据以下考虑来决定复位动作的动作开始位置。
(a)在脱出编织端后开始复位动作时的导纱器检索区间内,
不存在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的情况下,将脱出编织端的位置设为复位动作开始位置。
在存在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情况下,将脱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的位置设为新复位动作开始位置。
(b)在脱出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的位置上开始进行复位动作时的导纱器检索区间内,
不存在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时,结束复位动作的开始位置的检索。
在存在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情况下,将脱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的位置设为新复位动作开始位置。
(c)重复(b),直到干涉对象的导纱器不存在。
图5简要表示包含如图4的干涉避免的控制装置35所进行的三角座滑架25的控制顺序。在步骤a0起动横机20时,在步骤a1进行各部分的初始设定。在步骤a2读取有关所编织的针织物22的编织数据。编织数据例如通过各种磁盘等记录介质或以通过LAN(Local AreaNetwork)等的数据通信方式读入存储部36中。在下一个步骤a3中,进行接着编织的线圈横列的准备。如果在三角座滑架25上搭载有多个系统26,可利用多个系统26以三角座滑架25的1线圈横列量的移动编织多个线圈横列量的针织物25。
在步骤a4,判断下一个线圈横列是否是最终线圈横列。判断为不是最终线圈横列时,在步骤a5,根据编织数据判断是否在当前线圈横列使用压针片21。判断为使用压针片21时,需要在下一个线圈横列中对在当前线圈横列中正在使用的压针片21进行复位动作。在步骤a5使用压针片2时,在步骤a6进行如图2所示的导纱器检索。导纱器检索的结果,如图4所示存在干涉可能性的情况下,在步骤a7判断为存在干涉导纱器。在步骤a7判断为存在干涉导纱器时,在步骤a8移动动作开始位置,并返回步骤a4。下面,反复动作开始位置的移动,直到不能检测到存在干涉可能性的导纱器28。在步骤a5判断为不使用压针片21时、在步骤a7判断为没有干涉对象导纱器时,转移到步骤a9,以动作开始位置作为基准决定反转位置,返回步骤a4。在步骤a4判断为最终线圈横列时,在步骤a10结束顺序。
图6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避免干涉的构想。在本实施方式中,动作开始位置为编织端。如果在将动作开始位置作为基准的导纱器检索范围内检测出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28,则延长三角座滑架25的移动行程,直到压针片21的突指21a的后端脱离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28的喂纱口29的位置。从动作开始位置开始进行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从而即使与喂纱口29等发生干涉,突指21a的后端通过移动行程的延长而脱离干涉,就能够消除干涉的问题。另外,在成为干涉对象的导纱器28实际上如图3所示地重叠的情况下,行程延长至压针片21的突指21a的后端脱离从喂纱口29b侧的中心离开干涉条件的设定区间的位置。该干涉条件的设定区间,例如可以是喂纱口29b的存在范围。
图7简要表示包含如图6的干涉避免的控制装置35进行的三角座滑架25的控制顺序。步骤b0至步骤b10的各步骤,除了步骤b8,与除了步骤a8的图5的步骤a0至步骤a10的各步骤相同。在步骤b8进行如图6所示的行程延长时,反转位置也成为延长了行程的位置,并转移到步骤b9。
在图4和图6的说明中,表示成为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中的干涉对象的导纱器28为1个的情况,但如图3所示,在二个以上导纱器28a、28b发生重叠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如在编织中产生障碍的问题。在二个以上导纱器28a、28b发生重叠的情况下,从距动作开始位置最远的导纱器28的喂纱口29的中心,使压针片21的突指21a的前端仅位于预定的干涉条件的设定区间外侧的位置成为压针片21脱离的位置。
在从针织物22的编织端22a至针床24的端部侧,由于还存在来自导纱器28或夹纱器的针织纱成为过渡纱而连续的情况,因而即使在导纱器28或夹纱器离开成为干涉对象的位置的情况下,也存在过渡纱与压针片21干涉的情况。过渡纱可能根据位置而高度变化,在变化的高度与压针片21的移动轨迹一致的范围内发生干涉。特别是,对于沿与进行干涉判断的编织线圈横列中的三角座滑架25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编织后停止的导纱器28,安装该导纱器28的导纱轨27相比针床24之间的齿口23更靠向设置压针片21的三角座滑架25侧的情况下,来自因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而停止的导纱器28的过渡纱有可能卡挂在突指21a而缠绕,并且三角座滑架25在该状态下直接反转。关于过渡纱和压针片21之间的干涉,可以根据编织数据进行判断。
并且有时还将端纱插入装置等配置于编织端22a的附近。与构成端纱插入装置等的部件或夹纱器等有关喂纱的部件等之间的干涉,也有在压针片21进行复位位置至设置位置的设置动作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能性。因此,避免干涉的动作,在检测这些部件等时也与导纱器28同样地进行即可。
如上所述,作为压针片21的针织物压片,搭载于沿着针床24进行往复移动、同时使织针进行选择性的编织动作的三角座滑架25上,并且能够将突指21a在三角座滑架25的移动中、在推压针织物22的设置位置或推压针织物的复位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突指21a能够推压编织出的针织物22。存储部36发挥判断单元的功能,相对于针织物压片的突指21a的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的移动,判断机械干涉的可能性。控制装置35发挥控制单元的功能,根据针织物22的编织数据对三角座滑架25的往复移动进行控制。三角座滑架25脱出至针织物22的编织宽度的外侧时,如果将针织物压片的突指21a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则由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突指21a的移动轨迹存在机械干涉的可能性,因而能够知道机械干涉的可能性。如果判断单元判断为存在干涉可能性,则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三角座滑架25的移动行程延长而避免干涉,从而在将针织物压片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时,能够仅在与用于喂纱的部件或过渡纱等发生干涉的情况下避免干涉,从而在编织中不产生障碍。另外,虽然使存储部36作为判断有无发生干涉可能性的判断单元而发挥功能,例如也可以在三角座滑架25上设置通过超声波或光学方式检测障碍物的有无的传感器,以实际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而不是以所存储的数据进行判断。并且,由判断单元进行的干涉可能性的判断,也可以作为实际开始进行针织物22的编织之前的模拟而以批处理进行。
并且,压针片21的复位动作位置,不限于在针织物22的编织端22a进行,只要对应针织物22的编织线圈横列上的各系统的每个编织区域进行判断即可。如果存在突指21a与在编织区域的端部等待机的用于喂纱的部件等干涉的可能性,则能够使三角座滑架25的移动行程延长而避免干涉。
另外,虽然由于过渡纱和压针片21之间的干涉,过渡纱卡挂在突指21a上而缠绕时不能继续进行编织,但不至于使压针片21等受到损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解除过渡纱与突指21a的缠绕,就能够重新开始进行编织。由于过渡纱相比压针片21的突指21a容易变形,因而即使发生干涉过渡纱也从突指21a脱离,也存在不会缠绕在突指21a的可能性。
因此,在与压针片21之间干涉的判断中,至少判断以导纱器28等喂纱部件作为对象的干涉,存在干涉可能性时进行控制以避免,从而能够事先防止压针片21等的破损。并且如果过渡纱包含在干涉判定的对象中,则综合判断在编织中发生障碍的可能性,在判断为可能干涉的情况下,通过进行控制以避免,由此能够进行顺畅的编织。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可通过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所以前述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仅是例示,本发明的范围如权利要求书所示,并不受到说明书的限制。并且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产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根据本发明,根据针织物的编织数据使三角座滑架进行往复移动,即使三角座滑架脱出至针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侧时、针织物压片的突指至少在从设置位置至复位位置之间切换,也能够使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延长,以不相对于突指的移动发生干涉。在从设置位置至复位位置之间切换针织物压片时,能够仅在与用于喂纱的部件、过渡纱发生干涉的情况下避免干涉而防止编织中发生障碍。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不存在干涉可能性后开始进行针织物压片的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的切换,因而能够可靠地避免切换中的干涉。
并且根据本发明,由于在脱出至针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侧的位置开始进行针织物压片的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的切换,延长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直到不存在干涉可能性,因而在三角座滑架反转方向时,能够消除相对于针织物压片的干涉。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导纱器在针织物的编织端附近待机这种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避免伴随针织物压片的切换动作的干涉。
并且根据本发明,在导纱器接近而待机这种情况下,能够可靠地避免伴随针织物压片的切换动作的干涉。
并且根据本发明,根据针织物的编织数据,三角座滑架脱出至针织物的编织宽度的外侧时,延长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直到不存在因针织物压片的突指的移动发生干涉的可能性,能够避免干涉而在针织物的编织中不发生障碍。

Claims (6)

1.一种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其中,所述针织物压片搭载于在沿着针床往复移动的同时使织针进行选择性编织动作的三角座滑架上,能够使可推压所编织的针织物的突指,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中切换到推压针织物的设置位置或不推压针织物的复位位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单元,判断相对于针织物压片的突指的至少从设置位置至复位位置之间的移动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和
控制单元,其是根据针织物的编织数据对三角座滑架的往复移动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如果由判断单元判断为,在三角座滑架脱出至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外侧时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针织物压片的突指时,存在相对于突指的移动发生干涉的可能性,则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使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延长而避免干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
在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变为不存在干涉的可能性之后,进行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针织物压片的突指的动作,
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延长所述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直到该动作结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
在脱出至所述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外侧的位置开始进行在设置位置和复位位置之间切换所述针织物压片的突指的动作,
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延长所述三角座滑架的移动行程,直到所述判断单元的判断变为不存在干涉的可能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单元判断干涉可能性的对象是导纱器,所述导纱器能够选择性地与三角座滑架连动,在连动时从喂纱口向进行编织动作的织针供给针织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其特征在于,
使用二个以上所述导纱器,
所述判断单元,针对该二个以上导纱器中的所述喂纱口位于距其他导纱器的喂纱口预定距离范围内的导纱器判断有无干涉。
6.一种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横机中,所述针织物压片搭载于在沿着针床往复移动的同时使织针进行选择性编织动作的三角座滑架上,能够使可推压所编织的针织物的突指,在三角座滑架的移动中切换到推压针织物的设置位置或不推压针织物的复位位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针织物的编织数据,判断在三角座滑架脱出至针织物的编织宽度外侧时使针织物压片的突指至少从设置位置至复位位置之间移动时,有无发生干涉的可能性,
如果判断结果为存在干涉,则对三角座滑架进行控制,以延长用于针织物压片位置切换的移动行程而避免干涉。
CN200680020771.0A 2005-06-10 2006-06-09 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011940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1060/2005 2005-06-10
JP2005171060 2005-06-10
PCT/JP2006/311659 WO2006132376A1 (ja) 2005-06-10 2006-06-09 編地プレッサを備える横編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94060A CN101194060A (zh) 2008-06-04
CN101194060B true CN101194060B (zh) 2010-10-27

Family

ID=374985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20771.0A Active CN101194060B (zh) 2005-06-10 2006-06-09 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1908868B1 (zh)
JP (1) JP4977603B2 (zh)
CN (1) CN101194060B (zh)
WO (1) WO200613237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153990A (ja) * 2011-01-24 2012-08-16 Shima Seiki Mfg Ltd 横編機
JP5955180B2 (ja) * 2012-09-24 2016-07-20 株式会社島精機製作所 ステッチプレッサを備えた横編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2683A (en) * 1981-04-28 1984-04-17 Shima Idea Center Co., Ltd. Stitch pressing devic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
US4774819A (en) * 1987-01-24 1988-10-04 H. Stoll Gmbh & Co. Flat knitting machine with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5063755A (en) * 1989-06-02 1991-11-12 Shima Seiki Mfg. Ltd. Fabric presser for V-bed flat knitting machine
US5415016A (en) * 1992-11-09 1995-05-16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Knitted fabric presser unit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6415B2 (ja) * 1990-05-18 2000-07-17 株式会社ケイオウエス 治療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42683A (en) * 1981-04-28 1984-04-17 Shima Idea Center Co., Ltd. Stitch pressing device for flat knitting machine
US4774819A (en) * 1987-01-24 1988-10-04 H. Stoll Gmbh & Co. Flat knitting machine with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US5063755A (en) * 1989-06-02 1991-11-12 Shima Seiki Mfg. Ltd. Fabric presser for V-bed flat knitting machine
US5415016A (en) * 1992-11-09 1995-05-16 Shima Seiki Manufacturing Limited Knitted fabric presser unit of flat knitting machin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977603B2 (ja) 2012-07-18
EP1908868B1 (en) 2013-09-04
CN101194060A (zh) 2008-06-04
EP1908868A4 (en) 2012-08-15
EP1908868A1 (en) 2008-04-09
JPWO2006132376A1 (ja) 2009-01-08
WO2006132376A1 (ja) 2006-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72002B1 (en) Knitting machine with latch needles and without sinkers
CN101310057B (zh) 横机的三角座滑架搭载单元
EP1995363B1 (en) Method for knitting fabric and design device
CN103668760A (zh) 具备成圈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
US4287728A (en) Thread guidance in mesh-forming machines with rotating thread guides
CN101448987B (zh) 嵌花花纹针织物的编织方法及横机
CN101194060B (zh) 具有针织物压片的横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0503926C (zh) 横编机的可动沉降片装置
CN100462493C (zh) 成圈压片、有成圈压片的横机和使用成圈压片的针织物编织方法
CN101796234B (zh) 横机及其给纱方法
CN101278086B (zh) 具有可动导纱器的横机
CN101553608A (zh) 选针方法及横编机
CN101387043B (zh) 横机及其选针方法
EP1279758B1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ring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US6014874A (en) Yarn guide for weft knitting machine
JPH09217254A (ja) 渡り糸止め部の形成方法
CN106976755A (zh) 丝线卷绕机、生头部件及丝线卷绕机的生头方法
EP1655398A1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movable sinker
EP0955402B1 (en) A flat bed knitting machine having a transfer mechanism and a transferring method thereby
EP1325973B1 (en) Weft knitting machine with transfer mechanism and transferring method
CN101161893B (zh) 串联编织方法和横机
CN100494536C (zh) 具有可动沉降片的横机
EP0403278A1 (en) Yarn positioning controller for flat-bed knitting machines
CN86100850A (zh) 关于圆形针织机的改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