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2859A - 开闭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闭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2859A CN101182859A CNA2007101692989A CN200710169298A CN101182859A CN 101182859 A CN101182859 A CN 101182859A CN A2007101692989 A CNA2007101692989 A CN A2007101692989A CN 200710169298 A CN200710169298 A CN 200710169298A CN 101182859 A CN101182859 A CN 1011828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vable
- fixed
- opening
- lockplate
-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Hinges (AREA)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一种开闭装置,其在锁定板上安装固定体的固定齿轮、与其啮合的变换齿轮、与该变换齿轮和可动体的可动齿轮啮合的中继齿轮。在相对于固定体将可动体打开规定角度时,使锁定板的卡合部与固定体的卡止部接触,并且使变换齿轮形成为可移动,从而能保持为规定角度,并且能使变换齿轮移动而进一步进行开闭动作,所以能够获得能以简单的结构进行多样的开闭操作的开闭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便携电话或个人计算机等各种电子仪器中使用的开闭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在便携电话或个人计算机等电子仪器的小型化和轻量化的进展中,相对于固定框体可开闭地安装可动框体的所谓折叠式的电子仪器增加,在它们中使用的开闭装置中,要求容易使用、能进行多样的开闭操作。
关于使用这样的以往的开闭装置的电子仪器,以便携电话为例,使用图12进行说明。
图12是以往的便携电话的立体图。如图12所示,固定框体1在其上面形成排列有多个键的操作部1A、麦克风等声音输入部1B。
此外,可动框体2在前面形成LCD等显示部2A和扬声器等声音输出部2B。此外,可动框体2的下端通过开闭装置3、4可开闭地安装在固定框体1的上端。
而且,一对开闭装置3、4由多个凸轮或弹簧(未图示)等形成。一对开闭装置3、4由连结构件(未图示)连结。此外,开闭装置3、4安装在固定框体1和可动框体2之间,可动框体2可开闭地轴支承在固定框体1上。而且,由固定框体1、可动框体2和开闭装置3、4构成电子仪器。
在以上的结构中,在可动框体2相对于固定框体1关闭的状态下,由开闭装置3对可动框体2作用向关闭方向的施加力,从而可动框体2保持关闭的状态。
而且,如果从该关闭状态用手打开可动框体2,则由开闭装置3对可动框体2作用打开方向的力。其结果,如图12所示,可动框体2相对于固定框体1变为打开规定角度例如160度左右的状态。
此外,如果在该状态下操作设置在固定框体1的侧面上的切换用的按钮5,则可动框体2进一步打开。然后,此时由开闭装置4作用向打开方向的施加力,成为固定框体1的背面与可动框体2的里面接触重叠的状态,即,可动框体2旋转360度的状态。
即,使用一对开闭装置3、4,通过开闭装置3打开可动框体2,直到进行通话的160度左右,然后,通过开闭装置4打开可动框体2,直到在上下面露出操作部1A和显示部2A的360度。还有,作为与本申请的发明关联的现有技术文献信息,例如公知特开2002-171324号公报。
可是,在所述以往的开闭装置中,使用一对开闭装置3、4,通过开闭装置3进行开闭,直到规定角度,然后,操作切换用的按钮5,通过开闭装置4进行开闭,直到360度。因此,存在如下的问题:构成零件数多,构造复杂,并且向机器上的安装或开闭操作也花费工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开闭装置设有:与固定支架连结并形成有固定齿轮的固定体;与可动支架连结并形成有可动齿轮的可动体;与固定齿轮啮合的变换齿轮;与变换齿轮以及所述可动齿轮啮合的中继齿轮;安装各齿轮的锁定板。而且,在该锁定板上设有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将可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打开规定角度时,与固定体或固定支架上形成的卡止部接触,变换齿轮形成为可移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将可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打开规定角度时,通过卡止部和卡合部,能保持在该角度。此外,然后,能使变换齿轮移动而进一步进行开闭操作,所以能够获得能以简易的结构进行多样的开闭操作的开闭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开闭装置在锁定板的大致中央安装可旋转地支承的加强锁定板,并且在加强锁定板上设置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将可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打开规定角度时,与可动体或可动支架上形成的卡止部接触。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将开闭装置打开规定角度时,锁定板和加强锁定板上设置的2个卡合部分别与和其对应的卡止部接触,所以可动支架相对于固定支架的保持是牢固且可靠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开闭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其分解立体图。
图3A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3B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3C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4A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4B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5A是其局部立体图。
图5B是其局部立体图。
图5C是其局部立体图。
图6A是其局部立体图。
图6B是其局部立体图。
图7A是其便携电话的立体图。
图7B是其便携电话的立体图。
图7C是其便携电话的立体图。
图7D是其便携电话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开闭装置的立体图。
图9是其分解立体图。
图10A是局部侧视图。
图10B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10C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11A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11B是其局部侧视图。
图12是以往便携电话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使用图1~图7D,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开闭装置40。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开闭装置40的立体图。此外,图2是其分解立体图。
首先,使用图说明开闭装置40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开闭装置40具有钢板或绝缘树脂制的固定支架11和可动支架12。而且,大致圆柱状的固定轴13可旋转地插通在固定支架11的两端的一对贯通孔11A中。此外,可动轴14可旋转地插通在可动支架12的两端的贯通孔12A中。而且,固定轴13通过挡圈15卡止在固定支架11上。此外,可动轴14通过挡圈15卡止在可动支架12上。
而且,从固定支架11的左端突出的固定轴13可旋转地插通在金属或绝缘树脂制的锁定板16的一端的通孔16A中。此外,从可动支架12的左端突出的可动轴14可旋转地插通在锁定板16的另一端的通孔16B内。
此外,开闭装置40具有大致半圆筒状的钢或铜合金、绝缘树脂制的固定体17和可动体18。固定体17形成有固定齿轮17A。此外,可动体18形成有可动齿轮18A。此外,固定体17通过切口而设有大致圆弧状壁部即卡止部17B。而且,固定体17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轴13的左端。此外,可动体18可旋转地安装在可动轴14的左端。
进而,在固定体17的右端形成有突起部17C。此外,在可动体18的右端形成有突起部18C。而且,突起部17C插入固定支架11的左端的孔部11B中,突起部18C插入可动支架12的左端的孔部12B中。其结果,固定体17连结固定在固定支架11上。此外,可动体18连结固定在可动支架12上。
此外,开闭装置4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金属或绝缘树脂制的变换齿轮19、中继齿轮20。大致圆柱状的变换轴21插通在变换齿轮19的中央的中空筒部中。此外,中继轴22插通在中继齿轮20的中央的中空筒部中。该变换轴21的右端固定在锁定板16的中间部的通孔16C中。此外,中继轴22的右端插入通孔16D内。
还有,在锁定板16的右下端设置向外方突出的卡合部16E。此外,如图3A的局部侧视图所示,锁定板16的通孔16B形成为比插通的可动轴14直径稍大的圆形。而且,通孔16A形成为比插通的固定轴13直径稍大的椭圆形。同样,通孔16D形成为比插通的中继轴22直径稍大的椭圆形。
而且,变换齿轮19与固定齿轮17A啮合。此外,中继齿轮20分别与变换齿轮19和可动齿轮18A啮合。而且,中继轴22和固定轴13、可动轴14的左端固定在连结板23上。此外,变换轴21的左端可移动地插入连结板23的椭圆形的通孔23A内。
此外,大致圆筒状的钢或铜合金、烧结合金等金属制的固定凸轮25、26在右端的外周分别形成有凹凸状的凸轮部25A、26A。而且,固定凸轮25通过销24固定在固定轴13的中间部。此外,固定凸轮26通过销24固定在可动轴14的中间部。
进而,大致环状的钢或铜合金、烧结合金等金属制的可动凸轮27配置为相对于固定凸轮25,能沿开闭方向旋转,并且能沿轴线方向移动。此外,可动凸轮28配置为相对于固定凸轮26,能沿开闭方向旋转,并且能沿轴线方向移动。而且,在可动凸轮27、28的内周,一对销状的凸轮部27A、28A对置且分别突出形成。
此外,开闭装置40具有大致圆筒状的金属制的盒29、30、线圈状的钢线制的弹簧31、32。而且,在盒29内收纳有固定凸轮25和可动凸轮27。此外,在盒30内收纳有固定凸轮26和可动凸轮28。而且,在可动凸轮27的右侧面和盒29的内侧面之间,以稍微挠曲的状态安装弹簧31。此外,在可动凸轮28的右侧面和盒30的内侧面之间以稍微挠曲的状态安装弹簧32。
而且,如图5A、图6A的局部立体图所示,可动凸轮27被弹簧31向固定凸轮25的方向施力。此外,销状的凸轮部27A与固定凸轮25的凹凸状的凸轮部25A的规定部位弹接。进而,可动凸轮28被弹簧32向固定凸轮26的方向施力。此外,销状的凸轮部28A与固定凸轮26的凹凸状的凸轮部26A的规定部位弹接。
此外,盒29设有一对槽部29A,盒30设置一对槽部30A。此外,在可动凸轮27的外周设有向外方突出的一对凸部27B,在可动凸轮28的外周设有向外方突出的一对凸部28B。而且,这些凸部27B分别插入槽部29A中,这些凸部28B分别插入槽部30A中。因此,可动凸轮27相对于盒29,能沿轴线方向移动,能沿旋转方向一体旋转。此外,可动凸轮28相对于盒30,能沿轴线方向移动,能沿旋转方向一体旋转。
此外,盒29通过挡圈15定位在固定轴13上。此外,盒30通过挡圈15定位在可动轴14上。而且,盒29的左端的一对舌片部29B分别卡止在固定支架11的一对切入部11C,固定在固定支架11上。此外,盒30的左端的一对舌片部30B分别卡止在可动支架12的一对切入部12C,固定在可动支架12上。
而且,大致圆筒状的引导筒33安装在固定支架11的右端侧,固定在固定轴13的右端部。此外,大致圆筒状的引导筒34安装在可动支架12的右端侧,固定在可动轴14的右端部。此外,在引导筒33、34的右端安装保持板35,从而构成开闭装置40。
这样构成的开闭装置40例如如图7B的便携电话的立体图所示,固定支架11向在上面形成有由多个键构成的操作部41A和麦克风等声音输入部41B的固定框体41安装。此外,可动支架12向在表面形成有LCD等显示部42A和扬声器等声音输出部42B的可动框体42安装。其结果,通过开闭装置40,可动框体42可开闭地轴支承在固定框体41上,构成电子仪器。
下面,说明按以上那样构成的开闭装置40的动作。如图7A所示,在可动框体42相对于固定框体41关闭的状态下,如图3A所示,开闭装置40在固定支架11的上面重叠可动支架12,处于关闭的状态。
此外,在该关闭状态下,如图5A所示,通过可动凸轮27的与规定部位弹接的凸轮部27A和固定凸轮25的与规定部位弹接的凸轮部25A、以及可动凸轮28的凸轮部28A和固定凸轮26的凸轮部26A,向固定支架11和可动支架12作用关闭方向的力。其结果,保持该关闭状态。
然后,如果从该关闭状态用手打开可动框体42,则如图3B所示,安装固定在可动框体42上的可动支架12以固定轴13所插通的锁定板16的通孔16A为支点旋转。然后,与固定齿轮17A啮合的变换齿轮1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此外,与变换齿轮19和可动齿轮18A啮合的中继齿轮2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如果打开到规定角度例如160度左右,锁定板16的右下端的卡合部16E就与固定体17的卡止部17B的内周接触。
此外,这时,如图5B所示,伴随着可动支架12的旋转,盒30旋转,可动凸轮28一边沿轴线方向移动一边旋转。此外,固定在固定轴13上的固定凸轮25旋转。这时,凸轮部27A在凸轮部25A上弹接滑动,凸轮部28A在凸轮部26A上弹接滑动。因此,各凸轮部的弹接部位变形,所以对可动支架12作用向打开方向的力。
即,在该状态下,可动支架12被向打开方向施力,但是在卡合部16E和卡止部17B的作用下,成为不能进一步打开的锁定状态。因此,安装有可动支架12的可动框体42如图7B所示,打开160度左右,保持在容易进行通话的状态。
接着,从该状态,如图3C或图5C所示,如果使可动支架12稍微回到关闭的方向,则变换齿轮1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相对于固定齿轮17A或中继齿轮20向上方移动。伴随于此,锁定板16也向上方移动,卡合部16E从卡止部17B离开,解除锁定状态。
此外,此后,如图7C所示,如果将可动框体42向打开方向进一步操作,则如图4A所示,变换齿轮1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中继齿轮2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可动支架12向打开方向旋转。因此,如图6A所示,可动支架12被可动凸轮27和固定凸轮25、以及可动凸轮28和固定凸轮26向打开方向施力。
然后,如图7D所示,在可动框体42与固定框体41的下面重叠的状态下,如图6B所示,可动支架12被可动凸轮27和固定凸轮25、以及可动凸轮28和固定凸轮26向固定支架11的下面方向施力。其结果,如图4B所示,可动支架12相对于固定支架11旋转360度,与固定支架11的下面重叠。这时,锁定板16的卡合部16E与固定体17的卡止部17B的上端接触。
即,在可动支架12相对于固定支架11旋转360度的状态下,可动支架12被向固定支架1 1的下面方向施力。因此,可动框体42被卡合部1 6E和卡止部17B保持为与固定框体41的下面重叠的状态。其结果,如图7D所示,开闭装置40保持为在上面露出操作部41A,在下面露出显示部42A,容易进行操作或LCD等的目视辨认的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40由固定体17的固定齿轮17A、与其啮合的变换齿轮19、与变换齿轮19和可动体18的可动齿轮18A啮合的中继齿轮20、安装各齿轮的锁定板16形成。而且,开闭装置40中,在将固定有可动体18的可动支架12相对于固定有固定体17的固定支架11打开规定角度时,在锁定板16的右下端设有与固定体17的卡止部17B的内周接触的卡合部16E,变换齿轮19形成为可移动。
因此,在将可动支架12相对于固定支架11打开规定角度例如160度左右时,在卡合部16E和卡止部17B的作用下,成为可动支架12被锁定的状态。因此,可动框体42能保持容易进行通话的状态。
此外,如果从该状态使可动支架12稍微向关闭的方向返回,则变换齿轮19向上方移动,解除锁定状态。进而,可动支架12能旋转,直到可动支架12相对于固定支架11旋转360度。其结果,可动框体42与固定框体41的下面重叠,能保持为在上下面露出操作部41A和显示部42A的容易进行操作或LCD等的目视辨认的状态。
进而,通过与这些开闭操作连动的固定凸轮25、26、可动凸轮27、28等,在可动支架12关闭的状态下将可动支架12向关闭方向施力。此外,在可动支架12打开的状态、可动支架12相对于固定支架11旋转360度的状态下,将可动支架12向打开方向施力,能进行快速的开闭操作和保持。
于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锁定板16上安装固定体17的固定齿轮17A、与其啮合的变换齿轮19、与变换齿轮19和可动体18的可动齿轮18A啮合的中继齿轮20,构成了开闭装置40。因此,相对于固定体17将可动体18打开规定角度时,锁定板16的卡合部16E与固定体17的卡止部17B接触,并且变换齿轮19形成为可移动,从而能够保持为规定角度。此外,使变换齿轮19移动,能进一步进行开闭操作,所以能够获得能以简易的结构进行多样的开闭操作的开闭装置。
还有,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固定体17上形成锁定板16的卡合部16E所接触的卡止部17B的结构,但是也可以采用在固定支架11的左端设置卡止部,使其与卡合部16E接触的结构。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用手开闭操作可动框体42,使可动支架12旋转的结构。可是,在设置按钮或反转凸轮等零件、所谓一推即开构造的开闭装置中,也能实施本发明。一推即开构造的开闭装置从关闭状态通过按钮的按压操作,使可动支架12相对于例如固定支架11自动打开到160度。然后,通过手使可动支架12向关闭方向稍微返回,能够进一步使可动支架12相对于固定支架11打开到360度。
(实施方式2)
使用图8~图11B,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开闭装置70。还有,对与实施方式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详细的说明。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开闭装置70的立体图,图9是其分解立体图。如图所示,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开闭装置70具有固定轴53、可动轴54。而且,固定轴53可旋转地插通在固定支架51的两端的贯通孔51A中。此外,固定轴53通过挡圈15卡止在固定支架51上。而且,可动轴54可旋转地插通在可动支架52的两端的贯通孔52A中。此外,可动轴54通过挡圈15卡止在可动支架52上。
而且,从固定支架51的左端突出的固定轴53可旋转地插通在金属或绝缘树脂制的锁定板56的一端的通孔56A内。此外,从可动支架52的左端突出的可动轴54可旋转地插通在锁定板56的另一端的通孔56B内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此外,开闭装置70具有在锁定板56和固定支架51以及可动支架52之间重叠配置的金属或绝缘树脂制的加强锁定板66。固定轴53插通在加强锁定板66的一端的通孔66A中。此外,可动轴54插通在另一端的通孔66B中。而且,支承轴67的右端固定在大致中央的通孔66C中。此外,支承轴67的左端插通在锁定板56的大致中央的通孔56D内。而且,加强锁定板66可旋转地支承、安装在锁定板56上。
进而,开闭装置70具有大致半圆筒状的固定体57和可动体58。而且,开闭装置70设有固定体57的固定齿轮57A以及与其啮合的变换齿轮59、与该变换齿轮59和可动体58的可动齿轮58A啮合的中继齿轮60。此外,插通变换齿轮59的变换轴61的右端固定在锁定板56的通孔56C中。此外,插通中继齿轮60的中继轴62的右端插入通孔56D中。中继轴62和固定轴53、可动轴54的左端固定在连结板63上。而且,变换轴61左端可移动地插入连结板63的椭圆形的通孔63A内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而且,在锁定板56的右下端设有卡合部56E。而且,与该卡合部56E对应,在大致圆筒状壁部即固定体57上设置卡止部57B。此外,固定体57可旋转地安装在固定轴53的左端、可动体58可旋转地安装在可动轴54的左端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还有,在加强锁定板66的左下端设有向外方突出的卡合部66E,在可动体58的左侧外方设有与卡合部66E对应的大致圆弧状壁部即卡止部58B。
此外,固定体57的右端的突起部57C插入固定支架51的左端的孔部51B中,可动体58的右端的突起部58C插入可动支架52的左端的孔部52B中。而且,固定体57和固定支架5 1连结固定、可动体58与可动支架52连结固定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
进而,锁定板56的通孔56A形成为比插通其的固定轴53直径大的椭圆形。此外,锁定板56的通孔56B形成为比插通其的可动轴54直径稍大的圆形。而且,中继轴62所插通的左侧比中继轴62稍大的椭圆形部和支承轴67的左端可移动地插通的右侧与支承轴67的直径相等的长孔部这2个通孔连结,从而通孔56D形成为L字状。
此外,在固定轴53的右方安装固定凸轮25,在可动轴54的右方安装固定凸轮26。而且,与固定凸轮25对置而配置被弹簧31施力的可动凸轮27,与固定凸轮26对置而配置被弹簧32施力的可动凸轮28。此外,弹簧3 1收纳在盒29中,弹簧32收纳在盒30中。而且,可动支架52在关闭的状态下相对于固定支架51被固定凸轮25和可动凸轮27以及固定凸轮26和可动凸轮28向关闭方向施力。此外,在打开的状态或旋转360度的状态下可动支架52相对于固定支架51向打开方向被施力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此外,引导筒33安装在固定支架51的右端侧,引导筒34安装在可动支架52的右端侧。而且,引导筒33固定在固定轴53的右端部,引导筒34固定在可动轴54的右端部。此外,在引导筒33、34的右端安装保持板35,构成开闭装置70。于是,开闭装置70如图7B所示,固定支架51可开闭地轴支承在固定框体41上,可动支架52可开闭地轴支承在可动框体42上,从而构成电子仪器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在以上的结构中,通过开闭装置70相对于电子仪器的固定框体41开闭操作可动框体42的情况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这里,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70与实施方式1的开闭装置40的主要的动作上的不同点,以下使用图7A~图7D、图10A~图10C、图11A、图11B进行说明。
图10A~图10C是本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70的要部侧视图。在各图中,横向排列的图中,左侧的图表示将固定体57的固定齿轮57A或变换齿轮59、中继齿轮60、可动体58的可动齿轮58A作为主体表示的侧视图,中央的图是将锁定板56作为主体表示的侧视图,右侧的图表示将加强锁定板66作为主体表示的侧视图。
而且,说明如图7A或图10A所示,从在开闭装置70的固定支架51的上方重叠可动支架52并向关闭方向被施力的关闭状态,如图7B所示,用手打开可动框体42时的动作。这时,如图10B所示,可动支架52将固定轴53插通的锁定板56的通孔56A和加强锁定板66的通孔66A作为支点旋转。而且,与固定齿轮57A啮合的变换齿轮59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与变换齿轮59和可动齿轮58A啮合的中继齿轮6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其结果,可动支架52相对于固定支架51打开到规定角度例如160度左右。
这时,锁定板56的右下端的卡合部56E与固定体57的卡止部57B的内周接触。此外,与锁定板56的右侧面重叠配置的加强锁定板66的左下端的卡合部66E也与可动体58的卡止部58B的内周接触。于是,可动支架52相对于固定支架51保持规定角度。
即,锁定板56的卡合部56E与固定体57的卡止部57B接触,此外,加强锁定板66的卡合部66E也与可动体58的卡止部58B接触保持。因此,可动支架52相对于固定支架51牢固地保持为规定角度。因此,可动框体42向打开方向的施加力大时、以规定角度将可动框体42向打开方向按压时,可动框体42相对于固定框体41可靠地保持为规定角度。
下面,说明从该状态,如图10C所示,可动框体52向关闭的方向稍微返回时的动作。这时,首先,变换齿轮5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相对于固定齿轮57A和中继齿轮60向上方移动。随之,加强锁定板66也经由锁定板56和支承轴67向上方移动。其结果,卡合部56E从卡止部57B离开,此外,卡合部66E从卡止部58B离开,解除锁定状态。
此外,说明此后如图7C所示,将可动框体42向打开方向进一步操作时的动作。这时,首先如图11A所示,变换齿轮59向逆时针方向移动,中间齿轮60向顺时针方向移动。这样,可动支架52一边向打开方向旋转,可动支架52一边向打开方向被施力的情况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然后,如图11B所示,可动支架52向固定支架51的下面方向被施力,可动支架52相对于固定支架51旋转360度,与固定支架51的下面重叠。然后,锁定板56的卡合部56E与固定体57的卡止部57B接触,加强锁定板66的卡合部66E与可动体58的卡止部58B接触。其结果,如图7D所示,成为可动框体42与固定框体41的下面重叠保持的状态。
于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在锁定板56的大致中央安装可旋转地支承的加强锁定板66,并且以规定角度使加强锁定板66上设置的卡合部66E与可动体58上形成的卡止部58B接触。这样,在打开到规定角度时,锁定板56上设置的卡合部56E与和其对应的卡止部57B接触。此外,在加强锁定板66上设置的卡合部66E与和其对应的卡止部58B接触。因此,与实施方式1相比,具有能使可动支架52相对于固定支架51的保持牢固可靠的作用。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在固定体57上形成锁定板56的卡合部56E所接触的卡止部57B,在可动体58上形成加强锁定板66的卡合部66E所接触的卡止部58B的结构。可是,也可以采用在固定支架51的左端设置锁定板56的卡合部56E所接触的卡止部,并且在可动支架52的左端设置加强锁定板66的卡合部66E所接触的卡止部的结构。
Claims (2)
1.一种开闭装置,其包括:
与固定支架连结并形成有固定齿轮的固定体;
与可动支架连结并形成有可动齿轮的可动体;
与所述固定齿轮啮合的变换齿轮;
与所述变换齿轮以及所述可动齿轮啮合的中继齿轮;
安装所述各齿轮的锁定板;
卡合部,其设置在所述锁定板上,所述卡合部在将所述可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打开规定角度时,与所述固定体或所述固定支架上形成的卡止部接触,
所述变换齿轮形成为能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其中,
还设有加强锁定板,
在所述锁定板的中央能旋转地支承安装所述加强锁定板,并且在所述加强锁定板上设置卡合部,所述卡合部在将所述可动支架相对于所述固定支架打开所述规定角度时,与所述可动体或所述可动支架上形成的卡止部接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306339 | 2006-11-13 | ||
JP2006306339 | 2006-11-13 | ||
JP2006306339 | 2006-11-13 | ||
JP2007-181930 | 2007-07-11 | ||
JP2007181930A JP5018294B2 (ja) | 2006-11-13 | 2007-07-11 | 開閉装置 |
JP2007181930 | 2007-07-1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2859A true CN101182859A (zh) | 2008-05-21 |
CN101182859B CN101182859B (zh) | 2010-06-02 |
Family
ID=39448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6929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2859B (zh) | 2006-11-13 | 2007-11-12 | 开闭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018294B2 (zh) |
CN (1) | CN101182859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77486A (zh) * | 2011-05-12 | 2012-11-14 |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 平行双轴铰链及具有平行双轴铰链的小型电子装置 |
CN103052816A (zh) * | 2010-07-12 | 2013-04-17 |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 电子机器用枢轴装置 |
CN103148088A (zh) * | 2011-12-06 | 2013-06-12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枢转机构及可折迭电子装置 |
CN104006068A (zh) * | 2014-06-12 | 2014-08-27 | 宁波镇明转轴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进行180度旋转的电饼铛合页机轴 |
CN104482037A (zh) * | 2014-11-25 | 2015-04-01 | 泽台精密电子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转轴装置及具有该转轴装置的可折叠电子装置 |
CN105443570A (zh) * | 2014-08-13 | 2016-03-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铰接以及电子终端 |
CN109944517A (zh) * | 2019-05-16 | 2019-06-28 | 重庆市永川区中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齿轮互锁型汽车背门铰链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45206A (ja) * | 2009-08-21 | 2011-03-03 | Tokyo Coil Engineering Kk | 携帯電源装置 |
JP4960480B2 (ja) * | 2010-06-18 | 2012-06-27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JP5039216B2 (ja) | 2011-02-24 | 2012-10-03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KR101899502B1 (ko) | 2012-05-31 | 2018-11-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힌지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컴퓨팅장치 |
TWI532930B (zh) * | 2014-08-15 | 2016-05-11 | First Dome Corp | Multi - joint synchronous shaft structure |
JP2016164428A (ja) * | 2015-03-06 | 2016-09-08 |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 ヒンジ装置及び携帯用情報機器 |
CN114810801B (zh) * | 2022-04-11 | 2023-06-02 | 泰州市创新电子有限公司 | 铰链机构、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85579U (ja) * | 1981-07-03 | 1983-01-13 | 赤井電機株式会社 | シ−リングドア駆動装置 |
JPH0383003U (zh) * | 1989-12-12 | 1991-08-23 | ||
JP2005023955A (ja) * | 2003-06-30 | 2005-01-27 | Casio Comput Co Ltd | ヒンジ構造、撮像装置および携帯電話装置 |
JP2006064000A (ja) * | 2004-08-24 | 2006-03-09 | Strawberry Corporation |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JP2006144892A (ja) * | 2004-11-18 | 2006-06-08 | Kantatsu Co Ltd | 折り畳み式携帯電話機 |
JP5170950B2 (ja) * | 2005-01-25 | 2013-03-27 |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 ヒンジ装置 |
JP2006207351A (ja) * | 2005-01-31 | 2006-08-10 | Sanyo Seiko Kk | 折り戸のヒンジユニット |
-
2007
- 2007-07-11 JP JP2007181930A patent/JP501829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11-12 CN CN2007101692989A patent/CN10118285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52816A (zh) * | 2010-07-12 | 2013-04-17 |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 电子机器用枢轴装置 |
CN103052816B (zh) * | 2010-07-12 | 2016-05-18 | 三菱制钢株式会社 | 电子机器用枢轴装置 |
CN102777486A (zh) * | 2011-05-12 | 2012-11-14 |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 平行双轴铰链及具有平行双轴铰链的小型电子装置 |
CN102777486B (zh) * | 2011-05-12 | 2014-11-12 | 加藤电机株式会社 | 平行双轴铰链及具有平行双轴铰链的小型电子装置 |
CN103148088A (zh) * | 2011-12-06 | 2013-06-12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枢转机构及可折迭电子装置 |
CN104006068A (zh) * | 2014-06-12 | 2014-08-27 | 宁波镇明转轴有限公司 | 一种可进行180度旋转的电饼铛合页机轴 |
CN105443570A (zh) * | 2014-08-13 | 2016-03-30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铰接以及电子终端 |
CN105443570B (zh) * | 2014-08-13 | 2019-03-2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铰接以及电子终端 |
CN104482037A (zh) * | 2014-11-25 | 2015-04-01 | 泽台精密电子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转轴装置及具有该转轴装置的可折叠电子装置 |
WO2016082345A1 (zh) * | 2014-11-25 | 2016-06-02 | 泽台精密电子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转轴装置及具有该转轴装置的可折叠电子装置 |
CN109944517A (zh) * | 2019-05-16 | 2019-06-28 | 重庆市永川区中川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齿轮互锁型汽车背门铰链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2859B (zh) | 2010-06-02 |
JP2008144962A (ja) | 2008-06-26 |
JP5018294B2 (ja) | 2012-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82859B (zh) | 开闭装置 | |
CN103097770B (zh) | 开闭装置 | |
JP5170950B2 (ja) | ヒンジ装置 | |
JP4856166B2 (ja) | ダブルアクションヒンジを備えたヒンジ利用型携帯無線通信装置 | |
US8005521B2 (en) | Portable terminal | |
CN101270773B (zh) | 开闭装置 | |
KR100504138B1 (ko) |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의 힌지 장치 | |
EP2034700A1 (en) | Sliding-typ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
US20070123064A1 (en) | Folding electric apparatus | |
JP5611743B2 (ja) | 開閉装置用カバー機構 | |
CN102734314A (zh) | 铰链装置、开阖装置及可携式机器 | |
JP4546888B2 (ja) | ヒンジ装置並びにヒンジ装置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
CN101191514A (zh) | 开闭装置 | |
JP4954333B2 (ja) | 2軸ヒンジ機構のfpc固定構造 | |
JP4537930B2 (ja) | 携帯機器の水平回転機構 | |
CN101358501A (zh) | 圆柱锁机以及具备该圆柱锁机的开锁装置 | |
CN101422023A (zh) | 操作装置、包括操作装置的信息处理终端和用于操作装置和信息处理终端的组装方法 | |
CN101500383A (zh) | 电子设备 | |
JP2010510444A (ja) | バネ力が加えられたヒンジ機構 | |
US7991440B2 (en) | Rotary mechanism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JP5334200B2 (ja) | 筐体の回転機構、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1358499A (zh) | 圆柱锁机以及具备该圆柱锁机的开锁装置 | |
CN101500024A (zh) | 旋盖机构 | |
JP4381376B2 (ja) | 折畳み式電子機器 | |
KR101061155B1 (ko) | 폴딩 방식의 휴대 단말기용 힌지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2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