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1395A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81395A CN101181395A CNA2007102030459A CN200710203045A CN101181395A CN 101181395 A CN101181395 A CN 101181395A CN A2007102030459 A CNA2007102030459 A CN A2007102030459A CN 200710203045 A CN200710203045 A CN 200710203045A CN 101181395 A CN101181395 A CN 1011813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up
- skin
- preparation
- cynanchi paniculati
- herb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是由杠板归、白鲜皮为原料药制成的,或者与犁头草、金银花、徐长卿、土茯苓、何首乌、地肤子药材中的部分或全部配伍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可以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备成口服制剂或者外用制剂,具有祛风燥湿,清热凉血,解毒止痒之功效,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可达95%以上,且其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中药新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皮炎、湿疹、荨麻疹是皮肤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病因复杂,以皮疹形态多、易于渗出、病程迁延和有复发倾向为特征,由于病变分布于患者身体表面,加之患者缺乏医学知识,护理不当,导致病情时好时坏,反复发作,长期的迁延不愈致使病情进一步加重:患处渗液、干燥、结痂、粗糙、肥厚以及裂口,并且伴着钻心的痒,在漫长的求医过程中,仍然没有看好病,对治疗失去了信心,甚至产生误解,造成恐惧感,给患者背上沉重的思想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学习、日常生活。传统的中医观念认为,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的直接祸首,就是“血毒”,血热、血瘀、血燥。然而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患者的“血毒”是很难清除干净的,原因就在于患者的内脏就像一个名符其实的造毒机器,源源不断地向血液中输送毒素。所谓“病在血毒,根在脏毒”,五脏之毒不排,血液之毒就无法清除干净,久而久之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反反复复,难以治疗。所以说:治血必先治脏,清血毒必先排脏毒,这样,皮肤表皮细胞的分化机制才能恢复正常,湿疹、皮炎、荨麻疹才能根治。
我国皮肤病的发病率很高,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总患病率为1.23%,即约有1.6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病。经过测算,国内理论市场容量达320亿元。其中抗真菌药是最主要的皮肤病用药,占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目前治疗皮肤病最常用的是外用药,治标不治本,易于复发。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剧、恶化,长期使用具有一定的耐药性,给患者带来了万分痛苦。
为了开发出能有效治疗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瘙痒皮肤病的中药,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有效治疗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药物药效快、无毒副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疗皮肤病的中药新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治疗皮肤病的药物主要是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杠板归50%~80%、白鲜皮20%~50%。
各原料药的用量优选为:杠板归66.7%、白鲜皮33.3%。
该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杠板归和白鲜皮,加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加入原料药犁头草、金银花、徐长卿,各原料药的重量比例为:杠板归20%~60%、白鲜皮10%~30%、犁头草10~30%、金银花10~30%、徐长卿5~10%。
各组分的用量优选为:杠板归36.4%、白鲜皮18.2%、犁头草18.2%、金银花18.2%、徐长卿9%。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杠板归、白鲜皮、犁头草、金银花,加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徐长卿经提取得徐长卿提取物或直接将徐长卿粉碎为细粉,加入浸膏中,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
为了使本发明药物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加入原料药土茯苓、何首乌、地肤子,各组分的重量比例为:杠板归10~30%、土茯苓10~30%、何首乌10~20%、地肤子10~20%、白鲜皮5~15%、金银花5~15%、犁头草5~15%、徐长卿3~10%。
各组分的用量优选为:杠板归19.4%、土茯苓17.5%、何首乌14.6%、地肤子14.6%、白鲜皮9.7%、金银花9.7%、犁头草9.7%、徐长卿4.8%。
上述药物的制备方法为:取杠板归、土茯苓、何首乌、地肤子、白鲜皮、金银花、犁头草,加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1~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徐长卿经提取得徐长卿提取物或直接将徐长卿粉碎为细粉,加入浸膏中,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药物可以制备成口服制剂或者外用制剂。其中口服制剂包括汤剂、颗粒剂、散剂、口服液、糖浆剂、膏滋、丸剂、片剂、硬胶囊或软胶囊等,外用制剂包括酊剂、搽剂、软膏或洗液等。
本方是根据中医理论,利用内服药治疗皮肤疾病,本着“治外必先本诸内”的基本原则,注重调整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治疗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疗效确切,作用明显。
本发明的方解:杠板归酸、苦,平。归肺、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带状疱疹,湿疹,痈疖肿毒。土茯苓甘、酸,平。归肝、肾经。祛风利湿,解毒消痈,通利关节。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疼痛,淋浊,带下,泄泻,疮毒,疥癣,烧烫伤。何首乌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用于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地肤子味甘、苦,性寒。有清利湿热,止痒功能。用于皮肤瘙痒,荨麻疹,湿疹,小便不利。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黄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风湿热痹,黄疸尿赤。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温病发热。犁头草微苦、辛,寒。归肝、肾经。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乳痈,喉痛,目赤肿痛,疮疡肿毒。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祛风化湿,止痛止痒。用于风湿痹痛,胃痛胀满,牙痛,荨麻疹、湿疹。
本方所主证型系由血热风燥、湿热瘀毒而起,中医学认为主要是由:风、寒、湿、燥、火、虫毒、外伤、七情内伤、饮食不节、禀性不耐、营卫不和及脏功能失调,湿热瘀毒内积等困素所致,其病变病在表皮,但根在血液。传统的中医观念认为,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的直接祸首,就是“血毒”,血热、血瘀、血燥。然而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患者的“血毒”是很难清除干净,原因就在于患者的内脏就像一个名符其实的造毒机器,源源不断地向血液中输送毒素。所谓“病在血毒,根在脏毒”,五脏之毒不排,血液之毒就无法清除干净,久而久之造成湿疹、皮炎、荨麻疹反反复复,难以治疗。所以治血必先治脏,清血毒必先排脏毒,湿疹、皮炎、荨麻疹才能根治。
本方主治血热风燥、湿热瘀毒所致湿疹、皮炎、荨麻疹,方中以杠板归清热解毒、利湿消痈为主;以土茯苓、白鲜皮祛风燥湿,清利湿热;以金银花、犁头草凉散风热;以何首乌清利脏俯之毒;以地肤子、徐长卿利湿止痒;诸药合用,共收祛风燥湿,清热凉血,解毒止痒之功,可使热得清,湿得祛,毒得解,痒可止,使血热风燥、湿热瘀毒之湿疹、皮炎、荨麻疹诸症得治。
本发明的功能主治:本发明药物具有祛风燥湿,清热凉血,解毒止痒。用于血热风燥、湿热瘀毒所致的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瘙痒皮肤病。
为了验证本发明药物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申请人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具体如下:
一、初步药效学试验
本发明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药品名:抗肤痒制剂)为贵阳春科药业技术研发公司研制的新药,具有祛风燥湿,清热凉血,解毒止痒之功效,用于湿疹、荨麻疹、皮炎、牛皮癣等瘙痒性皮肤病。对抗肤痒制剂抗炎、止痒作用进行了动物实验观察,具体如下:
1、试验材料
(1)药品与试剂 受试药抗肤痒由委托单位贵阳春科药业研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701,规格为0.3g/粒。临床用量:3粒/次,一日三次。受试药临用时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阳性对照药扑尔敏为四川大家制有限公司,批号:060602;右旋糖酐葡萄注射液为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61103053;硫化钠为重庆化学试剂厂,批号:200506013;磷酸组胺为中科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批号:020041。
(2)实验动物昆明种小鼠,清洁级,体重18~22g,由重庆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SCXK(渝)200200014;豚鼠,体重200-250g,由遵义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3)仪器:BS110S精密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股份公司),SHA-C控温水浴震荡器(深圳天南海北实业公司),计时器(贵阳恒因生物公司)。
2、实验方法
(1)抗肤痒对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搔痒的影响 取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每组1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抗肤痒低剂量组(0.56g/kg)、中剂量组(1.4g/kg)、高剂量组(2.8g/kg)、阳性药组(扑尔敏0.004g/kg)。灌胃给药,10ml/kg,连续给药7d,每天一次,未次给药后1小时,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1.25mg/kg,注射完毕,观察并各鼠记录30min内出现的搔痒(前搔头部,后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为搔痒指征)次数,计算搔痒抑制率(%),结果见表1。结果采用t检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为具有差异显著性。
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抗肤痒2.8g/kg组、扑尔敏组均明显减少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致搔痒次数(p<0.05);抗肤痒胶囊低、中剂量组对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搔痒发生次数与空白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抗肤痒对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搔痒的影响
组 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搔痒次数 | 抑制率(%) |
生理盐水对照组 | 10 | 35.1±20.1 | ||
抗肤痒低剂量组 | 0.56 | 10 | 37.7±24.3 | -0.07 |
抗肤痒中剂量组 | 1.4 | 10 | 36.1±15.4 | -0.028 |
抗肤痒高剂量组 | 2.8 | 10 | 15.6±8.6* | 55.6 |
扑尔敏组 | 0.004 | 10 | 16.4±8.7* | 53.2 |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作比较,*p<0.05
(2)对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的影响 豚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50g,每组10只,随机分为5组:抗肤痒低剂量组(0.21g/kg)、中剂量组(0.53g/kg)、高剂量组(1.1g/kg)、扑尔敏组(0.004g/kg)、模型组(等体积蒸馏水)。灌胃给药,10ml/kg,连续给药7d,每天一次,未次给药后1小时(实验前一天,以10%硫化钠背部脱毛2×1.2cm,并用粗砂纸分别擦伤各鼠脱毛处,以伤及表皮有轻度渗血为度),分别在各组豚鼠背部创面滴0.01%磷酸组胺溶液100μl/只,此后每隔5min分别递增组胺的浓度,直至豚鼠出现回头口添足时,记录下每只豚鼠所给予的组胺的总量,以此总量为致痒阈,并比较各组的致痒阈。
结果见表2,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组均明显提高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阈(p<0.05),抗肤痒低剂量组对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无明显影响。
表2 抗肤痒对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的影响
组 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致痒阈(组胺用量:μl) |
模型组 | 10 | 216.6±183.5 | |
抗肤痒低剂量组 | 0.21 | 10 | 207.5±50.1 |
抗肤痒中剂量组 | 0.53 | 10 | 375.0±250.0* |
抗肤痒高剂量组 | 1.1 | 10 | 542.3±350.2* |
扑尔敏组 | 0.004 | 10 | 950.2±111.3* |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作比较,*p<0.05
(3)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同体积生理盐水),受试药低剂量组(0.56g/kg)、中剂量组(1.4g/kg)、高剂量(2.8g/kg)组,扑尔敏组(0.004g/kg)。灌胃给药,连续给药4天,每天一次,末次给药1h后,将动物右耳前后两面涂二甲苯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4h后将动物断椎处死,剪下双耳,用9mm直径打孔器分别在同一部位打下圆耳片,电子天平称重,每鼠右耳重量减去左耳重量为肿胀度。各参数用t检验判断给药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间有无显著性差异。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抗肤痒低、中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高剂量组虽有能减轻小鼠耳肿胀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见表3)。
表3抗肤痒对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作比较,*p<0.05
3、结论
(1)抗肤痒0.56g/kg,1.4g/kg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抗肤痒对早期炎症有抑制作用。
(2)抗肤痒2.8g/kg可明显抑制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搔痒次数,抑制率为55.6%,表明抗肤对低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搔痒有止痒作用。
(3)抗肤痒1.4g/kg、2.8g/kg对明显提高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的致痒阈,表明抗肤痒对组胺引起的搔痒有抑制作用。
(二)抗肤痒的抗炎、止痒作用实验研究(初筛)
1、试验材料:
(1)药物及试剂 受试药:抗肤痒,样品为棕褐色粉末,40g/袋,由贵阳春科药业研发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702;右旋糖酐,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61103053;磷酸组胺,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70107;二甲苯,上海化学试剂总厂,批号:2000-02-01;扑尔敏,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0201。
(2)动物 昆明种小鼠,清洁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重庆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豚鼠,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由遵义医学院动物室提供。
(3)主要仪器BS110S精密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股份公司),SHA-C控温水浴震荡器(深圳天南海北实业公司),计时器(贵阳恒因生物公司)。
2、试验方法
(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10只/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阳性药组(扑尔敏0.004g/kg)、抗肤痒低剂量组(0.8g/kg)、中剂量组(2.0g/kg)、高剂量组(4.0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4天,末次给药1h后,将小鼠右耳前后两面涂二甲苯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4小时后将动物断椎处死,剪下双耳,用直径为6mm的打孔器分别在两耳相应部位打孔,电子天平称重,右耳重量减去左耳重量为肿胀度,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其肿胀抑制率(%)。
肿胀抑制率(%)=(给药组肿胀度对照组肿度)/对照组肿胀度×%
(2)对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取小鼠5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10只/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药组(扑尔敏0.004g/kg)、抗肤痒低剂量组(0.8g/kg)、中剂量组(2.0g/kg)、高剂量组(4.0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1h,各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1.25mg/kg,注射完毕,观察并记录各鼠30min内出现的瘙痒(前搔头部,后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为搔痒指征)次数,计算搔痒抑制率(%)。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判断组间显著性。
(3)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豚鼠50只,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药组(扑尔敏0.004g/kg)、抗肤痒低剂量组(0.5g/kg)、中剂量组(1.0g/kg)、高剂量组(2.0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实验前一天,以10%硫化钠背部脱毛2×1.2cm,并用粗砂纸分别擦伤各鼠脱毛处,以伤及表皮有轻度渗血为度),分别在各组豚鼠背部创面滴0.01%磷酸组织胺溶液100μl/只,此后每隔5分钟分别递增组胺的浓度,直至豚鼠出现回头添足时,记录下每只豚鼠所给予的组胺总量,以此总量为致痒阈。
3、试验结果
(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抗肤痒4.0g/kg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肿胀抑制率为36.9%;抗肤痒0.8g/kg、2.0g/k组则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未见明显抑制作用,结果见表4。
(2)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抗肤痒高剂量组及扑尔敏组均明显减少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的次数(P<0.05);但抗肤痒低、中剂量组对小鼠瘙痒发作次数与生理盐水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5。
(3)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抗肤痒中、高剂量组均明显提高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阈(P<0.05),抗肤痒低剂量组对组织胺所致豚鼠瘙痒无明显影响(见表6)。
表4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P<0.05
表5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
表6 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组 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致痒阈(组胺用量:μl) |
生理盐水对照组 | - | 8 | 223.6±163.5 |
扑尔敏组 | 0.004 | 8 | 940.2±120.3* |
抗肤痒低剂量组 | 0.45 | 8 | 218.2±60.0 |
抗肤痒中剂量组 | 1.0 | 8 | 386.0±263.1* |
抗肤痒高剂量组 | 2.0 | 8 | 561.3±312.5* |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
4、结论
(1)抗肤痒4.0g/kg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36.9%,结果提示,抗肤痒胶囊对早期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2)抗肤痒4.0g/kg能明显减少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的瘙痒次数,结果提示,抗肤痒全身性瘙瘙痒有止痒作用。
(3)抗肤痒1.0g/kg、2.0g/kg能明显提高豚鼠对磷酸组胺致痒反应,其致痒阈明显,结果提示,抗肤痒对过敏介质引起瘙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处方配伍研究
采用动物实验,对本发明不同配方的体外抗菌、抗炎作用进行了对比实验。
1、实验材料
(1)药物及试剂
本发明配方1:杠板归20g、白鲜皮10g;
本发明配方2:杠板归20g、白鲜皮10g、犁头草10g、金银花10g、徐长卿5g;
本发明配方3:杠板归20g、土茯苓18g、何首乌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0g、金银花10g、犁头草10g、徐长卿5g。
以上均以水提物为受试药,临用时用蒸馏水配成混悬液;右旋糖酐,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61103053;磷酸组胺,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70107;二甲苯,上海化学试剂总厂,批号:2000-02-01;扑尔敏,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70201。
(2)动物 昆明种小鼠,清洁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
(3)主要仪器BS110S精密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股份公司),SHA-C控温水浴震荡器(深圳天南海北实业公司),计时器(贵阳恒因生物公司)。
2、方法与结果
(1)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小鼠4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等体积蒸馏水)、配方1组(2.0g/kg)、配方2组(2.0g/kg)、配方3组(2.0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4天,末次给药1h后,将小鼠右耳前后两面涂二甲苯0.02ml/只,左耳不做任何处理。4小时后将动物断椎处死,剪下双耳,用直径为6mm的打孔器分别在两耳相应部位打孔,电子天平称重,右耳重量减去左耳重量为肿胀度,并按下列公式计算其肿胀抑制率(%)。
肿胀抑制率(%)=(给药组肿胀度对照组肿度)/对照组肿胀度×%
(2)对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取小鼠4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10只/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配方1组、配方2组、配方3组,每组给药均为2.0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1h,各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1.25mg/kg,注射完毕,观察并记录各鼠30min内出现的瘙痒(前搔头部,后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为搔痒指征)次数,计算搔痒抑制率(%)。
3、试验结果
(1)不同配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3组配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8.71%、60.10%、61.66%;不同配方比较,配方2和配方3明显优于配方1,而配方2和配方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见表7。
表7不同配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组 别 | 剂量(g/kg) | 肿胀度(mg) | 抑制率(%) |
生理盐水组 | - | 3.86±1.07 | - |
配方1组 | 2.0 | 1.98±1.24 | 48.71* |
配方2组 | 2.0 | 1.54±1.16 | 60.10* |
配方3组 | 2.0 | 1.48±1.09 | 61.66 |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 *P<0.05
(2)不同配方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组比较,3组配方均明显减少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的次数(P<0.05);但不同配方比较,配方2和配方3明显优于配方1,而配方2和配方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8。
表8不同配方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
4、结论
(1)3组不同配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肿胀抑制率分别为48.71%、60.10%、61.66%;不同配方比较,配方2和配方3明显优于配方1,而配方2和配方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3组不同配方均明显减少低分子右旋糖酐致小鼠瘙痒的次数(P<0.05);但不同配方比较,配方2和配方3明显优于配方1,而配方2和配方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见表8。
三、主要药效学试验
(一)概述:抗肤痒胶囊0.7、1.4、2.8g/kg(小鼠);0.4、0.8、1.6g/kg(大鼠);0.25、0.50g/kg、1.0g/kg、(豚鼠),灌胃给药7天,具有下述作用:(1)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2)明显抑制小鼠和大鼠棉球肉芽组织生成。(3)提高小鼠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吞噬葡萄糖球菌的功能。(4)抑制2.4-二硝基苯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5)显著提高豚鼠的致痒阈。(6)体外实验对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常见皮肤真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7)有效的清除机体内的O2、OH、H2O2、O2 1等多种活性氧。上述结果提示抗肤痒胶囊具有抗菌、消炎、止痒、抗氧化、抗过敏、提高免疫等功能。
(二)实验材料
1、药品 抗肤痒胶囊,贵阳春科药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研制。内容物为棕褐色颗粒及粉末,气香,味微苦。批号:2007001,每粒装0.4g,相当于含生药2.2g。使用时取内容物研匀,加纯化水配成每毫升含生药0.035g、0.07g、0.14g的混悬液。润燥止痒胶囊,贵州同济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内容物为棕黄色至棕褐色粉末;气香,味微苦。批号:20070324,每粒装0.5g。使用时取内容物研匀,加双蒸水配成每毫升含生药0.14g的混悬液。扑尔敏为四川大家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0602;
2、主要试剂 2.4-二硝基氯苯(DNCB),上海试剂一厂产品。酵母多糖,Sigma公司产品,使用时以PBS溶液配成浓度为10mg/ml的混悬液。Alsevers液:葡萄糖2.05g、柠檬酸钠8.0g、氯化钠4.2 g加双蒸水至1000ml溶解后高压消毒,作为绵羊红细胞(SRBC)保存液。右旋糖酐,上海华源长富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61103053;磷酸组胺,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批号:070107;二甲苯,上海化学试剂总厂,批号:2000-02-01;
3.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絮状表皮癣菌、须边癣菌,由遵义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4.实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清洁级,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重庆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豚鼠,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由遵义医学院动物室提供。
(三)方法与结果
1、抗菌试验
1.1体外抗菌试验无菌操作条件下将抗肤痒胶囊内容物浸泡于250ml无菌生理盐水中24h,使溶解为每毫升液体含生药相当于0.7g的溶液,取上述药液的上清液1ml加入9ml液体沙包弱培养基中,以后各管作倍比稀释,并设细菌对照(不加药)和阴性对照(不加细菌)。取实验菌一周后的培养液0.1ml,分别加入除阴性对照外的各试验的液体培养基中,经26℃恒温培养一周,每日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抗肤痒胶囊对四种菌均有抑制作用(表9)。
表9抗肤痒胶囊对4种菌的MIC
注:以上均为2次实验结果均值,+菌株生长,-菌株不生长。
1.2对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 取昆明种小鼠6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每只小鼠背部左侧脱毛处涂须边癣菌,右侧涂絮状表皮癣菌,每天1次,共3天,与第7天刮取感染部位皮肤,镜检阳性者为实验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即模型组(不给药);抗肤痒胶囊低剂量组(0.7g/只);中剂量组(1.4g/只);高剂量组(2.8g/只);扑尔敏组(0.004g/kg);润燥止痒胶囊组(2.8g/kg)。连续给药7天。结果,三个不同的剂量对小鼠皮肤真菌感染的粉小孢子菌和石膏样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表10)。
表10对小鼠皮肤真菌感染的治疗作用
2、消炎试验
2.1对小鼠耳壳二甲苯所致肿的影响取NIH小鼠60只,体重20±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即阴性对照组(NS20ml/kg);抗肤痒胶囊低剂量组(0.7g/只);中剂量组(1.4g/只);高剂量组(2.8g/只);扑尔敏组(0.004g/kg)。润燥止痒胶囊组(2.8g/kg)。灌胃给药,10ml/kg,每天一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h没鼠右耳廓两侧涂二甲苯0.05ml致炎,致炎后1h以8mm打孔器左右耳同一部位,称重,以左右耳重量之差为肿胀度。结果,三个不同的剂量对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表11)。
表11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影响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对棉球肉芽的影响
(1)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取Wistar大鼠60只,体重180~200g,随机分6组。即阴性对照组(NS20ml/kg);抗肤痒胶囊低剂量组(0.4g/只);中剂量组(0.8g/只);高剂量组(1.6g/只);扑尔敏组(0.004g/kg);润燥止痒胶囊组(1.6g/kg)。各组大鼠在乙醚浅麻下在左右腹股沟皮下埋20±0.1mg重的消毒棉球一个,手术当日按时灌胃给药,10ml/kg,每天一次,连续给药7天,于第8天脱颈处死大鼠,剥离取棉球肉芽肿,称重,减去棉球重,即为肉芽肿重量。结果,三个不同剂量均可明显抑制棉球肉芽组织生成(表12)。
表12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肉芽肿重量(mg) | 肉芽肿抑制率% |
对照组 | 10 | - | 184.8±53.5 | |
抗肤痒组 | 10 | 0.4 | 99.7±35.1 | 46 |
抗肤痒组 | 10 | 0.8 | 89.1±44.6 | 52 |
抗肤痒组 | 10 | 1.6 | 81.6±24.6 | 56 |
扑尔敏组 | 10 | 0.004 | 72.3±32.5 | 61 |
润燥止痒组 | 10 | 1.6 | 100.3±32.5 | 43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2)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取NIH小鼠60只,体重20±2g,雌雄兼用,随机分6组及给药。于给药第3天ip戊巴比妥钠45mg/kg麻醉,在无菌操作下在左右腹股沟皮下埋植15±0.1mg重的消毒棉球一个,手术当日灌胃给药,10ml/kg,每天一次,体内外连续用药7天,第8天脱颈处死小鼠,剥离取棉球肉芽肿。80℃3h烘干后,减少肉芽肿重量,提示该药能抑制慢性炎症增生期的肉芽生成。(表13)。
表13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免疫调节作用
3.1对小鼠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取小鼠6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g,随机分6组,即阴性对照组(NS20ml/kg);抗肤痒胶囊低剂量组(0.7g/只);中剂量组(1.4g/只);高剂量组(2.8g/只);扑尔敏组(0.004g/kg);润燥止痒胶囊组(2.8g/kg)。灌胃给药,10ml/kg,每天一次,连续用药7天,末次给药后4h眼球取血,置肝素化试管中,吸取0.04ml血样置于菌凹玻片中静置,加入6×108个/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0.02ml,充分混匀,置37℃温箱中孵育30min,每隔10min摇匀一次,取一小滴孵育液于载玻片上推成薄片,用甲醇固定及美兰染色后,顺序计数100嗜中性白细胞和发生吞噬作用的白细胞,记录吞噬细胞百分率,吞噬指数。结果,三个不同剂量的明显增加小鼠中性粒吞噬率和吞噬指素数(表14)。
表14对小鼠血液嗜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组别 | 动物数(只) | 剂量(g/kg) | 吞噬细胞百分率(%) | 吞噬指数 |
对照组 | 10 | - | 51.4±7.6 | 1.9±0.6 |
抗肤痒组 | 10 | 0.7 | 70.5±9.0 | 3.8±1.1 |
抗肤痒组 | 10 | 1.4 | 83.3±8.3* | 4.0±1.0 |
抗肤痒组 | 10 | 2.8 | 84.8±6.1* | 4.1±0.8 |
扑尔敏组 | 10 | 0.004 | 79.1±9.7* | 2.9±0.8 |
润燥止痒组 | 10 | 2.8 | 82.4±7.6* | 3.9±0.7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3.2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影响
取NIH小鼠8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g,随机分为6组,连续体内外用药10天,给药第5天,用1%DNCB丙酮麻油溶液50ul均匀涂抹于腹部致敏,致敏后第5天,将1%DNCB溶液10ul涂于小鼠右耳进行攻击。24h后处死小鼠,测定耳壳肿胀度、胸腺指数及脾指数。结果,三个不同剂量明显抑制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表15)。
表15对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影响
组 别 | 剂量(g/kg) | 肿胀度(%) | 胸腺指数 | 脾指数 |
对照组 | - | 3.4±0.9 | 30.0±9.0 | 69.0±7.0 |
抗肤痒组 | 0.7 | 2.2±0.6 | 20.3±7.0 | 45.6±7.7 |
抗肤痒组 | 1.4 | 2.1±0.4 | 17.9±8.4 | 36.0±4.2 |
抗肤痒组 | 2.8 | 1.7±0.3 | 9.5±5.0 | 30.8±5.1 |
扑尔敏组 | 0.004 | 1.9±0.8 | 12.0±7.3 | 25.5±6.9 |
润燥止痒组 | 2.8 | 2.5±0.8 | 18.0±8.1 | 44.3±7.2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4、止痒试验
4.1对低分子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取小鼠6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10只/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药组(扑尔敏0.004g/kg)、润燥止痒胶囊组(2.8g/kg)、抗肤痒低剂量组(0.7g/kg)、中剂量组(1.4g/kg)、高剂量组(2.8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7天,末次给药后1h,各组分别于尾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1.25mg/kg,注射完毕,观察并记录各鼠30min内出现的瘙痒(前搔头部,后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为搔痒指征)次数,计算搔痒抑制率(%)。数据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判断组间显著性(表16)。
表16对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
4.2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豚鼠60只,体重200~250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药组(扑尔敏0.004g/kg)、润燥止痒胶囊组(1.0g/kg)、抗肤痒低剂量组(0.25g/kg)、中剂量组(0.5g/kg)、高剂量组(1.0g/kg)。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给药7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实验前一天,以10%硫化钠背部脱毛2×1.2cm2,并用粗砂纸分别擦伤各鼠脱毛处,以伤及表皮有轻度渗血为度),分别在各组豚鼠背部创面滴0.01%磷酸组织胺溶液100μl/只,此后每隔5分钟分别递增组胺的浓度,直至豚鼠出现回头添足时,记录下每只豚鼠所给予的组胺总量,以此总量为致痒阈(表17)。
表17对组胺所致豚鼠皮肤瘙痒的影响
组 别 | 剂量(g/kg) | 动物数(只) | 致痒阈(组胺用量:μl) |
生理盐水对照组 | - | 10 | 223.6±163.5 |
扑尔敏组 | 0.004 | 10 | 840.2±120.3 |
抗肤痒低剂量组 | 0.25 | 10 | 456.2±260.0 |
抗肤痒中剂量组 | 0.5 | 10 | 586.0±263.1 |
抗肤痒高剂量组 | 1.0 | 10 | 698.3±312.5 |
润燥止痒胶囊组 | 1.0 | 10 | 523.7±253.7 |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P<0.05
5、抗氧化试验
5.1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取小鼠5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g,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抗肤痒低剂量组(0.7g/只);中剂量组(1.4g/只);高剂量组(2.8g/只);润燥止痒胶囊组(2.8g/kg),灌胃给药,10ml/kg,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0天。给药第6天,各组小鼠ip0.5%淀粉溶液,每鼠0.5ml,末次给药1h后,放血处死小鼠,注入腹腔PBS3ml/只,按揉鼠腹部1min,吸取腹腔洗涤液1ml,用Hank’s液洗涤细胞3次,洗涤后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个/ml。取PBS700ul置于发光仪测量管中,再取细胞悬液100ul加入PBS中,37℃保温30min后,加鲁米诺100ul,置于发光仪测量槽测定每管本底发光值,然后加酵母多糖100ul测量激发后的腹腔巨噬细胞发光强度(6秒钟的脉冲计数即cp6s)。结果,抗肤痒增加吞噬细胞活性氧代谢,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表18)
表18 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
5.2对小鼠免疫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取小鼠50只,雌雄兼用,体重20±2g,随机分为5组,即阴性对照组;3个不同剂量的受试物组及消银片组。灌胃给药,10ml/kg,每天一次,连续给药10天,末次给药1h后,断头放血处死小鼠,取各小鼠胸腺和脾脏用生理盐水洗干净,称重,用组织研磨器研磨成10%的组织均浆液,分别测定个样品的SOD、GSH-PX活性和MDA浓度。结果,三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小鼠胸腺和脾脏SOD和GSH-PX浓度升高,MDA浓度降低。提示该药能明显提高免疫器官的抗氧化功能,保护免疫器官脂质过氧化损伤(表19、20)
表19 小鼠胸腺组织中SOD、GSH-PX活性和MDA浓度的变化
组别 | 剂量(g/kg) | SOD(NU/mg蛋白) | GSH-PX(U/mg蛋白) | MDA(nM/ml) |
对照组 | - | 186.6±50.6 | 28.3±8.1 | 1.9±0.4 |
抗肤痒组 | 0.7 | 258.1±30.2 | 33.9±4.2 | 1.2±0.6 |
抗肤痒组 | 1.4 | 263.1±43.4 | 37.2±8.0 | 1.0±0.4 |
抗肤痒组 | 2.8 | 268.6±37.4 | 44.2±4.0 | 0.9±0.1 |
润燥止痒组 | 2.8 | 2261.1±25.7 | 35.9±5.4 | 1.1±0.3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表20 小鼠脾脏组织中SOD、GSH-PX活性和MDA浓度的变化
组 别 | 剂量(g/kg) | SOD(NU/mg蛋白) | GSH-PX(U/mg蛋白) | MDA(nM/ml) |
对照组 | - | 174.6±25.8 | 51.6±6.2 | 5.3±0.6 |
抗肤痒组 | 0.7 | 223.8±27.2 | 64.4±3.8 | 3.2±1.4 |
抗肤痒组 | 1.4 | 231.6±32.7 | 69.3±6.4 | 2.8±1.0 |
抗肤痒组 | 2.8 | 264.2±28.4 | 74.5±5.6 | 2.0±0.9 |
润燥止痒组 | 2.8 | 229.5±21.3 | 66.8±4.7 | 2.9±1.2 |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5.3对体外自由基体系的各种活性氧的清除作用
表21对O2 -的清除作用
样品浓度(g/ml) | 发光强度(cp10s) | 抑制率(%) |
空白管 | 214068 | - |
0.7×10-3 | 2569 | 98.8 |
0.7×10-4 | 18195 | 91.5 |
0.7×10-5 | 31682 | 85.2 |
0.7×10-6 | 101040 | 52.8 |
0.7×10-7 | 133792 | 37.5 |
表22对OH-的清除作用
样品浓度(g/ml) | 发光强度(cp10s) | 抑制率(%) |
空白管 | 6874 | - |
0.7×10-2 | 3925 | 42.9 |
1.4×10-2 | 3196 | 53.5 |
2.8×10-2 | 2420 | 64.8 |
5.6×10-2 | 1815 | 73.6 |
0.7×10-1 | 928 | 86.5 |
表23对H2O2的清除作用
样品浓度(g/ml) | 发光强度(cp10s) | 抑制率(%) |
空白管 | 227244 | - |
0.7×10-2 | 133392 | 41.3 |
1.4×10-2 | 107941 | 52.5 |
2.8×10-2 | 83625 | 63.2 |
5.6×10-2 | 34314 | 84.9 |
0.7×10-1 | 9544 | 95.8 |
表24对O2 1的清除作用
(四)结论
1、体内外抗菌试验研究表明,抗肤痒对须边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红毛癣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均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56.0mg/ml、56.0mg/ml、56.0mg/ml、14.0mg/ml及14.0mg/ml。
2、体内外抗氧化试验研究表明,抗肤痒降低活性氧对免疫器官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免疫器官的抗氧化酶活性;并能清除O2 -、OH-、H2O2、O2 1等多种活性氧自由基。同时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从而阻止活性介质的释放。
3、抗肤痒具有较强的消炎作用。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抑制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并有显著的止痒作用,提示该药对急慢性炎均有抑制作用。
4、抗肤痒能显著增强小鼠嗜中性粒细胞对葡萄球菌的吞噬功能;酵母多糖激活的小鼠腹腔M?产生的活性氧和DNCB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并能使小鼠胸腺和脾脏萎缩。提示抗肤痒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抑制细胞免疫功能。
上述试验为抗肤痒治疗湿疹、皮炎、荨麻疹等多种皮肤病提供了药理学依据。
四、急性毒性实验
摘要观察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无死亡,无法求出半数致死量,采用最大给药量80g/kg.d-1(1日三次灌胃)连续观察14天,未见小鼠死亡,一般状况良好,无异常发现,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
1.实验材料
1.1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实验动物研究室提供,合格证号:SCXK(渝)20020004。
1.2药物本发明药粉。实验前用研钵磨成细粉,用蒸馏水配制成混悬液备用。
2、方法
2.1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雌性小鼠40只,体重18~22g,随机分成4组(10只/组):分别为本发明药物22g/kg.d-1、24g/kg.d-1、26g/kg.d-1、28g/kg.d-1(最大混悬浓度),禁食(不禁水)12小时后单次灌胃给药,每次0.4ml/10g,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体重变化、饮食、皮毛、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及中毒、死亡情况,连续观察14天。
2.2最大给药量实验:雌性小鼠20只,体重18~22g,给药容积0.4ml/10g,80g/kg.d-1分三次灌胃给药,观察小鼠的一般活动情况及死亡数,连续观察14天。
3、结果
3.1本发明药物各组小鼠试验期间未见死亡,一般状况良好(体重、饮食、皮毛、行为、分泌物、排泄物等),无法求出LD50。
3.2采用最大给药量72g/kg.d-1(约相当于临床每日给药量的1200倍)灌胃,试验期间小鼠体重均增加(见表25),饮食及活动正常,皮毛光滑,口、鼻、眼等未见异常分泌物,给药后仅第1天呈褐色软便,小便未见异常。
4.结论最大给药量实验表明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由于小鼠最大给药容量的限制,仅作出小鼠MTD为72g/kg,即50g/kg。成人(60kg计算),口服量每次3粒(1.2g),每日3次,即3.6g/60kg/日。本实验测定小鼠最大耐受量50g/kg,相当于成人临床每日每公斤用药量的1500倍,表明该药口服非常安全。
表25本发明药物最大给药量实验小鼠体重的比较
分组 | 动物数(只) | 给药前(g) | 给药后1周(g) | 给药后2周(g) |
本发明制剂(72g/kg.d-1) | 20 | 20.2±1.6 | 22.8±1.3 | 24.8±1.2 |
五、临床应用
1、一般资料:本发明汤剂在民间进行了试用,经收集整理用该组方治疗各类皮肤病患者83例,其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65岁;发病时间最短3天,最长3年;急性湿疹24例、慢性湿疹16例,急性荨麻疹13例,慢性荨麻疹8例,神经性皮炎10例,风痒疹12例。
2、治疗方法:本组83例均以本发明煎剂为主方。处方组成:杠板归20g、白鲜皮10g、犁头草10g、金银花10g、徐长卿5g。制法:取以上药方,除徐长卿外,其它药味一并加600ml水煎煮30分钟后,再加入徐长卿继续煎煮30分钟,取药液浓缩至150ml。用法:口服,每次50ml,每日2~3次。连续服用2周,严重者加用本方煎剂搽患处,每日1次。
3、治疗结果:83例患者中,治愈29,显效28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本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其中愈显率达68.7%,疗效较为满意,说明本发明组方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
表26本发明药物对治疗病症临床疗效结果
4、结论抗肤痒胶囊是根据苗族民间治疗皮肤病理论研制的新药,主要由杠板归、白鲜皮等药味组成,具有祛风燥湿,清热凉血,解毒止痒功效。临床应用表明本发明对治疗血热风燥、湿热瘀毒所致的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瘙痒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配方可以按照常规制剂工艺制备成口服制剂或者外用制剂,对湿疹、荨麻疹、皮炎等瘙痒性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可达95%以上,且其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不产生耐药性,是一种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中药新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杠板归1000g、白鲜皮50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淀粉50g,混匀,干燥(70℃以下),粉碎,过40目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胶囊;规格:每粒装0.3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2:杠板归600g、白鲜皮300g、犁头草300g、金银花300g、徐长卿150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淀粉100g,混匀,干燥(70℃以下),粉碎,过40目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胶囊;规格:每粒装0.3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3:杠板归400g、土茯苓360g、何首乌300g、地肤子300g、白鲜皮200g、金银花200g、犁头草200g、徐长卿100g。
取以上八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淀粉100g,混匀,干燥(70℃以下),粉碎,过40目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胶囊;规格:每粒装0.4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4:杠板归750g、白鲜皮75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淀粉50g和糊精50g,混匀,制粒,70℃以下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5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片;规格:每片重0.3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实施例5:杠板归330g、白鲜皮410g、犁头草410g、金银花410g、徐长卿90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淀粉50g和糊精50g,混匀,制粒,70℃以下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5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片;规格:每片重0.3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实施例6:杠板归206g、土茯苓206g、何首乌309g、地肤子309g、白鲜皮309g、金银花309g、犁头草309g、徐长卿103g。
取以上八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淀粉50g和糊精50g,混匀,制粒,70℃以下干燥,整粒,加入硬脂酸镁5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薄膜衣,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片;规格:每片重0.4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实施例7:杠板归720g、白鲜皮18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加入糊精850g(或糊精150g、蔗糖600g),混匀,制成颗粒1000g,干燥,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颗粒;规格:每袋装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实施例8:杠板归594g、白鲜皮99g、犁头草99g、金银花99g、徐长卿99g。
取除徐长卿外的四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取徐长卿粉碎为细粉,将徐长卿细粉加入浸膏中,加入适量糊精(或糊精和蔗糖),混匀,制成颗粒1000g,干燥,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颗粒;规格:每袋装10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实施例9:杠板归185g、土茯苓185g、何首乌247g、地肤子247g、白鲜皮100g、金银花100g、犁头草100g、徐长卿72g。
取除徐长卿外的七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合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取徐长卿粉碎为细粉,将徐长卿细粉加入浸膏中,加入适量糊精(或糊精和蔗糖),混匀,制成颗粒1000g,干燥,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颗粒;规格:每袋装10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实施例10:杠板归1050g、白鲜皮45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3小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干燥(70℃以下),粉碎,过120目筛,得浸膏粉。另取大豆油144g和蜂蜡6g,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灌装,制成1000粒软胶囊,定形,干燥,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软胶囊;规格:每粒装0.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11:杠板归495g、白鲜皮346g、犁头草346g、金银花346g、徐长卿117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干燥(70℃以下),粉碎,过120目筛,得浸膏粉。另取大豆油241g和蜂蜡9g,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灌装,制成1000粒软胶囊,定形,干燥,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软胶囊;规格:每粒装0.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12:杠板归412g、土茯苓412g、何首乌206g、地肤子206g、白鲜皮206g、金银花206g、犁头草206g、徐长卿206g。
取以上八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药液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干燥(70℃以下),粉碎,过120目筛,得浸膏粉。另取大豆油290g和蜂蜡10g,于80℃加热熔融,冷至室温后,加入上述浸膏粉,经胶体磨混合均匀,灌装,制成1000粒软胶囊,定形,干燥,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软胶囊;规格:每粒装0.65g;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
实施例13:杠板归270g、白鲜皮18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至约800ml,滤过,加入单糖浆100g、阿司帕坦1g、苯甲酸钠2g、香精2ml,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装,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口服液;规格:每瓶装10ml;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14:杠板归198g、白鲜皮99g、犁头草75g、金银花85g、徐长卿38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至约800ml,滤过,加入单糖浆100g、阿司帕坦1g、苯甲酸钠2g、香精2ml,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装,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口服液;规格:每瓶装10ml;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15:杠板归155g、土茯苓155g、何首乌93g、地肤子93g、白鲜皮31g、金银花31g、犁头草31g、徐长卿31g。
取以上八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煎煮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60℃)的浸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至约800ml,滤过,加入单糖浆100g、阿司帕坦1g、苯甲酸钠2g、香精2ml,加水至1000ml,搅匀,滤过,灌装,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口服液;规格:每瓶装10ml;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16:杠板归300g、白鲜皮15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1.5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80℃)的清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蜂蜜,煮沸溶解,滤过,放冷;加入苯甲酸钠、羟苯乙酯,加水至规定量,制成1000ml,搅匀,滤过,分装,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糖浆;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17:杠板归250g、白鲜皮73g、犁头草73g、金银花73g、徐长卿26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80℃)的清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蜂蜜,煮沸溶解,滤过,放冷;加入苯甲酸钠、羟苯乙酯,加水至规定量,制成1000ml,搅匀,滤过,分装,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糖浆;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18:杠板归185g、土茯苓185g、何首乌68g、地肤子68g、白鲜皮30g、金银花30g、犁头草30g、徐长卿22g。
取以上八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80℃)的清膏,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入蔗糖、蜂蜜,煮沸溶解,滤过,放冷;加入苯甲酸钠、羟苯乙酯,加水至规定量,制成1000ml,搅匀,滤过,分装,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糖浆;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
实施例19:杠板归17g、白鲜皮13g。
取以上二味药材,水煎,口服,每日3次,一日1剂。
实施例20:杠板归20g、白鲜皮10g、犁头草10g、金银花10g、徐长卿5g。
取以上五味药材,水煎,口服,每日3次,一日1剂。
实施例21:杠板归20g、土茯苓18g、何首乌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0g、金银花10g、犁头草10g、徐长卿5g。
取以上八味药材,水煎,口服,每日3次,一日1剂。
实施例22:杠板归19g、白鲜皮11g。
取以上二味药材,水煎取汁外用,取适量搽洗患处,一日2次,一日1剂。
实施例23:杠板归20g、白鲜皮10g、犁头草10g、金银花10g、徐长卿5g。
取以上五味药材,水煎取汁外用,取适量搽洗患处,一日2次,一日1剂。
实施例24:杠板归20g、土茯苓18g、何首乌15g、地肤子15g、白鲜皮10g、金银花10g、犁头草10g、徐长卿5g。
取以上八味药材,水煎取汁外用,取适量搽洗患处,一日2次,一日1剂。
实施例25:杠板归450g、白鲜皮150g。
取以上二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渗漉,收集初漉液200ml,另器保存,继续用70%乙醇渗漉至漉液近无色,收集续漉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稠膏,加入初漉液,以乙醇和水调整含醇量至规定量,静置,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酊;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患处。每日3~4次。
实施例26:杠板归220g、白鲜皮110g、犁头草110g、金银花110g、徐长卿55g。
取以上五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渗漉,收集初漉液200ml,另器保存,继续用70%乙醇渗漉至漉液近无色,收集续漉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稠膏,加入初漉液,以乙醇和水调整含醇量至规定量,静置,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酊;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患处。每日3~4次。
实施例27:杠板归120g、土茯苓108g、何首乌90g、地肤子90g、白鲜皮60g、金银花60g、犁头草60g、徐长卿30g。
取以上八味药材,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24小时后,渗漉,收集初漉液200ml,另器保存,继续用70%乙醇渗漉至漉液近无色,收集续漉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35(50℃)的稠膏,加入初漉液,以乙醇和水调整含醇量至规定量,静置,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酊;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患处。每日3~4次。
实施例28:杠板归400g、白鲜皮20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150ml。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苯甲酸钠,搅拌使溶解,加水至规定量,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搽剂;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患处。每日3~4次。
实施例29:杠板归220g、白鲜皮110g、犁头草110g、金银花110g、徐长卿55g。
取以上五味药材,取徐长卿加60%乙醇密闭浸渍二次,每次2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其于药味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150ml。将上述两溶液合并,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苯甲酸钠,搅拌使溶解,加水至规定量,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搽剂;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患处。每日3~4次。
实施例30:杠板归120g、土茯苓108g、何首乌90g、地肤子90g、白鲜皮60g、金银花60g、犁头草60g、徐长卿30g。
取以上八味药材,取徐长卿加60%乙醇密闭浸渍二次,每次2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其于药味加水煎煮2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约150ml。将上述两溶液合并,加10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加苯甲酸钠,搅拌使溶解,加水至规定量,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搽剂;规格:每瓶装100ml;用法用量:外用,涂抹患处。每日3~4次。
实施例31:杠板归400g、白鲜皮20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45~5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成稠膏。加入硬酯酸镁、十八醇、甘油、单甘酯,聚山梨酯-80,混匀,制成1000g,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软膏;规格:每支装20g;用法用量:外用,将患处用温水清洗干净后涂抹适量,一日3~4次。
实施例32:杠板归220g、白鲜皮110g、犁头草110g、金银花110g、徐长卿55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45~5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成稠膏。加入硬酯酸镁、十八醇、甘油、单甘酯,聚山梨酯?0,混匀,制成1000g,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软膏;规格:每支装20g;用法用量:外用,将患处用温水清洗干净后涂抹适量,一日3~4次。
实施例33:杠板归120g、土茯苓108g、何首乌90g、地肤子90g、白鲜皮60g、金银花60g、犁头草60g、徐长卿30g。
取以上八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三次各1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1(45~55℃)的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分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成稠膏。加入硬酯酸镁、十八醇、甘油、单甘酯,聚山梨酯?0,混匀,制成1000g,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软膏;规格:每支装20g;用法用量:外用,将患处用温水清洗干净后涂抹适量,一日3~4次。
实施例34:杠板归800g、白鲜皮400g。
取以上二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20℃)的清膏,加入苯甲酸钠、羟苯乙酯,加水至规定量,混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洗液;规格:每支装10ml;用法用量:外用,直接擦洗患处;或取本品10ml兑温水100ml浸洗患处,一次15分钟,一日2次。
实施例35:杠板归440g、白鲜皮220g、犁头草220g、金银花220g、徐长卿110g。
取以上五味药材,加水煎煮3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20℃)的清膏,加入苯甲酸钠、羟苯乙酯,加水至规定量,混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洗液;规格:每支装10ml;用法用量:外用,直接擦洗患处;或取本品10ml兑温水100ml浸洗患处,一次15分钟,一日2次。
实施例36:杠板归120g、土茯苓108g、何首乌90g、地肤子90g、白鲜皮60g、金银花60g、犁头草60g、徐长卿30g。
取以上八味药材,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25~1.30(20℃)的清膏,加入苯甲酸钠、羟苯乙酯,加水至规定量,混匀,加水至规定量,搅匀,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洗液;规格:每支装10ml;用法用量:外用,直接擦洗患处;或取本品10ml兑温水100ml浸洗患处,一次15分钟,一日2次。
实施例37:杠板归500g、白鲜皮250g。
取以上二味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用70%乙醇300ml润湿过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漉液近无色或微黄色,收集续漉液,药渣压榨,将压出液与续漉液合并,在60℃以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60℃)的稠膏,加入初漉液850ml,混合,加入聚乙烯醇缩甲乙醛,混匀,加70%乙醇至规定量,混匀,静置,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凝胶;规格:每支装30ml;用法用量:外用。一日3~5次,洗净患处,均匀喷于患处。
实施例38:杠板归300g、白鲜皮150g、犁头草150g、金银花150g、徐长卿75g。
取以上五味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用70%乙醇300ml润湿过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漉液近无色或微黄色,收集续漉液,药渣压榨,将压出液与续漉液合并,在60℃以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60℃)的稠膏,加入初漉液850ml,混合,加入聚乙烯醇缩甲乙醛,混匀,加70%乙醇至规定量,混匀,静置,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凝胶;规格:每支装30ml;用法用量:外用。一日3~5次,洗净患处,均匀喷于患处。
实施例39:杠板归180g、土茯苓162g、何首乌135g、地肤子135g、白鲜皮90g、金银花90g、犁头草90g、徐长卿45g。
取以上八味药材,粉碎成粗颗粒,用70%乙醇300ml润湿过夜,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附录I O),用70%乙醇作溶剂,浸渍48小时,缓缓渗漉,收集初漉液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至漉液近无色或微黄色,收集续漉液,药渣压榨,将压出液与续漉液合并,在60℃以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1(60℃)的稠膏,加入初漉液850ml,混合,加入聚乙烯醇缩甲乙醛,混匀,加70%乙醇至规定量,混匀,静置,滤过,制成1000ml,即得。药品名称:抗肤痒凝胶;规格:每支装30ml;用法用量:外用。一日3~5次,洗净患处,均匀喷于患处。
Claims (10)
1.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药制成:杠板归50%~80%、白鲜皮20%~5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各原料药的用量为:杠板归66.7%、白鲜皮33.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杠板归和白鲜皮,加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中原料药还有犁头草、金银花、徐长卿,各原料药的重量比例为:杠板归20%~60%、白鲜皮10%~30%、犁头草10~30%、金银花10~30%、徐长卿5~10%。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为:杠板归36.4%、白鲜皮18.2%、犁头草18.2%、金银花18.2%、徐长卿9%。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杠板归、白鲜皮、犁头草、金银花,加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1~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徐长卿经提取得徐长卿提取物或直接将徐长卿粉碎为细粉,加入浸膏中,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其余原料药为土茯苓、何首乌、地肤子,各组分的重量比例为:杠板归10~30%、土茯苓10~30%、何首乌10~20%、地肤子10~20%、白鲜皮5~15%、金银花5~15%、犁头草5~15%、徐长卿3~10%。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用量为:杠板归19.4%、土茯苓17.5%、何首乌14.6%、地肤子14.6%、白鲜皮9.7%、金银花9.7%、犁头草9.7%、徐长卿4.8%。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杠板归、土茯苓、何首乌、地肤子、白鲜皮、金银花、犁头草,加水煎煮1~4次,每次煎煮1~3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60℃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备用;徐长卿经提取得徐长卿提取物或直接将徐长卿粉碎为细粉,加入浸膏中,然后按常规制剂工艺制成不同的药物制剂。
10.按照权利要求1、2、4、5、7或8所述治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制剂为口服制剂或外用制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2030459A CN101181395B (zh) | 2007-12-13 | 2007-12-13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07102030459A CN101181395B (zh) | 2007-12-13 | 2007-12-13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1395A true CN101181395A (zh) | 2008-05-21 |
CN101181395B CN101181395B (zh) | 2010-11-03 |
Family
ID=39446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20304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1395B (zh) | 2007-12-13 | 2007-12-13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181395B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2706A (zh) * | 2013-03-26 | 2013-06-12 | 孟宪宁 | 一种梨头刺的用途 |
CN103550425A (zh) * | 2013-11-15 | 2014-02-05 | 孙志华 | 一种治疗小儿尿布皮炎的中药外洗剂 |
CN103751729A (zh) * | 2014-02-24 | 2014-04-30 | 万小耀 | 治疗瘙痒的外用药物组合物、治疗瘙痒的外用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169139A (zh) * | 2015-11-05 | 2015-12-23 | 孙颖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 |
CN106362056A (zh) * | 2015-10-16 | 2017-02-01 | 丁礼柱 | 除癣脚气喷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38478A (zh) * | 2017-10-24 | 2018-01-30 | 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纯瑶药开发有限公司 | 治疗皮肤病的瑶医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10131A (zh) * | 2018-05-03 | 2018-07-24 | 卢建萍 |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8310068A (zh) * | 2018-04-03 | 2018-07-24 | 黄周英 | 一种治疗富贵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785434A (zh) * | 2018-07-25 | 2018-11-13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一种用于慢性荨麻疹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制剂 |
CN112641846A (zh) * | 2020-12-31 | 2021-04-13 | 安丰文 | 一种治疗皮肤烧烫伤创面感染、荨麻疹、褥疮的中药制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63389A (zh) * | 2002-01-04 | 2002-08-14 | 成为 | 一种专治皮肤病的中草药冲剂 |
-
2007
- 2007-12-13 CN CN2007102030459A patent/CN10118139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2706B (zh) * | 2013-03-26 | 2015-04-22 | 孟宪宁 | 一种梨头刺的用途 |
CN103142706A (zh) * | 2013-03-26 | 2013-06-12 | 孟宪宁 | 一种梨头刺的用途 |
CN103550425B (zh) * | 2013-11-15 | 2016-05-18 | 吴绍霞 | 一种治疗小儿尿布皮炎的中药外洗剂 |
CN103550425A (zh) * | 2013-11-15 | 2014-02-05 | 孙志华 | 一种治疗小儿尿布皮炎的中药外洗剂 |
CN103751729A (zh) * | 2014-02-24 | 2014-04-30 | 万小耀 | 治疗瘙痒的外用药物组合物、治疗瘙痒的外用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
CN103751729B (zh) * | 2014-02-24 | 2015-11-18 | 万小耀 | 治疗瘙痒的外用药物组合物、治疗瘙痒的外用药酒及其制作方法 |
CN106362056A (zh) * | 2015-10-16 | 2017-02-01 | 丁礼柱 | 除癣脚气喷剂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169139A (zh) * | 2015-11-05 | 2015-12-23 | 孙颖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 |
CN107638478A (zh) * | 2017-10-24 | 2018-01-30 | 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纯瑶药开发有限公司 | 治疗皮肤病的瑶医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7638478B (zh) * | 2017-10-24 | 2021-02-02 | 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清纯瑶药开发有限公司 | 治疗皮肤病的瑶医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10068A (zh) * | 2018-04-03 | 2018-07-24 | 黄周英 | 一种治疗富贵手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CN108310131A (zh) * | 2018-05-03 | 2018-07-24 | 卢建萍 | 一种治疗白癜风的外用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8785434A (zh) * | 2018-07-25 | 2018-11-13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一种用于慢性荨麻疹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制剂 |
CN108785434B (zh) * | 2018-07-25 | 2021-09-10 |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一种用于慢性荨麻疹的瑶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外用制剂 |
CN112641846A (zh) * | 2020-12-31 | 2021-04-13 | 安丰文 | 一种治疗皮肤烧烫伤创面感染、荨麻疹、褥疮的中药制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81395B (zh) | 2010-11-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81395B (zh)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612343B (zh) | 一种治疗妇女阴道炎症的洗液 | |
CN102178804B (zh) | 一种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52360A (zh) | 用于治疗猪副伤寒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178877B (zh) | 一种治疗阴囊湿疹的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085248B (zh) | 一种治疗宫颈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
CN101214341B (zh) | 一种治疗牛皮癣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732668A (zh) | 一种治疗泌尿系统感染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 |
CN1709302A (zh) |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33393A (zh) | 一种治疗化脓性关节炎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 |
CN104984292A (zh) | 一种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666594A (zh) | 一种治疗足癣用灸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391013B (zh) | 一种治疗皮肤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6954B (zh)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386101B (zh) | 一种治疗非特异性膀胱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52767B (zh) | 治疗肾结石的中药、制备方法及给药方式 | |
CN1943701B (zh) | 一种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57048B (zh) |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327874C (zh) |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26955A (zh) |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79915B (zh) | 一种治疗急性肾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579629B (zh) | 一种治疗阴道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1279084B (zh) | 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860979B (zh) | 一种治疗肛隐窝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933427A (zh) | 用于治疗结节性霉素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103 Termination date: 2013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