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80442A - 锁闩组件 - Google Patents

锁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80442A
CN101180442A CN200680012998.0A CN200680012998A CN101180442A CN 101180442 A CN101180442 A CN 101180442A CN 200680012998 A CN200680012998 A CN 200680012998A CN 101180442 A CN101180442 A CN 101180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axis
latch bolt
eccentric
latch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29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80442B (zh
Inventor
奈杰尔·V·斯珀尔
罗伯特·詹姆斯·克劳利
格宾德·辛格·卡尔思
保罗·莫尔
克里斯·罗兹
琼-文森特·奥列弗
罗伯特·弗兰克·托利
西尔万·肖纳韦尔
大卫·佩亚蒂
丹尼斯·卡瓦卢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way Products Usa Ltd
Inteva Products LLC
Original Assignee
Meritor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GB05265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GB2433768A/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itor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Meritor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GB2006/000586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06087578A1/en
Publication of CN101180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0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80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804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1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 E05B81/14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function or purpose of the powered actuators operating on bolt detents, e.g. for unlatching the bolt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锁闩组件,其具有:机架;碰簧销(14),其活动地安装在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撞针的打开位置;棘爪(16),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接合位置处棘爪与碰簧销接合以将碰簧销保持在关闭位置,在脱开位置处棘爪与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碰簧销运动到打开位置;偏心结构(54),其限定偏心轴线和远离偏心轴线的棘爪轴线,偏心结构可绕偏心轴线转动,棘爪可绕棘爪轴线转动;其中当棘爪从接合位置运动到脱开位置时,偏心结构绕偏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并且在棘爪处于接合位置处的情况下,由碰簧销施加到棘爪的力在偏心结构上形成绕偏心轴线沿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的转动力矩,而且通过活动抵接部来防止偏心结构沿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转动。

Description

锁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闩组件,尤其涉及与车门和车行李箱一起使用的锁闩组件。
背景技术
锁闩组件将车门可释放地固定在关闭位置是已知的。对内侧门把手或外侧门把手的操作将释放锁闩,由此允许车门打开。车门的随后关闭将使锁闩自动地重新闭锁。
为了确保雨水不会进入车辆,车门围绕其外围边缘设置有防风雨密封条,这些防风雨密封条封住车体中车门所处的壳口。除了提供防雨保护之外,防风雨密封条还减小风噪。目前提高车辆乘坐者舒适性的需求要求使风噪最小化,这就要求防风雨密封条应被车门夹得更紧。车门借助于车门锁闩夹紧密封条,并且由此就有增大施加在锁闩上的密封负载的趋势,以便满足所要求的提高的乘坐舒适水平。因为施加在锁闩上的密封力增加,所以释放锁闩所需的力也相应增加。
US3386761示出了一种具有转动爪的车门安装锁闩,该转动爪可释放地保持车体安装撞针,以将车门保持在关闭位置。该转动爪被第一棘爪(其为张力棘爪)保持在关闭位置。第一棘爪被第二棘爪保持在关闭位置。第二棘爪可由电致动器移动到释放位置,这样就会释放第一棘爪,第一棘爪进行逆时针转动,从而使转动爪顺时针转动到打开位置。
该系统被布置成一旦第二棘爪与第一棘爪脱开,那么第一棘爪就会被作用在转动爪上的密封负载驱动到释放位置。
US2004/0227358示出了转动爪由转动杆和连杆保持在关闭位置。而转动杆又可以被棘爪(其为压缩棘爪)保持就位。将棘爪与转动杆脱开(通过顺时针转动棘爪)允许转动杆、连杆和棘爪移动到打开位置。特别地,连杆以顺时针方向转动。连杆的一端保持与转动爪永久地接合。该系统被布置成一旦棘爪与转动杆脱开,转动杆和连杆就会被作用在转动爪上的密封负载驱动到打开位置。
EP0978609示出了一种转动爪,该转动爪可由压缩棘爪保持在关闭位置。棘爪被安装在凸轮上,并且在打开锁闩的开始阶段期间,凸轮相对于棘爪转动,由此开始略微地增加然后显著地减小密封负载。在打开锁闩的最后阶段期间,凸轮和棘爪一起顺时针转动,由此棘爪齿与转动爪齿脱开,这样允许转动爪顺时针转动到打开位置。然而,该结构为这样一种结构,即凸轮必须由马达驱动以释放锁闩。特别地,在关闭位置处,凸轮轴线、棘爪枢轴轴线和棘爪齿的特定结构使得锁闩将保持关闭。因此,在关闭位置处,棘爪枢轴轴线(EP0978609的28)正好位于画在凸轮轴线和棘爪齿接触转动爪的点之间的线(EP0978609的31)的一侧。重要地,棘爪枢轴轴线初始时必须朝向该线移动以便打开锁闩,并且人们将认识到在打开期间由棘爪枢轴轴线的运动限定的轨迹会跨过该线。换句话说,棘爪处于中心上方位置(over-centre position),以致在锁闩已经关闭时,凸轮被棘爪沿着关闭方向(在该例中为逆时针)偏压,然而凸轮必须被沿着打开方向(在该例中为顺时针)驱动以打开锁闩。
类似地,DE10214691在关闭位置时处于中心上方位置。类似地,棘爪枢轴轴线初始时必须朝向与EP0978609的线31等同的线运动,类似地,在打开锁闩期间,由棘爪轴限定的轨迹跨过该线。DE10214691示出了压缩棘爪,该棘爪必须逆时针转动以与转动爪脱开,由此允许转动爪逆时针转动以释放撞针。
US5188406示出了一个具有张力棘爪(图2)的锁闩示例和另一个示出压缩棘爪的锁闩的示例。张力棘爪6可枢转地安装在连杆5上,而连杆5可枢转地安装在锁闩主体上。如从该专利的图2中可看到的,连杆5与锁闩主体的枢轴轴线、棘爪6和连杆5之间的枢轴轴线以及棘爪6和碰簧销3之间的接触点都处于一条直线上。在打开期间,棘爪6和连杆5之间的枢轴轴线顺时针运动然后再逆时针运动,且在该运动的过程中跨过上述直线。棘爪必须逆时针转动以脱开转动爪3,然后转动爪顺时针旋转以释放撞针。该专利的图4中所示的锁闩示例是一个以类似方式工作的压缩棘爪。然而,在该例中,棘爪必须顺时针转动以脱开转动爪,然后转动爪顺时针转动以允许撞针被释放。
US4988135示出了安装在偏心轮上的张力棘爪。销28固定在棘爪上靠近棘爪齿但远离偏心轮的位置处,其运动是通过销28的扩大部38与止挡件37接触来限制。棘爪必须顺时针转动以使其与转动爪脱开,然后转动爪逆时针转动以释放撞针。
因而,在EP0978609,DE10214691,US5188406和US4988135示出的所有锁闩中,与转动爪(棘爪)直接接触的元件均处于稳定位置,而在US3386761和US2004/0227358两者示出的锁闩中,与转动爪直接接触的元件则是处于不稳定位置,因此需要另一个元件(US3386761中的辅助棘爪、US2004/0227358中的棘爪),来保持处于不稳定状态的、与转动爪直接接触的元件。
从以上说明中可以认识到,锁闩具有压缩棘爪,该压缩棘爪沿着与转动爪相同的方向(或者沿着与US2004/0227358中转动杆相同的方向)转动以释放锁闩,而当锁闩包括张力棘爪时,张力棘爪必须沿着与转动爪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US3386761、US4988135以及US5188406的图2均示出了张力棘爪,而EP0978609、DE10214691和US2004/0227358以及US5188406的图4均示出了压缩棘爪。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紧凑的锁闩结构。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需要减小的力来释放的锁闩结构。
因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在所附独立权利要求中限定的锁闩结构。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这仅是示例性的),其中:
图1-1B示出了从锁闩的背板侧得到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本发明锁闩结构的某些元件,
图1C示出了从锁闩的保持板侧得到的视图,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图1锁闩结构的某些元件,
图2和2A示出了锁闩正被打开时图1的某些元件,
图3-3B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图1锁闩的某些元件,
图4示出了在关闭期间图1锁闩的某些元件,
图5-9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11-13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14-16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17和18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19和20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21-30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31-40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41-51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52-59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图60示出了图52-55的合成示意图,
图61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实施例的合成示意图,以及
图62-67示出了本发明锁闩组件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示出了锁闩组件10,其主要元件为:锁闩机架12,转动爪14形式的碰簧销,压缩棘爪16,曲轴组件18形式的偏心结构,以及释放致动器组件20。锁闩组件10安装在车门8上(仅在图1中示出)。
锁闩机架12的主要元件为保持板22和背板24。保持板22大体上为一平面(但具有朝上翻卷的边缘22,仅在图1B和2A中示出)。大体为平面的部分包括用来接收撞针(未示出)的口状部26。保持板22包括三个螺纹孔27,它们在使用中用来将锁闩组件固定到车门上。转动爪枢轴销28、止挡销29和30从保持板突出。止挡销29相对于机架固定并且包括圆柱形外表面29A,其目的将在后文描述。
背板24包括孔31A、31B和31C,它们分别用来接收转动爪枢轴销28、止挡销29和30的端部。在组装期间,对销28、29和30的端部进行锤击,以使背板24相对于保持板22固定。
转动爪14可枢转地安装在转动爪枢轴销28上,并且包括用于接收撞针的口状部32、第一安全抵接部33和关闭抵接部34。弹簧抵接部35与弹簧36接合以将转动爪朝向其打开位置偏压。
转动爪大体上为一平面,并且包括突出到转动爪的总体平面之外的复位销37。
棘爪16包括棘爪齿40、具有抵接表面42的第一臂41、第二臂43和具有抵接表面45的第三臂44。棘爪16还具有内部直径D的枢轴孔46。棘爪16被与第二臂43接合的弹簧47沿顺时针方向(当通过图1C观察时)绕着轴线Y(见下文)偏压。止挡销30的作用在于通过与第三臂44接合来限制棘爪沿逆时针方向(当通过图3观察时)的转动。
曲轴组件18的主要元件为曲轴50、复位杆51和释放杆52。
曲轴52包括一个圆盘形式且具有曲柄销轴线Y的曲柄销54。方轴55从曲柄销54的一侧突出,圆柱销56从曲柄销54的另一侧突出。方轴55和圆柱销56一起限定了曲轴轴线A,圆柱销56可转动地安装在保持板22的一个孔(未示出)中。保持板藉此为销56提供了支承。
曲柄销54的直径在棘爪枢轴孔46中松动配合,即,曲柄销54的直接略微小于D。曲柄销54的半径为R。曲柄销轴线Y由此限定了棘爪可绕其转动的棘爪轴线(见下文)。曲柄销54的厚度与棘爪16的厚度基本上相同。
复位杆51包括臂60和固定到臂60上的凸台61。凸台61具有圆柱形外表面62并且具有一个横截面为方形的中心孔。由此,当凸台61装配到方轴55上时,如图3所示,臂60就会与曲轴50可转动地紧固在一起。凸台61的圆柱形外表面62安装在背板上的一个孔中,该孔由此为外表面62提供了支承表面。应认识到,圆柱形外表面62和圆柱销56的外表面是同心的,并且一起限定了曲轴轴线A。
臂60包括边缘60A(亦被称为复位抵接部),该边缘与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的复位销37相互作用。
释放杆52大体上为细长的,并且一端包括方孔64以接收方轴55的一端,而另一端包括释放抵接部65。
螺栓和垫圈(未示出)被旋入方轴55的螺纹孔57中以将曲轴、复位杆和释放杆固定在一起。因此应认识到,曲轴、复位杆和释放杆都相对于彼此可转动地紧固在一起。
装配时,曲柄销54和复位杆51被定位在保持板和背板之间,并且凸台61的圆柱形外表面62可转动地安装到背板24的一个孔(未示出)中。应认识到,释放杆52位于背板24上与复位杆51和曲柄销52相对的一侧(在图3A中最好地示出)。
释放致动器组件20的主要元件为支架70、电磁铁71和释放板72。支架70从保持板22弯曲并且用于安装电磁铁71。该支架还用于枢转地安装由磁性材料(例如钢)制成的释放板72。释放板72为平面的并且在平面图中大体为矩形,并且可以从图2A中看出,释放板72从其在支架70上枢转的两侧相等地伸出。从而,释放板72是平衡的。
释放板72通过弹簧73(示意性示出)沿着逆时针方向(当通过图1B观察时)偏压。释放板72在一端包括一个活动抵接部74。
锁闩组件10的操作如下:
参照图1-1C,示出了处于关闭状态的锁闩组件10和相关联的车门8。转动爪处于关闭位置,保持着撞针(未示出)。棘爪处于接合位置,藉此使棘爪齿40与关闭抵接部34接合,从而将转动爪保持在其关闭位置。车门的防风雨密封条处于压缩状态,因此撞针在转动爪14的口状部32上产生密封力FS,该力趋于使转动爪沿着顺时针方向(当通过图1观察时)转动(当通过图1C观察时是逆时针方向)。
力FS又会在棘爪齿40上继而在棘爪16上产生力FP。而力FP被曲轴的曲柄销54反作用。被曲柄销反作用的力FP被设置为在曲轴上产生绕曲轴轴线A的顺时针(当通过图1观察时)转矩(即转动力矩)(当通过图1C观察时为逆时针转矩)。然而,借助于释放杆52的释放抵接部65和释放板72(参见图1B)的抵接部74之间的接合,防止曲轴组件18顺时针(当通过图1观察时)转动(当通过图1C观察时为逆时针)。释放板72被弹簧73偏压到图1B所示的位置。注意,在关闭位置,没有电流通过电磁铁71,因此电磁铁71不会对释放板72施加磁力。
为了释放锁闩,将电流供给电磁铁71,电磁铁产生吸引释放板72右手端(当通过图1B观察时)的磁力,使得释放板顺时针旋转到图2A所示的位置。这样就允许释放杆52和曲轴50在力FP的作用下沿着曲轴打开方向顺时针(当通过图2和2A观察时)转动,其中力FP受到曲柄销54的反作用。
参照图1C,打开时曲轴的转动是绕轴线A沿逆时针进行的,即相对于锁闩机架12沿逆时针方向进行的。应认识到,曲轴轴线A由可转动地安装在保持板(如上所述)中的圆柱销56和可转动地安装在背板(如上所述)中的凸台61限定。因此,曲轴轴线A相对于锁闩机架12固定。
如上所述,当通过图1C观察时,力FP在曲轴50上产生绕曲轴轴线A的逆时针转矩。一旦曲轴自由转动(即,一旦抵接部74与释放抵接部65脱开),则曲轴将沿着逆时针方向运动,因为曲柄销轴线Y被约束为绕着定中心于曲轴轴线A上的弧线运动。应认识到,由于棘爪枢轴孔46紧动配合在曲柄销54上,则棘爪轴线Z(即,棘爪枢轴孔46的中心)与曲柄销轴线Y重合。因此,棘爪轴线Z被类似地约束为绕着定中心于曲轴轴线A上的弧线运动。
应认识到,随着曲轴50从图1C所示的位置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转动爪14开始打开。还应认识到,正是转动爪推压在棘爪上的作用使棘爪运动的,即,正是转动爪借助于作用在转动爪上的防风雨密封条负载将棘爪驱动到脱开位置的。当棘爪运动时,棘爪的角度位置由臂41的抵接表面42和止挡销29之间的接合控制,更具体地,由限定于抵接表面42和圆柱形外表面29A(其亦被称为机架控制表面)一部分之间的接触点B控制。
注意,总体来说,棘爪的运动可以近似为绕着点B的转动(即,绕着抵接表面42和圆柱形外表面29A之间的接触点的转动)。然而,该运动不是真正的转动,因为棘爪的一部分(即棘爪轴线Z)被约束为绕着轴线A运动而不是绕着点B运动。因此,棘爪在接触点B处相对于止挡销29的运动是转动运动和平移(滑动)运动的结合。接触点B实际上并不是固定的,其会绕着圆柱形外表面29A运动一个相对小的距离,并且也会沿着抵接表面42移动一个相对较小的距离。因此,接触点B是抵接表面42(在锁闩打开过程中的相应时点)接触圆柱形外表面29A的位置。
应认识到,从图1C的位置开始,一旦抵接部74与释放抵接部65脱开,转动爪的关闭抵接部34就会(经由棘爪齿)推动棘爪到一个位置,藉此关闭抵接部34可在棘爪齿40的下方(当通过图1C观察时)通过(具体参见与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相关的图6)。转动爪14继续进行逆时针转动(当通过图1C观察时),将使第一安全抵接部33靠近棘爪齿40。这样,棘爪齿40将暂时地接合第一安全抵接部33,因为棘爪16被弹簧47沿着顺时针方向偏压(当通过图1C观察时)。然而,系统的几何结构使得在第一安全抵接部33和棘爪齿40之间的暂时接合之后,即刻地,第一安全抵接部推压棘爪(经由棘爪齿40)到一个位置,藉此第一安全抵接部33在棘爪齿40下方沿逆时针方向(当通过图1C观察时)继续转动。
一旦棘爪齿40由此与转动爪的第一安全抵接部34脱开,则转动爪自由地转动通过图2所示的位置到达如图3所示的完全打开位置。然而,与此同时,复位销37接合复位杆60的边缘60A并且使其移动。这样又使曲轴转动返回如图1所示的位置,由此将曲柄销轴线Y复位到图1的位置,并且还使释放杆52返回到图1的位置。当释放杆52通过释放板72的右手端时,释放板发生暂时性偏转然后被卡扣住重新形成接合状态(在弹簧73的作用下),使得抵接部74与释放抵接部65重新接合。因此,当参照图3和3A时,棘爪16、曲轴组件18和释放致动器组件20都处于如图1至1B所示的同一位置。然而,在图3和3A中,转动爪处于打开位置,而在图1-1B中,转动爪处于关闭位置。此外,在图3和3A中,棘爪的转动位置由在第三臂44和止挡销30之间的接合控制,而在图1-1B中,棘爪的转动位置由在棘爪齿40和关闭抵接部34之间的接合确定。
一旦锁闩和相联的车门已经打开,车门的关闭将自动地重新锁上锁闩。然而,要注意的是,在关闭车门期间曲轴并没有发生转动。因此,曲柄销轴线没有转动,这样曲柄销自身作为具有固定轴线的简单枢轴。图4示出了在关闭过程中的锁闩组件10,可以看出棘爪自由地绕棘爪轴线Z转动,从而为第一安全和完全闭锁位置提供传统的关闭动力。
如上所述,曲轴组件18在曲柄销54的一侧支承在保持板中的支承件上,并且还在曲柄销54的另一侧支承在背板中的支承件上。因此,曲轴支承在曲柄销的两侧,这是一种特别紧凑和牢固的结构。然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曲轴仅仅需要支承在一侧,即,曲轴可为悬臂曲轴。这类悬臂曲轴的一个示例可通过去掉圆柱销56而提供。注意,曲轴轴线仍将处于完全相同的位置,因为曲轴轴线是由圆柱外表面62限定的。
参照图1C,示出了曲柄销具有半径R,且圆柱销56具有半径r。曲柄行程(曲轴轴线A和曲柄销轴线Y之间的距离)为S。在该例中,(R-r)=S,因此圆柱销56的所有部分都不会位于盘54的圆周之外。这提供了一种特别紧凑的结构。换句话说,曲柄销轴线Y偏离曲轴轴线A的距离等于曲柄销半径减去曲轴半径。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曲柄销轴线偏离曲轴轴线的距离可小于(曲柄销半径加上曲轴半径)。替代性地,曲柄销轴线偏离曲轴轴线的距离可小于曲柄销半径,或在一个进一步的替代性实施例中,曲柄销轴线偏离曲轴轴线的距离可小于(曲柄销半径减去曲轴半径)。曲轴轴线与曲轴轴线的偏离量(S)、曲柄销半径以及曲轴半径的比率一起确定了曲轴和曲柄销之间的半径重叠程度。
参照图3,示出了凸台61的圆柱形外表面62具有与圆柱销56大体相同的直径。在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圆柱形外表面的直径可比圆柱销56的直径大,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凸台的月牙形部分将位于曲柄销54的直径外部。虽然这是一种没有圆柱销56紧凑的结构,但是曲柄销轴线偏离曲轴轴线的距离仍小于曲柄销的半径。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曲柄销轴线偏离曲轴轴线的距离可大于曲柄销半径(具体参见图62-67所示的实施例)。
图5-9示出了锁闩组件110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基本上实现与锁闩组件10中所示相同功能的元件被增大100标示。图5、5A和5B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锁闩组件110。
图6和6A示出了打开期间的锁闩组件。特别地,图6示出了正好通过棘爪齿140下方的关闭抵接部134。从图6中可以看出,与图5B中示出的完全关闭位置相比,爪114已经沿顺时针略微转动了一些(即,爪114已经开始打开)。
图6A最好地示出释放板172的大体矩形的平面图。释放板172还包括枢轴突起176,这些枢轴突起被容纳在侧板178的相应孔177中,以允许释放板172进行枢转,从而允许活动抵接部174随后脱开接合释放抵接部165。
释放板72以与释放板172类似的方式安装。
图7示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锁闩组件110。
图8示出了关闭至第一安全位置处的锁闩组件110,所谓第一安全位置即这样一个位置,车门在该位置处尽管没有被完全关闭,但仍然能够防止被打开。因此,棘爪齿140与第一安全抵接部133接合。注意,如在图8中示出的,棘爪116和曲轴组件118处于与图5B中所示位置相同的位置。
如在图6A中最好示出的,释放致动器组件120和释放杆152位于背板124的一侧,而曲柄销154、棘爪116和爪114位于背板124的另一侧。由于口状部126必须容纳和释放撞针,然后爪和棘爪(为压缩棘爪)必然不可避免地处于暴露于灰尘和湿气的环境中。然而,图9示出了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壳体190,该壳体封闭了背板124中的各种切口,并且为释放致动器组件120和释放杆152提供了适当的壳体罩191,从而提供了干燥的、免受灰尘污染的环境。特别地,背板中支承凸台161的支承件将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壳体罩。盖子(未示出)封住壳体罩191的开口侧,并且通过旋入孔192中的螺钉固定到壳体上。密封条(未示出)位于凹槽193中,以在壳体190和盖子之间提供防水密封。
锁闩组件10和110由控制系统释放,从而允许电流流过电磁铁71或171,电磁铁71或171由此适度地吸引释放板72或172。然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释放板可被手动地致动,例如通过提供与内车门把手或外车门把手适当的连接。图5的虚线1示出了正好为这样一种适当连接的示意性表示,方框2为内车门把手或外车门把手的示意性表示。或者,释放板可由一种替代性的动力致动器致动,例如马达,尤其是电动马达。
图10示出了与锁闩组件10的释放杆52或锁闩组件110的释放杆152一起使用的替代性释放致动器组件220。在该例中,马达222(在本例中是电动马达)被驱动地联接到小齿轮224,从而在需要打开锁闩时,沿着逆时针方向226转动小齿轮。小齿轮224与扇形齿轮228接合,该扇形齿轮沿顺时针方向绕着由枢轴销231限定的轴线230转动。扇形齿轮228的顺时针转动使得扇形齿轮228的活动抵接部274在适当时与释放杆52的释放抵接部65或释放杆152的释放抵接部165脱开。
弹簧273(其被示意性示出且功能等同于弹簧73)动作,以沿着逆时针方向偏压扇形齿轮228,从而一旦曲轴位置在关闭锁闩之前被复位,抵接部274与抵接部65/165就会重新接合。扇形齿轮止挡件238限制了扇形齿轮的逆时针转动。
在打开和关闭锁闩期间,致动器组件220以类似于致动器组件20的方式工作。
图11、12和13示出了与锁闩组件10的释放杆51或锁闩组件110的释放杆151一起使用的替代性释放致动器组件320。在该例中,螺线管壳体322包括螺线管芯324。圆柱形的螺线管芯326连接到大体为矩形的板328上。该板由两个球形支承件330与螺线管壳体的顶部间隔开。每个球形支承件与形成在板的下侧中的相应斜坡332接合。当螺线管芯通电时,螺线管芯沿着箭头234的方向运动。然而,因为球形支承件330接合在各自斜坡332中,因此矩形板发生的顺时针(当通过图13观察时)转动,会使活动抵接部374在适当时与释放抵接部65或165脱开。螺线管芯和矩形板由适当的弹簧(未示出,但作用等同于弹簧73和273)返回到图13所示的开始位置,从而一旦曲轴位置在关闭锁闩之前被复位,抵接部374与抵接部65/165就会重新接合。止挡件(未示出,但作用等同于止挡件238)限制矩形板328的逆时针转动。
应认识到,在矩形板328转动期间,该板轴向地略微移动进入纸平面内(当通过图13观察时)。因此,该板的宽度和抵接部65或165的宽度被设计成足够宽以适应这种少许的轴向运动。
在打开和关闭锁闩期间,致动器组件320以类似于致动器组件20的方式工作。
图14-16示出锁闩组件410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实现与锁闩10等同元件相同功能的元件被增大400标示。除了弹簧447的操作之外,锁闩组件410包括与锁闩组件10类似的元件,使得锁闩组件410以类似于锁闩组件10的方式工作。
图14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锁闩组件410。图15示出了开始打开的锁闩组件,图16示出的位置为棘爪齿440已经离开关闭抵接部434的尖端。由此,在图16的位置处,没有任何东西阻止碰簧销完全地打开以释放撞针411。
参照图14、15和16,总体而言,它们示出了棘爪(其为压缩棘爪)的运动可被近似为绕圆柱形外表面429A和第一臂441的抵接表面442之间的接触点B的转动。然而,由于棘爪的一部分(即棘爪轴线Y)被约束成沿弧线绕曲轴轴线A而不是沿弧线绕点B运动。因此,棘爪在接触点B相对于止挡销429的运动是转动运动和平移(滑动)运动的结合。接触点B实际上并不是固定的,其会绕着圆柱形外表面429A运动一个相对小的距离。因此应认识到,点B从图14的位置开始会绕着止挡销429的圆柱形外表面429A沿逆时针方向运动。
参照图14-16,示出了转动爪414从图14的位置开始,仅在撞针411释放期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这是因为一旦活动抵接部(未示出但等同于抵接部74)与释放杆(未示出但等同于释放杆52)的释放抵接部(未示出但等同于抵接部65)脱开,转动爪就会将棘爪从图14的位置经过图15的位置驱动到图16的位置。而转动爪又会从图14的位置经过图15的位置驱动到图16的位置,然后主要通过撞针411以及通过弹簧436(示意性示出)驱动到完全打开位置。
锁闩组件410和锁闩组件10间的一个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447的定位不同于弹簧47的定位时。弹簧447是一个在固定到棘爪416上的销480和固定到锁闩机架412上的销481之间作用的拉力弹簧。弹簧447产生沿着图15所示方向作用在销480上的力F1。为了便于说明,虚线82被画在图15上,以简单地作为力F1限定的延伸线。
如上所述,在打开期间,棘爪通常绕着点B转动。可以看出,由力F1限定的线及其延伸线482与点B偏离,因此力F1在棘爪416上形成绕枢轴B的逆时针转动力矩。由此弹簧447在打开锁闩期间帮助棘爪416从图14的位置经过图15运动到图16的位置。特别地,一旦棘爪齿440离开关闭抵靠部434(如图16所示),就不会存在棘爪齿440暂时重新接合第一安全抵靠部433并随后与第一安全抵靠部433脱开的趋势。这与上文所述的锁闩组件10打开期间棘爪和转动爪的相互作用不同。
在转动爪打开的最后阶段,曲轴组件418被复位,使得曲柄销轴线Y返回到其图14的位置(Y1)。这样的复位以与上述曲轴18复位类似的方式进行,概括地说,复位销437使复位杆(未示出但等同于杆60)运动,以便转动曲轴返回到其图14的位置以及使释放杆(未示出,但等同于释放杆52)返回到其与活动抵接部(例如,抵接部72,或者抵接部174,或者抵接部234,或者抵接部336)接合的位置。
如上所述,一旦锁闩和相关联的车门被打开,关闭车门将自动使锁闩重新闭锁。重要地,在关闭车门期间,曲轴没有发生转动。因此,曲柄销轴线没有转动,这样曲柄销自身作为具有固定轴线Y1的简单枢轴工作(在关闭期间)。
从图15应认识到,由力F1限定的线和相关联的延伸线482与Y1偏置,由此在关闭锁闩期间,棘爪绕轴线Y1转动(与打开锁闩期间的点B相对),并且由弹簧447产生的力F1在棘爪416上形成绕轴线Y1顺时针的转动力矩。该转动力矩确保棘爪齿440在适当时正确地接合第一安全抵接部433和关闭的抵接部434。
概括地说,弹簧447被布置为形成在特定点以特定方向作用于棘爪416的力。该力具有双重优点:
A)在打开锁闩期间形成绕点B的逆时针转矩,由此帮助从转动爪上释放棘爪齿440,以及
B)在关闭锁闩期间形成绕点Y1的顺时针转矩,由此确保棘爪齿440在适当时与在转动爪414上的第一安全抵接部或关闭的抵接部重新接合。
因此,弹簧447与弹簧47存在很大的不同,弹簧47在关闭锁闩组件10期间确保棘爪齿40在适当时与在转动爪14上第一安全抵接部或关闭的抵接部接合,但是在打开锁闩10期间并没有帮助从转动爪14上释放棘爪齿40。
应认识到,在打开锁闩期间,转动爪414和棘爪416均沿着相同方向转动,在该例中,它们都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当参照图14时,还应认识到棘爪上位于关闭抵接部434和曲柄销454之间的那部分处于压缩状态。更进一步地,Y1处于比曲轴轴线A更靠近棘爪齿440和关闭抵接部434的位置。因此,如图14所示,可以说棘爪406靠近(但不在)“顶部死点”位置。这与US5188406图4中示出的结构不同,US5188406图4中示出了一种处于底部死点位置的压缩棘爪。
如上所述,在打开期间,转动爪414和压缩棘爪416均沿着相同的逆时针方向转动。还应认识到,在打开期间曲轴418也沿着相同的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图14中可以看出,棘爪处于接合位置,碰簧销处于关闭位置,接触点H被定义在棘爪与转动爪的接触处。线L1可被构造为开始于点H处,结束于曲轴轴线A处。线L2与线L1重合,并且被构造为一条通过点H和曲轴轴线A的线。已根据图15和16构造出了线L2。注意,线L2通过图15和16上的点H,并且点H被定义为当锁闩结构处于图14所示关闭位置时棘爪和转动爪之间的接触点。因此,线L2通过图15和16上的虚线棘爪和虚线转动爪之间的接触点。参照图14,示出了棘爪轴线Y与线L1和L2的一侧间隔开,在该例中,棘爪轴线Y在线L1和L2的右上手侧间隔开。参照图14、15和16,示出了在打开棘爪期间,轴线Y限定了一条开始于图14位置、结束于图16位置的轨迹,该轨迹是一条中心处于曲轴轴线A上的弧线。应认识到,轨迹M(在图16中示出)开始于点Y1(图14)处、通过点Y2(图15)、结束于点Y3(图16)处。轨迹M没有跨过线L1或L2。
更进一步地,当参照图15和16时,应认识到当锁闩完全关闭时,瞬时曲柄销轴线Y2和Y3比曲柄销轴线Y1的位置更远离线L1和L2。
更进一步地,曲柄销轴线Y3(如图16所示)的瞬时位置比曲柄销轴线Y2(如图15所示)的瞬时位置更远离线L1和L2。因此,在打开锁闩期间,特别是在初始打开锁闩期间,锁闩轴线Y运动远离线L1和L2。
从图14中还可看出,在曲轴轴线A和点B之间的距离大于在曲轴轴线A和棘爪轴线Y之间的距离。
图17和18示出了类似于锁闩组件10的锁闩组件510。在该例中,杆552包括具有端部抵接部581和582的斜坡表面580。臂583可绕着枢轴584转动并且在臂远离枢轴584的端部包括辊子585。该臂可被马达M1(示意性示出)沿顺时针方向从图17的位置驱动到图18的位置,以打开锁闩。止挡件586防止臂运动越过图18的位置。
马达还可沿逆时针方向将臂从图18的位置驱动到图17的位置。止挡件587形成在杆552上,用于防止臂运动越过图17的位置。
在使用中,杆552被用于代替锁闩组件10的释放杆52。臂583和止挡件586代替锁闩组件10的释放致动器组件20。锁闩组件510的其它元件与锁闩组件10的等同元件相同,但锁闩组件510不需要锁闩组件10的复位元件。因此,锁闩组件510既不包括与锁闩组件10的复位杆51等同的复位杆,也不包括与锁闩组件10的复位销37等同的复位销。这是因为杆552既被用于释放锁闩也被用于复位曲轴。
锁闩组件510中曲轴位置的复位是通过臂83及其关联马达与杆552一起共同实现的。
因此,图17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锁闩,该关闭位置类似于图1B中示出的锁闩组件10的关闭位置。通过臂583防止杆5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为了打开锁闩,马达M1沿顺时针方向驱动臂583,从而使臂583绕着枢轴584枢转并运动到图18的位置。这样又会允许杆552顺时针转动到图18的位置,从而允许打开锁闩。图18所示的杆552的位置处于与图2所示用来释放杆52相同的位置。一旦锁闩被打开,即转动爪运动到其打开位置,马达被通电以沿着逆时针方向驱动臂583。这使辊子585沿着斜坡表面580运行,并且沿着逆时针方向驱动杆552以使其返回图17的位置。通常,在转动爪到达打开位置时由转动爪作用的微型开关将被用来感测转动爪什么时候被打开以及马达M1什么时候可沿着相反方向提供动力以复位曲轴。锁闩510的随后关闭将使棘爪绕着棘爪轴线枢转,并且在适当时与第一安全抵靠部或关闭抵靠部接合,如上文针对锁闩组件10所述的。
图19和20示出了一种替代性释放结构652,可用来代替锁闩组件10的释放杆52或锁闩组件110的释放杆152。该释放结构由三个主要元件构成,即杆653、连杆654和杆655。杆653包括方孔664(与方孔64类似)。方孔664安装于方轴658上的方式类似于方孔64安装在方轴55上的方式。因此,杆653与曲轴可转动地紧固一起。
杆655可枢转地安装在枢轴销680上,而枢轴销680又被固定在锁闩机架612上。杆655包括释放抵接部665,其与锁闩组件10的释放抵接部65等同,也与锁闩组件110的释放抵接部165等同。
连杆654可枢转地安装在杆653上并且还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杆655上。锁闩组件610包括释放致动器组件20(在图19中示意性地示出)。可以看出,当锁闩处于图19所示的关闭位置时,释放板72的抵接部74与释放抵接部665相对。为了释放锁闩,抵接部74枢转到释放抵接部665的路径之外(如上文针对锁闩组件10的抵接部74枢转到释放抵接部65的路径之外的方式所述的),由此允许杆655枢转到图20所示的位置。
应认识到,一旦抵接部74从图19位置开始运动到释放抵接部665的路径之外,杆653就会推动连杆654,而连杆654又会使杆655转动到图20的位置。
杆653和杆654一起限定了枢轴轴线681。连杆654和杆655一起限定了枢轴轴线682。枢轴销680限定了杆655绕其枢转的枢轴轴线683。参照图19,示出了枢轴轴线682位于连接枢轴轴线683和681的直线下方(当通过该图观察时)。由于枢轴轴线682位于该线的下方(而不是在该线上或该线的上方),因而当抵接部74一运动到释放抵接部665的路径之外,锁闩就会自动打开。从图19中应认识到,连杆654和杆655处于靠近(但不在)“顶部死点”的位置。
明显地,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释放致动器组件20可由释放致动器组件120或释放致动器组件220或释放致动器组件230代替。
在另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杆655边缘656的轮廓可被适配用来提供与锁闩组件510的部件580、581、582和587等同的斜坡表面、端部抵接部和止挡件。在该变型中,锁闩组件510的马达M1、臂583和止挡件586可用于使锁闩组件610释放和复位。这样的结构显然不需要那些等同于复位杆51或复位销37的元件。
图21-30示出了锁闩组件710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基本上实现与锁闩组件10中所示相同功能的元件被增大700标示。
在该例中,锁闩组件710不具有止挡销30的等同件。压缩棘爪716的逆时针转动会被限制,这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这样,棘爪710不包括与棘爪10的臂44等同的第三臂。复位杆751与释放杆752整体地形成。在该例中,复位杆751和释放杆752形成在大体为平面的元件上,该平面元件具有与方轴755接合的方孔,以确保复位杆和释放杆与曲轴可转动地紧固。凸台(未示出,但等同于凸台61)连接到组合式复位杆和释放杆上,并且突出到纸平面内(当通过图21观察时)。因此,凸台被隐藏在组合式释放杆和复位杆之后。凸台的圆柱形外表面用于为曲轴组件提供支承表面。
活动抵接部774可绕活动抵接部轴线W枢转,止挡销780限制活动抵接部774的逆时针转动。另一个止挡销781通过与释放杆752接合(参见图24)限制曲轴的顺时针转动。弹簧736和747均为扭力弹簧(与压缩弹簧36和47相对)。
锁闩组件710的操作如下:
概括地说,锁闩组件10的棘爪716是压缩棘爪,即棘爪将力FP从棘爪传递到曲柄销轴线Y的那个部分处于压缩状态(棘爪16、116和416为类似的压缩棘爪)。锁闩组件710被布置成在打开锁闩时曲轴的位置被复位。
更具体地,图21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锁闩组件710,其中转动爪714处于关闭位置由此保持住撞针706。转动爪被棘爪716保持在关闭位置。曲轴借助于活动抵接部774与释放杆752的释放抵接部765接合,被保持在固定位置。因此,如图21所示,由撞针706产生的力FS形成力FP(参见图30),力FP在曲轴组件上形成绕曲轴轴线A沿顺时针的转动力矩。该转动力矩由活动抵接部774反作用,以便防止曲轴结构运动。
图22示出了活动抵接部774,其已与释放抵接部765脱开,从而使上述的转动力矩不在被反作用,由此允许力FP使偏心结构绕曲轴轴线A沿顺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棘爪运动到脱开位置(图23),由此允许碰簧销714运动到打开位置(图26A和26B),由此释放了撞针706,使锁闩被打开。
在图23中,力FP使曲轴顺时针转动(如与曲轴可转动地紧固在一起的组合式释放杆752和释放杆751的顺时针转动所表明的)。更进一步地,棘爪716已开始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棘爪齿740刚好离开关闭抵接部734。特别地,与图22比较时应认识到,转动爪沿着图23中的顺时针方向略微转动。
如图23所示,没有什么阻止撞针的释放,因此撞针的释放会使转动爪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通过图24和图25的位置到达图26A的位置。弹簧736帮助转动爪转动到图26A的位置。然而,在转动爪从图23运动到图26A的位置期间,曲轴位置的复位过程如下:
如图24所示,复位抵接部737刚好与复位杆751的边缘760A接合。转动爪继续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复位销737转动复位杆751,由此使释放杆752和曲轴750绕轴线A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图25示出了沿着逆时针方向部分地转动的复位杆751,图26A示出了沿着逆时针方向完全转动的复位杆751。弹簧736将转动爪保持在图26A的位置,由此复位销737将曲轴保持在图26A所示的位置。在该例中,活动抵接部774和释放抵接部765之间有一个小间隙,这表明曲轴已经略微转动通过图21所示的关闭位置。然而应认识到,曲轴已经基本上(或大体上)复位到图21所示的关闭位置。
在关闭锁闩期间出现的结果顺序在图27-30中示出。因此,如图27所示,相关联的车门被部分地关闭,以致撞针706接触转动爪并使转动爪沿逆时针方向转动,由此使复位销737与边缘760A脱开,从而允许曲轴略微顺时针转动,使得曲轴被定位在与图21所示关闭位置相同的位置(注意,图26A中示出的处于活动抵接部774和释放抵接部765之间的间隙已被关闭,如图27A所示)。图27A示出了沿转动爪边缘782支撑在其上并随之运动的棘爪齿740,图28示出了与第一安全抵接部733接合的棘爪齿。车门的继续关闭以及转动爪由此沿着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将使棘爪齿越过转动爪的边缘783,并与关闭抵接部734接合,如图30所示。
图31-40示出了锁闩组件810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基本上实现与锁闩10中所示出元件相同功能的元件被增大800标示。
锁闩组件810没有与止挡销30等同的元件,棘爪816的顺时针转动由以下述方式限制。转动爪的边缘837执行复位销37的功能,这将在下面进一步描述。锁闩组件810包括执行臂41和43的功能的臂841/843。组合式复位/释放杆851/852执行复位杆51和释放杆52的功能。锁闩组件810进一步包括连杆880,连杆的上端(从该图观察时)可枢转地连接到组合式复位/释放杆851/852。连杆880的下端设有销(未示出,因为它被连杆的下端遮蔽),销伸入到纸平面中并且位于导向槽881中。连杆880的下端包括用作抵接部882的区域,其目的将在下文描述。
概括地说,棘爪816为张力棘爪,因为棘爪将力FP传递到棘爪的曲柄销轴线Y的那个部分基本上处于拉伸状态。更进一步地,在打开转动爪期间,曲轴的位置被复位到其关闭位置。
因此,图31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锁闩,该锁闩带有防止转动爪814顺时针转动的棘爪齿840。借助于活动抵接部874和释放抵接部865之间的接合,防止曲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图32示出了活动抵接部874已经与释放抵接部865脱开,图33示出了转动爪814已经开始沿打开方向顺时针转动,并且绕着点B沿逆时针方向驱动棘爪816。曲轴已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如由复位/释放杆851/852的位置所表明的。连杆880的下端大致向下运动并且由槽881引导到图31所示的位置。如图34所示,棘爪进一步沿打开方向顺时针转动,其中第一安全抵接部833正好通过棘爪齿840下方。这时,边缘837正好与连杆880的抵接部882接触。如图35所示,在弹簧836的作用下,转动爪继续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使转动爪的边缘837开始抬起连杆880,由此开始沿逆时针方向枢转复位/释放杆851/852(以及由此使曲轴枢转)。图36A和36B示出了处于完全打开状态的锁闩,其中转动爪418被弹簧836偏压到所示位置,因此连杆880和复位/释放杆851/852被保持在所示位置。显而易见(类似于图26A所示的位置),曲轴已被复位到略微越过图31所示位置的位置。图37A和37B示出锁闩开始关闭时是借助于撞针(未示出)开始使转动爪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该位置处,活动抵接部874与释放抵接部865接合。锁闩的继续关闭使碰簧销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到图38A和38B所示的位置。此时,转动爪处于第一安全位置。车门的继续关闭使元件通过图39A和39B所示的位置返回到图31所示的完全关闭位置。
图41-51示出了锁闩组件910,其中基本上实现与锁闩10中所示元件相同功能的元件被增大900标示。
在该例中,弹簧抵接部/复位销925/937实现弹簧抵接部35和复位销37的功能。复位/释放杆951/952实现复位杆51和释放杆52的功能。
概括地说,锁闩组件910包括压缩棘爪916。而在锁闩组件810上,曲轴在锁闩打开期间被复位,在锁闩组件910中,曲轴的复位在关闭锁闩期间发生。而连杆880在压缩状态工作以在打开锁闩期间复位锁闩810的曲轴位置,连杆980在拉伸状态工作以在关闭锁闩期间复位锁闩910的曲轴位置。
因此,具体而言,连杆980在枢轴981处可枢转地安装到复位/释放杆951/952上。连杆980被弹簧982沿逆时针方向偏压,其中弹簧982作用在连杆980的抵接部983以及保持板922的抵接部984上。钩表面985、斜坡表面986和下抵接表面987位于连杆980的下端。突出的连杆止挡销988安装在保持板上。锁闩组件910的操作如下:
图41示出了转动爪914由棘爪916保持在关闭位置。曲轴(不可见,但在功能上等同于曲轴50)借助于活动抵接部974和释放抵接部965之间的接合保持在固定位置。弹簧982偏压下抵接表面987,使其与连杆止挡销988接合。
图42示出了活动抵接部974已与释放抵接部965脱开,由此允许转动爪顺时针驱动棘爪到图43位置,并且顺时针驱动曲轴到图43位置。锁闩的继续打开会使转动爪顺时针转动到图44的位置,因此销935/937与斜坡986接合并沿着斜坡986向上运行,由此允许连杆980绕枢轴98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转动爪继续进行顺时针转动,会使销935/937移动离开斜坡表面986的端部并与钩表面985接合,如图45所示。锁闩在这个位置被打开。然而,应认识到(通过比较复位/释放杆951/952在图41和45中的位置),曲轴不在其关闭位置,即,曲轴还未被复位到其关闭位置。
然而,一旦关闭锁闩,在关闭抵靠部934通过棘爪齿940下方之前(在该例中,也是在第一安全抵接部933通过棘爪齿940下方之前),曲轴按如下方式复位。
如图46所示,转动爪借助于与撞针(未示出)的接合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该逆时针转动使销935/937大致向下运动,并且借助于销与钩表面985的接合,使连杆980大致向下运动。而连杆又使复位/释放杆951/95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与在图46和45中复位/释放杆的位置对比)。锁闩的继续关闭使销935/937运动到图47的位置,由此使释放抵接部965运动越过活动抵接部974。
图48示出了处于复位位置的锁闩组件,即释放抵接部965与活动抵接部974重新接合,由此曲轴已被复位到其关闭位置(即图41中示出的位置)。注意,曲轴的这种复位虽然是在锁闩关闭期间发生的,然而不过是在第一安全抵接部933通过棘爪齿940下方之前发生的。图49示出了锁闩被进一步地略微关闭,从而使棘爪齿940与第一安全抵接部33接合。特别地,可以看出第一臂941此时与止挡销929接合于B处。
图50示出了在转动爪的边缘向上运行的棘爪齿,图51示出了棘爪齿与关闭抵接部934和止挡销29完全重新接合。这样,曲轴处于图47所示的关闭位置。可以从图47中看出,销935/937绕转动爪轴线的运动拉动下抵接表面987与连杆止挡销988接合。由此,锁闩的继续关闭会使销935/937大致沿着向右方向运动,以与钩表面985脱开,由于连杆止挡销988防止连杆980的下端沿大致向右的方向运动。图49示出了与下抵接表面987接合的连杆止挡件988,并且由此弹簧982作用以使连杆980沿大致向上的方向运动,从而使释放抵接部965与活动抵接部974重新接合。
图52-59示出了锁闩组件1010,其中基本上实现与锁闩组件10中的元件相同功能的元件被增大1000标示。弹簧(未示出,但类似于弹簧936)沿顺时针方向偏压转动爪1014,并且作用在组合式弹簧抵接部/复位销1035/1037上,并且反作用于销1090上。连杆1080在枢轴1081处可枢转地安装在组合式复位/释放杆1051/1052上。弹簧抵接部/复位销1053/1037容纳在连杆1080的导向槽1082中。
概括地说,锁闩组件1010包括压缩棘爪1016。锁闩组件被布置成,在打开锁闩时使曲轴复位到其关闭位置。然而,尽管曲轴组件18和相关联的棘爪16在打开锁闩期间都沿着相同的方向(当通过图1观察时是沿顺时针方向)转动,但在打开锁闩的初始阶段,曲轴组件1018是沿着相反方向转动到棘爪。因此,当参照图52、53和54的打开顺序时,棘爪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而这些打开顺序图示出了组合式复位/释放杆1051/1052,以及曲轴组件1018是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而图55和56示出了打开顺序的最后阶段,它们还示出了曲轴组件的复位。因此,图52、53和54示出了复位前的打开顺序,并且在该顺序期间,曲轴和棘爪沿相反方向转动。
因此,如图52所示,锁闩处于关闭位置,而碰簧销1014则由棘爪1016保持在关闭位置。释放抵接部1065与活动抵接部1074的接合,防止曲轴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如图53所示,活动抵接部1074已与释放抵接部1065脱开,由此允许曲轴开始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同时棘爪1016开始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这两个部件都由转动爪1014驱动。
如图54所示,棘爪齿1040将要越过关闭抵接部,而且如图55所示,关闭抵接部和第一安全抵接部都已通过棘爪齿1040的下方。从图55中可以看出,弹簧抵接部/复位销1035/1037已运动到导向槽1082的上端。碰簧销1014继续进行顺时针转动,使得弹簧抵接部/复位销1035/1037大体向上地推压连杆1080,由此使组合式复位/释放杆1051/1052转动,从而使曲轴顺时针转动到关闭位置。图56、57、58、59和52的顺序示出了锁闩逐渐关闭的过程。
图60为锁闩组件1010的某些元件的示意图,示出了图52的关闭位置和部分打开位置,但在图55的曲轴位置复位之前。具有上标′的附图标号对应图52关闭位置处所示的元件,而具有上标″的附图标号对应图55位置处所示的元件。释放抵接部1065和关联的活动抵接部1070未示出。另外,点B(止挡销1029和臂1041接合的点)也未示出。
显然,转动爪枢轴销1028和曲轴轴线A在图52和图55中处于相同位置。在关闭位置中,碰簧销1014′由棘爪1016′保持就位,由此棘爪齿1040′被示出为与关闭抵接部1034′接合。在图55的部分打开位置处,转动爪顺时针转动到1014′位置,棘爪顺时针地转动到1016″位置,并且曲轴逆时针地转动到1050″位置。
因此,图60更清楚地示出了锁闩组件1010的棘爪1060初始时沿一个方向(顺时针)转动,而曲轴初始时沿另一个方向(逆时针)转动。
还应注意的是,转动爪沿着与棘爪相同的方向转动,因而沿着与曲轴相反的方向转动。
如前面提到的,棘爪1016是压缩棘爪,但提供张力棘爪也是可能的,该张力棘爪在打开期间初始时沿一个方向转动,同时相关联的曲轴沿另一个方向转动。这样的实施例在图61中示意性地示出。
因此,锁闩组件1110中基本上实现与锁闩组件1010的元件相同功能的那些元件被增大100标示。未示出与释放抵接部1065等同的释放抵接部和与活动抵接部1074等同的活动抵接部,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认识到这些元件与曲轴1150如何相互作用。另外,在图61中未示出与止挡销1029等同的止挡销和与臂1041等同的臂,因而未示出点B。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容易地确定这些元件所处的位置。图61是示出元件处于关闭位置以及刚好在曲轴1150复位之前一个位置的合成图。锁闩组件1110的复位机构未被示出,但其可以是针对上文或下文中提及的本发明其它实施例描述的任何一种复位机构。特别地,曲轴的复位可在锁闩打开期间进行,或者替代性地,可以在锁闩关闭期间进行。如上所述,棘爪1116为张力棘爪。棘爪1116′和转动爪1114′被示为在锁闩处于关闭位置时,棘爪齿1140′与关闭抵接部1134′接合。一旦释放锁闩,转动爪就会绕着转动爪枢轴销1128顺时针转动到1114″位置,棘爪就会逆时针转动到1116″位置,而曲轴就会顺时针转动到1150″位置。
应认识到,在锁闩组件1110的初始打开期间,棘爪沿一个方向(逆时针)转动,而曲轴沿另一个方向(顺时针)转动。在该例中,转动爪沿着与曲轴相同的方向转动,因而沿着与棘爪相反的方向转动。
图62-67示出了锁闩组件1210的一个进一步的实施例,其中基本上实现与在锁闩组件10中所示元件相同功能的元件被增大1200标示。
在该例中,棘爪1216是压缩棘爪,而偏心结构为连杆结构1218的形式。连杆结构1218包括连杆1250,其在枢轴1280处可枢转地安装到锁闩机架1212。枢轴1280可采用与锁闩机架1212可转动地紧固在一起的销的形式,连杆1250可绕该销转动。替代性地,枢轴1280可采用与连杆1250可转动地紧固在一起的销的形式,该销可在锁闩机架1212的孔中转动。替代性地,枢轴1280可采用在锁闩机架1212和连杆1250中自由转动的销的形式。棘爪1216在枢轴1281处可枢转地安装到连杆1250。枢轴1281可采用与连杆1250可转动地紧固在一起的销的形式,该棘爪可绕该销转动。
替代性地,枢轴1281可采用与棘爪可转动地紧固在的销的形式,该销与连杆中的孔接合,使得连杆可相对于该销转动。替代性地,枢轴1281可采用相对棘爪1216和连杆1250可自由转动的销的形式。弹簧(未示出)沿逆时针方向(当从图中看时)偏压棘爪,止挡件(未示出)限制棘爪相对于连杆1250的逆时针转动。
在该例中,活动抵接部1274包括六个不同的活动抵接部1274A、1274B、1274C、1274D、1274E和1274F。这六个活动抵接部1274A-1274F被安装在轮1283上,轮1283绕轴线N可转动地安装。如图62所示,可以看出轴线Y位于线L1上方,而线L1处于棘爪齿和转动爪的接触点H与轴线A之间。
锁闩组件1210的操作如下:
图62示出了处于关闭状态的锁闩组件,其中转动爪1214由棘爪1216保持。借助于释放抵接部1265和活动抵接部1274A之间的接触来防止连杆1250转动。
为了打开锁闩,轮1282被动力致动器(未示出)顺时针转动大约30度,该动力致动器例如为电动马达,优选为步进马达。图63示出了已被转动的轮,该轮然后允许转动爪驱动连杆1250和棘爪1260到图63所示的位置。可以看出,释放抵靠部1265位于活动抵接部1274A和1274B之间。
图64示出了已转动到打开位置的转动爪。图65示出了连杆如何被复位。因此,轮1282顺时针转动大约30度,从而使活动抵接部1274B动作,以沿逆时针方向绕轴线A驱动连杆1250,使得活动抵接部1274B接合释放抵接部1265。控制轮1282转动的马达被合适的控制器控制,而该控制器将接收来自传感器(通常是限位开关)的信号,这些传感器指示出锁闩什么时候处于图64所示的打开位置,从而可以将轮转动到图65中示出的位置以为锁闩的后续关闭作好准备。
图66示出了已被关闭到第一安全位置的转动爪,转动爪继续进行逆时针转动将使锁闩组件运动到图67的位置。应认识到,图67的位置与图62的位置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在图67中是活动抵接部1274B与释放抵接部1255接合,而在图62中是活动抵接部1274A与释放抵接部1265接合。
应认识到,已对几种不同类型的活动抵接部和相关联的释放致动器组件进行了描述。这些活动抵接部中的任一个与释放致动器组件中的任一个均可与锁闩组件中的任何一个共同使用。
应认识到,释放致动器组件520和1220也用来复位偏心结构。在这些致动器组件与其它锁闩组件实施例的任何一个共同使用的情况下,不再需要相关联的复位机构。
主要包括杆653、连杆654和杆655的释放结构652可与锁闩组件其它实施例中的任何一个共同使用。
锁闩组件10、110、210、310、410、510、610、710、910、1010和1210都包括压缩棘爪。在这些锁闩组件中,棘爪必须沿一个方向转动以与转动爪脱开。转动爪因而沿着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以释放撞针。
锁闩组件810和1110包括张力棘爪。在这些锁闩组件中,棘爪沿一个方向转动以与转动爪脱开,转动爪因而沿着一个相反方向转动以释放撞针。
在锁闩组件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和1210的初始打开期间,棘爪沿着与偏心结构相同的方向转动。
在锁闩组件1010和1110的初始打开期间,棘爪沿着与偏心结构相反的方向转动。
上述活动抵接部都被转动以与相关联的释放抵接部脱开。因而,它们可被认为是将偏心结构保持在其关闭位置的辅助棘爪,主棘爪(16,116,416,716,816,916,1016,1116,1216)的作用在于将相关联的碰簧销(转动爪)保持在其关闭位置。辅助棘爪的枢轴轴线在图中示为W。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活动抵接部可线性地而不是转动地运动。
参照图30,示出了棘爪在两个位置处即在H和J处与转动爪接触。更进一步地,图中示出了棘爪716的臂741与止挡销729接触。实际上,由于存在累积公差,棘爪的实际实施例将在J处与转动爪接触或者在B处与止挡销接触。
如果我们考虑棘爪在B处与止挡销29接触的情形,棘爪和转动爪之间在J处有小的间隙。作用在棘爪上的力是FP(因车门防风雨密封条形成力的FS而产生的)和由弹簧747产生的力T。力T在棘爪上形成绕轴线Y的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力矩。应认识到,在J处存在小间隙的这种情形中,力T在B处被反作用,而力TP由曲柄销754反作用。
如果我们考虑公差在B处形成小间隙且在J处发生接触的情形,则力T在J处被反作用,而力FP继续被曲柄销754反作用。在这种情形中,当锁闩一开始打开时,那么B处的小间隙就会关闭,由此允许在B处的接触充当先前描述的棘爪的枢轴点。
因此,无论B处或J处在锁闩处于关闭位置时是否因公差而存在小间隙,这对于锁闩的整个功能而言并不重要。
参照图1,示出了棘爪和转动爪在H处接触,而且在J处存在一个小间隙。止挡销29和转动爪之间在B处也存在接触,而且止挡销30和棘爪在K处存在另一个接触。另外,由于在实际的实施例中存在公差,同时在H处始终存在接触,因此公差累积可在K处形成接触并在B处和J处形成小间隙,或者替代性地,可在B处形成接触并在K处和J处形成小间隙,或者替代性地,可在J处形成接触并在K处和B处形成小间隙。无论在实际的实施例中出现这些情形中的哪一种,都不会影响锁闩组件的整体功能。
参照图31,示出了棘爪在H和J处与棘爪接合,并且还示出了棘爪在B处与止挡销829接合。由于在实际实施例中存在公差累积,同时棘爪和爪始终在H处接触,因此将在J处形成接触并在B处形成小间隙,或者在B处形成接触并在J处形成小间隙。这两种情形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影响锁闩的功能。
参照图52,示出了棘爪在B处与止挡销1020接触,并在H处与转动爪接触。棘爪在H处或者临近H处附近的表面被制成定中心于棘爪轴线Y上的弧线,并且转动爪表面与这个区域的棘爪表面大致平行。这样,在转动爪上没有唇缘来形成与图30的J等同的接触。这样,无论锁闩1010实际实施例中的公差累积如何,都将始终在H处接触,并且也将始终在B处接触。
参照图30,示出了棘爪的端部表面794是弧形的(参见虚线延伸线794A),并且定中心于棘爪轴线Z(等同于曲柄销轴线Y)。在这样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被称为是中性的,即力FP通过Z作用,由此不会在棘爪上产生任何绕轴线Z的转动力矩。
在一个替代性实施例中,端部表面794可是弧形的,但定中心于点Z1。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将被称为是正的,这样的几何结构趋于使棘爪更难以从转动爪上脱开。
在替代性实施例中,端部表面794可是弧形的,但定中心于点Z2。在这样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被称为是负的,这样的几何结构使得棘爪更容易从爪上脱开。
本发明可应用于当锁闩处于关闭位置时为中性的、正的、负的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
参照图40(示出了处于关闭位置的棘爪),示出了张力棘爪816到转动爪814的几何结构也是中性的,因为端部表面894(为了清楚未标出)和相关联的虚延伸线894A是弧形的并且定中心于棘爪轴线Z(等同于曲柄销轴线Y)。
返回图30,如前面所提到的,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是中性的。重点在于,由于曲轴不能转动,当考虑到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是否是中性的、正的和负的时,棘爪可绕其转动的点是确定的。换句话说,由于曲轴时是固定的,棘爪仅能绕着曲柄销转动,即仅能绕着轴线Y转动,并且由于端部表面794定中心于轴线Y,所以几何结构是中性的。
然而,考虑到活动抵接部774已经正好脱离释放抵接部765,但是其它元件都还没有运动(即,图22中所示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瞬时变成负的。这在图30中可以最清楚地看出。在曲轴自由转动的情况下,棘爪的瞬时转动点变成点B。明显地,端部表面794的中心保持在轴线Z上。当考虑处于H和B之间的线时,Z位于该线上方,因此棘爪到转动爪的瞬时几何结构变成负的。
类似的情形为点Z2也位于画在H和Z之间的线的上方,并且在端部表面794定中心于Z2上的一个实施例中,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将变为负的(如上所述)。
因此,在曲轴自由转动的瞬时,棘爪的瞬时转动中心从Z移动到B,而且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明显变为负的,由此使其更容易释放棘爪。实际上,在棘爪的瞬时转动中心处于B处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是负的,从而使得当转动爪被驱动到打开位置时,棘爪自动地脱开与转动爪的接合。
示于H和Z之间的线相对于示于H和B之间的线限定了角度Q。在该例中,Q为34度,由此瞬时的转动爪几何结构可为负的34度。当锁闩打开时显然存在与锁闩相关联的摩擦,假设转动爪到棘爪的瞬时几何结构负得足够的大,则该摩擦将被克服。通常,在使用钢棘爪、钢转动爪和钢枢轴销的现代锁闩中,锁闩系统的摩擦要求大约负25度的棘爪到转动爪的瞬时几何结构。因此,在本例中,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之后或者在灰尘或腐蚀开始增加锁闩的系统摩擦之后,仍存在负几何结构(负9度)的充足裕度来确保锁闩仍然打开。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一旦活动抵接部与释放抵接部脱开,转动爪到棘爪的瞬时几何结构可为30度或更大,或者为35度或更大,或者为40度或更大。
如前所述,图40示出了当曲轴被固定时为中性的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当曲轴自由转动时,棘爪几何结构变成负的,在本例中为负30度(角度Q为30度)。因此,在图40中示出的结构使得棘爪将被转动爪驱动打开,以便释放撞针,并打开锁闩。
如图30和40所示,点B被定位成与点H的距离远于与点Z的距离。然而,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点B与点H的距离可近于点B与点Z的距离,并且当曲轴自由时,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仍然可以从中性变为明显的负数。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当锁闩完全关闭且曲轴被固定时,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可为负的。因而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可为0度至负5度之间或为负5度至负10度之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的瞬时变化可随着曲轴被释放而变小。例如,在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为负10度且锁闩关闭的情况下开始,一旦锁闩被释放,那么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可变成负30度(即,整个变化为负20度),并且锁闩将仍然打开。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锁闩关闭和曲轴固定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可为正的,例如在0至+5°之间,或者在+5°至+10°之间。在这些情况下,当曲轴被释放时,要求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进行更大的角度变化。例如,如果在锁闩关闭以及曲轴固定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为大约+5°在曲轴自由转动的情况下,棘爪到转动爪的瞬时几何结构变化到-30°,整个变化将为-35°,并且锁闩仍然将自动地打开。
参照图62-67,示出了在连杆1280被固定的图62位置和轮被转动到图63位置但连杆1218和棘爪1216还未开始运动的位置(未示出)之间,棘爪几何结构未发生瞬时变化。然而,通过布置合适的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在图62中示出的实施例可布置成借助于驱动棘爪到图63位置的转动爪自动地打开。
如上所述,当车门关闭时,车门的防风雨密封条处于压缩状态,并且撞针在碰簧销的口状部上形成密封力FS。而力FS又会形成力FP。一旦曲轴被释放(即,活动抵接部与释放抵接部脱开),转动爪将转动到打开位置并且驱动棘爪到一位置,由此转动爪的关闭抵接部和第一安全抵接部能在棘爪齿的下方通过。
力FS沿打开方向作用在转动爪上。还应认识到,弹簧36,436,736,836和936也在转动爪上产生趋于使转动爪沿打开方向转动的力。等同的转动爪弹簧(未示出)设置在附图所示的所有实施例上,以便当锁闩关闭时沿打开方向偏压转动爪。即使在没有撞针的情况下,当释放偏心结构时,所有这些转动爪偏压弹簧的力通常都足以将转动爪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
如前所述,在打开锁闩期间,弹簧447形成绕点B的逆时针转矩,由此帮助从转动爪上释放棘爪齿440,并且还在关闭锁闩期间形成绕点Y1的顺时针转矩,由此确保棘爪齿440在适当时与转动爪441上的第一安全抵接部或关闭抵接部重新接合。棘爪弹簧可被布置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以便在打开锁闩期间帮助释放棘爪齿,并确保棘爪齿在关闭锁闩期间与第一安全抵靠部和/或关闭抵接部重新接合。

Claims (40)

1.一种锁闩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偏心结构,其限定了偏心轴线和远离所述偏心轴线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并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其中当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时,所述偏心结构绕所述偏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且在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的情况下,由所述碰簧销施加到所述棘爪的力在所述偏心结构上形成一个绕所述偏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所述一个方向的转动力矩,而且通过一个活动抵接部来防止所述偏心结构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棘爪是压缩棘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棘爪为张力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棘爪在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时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棘爪在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时沿所述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
6.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活动抵接部是可枢转的。
7.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活动抵接部是可由动力释放致动器致动的,该动力释放致动器例如为电磁铁或与小齿轮驱动相连的马达,该小齿轮与形成所述活动抵接部一部分的可枢转扇形齿轮接合,或者为螺线管,该螺线管具有让所述活动抵接部附连到其上的螺线管芯,并且螺线管芯被布置为转动的,或者其中所述活动抵接部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安装在轮上的不同的活动抵接部,该轮通过马达驱动而可转动地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动力释放致动器还用来使所述偏心结构返回到关闭位置。
9.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活动抵接部是可手动致动的。
10.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在所述锁闩处于所述关闭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偏心结构的一个释放抵接部与所述活动抵接部接合,以防止所述偏心结构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运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释放抵接部被限定在所述偏心结构的一个释放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释放抵接部被限定成一个释放结构,所述释放结构具有与所述偏心结构可转动地紧固在一起的第一杆和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锁闩机架上的第二杆,并且包括一个释放抵接部,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通过连杆可操作地相联,所述连杆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一杆上,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到所述第二杆上。
13.根据以上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偏心结构包括一个具有曲柄销的曲轴,所述曲轴具有限定所述偏心轴线的曲轴轴线,而且所述曲柄销具有限定所述棘爪轴线的曲柄销轴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曲轴被支承在所述曲柄销的第一侧面上的支承件中,并且被支承在所述曲柄销的第二侧面上的支承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曲轴具有曲轴半径,所述曲柄销具有曲柄销半径,而且所述曲柄销轴线偏离所述曲轴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曲柄销半径加上所述曲轴半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曲柄销轴线偏离所述曲轴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曲柄销半径,或者所述曲柄销轴线偏离所述曲轴轴线的距离小于所述曲柄销半径减去所述曲轴半径。
17.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偏心结构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具有限定所述偏心轴线的第一端部和限定所述棘爪轴线的第二端部。
18.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锁闩具有关闭状态,其中:
所述转动爪处于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以及
所述棘爪轴线处于第一位置,
而且所述锁闩具有打开状态,其中:
所述转动爪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所述棘爪处于所述脱开位置,以及
所述棘爪轴线基本上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在所述碰簧销从所述关闭位置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期间,所述偏心结构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转动,从而使所述棘爪轴线运动到第二位置,而且所述碰簧销沿所述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所述偏心结构,从而使所述棘爪轴线基本上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锁闩具有关闭状态,其中:
所述转动爪处于所述关闭位置,
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以及
所述棘爪轴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所述锁闩具有打开状态,其中:
所述转动爪处于所述打开位置,
所述棘爪处于所述脱开位置,以及
所述棘爪轴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而且所述锁闩具有复位状态,其中:
所述转动爪部分关闭,
所述棘爪处于所述脱开位置,以及
所述棘爪轴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在所述碰簧销从所述关闭位置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期间,所述偏心结构沿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转动,从而使所述棘爪轴线运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以及
在所述碰簧销从所述打开状态运动到所述复位状态期间,所述碰簧销沿着所述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另一个方向转动所述偏心结构,从而使所述棘爪轴线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18-21中任一项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碰簧销接合所述偏心结构的复位抵接部,以使所述偏心结构从所述第二位置运动到所述第一位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复位抵接部被限定在所述偏心结构的复位杆上。
24.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所述机架包括机架控制表面,所述机架控制表面可与所述棘爪的棘爪控制表面接合,以致在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期间,所述偏心结构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棘爪轴线被限制成沿着一条定中心于所述偏心轴线上的弧线运动,而且
所述棘爪的角度位置由所述机架控制表面和所述棘爪控制表面之间的接合进行控制。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在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机架控制表面与所述棘爪控制表面接合,并且在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期间,所述棘爪控制表面保持与所述机架控制表面接合。
26.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在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期间,所述棘爪被平移和转动。
27.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在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期间,所述偏心结构转动得比所述棘爪多。
28.根据以上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在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期间,所述棘爪大体上绕所述机架控制表面转动。
29.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或从属于权利要求24或25的权利要求26-2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弹性装置,例如弹簧,沿第一转动方向绕所述棘爪轴线偏压棘爪,并且沿第二转动方向绕所述机架控制表面和所述棘爪控制表面间的接触点偏压所述棘爪。
30.一种锁闩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压缩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压缩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压缩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偏心结构,其限定了偏心轴线和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一距离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其中在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且所述碰簧销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棘爪和所述转动爪之间的接触点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一条直线被限定为开始于所述偏心轴线、结束于所述棘爪和所述碰簧销之间的所述接触点处,而且
所述棘爪轴线限定了一条处于所述棘爪的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脱开位置之间的轨迹,
其中所述轨迹没有跨过所述直线。
31.一种锁闩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张力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张力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张力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偏心结构,其限定了偏心轴线和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一距离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其中在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且所述碰簧销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棘爪和所述转动爪之间的接触点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一条直线被限定为开始于所述偏心轴线、结束于所述棘爪和所述碰簧销之间的所述接触点处,而且
所述棘爪轴线限定了一条处于所述棘爪的所述接合位置和所述脱开位置之间的轨迹,
其中所述轨迹没有跨过所述直线。
32.一种闩锁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压缩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压缩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压缩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偏心结构,其限定了偏心轴线和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一距离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其中在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且所述碰簧销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棘爪和所述转动爪之间的接触点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而且
所述棘爪轴线与一条通过所述偏心轴线且通过所述棘爪与所述转动爪之间的所述接触点的直线的一侧间隔开,并且所述棘爪轴线在初始打开所述锁闩期间朝远离所述直线的方向运动。
33.一种锁闩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张力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张力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张力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偏心结构,其限定了偏心轴线和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一距离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其中在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且所述碰簧销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所述棘爪和所述转动爪之间的接触点与所述偏心轴线间隔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而且
所述棘爪轴线与一条通过所述偏心轴线且通过所述棘爪与所述转动爪之间的所述接触点的直线的一侧间隔开,直并且所述棘爪轴线在初始打开所述锁闩期间朝远离所述直线的方向运动。
34.一种锁闩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偏心结构,其限定了偏心轴线和与偏心轴线间隔第一距离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其中在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时,所述偏心结构绕所述偏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转动,且在所述棘爪处于所述接合位置的情况下,由所述碰簧销施加到所述棘爪的力在所述偏心结构上形成一个绕所述偏心轴线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所述一个方向的转动力矩,而且通过一个活动抵接部来防止所述偏心结构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转动,且其中所述机架包括机架控制表面,所述机架控制表面可与所述棘爪的棘爪控制表面接合,以致在所述棘爪从所述接合位置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期间,所述偏心结构转动,从而使得所述棘爪轴线被限制成沿着一条定中心于所述偏心轴线上的弧线运动,而且所述棘爪的角度位置由所述机架控制表面和所述棘爪控制表面之间的接合进行控制。
35.一种锁闩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接合位置限定了所述棘爪和所述碰簧销之间的接触点(H),施加于所述碰簧销的转动力可通过所述接触点被反作用,
偏心结构,其限定偏心轴线以及远离所述偏心轴线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活动抵接部,其可以选择性地进行运动,以防止和允许所述偏心结构转动,
所述锁闩机架包括接近所述棘爪一部分的机架控制表面,由此限定了所述机架控制表面与所述棘爪的所述一部分之间的接合点(B),其中在所述锁闩处于关闭位置的情况下:
在所述棘爪和所述碰簧销之间的所述接触点(H)处的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相对于所述棘爪轴线基本上是中性的,而且
如果所述活动抵接部选择性地进行运动以允许所述偏心结构转动,那么在所述棘爪和所述碰簧销之间的所述接触点(H)处的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相对于所述机架控制表面与所述棘爪的所述一部分之间的接合点(B)为负的,并且足以允许所述棘爪自动地脱开所述转动爪。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锁闩组件,其中,
在所述锁闩处于所述关闭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棘爪和所述碰簧销之间的所述接触点(H)处的棘爪到转动爪的几何结构相对于所述机架控制表面和所述棘爪之间的所述接合点(B)为负20度或更大,优选地为负25度或更大,优选地为负30度或更大,优选地为负35度或更大。
37.一种打开锁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锁闩组件,其具有:
机架,
碰簧销,其活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具有用于保持撞针的关闭位置和用于释放所述撞针的打开位置,
棘爪,其具有接合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接合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接合以将所述碰簧销保持在所述关闭位置,而在所述脱开位置处所述棘爪与所述碰簧销脱开,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
偏心结构,其限定了偏心轴线以及远离所述偏心轴线的棘爪轴线,所述偏心结构可绕所述偏心轴线转动,且所述棘爪可绕所述棘爪轴线转动,
活动抵接部,
将所述碰簧销置于所述关闭位置,将所述棘爪置于所述接合位置,将所述棘爪轴线置于第一位置,
使所述碰簧销向所述棘爪施加力,以便沿着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一个方向在所述偏心结构上形成转动力矩,并且在所述活动抵接部处反作用于所述转动力矩,以便防止所述偏心结构运动,
随后使所述活动抵接部运动,从而使所述转动力矩不再被反作用,由此允许所述力沿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中的所述一个方向使所述偏心结构运动,以致所述棘爪轴线运动到第二位置,所述棘爪运动到所述脱开位置,由此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由此打开所述锁闩。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打开锁闩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撞针,
将所述碰簧销置于所述关闭位置,并将所述棘爪置于所述接合位置,以便保持所述撞针,
使所述撞针向所述碰簧销施加力,由此使所述碰簧销将所述力施加到所述棘爪,
允许所述碰簧销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由此释放所述撞针,并打开锁闩。
39.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打开锁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打开所述锁闩期间,使所述棘爪轴线基本上返回到所述第一位置。
40.根据权利要求37或38所述的打开锁闩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关闭所述锁闩,使得在所述碰簧销返回所述关闭位置之前以及在所述棘爪返回所述接合位置之前,所述棘爪轴线返回所述第一位置。
CN200680012998.0A 2005-02-18 2006-02-17 锁闩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0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0503386A GB2423333B (en) 2005-02-18 2005-02-18 Latch assembly
GB0503386.5 2005-02-18
GB0526546.7 2005-12-29
GB0526546A GB2433768A (en) 2005-12-29 2005-12-29 Latch mechanism
PCT/GB2006/000586 WO2006087578A1 (en) 2005-02-18 2006-02-17 Latch assembl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80442A true CN101180442A (zh) 2008-05-14
CN101180442B CN101180442B (zh) 2013-05-08

Family

ID=34385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299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80442B (zh) 2005-02-18 2006-02-17 锁闩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80442B (zh)
GB (1) GB2423333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7034A (zh) * 2009-12-08 2012-09-12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用于车辆开启门扉的装配有操作杆的锁
CN103562479A (zh) * 2011-03-31 2014-02-05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门或舱盖的移出机构
CN102084075B (zh) * 2008-07-03 2014-07-16 开开特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设备
CN105658890A (zh) * 2013-09-30 2016-06-08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闩锁
CN106065745A (zh) * 2015-04-20 2016-11-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关闭系统
CN107075872A (zh) * 2014-11-07 2017-08-18 索斯科公司 凸轮锁
CN108397061A (zh) * 2017-02-07 2018-08-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
CN108474221A (zh) * 2015-10-21 2018-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车辆的门把手
CN114729552A (zh) * 2019-09-12 2022-07-08 索斯科公司 具有多个撞针接合部的旋转闩锁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27924B1 (fr) * 2008-02-26 2011-04-01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errure comportant un cliquet mobile pouvant favoriser ou s'opposer a la fermeture
GB2480860B (en) * 2010-06-04 2014-05-21 Body Systems Usa Llc Latch assembly
DE102022111754A1 (de) * 2021-05-26 2022-12-01 Magna Closures Inc. Verschluss-verriegelungsanordnung mit einem kraftbetätigten anzug-mechanismus mit einer anzug-klink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14475C3 (de) * 1974-03-26 1978-05-24 Schloemann-Siemag Ag, 4000 Duesseldorf Verfahren zum Walzen von zu haspelndem starkem Walzband und zur Durchführung dieses Verfahrens verwendete Anstellvorrichtung für Walzgerüste
DE3414475C1 (de) * 1984-04-17 1985-12-19 Kiekert GmbH & Co KG, 5628 Heiligenhaus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ß
IT1233062B (it) * 1989-02-03 1992-03-14 Motrol Spa Serratura con incremento del carico di chiusura ed apertura elettrica particolarmente per applicazioni automobilistiche
DE9012785U1 (zh) * 1989-09-14 1991-01-24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De
DE4102049A1 (de) * 1991-01-24 1992-07-30 Kiekert Gmbh Co Kg Kraftfahrzeugtuerverschluss
CN1058068C (zh) * 1994-11-10 2000-11-01 三井金属矿业株式会社 车辆用门锁装置
DE10214691B4 (de) * 2002-04-03 2013-09-26 Volkswagen Ag 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GB2426787B (en) * 2003-12-31 2007-05-02 Nigel Victor Spurr Low release energy latch mechanism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4075B (zh) * 2008-07-03 2014-07-16 开开特股份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门锁的设备
CN102667034A (zh) * 2009-12-08 2012-09-12 法雷奥安全座舱公司 用于车辆开启门扉的装配有操作杆的锁
CN103562479A (zh) * 2011-03-31 2014-02-05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门或舱盖的移出机构
CN103562479B (zh) * 2011-03-31 2015-10-07 开开特股份公司 用于机动车门或舱盖的移出机构
CN105658890B (zh) * 2013-09-30 2018-09-21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闩锁
CN105658890A (zh) * 2013-09-30 2016-06-08 麦格纳覆盖件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辆的门的闩锁
CN107075872B (zh) * 2014-11-07 2020-06-16 索斯科公司 凸轮锁
CN107075872A (zh) * 2014-11-07 2017-08-18 索斯科公司 凸轮锁
US10294695B2 (en) 2014-11-07 2019-05-21 Southco, Inc. Cam latch
US10323443B2 (en) 2015-04-20 2019-06-18 GM Global Technolgy Operations LLC. Closure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06065745A (zh) * 2015-04-20 2016-11-02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车辆的关闭系统
CN108474221A (zh) * 2015-10-21 2018-08-31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车辆的门把手
CN108474221B (zh) * 2015-10-21 2021-03-09 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车辆的门把手
US11643855B2 (en) 2015-10-21 2023-05-09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Door handle for vehicle
CN108397061A (zh) * 2017-02-07 2018-08-1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后背门锁定装置
CN114729552A (zh) * 2019-09-12 2022-07-08 索斯科公司 具有多个撞针接合部的旋转闩锁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0503386D0 (en) 2005-03-23
CN101180442B (zh) 2013-05-08
GB2423333A (en) 2006-08-23
GB2423333B (en) 2010-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0442B (zh) 锁闩组件
US20190106915A1 (en) Latch assembly
US5934717A (en) Motor Vehicle lid or door lock
US10711492B2 (en) Vehicular latch with double pawl arrangement
US6471259B1 (en) Electrically operated lock for doors of motor vehicles or the like
CN101086191A (zh) 闩锁组件
EP1253268A2 (en) Latch assembly
JPS6259782A (ja) 特に自動車ドア用の電気的開閉ラツチ
US20050205361A1 (en) Actuator assembly
JPS59189519A (ja) しや断器操作用蓄勢器の駆動装置
CN109989637B (zh) 用于与机动车辆中的闭合板一起使用的闭合闩锁组件
CN103608539A (zh) 机动车门锁
US6113161A (en) Motor vehicle door lock, bonnet lock or the like
JP2001511860A (ja) 車両のドア用ロック
US9217264B2 (en) Low energy clutch for electronic door lock
US20180171681A1 (en) Motor vehicle door latch
US20100253095A1 (en) Vehicle Door Latch
US20190003217A1 (en) Safety device for a motor vehicle, having a rotary latch and a pre-latching position and a main latching position
JP7458487B2 (ja) 電動パーキング機構
JP2001526750A (ja) ドア機構
US7044256B2 (en) Drive for a device for lifting a hood
US6557387B2 (en) Electric motor actuator for a motor vehicle lock
JPH0324448Y2 (zh)
JPH01250582A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JPS5847551B2 (ja) 車両用ドアロツ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VEHICLE SYSTEMS UNITED STATE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MERITOR TECHNOLOGY INC.

Effective date: 201101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114

Address after: michigan

Applicant after: Vehicle Systems America LLC

Address before: michigan

Applicant before: MERITOR TECHNOLOGY, Inc.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michigan

Patentee after: INTERWAY PRODUCTS USA Ltd.

Address before: michigan

Patentee before: Vehicle Systems America LLC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113

Address after: michigan

Patentee after: INTEVA PRODUCTS LLC

Address before: michigan

Patentee before: INTERWAY PRODUCTS USA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