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5316A -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5316A
CN101175316A CNA2006101503728A CN200610150372A CN101175316A CN 101175316 A CN101175316 A CN 101175316A CN A2006101503728 A CNA2006101503728 A CN A2006101503728A CN 200610150372 A CN200610150372 A CN 200610150372A CN 101175316 A CN101175316 A CN 101175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w
mobile
access gateway
mobile access
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503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5316B (zh
Inventor
邹国辉
夏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1503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53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5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53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53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531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及通信系统在移动节点即将从原本地移动管理域跨域切换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时,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并建立所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移动节点切换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后,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相对于现有技术,缩短了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时间,使移动节点在切换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后,可以迅速的使用新的通信地址收发数据,提高了切换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Description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全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移动通信网(All-IP Mobile Network)是因特网IP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第三代移动通信和第三代以后的移动通信网络都将向全IP移动通信网发展。全IP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是将各种无线接口标准和接入手段的数据信号通过IP网关连接到因特网网络。全IP移动通信网的业务是传统移动业务与传统因特网业务的结合与延伸。
移动性管理是在移动通信网中用户移动所涉及的问题,它是移动通信网的核心问题。随着移动通信网转变为全IP网络,现有基于网络的移动性管理分为基于网络的全局移动性管理和基于网络的本地移动性管理(NETLMM:Network based Local Mobility Management)。NETLMM与全局移动性管理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移动节点(MN:Mobile Node)在本地移动管理域(LMMD:Local Mobility Management Domain)内部移动过程中不改变IP地址,也就不需要进行新的IP地址获取、重复地址检测(DAD:Duplicate Address Detection)、向全局移动锚点如:家乡代理(HA:Home Agent),注册新的转交地址等过程,减少了切换延时和空中接口信令;另外,由于移动节点在LMMD内移动不改变IP地址,使得节点位置的保密性比全局移动性管理有所改善。
如图1所示,是NETLMM协议本地移动性管理的示意图,包括:MN;本地移动锚点(LMA:Local Mobility Anchor):LMA1和LMA2;移动接入网关(MAG:Mobile Access Gateway):MAG1、MAG2和MAG3;接入点(AP:Access Point):AP1、AP2、AP3和AP4。
LMA是一个MN在LMMD内移动时,维护MN的IP地址可达性的路由器。它负责将接收到的去往MN的IP地址的数据通过LMA和MN附着的MAG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发送到所述MAG,而MAG负责将收到的去往MN的IP地址的数据按照所述IP地址下发给MN,还负责将收到来自所述MN的IP地址的数据通过所述LMA和MAG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上传到所述LMA。NETLMM协议的主要功能就是建立LMA和MAG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当MN在LMMD内从一个MAG移动到另一个MAG时,新的MAG将通知LMA重新建立新的数据传输通道以实现MN在LMMD内收发数据,此时MN不需要改变IP地址,也不需要参与数据传输通道的维护。
在图1中,MN在位于同一个MAG1下的两个不同AP之间的移动性称为链路内移动性,如:MN从AP1移动到AP2,这通常是由链路层机制进行处理;MN在位于同一个LMMD内的两个不同的MAG之间的移动称为本地化移动性,如:MN从AP2移动到AP3,链路内移动性和本地化移动性不需要改变MN的IP地址。MN在两个不同域内的MAG之间的移动则要进行跨域切换,如:MN从AP3移动到AP4。
现有的跨域切换方案,MN移动到新LMMD中后,则相当于MN在该新LMMD中重新开机一样,需要进行完整的NETLMM协议流程,在进行新IP地址分配和基于新IP地址的新LMA和新MAG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之后,才能采用新分配的IP地址在新LMMD收发数据。由于MN切换到新LMMD后到建立连接这个过程时间过长,可能在新的连接建立之间,原有的连接已经断开,造成呼叫会话的数据的损失,甚至会造成原有的会话的中断,降低了网络的服务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该方法及系统可以缩短移动节点跨本地移动管理域进行切换的时长,提高了切换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包括: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则通知为该移动节点服务的新本地移动锚点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将所述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移动接入网关;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通过原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包括: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则通知为该移动节点服务的新本地移动锚点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将所述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移动接入网关;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所述移动节点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移动节点,原移动接入网关,新本地移动锚点,新移动接入网关;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在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后,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请求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将获得的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通过原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给移动节点;并与新本地移动锚点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原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将分配给移动节点的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移动节点;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用于接收新移动接入网关请求,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与新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移动节点,用于在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采用所述原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的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移动节点,新本地移动锚点,新移动接入网关;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在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后,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请求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在收到新本地移动锚点分配的所述新通信地址后,与新本地移动锚点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在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移动节点;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用于接收新移动接入网关请求,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与新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移动节点,用于在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接收并采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的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有益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发明在移动节点即将从原本地移动管理域跨域切换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时;则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并建立所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所述移动节点切换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后,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相对于现有技术,缩短了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时间,使移动节点在切换到新本地移动管理域后,可以迅速的使用新的通信地址收发数据,提高了切换过程中的服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本地移动性管理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得知移动节点即将跨域切换到新移动接入网关方式一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得知移动节点即将跨域切换到新移动接入网关方式二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采用FMIP协议实现跨域切换的方法信令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四采用FMIP协议响应模式实现跨域切换的方法信令流程图;
图8(a)是本发明实施例五通信系统切换前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实施例五通信系统切换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六通信系统切换前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六通信系统切换后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信令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新MAG得知MN即将从附着原MAG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MAG。
本实施例中,得知MN即将跨域切换到附着新MAG的采用下述方式一,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当MN检测到新接入点时,则获取新接入点的标识。
步骤302:MN发送所述接入点的标识给原MAG。
步骤303:原MAG查找得到所述接入点标识对应的新MAG的地址。
步骤304:原MAG将所述新MAG地址发送到为所述MN服务的原LMA。
步骤305:原LMA通过检查该新MAG地址,得知该新MAG不属于原LMMD,则通知所述新MAG,所述MN即将跨域切换附着到新MAG。
本发明得知MN即将跨域切换到附着新MAG还可以采用下述方式二,流程图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当MN检测到新接入点时,则获取新接入点的标识。
步骤402:MN发送所述接入点的标识给原MAG。
步骤403:原MAG查找得到所述接入点标识对应的新MAG的地址。
步骤404:原MAG将所述MN服务的原LMA的地址发送给新MAG;
步骤405:新MAG通过检查所述原LMA的地址,得知该原LMA不属于新LMMD;则得知所述MN即将跨域切换附着到新MAG。
本发明新MAG得知MN即将从附着原MAG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MAG的方式,除了方式一和方式二,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如与新MAG连接的AP通过底层机制进行扫描获取即将附着新MAG的MN的通信地址并上报给新MAG,新MAG通过对获取的MN的通信地址,判断得出该MN的通信地址不属于新LMMD,则得知所述MN即将跨域切换附着到新MAG。具体新MAG的获知方式不够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步骤202:新MAG通知为该MN服务的新LMA预先分配该MN在新LMMD中的新通信地址。
步骤203:新LMA为所述MN分配的新通信地址并将该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MAG。
步骤204:所述新MAG通过原MAG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MN。
本实施例中,新MAG收到为MN分配的新通信地址,则通过原MAG发给该MN,也可以待MN附着到新的MAG之后,新MAG将所述新的通信地址下发给MN。
步骤205:新MAG和新LMA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本发明中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新LMA将收到去往新通信地址的数据向所述新MAG转发的下发通道和将收到来自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向所述新LMA上传的上传通道。
下发通道通过在新LMA建立所述新通信地址和新MAG地址的对应关系,实现数据的下发。
上传通道通过在新MAG建立所述新通信地址和新LMA地址的对应关系,实现数据的上传。
本发明的一种数据传输通道建立方式是:
新LMA分配为MN服务的新通信地址,则本地建立下发通道,实现数据的下发。
新LMA再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新MAG,并在下发的消息中携带已经建立下发通道的确认标识。
所述新MAG收到所述携带MN新通信地址和确认标识的消息,本地建立上传通道,实现数据的上传。
本发明的另一种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方式是:
新LMA为MN分配的新通信地址后,则将所述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MAG;
新MAG先建立上传通道,上传通道建立后,新MAG向新LMA请求建立下发通道;
新LMA建立下发通道后,返回确认消息给新LMA通知下发隧道建立完毕。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205和步骤204并无绝对顺序,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5,再执行步骤204。并且上传通道和下发通道的只要求新LMA和新MAG获得为MN分配的新通信地址即可建立。
具体的数据传输通道的建立方式,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建立,本发明强调的是新MAG和新LMA可以基于为MN分配的新通信地址建立数据传输通道,通道建立方式除了上述两种还可以采用现有的多种方式实现,具体的建立方式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步骤206:所述MN附着到新MAG后,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本发明中的通信地址为新LMA分配的在新LMMD中用于MN进行通信的唯一标识,可以理解的是,在全IP移动通信网络中的128位IP地址,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是在新LMMD中唯一的地址前缀,即128位地址的前N位,而移动终端收到所述地址后,可以自行随机配置剩余的128-N位,并用该地址作为本地的通信地址。而识别该MN实际上是通过所述前N位的前缀实现的。本发明强调的是分配地址的唯一性,地址的表示形式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实施例二,一种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新MAG得知MN即将从附着原MAG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MAG。
步骤502:新MAG通知为该MN服务的新LMA预先分配该MN在新LMMD中的新通信地址。
步骤503:新LMA为所述MN分配的新通信地址并将该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MAG。
步骤504:新MAG和新LMA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步骤505:新MAG与原MAG交互创建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本实施例中,新MAG与原MAG交互建立缓存数据传输隧道过程为:
新MAG收到新LMA为MN分配的新通信地址,则向原MAG请求建立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原MAG收到所述请求,则将原MN的通信地址与新MAG的地址进行绑定,并将MN的原通信地址返回给所述新MAG。
所述绑定完成后,原MAG收到目的地址为原MN通信地址的数据则向新MAG转发。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缓存数据传输隧道的建立还可以采取其他的交互方式,只要可以将原通信地址与新MAG的地址进行绑定,实现将去往原通信地址的数据转发至新MAG即可。
步骤506:新MAG将所述MN的原通信地址和新通信地址进行绑定。
当收到原MAG发送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则进行缓存,待MN附着到新MAG后,则向新通信地址进行转发。
步骤507:所述MN附着到新MAG后,所述MAG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MN,完成跨域切换,所述MN采用所述通信地址收发数据。
完成切换之后,所述MN将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收发数据,进行通信你。而如果新MAG存储原MAG转发的缓存数据,则将所述缓存数据通过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MN。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缓存数据通道还可以建立在原LMA和新LMA之间。
所述新LMA为所述MN分配新通信地址之后,则在新LMA和原LMA之间创建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原LMA将在所述切换过程中收到的去往MN原通信地址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缓存隧道转发至新LMA;
所述新LMA将收到的所述数据发送至新MAG;
新MAG将所述缓存数据通过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MN。
可以看出,缓存数据通道的建立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可以实现将切换过程中去往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到新通信地址即可,具体的缓存数据隧道建立方式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进一步在原LMMD和新LMMD之间建立缓存数据传输隧道,将切换过程中发送给MN原通信地址的数据转发到新LMMD进行缓存,待MN连接到新LMMD后,再将缓存数据下发给MN,保证了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连续性,做到了无损切换,进一步提高了切换的过程的服务质量。
实施例三,是本发明采用快速移动IP协议(FMIP:Fast Mobile IP)实现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信令流程图如图6所示:
步骤601:MN检测到新接入点,获取新接入点的标识,并向原MAG发送路由请求代理公告(RtSolPr:Router Solicitation for Proxy Advertisement)消息,所述RtSolPr消息携带获取的新接入点标识。
步骤602:原MAG得知该MN即将附着到新MAG的地址后通知新MAG该MN附着的原LMA地址。
此处,原MAG查找得到所述接入点标识对应的新MAG的地址。
步骤603:新MAG得知该原LMA不属于新LMMD,则向为该MN服务的新LMA请求预先分配该MN在新LMMD中的新通信地址。
步骤604:新LMA为该MN分配新的通信地址,并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MAG。
步骤605:新MAG收到所述新通信地址后,将该新通信地址返回给原MAG。
步骤606:新MAG收到所述新通信地址后,本地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上传通道,并向新LMA发送位置注册(Location Reg)消息,请求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下发通道。
步骤607:建立基于所述通信地址的数据下发通道后,返回确认消息(Acknowledge),告知下发通道建立完毕。
步骤608:原MAG收到新MAG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向MN发送代理路由公告(PrRtAdv:Proxy Router Advertisement)消息,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MN。
步骤609:所述MN向原MAG发送快速绑定更新(FBU:Fast BindingUpdate)消息,请求建立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步骤610:原MAG将所述MN的原通信地址与新MAG的地址绑定,并向新MAG发送切换发起(HI)消息;
所述切换发起消息包含所述MN的原通信地址。
步骤611:新MAG收到所述原通信地址,将所述原通信地址与分配的新通信地址进行绑定,并返回切换确认(Hack:Handover Acknowledge)消息。
所述切换确认消息通知新MAG已经将原通信地址与新通信地址绑定。
步骤612:原MAG向MN和新MAG发送快速绑定确认(FBA:Fast BindingAcknowledge)消息,通知隧道建立完毕,可以进行切换。
步骤613:切换过程中,若有去往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则原MAG将所述数据通过所述隧道转发到新MAG,新MAG将所述数据进行缓存。
步骤614:MN移动到新的LMMD后,向新MAG发送快速邻居公告(FNA:Fast Neighbor Advertisement)消息告知自己的到来。
步骤615:新MAG得知所述MN已经附着,则允许所述MN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收发数据,并将缓存数据下发。
实施例四,是本发明采用FMIP协议反应模式下,实现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信令流程图如图7所示:
步骤701:MN检测到新接入点,获取新接入点的标识,并向原MAG发送RtSolPr消息,所述RtSolPr消息携带获取的新接入点标识。
步骤702:原MAG得知该MN即将附着到新MAG的地址通知新MAG该MN附着的原LMA地址。
此处,原MAG查找得到所述接入点标识对应的新MAG的地址。
步骤703:新MAG得知该原LMA不属于新LMMD,则向为该MN服务的新LMA请求预先分配该MN在新LMMD中的新通信地址。
步骤704:新LMA为该MN分配新的通信地址,并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MAG。
步骤705:新MAG收到所述新通信地址后,将地址返回给原MAG。
步骤706:新MAG收到所述新通信地址后,本地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上传通道,并向新LMA发送Location Reg消息,请求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下发通道。
步骤707:建立基于所述通信地址的数据下发通道后,返回Acknowledge消息,告知下发通道建立完毕。
步骤708:原MAG收到新MAG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向MN发送PrRtAdv消息,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MN。
步骤709:所述MN向原MAG发送FBU消息,请求建立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若此时由于MN移动过快,MN与原MAG的附着关系已经断开,MN未收到原MAG返回的FBA消息,则触发反应模式。
步骤710:MN移动到新的网络后,根据获得的新通信地址,发送FNA消息把自己到来的消息通知MAG,所述新MAG允许MN使用新的通信地址收发数据。
所述FNA消息中封装FBU消息请求建立缓存数据隧道。
步骤711:新MAG绑定该MN的原通信地址与新通信地址,并将所述FBU消息转发给原MAG,请求建立原通信地址与新MAG的隧道。
步骤712:原MAG将所述原通信地址与新MAG的地址进行绑定,并返回FBA消息,通知新MAG绑定完成,
步骤713:绑定完成后,则将切换过程中的缓存数据转发至新MAG。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若原MAG下发去往原通信地址的数据未收到MN的确认,则进行缓存,以备将该缓存数据转发。
步骤714:新MAG将缓存数据向MN的新通信地址下发。
本发明实施例四与实施三的区别是,当MN移动速度过快,在还没有建立缓存数据传输隧道的情况下,可以在到达新的网络后,重新发送FBU消息重新建立隧道获得缓存数据,使本发明切换方案更加完备,保证了数据的无损切换。
实施例五,一种通信系统,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8(a)~(b),包括:移动节点801,原移动接入网关802,新本地移动锚点803,新移动接入网关804;
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804,用于在得知移动节点801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802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804后,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803请求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801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将获得的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803返回的新通信地址通过原移动接入网关802下发给移动节点801;并与新本地移动锚点803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新移动接入网关804,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后,与原移动接入网关802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收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进行缓存,待所述移动节点801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804,则将缓存数据下发到所述新通信地址。
原移动接入网关802,用于将分配给移动节点801的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移动节点801;所述原移动接入网关802,还用于与新移动接入网关804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移动节点801向新移动接入网关804切换过程中,原移动接入网关802收到所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通过所述隧道转发至新移动接入网关804。
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803,用于接收新移动接入网关804请求,为所述移动节点801分配新通信地址,并与新移动接入网关804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移动节点801,用于接收原移动接入网关802下发的新通信地址,并在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804后,采用所述原移动接入网关802下发的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804和新本地移动锚点803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实施例六,一种通信系统,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9(a)~(b)所示,包括:移动节点901,原移动接入网关902,新本地移动锚点903,新移动接入网关904。
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904,用于在得知移动节点901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902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904后,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903请求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901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在收到新本地移动锚点903分配的所述新通信地址后,与新本地移动锚点903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在移动节点901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904后,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移动节点901;
新移动接入网关904,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后,与原移动接入网关902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收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进行缓存,待所述移动节点901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904,则将缓存数据下发到所述新通信地址。
原移动接入网关902,用于与新移动接入网关904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移动节点901向新移动接入网关904切换过程中,原移动接入网关902收到所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通过所述隧道转发至新移动接入网关904。
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903,用于接收新移动接入网关904请求,为所述移动节点901分配新通信地址,并与新移动接入网关904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移动节点901,用于在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904后,接收并采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904下发的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904和新本地移动锚点904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8)

1.一种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则通知为该移动节点服务的新本地移动锚点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
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将所述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移动接入网关;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通过原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
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
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后,建立将收到去往新通信地址的数据向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的下发通道;
新移动接入网关收到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后,建立将收到来自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上传的上传通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的过程包括:
移动节点附着的原移动接入网关获知该移动节点即将附着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
原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发送到为所述移动节点服务的原本地移动锚点;
原本地移动锚点通过检查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得知该新移动接入网关不属于原本地移动管理域,则通知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所述移动节点即将跨域切换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的过程包括:
移动节点附着的原移动接入网关获知该移动节点即将附着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
原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移动节点服务的原本地移动锚点的地址发送给新移动接入网关;
新移动接入网关通过检查所述原本地移动锚点的地址,判断该原本地移动锚点不属于新本地移动管理域,则得知所述移动节点即将跨域切换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节点附着的原移动接入网关获知该移动节点即将附着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包括:
当移动节点检测到新接入点时,则获取新接入点的标识;
移动节点发送所述接入点的标识给原移动接入网关;
原移动接入网关查找得到所述接入点标识对应的新移动接入网关的地址。
6.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移动接入网关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新移动接入网关和原移动接入网关之间创建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原移动接入网关将在所述切换过程中收到的去往移动节点原通信地址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缓存隧道转发至新移动接入网关;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收到的所述数据进行缓存;
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进一步包括: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缓存数据通过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
7.如权利要求1至4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新本地移动锚点和原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创建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原本地移动锚点将在所述切换过程中收到的去往移动节点原通信地址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缓存隧道转发至新本地移动锚点;
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将收到的所述数据发送至新移动接入网关;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收到的所述数据进行缓存;
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之后,进一步包括: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缓存数据通过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
8.一种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则通知为该移动节点服务的新本地移动锚点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
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将所述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移动接入网关;
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
所述移动节点采用所述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包括:
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后,建立将收到去往新通信地址的数据向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的下发通道;
新移动接入网关收到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后,建立将收到来自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上传的上传通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的过程包括:
移动节点附着的原移动接入网关获知该移动节点即将附着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
原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发送到为所述移动节点服务的原本地移动锚点;
原本地移动锚点通过检查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得知该新移动接入网关不属于原本地移动管理域,则通知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所述移动节点即将跨域切换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的过程包括:
移动节点附着的原移动接入网关获知该移动节点即将附着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
原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移动节点服务的原本地移动锚点的地址发送给新移动接入网关;
新移动接入网关通过检查所述原本地移动锚点的地址,判断该原本地移动锚点不属于新本地移动管理域,则得知所述移动节点即将跨域切换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节点附着的原移动接入网关获知该移动节点即将附着的新移动接入网关地址包括:
当移动节点检测到新接入点时,则获取新接入点的标识;
移动节点发送所述接入点的标识给原移动接入网关;
原移动接入网关查找得到所述接入点标识对应的新移动接入网关的地址。
13.如权利要求8至11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新通信地址返回给新移动接入网关之后进一步包括:
在新移动接入网关和原移动接入网关之间创建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原移动接入网关将在所述切换过程中收到的去往移动节点原通信地址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缓存隧道转发至新移动接入网关;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收到的所述数据进行缓存;
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进一步包括: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缓存数据通过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
14.如权利要求8至11所述的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之后进一步包括:
新本地移动锚点和原本地移动锚点之间创建缓存数据传输隧道;
原本地移动锚点将在所述切换过程中收到的去往移动节点原通信地址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缓存隧道转发至新本地移动锚点;
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将收到的所述数据发送至新移动接入网关;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收到的所述数据进行缓存;
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之后,进一步包括:
新移动接入网关将所述缓存数据通过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移动节点。
15.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节点,原移动接入网关,新本地移动锚点,新移动接入网关;
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在得知移动节点即将从附着原移动接入网关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后,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请求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将获得的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通过原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给移动节点;并与新本地移动锚点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原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将分配给移动节点的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移动节点;
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用于接收新移动接入网关请求,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与新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移动节点,用于在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采用所述原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的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后,与原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收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进行缓存,待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则将缓存数据下发到所述新通信地址;
所述原移动接入网关,还用于与新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移动节点向新移动接入网关切换过程中,原移动接入网关收到所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通过所述隧道转发至新移动接入网关。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节点,新本地移动锚点,新移动接入网关;
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用于在得知移动节点即将跨域切换到附着该新移动接入网关后,向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请求预先分配该移动节点在新本地移动管理域中的新通信地址;在收到新本地移动锚点分配的所述新通信地址后,与新本地移动锚点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并在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将所述新通信地址下发给所述移动节点;
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用于接收新移动接入网关请求,为所述移动节点分配新通信地址,并与新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基于所述新通信地址的数据传输通道;
所述移动节点,用于在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后,接收并采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下发的新通信地址利用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和新本地移动锚点建立的数据传输通道收发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移动接入网关,用于与新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移动节点向新移动接入网关切换过程中,原移动接入网关收到所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通过所述隧道转发至新移动接入网关;
所述新移动接入网关还用于在收到所述新本地移动锚点返回的新通信地址后,与原移动接入网关进行交互,建立缓存传输隧道,将收到去往所述原通信地址的数据包则进行缓存,待所述移动节点附着到新移动接入网关,则将缓存数据下发到所述新通信地址。
CN200610150372A 2006-10-30 2006-10-30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53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0372A CN101175316B (zh) 2006-10-30 2006-10-30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150372A CN101175316B (zh) 2006-10-30 2006-10-30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5316A true CN101175316A (zh) 2008-05-07
CN101175316B CN101175316B (zh) 2010-05-19

Family

ID=39423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15037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5316B (zh) 2006-10-30 2006-10-30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5316B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152669A1 (zh) * 2008-06-2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节点
WO2010000188A1 (zh) * 2008-07-04 201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管理域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35215A (zh) * 2009-03-12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业务域内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31938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间切换时转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1038635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obility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network having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CN102026145A (zh) * 2009-09-10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ip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2045796A (zh) * 2009-10-12 2011-05-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及其移动管理方法
CN102111744A (zh) * 2009-12-29 201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地移动锚点的重定向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621793B (zh) * 2008-06-30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中心化移动性管理业务架构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387584A (zh) * 2010-08-31 2012-03-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接入网关、本地移动锚点、系统及其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02387469A (zh) * 2010-08-30 2012-03-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接入网关、组播快速切换系统及组播快速切换方法
CN10244807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网络节点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007129A1 (zh) * 2011-07-14 2013-0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处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WO2013178013A1 (zh) * 2012-05-29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节点注册方法、互通方法、切换方法和网元
US8842607B2 (en) 2010-01-08 2014-09-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US8873507B2 (en) 2009-10-02 2014-10-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for achieving optimized mobility routing
CN108076496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实现跨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322387A (zh) * 2017-01-16 2018-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4383B1 (ko) * 2001-07-27 2007-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국소 영역과 국소 이동제어장치를 형성시키는 방법 및 그장치

Cited B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67482B2 (en) 2008-06-20 2015-10-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izing network switching
WO2009152669A1 (zh) * 2008-06-20 2009-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实现方法及系统以及移动节点
CN101621793B (zh) * 2008-06-30 2011-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非中心化移动性管理业务架构的快速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0000188A1 (zh) * 2008-07-04 2010-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移动管理域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35215A (zh) * 2009-03-12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业务域内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835215B (zh) * 2009-03-12 2014-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业务域内切换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931938A (zh) * 2009-06-26 2010-1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间切换时转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931938B (zh) * 2009-06-26 2013-09-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间切换时转发数据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026145A (zh) * 2009-09-10 2011-04-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ip访问方法及系统
CN102026145B (zh) * 2009-09-10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ip访问方法及系统
US8873507B2 (en) 2009-10-02 2014-10-28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for achieving optimized mobility routing
US8824353B2 (en) 2009-10-02 2014-09-0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network having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WO2011038635A1 (en) * 2009-10-02 2011-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Mobility route optimization in a network having distributed local mobility anchors
CN102045796B (zh) * 2009-10-12 2013-12-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及其移动管理方法
CN102045796A (zh) * 2009-10-12 2011-05-04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及其移动管理方法
CN102111744A (zh) * 2009-12-29 2011-06-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地移动锚点的重定向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2111744B (zh) * 2009-12-29 2014-12-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本地移动锚点的重定向方法、设备及系统
US8842607B2 (en) 2010-01-08 2014-09-2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Mobi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2387469B (zh) * 2010-08-30 2014-07-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接入网关、组播快速切换系统及组播快速切换方法
CN102387469A (zh) * 2010-08-30 2012-03-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接入网关、组播快速切换系统及组播快速切换方法
CN102387584A (zh) * 2010-08-31 2012-03-21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移动接入网关、本地移动锚点、系统及其快速切换的方法
CN102448075A (zh) * 2010-09-30 2012-05-09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传感器网络节点移动性管理的方法及系统
WO2013007129A1 (zh) * 2011-07-14 2013-0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转发处理方法、网元及系统
WO2013178013A1 (zh) * 2012-05-29 2013-12-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节点注册方法、互通方法、切换方法和网元
US9629059B2 (en) 2012-05-29 2017-04-18 Zte Corporation Mobile node registration method, intercommunication method, switching method and network element
CN108076496A (zh) * 2016-11-16 2018-05-25 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实现跨小区切换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8322387A (zh) * 2017-01-16 2018-07-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08322387B (zh) * 2017-01-16 2022-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关的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5316B (zh) 2010-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5316B (zh) 跨本地移动管理域切换的方法及通信系统
EP1894423B1 (en) Method to facilitate handover
CN1823545B (zh) 用于增强型快速切换过程的方法和装置
CN101179457B (zh) 一种基于本地移动管理域中路由优化的切换方法
KR100763534B1 (ko) IPv6 기반 모바일 시스템에서 빠른 리액티브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장치
CN101383755B (zh) 代理移动IPv6切换方法及相关网络实体
CN104065764B (zh) 一种软件定义网络中基于地址替换的移动管理系统
KR100862722B1 (ko) 네트워크기반의 지역 이동성 관리기법에 의한 빠른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1222752B (zh) 群节点切换方法及基于群节点的通信系统、群节点控制器
KR100663451B1 (ko) 이동 인터넷 프로토콜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스 노드의핸드오프에 따른 멀티캐스트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CN101902792B (zh) 一种PMIPv6垂直切换方法
US20120201222A1 (en) System and protocols for inter-mobility access gateway tunneling for fast handoff transition
JP4381877B2 (ja)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0405871C (zh) 一种基于二层预测和触发的三层移动切换实现方法
CN101112058A (zh) 组播数据的隧道
KR20070097858A (ko) 무손실 하드 핸드오버를 지원하는 패킷 스위칭 무선통신시스템 및 하드 핸드오버 방법
JP4435779B2 (ja) 移動体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高速ハンドオーバ
CN102045796B (zh) 一种移动网络系统及其移动管理方法
CN101047996B (zh) 获取目标网络转交地址信息的方法、系统及其应用
CN103747495A (zh) 一种适应于移动WiMAX网络的混合式快速切换方法
KR20060134770A (ko) 이동 단말에 독립적인 빠른 핸드오버 수행을 위한 방법 및그 시스템
CN102378284B (zh) 一种代理移动IPv6域间切换的方法
JP4668097B2 (ja) 移動端末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CN102821375B (zh) 一种用于中继节点切换的信令处理方法及系统
JP2003037626A (ja) Ipネットワークを利用した移動体通信方法および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510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