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4931A -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4931A
CN101174931A CNA2006101427368A CN200610142736A CN101174931A CN 101174931 A CN101174931 A CN 101174931A CN A2006101427368 A CNA2006101427368 A CN A2006101427368A CN 200610142736 A CN200610142736 A CN 200610142736A CN 101174931 A CN101174931 A CN 1011749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quality
quality information
transmitting apparatus
threshold value
retransmission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101427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6101427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49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4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49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为信道质量信息设置门限值;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所述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发送设备对接收设备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仅根据接收端内存的长度来选择HARQ时存在的种种问题,即在信道条件好时对接收端内存存在浪费、在信道条件差时载频利用率和分集增益较低等问题。本发明方案在信号条件好时通过采用HARQ with Partial IR来有效减小对接收端内存的要求;在信号条件差时通过采用HARQ with Full IR来提供较高的分集增益。

Description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扩展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对数据传输速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业界提出的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HSDPA,HighSpeed Dowdlink Packet Access)是现阶段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中提高下行链路分组数据的吞吐量的一种重要技术。HSDPA技术的主要理念是找到一种调度方法,使得在条件允许时,能够使小区的大部分容量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只分配给某一个用户,且在最佳情况下,所用的调度方法可以跟踪用户的快速衰落,并能够根据该快速衰落情况调整数据传送速度。类似地,业界还提出了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HSUPA,High Speed Uplink PacketAccess)技术。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是HSDPA技术和HSUPA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HARQ技术主要是为了满足基站和接收端之间通信的可靠性要求。由于移动开放信道结构带来的各种随机差错和突发差错会严重降低通信质量,因此必须采用差错控制技术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保证信息的可靠传输。目前的差错控制技术主要有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 Connection)、检错加自动重传请求(ARQ,AutomaticRepeat Request)和HARQ。
其中,FEC技术的原理是在发送端给信息加上冗余,接收端则将被恶化的信号经过译码器的处理后,用收到的信息中的冗余部分来重构原始信息。
ARQ技术的基本思想是由接收端根据收到的数据包的可靠性来控制发送端是否需要重传数据包,当接收端认为接收数据包出错时,会要求发送端重发该数据包。该ARQ技术有3种最基本的ARQ传输模式:等停模式(SAW,Stop and Wait)、返回N模式(GBN,Go Back N)和选择性重发模式(SR,Selective Repeat)。其中,SAW模式主要是发送端在每发送完一个数据包后等待接收端返回应答,如果收到的是肯定应答(ACK),发送端则发送下一个数据包;如果收到的是否定应答(NACK),或者在超时后也没有收到应答,则发送端重新发送上一个数据包。
HARQ技术则是SAW和FEC技术相结合的纠错机制。该机制中,发送端发送的冗余不仅能够检错,而且还能具有纠错能力,其中,该冗余通常是一些码字。接收端的译码器在收到该冗余后,首先检查错误情况,如果错误在该冗余的纠错能力之内,则自动进行纠错;如果检测出错误很多,超出了冗余的纠错能力,则接收端通过反馈信道向发送端发送一个判决信号,要求发送端重发消息。且为避免SAW模式因在发送端等待响应的时间段内没有任何信息块的传送而导致信道的非有效利用,HSDPA技术和HSUPA技术还提出了N重信道的HARQ,采用并行等停协议,即针对一个用户在N条并行信道上运行N套不同的ARQ协议,利用不同信道间的间隙来交错地传送数据和信令,从而提高信道利用率,并达到使小区的大部分容量在非常短的期间内只分配给某一个用户的目的。
HARQ技术目前主要有三种重传机制,分别为TypeI、TypeII和Type III。其中,TypeII和Type III为增加冗余(IR)的HARQ机制,接收端需要在内存中保存前次发送的、且接收错误的数据包。TypeII为完全递增冗余机制(HARQ with Full IR),Type III则为部分递增冗余机制(HARQ with PartialIR)。
在HARQ with Full IR中,系统信息经过编码后,发送端将编码数据包按照一定规则打孔后发送给接收端,当该编码数据包中的初始数据包不能被正确解码时,该数据包不会被丢弃,而是发送端重传数据给接收端。且重传的数据通常与第一次传输的数据不同,重传数据中不包含系统信息,只包含用于进行解码的新的冗余信息。接收端则将该新的冗余信息与之前收到的初次传输的编码码字中携带的信息一起,形成纠错能力更强的前向纠错码,使错误率进一步降低。该方法中,除了初始数据包之外,重传的冗余信息不具备自解码能力的。该方法能够实现较高的分集增益,但对接收端的内存要求较高,实现较为复杂。
在HARQ with Partial IR中,发送端每次发送的编码码字都是可以独立译码的码字,重传的冗余信息不但包含与之前帧不同的冗余码字,而且还包含所有的系统比特。由于重传的数据包是可以自解码的,因此接收端可以由重传的数据包直接解码出用户信息,如果仍然不能正确解码,则将多次传输的数据包合并,再进行解码,如果仍然不能正确解码,则继续传输后续重传数据包。由于重传的冗余信息中含有新增加的冗余比特,同时系统信息每次都进行了优化选择,从而达到了递增冗余的目的。该重传类型在实现上更为复杂,对接收端内存的要求也较高。
另外,HARQ with Partial IR技术还有一种特殊形式,即单冗余版本的HARQ Type III,通常将该重传机制称为软合并(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该技术主要是采用了Chase Combining算法。发送端每次重传都是发送相同冗余版本的编码码字,接收端则将每次收到的数据包与之前收到的所有数据包根据各次接收时信道的信噪比(SNR)进行软合并,组合成一个具有更强纠错能力的码字。该技术具有一定的分集增益,而且对接收端内存的要求比较少,实现起来非常简单。
对于HARQ重传机制来说,目前的HSDPA技术主要采用HARQ with FullIR和HARQ with Partial IR及其中的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但HSDPA技术并没有明确给出这几种重传机制的选择方案,只是建议按照接收端的内存大小进行选择,而该选择方案并没有综合考虑这三种重传机制的优缺点。比如,在信道质量较差时,若使用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虽然能够节省内存,但所得到的分集增益较小;在信道质量较好时,若使用HARQ with FullIR重传机制,所得到的分集增益变化不大,但却会占用很大的内存;而在信道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当内存大小有所限制时,若继续使用HARQ with Full IR重传机制,则会使得可用于数据传输的内存较小,从而导致能同时支持的并行传输信道数目受到限制,进而使有效传输的信息块大小也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现有标准中仅根据接收端内存的长度来选择HARQ的重传类型的处理方案,会存在信道条件较好时对接收端内存的浪费,在信道条件较差时载频利用率和分集增益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以根据信道条件进行重传类型的选择。
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一种发送设备、一种接收设备及系统。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该方法包括:
为信道质量信息设置门限值;
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所述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
发送设备对接收设备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重传类型选择的发送设备,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且为所述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对所述信道质量信息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以及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上述发送设备的接收设备,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信道质量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或根据发送设备的通知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本发明的一种包括上述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的系统,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对接收设备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以及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另外,本发明中所提的重传机制HARQ with Partial IR具体还可以是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
下面对本发明方案根据不同信道质量选择不同的重传机制的优点进行分析。
图1为16-QAM和64-QAM条件下,分别采用HARQ with Partial IR中的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HARQ with Full IR及HARQ with Partial IR时的性能图,其中,横坐标为Ior/Ioc,为接收端,即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所有用户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纵坐标为载频利用率,即相同带宽传送的信息量。从图1可以看出,无论是16-QAM条件还是64-QAM条件,在信道条件小于一定值的情况下,且该一定值在图1中约为5dB,HARQ with Full IR都能比Chase Combing重传机制和HARQ with Partial IR提供更高的载频利用率;而在信道条件大于一定值的情况下,这三种重传机制的载频利用率相差不大,并且几乎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在信道质量较差的情况下,采用HARQ with Full IR重传机制能够提供较高的分集增益,而在信道质量较好的情况下,三种重传机制的分集增益很接近。
下面再在信道质量较好的情况下,对采用HARQ with Partial IR重传机制的优点进行分析,且该分析具体以HARQ with Partial IR中的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为例。
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和HARQ with Full IR对接收端内存要求的对比如表1所示。
Figure A20061014273600091
表1
表中对比了四种重传方法,其中符号软合并(Symbol Chase combining)和LLR软合并(LLR Chase combining)都属于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增加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Base code rate 1/3)和IncrementalRedundancy(Base code rate 1/6)为不同编码率时的HARQ with Full IR重传机制。从表1中可以看出,HARQ with Full IR重传机制对接收端内存的要求几乎是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的两倍。
从表1可以看出,当信道质量变好到一定程度时,有效传输的信息块不能继续增加,而由于接收端内存NIR仅有9.6kByte,为该标准中较小的要求,所以应该尽量减少重传机制对内存的占用,以有效利用接收端内存进行数据传输。
因此,在信道质量较好时采用Chase Combining重传机制能有效减小对接收端内存的要求,从而能够实现对接收端内存的有效利用,进而实现在同一时刻支持更多的HSDPA下行数据信道,以及增加有效传输的信息块。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重传机制变换方法实现起来非常简单,对于现有适用HSDPA技术和HSUPA技术的接收端不需要任何硬件的变化即可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特定条件下,三种重传机制的性能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门限值与信道质量信息的关系进行重传类型改变的转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对本发明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之前,首先对HSDPA技术和HSUPA技术中的另一个关键技术,即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AMC,Adaptive ModulateCodec)进行分析。
移动通信的无线传输信道是一个多径衰落、随机时变的信道,其信道状况会不断变化。AMC技术的本质就是采用相关技术对用户信道进行实时监控,根据信道的状况,即信道质量信息来确定当前信道的容量,然后根据容量来确定合适的调制和信道编码方式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发送信息,实现较高的传输速率。并且AMC技术针对每个用户的信道质量变化都能提供可相应变化的调制编码方案。
AMC所使用的信道质量信息可以根据系统的信道信噪比(CSNR,Channel SNR)测量确定。如果根据信道质量信息确定信道质量好,则可以采用效率较高的高阶调制方案,以提高传输速率和频谱利用率,且可以不用编码,或者结合较弱的信道编码;如果信道质量较差,则可以采用性能较好的低阶调制方案,并结合较强的信道编码,以对付信道变差带来的性能恶化。
由此可以看出,AMC技术的关键包括:CSNR的测量。当然,在测量后,还需对其进行映射和反馈。具体来说,接收端接收到下行信号后,在通过滤波器之后对该信号进行测量,得到CSNR;所得的测量结果CSNR再经过一个映射模块映射为相应的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用于指示采用何种传输块长度、调制方式、并行信道数目以及发射功率的调整值,从而使得发送端所发送的信息接收端可以在下行方向上正确接收。
3GPP TS25.214V6.7.1中提供了接收端在不同内存条件下,CQI取各个值时所对应的传输块大小、调制方式、并行信道数目、发射功率调整值等信息。表2为接收端的内存在NIR=9.6Kbyte时,CQI取不同值时与上述各项的对应关系。
从表2中可以看出,CQI是一个量化的值,在现行标准中其与传输块大小、调制方式、并行信道数目、发射功率调整值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表2
AMC技术虽然根据CQI确定了传输块大小、调制方式、并行信道数目、发射功率调整值,从而使用户达到尽量高的数据吞吐率,但并未考虑到几种HARQ重传机制会随着信道质量的改变有不同的性能体现,而使用不同的重传机制也会对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实际上,HARQ重传机制也可以根据信道质量进行不同的选择,以达到最优的效果。
在进行上述分析之后,下面再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实现流程如图2所示,对应以下步骤:
步骤201:确定信道质量信息的门限值。
该门限值具体可以由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在进行HSDPA/HSUPA通信之前协商出来。
其中,该信道质量信息既可以是前述的CQI,也可以诸如下行链路载波干扰比(CINR,Channel-to-Interference-and-Noise Ratio),以及宽带无线接入系统(Wimax)中的快速信道状态反馈(CQICH,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hannel)之类的其它信道质量信息。
步骤202: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信道质量信息。
接收设备所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具体为接收设备与发送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
步骤203:发送设备对接收设备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与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通过以上步骤即可实现重传类型的确定。
如果是针对HSDPA技术,上述发送设备则是基站之类的设备,相应地,接收设备则为UE之类的用户设备;如果是针对HSUPA技术,则上述发送设备为UE之类的用户设备,接收设备则为基站之类的设备。
上述步骤201中,门限值可以只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如果只设置一个,则发送设备在确定信道质量信息大于该门限值时,应采用的重传类型为HARQ with Partial IR,且该重传类型具体可以直接是HARQ with PartialIR,也可以是HARQ with Partial IR中的Chase Combining;在确定信道质量信息小于该门限值时,应采用的重传类型为HARQ with Full IR。
下面详细介绍设置两个门限值时发送设备的具体处理。实际上,如果设置了两个门限值,而这两个门限值的大小相同,则即为上述只设置一个门限值的情况,其具体处理如前所述,在此不再赘述。这里仅对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门限值的情况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将这两个门限值分别称为A和B,且A<B。
上述步骤203中,发送设备需要对接收设备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与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上述判断具体来说可以为:当信道质量信息小于A时,采用HARQ withFull IR重传类型;当信道质量信息大于B时,采用HARQ with Partial IR重传类型;当信道质量信息在A和B之间时,可以在这两种重传类型中任意使用一种,当然,为保证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使用同一种重传类型,具体可以由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采用同一种选择方法实现。
对于上述发送设备确定重传类型的处理来说,具体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在进行最开始的HSDPA/HSUPA过程时,发送设备根据接收设备最开始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由于HSDPA/HSUPA过程开始之后包括HARQ过程,且该HARQ过程可能只包括一个,也可能包括多个,因此,另一种情况是:在HSDPA/HSUPA过程开始之后,在该HSDPA/HSUPA过程所属的每个HARQ过程中,发送设备根据收到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是否改变重传类型。这两种情况都可以采用上述根据设置的门限值A和门限值B进行选择的方法。
对于上述后一种情况来说,也即发送设备在最开始的HSDPA/HSUPA过程开始后,在其所属的每个HARQ过程中确定重传类型时,还可以执行以下处理:发送设备在确定当前采用的是HARQ with Full IR类型时,如果确定信道质量信息小于或等于B,则不改变重传类型;如果确定信道质量信息大于B,则将重传类型改为HARQ with Partial IR;在确定当前采用的是HARQ withPartial IR类型时,如果确定信道质量信息小于A,则将重传类型变为HARQwith Full IR,如果确定信道质量信息大于或等于A,则不改变重传类型。以Chase Combining代表HARQ with Partial IR为例,该处理方式所对应的转换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CC为Chase Combining,IR为HARQ with Full IR。
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设置两个大小不同的门限值的方案,在信道质量由差变好和由好变差时设置不同的门限值,从而使得在信道质量处于中等情况时不会频繁地出现重传机制的变换。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来说,接收设备除了发送信道质量信息之外,也需要进行重传类型的确定。由于接收设备自身即可产生信道质量信息,因此,一种接收设备确定重传类型的方法是:接收设备可以主动根据信道质量信息与门限值的关系确定所采用的重传类型,即接收设备在将信道质量信息发送给发送设备后,自动采用相应的重传类型。另一种方法是由发送设备决定重传类型的变更,即发送设备在确定需要调整重传类型时,且该调整可以是第一次确定重传类型,也可以是后来需要改变重传类型,向接收设备发送一条重传类型变化的信令,接收设备则在收到该信令后变更重传类型,且可以通过在该信令中设置诸如变换时刻之类的信息,使得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同时变更重传类型。
且接收设备发送信道质量信息可以是定时发送;也可以是基于ACK和NACK发送,即接收设备在每个HARQ过程中,随着ACK和NACK将信道质量信息反馈给发送设备;还可以是基于NACK的发送,即接收设备在每个HARQ传输中,只有在反馈NACK的同时,反馈信道质量信息。对于本发明方案来说,发送设备可以是根据接收设备发送的每个信道质量信息进行重传类型是否改变的判断,也可以只根据接收设备基于某一情况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判断,比如,可以只根据接收设备定时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判断,或者是只基于ACK和/或NACK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进行判断。
由上述基于方法的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发送设备用于接收接收设备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对所述信道质量信息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以及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如前所述,预设的门限值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发送设备在不同情况下执行的处理前述已非常清楚,因此不再赘述。
与本发明的发送设备对应的接收设备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信道质量信息,以及根据自身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和/或根据发送设备的通知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相应地,本发明的系统包括上述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其中,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所述发送设备与本接收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对接收接收设备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以及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为确定接收设备的重传类型,上述接收设备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自身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同样为确定接收设备的重传类型,所述发送设备还可以进一步用于,在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时,将所述重传类型告知接收设备;相应地,所述接收设备还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发送设备的通知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方案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为信道质量信息设置门限值;
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所述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
发送设备对接收设备发送来的信道质量信息与所述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并根据判断结果确定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信道质量信息设置的门限值为一个;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重传类型包括: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大于所述门限值,则将部分冗余的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技术HARQ with Partial IR作为重传类型;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小于所述门限值,则将完全递增冗余的自动重传请求机制HARQ with Full IR作为重传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信道质量信息设置的门限值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门限值A和第二门限值B,且第一门限值A小于第二门限值B;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判断结果确定重传类型包括:当信道质量信息小于第一门限值A时,将HARQ with Full IR作为重传类型;当信道质量信息大于第二门限值B时,将HARQ with Partial IR作为重传类型;当信道质量信息在第一门限值A和第二门限值B之间时,选择其中一种作为重传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在开始进行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HSDPA或高速上行链路分组接入技术HSUPA过程时,执行对所述根据信道质量信息与门限值进行判断,及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的步骤,且之后进一步执行以下步骤;
发送设备当前采用的重传类型是HARQ with Full IR时,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B,则不改变重传类型,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大于第二门限值B,则将重传类型改为HARQ with Partial IR;发送设备当前采用的重传类型是HARQ with Partial IR时,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小于第一门限值A,则将重传类型改为HARQ with Full IR,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A,则不改变重传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接收设备根据所测发送设备到接收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或者包括:发送设备在确定需要调整重传类型时,将调整后的重传类型告知接收设备,接收设备根据发送设备的通知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用于与门限值进行判断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接收设备定时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或基于肯定应答ACK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或基于否定应答NACK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
7.一种用于重传类型选择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接收接收设备发送的、且为所述接收设备到发送设备间的信道质量信息,对所述信道质量信息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以及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门限值为一个;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在信道质量信息大于所述门限值时,将HARQ withPartial IR作为重传类型,在信道质量信息小于所述门限值时,将HARQ withFull IR作为重传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门限值为两个,分别为第一门限值A和第二门限值B,且第一门限值A小于第二门限值B;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在信道质量信息小于第一门限A时,将HARQ withFull IR作为重传类型;在信道质量信息大于第二门限B时,将HARQ withPartial IR作为重传类型;在信道质量信息在第一门限A和第二门限B之间时,选择其中一种作为重传类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进一步用于:在进行HSDPA过程之后,在当前采用的重传类型是HARQ with FullIR时,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B,则不改变重传类型,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大于第二门限B,则将重传类型改为HARQ with Partial IR;在当前采用的重传类型是HARQ with Partial IR,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小于第一门限A,则将重传类型改为HARQ with Full IR,如果信道质量信息大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A,则不改变重传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与预设的门限值进行判断的信道质量信息为:接收设备定时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或基于ACK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和/或基于NACK反馈的信道质量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进一步用于,在确定需要调整重传类型时,将调整后的重传类型告知接收设备。
13.一种基于权利要求7所述发送设备的接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信道质量信息,以及根据所述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或根据发送设备的通知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1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发送设备和权利要求13所述接收设备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设备,用于向发送设备发送信道质量信息;
所述发送设备,用于对接收设备发送的信道质量信息与预设的门限值的关系进行判断,以及根据判断结果确定HARQ传输所采用的重传类型。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进一步用于:根据自身当前的信道质量信息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设备进一步用于,在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时,将所述重传类型告知接收设备;
所述接收设备进一步用于根据发送设备的通知确定当前使用的重传类型。
CNA2006101427368A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11749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427368A CN101174931A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6101427368A CN101174931A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4931A true CN101174931A (zh) 2008-05-07

Family

ID=39423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101427368A Pending CN101174931A (zh) 2006-10-30 2006-10-30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4931A (zh)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114A1 (zh) * 2009-06-30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2064925A (zh) * 2009-11-18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040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式的管理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WO2012130053A1 (zh) * 2011-03-31 2012-10-0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链路自适应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3428836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WO2017193376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hort latency fast retransmission triggering
CN108029038A (zh) * 2015-09-11 2018-05-1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08174414A (zh) * 2017-12-26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234076A (zh) * 2017-12-26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WO2018126906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ybrid chase combining an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arq with polar codes
CN110740013A (zh) * 2019-10-25 2020-01-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CN111629280A (zh) * 2020-04-13 2020-09-04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丢包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6205A (zh) * 2019-03-18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7690761B (zh) * 2015-04-01 2020-10-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高级错误检测码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2236962A (zh) * 2019-05-13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CN113491080A (zh) * 2019-02-13 2021-10-08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具有模式具体着色序列的多模式信道编码
CN113660067A (zh) * 2021-08-27 2021-11-16 上海中兴易联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r系统的harq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4172623A (zh) * 2021-12-17 2022-03-11 深圳市领创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的重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5114A1 (zh) * 2009-06-30 2010-12-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1938778B (zh) * 2009-06-30 2013-03-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上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重传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CN102064925A (zh) * 2009-11-18 2011-05-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适应重传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404093A (zh) * 2010-09-10 2012-04-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数据传输方式的管理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WO2012130053A1 (zh) * 2011-03-31 2012-10-04 北京新岸线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实现链路自适应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9510298B2 (en) 2012-05-16 2016-11-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data based on HARQ
CN103428836A (zh) * 2012-05-16 2013-12-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3428836B (zh) * 2012-05-16 2016-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harq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7690761B (zh) * 2015-04-01 2020-10-2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高级错误检测码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8029038A (zh) * 2015-09-11 2018-05-1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WO2017193376A1 (en) * 2016-05-13 2017-11-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hort latency fast retransmission triggering
CN109155704B (zh) * 2016-05-13 2021-12-10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一种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分组传输的用户设备、基站和方法
US11831441B2 (en) 2016-05-13 2023-11-2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hort latency fast retransmission triggering
US10958382B2 (en) 2016-05-13 2021-03-23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hort latency fast retransmission triggering
CN109155704A (zh) * 2016-05-13 2019-01-04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短延迟快速重传触发
US11588584B2 (en) 2016-05-13 2023-02-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Short latency fast retransmission triggering
WO2018126906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ybrid chase combining an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arq with polar codes
CN110178311A (zh) * 2017-01-06 2019-08-2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极化码的混合Chase合并和增量冗余HARQ的技术
CN110178311B (zh) * 2017-01-06 2022-02-0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极化码的混合Chase合并和增量冗余HARQ的技术
WO2018126433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ybrid chase combining an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arq with polar codes
US11095402B2 (en) 2017-01-06 2021-08-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hybrid chase combining an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ARQ with polar codes
CN108234076A (zh) * 2017-12-26 2018-06-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8174414A (zh) * 2017-12-26 2018-06-1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参数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13491080A (zh) * 2019-02-13 2021-10-08 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 具有模式具体着色序列的多模式信道编码
CN111726205B (zh) * 2019-03-18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726205A (zh) * 2019-03-18 2020-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2236962A (zh) * 2019-05-13 2021-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CN112236962B (zh) * 2019-05-13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管理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设备
CN110740013B (zh) * 2019-10-25 2023-02-2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CN110740013A (zh) * 2019-10-25 2020-01-3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
CN111629280A (zh) * 2020-04-13 2020-09-04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丢包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29280B (zh) * 2020-04-13 2023-11-14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丢包处理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60067A (zh) * 2021-08-27 2021-11-16 上海中兴易联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r系统的harq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14172623A (zh) * 2021-12-17 2022-03-11 深圳市领创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报文的重传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4931A (zh) 一种重传类型选择方法、相应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及系统
TWI392268B (zh) 用於無線多載體系統中混合自動重複請求之方法及配置
US6721834B2 (en) Rate adapt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150611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 방식을 이용한 패킷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EP284400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d on harq
US2006013340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JP5484693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再送要求方法、送信機、受信機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20100220608A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14635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rq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111624B2 (en) Link adaptatio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N1428026A (zh) 利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技术的数据传输中的信道质量测量
US20090003257A1 (en) Apriori proactive retransmissions
Cipriano et al. Overview of ARQ and HARQ in beyond 3G systems
US8661307B2 (en) Transmitter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4432645B2 (ja) 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EP2068482B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scalable recep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2546131B (zh) 无线链路信号的更软合并方法和设备
CN101420289A (zh) 一种调整最大传输次数的方法及装置
EP2113144B1 (e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in hspda
CN101208897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KR20050005992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 전력을 가변하여 전송하는복합 재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CN1798011B (zh) 编码方式数目可变的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传输方法
KR101443624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KR100811355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요청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507